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的生命科学

高中的生命科学

时间:2023-08-16 17:2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的生命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的生命科学

第1篇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武汉部分中学生进行了生物课程学习兴趣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生命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但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主动性还比较欠缺,对未来生命科学人才的要求也未有认知。因此,建议中学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和改进措施,保护和引导好中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培养未来生命科学拔尖人才做好应有的人才储备。

关键词:中学教学;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自发的力量。对高中生而言,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高考填报志愿直接面临专业抉择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就业角度选择专业的话,可能由于兴趣不高,未必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具有极强探索性的科学,对学生的兴趣要求很高,只有持续的兴趣,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才能做出类拔萃的成果。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这门课程,有很多学习方式方法需要注意。要学会“看”“听”、“说”、“忆”、“练”、“纠”。说到底,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然而,这只是针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方法,是从考试角度出发的。对于真正想要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所发展的学生来说,有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一是会探究,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细微观察,能洞察秋毫,并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索;二是会讲,跟同学和老师交流以及做各种报告,这是对自己所学知识及思考的凝练,不会通过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学生其能力很难有快速提高的;三是会写,学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总结报道出来,这样才能为人认识,获得承认,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所以,高中生在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课本,也要跳出课本、考试的限制,从更长远角度,来引导、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为了解高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武汉市部分高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生物学习兴趣的调查,总计调查了120名学生。从这份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也对目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改进方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学生对生命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具体表现在:喜欢生物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到68%,不喜欢的仅有2%;就兴趣而言,希望把生物排在所有学科1-4位的占到50%;如果生物课考试成绩不理想,55%的学生会感到难过。这正反映出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生命科学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随着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加深,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对于教师而言,怎样利用好这样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钻研进去,使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十分关键。

二、就重视程度而言,多数高中生把生物课排在了第二梯队。具体表现在:所有功课中,认为生物课学习一般的同学占78%,平时每周用在学习生物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94%,并且认为每周上2节生物课是合理的占57%。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为主导的课程设置体制下进行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因而对未来从事生命科学方面的工作没有明确的信念,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仅占41%,不愿意的也有17%,其它的无所谓。目前,我国的高考分数中数、理、化、英所占比例还是大头,因此导致学生对有兴趣的生物课程反而不够重视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现有的特殊高考环境下,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课外学习,或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是很有意义的,生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将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愿望。

三、媒体报道、社会关注的话题对学生的兴趣方向产生了明显影响。如生物课学生最想了解的内容为环境保护的占40%、生物技术占40%。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疾病医疗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刻对学生的关注方向有所影响。为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的补充这些“课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生物课教学以实践为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喜欢上实验课的学生占到58%,而喜欢听教师讲解的学生仅占7%。这就给我门提出一个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方向,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以保护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进行自主实践探究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要求高中加强生物实验设施的建设,不要还停留在简单实验的阶段,也不要将实验室成为摆设。和高校建立一种培训合作机制也是一个很好方法。例如,可以派有兴趣的学生到高校去学习做研究。高校本来就有社会服务的功能和要求,是“公立”性质的,为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提供便利是可以做到的。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创新性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通过以上对高中生学习兴趣的调查,我们认识到生命科学的“储备人才”是十分乐观的,但如何引导和培养这些人才,转变为真正的拔尖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从个人素质的要求而言,希望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就目前的教育情形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十分欠缺的,也是学生很希望做的事情,需要高中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和改进的。表达能力包括讲和写,而写科技论文目前对高中生来说还十分陌生,如果有好的成果,不能展现和报道出来,也就不可能获得广泛的认可。为此,进行适当的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培训是很必要的。对于高中生物学科类的研究性学习所产生的研究课题,老师们要积极引导、认真辅导,使同学们的每一个研究课题都有收获。总之,保护好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生命科学基本认识和培养未来生命科学拔尖人才的关键。

第2篇

学业水平考试高一高二科目考试的实施意见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5〕31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一高二科目考试的考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考试

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各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考试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和考试类别

5月7日(星期六)

9:00—10:00

地理科目等级性考试

5月8日(星期日)

上午8:00开考

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科目

合格性考试技能操作测试

6月28日(星期二)

9:00—10:00

生命科学科目合格性考试

13:30—14:30

地理科目合格性考试

15:30—16:30

历史科目合格性考试

6月29日(星期三)

9:00—10:00

物理科目合格性考试

13:30—14:30

化学科目合格性考试

15:30—16:30

思想政治科目合格性考试

6月30日(星期四)

上午8:00开考

信息科技科目合格性考试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信息科技科目考试为上机考试,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其中,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3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另设技能操作测试,时间均为15分钟。

