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时间:2023-08-16 17:2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第1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目前国内一些学校正在进行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一般又称为“五步教学法”,即:课前自学预习―课堂检测自学效果―课堂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巩固―课后练习提升这五个环节。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核心目的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五个教学环节中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是主体部分。如何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课堂合作的形式如何;如何落实与体现课堂合作学习的成果;如何将知识内化巩固等问题,我们认为,关键要让学生掌握处理知识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依然具有典型的知识点繁、概念难的特点,学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环节的运用

1.制图方法指导,思维角度点拨。

改革的起始阶段要有几个课时的关于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的入门教学,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的相关涵义、理论基础等,使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基本制作方法。一般我们建议学生采取横排的形式由纸张的中间开始向四周发散。如表述概念的从属关系建议用圆圈图;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分类建议用树形图或者根状图;表述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建议采取流程图,等等。建议学生在制图过程别注意粗细线条的结合,主要知识用粗线条连接,延伸知识用细线条连接。预习环节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教材语言表述内容、知识结构特点等设计相关的预习导学案,以问题的形式展现。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有难易梯度,能够体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如在学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节课时,教师设计这样的预习思考题:列举秦汉至明清封建君主为了加强皇权,分别采取哪些措施削弱相权。这一题是基础性的思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教材关键知识点的能力。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取流程图式思维导图把握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古代在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上的演变如何,哪些制度有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本题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用根状图,将知识点归类,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中心发散,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如郡县制、行省制等安排在版面的左边,将威胁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初的封国制、唐代的藩镇割据、明清的地方土司制等安排在右边。这种导学在前的思维点拨可以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如何合理归类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阅读教材,形成预习笔记。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依标而不依本,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课时内容的文字阅读量比较大,对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教材重视史料与史实叙述,轻视史论与史观的说教。有些版本的教材编写甚至没有明确的史论观点,有些属于隐性知识。以往学生在预习课本与记录课堂笔记时,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文字笔记和线型的注记。这种笔记视觉单调,内容繁杂,不能直观体现学习过程的重难点问题。有些学生在教材上画上各种线条,粗的细的,并且还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注记。到了高三阶段教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种线条,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复习的重点在哪里。而且传统笔记埋没了关键词,不利于提高记忆效率。如果采取了思维导图作为读书笔记就可以很好地提取教材的关键词,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明确哪些是教材的核心知识,哪些是教材的延伸性知识,哪些是教材的解释说明性表述。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要素特点将教材以导图的形式进行从局部知识到系统知识的重新建构,真正做到将书本“变薄”。根据自身学习与思维习惯构建的思维导图,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为高考复习积累第一手材料。

3.学生发散思维,制作个人导图。

预习阶段教师在设计思考题时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概念或高考的高频考点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角度,指导学生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发散,对历史知识要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古今中外联系,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构建适合学习者的新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思考题:用思维导图展现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异同点。教师提示:选官制度作为一项政府部门的重大政策可以从制定政策的相关因素进行思维发散,即“为什么选”、“选的标准是什么”、“选的对象是哪些社会阶层”、“政策的积极消极影响是什么”等进行思维发散。又如分析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时指导学生第一层次的思维发散可以从中国因素、外国因素的角度思考;第二层次的发散可以从中国的政治环境、政府政策、民众的思想观念等角度进行思考,等等。历史学科的概念理解、辨析的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指导很重要,对于不同的概念要指导学生从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思维角度,推动学生不断形成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定势。当然学生在自学阶段和第一次构图阶段会有许多疑问和不足,如个人的思维导图具有内容的局限性、片面性,甚至有一些科学性的错误,这都很正常。发现自身的不足,可以等待课堂探究环节补充、完善。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探究环节的运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真正落到实处的开放式、民主式、生生互助式、师生互助式的课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自然是不错的。“导学研讨,互动探究”的“先学后教”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课堂互动探究检验与强化学生的自学效果,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以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这一节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大跨度的思考题:用思维导图展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形成不同的文明类型的原因。我主要从以下步骤进行课堂探究环节的操作:分组讨论预习成果――修正个人思维导图――构建小组思维导图――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思维导图――组间补充修正思维导图――构建班级集体思维导图。下面择要说明。

