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应用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例如曼昆和保罗•克鲁格曼,往往是在大学和政府机构交叉任职,这表明了宏观经济学确实是一门来源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实践性学科。由于宏观经济学涉及到复杂多样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完善中,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相对于国外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经济问题不同于国外,例如房价、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等,往往具有特殊的发生背景和形成特点,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我国高等院校多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宏观经济学基础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薄弱,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又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们经济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式教学尚无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认为研究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它的特点是适用的普遍性。狭义的研究式教学则是指就某一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增强学员素质,提高学员能力为目标,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很难将两种方式截然分开的,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高等院校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体现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标准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性直接表现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在校期间扎实的以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下面,结合我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式教学谈谈个人体会。
1.课题选择。这里的课题选择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要充分结合教师学期内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目标都要与你所要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教学本人承担的研究课题,例如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学校立项课题、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承担的委托课题等;二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当前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房价问题、人民币汇率、债务危机等。对于前者,由于教师本人自己承担的课题,熟悉本领域发展前沿和存在的问题,能够较好把握课题范围和发展方向,因此,一般也是由教师本人确定课题方向,让学生们在已有范围内自己选择;对于后者,这些课题都是学生们自己自由选择下来的,学生之间的水平和经验差异较大,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到最终课题的选择确定上来。我往往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开题报告,让学生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汇报一下自己选题的原因和想法,教师在这方面必须控制好课题难度,课题是否与课程相关、是否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学期展开研究式教学所需的课题了。
2.课题调研。研究式课题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不超过5名。调研需要提前布置,因为在学期初已经就学生负责组织的课题了,在确定教学日历、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文件时就应该将课题研究工作结合进来。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研究基础,经验缺乏,教师应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研究工作过程、关键环节,特别是前期的文献资料搜集、资料归纳、问题提炼是必须重要讲解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组织进行课题调研的途径包括:一个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部分资料绝大多数是与数据等实证资料;另一个是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文献,同时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也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积累初步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一定基础。此外,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我们还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调研,例如组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
3.课题讨论。课题分析讨论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讨论的具体形式、时间安排、点评均由教师主导。在实际组织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前沿课题发展,重点放在目前研究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创新方向上,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和介绍观点,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意见,其他同学就此课题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教师在此阶段发言要少,把更多机会让给学生。但教师在此阶段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有:调控学生发言,控制课堂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思想,并让发言集中在学术层面;引导学生发言,启发那些在发言和表达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研究生,同时就有关背景知识可做进一步补充;发现问题。研究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技术途径一般而言都不可能是成熟的,教师应及时发现研究生所提技术途径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做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局限于课堂上,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交锋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出来。个人的研究文章也在这个期间完成,字数可规定1000字以上。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成果均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出来。
4.课题总结。经过上面充分讨论交锋,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课题显然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和信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课题研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最后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目前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进步,特别是要表扬那些能够运用教学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还有能够不囿于已有理论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在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必须要始终将学生的思考出发点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我们讨论灾害影响有益还是有害时,可以归结于人们对GDP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从中发现GDP局限性。通过由实践到原理的循环反复,让学生恍然大悟,或由于英雄所见略同而带来极大成就感,所以这些方式适合于学生感性、好奇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重视对课程中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p#分页标题#e#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极其丰富,而其所联系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复杂多变,包罗万象,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式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独依靠一两个教师承担起来,是不可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在团队中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和科研基础,有的可能擅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有的可能更喜欢研究汇率问题,有的擅长于计量模型分析。实践证明,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经历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的效果会更好。
2.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宏观经济学课题研究式教学难度要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承担起比平时更多的教学备课任务,不但要熟知教材上的内容,还要熟悉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最新的研究文献,并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从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原理的根源,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研究空间,又不能任由学生发挥,要时刻体现教学要求。显然,这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或很少承担、参与课题研究,就不可能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深化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就不能有创新,就会大大降低研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消极参与。
3.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实证分析法,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三方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定义。第二,注意假设条件。我们都知道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第三,关注不同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4.注意激励与疏导。大学生承担课题研究,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体现在求知欲强烈,有热情,缺点是经验缺乏,方法不得当,有时由于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低落,缺乏耐心。还有就是个别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发言不积极,不愿意接触社会实践,只对理论学习很感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时,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实施方案和应对措施,根据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对以前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要对课题研究的外在环境利弊进行分析,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既要辅导学生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指导与被调查者接近和交谈的方式等。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征询与课题有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专家的意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为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便利条件,建立更多针对学生研究课题的调查渠道。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26-03
引言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转向多元化。用人单位选人的标准不仅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即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培养本科生尤其是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更是时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财经类院校相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实验课内容较少,动手机会少,更应注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那些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乐娟和任正德,2012),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学术界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的关注已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从导师制角度进行研究。王根顺和王辉(2008)坚持精英教育理念不动摇、改革教学计划、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努力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有效互动、推行“‘2+1+2’+X”本―硕―博连读的新型培养模式等。施秀剑等(201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主要有小组会议、个别谈话和电话或短信几种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了解学生情况,指导的针对性更强。马龙海和蓝宝江(2012)则从教师角度研究如何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他们认为大学教师应激发本科生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学习;引导本科生专注于研究主题,阅读相关高质量文献,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提升其创造力。二是从发挥科研平台作用角度进行研究。王巨克等(2012)就如何利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杜鹃和刘良民(2011)也认为应积极利用大学科研平台,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其科研能力。三是从其他方式展开研究。唐洋等(2013)将差异化战略引入本科生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过差异化人才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王继夏和杨洞晓(2013)则对低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学生自身、课堂教学、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国家特色专业、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有利条件,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科研培养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高校要培养出真正能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彻底改变本科生尤其是财经类本科生上课记笔记、作业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等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及高年级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为主、专业知识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本科生尤其是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对高年级财经类院校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科研能力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一是通过本专业老师开设的系列科研讲座以及研究专题课程,让高年级学生逐渐熟悉科学研究的特点、方法,进而培养其查找资料、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建立科研团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或暑期实践计划等,大学生可以更深入接触社会,更好地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热情,锻炼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开展工作能力,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三是借助于本科导师所主持的科研项目,通过让一部分专业基础较扎实的高年级学生参与课题调研、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科研实践的平台,提高了其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科学研究的能力,也有利于高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以及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校而言,其意义体现在:一是本科生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在为教师和学校完成科研任务、取得较高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高年级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有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以及课题的最终结题,也有助于课题主持人腾出更多时间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三是培养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为进一步进入本校及其他院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通过对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不足,从而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推进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年级本科生专业知识素养不足,科研能力较低
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否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而宽广的知识面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外在条件。由于高年级本科生在入学的前两年主要忙于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学习,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对本专业知识理解不深。加之高年级本科生未经过系统和长时间的文献阅读,难以掌握国内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及最新发展,导致专业知识面较为狭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明确清晰的研究思路,科研能力普遍较低。
(二)高年级本科生科研机会和训练机会少
因社会经济发展对校园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灵活多样,可将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作为毕业设计,因此,高年级本科生具有很高的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公开的想法较为强烈。但由于缺乏对高年级本科生行之有效的科研训练指导的机会,进而阻碍了他们科研能力的提升,原因主要有:一是高等院校没有高度重视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对高年级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对高年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完整计划,不利于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二是财经类高校的教师评定制度不利于学生获得足够的科研指导。因为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教仅注重教师的授课水平,对其指导学生科研能力的投入为充分考虑,使部分教师指导学生从事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的激励降低。再者,从学校层面讲,对高年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较弱,设立的项目较少,竞争过于激烈。除了大学生创新基金之外,高年级学生能够参与的科研项目少之又少,而对于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和社会实践活动则较多。
