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研究表明,青年正处于素质优化期和创造的重要人生阶段,他们正担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与此同时,青年中的现实思想又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应当将他们作为重点教育对象。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摇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落后的穷国;但又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向现代化进军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不止一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中国,必须进行改革,若不再进行改革,或者放慢改革的速度,就会使中国再次错过使自己富强起来的机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出现了几次经济发展的时期。现在又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如赶不上这次经济振兴的大潮,就会再次与发达国家拉大差距。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头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十年。
中国要富强,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但是无论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繁衍、传播,还是运用,都离不开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恐怕最现实最快捷的最主要的当从今天的青年中来。他们又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呢?只有通过教育,知识教育固然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青年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才能,而且更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青年的品德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青年的正确的三观的培养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完成。青年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得到充分发挥,为中国的富强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时代需要青年,中国的发展依靠广大的青年人才,青年人应义不容辞地挑起祖国交给的重担。
二、青年自身发展的摇要
现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青年在身体发展方面能得到较好的环境。青年的心智发展,则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青年在身体发展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科学技术知识,希望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以报效祖国。他们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他们才能大有作为,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施展才能和获取物质精神营养的环境。青年的自身发展,就是要完成素质的优化,完成大量的实践活动。青年自身发展好,那么他们在社会的地位就更高,作用会更大。这也是由他们自身的思想特点决定的。
三、青年的思想特点
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的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之心强烈
青年人时代感非常强,观察问题敏锐,他们热爱党,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耳闻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他们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青年自身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方式灵活
求新求异是青年人思想的重要特征。他们接受新思想、认识新事物快,对时代变化的反映更敏捷。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各项建设成就的取得,使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西方文化,再加上政治的逐步民主化,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模式也由静态、单向和直线思维向动态、网络、辩证思维的方向发展。多维性思维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确立,使青年中不少人的思维活跃。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想象,勇于探索和大胆求证。
(三)青年人大胆追求,竞争意识强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工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一、前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实践活动,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在活动中确实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公益活动。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高校优良文化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拓展,从最初的校园活动扩展到校外的活动,包括扶贫扫盲、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一些重要的社会公益服务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自愿性、业余性以及公益性。即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工作是自愿的,利用的是业余的时间,从事的是公益活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以及公益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公益活动时的自觉行为,提高大学生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提高,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它不仅仅体现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其实效的作用。目前,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实效性。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出现,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实践生活中来,大大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虽然许多高校都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高校内设置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但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是走秀的形式,根本得不到领导以及相关教师的重视,其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既定的价值观。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学生提不起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反应麻木的现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甚少。
2.缺乏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但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些口头讲授以及一些符号或逻辑的简单说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活动甚少,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措施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活动中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1.高度重视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应带领学生组建青年志愿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场地以及必要的经费都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适时地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地发展。
2.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作用
领导是一个组织的骨干人物,没有领导,组织就难于发展,因此,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领导的管理能力以及号召能力在整个青年志愿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起到号召的作用,带动全体成员进行相应的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应着眼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对成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整合,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公益活动类型,确实地在青年志愿者的公益活动中贯彻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3.在公益活动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公益活动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主要形式,组织领导在设置活动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活动中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青年志愿者的所有活动中来,使各个成员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受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的载体,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实践的基础,提高其实效性,真正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实践活动,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在活动中确实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公益活动。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高校优良文化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拓展,从最初的校园活动扩展到校外的活动,包括扶贫扫盲、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一些重要的社会公益服务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自愿性、业余性以及公益性。即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工作是自愿的,利用的是业余的时间,从事的是公益活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以及公益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公益活动时的自觉行为,提高大学生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提高,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它不仅仅体现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其实效的作用。目前,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实效性。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出现,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实践生活中来,大大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虽然许多高校都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高校内设置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但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是走秀的形式,根本得不到领导以及相关教师的重视,其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既定的价值观,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学生提不起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反应麻木的现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甚少。
2.缺乏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但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些口头讲授以及一些符号或逻辑的简单说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活动甚少,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措施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活动中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1.高度重视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应带领学生组建青年志愿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场地以及必要的经费都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适时地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地发展。
2.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作用领导是一个组织的骨干人物,没有领导,组织就难于发展,因此,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领导的管理能力以及号召能力在整个青年志愿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起到号召的作用,带动全体成员进行相应的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应着眼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对成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整合,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公益活动类型,确实地在青年志愿者的公益活动中贯彻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3.在公益活动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公益活动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主要形式,组织领导在设置活动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活动中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青年志愿者的所有活动中来,使各个成员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受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的载体,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实践的基础,提高其实效性,真正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社会转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4;G4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6077104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他们的思想由于受到各种思潮影响的渠道增多,影响程度明显加深。加强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高校青年教师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既具有同时代其他青年的思想开放和思维活跃的共性特点,又具有学历层次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处于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价值观多元化倾向明显。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不仅为他们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且给他们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人们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继而以开放,甚至不设防的心态去迎接西方世界。在国内急剧变革、开放稳步推进,国际政局动荡、价值观念多元的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时代青年,他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态势:“一些青年教师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趋于实惠、实用。”[1]一些青年教师甚至认为应当突破传统思维范式和固定思维模式,不应当持守统一或单一的价值观念,而与此相反,每个人的价值选择都可以多样化,每个人的理想信念也可以多元化。受这种逻辑思维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多样化,价值思想发展也呈多维态势。
