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16 17:28:45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初中历史是断代史,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具有内容丰富性的特征,但同时也表现出历史史实零散的特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无法形成系统的认识。图示教学法是基于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发展的内部逻辑,按照一定的历史线索将历史事实以图表、图形或表格的方式进行直观形象表达的一种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法是促进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图式教学法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应用策略

图式教学法是一种由前苏联教育家创立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形、图表来揭示历史事件、事物之间的本质和联系。相比于传统教学,其优点在于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以及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图示教学法的内涵

图示教学法是以图形、图表和表格来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零散的历史史实、抽象的历史逻辑、深奥的历史概念,通过形象具体的方式加以表达,其实质是抽象知识的形象化,零散知识的系统化。图示教学法为学生展示了课程的基本结构或概念的本质区别,激发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内涵知识的深刻理解。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思维由依靠实物向依靠内部逻辑转变,在初中阶段实现的思维转变主要表现为依靠具体实物向依靠表象思维的转变,因此,通过图示教学法建构学生知识的表象,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是与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二、图示教学法的意义

(一)促进抽象知识的形象化

通过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体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史实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历史事件的形象化。首先,图示图表可以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沿承。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学习过程中,丝绸之路的内涵时,即使把各个地方都向学生说明,学生也不易构建丝绸思路的立体图像,理解丝绸之路对于汉朝与西域交流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让学生找到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各个地方,并在中国地图上标注每个大方的大概位置,然后用实线加以连接,学生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象就能够建立,对理解西域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图示图表可以展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在《三国鼎立》教学中,三国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是如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的:

通过形象的语言利用圆圈来代表一个国家,利用圆圈之间的位置来表示三国之间的关系,再加之以语言的表述,学生对三国的形式就能够清楚明了了。再次,利用图表展示两者相关联历史事件和史实的不同。例如,在《战略大决战》的学习中,通过图表法展示1948年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图:

通过图表清楚的展示1948年共产党和在军队人数、机动兵力、士气和后方的差距,促进学生准确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敌我力量悬殊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全国胜利的原因。

(二)体现历史史实的内部逻辑

历史事件的内部发展逻辑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出现一种历史现象,教师的讲述详细具体,每一个过程都通过教师自己的思维逻辑向学生展示,但是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历史事件的内部发展逻辑或动态发展过程。图示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历史内部逻辑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图示图表法促进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例如,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的发展是与各朝代分章零散介绍的,学生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发展的认识不系统。在复习教学中“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封建社会”中,通过图表展示各个朝代的中央官制,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下设九卿;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中朝为决策机构,外朝为行政机构;魏晋南北朝三省制萌芽;唐朝三省六部制,皇帝下设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下设六部;宋朝伟二府三司制,皇帝下设中书门下(行政)、三司(财政)、枢密院(军政);明朝废丞相,行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其次,图示表示法有利于生动的表示历史事件发展的内部逻辑。例如在《美国的诞生》中解释美国的三权分立时,采用语言描述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关系比较混乱,采用图表法就清楚明确。再例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监察制之间的关系,用图表法清楚明确具体。

(三)构建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图

历史课程的知识结构图是历史学科的筋骨,只有明确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才能系统的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内容。在单元的学习完毕后,用知识结构图将本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对三大战役的总结,采用图表法:

清楚明确的总结和三次战役。在单元总结中使用图表教学法在实践中运用的比较多,这里不做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图表法、表格法的直观特点使知识内容更加明确,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使知识的内在逻辑更加形象,采用图表法进行教学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征相适应,是初中从具体运算阶段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重要桥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图示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掌握初中历史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宁丽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图示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8)

第2篇

关键词 历史有效复习;点清;线明;面全;网构

新课程高考不仅考的是具体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考察能力,比如提取信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具体的知识点是基础,能力是升华。没有具体知识点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能力的升华,而没有升华,具体知识点则杂乱无章,不成体系。那么,怎么才能高效的复习历史,取得理想的成绩呢?总结平时的教学经验,再借鉴同行专家的做法,可以概括为:点清、线明、面全、网构。做到这八个字,基本上就可以保证高三历史的复习是有效而且是高效的。

一、点要清。

所谓点,就是具体的历史史实,它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是历史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信息源。这些“点”必须要求学生准确、清楚的记忆,否则就会张冠李戴答错题,甚至闹笑话。下面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在秦汉大一统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如下史实:秦王嬴政在十年灭六国、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纳西南夷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这些措施中有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点”就包括:人物:秦始皇;时间:秦朝秦始皇时期;地点:全国,事件1:推广郡县制;地点:中央,事件2:实行皇帝制度;事件3: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事件4:实行朝议制度。这些“点”如果有一个搞不清楚就可能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导致失分。特别是现在历史学科高考考的都非常之“细”,“细”到无孔不入的地步,“细”到课本非正文的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等等。在高考的题目中