1.交流预习成果,小组完善思维导图。

本阶段以小组学科长为中心,组织组员交流预习成果,在整合组员个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画出小组思维导图的初步概貌,准备在课堂上交流演示。这个过程要求每一个组员都主动积极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小组学科长要认真做好笔记,特别要善于把握和及时记录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讨论的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作品;可以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可以进一步提示指导学生的思维角度。但是教师一般不涉及问题的具体答案或文字的表述,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及个人的思维习惯,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的思维还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的,有的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探究中国与希腊的不同;有的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进行探究;有的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进行探究,等等。

2.小组代表上台演示,初步展示合作成果。

本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展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最传统的方式即上台板书演示。有的学生准备充分,也采取PPT的演示模式。如果采取黑板板书演示形式,教师就要将黑板划分成几个区域,建议学生构建知识的局部思维导图,在文字及线条安排上不要太拥挤,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修正留足空间。这个阶段教师要限制时间,要求学生写字的速度要快,不要写详细的文字表述,只要写出关键词就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适应高考的紧张气氛。第一次演示思维导图,大部分学生绘制得并不理想,要么出现知识点混乱,要么遗漏重点内容,要么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翻版,要么画面比较糊涂、支离破碎,等等。这时允许小组其他成员上台对各自小组的板块进行修改补充,包括知识点的补充,思维角度的补充,主要概念的进一步阐释,等等。课堂上有的学生还从古代中国希腊的教育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甚至是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等等。

3.第二次修正重构,形成班级思维导图。

本阶段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整合小组导图为班级集体导图。因为之前在小组讨论、小组第一次修改构建思维导图时,教师就有参与,发现一些好的作品和学生思维的一些闪光点。在第二次重构前,教师选取了几张绘制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班级或其他学校师生做的一些好作品。在比较中跟学生讲解绘制过程中优点与不足之处。然后教师以学生上台演示的小组局部的思维导图为蓝本,结合本节课师生的共同理解,将同类知识进行有预见性的归类,进行第二次重构,将小组局部导图整合成班级集体思维导图。比如修改相关表述或者补充相关的内容,有些知识点还要进行位置的交换或者顺序的调整,以发散思维为基本思维模式由中间向四周辐射展开联想,如矛盾联想,类比联想,等等。如果有时候学生的思维凌乱,导图的关键词分散在黑板四周,教师就要进行同类归纳,由众多的零散知识中发现一般规律进行思维的综合。下面是我们构建的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节课的中西文化对比图:

在构建班级思维导图时由于黑板的空间有限,往往一张图就将黑板的主体部分占得满满的。在发现新的思维闪光点或新的子问题时,或者是一些疑难复杂概念无法用导图的形式展现时怎么办?我们往往用子图的形式在黑板的边缘进行安排,或采取资料卡片的方式进行补充,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呈现。如下图:

总之,这种班级集体思维导图使学生笔记直观可视,提高笔记效率和记忆效率。学生在课堂上的广泛参与,既培养了优秀的思维的品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独创性的作品让他们有了成就感,集体的创作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团队配合习惯和集体作战的精神。师生的平等互动、相互学习与借鉴有利于建立融洽的课堂师生关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解题训练、记忆训练、学习阶段反思等,效果显著。

当然,在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不足。如教师自身的经验与理论水平的限制,在思维方法上特别是在解题方法层面,教师很难进行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或班级的集体思维导图,要占用太多课堂时间,有时候课堂上又没法完成教学任务,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创新 多媒体 小组合作 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7

创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对我们教师来说不能仅仅只是有想法,更需要做出行动。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创新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历史课程创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一些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觉主动性的教学措施,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学习的思想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老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进行授课,利用导学案进行趣味课前导入;还需要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践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和学生要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历史课堂上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对此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高中历史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授课

传统教学方法中通常是老师对照课本教材讲课,学生就对着课本教材划重点,这样的讲课方式导致了历史课堂效率低下,老师讲的知识内容比较少,学生又觉得这样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所以经常走神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要想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板书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等工具已经逐渐走入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课堂授课,不仅可以解放教师,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和讲课质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老师在课前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地面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更加认真的听讲,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授课不仅是一次教学工具的改革和更新,更是解放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是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创新教学方法还要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进行学习,组织高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过于独立的学习的弊端。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自己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时间长了往往会出现精力不集中或者学习态度懒散懈怠等行为,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是个人独立的学习还有可能会导致思维僵化或者学习无效率的现象。然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这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弊端,拥有很多利于学生学习的优点。

