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时间:2023-08-16 17:2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正确认识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高效,高效的主体是学生,而课堂只是组织形式,是手段,是过程。

在目前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存在很多的误区,过于追求课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效果,注重了课堂活泼性而忽略了知识的严肃性,舍本求末。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1.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改革

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课堂固然不足取,但热闹非凡的课堂又如何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这种现象: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大张旗鼓的表演,脱离文本教材的热闹非凡的自由发挥,这些形式上看似对教学的改革,实际上却背离了最本质的东西。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适合本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挖掘、改进,打造出自己独到的一面,需要时间的磨砺,更需要个人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所以说任何教学的改革都应是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轰轰烈烈,还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东西:包括学生的动是真动还是假动,这样的动与所学内容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激发兴趣、深化学习内容的作用。

2.培养个性就可以无视纪律

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个性与纪律规范是互不矛盾、不相冲突的。如果高效课堂教学很随意,学生上课可以无组织无纪律,美其名曰“张扬个性”,可谓大错特错。没有纪律的课堂是无效的,纪律是学习的保证。纪律的好坏与教师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态度,有时“破坏纪律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随随便便的教师就会培养出随随便便的学生。台湾作家刘墉也提出:自由有个必要条件,就是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由;自由的基础是自制和守法。

3.重视教学方法的探寻却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升

如果把教学方法称之为一把“利剑”,那么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教学经验就是“内功”,一个人要想成为“教学中的高手”,单靠外在包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之余,要注重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素养,提高自身素质,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多读书,多积累。古人云: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对于教师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历史学科具有内容多、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历史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为什么”以外,还得培养学生初步的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所以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比起其他学科来说任务更加艰巨,这也一直是历史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要真正达到历史课堂的高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历史新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领路者,历史教师要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历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历史教师更应有渊博的历史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这离不开历史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史学理论,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会对其中的奥秘进行主动、积极地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动力和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地学习历史。

3.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高效地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不仅有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度,也要有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构建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高效的氛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桥梁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包含师生的交流。当师生相互了解,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朋友,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及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接触和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历史教师的课不再刻板,而是有滋有味,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达成。教师还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也要尽可能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关注学生,以亲切的语气教导学生,以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融洽、和谐、高效的氛围。

5.调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如果教师缺乏激情,情绪平淡、低落、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就得不到良好的展现。因此,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高效地接受信息输入。教师也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及效果的催化剂。

三、历史高效课堂评价

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的诸多弊端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应对历史教学评价进行初步探索,以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及时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学完一课及时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关注,更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关注。

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客观实际;学科价值;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26-01

高效课堂是在教改实践中提出的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正确的方向。要让它成为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的主流,我想它不是简单而机械地照搬某种高效课堂的模式,而是在高效课堂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农村中学生的认知特性和历史课的特点,由历史教学工作者逐渐探索和完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下面,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和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一、树立高效课堂的理念,明确教改目标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无效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历史教师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隐患,但是在改革面前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如改革能否提高学生成绩、选用哪种模式等,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改革前徘徊不前。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可走,都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顾实际的照搬最终只会导致失败。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利用教师和学生最适合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提高个体能力。农村历史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本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清农村初中历史课的特殊性和农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历史课担负着多方面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的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实际上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历史课在农村初级中学一直被看作副课,因而各个方面受到冷落。同时初中历史课内容安排上历史性的结论多,丰富有趣的历史细节少。农村中学生的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性格内向,这些都是高效课堂进入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我在高效课堂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农村中学生的认知特性和历史课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三、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价值,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学会了有用才会愿意去学历史

在学生的眼里,它不是实用的工具科学,甚至算不上严谨的科学。因此,只有把历史学习的价值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有机联系,才能真正体现历史的鲜活。例如,学习了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后,学生感觉不到它对自己人生有何影响。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在三次科技革命中走在前列的国家确立了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后,他们就能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中领悟到先进科技的掌握不仅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也决定着个人的前途。这样,历史知识与学生人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因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

