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计的要求

审计的要求

时间:2023-08-16 17:2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审计的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审计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审计证据 充分性 适当性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信息经过收集、评价、使用,得到的可以作为出审计意见的依据。在独立审计中,审计证据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必要支持,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独立审计的核心。对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是规范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需要,提供审计人员收集和判断审计证据工作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为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发表合理审计意见提供指导。

一、确立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意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的定义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审计证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审计意见,而这一目标是与整个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目标相一致,而且不但会计信息是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如被审计单位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等也是佐证审计意见的依据,本文将这两类信息称为审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是依照一系列的审计工作程序来完成的,审计人员接触审计工作最先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繁多的审计信息,最终得到的是依据原始的审计信息出具的审计意见。从审计信息到审计意见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信息成为审计证据是一种质的飞跃,这凝聚了审计工作的大量努力,包括对审计信息的收集、评价、使用。最初的审计信息是大量零散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而形成的审计证据是要进行综合归纳的。因此,存在一种统一的审计证据总体要求,有助于提高独立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为实现审计信息转化为审计证据提供一致的标准。

随着市场的不断,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急剧增加,大量工具的出现,独立审计的结果——审计报告越来越受到需求者的关注,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诉讼大量出现,审计责任越来越重大,这就为审计报告的供给方——审计人员带来了审计风险。在此种情况下,审计证据的获取就不得不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在实际审计工作的程序中,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艘是为了避免风险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损失,然而实际上风险是无法被消除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为了使审计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应当符合特定的标准,这一标准就是对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就为审计人员在评估审计风险,获取审计证据提供了引导,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参照标准。

二、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

在明确了审计证据总体要求产生的必要意义后,本部分主要探讨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含义及其作用。关于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国内外审计界、审计准则都提出了相应的解释,被广泛接受的内容是审计证据总体要求或称为审计证据特征,包括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一)对于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考虑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描述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使审计证据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形成审计意见的需要。审计过程中对于审计证据数量的要求是获取审计证据的首要条件,只有取得充分数量的审计数据,审计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才能形成有佐证的审计意见。当然,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决不是对审计证据无限量的要求,还应当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影响表现在:审计风险越大,对充分性要求高, 即需要审计证据的数量可能越多。从一般意义上讲,风险与证据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风险大的审计项目其存在风险的审计信息分布较散,涉及较多的审计信息,为获取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必然要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另一方面,审计证据数量的增多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不易发现的舞弊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2.审计项目。

审计证据的数量,还与审计项目的特征有关。通常,重要的审计项目要求的审计证据越多。例如: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其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复杂数据信息的工程,而且建设项目在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占有企业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也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点,显然要对这样的审计对象实施审计获取相当数量的审计证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3.成本效益。

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审计证据可以无限制的多。在获取审计证据的同时,审计人员需要耗用大量精力甚至财力,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将长时间积累的审计信息全部用于辅助审计证据是不现实的,况且某些审计证据的取得并非是免费的,过多的审计证据会成为审计负担。成本效益因素的另一层含义是审计成本的耗费并不是越少越好。对于一些必须要重点审查的项目,如数巨大的应收账款,尽管取得该审计证据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成本,但该项目的重要性决定了耗用成本的必要性。

(二)对于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考虑

《注册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定义为,“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对于质量的考虑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来看的,这似乎是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相吻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服务于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的,而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要符合审计目标即作为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不相关”、“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不意味着审计证据的“不相关”、“不可靠”,正是这样的会计信息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可能舞弊的行为,是值得审计人员高度重视的。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与审计目标密切联系的,是指审计证据的获取应能为做出审计意见提供佐证,也就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认定。对于符合性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其相关性的决定因素包括:内部控制的存在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遵守情况。对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其相关性在于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及认定报表中列示项目的存在,权责关系,业务发生,完整性,计量,信息披露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相关性的原则要求是:“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按照相关性的要求对审计信息加工形成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是对审计证据质量要求的体现。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即审计证据能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这是从审计证据质量的另一个方面来考虑的。符合相关性的审计证据是对会计报表事项的认定,这种认定的前提是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如果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可靠,那么对于证据的认定就是无意义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原则要求是:“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两者在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数量不足的审计证据无法全面反映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不足以形成有力的证据;不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特征,即使审计证据数量再多也无法对出具审计意见提供佐证。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与审计证据的质量相互。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就需要大量的审计证据全面揭示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是不能一味的只关注总体要求的某一方面,偏废另一方面,两者应当兼顾。

三、小结

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确立是规范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为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佐证。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所依照的标准。充分性对数量的考虑是对度的把握,获取多少数量的审计证据不单单涉及影响数量的因素,还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具有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既是审计经验的积累,又是审计技术的运用,一味强调审计经验,突出主观判断,无法公允合理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反而会加大审计风险。适当性体现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两者的结合考虑构成了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进一步为出具审计意见形成有力地证明。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审计证据正是审计人员用以衡量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有效信息,这样的信息经过再加工形成的审计意见才令人信服。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并不是单一的原则规范,而是综合因素的考虑。充分性和适当性项下都涉及自身特点的影响因素,由此形成的是一个对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体系。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独立审计时但从某一方面考虑是不完整的,取得的证据是无法信服的,应当全面了解总体要求的内容,整体评价审计证据。

1.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0

2.李若山.审计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8

第2篇

作者简介:江苏华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所长助理兼质量控制部主任、苏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

随着国家对税务机关职能的强化及对税务征管要求的提高,税务部门税务征管的压力正不断地增加。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税务征管的工作效率,税务部门已逐渐加强利用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来协助税务征管,提供有效涉税数据。因此,很多地区的税务部门纷纷要求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兼具税务通用性,要求通过对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中的涉税事项的阅读,能够全面、详细地获取到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所需要的各种真实涉税信息。

年度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要求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要求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年度审计报告中包含了企业的相关涉税信息。然而,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对涉税事项的披露要求仍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涉税信息的披露深度不同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是报表的潜在使用者。税务部门虽然也是报告的潜在使用者,但是,年度审计报告是为所有的潜在使用者服务的,它不可能仅侧重于涉税信息的披露,而只需要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披露要求进行披露即可。而税务部门为了利用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为税务征管提供便利,其对审计报告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深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其所强调的是要求披露完整的涉税信息。

2.对重要性标准的掌握程度不同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报告需要合理确信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并须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业在报告截止日的财务状况及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审计准则对审计及审计报告的要求是关注重大方面,而非面面俱到。同时,审计过程需要达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的平衡,这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基于一定的重要性标准执行审计业务。对于低于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差错,注册会计师可以基于专业判断而不作进一步的审计调整。同时,重要性标准是一个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判断过程,不同的审计对象由于其企业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千差万别,故基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而得出的重要性标准也是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在确定时虽然会被控制在企业某个经济指标的一个较小的相对值范围以内,但是,对于规模大且内控好的企业,其金额绝对值仍然可能会较大。

而从税务的角度看,由于税务部门所要维护的是国家利益,因此税务部门在执行税务征管和税务检查时不存在重要性原则,只要发现差异,无论其金额绝对值的大小,均需进行调整。

年度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要求的协调

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与税务部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途径:

