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成本与收益

经济学成本与收益

时间:2023-08-16 17:28: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成本与收益

第1篇

一、教学成本的定义

教学成本是源于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包含教育成本之内,一般指学校培养一定数量合格学生在教学上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属于宏观概念。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特殊性在于其市场导向的特征较明显。高校除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外,还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因此,长期以来高校被认为是以育人为主的非营利组织,成本管理一直受到忽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已不再是全额拨款单位,教育经费来源出现多元化趋势,教育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越发受到重视,市场导向特征在高校局部领域显现。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中市场化较为彻底的一个领域,不必承担为全球育人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教学比重远大于科研比重,因此除了少量奖学金生外,留学生学费要远远高于同校的中国学生,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营利模式承担了为高校筹措经费的部分功能。正因为这种市场导向的理性特征,对该领域教学成本的研究要着眼于微观层面最基本的供求双方,需自下而上地审视和评判各类教学行为的可行性。因此本文所指的教学成本和上述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成本不同,区别在于视角是教育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而非学校。其“教学”二字包含了“教”和“学”两方面,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偏重于“教”的“教学”。

二、教学成本收益原理的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两个主体,也是我们教学成本研究的主要对象。从货币表现形式来看,学生付出的和学习有关的成本主要是学费,在营利模式下,学生整体付出的学习成本一部分转化为教师的收益(剩余部分支付学校成本和收益,本文不予考虑)。这种货币形式的显性关系很容易判断,但从隐性的非货币形式再来观察,情况要复杂得多。学生的隐性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显性成本中除了和学习有关的学费外,还有生活、住宿、交通等费用。学生的收益在于将来,是不确定的,这和学生的预判有很大关系。从教师方面来看,付出的显性成本是和教学无关的生活费用,隐性教学成本主要是时间和精力,而收益基本都是显性的,包括工资、奖金等可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福利。基本结构如下图:

参考经济学相关理论,教学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可简单概括为:剔除情感因素,在理性情况下,对师生双方来说只有在收益或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相关教学行为才有可能长期稳定地发生并维持正常质量。从学生方面来说,因为收益不确定,而且成本中的隐性部分包括很强的不确定性机会成本,因此学生的成本收益分析要比教师复杂得多。在师生这对主体关系中,教师的成本收益相对来说更确定,因此更可控,成为调节教学行为的主导因素。

三、教学成本收益原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出现的很多现象,其中留学生结构变化方面就有很多典型例子。例1:来华留学生一直以来以日本和韩国为主。由于日本和韩国的国民生活水平高于中国,而且离华很近,因此来华留学的显性成本较去欧美留学低得多。又由于同属汉字圈国家,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相近,隐性成本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非汉字圈学生所要花的小很多,再加上日韩在华有大量产业投资,对华经贸往来频繁,将来就业时的预期值较高,机会成本较低。综合起来看,来华留学是一个预期收益要大于成本的理性选择。例2:近几年,来华的韩国留学生明显超过日本留学生。从人口规模和国民生活水平来看,这是反常现象。但最近中日关系陷入僵局,而中韩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因此两国留学生对将来的预期出现截然相反的判断。韩国国内市场狭小,就业竞争激烈,经济对华依存度要高于日本,同时中国经济继续全球领跑,因此留在韩国国内发展或去他国留学的机会成本都比日本小。例3:近几年,欧美来华留学的学生人数大增,和日本留学生人数下滑形成鲜明对比。非汉字圈学生学习汉语的隐性成本一直较高,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才有可能达到日韩学生相同的水平。之所以来华留学人数猛增,主要还是因为欧美经济发展出现困境,年轻人就业形势不佳,而同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因此来华留学的预期和放弃的机会成本之比出现了逆转。尽管来华留学的欧美学生人数增加,但他们的隐性学习成本并没有降低,因此最后学有所成的人数比例还是低于日韩学生,这从HSK考试的人员结构比例和通过率可以得到佐证。

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还可以用来大致评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众多研究成果、设想、建议的可行性。如有学者早就提出在教学中要大量利用电教设备,多使用PPT等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陈旧模式。这样的想法笼统地看的确很有建设性,而且从学习者角度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疲劳度,对汉语学习产生更大兴趣,有助于提升记忆力等,也就是说,可以降低学习者的隐性学习成本,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做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我相信结果应该是肯定的,而且可以从国外同行那里找到大量例证。但我相信这样的建设性意见会受到相当多汉语教师的抵制,最后实施的可行性并不高。为什么?从教师角度来看,这么做明显会增加教学成本。成人的二语学习不同于高校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儿童偏重于兴趣的外语学习,要制作出能明显增强教学效果的PPT,需要花费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一般专业课程关注的是内容,PPT的主要作用是代替教师的板书,以节省板书时间。PPT列出所授内容的章节纲目即可,也可摘抄教材中部分文字材料,或者补充一些其他参考资料,增加一些图片。总体来说,制作这样的PPT不会花费教师太多时间和精力。而成人的二语学习关注的是过程,动态的展示效果很重要,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重复。事实上,现在对外汉语教材制作得越来越精美,体例和图片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只是静态的展示,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制作出能达到教材水准又不与之重复的动态展示和美化效果,需要掌握很多制作技巧,大多数汉语教师没有这样的技能。即便掌握了这样的技能,花费的课外时间也是巨量的。如果花费大量精力制作出的PPT效果还不及教材水准,反而不如在其他教学环节上加以改进更能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还有着课时量大、班级规模小、教学内容更新频率快、课型之间相关度低等特点,导致PPT的重复使用率低,更新节奏快,这些也会增加教师付出的总成本。在教师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长期增加教师付出的成本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可以说精美的PPT更适合出现在公开课或演示课等短期行为中。如果真的要在汉语教学中长期大面积推广多媒体化,那么根据成本收益的基本原理,只有两条可行途径,一是增加教师的收益,弥补付出的课外教学成本,如对制作精美课件的教师给予特殊补贴。如果国内汉语教师的总体收入水准能达到国外同行的标准,我相信多媒体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二是努力降低因采用多媒体化技术而让教师付出的教学成本,使成本的增加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如委托教材出版单位或专业技术团队统一制作可修改的标准课件,并提供相应的素材库,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随时修改使用;或者对任课教师进行专门技术培训,提高自制课件的熟练度,鼓励教师交流共享课件,降低教学成本;或者重建教师队伍,淘汰不熟悉多媒体技术的教师,引进已具备相应技能的年轻教师。最后一条在目前高校中几乎不可行,但如果在具有企业性质且追求教学技术现代化的汉语培训机构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余论和展望

成本收益中的要素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如“精力”的提法比较笼统,每个人学习某种语言的单位时间内所花的精力都是不同的,一般我们取的是众多相似条件学习者的平均值,所以“精力”一词可以改为“标准精力值”。“标准精力值”和不同效率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者本身的耐受力有很大关系,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探寻其中的关系。最终我们可以把所有影响的因子囊括在一个或若干个公式内,这些公式并不是为了计算出精确的数值,而是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各因子之间的博弈关系。最终的理想状态是建立一个相关数学模型。

隐性教学成本在所有教学过程中都存在,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受隐性教学成本的影响较大。探究隐性教学成本的影响因素,找出其中规律,可以解释这个领域出现的相关现象,并可用来评估相关研究的可行性,为积极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

第2篇

选择成本的演进的角度,可以发现成本在中扮演的角色。1880年代以前,由于制造业试图通过规模获取利润,所采用的加工成本信息通常是与单一活动企业的有关效率和总体利润的管理决策有关的。1880年代以后,垂直式综合型企业和金属制造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有关内部各步骤效率的信息,以便通过会计确定管理的差异。由于金属制造企业具有多产品生产的特征,因而总是期望通过范围经济来获取利润,管理者们开始寻求怎样获得恰当的产品成本信息的方法。直到1910年代,那些专门用来将成本恰当地分配于不同产品品种的制造成本系统逐渐消失了。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认为,“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它们较高的成本收益比率。在一个复杂企业中,当时的信息处理技术将耗费的资源恰当地分配于每一产品中的代价是相当高的。经营盈利产品,抛弃亏损产品的生产,其得到的利润可能难以补偿做出这种选择所需信息的成本。”(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尽管如此,会计师并没有完全放弃所有的产品成本方法。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成长起来了。为财务报告目的的公证会计师制度逐渐取消了用账外金额计量制成品存货的实务,财务报告的数据都是通过归集全部成本和财务账户的复式记账来取得。1950年代后,会计师开始设计与专门决策相关的成本会计方法,这促进了成本信息由外部披露转向内部管理,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雏形则过渡到了管理会计体系中。

成本会计的演进为我们理解成本在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从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关于企业性质的论述中可以获得这一基本框架的经济学逻辑:

1.如果企业要实现专业化生产,那么必然要面对生产环节,而成本核算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企业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所组成以便管理生产过程(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由于不能指望工人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准确无误而又程序正确地完成每一项作业任务,需要通过企业的形式来实现大批量而又很经济地提品,这就是一种专业化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专业化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专业化效率的作用必须在企业专业化利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由于专业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企业利润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是通过多阶段成本控制和定价行为来实现的,但由于同类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价格竞争,因此成本的战略控制就比定价行为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产的推进,各类成本逐渐发生并不断积累,通过成本核算和差异的反馈来实现专业化生产控制,在本质上是对专业化效率的评价。

