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提分的方法

高中历史提分的方法

时间:2023-08-16 17:2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历史提分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历史提分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艺术 历史书籍 学习习惯 脉络 多媒体技术 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57

在教授高中历史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应试教育依然比较盛行的今天,很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并不重视,采取的学习策略往往是考前临时报佛脚,仅仅生硬地记忆一些知识点,并不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保证短时间的记忆,并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每到考试的时候就需要将所有的历史书重新背一遍,费时费力、效率也不高。我们常常说:“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尽职的老师。”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和行为,我们教师无疑是有责任的。其实,学生经由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完全可以很好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关键是我们要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在严峻的教学形势前,我愈来愈意识和感受到提升自身教学艺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本篇文章即主要论述本人关于高中历史教学艺术的一些思考。

一、引导学生建立阅读相关历史书籍等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在河北进行教育实验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强调:“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拓宽知识领域、丰富内涵的重要方式。”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好历史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学习习惯,包括规律记忆的习惯、积累错题集的习惯和阅读书籍的习惯。在这里,我们具体论述阅读的习惯。纵观我们高中三年的历史课本,涵盖面极其广泛,囊括了中外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因此,由于书本限制等原因,很多的知识点都是被教师一笔带过的。这样流水账似的编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课本之外,还应该适当涉猎一些课本以外的相关历史书籍。但是,学生的年龄和经验毕竟存在着不足,在拣选书籍和把握尺度方面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因为很多的书籍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识色彩,在编写的时候可能不是特别客观,我们要尽量推荐学生阅读那些观点相对客观的书籍。比如说,林语堂先生所编写的《东坡传》就是一本非常好的课外历史读物,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个真正的苏轼和一个相对真实的宋代历史。总之,学生在课外适当地延伸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实现融会贯通,而且对他们的相关人文学科,比如说语文知识的扩充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一教学艺术,尽早启发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有技巧地理清历史脉络

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是高中历史教师教好课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好历史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理清知识的脉络,是学生学习好高中历史这门功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高中历史知识涉及到年代、人物以及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常用的梳理方式主要包括按照年份、国家或者是相关的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进行梳理的模式。其实,除了我们常用的这些脉络模式之外,还有很多灵活的模式都是可以供学生选择和使用的。比如说,根据学生兴趣点和擅长领域的不同,他们完全可以根据一个既定的历史人物或者是地区展开相应的脉络归类。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我们就可以参照一定的准则以“李白”为中心点开展有关唐代历史的脉络梳理。再比如说,有的学生对于战国时期的区域划分不太擅长,总是记不清楚。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以某一个国家为中心点开展相关区域的脉络梳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不同的梳理脉络的中心点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帮助学生全面展开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梳理。梳理清楚知识的脉络之后,学生就能够事半功倍地记忆历史知识,学习起来更加便捷和轻松。总之,记忆知识不仅仅需要一定时间的记忆和背诵,更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就是这个方法的写照。

三、巧妙地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手段

更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采用传统的讲课模式,这个模式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有效统筹课堂、提升效率。但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们在主要采取讲授模式授课的同时,也应当巧妙地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通过更加直观的立体的多媒体的展示,也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的教学技术并不足以支撑其整个高中历史课堂,还需要与传统的教授模式互相配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提前设计好哪些历史知识适合传统的书本讲授模式,哪些知识更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抑或是两者相结合的讲授模式。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四、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导学案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0

导学案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编写教学目标、方法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导学案侧重于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置,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目前,如何将导学案有效地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更加深入了解并掌握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精髓,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一、设计并编写导学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行导学案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导学案的教学内容进行编写,这是应用此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我国现代化教学要求以及高中历史教学纲要来设计导学内容,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也不应仅局限于历史教材,要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综合分析教材内容、教学大纲等,设计综合的导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学设计编写,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再者,设计的导学内容要遵循学生在学习的主置,主要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借助导学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学习。

例如讲授《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教师的导学案就应当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编写。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一些关于八国历史的资料,融入导学案的编写中,在课堂上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拓宽视野延伸教学,增强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只局限在课本内容里,教师在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及延伸,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导学案内容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以“”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编写学习心得,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了解我国其他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以此提醒学生勿忘国耻。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明白:一方面,日本侵华很残酷;另一方面,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开展教学,既能教会学生进行思考,又能提高学生思维思辨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

