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学生物的启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儿童早期发展的社会生物学意义
从玩伴到雇员:教育的演变
心理压力的身体负担感知
睡眠剥夺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2014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发育行为障碍的早期识别
面孔可信任度评价的研究回顾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跨文化视角
体育活动的生物学效应:“流动脑”机制
“双非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初探
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和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教育生物学:架起沟通生物医学与教育的桥梁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儿童康复管理策略
失乐症的认知神经机制及矫正和教育策略
特殊婴幼儿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医教结合模式建构
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与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关系
音系结构:来自生物语言学的视角述评
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调查
超扫描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
增强记忆与改善语言学习的临床试验(英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状况
学习动机及方法与学科成绩的相关性
自闭谱系障碍干预面临的困境和意义
创造性思维酝酿效应研究进展及其实践隐意
挑战性游戏对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香港三年级学童阅读中、英文时脑电图的分析
睡眠时间对不同性别学龄儿童学校表现的影响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表情和情境情绪的认知特点
0~3岁婴幼儿早教调查:沪80后已婚女性的观点、参与和期望
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香港小学生非上课日活动模式初步探讨(英文)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肥胖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不同类型社会退缩儿童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差异
家庭教养方式与智能发展的关系:气质的调节作用
健身运动对儿童认知、大脑功能和学业表现的效益
非线性语音分析在普通话语音发育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营养工作的启示
益生菌对儿童与青少年功能性便秘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香港儿童参与体能活动状况及自觉体能能力探讨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表情和情境情绪的认知特点
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程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危机知识的作用
自发与诱发状态下老年人与青年人反事实思维比较实验研究
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流行现状与家庭环境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技术
科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于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视。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众多事物。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需要注重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所以,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深入探究具有现实意义,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增强教育人员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
对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以往小学科学课程开展中教师只是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教师的创新意识较差,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死板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记忆,降低了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和掌握,长时间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很多的科学知识都与学生的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科学课程的教学成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程的魅力。例如,零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食物,他们在和父母逛超市时,经常会告诉父母想要什么,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零食的名称,只是按照自身对零食外包装的主观印象进行描述。教师在讲述“包装上的信息”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食物包装带到课堂上,以学生准备的食物包装作为教学用具,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意识,才能打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小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加强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例如,在讲述“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周围存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生命,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以发现在校园中不仅存在众多的花草树木,同时还有蝴蝶、小鸟、蜜蜂,在学校的池塘中还有很多小鱼。教师为学生设计众多的问题:校园中存在的生物是怎样生存的?它们的生活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如果学校池塘中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会导致哪些生物死亡?需要采用哪些措施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保护?这样校园内存在的众多事物就可以成为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众多领域的发展输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国的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络找寻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述“电路出故障了”这一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在互联网络上找寻众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并且对教学素材进行挑选。教师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将找寻的教学素材进行PPT的制作。教师利用投影仪对学生进行PPT展示,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虚拟电路的构建,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而且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科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小学生可以用科学的眼光探索未知的世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学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加强学生生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找寻更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从而实现科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龚明军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城东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吃透教材,挖掘科技因素,在学生心田里播下科学的种子,培养他们科学素养,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文本资源,渗透科学教育,放飞梦想。
打开语文书,不难发现,在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蕴涵着科学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到物理、生物、化学、天文等科学领域。这些科学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启蒙体系。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从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技因素,将科技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1、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科学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产生热情和激情的源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无不是从兴趣起步,步入科学的殿堂的。
语文教材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介绍新发明的《果园机器人》《电脑住宅》;介绍现代科技知识《人造发光植物》《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归纳起来简直就是一本科学的百科全书,为语文教学进行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教学《月球之谜》《电脑住宅》这类课文时,我有针对性的结合课文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广袤的宇宙、神秘的月球、新奇的建筑……把课本上静态的内容生动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挖掘文本,提升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有十几位,每位科学家的成长道路都是不断战胜挫折,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他们热爱科学,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辛勤耕耘,勇于献身:《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在教会的压迫下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发明创造;《做风车的故事》中的牛顿面对嘲笑仍刻苦钻研;《一定要争气》中的童第周身处逆境却发奋学习;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编写《本草纲目》;地质学家李四光研究起石头常常忘记一切等等。教学这些文章时,我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去体会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科学家的精神实质和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让科学家们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偶像。