第二,理想信念弱化。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也不断向纵深推进,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亦随之到来。意识形态的冲击、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困扰,使可塑性强的青年教师产生困惑,并在显性和隐性层面撞击着青年教师的内心。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青年教师囿于其自身阅历和能力的局限,难以凭借自己的理解作出合乎理性的判断,现实功利主义在较大程度上占据了青年教师的思想,一些青年教师开始动摇对的理想信念,甚至对国家发展的前途产生疑问,导致“他们内心不同程度的浮躁、对政治冷漠、对职业倦怠和对理想前途迷惘等不良现象开始浮现”[2] 。
第三、集体主义精神欠缺。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整体上,高校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但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工作中缺乏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较弱,欠缺奉献精神。正如有学者指出:“高校一部分青年教师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不以为然。”[3]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因
以分化和重新组合为特点的社会转型期对当代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重要挑战,这也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
第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制约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当今国际社会进入了深入变革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化浪潮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力量角逐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渗透手段更加多样化,这些都加大了国际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了高校青年教师应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样,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旧的社会体制正在消解,而新的社会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因此,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高校青年教师处于新旧社会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交织和碰撞之中,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高校人数迅速膨胀,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更多向学生倾斜,对教师的教育管理相对弱化,特别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管理更加薄弱。同时,高校在管理内容上是重科研轻教育,重业务轻思想,在教育方法上沿袭传统的行政方法和灌输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在教育载体上较为单一,不能根据青年教师的思想发展及时拓展教育载体,致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时俱进。
第三,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教育不到位。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积极结果。受多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当代青年教师在面对外面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时,不能做到言行合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面对诱惑时甚至发生了偏移,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另外,青年教师需要应对来自现实的各种生活压力和自我发展压力,压力的存在客观上消解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动力。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其中,优化社会环境、拓宽教育传输载体和建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一)优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
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4]同时,“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所以,关注和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是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与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6]210 。环境的巨大影响力,对人格塑造的决定作用,正如荀子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高校青年教师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施以各种环绕力。这种力量突出的表现为三点:首先,对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推动力。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刺激他们积极向上,此导他们走向真、善、美,相反,不好的外部环境则可能将高校青年教师引入歧途,使他们走向假、恶、丑。其次,对青年教师思想品德的感染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志趣,相反,不好的外部环境则使他们思想消极颓废,情趣庸俗。最后,对青年教师的言行具有约束力。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有助于符合环境周围的思想和行为得以发扬,而且能有效遏制和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滋生蔓延,相反,不好的外部环境则会进一步助长不良气息的滋长。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方法。所谓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是指充分利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中的积极有利因素,促使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从而使环境各要素彼此互动、形成合力,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具体来说,一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从而将其提高到应有的重视高度。二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就是要挣脱传统思想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高校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妥善处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其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三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和路,敢于试验,促进文化体制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应适,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青年教师,用优秀的作品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积极繁荣学术和文艺,要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式从样的文化活动载体当中。
(二)拓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因素,能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6]240客观上,它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就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形式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开会研讨、谈话交流、文化建设、党团活动、传媒互动等都可以成为其载体。
第一,拓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这里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借助、利用文化产品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其教育功能。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华盛顿》等书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特质”。[6]201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努力营造有利氛围或借助适当时机,通过一定形式组织、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读书或围绕某个议题或他们所关心的话题组织知识竞赛、研讨等,组织人们欣赏音乐作品、绘画作品,观看富有启发意义的影视作品。通过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将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高校青年教师,引导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让高校青年教师亲历文化建设试验场或亲自参加文化建设活动以感染他们、教育他们。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就是要发挥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不仅可以增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文化建设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能促进他们把社会所需求的政治思想观点、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利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在信息化社会,任何信息的传播都离不开传媒载体,更何况以高校青年教师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呢?利用传媒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另一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会大大提高。由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都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成长起来的,对传媒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现代传媒载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三,开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网络是信息技术时代一种相对特殊的传媒载体。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一个人,无不受到网络信息的侵蚀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无论是个人日常生活,还是从事教学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开辟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可以讲网络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释放出来。为此,开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网络媒介模式都应当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做到科学规划,以增强网络载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体现其应有的优势。
(三)建立常态化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常态化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教师思想成长和政治素质提升的保证,它是把日常的、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化、长期化的一种教育机制。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没有建立,极少数高校欠缺青年教师的政治学习制度,远远不能满足青年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诉求,积极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势在必行。
第一,高校需要落实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规划。一方面,高校党政部门要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从宏观角度制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案和规划,并纳入日常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确保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另一方面,高校院系二级职能部门要积极落实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规划,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创新学习方法,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为主,要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为基础,实现年终考核的整体化和实效性。
第二,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高校青年教师。通过开展具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爱岗敬业、育人强校的意识,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思辨能力和抵御能力,特别是国家观、民族观的教育,将使爱国主义教育变得具体、生动和深刻。通过教育及时帮助青年教师矫正对某些社会现象产生的错误认识,要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以健康、向上的态度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由于教师是学生道德的风向标,大学也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要特别关注青年教师在社会公德与家庭道德方面的不良倾向,要弘扬正气,大力宣传正面典型,积极推进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对学术不端的包容态度,坚持教育、规范、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净化校园风气。
高校青年教师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代表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希望。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青年学生的知识渴求,给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敢于面对现实,理性看待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以睿智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理性分析和科学对待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层面研究和关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和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谢斌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6-77.