三、创设问题情境,塑造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十分必要。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思考问题。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质疑,就往往会想方设法去证实问题的正确与否,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的内容中对学生提一些问题:“和港澳问题两者间的性质是否相同?”“我国恢复了港澳是因为什么?”“为什么和平统一两岸才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教师通过创建历史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查阅历史资料、分析我国国情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四、自主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应当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在导学案学习当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是十分重要,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

第3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 民族地区 新课改 课堂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历史学科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磨砺学生思维等方式和方法,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理论知识贫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依然守着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教学。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念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为了更好的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势必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和改变教学策略。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国内在历史教学方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在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方面、初高中历史内容衔接方面、多媒体课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等等。随着2010年四川省新课程改革在省内的全方位开展,在新课标以及各类指导意见后,如何实施高中历史学科的新课程的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焦点,更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作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立足一线教学,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教学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就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探索和研究。

一、民族地区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就对中国通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在高中阶段把握专题史;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往往是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科书为中心”,即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多是侧重在教师教书本知识的方法。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则较为忽视,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效果。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受到教师的关注,因为多媒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形象而直观的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金投入的有限性,导致了很多地区仍然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我们民族落后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学受到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由于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教育不扎实,历史学习方法存在严重的误区,很多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不能将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这就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中考对于历史学科的忽视,使得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匮乏,加之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在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甚至信心逐渐丧失,更为严重的是,有部分学生因此而放弃学业。

(四)因为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很多家长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纷纷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出现,他们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良好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差,严重影响学习进度。

改革是艰难的,一个长期从事传统教学的教师所形成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加强理论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但有时会在不经意之间本能地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拿到新教材,第一感觉是新颖、图文并茂,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组,以专题化方式出现,似乎教材变得更容易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感觉到新教材存在诸多问题,不好用。转念一想,新教材是许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材,这样的编排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我发现,其实是自己的观念上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因为自己的“教材观”有问题,是“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通过进一步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亮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采取适当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历史教学高效发展

(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特别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有必要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摒弃学生传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教师“一言堂”教授方法,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改变以往教师自问自答的模式,采取对开放式解答问题的方法,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大家讨论,注重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究。

(二)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学生往往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现在我们应积极创设历史情境,还原历史背景,让学生从真正的历史中吸取知识,感悟人生,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分析法、综合、概述法等方法来阅读教材,以加强学生对史料的运用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可以更加多姿多彩。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史料的能力。运用以史料研习为主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增强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的能力。此外,教学参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模拟考古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也应该开展起来,这样才能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电脑等教学设备不足,无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所以传统的讲授方法仍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教师也要注意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僵化和遏制学生的思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师在努力探索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组织开展学生的研习活动。比如教师和学生选定与历史内容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搜集和整理材料、讨论、调查等各种活动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专家指出:“考察教学效率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有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在教学中,老师积极主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跟学生共同商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参与度,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多开展如讨论、辩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想、有所问、有所讲、有所作、有所学、有所获。

(四)新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对整个历史的编排上作了很大的变革,很多问题都在课本上省略了,但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一、课堂教学要以探求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真正学习的,也是很难提高思维能力的,就更谈不上创新了。历史教学不是教师一上讲台就讲,一讲就讲到底。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结论,再简单、重复记忆。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不管何种教学方法,只要想有效,落脚点必定是为了探索问题而采用的。让学生为解决问题去查资料,去搜集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是指教师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鲜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且深入地阅读教材。提问、阅读依据实际情况可先可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为将教材内容转化为问题,并提供材料,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探究,用符合自己情况的方法把问题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是什么、为什么”的学习,帮助他们通过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走出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就是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去探究历史事件。

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中心。

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要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就应具备创新学习的理念。所谓创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现有知识为基础,深入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等的学习活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历史课程是对已经存在并且不可改变的史实的叙述。学生误认为历史就是靠记忆,不存在创新问题。要使学生明白:以史实为依据来建构的知识结构是可变的,是可创新的,人只有创新,才能有发现,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海阔天空的幻想,必须建立在史实基础之上。

第二,创新“问题”培养。要求敢于破除传统教条,大胆进行探索,勇于提出问题。

第三,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求异式的思维,需要客观的、全面的、辩证的视角。创新思维要求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卓识。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理化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注重激发、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参与为主体。