3、提炼教材,渗透科技知识,形成科学观念。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蕴藏着科学道理:《画杨桃》中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蛇与庄稼》告诉人们面对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应仔细研究,把握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古诗《题西林壁》强调冷静客观地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正确的认识事物;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要人们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揠苗助长》告诉人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办糟等等。只要教师善于捕捉科技因素,提炼教材内容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二、利用语文活动资源,渗透科学教育,放飞梦想。
语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语文竞赛多种多样,它不受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限制,它为开展科技教育创设了一个自由而宽松的环境,以各类语文竞赛活动作为渗透科技教育的补充,也为学生的科技潜力提供了“冒尖”的机会和条件。
1、拓展课堂教学,开展小制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我教学《一次科技活动》后,开展一次“有趣的小制作”活动,让学生人人动手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如航模、船模、风筝等,举办一次班级小制作比赛,通过科技制作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捕捉科技灵感,学写科技文章。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神话中的奔月、补天,插上翅膀飞翔,脚踏风火轮穿行等等,现在几乎都已成为现实。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科学非常需要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我引导学生查阅人类在仿生学上取得的成就:人们从鱼得到启示发明了船;从鱼鳔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从鸟儿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指导写作文《我想发明……》,有的学生写想发明变温衣服,有的写要发明情绪控制仪……其中学生高豪的《智能垃圾箱》,黄行知的《情绪控制仪》参加建阳市第一届科学小论文比赛获一等奖,尽管有的学生设想显得可笑,却也闪耀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3、收集资料大比拼,争当科学小博士。
“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课标要求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教学《火烧云》这篇写景的散文,我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火烧云的资料。学生积极性很高,主动查找后学生对火烧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知道了火烧云又叫赤霞,也明白了火烧云形成的条件和变化的原因。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积累信息的方法,有效地渗透了科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导学模式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2.操作性。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3.整体性。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4.针对性。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5.优效性。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从而在认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认知――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④练习0105第3题,互评矫正。(精读示导,精境议练)。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0105第2题,互评矫正。(情境议练)。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例子。(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②有真情实感。③有中心。④有条理。⑤有重点。⑥展开想象。⑦注意选词用语。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执教:东方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周建华,男,24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65-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科技知识在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学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对人的培养。可见,小学教育无疑承载着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历史使命。由于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首先,合理利用口语交际课,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口语交际课上,我发现学生在发言或组内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发言被打断或不听别人发言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未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倾听在语言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不仅仅是一种礼貌、尊重他人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倾听是正确回答他人问题的前提,可以减少所答非所问情况的发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我经常会让学生重述我的提问,或者复述其他同学的发言。还有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因为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而引发争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会活跃起来。记得在一次口语课上,学生们就“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两种对立观点进行讨论,全班展开了一次辩论。班上学生自由分成两大组,在辩论过程中,每个组的学生都尽心尽力,极力说明自己组观点的正确性。为了驳倒对方,两个组的学生分别聚集在一起,组内团结一心,精诚合作,集思广益。在辩论中突显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机智、果敢发挥得淋漓尽致。口语交际课有助于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其次,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课,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改要求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了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随着电脑的普及,课件、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一些视频、课件的播放不仅仅是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不经意间触发了学生的灵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其次,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小学生的科学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大量的科普类课文,像《植物妈妈有办法》、《太空生活趣事多》、《蝙蝠和雷达》、《月球之谜》等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天文知识、生物知识、宇宙知识、动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犹如一套百科全书。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的同时也获得了这些科学知识。最后,注重小学生科学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光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小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必要的科学常识,还要重视一下学生科学方法的灵活掌握与运用。通过练习逐步使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分类等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再次,有效利用写作教学课,培养小学生的求真精神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训练学生写作思维、培养小学生写作“求真”精神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寻找分析解答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往往打破常规思维、拓展思路、另辟蹊径。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打破常规, 挣脱固有思维的框框,寻求多方面的新思路、新办法。这样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大幅度提升。在写作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其次,培养小学生的“求真”精神。写作需要真情,即“求真”精神。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要培养学生写作的求真精神。写真实的世界,写真实的自我。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求真精神,我通过开展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感动自己的点滴瞬间,用心灵去感悟人性的真、善、美;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真性情,培养学生写作的求真精神。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具有知性,更具有个性化,更富有感染力。
最后,利用好身边学科资源,注重学科课程整合
在新课改的今天,多学科交融的教学逐步推行,学科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学生的多种能力相互融合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仅局限在语文学科的教学领域进行,还应将眼光放得长远些,视野更广阔一些, 利用好身边各种学科资源,加大语文与其它科学、信息等学科的交融学习,共同承担起培育下一代合格人才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科普类的课文,如《太阳》、《月球之谜》、《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这些科普类课文中有的文章蕴含的道理与科学学科教学目标一致。在讲这一类型的课文时,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与科学教师协商合作,利用好科学课程资源,带领学生参观科学仪器室,观看模型、标本等科学教具,丰富学生感性认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等等。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跟紧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摒弃旧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理念指导教学,用激情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不辱教育的使命,不负教育的重托,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为教育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探究 实验设计能力 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在逐步快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清晰地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能够让他们都考上名牌大学,而是要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发展,同时也需要为我国的各领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国家政策方面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学科学教育也提上了日程。科学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我就从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中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科学教育中探究能力培养的反思提出建议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和想法。