合格性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类,合格性考试合格分数线以卷面成绩的标准分值划定。信息科技科目合格性考试和物理、化学、生命科学3门科目技能操作测试按测评标准评定成绩是否合格。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底分为A+、A、B+、B、B-、C+、C、C-、D+、D、E共五等11级。其中A+约占5%,A、B+、B、B-、C+、C、C-、D+各约占10%,D、E共约15%,E为卷面有效成绩低于标准分值或约占5%。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高中在籍学生,可在获得成绩后2年内(休学学生的休学期不计算在内)参加该科目合格性考试补考,补考仅限一次,与每年度该科目合格性考试同时进行。其他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由所在高中学校组织补考。

二、考务管理

(一)报名与报考

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报考工作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具体负责。

1.报名与报考程序

首次参加考试的本市普通高中在籍学生通过其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学生基本信息由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提供。首次参加考试的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方式办办理报名手续。每位考生完成报名后,取得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在考试中的身份识别号码,遵循“一人一号,多次使用,动态管理”的原则。

考生完成报名后进行相应科目的报考,完成报考后,方能参加该科目的考试。

参加2016年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及报考的学生需对报考信息核对并签字确认。

2.合格性考试报名

普通高中在籍学生均须参加各科目合格性考试,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外籍学生可自愿参加。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年满18周岁,或者初中毕业(结业))可自愿报名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通过的考生不得再报考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高一在籍学生可报考的合格性考试科目为:地理、生命科学和信息科技,其中,地理和生命科学至少选择1门报考。

高二在籍学生可报考的合格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

未参加过高一、高二年级考试科目的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可向其学籍所在学校申请报考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仅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第。因休学等原因在籍但不在校就读的学生不得参加相应科目的报考。

3.等级性考试报名

考生可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报考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方可报考相应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参加过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往届生若已取得该科目的合格成绩,可直接报考该科目的等级性考试。

4.留级、复学、转学等学生的报名

(1)本市高一、高二在籍学生中留级、复学(需为办理正式休学手续后复学,下同)的学生,未参加过相应年级科目合格性考试的考生,均须参加相应科目考试。如已参加过相应科目的考试,成绩合格者不再参加,成绩不合格者可选择参加本次考试作为补考。补考仅限一次,补考成绩仅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第。

(2)符合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由外省市(或直辖市、自治区,下同)转学进入本市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若已参加过外省市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外省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入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沪教委基〔2015〕39号),持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成绩证明,申请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认定,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不予认定。成绩一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认定后,学生不可再参加本市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学生如要申请参加本市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可向学籍所在学校申请报名和报考,其在外省市参加的相应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会考)的成绩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不再予以认定。

(二)考试组织

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由市教育部门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网上评卷。监考教师由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按照“本校教师回避监考本校学生”的原则进行安排。

笔试科目按照全市规定的时间和考务要求,统一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

信息科技科目考试由各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本辖区(县)内考点设置、考场编排,信息科技科目考试由市统一评卷。

物理、化学、生命科学3门科目技能操作测试由市教育部门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高中学校在统一时间组织实施,采用现场评分的方式进行。区(县)招考机构选聘两名测试监察员到各考点,负责监督指导考试管理和测评标准的执行情况。

(三)试卷保管

根据教育部、国家保密局《关于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教密〔2001〕第2号)第三条第5款,“国家教育省级统一考试在启用之前的试题(包括副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均属于机密级事项。试卷根据保密规定印刷,试卷的领取和保存由市、区(县)有关部门及学校按规定做好保密管理工作。

(四)评卷安排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市统一网上评卷。评卷(分)工作要严格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要求,切实做到安全保密、规范管理、统一标准、严守纪律。

三、成绩处理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应根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质量监测和成绩报告的有关要求,依照科学规范的程序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在规定时间内将考生成绩单统一发放到各区(县),由各区(县)招生考试机构发放到学校及考生本人。

四、有关说明

1.2016年地理科目等级性考试成绩可用于2017年秋季高考招生。

第3篇

关键词:Moodle平台;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47-02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挑战。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上的问题则可以迎刃而解。依据这一理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Moodle平台与高中生命科学课堂的融合。

一、Moodle平台及其特点

Moodle 这个词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开发的一个在线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平台界面简单、易学易用,其模块化的系统结构使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搭配诸如资源、投票、在线测试、聊天室等活动模块[1]。通过模块的有机组合,Moodle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多样的学习活动、完整的交流环境和全面的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2]。

要想充分发挥Moodle平台的优势,如何将其完美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是关键。本文就以高中生命科学《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这节课为例,尝试基于Moodle平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是上海科技版高中生命科学第4章第4节的内容。从知识体系来看,它是对第2章和第4章第3节知识的延伸和应用。从学科价值来看,它与学生的日常膳食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渗透生命教育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切入点。