[2]刘建.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4):101-103.
[3]秦琴.浅析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11,(3):282-283.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一活化是对青年生活世界的观照,是人文关怀的实践,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完整的栽体。其价值在于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体验新生活的不断追求。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教育关系上强调“双主体观”,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在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实际的生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长期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以至于在彰显个性、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今天,许多青年一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甚至逆反情绪。这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道德社会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造成当代青年职业责任性和道德感下降的重要原因。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吸引力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生活就是生存活着,又不仅仅是生存、活着。因为生存、活着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活着。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生活是指处在主体间际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受教育者生活,与其生活密切联系,而且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日常生活中,发挥日常生活情境的教育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观照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晚期思想的中心范畴之一。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意指我们生存于其中,我们的一切活动和社会产物都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境遇,它是科学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现实基底与意义之源。胡塞尔将生活世界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前者是以知、情、意等知觉经验和各种趣味、情感、目的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场所;后者则是主观的先验世界。胡塞尔所说的“回到生活世界”是指直接地回到日常生活世界,间接地、最终地回到原始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与作用点,是它唯一的基础。离开了社会生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反思的结果,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反思。人们终于认识到其不能独立、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而应回归到生活之中,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生活世界的理性回归,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结晶。
2.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人文关怀的实践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对人文关怀的实践。“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赐鳓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凸显了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非常可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的这一重要思想重视不够,理解不深。所谓“人文关怀”,从最一般的意义去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就是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给予真心、真诚的关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加明确地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享受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等权利,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完整的载体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扩展。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婚姻家庭生活属于私人生活,它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这是一种不涉及到他人的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教育生活化不是否定理论教育,而是对理论教育的一种超越。尽管理论教育对于知识传递和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不是教育的惟一方式,而且由于现代性境域下教育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呈现加速趋势,对生活教育的需求已显得日益紧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生活教育”,提出生活教育三原则,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主张,教育场所要从学校逐渐扩展到家庭和社会;教育任务要从传递知识扩展到提升道德修养和培育生活技能;教育手段要从课堂教学扩展到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之中。生活教育的兴起回应了教育面临的时代困境,倡导生活教育并非否定理论教育,而是针对现存教育方式的弊端和问题而提出的可能的解决方案。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两个主要方面,对人的素质教育也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它在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都承担着核心作用。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多方面品质的综合表现,素质教育因而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性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等各种教育的高度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尤其是把这一融合的效果落实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中,只能通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充满生活体验与生活关怀,感悟生活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人本教育。而以青年为客体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体现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度关切。它的宗旨在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要素,通过人际互动、主动参与、体验感悟等方式,促进青年“成为生活世界中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爱心的人、善于合作的人、意志坚强的人、一个诚实宽容、是非分明的人,既具有健全发展的自主性,又具有健全发展的社会性”。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在生活中建构,在生活中生成。
1.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
生活与幸福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如费尔巴哈指出:“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但人们对于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追求。我们反对低级的、肤浅的、世俗的幸福观。真正的幸福主要是一种灵魂的善,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当代有些青年“灵魂空虚、精神颓废、价值真空、道德堕落、内心孤独、充满漂泊感、疏离感和不安感,感觉到负担沉重、烦恼无比和灵魂的煎熬,显然他们是不幸福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去改变这种状况,去引导青年追求幸福、实现幸福、享受幸福,过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在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如下功能:其一,培养青年学会过一种安静的精神生活。戒除浮躁,从生活中获得安宁,这是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前提。其二,培养青年具有丰富、真挚的生涪睛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积极的生活情感能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这是人的幸福之源。其三,鼓励个人化的幸福追求。作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的社会个体,我们可以启发青年去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鼓励他们努力追求符合自己天性和意愿的生活幸福观,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生命的终极价值。
2.满足青年不断超越自我的需求
人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他从不满足于自己当下的生活,总是在追求更理想的生活,不断思考生活的意义、价值,不断创造生活的完满与辉煌。青年更是如此,他们充满朝气和希望,活力四射。根据个体生活的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发挥如下作用:其一,引导青年向世界(他人)开放,向“类和自我开放,保持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其二培养青年的反思批判精神。反思批判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越意义和价值的宝贵精神。其三,培养青年的追问精神与能力,在追问生活、反思生活中活出生命的尊严,完成精神的创造。其四,培养青年的哲学之思,使他们具有哲学的超越境界,这样他才能主动、自觉地去追问生活的合理性,追求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3.满足青年对人生价值实现不断渴望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价值正显著地让位于个人价值。青年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生活方式,强调个人价值,是世界青年价值观发展的趋向。青年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应对青年的精神世界予以关切,应当为解脱人们的精神困境投入真诚与热情,表达对青年生活基本价值维护的愿望和义务,更应当以理想的光芒给他们的生活以慰藉与照耀。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符合人的本性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指向人而且为了人的教育。青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特别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满足青年自尊的需要,教育者在教育中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主体人格;另一方面,自觉地创设温情、宽松、诗意、人道的人性环境,为青年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