1.保持常规年度审计报告的披露格式,同时,根据当地税务部门对所得税汇算清缴所提出的涉税事项披露要求,另行出具专项税务审计报告。

这种方案,比较容易协调好中介机构、纳税人以及税务部门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相对而言,是解决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与税务披露要求之间差异的较好途径。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满足税务部门利用中介机构协助税务监管的目的,也便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针对不同的报告作出双向选择。其惟一的缺点是,由于需要出具常规审计报告和专项税务审计报告两份报告,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纳税人的费用负担。目前,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南方大中型城市已较为普遍地采用了这种方法。

2.在审计报告的附件构成中增加专项涉税信息的披露内容。

此种方法由于不需要在出具年度审计报告以外另行出具专项税务审计报告,不会额外增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故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然而,专项涉税数据既然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构成,注册会计师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基于前文所述的原因,注册会计师按重要性原则执行审计业务,其在审计报告附件中所披露的专项涉税数据也是基于重要性原则而产生的。由此与税务部门的披露要求在深度上势必存在差异。从而,会在无形中增加中介机构来自税务方面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附件中增加专项涉税数据的披露内容时,最好单独设页,并对其披露的前提条件进行书面设定。例如:“上述涉税数据系基于审计重要性原则而产生,提请报告使用者注意。”否则,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所有涉税内容进行详细审计并披露所有细节性数据,从而,审计的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两种方法的具体选用与施行,必须建立在中介机构与当地税务部门取得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否则,如果在未得到税务部门的支持与认可的基础上而贸然实施,则有可能会因为税务部门的干预而导致操作的失败。在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过程中,须注意以下环节:

(1)事前沟通

中介机构应积极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各项年度汇算清缴布置会议,掌握其核心精神。同时,结合其要求,就审计报告中涉税信息的披露方式及披露的深度与税务部门进行初步沟通,以获得税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2)事中控制

建立涉税反馈的应急处理程序。中介机构对于从客户或税务部门所得到的任何涉税反馈,要及时组织研究。对于其中的合理反馈,应立即对相关审计程序及报告披露作出相应调整,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如为非合理反馈,也应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协调,以商榷解决的办法。

第3篇

一、注意抓好审前准备及审前调查工作

审前准备包括:组成审计组、了解被审计企业基本情况、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并提出书面承诺要求等七个方面内容。重点是审前调查和审前资料数据准备工作。审前调查工作比较重要,也是以往审计项目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审计署审法发[2005]48号要求:“任何审计项目都必须实行审前调查,但审计机关可以根据项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确定审前调查的繁简和调查时间”。6号令第七条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被审计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并在第八条要求审前调查应了解被审计企业的经济性质等8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在第九条要求应当收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等6个方面的资料。同时,还在第十条当中提出了可供选择的5种方式。

审前调查要认真拟定《审前调查提纲》,按照提纲开展调查。然后在6号令第八条要求了解的8个方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撰写《审前调查报告》。根据取得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数据等情况,分析列出需要审计的具体内容和重点问题和线索。审计署重点检查了各审计项目的审前调查工作质量。该项分值占考评总分的8%。

审前调查工作完成后,重点是在《审前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按照6号令第六条要求制定《审计方案》。6号令第十三条要求《审计工作方案》必须具备审计工作目标等6项主要内容;第十四条要求《审计实施方案》必须具备9项主要内容。在《审前调查报告》和《审计方案》的撰写过程中,《审前调查报告》内容,要侧重反映调查过程和被审计企业情况,依据取得的信息分析找出被审计企业存在问题,提出重要问题线索;《审计方案》内容侧重介绍被审计企业基本情况,确定审计内容和重要问题线索,做出审计分工,提出审计实施中怎么做。审计署重点检查了是否按规定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和调整审计方案;审计方案的要素、内容和操作性;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方法和步骤等内容。该项分值占考评总分的10%。

二、注意抓好审计方法、审计取证和记录过程

企业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审计事项实质性测试和收集审计证据等。了解和测试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掌握被审计企业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所形成的调整、检查和制约系统在经营过程中是否有效,预测审计风险。根据审计目标要求,按照企业的销售、采购、存货、货币资金、工薪人事、投资、固定资产和筹资8个业务循环,对审计事项进行实质性测试,通过检查、监督盘点、观察、查询、函证、计算核对分析等方法,了解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计署今年重点检查了内部控制测试、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等先进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实施中的应用。同时,对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情况进行了重点考评。对审计中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重要审计结果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联系非常重视。该项分值占考评总分的13%。

审计取证即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6号令第三章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第三十三条要求“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后附有审计证据支持。其他审计事项以审计日记记载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和结果,必要时也可以附有审计证据或者相关资料”。第三十四条介绍了收集审计证据方法。并介绍了在每一种方法运用中应当取得哪些审计证据。第三十五条规定“收集原始资料、实物等作为审计证据;不能或不宜取得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的,可以采用文字记录、拍照、下载等方式取证。”审计工作底稿是归纳审计证据、反映查证问题简要事实、记录审计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的载体。6号令第四十九条要求:“对被审计企业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第五十条规定审计事项等8个审计工作底稿应具备的要素。审计署重点检查了审计取证质量、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底稿与审计证据之间关系的使用等8项内容。该项分值占总分的22%。

记录审计过程是审计日记。它是审计人员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情况的书面纪录。6号令第四十五条要求,审计日记必须具备“审计项目名称等7个要素”。第四十六条对审计日记应记录“审计事项的名称;实施审计的步骤和使用的方法;审计查阅的资料和数量;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以及审计期间审计人员休息、学习开会等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在第四十七条中提出严格要求。在审计署检查中,审计日记记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应引起大家注意。该项分值占考评总分的12%。

三、注意抓好审计终结和报告工作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作为审计组人员,重要的是汇总审计资料,草拟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工作。6号令第五十七条规定“审计报告包括标题、内容等七个基本要素。”第五十八条规定“审计报告包括审计依据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审计署重点检查了审计报告能否如实反映审计结果;审计评价是否恰当,有无超出审计评价范围;审计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数据相互之间是否吻合、文字内容表述是否准确等12个方面内容。该项分值占考评总分的23%。

第4篇

关键词:新常态;新要求;基层审计机关;矛盾;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的科学论断。随后,具体论述了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审计作为经济监督服务部门无疑也应进行变革,向着新常态努力转型。随后,审计署提出了《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从宏观到微观、从机关到个人,指明了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一、新常态下,审计署提出新要求

为了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署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各级审计机关提出了三点新要求:

一是认识新常态。要求组织审计人员深入学习十以来历次全会报告、书记系列讲话、总理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

二是适应新常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总结经验,推动有关方面建立容错机制。

三是引领新常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突出“稳增长”跟踪审计、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审计、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环境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及重点部门、岗位、环节审计;改进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

二、新常态下,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问题

为顺应新常态审计署提出的新要求,是目前基层审计局机关要切实努力实现的目标任务,只有实现新目标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此基层审计机关受人财物、权限、资源等方面的制约,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主要存在以下三点突出性矛盾:

(一)审计新要求与人力资源的矛盾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不足,与审计署的新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数与审计项目量的矛盾。基层审计机关任务较重,要同时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项目和当地政府委托的审计项目及其他事项。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人员较少,在审计一线的人员就更少;另一方面是基层审计机关人员技术与审计项目要求的矛盾。新要求中提出要进行环保审计、计算机审计等,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困难很大,基层缺乏这些方面的专业审计人员。

(二)审计新要求与审计人员思想观念的矛盾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的新要求与基层审计人员思想观念存在很大差距。基层审计机关人员“老龄化”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审计人员思想观念较为落后,难以适应新的变革。

(三) 审计新要求与审计质量的矛盾

提升审计质量是新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基层审计机关受人力、权限等因素影响,审计项目多而不精,质量不高,优秀的审计项目少。

三、新常态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建议

在新常态下,基层审计机关应抓住此次难得的机遇,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监督职责。

(一)整合资源,推动审计高度融合

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应整合审计资源,打破狭隘的“地盘”意识,实现上下联动搞审计,纵向横向全方位推进审计高度融合,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实施审计大项目时,打破地域限制,从各审计机关抽调最为合适和专业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或者是上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全盘统筹,为基层审计机关做好技术业务指导,例如2016年实施的城镇安居工程保障专项资金审计和地方税收管理征收情况审计项目,上级审计机关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基层审计机关提供了审计疑点数据,不仅解决了基层审计机关缺乏计算机分析技术人才的问题,且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

(二)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同时,突出审计重点

“实现审计全覆盖”是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明确指出,审计机关要实行审计全覆盖。基层审计机关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极探索审计全覆盖的措施和途径,并且要突出新要求中的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以及重点资金、重点政策的审计内容。审计全覆盖并不是要所有领域所有行业,方方面面都要涉及,而是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审计。这就要求基层审计机关要制定合理的制定年初审计计划、合理的统筹审计项目、合理安排审计人员,深入研究探索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经责审计与环保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与绩效审计、常规审计与稳增长政策审计有机结合,做到有重点的审计全覆盖。

(三)建立新的审计思维模式

1.正确把握“三区分”原则这把审计尺度

审计人员要转变思维模式,做到依法审计,但是也要建立容错意识,把改革性失误与明知故犯区分开来;把探索试验性失误与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区分开来;把无意过失与谋取私利区分开来,审慎作出结论和处理。

2.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审计人员要转变思维模式,审深审透,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不到位、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和、权钱交易、骗取财政资金、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问题。

3.坚决鼓励创新

审计人员要转变思维模式,用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质增效,有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提高资金绩效的创新举措等“五个有利”的标准来衡量鼓励创新。例如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只要资金没有流入个人腰包、没有利益输送、没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没有造成损失浪费等严重后果,只要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在审计中可以不处理处罚,打酱油的钱不一定不可以用来打醋了。

(四)改进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质量

1.认真编写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在整个审计项目中起到统领作用,是审计质量的“龙头”。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工作,适当增加调查时间,避免走过场,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重点,合理分工,编写出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2.改变审计方式

不要在埋头搞审计,可以利用外延资料,跳出账本搞审计。

3.利用计算机实现数字化审计。手工审计不再适应新的审计环境,要学习探索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4.加强审计成果的提炼

一是审计人员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提出审计建议;二是对投资建设项目要进行绩效评价,关注项目绩效问题。

(五)着力打造审计铁军

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能力培训,着力打造审计铁军。一方面按照审计署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新常态思想教育学习,正确认识新常态,统一思想;另一方面根据新常态下审计要求,加大计算机、法律、环境等各方面的审计业务培训,根据审计人员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业务特长等情况,分门别类的组织专项培训。努力创建一支思想觉悟高并且具有审计所需的各类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审政研发〔2016〕20号).

[2]陈洁.浅析“新常态”下地方审计机关工作思路.现代经济信息[J].2016,(3).

[3]田艳华.新常态下如何搞好基层审计工作.财经纵横. [J].2016,(7).

第5篇

    持续审计方法的另一个特征是及时,这也是实时审计的一个特征,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审计计划、风险评估等信息都要及时获取并处理。其次是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风险控制。自动化是指持续审计是在网络中完成的,要求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单位都应该置身于网络中。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报告的,对于发现的问题也由网络进行反馈。风险控制是指持续审计的目的在对通过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和审查,得出企业的审计状况,同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全面评估,对被审计单位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在关注会计报告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和运作效果进行审计。

    企业内部持续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审计师素质难以适应持续审计持续审计是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进行的新型的审计工作,对审计师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素质要求。为了保证持续审计的质量,除了传统的财务知识、会计知识,审计师还必须懂得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保证审计过程中做到实时掌握、实时控制,保证持续审计的顺利进行。(二)持续审计技术尚不成熟持续审计是一种信息化审计,除了相关的人员素质要求,对硬件和软件设备的要求也很高。与传统审计人工作业为主不同,持续审计需要既定的审计软件和程序,还需要配套的数据仓储数据在线分析技术。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持续审计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初期,相关技术并没有完全实现。相应的,我国企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审计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持续审计需要的条件难以达成持续审计中,需要将相应的审计软件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纳入企业的运行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企业的整体运行过程进行检测和审核。如果存在恶意竞争和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泄露企业机密,降低企业的竞争力。此外,持续审计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运行的成本也比较高,这无疑也是持续审计难以进行一个重要限制。

    加强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应用的对策

    开展持续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做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一方面,企业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引入新的信息化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入具有合格要求的审计人员,同时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立相关的审计平台,保证持续审计有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如前所述,持续审计方法作为新型的审计方法,是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的产物。持续审计的实施,不仅需要相应的信息设备和平台,还需要合格的审计人员。要通过相关培训,使企业已有审计师掌握新的审计知识,还要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审计师的业务和计算机技能,重视对信息化技能的培养。加强对持续审计系统的开发持续审计方法建立在持续审计系统基础之上,是一个网络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目前很少有机构安装完全的嵌入式的自动化持续审计应用程序,因为这种技术,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高,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在设计持续审计系统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此外,还需要做好持续审计系统的配套建设,如仓储数据库和检索功能等。完善持续审计实施过程的相关规定持续审计系统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的运营状况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然后生成相关审计报告。对于实时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披露,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在披露相关审计信息之后,要对信息反映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回应和处理。对企业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处理,这是持续审计有别于传统审计的特点,完善的审计规范是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应用的重要前提。

第6篇

[论文摘要]一定意义上来说,审计过程是一个证据的过程,故此,审计过程的改进也应该考虑证据的基本理论。文章根据证据理论的基本要素,提出了扩大审计了解范围、强调所获证据的实质、清晰认识审计认定与欲取证据之间的关系、考虑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重视审计主体的职业怀疑态度等五方面的审计过程改进措施,以提高审计过程的合理性和夯实审计结果的基础。

