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以及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对策举措,为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无事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0引言
我国化工业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国家安监总局共组织检查执法组73.1万个,检查企业353.6万家次,其中,共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30万余家,查处问题隐患44.3万余项。
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及事故特点
(1)物料危险性大
化工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对这些原材料、燃料、成品等储存和运输提出了特殊要求。
(2)生产工艺要求高
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有的则要求是低温、高真空度等。如乙烯在生产工艺中裂解炉温度就高达1200℃,聚乙烯生产压力常常要达到300Mpa,乙烯深冷分离的温度则需要降低到零下167℃。这些特殊生产工艺对于生产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3)事故发生机率大,后果严重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的反应器、压力容器等爆炸时,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常常对周边物体产生巨大破坏力。此外,化工产品含有的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以及甲烷、氯乙烯等容易导致人中毒、窒息,一旦发生化工品泄露或爆炸,常常会导致严重后果,严重的甚至导致人死亡。
(4)事故发生因素多
化工生产中常常会产生许多副反应,有的是在危险临界点附近加工生产,工艺条件稍有变化就会产生严重事故。此外,化工生产工艺中影响各种参数的干扰因素多,设定的工艺参数一旦发生偏移,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失调变化极易产生事故。机械工程设计缺陷,以及人为因素等也是导致化工企业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
2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1)严格安全操作,提高安全生产的规范性
化工企业生产中涉及到安全操作的内容和程序较多,在日常的化工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保管和运输。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科学性
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产品产量的提升,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表在运行中难免出现指示误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此外,一些新的设备投入到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对于设备的不熟悉,常常容易导致因操作失误而发生各种事故。作为化工企业来说,要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储罐的登记保管造册,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检测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
(3)加强人员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者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在现有安全技术水平下,选择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切实降低化工产品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安全管理员以及全体生产人员。培训的内容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设备等变化而有所侧重。对于一线生产人员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氨、甲醇、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的理化性质、危险性、毒性、化学反应性、侵入途径培训教育,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护和应急常识,学会处理一些特殊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4)完善规章制度,抓好管理制度建设
建章立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作为高危生产行业,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结合日常操作实践,制定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操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同时,要加强制度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内容,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使每一项作业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结语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有其行业系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抓好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既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发展,也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既要牢固树立安全理念,绷紧安全这根弦,也要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设立,加强员工培训,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实现增产增收。
作者:汤勇 单位:江苏诚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有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59.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农机化得到迅速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农机在现代化的农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机数量以及种类的增多,不仅推进了农机作业范围不断扩展,同时农机事故也频频发生。因此,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课题。这个课题在充分发挥农机作用以及对农业能效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农机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提高农机生产中的安全性能,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于此,文章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产;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应用数量越来越多,政府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安全生产更加重视。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农村还存在许多农机无牌无证驾驶的现象,此外,还出现了很多农机司机没有进行每年安全技术检验、违章拉人等现象。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机安全生产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困难,安全以及生产隐患风险非常大。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体表现在农机种类以及质量原因给安全带来隐患。由于农机安全生产大多是在农村,工作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安全意识差,再加上当地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诸多问题。
1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1.1农机使用不规范
在农村,人们购买农机除了利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以外,还用它进行运输以及进行其他跨区域作业,有的还可能有“一机多用”的情况发生。在对农机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的司机不办驾驶证等情况。由于农机驾驶员的法律意识薄弱、安全思想落后,往往在对农机购置过程中登记的入户,以及应该有的保险和年检都没有,以致造成无证驾驶和超载等违章行为屡见不鲜,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1.2安全技术水平差
通过对以往农机检查数据分析,一些农机都经过了农民自行改装,农机的制作工艺比较落后,一些农机甚至是报废的机动车进行改装而成的。无论是改装之后的农机,还是经过合法生产出来的农机设备,安全性能都有许多问题存在,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农机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农机报废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一些农机超过了使用年限仍然被使用,加大了农机的安全隐患。
1.3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实施之后对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的体系,例如乡村公路农机的违章行为,不能对其进行监督以及排查隐患,以及农机在农田工作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实施比较落后以及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活动开展起来缓慢等。
2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个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所在就是法律的支持,根据我国现行的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①不断加快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制建设;②制定健全的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有了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但是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还比较欠缺。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制度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国的经济基础还比较弱,对农机生产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有利于保证农机良好的工作状态,最终达到农机安全生产的目的。