(三)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部分高校包括财经类院校的教学模式依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未考虑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等有机结合,未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采取的是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空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降低,难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提升科研能力。
(四)现行就业环境不利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部分高校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本源,而采取了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为割裂了科研与就业的关系。同时,学校的对就业的过度重视使大学生产生了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的错误思想,上大学伊始便开始四处寻找实习机会或兼职,影响了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多元化需求下财经类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发挥导师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中的作用
本科生导师是指本科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专业、学业等角度指导学习,侧重于学术指导,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辅导等,当然也负有育人功能,在生活上也应积极关心学生,帮助其更快成长。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导师忙于自身学业或教学等工作,对学生疏于指导。鉴于导师制的不足,本文认为导师制应从当前的单向选择逐渐过渡为双向选择,实行类似于挂牌选课的模式。具体做法为:由学院教授委员会甄别确认教师的指导资格,公布符合指导条件的教师名单,公开指导教师的个人学历背景、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指导人数、参与的社会活动等;接着,由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爱好进行选择,进而提出申请,并报请学院批准。当申请学生超过导师有指导名额,则调剂到其他导师名下。
导师的选择时间可以从大二开始,因为此时学生具有了一定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目的。双向选择结束之后,导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等其到高年级阶段,则根据学生基础挑选部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如数据的搜集和计量分析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导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并挑选优秀者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扩大视野,为毕业设计和就业做好准备。
(二)紧紧抓住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有利时机,加强高年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以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提高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观察经济现象、调查经济问题、分析经济现象和研究经济热点能力的创新型、高层次经济学专门人才。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教师培训和外出进修,不断优化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一流的教学团队。二是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研究,整合科研力量,突出公司经济这一特色。通过跟兄弟院校交流考察调研等途径,扩大教师的对外交流,以利于更好把握经济学发展方向及学术前言;同时,整合科研力量,建立中青年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取长补短,也可以适当吸引一批有一定科研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参加,争取建立一支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三是努力推出一批面向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主的科研项目,以经济学院科研团队为引领,以更好地运用经济学理论提升能力和拓宽视野为宗旨,强化高年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其应用经济学理论知识解读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热点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利用科研创新基金等项目,加强高年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
为了更好地借助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这一宝贵资源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科研部门对创新基金进行管理的同时,学院也应加强对基金项目的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等,调动导师与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一是对于参与了学生项目研究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奖学金、教师职称、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等评定时给予一定倾斜。二是对于获得大学生创新基金和暑期实践计划等项目的学生,除了学校给予的经费之外,学院可追加一定的配套经费,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争取产生更多优秀成果。此外,学院也可以与企业联合设立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科学研究课题,鼓励更多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四)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指导高年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历层次合理,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是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上佳平台。其中,经济学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密切,学院领导和老师也一直致力于营造学生科研氛围,有助于我们发挥学院自身优势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具体而言,可以依托产学研项目,实行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为高年级学生创造科学研究的途径,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巩固和发展学院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学院的社会服务工作。
结论
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强盛不衰的持久动力,而高等财经类院校又是培养这一类人才的重要阵地。只有大力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本科生尤其是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才能让其更好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满足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从而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才能为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娟,刘良明.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48-49.
[2] 乐娟,任正德.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2,(4):48-50.
[3] 马龙海,蓝宝江.科教融合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2,(3):42-44.
[4] 施秀剑,蒋索,赵翔.导师制在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效用和评价[J].科技信息,2012,(19):4-5.
[5] 唐洋,聂绍芳,牛佳丽.差异化人才培养中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52-54.
[6] 王根顺,王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3):44-48.
[7] 王巨克,罗学刚,王楠,戴炳业,张同存.依托高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中国轻工教育,2012,(2):66-68.
[8] 王继夏,杨洞晓.低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3-126.
Research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Mode of Senior
Undergradua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s
LI Yong-g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关键词】“课题+课堂”;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实战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战性。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教学重课堂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实战能力培养;重真空环境下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轻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实践实战。
工商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作为全世界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角斗场,北京市几十万家企业每天都在上演不见硝烟但却异常惨烈的商业战争。这就产生了对高质量咨询的需求,催生了商业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商业咨询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咨询师。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有大量学生进入咨询行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管理咨询师就成为摆在工商管理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
二、“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本质是利用教学促进科研,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目前,高校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突出表现在在学校层面缺乏对科研反哺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配套的激励措施,甚至教师在科研反哺教学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还没能得到充分的认可与肯定等(刘咸卫,2008)。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相关保障制度,为科研反哺教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高校深入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2010)。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需要集聚一批优秀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这些研究人才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专长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同时这些人才往往组成团队,承担着多种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并且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例如,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于2010年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团队中的主系列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每个教师均负责至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人才资源优势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李昌祖,冯雯,2009)。
三、“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理念、思路与逻辑框架
本项目以作者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一)教育理念
课题进课堂,课堂促课题。立足工商管理学院良好的学科基础,教师承担众多纵向与横向课题,提出“教师研究课题进课堂”、“研究课题反哺教学”要求。同时,通过课题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管理理论,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协助教师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
(二)培养目标
基于研究基础的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具有“厚基重实、明理善用”素质,具有较强文字表述能力、实践实战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三)教学平台
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课堂理论讲授与课题调研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通过“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管理理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同时,又为教师完成课题提供了保障。
四、“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过程
利用作者所在单位教师承担众多横向项目的有利条件与丰富资源,学院精心打造了一项“以教师实战项目带学生实战能力”的“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编写管理案例”、“撰写咨询报告”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成为优秀管理咨询师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以教师承接的横向项目和案例编写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先后有253名学生深入同仁堂、蓝景丽家、中国木偶艺术剧场、燕京啤酒、兰格集团等36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及管理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案例编写。学生先后参与编写了13个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有了全景式、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实战能力。
五、“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增强,其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单位满意度较高。近几年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一直保持较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就业单位包括国资委等国家机关,IBM、埃森哲等外资企业,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五矿集团等央企,平安证券、用友等多知名企业。同时,就业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评价较高,普遍认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实战能力强、英语水平高。12家用用人单位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同时,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普遍较为良好。学生就业后职业发展良好,能够较快走上领导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浅谈科研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4,101.
[2]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3]张宪立.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辽宁高职学报,2007(9):46-47.
[4]刘咸卫.回归大学育人本真: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29-31.
[5]解继胜,刘运广,庞广福.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35,52.
【关键词】研究式教学 国际贸易 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6-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国际贸易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大多数学生都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的。因此,大学对本科生的教育成为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关键基地。本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大多数学者提出了研究式教学模式,来对目前的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本文将对研究式教育进行简单介绍,提出在国际贸易学专业课上可行的几个教学模式,并对我国实施研究式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本科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毕业及就业的基本情况是,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这确实使得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人选择了考研或出国。而在这其中,据《人民日报》调查的毕业人数最多的十二个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人数位居首位。因此,对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下面是我国2004——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及去向情况表。该表中,仅以研究生人数和出国留学人员人数的加总作为毕业生选择研究型方向的人数。其实,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从事研究工作的人还有很多,此处暂且忽略。
另外,我们对湖南省31所本科高校,3所专门财经类院校分发了4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为362份。经过对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得到,有52%的学生认为目前国际贸易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并且由高达70%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面对学生就业后去向的多元化,大学期间的课程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但是,我国在本科期间的国际贸易学课程还比较基础,面对刚刚高考完的学生,本科期间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基础经济学和一些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方式,教学形式单一
在我国本科教育中,采取的还是传统大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这种课程教育注重基础概念、基本规则,注重理论和体系完整,配置大量习题反复练习,采用集中授课的方法,只是在教材基础上进行一些理论和规则的讲解,对于其实际应用的例子也不够深入,对于这门课程的前沿课题研究也没实际接触。国际贸易学的课程本来就是非常杂乱和困难的,如果不能采用多种新形式的教学,那么学生就很难对所学知识形成框架,更不用说扎实国际贸易学基础了。
2.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内容陈旧
在我国,“一本书”的大学教育仍在继续。由于科研力度和研究能力的不足,本科生所接受的内容大都是现成结论,教师上课时多数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了固定的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最后考试的单一形式。这使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师讲授的内容单一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并且经济类的知识又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授中,引入当前的新知识是很重要的。
