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分析

思想政治分析

时间:2023-08-16 17:29: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政治分析

第1篇

论文摘要: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有选择地借鉴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搞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急需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稳步推进。但是,思想文化的创新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必须有所继承,才能发展,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恰是我们思想文化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

一、关于儒家思想文化研究

董仲舒是秦以后的第一位大儒,他继承先秦儒家传统的“天”的哲学、“任德不任刑”的德治思想和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并对其家里改造,从而形成了适应时展和需要的新儒学。关于仁,董仲舒立足于天人感应论.吸收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作了扬弃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新仁学思想,他赋予“天”以仁的品性,并且要以爱别人为根本法则,否定了只爱自身的思想;关于义,董仲舒对“义”从新的视角作出了新的解释:从人与我的角度提出了“义以正我”的法则;关于仁义之分,董仲舒认为仁与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仁之于人,义之于我”,同时还强词指出了仁义之分的不容混淆性和意义所在。认为仁义所针对的对象是千万不能混淆、颠倒的,只有明于仁义之分,才能“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于义利观,董仲舒在明于仁义之分的基础上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是其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其德治思想主张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另外,董仲舒吸收了先秦阴阳家及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说,吸收了法家“三纲”思想及先秦正名学说,提出“大一统”论,吸收了先秦人性论思想,改造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提出“性有善质”论及“性三品”说。

二、德育思想史研究类

董仲舒的德育学说是以“独尊儒术”为指导思想,以“三纲五常”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必须要建立“教化堤防”,并且提供了“显德以示民”的方法和“明于天性”的价值激励法。丁钦波阐述了董仲舒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并且为我们简述了董仲舒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指出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三品说,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德育的方法,如“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明道重志、行道养志”、“必仁且智”等。孙文胜主要从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论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作用,并且提供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法。游庆国、崔华前指出董仲舒的德育方法刻意分为四个方面,即德育基本方法、德育施教方法、德育受教方法、环境育人法,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更为详尽的分析了董仲舒的德育方法。

三、教育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把教育与德政、人性论、天人感应、实践等结合起来,也论述了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封建王朝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董仲舒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鉴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 培养人才,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和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其他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为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一种先验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向善或恶的两种可能,教育则就是要通过人为的手段使人向善。董仲舒甚至认为,一个国家的兴废治乱都应取决于礼乐教化,对于教育的社会作用。  四、政治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统”,大一统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两个方面。政治上的大一统,指的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把君权至上作为统一的关键。思想上的大一统即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的儒学从显学而成为官学。书中也简要阐述了董仲舒的治国方略,但是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论述,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董仲舒看来,“王者”只有实行“仁政”,“爱利天下”,才是通天道、法天意的表现,也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赖红卫指出董仲舒为了强化统治者的廉政意识,他对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的重利行为都进行了批评,他说:“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业,乃天理也。”提出“不与民争利”的廉政思想。董仲舒提倡德治,很重视内在仁义德性的觉醒和培养。任“德教”是对秦王朝“严刑峻法”的批判,认为“德治”是天下唯一的“大治之道”。理想政治的实现是通过思想的一统,从而形成—个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还提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德政思想。

五、伦理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认为天赋予了阴阳五行道德属性,因此,他把德、刑、爱、乐、严、哀等等这些本来是社会现象的政治、法律、道德的属性硬加到阴阳、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上去,从而把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描绘成非常神秘的有意志的东西了。同时董仲舒用儒家伦理思想神化君主,将君权神授理论化,从而为汉朝统治的合理性提供论证;以天人关系为根据把三纲五常进一步系统化,把儒家伦理由家族伦常贯穿到政治领域;董仲舒还着力借用阴阳的一切知识来构筑君臣、父子、夫妻的具体行为准则,董仲舒把伦理关系中的贵贱尊卑原则提到了专制的极端,春秋战国时期伦理观念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平等内容在这里消失了。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以政治一统为核心,以君权至上为关键,以文化一统为保证。所谓“君权至上”,董仲舒是在君权天授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其重点:一是神化君权,维护君主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约束和规范君权,使君主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使儒家伦理真正发展为政治伦理,并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采纳。

六、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人性中有善的质而实际未善,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之成为善人。他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董仲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唐国军指出董仲舒以“大一统”理论为武器,倡导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的统一,以“三纲五常”的理论体系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汉武帝采纳了“独尊儒术”的提议,“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李存山. 董仲舒: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 河北学刊2010(4).

[2] 黄钊. 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彬, 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2007.

[4] 孔颖. 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5).

[5] 丁小萍.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第2篇

关键词:医院 思想政治 管理 工作

一、做好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管理是医院为了适应十二五规划下,对其工作需要的迫切要求。自1978年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从此迈步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头疼的新问题,特别是对外开放后,西方各种思潮开始侵袭我国的思想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也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受上述不良因素的影响,医院作为其救死扶伤的形象也日益受到严峻挑战,医院领域竟然出现了“拿红包”“收回扣”等恶劣现象,而形形的各种商业贿赂及其同行之间为了各自利益在医疗业务上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形象。显而易见的,医院传动的思想政治管理模式早已不再适应新时期下医院员工思想变化的需要。而只有将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使医院员工的思想落到以患者为中心,以贴心的优质服务为重点的目标上来,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这不仅是回馈社会的需要,也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患者的保健需求的合理要求。