首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多个成员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资料和学习信息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在学习思维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在学习态度方面也可以相互监督、互相督促。学习资料的共享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相互借鉴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活跃学习思维;在学习态度方面一旦有的小组成员出现学习精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态度懒散懈怠等行为,其他小组成员就可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所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对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老师的思维模式,创新自己的学习思维。学生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找到学习问题的答案,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有序,就要在课前进行精彩的课前导入,将学生的思维代入到课程内容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忽视课前导入,导致学生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思维还处于下课的状态,不能及时的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创新历史课程教学方法还要教师注重课前导入,利用导学案进行精彩的课前导入,可以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有利于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同时,利用导学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高中历史老师要根据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认真负责的编写导学案,充分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做到对课本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解读,还要求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将两者结合起来编制导学案,以确保该学案最适合学生的学习。

其次,导学案的应用必须准确到位,不能只是泛泛而谈,流于表面。在课前几分钟让课代表把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时间通览导学案,然后根据学案的要求,大体了解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方便学生自主进行课前的预习,对上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历史教学的设计理念立意要高

“历史”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另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才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要点所在。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是文章胆。无立意的文章像流水账,立意不高自然也算不得好文章。其实我们教学也是如此,从育人价值的角度构思教学是通过求知和知识的应用来促进人的发展,对于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的历史学科来说,占据这样的制高点尤为重要。在历史教学设计中立意要高,教学立意的有无或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历史教学中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大胆创新

朱作仁教授说:“教法与学法要并驾齐驱。”“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这是自古至今被实践证明的千真万确的真理。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三、实行开放的教学过程,创新课堂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模式,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主动寻求和发现问题,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开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精妙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新旧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历史课的导课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教授内容、学生特点创造性地选用精妙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真实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佳化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可以将历史复原,使久远的历史重现,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它能使授课方式趣味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乡土史料、史料等等。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一般通过史料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历史学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呈现真实情境,尽量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历史史料,在选用历史史料时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通过真实的史料,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能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巧用学术观点,活跃课堂氛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的特殊地位,教材编写者会尽可能避免争议,但不可避免的却是观点的滞后。因此,教材的许多观点与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有较大不同。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人性的复苏》中指出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后发展到整个西欧,但从目前对文艺复兴研究成果来看,这是不准确的。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在东欧,东南欧各国也有所发展。

许多教师在遇到这种教材和学术界观点差异较大的情况时,采取了“以教材为准,放弃争议”的处理方式。但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应巧用学术观点,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在介绍完教材的说法后,以口头方式或发放学习资料向学生简介其他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设疑,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索、争议,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提出他们的新观点、新见解。

总之,对于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位在第一线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方法,以上只是我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粗浅思考。欠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第4篇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G633.51

一、引言

历史是人文科学之一,记载和阐释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活动和事件,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与伦理、哲学和艺术等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读历史,可为今人正确地理解过去、预判未来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在高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及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开始步入改革实验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素质教育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历史的学习一级全面发展,也制约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对历史学科的学困生进行转化,以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二、学困生概念界定及分类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学困生并非不具有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并非是大脑笨或反应迟钝,而是其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存在结构性偏离、智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或矫治的学生。学困生现象的存在,不仅背离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悖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整w来看,学困生具有如下特点:智力与感官均正常,不能有效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学习生活等,普遍存在学业不良。学困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根据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智力型学困生,主要是因为智力迟钝、智商偏低而导致学习障碍;二是动力型学困生,其智力、身心正常,只是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也缺乏自信心与上进心,这类学生占据了学困生的大部分;三是方法型学困生,其具备较强的学习提升潜力,但是学习方法存在偏颇、思维欠缺灵活,偏重于死记硬背,因而无法有效建构科学的知识结构;四是外因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因个人、家庭、社会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愿学习、学习困难,缺少自我控制力,甚至存在与老师、家长对抗的情绪。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一)建构有效的认知结构,促成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学生认知能力的普遍缺失是造成历史学科学习障碍的直接因素之一,其原因与其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建构知识相关。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主动建构认知,通过建构,理清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建构历史思维导图,提升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为例,引导学生将不同时期思想演变的递进、逻辑关系关联建构,既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的体系,又能有效加深对中国传统思想演变的规律性认识。再以14至19世纪世界历史为例,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文明发展从分散走向一体,随之而来的是代议制的建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最终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同一时期的明清王朝,却依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缓慢前进,致使中华文明最终未能完成向一体化、近代化社会转型,失去发展机遇。把同一时期中国(中外)发生的历史大事构筑在同一水平轴上,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基本史实与特定的时间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历史的整体性阶段性特征便清晰了。