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际成效,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要看学生能否积极、自愿、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方法运用的着眼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而不是在外来压力下被动进行学习,学生拥有选择部分学习内容、进行不同广度和深度学习的自,如读课外书,查阅资料、写历史小论文等。

第二,质疑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得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的结论。

第三,应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运用知识也是一个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如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辩论秦始皇功过,评价拿破仑。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在运用中又促使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要让课堂教学以学生参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既要有为,也要无为。教材不要由教师一讲到底,问题不要由教师一律提,过程不要由教师单个演,结论不要由教师直接下。教师要调控课堂,要激发兴趣,要营造环境,要提供条件,要讲学生不知、不解的盲点、疑点和难点。

四、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引导为主线。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参与为主体,并不是说教师的作用可忽略了。相反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教师的任务更重了,教师更累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的问题很多: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体现课改观理念,如何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内容的增删,如何运用史料,如何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如何补充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等。教师还要像导演一样,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检测效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还体现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环境。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师不能过多地主宰知识及其理解,都要给平淡的教学以生机、以活力,都要激活学生思维,催生出较多较美的思维火花,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都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真心地喜欢上历史。

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好,都很难一劳永逸,都很难使课堂教学产生持续的动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因时、因地、因情地采用教学方法。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和整体效应,让学生对每堂课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有新奇的体验,都会有无尽的回味。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模式 情景体验

一、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丰富内涵

深入贯彻历史新课程标准理念以来,笔者在其理念思想的哺育下,历史教学有所发展提高与创新。我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大胆迎接新课标的考验和挑战,扬长避短,奋力进取,在继承现行课程框架优势(点)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尝试进行“情境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其秘密,让新课程的精神滋润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学,使更多的高中学生尽可能早地接受新课程的洗礼,加入新课程理念大实践的浪潮中去,做新课改的排头兵和带头人!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特点有二。一是将“情境”与“体验”两个注重情感场的概念结合在一起,特别注重学生的入情入境、亲历体验;特别强调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内化、交流,进行研讨性的学习;二是它具有比较明显的结构要素:“情境创设亲历体验感悟内化(精神提升)激励践行”。

二、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几个环节

(一)精心创设情境

创设的这种情境是指对人能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者具体的社会环境。对于如何创设环境,我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①联系生活展现情趣;②运用实物演示情境;③借助图画再现情境;④播放音乐渲染情境;⑤扮演角色体会情境;⑥锤炼语言描绘情境;⑦结合实际优化情境。如我在讲《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之前,先播放抗战歌曲《松花江上》。让那悲壮、愤恨、沉重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七十年前的昨天: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蹂躏东北的领土,成千上万的人民被迫离开可爱的家乡,发出强烈的呼喊!随着歌声的结束,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起来了。我由此导人新课,学生始终聚精会神地听课,效果十分良好。

(二)学生亲身体验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对学习材料、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一种全身心的领悟和体验。体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②体验历史的丰富情感历程;③体验历史学习材料以外的丰富世界。如教学《》时,我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当年深受熏陶的青年,当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被无理拒绝时,你有何感想?让学生体验北京爱国青年自发写血书、贴标语、喊口号、火烧曹宅、痛打卖国贼、游行罢课等场景,感受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从而认识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进而探究为什么标志着的开端?学生对这一问题,由于经过了亲身体验,所以认识深刻,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但增加了,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强化。

(三)感悟内化知识

这一环节是学生能否真正从对历史体验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键所在。要想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感悟内化历史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积极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与学生精神状态一致的制度来促进。再以《》为例。教学中,我结合五四青年节,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及时引入其中,营造极具时代感和生活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所见所闻去争论、去思考,旨在让学生随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判断力和社会批判能力,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或情感共振效应,以情动情,以情燃情,唤起学生情感上、精神上、内心世界上的变化,使爱国、民主、科学等理想,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成为学生内心的呼喊和积极参与相结合的实际行动。

(四)努力激励践行

此环节是指学生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基础之上,教师进一步激励学生,将学生的行为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最终实现历史学科所承载的文明教育和人格教育目的。

教学实践表明:运用以情境体验为特征的历史教学模式,能让历史教学走出枯燥无味、刻板单调的说教层面,使课堂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孕育着鲜明个性的创造精神文明的令人如痴如醉的引人入胜的课堂,让学生的思想驰骋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在广阔无边的历史海洋里遨游,使静态的历史情节故事交融于鲜活的现实世界中,催人思考,促人上进。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要把握课堂的稳定发展,不能装腔作势,好高骛远,避免无目的、无原则的“表演”历史、体验历史。

