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

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3-08-16 17:2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战略; 流程

一、前言

近二十年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公司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化是公司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际上和我国日益重视公司的会计信息化建设。2008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出台新的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管理规定,用“交互式数据电子化应用系统”(IDEA)取代现行的“电子化数据收集、分析及检索系统”(EDGAR)。IDEA将使投资者可以更为迅速和便捷地获取上市公司和共同基金的主要财务信息。这对我国海外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财政部于2009年4月份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该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应了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如何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满足国内外不同监管部门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已经成为提升公司控制力、加强公司治理的迫切要求。

二、国外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分析

纵观世界上处于竞争优势的大公司,都把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并且在促进运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和经济价值。国外大型公司以资金的充足投入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可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投资额占销售额的比重体现出来。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 Texaco)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每年投资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壳牌公司每年信息技术投入约30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1.3%。埃克森美孚公司每年信息技术投入约20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1%。英国石油(BP)公司仅勘探开发板块的信息化投入,每年就有25亿美元。在保证投入的基础上,国外大型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实时控制和集成化、信息系统的选用、信息化建设组织保障、信息化人才建设以及对外合作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方面的综合实施保证了会计信息化建设效果的充分发挥。

(一)强调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时控制属性的充分发挥

实时控制具有过程属性、时空属性和动态属性。国外大型公司强调从内部控制扩展到经营活动全过程,利用实时信息对企业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全部活动进行实时控制;强调会计控制所需求的信息具有跨时空的特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和任意地点获取信息,每天、每月、每年的经营活动时时刻刻都处于财务控制之下,每一个生产部门、业务部门、管理部门都集中于咫尺之内,监控于天涯之外。

(二)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化

这种集成不仅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模块的充分集成,也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强调面向公司各项生产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公司内部各部门在各个节点产、供、销信息的同时并行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同时将结果反馈给业务系统,真正实现公司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效率,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如,作为全球第二大国际石油公司的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综合管理系统上,全面采用了ERP系统。系统采用的是四个系统架构,分别为开发系统、测试系统、生产系统和升级系统。另外,该公司还实施了满足SOX法案要求的信息安全方案和对灾难恢复的管理。在财务与采购方面,使用SAP(Systems,Application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财务会计和总账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中心管理、应付账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及设备管理等模块;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使用了SAP的工资管理、时间管理、主数据管理及员工资助服务等模块。壳牌公司实施上游业务信息服务、化工业务信息服务、下游业务信息服务及应用系统建设等,在各个业务领域也推广使用ERP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统一的业务流程,充分挖掘信息技术集成价值。

(三)注重有效的组织和公司整体流程的优化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才能有效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国外大型公司都设立了首席信息官(CIO)领导下的总部信息管理部门,在上、中、下游业务均设信息技术机构,直接由总部信息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对下属企业的信息技术支持。雪佛龙德士古成立了最佳运营中心以支持所有应用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并不断进行整合和提升。公司信息技术组织主要按照业务板块、业务职能和地域进行划分,比如有海外上游业务信息小组、美国本土上游业务信息小组、全球天然气业务信息小组以及全球业务的信息小组。壳牌成立了信息技术管理委员会,由CIO统一领导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持部门,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转变。埃克森美孚实行完全集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统一设立总部信息技术部门,由一名全球副总裁任CIO。BP公司设立CIO负责整个BP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对于BP所属的各个业务部门,又都有相关的副总裁来负责信息化建设。

国际大型公司的信息技术项目由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团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率。各大公司都选择世界著名、实力强的信息集成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保证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先进可靠,并持续改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从支持单元业务向支持企业整体业务流程转变,以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整体流程最优为目标。

(四)通过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注重与信息技术服务商的充分合作是国外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虽然大多数国外大型公司自身有比较强的信息技术队伍,但是在重大项目上仍与服务商结成紧密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长期稳定和联合创新的特点,超越了单纯提品、服务的通常模式,有利于发挥公司和服务商各自的优势。会计信息系统需要业务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完成,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除了强化与外部服务商的合作,国外大型公司也注重自身会计信息化人才素质的提高,并且在各业务领域培养了行业信息技术专家,使之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骨干,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流程和思想方法,形成企业新的管理文化。

三、我国企业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公司先进的信息化建设之间还存在差距。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在领导的重视程度、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储备、信息系统的兼容方面、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不全面、不均衡、不系统,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缺乏;我国企业通常注重技术的管理而忽视领导的支持,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部门职责和权利的重新分工、管理制度制定、贯彻和落实,缺乏领导的支持无法顺利开展;财务软件缺乏统一性,没有考虑与现有管理流程、管理软件的兼容问题,致使高投入低成效,会计信息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为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企业需要充分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更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积极借鉴国外公司先进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形成既具有我国特色又能够满足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一)应明确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企业应按照国务院的《2006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保证,保证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及运行维护、配套设施建设、内部队伍建设的进行。

(二)软件的选取上,既注重先进性又注重与其他体系的兼容性。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和企业间会计系统差异的逐步缩小,会计软件也逐步从单纯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这种转变要求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融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另外,会计信息化建设效果是各方面兼容的体现,所以,企业在对当前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业务重组或者更新时需要关注与现有体系的兼容性。

(三)充分兼顾公司内不同业务部门的特点

当前的企业所涉及的业务领域是复杂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参差不齐。所以,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分析不同部门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会计信息的安全是指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的状态,它来自于会计数据的完整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我国企业在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实时注意信息安全的控制。从信息化流程、信息主体和影响信息安全的环节来看,企业应该注重企业经济业务原始信息的安全控制,加强对主体系统的监控,加强预防和应急机制,并关注新技术的应用。

(五)财会人员知识储备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加强了管理功能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的智能型财务分析功能。系统也从原来独立、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完全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体中,实现了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IT技术紧密联系起来。这对企业的财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对会计信息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网站.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S].2009(4).