2.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将农机安全生产氛围达到最佳,应该从向农民宣传安全生产常识入手,让农民懂得农机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和工作原理,使他们在平时使用农机设备过程中做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防止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一批有着专业技术以及法律意识的操作人员,按照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培训,对这些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让他们充分发挥起自身的优势,在农机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3健全安全监督机制
要想对农机监督机制不断健全,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①加强和健全行政以及立法的控制能力,做到独立开展、配套管理,通过记录制度管理相关单位;②促使全民参与到安全监督机制中来,听证公开化,让广大农机操作者以及公众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要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和政府的关系,让规章制度的决策以及制定更加合理;③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自由权,与农机使用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进而挖掘出在农机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3结束语
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农机工作的重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窗口和保障,是现代化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部分。因此,为了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强化,需要明确责任,不断提升管理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作者:周永胜 单位:仁寿县禄加片区农机管理服务站
参考文献:
热力公司与一般的公司不同,其担当的任务与用热企业的生产及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必须充分强化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热力公司的多数员工,仅仅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工作。而领导则是在全局中担任指挥者的角色,所以,领导的指引和管理,对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强化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必须明确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热力公司所承担的热力供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领导必须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去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向上级及时的报告各种安全事故,将法律法规内的职责进行有效的落实,促进热力公司安全运营。第二,需强化领导在热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管理作用。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
热力公司在目前的生产工作中,其安全性并没有做到理想的标准。多数热力公司表现出了“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的情况,例如,部分地区在热力供应方面,总是参数不稳定;新修建的热力工程,出现温降、管损没有达到设计的效果等等,这些问题都对给热用户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也给热力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热力公司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通过组织的力量,完善各方面工作中的缺失,弥补固有的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根据热力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安全工作水平,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会包括总经理、部门主管、各层级的负责人等等。第二,根据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或者是安全隐患,成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性人员,使得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获得全面的保证,减少技术上的错误。第三,各级、各部门都要设定专职的安全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且要分辨出问题的类型和原因,实现安全生产问题的高效解决。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热力公司在日常的运营当中,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完成。但现阶段的很多热力公司,其规章制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依然在遵守老旧的规章制度,这就导致遇到新情况时,没有办法较好的处理,不仅影响了对问题的处理水平,还会对类似问题的处理产生影响,进而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严格来讲,热力公司由于其工作上的特殊性,,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应该对规章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且与现实工作相联系,不断的健全。因此,热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还应该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努力。第一,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来做好安全生产底线制度,所有的工作都应保证基本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优化规章制度时,应以促进热力企业安全生产为标准,而不是象征性的增加条款。应对工作人员的任务、工作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奖惩措施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规范。第三,所有的规章制度,必须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并不是一味的规定工作,还要积极保障员工的各项利益得到实现。第四,规章制度应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员工和领导者更加积极的工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自主规范操作,减少漏洞。
四、制定安健环目标及保证措施并分解落实
年初,制定全年的安健环生产目标,为全面实现热力公司年度各项安健环目标,要求各部门、各班组、各工作岗位在坚持安健环目标、指标四级控制的原则下,结合实际,把热力公司的安健环目标、安全责任一一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逐级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早计划、早安排、高标准、严要求,以更加积极、稳健的态度,更加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五、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实现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建立以全面风险控制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的综合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稳步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深入开展风险辨识与控制工作,确实提高员工对作业安全风的险辨识与控制能力,提高风险意识,规范作业行为。热力公司应印发《应急工作手册》,使员工人手一册,随身携带,便于学习和查阅。还要重点组织开展好供热管道泄漏、台风暴雨、火灾等应急预案的演习,总结及评价工作。正确评估自身应急能力,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计划。
六、深化推进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做到隐患、缺陷闭环管理
认真开展热网的隐患排查,加强设备劣化的日常趋势分析,强化反事故措施的落实。对管网设备的隐患排查要常态化。发现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精细化管理,反思问题背后的管理问题,并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反复出现未进行整改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实现从检查整改到防范和根治的深化,有效解决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顽疾。
七、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
关键词:农村电网改造;安全生产管理;农村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19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97
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电安全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增长、人们生存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和网、省公司管理的深度融合。然而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给农电正常运行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1 当前我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农电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及时更新农电生产设备设施,配电设备陈旧,设备故障频繁,再加上设备安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与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设备管理不到位,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相关人员在更换变电、输电与配网设备后,没有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更新有关资料,并且设备没有挂标识牌,甚至是缺失标识牌,给设备运行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1.2 生产作业缺乏管理
虽然县级供电企业已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大力开展“三规范”、“安全风险体系管理”和“基础达恕钡裙芾砘疃,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与作业标准要求,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生产作业管理体制,执行能力不足,导致生产作业管控落实不到位。在农电生产运行过程中,没有制定详细的年度、月度工作计划方案,管理工作具有随意性,极易造成管理工作监控失控。