3.教师资源紧缺,科研力度不足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剧增,师资空前紧张,大班课成为经常,研讨课难以安排。这使得一方面,由于教师资源的紧张,大学教师的应聘相对宽松,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研讨课程的缺乏,使得学生的科研训练不足,许多本科生思维僵化,创新意识不强。这对于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和探索之中,培养国际贸易学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另外,在我们对学生认为对本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五项的调查中,显示在前两位的是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毕业生去向对学生深入研究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能带给学生的提升空间不大的现状,并根据研究式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朝着研究式教学改革已经变的刻不容缓了。
二、研究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1.研究式教学的内涵
研究式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方法,什么是研究式教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为采用了多数学者认同的定义,“研究式教学”也可以表述为“课题式教学”和“发现教学”,源于布鲁纳的“发现法”。研究式教学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平台上,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成果平等地得到尊重和爱护,教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进而整理自己的知识[1]。它力图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进而实现研究和教学、教育与培养之间的统一。
2.研究式教学的特征
研究式教学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研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由过去传统单一的“讲授式”变成为“讲授—问题讨论”的多元结构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的采用,还需要教师就本学科前沿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题目进行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揭示经验、意义、情感和态度等,使真理显现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研究式教学还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威学说的意识,有助于创新人才的产出,同时也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研究式教学主张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研究式教学中,由于要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增强,因此,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地位,而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也主动参与信息的发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其中,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合作者、具有反思能力的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接纳学生的情怀。
三、研究式教学的实施办法
针对我国目前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课程的特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将研究式教学纳入教学改革中所能采用的方法。
1.专题化教学内容
对于国际贸易中的基础类课程,由于知识系统庞大,单一的授课会使得学习枯燥乏味,因此本文提出将课程内容专题化,也就是把一门课程的所有知识分作几个专题,这就把原本庞大的知识结构细化了。对每个专题,都按照授课、阅读与评述、研讨等三个过程进行。其中,授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研究兴趣,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选择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给学生阅读,并要求他们分成小组,围绕这些论文,结合小组的研究兴趣,确定一个主题,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形成研究综述这是每个专题的阅读与评述环节。对于研讨环节,它是在第二个环节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前一环节的成果,并交由教师与同学讨论,这样,可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交流思想,形成更多的创新思路,从而形成互相学习的局面。
比如,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由于微观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性和其研究分支较多,内涵丰富的特点,采用模块和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可以突出重要的研究领域,也利于更好地针对模块分配教师资源[2]。因此,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之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结合。而开放性的一个体现就是实施模块化和专题化教学,因为它要求学生在教室给定的专题类别内,依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具体的课程项目展开研究。
2.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既然传统的教学形式不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那么新的教学形式就呼之欲出。研究式教学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研讨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将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上。因此,本文提供的学习形式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的课题研究形式。
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授课时并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寻真理。并且运用一定的教学设备,启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研究兴趣。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重要知识,并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学会沟通、合作与分享,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这样,在对课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经济学的原理,还将知识运用了研究中,一举两得。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针对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热点,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指导他们走进图书馆与上网。
3.成绩评定多元化
现在大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个现象,平时不学、不思考问题,上课打瞌睡或逃课,最后考试前加班突击。针对学生在根源上不想研究、思考问题,只为通过考试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源动力和压力,本文将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制度来杜绝这种现象。多元化发展的考核制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全局”的单一考试方式为多种考核方式并存,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并且把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也纳入考核当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成果的评价,可以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以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考核中,就可以采取开闭卷结合的方法,让同学们自主选择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达到自动删选上课听课好坏的同学。因为,上课缺席或没有认真听课的同学会选择开卷,但开卷的考试难度大些;而上课认真听课的同学由于知识掌握的程度高,所以会选择闭卷,而闭卷的题目较为容易。当然,实务的课程本来就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所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应该纳入考核范围。
四、关于研究式教学实施的建议
1.合理组织教学
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对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加以合理组织和有效控制,保证各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机联系[3],使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优化组合,以最大程度地适应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教与学双方信息的反馈和调节,保证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提升教师水平、能力
研究式教学有其实施的基础。它必须是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在问题的引导下实施教学。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课题的支撑下进行研究式教学,根据具体的问题,实施研究式教学就有了内容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向的创新前瞻性。在信息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作为教师,不光是知识传授者还是知识获得的引导者。研究式教学要求教师的学识更高更广,能力更全面。
3.注意因材施教
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随时了解大部分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使教学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出共同要求,使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处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上,实现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和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实施研究式教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任重道远。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安排研究式教学。忽视传统教学作用、好高骛远、盲目跟风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何丽君,何丽霞.《高等学校研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J].教学科学,2006,9
[2]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2
[3]宋梅,迟乃玉,张庆芳.《大学本科生研究式教学的思考》.渤海大学学报,2010,6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8-0067-04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HOU De-hong
(Dep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51909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9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ir current research areas, teacher teams and cultivation plan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ir research areas are unbalancedly distributed as well; the strength of their teacher teams is high, but it is unable to mee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today; they have fairly high standards for student recruitment, and value research abilities. According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enhancing their cultivation quality: concern the western area; focus on research contents; expand the advisor team; optimize cultivation plan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China
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研究生专业,10多年来,该专业为我国体育界培养了众多人才,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授权点60多个,博士授权点9个。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教育是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我国体育理论研究培养学术骨干和带头人的重要渠道。但有研究表明,目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1]。因此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分布状况、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分布
1)博士授权点的地域分布。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9个博士授权点的分布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浙江大学(浙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和华中,分别占56、22、11、11。刘燕[2]等研究认为:“体育学博士点招生学校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26%、37%、21%,西南和西北地区为0。”显然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与我国整个体育学博士点的分布状况是一致的,这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需要浓厚学术氛围和深厚研究基础,同时与地区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西南、西北没有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表明这两个地区体育理论研究上和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不协调,这种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均现象也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授权点的学校类型分布。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约占67,其次是专业体育院校约占22,综合院校约占11。可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以师范类院校为主。
3)博士授权点的研究方向分布及研究特色。
(1)研究方向的学科分布。综合9个博士点的研究方向包括: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跨文化比较、体育管理与评价、体育社会学与伦理学、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体育基本理论、少数民族体质与健康、体育经济学研究、体育休闲心理学研究、竞赛心理学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体育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体育哲学、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心理学、体育新闻传播、体育组织媒体公关与体育赛事媒体服务等。
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来看,这些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体育经济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传播学。各学科及地区分布状况: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主要在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体育管理学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北和华中地区;体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也有所研究;体育传播学主要是在华北和华东两地。而且各学科地区分布不平衡,其中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管理学的地域分布比体育经济学和体育传播学均衡。体育经济学和体育传播学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说明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从各个地区的研究学科来看: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均衡,华南和华中地区的研究相对较窄。
(2)特色研究领域的分布现状。从各个博士点研究领域的特色来看,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如北京体育大学的奥林匹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的体育伦理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华南师范大学的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等。以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享誉世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9个博士点中,除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外的7个点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研究十分注重创新和自身独特的研究风格。
(3)不同类型学校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不同类型学校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专业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研究方向分布上的区别: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领域比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研究领域宽广很多,而且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细化,也很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和从其他角度来研究学科的某一方面。如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营管理、高等体育教育管理、体育产业运作与管理、体育管理体制等;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运动与社会发展、体育运动与社会、体育文化传播、社会结构与体育发展等。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研究则比较注重各个学科的研究:如华南师范大学,研究领域的设置为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休闲娱乐等,可见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综合性,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专一性。