关键词 只是两个甚至一个字而已,而这个字(就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如果没有掌握,题目就没有办法做。比如2009年浙江省高考题的第14题,

关键词 就一个字“路”。但是由于教材对宋代地方机构的介绍并不是教学重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不会把它作为重点内容加以应对,更不要说考试会考到这一非常时期了。但是只要掌握了“路”是宋朝特有的地方行政机构,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点”清呢?我给了学生一个一般模式:记住5W1H。5W是指: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为什么),1H是指:HOW(怎么办)。

二、线要明。

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它也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过程,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基本内涵。它能够把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宏观上把握该事件。对“线明”的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了,一贯到底。否则,在做题目时就有可能因遗漏其中的某些知识点而导致失分。下面还是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支柱,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如下: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强化于明清。这条线索非常清晰明了,而且把不同时期该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很好的表明了,其中有些

关键词 很重要,它们包括: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发展、强化。在这条线之下就是具体的“点”。比如:形成时期的“点”就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就确立实施郡县制度,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要求加强君主集权;确立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地方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巩固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中(内)外朝制度,地方上先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后实行郡县制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刺史制度;完善时期的“点”包括: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度,全国实行科举制度;发展时期的“点”包括: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包括中书门下掌民政、枢密使掌军政、三司使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等,元朝中央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此外还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等;强化时期的“点”包括: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度,清朝雍正皇帝设军机处等等。

那么该怎样做到“线”明呢?两种方法:一、教师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概括,然后,教师再给他们修正,特别是把握

关键词 。比如宏观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等等;二是教师直接给出相关题目的线索。

三、面要全。

所谓面,是指历史事件发展的横切面,它包括该横切面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等方面的所有情况,是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是历史事件的外延。面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比如“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剖析各种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辩证分析历史发展动因与过程的能力”等等。对“面全”的把握的基本要求是:面面俱到,有机结合。高考改卷都是踩“点”给分,而这个“点”其实就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仍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末清初,在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其表现是清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同时,在文化经济外交上也有其相应的表现。比如,在文化上:清朝继续实行自明朝开始实行的八股取士以及可怕的文字狱,其消极影响是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积极影响是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有著名学者开始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如著名的明末清初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来批判君主专制和其背后的支柱思想——儒家学说。在经济上: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消极影响是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未能跳出农耕经济的固有模式,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但此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非常快了,出现了雇佣经济也即资本主义萌芽,而统治者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有了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的思想,其提出的背景就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么,“工商皆本”这种经济思想的提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在外交上: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也即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也允许粤海关(广州)一地可以与外国通商贸易,但实质上仍然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拒绝与工业化“结缘”,使中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那么,该怎么做到面全呢?方法也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记住三个字:政经文。即,在答题过程中,一般来说答案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综合性的题目,一定是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

四、网要构。

所谓网,即历史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是点与点的碰撞,线与线的交叉,面与面的结合,是历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有机串联,是知识网络,是全景图。对“网构”的掌握的基本要求是:一网打尽。其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我给它的功效评价是:一网在手,知识无漏。还是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在这个网络结构中,横坐标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是“线”;纵坐标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阶段特征,是“面”;具体的“点”则包括在每一个“纵”和“横”里面;而纵横交错就构成了一张全景图式的“网”。

总之,点是历史发展的支撑,线是历史发展的轨迹,面是历史发展的缩影,网是历史发展的全貌。只要在高三有限时间的复习中真正做到点清、线明、面全、网构,就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2009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材教参人民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线索整理;规律归纳;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42-0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历史课本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太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浩瀚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既要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记住一定的历史史实,又要有别于初中“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既要有教材知识,又要有渊博的课外知识;既要会研读教材,熟读材料,更要学会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整合信息进一步解答题目。因此,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线索的能力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恰当分类,理清历史发展思路

学习中国古代史,要了解奴隶社会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依时间为线索。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形成期(夏)――发展期(商)――鼎盛期(西周)――瓦解期(春秋),其余为非基本线索。学习我国的隋唐史,首先,把握宏观阶段特征。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从对外关系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从科技领域看,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然后,全面把握具体内容。(1)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隋朝开创并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分为唐前期和唐后期。前期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后期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盛唐从此而衰。(2)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并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受安史之乱影响,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3)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更加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对外关系方面: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交通相对发达,政策开放,同亚、欧国家的交往频繁,不仅推动了唐朝社会、文化的繁荣,更增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情感。

二、运用时间轴线,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时间轴线,是指一条用以揭示时间顺序的类似于数学上数轴的轴线。因为时间具有唯一性,它总是沿着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所以时间可以运用数轴来表示。教学上,引导学生运用时间轴线,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线索。例如,我们要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在时间轴线上,抓住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1949年、1978年六个重要年代,并分析这六个重要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就可以知道我国的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半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同样,要理清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以在时间轴线上抓住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3500年、476年、1640年、1917年、20世纪90年代初,这六个重要年代及重大历史事件,就可以知道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