1.3 安全生产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供电企业的内部还未形成网站的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各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工作权限不明,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与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形同虚设,管理混乱,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有法难依。加上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工作,思想过于封建,工作中只是凭借着个人喜好办事,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管理,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1.4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稳定、发展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自我保护能力较低,习惯性违章操作,给整个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进行检修与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只是凭借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与电网设备损坏事故屡次发生。
1.5 “两票”管理不规范
部分管理人员对“两票”管理认识程度不足,认为两票管理可有可无,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填写,加上部分负责人没有严把审核关,漏写关键性内容,导致“两票”管理出现手写票与生产MIS系统写票的“两张皮”现象,缺乏规范。此外,农电安全生产使用的工器具管理不规范、工具配置不齐全,没有根据“三分离”的规定要求来存放安全工器具,并做好工器具的检查与试验工作,导致部分安全工器具无法正常使用。
2 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解决方法
2.1 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
供电企业部分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农电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对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导致变电、输电、低压设备与配网的图纸与实际不符,有关设备缺失标识牌,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加大设备与线路图实际情况的普查与统计力度,详细列出需要整改的项目,并加以完善,做好设备常态化管理,保证接线图、设备标识牌和现场设备相一致。此外,还需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巡视、测试和预防性试验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于非正常运行的设备,还需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排查,找出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换到期设备,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2.2 加强生产作业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应结合农电生产管理的具体需求,在实行专业一体化的基础上,按照上级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标准要求与工作流程,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落实到位,明确有关人员的工作权限。此外,还需合理规划农电生产,制定年度试验、检修和防治措施,并引入到月度工作计划中,按照生产班组的月度工作计划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部门、负责人与员工手中,详细安排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同时各单位和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员还需按照生产工作计划,做好自身职责工作,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工作安排,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过程有监管。
2.3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正确认识到农电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农电安全监督体制作为执行“安全第一”责任者职责的重要任务,将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到每一位职工手中,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此外,一线管理人员作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还需适当增加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补贴,组织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措施,并落实到位,以制度和考核规范人员的安全管理行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同时企业还应按照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农电安全生产监督网,配齐安全监管人员,避免农电安全管理出现“真空”现象。
2.4 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高层领导负责人、部门管理人员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管理理念,以l展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提升忧患意识与职责意识,做到尽心尽责;其次,还需做好自身工作职责,将防范事故的重点放在预测、鉴别与判断是否对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造成的影响因素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上,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职工的安全职责、管理范畴与权限,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将安全第一、人人有责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最后,还应定期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每位职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规范他们日常工作行为,实现农电安全生产。例如在每年10月份,以“农电安全生产整治月活动”为主题,开展为期1个月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方式,加深职工对规章制度与规程的理解与记忆,切身体会到农电安全生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运用现行风险分析与作业管控流程分析近期出现的农电事故,汲取教训,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此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安排工作人员观看《电力生产安全事故警示片》《电网工程建设员工安全施工行为规范》,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会,与同行兄弟进行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基础。
2.5 加强“两票”管理
工作票与操作票是避免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手段,直接关系到整个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定期抽查“两票”,避免出现“两张皮”的情况。并加强“两票”管理,对“两票”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约束有关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两票”真实可靠。对于安全工具的管理问题,企业还需按照班组安全工具配置标准,存放作业工器具、材料和安全工具,避免安全工具受潮,并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安全工具能够正常使用。例如为了更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方便“两票”的执行、检查、考核与统计,企业可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细则,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格式进行填写,填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并一式两份,做好存档工作。又如针对安全工具管理,管理部门加强已有工器具数量的统计工作,购置工器具专用柜进行保存,同时安排专业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建立完善安全工具交接追究制度,并落实到位,以规范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安全帽、绝缘手套与防护工具等安全工具正常使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管理工作,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与全员参与等特点,受各方面因素与外部环境制约。要想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与质量,确保农电安全运行,必须加强设备与生产作业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并落实到位,为有关人员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从而达到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宝栓.探究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
[2] 陈英.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3,(12).
[3] 刘继春.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J].大科技,2013,(13).
[4] 姜苏.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预防策略
[J].中国科技博览,2015,(34).
[5] 徐成春.我国农电安全管理问题和改进措施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4).
[6] 肖泽娟,宋平松.新形势下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探讨
[J].低碳世界,2013,(8X).
[7] 杨鸿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
[8] 马翠萍,田慧.浅议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4).
[9] 王东.浅析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及措施[J].