审计证据过程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其特定时期和密切相关的,相对于特定时期和环境来说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是基于特定时期与环境的,以对应时期和环境中人们的知识与经验为前提的。但是,人们针对具体环境做出的反应是不可能全面迅速的,尤其是对于职业规范来说,更不可能做出那么迅捷的反应,因为就是有足够敏感的人,也不可能存在足够敏捷的准则制定机制与程序。而审计证据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职业规范进行的,所以,审计证据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不足和局限。

一、扩大了解范围提高所获证据的说服力

审计证据对审计认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取证环境。但2006年之前的审计准则所规范的审计证据过程,对取证环境的要求都主要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①,而且了解内部控制的初衷,都是为了确认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并没有意识到欲取审计证据对目标认定的支持与取证整体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不可能有充分必要的论证关系,还需考虑到科学说明理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说明是一个环境的函数,所以审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欲证认定与取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行的审计证据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达不到这个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在内部控制有效情况下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证据,很可能不能为审计人员的结论提供合理基础。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当局所控制,他们完全可以逾越内部控制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审计人员通过这种方法所得证据的说服力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提升审计人员所获审计证据的说服力,审计人员必须提高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质量与深度,应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拓展到对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充分的了解是使审计富有成效的基础,它能使审计人员知晓或更好地确定与评估报表重大错报存在的可能性及其领域,这有利于审计人员计划审计证据的收集工作,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审计证据,以增强审计证据的说服力,正确认识审计证据整体与审计最终认定间的关系;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范围,除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外,还要拓展至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与之相关的监管以及其他外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采用的政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和有关的经营风险、以及被审计单位自身的风险评估过程,被审计单位业绩的衡量与评价。这是因为:通过扩大审计了解范围,有利于审计人员确定重大错报风险或影响报表公允表达的问题所在。例如,监管方面有可能针对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财务报告提出特别的具体要求,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未能遵守这些具体要求,则它的财务报表就很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另外,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很可能会受到行业经营性质或政府监管程度的特别影响,如长期就有可能产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收入与的重大估计。其次,通过扩大理解范围还有利于审计人员确定重大错报风险和对被审报表做出更恰当的预期。如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所有权、所作或将要进行的投资类型、被审计单位的组建方式及其筹资方式等,这些复杂因素都可能产生会计报表合并、商誉摊销与减值、权益法的运用以及特殊目的实体的核算问题,审计人员应该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如,被审计单位内部的业绩衡量与评价有可能暗示被审计单位较之同行业其他主体的非正常快速增长或盈利,特别地,将这些信息与诸如业绩分红或业绩激励计划联系起来,有助于揭示管理当局编制被审报表时的潜在偏见。

在扩大了解范围基础上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充分地考虑了所获证据的环境状况,使得审计人员在具体论证推理过程中,能更充分地考虑待证认定语用学和语义学方面的内涵,提高证据说服力。

另外,审计人员也应该在扩大了解范围的基础上就不同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以提高所获证据的相关性,提升所获证据对待证认定的证明力,审计人员应该识别与评价会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应该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他们既要考虑已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是否足以导致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这种错报发生的可能性,还要将已识别的风险与会计报表、或特定交易类型、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联系起来以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到审计证据收集有的放矢。

二、对审计证据的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确证待证对象的合理基础,这种确证反映审计人员内心信念的变化与持续。对证据的要求,更应该关注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是审计人员针对某一认定在t1时刻的内心信念与其在t0时刻的内心信念的差异与审计证据的关系,而不是趋于某种形式性的要求。

在审计规范中不存在类似于证据的证据规则。职业规范只是要求审计人员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认为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要求,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对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考量主要涉及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充分性与适当性是密切相关的,对它们的评价是一种职业判断;为更好地审计人员进行具体判断,职业规范又对审计证据相关性和充分性的评价提供了一些提示。这些要求是一种实质性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是就审计证据的效用提出的要求,从具体规范行文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审计证据的适当性类似于法律证据采用性标准,而审计证据的实质性要求还应该包括它对审计人员就既定认定的内心信念变化方面的影响。

从表现形式来看,审计证据是一个事实、资料、或一个信息等,但若论及证据的功能,则无论是什么证据,所谈证据都应该是指影响有关主体判断或判断改变的依据。在形式与实质统一的前提下,由形式可以得到实质,实质也可反映具体形式,但在现实世界里,很难达到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审计规范中有关审计证据要求方面应该充实对审计证据实质性方面的要求,如,强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应该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合理怀疑态度,强调所获证据在变更与影响审计判断中的作用。

审计人员对既定认定内心信念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有关证据的记录中,对此方面的要求也应针对审计记录作出相应规定。具体地说,作为审计证据的载体——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应该包括:所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其结果,以及从所获证据中得出的结论;工作底稿应当包括审计人员对需要运用判断的所有重大事项上的推理和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在涉及较难的原则或判断问题上,工作底稿还应记录在得出结论时审计人员已了解的相关事实。具体记录程度与范围又是一个职业判断问题,因为全面完整地记录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根据莫茨与夏拉夫所提出的“谨慎人”概念②,在具体记录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从一个抽象主体——另一位富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记录内容的具体取舍。

三、清晰认识审计认定与欲取证据的关系

在现行审计证据过程中,几乎大都默认或假定欲取证据与待证审计认定间的关系是明确的。如,审计证据的获取一般都是通过分解审计目标、管理当局认定,得到一般审计目标,再进一步细分出具体审计目标(也即是具体的审计认定),然后按图索骥。如果公允表达的必要条件是所有管理当局认定成立,或者是管理当局认定成立是被审报表公允表达的充分条件,则这一过程是圆满的、无可厚非的。

管理当局认定概念的引入的确增加了审计证据过程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也使得审计证据与待证认定间的关系比以往明晰。但在实际中,一个项目的所有认定的证成是否可以逻辑地推知该项目得以公允表达,这种关联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论证和应有的公认。公允表达的具体内涵如何,如何保持公允表达目标分解过程中的同质性,那些由管理当局认定衍生的审计认定的综合是否可以确保令人相信账表是公允表达的?凡此种种,都是审计证据过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审计证据与欲证认定间的关系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纯逻辑的,因为审计的前提是 “现实的”、“的”人而不是“逻辑的”、“抽象的”人。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证据过程中,应该持实践的观点而不是纯粹逻辑的观点看待审计证据与欲证认定的关系,将待证认定的证成视为具体的、历史的、活生生的人类活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僵化的、抽象的纯粹形式的演算;在方法论上要合理理解审计认定的句、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系③。审计证据过程中的判断和决策不可避免地含有审计人员的动机、观念、语境等主体性因素,在探讨与认识审计证据与待证认定间的关系时,应该在以往的逻辑模式中加上反映和表征审计人员目的、旨趣、动机、意向等主体性的价值项,要求审计人员在具体论证过程中的考虑不能仅限于具体认定的句法学和语义学,还要考虑具体认定的语用学。现实论证推理是论证形式条件与具体过程中的语境相结合的,只有实现这种结合才能使推理论证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可能走向现实,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考虑证据的证明标准