4.满足青年对新生活不断体验的需要
“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是当代青年生活方式变化的突出特点。“体验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教育对象的亲身体验,因为体验是一切优秀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促进社会道德需求转化为自身品德的基础,是促成外在德育与内在德性成长需要整合的条件。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青年讲述自己独特的生活故事,因为这是最真实、最有生活意蕴的体验,它可以帮助青年找回往日生活的感觉,再现生活的辉煌,坚定自己生活的信心,鼓励自己生活的勇气。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世界,在变革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及其存在的价值,是每个热爱生活的青年的当然诉求。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科学化、形式化、理想化的迷雾中重返现实生活,找回其本来面目,并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要帮助青年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创设一种新的情景。就是说,在宏观上,引导青年做一个健全的人;在微观上,帮助青年完善一个健全的人应具备的素质,使青年适应生活、超越生活、享受生活。
1.在教育关系上强调“双主体观”,把青年本身也作为主体对待
“权威意识的衰落”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演进的一个显著特点。从生活化的角度审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是在教育关系上,“由原来的主客二分的主体、客体关系模式走向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否定任何一种单极的主体性,要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人而不是工具,要将人们置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求它像原始社会那样完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而失去独立性,而是使其作为价值主体积极渗入到现实生活中。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并将其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努力激发和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走向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双主体观”,即“以教育者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为基础,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平等的主体性之间发展培育人们的主体性人格,而这一过程必然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实现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双主体观”要求以双向对话取代一个主体对另外一个主体的单向传播甚至居高临下的训导。对话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敞开、理解、交流和进入的过程,从而每一个主体在与他人分享共同的经验和互相牵扯的过程中确认自我和他人。这种对话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对规范的理解、理性的碰撞,同时更有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相遇。
2.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
非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在现实生活之外另外设定一个目标或主观构想另外一个世界。这样就难免造成对人和人的生活的异化,使生活的丰富性和现实陛遭到消解,使人物化或者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精神存在。以实践道德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指向实实在在的人的生活,使人过上道德的、美好的生活。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贴近青年本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理想化,使青年感受到目标的可实现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对青年身边的小事视而不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并不是平庸化,它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注意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一方面要避免传统模式的理想化、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使它陷入平庸化。教育目标现实化就是要使教育目标既能体现理想性、先进性,又具有现实性、普遍性;既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国家利益,又能考虑到人的现实生活利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相结合。
3.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
从生活中取材,首先意味着对各种“宏伟叙事”的拒斥,应尽量避免直接向青年传授各种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也不应该不顾及人生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层次性、多样性来教育青年。否则,这一切将是无效的甚至是产生疏离感、逆反情绪的渊源。从生活中取材,就应该用青年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来激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引发积极的道德思考,进而催生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达到实践道德生活、增进个人幸福的目的。
从生活中取材,就意味着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
而这些丰富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融入青年的具体生活中,真.正做到让青年“口服心服”。我们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深入的研究,应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形成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使其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
从生活中取材,还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要剔除落后于时代的旧知识,增添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场所的不同,其内容也要相应变动;根据不同社会成员的个性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还要求多层次内容的内在统一,既要重点宣讲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又要强调生活常识、做人道理与行事规则。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可践。
4.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实际的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生活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平时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的各个具体环节、具体情境、具体事件纳入到教育视野,变成重新审视的对象,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设计等以充分发挥生活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原因;对策
一、 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
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不仅体现了主席对青年的高度赞扬还体现了他对青年所给予的厚望。在当代,总书记在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简而言之,即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要让自己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既然青年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肩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来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是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二)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青年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方面,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具有不稳定性、不成熟性、易变性以及可塑性等特点,我们都青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知道思想是人们的行动先导,而人们的行动与思想并不总是同步的,行动有时候会落后于思想,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要想解决这写矛盾,就必须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青年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在自信中发展个性特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要以青年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来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那么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更应该关注青年自身的全面发展。然而,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机制,给许多青年提供了机会和平台,高考让我们更加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一定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高考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当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才力、物力时,当人们对教育的投资与他们收获不成正比时,这将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将是沉重的打击,甚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教育无用论的观念。