院近年来,我国的农机化进程逐渐加快,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在现代化农业中也占据着主导性作用。然而随着农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农机种类的日益增多,不仅使得农业的作业范围更加广泛,农机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目前最为重要的课题和职能就是充分发挥农机作用,提高农机的综合能效,及时消除农机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提高农机生产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农机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院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农机数量的迅速增加,各级政府和相关农机部门更加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然而经观察发现,大多数农村还是存在着大量农机无牌无证驾驶,没有参加每年的安全技术检验,超期服役甚至违章拉人等违法违章问题及现象,现有农机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及生产隐患。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着,如因农机设备种类和质量等因素而产生的安全技术问题,还有因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大多在农村,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和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加上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现有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种种问题的产生。
1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1违法使用农机
人们购买农业机械不仅用来从事自身的农业生产活动,还会当成道路运输设施从事跨区域的农业作业,甚至“一机多用”。有些人在使用农机设备时,甚至还出现了驾驶人不办证等现象,因农机驾驶员法律意识不足,安全观念较差,使得大量农机在购置后连登记入户和该有的年检都没有,加上无牌驾驶、无证驾驶和超载等多种违章违法现象,使得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和形势较为严峻。
1.2安全技术状况差
再通过对以往违法农机进行检查后发现,有些农民的农机都是改装后的成果,制作出来的农机设备工艺落后,有些甚至是用废旧的机动车改装而成。即使是合法生产的农业机械,其安全性能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是由于我国农机生产技术标准不够规范,农机的报废制度尚未建立等原因造成。超过年限还依旧使用的农机,更是加重了农机的安全隐患。
1.3监督管理力度低
随着我国有关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出台并实施后,生产和道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初有成效,然而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如对乡村道路上的农机违法行为,并不能进行有效监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农机田间工作的安全监管不足,农机安全监管部门的基础设施差、装备落后以及宣传经费短缺和宣传活动难以开展等。
2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的支持是一项工作开展和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鉴于我国现有农机安全法律现状和问题,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从2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快农机安全方面的管理和立法,至少制定出一部有关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促进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另一方面制定配套的规章和制度,虽然在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具有相对完善的配套法规,但在农机安全规制方面,配套法律却较为稀缺,因此,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有利于加快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上我国现有经济基础还较为薄弱,完善的农机报废制度有利于保证机械的良好状态,从而实现高品质的安全生产工作。
2.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可以加强对于农民农机安全生产常识的宣传,让他们了解农机安全生产相关的常识,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能够遵守安全规章,避免农机生产所造成的事故。然后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和法律意识强的农机操作人员,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培训和考核农机操作人员,让他们在农机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2.3完善安全监督机制
要想完善安全监督机制,可以从3点出发:
(1)加强和完善行政、立法和私法的控制,做到独立开展和配套管理,并在激励制度的配合下管理有关部门。
(2)实施全民参与机制,公开听证,让广大农机使用人员和公众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加强农机使用人员和政府的关系,使决策和制定的规章更加科学化。
(3)给予大众传媒更多的自,从而挖掘出农机安全生产中的不合理现象。
3结论
农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它不仅是农村经济链条运行的重要保证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窗口,也是现代农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为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建设,必须明确相关责任,不断提升农机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最终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珮珮.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J].中国林业产业,2016(4)
二、酒店设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人事经理担任,以协管酒店安保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其他委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并由总经理任命。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为保安部,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由保安部负责,档案管理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各部门及下属企业负责人为本部门(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各岗位主管(领班)为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三、各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特点,依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劳动安全规定及技术标准,制定和不断完善本部门各类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各部门制定的各类劳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须报酒店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备案。
五、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根据酒店总经理指示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并按酒店制定的《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和报告制度》进行妥善处置。
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概念含义:
1、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2、事故及伤亡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3、工伤(包括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4、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5、危险源(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6、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7、劳动安全管理,是指企业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8、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七、不安全的行为及不正确的观念与态度:
1、缺乏知识、技术、经验的人员上岗操作、值班。
2、有生理缺陷或生理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岗操作、值班。
3、上岗操作准备不充分,与同伴联系、配合不当。
4、操作姿势不正确,用力过猛,速度过快,工作位置不当。
5、安全装备设置错误或失效。
6、以身体代替工具,或以抛递代替手传等不安全动作。
7、饮酒、服药、过饥或过饱时作业。
8、带病、超负荷、超时、过度或恶劣环境作业。
9、未使用或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工具或穿着不安全的服装。
10、作业期间开玩笑、追逐打闹、搞恶作剧等。
八、不安全的环境:
1、不适当的照明环境,光源炫目或不足。
2、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不流通,湿度过大。
3、不安全的设备设施、构造、作业程序及方法。
4、工具不良有缺陷、粗糙、尖锐锋利、表面过滑、老化失效。
5、设备、材料、工具或废料、物料没有堆放妥当或储存不善。
6、出入口、通道狭窄或堵塞。
7、地面不平、太滑或有临时及凌乱物品。
8、缺乏护栏及围蔽,上方及周围有施工作业。
9、设有高温、高压、转动、带电、易碎、易然易爆、有毒、有放射腐蚀设备及物品的场所。
10、人员流动大、有机动车进出、玻璃门、玻璃墙、双向门、转弯等场所。
九、健全酒店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十、酒店劳动安全生产实行酒店、部门、班组三级管理。
十一、酒店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组织、指导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政策、规定。
2、教育各部门管理人员尊章守法,带头搞好安全生产。