1 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形式。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中都要重视实施科学教育,并且使自然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育相互渗透与结合,这是培养当代高层次科学人才的要求。①另外,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五章“课程中的游戏和工作”中提到,学校应该开展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活动。我个人认为活动课程就是科学教育的雏形,杜威强调要在做中学,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探寻科学的奥秘。因此科学教育的培养对于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多方面的问题, 绝对不能将其简单化和程式化,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而且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错误理解。②注重科学探究,并不是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会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对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2 中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科学教育的课时少,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全面的有层次的科学教育目标体系,科学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方面,而忽视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笔者一个月的留美经历发现,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商店儿童玩具的区域摆放的并不是一个个组装好的汽车、房子、人物,而是各种色彩鲜艳的零件,在零件的旁边有具体的指导组装图,美国的小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在这些零件周围驻足,按照图上的指导拼装完成,然后家长再给他买回家去。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小就开始,而且在生活中随时发生,随时操作。与之相比,中国的家长则往往追求效益、追求省事,买一些经商店工作人员组装好的玩具给子女,甚至有些家长表示,让小孩子到处乱摸这些零件既不卫生,会带来细菌,又有可能在孩子玩耍打闹的时候伤害他们的身体。
另外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还表现在小学与中学的科学教育缺乏衔接,同时还存在过于强调经典知识内容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的潜力,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更令人担忧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讲授和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占统治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严重匮乏。
因此下面就从中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谈谈当前中小学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2.1 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科学教育中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并不乐观。大多数情况都是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上预先设计好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刻板地记录数据,然后拼凑实验报告,以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毫无益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不但不会降低教学难度,而且不会节省教学时间。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依据别人的实验设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似乎不少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不仅完全有必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根本途径。③此外,笔者认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探究的根本,有了科学创造的理念,必须要有设计实验的能力,否则一切都是空想。而且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更为学生合理地发散创造思维提供了可能,也是对学生无谓的假想进行了约束。
从我们个人的学习经历而言,小学阶段的自然课老师会带领大家去实验室做实验,通过讲解全班集体设计实验,然后分小组实际操作,最后得出有关的结论。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学校人多地方小,所以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期间,基本没有去过实验室。实验报告也是老师照本宣科,直接一步一步的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没有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和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与我国科教兴国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学生从小就对实验操作不感兴趣,反而希望老师直接告诉结果,以便在考试中“对答如流”,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思维就在不经意间被考试所泯灭。
2.2 质疑能力的培养
除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外,我国中小学生还比较缺乏质疑能力,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缺乏质疑能力可能与我国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有关。但是在当今这样开放发达的多元社会,我们应该意识到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科学教育的重点。
许多学校不重视科学教育,甚至任课老师根本不在乎学生的合理质疑。对于中学生而言,老师认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备考和解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那么对于其他同样有着科学质疑能力的同学而言,面对老师经常回避提问的状况,且不说质疑能力是否会降低,对于提出质疑能力的信心恐怕也会逐渐丧失。
另外,一些研究者就表示学生的面子思想严重,怕说出来的问题太浅或者说错而遭到同学耻笑、老师责骂;而且过分地迷信书本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没有质疑的意识;没有主动质疑的习惯,学生大都习惯于去思考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于自己主动质疑,这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甚至有些同学不知要提什么问题,很多同学认为提问就是问自己上课没听懂的问题。④中小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有限,通过仅有的知识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有利于他们提高今后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老师,学生的质疑应该给予解答,如果无法解答,至少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他查阅具体相关的资料,支持他的质疑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每天忙于讲课复习,忙于班级建设,忙于晋升职称,忽视了作为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所以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反省,是否正确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态度和指导方法是否得当。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相问答、小组讨论和集体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生疑。而且更关键的是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巧妙地利用实验与思维定势的矛盾,可以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会在矛盾中不断地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然后马上动手验证实验,得出自己质疑的结果。
3 反思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讨论,笔者认为科学教育离不开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大量的实验来填充课堂,理论的指导也是同样重要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孤立地进行,应基于学生所掌握的只是去探究未知的事物,而探究的事物就是教材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效的科学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方式和策略,探究的教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不管问题由学生自己还是由教师提出,只要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学生就能够从探究这一问题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另外,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具体的实验环境、实验设备、实验器材等息息相关。不仅仅是中小学生,每个人面对桌上摆放的实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想要亲自动手实验。在其他的课堂中,老师也谈到目前的学校财政紧缺,又加上不断的扩招,学生无法进行实物的操作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有些大学医学院的解剖课上,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购买尸体进行实际操作,就选择拿兔子代替,后来上课的人数增加,老师索性不用实验材料,直接在幻灯上进行电子的演示和操作。几年下来,不仅仅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就连老师也是多年没有进行过实体解剖。当真正拿来可以操作的实物时,教师甚至都不敢拿起手术刀,摸了半天也找不到一根神经组织。现实情况和实际的设想严重脱离。
综上,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首先应该学校层面重视起来。其次,任课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验设计联系起来,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然后帮助并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注释
① 于万辉.我国科学教育问题新论[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8.