(二) 思想管理是满足医方各员工思想多元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对医方的影响愈发扩大,医院员工的思想也日趋多元化,其迫切的需要解决思想中的一些扭曲想法,譬如奖金分配中的医护比,职称评定中的各类问题以及聘用制人员的比例等各种问题。

二、院方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

思想管理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院方唯有与时俱进的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做好不同的管理措施,才能将思想管理工作真正意义上的落到实处,从而提高院方员工的素质及其发展空间。进而有效地全面提高管理效能,最终将党政关系和干群关系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能协调健康的发展起来。

(一)对医院而言,其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医院内部员工及患者。由于这些对象的职业,专业,病情,健康状况等具体情况均不可同日而语,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管理。

(二) 就目前的各种情形而论,院方员工的思想情况十分复杂诡异,有的想发展业务技术,有的想搞“第二产业”,有的想奢侈享受,总之我们在做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对这些人的思想状况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不能漫不经心和松懈。而要解决此类思想复杂的员工的思想状况,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表现,不同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机制。

(三)医院的工作就是救死扶伤,因此医院与患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医方只注意自己的员工而忽略了患者显然是错误的做法,不利于医患双方的和谐相处。对此,我们应该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从送礼、送红包、医疗纠等社会现象可看出医患双方的关系及其微妙,若处理不当会给双方都造成困扰,因此为了促进和谐,减少医患纠纷,院方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总体思路,积极主动的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由于患者病情复杂,人员的社会背景也是从三教九流到社会名人无所不有。其人员的身份的复杂性,也使得医院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变得困难许多,毕竟患者及其家属,既不是医院的隶属员工也不是医院的依附者,医院不能采取对自身员工的那一套管理措施来“管理”患者的的思想政治状况,而要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我们首要要做的就是摒弃过去消极的做法,该被动为主动,逐步改变旧有的“患者被治。,医生治病”的被动的医患关系,积极主动地去与患者加强沟通,化解医患双方长期以来所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促进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健康协调发展。

(四)对管理对象的需求也是医院做好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医院的管理者要认真耐心的分析医护人员及患者是否有需要,若是有需要,他们的需要又是什么,我们要对这些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看看这些需要是否合理,合理的就尽其所能的去为医院员工或患者办,倘若不合理的需求我们又该怎么做?针对那些员工和患者提出的不合理需求,我们首先应该看看是否能想办法尽量满足其需求,若是难以办到或是无法办到的,我们应与其进行沟通,说明无法办到的原因,从根本上进行贴心的服务。我们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就是要在满足管理对象的一般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潜在的需求。在新时期下,医院不仅要始终如一的进行救死扶伤,还要通过不断创新医院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机制的合理化,有形化,尽可能的完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相关机制,使其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差异化需求,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成效主要取决于决策前的定位,执行中的监督,事后的追踪和总结。我们队其成效的评价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且要侧重于对其的满意度和支持度。只有明白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优缺点我们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莹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强化医院管理的有效途径[J].海南医学,2011.2

第3篇

1研究结果

1.1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归因的一般特点下表列出了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的8个原因维度的平均数,可以看出,高中生倾向于将学业成功归因于教学质量和运气等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他人帮助和持久努力等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在学业失败情境中,高中生倾向于将学业失败归因于心境和能力等不可控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持久努力。

1.2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的性别差异以性别为自变量,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学业成功情境的归因中,男女生在临时努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临时努力归因得分显著大于男生;而在学业失败情景的归因中,男女生在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1.3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的年级差异以年级为自变量,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成功情境中,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教学质量是影响他们学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失败情境中,都把教学质量排在最后一位。另外还发现,在成功情境的归因中,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在心境和任务难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年级在这两个维度上都显著大于高三。

1.4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在政治课学习程度上的差异以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程度为自变量,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学业成功情境的归因中,政治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心境、能力、任务难度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心境、能力、任务难度这些内部的、稳定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大于学习程度差的;在学业失败情境的归因中,政治课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运气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更倾向于作运气这种不稳定、不可控归因。

2分析与讨论

2.1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的归因特点分析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业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境下的原因归因是不同的。在成功情境下,高中生更倾向于将原因归因于教学质量和运气等外部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持久努力;在失败情境中,高中生更倾向于将原因归因于心境和能力等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这与以往有关其他学科归因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教学质量这种外部原因在思想政治课学业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持久努力不是影响高中生学业成败的主要原因。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发现在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中出现这种归因特点的原因如下:第一,应试教育带来的偏见。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副科,学习政治课主要是为了考试。也有学生认为政治课很简单,只需要在考试前认真背诵重点知识就行,不用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第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许多同学并不明确思想政治课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理解了课本的概念,但还是难以熟练地运用到具体问题上,即使认真地背诵课本的知识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这使他们的学习动机随之削弱,不愿意为之付出持久努力。第三,他人负性评价的影响。首先,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即使通过努力获得了一些成绩,在对其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人,如家长、同伴看来,政治课的成绩也不能与在语文、数学、英语上所取得的成绩相提并论,这些评价使学生宁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其他学科上面。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过分地依赖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将影响其学习效果。思想政治课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解决,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从过去传统说教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品质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健康成长。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搞好思想政治课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概括、归纳、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最高教学境界。引导学生把学业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使学生自主、自立、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强化。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心理特点、认知需要所决定的。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培养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作持久努力归因是归因训练的着眼点。但是,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向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水平的作业,针对不同的任务像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到付出努力是有效的。并防止学生形成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的片面认识,因为如果学生付出加倍的努力还是失败了,他们无法用努力不够作为维持自尊和保持成功期望的理由,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后继的学习活动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这样学生不仅会继续努力,还会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的性别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业成功情境的归因中,男女生在临时努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临时努力归因得分显著大于男生。临时努力是影响学业成败内部的、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女生相信思想政治课学业成功是因为考前认真复习,而这种正确的学习方式可能导致下次的失败,这便会使学生产生努力了却还失败的错觉,使她们产生挫败感。按归因控制理论和正确的归因模式,应引导女生作持久努力的归因。