3、听取各部门安全生产方面的情况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找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4、协调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调查、布置、指导、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5、负责随时检查、通报各部门劳动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对出现的各类不安全问题及职业伤害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十二、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在酒店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本部门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各岗位、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安全运行进行监督。
2、向酒店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提交安全生产书面工作意见,主要包括:针对部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经费开支计划。
3、参与制定酒店和部门防止伤亡、火灾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危险岗位、危险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负责督促实施。
4、经常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处理事故隐患。如有重大问题,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上级报告;一旦发生事故,负责组织拯救现场,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5、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工作。
十三、主管(领班)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酒店和部门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规定和制度,对本班组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健康负责。
2、经常教育、检查本班组员工正确使用机械、电气设备、工具、原材料、安全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等,消除危险隐患。
3、督促本班组员工搞好文明生产,保持工作地点的卫生整洁。
4、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方法的指导和检查,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5、如遇伤亡事故应立即报告,并保护现场,参加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十四、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1、遵守劳动纪律,执行酒店和部门制定的安全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听从指挥,杜绝一切违章操作现象的发生。
2、保证本岗位工作地点、设备、设施和工具的安全整洁,不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3、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酒店和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4、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部门和酒店有关部门汇报。
5、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和报告上级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
6、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
8、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人安全生产负责。
十五、酒店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酒店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分类汇集国家颁发的劳动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档案资料,建立酒店安全生产管理档案。酒店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存放在总经理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整理、保管。
十六、各部门(公司)负责制定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汇总本部门劳动安全监督检查报表及分析资料,建立相关档案,及时交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存档。
十七、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建立本岗位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酒店和部门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流程,以及收集各类安全事故的案例汇编等。
十八、酒店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可随时抽查各部门管理档案和各岗位的劳动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部门须将改进后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报至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小组检查核实后才可终结,并将有关情况存档。
十九、员工在劳动安全方面的权利:
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2、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有知情权。
3、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4、在紧急情况下有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5、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批评和检举权。
二十、员工在劳动安全方面的义务:
1、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
2、遵章守规,服从管理。
3、在劳动过程中按要求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5、对他人违反安全作业的行为应给予制止。
6、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报告。
二十一、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
1、酒店对劳动安全教育实行酒店、部门、班组三级培训制度。
2、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由酒店人事培训部组织实施的有关劳动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典型案例和事故教训的教育。
3、新入职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由部门组织实施的有关劳动安全教育及实际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各岗位负责人应对员工进行日常工作安全培训,经常检查员工有关劳动安全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员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违反安全作业现象及时给予纠正及教育。
5、组织实施培训的部门必须制定相关表格,注明组织部门、日期、时间、具体内容,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均须签名确认。
二十二、酒店员工安全知识宣传栏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定期刊出。
二十三、特殊作业工种人员,如从事司机、电工、锅炉、烧焊、油气等工作的,须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安全学习及审证。
二十四、酒店按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实际需要选派人员参加注册安全主任培训班学习。
二十五、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与发放管理:
1、酒店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定期发放相关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眼镜、听力护具、防护套、手套、防坠落护具、防护鞋等。
2、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采购、保管、发放由人事培训部、供应部、仓管部及使用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组织进行督促检查。
3、所选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保证质量,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操作。
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根据酒店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性危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
5、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及使用期限按酒店制定的《工作制服和劳保用品管理规定》执行。
6、员工对领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经常检查,对失去保护功能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及时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7、凡专业性强、结构比较复杂,使用要求严格或急救备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由使用部门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凡适合个人身体规格或随班组使用的,宜分散个人使用保管。
关键词:电力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产业也步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大量先进设备与先进理念的涌入,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国家对能源产业的大量投入,使得电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进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一、电力生产现状及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