鉴于本课内容的特点,结合Moodle平台的优势,笔者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模块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建构科学的膳食观念。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活动

本课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人体营养及消化的相关知识,虽说初中生命科学课均已学过,但学生早已遗忘。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势必要占用课堂上的时间先进行简单的梳理,但借助Moodle平台,便可以将此部分教学前移。课前,笔者利用Moodle平台上的资源模块上传了《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过程》两个视频,并设计了相应的在线测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填平”他们的现有发展区,为课堂新知识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活动

(1) 导入活动

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恰当的导入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学内容顺利开展[3]。在本课的导入设计时,笔者分析高中学生在饮食和营养知识方面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且对与之相关的减肥话题颇为关注。借此创设情景,通过一个投票活动,激发矛盾、发现问题,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信息在人自身认知结构中的不断变化和重组,是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也是一节课中的核心部分[4]。笔者结合本课的导入选择了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探究模式,将“投票”模块中暴露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方向,如:“糖怎么样给身体提供能量?”、“为什么摄入过多主食或甜食人会发胖?”、“吃肉减肥法是否科学合理?”、“为什么说有氧运动是最能消耗体内脂肪的运动”等。由教师组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共同研讨与协作学习,在思维的暴露与碰撞中归纳、总结出营养物质各自的转变途径。接下来再将零碎的知识由部分向整体深化,发现三大营养物质共同的代谢途径及相互的转化关系。

(3)知识应用训练活动

学生探究总结出来的规律只有再通过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及时巩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练习正是辅助这一过程的有效手段,但从传统的课堂练习中教师难以获得全面的、即时的教学反馈。而依托Moodle平台的测验模块进行练习,教师可以便捷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使教与学都更有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5]。

3.课后拓展学习活动

课后拓展学习是课堂合作互动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后续。基于Moodle平台的课后拓展学习更是可以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让讨论与交流无处不在[6]。例如本节课后,笔者在Moodle平台上开辟了一块“课后讨论区”,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评价自己目前的饮食习惯。在彼此的交流中,既梳理巩固了知识,又提升了运用、迁移的能力,也为下一课时的合理膳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了铺垫,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的学科价值。

四、教学反思

基于Moodle平台的课堂教学,教师可根据所授知识点的特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模块和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突破了课堂的局限,实现学习的前移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时的反馈功能更是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学的效果也更好了。相信随着更多Moodle模块的研究深入,如评价模块等,Moodle平台定会成为促进教学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能力的发展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鹏.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浅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6).

[2]李明.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刘小年.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导入艺术[J].广西教育,2002,15,(22).

[4]阔宇.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一)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纵观生命科学的历史,其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与观察的基础上的。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因为一些重要的生物学现象、规律、原理以及生物结构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学生才能真正的深刻理解并掌握。同时,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还能培养新课程所倡导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探究式实验开设不足,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通过对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模仿实验仍然在重庆市主城区的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占了54%,其次是演示实验,为23.9%,而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探究式实验明显不足,只有22.1%,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实验的情况则更加糟糕,只有8.8%。这种单调的实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以模仿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虽然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但学生只是机械的照着书上或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学生过多思考。对于学生的实验评价也只是以实验结果的成功与否来判定,忽略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技能的积累,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多大帮助的。而探究式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形成,必须大力倡导和实施。

二、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一)完善实验室设施配置

设施齐备、药品齐全的实验室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与原有高中生物课程相比,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数量和实验类型都有所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对实验室设施配置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同时学校也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保证经费投入,确保生物实验室的设施齐备和完善。