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是博士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士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学术造诣、科研成果、知识结构、学术精神等都对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王蔚虹[3]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调查的博士生还肯定了导师在专业知识、学术兴趣、科研能力、治学态度以及道德修养方面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有超过80%的博士生表示导师对自己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治学态度、道德修养的影响较大,其中认为导师对自己治学态度影响较大的比例更高达90.7%。导师队伍的实力不仅是衡量博士点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关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师资队伍的现状:专业体育院校的导师数量明显多于综合院校的导师数量;导师队伍中不乏知名学者,他们德才兼备、见多识广、学术造诣深、科研成果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教学指导经验。如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文轩教授,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刊物40多篇,出版多部著作,如《体育原理》、《体育概论》、《当代大学体育》等;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国家级课题,广东省级课题,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海,是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第一人,任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首席专家、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主编《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奥林匹克运动》、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奥林匹克运动》修订版、《中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五环旗下的科技奥秘》。如此强大的导师队伍使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有了坚实的后盾,也为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另外,为了扩大导师队伍,加强对博士生的指导,一些学校通过聘请外校专家或是其他学院的知名学者共同指导、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方式不仅缓解了导师的指导压力,还加强了跨学科的研究深度,能更好地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
从招生要求、计划招生人数、课程设置、师生比等方面来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首先,从导师人数和招生人数也即师生比来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导师数量相对于所带的博士生数量来说是不足的。以下面两所学校为例:上海体育学院近3年(2006~2008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导师人数的比例都是1.21(上海体育学院每年的招生计划为10~14人,取平均值);华南师范大学近3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导师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53、43。师生比是一项衡量教育资源相对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师生比问题除了反映出博士培养的效率,更关系到导师对博士生培养精力投人的可能,对博士培养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3]。从以上的师生比来看,每个导师每届不止带一位学生,这样,导师的精力分配和指导就会比只带一位学生少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我们通过查阅各个博士授权点的招生简章和课程设置发现:第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招生考试要求通过外语考试,但较高外语水平的考试将许多学生挡在了门外;要求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文章,重视学生已具备的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等;博士生的培养时间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基本上是1年,论文撰写和求职时间为2年。第二,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学分制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学科前言探索,拓展学生思维。或是通过设立“教研室”、“科研小组”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让他们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4]。
通过对一些导师的访谈发现:在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人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文字功底较浅,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访谈在读博士生发现:他们认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导师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的完成至关重要;科研经费不足是影响他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因素;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不多;学校对学位论文的把关非常严格,有较完善的论文评审制度[5]。
4结论与建议
1)关注西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建设。经济发达的东中部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集中区域和研究重地。西部体育发展的落后,体育人才培养的滞后,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水平不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在“发展西部、建设西部”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应加大西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同时鼓励更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去西部,这样才能发展西部的体育理论研究,提高西部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水平。
2)注重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在地域上和不同类型院校中的分布不平衡,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领域比师范类院校和综合院校的研究领域更为宽广,而且各个学校都十分注重自身特色研究领域的发展。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还不够宽,比如残疾人体育、社区体育服务等研究比较少。另外在某些新兴学科或是交叉学科的研究上也不够,如体育美学、体育伦理学、体育哲学等。因此我们应加大这些领域的研究力度,重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3)扩大导师队伍,加强科研指导。“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导师队伍的强大,师资力量的雄厚是影响博士生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从调查的师生比显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导师数量满足不了学科发展和培养博士生的需求。基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导师队伍,建议对博导的遴选要求略微宽松,培养中青年骨干力量,以满足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现实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导师指导同一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科研能力的增强。
4)把好生源关口,优化培养方案。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招生,在生源的把关上比较严格,重视外语水平、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由于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许多具有极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因为外语水平稍差而被拒之门外,建议对这些学生在录取考试时,外语水平要求可适当放宽。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学习年限相对来说较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习年限的弹性应增大,学习时间的长度应增加;并优化课程结构,加重有关研究方法、研讨性课程的比例;同时还要加强博士生的实践能力课程,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
5)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国体育人文博士点数量不多,博士生队伍也不算庞大,加之当今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达,各个博士点之间应加强交流,实现校际间的导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学生和学生的频繁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学科发展,形成互动的学术圈。以“他山之石”来丰富各自的知识、开阔大家的视野,拓展彼此的思维,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静,薛翠霞. 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22-525.
[2] 刘燕,谢丹霞,吴贻刚,等. 我国体育学博士与硕士授权点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72-75.
[3] 王蔚虹. 我国博士生培养现状――基于四所高等学校的调查[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1):42-48.
一、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
如果应用经济性的理论知识较多的话,不仅会导致本科的教学内容重复出现,还会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除此之外,因为相关的考核机制以及职称的晋升不够合理,导致教师们对于学生们的要求逐渐降低,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自身的课题研究以及文章发表之中。而对于应用经济学的课程实施来说,它不仅要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需要对教师们的相关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然后要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
我国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除了课程体系要素的本科化色彩较浓之外,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较为突出。一般来说,学校为了方便管理而要求所有的研究生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相关的文件并统一要求所有专业进行规范统一化的课程设置,这样就导致不同专业失去了本专业的学科特色。除此之外,在同一个专业之中因为许多学生们进行互相抄袭或者教师们的检查不够仔细,导致学生们失去了个性化的培养,也违背了相关的教育原则。
(三)课程体系结构“学科化”特征明显
在我国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体系结构的学科化特征明显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因为相关的应用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缺少教学团队的支持,所以使之学科发展范围的局限性较大。此外,应用经济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不能够与我国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形式相结合,进而导致对相关的实践能力重视程度较低。
(四)课程实施过程“应用化”倾向不足
除了上述的一些问题以外,目前我国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化的倾向严重不足。因为我国的应用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而理科的知识占比较少,所以导致学生们的思考探索能力有所欠缺。除此之外,应用经济学的教师们本身的理科知识水平不足也是导致理科知识无法在应用经济学之中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教师们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学生们对其课程的探索和应用,进而导致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逐渐降低。
二、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
(一)课程审查机制
对于我国的应用经济学课程开展而言,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严格规范相应的审查机制,在课程开展之前要对相关的师资力量、教学的对象、目标以及教学的内容和考核方式等进行全方面严格的审核考察。此外,还需要对已经开设的课程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审查,以此来有效地确保所有课程的高质量进行,并且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研究生选课管理
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还需要注重研究生的选课管理,学校一定要对研究生们的课程学习计划进行高度的重视,然后对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此来充分发挥相关教师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所有研究生的兴趣和特点来开设开放性的课程,以此来充分发挥所有学生们的能力并促进其综合性的发展。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只有有效地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调整教学方式并促进学生们的发展。所以,教师们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和完善,然后加强研究生在教学设计和评价方面的参与度,然后通过交流互动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辅导并为学生们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教师们的专业素养,教师们要可以耐心地为学生们进行教学,并且可以自身不断潜心研究教学和课程,以此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为学生们进行更好地引导和教学。
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
(一)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课程考核
对于我国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而言,教师们一定要创新考核方式并严格课程的考核。在此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对于应用经济学的考核,并且要把考核与教学进行联系,然后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课堂考核制度,通过结合所有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以及教师们的教学方式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考核方式,着重加强并严格落实教学考核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成绩优异的研究生予以奖励而对那些不符合课程要求的研究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以此来让所有的研究生都重视教学的考核。
(二)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
我国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除了要创新考核方法并严格课程考核以外,还需要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比如说,教师们可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根据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科的目标来进行合理的教学考核,然后通过补考和重修的方式来对学生们的层次进行划分并淘汰一些不合格的研究生,以此来增强研究生对于教学考核评估的重视程度。
(三)严格课程教学管理
想要有效的促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还需要严格课程教学管理监督,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来建立经济实验室。首先,学校领导一定要严格要求相关的教师们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然后互相督促并严格执行。除此之外,在研究生的课程开始之前需要相关的教师们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备课,然后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标,以此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性发展。最后当备课方案出来之后,必须要交予相关的教学部门来进行考核和备案。
(四)完善课程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想要有效的促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课程评价监督体系,然后不断明确考核评价的标准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在此过程中,考核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并对考核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然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考核反馈,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并吸取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大家共同监督并共同进步,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团队的专业素养。
(五)积极创造条件,充实学科建设队伍
为了能够有效地确保应用经济学的课程建设质量,那么就需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并充实学科建设队伍,只有保证应用经济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有效地建立一支学科队伍。所以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在各方面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以此来吸引社会上或者其他学校的一些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来进行学科建设,进而才能够为学校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组建良好的师资团队,进而可以为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
(六)深度结合实际,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想要有效的促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除了上述的一些措施以外还需要深度结合实际并凝练学科的研究方向。因为应用经济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并且与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应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再者还需要不断凝练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以及考核质量的提升。
四、建设应用经济学实验室
当前我国的许多经济学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他们经常认为教学的理论性高于其实践性,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缺乏了实践能力的支持,理论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并且如果教师们的理论知识讲解较为枯燥无味,学生们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经济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可以同时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学生们的综合性发展。
(一)充实实验室软硬件,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而言,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内部的所有资源以及技术和教材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然后还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来选择正确的实践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们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巩固并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其逐渐地成熟和熟练。除此之外,教师们还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硬件资源的利用来提升学生们的能力,以此来让学生们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平衡。
(二)丰富实验方式
除了要充实实验室软硬件并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以外,想要有效的建设应用经济学实验室还需要丰富实验的方式。近些年来,在应用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如何合理的设计课程内容并使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让应用经济学可以符合当前时代的特点并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一直教师们经常思考并想要实施和改变的难题。因此,只有教师们不断的优化并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逐渐丰富实验的方式,进而可以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练习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能力。