(二)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活化内在思维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化、生活化教学情境和动态变化的问题任务情境,让不同层次尤其是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使之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学活、用活,最终内化为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以高中历史中的“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标先行建构相关知识网络,再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任务:英国、荷兰崛起的原因,英、荷崛起的共同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辩证评价英、荷殖民扩张?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意识,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三)尊重教学差异,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从某种层面上说,学习障碍更多存在于中下层面的学生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略。由于大多数历史学困生存在不同层面的学习障碍,特别对过程性的学习和知识间的理解和运用缺失,加强针对性的学习辅助显得更为重要。 以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为例,采用导向图可收到一定的成效。①内陆:山多地少限制农业发展,粮食缺乏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实行直接的民主;②海洋:资源丰富,港湾众多有利于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活动,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形成平等互利观念造就乐于探究、视城邦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民族性格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形成古希腊海洋文明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进而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四)建立历史跟踪学习档案,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成效

为便于就近观察与研究学习障碍者的学习行为,解决其学习效果乏力的问题,笔者与课题组采取“有目的的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建立学困生历史跟踪学习档案,对其学习进程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跟进,待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适当推进。档案内容包括单元学习情况分析、考后成绩分析及需要教师指导的具体问题。每次单元学习或考试结束,学生先对单元学习和试卷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进步或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标示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每次大型考试后召开专题学习指导会进行解疑辅导。通过学习档案的跟踪,有效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建立更为密切的师生互信关系,学生的学习信心动力更足了,学业成绩也日渐进步。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主体浸润性 课堂 教学交往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转型,教学交往的意义逐渐被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并不是由历史教师灌输给予的,也不是由学生自我生成的,而是在师生双主体之间的活动——教学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的知识灌输,是无法影响和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和身心的,更无法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高中历史课程需要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在相互碰撞的回应中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与此同时,学会学习、做事、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全面地把握教学交往作为实践——认识相结合的活动的本质意义,恰当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有效性。

师生交往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中的主要形式,将历史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使学生自由地生成和启迪其自由天性。这是不受内外制约的双向理解、经过共同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而学生间的交往,是学生共同学习历史学科文化、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追求真理和提升智慧的过程。学生间的共同探讨没有最终原则和始终不变的立场,讨论的原则不是预设的,而是逐步生成和清晰起来的。更关注对方想表达什么,学会换位思考,从同学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最终达成共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它使双方对话敞亮,既能够理解对方的观点和历史问题,也理解自己思想和现实问题,更不会成为实现他人意志的工具。为了实现学生间个人见解与想象力相互激发,全班学生可以分工协作,比较、评价彼此的经验、知识和观念,表达自我,接受彼此,达成共同目标。并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反思并加以改善,从而促进个性的发展。这不仅能使学生“成人”,更能使学生“成己”。通过教学交往表现出主观世界的真诚性、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和社会世界的正确性,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

2 在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的效果和质量根本上取决于学生交往意识和能力的获取和提升。更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首创性和生成性,而不是预先设定的所谓标准和参考答案。历史教师与学生对话和交流,观察、了解和把握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心态,进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对历史课程创造性的尊重。强调学生是学习、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真正发挥学生在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构起学生完整的主体观念和与之匹配的行为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素质。这需要历史教师重视在课堂教学交往中学生良好的历史学科认知结构的建构,通过认知建构过程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格。如积极参与和自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尊重、关心和理解等人格特征。进而通过认知建构过程发展学生自身主体能力,这是构成学生主体结构的核心价值所在。学生一旦有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生就能逐渐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不断摆脱环境的限制和不利因素,也就能够不断超越教师和书本,自我建构认知结构。一旦有了交往能力,学生就能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学会交往和合作,进一步实现认知共享,在此基础上加速对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发展自己,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成长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抛弃旧我、努力追求新我中实现自我超越。

学生之间互动是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的最有效形式,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和交流,能够有效地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思想和智慧的激发和共享,促进情感交流,充分突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潜能,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结构的建构,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为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内在动力。

3 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是教学交往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1)主体性原则。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取向,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学交往中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创造交往互动的条件,让学生个个积极参与,人人主动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历史学习任务,共同提高。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能动的、活跃的状态,从而引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机。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是为了获得成功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进一步转化为历史学习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形成内在的价值准则、提升主体意识和创造力。