三、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的交融。这两种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要协调统一,和谐并存,不能顾此失彼,互相矛盾。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既有情感的交融,又有理性的思辨,学生才能既在人文的阳光中探究历史,又能在对历史的探究中享受到人文的关怀,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是情境创设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让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没有教师的专制行为,学生心里也没任何压力,从而消除戒备、怀疑的心理活动,自由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沟通,共同探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

第6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12题“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排列组合题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主张以上观点的思想家。这道题目从全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28%的正答率,在当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属于正答率比较低的题。按照高考命题者预设,这并不应该是当年最难题之一,为什么学生却做不出来?这不得不引发高中历史教师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和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第7篇

【关键词】历史材料题;高考;应试策略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历史第40题多以材料解析题出现,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答题时学生的常见毛病(以2016全国1卷40题为例):

(1)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会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分析用词不当。

(4)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5)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相对措施来提高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强化意识

(1)强化时间意识。把涉及时间的词一定要画出来,这个题的第一问时间是清中期(那之前的原因就不行)第二问是近代(应该确定好是1840―1949年)。

(2)强化审题意识。科学审题训练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前提。许多同学连题意还未弄清楚就急于求解,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老师要强化学生审题意识,将审题训练发展为信息能力培养。材料解析题设问部分结构组成(四定法):定向词(包括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综合上述材料回答)、定法词(包括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指出、列举等)、定位词(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特点、内容、成就、实质、影响、作用、意义、启示、认识等),一般来说,定位词前往往会有关键的定限词,限定答题的时间、空间、角度等。例如40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定向词),说明(定法词)清中期(定限词)人口膨胀的原因(定位词)及其影响(定位词)。

(3)强化方法意识。主观题常见问法:①“概括”、“归纳”类。②“原因”、“条件”类。③“影响”、“评价”类。④“论证”、“说明”类。⑤“变化”、“趋势”类。⑥“启示”、“认识”类。

下面以影响、评价类为例: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组织答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直接影响、深远影响;积极影响、局限性;总体评价、分别评价……

下面以2016年全国1卷文综40题第二问为例: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这一点必须强调出对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必须有史实说明)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必须强调“不可行”)

严复的主张符合时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

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4)强化规范意识。

建议:

(1)作答时首先注意书写的工整有序、清楚明白,修改要合乎规范、有章法,不能乱涂改。

(2)在答案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语要准。

(3)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三化”。最好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二、重视平时训练,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第8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 发掘; 培养;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89-01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而认知主体就是学生。新课标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也就是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提升。

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历史课的理解是"死记硬背",因为传统的历史课忽视了历史学科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教师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了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只能充当听众。那么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1 探究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1 探究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的参与,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甚至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知识。

1.2 探究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发现并掌握知识点和概念的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参考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相互交流和促进,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

2 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知识间的联系

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知识间的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关键,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2.1 善于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终于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更大限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2 探究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2.3 主动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掌握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为了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摸索,总结出以下方法:

3.1 创设求知的心境。 学生有了求知欲望,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设疑问、布迷局,揭矛盾等方式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这种情景,能引起学生对提的问题高度注意,投入积极探索之中,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学习的主体。

3.2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锻炼的空间。 学生是认知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想”多“议”多“讲”多动等方面,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教师提问题、更多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应让学生充分的思考,积极参与,相互的讨论,共同的总结,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

3.3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优补差。 在一个班里,学生内在潜能、学业水平和自主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某些成绩。教师应保护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会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注意学习信息反馈,并给予他们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增加他们参与的次数和程度,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难、中、易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思维,参与。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历史问题情景,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3.4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表现为学生敢于打破习惯的思维程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是思维活动积极的象征。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自己的思维方法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就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反之我们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总之在新课改今天,只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勃发学生创作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使命。这就学要我们抛开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去探索,创造出魅力新课堂。

参考文献

[1]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3] 《现代教学理论文摘》栖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第9篇