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问题 人才培训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取可持续发展优势的重要祛码。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任何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都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信息的使用是否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本文就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细胞。2008年,全球性金融海啸来袭,令许多竞争优势原本不强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如果想要帮助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必须加强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拥有着非凡的活力,但他们的企业在信息化方面仍然是落后的,落后不仅体现在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仍然没有充分利用如今飞速发展的宽带互联网优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们,对企业的信息化缺乏准确的认识。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不改变思路,漠视类似企业总机、网络传真、“全球眼”等如今已经很成熟的企业信息化技术,那么,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可能将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被淘汰,由此可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极为必要。

三、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1、利用移动通讯企业来帮助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系统

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山东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移动办公系统”、“移动营销系统”、“移动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等针对性信息化应用,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而且一举解决了中小企业经营中的“短板”问题,成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一项“利器”。

截至目前,山东移动提供的移动邮件业务正在为全省3000多家企业集团提供服务,5万多名企业客户每天通过手机像收发短信一样地接发处理邮件;山东移动有2000多套移动服务器服务于不同类型与不同规模企业的办公、生产及售后服务等流程的信息化应用;蓝海商务平台已为全省6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移动0A、会议电话、企业建站、网络传真、企业邮箱等个性化信息化解决方案;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数万名业务员,每天通过手机终端提交订单和查询营销库存信息;山东移动的位置服务平台每天为20多万移动设备和人员提供位置信息服务;400多万移动用户通过集团彩铃业务传播公司业务与服务。德州商储超市有限公司是一家便利性商业连锁超市企业,旗下有23家连锁分店,并向周边地区的上百家超市批零供货。每隔一段时间,公司的业务员都要到超市网点实地盘货,并向总部汇报货品的进销存情况。山东移动根据企业的需求,研发了基于WAP的“移动营销管理系统”。借助该系统,公司分散于上百家各县(市、区)的连锁分店及供货超市都实现了商品信息查询、订单上报、已上报订单跟踪查询、修改订单、企业员工通讯录查询和快速拨号等功能。

2、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当前要把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和引进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加强企业领导、中高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以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讲座、信息、展览展示等形式,营造信息化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还要组建企业信息化专家咨询团队,切实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3、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

应该将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制定出台《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意见》,要加强领导,明确组织机构分工,适时成立“政府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等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协调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制定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的优惠政策;加强电子政务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加快实现面向中小企业的网上申报、许可、审批和招标采购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工程的快速推广。

4、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必须与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要落实到企业的经营基本要素:满足客户需求,抢占市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增值能力,加强售前售后服务,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优化,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总体水平和效益。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信息化发展的道路,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怡文.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9):87-88

[2]李爱红.我国企业信息化建成设现状与发民思路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6):11-12

[3]单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惑与对策[M]中国外资历,2 008年(5):57-58

[4]刘洋,杜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134-1 37

第3篇

【关键词】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也逐渐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尤为重要的。本文简单分析和概述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相关情况,并探讨强化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和推动企业向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一、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概述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

内部审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在项目计划、操作流程、风险评价等全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控制,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的运营发展目标。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作用

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能够有效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二是能够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企业审计数据信息库,有利于企业领导层对实际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三是能够有效提高审计证据、信息等的可靠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四是能够更好的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进行确定。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然性

在当前信息化经济背景下,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全面经营发展的必然需求;二是内部审计改革以及社会经济时展的迫切要求;三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四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五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在推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先进的内部审计观念。许多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对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系统的内部审计观念,从而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信息化改革的工作开展;二是缺乏高水平的内部审计系统软件。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时所使用的软件系统是从市场上直接购得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规划的开发和完善,导致有些模块功能不适用于自身企业实情,从而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三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大部分企业的在职审计人员是由其他财务人员或相关部门人员兼职的,他们缺乏专业的内部审计知识,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应用不熟练,这些都导致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二、加强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措施

(一)积极转变和创新内部审计观念

企业要结合当前时代经济大环境,积极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树立现代化的先进内部审计理念。通过组织宣传和学习,全面、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目标、方法以及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意识,真正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去,从而更好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必须要首先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标准,规范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步骤,设置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职责,从而更好地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系统软件的开发

企业在购买内部审计系统软件时,要尽可能的挑选那些符合本企业实情的应用系统。同时,在购进通用软件后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在确保软件通用性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实情以及内部审计需求对软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系统、切实的开发,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从而更好的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要加强对在职审计人员在现代企业内审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网络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定期进行专家讲座、宣传教育等方式,让内审人员熟练掌握内部审计软件系统的操作应用方法,增强他们在软件开发、管理、应用、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从而更好的培养复合型的综合性企业内审人才。

三、结语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要求,因此,企业要关注和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制定和健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保障企业的高效、科技、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内部审计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8):93-94.

[2]张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4(01):55-57+26.

[3]韩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41-43.

[4]张剑.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219-220.

第4篇

【关键词】 集团企业 财务信息化 财务管理

随着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应对竞争、迎接挑战,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由分权经营转向集中管理,实行财务集中管控的集团企业逐渐增多。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信息集中、资源共享、集中管控的财务信息化体系,使财务资源成为集团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集团企业通过不断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统一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而且为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是集团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必经之路。本文将结合现状对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集团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财务集中化管理,加强集团企业内部控制

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可以将各地区、各行业的子公司通过统一的财务核算集中到同一体系下,减少各自独立核算的差异,提高了集团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一致性,为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标准,为集团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统一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由于集团企业跨地跨行,点多面广,因此会计核算级次多,而传统的财务工作是各基层核算单位独立核算,财务数据经逐级合并后上报到集团总部,财务信息滞后,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形成统一的核算体系,减少了核算层次,保证集团总部能够及时了解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财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完善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为集团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财务信息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财务数据,可以将企业的财务、经营、投资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优化了财务信息的传递渠道,强化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是集团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当前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信息化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模式较落后

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贯穿企业管理思想、财务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内容的系统工程。然而,大多数集团企业管理者忽视财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工作上没有给予充足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阻碍了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不少集团企业管理者片面认为只需要在集团企业中做到计算机、财务软件以及局域网的相互连接就等于实现了财务信息化,其思想仅停留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上,而忽视了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等软件条件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致使缺乏良好的软环境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各子公司依然采取独立核算、逐层上报的方式,没有有效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处理,核算方法的统一规范,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化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贯彻执行不力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有序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监督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规模大、层级多的集团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大多数集团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制度的设计缺乏实际基础,不尽合理,结果导致集团企业各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缺乏清晰的行为规范,各项业务活动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指导,主观随意性较大,贯彻执行力度较低,信息化进程严重受阻,导致财务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财务信息化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还有的集团企业的制度没有结合集团自身的特点,而只是将其他企业的制度套用到本集团企业,结果导致制度与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不适应,缺乏可比性,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稳定运行,反而使得财务信息化建设无章可循,难以落到实处。