(2)平等性原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格的平等是开展高中历史主体浸润性课堂教学交往的前提。虽然在认知水平和方式等方面有不同差异,但在课堂教学交往中的地位、人格一定是平等的。为了解决认识上的不同与差异,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平等原则基础上对话和协商,达成共识,实现共享。平等性原则要求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尊重对方观点,协商、讨论历史问题时,能够各抒己见、。尤其应杜绝教师用自己的思维和现有的结论代替学生独立思考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灵性。期间,教师可以是积极的引导者和旁观者,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引导学生自我调适和自主选择。

第6篇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直是我们这些一线工作的教师所考虑的中心问题。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关键。我们在学校实施“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规律,认识到让学生在课堂中“灵动”起来是高中历史课堂改革和实现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角色就要进行转变,以促进课堂的灵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一、传统课堂下历史教师的困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之论可谓一语中的。历来的教师也都以此作为工作的准则。只是如何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专家和我们一线的老师苦苦探索的永恒命题。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在一分定乾坤的环境里,老师们的选择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竭尽全力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于是最直接的教学方式出现了,教师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告诉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和易混的地方都要仔细讲解,重点内容更要一遍遍的讲细讲透。讲完之后,老师又怕学生会忘记,所以在学生上完课后又会安排大量的巩固练习题。学生在做完之后,老师要进行检查,对于正答率不高的题目要安排时间进行重点讲解。有的老师甚至对错的比较多的问题还要再进行练习巩固。

周而复始的讲课、练习、讲评使教师和学生都深陷题海之中。鲜活有趣的历史变成了干巴巴的知识点。学生的积极性很低,他们只为考试而坚持学习,对学科的兴趣渐渐丧失。教师们也失去了创新和进行教科研的动力,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让教学变得单一而机械,教与学变成了老师的“灌”和学生机械的背诵。教学相长成为空谈,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如何取舍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困惑。

二、“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角色转变

高中历史的传统教学不仅违反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无法适应我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在初中学习时就属于学困生。如果我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效果将会很不理想,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就是一个指导思想:让课堂“灵动”起来;五个课堂教学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展示、质疑补充、教师点评;三个支撑: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分组教学”为模式、以“量化评价”为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有以下变化:

1、教师是历史高效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如同一座建筑的设计师,一部影视剧的导演,教师在历史高效课堂中应当是组织者。在上课前,教师就要备好课,尤其是备好学生。准备好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利用好五个课堂教学环节,以分组教学的模式,结合导学案和量化评价使课堂“灵动”起来。这里的备好课不是准备如何在课堂上讲,而是如何统筹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然后小组讨论并进行展示。之后,还要有同学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如果有问题,可以大胆地质疑。最后,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适当地点拔。当然,课堂上也应该有对当堂知识的巩固,这也可以由学生探究完成。

以必修一政治史第10课《》(人教版)为例,这一课第一目是,即介绍战争的背景。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设置好问题,如

(1)请你简要介绍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和清朝的国情。

(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的应对措施是什么,结果怎样?

(3)你认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后进行展示,无论展示的同学还是点评的同学都能积极地去探究、分析,有的小组甚至能借助多媒体找出一些图片资料进行展示。教师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并在一节课结束时评出优秀小组。

教师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点评,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课堂检测来巩固所学知识。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都体现了教师的组织和引领。

2、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历史“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要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师就要做好课前的培训,也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学生的预习主要依据导学案进行,而对学生的培训则体现了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合作。课堂的学习培训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即教师对各小组的学科组长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材知识的思路引领,帮助学科组长们学会组织讨论、展示分工和点评等等。

在课堂上,教师在各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学习时,可以根据情况加入某个小组,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解疑释惑。成为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3、教师是学生思维培养的促进者

导学案的设计是历史“一五三”课堂的重要抓手,而导学案上探究题的设计又是调动学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处理教材知识时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设问原则,实行小台阶、密节奏的方法设计导学案。使导学案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达到促进学习和思维培养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86-01

高中历史一直是高考中的一门很重要的科目,这是让历史真实展现和传承下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其中来自于各方面的史料就是历史展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和模式。

文字史料、表格数据史料和图片史料,将的新的高中历史教材的课文中史料系统地穿插起来,在教材和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师是对这些史料的使用起到主导作用,因为史料都是围绕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选择的,所以在备课时认真分析史料,思考题有思考,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学习史料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文字史料的学习

文字史料,顾名思义,是通过文字堆积来呈现历史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也在历史教材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因而掌握好文字史料的运用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挑选出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让学生在指导下品味每个字和句子,保证过关。每当遇到生僻的字和难理解的典故,要认真讲解。2、面对材料时要认真分析,为提炼有用的信息和体现课文本质的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3、同时,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还需要在对材料的研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路。文字史料看起来是比较枯燥,但是只要很好的运用起来,发挥效果就会是其他史料无法比拟的。