2.如果企业要实现其基本目标,那么必然要面对生产过程,而成本是这一过程中管理决策的一个基本准则。

企业存在的又一个理由是在于管理生产过程(Paul A.Samulson,William D Nordhaus,2001)。经济学通常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利润的获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经济时期、不同的市场状况、变化后的技术条件等等都可能对企业利润目标产生深刻的。因此,企业经理作为对企业成功或失败承担责任的人,需要适时地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产量、价格、新产品、新工艺、广告等做出决策。成本分析在这类决策中常常是一个基本准则,没有成本分析的管理决策是难以想象的。

3.如果企业要改善资本结构,必然面对资金筹集,而成本披露则为这一行为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资本市场通道。

企业存在还因为其具有为大规模生产筹集资金的功能(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对企业而言,许多业务如开发新型商用飞机、研发微处理器等等,其所需要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19世纪风险爱好者个人提供资金的能力范畴了,就象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公司不能每年为新项目筹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那么,私有企业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是不堪设想的。”(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在今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渠道应首推资本市场。要有效开拓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必须向外部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早期制造业计算成本通常是基于评价因消耗资源所能得到的收益机会,以及控制产生较高报酬的内部程序和作业两个目的,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成本会计学的产生。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认为,“成本会计并不是为了成本管理的目的描述每一产品消耗资源的情况,而是为财务报告目的对存货进行计量。”(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这意味着,为了通过财务报告向外特别是向资本市场披露会计信息,成本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当然,除了资本市场动机以外,会计准则、税法等管制性条款也为企业财务报告提供了必要的规范。事实上,许多成本方法特别是存货计价法,提供了资产负债表上存货价值和收益表上制造费用的关键数据。回到企业的功能来看,成本披露显然为企业筹资行为提供了一种资本市场通道。

二、会计学成本的属性

通常,会计学家将成本理解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做出的牺牲,可通过为之所失去的或放弃的资源来计量。但成本倒底意味着什么,还取决于它所处的背景。正如罗纳德。W.希尔顿所指出的:“为了某一目的而以特定方法分类和记录的成本数据,可能并不适合于另一种用途……其关键点在于不同的成本概念和分类适用于不同的目的”(Ronald W.Hilton,2002)。

在会计学中,通常将成本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为了理解这些种类繁多的成本类别,更为了在会计实务中利用不同的成本类别进行管理控制、预测与决策、信息披露,我们必须追溯一个基本:为什么要对成本进行分类?关于这一问题有很多解释,但查尔斯。T.霍恩格伦的简短描述是值得借鉴的。他认为,成本目标是将成本分成不同类别的真正原因。为了指导做出决策,经理需要不同用途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某些事物或活动的成本,“我们把(这一事务或)这项活动称为成本目标,并把它解释为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任何活动”(Charles T.Horngren,1982)正是因为管理中成本目标存在多样性,决定了需要通过不同的成本属性去刻划不同目标的成本数据,以符合相应目标的性质。

一种重要的成本分类就是根据成本变化同组织的作业变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背后的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称为成本动因。这种分类通常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当成本动因变化时,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而变动成本则会随成本动因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这种成本属性是建立在几个重要假设基础上的:

假设1:成本的变动或固定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成本而言的。这意味着成本的变动性是某一具体的成本目标的变动性,而不是若干成本目的综合描述。

假设2:成本的讨论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这意味着超过一个特定时间段,由于契约或者其它因素,从最初的时间基点来看,原来被视为固定成本的可能会演变为变动成本。

假设3:总成本是线性的。这意味着从成本—动因坐标图看,与成本动因相关的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是条不间断的直线。

假设4:只有一个成本动因。这意味着其它一些可能的成本动因对总成本的是持续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

假设5:成本动因在一个相关范围内变动。相关范围指使成本与成本动因的特定关系有效的成本动因的变动范围。

这种分类无论在学上还是在学上都十分普遍,其意义可能在于:在决策层面上为成本的估算提供一种相对准确的模式。

另一类十分重要的成本属性是,通过成本追溯与成本分配来区别成本是与特定的成本对象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通过把成本分配到发生成本的部门或工作中心,使成本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在这一属性下,通常把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能够直接追溯到某一特定部门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而不能直接追溯到某一特定部门的成本称为间接成本。但是,在实务中严格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时是困难的,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素1:成本的重要性水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本数据的处理本身是有代价的。因此,某一成本数量越大,把成本追溯到某个特定成本对象就越具有经济可行性。

因素2:信息采集技术的可行性。信息采集技术特别是一些高的可能会改变成本在实务中的归属,就象条形码的应用一样,使以前只能当作间接成本的项目可以按直接成本来核算。

因素3:生产作业的设计。生产作业设计很有可能将某些设施专门用于特定产品,其所发生的成本归为直接成本。

因素4:合约安排。实际上,某些合约限制了给定部件的使用范围,这对该部件成本确定为直接成本提供了依据。

这种分类主要出现在会计学上,其主要意义可能在于:为企业管理行为特别是责任会计提供一个数量化依据。当然,如果将企业的委托关系延伸到工人一级,基于这种分类的成本,实际上也为企业契约履行提供了重要的评判基础。

三、经济学对会计学成本的突破

会计学成本主要从财务报告的目的来成本,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可计量的角度,通过一种资源交换或转换时发生的资金历史支出对成本进行确认与计量,以此为基础形成财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会计师也很少或几乎不会将那些计量困难的未来成本纳入报告范畴。即使是出于非财务报告的决策或管理需求,真正引起会计师们关注的不确定性成本也并不多。

经济学家对成本的注意力常常不同于会计学家或会计师,他们主要从决策目的来研究成本,其目标就是确定与各种不同行动方案相联系的资源的现在和未来成本。“对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那一部份。但是在会计的账簿中却将期间性的固定成本分配于产品,使得企业难以决定哪种产品盈利大而继续生产。”(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当会计师们的产品成本数据没有管理意义时,经济学家便不会为这些数据所感动。

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要比会计学家广泛得多,“企业账户仅包含有实际货币注入的交易。相反,经济学家则常常试图‘揭开货币的面纱’,隐藏在货币交易后面的实际结果和衡量一项活动的真实资源耗费。”(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因此,经济学成本,除包括了会计学成本外,还包括一些在会计学上没有反映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成本。特别是下列成本属性集中体现了经济学对会计学成本的突破: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被定义为选择一种行为而放弃另一种行为所需牺牲的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某种行为相联系的1美元的机会成本,应当被当做1美元付现成本来对待。(Ronald W.Hilton,2002)机会成本无论是在商业决策,还是在个人决策上都是广泛存在的,但行为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许多人都容易忽视或者低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2.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成本。经济学的结论是:沉没成本并不影响将来的成本,也不为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改变,因而与成本决策无关。尽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让沉没成本影响未来决策是不正确的,但人们却经常这样做。但是在产业经济学中,企业对预期沉没成本的分析,对企业是否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领域,具有直接的决策作用。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另外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是差异成本(差异成本是成本在两种可选择行为下的差异,也称为增量成本)的一个特例。这一成本概念的引进,直接导致了企业决策中的最小成本法则和替代法则。

成本的创新与经济学的是辩证的,成本理论的创新丰富了经济学的,经济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成本理论的创新。成本理论不仅在会计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历史地看,在经济学中,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理论的延伸和企业理论的基础。”(林万祥,2001)因此,成本理论创新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而且可能提供一些新的分析视角。同样,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成本理论的创新。这包括约翰。D.布莱克(John D.Black)对生产成本理论的最初贡献;肯尼思。J.阿罗(Kenneth J.Arrow)对信息成本理论的贡献;乔治。约瑟夫。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对信息成本、生产成本、产业组织成本、管制成本的发展与贡献;弗兰科。莫迪利阿尼(Franco 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 H.Miller)对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理论的贡献;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对犯罪与惩罚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理论的贡献;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对交易成本理论的贡献;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对制度变迁成本理论的贡献;以及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等人对企业成本理论的贡献。

第3篇

一、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石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的性质,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观点,表现为对企业的两种不同定义,一是科斯的定义,二是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定义。

根据科斯的定义,“企业的显著标志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他把企业和市场视为“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在企业之外,价格运动调节着生产,对生产的协调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实现的。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不存在了,与这些交易相联系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让位于调节生产的企业家一协调者。”②显然,科斯基本上是把企业理解成为一种与市场协调机制具有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行政协调机制。

关于企业的另一种定义是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和大多数其它组织一样,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③这里的契约关系既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明确的书面或口头契约,也包括不明确的契约,即所谓“默契”。

如果我们以个人为基本分析单位,企业所包含的内容就必然被分解为若干契约关系,参与这种契约关系的无非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和产出品的消费者。如果我们撇开这些契约关系,再来看企业的话,那么,企业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了。

显然,如果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正确,那么,意味着对科斯的观点之否定。詹森和麦克林强调的是“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但是,他们忽略了“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而科斯却相反,他强调的是“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而忽略了“契约关系”的确立过程,因而未能充分指明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市场协调的内在联系。企业不同于市场的根本之处在于它具有生产的功能。就契约关系的确立而言,企业确实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但是,作为一个与市场不同的、具有“生产功能”的企业,在契约确立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这些契约。这时,企业就成为一个层级组织。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贯彻过程就是在这样的层级组织中进行的。因此,全面地理解企业的性质,应该是把表面上似乎对立的这两种企业定义结合起来,企业既是个人之间一组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又是一个层级组织,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可见,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企业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质正表明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层级组织,企业是市场的对立面,它是一种性质不同的协调手段;然而,作为层级组织的企业恰好又是市场本身的产物。除非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一个“巨型企业”,否则,离开了市场,企业便不能产生。在确立了企业具有双重性质之后,后面的行文将根据需要而强调其中某一重性质。