2.3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的年级差异分析在成功情境中,高一和高三年级在心境和任务难度两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年级在这两个维度上都显著大于高三。这可能是高三学生经过多次考试,已经可以从容应对,而高一学生在政治考试中从初中的开卷到高中的闭卷,还无法适应,考试时的心情对其学业成败影响较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高一新生完成任务前缓解紧张气氛,减少学生心理压力。

2.4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业成败归因在政治课学习程度上的差异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做能力方面的归因,然而成绩差的学生喜欢找外部原因,例如运气。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学得好是个人的能力强,这将增强再次成功的期望,强化学习动机,是积极的归因方式。这一结果表明,政治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这股强大的动力转化为实际的驱动力,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例如,在考试后让成绩好的学生分享获得成功的原因,这样能为其他同学起到榜样作用。另一方面,成绩差的学生并不认为自己学业取得成功是由于个人能力好,而认为是运气好。把学业成功归因为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不会增加再次成功的期望,学生会对成功不以为然,不会从中吸取经验,不利于以后的学习,教师要引导政治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成功时作能力方面的归因。

作者:罗紫薇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第4篇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对策

企业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趋势,应从传统经营方式中转变出来,采用更加先进的营运方案参与市场竞争。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教育的主要内容,用其辅助经营者决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调整工作管理模式以适应思政教育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初应用于党政机关的教育指导,帮助党政机关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意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经过较长时间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发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将其指导经营者拟定市场方案的应用价值更高。结合企业常规经营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1、改变思想。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规范人员的思想,使其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先进意识,从客观角度认识到时代的变革趋势。一般情况下,企业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可推动全体职员的思想观念形成,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给予了先进的引导。例如,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企业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念得到升华,对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忠诚度”,更好地推动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

2、指导行为。哲学强调了思想的重要性,思想意识对人的实践行为具有反作用,能够指导人朝着准确的方向参与实践。对于职员来说,其树立了科学的思想价值观念,有助于增强其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使个人的职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长远角度考虑,当企业内部形成了先进的思想政治文化,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综合价值得到体现,指导了所有职员正确地参与市场活动。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企业是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组织,创造收益是其经营改革的最终目标。由于企业特有的盈利性质,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得到经营者的高度重视。从实际经营情况看,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程依旧处于“弱化”状态。本次随机抽取了35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状况,主要问题表现:

1、机构设置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企业党的机构撤销、合并,这种盲目性地机构改革,给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容易误导企业拟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例如,在调查的35家企业(公司)中,2011年以前,分设组织、宣传、纪委、党办等部门机构的有26个;2011年以后,32家企业中保留设组织、宣传、纪委、党办机构的只剩下5个。党政机构设置不科学,不利于企业未来经营体制的改革调整。

2、人员数量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市场战略的拟定与执行中,这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是不利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企业的专职政工干部逐渐减少,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开支而削减了政工人员的数量,许多拟定的思政教育方案无法正常实施。例如,2010年以前,专职政工干部占企业员工的比例为1.46%,2010年以后,下降0.71%

3、经费投入问题。企业参与市场战略执行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资金为支撑,这样才能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耗资要求。因此,大部分资金开始都与盈利项目相关,而忽略了思政教育工作的经费支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调查中82.6%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必要的专项经费投入,仅有不到20%的企业对思政教育成本进行了调控,这与未来企业思政教育体制改革是不相符合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综合对策

我国经济事业正处于改革阶段,各个产业结构均面临着优化调整的局面,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市场环境才能创造出预期的收益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经营的重点内容,其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的不足,将先进的党政思想应用于常规经营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原先固有的管理方案。鉴于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规划经营的先进意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经营者必须高度重视思政思政教育工作。笔者认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多方面执行策略,具体包括:

1、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人才不仅是带动收益水平提升的基本保证,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新时期的党务工作者要求年轻、文化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有大局观、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熟悉新时期党务工作的方法及要领,懂得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和技术工作。只有培养选拔复合型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好服务、监督和参与的作用。

2、队伍建设方面。要全力提高企业党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和标兵,带动整个企业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要重视党员发展的质量,坚决杜绝党员发展为求数量,忽视质量,不重考察,降低标准的现象。要把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在技术、经营管理、任务开发等多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人才作为党员发展优先考虑的对象,以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下转第214页)(上接第184页)

3、决策执行方面。班子建设的好坏,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对各项工作开展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要求企业注重思政教育决策的执行管理。一方面,要注重提高班子成员决策议事的民主化和透明度,科学地拟定与执行思政政治决策;另一方面要敢于坚持原则,用人格的力量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他人的尊重,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是靠权力使人屈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决策的可靠性。

4、思政改革方面。要在基层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创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的才能,采取创新的举措,这些都要求企业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断丰富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内容和方法,拓展新领域,开展工作交流和专业研讨,从而起到聚集人气、树立正气、鼓舞士气的作用。此外,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使基层党的工作具有时代性、发展性、政策性和艺术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价值。

5、坚持工作考核。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大部分企业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增加了思想教育的经费投入,这些都加快了企业内部的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企业价值,政府要发挥其经济调控职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科学的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尤其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是其内容,企业更应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例如,当人力资源管理失控时,政府应指导企业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观念,维持其正常的经营秩序。

经济体制改革对企业经营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传统营运方式是创造收益的根本保证,这对于现代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经营者必须及时调整现有的营运方案,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家渡.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华东师范大学,2011,23(15):38-40.