② 郭玉英.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国外的研究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7):96.
③ 蒋建刚.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1(9):60.
④ 施秋霞.科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101.
参考文献
[1] 袁向军.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6(8):83-84.
[2] 张军鹏.理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43-46.
[3] 杨莉.利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生物学教学,2010(8):19.
[4] 李雁冰.论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86-91.
[5] 周仕东,王书伟,郑长龙.美国PADI: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模式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7):36-40.
[6] 刘文利.美国学校科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7(7):58-60.
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激发兴趣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初中阶段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因
对分校学生英语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
如何把教变为不需要教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学习中的记忆力
也说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数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堂,新文化——论英语课堂的文化渗透
怎样提高历史课的趣味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
程序设计第一课案例启示与分析
浅议探究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离骚》教案的几种实用性课堂结束语模式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浅谈
信息技术课程领域中课堂教学和师生研究——《初识操作系统》教学案例
谈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怎样产生科学课的探究问题
论自学能力培养在中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刍议信息技术与中职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音乐教学的新法宝——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
游戏进课堂 教学添生机——小学数学扑克游戏进课堂的探索和实践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初探
张扬个性,创建绿色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正确认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功能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
动感网络 随我“心”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思考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正确定位、用之有度——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
如何使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教学网站 服务课堂教学
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信息化技术
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例谈《作文编辑》学生评价方案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谨防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进行校本化研究之我见
我眼中的《弟子规》
素质教育中教育者的价值取向
关注细节 育人无痕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矫正偏差,追求科学——当前家庭教育之所见
让美育渗入英语课堂
新课改下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探讨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成长:专业成长过程中如何进行同伴互助——浙江省苍南新教育实验区的优秀教师赖联群成长启示
我因网络而深邃
缘结网络,快乐成长
徜徉在网络的阳光里
牵手网络 幸福一生
一个老教师初走网络的故事
博客引领我前行
激励使语文课堂神采飞扬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法制观念培养
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高中音乐的歌唱教学
发散思维与写作
搞好预习方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课改,浅谈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模式初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CAI应注意防止的几个误区
浅论苏轼的文学散文艺术美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浅析农村美术课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趣浓情深 提高复习课效率——导学法给我的启示
让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情境中飞扬——教学《童话故事配画》有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瓣生的创新思维
实施有效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试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试论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的研究
数学课堂如何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小学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作文教学浅见
小学思想品德课片段设计的尝试
小议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写好读后感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问题
学习策略与生物学习
语文教学应做好“三多”
再谈新课改下的英语素质教育
怎样上好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
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互为用
《国家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三个方面的联系,具体如下。
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3.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的教学共同进行。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联系紧密且相互为用。积极地、合理地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既吸取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支持和促进其他学科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这是组织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正确策略。