尽管今天企业的组织形式存在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形式,但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最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现代会计学的发展和完善,而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和繁荣。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具有共生互动性。因此,以现代公司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构成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石。现代会计学的许多基础问题如会计主体概念等都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基础上。离开现代企业理论就没有现代会计学可言。

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因此,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探讨,有助于会计学界从更高层次理解和把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概念是一个古老的会计学概念。

13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会计活动中广泛采用的复式簿记(复式记帐)就已经有了“会计主体”的萌牙,但是,它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会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却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

虽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概到19世纪下半叶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上得到正式承认,但是早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出现之时,独立会计已经孕育着这样的基本思想:企业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其所有者的经济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主体基本假定促进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当然,会计主体概念的真正确立必须以企业经营独立性为前提。在独资或合伙企业阶段,会计主体概念虽然产生,但仍不可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只有到了股份公司制度阶段,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显地分离了,会计主体概念才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上,从而,在经济上要相对独立,必须成为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法人”。而公司制度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法人。但是,事物的发展并非如此简单。在早期,会计主体棗企业的所有者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企业的所有权。在相当长的历史对期内,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Concept),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虽然这个理论也承认企业在会计上是一个独立的主体,甚至也承认企业所占用的资产应当与业主或所有者分离,但是,它又突出地强调,企业的全部资产归所有者所有,企业全部的负债也由所有者承担,构成所有者的义务。所有权观念只是要求会计主体概念服从于业主严格管理和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需要,并不完全承认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在经营上的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

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Concept)。西方会计学者对主体观念的表述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上都包括:①公司与股东的关系如同与外界长期债权人的关系;②股东不拥有公司的经营利润(只有宣告股利及股利支付范围的份额才属于股东);③股东仅仅是公司的投资者,不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④财产视为公司占有与支配,而不属于股东;⑤财务报表是面向包括公司管理当局在内的全部利益集团,并非仅仅为股东编制。根据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相独立的主体。这个主体本身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而股东

则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拥有的资产是企业的资产,企业拥有的负债是企业的负债。目前我国的公司法体现了这点。

会计主体概念要求主体与主体的所有者以及其它主体严格区分开来,会计总是计量某一个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现代会计学的会计主体概念。然而,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不同,法人都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却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独资或合伙企业在会计上视为会计主体,但是,它们却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的是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这点正与我们前面强调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点相吻合。这也正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最适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度的原因之所在。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会计主体,必须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的财产权。而现代公司制度满足了这一点。现代公司制度可以从不同侧面来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制度至少包括三项内容:①法人财产的形成制度或会计学上所说资本金制度。在投资者依法将其资金投入公司之后,这部分资金就与投资者的其它财产相区别,投资者不再直接支配这部分资金,也不能随意从公司抽回。所有投资者注入公司的资金加上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②法人对其财产的权利制度。一方面,公司法人可以依法对法人财产行使各项权利如财产的支配权、使用权等;另一方面,公司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③投资者对公司法人财产及其权利的制约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①如果公司没有必要的财产,公司就不具备法人条件;②如果公司对其法人财产不具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公司就不可能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也不可能成为民法关系的主体;③如果公司没有法人财产权利,公司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这里,会计主体实际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同义语,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在现代公司制度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总之,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会计主体概念促进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有现代公司制度才赋予企业真正的会计主体地位,而会计主体概念从微观层面上保证了公司法人财产权不可侵犯,从而保证现代公司制度正常有效运转。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三、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

公司资本来源渠道不外乎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条。然而,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而没有确认权益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旨在矫正这种缺陷。其主要思想是以股东为导向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结构应该进行修正,把原来的股东权益(ShareholderEquity)分成两个部分: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EntityEquity)。根据前述企业的性质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财务报告应该报告主体本身的活动与状况,而不应该主要关心股东们的利益。如前所述,企业(公司)本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发达的金融市场把许多契约关系连接在企业(公司)这个连接点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只不过是这一系列契约中的一个部分。作为一系列契约连接点的企业(公司),与外界存在许多的契约关系,这些契约关系所隐含的经济利益关系都是财务报告所应该报告的。

(一)强调主体权益,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

根据主体观念,会计主体被看成是独立于其所有者的,那么,会计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拥有资产,会计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结欠外界负债。这样,某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应该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利益而不是其所有者(股东)的财务利益。从这点看,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报告会计主体的资本来源,而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列示的数额代表在资产负债表日资本投入的各种形态。在这里,资产负债表并不意味着反映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人在会计主体中的利益或权利;相反,资产负债表只是企业整体投资和筹资活动的汇总报告。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应该是“资产=资本来源”。

按照上述思路,资产负债表右边要进行相应修改。这时,资本来源包括:(1)负债。负债代表各种贷款人、供应商(以应付帐款形式表现)、雇员(以应付工资及退休金等形式表现)和政府(以递延所得税形式表现)提供资本的数额。(2)股东权益。现行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并不代表股东所提供的资本数额。尽管实收资本项目反映股东原始投入的数额,但是,留存收益却不代表股东的贡献,盈余是会计主体本身赚取的,而不是股东赚取的。股东实际提供资本的数额大于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实收资本数额。除了实收资本这种直接投入外,股东提供的资本还扩大到与使用这些实收资本相联系而又尚未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他们的权益资本成本(权益利息)部分。尚未支付的普通股权益利息本应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是,在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体现。目前公司对债券持有者的负债是按照其原始发生额加上尚未支付利息额进行计量的,普通股股东权益数额也理应如此计量。如此,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号概念公告的定义不同,股东权益不是一种剩余求索权,“股东权益代表着股东提供资本的数额。它包括他们直接投入的数额加上这些资本应计的利息。利息是使用资本的成本。权益利息是使用股东权益资本的成本。”④(3)主体权益。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主体实际上有三种类型的资本来源,除了负债和股东权益以外,还有会计主体本身努力所创造的资本来源,这就是主体权益。主体权益与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的留存收益并不是一回事。在一定时期内,某个会计主体本身的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资本来源数额通过净收益来计量。净收益应该是各种收入(包括利得)与各种费用(包括损失和权益利息)之间的差额。正如现行的财务会计程序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加到留存收益上去一样,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应该加到主体权益上去。然而,由于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一个成本项目加以确认,加到主体权益的数额比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加到留存收益的数额要小一些。某一特定时日的主体权益是截止到该时日为止的净收益之和。

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资产负债表左边反映某个会计主体的各项资产,而各资产项目反映各种资本形态的性质及其投入的资本数额;资产负债表右边反映取得资本的各项资本来源:负债、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显然,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提出的“主体权益”概念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

(二)现代会计主体概念: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的基础

如前所述,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指导会计主体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权观念。这时,单独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因为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债权人是唯一的、真正的“外来者”。而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要

的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看,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财务会计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权益资本成本的“待遇”就是其中一例。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目前,有些会计著作还认为债务利息从性质上看并不是费用,而是收益的分配,即对各种权益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根据主体观念,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与主体的所有者如股东以及其他主体必须区分开来。因此,从理论上说,利息费用、所得税和股利都是公司的成本或费用。但是,当前的财务会计理论却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而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把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违背了主体观念。它把公司这个主体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主体本身混淆起来了。这不能不说,当前财务会计不仅理论与实践相违背,而且理论本身也并不是一致的。

综合上述分析,安东尼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强调了主体权益概念,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会计主体概念,而且拓展了会计学的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学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权益资本成本的局限,从而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计量产权成本。

四、结论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以金融市场为依托,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讨论安东尼教授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并以此为契机对会计学概念进行经济学思考,以期拓展会计学研究的视野,沟通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讨论,形成如下结论:

第一,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从微观层面向经济学靠拢,从而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拢。

第二,企业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会计学必然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独立领域。从总体上看,财务会计为“契约关系”的确立服务,管理会计则为“契约关系”的贯彻服务。而现代企业是“契约关系”确立过程与贯彻过程的统一,又决定了现代会计两大独立领域将在新的层次上融为一体。

第三,企业理财的目标应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转移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来。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87-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新型应用技术类大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教师和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和学,结果却不能学以致用,所谓“费时低效”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转型后的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区域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人们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的推动下立足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满足多元发展的社会需求和特定区域发展需求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通过对辽宁省五所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往届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在校生未来职业规划、企事业单位对人才专业水平要求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探讨在新型应用技术大学中,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语言经济学

语言是什么?有的学者提出是语言使用上的“结构论”、“功能论”和“人力资本论”。前两种语言观对长期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语言终究是要服务于社会和市场需求,忽略了语言的经济价值,仅仅拘泥于“结构论”和“功能论”的大学英语教学必定会与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去甚远。于是,一门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为当今举步不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在1965年提出。他认为语言有四个经济学属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成本(cost)和收益(benefit)。语言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①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经济投资,要考虑投资成本和预期效益;②语言的使用体现了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③语言的使用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语言经济学的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大学英语教学应像生产其他资源一样力争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改变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的“费时低效”现象。第二,语言经济学理论强调“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一种或多种语言是对人力资本特定形式的投资,会产生经济效益。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之比,让人们理性地决定战略投资外语学习[1]。第三,语言经济学理论与市场需求和服务就业的社会大背景紧密结合,突出语言的经济价值,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与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三、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