(三)优化实验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因为应用经济学的课程范围较广且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并紧跟时代的脚步,同时学校还需要注重引进具有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师资团队,以此来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并发展相关的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才,进而确保可以在有效提升应用经济学实验室软实力的前提下来增强所有教师们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在确保应用经济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同时并为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们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简单地说,应用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就是教师们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应用经济学的实践课程进行了高度的重视。所以这就需要所有的相关教师们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积极的优化并完善相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然后严格加强对于学生们学习情况和教学考核评估的监督管理,并且要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进行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们的综合性发展,并且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周立新,雷显芬.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
[2]周成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改革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6(6).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栾 婕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规划研究室副处长。研究方向为信息化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信息资源产业研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等。
对信息的开发利用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相传的“结绳记事”以及“烽火台”的运用就是人类早期探索信息符号化和信息长距离快速传递的成功尝试。但是,只有在最近几十年,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作用,将信息看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信息的资源性
“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范畴。就经济学意义而言,所谓“资源”是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自然存在物,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等。有用性、稀缺性、可开发性以及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价值等属性都是资源性的具体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具备了“资源”的各种属性,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一)有用性
信息的有用性体现在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从认知层面上讲,信息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从实践层面上讲,信息可以影响主体的行为从而改变客观事物。
信息的有用性主要表现有: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信息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各种要素更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更大的直接效益。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于产品之中,提高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效用,信息含量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信息还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适时地各种经济动态信息、预测信息、决策信息可以引导宏观、微观经济的运行。信息在人们学习、娱乐等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稀缺性
信息也具有稀缺性,即对具体的使用者来说,有用信息总是稀缺的:一方面,有用信息必须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由于信息开发的费用限制和及时使用的时间限制,人们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讲,一条有用信息被应用之后,该信息的效应或价值就可能发生变化,对其他使用者而言这条信息的效用就可能减少。
(三)可开发性
如同其他资源一样,信息在利用前也需有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比如: 要进行观测、调查、采集以获得原始信息,要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分类、分析等加工,有的还需要进行智力创意活动,以得到与需求相适应的信息产品; 另外还要通过一定的传输手段送至需求者的手中。只有经过加工开发才能提高信息的有用程度或利用效率。
(四)成本投入
在信息的开发过程中,作为开发者要支付各项开发费用(需求者自己进行开发也是如此)。这说明信息开发需要各种其他要素的投入,需要成本。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信息的开发是一个生产过程。由于信息的时效性,以及需要维护、补充和更新等原因,已开发的信息资源还要不断地投入,因此,信息开发是一个持续的生产过程。
(五)价值和使用价值
同物质产品一样,已经开发的信息也凝结着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而信息除具有使用价值(包括其效用或其带来的效益)外,还具有价值或劳动价值。信息的价值决定了需求者必须有偿使用开发者所提供的信息产品。
现代资源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观念、管理、机制、投入等方面的现实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观念方面的原因,即对“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我们在2002年参加“信息资源利用与信息安全”课题研究时提出了“现代资源观”问题,以期概括对信息资源的一些基本观点,概括信息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资源观
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观念问题。这里提出的“资源观”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资源”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不同资源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对资源体系构成的看法、开发资源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利用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等。人们的行为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资源观”支配。
在不同的生产力阶段,由于资源体系不同,人们的“资源观”也会有所不同。在农业社会人们认为土地和牲畜非常重要,如果那时有“资源”概念,人们肯定认为只有土地和牲畜等才是资源。在工业社会人们对资源的理解和认识才得到拓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农业社会有农业社会的“资源观”,工业社会有工业社会的“资源观”。因此,人类对资源的认识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生产力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资源观”。
(二)“现代资源观”的内涵
所谓“现代资源观”,主要是想体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体系的主要特征,体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息资源的地位,体现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应采取的态度。
“现代资源观”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资源体系中的重要资源,它与其他物质能量资源一起构成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在现代资源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 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条件,信息资源是生产要素,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信息资源对其他资源起到节约、替代、拓展、创新等巨大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决定了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
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5. 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其他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
6. 以信息资源为劳动对象的信息加工、生产和服务的广义信息资源产业将成为现代社会最庞大的产业。
7. 如同对待其他资源那样,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及统筹规划,要像对待其他资源那样加大全社会对信息资源开发的投入。
8. 现代资源观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现代资源观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作者简介:胡伟辉(1977-),女,湖南桃江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58-02
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反映了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于2004年发出《关于要求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际运用转换的重要阶段,[1]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笔者指导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年,明显感觉近年来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有下滑趋势。本文仅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分析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相关措施。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下降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实际上是从第六学期开始的,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要求学生在该学期完成学年论文,并写成文献综述的形式,选题就是下学期准备撰写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学年论文实际上就是为毕业论准备。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第七学期,而这期间也正是学生忙于找工作、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以及准备各种考试上,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是应付交差。虽然学院有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文件,反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还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签署承诺书,承诺文章的原创性,但每年由于毕业论文的原因无法顺利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不会对学生的前途产生太大影响,学生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学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章,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论文初稿;有的学生把学年论文简单修改就作为毕业论文提交;极个别学生根本不按教师的指导意见修改,每次都提交同样的论文。
2.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丰富的专业实习经验或科研实践经历会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积累题材,有利于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论文。大多数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没参与过课题研究,没得到过系统的科研训练,没有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由于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有限,大学四年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实习或实践。一个专业的选题,如果缺乏对相关领域的调研或实践,仅凭期刊杂志或是网络资源等二手资料,往往是人云亦云,很难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也很难有所创新。
3.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导师的细心指导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职教师有10人,而近年来随着专业扩招,每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人数超过160人。学校规定一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最多可指导10名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的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按上限指导10名学生。按规定,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的次数不少于6次,有的学生论文改了7~8稿还是达不到要求,最后勉强糊弄通过。由于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加之有的学生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对教师的评阅修改意见没有认真采纳,致使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情绪有所松懈。有的教师只把握论文大的框架结构,对于论文的具体内容在审阅时大致浏览,没有仔细推敲。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大多是通过电子邮件,面对面或小组讨论的机会很少,缺乏有力的交流与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4.多数选题缺乏新意
好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2]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导师提供的选题通常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领域,学生如果认为完成困难或是不感兴趣,会自己寻找相关选题。学生自选的题目通常是已经被广泛研究的,如关于绿色壁垒、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等方面的选题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选择。这类选题资料查找非常容易,完成难度较低,研究成果往往很难有突破与创新。在指导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同一个专业的学生选题非常类似,且很多选题与往届毕业论文的选题重复。
5.对毕业论文的管理监控力度不够
为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学校和学院都出台了不少文件与具体措施。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学院制定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案对论文完成的每个环节包括选题、开题、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及最后的定稿、排版打印都规定了具体时间。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层层把关,对毕业论文完成的各个阶段还缺乏有效的考核监控机制,有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阅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状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教育将学生分散的理论学习凝练成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的最后一站。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对学生文献检索、独立工作、科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经过毕业论文的历练,促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能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国际经贸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从事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应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
2.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
学校及学院应积极鼓励本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设立本科生专项科研项目基金、组织国际贸易专业学术论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每个班都有一名专业教师充当班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班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方向、科研课题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尽早接受科研训练。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强,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实践的机会;通过进行实地调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科研锻炼,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3.加强教师指导论文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政策可以用来鼓励、调动、激发人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积极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教师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对于指导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挂钩。对于指导论文不合格的教师,应对其论文指导工作量进行一定的减扣,并适当减少下一年度的论文指导数量。让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把学生的选题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避免出现教师对学生论文选题不熟悉,只能从论文结构等形式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无法很好地把握论文实质内容的情况。加强师生互动,保证指导教师与每个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次数不少于3次。
4.严把选题质量关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题好一半文”,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关键。学院在征集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求每位具有毕业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并注意不与以往年度重复。国际贸易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指导教师在确定选题时应着眼于现实问题,确保选题的理论与实际价值。导师确定了选题后下发给学生,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能力,在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交流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于学生自选的题目,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大而空的选题。学院在汇总学生选题后,可以成立论文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审查,对有争议的选题或重复的选题,与论文指导教师沟通后再重新确定。
5.加强对论文写作环节层层监管的力度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只有层层监督,有效落实每个具体环节,有效控制可能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学校及学院可成立论文督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对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应严格按毕业论文指导书的要求,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对于敷衍了事、态度不认真的学生要特别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7):54-60.