迄今为止,审计证据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审计规范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一要求并没有明确表明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证据进行证明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内心认识程度。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所要解决的就是审计认识应该达到的程度,它是审计证明活动必须跨越的横杆。只有在认识结果状态超过标准要求时,提出的主张才能认为是正当合理的。

证明标准规范的主体是审计人员,指向的时点应该是审计人员根据所获证据对具体认定(或报表整体)进行具体判断做出相应决策的时候;规范的内容应该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证据所获得的关于被审对象的认识状态,这种认识状态的存在形式是含有一定客观内容的个人主观判断。证明标准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人员认为某一认定恰如其是或报表某项目或整体公允表达的确信程度,如,“审计人员以95%的确信认为被审计信息是公允的”。这种专业表述表明审计人员所说的不是确信与否的问题,而是确信的程度问题。

为了提高审计证据过程的合理性,让审计结果得到业外人士的普遍接受,有必要向他们表明审计人员的具体判断标准与依据,明示他们确证被审对象的尺度,表白他们确认审计结果时的内心状态。这还有助于审计人员的实务操作,为他们的具体证明提供理论基准点,根据第二章的有关论述,审计人员的这种确信程度应以排除合理怀疑为标准。

五、充分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态度

所谓职业怀疑态度,是指审计人员以质疑的态度,对所获审计证据的真实性作批判性的评价,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导致对文件或当局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计划与执行审计中,既不能假定管理当局不诚实,也不能认定其完全诚实。在这之前的准则以及职业的其他规范,对审计人员职业怀疑态度的要求并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

“审计如同刑事侦察,同属类学科。发现疑点、捕捉线索是关键。而保持合理怀疑态度则又是关键中的关键”④。重视职业怀疑态度不仅有利于审计人员查找错弊线索,增加审计人员发现错弊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态度,还有利于审计人员做出审计证明的相关判断,审计证明的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审计人员的证明结果是一种内心确信,这种内心确信应该达到何种程度,审计人员才尽到职业义务?这是一个主观判断问题,这种主观判断与职业怀疑态度存在莫大渊源。

在具体审计证据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有效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作出适当反应,及时调整与改进具体审计思路及相关程序。审计人员应该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特征,在计划阶段审计小组应该集中讨论和思考重大错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的区域和范围,以共享审计经验,促使具体审计人员对潜在重大错报保持更高的警觉,共同提高发现重大错报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提高审计证据过程效果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方法,是现行审计证据过程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

[注 释]

①这并不说当时的审计证据过程仅仅局限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事实上,在这一模式下,也会对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如所在之行业等进行了解,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主要要求的是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②谨慎人的具体阐述见莫茨、夏拉夫著,文硕译:《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171-179页。

③句,既涉及科学的构成、符号与符号的关系,也涉及自然语言的使用。句法学意义是作者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以自主地表达思想、观念的方式,间接地表达客体,阐述自己对作为自己认识对象的自然客体的理解时创造的(曹志平著:《理解与科学解释》,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8页)。 它们的名词或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这类理论可以称为解释性理论(Interpretational theory)或语义性理论(Semantical theory);

(3)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及会计报告和报表的行为或决策作用的理论。这类理论称为行为性理论(Behavioral theory)或语用性理论(Pragmatical theory)。详见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3页。

第7篇

一、信息化建设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载体

近年来,内部审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和审计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审计理念和观念、审计体制和机制、审计手段和方法的革命,加快实现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借鉴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信息化系统,追求和实践管理的“合理化”,推进“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首先通过制度信息化建设,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制度管理;其次通过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标准化制度模板;最后通过信息化建设将制度的关键流程和主要控制点通过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标准化手段植入信息系统之中,实现制度的标准化、信息化.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协同,做到规范审计作业,有效提高审汁业务效率、管理水平,防范审计风险。

要做到信息化建设与审计制度化、标准化的协同必须审慎的做好制度和信息系统两个方面的梳理工作。

首先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化建设。长远规划内部审计工作,探讨和提炼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和工作实践经验,制定系统的、切合实践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保障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为进一步改善内部审计环境、规范内部审汁工作良好的提供制度保证。

其次制定统一“制度数字化”的业务流程和编码规则的规范。寻找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的结合点,分解制度要索,设置标准化字段录入信息系统。梳理现行制度,统一设计制度表单,把制度的实施对象、解决问题、推行步骤、评价标准等要素逐项分解纳入表单,分类分级编号,实现电算化。

最后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修订,规范制度运行。通过梳理工作清晰地发现制度建设落后于审计实践的现象。制度建设的完善是标准化建设的前提,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会促进制度建设的完善提高。

二、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标准化的表现和作用

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度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文书标准化、模板标准化、审计方法标准化、权限管理标准化等手段规范审汁计划、审计作业、项目管理、信息披露和成果应用等,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增加企业价值职能,起到建设性作用。

制度规范的标准化要求将制度各要素经过分解植入到审计管理系统,规范审计人员的业务行为: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要求分析各类审计项目类型,制定适合的审计项目业务流程,并固化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用以规范审计过程,防范漏审风险;审计文本、模板的标准化要求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制定不同的模板,将其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文本,如审计通知书、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根据审计规范形成标准化文档固化在管理系统中,示范审计过程中各文档的形成;审计方法的标准化要求通过审计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和审计文本的标准化,把以个人审计经验为基础的审计行为提炼凝结成标准的审计方法,做到审计经验共享、审计过程固化、取证模型明确、审理思路清晰,保证审计行为、审计过程的可复制性;审计成果应用的标准化是指求通过标准化建设,借助计算机技术增强审计成果分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透过表现现象发现潜在的普遍性的、趋势性的问题。

三、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标准化的内外部环境

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集成应用阶段,对标准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发挥审计主体作用、整合审计客体资源,理顺审计查证业务流程,规范审计管理工作秩序、规范审计文书模板,纳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标准化实施,实现E化管理。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建设要求标准规范的外部环境。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建设依赖于财务等领域的电算化水平,审计数据采集工作要求有统一标准的业务数据源。

中国石化审计信息化建设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要求审计对象如财务成本核算、采购、销售、工程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实现方式、载体的一致性。辅助查证系统、AIS等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成功开发建设与应用分别得益于中国石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石化ERP系统的统一模板化开发建设,保证了数据源的标准化。

实践中一方面要求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开发统一设计需求,分析不同企业业务信息化建设差异,甄别个性与共性,在实现理念上“逐步提高、抽象”,保证辅助审计系统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辅助审计系统的推广及深化应用,发现企业业务系统中与推广模板冲突的领域,督促其修正,最终达到信息系统应用的规范化、统一化。

(二)审计集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要求标准规范的内部运作模式。

对决策层要求:以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项目管理为核心,强化审计信息分析,为管理层制定审计计划、选择审计对象、调整审计重点提供决策支持。

对管理层要求:规范审计业务、固化审计流程、防范审计风险,帮助审计人员实现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对操作层要求:标准化审计文书模板,自动化审计业务流程,提升审计业务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并实现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

在标准化方面,集中体现有如下要求:

1 计划合理化。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要求,建立审计计划编制、上报、下发、调整等的有效支撑平台,强化审计计划分析,达到对审计项目的科学管理和指导,为管理层制定选择审计对象、调整审计重点提供决策支持。

2 流程标准化。标准化审计业务流程,实现审计方案、底稿、报告、决定、统计报表等环节的在线集成;掌握项目动态;实现对审计项目全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 文书模板化。制定标准化的模板体系,主要审计文书均设计统一标准化模板。按需要进行添加和修改生成定稿,减少手工录入工作量和错弊发生。

4 依据规范化。建立标准的审计法规制度库、审计

问题性质字典,实现问题性质与引用法规条款的自动关联,使问题定性准确,引用法规条款便捷、恰当,提高审计业务和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数据集成化。建立标准数据接口,实现个业务环节数据的自然流动,支持审计成果的分析利用和报表统计。

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需要标准化的内容

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文档的标准化以及方法的标准化。文本的标准化指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中间产品、交付件,体现的是结果;方法的标准化指审计技术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审计作业行为,要求审计行为的可复制性。

1 为将管理控制嵌入信息系统和便于授权管理,审计项目流程需要标准化。

一类是标准流程。要求涵盖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确定组长和主审、审前调查方案、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审计项目归档等,适用于常规审计项目。

另一类是非标准流程。根据审计项目具体情况自主选定标准环节中的若干个进行组合应用。

2 审计资源集中统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归集审计业务涉及到的审计主体、客体多方面的信息,包括审计人员信息、组织机构信息、被审计单位信息、备审投资项目信息等。

3 创建文档模板,统一接口,实现信息智能关联。梳理、形成审计标准文本模板库并规范各种审计文档的常用内容。文档模板包括:审计计划、审前调查方案、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函、审理意见书、审计项目评分明细表、审计决定书、审计问题移交函、审理督导通知书、审计项目档案资料清单等。

4 标准化业务字典、知识库等。用于审计实务中方规范录人全局信息关键值或对知识库进行全文检索。

法律法规制度库:按照制度名称、时间、单位、法规级别、法规类别等维护,根据使用频率高低进行标识,智能化辅助法律条文的选用。

业务字典:用于模块间数据传递和标准化信息口径。主要包括:项目分类字典、立项依据字典、问题性质字典、问题认定依据字典、评价内容字典、整改处理字典、单位字典、学历字典、专业字典、职称字典等。

标准项目案例库:审计手段先进、方法科学、效果突出的审计项目,在审计项目管理过程中转入项目案例库,以期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标准化发展。

第8篇

摘要:不管是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还是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审计工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也真是因为如此,不管是企业本身。还是国家及市场。对审计工作都高度重视。以目前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正规化,同时在监督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审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当前审计的实际情况,对做好审计工作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审计工作 策略

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审计工作是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保证。可以说,审计工作在促进企业内部资金合理利用、减少企业资金和资源浪费、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保障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这些作用的发挥也切实维护了当前的企业利益,这是目前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的体现,但是在看到这些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目前的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目前的审计工作在监督与服务的同一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审计人员的任职规范也不够明确,企业内部的审计职位设置,在级别上不高,因此很难实现监管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审计工作开展的障碍,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做好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更好完成企业审计工作呢?笔者认为,做好企业审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规范审计人员职业要求,提高审计工作者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直接践行者,对审计工作有直接影响,并且上面我们也已经提到,从目前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工作者的素质问题是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所以做好审计工作,首先就是要规范审计人员职业要求,提高审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当前从事审计工作,并没有绝对的职业要求,而普遍认可的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通过审计科目考试在审计工作录用时,只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是入职的要求,这也就说明,当前从事审计工作,并没有明确的审计人员的从业要求,而审计工作本身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审计工作中的问题。此外,审计工作本身面临的诱惑也比较多,在审计过程中的与财务人员打交道,并且本身就会遇到资金诱惑,而审计工作者一旦职业素养不够,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审计工作不严谨,直接带来企业财务不透明,国家资金受损的情况。所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规范审计人员职业要求,提高审计工作者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要求。笔者认为,规范审计人员职业要求,提高审计工作者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审计人员的从业门槛,比如在从业之前设立专门的考试,通过考试的形式初步筛选出符合审计工作条件的工作人员,进而规范审计行业,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第二,加强对审计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对于现有的审计人员队伍,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审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培训内容既要包括审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包括审计工作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要定期开展,确保新的审计知识及时传递给审计工作者。总之,规范审计人员职业要求,提高审计工作者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关键。

二、争取领导支持。实现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审计工作而言,领导的支持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更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目前在很多单位,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都不够,所以对于审计工作,都是草草应付,甚至因为审计工作会对企业的资金往来进行审核,有些企业的领导会排斥审计工作,这些都导致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困难较多,所以做好审计工作,需要获得领导的支持。一方面就是要审计工作的负责人加强与企业领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向企业领导讲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真实性筛选,可以为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是企业长久的保证;另一方面就是整个社会同样需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宣传,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向企业领导讲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总之,领导的支持,可以保证审计人员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减少审计阻力,同样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基本策略之一。

三、拓宽审计内容。实现全面审计

从目前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工作的审计内容还相对比较局限,特别是在一些企业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对财会内容的审计只集中在个别经济往来中,审计工作的不全面一方面是容易造成审计工作的不客观,审计本身就需要依照企业全面的财会工作展开,这样审计的内容才能更科学,审计结果才能更科学,而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审计信息遗漏,影响审计结果,有些有问题的内容未被审核到,导致审核目的很难实现。因此,做好审计工作,需要拓宽审计内容,实现全面审计。拓宽审计热荩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并不是盲目的展开,既要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设计企业财务的方方面面,同时又不会多设审计内容,降低审计效率,或者审计工作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营业,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能切实深入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总之,拓宽审计内容,实现全面审计,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

结束语:做好审计工作,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外,还有很多,包括培养企业员工的工作意识,提高审计工作的地位,进而保证审计工作受到足够重视,为审计人员摆正地位,有利于审计工作监督价值的实现,也包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审计工作的创新等。

第9篇

一、持续审计方法的理论研究

(一)持审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审计方法,持续审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传统审计理论,是在传统审计理论基础上的革新。尽管目前审计界执行的很多审计都是法定的审计,但是审计并不是一产生就是法律所要求的。近些年来执行的许多审计都不是因为政府管制和法律的要求,而是企业自发的,这种自发的审计是有可能是处于对财务信息的审核,也有可能是处于对经验环境变化的思考。除了传统的审计方法外,理论和信息理论也是持续审计的理论来源。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按照理论的观点,审计是保持委托人和人利益最大化的控制器,其目的在于促进委托人和人的利益保持一致。而信息理论则假设审计过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审计过的信息对大量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使用者都有用,审计能够提高信息的有用性,促进有效决策,实现收益最大化。

事实上,无论是在自由的市场还是在受管制的市场,它们在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时都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从而也为持续审计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持续审计方法的特征分析