三、引导学生整理所学历史知识

整理历史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历史规律进行筛选、重组或再编码。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条理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1)引导学生整理中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三天不生”,整理笔记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突出每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又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巩固知识。然而,要提高课堂笔记的利用率,就有必要对学生课堂上所做的笔记进行指导。由于受时间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学生做笔记主要就是照抄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笔记就很少了。另外,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去做,时间上也不允许。此外,学习过的内容,自己有新的认识再去整理,就越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笔记以加强记忆。(2)指导学生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实用型记事表。它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大事为“纬”,突出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实质上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按一定序列重组或再编码的过程。因而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把握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方法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之谈,广大一线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使之养成勤于动脑、惯于动手、善于总结、乐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 利用串联法将历史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链,便于记忆。

抓住历史线索,前后相通,左右相连,这就是知识串联法。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几大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可以演化为历史基本线索,这些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好象用线穿珠子一样,串在线上,整个历史知识就可以一脉相成,认识也随之入木三分。

1. 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可以把中国古代史按朝代先后列出每朝大事,而具体到清朝又可以按十二位皇帝顺序理出每位皇帝在位时的大事,不仅基础知识一目了然,就是评价皇帝功过也是重要依据。中国近代史可按朝代推出大事年表。

2. 以地点、区域或国家来讲授历史,就是一个小的地方志或国别史。比如新疆的历史,可以从张骞出使西域,历经东汉、隋唐、明清至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地方史清晰可见;还比如美国史,从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可知其称王称霸为何如日中天。

3. 以人物为线索;一个重要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那个时代。中国古代皇帝、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等正面人物密不可分,也与反面人物有关。如讲袁世凯时,我主要突出讲他篡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历史,以他的职务去穿他在位的五年历史: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终身大总统、皇帝、死时是正式大总统这样几个时期,以他的职务贯穿每个阶段的的历史,这样,不仅可以清楚史实,还可以推出历史结论。

4. 以历史事件贯穿历史知识:如日本侵华发动的事变,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学生可得出结论:中日民族矛盾加深,民族危机加剧,中华民族必须团结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保卫祖国。历史结论就是这样推出来的。

5. 用政党贯穿历史。学习政党,不仅可以清楚党史,也可以清楚历史线索。如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六大,期间三次转折、三次工作重心转移、三次左的或右的错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民主革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三代领导集体,把中国从半殖半封的旧中国带入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的内乱国家带入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世界大国。

二、 利用地图进行辅助教学,使课程生动形象。

历史课的地图运用主要有五种:

1. 课本中的插图,如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这副地图有它的学习窍门:春秋的三个水利工程即桔槔、芍陂、邗沟都是两个字、位置在东半部,连成一条捺线;而战国的三个水利工程西门豹渠、郑国渠、都江堰都是三个字以上,字偏多,连成一条/线,放在一起成“人”字型。这样春秋战国的水利工程就一目了然。

2. 配套彩色的地图册。用起来直观,容易记住。如抗日根据地的彩图:根据地一般位于省和省的交界,如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

3. 班里配的贴在墙上的地图:中国行政区图和世界行政区图。比如,在讲长征时,我用中国行政区图帖在黑板中央,从出发到转折到会师用磁吸走出一条长征路线图,学生看得直观、宏观,从南到北两万五长里,体会深刻。

4. 地球仪的应用。如讲麦哲伦开辟新航路,我用地理老师的大地球仪演示麦哲伦出发,所经海域、地区环球历史,之后学生可用自己的小地球仪演示,巩固历史知识。

5. 自己直接在黑板上画地图,如唐朝边疆民族,我在黑板上画出黄河、长江、珠江,然后按逆时针从东北到正北、西北、、西南标出五个民族的位置,不易丢掉哪个民族。

三、 利用表格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重点知识集中记忆。

一个相连的历史知识或一个章节、一个阶段结束,都可以用表格法整理归纳。第一,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横向分成产生、初步发展、迅速发展、进一步发展四个阶段。纵向分成原因、表现、思想反映、政治反映四个方面。每个阶段纵向推出来,四个阶段推完,中国历史半本书就推出来了。第二,整理横向知识。如抗日战争时期这一章,横向分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纵向分为日本、国民政府、中共三个角度,把每个阶段总结完,抗日战争史就一目了然了。