二、表格数据史料的分析

表格数据史料和其他的史料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和具体同时数据本身就具有可信度高说服力强的优点,可比性比较高。运用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从各方面理论知识出发,得到正确和有用的信息,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从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会有突破。 表格数据史料的分析有以下几种方法:1、教师要学会将这些抽象的数字信息变成更加直观的图和学生们仔细的讲解,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在图表的世界里,熟悉数字的魅力。2、数据在书本中常常是静态的,但是当通过图画出来时,将数字变成可以看得符号时,便会变成动态的样式,让同学更好的接受和直接理解。3、学生在学习常常觉得数据是个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常常遇到这样问题。这时表格数据便会发挥它的作用,它让数据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了。

其实这几个方面,就突显出了表格数据史料的优点,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也会变得不再沉闷,相反而是变得活跃起来了,学生们就会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也会对学习有兴趣,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也被拓宽,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图片史料的运用

图片史料在教学中会引用不同种类的图片史料,这就包括实物图案、事件图案以及大量的历史地图,其实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图片史料的运用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只要教师运用的好,学生们就能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起来也会变得更容易。这时教师,就要充分把这些图片史料利用起来,将历史更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要注意仔细准备问题,必要时补充有关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观察、分析还有综合想象的能力也会培养得更好。

首先从实物图案和事件图案的使用方面来看:

1、对于这样的历史图片,我们首先采用就会是图片联想法,这样的方法就需要教师与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眼前的图片仔细研究观察,获取有效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学到的知识,充分联想组成完整的片段,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和研究。

2、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大概掌握以下要学的内容,对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有储备的知识,才会在讲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这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图片,联想历史场景有了一定的基础。

3、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技巧,从人物和场景的比例方面出发,再看看人物的神态,中心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看图片的关键,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然后才会让学生说出图片的大概的含义时变得简单和顺利。

下面就是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很难看得,这还涉及到地理的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为了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就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为了更直观的教学,因而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几个方法:

4、教师需要将地图的内容和教材的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理解掌握要学的知识。

5、历史图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所以图上的内容我们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主次也要分清。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看图示、图标和重要的地名的能力,并且结合教学的内容,不脱离教材。

不同的史料是有不同的运用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史料的能力,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阅读材料,教学应该从各方面涉及史料学习,比如导学案、课堂上、课后的巩固中,都应该有史料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理解史料的能力。同时也做到巩固知识。其实只要多给学生更多接触史料的机会,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学生们利用史料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教学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许多。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宗旨是指教师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教学内容活动中,要运用极少的精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目地。就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同时,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式的制定和实施,加快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智慧,全方位地发展历史教学的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和谐的发展。下面我就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

一、 当前历史教学方法低效化的原因

在一节历史课中,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追求教学的高效低耗。目前,部分老师的历史教学低效化表现在:

1.华而不实的导课

历史课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教师无法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学生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因此,历史课的开头必须形成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深受前苏联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六环节综合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每次上课都是这么一个开头,导入语言显得平淡、刻板、没有悬念,学生没有参与探究的欲望。

2.教师指导不到位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组织学生时出现较大困难。一是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能自觉地搜索资料;二是硬件资料少,学校的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少、内容陈旧,电脑教室少,通过上网来搜索资料无法实现。

3.画蛇添足式的总结

课堂教学到结束时,本来是要通过学习历史课,引导学生得到一些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地概括,学生则是蜻蜓点水式地浏览一番,算是对节课的回顾。这种做法看似教学上的圆满之笔,实为画蛇添足式的总结,对学生没起到什么作用。

二、有效教学策略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学生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来获取知识。”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在开放教学内容的同时,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已学过的各学科知识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一)有效地、合理地把情景教学同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巧妙衔接

情景教学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起步较晚,一些教师在情景设计上常常出现问题设计直白、简单的问题,引起不了学生共鸣,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现实活素材,实现情境教学的目地。如通过一些电影、连续剧中的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来了解历史,就拿连续剧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来说,他是一个晋商,他讲求诚信、不畏艰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进行不断创业,最终发展成为最大商号。这种现实的情境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最大兴趣,这正是历史教学中所产生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要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时效性,就要深刻地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客观情况千方百计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地。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制定有效教学策略的关键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扬长避短,既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树立学生历史知识可以掌握的信心。在教学中,既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个别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学生,肯定都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做到对症下药。所谓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制定目的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盯着一两个尖子生。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合理分析与把握是制订或选择有效教学策略的关键。