一般来说,持续审计方法是通过对委托项目的实时审核,从而产生审计报告,并对其提供书面认证。其特征如下

首先是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及时性。持续审计要求审计工作融入到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过的过程中,对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审核,生成审计报告。在持续审计过程中,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完成就是下一个审计循环的开始,持续的审计有效的避免了错误的产生。持续审计方法的另一个特征是及时,这也是实时审计的一个特征,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审计计划、风险评估等信息都要及时获取并处理。

其次是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风险控制。自动化是指持续审计是在网络中完成的,要求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单位都应该置身于网络中。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报告的,对于发现的问题也由网络进行反馈。风险控制是指持续审计的目的在对通过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和审查,得出企业的审计状况,同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全面评估,对被审计单位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在关注会计报告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和运作效果进行审计。

二、企业内部持续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审计师素质难以适应持续审计

持续审计是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进行的新型的审计工作,对审计师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素质要求。为了保证持续审计的质量,除了传统的财务知识、会计知识,审计师还必须懂得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保证审计过程中做到实时掌握、实时控制,保证持续审计的顺利进行。

(二)持续审计技术尚不成熟

持续审计是一种信息化审计,除了相关的人员素质要求,对硬件和软件设备的要求也很高。与传统审计人工作业为主不同,持续审计需要既定的审计软件和程序,还需要配套的数据仓储数据在线分析技术。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持续审计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初期,相关技术并没有完全实现。相应的,我国企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审计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持续审计需要的条件难以达成

持续审计中,需要将相应的审计软件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纳入企业的运行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企业的整体运行过程进行检测和审核。如果存在恶意竞争和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泄露企业机密,降低企业的竞争力。此外,持续审计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运行的成本也比较高,这无疑也是持续审计难以进行一个重要限制。

三、加强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应用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内部信息化环境建设

持续审计的实施需要有效的信息环境和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为此,开展持续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做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一方面,企业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引入新的信息化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入具有合格要求的审计人员,同时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立相关的审计平台,保证持续审计有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二)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如前所述,持续审计方法作为新型的审计方法,是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的产物。持续审计的实施,不仅需要相应的信息设备和平台,还需要合格的审计人员。要通过相关培训,使企业已有审计师掌握新的审计知识,还要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审计师的业务和计算机技能,重视对信息化技能的培养。

(三)加强对持续审计系统的开发

持续审计方法建立在持续审计系统基础之上,是一个网络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目前很少有机构安装完全的嵌入式的自动化持续审计应用程序,因为这种技术,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高,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在设计持续审计系统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此外,还需要做好持续审计系统的配套建设,如仓储数据库和检索功能等。

第10篇

关键词:审计准则;审计目标和原则;比较

一、国际审计准则的审计目标和原则

2008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独立准则制定机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得到公共利益监督委员会的批准后,了新修订的七项国际审计准则。这些准则是按照IAASB准则清晰化项目开发的规范进行修订的,新准则将为实现趋同提供更大的推动力,并将有助于加强对审计目标和范围的理解以及有效的执行。新修订的准则包括重新修订和起草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独立审计师的总体目标与按照国际审计准则执行审计》。这一基本国际审计准则包含了对审计的总体观点,有助于审计师理解审计目标和范围。准则还定义了国际审计准则的要求和指南各自的权威性,并包含了对审计师的最基本要求。该准则强调了审计师合理一致的专业判断的重要性,以及为支持审计师观点而提供充分审计证据的必要性。

新修订的ISA200一《独立审计师的总体目标与按照国际审计准则执行审计》中写到:“In conducting the audit so as toachieve its oNective,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e independentauditor is to obtain reasonable assurance about whether thefinancial statements as a whole are free from materialmisstatement,whether due to fraud Or error。and to report0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uditor’s findings,”在这里,笔者认为主要强调了以下三点:一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保证出具的审计意见是真实公允的;二是获得合理保证,由于审计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存在,如抽样方法的运用、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获取审计证据和形成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会使审计人员不能完全保证发表审计意见的正确,而只是作出了合理保证;三是合理保证的对象是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存在错报、欺诈舞弊,并要求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应与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一致。

二、我国审计准则的审计目标和原则

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主要强调了我国审计准则审计目标和原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三、国际审计准则审计目标和原则与我国的比较

笔者认为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审计准则从审计人员自身提出了独立性的要求,并把它列为审计目标的内容之一,而我国审计准则的审计目标中并没有对审计人员作出相应的要求,只在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中提到“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三条最重要的要求。其中独立性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证据和其他鉴证服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并割断影响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任何因素。国际审计准则将独立性纳入审计准则目标就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加强了对审计人员的自身要求。

第二,国际审计目标和原则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只能出具合理保证的审计意见,而不是完全保证,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注册会计师虽然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行业务但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而出具不合适的审计意见面临法律诉讼的情况。而我国的审计目标并没有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只能出具合理保证的审计意见,而只是在鉴证业务的分类中将其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没有突出合理保证的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唯一能够基于事实和客观条件而提供的审计意见。而只是提到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11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的会计业务发生了变化,融入的更多新的东西,但是传统的会计记账方法等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要求会计制度增添新的内容,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要对业务手法和规则进行创新。

关键词:

财务审计;审计业务;创新;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有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那么财务审计事项也就会必定发生,根据企业内部制度,根据一定的会计期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会进行审核。然后根据审核的出来的结果,来比较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然后会依据这个结果来对企业进行一些奖惩的方法。

一、财务与审计的概念与作用

财务与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作内容也不一样。财务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的收入支出进行管理,也就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审计是指对财务的评定以及监督考核,而且是上一级的机构对财务状况的审核,所以说审计工作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审计是财务的上一级。在审计时如果发现了财务工作的问题,应该对其提出进一步完善并且对其提出处罚的建议。根据企业的最后报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审计,最后得出报告,这就是传统财务审计的做法。审计的最后结果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快提出解决的办法,并且进行奖惩措施,如果出现的问题过大,可能会严重影响的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这主要是行政审计的工作。还有一个就是内部审计,它比行政审计更加严格,主要是对支出和账务处理,内部的审计对企业来说更加有积极意义。

二、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的分类

以企业为首的内部审计和以政府为主的行政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两个方面内容。

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

根据企业的制度对企业本身以及下属单位的审计指的是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在我国的企业中,一般把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分为季度性审计和跨年性审计。这两种审计工作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相同的地方是指两者进行审计的内容和方式是一样的,主要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方面的数据和收据进行审计。不同的是,这两者之间的会计期间不同,跨年度的财务审计是一个企业全面的财务状况的审计。

2.政府财务审计

和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相比较,行政性的审计带有政治意味,是根据政府的行政指令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上级的行政主管部门会对企业提出命令和要求,,企业再根据日常的经营所做的帐给上级部门提供需要审计的各项资料。需要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包括申报纳税证明,开具的发票情况,还有企业平时现金收支等数据。政府财务审计的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提供的资料进行两个方向的核对,强调信息的真实性。根据提供的信息做成最后的审计报告,然后工作人员会参考最后的审计结果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对企业写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完成了财务审计的工作。