1.关注高考命题精神,正视教材与课标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高考历史卷的立意与结构越来越新颖,开放类题型越来越多。试题拥有更多的综合性,其选择难度提高。高考试题不仅贯穿着科研成果,还有很多新情境与材料,它要求从多个方面考察学生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能力。它减少了图片资料,对内容呈现方式进行了更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速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整体来看:高考试卷是主干与基础知识的整合,即使认为很多题目和考试范畴无关,但是通过隐含信息、球,命题依然满足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此,在制定复习策略时,必须结合本省理念考试说明和课本知识,把握好课标知识,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复习高效性。

课程目标是指结合课程安排,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更好的展现过程方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教材与课标安排,有创造、选择的完成目标。在这期间,老师必须把握好课程难点与重点,整合学情,确立科学高效的计划与安排,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讲练兼容,优化教学

2.1精讲

面对最后的冲刺时期,讲解不能保留在高二、高一的水平上,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延伸、拓展,通过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健全知识结构。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既新颖又陌生的内容更能抓住学生注意力。在讲解中,老师应该活动教学观念与原理,在阐释与深入相结合的情况下,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观念。如:在复习商鞅变法时,必须引领学生明确“废井田,开阡陌”的实质,它打破了奴隶所有制,促进了封建所有制的建立。这样既阐述了阶段知识,又说明了基本原理。

对于一些需要商量的问题,尤其是史学没有确定定论的地方,应该遵循“不惟史,不惟上,只惟实”的态度,对其大胆阐述。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大多数观念和教材都存在出入。如:评价郑和下西洋、评价西进运动等,都要求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约束,尽量做到史论结合。

2.2指导练习

指导练习是不定时的题海战术与练习,它要求老师结合命题趋势与特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选用练习限时训练,习题控制于10-12题,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在训练学生答题效率的同时,注重答题速度。但是必须注意练习情形与时机,结合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细碎的部分,不需要深化解释;对于学生看似熟悉,又很重要的内容,实际又缺乏训练的部分进行比较深入的训练。对于学生通过练习题就能掌握的知识,尽量避免用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在一练替讲的条件下,杜绝多次重复讲解。

3.精心备课,提高复习效果

对于任务量大、时间紧迫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老师必须在备课上做工作。备课包含分析学生与教材、考纲与课标、当今热点与历年题型,在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质量与有效性。

首先,做好主干与基础知识的整合,让知识更加系统。虽然高考已经打破原有的考查范围,但是不能忽略基础理论、技能知识的考查。在复习中,熟练、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和学生形成恰当的知识结构,让书本内容快速的串联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为下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其次,做好图表判读工作。为了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注重历史插图、地图与表格的训练。针对近年来高考考题开始涉及小字内容,老师必须注重小字复习。

然后,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吸收知识,使用填空、默写、提背等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通过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锻炼学生思维与书面表达。

最后,着重材料教学。考查材料作为近几年高考的主要方式,培养阅读能力也是高速复习的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材料,用丰富的史料创设情境;通过增强考查能力,淡化对知识的关注,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解读材料的能力。

另外,多媒体课件对帮助学生串联知识也有很大作用。利用多媒体,能让复习内容更加系统化、直观便于梳理,再现历史的同时,增强记忆功能,深化知识,最后提高应试能力。为了控制丢分,让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材料,抓住字眼,带着关键词解答问题。

4.博览群书,做好老师小结

在新课标中,它要求老师广泛涉猎、勤于学习,及时吸收新知,让学生不仅有广阔的知识,更有深厚的底蕴与视野。正是在新课改与高考的压力下,为了保持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放松的学习,历史老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其中包含断代史、史学、地区史、国别史等。

小结作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点睛之笔,它对教学有效性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结合教材进行点透、穿透与点拨,做好学生的主体机制重构工作,让知识在复习环节得到升华,这也是历史复习教学的最佳状态。

第10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家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把一切内容都从头到尾嚼得稀烂,让学生们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生再也不必思考了。”如果教师竭力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到最低限度,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记住的一条基本原理。”而创新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把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了起来。

    在新的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就参加者来说,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风格与内容一样都成为学的对象、学的客体。这一模式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师生互动,质疑探究,以达到消疑解问,减负、提质、增效。其重要环节就是师生探究活动的成功施行。

    一、创设和谐的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氛围

    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因此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小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课堂,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透过历史这面镜子,找到社会发展的轨迹。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回家调查,调查自己家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把父辈、祖父辈那个时候的家人生活情况与现在我们所生活的情况进行对比,比如说爷爷17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生活?与我们自己现在的生活相比有什么区别呢?通过比较,生活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就显露出来。