3、财务信息质量较低

信息质量主要包括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相关性、重要性等特性。由于集团企业涉及行业多,组织规模大,核算层级较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现阶段,大多数集团企业还没有全面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集团各子公司依然采用独立建账、独立核算,逐层上报后汇总传统的核算的财务工作模式,财务信息传递层级较多,导致信息失真、信息滞后的现象严重,致使集团与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集团的战略目标不能在各子公司中不能得到很好实现。

4、财务软件及信息系统不满足财务信息化需要

随着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财务软件让企业应接不暇,这给集团企业的选择造成了很多困扰,结果导致集团企业采用的财务软件不符合企业的要求,不能满足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财务软件的开发人员缺乏对相关企业财务系统的了解,软件的设计不尽合理,难以满足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集团企业缺乏对自身财务体系的认识,导致选择不当的财务软件,与财务管理契合度较低,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充足的硬件基础。

5、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较缺乏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已经作为集团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资源之一。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并且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得到有效实施。现阶段,集团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信息管理技能还停留在较低水平,无法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缺乏对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深刻认识,无法将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很好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导致财务信息化水平停滞不前。

三、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坚持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原则

集团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将会面临多方面问题,因此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时,集团企业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集团企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所拥有的资源不尽相同,因此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时不能一刀切,盲目追求同步,而在企业的战略指导下从局部到整体,有步骤地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二是系统原则,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应围绕集团的战略目标来开展,集团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应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信息系统为支持,避免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加快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三是全员参与原则,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集团所属公司各种财务信息都应在集团公司的实时监控下运行,因此要求公司全员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公司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完善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个坚实的计算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作为其运行的平台。首先,计算机硬件环境是保证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基础,它包含了企业人员硬件的配置以及信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硬件基础应充分考虑到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保证集团所属企业都能同时使用该财务信息化系统以确保对所属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其次,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环境应包含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健全、全面的财务信息数据库能有效提高相关财务软件的使用效益,及时、准确地为集团公司高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持续学习,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

随着集团企业的快速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保证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集团企业员工应持续学习和创新,并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培训。一方面,集团企业员工应不断地学习并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并将之运用于实践中,如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融合于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完善集团企业的管理方法以及软件的应用技术。另一方面,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对于财务信息系统相关操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颇高,相关操作人员不仅要对财务信息化系统有全面的认识,更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及相关财务软件的使用等。同时,由于集团下属企业原有财务软件与当前推行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不一致,为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4、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应包括四个阶段: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推广。在规划阶段,首先要明确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现存的主要财务管理问题,弄清信息技术支持下集团企业业务的运作模式,进而绘制集团信息化蓝图,成立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设置初期目标,为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在分析与设计阶段,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资料收集、诊断分析、明确重点和设计方案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个阶段财务信息化建设小组应全面收集整个集团的相关资料,并按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分类,对于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而进行系统分析和效果分析,梳理集团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最后根据所得的结果,集团企业则可以以价值链为基础,从采购到销售收款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经过先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同时确定了项目的可行性和能为集团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后,财务信息化建设才进入方案的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集团企业全体员工需要积极参与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反馈和调整,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寻找更好的思路和方法来保证方案的实施与集团长期战略目标一致性。在推广阶段,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向所属重点企业或部门推广,全面铺开,最后达到全面提升、深化应用,形成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总之,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从而进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组建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保证集团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切实的抓好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集团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集团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迟明辉:浅谈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及改进[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第5篇

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这些新变化不仅反映在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娱乐当中,同时也集中体现在企业管理手段的革新当中。所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适应企业实际发展需要也就成为了集团企业管理层所关注的实际问题。而信息化建设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规模大、人员多、部门庞杂且涉及面广的集团企业来说就更加不容易,因此加强这方面的问题研究、加强积极的措施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集团企业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首先,能够通过信息化建设消除各个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数据端口 差异,实现数据的有效互动与共享,能够确保各项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标准性和规范性,提升财务信息获取质量和速度。

其次,能够有效避免过去层层上报的数据汇总所带来的数据延时、错误与疏漏,能够确保集团财务管理部门第一时间直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源,能够真正实现数据传输与交流共享的24小时不间断,消除地域、时间、空间的阻隔,让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建立起有效联系。

再次,能够帮助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高效和快速。现代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从过去那种以实务处理为主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现代企业的 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汇总而为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所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财务管理部门更好更及时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与汇总数据,从而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的做出科学决策,促进集团企业在市场竞争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提升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思考

1.加强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首先就是要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集团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强必要性这一重要认识,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仅具体操作人员要进行相关学习,对于集团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决策层也要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必要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够避免高层与基层之间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上的脱节,避免信息化建设工作变成应付了事和走马观花。此外,还要积极宣传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优势和作用,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积极作用的宣传力度,同时注意将这种积极作用与具体工作进行有机联系,从而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与支持,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一家职责,它涉及到集团企业的方方面面以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果离开了环境的支持以及其他人员的配合将无法真正实现有效建设。

2.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本来相对于一般生产经营性企业来说就已经存在着许多不同,当前想要实现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那就更加需要在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多下功夫。首先是根据国家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清查不合格人员并将其清除,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引进具备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同时还要根据集团企业的发展及具体需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在岗培训与其他方面的技能提升和培养。此外还要特别针对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队伍在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以及其他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方面的训练和技能提升。此外,由于信息化发展具有日新月异的特点,所以为了加强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还应该为管理人员不断提供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及新方法的机会,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始终跟上市场及集团企业的发展步伐,有效开展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最后,作为集团企业来说,在人才培养及需求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精准性,另一方面高校也能够借助企业的帮助进一步扩展教学规模,实现双赢。

3.加强具体工作质量

首先,选择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财务软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方面,首要问题就是选择适合集团企业自身需要的财务管理软件。虽然现在市面上的财务软件种类繁多,有成品软件也是定制服务,但是作为集团企业来说,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从长远发展考虑,进行相对昂贵的定制软件的开发与购买。虽然成品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符合大多数企业基本需要的特点,但是也难以实现更为准确、精细的模块设置,可能并不适用于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具体工作。所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开发、研究,最终研发出属于企业的管理软件才能够切实的将集团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需要融入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当中,也才能够确保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够有利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6篇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以企业流程优化为基础,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管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实践