四、让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学生就会喜欢学习历史

首先,利用学生的爱好,注重历史细节、战争场面、历史英雄人物、历史图片、历史故事等的有效运用。例如,学习“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时,日本的建立、大化改革等内容都比较枯燥,但是课前导言中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宫廷却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利用这一历史细节为突破口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运用画图、填表、讨论、辩论、角色体验、调查、访谈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有利于兼顾每一个学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秦始皇的评价时,设计出“秦始皇是伟人,还是暴君”的辩题,将学生分成正反双方,让他们搜集材料进行辩论。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学生们会积极寻找材料,认真加工材料,主动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运用合理巧妙的教学设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学会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设计欠佳,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一头雾水,认为历史课很难学,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会养成上课敷衍了事的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第一,将学习中的知识点、能力点转变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是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能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例如,学习“美国的诞生”一课时,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问题,即“‘五月花’号来了,是走还是留?”“英国殖民者重重压榨,是忍受还是战斗?”和“革命胜利了,是称王还是民主?”……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课本的欲望。第二,把每课所教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板块进行教学。因为初中历史每课有两到三块知识内容,每块内容之间相对独立,每块内容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或知识体系。这样的课本编排体例适合分板块教学,而且小块内容更便于设计问题。一小块内容针对知识点设计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少量的问题阅读一板块内容,读完后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确定答案,课堂展示,教师点评讲解。在板块之间教师可做衔接性的讲述,从而完成一课内容的整体构架。这样小容量的板块更适合农村低水平学生的学习。

六、结束语

总之,只要初中历史教师主动承担起建立高效课堂的责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历史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

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必须从课程特点出发,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 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导向功能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如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因此,历史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驾驭能力,不仅要从教材中整理出相关线索,而且还要善于对教材的分散内容进行知识迁移。以明治维新为例,可构建如下图所示的知识框图,加强学生历史纵向、向知识点的联系。

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合理利用,要结合三维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裁剪,突出重难点。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课可并行授课,这样虽然打破了教材顺序,但整体上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掌握。

二、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探究情境

(一)问题情境教学法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由此可见,要想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讲解“全面的开始”一课时,我在运用PPT导入有关“”的历史资料后,提出了如下问题:的导火索是什么?在卢沟桥抗战的是哪一支军队?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的影响是什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带着疑问深入解读教材,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二)漫画演示教学法

漫画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漫画不仅会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而且会更加深刻地揭示教学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我就成功运用《肥猪赛大象》《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幅漫画达到了激情引趣的教学目的。当学生面对漫画哄堂大笑时,我却严肃的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党和政府又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三)广告导入教学法

广告导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安徽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则广告“古有陈胜王,今有大泽酒;惊天动地的震撼,荡气回肠的感觉”可作为《秦末农民战争》一课的导入。

(四)故事讲解教学法

如在讲授《商鞅变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一课时,可利用“立竿取信”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前面介绍的几种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歌曲、插图、名言、表演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加强指导,促进课堂知识内化

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进行方法指导。特别是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学习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

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具体表现在:(1)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重点;(2)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都是重点;(3)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都是重点;(4)凡是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课后有思考题、讨论题和练习题的内容都是重点。

总之,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需要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教材导向功能,实施多样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考与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洪明.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析[J].科学导报,2014(1).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素质教育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涵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历史观。而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最为主要的形式,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环节不仅要整理搜集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同时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其中既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这样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除了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同样也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地预习工作。而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新课之前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在下节课上课之前,通过提问或者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检查。