(三)教师自身的素养高低是能否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第9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为本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72-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此要求既能构筑高效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及个性化的发展。目前教育改革的特点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的重视,主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觉得在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采用问题设置,以问导学,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将成为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设置,以问导学呢?我认为重在教学

设计,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教学活动:新课导入――课标展示,设计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

题――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知识迁移、巩固应用――学习反思。

新课导入,通过课前检测检查学生已学内容,了解学情,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高新课教学的针对性。

课标展示,分解课标,布置任务。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教师设计的问题阅读课本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快速全面阅读课本,整体感知教材知识;其次,有侧重点的阅读,学生发现问题,小组汇总。教师分类列出问题,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分解目标自学,自学后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汇总,如属于简单知识点方面问题的老师可以现时解决,而涉及到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呈现。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时,明确各组学生任务,问题要细化,精准。小组讨论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也可进行全班集体讨论。此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升华阶段,学生讨论时可以生生互动,也可以师生互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点拨,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知识迁移,巩固应用,高一阶段可选择历年学业水平测试的选择题,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知识运用的能力,重点是阅读材料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题目的选择要精巧,采取多样化的做题方法,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的目的。在此同时,教师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细节,适时有效的调控课堂的节奏。

设置问题的流程安排关乎到整个课堂的节奏,而问题设置的类型关系到课堂的效率,它是整个课堂的命脉。问题设置的种类分为哪些呢?首先是判断型;这种问题是对教材内容、新知识概念等作出判断或其它问题,问题设问有“对不对”、“是不

是”等问法。述理型:这种问题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通常设问“为什么”。叙述型:设置这种问题是指对历史知识事实、结论或者是对历史事件基本线索及过程等进行叙述,通常设问是“是什么”、“怎么样”等。运用型:此种问题是对设定的情景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设计问题有“当你……你该怎么办”。评价型:这种问题主要针对历史人物及现象进行评价。通常可以设计成“对……你有怎样的认识”。

以问导学,建立高效课堂是教者一直探索努力的目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并不是设置问题种类、数量越多越好,质量才是最重要的。结合实际,我觉得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未来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能具有开放性。明确的说就是指在课堂问题设置上,不要求答案整齐划一。注意两个方面:首先,结论多样化,言之有理即可;其次,问题设置注重思维的扩散。高中学生的思维抽象概括性、理性思维已经具有,对史料分析和理解能举一反三,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前盲从教师的归纳。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问题设置时,要进行组织教学,侧重引导、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比如 “自1982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下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体的形势下,它是否还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呢?”开放性的设问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也激发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知识,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国热情及社会责任感。

二、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水平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有关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

第10篇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校在课改的形势下也承担了“建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省级课题研究,并且研制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认知水平的学案编写模式,即“353学案导学模式”。下面,以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的导学案设计为例,谈一谈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问题设计要层次化

导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要层次化。如何做到问题层次化?即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透彻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如我在设计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这份导学案时,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层次的学生认真看书即可得到答案。紧接着我又设置了问题:“‘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其内涵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看书后思考分析得出答案。之后,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何重大意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老师给出相应的辅助材料,结合历史与现实因素去分析,要领悟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目的才行,这个问题对于我校的优等生来说也需要些时间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结论。设计这样的问题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还使优秀的学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得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情境化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案,编写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情境化。如何做到问题情境化?即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主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还以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为例,我在设计这份导学案时特别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在学案中的课前导读部分,我引用了元老于右任的诗《望大陆》,让学生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乡之情,接着设置悬念问题:“于右任为什么思念家乡却至死也没能回到家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分离?针对台湾的统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方针和政策呢?”这样既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为后面分析的有利因素埋下了伏笔。

三、导学案设计中要注重体现所教内容的知识结构

“353学案导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知识问题化,但却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个弊端,即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通篇学案在形式上是由一个个的问题组成,很容易造成知识的支离破碎,没有体系。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注意两个环节。第一,导学案在整个教学内容问题设置前,都先设计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习一个新内容,必须首先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结构,掌握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完成学案中有关本节课每个子目的知识填空并创建知识树,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第二,问题在布局上要能体现知识结构。导学案尽管是由多个问题组成,但只要注意问题的安排,照顾到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就会避免问题的重复与堆砌。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在导学案设计中我依然使用传统教学中惯用的表达知识结构的方法,即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方针;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四统一之盼――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在这四个标题下都有相应的历史材料以供学生分析思考相应的问题。这样,既能做到导学案知识问题化的要求,用问题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在问题之间又能体现本课知识结构的整体建构,解决了学生对学案知识感到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困惑。