在操作控制层面,国外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已经普及了数据采集、生产过程自动化、先进控制与区域优化等系统应用,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生产执行层面,国外石油石化企业重点建设了生产运行指挥、生产调度、油品调合、高性能计算、加油卡等应用系统,并用于生产的运行与管理,目前正在向可视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在经营管理层面,普及应用了ERP、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系统,并且大部分企业正在进行ERP系统的集成。

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知识的传递、加工和更新,提升了企业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世界各国的石油石化企业都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外石化公司非常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了先进的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工厂生产自动化和经营事务处理网络化、计算机化,如英国的BP、日本Cosmo石油公司、美国的壳牌、美孚石油公司等都建成了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了全部炼油厂、销售公司、油库和加油站。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能源公司正在纷纷致力于合并一系列分散的网络,向智能化、虚拟化和按需分配方向发展。例如Chevron Texaco(雪佛龙?德士古)公司通过三年的努力已经把分散的网络合并到一个标准基础设施上,并且分别在位于加州的圣雷蒙市、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以及英国伦敦建立了网络中心。网络的整合和优化工作在过去三年间共为公司降低了1.26亿美元成本。

为了满足用户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的连续运行性和数据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的需求,国内企业对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和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信息化应用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正在构建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具备覆盖广泛、安全可靠、支撑宽带多媒体以及融合业务的特点,同时,应用系统整合、数据集中存储与处理、容灾系统建设等也在进行中。例如,中国石油按照“六统一”的原则,建立了总部和11个区域中心,在每个区域中心进行了邮件系统硬件运行平台的集中配置、统一管理;ERP业务系统及其他经营管理业务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实现了在总部层面的集中配置和管理。

三、我国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应该看到,石化企业信息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企业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强和深度不广。目前,我国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息化人才缺乏

石化企业信息化人才要有比较强的技术实力、项目实施能力和维护支持能力。石化企业缺乏业务和信息技术复合人才,既懂石油化工生产流程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导致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达不到应用应有的水平,投入运行后,没有合适的支持体系和相应人才,系统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信息化队伍不足还导致石化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

(二)信息化机构职能发挥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面会越来越宽,应用程度会越来越深入。近年来,虽然石化企业大多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力度较为弱化,没有真正实现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信息化的组织引导职能发挥不足,影响了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模式建立。

(三)信息化综合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石化企业还有相当多的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不佳,源于这些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是在不同层次的功能开发,应用的效果一般局限在一个范围中,还不能形成从市场决策、经营管理到生产装置调度和优化综合的应用效果;信息化应用没有充分提高企业的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业务应用人员也没有完全获得信息化所带来的益处。

(四)基础工作需要持续规范

企业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如果企业信息化是在不规范的管理、业务和数据等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很难帮助企业走上现代化管理之路,企业信息系统将经不起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缺乏生命力和持久力。所以在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应对公司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使企业的各个基础环节都能够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企业数据;二是规范企业业务和信息处理流程。

三、加强我国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针对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石化企业应紧紧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力度

把作用大、效益明显的信息技术项目列入重点建设内容,优先安排投资,加快建设,早见成效。强化集中运作,加大控制力度,关键是统一规划、统一投资,降低建设成本,追求总体效益最大化。统一制定企业年度信息技术项目投资建议计划,纳入年度投资计划,作为信息化建设专项投资统筹安排使用。在信息化建设内容、实施进度安排等方面,每年由信息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究,制订出合理可行的计划。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和信息系统整合

根据统筹规划、急用先行的原则,以现有标准化工作成果为基础,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具体来说,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补充和完善标准化的内容,适应不断深化的信息化应用要求;二是各种标准的应用,需要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等手段,强化标准代码的应用、规章制度的执行、统一报表的使用。同时要加快应用系统的整合,在业务方面形成标准流程和管理制度,在技术层面形成集成规范和模板。充分借助外部企业力量,组织企业力量参与其中,以加快工作进展,同时为以后的系统运维和升级奠定基础。

(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石化企业要加强网络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数据中心、异地容灾、生产过程数据源的建设以及应用系统功能的提升和运行维护。网络要覆盖主信息采集点,主干网带宽要满足生产、销售、科研系统的应用要求,建成企业一体化的网管系统,实现全网全时管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既要保证企业内部网的整体信息安全,又要保证必需的性能和管理的方便性。建立企业数据中心和异地容灾系统,确保信息的安全,加强数据源建设。对重要生产装置和罐区的关键信息点必须配置必要的分析、计量仪表和采集设备,建立自动数据采集系统。为了保证网络的整体性能和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要按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并进一步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全面支撑福建炼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维护和应用四支队伍,建立有利于稳定队伍的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推进。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技术精良的建设队伍、服务优质的维护队伍、操作熟练的应用队伍。要健全信息化管理队伍,配备相应数量的既懂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整合和优化企业的信息技术队伍,建立上下一体的运行维护体系,形成一支稳定,技术和作风过硬,对福建炼化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具有强有力支撑作用的专门队伍。建立ERP、供应链、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培训中心,全面支持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建设一支以第一线业务人员为主体的信息化应用队伍,通过培训全部达到熟练操作,提高公司信息系统应用的整体水平。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铁路物流;跨越式发展

网络、数据库及与之相关的应用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各个行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信息的传递、过程监控、质量管理、主客对接等方面更加快捷、便利。面对已经到来的网络计算时代,铁路物流企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物质资料运动发展为利用信息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低成本的服务、高效的管理,铁路物流行业正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向综合性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大幅度提升物流产业的优势。加强铁路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建设,构筑现代化全程电子物流网络建设,提升铁路货运运输效率、货运服务质量成为当今铁路物流行业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铁路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中国正在加速铁路网络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及行业内部将大力推进铁路信息化、智能化,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铁路运输效率、货运服务质量,实现智能化的运输系统、数字化的行业管理、人性化的社会服务,从而实现铁路货运运输的跨越式发展。铁路物流企业,在铁路信息化建设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取得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成就。

1 车辆调度指挥系统智能化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的实现,使铁路TMIS和DMIS信息系统相结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铁路调度指挥方式,建立起融信号、通信、计算机、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可靠、集中、透明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铁路物流企业借助铁路内部这些调度指挥系统的支撑,在车辆调度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 车辆定检信息化

货车检修系统(HMIS)系统的建成,给铁路物流企业实现查找车辆状态良好,车辆定检不过期的车辆快速车货对接带来了极大的保障,也为铁路物流企业实现确保车辆定检、缩短车辆空驶等方面给予了保障。