一、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目标
随着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复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即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能正确看待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顺应这个要求,许多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中都开展了双语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的就是利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企业管理范围内各岗位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外语了解更多的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动态。
二、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双语课程建设是有必要的,但要真正达到其目的,还必须确立以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的不同优势,使之融入学校教育中,产学研教育模式将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变为一种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教师,而是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来自生产部门、研究部门的一线知识,充分参与这些部门的实践工作。另外,要解决双语课程建设在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也需要以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比如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外聘企业导师、借用“外脑”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内容
1.做好教材建设
在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中,教材的建设往往会关系双语课程建设的好坏。一般来说,教材的选用无非是使用外来教材和自己编写教材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来说都是可以考虑的。
(1)选用合适的外来教材
目前,在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中,使用的教材多数是外语原版教材或外译版教材。但事实上外文教材与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往往不太适应外文教材讲述知识的方式,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首先应该是确立一个观点,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并不一定要使用外语原版教材,选用外语和汉语互译的配套教材就可以了,但这个教材应该是翻译比较准确、内容比较符合学生阅读习惯、难易程度比较适中的。
(2)组织编写教材
如果没有合适的现成的外来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就要想办法利用产学研教育模式,自己组织校内外力量,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作为试点,把双语教材的编写作为精品教材来抓。自己编写的教材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按照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大纲作为指导性内容,遵循教学进度计划,整合教案、试题库等资源形成教材内容。
2.进行示范课程建设
(1)确立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模式有多种,目前大部分学校主要采取的是一种选择型、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挑选某专业的一两门核心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或示范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试点,获得一些经验后再逐步扩大到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课程建设最好也采取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
(2)选择示范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示范课程建设,应该先选择该专业的基础类课程,比如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示范课程。因为这一类课程相对来说,学习的难度并不大,课时比较充足,又是专业基础类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从一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时就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便利。
在确定双语课程建设的示范课程后,应结合产学研教育模式将此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部分,比如确立相应的教学改革类课题研究,在双语示范课程建设期间,以聘请企业、研究机构人员到课堂听课、讲课,设计调查问卷,搜集学生意见,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邀请企业和研究机构、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2.开展课程教学建设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示范课程建设中还应注意做好课程教学建设,主要是要创新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创新教学内容
非英语专业学生要通过外语学习专业课程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只依靠课堂学习难以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因此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要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双语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应该推荐外文文献、书籍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做好课前预习。
(2)创新教学方法
在双语课程建设的教学方法创新上,应该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特点,积极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可以大胆改革,尝试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由学生自愿提前做好准备进行知识的讲授,或是在课堂中由学生先提问,老师再讲授的方式进行讲授。或者是借助企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双语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借助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双语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
4.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的双语课程建设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工商管理专业中试点双语课程建设的也不多,几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很多学校,双语课程授课的教师有较大的选择权来选择双语教材、确定双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双语课程建设开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教师素质的影响。双语课程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全面型教师,既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能较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所以要开展双语课程建设必须重视师资的培养。一方面,注意对师资的培训。可以充分发挥产学研教育的优势,实行双师制,把校内的教师送到企业去接受培训,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注意引进符合条件的新教师,为双语课程建设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教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特点构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面临民族地区经济的现实问题,为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理论研究和应用型人才,为此民族地区各高等院校在经济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者针对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教学方法。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各地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区域经济学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学科特点主要有区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区域性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是与改革的进程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区域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各地研究区域问题,离不开研究区域市场的培育、区域所有制结构改革与演变、区域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改革、区域经济调控方式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2.实践性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突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主题,各地方政府在思考经济增长问题时,一般以某一行政区为单位,在区域特征基础上进行整体研究,地方性色彩很浓,注重选择适合本地的特定规律和做法,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又创造了很多新鲜的实践经验,这些多样化的经验相当一部分上升到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内容。
3.综合性
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虽然也涉及微观的、企业的问题,但更着重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区域总体规划、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府职能有关的内容,必须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不能体现其民族地区高校的特点
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与使用的教材与全国其他高等院校趋同,其民族地方特征未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知识准备相对欠缺,一些涉及区域经济学相关方法,如:各种数学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等课程未能开设,课堂教学择简章节授课,学生一知半解,难以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教材一般都选择全国统编教材,涉及地方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和具体问题的内容案例很少,需要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编写补充这部分内容,极具挑战性。
2.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较弱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高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能力有限。民族地区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数量少,代课现象严重,新增专业青年教师比例少,教学能力不高,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民族地区高校师资培训的经费欠缺,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国内或国际学术交流,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提高,不能满足为地方政府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
3.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测试方法传统单一
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大多数学校已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收集材料、PPT制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熟练、收集材料困难、PPT制作难度大、备课量大等。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区域经济学中面临的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数据分析、模型等,需要用课件影像资料来形象深动地阐明,而得不到运用,使其问题更加复杂化和抽象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既单一,教学效果又不佳。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受传统考试方法的影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基本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既简单又单一,造成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很难体现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4.区域经济学缺乏教学实践
区域经济学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应用性很强,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实践,又加上民族地区条件有限,很难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有些企业或部门怕影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拒绝接收学生的实习,即使学校有安排,大部分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缺乏教师指导,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结合实际科学设置课程,着力补充教材实践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现代经济组织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主要研究如何建立高效的经济区域系统。区域经济学萌发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形成学科的基本框架,此后发展很快,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课程开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民族地区高校经济学专业都开设有区域经济学课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内容应包括三部分:一是经济学基础,如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二是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空间经济分析和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三是区域经济问题实证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打好经济学基础,科学、系统的安排学习进度和阶段,克服因师资力量不足而因人设置课程的弊端。
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同时,应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大纲和补充教材编写工作中,以适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先进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用增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成熟的案例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2.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在原大专、中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面对本科教育层次,师资力量还比较弱,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新兴学科区域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更加缺乏,为了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问题,民族地区高校一是要实施各种优惠条件,搭建科研平台,引进人才;二是要送出去、请进来,将优秀教师送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与合作,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开设专业讲座,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教师深砧教材,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现学科新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确保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3.加大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高校要克服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被动局面,争取多方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为老师的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硬件设施,为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前提基础。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熟练和掌握多媒体的运用,要求教师要制作自己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通过课前大量的准备、课件的制作,节省传统板书时间,传授大量信息,既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法更具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革考核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程度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考试和口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问题分析的能力;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4.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适用型人才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民族地区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实践教学课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全面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如脱贫、环境保护、后发赶超、同步实现小康等,适时更新教学实践的内容,要求学生参与调研、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更要重视毕业生的实习,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要尽力组织毕业生到相对应的单位去实习,要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习工作,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自芳.区域经济学新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刘欣英.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探析[J].当代经济,2009(11).
[5]施晓丽.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10(2).