1.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应用技术类大学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校生的未来从业规划,辽宁省人才市场对毕业生专业水平的期待情况;向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向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期待。

2.调查对象及方法。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辽宁省5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和65家外贸企业。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多种形式发放,并采用Likert五级量表,选项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调查者从五个选项中选出唯一的答案。

3.调查结果。①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满意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3%的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听力和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认为差或极差的占到58.5%,能胜任外贸企业相关职能工作的毕业生仅为11.2%,英语实践能力强的只有9.8%。②对辽宁省人才市场应聘者英语水平要求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从近几年辽宁省人才市场招聘的条件看,各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语言水平证书。多数招聘单位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为基本门槛条件,有的企业甚至会要求应聘者具备中高级翻译证书、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等。第二,具备良好的听力、口语和英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对所应聘单位相关的专业英语应精通。③对辽宁省5所新型应用技术大学不同专业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期待。问卷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希望在校期间能学到实用的、能为未来就业服务的语言技能。95%的学生对开设专业英语课充满期待,92%的学生愿意通过增加课时等方式提高听说水平。

4.向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在调查中,61.2%的教师对应用技术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水平这一目标上,完全忽视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78%的教师认为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理论性过强而实践性不高。针对语言应用技能训练与未来就业指向的内容较少,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的内容寥寥无几。83.6%的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仍然采取单纯的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教师认为应改变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

四、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实现低费用高效益。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2]。根据这一语言经济学观点,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其成本表现在为学成这门外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语言之后,由此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和效用[3]。课题组在本校现有的多媒体网络式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实施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外语人才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从学生刚入校时便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周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强化训练。教师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大量内容新颖、题材丰富、难度适当的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视、听、说”资料,制成图文和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大胆张口说英语,教师通过提问一些简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求他们用英语回答以训练他们的听说技能。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2.开展拓展课程,培养高级英语人才资本。第一,有关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课程。通过对英语国家的概况、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并为跨文化交际扫清障碍。第二,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第四学期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旅游英语、会计英语、建筑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此类课程是学生在掌握基础英语技能之后,针对各自专业而进行的系统学习本专业内的英语知识的过程,专门用途英语是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可以使语言教学、语言学习与市场经济需要挂钩,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技能,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也为应用技术类大学培养高级英语人才资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校企联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我校与地方企业开展了校企联合办学。课题组以校企联合为契机,定期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将大学英语课堂转移到企业实践现场,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参与企业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所学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其他应用能力,如团队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缩小教学质量和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符合当今“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实力,从而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语

语言经济学对当前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在新型应用技术大学中,语言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应用技术大学的英语教育应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地区的传统和优势,确定外语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注重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训练,积极开设一系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拓展课程,并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有的放矢的培养区域英语人才,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加强英语学习在市场运用中的具体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晓斌.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53-155.

第5篇

一、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现代金融市场和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资本成本为对象,将企业成本概念及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资本成本信息的一个新的会计领域。会计主体和成本是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

1会计主体是现代会计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会计主体概念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在19世纪,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当时,大部分企业组织都是独资或合伙形式,由其所有者直接管理,公开持股的公司十分罕见。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没有多大意义,相反更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从所有者角度来看,债权人才是唯一真正的“外来者”,在满足了这些“外来者”的权益之后,剩下的就是业主的利润。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重要的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是股权资本成本。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独立的个体,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的资本,即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债务资本和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股权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来看,是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拥有资产,是主体而不是其所有者结欠债务,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于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根据主体观念,所有原始资本都是由公司主体“外来者”提供的,无论从哪个渠道取得的资本,对于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有代价的。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股权资本成本都应作为成本处理,因为从公司作为独立主体而言,它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然而遗憾的是现代财务会计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而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股权资本成本的处理就是其中一例。

2成本是指在成本客体上耗费的全部资源的数额。

众所周知,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债务资本成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利息费用,而没有确认股权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认为利息费用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应包括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与债务资本成本,以及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在性质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债权人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在会计上称为“利息”,就是公司使用债务资本的成本;而股东也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也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公司使用股权资本的成本。根据主体观念,应用股权资本的成本与应用债务资本的成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从形式上看股权资本成本属于隐含成本,而债务资本成本属于显现成本。

二、建立资本成本会计对现行有关方面的影响

(一)对会计的影响。

第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冲淡了传统资本要素的地位冲破了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以资本为中心的局限,突出地强调公司主体权益,拓展了会计学的研究视野,沟通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学就是产权经济学。

第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根据主体观念,资本成本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把会计恒等式变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使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在会计上得到充分的展示,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观念。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及股权股利,应明确的是资本公积中只包含资本的溢价、资本外汇折算差额。因为接受捐赠的资产,从捐赠者来看,是为公司或经营者而捐赠,非投资者;资产重估增值,是经营者对资产投资、保管和使用得当而带来的,非投资者带来的,所以这两项应作为主体权益,单独设置一个“主体公积”科目来反映;股权股利是留存于公司尚未分配的股权资本成本。另外从保护股东权益出发,还应设置“经营风险准备”科目,计提了经营风险准备,就不再计提法定与任意盈余公积,但仍应计提公益金,这时的公益金不再是职工集体福利基金,而是员工离退职及遣散安置等费用的准备金。这样主体权益包括:经营风险准备、主体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的建立将使公司成本发生三大变化:

首先,利息费用将广义化为企业的资本成本,既包括债务资本成本也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利息费用不再是一项期间费用,而应将其视为一项成本核算处理;

其次,企业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中将包含占用的或生产产品所耗用的资本成本;

最后,自建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将包含在建期间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

第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管公司的盈亏,投资者都可以取得股权资本成本,所以公司的经营风险从投资者转向经营者,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传统会计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净收益的组成部分,从而高估了净收益,使净收益的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可能导致公司管理阶层和股东等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资本成本会计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相应地减少了净收益,按照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构想,这时的净收益才是真实的利润,这个真实的利润将显示出公司扣除其使用的资本成本之后还赚了多少,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反映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资本成本会计确认和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能够揭示有关市场风险的信息,而这方面的信息是目前净收益计量所无法揭示的;

其次,它消除了企业资本结构差异的效应,减少了传统的销售收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比率所产生的信息误导,提供有用的信息;最后,将使公司报告的净收益数额不会因为资本来源差异而受到歪曲,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当然将股权资本成本确认为成本,还将使公司自建的各项固定资产与外购或租赁的各项固定资产计价具有可比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功能。

(二)对公司的影响。通过资本成本会计的处理,公司的经营风险从投资者转向经营者,由于经营者要承担更多风险,必须赋予其更大的权力,所以经营者的权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重大决策权发生了位移。而董事会的权利应相应弱化,但其监管地位应得到加强,所以应该修改公司法:第一,将现有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合并设立一个监事机构,该机构处于重大经营决策的备案和监督地位,经营者应定期向监事机构报送财务报表,但其仍保留解聘或聘任经营者的权利。该机构人员由股东和债权人构成,对股东大会和债权人负责。若该监事机构未履行或不尽力履行其职责,而给股东及债权人带来损失,要承担经济及法律责任。

第二,当公司实现利润时,应按规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当风险准备金达到股东权益的50%时,可不再计提;当公司发生亏损时,可用风险准备金弥补亏损,补亏后的风险准备金不得低于股东权益的25%;当累计亏损额达到风险准备金时,应准予其破产。

第三,经营者加入本公司,可根据股东的要求或双方协商确定,由经营者先期注入一定的风险准备金。当监事机构发现经营者从事高风险业务时,可要求其退出该项业务,或要求其提高计提的风险准备金率。

第四,当公司破产时,以破产的财产先偿还债务,有剩余的可在股东之间偿还,如还有剩余的才可在经营者之间分配。

第五,股利发放的最终决定权属监事机构,但应充分与经营者协商,取得一致。另外以股东、债权人为代表的委托人与经营者之间是通过双向选择,不断“博弈”达到均衡,以此来确定股东的投资报酬(即股权资本成本率)和计提的风险准备金率。

(三)对股市的影响。

股权资本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使风险报酬率降低,投资者的报酬较为稳固,使股市真正成为投资者投资及转让股票的场所,而非投机的主要场所,投机应在金融期货、期权市场上,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投机行为的发生,有利于股市健康平稳发展,同时也避免或降低股市的泡沫,也就避免或降低了经济中泡沫成分,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从某个侧面展示了当代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因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体特征,总是表现为分化与融合的辩证统一,会计学科也不例外。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一切成本包括显现成本和隐含成本。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却仅仅确认和计量显现成本,对隐含成本却视而不见。两者之间缺乏统一性,既对会计学科的理论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为它们的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之处。例如:在投资项目立项时,按管理会计要求对此项目进行评价,当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却由财务会计来评价和考核,由于两者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使得人们无法据以了解投资项目立项时,所要求达到的投资报酬率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实现。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解决了这个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统一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成本”口径,而且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

(二)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使企业的净利润更具有经济意义。

首先,实现了对会计利润的经济学改造,使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拢,也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真实的净收益两部分。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虚增了企业的净收益,从而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还其本来面目,使企业的净收益真实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会计学的净收益实际上就是目前经济学界流行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它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企业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而消除了会计学与经济学对企业利润在认识上的差异。

其次,传统财务会计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计算出的净利润包含股权资本成本,因此,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就缺乏其应有的经济意义。引入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后,在损益表上的净利润,就是扣除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将更具有经济意义。