二、重视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一节完整的课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有效的导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同时,围绕着新授内容所设计的导入内容还可以起到引入新知识,做好铺垫的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就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技巧包括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诗词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功能。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开元盛世》这部分的内容,就先给学生介绍了杜甫的《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透过诗句的描写,学生可以看到当时繁荣富庶的盛世情景,从而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再引出今天的新课“开元盛世”,学生会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双向地沟通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就是缺乏这种互动,很多时候,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由于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教师都无法获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凭借主观的经验加上统一的教参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够迅速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营造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思考活动中。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努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围绕着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昭君出塞”的影视剧片段,在看完这个片段以后,学生自然会在头脑中形成很多的问题:王昭君是谁?为什么她要出塞远嫁到匈奴?当时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到底怎样?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情境的感染之下,可以自发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占据主动。

五、指导学生科学的记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的工作。然而,看起来很简单的记笔记,其中也蕴含着大学问。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提起笔来记笔记就顾不上听教师讲课,而一认真听讲就顾不上记笔记,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技巧的表现。课堂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整理知识脉络,以供自己将来复习巩固知识所用。因此,学生在记笔记时,无需把所有的内容都动笔记下来,而是简单地把一些知识重点、知识脉络给记下来,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除此以外,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脑袋也不能闲着,而是要对教师所讲地知识进行思考,要学会“一心二用”。当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遇到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讲课的速度,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在边思考、边记笔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听懂课、听好课。

高效的历史课堂是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历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谭红艳.试论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8期

[2]刘追湖.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1期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打造方法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开展“高效课堂”课题研究以来,我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进行了教学实践,现就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谈谈自己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一些方法。

一、课前精心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就要高效备课。历史学科的高效备课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把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的首要标准是“三维目标达成度更高”。准确把握目标,必须厘清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目标的制定所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把握课程目标的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学习主题中内容标准的不同学习层次的要求能认真分析、准确理解。这样,我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才能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才能真正在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上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打造高效课堂,还要加强对“学情”的研究。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一)抓好预习,认真了解“学情”。

预习是学习的起点,除了起到“先学”的作用外,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据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初中历史学科寓知识于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之中,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好学生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兴趣当中完成知识的预习。使课堂教学预习先行,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教师由此根据“学情”做出决策,设置教学环节。课堂通过对抗质疑、小组评价、当堂纠错、矫正反馈等环节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方法、体验成功,这就是高效课堂所要求的学生“进步”和“发展”。

(二)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实现(填空或思维容量小的问题为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要追求面面俱到,显得冗长繁多,难以实现。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分层目标。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只有人人都获得进步和发展的课才是高效的课。

二、过程认真组织,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崔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把教师在有效教学的课堂里发生的行为分为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一种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另一种行为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所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事关高效课堂的成败。

(一)课堂问题要有思维价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提问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二)重视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李炳亭在《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讨论中说道:“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学生学得有效,才能证明教得有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主”是学习的关键,方法是学习的依托。学法指导的重点要通过具体事例的引领、示范体现,让学生从模仿、比较中体会感悟方法的巧妙。

(三)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控制好课堂节奏。

1.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指向明确的学习要求。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

2.组织好“表演”活动。表演活动的开展要适时有度,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活动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实施,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完成,并能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进步。

第6篇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比较陈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的要求体现在三维教学目标上,历史教学不仅需要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也要让学生探究历史现象出现的基本背景,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定教,了解学生所需要的,正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前文提到,教师的授课模式应该摆脱灌输式讲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历史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的知识,并不一定会转化成学生内在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通过给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大背景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效果不错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划分科学高效的历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来,发挥小组的积极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例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编排一个历史小话剧,反映前,康有为与荣禄等人的论战,体现变法所遭遇的阻力。教师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适当的激励机制,巩固学习效果

历史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形成的一个共识。在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时,主要通过“三分一率”,所谓的三分一率即优秀分、平均分、低分与及格率几个指标,这一指标的变化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培优补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要抓两头,促中间,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让全体学生形成一种竞争意识,这是历史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本人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了适当的激励机制。首先,教师要及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的一句表扬,可能让学生产生对一个学科学习的持久热情。我班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厌学情绪比较重,但是唯独历史考试每次都能够及格,甚至个别时候还能达到八十分,这同我对他适当的表扬有关系,由于常受表扬,他历史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其次,教师也应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实现良好发展的竞争机制,这样教师上课的教学效果能够很好地落实,并得以巩固,形成了完整的竞争机制,为历史学习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三、总结