[2]何学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用于企业经营的必要性[J].湖北大学学报,2010,26(15):12-14.

第5篇

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现状

(一)灵活性不足

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转换情况来分析,灵活性不足是主要的问题。灵活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进行话语形态的转换,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单一化的局面,即在教育过程中,要么范围太广,没法进行深层的学习,要么就是深层教育偏重,忽视了系统的全面性,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其次就是话语形态的渗透性比较差。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文本话语强调的是整体性,而精英话语则强调的是深入性,要想使得教育效果更好,这两种话语形态应该灵活渗透,但是目前的渗透情况并不理想。

(二)多样性没有体现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形态的多样性没有体现也是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话语形态的多样性没有体现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于话语形态的价值判断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导致没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多样化的话语形态转换来完成教育。其次就是对于话语形态的多样化理解比较单一,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没有认识到深层次的不同,导致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合理的利用其差异性。

(三)话语形态的优势没有发挥

话语形态的优势没有发挥也是主要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是两方面的。首先是对于话语形态的价值不重视,所以也就不能明确各种话语形态的价值,从而导致在利用话语形态的时候,不能进行正确的对待。其次就是对话语形态的应用场合认识不明确。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失误,所以往往会导致不能在相应的范围采取相应的话语形态,导致话语形态的优势发挥出现问题。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改进措施

(一)强化话语转化的灵活性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改进话语转换的现状,必须要强化话语转换的灵活性。话语转换灵活性工作主要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开展:首先是要提升话语形态的转换衔接,即在进行话语形态的转换时,衔接阶段要做好完整和统一,这样能够保证花与形态的完美过度,使得教育的流畅性提升。其次就是在进行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强化话语形态的渗透,通过文本话语、说事话语、精英话语的相互渗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性和深层性的结合,严肃性和生活化的统一。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有效。

(二)强化多样性的提升

强化多样性的提升,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转换的重要策略。多样性提升主要从两面来进行考虑:首先是对于不同话语形态的特征要进行详细了解。不同的话语形态具有的优势不同,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各种话语形态的优势,这样才能在教育中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融合话语形态的优势。其次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既要利用话语形态进行单独教育,也要利用多种话语形态进行融合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育手段多变,能够更大范围提高适应度。

(三)在教育中积极发挥话语形态优势

在思想教育中积极的发挥话语形态的优势也是话语形态改进的重要措施。不同的话语形态具有不同的优势,所以在教育中要从两方面做起:首先是要进行不同话语形态的价值探讨,通过探讨进一步的明确其优势,以便于在教育过程中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大。其次是要充分的探讨各种话语形态适应的范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侧重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教育侧重点的不同来进行话语形态的选择,这样才能将话语形态的优势和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第6篇

           ——以***县部分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长期在高校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三年的团委书记经历,使我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心。2011年初挂职***县担任团委副书记后分管了学校工作,因此得以接触中学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学生团员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是一生成长中的最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情况特别是全球化引发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对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与思考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走访,利用下乡机会与中学团委书记接触,深入了解中学团员青年情况。第二部分向中学生团员是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了团员 “三观”调查、传统文化教育、团员专题教育等内容,共计38个问题。此次调查共向普集高中等四所初高中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6份。

一、调查结果

在对96份问卷结果进行详细统计后,发现一些问题的答案具有针对性,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1、中学生团员在看待人生追求问题上,70%以上的团员追求一种轻松安逸没有压力的生活状态。

2、对于整个社会和学校道德素质的判断显得过于失望,40%的团员认为假丑恶的现象要多于真善美,26%的团员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判断,但是出现了迷茫情绪。

3、中学生团员对于家长和教师并不信任,尤其是教师。96份问卷中只有1人选择有心事的时候会选择向教师倾诉。2/3以上的团员选择与同龄人沟通;同时值得关注的是15%的学生不愿意向任何人坦诚心事。

4、目前中学生团员最大的焦虑是学业压力,近一半的团员担心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批评;同时还有一半的团员担心在学校没有朋友,遭到同学的孤立。

5、几乎所有的团员青年都认为上网有利有弊,但是2/3的团员都认为上网的动机是因为网上有很多新奇的东西。

6、团员责任意识差。超过一半的团员并不愿意担任学生干部,而且接近一半的团员在对待义务劳动方面选择躲避或者被动参与。

7、超过60%的团员认为,目前来将团员道德素质形成的主要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只有不足15%的团员认为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在学校。

8、80%的团员表示平常关心国家或者社会热点问题,但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没有一个同学选择学校。但是45%团员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素质滑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

9、80%左右的团员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团日活动,但是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团课培训,75%的团员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效果并不满意。

10、在日常的团日活动中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

将这些问题系统综合归纳之后现状是:

第一,传统的中学生团员思想教育阵地发生变化,社会和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

父母与子女接触时间最多,影响涉及面最大,当代中学团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变化大,知识水平和知识能力已有很大提高,处于青春发展期,而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也是最有生气的时期,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师长、父母的指引下,正在了解社会,认识世界,也在寻找人生的真、善、美。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的增多,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也逐步渗透在某些家长教子成才的实际行动中, 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家长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还存在着种种家教弊端。中学生团员“三观”形成容易受到家庭的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合成正向“合力”,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中学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没有与社会接轨,没有形成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首先,面对全球化下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必须提高中学生团员的适应力和免疫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自制力。而这些能力光靠理论灌输是不会自动生成的,还必须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当前各级团组织提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一种充分尊重青年自主参与意识,使青年在个人与社会互动中寻求和谐统一,但是中学生团员参加这一活动的人数有限,范围狭小。探讨制定适合目前中学生团员基本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网络兴起对传统的团员教育模式构成了挑战。网络是开放自由的,而且是多元平等互动的。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使得各种思想文化主体、千差万别的观点派别、丰富多彩的政治言论纷纷登台亮相,各竞风流。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所认可的理论,还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理论。中学团组织是否敢于接受挑战,面对网络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又要正确对待网络的负面效应对广大中学生的影响。中学团组织要利用网络资源创建网络沟通平台,建立主题网站;利用 QQ、E-mail、BBS、Blog 等功能及时与学生沟通,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反馈信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中学团的活动内容并没有和社会和国家焦点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息,甚至是直接认可其他渠道信息。

在支持中学生接受时事政治的各个层面上,学校的支持起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发挥的作用比较弱。 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相应的制度。对于国家和社会焦点问题,中学生团员开始追求自己独立观察和思考的模式,拒绝跟随他人的思想,但是目前他们的心理不成熟,“三观”还处在形成过程中,无法全面的看待这些问题,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左右。中学团组织应该加强团队对这些问题的学习,不应放任这种现象恣意蔓延。中学团组织应该主动的拓宽渠道向广大团员青年介绍各种问题,并教育广大中学团员学会全面、理性的看待世界、国家以及社会焦点问题。

第四,目前中学生沉重的学业压力,压抑了学生的思想,而且严重压缩了中学团组织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目前的教育体制不可能出现太大的变动,因此中学团组织应该主动适应这种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安排。将各种团日活动、团干培训、团史讲座制度化、长期化。

第五,目前中学团的活动在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关注不多。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保留并大力宣传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例如中国民族文化中所倡导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等等,这些优秀品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培养青年高尚的情操,提高青年的人文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相互渗透的现实,用什么样的文化旗帜来引领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紧扣时代脉搏。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扬时代主旋律。

第六,  在团的干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领军人物培养和“朋辈效应”。

朋辈群体又称朋辈集团或同龄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朋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环境,有其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而且一般有较强权威性的核心人物,成员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他们之间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也有自己的亚文化。青少年朋辈群体的成员交往频繁,彼此间相互影响, 朋辈群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老师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因此,对于朋辈群体,既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注意研究青少年朋辈群体形成的规律,及时了解青少年朋辈类型和性质,积极引导发挥朋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

朋辈群体的文化能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因此必须利用学校主要阵地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价值观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朋辈群体中一般都有典型、核心人物和骨干成员,他们往往是朋辈群体中能力最强、威望最高的人物。他们在朋辈群体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在群体内的人格魅力影响而形成的。要想使青少年朋辈群体积极健康的发展,必须充分做好朋辈群体典型人物的工作,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给予他们发挥自我的舞台。一方面给他们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有消极倾向群体作思想工作时,要牢牢抓住典型人物,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和教育。核心人物自我转化所起的参照和教育作用,会带动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摒弃不良习气,实现消极性群体向积极性群体转变。

在重视朋辈效应的同时应该重视中学生团干中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团干能够成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团组织深入学生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平时一定要加强对于团干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

第七、中学生团员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逆反心理

第7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题 试题特点 解答策略

政治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政治试卷的“压轴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标改革的推进,政治材料分析题以其贴近生活、立意深刻、形式灵活等特点,在政治学科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往往取材于反映某一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设问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或社会普遍关注的时事问题,要求学生就试题背景、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想性,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提取和获得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占据的分数比例较大,往往是学生比较头疼和容易失分的地方。那么学生如何掌握解题过程、步骤、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高考政治科的成绩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材料分析题的特点

政治材料分析题一般由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和依据背景材料设置的问题两部分构成。

从材料呈现方式来看,主要有文字类材料论述题和图表类材料论述题两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归纳、概括、整合及应用、表达能力,同时不乏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材料问题来看,主要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类。“是什么”主要用于判断,即材料中的重点句判断,借此引出所学知识;“为什么”主要指关系、地位和意义等;“怎么办”是掌握知识的落脚点,是材料引入的关键。其中,“是什么”和“为什么”属于基本原理;“怎么办”属于方法、手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注意选取典型例题进行研究,准确把握试题的上述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审题、答题的思路、步骤与方法、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通过平时对学生解题的分析和调查,了解学生对材料及问题的理解情况,我概括归纳了几点学生失分的原因:(1)审题不仔细,未能抓准材料和设问的“题眼”。许多学生在平时考试或者练习中未能认真审清楚试卷的材料、设问,没有认真仔细地找出材料或设问中的关键词,找不准设问的切入点,造成解题方向不明而失分。(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解题时不能很好地理顺材料、问题与教材知识的联系,造成所学知识与材料相脱节,答非所问。(3)解题思路不清晰,答案不规范,思维混乱,答案逻辑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运用学科术语和时政语言,使得答题语言不规范、不简练。