另外,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冲淡了传统资本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企业主体利益,更加全面地体现了会计主体观念。在资本成本会计下计算出来的净收益指标,有助于会计的焦点转向企业主体而不是基于股东进行信息披露。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会计则突出人力资本要素的地位,它们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构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通过会计学科确认与计量资本成本,提供资本成本信息,将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收益与风险联系起来,反映企业实际已承担的风险与报酬,实质上体现了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从而将企业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会计信息上得到反映。在有效金融市场上,资本成本代表着金融市场的一般预期收益水平,标示着企业的市场地位,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社会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另外在已实现的股权资本成本中用于再投资的可免税,用于发放股利的应补交所得税,有利于鼓励投资者再投资此外,通过在会计学科中确认与计量资本成本,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利于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并提高管理效能,使公司的价值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得到合理的反映。有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降低成本,从而约束人(经营者)短期行为、保守行为、“消费”行为和偷懒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促进职业经理(即经营者)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使经营者得到更大的权力,肩负起更大的责任。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理想的奖励或激励报酬为基础,它使因(管理行为或决策)与果(主体权益的创造)紧密地连在一起另一方面使经营者从被利润束缚中解放出来,敢于投资于长期才能见效的项目,而不必顾及短期效益。明确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也有利于更好地在会计上反映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资本成本会计融合了经营者和股东双方的观点。

[参考文献]

第6篇

1、高等教育成本及其成本分担

高等教育成本一般指在高等学校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一切费用,也即是高校的在校生在学习期间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参照教育成本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就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高等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创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该理论基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把高等教育成本分为教学成本、学生生活成本以及学生机会成本三大类,认为按适当的比例向受教育者收取一部分学杂费以补偿教育成本,同时对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是必要的。简而言之,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实际上是指出了高等教育费用的承担主体应该包括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学校自身及受教育者个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即为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即谁受益,谁支付;谁受益多,谁支付多。

2、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已经由政府、个人、社会共同分担。对学费标准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实际成本;一种是按日常的运行成本。由于成本计算的复杂性,通常我们选取的是后一种办法。这一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呢?需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究竟应该怎样计算,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究竟一年需要多少经费。二是分担的比例应该怎样确定,学费在培养成本中占多少为合理。现行的高校学费标准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定的,有其合理性,但按日常运行成本核收,其科学性尚有欠缺,当前高等教育学费也存在一些问题。

3、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高校学费涨幅过快且收费太高

自1997年全国范围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及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宣告了我国免费上大学的历史结束。高等教育的学费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现行高等教育学费制度考虑较多的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计量问题,较少兼顾到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引起各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在地域、城乡分布上的不均衡。对所招收的学生不论其来自城市还足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收取同样的学费。伴随着高校学费的逐年攀升,却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尖锐的内在矛盾,即公众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付费能力的矛盾。

3.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缺位

在抱怨高校收费太高的同时,高校也叫苦连天,办学经费紧张甚至入不敷出,学费只占高等教育成本的一小部分,还可以继续提高。这就暴露出了成本分担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成本分担政策的过程中,如今出现了成本分担缺位的现象,即政府没有提供全部的基建费用,为了解决基建支出的问题高校高收费便成为了合理的借口。其次对于高校成本的核算技术一直是广大研究人员努力探究的对象,由于教育事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很多东西难以量化,这样也就使得高校成本无法准确地制定学费标准。

3.3、学费标准不合理

学费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教育成本中个人所应分担的部分,教育成本则源于高等教育的费用和支出。高等学校在制定收费标准时,总是把高校费用中的所有项目都归入教育成本。同时,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高校的资源与经费不合理消耗与开支数额巨大,浪费严重,直接表现为高校的费用不合理,特别是其中包括离退休人员费、公费医疗费或非教学人员费等在内的“非教育性”费用比重过大,如此导致教育成本在“不合理”地攀升,使得按教育成本一定比例收取的学费超出了学生个人分担成本的合理范围,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

3.4、收费有违收益规律

首先,我国教育财政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投入的资金是不一样的。这种财政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造成了各教育阶段学费难以体现不同的收益规律,其中以研究生收费最为典型。研究生目前采取免全部学费、单位交、个人交几种收费方式,但学校为了增加收入,除大力扩招自费生外,还大规模举办各种专业学位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利益驱动下,有的学费偏高,学校对这部分研究生疏于管理,致使研究生总体质量下降。

其次,不同学校或不同专业间的收费差异也不明显,指导价或区别定价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失效。实行指导价政策旨在合理体现学校、专业间的成本或收益差异,但几乎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按规定的最高限额收费,这就使指导价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效果。确定具体学费标准的主体是学校,在高等教育仍属“卖方市场”时期,学校自然就有按最高标准收费的倾向,且在目前体制下各专业的培养成本与收益在技术上也无法加以区别汁算,所以也就导致了学生交纳了超过了合理收费的高教学费却没有享受到高校所应提供的相应教育服务及其所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3]张怡.从供需角度看高等教育学费价格[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8).

[4]王婧,石轶.对教育高收费的经济学思考[J].教书育人,2006(6).

[5]徐国兴.高等教育学费和机会均等[J].教育与经济,2004(4).

[6]高阳.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现状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7]徐晓辉,王光宇.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2006(9).

第7篇

关键词:税收遵从;行为经济学;损失规避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3-0084-06

收稿日期:2011-01-16

作者简介:吴旭东(1956-),男,辽宁铁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财政与税收理论方面的研究。E-mail:edwxd@dufe.省略

姚巧燕(1977-),女,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E-mail:

提高税收遵从度是当前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优化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广义的税收遵从一般包括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政府的征税遵从和用税遵从等,但在理论探讨和实务操作中,目前更被关注的则是纳税遵从,因此,税收遵从与纳税遵从一般做同义看待。目前在我国,关于纳税遵从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对纳税遵从的分类、影响因素、纳税遵从成本和不遵从的识别等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也经历了从最初的理论基础分析到以A-S模型为基础的系统性研究的发展,并引入了博弈论等现代经济分析手段,得出了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从目前国外经济学发展的态势来看,行为经济学日益成为极大拓展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围与解释能力的新兴经济学范式,在税收遵从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

一、文献评述

在税收遵从问题方面,Allingham和Sandmo[1]以理性人的假设建立了纳税人预期效用(收入)最大化的A-S模型,该模型探讨了在某一静止时点和固定税率条件下,个人决定申报多少所得或者隐瞒所得,即是否选择纳税遵从,与其预期收益最大化有关,并论证了罚款率、稽查的概率与纳税遵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A-S模型严格的假设使其对现实的解释力欠缺,后续的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Witte 和 Woodbury[2]引进了累进所得税,认为累进所得税率对收入申报有一个反向的激励,而更大的惩罚概率会起到相反方向的激励作用。Kirchler 和 Maciejovsky[3]发现,提出运用动态的稽查率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针对自私的、独立的纳税人假设,Bobek等人[4]的研究表明,社会规范及社会交互作用会影响纳税遵从行为。Marchese和Cassone[5]评述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种税收征管实践――税收特赦(tax amnesty)的理论与实践。

但以上研究都建立在预期效用理论框架上,对现实中产生的一些异常现象难以解释:一是在实际中税率越高纳税遵从度越低;二是现实中纳税遵从度远高于理论推导的结果;三是纳税人预缴的税额低于实际应纳税额时的纳税遵从度将低于预缴的税额高于实际应纳税额时的纳税遵从度。

这种异常现象的根源实际上在于传统的经济学框架对心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忽视,以及严格的经济假设,对于在实际中的日常经济现象的解释力被大大减弱。随着行为经济学的逐步发展,以科学的方法研究非理的行为模型取代了基于严格理性的简化模型,在解释异常现象和进行预测等方面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更符合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直观理解。

强大的解释力使得行为经济学逐渐向各种应用经济学领域延伸,在财政与税收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与行为金融和行为消费等领域相比,在内容与框架体系等方面均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McCaffrey和Slemrod[6]首次提出行为财政学概念,并将行为财政学的研究方向主要界定为人的有限理性对税制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跨期选择不一致导致的不同偏好和税收遵从等3个方面。其中,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税收遵从的研究,成为行为经济学在公共经济领域的主要内容。在税收遵从方面,被稽查次数、社会道德和心理负罪感等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都广泛地体现在税收遵从的研究中。

但是,由于行为经济学本身发展的时间较短,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其基础理论与框架的建立,而其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学与储蓄、消费、劳动经济学、金融与法学等,未能充分而系统地对税收遵从进行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对于行为经济学的引进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更是缺乏以行为经济学这一更具有操作性的手段进行税收遵从研究的成果出现。目前,只有孙玉霞和珊丹[7]及陈平路[8]以前景理论分析了个人逃税模型,许评和王韬[9]对国外税收遵从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进行了述评,姚涛[10]在其构建的行为税收的框架中,对纳税遵从进行了基于心理与文化的分析。本文将以行为经济学理论对影响税收遵从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税收遵从做出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探索。