3 车站起票信息化

货票系统的建成后,铁路物流企业可以方便地掌握第一手的货源分布资料、客户资料、货物流向、货物季节性分布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科学调度车辆、科学管理、维护大客户货源稳定等,同时也为铁路物流企业的统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货车追踪信息化

全路货车追踪平台的建立,实现了货车在各大节点之间位置的掌控,为物流企业、客户查看货物位置、预报到达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我国铁路物流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策

面对日益蓬勃发展的航空物流、公路物流,铁路物流企业虽然占据发运量大、货损低等优点,但反映速度慢、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门到门”运输,成为制约铁路物流企业发展党的瓶颈。铁路物流企业加强、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弥补反应速度慢等劣势,势在必行,铁路物流企业应从一下几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

1 实现路网和inter网信息系统对接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基本上全部在铁路内网平台上,建设具有能够与INTERNET相连接的WEB服务器,实现信息系统在内网和外网上的对接,使用户能够通过INTERNET查询、检索相关信息迫在眉睫。在路网和inter网的对接上,必须建立先进而实用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信息在传输、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

2 建设高速、安全、可靠、大容量、简便管理的网络服务器系统

让客户机有高速的查询浏览速度,组建高性能的数据服务器以存储大量的运营数据、客户信息、沟通资料等。

3 组建GPS\GIS等无盲点信息追踪系统

在大节点列车追踪的基础上,利用GPS和GIS技术,组建无盲点的全方位货物追踪系统和货物运输过程中监控系统,为物流企业和客户随时掌握物流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提供便利。

4 强化各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

对已经实现的货票、车辆追踪等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根据物流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开发统计分析软件,对各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以便给企业提供更直观的管理、经营参考信息。

5 加强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商务建设。

6 注重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越来越严峻,同时其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毕业生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功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渗入了各行各业,相关信息化技术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资金、人员投入不足,相关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等因素,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要求。所以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必要性以及改进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目的和意向不明确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对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目的和意向还不够明确,部分高校只是单纯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或者随大流而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不明白其中意义所在。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阻碍,会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毕业生,不利于就业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2.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

大部分高校存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前期高投入,后期低产出现象。许多自身资源良好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极大,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是基础硬件设备建好后,利用率却很低,造成了浪费。既浪费了资源,又没有为毕业生提供应有的就业信息。

3.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

目前,各高校各自为战、标准不一,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形成信息孤岛。大量的就业信息资源鱼龙混杂,不利于毕业生选择利用,易对毕业生产生误导,耽误毕业生就业。高校之间就业信息的共享率低、利用率低已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急需解决。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改进,统一标准,共享信息,完善模式,对就业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以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4.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专业性有待加强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但是高校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部门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员来建设、维护、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最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为了达到此目的,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高校需要整合各种就业信息与专业型人才,来完善队伍,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促进传统就业模式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相比传统就业模式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实时性以及跨区域、跨国界性,这些特征也是现如今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最关键、最重视的。随着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和深入,传统就业模式必然受到挑战,但是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机遇。俗话说“不破不立”,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不被时代所抛弃,传统就业模式就必须做出改变,进行改革。只有通过改革,传统就业模式才能扬长避短,建立起高效的信息渠道,把单位招聘信息全方位更详细地展现给高校毕业生,同时也将高校毕业生的信息传递给用人单位,使毕业生根据就业信息接收职业指导,从而进行有效的职业选择。所以,高校毕业生信息化建设必将推动传统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改革,将信息化与传统就业模式相结合,建立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产业环境、高校、政府,产学政“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支持模式。

2.促进供需双方沟通交流

我国高校现阶段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质量无法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对接。高校学生的培养模式受我国国情以及经济的影响,实行整齐划一的、单调的培养模式,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甚至是统一要求来培养教育学生,忽视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学校中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无法与日益发展的科技对接,而且在学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多数学生没有一技之长,导致高校学生毕业以后难以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总在抱怨没有合适自己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是每逢毕业季,面对众多的求职人数,却无法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优秀人才。毕业生信息化建设可以很好地缓解或是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的建设打破了传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脱节的现象,加强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毕业生通过网上投简历、面试,与招聘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直接了解到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可以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能力。这种双向交流不但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而且对招聘单位而言,等到毕业季招人的时候,也能更大限度地招到满意的员工。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还可以直接与招聘单位对接,得到专业的就业指导,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职业发展能力,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3.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

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而言,就业信息化有利于毕业生借助信息化就业平台用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了解求职公司,节省下制作精美绝伦的简历、去往公司所在城市以及面试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提交个人简历省时又省力,大幅度降低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从招聘单位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毕业生的简历筛选,在网上只需要检索自己要求的能力即可出来相对应的简历,方便简洁,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网上对应聘者进行远程面试,节省面试者来公司进行面试安排的时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工作量;网络招聘成本低、速度快,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减到最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1.建全信息一体化平台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才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实力支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数据传播不通畅,数据信息不对称、经常出错、矛盾突出,究其本质,是因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缺乏一个系统的体系,一个足够大的、一体化的平台。一个优质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不仅可以囊括并且定期更新我国几乎所有的网上招聘信息,同时还必须包含所有网上求职者的信息数据,以方便招聘单位和求职者的双向选择。在岗位和求职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对等的桥梁,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配对以及漏审浪费。

2.信息化建设目的明确化

加强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对国家、社会、毕业生而言,都非常有利的重要举措,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目的尚不够明确,虽然,某些平台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某些平台上也有毕业生或是一些想要就业人员的基本资料和信息,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平台的专业性不够强,建设目的不够专一,都是零散的小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专业性、目的性强的平台将他们联合起来,导致招聘信息和就业人员的信息无法很好地对等起来,难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造成一些优质资源的浪费,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目的明确化刻不容缓。

3.信息共享规范化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而且数目十分庞大,如果不能规范共享的信息,那么通过平台扩散的垃圾信息带来的危害会远大于垃圾信息本身的危害。一旦信息平台没有一个信息的准则或是没有对的信息进行规范,那么首先对于毕业生而言,他们要从数以千计的消息中分辨出哪些是他们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倒不如直接去公司面试来得快,大且繁琐的工作也失去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初衷;对于招聘公司而言,首先他们的招聘信息在被毕业生看到之后,毕业生首先要去考虑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如果判断失误,那么公司很可能失去这个人才;其次,一些虚假信息冒充或是模仿一些招聘公司的名字,会给这个公司的名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信息审核机制完善化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化的实际运营中,高校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是毕业生和招聘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毕业生和招聘企业相互交流的桥梁,这也就对高校就业规划相关负责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对用人单位信息的审核,确保用人单位在校宣传的真实性,避免有的单位过度夸大企业规模和薪资待遇,同时也防止一些虚假单位钻空子恶意欺骗或是诱骗毕业生签订不平等的合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毕业生信息的审核,确保毕业生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为用人单位找到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人才。如果信息审核机制不完善,就会被一些单位钻空子,危害到刚出校门的毕业生的利益,或使单位找到名不副实的毕业生,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所以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是保障求聘双方利益的关键。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是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一大趋势,就业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就业必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作者:欧阳杜娟 沈高峰 刘楠 吴佳 张陆燕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探究[J].学园,2015(24).