    二、探究活动应给予足够的空间

    最好是让学生能够生成问题。另外,通过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基本的意志品质,如自制力、自觉性和坚韧性。这些意识品质对学生来说一生都受用。如在《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旅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声光视频手段进行了历史的情境再现,让学生讨论三种模式: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英国为代表);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为代表);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这样,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句话的含义,体验到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幸福与解放,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双重视角来观察和探究历史,有利于中外比较,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获得启示。

    三、探究问题的应“举重以明轻”

    有人肯定会问:“历史课在实施主体合作教学模式时,一节课讨论几个问题,时间会不会太紧张了?”由于历史的学习内容丰富,再加上教学时间相当有限,因此运用主体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很有可能会出现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上上策是“举重以明轻”,就是说一节课教学的目标是否实现,主要看该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没有解决,换句话说是课时紧张不紧张完全取决于教师会不会取舍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能力强不强两大方面。在师生共同设计情景问题时,如果是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是来“点”设计问题的,那么,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不会成问题,因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毕竟有限的。话又说回来,即使一节课的时间真的不能完全解决这些讨论题,也不用紧张,就索性把未完成的讨论题当作课后思考题。教学内容中的次要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去掌握,是完全可以的,并且是应该的,教师不可能什么都讲。因此,在实施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时,只要师生配合默契,考虑精当,时间是不会紧张的。

    师生探究活动应有层次性、条理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精气神。例如讲《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建立》时,我们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4个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把具有相同目标、观点的内容编排在一起,学生自然就会有比较探究的欲望。通过对这些国家相关史实的分析、比较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以英国和美国为例:

    ①在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概括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的特点。②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较分析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③在学习完整个单元的内容之后,还可以设置思考题:为什么说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一方面引导学生知道代议制民主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学生看到资本主义的代议制民主较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性。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概括历史知识、比较历史现象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种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会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辩证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56―05

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从落实新课改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索着各种课型转变。其中,以“材料是知识载体,学生是知识建构者,教师是知识促进者”作为自身操作理念的材料导读式历史新课型(以下简称新课型),以其对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的良好执行力,在众多课型中脱颖而出。

一、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实效

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上,新课型强调“理解者记得牢”

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新课型把呈现蕴含基础知识的丰富、直观材料,作为知识传授的第一环节。然后伴随着教师的引导,从设计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学生自主地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辨析、推论、归纳和总结,从而实实在在地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材料依次展开,其问题环环相扣,这使得历史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作为一系列能力运用的最终成果而存在,真正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高度统一。同时,丰富的材料构建起了浓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凭借足够的信息支持,去想前人之所想,思前人之所行,进而生成同情之理解,对于重要历史事件能深刻体认其因果关系。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上,新课型强调“参与者学得好”

遵循参与程度同学习成功的正相关性,新课型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把互动性的教学环境、过程和体验作为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多层次而又开放的问题,对学生提出多样的能力要求,也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不同层次的意愿。在方法习得上,新课型通过前置作业来落实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落实合作学习,通过材料处理来落实探究学习。新课型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思考、探索过程,感受思维的乐趣。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新课型强调“体验者觉得真”

遵循情感态度生成的一般规律,新课型无意于直呈和灌输“应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而是通过材料呈现达到情景再现,让学生在神入历史的体验中自发萌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从历史事件的“因为”中感悟个人情感的“所以然”,自觉推动情绪――情感――情操的生成和演进。表现在课堂上,新课型总能带来这样的情景,就是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保持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愿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积极的情从史出的情感体验,并能由衷地生发积极的态度表达,产生正确的价值评判。

4.从三维目标的整体性要求看,新课型强调“整合者落得实”

三维目标体系是基础教育为克服认知、参与、情感三方分离的状况而提出的观念和制度支撑,因此具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这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并没有使三方分离的状况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注重知识直观呈现的传统课型,教学过程难以使三者产生线性联系,难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而新课型的操作特点,是强调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运用,强调以材料为出发点和核心来谋求三维目标的实现,这就为三者的整合提供了实施的载体,使得认知过程、参与过程、情感过程能够同点出发,同步开展。教学过程遵循了“整合”的完整性、系统性与有序协调的要求,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按时下所谓的新课程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式,新课型的实质就是其中作为核心的有效的“教学事件”。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导读式新课型,浓墨重彩地彰显了历史学科的特色,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课型的实施都不能面面俱到,新课型同样如此。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必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一节公开课,谈谈新课型实施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