三、解题的基本思路

1.审问题和材料

先看标题和提出的问题,明确该分析题考查的学科范围和阅读材料中的重点段句、关键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捕捉有效信息,舍弃无效信息,挖掘隐性信息,努力在头脑中回想相关考点及基本思想。

材料分析题的材料和问题虽然很多,但若仔细分析则会看出,它基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问题。我们在解答问题时,首先要归纳材料问题到底属于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其次要仔细比较分析,将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准确归入以上三类问题,以求解答案,化难为易,轻松作答。

2.调用知识

把握主题,抓住中心,是成功解答的基础。但具体运用哪些知识,联系哪些实际,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转述整理、分析比较,确定具体考查的范围和内容。

在平时练习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学生要学会分析各种不同类型材料题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审题方法,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以调动和运用知识,运用教材知识解读和处理材料信息。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教材内容。所以,学生首先应该很熟练基础知识,其次是读题时必须判断答题要用到教材中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缩小思考范围,找到试题信息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确定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

材料分析题在政治学科考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主要存在如下失误:①观点材料缺乏有机联系,存在脱节现象,要么堆砌观点原理,不进行具体分析;要么就事论事,罗列材料,不见观点依据。②条理不清,思维混乱。③文字表述欠科学性、规范性。有的学生不用政治术语,甚至夹杂口头方言;有的文字书写能力太差;有的错别字太多等。

要避免上述失误,考生平时就要规范答题,解答材料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最好先对材料进行分层,然后归纳出材料主要表达的几点意思,再加以解答;在解答时要尽量将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点答全,每个要点不需要写太多,但一定要把主要要点说出;答题时还要注意答题的层次和逻辑,不要前后矛盾,把最有把握的要点放为第一点,这就要求学生在组织答案时最好把要点按顺序罗列出来,并彰显关键词,便于阅卷教师很快找到得分点;答题时书写一定要整洁,一份字迹潦草、要点不清的试卷会让阅卷老师对其印象大打折扣,即使答得再好,也不会得到太高的分数;答案表述应当准确使用学科术语,不可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简练,不可重复累赘。简单点讲,就是做到答案“四个化”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

另外,学生必须明确,文综政治高考试题应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强调理论与实际的具体联系。

总之,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依据背景材料,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链接教材知识点,找准问题切入点,生成答案要点。对于答案要点的组织,不仅要紧密联系课本知识,还要紧密结合有关政策文件中的具体论述,然后加以整合,生成答案要点,以具体事实理论为依据分析材料,提高学生解答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琳.创建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课堂[J].学理论,2010(22).

[2]关文庆.运用多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8).

第8篇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则是教育的主体。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维系的枢纽是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则是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以及人才的成长过程等,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充满友爱的师生集体中教育活动会变得生动有趣得多,学生潜能的开发也容易得多,他们全面素质健康发展的效果与质量也要理想得多。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虽然教师中的极大多数人在不辞辛苦地工作着,但其中的许多人只是粗略地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还根本不知道情感教学心理学为何物?更不知道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把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乐学喜学,因而导致了重知轻情、知情脱节现象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人或者敷衍塞职,一教了事,采取教不教由我,学不学由你的态度;或者平辅直叙,照本宣科,不按照学生的求知需要来按排教学内容,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课堂积极气氛的调动;或者横加训斥,一味苛求,不按照学生的成功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不注重让学生以成功的信念来参与学习;更有甚者,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抓住学生的某些缺点,讽刺挖苦,恣意谩骂,有时甚至不惜采用体罚的手段。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在于我们的老师,对教学工作和所教学生缺乏深厚的感情,不懂得自己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的个体,不懂得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感情交流活动,不懂得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发挥师生双方感情因素的作用,因而轻易地作出了各种违反教育法规、违反教育规律、违反学生主观意愿的粗暴举动。

鉴于此,必须加强情感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推行各种情感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大力克服重知轻情,知情脱节的弊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实施情感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呢?根据这些年来本人的教学体会,认为一下几点可以借鉴。

1.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利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关系,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增强对爱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2.课堂讲授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实施情感教学,教师应当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了小嘴,闪动着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3.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淡化教育痕迹

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又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呢?我们思想政治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要淡化教育痕迹,首先要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做起。

一方面,教师在作为主导者的同时还应成为启发者。生动形象地讲故事,用情感打动学生是一种启发;用实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这也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还是一种启发;即兴小品演示,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这仍是一种启发。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可成为主持者。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诸如《谈话》、《沟通》、《实话实说》、《有话大家说》等之类的节目收视率相对很高,因为这种形式更能表达百姓的一种心声、渴望、需求。由此我想,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这样的创意,来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在确定某个主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准备,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点体验。

4.积极探索有效的情感教学评价策略与途径

根据这些年来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形与隐形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形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而隐形的评价方法,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形的方法。

通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

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当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中,就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不仅发挥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作用,还提高了全体人的思想素质,促进了人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认为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需要被满足的关系,即客体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①有学者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指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对人的超越性本质的追求。”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简单的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过程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主体与客体间需要与需要被满足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阶级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观念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③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一般都未属于这个阶级的。”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阶级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实现和维护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所采取影响、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的统治政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阶级性,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社会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价的社会性特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需要,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主体的共同效益的维护。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符合整体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对象是人,是满足的人的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满足物的需要,之所以要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人是可以被塑造的,人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而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人,因而必然会使思想想政治教育价值带有社会性特征。