第9篇

关键词:集团化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引言

财务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则是煤炭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推动集团化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以充分发挥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积极作用。然而,现阶段,集团化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并不圆满,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加强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煤炭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规模较大而且极具发展优势的煤炭企业不断吞并那些发展不利的小型企业,这似乎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趋势。然而这种大规模的并购整合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凸现,并逐渐成为企业继续发展和推进集团化的障碍。然而,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集团企业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建设,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

(二)增强集团内部的财务管控

由于集团化煤炭企业内部通常存在着机构分散,子公司数量多且地域跨度大等不足之处,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就成了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集团在制定发展决策时,不仅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而且要避免财务数据上的造假失真情况。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由于监管不力,很难保证子公司财务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在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中,集团可以随时获取数据进行分析,并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准确地合并报表,快速核对内部交易,有助于集团切实有效地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经营情况,提升管控能力,以减小财务风险。

(三)满足企业的外部监管

在国内,大规模的煤炭集团多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获得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的同时,就必须要接受国家对企业发展状况、财务信息等其他经营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而国家要想真正地了解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信息以及企业经营情况,就必须要深入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因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实现企业的加速发展,煤炭企业逐步加快了上市融资、海外投资的步伐,使得外部监管主体不断增加,监管内容也愈加丰富。因此,加强煤炭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将更加有利于企业与外部监管相衔接,实现信息系统的兼容。

二、集团化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关于企业的发展模式、管理理念以及资金运作方式的变革,是—项极为重大的管理工程。然而,在现实中,多数企业领导往往只满足于短期利益,缺乏竞争以及财务管理意识,更忽视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有的领导甚至丝毫没有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完全不重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除此之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大都安于现状,创新意识淡薄,导致信息技术利用率低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受阻。

(二)企业还未形成有效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从国外大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中可以看出,集团内部事权可以分散,而财权必须集中。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管理层过多的问题,这就使得 “集而不团”“母子分离”的现象日益猖獗。在大多数企业中,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相互之间缺乏数据分享和信息沟通,使得企业的购买、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相互分离,生产发展过程极其缺乏连贯性。在打破旧模式却未建新模式这种青黄不接的背景下,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很难统一对集权与分权的认识观念。因此,大多数企业集团内部都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未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各项有效的财务信息都无法集中,致使企业决策者很难全面地认识企业发展状况,也无法有效地实施企业管理、监督和控制。

(三)管理软件发展滞后,难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

财务管理软件是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中心,必须符合一个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但是,就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所采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大都来源于同样的软件开发公司。有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忽视了管理软件的不通用性,所使用的管理软件并不符合本企业的发展特色以及管理需要,最终遇到了巨大的发展困境。

(四)操作人员技能低下,无法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作为财务管理学科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企业的财务信息化要求财会人员既能熟练应用专业的财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与技能。现阶段,我国能够真正运用网络技能进行财务管理的财会人员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职员对于计算机操作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文字编辑或单机操作等简单功能。在遇到网络问题时,很多企业都直接依赖或求助于外界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使得网络运行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也大大增加了财务数据泄露的可能性,也许会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完善集团化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煤炭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集团化煤炭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稳定发展就必须摈弃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其中,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经营的领头羊,要放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去认识自己的企业,重视企业的财务化信息建设,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带动其他财会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重视防范资金风险、堵塞资产流失的问题,加强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以解决财务信息失真问题。

(二)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依赖于网络技术,但也不是单纯的网络技术应用问题,而是应该建立在企业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基础之上,将企业内部统一财务软件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实现对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和监控,通过系统实现集成全公司的账务统一。要想真正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就必须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规范统一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实现对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规划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应该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从企业的基础信息化做起,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对企业的财务、物资、生产、销售等项目管理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进行。

四、结语

煤炭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自身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其核心问题,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煤炭只有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的时空界限,才能真正实现对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煤炭企业继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瑞君. 财务管理信息化[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卢闯,李彤. 财务管理信息化[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王猛. 集团化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探讨[J]. Commercial Accounting. 2012(14).

第10篇

1.1档案工作标准不统一我国电力行业一直属于国有体制,在电力企业内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各个电力企业自成一体,没有使电力企业档案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能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内部管理上忽视档案管理和档案建设,造成档案工作标准不统一,影响了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1.2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电力企业内部还存在一些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的现象,认为只要发好电、输好电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对电力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迈进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档案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收获,因此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电力企业档案建设的障碍之一。

1.3专业人员缺失电力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是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缺失,特别是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档案管理,更是漏洞很多,由于电力项目施工时间长,区域跨度大、工程量大、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以致于具体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中,专业度不够,常出现漏登、漏收等现象,为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增加了难度,可见电力企业档案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也是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2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2.1统一思想认识在企业内部要大力宣传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让企业干部职工都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档案是为适应职能活动需要而直接产生的依法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与材料。档案是一种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电力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每年都要产生很多档案资料,内容涉及文档、科技、合同等各种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忠实的记录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历史,对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依据。实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后,必将能够更好的收集和管理这种信息资源。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的手段之一,大力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培训,形成企业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积极争取电力管理部门、使用单位、用电企业和居民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从而为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出优良的内外部环境。

2.2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电力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增加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计都要进行配置,完善档案管理存储模式、查询模式、信息检索等电子化进程,实现全文检索、在线OCR、Web查询等功能,同时要确保电力数据平台与档案信息平网,彻底解决过多的纸质信息档案的使用与保管问题,实现高效、快捷的网上数据转换和处理、档案信息检索查询、内部管理信息自动生成等功能,形成一个高效快捷的电子信息资源库,最终实现电力企业数字化虚拟档案馆,使档案信息化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2.3培植档案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要完成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就离不开专业人才,一方面是科技发展硬件设施运转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档案专业需要有内行进行管理,因此电力企业要注重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电子信息化建设人才,为实现整个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全面信息化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档案管理与业务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建立起电力企业完整统一的文档信息一体化管理体系。