总之,在当前中国,应试教育已成为阻碍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统筹青年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当前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个错误倾向,即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意与青年的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是因为,青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接受新思想、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的鉴别能力比较差,主要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普世价值等错误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青年在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时就迫切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他们去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价值取向,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坚持集体主义这一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当前,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的问题,忽视对青年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的问题,因为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就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离不开灌输,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靠灌输式教育,青年不是机器,而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个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是不会对青年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育方法的灵活性问题。
三、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方向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方向,对青年进行主旋律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这是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为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十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素质教育在青年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在当前的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而应该贯彻和落实到集体的教育实践中,这是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许多青年在理论素养上有着相当高的水平,可是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比较缺乏,有的青年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连最基本的独立能力都没有,这种高分低能的青年不是合格的社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则是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选择,是势在必行的。
(三)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关注青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青年时期是人的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有无健全人格是直接影响个体创造性发展、幸福感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作为培养青年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它所培养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不仅指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指青年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在当今的中国,有一部分青年因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失恋等原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倘若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有可能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知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心理是思想形成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也不可能产生思想,所以,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关注对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突出青年的自我教育
首先,教育者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外化过程,青年的自我教育是一个内化过程,两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只有为青年所认可和接受,青年才会积极主动地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因此,要突出青年的自我教育。其次,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也不能只靠灌输,而应根据青年人生性好动,求新求异意识强等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寓教于乐。这样做就会使青年在轻松的氛围和开放的心态中,得到有益的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青年为本,一切以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青年的实际为转移,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同时,更加尊重差异,更加注重青年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洪铁.周琪.张家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054-055.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65-168.
[3] 杨大燕,尤靖舒.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04-07.
[4] 陈万柏.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及其启示[J].孝感学院学报,2005(1):11-14.
一、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特点
了解和掌握青年职工当前的思想特点,是做好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职工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青年职工的思想,他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知欲望强烈,但对思想政治学习热情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青年职工明显感觉到由于自身知识不足,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追求知识的思想意识明显增加,学习业务知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也明显提高,并且通过自考、成人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不断的接收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但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将学习业务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对立起来,总是认为业务知识学好了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才是有益的,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经常出现旷、逃避等现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是波动、消极的。
2.青年职工自主意识强,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青年职工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个性突出,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在工作当中更加相信自己个人的力量,比较倾向于拥有自己的工作环境,注重自我选择和自我调节,不愿受制于他人,喜欢追求宽松、民主的工作环境与组织氛围,同时也喜欢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对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反叛心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呈淡化趁势。他们更看重他人和集体为我做了什么,而对于我为他人和集体做了什么看的很轻。同时也比较注重个人的发展,对于他人或是集体的事情却不太关心,经常抱着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人度,不愿意参加集体的活动,不关心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二、加强和改进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的工作观念。
1.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企业在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将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并且要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体现出来,把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检验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重要标准。因此,我们要坚决丢弃那种只讲大话、讲空话的空洞的说教方式和单一的传统的读书念报式的、开会式的教育模式。从青年员工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实际的接受能力等,来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以真悄感动人、以真心关心人,使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以上为本,为企业和青年员工的健康与快速发展服务。