总之,构建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备课,立足学情,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最终构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

作者:宋立明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赵家堡中学

第7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影响因素

1.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

历史学科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对其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初中生一般认为认为历史学科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来说是次要的学科,因此,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教学表现得较为消极,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不浓,学习的热情不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教学效率相对低下,难以满足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许多学生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这样的教学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

2.教学的方式相对陈旧

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依然沿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机械讲述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课堂教学的气氛压抑沉闷,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种相对陈旧的教学方式是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缺乏对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的教学不是学生欢迎的初中历史教学,相反,如果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现实需要紧密联系的良好教学情境(如以带领同学们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方式创设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此促进初中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

2.以教师素质的提升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否实现高效课堂,很大的因素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是怎样的,教师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渊博的历史知识,以及缺少必要的教学能力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就难以胜任初中历史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对促进初中生历史学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低效的问题,因此,面对低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第8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32-01

如何学才能在45分钟内有最大的收获?这是学生们很关心的问题;如何教才能在短短的一堂课上使教学效果达到高效,这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有机结合教与学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呢?文章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部分初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历史课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和偏见。有些学生认为历史课是“副科”,有些学生感觉到历史课过于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学习,有些则为了考取某一高中,机械式地强迫自己学习,凡此种种,对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的这些偏见下,要使历史课高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且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对历史课的看法,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和兴趣。这样才能为高效历史课堂做好铺垫,否则,高效课堂就无从谈起。历史课程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中外古代、近代、现代史。在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面对相对枯燥的知识而言,培养兴趣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通过多媒体、小组互动等多样化教学形式,逐渐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是制约课堂效果的因素之一。我们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且要有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用“纵横法”“点――面法”“改编故事法”等方法,让历史知识生动起来。炎帝、黄帝的传说,学生会很感兴趣,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我们不妨把其他的呆板知识也以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既让学生在无意中了解了历史,又培养了兴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兼顾每个学生,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教师不要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不要仅仅以成绩评价学生,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地综合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学生对历史课存在偏见,其潜在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不到位。当然,近几年农村教师经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但还有极少部分教师对历史课认识不够,备课缺乏精细,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讲授等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观念和教学理念。要改变学生对历史课的偏见,教师先要改变自己对历史课的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地位、作用及重要意义,思想认识的改变会使历史教学产生全新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多渠道了解相关教学信息,使自己紧跟教育教学步伐,不能在新时代还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师生改变了传统的观念,才能为高效课堂提供前提条件。

(2)精心备课,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历史知识烂熟于心,倒背如流,无须备课;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详尽地讲解,备不备课不重要。备课是每一位教师上课前必要的环节,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深入地备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只有深入备好学生,才能确定教法。带着每个学生的疑问精心备课,才能顾及每个学生。教师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一味地讲授。例如,对较简单知识的学习,可以把全班分成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员自主学结,最后由教师点拨。还可以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不定期教学,在教室内不定期采用导学案(表格式、习题式等),在课外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或组建历史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既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又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3)设计框架式精简板书。框架式精简板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作用很大。经过笔者长时间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框架式板书结构整齐,有条理,对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大有益处。但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概括和总结,用词要简明扼要,准确无误。

(4)多种方式呈现历史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把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情景的想象。图片、影像和图表有助于学生的形象记忆,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把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自身做起,改变观念,及时跟进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更新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客观深入分析教和学的现状,采用导学案、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既要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通过高效教和高效学来打造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培养兴趣;自主探究;有效合作;多媒体辅助

随着对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一直是教师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有效、高效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从培养学生兴趣、构建自主探究学法、合理使用多媒体、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和总结。