二、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

税收遵从可以从遵从和不遵从两个相对而相辅相成的角度进行理解,西方学者将纳税人的遵从行为分为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自我服务性遵从、习惯性遵从、忠诚性遵从、社会性遵从、性遵从和懒惰性遵从8种。将纳税人不遵从行为划分为程序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自私性不遵从、象征性不遵从、社会性不遵从、经纪人不遵从和习惯性不遵从8种。我国学者马国强[11]整理和提炼了西方学者在税收遵从问题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将原来重复的分类形式进行集中性的归纳,对决定税收遵从的因素较宽泛的表述进行了符合中国“本土化”的解释,最终将税收遵从归纳为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和忠诚性遵从,将不遵从划分为自私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和情感性不遵从。从而影响税收遵从的因素至少包括税收制度设计、税收激励与惩罚机制、社会文化环境与纳税意识、纳税遵从成本和对政府的满意程度等。

1.税收制度设计

税收制度是税务机关征税和纳税人纳税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设计可以使纳税人明确自己的纳税义务,也有助于减少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对其所承担的征纳税范围和数额之间的分歧,有利于减少无知性不遵从状况。同时,由于税收制度设计合理,即使纳税人有逃税的企图,也难以找到逃税的机会,可以促使纳税人的制度性遵从。即便纳税人由于自私或情感而倾向于采取不遵从的做法,严密的税收制度设计也减少了税务机关进行管理和检查的难度,促使纳税人做出防卫性遵从的选择。但过于繁复的税收制度设计可能会引起纳税人的反感,从而采取情感性不遵从对策。

2.税收激励与惩罚机制

税收激励是指当纳税人遵守税法时,税务机关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在税收管理中实行的较少,毕竟纳税本来就是其应尽的义务,而且税务机关也不能脱离税法规定随意减免税款。但目前大量使用的有奖税务发票可以视为一种物质奖励,确实提高了消费者索取发票的比例,有助于减轻饮食服务业企业自私性不遵从的程度。精神激励的手段较多,也较为常见,如纳税光荣户的评比、纳税诚信度的评比与媒体公布等,这些激励使纳税人感受到荣誉以及自己依法纳税努力的被肯定,有助于提高忠诚性遵从度。

同样,严格的惩罚措施也会影响到税收遵从度,惩罚对不同类型的税收遵从与不遵从的作用不同,惩罚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防卫性遵从度,降低自私性不遵从的倾向,但过于严厉的惩罚措施可能会引起纳税人的反感,导致其情感性不遵从的行为。

3.社会文化环境与纳税意识

从理论上说,纳税意识的强弱是直接影响纳税遵从度的因素,因为纳税是否选择遵从必须是在个人意识的驱动之下进行的。如果全部国民都具有强烈的纳税意识,纳税遵从度应该是很高的,但似乎也有例外:我国自古以来都强调对君主和政府的服从,“皇粮国税”更是广大民众思想上所背负的一个烙印,可是自古以来偷、逃、抗税事件也屡见不鲜。这些不遵从也许只是为了满足其与众不同的虚荣感的情感需求,可视为情感性不遵从的一种表现。而这种不正常的情感需求正是由于在我国长期具有一定影响的“特权”思想作祟所致。

4.纳税遵从成本

在纳税人缴纳税款的过程中,为遵循税法、税收规章制度以及税务机关的要求,除应纳税款之外,还需为办理纳税事宜发生其他的支出费用,如个人需要了解其纳税义务而学习的时间与货币成本;企业需聘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税款计算缴纳、个人需要委托相关的税务机构和人员为其纳税的货币成本等。纳税遵从成本越高,出于自私性的动机,纳税遵从度越低。

5.对政府的满意程度

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公众是否选择税收遵从与其从税收所形成的公共支出中的受益具有较大的关系。当政府的公共支出决策过程较为民主、支出过程较为透明、支出效率较高时,公共支出也就更符合公众的意愿与利益需求,纳税人出于情感和忠诚的纳税遵从度越高。但是按照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当一个人是完全“理性”时,无论政府提供了多好的公共产品,他依然会选择“免费搭车”,这实际就是自私性不遵从的表现。

综上可见,对于影响税收遵从的各因素而言,按照传统经济学可以部分地解释,但总会有一些用其理论难以解释的部分,因此,需要我们使用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重新诠释。

三、行为经济学假设、论题及其在税收遵从中的应用

行为经济学不仅将心理学引入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而且对传统经济学假设放宽,从而使传统经济学成为人类经济行为中的特例,使其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更一般化,也更符合现实。

1.行为经济学假设与论题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完全理性、自私的,具有充分的信息和完备的认知能力,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行为经济学假设人具有有限理性、部分利他以及偏好异质性等特征。Camerer和Loewenstein[12]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议题归纳为以下方面:参照依赖和损失厌恶;对风险和不确定结果的偏好;跨期选择;时间贴现;公平问题和社会偏好;行为博弈论。为方便分析,本文将以其所表现出的一些效应予以表述。

(1)损失规避效应

按照传统消费理论的假定,人们对不同商品束的偏好不受其个人现有的禀赋(资产)或消费的影响。但从现实中可以看到,个体对决策损益的评价依赖于参考点的选择,即个体决策仅仅在乎相对于参考点的损

图1 价值函数

益水平,而不在意损益的绝对水平。在此基础上,个体的期望预期不是由效用函数决定的,而是由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联合决定的。价值函数如图1所示,表示损失和收益的心理效用并不一致,损失100元所带来的效用减少要远大于等量收益所带来的效用。权重函数则是以某一前景发生的客观概率p为自变量,是发生概率p的增函数,表示个人会存在对低概率事件高估的倾向。

(2)确定性效应

由于风险厌恶的存在,相对于可能的结果,人们更愿意选择确定的结果。实验证明,在(A)100%的概率得到800元和(B)80%的可能性得到1 000元,20%的可能性什么都得不到的选择之间,大多数人一般更倾向于(A)。同样,个人也就具有了强烈的维持现状的倾向,只有当个人认为改变给其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放弃现状可能造成的损失时,才愿意进行改变。

(3)心理账户效应

Thaler[13]提出了决策行为的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理论。与传统的会计账户不同,心理账户最本质的特征是“非替代性”,也就是说不同账户的金钱不能完全替代,由此使人们产生“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

(4)框架效应

又称文字表述效应,即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表述会使个人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某物品的本身价格是1 000元,送货费100元,现在有两种定价方式:一是定价1 000元,要送货需另外支付100元;二是定价1 100元包送货上门,不需送货则退100元,对于传统经济学来说,这两种定价是无差异的,但实际上更多的商家会选择后者。

(5)羊群效应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人们的决策是基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下做出的,即在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是个人的最优决策,但在实际中,经济主体往往明显存在着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跟从现象,而且这种跟从往往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决策。这种现象被称为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最早被研究的主题之一,大量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在面临高度不确定问题和问题的判明是模棱两可的情况时,个体的知觉与判断更容易以他人的认知和判断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2.在税收遵从中的应用

(1)在税制设计中的体现

税制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等。对于纳税人而言,由于权重函数所引起的高估低概率事件效应会形成税收的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美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税收立法者Long有这样的名言:“不要向他(她)征税,不要向我征税,向大树后面的家伙征税”,就是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的真实写照。因此,间接税及扣缴义务人的存在,对于减少纳税人的抵触情绪、降低纳税人在其权重函数中的地位,从而减少其对自身损失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个人收入较低时尤其如此。

对课税对象而言,所影响的则是纳税人对于纳税进行收益与损失衡量的参考点。Chang和Schultz[14]将当前资产位置和对未来退税(补缴)额的期望值看做两类参考点,纳税人在决策时如果以当前资产位置为参考点,可能出现的退税额或补缴额将被视为收益或损失;如果以对未来退税额或补缴额的期望值为参考点,高于期望值的退税额或低于期望值的补缴额将被视为收益,反之则为损失。

(2)在税收激励与惩罚中的体现

传统的税收遵从研究强调通过改进稽查率、罚款率和税率等经济因素来提高纳税人遵从度,而行为经济学则更加注重纳税人的心理因素,认为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不同的征管方式可能会导致纳税人不同的风险倾向。Dhami和al-Nowaihi[15]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中使用权重函数形式,比较了该模型同期望效用理论模型在相同的稽查率下为获得同样的税收遵从度所需要的罚款力度,计算结果表明,前景理论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纳税的问题。

纳税人会将税收激励作为收益看待,而当这种激励(如有奖税务发票)较为常见时,消费者往往将其看做是每次消费所减少的餐费,会使消费者对饭店不给发票的行为变得更为敏感,从而会促使服务行业企业选择纳税遵从。精神激励同样会被纳税人视为收益,因此纳税人可能会用更大的努力保证自己不失去这个属于自己的收益。

(3)在社会文化环境与纳税意识中的体现

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在收益和损失的衡量上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不是以经济意义进行衡量的。第一,在我国,虽然“皇粮国税”的观点被广泛认同,但“轻徭薄赋”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一贯主张,如孟子就认为“彻”是最好的税收方式。但是,统治阶级往往随意征税,就引发了“苛政猛于虎”的对抗意识,使人们对于政府征税有着近乎先天的不合作态度。第二,我国是一个“关系”、“面子”在社会关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部分人不纳税的用意不是在逃避税负,而是为了向其他人显示和炫耀,因此会出现花费高于税款以逃避税收的不理。第三,我国是一个转轨国家,而大多数转轨国家存在严重的税收文化滞后现象。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要筹集的资金主要是以国有企业利润形式出现,而公民并没有意识到要承担纳税的义务。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成为政府收入的绝对主体,纳税人自然会习惯性地将纳税看做是一种损失,从而会出现情感性和自私性动机的不遵从行为。