二、 “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互为用”的一个成功案例
高明的策略还需要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操作方法来付诸实施。在这方面,很多一线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试验和开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请看“校园环境绿化综合考察实践活动”案例(如下表)。
校园环境绿化综合考察实践活动一览表
■
■
从表中充实的内容可见,“校园环境绿化综合考察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要素齐全、目标明确、操作完备的“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互为用”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三、案例的启示
要实施“紧密联系、相互为用”的策略,必须解决好对“多元”(多学科)的整合问题。对此,本案例给了我们三个重要的启发。
1.活动中吸引学生学习、思考的问题,是从课题实践中自然产生的,真实性、趣味性和若明若暗的知识迷宫的吸引力,是其显著特征。因此可以说,是否设计出具有这些特点的优秀课题,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
2.活动组织者应善于联系和调动相关学科的教师,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取得他们的真心帮助,这也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整个被整合的运作系统应发端于某一学科的相关领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操作策略。例如本活动的“绿化”问题,牵引了这次实践活动的多元(多学科)互动:(1)科学,引入与生物、环保等领域相关的问题和知识;(2)数学,表中所列内容多处出示了数据,“建议”部分做出的“校园植物不繁茂”的判断就是以数据为支撑的,在“调查报告”(限于篇幅,从略)中,计算出了校园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9%;(3)语文,需要运用文字表达能力的地方很多;(4)思品,活动触及环保意识、校园环境文化理念等,这也是对学生的一次思想品德教育。
一、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
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英国,并随着环境教育思潮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被不断创新。早在1767年,卢梭在《爱弥儿》中就提出了“用乡村环境作为教育方法”的主张,认为“应该是自然教育孩子,而不是学校教师用正规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2]主张将农村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提倡在乡村建立新学校,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艾沃•古德森认为英国的“乡村学习”是“环境学习”的前身,从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教育局不断推动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在自然中学习的乡村课程观不仅对英国农村学校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目,一些学校围绕着环境调查安排整个课程。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1962年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现代生态运动的开始。此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发起了与环境保护运动相关的环境教育运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关于环境问题认识的第一座里程碑。会议正式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mentalEducation,简称EE)的名称确定下来,将国际环境教育推向了。[3]1972年,卢卡斯(Locus)提出了对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关于环境教育的三个线索的理论,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环境教育的综合模型。[4]卢卡斯模式深刻影响着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通过环境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这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成为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且富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秉承一个基本理念———环境教育应从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开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进行环境学习。[5]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然教育学家约瑟夫•可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体验”一词。[6]他认为自然体验有别于室内教学,强调的是“感受”,提倡带领人们到自然或半人工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游戏、体验、歌唱、戏剧等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感知得来第一手的经验,提高参与者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内涵
(一)耻辱式教育的负面效果我国的生态教育整体起步较晚。200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详细解释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感受”“参与”“内化”的过程。[7]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环境教育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体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泛,几乎每门课程都为渗透环境和生态教育提供了机会,因而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渗透生态知识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的总体安排,找渗透结合点,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生态知识拓展和灌输。目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化、进行耻辱式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做法。教师从一幅又一幅的环境图片入手,展示河流污染、森林破坏等景象,以期用视觉的冲击唤起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欲望。但是这种耻辱式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不愿意与大自然接触。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性我国生态教育研究者们力求改变传统课堂渗透模式的弊病,在实践中探索出“重在体验”和“走入自然”等多种形式。其中,福州第一中学在“自然教育”理论启发下构建的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就是生态教育探索之一。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对大自然充满人文关怀,融合了“为了理解生态而教育”和“为了心灵成长而教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是生命性、实践性、情感性和意义性的过程与结果。