3、思想政治教值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短期性,是指根据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要求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长期性是由于环环相扣延续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个人与社会具有的长远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价值不会很明显,很有效用,但它的长期性价值便会在短期性的价值日渐积累过程中日益深入主体内在生命机构化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因此必须注重和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精神力量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精神文明水平之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活水源头,是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素材。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民主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政治越民主,人们的参政意识越强,参政能力越高,就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民主的气氛,人们也比较容易在自愿民主条件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一根本规定无疑有助于人民群众主人翁责任感的形成,有助于人们的思想品德朝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⑤

社会和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基础,社会文明的高低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社会文明越高,人们素质越高,就较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主客体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是人,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意义所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指向,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人较顺利地实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主体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应该看到主体的需要和满足是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水平主体自身条件所制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具有创造性,本身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可塑性,这就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其实质也就是主体超越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两个方面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相互促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要围绕着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展开,又要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展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⑥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分析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社会要创造条件有组织的大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社会中形成良好宣传教育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以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社会成员参加各种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社会成员对本地区、本单位的认识提高社会成员的认同感等。

怎样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持的指导思想地位,反映主流思想、主流价值,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培养善于宣传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些工作者必须是立场坚定、关爱社会成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丰富、善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能够对教育者加以引导,关注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具有高尚品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三是大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物质上予以保障,在体制上予以支持,在政策予以引导。

(二)主体的自我学习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可以通过价值主体的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来实现。价值主体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是主体不断学习完善的基础,主体的兴趣爱好是主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素质与高尚的思想道德在主体内部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外部世界的作用,但是主体的学习和完善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主体的兴趣爱好,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有利于主体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的本身就极富有规律性和主创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要制订合理的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书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古籍,了解国情,了解祖国五千年的历史,主动学习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关注时事,关注民生。接受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互助学习。

(三)加强综合管理

现代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价值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文化意识多元化等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途径之一。加强综合管理:一是要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要运转协调,职责明确,分工负责。二是要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和政府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制定符合本地区,本单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制度和政策得到贯彻和良好的执行;三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实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激励机制;四是搞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财物的管理,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五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撑。

[注释]

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②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再认识[J],探索,2013年第3期,第118页.

③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⑤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第10篇

1.思想政治教育是先导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为高职就业指导的先导是基于意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言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是基于既往偏于抽象思辨力、弱于实践行动力的批判而言的。但是就今天的高职就业指导来说,如果不首先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我们就很难查找清楚导致高职就业问题的众多因素,甚至可能会漏掉根本性的因素。常言道,谋定而后动。所谓“谋”,是策划之意。但是,如果没有对高职就业所处环境、影响因素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所谋之“策”,也许只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因此,在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处于先导地位。

2.基本理论向综合实践迈进

高职生的就业问题从方向上看,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整体,其基本的行动方向都是由学校(学习间接经验技能的场所)向社会(应用直接经验与技能的竞技场)的,此一过程也许可以化约为基本理论向综合实践迈进的过程。我们固然可以秉持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所鼓舞大家的实用主义原则———“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对于将要通过3到4年的学习而走向激烈竞争的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并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不是更好吗?

3.由先导到向导角色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就业指导中不仅仅居于先导地位,而且时时处处也将扮演着向导的角色。这也是“意识反作用于实践”的原理告诉我们的。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去分析就业形势、分析自己所学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行业职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自身学业水平评定的基础上,客观科学分析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无疑能大大减少高职生就业时的盲目性,对于那些原本不能实事求是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进行科学定位的学生来说,也可以大大减少其就业过程中的挫败感,防止“定位不科学—就业失败—信心受挫”恶性循环的出现。

二、观念引导和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1.观念引导

在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引领学生通过收集相关信息、运用多种方法来科学认识就业形势和环境,科学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做好自身科学定位,为就业提供思想认识基础。应该把高职生就业问题纳入其高职学习期间的全过程,与其职业生涯规划紧密地联系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处在于通过辨证思维,帮助人们充分认识自身思想认识与客观环境之间形成的矛盾与张力,并运用一定的方法策略,去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付诸行动,最终逐步改变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中的观念引导作用,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得到体现。就积极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明确引导学生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状况,尤其是通过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这有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理性地认识自己面临的处境,客观地选择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够在高职生学习期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此种对有关政策的深入专业解读纳入到其就业指导环节中,会促发学生有意识地增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思想基础。就消极角度来说,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以破除流行的思想认识错位甚或错误,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就业导向下健全人格的养成。在这现实面前,高职生要么“退而求其次”,要么先就业再继续提升办学层次,然后再“择业”。如果不引导学生来科学认识这种用人标准的学历层次壁垒,学生思想不解放,轻则屡屡就业失败受挫,重则钻牛角尖,发展成“型人格”,到时候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可能还会波及社会的安全稳定。

2.方法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是通过运用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基础、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及时收集资料,深入分析问题,并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思想认识层面加以克服的有效方法,因此无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还是对于学生个体的就业问题来说,都可以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上文所述观念引导,其实运用的就是政策释读的方法,通过政策释读可以在明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正确面对现实,并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前做好准备,把握机会,也掌握自身命运。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确立和作用发挥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增加劳动就业的相关内容

近年来关于高职就业指导的课程化建设的研究几乎已经达成共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增加有关劳动就业的内容。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项改革事业是在非常复杂的背景下展开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同步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高职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因素,在这一根本因素短期内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框架内,就有关劳动就业形势和政策进行介绍和说明,应该可以起到澄清思想认识的作用。