四、 利用图示、箭头展现历史进程,体现历史的流动性、时间性、逻辑性。

有许多历史知识运用图示、箭头可以体会移动的历史。如在讲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阶段时,书中给出了“品”字阵式,我在黑板上画出黄河、陇海铁路、淮河、长江,用三色彩粉笔分别用箭头标出三路大军移动方向和到达省界位置,标出口字,分别写出序号1、2、3,并让学生分析哪支后边的三大战役。学生根据这三个口的位置就能得出参加三大战役的作战部队。还比如,讲二战后美国经济,它是分成五个阶段的,学生总分不清每个阶段的先后和每个阶段的原因,我就用箭头高低起伏给出美国经济变化曲线,每个箭头上标出原因来,这样清楚、直观,印在学生脑海里。说到别国经济还可以套用,困难可以迎刃而解。

五、 利用历史知识的演练。

第5篇

关键词:纵横联系法;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84-01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方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可见,历史它本身就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历史课堂中“横向”与“纵向”知识的联系教学尤为重要。横向联系便于学生做出比较,纵向联系可以使学生看清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史的横向与纵向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个人认为,在历史的教学中,历史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要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

纵横联系法是指在教学中将知识前后贯通,左右并串,中外交错,纵横比较,异同对比,从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教学方法。适当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能力。

1.纵向联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联系的观点,而历史这门学科决定了它联系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为了使学生准确、全面的认识每个朝代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每个朝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过程,突出明清这个时期君主专制达到空前加强。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列表法,把各个封建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作了纵向比较。通过列表纵向比较,既要使学生从比较中看出各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措施,亦即各自的特点,同时要启发学生看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基本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历史作用时,也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明清以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有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有利于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明清时期皇权的高度集中除了看到它有利的一面,我们还应看到,这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2.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中,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内阁制度”、“军机处的”相制度有什么不同?运用横向联系的方法,进一步探究这时期中西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再引导学生从中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的不同发展,得出这时期,特别是16世纪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诞生了几个资本主义法制国家,成为世界的强国。而这时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得到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在这些制度下,虽然也有康乾盛世,但也是“落日的辉煌”。

3.纵横联系法

第6篇

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同样在历史学习中有了兴趣,就不怕学不好历史了。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法”中每节课的完成都意味着与该次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结构图”的完成。知识结构图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推理而建立的,因而作为学生识高和再认该问题的“工具”,它越简明,则学生的识记和再认就越容易。当然,学生在识记和再认时,并不是仅仅识记“知识结构图”所表述的材料,而是根据图示上的材料和逻辑关系有“内部语言”将与该问题有关的材料(即教材所述内容)在大脑中进行识记、分析、进入内部语言的高级阶段——无声思维阶段。在表述该问题时,学生均能将内部语言表达的材料转化为外部语言并以“知识结构图”为纲,将该问题用文字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而表述的正确、完善和程度即反映了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掌握的水平。因此,建立识记、再认“知识结构图”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内在”的锻炼和发展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条理性。

二、培养理解能力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实际要求是明确史实的基本含义、与其相关史实的具体关系以及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进而掌握具体史实的基本概念。理解的要素,首先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怎样理解古代中国统一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的现象。统一,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结合为一个整体。主要标准是政治上的服从和一致。分裂,指统一政权解体分为多个互不统属的政权,或原属于该政权的一部分脱离、独立。我国古代历经了秦、酉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的四次统一,经历了先秦、三国、十六国及南北朝、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等分裂时期。

三、掌握特殊的记忆方法1.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挚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例如对隋唐的“科举制度”应该浓缩为以下内容记忆(1)诞生于隋朝。(2)完善于唐朝。(3)废除于清朝末年。(4)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A改善了用人制度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5)对完善科举制度有功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对台湾的称谓变化三国(夷州)—隋唐(流求)—元朝(琉球卜-三明清(台湾)。4.歌诀记忆法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皇帝等,用一般方法学生难以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5.趣味记忆法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

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6.规律记忆法在记忆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时,总结共同的规律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失去民心,导致政权的灭亡。7.图示记忆法图示法的特征是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它能生动、形象地揭示复杂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帮助学生记忆知识。8.比较记忆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秦长城与明长城的比较;秦朝与隋朝的比较等。总之,学习历史是一件有趣味的事,不要仅仅为了提高成绩而埋头苦读,要善于放宽历史的视界,在历史的长廊中为自己寻找一个心灵的栖居地,从而做到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⑧四川省德阳市放阳区景福初中李建山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教育,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人入胜的导入好的课堂导人,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即将开始学习的内容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2、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的三维目标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看看教材的内容,更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只是在每一课的具体教学中,三维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有的狈四重知识目标,有的侧重于情感目标,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有了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

3、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历史旧的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成为主体,重视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

第7篇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加强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结合不同教学方式,从展示中国文化的视角进行古代史的教授,相信会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得以改观,提高兴趣。

一、史料教学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财富。我国历代均设置了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史官记录历史,因而我国存有浩如烟海的史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已经准备好的史料,提出问题,跟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得出答案,找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总结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史料学习和评价。