(二)改进实验教学形式

第5篇

任何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以育人为根本,通过TAPCK解决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发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生物教学;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历经了WebQuest和TELS两个阶段。“前者关注的是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后者关注的则是中学理科课程的设计——把初、高中的理科的各学科内容重新设计成18个主题模块,将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以便能更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内整合”。“上述两个阶段的整合都强调技术和学生对技术的自主应用,而没有认真的关注教师所需的知识和教师在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上述的缺陷,2005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atthewJ.Koehler博士和PunyaMishra,在20世纪80年代ShulmanL.S提出的PCK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全新概念框架:“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TPACK,并于2006年对TPACK框架中的七个元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举行的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协会国际会议SIET均对TPACK进行了探讨。2008年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协会AACTE编辑出版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它的重要影响在于,使TPACK由一种全新的知识理念演变为可以应用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美国K-12课堂教学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时展的角度看,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互联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的教学行为已经大大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师主导。课堂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最主要途径,高中生对新生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力,有创新思维,喜欢求新求变,思想独立。这使得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在新时代受到了挑战。生物教学不应只是由教师向学生展示生命科学的认知成果,而是让不同的主张和见解在课堂中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以教学资源为媒介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生成对生命科学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可以促进教学在信息时代的蜕化,同时也可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学情特点,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多元化评价已经受到学校教师普遍的认可,而多元化评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大班额的现状下更是难以深入开展。“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技术手段记录学生日常的学习痕迹,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检验评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因此,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多元评价在大班额下生物教学活动地展开和深化提供了便利的资源和条件。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TPACK教学模式下,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与分析能力的加强并不是以讲授法为主的方式培养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与其他学生的协作探讨中发展起来的。在实施TPACK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依照任务说明并借助教学平台,主动地进行知识归纳和整理,遇到瓶颈问题时通过教师的指导或在课下通过平台的有效即时沟通,解决了疑惑,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对问题有了自身的思考。TPACK框架强调情境性,将一些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对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思路或对策,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实践摸索,对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促进高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佳。学生不仅可以解决基本问题,同时从中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TPACK模式相比较其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很大的不同就是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改之后,教学理念呈现出“以学为主”。而这恰恰忽略了学生与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异质性的现实。学生主体的异质性,要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掌控学生的学习。这种掌控需要教师明确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任务。为此,教师就要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只有结合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发挥教学理论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瞬间做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创新行动,体现在教师身上则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而技术知识是TPACK框架中最灵活不定的元素,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考和使用技术的方式,即“信息技术流畅性(Fitness)”,才能达到在TPACK框架下的良好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教与学是师生不断地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教师也要根据课堂状况顺应教学行为。而TPACK模式本身存在的劣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多元素下的教学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技术、网络等因素的加入,使得学生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容量比以往大大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对知识的解释力提出了挑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应对能力,这样,在面临学生的质疑和困惑时,就能够灵活应对,及时处理,做出创新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或者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进行应对,或者运用技术,如查找新的素材、文章,同学生进行探讨。在TPACK框架下,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不再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权威,而是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机智,即对课堂出现的问题的解释力。任何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以育人为根本,通过TAPCK解决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发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孙璐 单位:海拉尔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1 “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探究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建构主义和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主体性、创造性、针对性和激励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养成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强调以探究为主,重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是适用于高中生物“资料分析”栏目教学的教学模式。

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教学流程图,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框图,共包括“例、探、述、评”4个部分,这也是“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应用时的四个步骤。

2 适用于“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资料分析”栏目的应有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栏目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

2.1 “资料分析”栏目的分类

依据“资料分析”栏目的设立目的,将其分为三类,旨在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资料分析”栏目的教学中去:第一类“资料分析”栏目的设立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如“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叶绿体的功能”等。

第二类是为了提高学生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如“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通过基因诊断来检测遗传病”等。

第三类“资料分析”栏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设立的,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促胰液素的发现”“中心法则的发展”等。

2.2 适用于“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栏目对知识、原理等的文字描述不是十分具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但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较大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资料分析”栏目的教学中去,不断变换外界环境的刺激,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下面谈谈对“资料分析”栏目进行应用的五种教学方法。

2.2.1 问题驱动教学法

问题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问题探索的方式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资料分析”栏目中的描述性语言较多,使学生在看过资料后很难发现问题,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如果教师把这些内容编制成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层次性、可测性和思考性的思考题,使学生在完成这些思考题的同时掌握知识,将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适用于“问题驱动”这种教学形式的资料分析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心法则的发展”“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等。

2.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在课堂上围绕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资料分析”都源于生活中的情境,每个情境都是一个案例,因此,教师可以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资料分析”的教学中。适用于案例教学法的资料分析有“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

2.2.3 图文转化法

图文互换是生物学中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资料分析”栏目中经常设置图表类的资料让学生分析,意在培养学生将文字信息概括成图表的能力,以及将图表信息转换成文字的能力。用图表的形式来组织和表述知识,可以把人脑中隐形的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内化。同时,“思维导图”具有形象直观简洁的特点,容易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画“思维导图”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资料分析”栏目。适用于这种教学形式的资料分析有“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血浆的化学组成”“反应种间关系的实例”等。

2.2.4 小组成果展示法

成果展示活动是将学生经过主题探索后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的学习活动。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查找资料、整合信息,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的平台,也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适用于小组成果展示这种教学形式的资料分析主要有“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等。

2.2.5 自由辩论法

辩论赛是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查。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时,要考虑到社会发展情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适用于自由辩论赛这种教学形式的资料分析主要有“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等。