2.4加强业务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加强档案业务建设,要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加大对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督导和培训,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和专业化,同时要建立电力企业上下级、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以及相关联企业、单位、客户等网络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电力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提供保障,如:电力施工项目单位通过档案信息化离线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轻松的把有关施工资料进行归档上传,同时还可以及时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要点

3.1档案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管理,可永久保存统一建设以电力公司总部为核心,以各下属企业公司为分支的档案管理信息网络体系,按照国家电网信息化建设要求,构筑企业级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能够有效实现对历史纸质档案的有效转换、保存,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对现行文件的有效管理、实现与现有各系统的无缝接口。在电力企业内部形成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档案,并能够永久保存,如:可存储的图像信息,音频、视频等音像信息都可以完整的记录在同一份文件中,比传统的音像档案存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但可以保证资料不失真,而且为防止丢失可以进行备份,实现永久保存。

3.2丰富数据库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后使数字档案存储空间加大,电力企业各个部门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界面查阅档案信息资源。这就要求数字化档案要更加的丰富,要将可以归档的数据存储在各个系统中,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积极挖掘信息资料、数据,而且还要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甄别,把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分类按照各自的系统进行存储,可以通过存储的分级管理,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永久性数据的存储保护以及存储设备安全预警等主要功能的完善来完成。

3.3归档及时方便查阅在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中对归档时间、范围必须进行固化设定,通过系统及时提醒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催交确保应按时归档的文件资料齐全完整,方便查阅,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立足档案应用的方便快捷上来。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还要完善信息检索功能数字化,实现智能检索,对有关文件资料可以通过检索相关词组就可以对找到需要的文件资料,对同类资料可以通过检索结果进行排序,以提高检索效率,缩短检索时间。

3.4提高档案的实用性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为电力事业服务,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落实到实用上来,在数字化档案系统中,增加统计和分析功能,统一统计报表格式、填写方式,同时提供档案分类查询功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查询,由电脑提供详实的汇总报告,把数字化档案变成电力管理专家,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如在电力企业统计报表核算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应用,操作人员只要点击统计功能,计算机就会自动生成对报表数据的统计,自动生成小计、合计等。

4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问题 应对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管理已经渐渐成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财务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及时相关的财务资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信息化技术规范了流程,降低了随意改变流程带来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企业规避风险,实现财务目标和企业的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财务信息化平台,但是在信息化建设深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不但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还会阻碍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目前电力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财务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以及专业化人员的缺乏

第一,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固定的工作方法,对于新引入的财务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认为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第二,对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仅仅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财务数据的存储,而对产生的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程度不高。

第三,相对缺乏足够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全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用电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电力企业的业务逐渐增加,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一切信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访问的,所以技术上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同时作为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的财务信息系统还主要强调的是会计核算职能和控制职能,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功能还有所欠缺,还不能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三)业务平台的集成亟待加强

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及时融合,可以形成内部资源信息共享。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的模块都有相应的接口,能够有机集成,但是目前电力企业还部分存在着财务业务平台一体化集成的困难。电力企业财务业务集成涉及人资、生产、营销、交易、基建等相关业务的信息集成。

二、如何改善存在的问题

(一)提升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水平

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相应的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高度信息化的技术,这对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财务数据的准确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通过一些重要和异常的财务数据的深度查询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经营风险,及时纠偏,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其次,可以外派人员学习或者聘请有关咨询机构、软件公司来进行授课的方式使更多人了解信息系统及其行业发展状况;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根据知识的不断更新持续进行后续教育,保证其始终具有与信息化管理相匹配的能力。再次,对领导层面的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形成从上而下的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氛围,为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第一,配置高效的硬件设施,对宽带的速度和计算机等的配置都有相应的要求;保障门户网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利用防火墙保护,传输企业的关键数据采取加密措施等,有效防止数据库受到威胁,加强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定期恢复功能,保护网络运行的稳定可靠;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实现对财务信息化有效的内部控制。

第二,财务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价值在于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这就需要加强包括战略决策、管理控制、业务处理3个层次在内的子系统的建设。战略决策所涉及的是企业财务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面向此层面的数据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不但包含企业的内部数据还要包括相当多的外部数据,主要体现了企业的投融资计划的决策。管理控制涉及的主要是分解总体财务目标,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数据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财务报表,通过所提供的信息,以支持在管理控制活动中的对资源分配和计划完成情况的掌握。业务处理层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处理相关的信息,包括财务管理中的客户、供应商的基础数据、原始数据的录入,凭证的生成,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实现财务的核算和控制职能。

(三)业务平台与财务平台的有机集成

平台信息化的集成提高了工作效率,业务部门的信息输入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并生成总账、财务报表,减少了手工操作,及时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并可以穿透查询到具体的业务;同时自动集成减少了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提高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快平台集成的建设,需要完善各平台的性能和功能,提高业务部门收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统一各平台集成数据的口径,进一步保证信息流动的畅通和有效性。当然,如果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仅仅是采用计算机提高速度,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必须融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且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使财务信息化的作用最大化。

三、结语

完善的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强化企业决策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全面地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来采取一些有效的改善措施,打造完善且高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朱蕾.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完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

第12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践

0概述

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谁能实现与新经济的成功对接,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推进信息化改造,已经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措施。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庞大的组织机构、广阔的地域辐射常常造成人浮于事、决策缓慢、信息失真、经济效益低下,企业自身亟待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许多人眼里,信息经济与建设公司所处的传统建筑业距离不小,但我们在经过仔细的调研和论证后认为:传统产业只有经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改造、提升,才能更具竞争力。为此,在1999年年末,中国长城铝业建设公司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并以应用为重点,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工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建设公司十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传统建筑业要成功实施信息化需抓住以下几点。

1 讲求实效 信息化要适合企业现状与发展

信息化建设必须高标准、高起点,但不能脱离企业现实;信息化建设要考虑企业的战略适宜度、应用适宜度、投资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文化适宜度,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正是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把握,建设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理性与求实。

中国长城铝业建设公司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隶属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现拥有有色冶炼一级总承包资质和多个专业承包资质,年完成产值能力在10亿元以上。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中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公司在实践中不懈的探索着。