随着电力产业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各大电力集团已逐渐转型,且已基本具备现代化企业的诸项标准与特征。然而,电力产业的转型也带来诸多现实问题与尚不明显的隐患,其中电力安全生产的实现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效益,更涉及到广大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以下将简要介绍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
1.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常态化
在各大电力企业中,对安全生产管理并不陌生,但是切实建立一套全过程、全方面、多层次、动静态相结合、监督奖惩相配套、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还远远没有实现。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观念陈旧
安全生产的实现,看似简单,实则内容丰富、繁杂,它不仅只停留在动员大会、岗前培训、分级管理与奖惩制度上,更涉及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局观系统观、与生产计划的协同等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基于以上讨论及以往现场经验,发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经常出现以下几种较为常见且并未引起过多重视的问题。
1.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压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改革也在探索中不断地前行。然而伴随着市场化的转变,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也日渐加强。由此,电力企业大多走向节省成本、减员高效的现代化进程,这也必然导致对安全投入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也同比高速增长,这使得电网的输配电设备以及各发电企业的机组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各职能系统难以保证定期定时的保养与检修,自然导致电网长期高效稳定的运行难以得到绝对保障。
2.安全职责不明确
首先,各电力企业固然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生产制度,但对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却不尽如人意,大多安全任务分配工作只做简要说明,或只象征性做一些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
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各环节所存在的显性与隐性问题尚不能独立进行彻底分析,难以找出各次事故的直接、间接与深层次原因,因而不能做到及时追究事故责任、吸取经验教训。
再次,一线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认识,对规程制度大多没有深层次理解,只停留在被动记忆的阶段。
3.管理方式老旧,缺乏现代化观念
企业中,从上到下常常只重视大规模、高要求生产的安全管理,而往往忽视了细小琐碎的管理。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领导仍然遵循计划经济下的旧式动员大会与运动化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大框架、大标题的管理,既难以从生产实际出发,也不易于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而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4.安全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缺乏对隐患的识别力
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多方面的限制,对各生产环节中可能或已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判断,不仅缺乏对危险源的识别与推断能力,更难以意识到各生产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安全隐患及巨大危害。
5.现场标准化不健全,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
三、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1.在企业中自上而下地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意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完全融入到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已与国家、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密切相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
2.安全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无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还是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单位,“以人为本”早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最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且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被管理学界广泛接受的基础定理。
3.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
首先,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整体化管理,彻底革除生产过程相分离,管理互相推诿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将生产各阶段、各过程连结起来。
其次,坚持行政、安全统一人制,将安全职责与行政职责相统一,以便在制定生产计划与安全计划时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且避免了事故后的相互推诿。
再次,将生产环节划分开来,并把安全责任逐级逐层细化,落实到个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安全生产逐级管理,层层约束。
最后,要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务必组织全体员工就各次事故认真学习,切实总结,以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4.加强监督力度
监督与奖惩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产中,即便再完美的规章体制,再充分的教育与学习,也难以完全避免员工在实际操作与运行中出错或违规,也难以避免各项章程全部如实执行。这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奖惩机制,以一种强制又能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实现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监督具体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静态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动态监督。
5.开展多层次、全面化安全培训工作
关键词: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作用
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就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装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条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风貌等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在实践中,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加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甚至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致使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
2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超前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2.2 长远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2.3 全局意识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2.4 创新意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2.5 人本意识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6 效率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安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经营文化、竞争文化、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信仰、价值观,会干扰环境和资源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因此,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之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③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④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
4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防范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值班后勤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我们知道,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关键词:施工 企业 安全 管理
在GB50656-2011_《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两个新标准的颁布下,我发现一些企业依旧对安全生产管理抱侥幸心理。大多是这样的“反正事故没有发生就是安全的”“小事故,能摆得平”。而现在的施工企业都设一个部门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然而,这个部门的执行力则更多取决于领导对待安全管理的意识和态度和这个部门相关人员的综合水平。
因接触了许多相关施工企业的安全部门,就目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状态,还是不容乐观。管理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掌握深度不够,甚至有的企业把闲杂人员安排在这个部门。这样体现了这个企业对待安全的态度和整个企业安全状态。