以清朝为例,在讲解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改革时,可以引用雍正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恭谢圣恩,敬陈愚悃事》折的内容:“查云南土官多半强豪,所属苗民悉听其指使,残暴横肆,无所不为。其土官懦弱者,凶恶把目,为害尤甚,不但目无府州,亦并心无督抚。”通过这一段史料,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元朝实行土司制度以来的弊病:土司对属民的残暴统治和对中央政府的藐视,由此了解当时清朝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的必要性。

此外,史料也是一种证明学生所学历史内容真实性的依据,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能全面了解历史,而不是看教科书上的片面之词。这要求教师在选取史料的时候细心挑选,因为有些史料是被统治者美化过的,有些史料甚至是野史,其真实性有待考究。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片、电影、视频等,结合视觉和听觉展示历史材料,充分调动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如在讲清朝历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CCTV9的纪录片《公元1644》。该纪录片讲述的是以明崇祯十七年、清顺元年(即公元1644年),至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的历史。从明末年间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的景象开始,李自成进北京逼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吴三桂为报家仇引清兵入关,清军长驱直入,明王朝因此危亡。之后李自成称大顺皇帝,张献忠称大西帝,顺治在多尔衮、孝庄进京后称帝,各路英雄逐鹿中原,这样会让学生在观影中完整地了解历史真相,而非一个个断裂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纪录片《幼童》更是将清末的救国措施展现无遗,这是学生从历史课本上的几张留童的黑白照片和几行介绍文字中无法看到的。从纪录片中学生能看到清末留童在国外的艰辛和国人不断探索、改革的救国决心。这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让学生感受爱国精神,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精神所在。还有纪录片《圆明园》、《八旗往事》等都可以作为历史课的材料。利用纪录片帮助学生学习完整的历史,弥补教材编排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怀。历史不是考试的死记硬背,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史为鉴,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一、二、三方面,1、2、3小点,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的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时,我穿插“康有为如何摆脱慈禧太后的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掌握这些内容。

第8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个性高效;课堂教学

历史是对人类曾经发生的事件的客观记录,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初中历史教学是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初步解读。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存在问题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新潮,个性鲜明,对于新事物和新观念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历史教学比较枯燥,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比如,不同朝代的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是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够投机取巧。这对于生理和心理都不是十分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的中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学生对历史教学普遍兴趣不高,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改善。

1.2存在问题的原因

初中学生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2.1教育改革的结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结构中的地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已经列入到结业课程范围以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以能够取得结业考试优良成绩为主,对于历史教学中深刻内涵不在予以展开。这在历史教学质量难以有根本性的提高的重要原因。

1.2.2传统教学发生的影响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的听讲,记忆,最后通过考试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人为的压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这是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观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

2.采取措施

历史教学枯燥乏味,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同时也需要对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是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综合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予以充分的注意。

2.1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引进个性、高效的教学观念,对于历史教学质量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个性教学是手段,高效教学是目标,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为此,改进历史学习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元认知的思维理念。

学习的方式决定学习的结果。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三个方面。具体在历史教学中表现为课前的复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方法的改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坚持不求甚解的原则,对相关的知识点有初步认知就可以了,不能够追求弄透弄懂。如果在预习过程中投入过多的精力,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失去新鲜感,出现认知疲劳的现象,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当然,在预习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那么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以便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宋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查阅有关宋瓷的知识,宋瓷是陶瓷史上的分水岭,在宋朝之后,陶瓷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网络和社会生活中,这方面的知识是比较丰富的,学生可以进行查阅,以便加深对宋朝的陶瓷文化发展的理解。在充分了解宋朝陶瓷文化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对宋瓷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政治方面,宋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社会环境出现了难得稳定,这为宋瓷的出现创造了环境基础。陶瓷的工匠不再为逃避战火的而奔波,可以安心的进行陶瓷的生产。宋代经济由此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陶瓷的巨大市场需求,为陶瓷的生产提供了动力。同时,宋代文学的兴盛,尤其是宋词的出现,为宋瓷的制造平添了文化的色彩,陶瓷的制造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通过对宋瓷的相关知识的预习,举一反三,可以对宋朝的整体情况有初步的认知,为下一步学习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课堂上,学生需要集中精力,对重点的知识熟练的掌握。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精力旺盛,所以在听课过程中分清主次,掌握教学重点知识点,对于解释性的内容,可以粗略的了解就可以了。

课后的总结也是十分重要的。借助元认知的方式,对自己使用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加以改进,以便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2.2开展合作学习是高效教学的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的。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彼此间的讨论加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了解。比如,在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历来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不能够仅仅简单的归结为陈胜、吴广起义的造成的后果。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完善了法律,对以后的封建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此伟大的朝代怎么可能因为一次起义就灭亡了呢。有历史学家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秦朝的暴政,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也不完成,秦朝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推行依法治国,这是对现代社会都有深远意义的创举,不能够就此断定秦朝一定是暴政,秦朝的历史比较短暂,其存在期间的细节是由秦朝的朝代记录下来的,由于立场的原因,难以会出现偏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以便建立科学的历史观,促使初中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