1.1要建立清晰的信息化思路

1999年,当时国内外信息化建设思路很多,但考虑到建设公司的业务属性和实际情况,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公司很快形成了一致的建设思路,那就是:信息化和主业现代化相促并进,信息化以主业现代化为基础,主业现代化以信息化为动力,最终实现建筑业和信息产业的齐头并进。

1.2要确立前瞻性的信息化目标

建设公司企业信息化主要希望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1)管理方式系统化。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经营管理的监控、分析和决策支持,把企业内外资源充分统一管理起来,降低成本和损失。

(2)业务流程科学化。企业的具体业务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更加科学、系统、完善,更好地提供服务,并实现原来不能达到的功能。

(3)办公过程自动化。办公过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弥补管理、业务流程的漏洞,增加沟通,减少浪费。

(4)营销服务网络化。借助Internet的强大力量,实现企业的公关、营销、客户服务过程网络化,提升营销策略的层次和服务的质量。这不仅仅是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站,还要通过网络开展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

以上的“四化”并非独立实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对信息化的实现要求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应该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1.3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建设部分建设公司当时已具备较成熟的条件,但当时针对建筑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国内却凤毛麟角。一方面,很少有能从建筑业全局管理出发,为建筑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软件企业,大部分从事建筑业软件开发的企业仅能提供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局部管理的工具软件。另一方面,委托高校开发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的开发主体主要是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和商业服务意识,后期维护与系统升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权衡当时的情况,为了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建设公司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自主开发,虽然自主开发相对周期较长,困难较多,风险较大。

在建立了清晰的思路,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选择了合适的建设模之后,1999年开始,建设公司开始为信息化建设准备,铺设了近20公里的光缆局域网,并大举引进IT人才,着手软件开发。通过一年多磨练,建设公司打造出一支精通业务、熟悉管理的软件开发团队,为了给公司信息化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并实现建设成果的产业化目标,2001年年初,建设公司投资成立了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内推进公司信息化,对外开发IT市场。

2 转变观念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企业信息化不单是技术问题,更大程度上,它是对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再造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如果这个过程不到位,信息化就只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而达不到信息化管理,就不可能起到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对国企而言,领导的态度和工作作风是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信息化顺利推进,建设公司的领导层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工程推进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了领导的清晰思路和积极参与,建设公司的信息化推进相当顺利,从前期策划到建立内部局域网到推出资源管理平台第一版,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领导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新思想,转变广大员工观念,加强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公司本着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的原则,对员工实施全方位信息技术培训。几年来,建设公司组织信息化相关培训上千人次,公司所有管理人员都系统学习了相关信息技术。公司还在局域网系统上建立了网上教室、网上图书馆等多个学习板块,供员工学习。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局域网系统已成为大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信息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开始成为大家的自觉,而合理化建议板块、热点讨论区已经成为大家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平台。可以说,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已在建设公司初步形成。

3 流程重组,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公司传统的信息交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垂直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却允许信息的横向交流或越级进行,缩短了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高层管理者不再依赖中层管理部门就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评价,企业的管理层次减少,人员的职能重新分配,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能重新定向。

因此,信息系统的能力不仅仅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更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既是企业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流程重组的目标。

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建设公司从事建筑远程作业,距离总部较远的特点开发出的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以纯WEB技术实现了资源的远程处理和工作的远程调度。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以分析和管理已有的资源为出发点,运用一定的公式和规则来解决问题和辅助决策。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了办公自动化模块、业务管理模块、企业数据资源管理模块、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工作流程管理模块、消息,督办管理模块和客户资源管理模块七大子系统。它在资源管理上实现了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系统虽然按照模块划分,但是每个模块中的应用程序并不限定在某个部门使用,也就是说,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工作流的,而工作流可以因企业、因时间而异。这样,公司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就必须实行业务流程重组。

资源管理系统的引入使我们认识到,管理系统带给公司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不仅仅是一套管理软件,更多的是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结晶和体现,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力工具。如果这种管理思想与公司现有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那么,就必须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只有在优化经营过程、强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不是自动化,它需要相应的管理体制与之配合,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更重要的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引进和改革。为了真正发挥技术的优越性,就必须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调整,否则,再好的管理系统也发挥不出来作用。为此,建设公司借助中铝公司重组上市的契机,对公司的机构进行了重构,将以前的十几个科室并为六部一室,并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理顺。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公司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物流为主线,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工程管理体系。经过信息化的流程重组,我公司开始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1998年,建设公司年产值不足1000万,而到了2001年,经过彻底的信息化建设和大刀阔斧的业务流程重组,当年完成产值4.2亿元,公司效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2年,建设公司成功晋升有色冶炼国家一级总承包资质。2004年,我公司成功进入山东、山西、贵州等市场,成功承揽冰岛国际工程,建筑业产值达到4.8亿。2005-2007年,我公司产值一直维持在5到8个亿,而国际市场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样的业绩成为长铝公司的典范。

4 以应用为重点,信息化体系必须为工程建设服务

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在项目管理,难点也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2000年,我公司承接了中州铝厂2#悬浮焙烧炉安装工程,项目部启用资源管理系统在现场实时采集数据,现场数据经过资源管理系统的过滤,加工整理后,通过因特网提供给公司总部决策层,公司总部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制定网络施工图和网络进度图,并随时根据网络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校正。以前需要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程,由于信息系统地采用和广大员工的努力,我公司9个月就拿了下来。2001年3月,中州铝厂2#悬浮焙烧炉一次点火成功,并且所有设备运行良好,被生产方称为样板工程。焙烧炉安装工程创出了国内同类建设项目工期最短、投入最少,一次试车成功,达产达标最快的记录。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成功的经历了第一次实践考验。

2003年,我公司再次承接了中州铝厂3号焙烧炉,公司在应用资源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进度控制系统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系统,工程的进度、质量成为中州分公司各项工程施工的典范。8月20日该工程带料试车一次成功,8月23日达1350T/D设计产量,25日超过设计产量,达到1400T/D。该工程的实际建设工期仅有8个多月,可以说我公司再次刷新了由自己创下的同类工程建设记录。

目前,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在采购、项目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很好体现。公司的资源管理系统已经过了多次升级,其内涵扩展到《项目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租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与其他管理系统共同构建成建设公司的《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公司信息系统构建初具规模。该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资源,使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使企业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结果,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5 优化产业结构 信息化为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