生态体验式游戏是指人们到自然或贴近自然的环境中,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模拟自然现象,亲身感悟生命,形成对自然生态的认知的过程,属于自然教育、自然学习的一部分。其中,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是生态教育最佳方式。但对我国当前来说,带学生外出,教师和学校要承担很大的安全责任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事实上,亲近自然不一定非得走进大山大湖,只要通过恰当引导,让学生从心里建立起与大自然的联结,即使是校园、小区的小花园也可以开辟为自然体验的场所,甚至在教室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生态环境。并且,有趣生动的游戏更能符合儿童少年的心理特征。因此,围绕生态教育内容,寻找安全的环境、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成为该校化解安全顾虑和达成教育目标的平衡方式。游戏方式体验生态就是让学生以自然界一份子的立场,与自然建立起联结,融入自然,强调感受再感知而后感悟的心灵体验过程。这种游戏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关注生态教育的目标达成,侧重选择自然生态环境,侧重心灵的体验、切身的“感受”、多感官的互动,达成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最基本、最真切、最核心的内容的理解。
三、生态体验式游戏的实践案例
(一)课堂游戏课堂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在恰当的时机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这里所指的“课堂”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在教室里”,也指“校园内教室外”的学习环境。环境的选择、体验活动的设计以为了教学服务、为了学生体验需求服务为标准。课例一:“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通过“伐木者游戏”让学生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设计为: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1个学生扮演伐木者,3个学生扮演大树,15个学生扮演依附在树上生活的各种动物,每棵树最多只能栖息7个动物;伐木者因为要建造家具,砍伐了一棵树,依附其上的动物只能另觅栖身之所,其中会有1个动物找不到栖息场所而被淘汰;接着伐木者为了生计,又砍伐了一棵树,动物们又得重建家园,现在有7个动物要被淘汰。在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与感悟。在某一课堂上,学生的分享充分体现出对同一生态环境中其他生物的生态地位的理解。学生甲说:“感觉很伤心、很生气,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破坏鸟儿的家园,鸟儿无处栖身。”学生乙说:“虽然我扮演的树没被砍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惶恐,一直在担心下一个被砍倒的会是我。”学生丙说:“我所在的树没有被砍,但是其他被砍倒的树上的动物到我这棵树来,我感觉我的生活空间被挤占,很不舒服……”课例二:“理解生物富集作用”。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关于“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活动设计为:把塑料绳剪成一些小片段装在食品袋中,整个袋子表示一个电池,绳子表示电池中的汞等重金属。一个学生拿着袋子并把袋子打破,把里面的绳子分给其他学生,模拟电池被扔到河里、每一个生物吸收了1单位的重金属;拿到绳子的学生中,16个学生(座位前两排的)扮演水草,8个学生(座位第三排的)扮演小鱼,4个学生(第四排每桌一个)扮演大鱼;然后每只“小鱼”吃了2棵“水草”(拿走水草的绳子),每只“小鱼”的“重金属”就比原来多了2单位,接着“大鱼”吃掉“小鱼”,每只“大鱼”的“重金属”比“小鱼”更多了,之前“水草”的“重金属”也一起进入“大鱼”体内了。这个过程很形象地模拟了“生物富集作用”。在某次课堂游戏的最后,教师再让最先扔“电池”的学生把“大鱼”吃掉,学生们发现,他之前扔的“电池”中的“重金属”又全部回到了他身上。这个学生表述了他最直观的感受:“啊,我被毒死了,早知道我不扔电池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环境容纳量”“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通过切身的感受,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平等观、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形成自觉行为规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除了生物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诸多生态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可挖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渗透点和渗透方式,各学科的体验式生态活动的综合设计可建构全方位立体的生态教育模式,实现更全面的生态教育目的。从教育内容上看,科学、生物、地理侧重生态知识,语文、音乐、美术侧重自然情感与自然美,政治、社会、思品侧重生态法规与生态伦理;从体验活动的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可进行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语文、音乐等可开设生态剧场等。正如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所说,“没有热爱为基础的知识是不会长久的。热爱先行,求知欲一定会紧随其后。”
(二)自然游戏自然游戏即设计在户外自然环境的游戏活动,以期让孩子了解生态知识、保护生态的技能,形成生态情感。在借鉴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介绍的“自然教学法”基础上,生态体验式游戏还被创造性开发出切合具有校本特色的真实的自然体验活动———自然游戏。自然游戏主要分为激发热情、集中精力、直接体验、分享启示四个阶段。[9]每个阶段都有合乎教育目标的游戏,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五感”感知大自然,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观察、切身感受,真正领会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活动伊始,学生与自然有隔阂感,对要开展的活动不感兴趣。因此,第一阶段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热情。有“破冰”、热身效果的游戏,能让学生消除抵触心理,快速融入到团队中来;经过热身,学生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接下来需要让他们静下来心来,集中注意力,开启“五感”去感受大自然的节律与脉动。这个环节需要设计“慢节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调动和铺垫,学生已经敞开心灵接纳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了,第三阶段设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直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在上述的活动过程中,参与者都会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而且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关注的点也各不相同。有些灵感可能会一闪而过,因此最后有必要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梳理,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从而升华对事物的认识。以下是“关于森林”的自然游戏活动案例[10],游戏意在让学生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森林,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课例三:“关于森林”。