作者简介:黄明辉(1964-),男,仡佬族,贵州石阡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Discussion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
Huang Ming-hui
(South Guizhou duyun,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558,000)
黄付生(1980―),男,中央财经大学(北 京,100081),博士生。研究方向:资本运营与宏观调控。夏敏仁(1964―),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42),教 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现代经济增长在相当意义上是由投资、技术、人力资本和资金决定的,资本形成对经 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无可怀疑。所谓资本形成就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体系中资本存量的增加及 由此带来的生产与获利能力的形成与增长,表现为一个从储蓄到投资的过程,即资本的形成 机制与格局,然后才表现为投资的结果,即资本形成的规模与质量。
一、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理论
关于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国外的经验研究结果大都表明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间 成正相关关系。Masulis, Ronald.W(1990)所做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绩效与负债水平呈 正相关关系,普通股股票的价格变动与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Laxmi Ch and Bhandari(1988)认为债务/权益比与其负债水平的变动成正相关关系。从国外资料分 析,在发达市场国家中,企业内源融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见表1)。美英75%左右的企业都是 自有资金,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自有资本的提高,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有产品竞争,还存在资 本竞争。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支持 (项目编号:2008649009)。
纵观国际间的资本结构模式及其演变,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差异,不同国家企业 的资本形成模式不一。但不同经济条件和法制环境条件却引导着企业的融资行为,使企业 财务行为出现普遍的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在融资结构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现代资本结构 理论的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内源融资在各国均是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方 式,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票融资。
表1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金结构 (%)
国
家美英日德内源融资比重75753462 外源融资比重25256638 其中:金融市场13873
金融机构12245923
其 他0-7012
资料来源:李翔等《上证联合计划第三期课题研究报告》(2002)。
二、中国企业的资本形成模式:阶段、路径与结构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主要依靠财政手段以近似于 无偿的方式直接进行社会资金的集中与分配,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企业作为政 府部门的附庸,在国家吸纳其全部积累包括折旧基金的同时,也享有政府对企业资金的供给 。财政系统支配着整个资金体系,银行业务完全服从计划和财政部门的安排,并成为财政部 门的出纳。信用融资活动很不发达,其他例如商业融资和证券融资之类的融资方式很少使用 甚至遭到禁止,财政主导型的融资模式就形成了。如表2所示,1980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平均 资产负债率仅有187%。[1]
表2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1980―2002)(%)年 份198019821985198719891990199119921993 国有工业企业187 310 449 523 536 571
590 600 675
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2002国有工业企业 6826586516716374618360815897 587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2年。
(二)转轨经济体制下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在转轨经济的早期,中国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企业使用资金的效率:一是通过扩大企业利润 和折旧的留用比例,提高其内部融资的能力;二是通过“拨改贷”,将企业外部资金获取的 主渠道由财政拨款逐步转向银行贷款。1978年以后,国家先后推行了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 制、盈亏承包制、利改税、税利分流等方式,使企业留成所占份额从1978年的17%增加到1 991年的779%。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实行分类折旧率、加速折旧等方法提高设备折旧率, 改 变企业折旧留用比例,提高企业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1983年6月国务院决定,国有企业 需要的流动资金不足部分改由银行贷款供应。1984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颁 布了《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简称“拨改贷”。 从1985年起,对所有具有偿还能力的建设项目全部实行“拨改贷”的办法。这一政策实施以 后,企业投资来自国家预算的份额逐年降低,而来自银行信贷的份额则大量增加,利用外资 、自筹和其他投资所占比重也呈现出递增趋势。见表3,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来自 国家预算拨款的比重,1979年以前约占2/3,到80年代中期只占约1/4。[2]
表31981一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年份国 家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投资 总额比重总额比重总额比重总额比重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98126976 281 12200 127 3636 38 53289
554 198540780 160 51027 201 9148 36 153364
603
199039303 88 88545 196 28461 63 295441
654
199562105 30 419873 205 229589 112
1340919 653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国家财政或者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单一融 资模式逐渐被打破。1994年以后,银行融资虽然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其重要性正 在不断下降。1990年和1991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企业横向融资渠道的 开通,股票和债券市场在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开始了由单一财 政注资或银行贷款的间接方式向多元化市场型直接融资方式的转变。
表4给出了1995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结构的平均变 化情况。这里我们定义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按未分配利润与累计折旧之和计算,因此将上市公 司划分成“未分配利润为正”和“未分配利润为负”两类。从表4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内 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非常 低的,外源融资比例要远高于内源融资,而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完 全依赖外源融资。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严重依赖于外部融资。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外部融资中两种基本的融资方式,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也是资本结构 理论长期探讨的主题。表5给出了我国证券融资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发展情况。从中 可 以看出,在我国的证券融资中,股权融资发展相当迅速,从1996年开始就一直是最主要的证 券融资方式,占总的证券融资额的绝对优势。相反,企业债券融资比例则处于萎缩状态,目 前占证券融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5%。这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三、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麦迪森(1970年)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人力资源、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本资源三大类, 他通过对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在1950―1965年的15年 间,这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555%,其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 %。[3]中国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52― 1982年间 工 业总产值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资本增长的作用为50%―57%,劳动增长的作用约 为27%―31%,技术进步的作用是16%-19%。[4]李京文、武剑等人的分析表明, 改革前的 26年间(1953-1978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92%,其中,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为9307%,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204%,而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35%。 改革开放的20年间(1978-1998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的快速增长和生 长率的提高,而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则相对次要。资料表明,1978-1998年资本投入对 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60%,生产要素提高的贡献为30%,而劳动力总量扩张的作用仅为12 %左右。从我国经济增长的整个时期看,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带动的,资本投入贡献大, 而生产率贡献相对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水平,在生产率和投资 效果一定时,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必定是以一定的资本投资率作为前提。另一方面,由于农业 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工业中大量“在职失业”压低了生产率的增长。[5]
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资本存量,资本存量作为产出的一种投入要 素,资本形成过程不仅仅要通过其本身增长状况来考察,更应该根据资本存量与产出水平之 间的关系进行衡量。图1给出了1978-2007年间中国资本-产出比率K/Y及其变化率Δ(K/Y)趋 势,可以看出,资本形成过程明显以199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1997年之前,资本-产出 比率基本上呈持续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387下降到1997年的213,资本-产出比率的年 平 均变化率为-307%。然而,在1997年之后,资本-产出比率显示出持续的上升趋势,由199 8年的216上升到2007年的270,资本-产出比率的年平均变化率达到244%。前一阶段 的资 本-产出比率下降被归功于渐进式增量改革所推动的资本配置效率改进,而后一阶段的资本 -产出比率上升则被认为是由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资本深化(李治国等,2003)。[ 6]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尤其自2003年以来,资本-产出比率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其最近三 年来的平均增长已达到5%,仅从资本深化的角度对新一轮的资本形成加速似乎是难以解释了 。这表明自2003年以来的资本形成决定机制正在逐渐趋于相对不稳定,因此,通过信贷扩张 和新增货币供给加快资本形成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渠道正在发生变化。
图2 资本形成比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剪刀差”
图3 资本形成比率与资本的贡献率呈双向“剪刀差”
1995―2009年间,资本形成比率和经济增长率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剪刀差”,资本形成比率 与资本的贡献率呈双向的“剪刀差”,投资增长率与新增资本产出比也形成了“剪刀差”。 1995年以来中国的资本-产出比率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出现这个 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的形成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敏感。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可以 由资本形成过快、从而投资收益出现持续恶化来解释。这意味着,缺乏一个有效率的投资 体制和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张军,2005)。[7]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内源融资在各国均是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其次是债务融资,最 后 才是股票融资;但中国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自有资本构成的比例普遍很低,外源融资占据绝 对的比重,部分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甚至完全依赖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 比重平均超过了50%。要使得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从政府对经济 的管理方式,银行的社会身份,企业的主体地位,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等诸多角度出发 ,充分发挥市场要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能。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资本-产出比率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仅从资本深化的角度对新一轮 的资本形成加速似乎是难以解释了。这表明自2003年以来的资本形成决定机制日趋不稳定, 通过信贷扩张和和新增货币供给加快资本形成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渠道正在发生变化。近年来 的由于资本形成效率降低、投资收益恶化约束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意味着,缺乏一 个有效率的投资体制和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由于企业的资本形成 与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完善企业的资本形成与 资本结构来提高企业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谢 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2/GDP[J].经济研究,2007(2).
[2] 秦 朵,宋海岩.改革中的过度投资需求和效率损失[J].经济学季刊(第2卷),20 03(4).[3]宋 勃,陈海博.西方资本形成理论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6(12).
[4]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 配置的转变[J].经济研究,2007(4).
[5]李京文等.中国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2(1).
[6]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 析[J].经济研究,2003(2).
[7] 张 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J].经济学季刊(第1卷),2002(3).