四、高中历史导学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

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史料或历史材料,从而对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做出分析,得出结论。近几年新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即创设新情境,给出新材料,要求学生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我校“353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正好能够发挥这一优势,突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不论是影响台湾统一的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我都给出相应的历史材料,或文字或图片,或一些视频资料,而不是干巴巴的问题,使学生能有的放矢、有话可说。这样,既创设了问题情境,又训练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找到了学习历史的途径,也适应了新高考的要求。

以上便是我在新课改理念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初步探究,以期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弥补我的不足。更希望我校“353学案导学模式”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

第11篇

一、多元史观的定义

多元史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文明史观是来源于近代西方史学界,重点是是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历史,看待历史。也可以说文明史观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谈的就是人类如何创造文明、如何积累文明。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看成了一个整体,关注的并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个地区,而是从人类社会的总体出发去看待历史。这一史观对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史观也可以说是近代史观,它区别与整体历史观。因为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而现代化史观则强调的是丽水的纵向发展。是指是指人们从现代化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政治、经济再到文化社会等全方面发生的现代化变革。其中包括很多如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农业化到工业化等。

社会史观则是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总的观点,这种史观不再是一个大的范围对人类经济、政治、思想的一种看法,而是细小到对社会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来进行历史研究。

二、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首先学习历史就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多元史观的应用教学能够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并且将这种思维能力运用到日后的生活和分析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采用多元史观进行历史课目教学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加客观的去了解历史,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又能够提高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效率。此外,采用多元史观在历史教学中是符合时展要求、符合我国教育要求的。

三、如何更好的将多元史观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好的将多元史观应用于历史课堂,那么教师就要注重三方面的应用。

(一)按照多元史观构建教学框架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就可以有意识的按照多元史观来建立教学框架,从不同的史观角度进行文章学习,这样能够打乱教材的顺序,达到教学的目的。因为历史教材的教材编著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而言的,对学生多元史观的学习是混乱的,所以教师要打乱教材,按照多元史观构建教学框架,才能够更好的将多元史观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

(二)以多元史观指导学生回答历史问题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去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从多元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能够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历史事件,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如在评价新航路开辟时,全球史观而言就是将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现代使馆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路,文明史观就是人类文明的交流之路等。不同的史观不同的看法,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史观的角度去回答历史问题。

(三)从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第12篇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有效教学中的“学习”则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而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PBL教学法是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教学法之一。

PBL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其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一教学法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旨设置系统性的问题,把学生放进结构不良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主人,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下面我以必修一第10课《》为例,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首先,有效教学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这节课,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学过相关内容,知道许多相关知识,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呢?我注重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把问题建立在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例如我设置的探究问题是: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损害了中国哪些?其中,哪些条款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发展会产生一些推动作用?以前的学习,只是深刻地认识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现在站在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新视角,不平等条约难道仅仅产生危害吗?是否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样就触及了学生对这一历史问题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探寻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立足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式教学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有效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将学习还给学生,这是有效教学探讨的要义之一。在这节课前,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一系列结构不良的问题情境,收集和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将解决问题所需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归纳整理,经过思考、分析后逐步形成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得出结论,并找寻支撑结论的历史依据。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尤其是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课中,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幻灯片,以丰富的史料、直观的图片、逻辑清晰的思路说明自己的结论。然后师生互评,有的由教师对其内涵进行深化,有的则由同伴进行纠正补充。这个学习过程,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某一任务,而是为了不断深化学生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是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的中心了。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者。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的能力,即创新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有效教学应该是能够实现现实与历史的沟通,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并为现实服务的教学。人文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学会理解和解释,例如我设置的探究问题是:在两次152年后的今天,中国经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再主动融入世界过程中有哪些创举?学生将目前的时政大事与历史联系起来,从政治、经济、外交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回答了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创举。我还设置的一个探究问题是:请结合当今时政热点,谈一谈面对今天这个变化飞快、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界,我们能从中借鉴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我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坚持实行改革开放。学生在探究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同时融进了自己的理解,他们真切地明白了: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今日的中国必须让自己主动面向世界,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唯此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对于教师而言,“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对于学生来说,有了问题,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探求的积极性。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使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借此促进学生的“学”,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