新课型的最大特色,如前所述,是强调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运用,因此,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集中出现在材料的使用方面。

1.为展课型之新而材料数量过多

在教学设计、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倾向于在材料数量上狠下工夫,甚至于每个要点设置一则材料,以此来体现自己对新课型的贯彻力度。如此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放置了5组共21则材料,过多的材料信息需要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接收、处理和反馈,而且次数频繁,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质性的思考。过多的材料、过快的节奏,也容易导致学生的视觉疲劳和精神疲劳,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降低、参与意识下降。课型之新固然得到了彰显,但新课型实践的内涵却被淡化了。

2.为与高考接轨而材料形式过少

新课型的材料,从信息传递的方式、载体看,应该有更广义的理解,不单单是文字材料,也应包括数据图表、历史图片、实物、音视频等。但新课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采用文字材料,间或添加有限的图表材料。如这节公开课的21则材料中,大多是文字材料,只有3则材料是以图片或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将新课型等同于高考文字型材料解析题的当堂练。这种材料多元化的丧失,其实意味着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探索学习渠道的部分丧失,这显然有违于新课型自身的理念,不利于贯彻教学三维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材料形式过少,也导致了材料数量过多。这是因为,如果从高效学习的角度出发,单纯的文字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其实,信息容量更为丰富、呈现更为高效的视频资料,可以多加采用。如关于君主立宪制确立背景的大量相关文字材料,完全可以用《大国崛起》系列片中的若干片段加以代替。

3.为显探究而材料内容过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材料内容过难,不单指材料处理上的过难(如文言文的理解、数据的分析),还指材料的文字过多以及针对材料的设问难度过大。如在本节课的“存疑”环节,教师在给出材料“17世纪40年代的世界,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之后,就提出了“请思考东西方崛起和没落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作出了过高的估计。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或者说探究合作的目标本在于培养能力,而非检验能力,这就要允许一定的梯级,教师应当在材料呈现中体现最近发展区的原则。难度要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让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能够得着。一般而言,对于半知的知识,以材料导读的方式进行处理,是可以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的。但对于未知、难知的知识,在开展材料导读的过程时,可能还需要教师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讲解过程。

4.为把握重难点而忽视面的形成

新课型的实践,是一个有的放矢的过程,这个“的”就是重难点。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需要实施新课型以帮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非如此很难到达理想效果。但由此导致的常见现象是,教师在注重把握重难点的同时,往往不能以点带面,常将可能的疑点以及次于重难点的知识点,即材料没有蕴含的知识点简单带过,甚至只字不提。

例如,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中,新贵族是作为重要推动力量而存在的,教材中也总将其与资产阶级并立,不可谓无足轻重。而且“新贵族”这个概念,在学生那里也确实是个疑点而需要澄清。另外,教材最后涉及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的形成与发展,也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内含的一个知识点。但是由于这些都不是重难点,一方面未在材料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未在教师的讲解中被涉及。

这里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关键点与非关键点的关系,以便形成知识网络的问题。贯彻新课型的老师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因为一旦不是重难点,就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进行涵盖。其次,课堂容量毕竟有限,光为了把握要点而呈现多少材料就够让人精打细算了。但是,如此一来,对细节的照顾不周可能会人为割裂不同层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使学生忽视每课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单元知识网的建立。如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在下一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又有涉及,显然在单元知识结构网络中应有一席之地。所以,从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要求出发,这个不足显然是个应该得到重视的地方。

5.主体行为使材料使用落空

新课型鼓励学生主体,即要落实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在新课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回答问题方面也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受到传统讲授法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探究时,往往不是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出发,把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因果关系的思考去合乎逻辑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而是习惯于在没有充分消化材料的情况下,急于带着问题直接去翻书寻找答案,这种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标准答案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也放映了学生对自身学科基本能力缺乏必要的信心。

如此一来,即便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回答问题是踊跃的,但参与新课型的程度却是有限的。如前所述,新课型追求的是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高度统一,但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往往使得新课程所强调的,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落空了。

三、应对策略

新课型实践时的种种不足使课堂付出了容量缩减和进度放慢的代价,这是一线教师实践反馈的突出问题。那么寻找应对对策时,也应该围绕这点来开展,即要多管齐下地省时间,追求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