(4)在纳税遵从成本中的体现

不适当的遵从成本容易使纳税人对纳税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可能直接导致偷、逃税行为。法律条文过于详细和计算复杂的税制,税务部门不规范的征管、服务方式,较为繁复的纳税程序,较长的纳税时间以及与纳税并不直接相关的不合理成本负担都会被纳税人看做是自己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损失,为降低遵从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纳税人有很强烈的动机选择纳税不遵从。

(5)在对政府的满意程度中的体现

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契约关系的维持,实质上是一个连续的重复博弈,纳税人纳税后,政府不能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在纳税人下一期选择中,就可能消极对待自己的纳税义务。而这种满意不仅是对自身获得公共产品收益的衡量,还包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行为经济学的实验证明,即使是被认为更为“功利”的经济和商学专业的学生,对同一笔经费,在帮助一个残疾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资助一个天才儿童受到良好教育之间,大多数人选择前者[16]。我国目前存在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城乡分割、地区间不均衡及收入分配差距等状况所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事实上正在影响着纳税人对社会公平及税收公平以致政府的态度,进而决定其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选择纳税遵从。

四、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行为经济学建议

1.税制的制定应更多注重公平原则

在众多的税收原则中,对公民而言,感受最为强烈和直接的是公平性问题,公民评判税制的好坏,一般很少从是否能够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能否维持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等方面出发,更多的是从税制设计对自己和他人尤其是身边的人是否公平出发。若是感觉到明显的不公正,此时公民个体的抵触情绪会相当大,往往会选择不遵从的行为。但若是感觉较为公平,“别人都交这么多”,由于羊群效应的作用,公民个体往往选择从众的行为,其纳税遵从度会大为提高。

2.税制要素的设计应达到“隐性增长”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各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呈现出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我国同样如此。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不断跨越万亿元大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税务部门的工作成绩,但也凸显了民众税收负担的增加,因此会带来民众的不满,从而会影响纳税遵从度的提高。宏观上税收的增长难以隐藏,但对于每个纳税人而言,只要认为增加的税收不是由自己付出的,就不会影响其遵从度。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制要素设计使税收实现“隐性增长”。第一,应降低而非提高边际税率,在现实中,人们往往片面地根据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判断税负程度。当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达到50%,而这一税率适用于超过200万元的年收入,真正适用这一税率的人非常少。但最高边际税率等级会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当最高边际税率大幅度提高时,民众可能会不正确地认为税收制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纳税人通常会高估与他们有关的边际税率等级。也就是说,那些适用最高边际税率50%等级的纳税者通常会认为将他们所有收入的50%都用来交税了。因此,在制定税收制度时,最好是通过拓展税率的适用范围,而不是通过提高最高税率等级来增加税收。第二,在税制设计中增加合理的税前扣除内容,人们会将其视为额外的收益,从而有利于提高纳税人制度性遵从和情感性遵从度。

3.税收管理手段应更多采取预缴和源泉扣缴的方式

预缴税款的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较多采用,预缴制度可以替代高成本的税务稽查,对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具有实际的作用。根据心理账户效应,纳税人在预缴税款时,就将这笔支出当作缴纳税款的账户,当税款预缴多于纳税人应缴税款时,纳税人在年底计算税款时预计自己会得到偿还额,他是处在“收益”的范畴中,这时他会选择安全的、没有风险的战略来获得预期的收益。但当纳税人在年底计算税款时预计还需补缴税款时,他是处在“损失”的范畴中,这时他会选择高风险的策略,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弥补他的“损失”。因此,预缴税款的方式能够降低纳税人因损失规避所造成的偷、逃税现象的发生。

4.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减少遵从成本

纳税人可能对纳税的各个方面进行价值评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税务机关所提供的服务。当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时获得良好的服务,如及时的咨询、较好的服务态度、简便的纳税方式和流程等,会使纳税人对纳税遵从的评价较高,因此会倾向于更为积极地及时纳税,提高其情感性遵从与忠诚性遵从度。同时,良好的纳税服务有助于减少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在其损失与收益的对比中,将减少其对损失的过高估计,降低其自私性不遵从的可能。

5.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充分发挥公民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作用

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税收对于单个个人来说是无偿的,但是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是有偿的。财政公平度越高就越能体现这种有偿性。政府通过公布各纳税人的纳税额、税收优惠待遇、出口退税和税务检查处理等办税信息对于提高纳税遵从度大有裨益。

在政府将税收用于公共产品提供时,由于损失厌恶的原因,居民虽然也获得了与税收等量的公共产品,但其所获得的效用却要小于其所付出的税收所能给其带来的效用,而在公款吃喝、公务消费等不合理支出尚存在的情况下,居民更是认为自己的支出(税收)与收益(公共产品)是严重不对称的。因此,提高财政透明度,发挥居民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作用,将使公众感受到的公共产品的收益提高,从而减少其损失规避的不遵从行为。

参考文献:

[1]Allingham,M.G.,Sandmo,A.Income Tax Evas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2,1(3):323-338.

[2]Witte,A.D.,Woodbury,D.F.The Effect of Tax Laws and Tax Administration on Tax Compliance: The Case of the U.S.Individual Income Tax[J].National Tax Journal,1985,38(5):1-13.

[3]Kirchler,E.,Maciejovsky,B.Tax Compliance within the Context of Gain and Loss Situations,Expected and Current Asset Position,and Profes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1,(22):173-194.

[4]Bobek,D. D.,Roberts,R.W.,Sweeney,J.T.The Social Norms of Tax Compliance: Evidence from Australia,Singapore,and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4):49-64.

[5]Marchese C.,Cassone,A.Tax Amnesty as Price-Discriminating Behavior by a Monopolistic Govern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0,9(1): 21-32.

[6]McCaffrey,E.,Slemrod,J.Behavioral Public Finance[M].New York: Russell Sage Press,2006.

[7]孙玉霞,珊丹.依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逃税现象[J].涉外税务,2003,(12):24-27.

[8]陈平路.基于行为经济理论的个人偷逃税模型[J].财贸经济,2007,(11):60-64.

[9]许评,王韬.税收遵从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07,(7):30-31.

[10]姚涛.行为税收引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1]马国强.纳税人行为方式研究[J].涉外税务,2000,(4).

[12]Camerer,C.F.,Loewenstein,G.行为经济学新进展[M].贺京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36.

[13]Thaler,R.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Journal of Finance,1985,(7):56 -73.

[14]Chang,O.,Schultz,J.The Income Tax Withholding Phenomenon: Evidence from TCMP Data[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1990,(12): 88-93.

第8篇

1.1免疫监视———识别病毒

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具有的能识别自己(自体物质)和异己(非自体物质)的生理机能。免疫系统在识别“自己”和“异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病毒等有害物质。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毒等有害物质,是消灭有害物质,从而保证机体免受侵害的前提。

1.2免疫自稳———消灭病毒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机体调动体内各种资源与病毒等有害物质进行斗争,消灭病毒等有害物质,并将病毒等有害物质运出体外,同时修补受损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生理机能。

1.3免疫防御———产生抗体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机体在病毒等有害物质的刺激下,免疫细胞对病原体产生抗体,以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生理机能。抗体是可以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抗原失去活力,从而保证机体免受再次侵害。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

2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

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审计监督、审计查处和审计预防三个方面。

2.1审计监督———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经济监督职能的过程中,通过搜集和分析组织的各类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发现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错误、舞弊和其它违规违法问题。

2.2审计查处———处理问题

内部审计机构对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有权向领导机构或上级机关进行反映,根据权限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处罚,或向上级审计机构或者审计机关反映,由上级审计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及时进行查处。

2.3审计预防———完善治理

内部审计机构在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同时,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管理制度、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促进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的完善,达到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的目的。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

3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

3.1查错增值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监督职能和查处职能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有关问题和相关责任人的查处,可以为组织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内部审计机构挽回的损失大于其审计业务成本时,可实现节约增值。

3.2防弊增值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审计预防职能中,通过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建议,可以促进经济组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运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为企业间接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当经济组织在防范错弊的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其防弊成本时,可实现防弊增值。

3.3兴利增值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审计预防职能中,通过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建议,可以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组织经济价值的增加。当经济组织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增加的组织价值大于其预防成本时,可实现增效增值。内部审计的查错增值属于直接增值,取得成效的时间短,且成效较为明显,一直受到组织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防弊功能和提效功能,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增值。

4内部审计增值的量化模型

4.1查错增值额的确定

根据经济学成本效益原理,内部审计创造的查错增值额等于查错收益与查错成本之差。用公式表示为:查错增值额=查错收益-查错成本(1)①查错收益。查错收益为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和处理违规违法行为,所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②查错成本。查错成本为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为发现和处理违规违纪问题,所耗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

4.2防弊增值额的确定

内部审计防弊增值额应该等于防弊收益与防弊成本之差,用公式表示为:防弊增值额=防弊收益-防弊成本(2)①防弊收益。防弊收益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内部控制,预防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从而挽回的间接经济损失。②防弊成本。防弊成本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为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预防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

4.3兴利增值额的确定

内部审计兴利增值额应该等于兴利收益与兴利成本之差,用公式表示为:兴利增值额=兴利收益-兴利成本(3)①兴利收益。兴利收益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而创造的间接经济收益。②兴利成本。兴利成本为经济组织在审计机构的建议下,为完善组织制度和体制机制,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

4.4内部审计增值量化模型

第9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46-02

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引自《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商务交往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大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因此英语专业教育必须从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对急需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李盛等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过需求理论研究。莫再树提出运用语言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商务英语教育。本文以语言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完善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商务英语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一 语言经济学理论简介