3 对“资料分析”栏目教学的建议

3.1 教师应注重对课程标准的解读

“资料分析”栏目是为了体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而设置的,教师对这一栏目的应用意识不强,归根结底是对课标的理解不到位。教师没有意识到未来的生物n程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自然不会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把握课标的设计思路及特点,将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高中生物学教育迈上新台阶。

3.2 教师应注重生命科学前沿与“资料分析”栏目教学之间的结合

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初步了解生物科学的相关领域,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目标突出了生命科学前沿与高中生物教材“资料分析”栏目教学之间的关系。“资料分析”栏目是体现生命科学前沿的良好载体,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章节都与生命科学前沿相关联。教师应时常登录“生物360-中文生命科学界咨询”“生物谷”等网站,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将这些最新进展作为小资料带进生物课堂,使生物课堂变得既前沿又有高度。

4 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探究式”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采用以“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成果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探究-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对“资料分析”栏目的使用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该栏目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生命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展开生命意识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以及生命的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最快的时期,他们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具有强烈的渴望和兴趣,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而做出影响终身的事件。我个人认为对高中生,应该培养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识:

一、尊重生命的意识

高中生接触的环境基本都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同学,和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也就是说他们对其他人或物没有很强的珍惜感,总觉得“他是他,我是我”,而在面对矛盾时也就会从自己主观出发去理解问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而这样往往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后果。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对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卵细胞和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弥补。

二、和谐相处的意识

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甚至有很多父母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这是被娇惯的一代,他们经不起失败,受不了委屈,而且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凡是以自我为中心。面对这样的一代,我们常规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为所有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工作,让他们都能参与班级的管理,逐步地理解别人,尝试着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在矛盾中成长,在逆境中成长。

高中生正处在叛逆的时期,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和家长“冷战”或“热战”;经常听到家长说管不了孩子,让老师帮助管理。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这一代学生缺乏担当能力,缺少理解他人的意识,而经常让自己最亲近的人难过。过去有句老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可孩子们的吃苦精神没了,能力没有了,抗压力就更小了。所以在高中,要让学生受挫,经受锤炼才能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三、自立自强的意识

高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但还不完善。而且经常会被外界因素而改变,他们常常三分钟热度,喜欢学习时很努力,没兴趣时就很懈怠,总是缺乏持久性和信心。另外,90后的学生在做错事情时总会先找客观因素而回避主观因素。我常开班会,让学生自己找自己的问题,往往在别人说出自己缺点的时候其他学生也会有所认同。

社会的进步使未来社会分工更加细致,这使得成功的标准发生了改变。过去是考得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这是成功;现在是即使你考不上大学,但你有一技之长,并是领域里的佼佼者,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挥和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是成功。我们的学生缺乏的就是这样的自信,他们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肯定。

四、珍惜时间的意识

近年来的高考,侧重基础的积累,侧重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始终努力,不断积累。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老师们的苦口婆心。而我最常用的办法是提高习题的难度,让学生们觉得高中的课程很难,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五、安全保健的意识

生物学是离学生生活最近的一门学科,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在进行学生人身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生命质量方面的教育。高中生物必修3关于稳态和调节的内容要充分利用,依据学生对生命现象的需要可以适当增加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让学生增加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六、探究创新的意识

新课程加强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今年的高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尤其是生物学科。那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喜欢探究问题是教师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多创设一些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多设置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动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激发兴趣 强化记忆 选择习题 知识积累

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而且生命科学将成为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科学制高点。学好生命科学,对于学生将来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如何学好生物学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生物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对生物感兴趣是学好生物的基础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最重要的。有的学生感觉生物很抽象,也很枯燥,其实不然,有些生物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借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生物知识。如某些元素的反应、某些疾病的成因、粮食的保存、米酒的制作等。学好生物,会发现做题是一种享受,做出一道难题让人兴奋,学生只要有这种感觉,就肯定能学好生物。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喜欢上生物,这样就成功了一大半。高中生物比物理、化学更容易一些,学生更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对未知的问题产生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认真看书,认真理解,认真总结。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都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有重点、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总之,学好所有课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所要学习的科目有兴趣,并且喜欢任课教师,欣赏任课教师的讲课方式,在课堂上理解任课教师讲的知识。

二、强化记忆是学好生物的法宝

同学习其他理科科目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有一些与其他理科科目不一样的特点。就学生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方式学生已经一清二楚,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面对生物学,学生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又包括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及它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即所谓的“先记忆,后理解”。

生物是正确认识身体,了解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生物学中有很多定义和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需要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和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上课好好听,认真听老师讲的一些规律,笔记一定要记好,由于知识点多,不可能全部记住,必要的时候要查阅笔记。要善于总结,并强化对高中生物知识点的记忆,掌握记忆和背诵的技巧,对于一些关键性概念和知识必须牢牢把握。不要盲目记忆,更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做比较,理解整理后再记忆。此外,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有特殊意思的词帮助记忆;调动眼睛、手、嘴、耳朵等感官进行记忆;要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记忆。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学习,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根据内容采用不同方法记忆,等等。