1.2树立服务的观念。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根本目的是要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展开,树立起服务的观念。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改变过去对青年员工居高临下的生硬的工作方法;同时也要改变过去表情冷漠,拒人与千里之外的架势,消除青年员工心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不良影响;主动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于广大青年员工,保持与青年员工的密切联系,建立起与其交流的桥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2.加强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营造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企业加强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强化青年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进取心,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当前,由于部分企业领导只注重抓生产经营,放松了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加之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部分青年员工中出现偷盗,欺骗等现象。他们的竞争意识、敬业精神和团结互助的作风等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必须注重加强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要做到:首先要引导和教育青年员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次,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员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员工职业平等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工人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懂得各行各业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从事的行业不同,只要能做出成绩,都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关键词:区县农行;思想政治教育;国内文献综述
1内外环境因素研究
学者冯丽强的《农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与创新》中提到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金融改革与金融危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应更加深入;看法相同的还有学者胡宁,他认为在金融危机环境下,金融业加速改革,也迎来了新挑战;企业组织形式与财产关系的变化,同时也让从业人员思想上发生了变化,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深入。另外,学者于静游提出,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双重压力,分别是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必须在价值观念、行业核心、风险防范、经营管理等能力上下工夫。持有相同看法的学者不少,主要是集中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进入导致内外竞争激烈,需要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企业战略目标与职工思想意识相结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学者冯丽强建议,排除大环境下金融业面临的改革与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区县农行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持有一样主张的还有李广图,认为随着如今国内银行业的金融体制改革与所处社会环境变化,也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路线等产生巨变。综上所述,现存环境因素是源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原因是银行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足等问题,外部是由外资银行以及国内银行的竞争引发。
2问题的多样性研究
关于农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国研究者集中研究的领域。在《我国银行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学者王冬生阐明了如今银行这个行业特殊性与其职工特殊性,并且深度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的理论转变,归纳了建国前及建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要理论,并扬弃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的工作方法与原则内容。从银行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及银行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联系银行职工的特殊性,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矛盾与利益观念四个方面里,阐明了银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且不全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建设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随意等问题。何鹏和陈光云的文章指出,在如今环境里区县银行网点在职人员生活压力增大,工作压力增大,心理压力增大,竞争压力增大,发展空间缩小,导致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政治意识有所淡化,奉献意识有所不足,庸俗思想有所滋长,吃苦精神有所减弱,对改革深感困惑,对个人发展逐渐出现信心缺失。学者张玉仙与向丽则认为基层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缺乏朝气、缺少进取与创新精神,部分基层工作职工思想倾向多样化,对基层改革认识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手段落后等都是新问题。学者李雪民认为:区县等各类一线岗位,对其成员施加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不够系统化,手段不能够与时俱进,质量难以保证。而学者林宝科通过仔细分析一线网点银行在职职工精神情况与思想情况还得出:一线除了改革目标认识不足,认识模糊,还有面对改革目标时存在严重畏惧心理;职工虽有进步的动力,却没有找到正确道路,认为基层缺少有效的培训机制,自己的努力与价值也难以得到结果。学者邝莉的研究对区县等各类基层网点银行存在现象进行了概括: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育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无法学以致用地联系实际、缺少经营管理方法、活动形式固化单一等。在《农业银行基层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中,学者刘劲侧重于的是外部环境异化,引起观念意识与变革方针的异化。潘静《农业银行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则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上述观点,认为农行的现存问题主要是多样化的思想倾向,逐步淡化的思想政治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误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缺乏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
3对策与方法研究
对农业银行从业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研究与方法研究,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研究都不少。就以崔杰对国家控股所有的企业青年在职人员的研究为例,对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和具体定义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提出其工作方向是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多样性,坚持核心价值观,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完善教育机制,加强教育人员的建设等。学者何清的文章建议:应当把当前在职人员所接受的银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到经营里,强化针对性;融入到创先争优中,增强创新性。学者张启贵建议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软条件,如今区县等基层网点银行人员分为分开设立银监会以后新入银行职工、各个大区银行的分行建立到分开设立银监会入银行职工、各个分行建立以前的在职职工以及离退休职工这几类。这四类人员,所处时代与自身经历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对工作与生活以及收入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策略应该因人制定;其二是硬条件,要弄清楚银行的单位性质,增强职工对制度的了解,对基层非领导职工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宽松,促进单位和职工的舟水关系和谐发展。学者于萍的文章建议教育应当融入到日常业务中,同时用符合时代需要与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求的先进优秀文化激励在职人员;应当采用日常业务与日常生活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及优秀事迹,增强激励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解决银行职工的实际困难;完善奖励机制,完善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组织体系以及工作机制。学者张陇海的研究则主张在相关活动中,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关注在职人员需求,学会体恤换位,讲求形式多样,加强联系沟通,以人为本,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良性机制。而学者黄思潮的文章主张:银行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引导青年在职人员自我鉴定、教育、总结、批评等,要将青年在职人员的个人意识规范在特定轨道上,增强青年职工对国情的了解,对党、对国家发展史的了解,不能任其成长;创设互相帮助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职工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促进其为自身与金融业发展而奋斗。学者吴文跃的文章同时强调:应当实施有效的、融洽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更需要因人而异地实施对应教育。郑国兴《浅议新形势下农业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倚重人力资源的作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氛围、兼顾整体与个人。学者邝莉提出:提高职工党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力量,让职工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学者李广图认为要创新思路、内容、载体、方法、体制。胡宁还主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学者周德峰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各个银行的实际情况,行之有效地满足职责需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班子、队伍、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履行职责、活动载体、人事改革相结合。
总之,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是以自身所在领域或方面为主,相对还是不够全面。具体有两个特点:第一,特定环境下分析研究,理论联系不够,缺乏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第二,视角单一,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因此,适用性有待考究。
参考文献:
[1]冯丽强.农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与创新[J].时代教育,2010(6):298.