3.总结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由于课程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有鉴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个性高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学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宁夏大学.2013(3)

[2] 蒋元年.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10)

第9篇

1 整体联想。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1.1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⑤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1.2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①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②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③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1.3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1.4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2 纵横联想。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2.1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限,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困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2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收复,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提高能力。

3 中外联想。中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通过对比,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3.1 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又如复习“英同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3.2 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尉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4 古今联想。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原因,然后探究,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第10篇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且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会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既或多或少地介绍了古今中外众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也涉及不少褒贬不一甚至为世人所公认的反面人物。因此,对历史人物给予正确的、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叙述和评价,既是历史研究、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促成自身思想品德和心身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那么,我们应怎样理解与阐释历史人物并从中获得一些启迪呢?

一、关注和整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价

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行是述评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基本前提。在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科书虽然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依然是历史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历史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当今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专题体例,不少历史人物(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邓小平等)的思想言行被分割在不同历史教学模块和不同专题之中。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不同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行加以整合并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以对历史人物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正确认识。现以孙中山思想言行的叙述与评价为例,就散见于人教版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史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等相关内容整合出下列要点:

第一,在人生追求上,孙中山经历由“医人”到“医国”的转变。孙中山早年学医,曾是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因时局影响,孙中山认为“医人”不如“医国”重要,毅然弃医从政,立志挽救民族危亡。

第二,在政治追求上,孙中山经历了由主张维新变法,到主张暴力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再到致力于维护辛亥革命成果,以及与共产党合作发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转变(具体史实略)。

第三,在经济追求上,孙中山主张实业救国。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在思想追求上,孙中山与时俱进,经历了由寄希望于清政府维新改良,到提出指导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再发展到以“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转变(具体史实略)。

第五,在生活追求上,他既注意时展要求,又注意坚持爱国与民族立场。如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他还颁布法令,致力于推行剪辫、废止缠足和倡导西式文明交往礼仪等。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有机整合这些散见于各模块的有关孙中山思想言行的叙述和评价,我们就难以全面地、立体地评述孙中山其人。

二、高考对历史人物考查的三种基本方式

1.观点式。

所谓观点式,就是以某人对历史上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即观点)为切入点,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所学历史知识对这一评价(即观点)作出评述,指出其正误曲直或人物的功过是非。如1992年高考的“杨贵妃”题: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这道试题虽为1992年高考的题目,但放在今天仍然不失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本题在命题方式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不仅开材料分析型问答题之先河,而且首创了“小切口,深分析”的设问方式,从而全面地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和把历史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通过审题,可以获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而设问的重点在于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这个评论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全面和片面、现象和本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并综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注意不能就事论事,不要在杨贵妃责任的大小上纠缠)。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需要判断观点的正误,然后进行论证(立论或驳论)。此题属于驳论,不仅要指出唐朝由盛转衰的正确原因是什么,还要指出材料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最后进行总结,重申正确的观点。

参考答案: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

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

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又如200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9题: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本题与上面的题目有所不同,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观点:一是“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二是隋炀帝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要求学生“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因此,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重新审视隋炀帝的功过是非。从解题步骤来说,首先,学生应通过阅读题目,找出试题中的关键词:时间――隋炀帝统治时期;主干历史内容――隋炀帝对中国历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政略举措;求答方式――列举和说明;求答内容――政略举措的内容和意义。其次,学生可依据审题结果,锁定当时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即“短暂的隋朝”、“隋唐制度的革新”、“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等与隋朝相关的史实,在自己的记忆库中搜索出隋炀帝的政略举措,并简单打一个草稿。然后,回头看关键词,对搜索的材料进行筛选,尤其要注意试题体现的观点,至此,“列举”就可以下笔了。最后,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处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即教材中虽然没有对隋炀帝作出明确的积极的评价,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教材叙述的与隋炀帝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评价中发现“隋炀帝的政略举措”中的某些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率军灭陈,统一南北;开运河;创进士科;兴建东都和粮仓;修驰道;与日本、东南亚等国友好往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

2.言行式。

所谓言行式,就是以某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依据这些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指出其正误曲直或功过是非。如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中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钱玄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当今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是不太熟悉的(人教版新课标必修教材在介绍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时没有列举钱玄同,选修教材更没有其地位)。本题从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姚叔节之孔经谈》两篇文章中选出某些言论作为依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其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指出其是非曲直,并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解答这类历史试题,一是要准确提炼出材料中所包含的观点,这是完成正确评价的前提条件;二是要将这些观点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其是非正误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前,为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3.寓于式。

