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考试经验总结

高中语文考试经验总结

时间:2023-08-16 17:2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考试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考试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也需要进行创新,力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迫于高考的压力和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学缺乏活力,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通过自身的经验总结,指出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诗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和语法,语文知识当中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去挖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过于古板,而需要进行诗意教学,让学生体味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其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才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点。因此说,在阅读教学当中,老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l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提升其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阅读当中,提升教学的效率。

诗意教学需要老师将阅读材料当中的内容有效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图景,而不是让学生单纯的通过自己的想象去阅读,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老师可以展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展现阅读内容,或者是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有关荷塘月色的相关视频或者是图片,并配上乐曲,给学生展现出一副有声有色的图景,营造诗情画意的场面。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出荷塘月色之美,也能够从阅读当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

新课改背景之下,语文阅读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要想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个性化教学的开展,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个性化教学当中,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和挖掘。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凸显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因此说,在阅读教学当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阅读材料是融入了情感的文化,因此只有在情感的推动之下,学生才能够体味到阅读的乐趣,为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阅读材料当中艺术形象的感人魅力,吸引学生去研究,去探索。例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祝福》当中的祥林嫂,这些都是备受欺凌的人物形象,老师需要利用这些艺术形象当中的人格特点作为出发点,去感染学生,让其能够融入其中,切实的体味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实际接收到多少知识老师并没有进行调查。这种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而不注重方法的讲授的教学方法,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转变思想,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上,老师鼓励学生阅读,并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层次对其提出不同的阅读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努力阅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层次。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传授给他们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摘录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者是印象深刻的段落摘录在特定的本上,并不定期的翻看,学习其中的语句和写作方法,这样既能够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也能够提升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当中,老师还需要给与学生一定的鼓励,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示,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的激情,不会被一点小小的困难所打倒。老师可以将阅读重点告诉学生,让学生抓住阅读的关键,并讲述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阅读理解错误的情况,也能够提升阅读的效率。时间长之后,学生就能够自觉的按照老师的方法开展阅读,进而提升阅读的效率。

四、强化训练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但是一定要注意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并把握好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学生通过课堂自我学习能够提升语文素养。而老师在强化训练的过程当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宝库,对于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强化训练时,老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注重每个人的体验,并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答案。但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老师不能够简单的判定谁对谁错,而是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就是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老师通过强化教学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提升自身的阅读技巧。

五、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能够更好的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对于今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贺平.浅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J].考试周刊,2016(84):30.

[2]刘元林.小议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南北桥,2017(3):42.

[3]窦冰 游俊岚.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66-67.

第2篇

近十年经过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国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

(一)论著方面:黄良著的《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2004)、曹明海著的《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2005)、潘纪平著的《语文审美教育概论》(2005)、韦志成著的《语文课程教育学》(2005)、张弛著的《语文教育人文论》(2006)、朱绍禹著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07)、曹明海著的《语文陶冶性教学性》(2007)、王尚文著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2007)、翟京华著的《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走向智慧语文的思考与实践》(2010)、李剑著的《教育审美和教育批判》(2011)等。

(二)论文方面:近十年有关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论文很多,笔者在知网中输入“语文阅读审美教育”检索后有6000篇文章,从2004年到2014年成增长趋势。包括:曹爱明的《中学语文审美式阅读教学探究》(2004)、刘国敏的《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2006)、张玉枝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07)、张英的《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08)、杨莉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2009)、杨进红的《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2010)、沈云振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2011)、贾文娟的《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3)等。此外,各类期刊也刊载了很多有关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四百多篇。包括:任炜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2006)、杨萍的《论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2006)、孙杰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2009)、薛猛和高丰的《审美理智主义视野下审美教育的特性及态度分析——以阅读教学为例》(2011)、雷鹄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2011)等。

二、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内容简述

杨进红在《语文阅读审美体验研究》中提出:1.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视野;2.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从体验到审美意义的生成;3.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以审美体验为中心的多重互动;4.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审美视域的融合。刘卫红在《语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中则创造性的提出:审美性阅读的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创造性;审美阅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语音字形层面、语义层面、意蕴层面;在如何设计审美性阅读教学上提出:审美态度的形成、审美感知的获得、审美体验的展开、审美创造的实现。秦春蓉老师曾在《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审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发现美,而发现美就必须具有感受课文的灵敏性和统摄力。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桥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阅读审美感受还须加强美读的训练。文中表明在阅读中把自然、社会、心灵的感受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美的观点详尽地阐释了阅读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措施。张玉枝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问卷得出中学语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兴趣不高;2.语文阅读课服务高考、重在使用;3.阅读课上老师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4.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5.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等。她也提出了原因:1.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后果;2.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4.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理解、重视不够。在《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李月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有:1.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强化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4.在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思路是:发现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内容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上即施教者、受教者、教材等主要教学构成要素对自己角色定位不够,没有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从而造成了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三、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的缺憾

(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摘抄、诠释方针政策和新课标层面上,缺乏在实践层面上的实现条件、操作保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开展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首先要深入教育第一线、其次要有层次性,采取实地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真正深入一线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深入一线做问卷调查的也仅仅是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一个学校的调查研究,缺乏层次性。

(二)研究内容有待拓展很多研究仍没有摆脱以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为中心的目标上,此外研究主体大多在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高考的指挥棒更加显性化。虽然强调“一纲多本”,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有些教学篇目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审美体验了。

(三)研究体系有待整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难以付诸实践,理论建构空洞,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有些理论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因而,我们的研究应该突破理论——实践单线条的体系上,整合成理论——实践——理论的三维体系。四、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展望语文阅读审美教育,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定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笔者发现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在语文阅读审美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此笔者对我国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些许展望:

1.加强对阅读审美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进一步深化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评价机制。语文阅读审美评价分为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课内评价是指教师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进行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测验的形式进行课内评价,当然要注意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课外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外定期参加阅读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鉴赏水平、阅读兴趣进行评价。

2.加强教师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督促教师自觉形成审美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教学对教参的依赖,改变讲解式被动阅读方式,教师主动实践审美体验变被动阅读为创造性、主动性阅读,进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3.加强阅读教学主体间交往的多元融合。深入阅读内部,促进师生、文本间的多重审美互动走向理解和交流,进而在对话阅读中形成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审美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