语言经济学是基于西方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它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提出的。他在语言经济学领域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言经济学一直沿用的概念并界定了其研究主题,即经济学与探求语言方面的优化的密切关系及语言的四个经济学性质,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成本(cost)和收益(benefit)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揭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某一特定语言的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语言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具有资本性质,可以增加个人收入。人们决定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到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作为一种经济投资,其成本表现为学成这门外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这门外语之后,使用该语言时间的长短和应用该语言的广泛程度,以及由此而获得相应的效益和效用。

当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的价值、效用、成本和收益情况如何?怎样提高其经济价值?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 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的价值效益,我们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了商务英语经济价值的实现。

1.教学内容

首先,商务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材料内容还是20年前的老模式,没有及时地更新,跟现代商务交流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其次,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课程群仍然不够丰富。由于独立学院没有像职业技术学院那样分设独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只有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几门核心课程的支撑,尤其是缺少一些商务实践课程,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无法融入商务英语的交流环境,无法形成全面的商务英语教育模式。

2.教学模式

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仍然缺少实践,课堂上仍然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传授,将大部分交流实践放在课后进行,教育出来的学生还是只会考试,难以进行实际有效的商务交流,无法达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

――――――――――――――――――――――――

* 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科规划英语教学专项课题(编号:XJK014YYB020)

要求,无法实现人才的市场价值或者人才的市场价值较低。

3.教学条件

学校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投入不够,一方面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单薄,无法形成系统的商务英语教育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缺乏商务英语实践的多媒体教室、仿真的专业实训教室、校内外的商务英语实践实训基地,无法给学生一个完善的商务英语实践平台,无法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价值不高。

4.教师

商务英语的专任教师虽然都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都是英语或者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完备,但是他们中很多都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的外贸工作经历,他们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指导缺乏切身体会的实践经验指导,都是转述别人的经验,实践指导不够生动。

三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增加投入,提升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

1.调整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以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英语全面知识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能在对外商务公司、机构等从事商务英语接待、贸易洽谈、翻译等工作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独立学院应设立独立的商务英语专业,除商务英语的核心课程外,还应增加商务礼仪、外贸单证实务等实践课程群,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融入商务英语的交流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根据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适时灵活地调整商务英语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注重理论和学术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扎实的知识基础与专业方向特色相统一,注重个性发展,为学生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2.开展商务英语全方位的实践教学

为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实践,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使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百分之五十。校内实践包括课堂内外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还包括外贸单证制作、外贸业务流程仿真模拟训练等商务实践以及商务模拟谈判等各种项目化、情景化设计的综合实训训练。教师应该加强已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有趣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协作完成各项课堂、课外的商务英语项目实践任务。

同时逐步创造机会让学生到校外公司机构见习、实习并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活动,每一部分的实践都要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学校应积极投入,开放多个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室供教学使用,同时也应与校外企业积极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锻炼平台和实训机会,保证校内外实践的顺利完成。

此外,将实践、实习活动纳入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建立更全面的学生评价机制。考试只是考核学生的方法之一,更多的还是要从学生完成商务英语实践任务和项目的情况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3.注重师资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也可以邀请外贸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到学校担任客座讲师、教授或者导师,弥补实践型师资的不足。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提高教师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也应积极地参与校内外的培训和学习,部分教师应争取拿到外贸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再次,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教师也应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作为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应将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更多地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四 结束语

透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单薄、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设施不全、师资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建设有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专业学科定位、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改革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4)

第10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 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 Kahneman教授和Amos 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 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 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 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 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 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 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价值工程 ; 财务会计;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60-01

一、价值工程简介

(一)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rring,简称VE)也叫价值分析,4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它是一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办法。

价值工程引入我国以后,它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978--1985年全国运用价值工程的收益达到2亿元,到1987年达到5亿元,至今超过20亿以上。因此,价值工程的运用逐步得到了推广,人们将其从工业拓展到农业、商业、金融、教育等领域,从产品、工艺和配方推广到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对象。

(二)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用公式表示:

V=F/C

公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

1、公式里的“价值”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含义不同,它有其特殊的定义,其意思为为: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

2、公式里的“功能”是指产品的功能和效用等,也叫使用价值。功能是对象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对于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含义,如对于物品来说,其功能就是它的用途;对于企业来说,它的功能就是为社会提高产品和服务;对于作业或方法来说,功能就是它所起的作用或要达到的目的。

二、价值工程理论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价值工程原理认为凡是为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都具有使用价值,即功能.教学活动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也具有使用价值或功能,同时也有成本。教学活动的功能就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成本就是达到教学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包括教学管理费、教学课时费和教学设施费等。因此,教学活动符合价值工程的基本条件,可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财务会计》是高职教育中最主要的一门课程,如果运用价值工程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明确其功能,提高其功能,还可以降低教学成本,从而可以提高教学效益,节约教育资源。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功能认定

1、基本功能

(1)《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内容。《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准则。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与目标。重点阐述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报告要素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为具体准则和核算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包括五个模块的具体准则和核算内容。第一模块是流动资金核算模块,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投资等内容的核算。第二模块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模块的核算。第三模块是负债模块的核算,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第四模块是所有者权益模块的核算。第五模块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内容的核算。

第三部分是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的构成、分类和列报要求。重点说明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格式以及编制方法,简要说明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与披露要求。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以会计准则为依据,确认、计量、控制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和反映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功能

《中级财务会计》的培养目标就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该门课程的基本功能,简言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功能就是:让学员学会整个会计核算过程。

2、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是实现基本功能的所必需的功能,基本功能定义后有必须定义辅助功能。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是由编制会计凭证、账簿处理和编制会计报表三个部分组成,那么它们就是实现基本功能的辅助功能。

(1)辅助功能之一:学会编制会计凭证

编制会计凭证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首先要求学员学会认识和制作各种会计原始凭证,还要辨认原始凭证的真假;其次要熟悉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根据原始凭证制作记账凭证。

(2)辅助功能之二:学会处理会计账簿

编制会计凭证是整个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还要求学员学会处理会计账簿,将各种数据进行核对。

(3)辅助功能之三:学会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最后环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要求学员学会编制会计报表,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成本

价值工程里的成本是指完成必要功能所付出的代价,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来说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支出的费用,包括教学设施费用、各项教学管理费用和课程教学费用等,假如某高职院校只有一个会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10000人,教学设备8000万元,平均折旧率为7%,各项管理费用为1500万元,教学人员工资费用2000万元,假如该校10000学生分为250教学班,每班40人,全年为40个教学周,每班每周平均为25课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每周6课时,再加校内实训60课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成本计算如下:

该校全年总费用=8000×5%+1500+2000=4060(万元)。

总课时=250×40×25=250000(课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40×6+60=300(课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费用=4060/250000×300=162.40×300=48720(元)

每个学员的教学成本=48720/40=1218(元)

通过计算《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每个班(40人)的成本为48720元,每个学员的成本为1218元

第12篇

投入产出比是经济学核心概念之一,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核算是决定经济行为的终极标尺。然而中国网游市场营销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由于营销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制约,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模式。尤其是进入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网游营销行业故步自封的传播理念、受众定位的简单模糊、投放方式的重面轻点等问题就更为严峻地凸显出来。厘清营销行为的投入产出比率、对网游用户进行整合分类、对玩家受众实施精准定位,才是次世代网游营销的成功之道。

网游营销行为的第一守则是对受众用户的精准定位。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由于运行机制、市场理念等因素的限制,网游厂商在营销宣传活动中仍然沿袭“广撒网”模式,依靠大范围长时间多方位的高投入来支撑因受众定位不准而愈发孱弱的营销实效,如在网络上一度炒得火热的营销概念“绿色网游”、“次世代引擎/网游”、各种2.0/3.0等,都在官方撤力之后迅速冷却,并未形成有效的话题影响,更妄提用户转化。

传统“广撒网”式的网游营销行为,很难将网游产品自身定位同受众群体的娱乐需求形成有效链接,并未找到属于自己产品的用户,犹如看不到靶心的射手凭空射出的无数箭矢,只能是高成本低效率的盲目行为。

传统网游营销的盲目性,产生于营销用户定位的巨大误区,根本方向的错误必将导致营销行为的失败。造成的结果是网游爱好者频繁遭受回合制网游宣传轰炸、FPS玩家不得不面对接踵而来的策略网游广告。最终导致大众玩家因审美疲劳而麻木,网游营销因厂商不堪重负而草草收场。

在经济学成本理论背景下,网游营销尤其需要进行严密的投入产出分析,对用户的精准定位、以最小成本找到核心受众是关键。这一点在《盘龙OL》的营销策略中体现得比较充分。《盘龙OL》提出盘龙玩家的“”条款,规定“和平爱好者”、“爱站桩网游”等18种类型玩家谨慎进入游戏,正是从产品本身大尺度PK、无锁定战斗的特色玩法出发,对玩家进行类型细分的结果,玩家关注“”的过程就是玩家与网游双向遴选的过程。

不要指望把所有人变成你的用户。这句营销格言在当今网游营销行业尤其具有警示意义,网游营销的目标依然是细分之后的类型网游用户而不是所有人,这是网游营销行为取得成功的基本。用户精准定位,重在观念转变,一句口号、几个条款,或许就可以轻松实现。只有实现了受众区分,才能以小投入收获有效关注,同时提升产品区分度,从而为未来赢得大市场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