所谓寓于式,就是试题并不直接评述某一历史人物一生的功过是非和正误曲直,而是以材料题形式选择该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的片断作为切入点展开评述,指出其功过是非和正误曲直。如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本题以历史古籍中关于康熙帝在问题上的某些思想言论、行为活动与结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对康熙帝的行为作出评述。在评述时,应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和几个关键信息“政治”、“经济”、“军事”、“措施”、“作用”。第(1)题已经将回答问题的角度给出,解答时分析概括材料即可。回答第(2)题则需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治理措施”无外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按照命题意图,“作用”应以积极作用为主。分析这一题可以联系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和作用。解答历史问题,有时可以将历史上陌生的事与现在身边熟悉的事进行联系,这会对我们解题有所启发和提示。

参考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三、掌握正确评述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向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向看,在同一阶段,也可能有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多重性。在评述历史人物时,需要从宏观上关注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在尊重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还必须注意下列方法:

1.掌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客观史实是正确评述历史人物的前提条件。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本原则。占有材料,弄清历史事实,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条件(弄清历史事实,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要弄清事实,不仅要详细地占有材料,还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做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考证工作。我们所要评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必须首先广泛地了解这些基本的事实材料。在历史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史料、原始史料,选择性地使用文献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撰述史料等,以尽可能接近史实,使评述更准确、更客观。如有人说曹操是一代奸雄,是我国历史上的大阴谋家。这是后人根据文学作品或社会的需要而改造了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但又有别于现实生活,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关注其主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历史人物,一般都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述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是与非两方面考虑。有的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的变化。历史学习中要将其活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述,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一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社会的曲折发展变化,决定了历史人物活动的复杂多变,但这些活动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在评述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方面,给予总的评价,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活动的叙述做到具体化、形象化,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秦始皇,之所以给他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因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书同文车同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但我们也要看到,他还有穷兵黩武、独断专行的一面。再如孔子,作为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是值得肯定的;作为思想家,他的政治理想、政治主张是为了挽救已处于“礼崩乐坏”、穷途末路的奴隶制,是保守的、反动的,但他的关于“仁”的道德观念,又包含着一定的“民主性的精华”,可以起到缓和阶段矛盾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他的思想才会在汉代被借用改造,成为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注意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阶段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发生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或好坏相间。评述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运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结合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述其功过是非。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学习中,用阶段评价法评述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不分阶段、不分功过的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述的能力。又如这个人的一生就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一生分为六个时期来进行评述:①辛亥革命时期:积极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对反袁斗争作了一些贡献,虽然也做过一些错事,但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他基本上是个应予肯定的人物。②大革命时期: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北伐战争开始后,他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作出了一定贡献。1927年4月,他发动反革命,站到了革命的对立面。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对日侵华妥协退让,因此这一时期他基本上是个应予否定的人物。④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国共产党重新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这一时期,他基本上是个应予肯定的人物。但是,他并未改变立场,过错也比较严重。⑤解放战争时期:他发动全面内战,这一时期他就是一个应予否定的人物。⑥退踞台湾时期:他坚持“复国”的立场,时刻不忘“光复大陆”,其政治立场是反动的。但他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总之,要客观地评述,必须对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分别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述(这就是分阶段考虑的原则)。

4.注意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评述其功过是非。

历史人物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历史人物都受其所处时代和所处阶级地位的制约。如果孤立地讲一个个的历史人物,不仅不能说明历史本身的内在联系,而且很难理解杰出人物是时代产物的道理。如在阶级社会里,人都是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从事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活动,无一例外都代表其所属的阶级利益。在评述历史人物时,要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并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阶级内容和阶级实质,既不能笼统地进行综合或加减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历史人物的活动随着历史的时空变化、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评述历史人物时就要充分参考这些变化条件,避免犯以下错误:一是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历史人物。例如,在19世纪末期的情况下,不能认为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当时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比较先进的;但到了20世纪初期,如果还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就应当否定这种主张了。二是对历史人物不切实际地进行拔高、颂扬,而忽视其局限性。三是把历史人物和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要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评述,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总之,评述历史人物,离不开对他所处历史时代、社会矛盾的分析,尤其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如此才能找出历史人物应运而生的社会基础,既避免将英雄人物神化,又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要求历史人物。

5.正确处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11篇

一、授之以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兴趣是引起思维的动因。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复习课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究,不仅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终生探究的种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满足于使学生听懂,而应善于提出新颖独到的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复习商鞅变法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新的启示?”这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无疑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线索,巧设质疑,叩击学生探究的心弦