第一阶段(激发热情)———设计“大风吹”游戏:先观察熟悉身边的自然环境,选择一种生物作为自己的“自然名”,并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自然名”的由来。接着,在指定的范围内手拉手围成一圈,再选一名学生站在圈中间,由他发游戏口令,如“大风吹呀”,其他学生问“吹什么呀”,圈中学生说出某种生物的特征,符合描述特征的学生就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圈内跑动起来寻找新的位置,然后换一个学生发出新一轮的口令。
这个游戏是整个活动重要的开始,取“自然名”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自然界中的某种生物,并学习用这种生物的视角来观察、感受自然。“大风吹”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不断了解、熟悉各种森林生物的特点,跑动的过程是很好的热身,调动团队的气氛。第二阶段(集中精力)———设计“我的树”游戏:两人一组,一个人蒙上眼睛、打着赤脚,由另一个人带领着走一小段路,穿过各种自然障碍物走到一棵树前,蒙眼的同学通过摸、闻等方式感受这棵树的特征,接着蒙眼返回起点,然后摘下眼罩去寻找自己刚才摸过的树。
第三阶段(直接体验)———设计“寻找森林的色彩”: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小组分得一张24色的色卡、一张记录表以及一块KT板,在森林里寻找不同颜色的自然物,然后将自然物按颜色排列在KT板上进行展示,寻找到的自然物种类最多、颜色最全的小组胜出,可获得奖励,落后的小组要接受“惩罚”。
第四阶段(分享启示)———设计“敞开心灵”交流:组织学生对这个活动进行总结梳理,说出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视觉是人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眼睛被蒙上,人体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其他各种感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当学生脱掉鞋子,赤脚走在草地上时,会触发脚上的触觉感受器,也会产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强大的心灵冲击力。游戏中,引领者好比是蒙眼者的“眼睛”,引领的过程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上,游戏是拉近心灵距离的很好契机。学生扮演的“生物“历尽“坎坷”找到“我的树”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森林的距离,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然体验提倡“在自然中”“向自然学习”,其精华在于让学生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尊重、热爱自然的心态,进而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推进自然生态的保护。
“敏感”即“敏感性”,原是在生物学领域中指生物体或其某一部分对某些因素易于感受的性能,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接受新的信息刺激灵敏。简单地说,“敏感”就是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就是你能先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信息和判断。敏感性是日积月累学习的结果,不是天生的。
科学教师对科学的敏感性是教师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内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素养,一种习惯,它是科学教师搞好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创造性教育生涯的源泉。
在日常生活中, 科学老师可以利用对科学的敏感性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怎样才能捕捉到生活中蕴含的科学信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培养生活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的敏感意识
我们科学老师应该利用身边的一切事物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进行科学知识的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做有心人,随时把生活现象与科学进行联系,抓住随机出现的科学教育机会。比如,前段时间空中飘飞的杨絮,无心的教师看到的就是杨絮,有心的教师看到的是科学教育机会。这位教师设计了“由杨絮引发的思考”系列科学活动:安排学生收集杨絮在盆里种植,记录杨树发芽过程;查资料了解杨树生长过程、了解种植杨树的利与弊,思考过度种植杨树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如何解决由杨絮带来的环境问题;班级开展关于杨絮的专题科技汇报活动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对生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无心的老师看山是山,有心的老师看山不是山。科学老师要有对生活中的科学敏感的意识,否则再好的素材也熟视无睹,不知道利用。
二、提升良好的观察能力
科学教师的科学敏感性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很好的观察力。科学教师对生活的观察要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一个优秀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观察家,通过对生活敏感、细致的观察把握好每一个教育时机。利用那些对学生成长有利的现象和动态予以及时引导和鼓励,为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打造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学科涵养
知识储备不足,直接影响对科学的敏感性。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科学知识,谈何敏感?教师应该像专家那样看待自己的学科,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学科涵养。要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勤于记录。动脑是要思考,动手是要查阅,记录就是积累。教师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有了敏感性,其学科素养也会慢慢积淀起来。
我们经常说,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什么叫专一行?我以为就是要有强烈的学科敏感性。一个对自己学科不敏感的人,不太可 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敏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特别专注。
四、关注生活,收集信息,把生活与科学联系起来
1.关注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如2011年在好几个省份发生的“抢盐风波”。起因是日本发生地震,核设施被破坏,有人担心海水被污染,进而担心我们吃的盐被污染,于是争相抢购食盐,有的人购买的盐够一家人吃十年,造成市场上出现食盐短缺的现象。因为抢购食盐,在个别地方还发生了争执、踩踏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我校科学教师就这一事件发动学生做了以下几项活动:(1)走访抢盐风波的过程及人们的想法;(2)上网查资料,了解食盐的主要成分、种类及主要产地;(3)思考发生“抢盐风波”的原因,“抢盐风波”的发生带来的启示。
通过这几项活动,学生明白了食盐分海盐和矿盐,我们吃的主要是矿盐,海盐只占很少一部分。我国盐矿储量丰富,不会发生缺盐现象。之所以发生“抢盐风波”是因为我们对有关盐的科学知识了解太少。
2.关注天文现象
如2012年5月21日的日食,敏感的教师就可以借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天文知识,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
3.关注新闻事件
媒体报道了广州某校小学生做的“三碗米饭”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取同一锅米饭三碗,对第一碗米饭每天说些赞美的话:“你真香,我爱你!”“你好白,你太好吃了!”对第二碗米饭每天说些责骂的话:“你真臭,我讨厌死你了!”对第三碗米饭每天不理不睬的。一段时间后,被赞美的米饭散发出香气,被骂的米饭变黑发臭,而不理睬的米饭流出了脏水。
这样的报道,你信吗?为什么?