三、恰当地选择练习题加深记忆,提高能力

高中生物知识点繁多,生物作为一门理科,免不了要做大量练习。生物除了要求基本知识扎实外,多做题也是很必要的。一定量的练习对提高生物的学习成绩很关键。首先老师讲课的时候要认真听;其次,要理解书上的内容,重点的要多看几遍,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几道相关习题,这样就会理解得更透彻;最后,把理解的东西记下来。课后练习很重要,课后一定要多看资料,多做习题,生物练习题与物理化学相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练习做多了,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一定要在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做题。单靠背和做题来学生物的人,成绩不会一直很好。此外,还要认真研读课本,很多问题其实课本上都有答案,只是你平时没注意而已,温故而知新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平时做实验题时,要先做,再对答案,并且将答案读几次,最好将一些最常用的格式背下来。实验题要注意科学性原则、重复性原则、对照原则等。

根据平时积累的做题经验,对做题提几个小建议:在做选择题时,应该把题目解出来:比如问哪个对哪个错,则应该将错误的选项先改正,至少应该将错误的地方画出来;如果是遗传概率题,则应该先将它算出来,再看看选项有没有这个答案。在做大题时,会有很多要写专有名词的小题,这些叫做送分题,其实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因为写错一个字,就全错了;如果做错了,则一定要把错误找出来,多写几遍,保证以后不错。

四、注意知识点的积累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生物的知识点比较杂,比较碎,因此,要注意积累。指导学生学会依靠逻辑思维用学过的知识点推题,而不是僵化地记忆。花时间把散碎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将主要的大纲写出来,当你能把书里的东西都在头脑中有序地储存起来自由调取的时候,就是把书吃透了。平时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只看对的,要把每个选项的知识点调取出来,找出错在哪,涉及哪些知识点,有时候做卷子仅前面的选择题就能帮助把一大块知识复习一遍,事半功倍。

此外,建议单设一个本子,在平时翻书时,将觉得容易忘记的,容易错的,之前没注意的知识点记下来;到了考试前时,可以拿出来复习,最好是用活页本;这个本子也要肩负积累错题的任务。生物考试的特点是从不回避重点,也就是说,这个知识点这次考试考了,下次还有可能考。积累错题,很有必要,这次错了,就看多几遍,平时多留意,汲取教训,时时提醒自己,可有效提高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生物实验,重要性

1绪言

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研究着生命的现象和生命的活动规律。如今,生命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是当今的热门学科,著名物理科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在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主导科学。”很多科学成果的取得及生命规律的研究和证实都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实验也可以说是检验一个生命规律的唯一标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得出生命现象规律最基本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在一些发达的省份城市都有相关的对中学生实验教学现状及分析的调查,那些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不够,如:李筝[1]对南阳市调查显示,学生对实验重要性认识不足。有20.83%的学生认为实验的开设很有必要,占21%的学生认为开不开无所谓,有6.7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反映出一些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对实验教学作用的调查中,有27.24%的学生认为对考试帮助大,只有23.4%的学生认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对考试成绩还是非常看重的。而像我们贵州一些县城高中的实验开展情况还未有相关资料,笔者对瓮安县瓮安中学学生进行调查,重在了解学生对高中生物的认识现状,以期望为高中生物的开展提供资料。

2高中实验分类

2.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展示生物学现象,组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演示内容可以是教材规定要演示的实验,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演示内容,以及实验标本、投影片等演示。

演示实验要求的实验仪器设备通常较简单,演示所需时间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也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出,有助于对知识的迅速掌握。

2.2验证性实验

学生利用整节课的时间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独立完成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总结,验证相关实验现象。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团结合作能力。

2.3探究性实验

指实验者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初步具有的实验技能,亲自经历对未知结论的探究过程,激发其思维的灵感,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实验思维,是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具有探究性和问题性的特点。

3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按照本研究目的,设置相关学生调查问卷,发放给部分学生,对学生的实验认识进行抽样调查。

4调查结果与分析

4.1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瓮安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每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其中,高一年级学生100人,高二年级学生100人,高三年级86人。

4.2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评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实验室条件评价较好,有66%的学生认为教学条件很好,20%学生认为好,10%学生认为一般,只有4%学生对学校实验室条件不满意。

4.3学生对生物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同学对实验重要性认识不同。

(1)对于实验开设的必要性,高一同学60%左右认为无所谓,10%左右认为很有必要,高二学生20%左右认为很有必要,40%认为无所谓,高三同学50%左右认为很有必要,只有3%认为没有必要。