复习课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对旧知识进行简单回忆,更重要的是温故而知新。所谓知新,是说不仅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要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根据复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学生探究问题,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以复习唐朝历史为例,可以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1)唐朝的强盛表现在哪里?(2)为什么叫“开元盛世”?(3)“开元盛世”是怎样形成的?(4)什么是“贞观之治”?(5)“贞观之治”是怎样形成的?(6)为什么人们称武则天的统治具有“贞观遗风”?以上问题,意在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启迪思考历史和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递进式的设疑启发下,积极主动探究,思维十分活跃,进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并激发了学生爱国激情。

三、举行历史辩论赛,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本人曾就“清朝为什么由一个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大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一问题举行辩论赛,分成两个辩题,把学生分成两组,正方辩题是“清朝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反方辩题是“清朝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外敌入侵”。正方列举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由于清政府腐败妥协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复述了战争过程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贫穷受欺,落后挨打”。学生在搜集材料过程中,无形地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在复习中学生就会自觉地将老师讲的事件、人物置于历史大背景下去认识。真可谓是“道理越辩越清,法理越辩越明。”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生更系统地掌握了知识,更强烈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四、打破思维定式,师生角色互换,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配合、相互影响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情感智商,让学生在师生融洽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打破思维定式,互换师生间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做不同角色的愉悦。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的解放战争时,我采取让学生向老师提问的方式,学生拍手叫好。他们积极向我提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总想试试自己能不能难倒老师。当听到我的回答和他们准备的答案一样时,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容。这样的复习课,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在积累知识上师生共受益。

五、抛开课本,展开讨论,拓宽学生探究领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二战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和平的呼唤。然而,同样是战败的德国和日本却对二战有着天壤之别:德国正视历史,教科书中将纳粹暴行作为历史教学的中心;日本回避历史,歪曲历史,一再删改教科书中对外侵略的内容。在复习完二战基本知识后,我让学生暂时抛开课本,讨论以上现实问题。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战后同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罪行清算程度不同。雅尔塔会议,苏美英法分区瓜分了德国,纳粹元凶希特勒被迫自杀,纳粹势力完全瓦解。而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为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彻底惩治日本战犯,日本一直存在着军国主义势力,一有机会,这股势力就会抬头;二是德日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德国在两次大战中惨败,促使德国人反省。德国理性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德国人对法西斯战争进行反思和诚恳认罪。而日本崇敬武士道精神,把军刀作为勇敢与地位的象征,总想争雄于天下。这两点结论是学生在深刻领会了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的。实际上,抛开课本的做法恰恰又结合了课本,让学生纵向联系了所学知识,又横向联系了现实。它关键在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2篇

一、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 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 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 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 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 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 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二、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1997年高考试题第7 题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 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此题如果能正确理解“施政纲领”的内涵,即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便可轻易选A。 又如第8题“‘门户开 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可使美国在 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 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该题主要考查门 户开放的外延,即影响,为“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1997年高考第14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 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显然②不是共同点,应选没有②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 准确把握。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①面临极 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 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 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 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三、高密度串连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 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 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 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 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 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 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四、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 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 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如1996年高考第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 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此题要 求对法国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 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再如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 特点和历史地位。”此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表面上看史 实明确易见,但对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比较高。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例如1997年高考第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 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此题主要考查对 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协约国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求对协约 国列强进行具体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 之间。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 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46题“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在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各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的?各

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对其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作用?”在这 个问题中,命题者就抓住了它们的隐性联系,即革命和改革中的土地问题,经过发掘,能力考查的层次就明显 提高了。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39题:“1904年,章太炎为某人70大寿做联句一副。请读后 回答问题‘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 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①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______。②当 此人吸尽黎民膏血,歌庆‘五十’的时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______国军队的大举进犯;而在祝其‘ 六十’‘万寿’的那一年,______舰队官兵的鲜血却染红了黄海的怒涛。”此题的文学性较强,解题时既需要 有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再如1996年高考第39题所要求学生填识的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图,该图在课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命题者依 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知识设计出来的。它既考查了历史知识,也考查了地理知识,拓宽了能力要求。

又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42题“观察下面《美英两国首脑在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时的合影》后填空。① 在前排就坐的左是______, 右是______。”此题附有一幅图片,因而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 。

五、多角度比较人物事件

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无一不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 尤为必要。

1.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点、作用或实质等。如两次世界大战、三 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点;再如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作用,从政治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 如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绿林赤眉起义,元末、明末农民战争;二是“瓦解”,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唐末黄巢 起义;三是“打击”,如太平天国运动。

2.把性质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理清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 大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既可以认识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史的全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在工业革命前后就具有不同 的特点。

4.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 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现阶段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六、科学化评价人物事件

要想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掌握 评价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场正确。要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的、爱国的立场)和社会立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国 际主义和改革探索等)上看问题。

2.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个基本观点。

3.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的阶段,要运用 辩证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切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注意 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七、简化概括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 材。

1.抽取要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 形成知识要点。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 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如1997年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此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 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勾勒答题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

3.逻辑划块。即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 下方面: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 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