分明是违反常理并且毫无根据的伪科学,但采写的记者对这个活动赞不绝口,而且深信不疑。不少网站、报纸也转载了这篇报道。“三碗米饭实验”的报道折射出了国民科学素养的低下。
出于对自己学科的敏感,我捕捉到了“三碗米饭实验”这则报道的教育价值,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重要性。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做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地予以重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教育。
小学语文 科学素养
一、从人物精神魅力入手,注重科学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历史和现代的典型人物,教材内容往往表现出人物之美。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科学家或科学类文章中的人物,他们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火花,严谨、勤恳的治学风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质疑寻思、敢于创新的灵活思想等,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励和促动着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科学类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实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涤荡,形成景仰、羡慕的理性情感,从而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行为得以内化。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可紧扣“爱国、杰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感悟詹天佑的人格魅力。詹天佑在受阻挠、受要挟、受嘲笑的情况下出任总工程师,使学生感受其的不怕困难、不怕嘲笑的“耐压”品性;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学习“勘测线路”部分,感悟他的“勤恳、严谨、自信”的工作态度;从采用“中部凿井法”“人字形铁路”解决修路难题中,展现出其的聪明、才智,感受其的“杰出工程师”的形象。通过以上几方面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便可激起学生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使学生的科学情感素养得到了培养。
二、从巧设问题入手,注意科学思维的培养
巧设问题能够激发和诱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情绪激昂,课堂气氛热烈,往往能够掀起教学的“波澜”。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能正确处理好教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合理性因素,并作巧妙地设计,刨设“问题诱因”,进而借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的目的。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笔者巧抓课文中人们对“怎样捞铁牛”的纷纷议论,设计了这样的“诱因”性问题:试想一下, “如果你是观众,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捞铁牛?”这一问题假设,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议论纷纷的景象顿时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捞铁牛的种种不同办法,达到了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求新求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浮力捞铁牛的?在当时情况下,你的办法和怀丙和尚的比,谁的办法好?好在哪儿?这一“比较式”诱因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思考的全面、广度、周到、严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从恰当时机入手,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天真可爱、童心未泯,爱于幻想,敢于提问,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一句话,孩子们具有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的源流。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成为扼杀孩子天性和禀赋的“刽子手”。这就需要教师作开掘和诱导,应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找准培养的最佳时机,使学生的“大胆想象,善于求异”的创新能力, “勤于操作、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 “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恰到好处,最大可能的培养,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开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在学生认识到“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一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思考: “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这一问,使学生思维被激活,思路被打开,很快收集了所掌握的知识,说出了许多类似“根据蜻蜓,发明和制造了直升飞机”的回答,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激起了主动创新、积极尝试的欲望。紧接着,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诱导,启发学生思考:你会根据哪些生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启示创造、发明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来呢?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思维活跃,创新的火花频频闪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人物精神魅力、巧设问题等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叶圣陶说过:人人即是创新人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具有不断创造的欲望,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本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使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形成较好的科学素养。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做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地予以重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教育。
一、从人物精神魅力入手,注重科学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历史和现代的典型人物,教材内容往往表现出人物之美。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科学家或科学类文章中的人物,他们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火花,严谨、勤恳的治学风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质疑寻思、敢于创新的灵活思想等,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励和促动着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科学类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实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涤荡,形成景仰、羡慕的理性情感,从而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行为得以内化。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可紧扣“爱国、杰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感悟詹天佑的人格魅力。詹天佑在受阻挠、受要挟、受嘲笑的情况下出任总工程师,使学生感受其的不怕困难、不怕嘲笑的“耐压”品性;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学习“勘测线路”部分,感悟他的“勤恳、严谨、自信”的工作态度;从采用“中部凿井法”“人字形铁路”解决修路难题中,展现出其的聪明、才智,感受其的“杰出工程师”的形象。通过以上几方面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便可激起学生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使学生的科学情感素养得到了培养。
二、从巧设问题入手,注意科学思维的培养
巧设问题能够激发和诱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情绪激昂,课堂气氛热烈,往往能够掀起教学的“波澜”。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能正确处理好教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合理性因素,并作巧妙地设计,刨设“问题诱因”,进而借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的目的。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笔者巧抓课文中人们对“怎样捞铁牛”的纷纷议论,设计了这样的“诱因”性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观众,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捞铁牛?”这一问题假设,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议论纷纷的景象顿时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捞铁牛的种种不同办法,达到了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求新求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浮力捞铁牛的?在当时情况下,你的办法和怀丙和尚的比,谁的办法好?好在哪儿?这一“比较式”诱因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思考的全面、广度、周到、严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从恰当时机入手,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天真可爱、童心未泯,爱于幻想,敢于提问,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一句话,孩子们具有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的源流。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成为扼杀孩子天性和禀赋的“刽子手”。这就需要教师作开掘和诱导,应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找准培养的最佳时机,使学生的“大胆想象,善于求异”的创新能力,“勤于操作、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恰到好处,最大可能的培养,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开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在学生认识到“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一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这一问,使学生思维被激活,思路被打开,很快收集了所掌握的知识,说出了许多类似“根据蜻蜓,发明和制造了直升飞机”的回答,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激起了主动创新、积极尝试的欲望。紧接着,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诱导,启发学生思考:你会根据哪些生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启示创造、发明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来呢?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思维活跃,创新的火花频频闪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人物精神魅力、巧设问题等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叶圣陶说过:人人即是创新人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具有不断创造的欲望,学会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本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使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形成较好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