三、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1.网络审计

顾名思义,网络审计是指利用网络对财务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审计,这样也就和传统的审计方法比较工作效率会更高。网络审计的方法在市场上流通过后,收到了市场企业的欢迎,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反向以及很好的评价。在这个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将它的应用范围拓展到财务审计和审计工作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很多程度上提升了可操作性。

2.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

在审计工作中的财务审计工作说来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不仅需要极度认真,也需要高度负责。在工作过程中,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财务审计专业知识,也需要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因为审计技术的越来越进步,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不仅为专业知识要求高,而且涉及到统计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这就对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政府部门和企业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审计工作人员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能够跟进时代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满足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改变审计模式

根据政府的规定和企业的相关规定,得到上级部门通知就在同一时间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审计,由于工作涉及的内容多,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财务对会计凭证特别重视,所以原始的凭证一定要保存好,如果丢失后就不能找回,这样就会出现审计工作方面的错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都是根据企业或政府部门提出了单日审计。所谓单日审计,说的就是每天都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审计,以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改正。这样就能固定财务审计,就能有效提高企业审计部门工作效率,也为政府审计部门提供了便利。

4.改变财务审计的作用

可能在很多人的映像理念,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就是专门挑刺的,这样的错误意识也引发了一些不好的东西。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经济利益更加重视,财务审计工作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它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发展的需要,也对审计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方法,不能都处罚。也就是要转变思想,使工作得到创新,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四、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应该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为了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也是为了处理好下级部门和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因为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的严肃性,也就要求在这两者融合发展过程中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专业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勇.财务审计方法在节能量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2,(8):90-91.

[2]梁婷.企业财务审计及决策支持信息化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4,(36):216-218.

第12篇

目前,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跟踪审计的概念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事项发生后,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或公共资金运行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进行的持续性、过程性审计。跟踪审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述是泛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执行进行的审计,狭义的表述仅指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的过程性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确定若干重点建设事项,由审计人员随着建设进程,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对象或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审计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设,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其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我们暂不对跟踪审计的概念作出明确定义,但有必要对跟踪审计的内涵和特点作一阐述。

跟踪审计的本质是一种提前介入的实时审计。跟踪审计并不是事前审计,也不是事后审计,而是审计关口前移至审计事项发生但其尚未完成时所进行的实时审计、同步审计。跟踪审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预防性。跟踪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它通过审计的提前介入,及时发现审计事项中的苗头性问题,在问题的萌芽阶段即提出建议,防范问题发生;第二,过程性。跟踪审计是对审计事项全过程的审计。但对全过程的审计并不是全面审计或全部审计,而是对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审计事项的过程进行审计。与以往强调“结果”不同,跟踪审计更强调“过程”;第三,动态性。跟踪审计重在“跟”,区别于以往的事后静态审计,一定要强调出“跟”的动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优势;第四,时效性。跟踪审计“跟”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的萌芽,在问题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浪费与不良效果之前立即整改,及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第五,威慑性。此特性要充分掌握,要通过审计的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的威慑性,形成审计跟踪的高压态势。

二、目前跟踪审计工作开展中的几点困惑

目前,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工作开展中存在几个方面的困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加大审计风险。

(一)审计监督与业务监管的界线模糊。跟踪审计要求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监督,审计成为审计事项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频繁地参与业务,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在对建设项目的审计中甚至可能排斥监理的位置,踏足决策者的位置。审计无意中参与到审计事项的决策与管理之中。审计不能缺位、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这种度的把握在实践中给审计工作者带来了不少困惑,经常会由于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审计监督与决策、管理、施工监理的合理的尺度而徒增审计工作量,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建议、审计整改与审计处理的博弈。跟踪审计的特点是提前介入,重在预防,要做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这就要求在问题出现的萌芽阶段就要发现,并且有关单位应立即整改,这不同于以往的审计的事后处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浪费,更加避免了事后审计无法挽回损失的难题,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因此,跟踪审计不同于以往审计事后下审计决定的做法,而是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频繁地提出审计建议和审计整改要求。与审计决定、审计处罚相比较,审计的处理处罚力度有所减弱,同时由于前者的法律效力不强,一些单位并不能够很好地执行跟踪审计提出的要求和建议,未能做到按时按要求整改。这样,不仅影响了跟踪审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影响了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增加了审计服务功能的同时减弱了审计的监督职能。

(三)审计效果与审计成本的权衡。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必然要加大审计成本。从理论上讲,跟踪的时间越长,跟踪的范围越广,跟踪的效果越好,相应投入的审计成本也越高。但这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目前审计项目多与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下,如何权衡跟踪审计效果与审计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在考虑审计成本的前提下,跟踪审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最优选择呢?何时跟踪,跟踪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二者的最优状态呢?是困扰审计人员的一个问题。就目前跟踪审计的开展方式来看,有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跟踪审计和不定期跟踪审计;从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来看,有全程介入、适时介入、重点环节介入等方式;从跟踪审计的重点来看,则更是不一样。哪种方式好,哪种方式能达到审计效果与审计成本的最佳组合,需要权衡考虑。

(四)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的考量。跟踪审计要求对审计事项的全过程进行适时跟进审计。这对审计的技术方法是一个挑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之后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因为是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审计人员参与了审计事项决策、管理、运行、维护等全部过程,如何合理厘清决策责任、管理责任与审计责任,需要认真考虑,加以研究。同时,在审计人员尽到审计责任的同时,又需要承担怎样的审计风险呢?暂不考虑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与知识储备之间的差距而带来的风险,由于跟踪审计的项目周期都比较长,不同时期的跟踪审计的重点和方式的选择也不一样,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与理解也存在差异,都会加大审计风险。

三、强化跟踪审计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对关键控制点的跟踪审计力度,做到内容突出。“重点突出”是对所有审计项目的要求,跟踪审计也不例外。但由于跟踪审计是对审计事项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往往容易误解而形成全面审计。突出跟踪审计重点,不仅有利于提高跟踪审计效率,而且有利于厘清审计监督与业务监管之间的界线,优化审计成本效益。对一个审计事项而言,在全程监督的同时,必须突出对该事项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监督。对于资金的跟踪审计,应将确定资金筹集、拨付、使用过程和环节中的关键点进行跟踪;对于项目,以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为例,则应在摸清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打出关键控制点。一般认为,建设项目关键控制点表现为这样几个环节:(1)前期决策;(2)勘察设计;(3)招标投标;(4)施工准备;(5)隐蔽工程验收;(6)各主体工程部位验收;(7)材料与设备的采购;(8)工程款的支付;(9)生产准备;(10)重大变更;(11)竣工验收等。审计人员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合理选择关键控制点进行跟踪审计,提高跟踪审计效率。

(二)加强对履职行为和程序的监督,做到程序突出。跟踪审计不同于以往事后的静态审计,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因此必须加强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审计事项中的履职行为和程序的监督。这也是从动态的角度体现跟踪审计的效率。跟踪审计开展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履职行为正在进行中,其履职的程序是否规范,效果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审计事项的进展过程,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会从程序和源头上加强对审计事项的跟踪审计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