一、加强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林业金融学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分支,是金融学与林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林业金融学在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优势学科和林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建立高层次的林业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和现代林业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可以为解决林业金融理论创新滞后于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和破解林区“三林”问题等提供持久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所谓“三林”,是林业、林区和林农的统称,是借用“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概念延伸而来的。所谓“三林”问题,就是由林业生态资源短缺、林区经济危困、林农生计困难而引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统称。林业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较强的生态外部性,使得“三林”问题有着与“三农”问题、“三渔”问题不同的特点。由于林业资源具有较强的生态正外部性,林木的生长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大,所以个体林农缺乏投资的积极性,需要国家财政的扶持补贴和金融支持。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急需金融理论的指导和学科的支撑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的流动逐渐活化;再加上森林资源的升值预期吸引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林业聚集,所以林业资本的洼地效应得以显现。因此,适时开展林业金融理论的创新研究,创立林业金融学科,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服务工作,是破解林业融资难题的长效途径,是保障林权制度改革和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根本举措,也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林业和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林业金融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使社会对金融人才尤其是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加强金融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开创与发展林业金融学科,既有利于搭建林业金融理论创新研究的平台,又能大量培养符合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特别是培养金融实业人才和金融管理人才。而林业金融人才充实到林业金融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领域,不仅有利于推动林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林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从而为林权改革提供支撑;而且有利于为林农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高林业产业资金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转型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林业金融理论发展滞后,需要林业金融学科的引领来实现超越
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发展与金融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市场机制。我国林业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基础方面,都与国际领先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借助学科平台提高林业金融的研究水平,明确林业金融的发展方向,使林业金融研究逐步由零散、无序和个别的分析与考察过渡到综合、系统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实现林业金融理论发展的超越;同时,把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产品设计的研究置于林权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进行,从而有效地解决林业金融服务功能单一和林业金融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四)林业金融研究的基础薄弱,需要谋求林业金融学科与国际的接轨
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在国际上,相关研究强调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进行总体研究,并追求其对社会经济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计量经济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时,国际上有关林业金融的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基础相当雄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2]。而我国林业金融研究的基础薄弱,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产品创新实践方面更是严重滞后。因此,通过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还将为林业金融学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启迪,从而缩小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林业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就联合开展了“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及其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对林业的投融资与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2007年国家林业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课题研究,随后国内其他综合类院校也开展了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金融服务的研究。多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研究基础,完全可以抓住林权制度改革这一有利时机,将林业经济管理与金融学2个学科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大力开展林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研究,突出学科特色。这将有助于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在林业金融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也将为林业金融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
二、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我国林业金融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面对现实的挑战,必须从强化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入手,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高林业金融理论的研究水平,为推动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提供创新的知识体系。
(一)林业金融学科定位模糊,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体系架构需要凝练
林业金融学科主要是从金融学和林业经济管理这2个学科演化而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财政金融体系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同时,尽管林业金融学科属于金融学科范畴,但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不同于纯粹的金融学科。目前,林业金融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应用经济学科,在吸收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融合创新,形成区别于农村金融、城市金融和其他产业金融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金融学科,建立一套完整的林业金融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等方面,都尚未真正破题。正是由于对“什么是林业金融”“林业金融的需求特征和金融供给状况如何”“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区别在哪里”“设立林业金融机构干什么、怎么干”这些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所以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林业金融产品的创新也极其乏力。因此,必须正视各种结构矛盾,探索林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对林业金融学科的核心内容进行界定,搭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架构,重构我国林业金融服务体系。
(二)林业金融研究存在偏差,研究思路、重点和方法需要明确
多年来,我国无法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除了林业金融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复杂、难度大这一客观原因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对林业金融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不充分,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和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对国家出台的有关林业金融政策的解读和论证上,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思路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较多地局限于传统,现代的手段较少。林业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系着学科的后续研究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滞后,不仅会延误学科的发展,也不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准确、有意义的支持。因此,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如果基础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在其指导下的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最终失败就是很好的例证。其改革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结果却是这些金融机构全部或者部分撤出了农村市场,背离了国家建立这些金融机构的初衷。即便部分金融机构没有撤离农村地区,但也大都充当了“存款机”和“输送机”的角色,把农村和林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了城市和其他产业领域,而农村和林业发展与再生产的资金仍然匮乏。
(三)林业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融合
目前,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要加大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力度,通盘考虑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和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但是,相关的研究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的探讨,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与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和整合;甚至有的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就是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全部,认为农村信用社的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林)问题也就解决了。由于林业融资制度以及技术条件的运用有其特殊性,所以运用一般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林业融资问题往往显得很牵强。因此,要破解“金融财政如何支持林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如何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职能定位与业务拓展”“商业性金融机构如何介入林业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村信用社如何改革才能形成高效率的投资机制”“农村民间金融如何实现规范化管理”“森林保险市场如何培育和发展”“公共财政的阳光如何洒向林业和林农”等问题,就需要在学科交叉的层次上进行融合与理论创新。
(四)对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科研平台和教材的建设有待加强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近几年学校承担的林业金融方面的国家、省部级大型课题较少,无论是校内的投入还是来自外部的科研经费都严重不足。这既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储备,也导致无力构建校内的林业金融实验室以及校外的科研和实验基地,进而间接地导致林业金融理论的研究与实际需求脱节、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同时,投入不足还影响了林业金融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导致林业金融方面的教科书品种不多、数量有限,且教材内容大都局限于我国的农村金融领域。
三、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保障措施
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谋划,深入研究我国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科学设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突出学科研究的特色和重点,加强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平和实力,从而适应新时期林权改革和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造就和输送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林业金融管理人才,并通过构筑林业金融科学研究的平台与基地,为林业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3]。
(一)明确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阶段发展的目标
1.学科发展的思路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业金融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为:通过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相互协调,把林业金融学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部分研究成果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林业金融理论与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体系建设的实践中。
2.学科阶段发展的目标
(1)根据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编制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规划,研究与确定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分别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林业金融学”课程,并将其作为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编写林业金融学教材;在金融学硕士点和林业经济管理博士点设置林业金融理论研究方向。
(2)根据社会对林业金融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林业金融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林业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以及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与创新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组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3)研究与构建林业金融学科核心课程体系,通过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全面构建林业金融相关课程学习的框架体系、把握林业金融理论发展的历史和脉络、了解林业金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和掌握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机理,以达到能够运用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分析现实的林业经营主体投资和融资决策行为的目的。
(4)建设林业金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基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校企、校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衔接,推动产学研之间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
(二)突出学科发展的特色,选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为了实现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目标,必须突出学科特色,确定研究重点;并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学科力量相对集中。林业金融学科主要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对林业金融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林业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为研究重点,以林业经营主体和林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林业金融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首先要参考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林业产业的特征、林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情况等;其次,要克服以往用农村金融等原理来解释林业金融服务中的现实问题、用农村金融研究代替林业金融研究的倾向;最后,要对我国林业金融发展各阶段的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着眼于林业金融的本质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对金融机构的形式进行修修补补上。根据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林业金融学科重点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应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林业金融支持的地位、作用、路径与体系建设;②林业金融需求主体的特征与林业金融资源供给状况的研究;③林业金融供给体系及林业金融供给主体(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行为的研究;④基于收益与风险的林业产业引资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⑤林业金融工具(产品)与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⑥林业公共财政体系与金融支持体系协调机制的研究;⑦政策性金融支持林业的发展模式研究;⑧林业经营风险形成机制与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⑨林业经营主体借贷行为与信贷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研究;⑩森林保险制度的研究;瑏瑡林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风险管理的研究;瑏瑢金融机构支持林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发展模式研究;瑏瑣林业金融机构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瑏瑤林业金融支撑体系与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瑏瑥林业金融立法与法律体系建设的研究[4]。
(三)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需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因此,在林业金融学科建设中,要注重吸引和引进外来人才,组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高素质的中青年人才为骨干、以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团队,以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造就一支一流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着眼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要制定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要为现有人才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其次要通过制定更为宽松灵活的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多渠道引进金融、财政、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第三要通过聘请客座教授、访问学者,或直接引进校外优秀人才等多种形式,优化学术队伍的结构。第四要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形成结构合理的林业金融学科的创新群体。一流学科的建设,还要鼓励学术团队开展创新研究,要支持他们在国家需求与林业经济前沿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寻求新的科学发现;要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提高林业金融学科的研究起点,不断提升林业金融学科的综合竞争力。
(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林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林业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第一,根据林业金融的发展趋势,丰富课程体系内容;通过设置“林业金融专题”等特色课程,以及增加新型的金融活动和业务方面的课程,如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基金管理等课程,以满足“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第二,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课程设置要体现国际化特点,把国际上的一些林业金融热点问题和领域纳入课程内容;同时积极采取英语授课方式,并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从而把林业金融前沿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第三,增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的学时和课程的性质(选修或必修)。总之,在林业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积极与国际接轨,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修订课程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从而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