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喜欢历史源于对历史的趣味性。新课程初中历史既具知识性,又具趣味性。如教材的编写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在文字描述历史人物、事件时增加了许多图片、故事。对此,教师可将历史事件、人物、文献资料等以动画模拟、影视、大屏展示等形式再现,就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比如,创设好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而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组织能力,“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最终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因此,构建有效的自主探究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1.探究问题要明确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

要想创设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境,教师就要创设能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的深化、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有所发展的情境。所以,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指令“看教材多少页”或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探究合作形式要灵活

根据内容及问题难度,教师可选择学生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或全班集体探究等形式,也可根据探究需要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交叉进行,使探究活动更加充分、深入。

3.探究中能互动交流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促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交流、互动,还要鼓励学习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动。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进行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历史知识由于其时间相隔太远,信息久远、容量大,学生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记忆繁重,这也是传统教学让教师口传笔授、学生疲于奔命的问题,而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1.建立合作小组

教学过程中,在所有学生明确探究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为目的,考虑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性别等因素,将4~6个学生分为一组合作讨论问题,并具体安排组内成员的职责,明确身份,让学生互相学习、帮助,共同提高。

2.培养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帮助等合作与交流的技能。

3.加强有效合作

要想有效合作,教师就要在操作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适时引导、建立机制。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任务,要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积极表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成为探究活动的一员,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适时给予学生引导、点拨、鼓励、竞争、评比,促使合作为解决问题服务,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例如,在教学“张骞出使西域”的知识点时,学生以导学案开展自主学习后,教师可安排学习成果展示:让学生在组内角色分工扮演电视台记者、张骞、随从、百姓,模拟采访以下问题:(1)“记者”采访“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了吗?前后经历了多长时间?第二次的目的是什么?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或作用?(2)采访“随从”:说说一路上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3)采访“百姓”:怎样评价张骞?由于组内分工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得以提升。

4.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评价学生,鼓舞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一下,你会做得比现在还好!”“说错了没有关系,我会帮助你!”“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你在合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小组同学谢谢你。”“别放弃,再试几次!”诸如此类的语言教师一定不能吝啬,适时肯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每次的进步,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可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心,从而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高效;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7-01

自主高效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模式是大有裨益的,本篇就历史与社会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模式浅谈了一些心得体会,其中包括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优势和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模式,参考性建议,可供参考。

1.注意课前导入和引言的选择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课前的导入和引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课前的导入和引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就决定了这节课的效率高低。如果一个课前引言完全不能让学生感兴趣,那么在接下去的课程里,学生也不会十分认真听讲和思考,想反,如果一节课之前的课前引言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那在接下去的课程里学生都会积极思考主动配合,教师就能更加轻松,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两点需要多加注意。第一:可以注意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注意时事热点作为课前导入。第二,将历史的实用性充分体现出来。很多学生都是不认真学习历史的,因为相对于地理数学语文英语来说,他们认为历史已经过去,没有实用价值了,不用用心学习,只需要应付考试即可。教师必须要纠正学生的这种看法和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态度,要告诉他们,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让大家不忘记耻辱和国家发展历史,更重要的是历史是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的。虽然历史和现实情况不同,但是不得不承认古人是智慧的,他们的很多处理历史上类似的外交事件和处理国家内部矛盾时的做法都是明智的,因此,可以加以借鉴,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意义之所在,在知道学习历史的意义以后,学生学习历史会更加认真努力。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算老师不加以引导,学生也会自行进行知识的探索,知识的探索是没有尽头的,只要探索,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因此,自主高效的课堂必须要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培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给学生推荐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和影视剧。在课堂上还可以穿插着上课内容给学生播放。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与正史不同的也是,野史也是历史,但是也是更加倾向于戏谑之说,相对轻松不严肃,让学生对于历史开始感兴趣,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另外,学生的兴趣还需要教师的配合,要想学生对于历史有兴趣,教师首先要注意课堂氛围,不能让课堂的氛围过于严肃和刻板,还有很重要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教师对于学生不能居高临下,教师要学会俯下身,成为良师的同时,还有成为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这个教师,也有利于学生接受这个学科的知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会主动向教师求助,教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此, 学生不仅会积极配合课堂教学, 更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 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中, 其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冲动和兴趣就自然得到了激发。