2.全员指导:通过师生接触,及时开展有关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副主任、副书记,甚至每天都可能接触到学生的宿管员,都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让这些教职工首先了解有关就业的形势和政策,提高运用政策解读分析等方法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从根本上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奠定人力基础。

3.积极搭建并有效利用信息平台

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认知;音乐专业;思想政治渗透;教学方法

高等院校长期以来的角色定位是教书育人,担负着向社会各个领域输入各色人才的职责。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必修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能力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对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以现状来看,由于国际化发展迅速,国内对于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教育理念由于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逐渐向更加新颖和实际的方向靠近。相比之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出现明显下滑和缓慢的情况,而根源是无法快速地适应西方化高校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各领域企业对于高标准、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因此,怎样使大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得到创新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事项。

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自身融合来形成自己具备的素养、品质、情感和价值观,进而通过思想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实践活动。换言之,这就考察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带动了学习者主动并且积极地将外部知识转变成个人独有的思想、价值观,并且应用于生活中。而当代大学生因为有不同的世界观,思考问题的视角也更加全面,在认知特点上相对鲜明,而这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同时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采取措施以求革新。而音乐教育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上有很大的辅助效果。[1]音乐教育本身的魅力在于赋予学生更多的思想、情感。当代大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新的认知,这对于塑造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入音乐知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

2 认知特点与影响――当代大学生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相比于过去只限于来自书本或者课堂上出现的专业知识,互联网媒体将更多更广泛更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和信息传递给当代大学生。大学阶段,学生的心智相较于其他阶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新颖而广泛的信息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并且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但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使得他们在理解上还存在许多疑惑和偏差,对于新信息的分析不能更深入地去探究其内在的含义和本质。这也就证明了当代大学生虽有不断寻求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欲望,但是在细致探究和理解上有所欠缺,导致了在行为上出现不成熟或者犹豫不决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从认知方式而言,当代大学生相比从前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从过去根据外部信息的来构建思维和采取行动,转而由自我分析和自我判断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思想方式和理性的行为模式。认知方式的变化,也促使大学生希望接触到能带来更为全面资源的教育,而不再只限于传统的课堂说教方式。再加上现在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导致他们注重认知个人利益而弱化个人信念理想的追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度降低,需要创新的内容和模式来优化才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度。

3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雅的音乐

3.1 借助高雅的音乐进行思想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雅的音乐既存在差别又相互联系,以出发点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宏观的培养,利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关的学术知识,来协助大学生探究自我意识的深层次的问题,以此来塑造大学生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这不仅使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相互统一,同时个人的思想高度、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也会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而高雅的音乐教育是将培养大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意识的认知作为其出发点,重心主要放在塑造学生个人性格方面,借音乐的魅力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以此来建立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在情感的感性层面和理性层面中寻找到平衡点。

3.2 透过高雅音乐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高雅的音乐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两者的教育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帮助他们塑造自我意识,提高个人的修养和促进他们曲面发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如果思想太过理性就会导致对学生的情感方面的投入缺少并无法使学生获得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将无法被学生理解。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学需要音乐的辅助,音乐往往是反映人思想和情感最直接的表现。首先,音乐教育为学生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其次,高雅的音乐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合适的教学环境。借助于优美的旋律和耐人寻味的歌词来熏陶其素养,也能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3.3 高雅音乐教育认知在思想政治创新中的作用

高雅的音乐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完善。高等院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将重心放在培养大学生的德、体、美、劳的发展方面。[2]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把引入的音乐课程作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音乐中涉及的美好品质和思想来传达给学生。高雅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优质的音乐除了带给大众一流的听觉享受外,也能为大学生营造面对生活时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成熟理智的认知思想。[3]另一方面,高雅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塑造个人形象意识,这对于开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大学生正确认知都有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对于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完善的思想品格和素质修养有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思维意识有了更全面的发展,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取得了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冰.高雅音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90-92.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状况

传统观念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强、说教性强的课程。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在上这门课程时往往力不从心,如果授课内容过于理论性、专业性,学生觉得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假如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讲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案例、故事和史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的目标又很难实现。下面,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大学生受西方工具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西方的工具理性主义思潮让大学生变得浮躁、功利,他们认为理论过时了,很多高校大学生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忙于考证和英语等级考试,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大学生除非要考研,他们才会买一些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辅导书,应付全国统一的政治科考试。因此,高校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过于空洞,理论性、说教性太强,其内容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好处,但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二、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少,经费投入不够

很多高校热衷开设市场所需的紧缺专业,一来市场需求量大,报读热门专业的学生多,生源就是财源,生源好了对高校创收非常有益;二来报读热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容易找工作,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就业好了,招生自然也跟着旺,从而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理论性和说教性很强,产生不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很多高校对该课程不重视,经费投入不够,甚至挪用上级主管单位拨付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专门经费,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数,这严重挫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而言,思政课的教学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理论讲授,而缺乏生动的事例,学生觉得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老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故意讲一些低俗的调子,迎合学生口味,讲授的内容与教材相差万里,很难达到育人目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表面上谁都能上,但是真要把这门课上好,难度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沉心于学术钻研,部分教师不认真备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不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通过教育和引导,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片面认识

针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片面认识的状况,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对在校大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以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主旋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参社区服务志愿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研,组织大学生走访工厂、农村、考察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按照和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有的高校以团队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有的高校采取课堂互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应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这样有利于调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展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中提倡阅读经典文献;立足社会实践,用发展的理论武装和教育大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打动学生,用“情”感人,以“理”服人;用心备课,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改善的过程,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相结合,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