(2)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作用,高一30%认为有用处,58%不清楚,高二45%认为有用,47%不清楚,高三90%认为有用,5%不清楚。

综上所述,高一同学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对实验的开设与否无所谓,对实验的重要性不清楚,高二高三逐步认识到实验开设的必要性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4.4对学生认识现状的分析

学生在刚进入高中时,对于实验的开设必要性以及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了解,随着高中的不断学习,参加各种考试,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高三同学知道实验课对考试很重要,但学生基本上认识不到生物实验教学对培养自己生物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因此,应该在高一就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学生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附录

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打扰你一点宝贵的学习时间帮我们完成此次调查。本问卷为无记名问卷,请如实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不必有任何顾虑。

谢谢你的真诚合作!

请把你认为合适的选项填在前面括号内。

1、你所在年级( )

A、高一 B、高二 C、高三

2、你认为你校的实验室条件怎样?( )

A、很好 B、好 C、一般 D、差

3、你认为生物实验开设的必要性( )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完全没有必要

4、你认为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是( )

A、对帮助考试有用 B、对激发学习兴趣有用

C、没有用 D、不清楚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非智力因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综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作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多开展生物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全校开展“生物科技小作品评比”,“生物标本制作”、“生物实用知识小板报”等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很多学生在竞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2.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根据当地有利用生物学搞好农林副业的情况,比如“花卉组培”,“真菌蘑菇养殖”等等比较有本地特色的跟生物应用相关的产业,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甚至有机会利用假期参与实践,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不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是提高公民的生命科学素质,树立生命科学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为将来从事生物业生产做好基础知识储备。课余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体会生物具有“学以致用”的特点,从而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3.唤醒和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唤醒和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方面。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尊重的需要,二是求知的需要,三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据此,为了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质疑

在预习指导、课前思考、课堂提问中,可以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正常的焦虑感。心理学表明:学生只有处于中等程度的焦虑状态,才能有效地产生学习的需要。

(2)努力发挥家长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教师要定期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汇报给学生家长,使学生能经常而及时地受到家长的鼓励和鞭策,从而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

(3)帮组学生确立奋斗目标

帮组学生跟自己过去的学习情况做对比,跟班级里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做对比,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又一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1.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搞题海战术”、“黑板上做实验”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和“学”重心的转移,由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力求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样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优化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现代教学设备,通过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展台来展示图形图像和声音、动画、视频,使教学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并增加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某些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究其原因,学习方法不恰当,长此下去势必会使学生降低或失去学生物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比如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抽象和概括的方法等等,通过具体的实例,强化这些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实践教学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理论+实践才能很好地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学生实验,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开展生物活动课,多让学生动手、观察,让学生开开视野,多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维持学习的兴趣。

5.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学与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息息相关,多联系生活实际和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如“蔬菜大棚种植”、“花卉杂交”、“沼气肥”等等,使学生感到学习生物真的很有用途,能造福人类,也可以让自己获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热情。

三.增进师生情感,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快乐地学习,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1.注重师表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到以专注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和严谨的作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待每一节课都必须充分准备、精心设计。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合作氛围,积极发挥启发、引导、激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注意教师言辞:教师要清除权威心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注意分寸,避免过激言辞,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4.体现崇高的师德:教师要爱护关心学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要从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多给以关心、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四.培养学生对待困难的正确心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使学生遇到挫折时产生理智的反应:正确分析挫折的原因,将目标调整到经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结束语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实例都说明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弥补智力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及勤奋、踏实的学习品质,以提高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生活化 学科综合能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人培养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是基础,而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社会成员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最终目的,因此可以说,教育的实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只有将每一名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过程置于生活实践之中,才能收到以认识指导实践的效果。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大分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全面掌握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科学内涵,实现书本知识向生活实践能力的全面转化需要高中生物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化的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生活化,注重“体验式”的教学手段

教学的生活化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构建生活化“情景教学”模式,以“亲历”带动“亲为”。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科学的自然学科,生物学自创始阶段起,作为重要实践手段的“实验”便成为这一学科成长的关键。在新课改形式下,高中生物教学在不断改变过去僵化的“难、繁、偏、旧”课本内容,倡导教与学从书本中走出,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学习和研究方式上,不能采取社会科学的那种单纯研究课本内容的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是新课标要求,又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急需注意的问题。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之中,改变了旧大纲以艰深专业的词语定义课题的情况,将一些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的案例作为学习课题交给教师讲授,如“环境污染的防治”、“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多样性的保护”等,这些生活化语言能够使学生对课本的本章节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知识的热情。因此,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参照新课标要求,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知识框架,挖掘教材之中的生活资源,使书本理论结合实际生活,赋予教学环节“亲历性”,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亲为”。