3.注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运用

科技发展后,科技的很多成果就应用到了教育领域,例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这些设备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多媒体教W设备的运用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可以播放视频、动画和音频等影音资料。教学课件多用于教师上公开课,课件的内容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这比以往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更加节约时间,一节课能够讲更多内容。多媒体还可以播放视频和音频,视频和音频多是关于课本内容的,可以放在课堂之前作为导入,也可以放在课堂之中作为课堂调剂。例如在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找一些当时遗留下来的重要的史料,纪录片等等,让学生观看,不仅是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到了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牢记历史。

以上几点是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所总结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 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第11篇

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师高效的讲解,更多的是指向学生高效的学习,指向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最大化发展。

一、紧扣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开展高效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指南针。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节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预定,尽量使学生做到每课一得,即在历史目标能力培养的方向上确定需要解决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达成的任务。

二、注重导入设计激发兴趣

历史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情感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可在教学中创设新情景。例如讲授《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教学光盘播放的七律《》,然后视频观看: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过草地等录像片段,让已过去了的历史史实直观、生动地展现在面前,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如此艰辛的最终结果又是怎样的?”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以此引入教学,使其学习情绪高涨。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历史课堂与数学课堂、物理课堂、生物课堂等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导致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的束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时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讨论。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如果教师只简单讲解,学生无法完全记住“丝绸之路”的路线。因此,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当时一名“导游”,作为“导游”应该向游客介绍哪些呢?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会自己去了解“丝绸之路”所经过的路线,它的沿途会有哪些重要景点,以及在当时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对“丝绸之路”印象深刻。

四、好的课堂检测形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历史课堂检测形式应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布置适当的课堂练习题。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写小论文。例如在学习了三次工业革命后,我布置学习写论文“工业革命利大于弊”“工业革命弊大于利”,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辩论,让学生明白了“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这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达到了双重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共青城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构建

在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快速掌握历史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以下是本人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变成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本身,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以成绩的好坏为标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只有将“教”与“学”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二、课前明确学习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学生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这不仅激活了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去获取所要求的结果。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赖以贯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为教学重点。在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后,才能更进一步的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无论是全班讨论,还是小组讨论,重要的是教师应让学生都参与讨论,将自己融入讨论中。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首先,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只是让健谈者或成绩优秀者有发言的机会,在课堂讨论时不善言谈的学生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可能不喜欢和不参与课堂讨论,对他们来说,发言也成了相当艰难的任务。因此,教师应为他们发言、参与讨论创造机会,开始时让他们就一些不太难,不需长时间发言的课题发言,善于发现他们发言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或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

其次,鼓励学生做出贡献。以认可、肯定、欣赏的心态对待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反应,鼓励他们为课堂讨论做出贡献。

再次,教给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很可能是因为缺乏交流技能,因此,教师要教给他们交流的技能,如何时发言、发言时间的长短、怎样倾听他人发言、怎样评定他人的看法、如何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乐趣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亲身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这种体验表现在由学生的身体性活动与感性经验而产生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动用全身感觉器官,用脑思考、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归纳、总结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扮演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如在讲述八年级历史上册《》时,关于对的评价“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怎么看?”这一问题时,学生对此各执己见,笔者灵机一动改变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当堂辩论:“之我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当了一回小辩论手,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通过这次辩论会,学生不仅有了让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掌握了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方法,为以后如何学好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创新教学策略

历史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使历史课堂教学不如新天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不让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历史人物动起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香港与澳门被列强侵占的经过,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港澳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教给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给学生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突破口,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六、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环境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变化更为复杂。在封闭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重点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开放式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这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综上只是笔者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中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笔者深信只要我们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断尝试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