1.落实作业前置环节

预习一听课一复习―作业这四环节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但其中的预习环节往往缺少程序支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不做过高要求。但是新课型充分强调预习环节的重要性,并把它具体化为作业前置环节。

从新课型的操作角度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可分解为“已知的、预习可知的、预习半知的、预习未知的”四个部分。已知部分和预习可知部分,可以通过设置作业前置环节,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行复习或自行掌握。预习半知的和预习未知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作业前置环节的质量反馈和教师的学情分析进行了解。由此,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的知识点,在绝对数量上有所减轻,更多是预习半知、预习未知的知识(往往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材料的呈现位置和数量,也能基于需要而更加有的放矢。这样一来,表面看课堂的容量不大,但从完整的教学环节看,容量却很是可观。由此也能多出时间来,解决知识网络化、体系化的问题。

作业前置不仅可以带动和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而且还有其他作用。第一,通过前置作业完成质量的反馈,能够暴露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合理确认最近发展区,进行二次备课,调整施教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材料难度的设计和把握上更加具有合理性。第二,学生能在预习过程中解决识记、理解两个层面的问题,产生应用、拓展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从中获得自我水平定位,带人课堂学习中,能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底气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些显然都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2.材料适度删减

新课型既然强调材料的整体性运用,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谈保证课堂容量,其实就是如何合理压缩学生在材料阅读上所费的时间。其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对材料进行适度删减。

所谓删减,首先是指在对课堂中呈现材料的组数、则数进行精挑细选,突出针对性和典型性。如在关于“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教学设计中,此教师加入了如下的材料。

《每日观察》评论员称:英国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财政赤字至少达到1600亿英镑,在主要发达国家里基本上是赤字最多的。另外,失业人数高达250万人,失业率为8%,是9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的。假如卡梅伦首相要采取某些施政措施,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所用的材料文字本身,并没有蕴含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运行机制直接相关的信息。就算不呈现出来,对解答问题也不会构成阻碍。如此,可算多余之物,应当删减。

另外,教学实践中更多面临的,是对每则材料的字数进行适度的控制。这种适度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能够提供同样信息,并且信息获取难度相近的几则材料中,选择字数较少的一则。另一种是在既有材料无可替代的情况下,对既有材料进行删减。一般来说,选用材料往往是从原始史料和史学著作中摘选出来的,从蕴含本课所学重难点、与设计问题相对应的角度看,这些材料往往蕴含了较多的内容,其中一些是多余的,可以进行删减。

所谓适度,是指这种删减不是无原则的,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删减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主旨完整性原则。原始资料的文字呈现不必是完整的,但资料主旨的呈现必须是完整的,忠于原始材料的。防止因删减造成违背材料原旨或原旨体现不完整,从而与历史学科的真实性要求相违背。二是不影响材料的难度要求。即便强调最近发展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体现“发展”。如果是用以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材料文字,是否删减应当格外谨慎,以防止出现删减的结果是答案。

例如,在本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古代民主与近代民主的区别这一合作探究活动,所呈现的材料和问题如下: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

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权力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根据上述两个原则,结合材料对应的问题,可以做如下处理:1.省去本组材料的导言;2.省去材料一第一句;3.将材料二中的第一句,简化为“间接民主……又叫作代议的民主”;4.省去两则材料的出处。这些删减既不会影响材料的主旨,也不会影响材料的难度,其结果是材料的字数从300字左右缩到190字左右,也就省去了近1,3的阅读时间。

3.提高师生对新课型的适应度

新课型强调教师是知识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构建者。其实也就意味着,在新课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构成了极为重要的“实现条件”。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上述新课型实施中的不足之处,也是师生适应度低带来的问题。因此,提高师生对新课型的适应度也就成为寻找对策的题中应有之意。

提高教师的适应度,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实质就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一,在前置作业的编制上,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覆盖,防止遗漏,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第二,在前置作业的题型设计上,注意情境性和新颖性,题量遵循适量原则,内容设计上既要涉及重难点,又要适当降低难度,以便激趣养习。第三,在前置作业的处理上,教师一定要及时批阅和统计,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正确预测学情,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进而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第四,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除注意材料选择外,还要注重问题设计,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确保设问用语简洁明了、设问内容(学习障碍)小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