2.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注重课本知识的实效性。

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解题技巧训练,任课教师将学生的能力简单理解为应试能力,只关注具体题目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情分析,远离了实际生活,久而久之,原本应是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科内容变得单一、乏味、枯燥,纵使学生的应试能力获得了很大提高,但当真正面对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一筹莫展。总之,学习内容一旦脱离生活,学科的实际运用能力就大打折扣。因此,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注重课本知识的实效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上便是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善于在教学中“还原生活”。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谈到酶的最适合温度活性最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谈到人的正常体温为36.7℃,正常体温下身体舒适,如果发热到39℃左右,人就觉得浑身无力,消化不良等,这就是因为人的体温升高,酶的活性下降,细胞代谢速度减慢了。这样真正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最终目标,更有利于在考试中灵活应用直观的、富有切身体验的知识,应试成绩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提高。

二、拓展教材知识,用生活实践验证课本理论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课本是高中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课本之外的其他知识资源和生活实践对于学生来说也十分关键。从生物学科本身来看,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切资源来源于生活,高中课本只是提取了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进行讲解和阐述,课本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内容等待被开发。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善于对现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图书等资料获取课本之外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科知识,或带领学生用课本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本知识置于生活之中进行推理和验证。

科学来源于生活,因而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应当拥有“以科学解答生活,以生活验证科学”的勇气。生物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科学,所有已知理论和方法,已有的态度和价值观都需要放在学习者的实验中去推理、验证、理解、发展,生活实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方式,而且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远比复杂的公式推理简单有效,所以,用生活实践验证理论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项学科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提高学生认识科学、利用科学、发展科学的能力,为高中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应当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生物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提高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生物学人才的长远培养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长远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正坤.把生活带入课堂,把知识变成艺术――谈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

[2]李云红.生活:高中生物课程如何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3]谢建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J].中学生物学,2005,(10).

第12篇

生物物理学生理研究方法

国内的生物物理学教材, 多适用于物理、化学专业背景的学生。生命科学背景的学生,往往畏难于其中的公式,同时也由于公式和理论与生命现象的联系缺乏具体阐述,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本书避免了以上缺憾,并且图文并茂,既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用来自学。

本书共有12章,每章有4-10小节。各章的内容分别是:1. 我们身边的能量,能量的形式、环境能量、分子能量、分子能量吸收、能量传递、离子辐射、磁共振、声波;2. 分子相互作用,解离常数、启动子位置和自身免疫病、测量解离常数的方法、金属-分子配位键、氢键、非键分子相互作用;3. 扩散与直接转运,力与流体本文由收集整理、菲克扩散定律、布朗运动、离子和分子的生理扩散、分子马达、胞间物质转运;4. 能量生发,人体效能热力学、能量分子atp、adp和pi、磷酸肌酸、糖酵解、线粒体;5. 力与运动,肌肉长度-张力关系、应力饱和时的肌肉收缩、心肌和平滑肌的长度-张力关系、横桥循环的希尔方程、肌肉收缩、伸长与力量、钙依赖的肌肉传导速率、平滑肌销、肌肉张力瞬态、空腔器官的拉普拉斯定律、非肌肉运动;6. 负荷的承受,应力与限制、牙齿和骨骼、血管、肌腱、关节和软骨;7. 流体和空气的流动,流体特性、关节滑膜液、动脉血流、小动脉血流、粘度和凝血、动脉狭窄、动脉失对称:动脉硬化和闭锁,肺内气流;8. 生物物理界面:表面张力和膜结构特性,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与肺泡张力、膜磷脂、膜的曲率、膜蛋白与碳酸微环境、膜蛋白转运子、膜的组装、超声波成孔、膜扩散和粘弹性、膜的乙醇效应;9. 膜的电学特性,膜电势、戈德曼和能斯特方程、水的介电常数和表面结合、溶液中的诱导偶极矩取向、膜电场复合物解离、膜的电导性、心电图、通道离子选择性;10. 激动剂活性与药物分析,膜受体蛋白、药代动力学、量效曲线和希尔方程、胞内分子扩散与清除、统计分析、药物研发和罕见病;11. 稳定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系统,系统控制、负反馈和代谢调控、正反馈、稳态模型、状态转换、非线性系统:分形和混沌,细胞凋亡;12. 总结。

本书作者patrick f. dillon是密西根州立大学自然学院的教授,具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教授的学生涵盖了高中生到医学院研究生等多个层次,他因教学上的突出成就被授予大学杰出员工。

本书适合生命科学领域的大学生、教师及其他感兴趣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