施工企业对待劳务分包的分包队伍监管不到位,常常是只要干完活不出事故就可以,活干完了连劳务分包队伍的任何安全资料都没有做,更谈不上对劳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了。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企业对待安全管理如此,那么到了项目部那里,就更被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不可缺失的安全管理内容。比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培训。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第十九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法是规定了,但是,企业在选择人员时就不一样了。有的企业往往把闲杂人员安置在这个部门。为适应当前安全生产条件和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如下基本要求: 1.熟悉国家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并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规定,及时制订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 2.具备爱岗敬业精神,要在本职工作上,敢抓敢管,无私无畏。 3.精通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相应的管理经验,安全技术与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边缘学科,这就要求安全技术与管理人员知识面要广,专业知识要精,运用起来得心应手。4.安全管理综合协调能力,及时向领导汇报,上情下达,又要与横向各有关部门配合默契,共同搞好安全工作。
可见,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部门,要求部门成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这样才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在杜邦的安全理念中“安全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安全与企业的绩效息息相关;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不能仅仅停留在纸张上,比如签订个责任书,而是要具体的执行起来,与各级人员的工资奖金结合,用经济手段来使制度和考核习惯化、制度化。
2.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计划。
计划是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工作才有方向。管理计划要突出本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让各级人员能够清楚自己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任务是什么,要做什么。
3. 施工安全管理,包括施工措施、方案、施工安全内业资料。
“从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常识中,通过经常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可以促使一些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提高,但是,施工一线的安全生产管理应该“标本”兼治。即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的人员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还有一套真正执行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制度比较全比较细,却从不落实在实处,这样的制度有与没有一样。所以,一定要真正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4. 安全教育与培训。
我个人认为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三级安全教育”可能个个搞安全工作的都熟悉,但是,却很少见到施工企业能够落实在实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可是,有的企业无视安全生产法的存在,职工根本没有进行过三级安全教育,只是做假资料应付检查,这样的情况在我所认识的企业中还是非常普遍。如果连安全教育都不能做到,那么企业的安全生产如何得到保障?
5. 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入场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执证情况,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等。
6.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建筑行业除了安全帽,劳保服劳保鞋以外,还有高处作业的安全带和防尘如电焊、水泥搬运等。
7.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除了法律的规定以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必须根据本施工企业的情况和特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辨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结果,需要随着企业施工情况进行变化而修订。根据辨识的结果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
8. 安全统计报告。
报表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内容,由
企业各项目部每月根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安全统计报告,在报告中必须反映安全情况,施工现场进度情况等。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是否认真的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去抓工作,安全管理不是只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抓出成绩来的。需要深入施工一线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只有通过全员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安全生产法》
一、2006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安全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坚持“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提高的宗旨,狠抓三个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人到位、安全直接责任人到位、专责及班组长到位};重点加强九项管理{“二票三制”管理、两措管理、班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安全工用具管理、消防设备管理、配电线路及保护区管理、低压配网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三规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生产管理工作的中心和目标
安全工作中心: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增效益。
安全工作目标:
(1)控制轻伤和障碍,重伤和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2)人为责任的大面积停电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为零;
(3)重大火灾事故和负同等及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4)配网线路跳闸事故率小于0.15次/公里。年
(5)实现三个100天无考核事故安全记录;
(6)力争全年无责任考核事故安全记录
二、工作内容
(1)负责制10KV及以上配网的规划、建设、安全运行、维护检修和电力设施的保护。
(2)负责供电区域分级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和维护管理;
(3)负责供电区域安全用电的宣传普及和客户用电的安全管理;
(4)负责对本所人员安全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和安全生产业绩的考核。
三、工作要求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标准和制度。
2)建立健全以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活动。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技术资料、台账、记录,按规定及时编报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计划。
(2)严格界定设备的产权分界点,依产权归属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
(3)按有关规程的要求,对供电区域内配电线路及设备设置明显的标志,主要内容如下:
1)配电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
2)配电台区的名称和编号。
3)相位标志。
4)线路开关、刀闸的调度名称及编号。
5)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端头、杆上开关和刀闸、户外配电箱(柜)以及配电设备经过特殊地段的警示牌。
(4)对供电区域内设备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开展设备的巡视、检查、试验、维护和检修。对设备缺陷要做好记录,并按缺陷等级,分类处理。
(5)根据《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电区域的客户安全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督促限期整改。
(6)按照《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漏电保护器进行巡视、检查、测试、维护,保证各级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达到部颁标准的要求。
(7)加强配电网电压管理,采取措施提高电能质量。一般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要达到底95%以上。
(8)加强设备的负荷管理,防止设备过负荷运行和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运行。
(9)宣传《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的规章制度,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和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工作。
(10)对供电设备进行操作和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工作票、操作票应按月统计,妥善保管。“两票”合格率应达到100%。
2)供电所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监护人由上级部门组织培训、考试、并发文公布。
(11)按“择优选购、按需配备、登记造册、定期检验、坏的封修、缺的补齐、正确使用、妥善保管”的三十二字原则,搞好安全工器具的施工工具的配备,检验、使用和保管。
(12)根据设备状况和检修计划,编制备品备件的计划,并进行择优选购,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13)发生生产和电网触电伤亡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立即组织事故处理。
1)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协助上级部门搞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上报。