[2]陈光云,何鹏.当前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2(7):118-120.
[3]向丽.对做好基层人民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7(9):127-128.
[4]李雪民.基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11(A01):222-223.
[5]林宝科.人民银行县支行职工思想状况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08(2):138-139.
[6]邝莉.浅谈基层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7):176.
[7]刘劲.农业银行基层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外贸,2011(1):135.
[8]张玉仙.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0(8):136.
[9]潘静.农业银行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13.
[10]崔杰.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11]何清.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J].海南金融,2004(2):18.
[12]张启贵.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2(32):162-164.
[13]于萍.浅谈新形势下银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管理观察,2009(17):64-65.
[14]张陇海.浅议如何做好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人大工作,2011(4):36-37.
[15]黄思潮.银行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8):28-28.
[16]吴文跃.如何围绕银行发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南方论刊,2009(S1):22-23.
[17]郑国兴.浅议新形势下农业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J].职业,2009(3):94-95.
[21]胡宁.我国新形势下农业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中国外贸,2011(6):150.
[22]李广图.农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252.
[23]周德峰.加强基层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0(6):89-90.
[24]王冬生.我国银行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个性心理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要积极充分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逐步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强化主体意识,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新台阶。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教育宣传理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在科学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广大师生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准确地选择和吸收信息,从而达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信息网络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内容及观念上的转变,影响深远。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产物,是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现代的手段或方式。然而,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它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l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应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产物.信息网络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存在其自身难以克服的负面效应。
1.1信息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1.1.1信息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信息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它可以凭借迅速扩散的信息网络同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其接收范围大、辐射面广、冲击力强的优势特点,使得受教育对象非常广泛。
1.1.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和教师获得信息可能是同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上要以疏和导为主,注重强化主体意识。另外,互联网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教育内容具有可观性和可选择性,根据这一特点,学生可以量体裁衣.自主地选择自己最佳的学习进度,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使“因材择学”和“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1.1.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现代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开放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们形成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情操的可能性。
1.2信息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效应
1.2.1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高新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给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威胁
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推行“网络文化霸权主义”,不断地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标准,宣扬其制度的优越性,企图颠覆目前尚未达到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而长期接触网络文化的那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会因缺乏自主判断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崇洋媚外.从而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
1.2.2网络中的种种垃圾文化和负面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校园精神文明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
大学生一旦上网成瘾,由于缺乏自控能力,会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冷淡、烦燥不安、情绪波动、无心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的进步。
1.2.3沉迷网络容易导致个人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
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使得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一方面,终日沉迷于网络世界,会使少数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律与自律意识的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出轨;另一方面,盲目地相信虚拟网络信息,给痴迷与网上聊天交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青年学生进行网络犯罪提供了机会。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负效应的对策和方法
2.1实现由传统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并通过开设讲座、报告、研讨会等方式向学生灌输各种正确的思想理论知识。延续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如今,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主要教学工具,利用因特网的虚拟性、间接性、言论相对自由性,实现向现代式教育模式的转变。
首先,要重视引导的作用。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德育理论知识,加强“网风”和“网德”教育,宏扬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远离网上有害信息。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其次,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正常开展,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加相关活动的导演者。争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其次,学生在学习上要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强化自身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地去学习、思考与探究。
2.2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并加强对其建设与管理
校园网络建设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它要求学校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硬件支持。同时.网络的极大自由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很容易使人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界线而误入歧途。尤其是对于懵懂的青年学生。,还必须加强网络信息监控与管理,以确保校园网信息安全。
首先,发挥网络的引导功能,构筑绿色校园网络文化。高校应多组织发表正面理性、积极向上的意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政治立场和观点,坚持与时代相适应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建立和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预防有害信息和有害网站进入校园。只有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才能够充分发挥好网络的学习教育功能,才能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再者,发挥网络的管理、服务和交流的功能,拓宽学生与学校管理者的交流空间。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各高校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展示自身网站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含量,营造和谐规范、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环境。
最后,尽快建设和完善有关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法规观念的教育。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与仅仅依赖于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
2.3强化主体意识。重视自我教育
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引导和塑造学生。高校师生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极大地强化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使教育者不仅尊重、理解和关心受教育者.还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去激励、引导和塑造学生.以充分调动教、学主体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师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才会变得积极主动。
其次,要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学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体,对其进行适当管制是必要的,但是,管得太死会适得其反,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高校应该给大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重视培育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自律意识,应支持而不是反对大学生张扬个性,给大学生提供发挥个人特长的舞台,这对培育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培养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信息网络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内容及观念上的转变。可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产物,是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现代的手段或方式。
在这种形式下,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在思想和业务上的全面提高,通过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开展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应着力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通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的素质。
2.5加强高校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around the student-oriented,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is purpose, focus on student-cente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es described, and actively explore ways of enhancing 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 broad ran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enlightening.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高等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徳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以增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
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需要,是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是启动大学生主体接受教育信息并保持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
(二)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影响,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单纯利用和采取集体灌输式教育的方法,忽视个别教育,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主张能够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要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育目标,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大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三)注意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取决于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利用自身思想观念的矛盾运动规律,通过经常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自觉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并主动接受和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形式。同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的教育,还必须依靠其自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触及大学生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
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开展军训与义务劳动、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参加各项主题活动等,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使大学生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加速大学生主体的成熟过程,缩短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一)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重视对教育者素质的培养提高,教育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务实的作风。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用制度作保障,充分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学校要加强政治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政工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稳定他们的思想,坚定他们工作的信心。
(二)尊重被教育者人格
青年学生与教育者具有平等的人格。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是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根本,随训学生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甚至相反的作用,只有尊重青年学生的人格价值,正确引导其个性发展向社会共性需求的过渡,才能使其具备社会所需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三)注重被教育者的关注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鼓励青年学生立志成才与报效祖国结合起来,不断加强青年学生思想规律的认识,紧紧围绕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渠道、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时,又要与青年学生的成才需要相结合,使他们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把自己塑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从而能够有效地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构建交流平台
密切沟通据调查,高校中有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交流平台来与亲人、朋友、同学等进行交流、沟通,网络环境下面对面的交流日益减少。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利用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站等交流平台来构建属于广大青年学子的社交平台,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一方面,通过构建交流平台能够给学生独立沟通交流的环境,也能够通过观察交流平台中学生的发言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动,便于采取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交流平台能够给学生大量有用的学习资源,如提供继续深造、就业、勤工俭学、考研学习等有用信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环境应用
专题培训由于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不具备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为了主动适应网络在学生中日益普及的形势,促进高校进一步聚焦运用网络技术来教育、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帮助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高校应该定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举办网络环境应用专题培训,加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要形成集微博、微信平台、PU平台及传统的qq、飞信于一体的立体交互的网络工作体系。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丰富学习内容在信息化时代,各高校往往都会有工作动态、院校简介等内容的门户网站,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但却很少建立起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即便建立,也存在着学生关注度不高、覆盖面有限、不及时信息等问题。建议同地区的各个高校可以一起谋求合作,联合起来建立起涵盖多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基于各校特色来丰富网站内容、分类信息,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公开免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源,提高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特色版块,譬如:设置网上影视栏目,通过大量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影片来给广大青年学子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设置热点追踪栏目,让广大青年学子能够对国内外热点信息的来龙去脉予以正确、及时地了解;设置富有特色的网页,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时效性、针对性。此外,还可以结合高校校园生活的节点来开展大量的便于学生参与、贴近学生生活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如“一句话描述校园生存法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博文评选”“永远的雷锋,永恒的旗帜”“雷锋事迹图片征集活动”“大学‘最’印象”“有事儿问学长”等系列话题讨论。
二、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为信息的沟通方式、交流方式、传播方式创造了较多的便利,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和特点,将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者:余靖单位: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开展青年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危机、心理障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者。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
这是一个全球紧密相联、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而为了更好地生存,每天不停忙碌的人们在竞争的压力下,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也在所难免。在美国,一些公司在招聘新进员工时已将心理健康列为一条重要的考评因素。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资料表明:在美国将近有15%的青年员工患有抑郁症。同样在中国,青年员工自杀早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且数据每年都在攀升。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曾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便充分体现了,我们在解决好社会的矛盾的同时,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人,心理和谐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各企业各单位应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咨询。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多的是灌输,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受教者相对被动,从而教育主体忽视了教育客体的内在需求和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补充,就完善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青年员工出现的不仅仅是思想道德和政治方面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人格气质等方面的问题。
更好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一方面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思路、新启发,从而从不同层面去认识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使受教者打破对传统教育的认识,从内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在二者的结合中受到启迪,真正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并行不悖的两种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而人的心理是客观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动机、潜意识等一切心理活动的总称。因此,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心动态。也只有如此,方能更好的使教育的主客体达到统一发展。而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提高青年员工的素质。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使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在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同时辅之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青年员工评价体系的范畴
何谓优秀员工?这是我们经常会思考到的问题。是有各类资格证书?还是每年都拿先进标兵?再或是能够按既定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这些固然重要,但这也只是体现了一个青年员工的工作及学习能力,而我们往往会因此以偏概全,通过这些外在量化的评价代替了所有,这显然有失公平。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心理健康也纳入到青年员工评价系统体系中,首先在以工作能力和成绩评价员工的同时,为每个人,尤其是在新进青年员工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档案。其次,因青年员工的心理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应以年度为周期对青年员工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实时掌握青年员工心理动态,对于存在潜在问题的应在平日多加观察和约谈。最后,在竞聘升职方面将心理健康水平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让每位员工开始密切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升自己心理耐受力,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3)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