2)尽快查出事故地点和原因,消除事故根源,防止事故扩大。
3)尽量缩小事故停电范围和减少事故损失,对已停电的用电客户尽快恢复供电。
版权所有
关键词:企业;生产管理;安全难题;优化措施
一、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难题
1.生产管理者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管理者的重视对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生产管理者缺乏安全责任意识,“重生产、轻安全”。有的违规操作,将项目非法分包给没有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的公司或个人,且不对现场作业实施安全管控;有的抱着侥幸心理,对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长期视而不见;有的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弃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于不顾。面对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安全生产规范、安全防护要求采取无视、推诿、拖延、应付等态度,当相关部门来检查时,则大玩“躲猫猫”,“遇查则停”“临时武装”等现象普遍存在。
2.员工安全生产素质较低。一方面,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缺乏。我国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不够,劳动者普遍安全生产知识匮乏;而很多企业招聘员工后不经培训,或只是简单告知操作方法就安排其上岗。此外,现有一些培训机构质量不高,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流于形式。这些都导致很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同时在事故发生后,他们也缺乏正确处理事故的知识,导致事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造成损失扩大。另一方面,部分员工安全意识较低,一些员工无视操作规范,进行违章操作;或是不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企业对安全技术装备设施、仪表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等的投入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当前,一些安全防护装备设施,如消防设施等运行费用较大,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出于成本压力的考虑,往往未按照国家规定购买、安装和使用。对于一些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来说,随着规模的扩大和设备的损耗,原有的生产机器设备、安全技术装备设施、仪表仪器等可能需要整改,但整改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出于成本考虑,一些企业往往不会及时更换这些设备设施等,从而因设备老化或落后而埋下安全隐患。此外,虽然《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要和主体工程做到“三同时”,但个别企业建设项目并未严格执行此审批制度。还有一些企业将认为安全生产是软指标,将安全生产经费挪为他用,造成安全生产经费短缺。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技术专职人员,缺乏健全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尤其是对于很多民营企业和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更不完善,甚至有的企业连基本的安全责任制都没有,或是就没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检查等也只是流于形式或根本没有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隐患只会逐渐堆积,直至爆发,而不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更不可能形成闭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一方面,地方和相关部门虽然都会安排例行的安全检查,但企业往往“遇查则停”或“查时武装,查后照旧”,很难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即使在检查中问题被发现,并限令整改,也往往不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安全检查不到位,对设备的检修、仪器的检验、各种物品的摆放等不够重视,不能及时排除隐患,当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已经追悔莫及。
二、对企业生产管理中安全难题的优化
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提高生产管理者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安全生产内容、安全生产必要性、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性等方面的宣传,另一方面组织生产管理者培训,帮助其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提高生产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帮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工作抓好。
2.落实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素质。政府应积极参与到企业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中,一方面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再就业培训等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服务提供者的作用,为企业推荐优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应认真落实员工培训,严控上岗资格,新员工必须要能正确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全面了解岗位安全知识才能上岗,做到不留死点。员工自身也应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章制度,自觉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
3.落实安全生产经费,保障安全生产投入。面对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一方面政府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设备购买、安装、运营等方面的补贴;同时,在招商引资中,不能为了暂时利益,而放宽“三同时”规定。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成本预算和经费管理,不能随便挪用,保障安全技术装备设施、仪表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等的投入;重视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
4.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有章可循。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项目申请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机构、安全技术专职人员等的考察,将其作为审批条件严格执行,要求企业必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作为企业,应该自觉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安全机构、安全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按规定进行生产和安全检查,为企业逃离安全事故不断增加砝码。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企业需要整改的问题,一定要严格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认真检查。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应该对安全隐患保持警惕,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排查、及时整改,改变传统的事后总结型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国兵.浅谈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外资,2013,11:60-61.
一、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符合法定人数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发挥职能作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二、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三、确保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生产环境,保证企业持续具备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四、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五、依法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做到按要求持证上岗。
六、不违章指挥,不强令员工违章冒险作业。
七、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检测、监控和整改。
八、依法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九、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和职业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保证从业人员的权益。
十、尊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有的权益,鼓励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违法、违章行为提出改进建议、批评、举报,对提出批评和举报的职工不打击报复,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和降低工资待遇。
十一、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十二、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依法实行安全设施“三同时”。
十三、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安全生产事故,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伤员救治、赔偿等善后工作。
十四、自觉接受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绝不弄虚作假。
十五、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若违反上述承诺事项或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生产责任事故发生时,本人愿依法接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