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

时间:2023-08-16 17:2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

第1篇

同时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来编排的,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但不能因重视教材而限制了教师本人的创造力。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把握教材课堂使用现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实情,深入研读教材教法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知识更具有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以川教版的教材为例分享一些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资源重新整合的案例。

一、对历史教材课程子目的重组

在上到川教版初一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时,本节课分三个子目展开: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本节课最好的导入方式就是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但导入新课后如按教材编写的顺序讲解就会先讲遣唐使来华,这会让学生觉得思路是混乱的,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打破原有的教材格局,直接先讲玄奘西行:“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那么,知不知道这个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事件呢?大家一起到‘玄奘西行’这一子目去寻找答案吧。”这样由导入到讲授玄奘西行水到渠成,也体现了教学环节的连贯性。

二、对历史教材内容的重组

上初一下册历史《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这节课时,教材的安排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的,它分三个子目展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南宋和金的对峙。如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讲解,学生很容易将朝代的建立更替混为一团。因为本课内容多,涉及的政权多,它们之间相关的战与和也多,同时由于初一学生梳理知识、线索的能力还不强,如按教材的编排来设计这节课,那么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所以在本节课的教材处理上我完全打破了教材的格局,直接采用三个步骤展开:一是找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是如何建立的;二是看他们之间有哪些战与和;三是看这几个政权是如何被灭的。这样线索明了,内容言简意赅,课堂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历史教材学习主题的重组

川教版初三历史下册包括两个世界近代史两个学习主题和世界现代史七个学习主题,教材的编排先后顺序是这样的:世界近代史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世界现代史第一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线索”,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面临中考的压力,因此给学生一条清楚的线让学生对世界的发展进程有清晰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在上这本教材时我把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个很大的调整,即通过两条线来展开:一是资本主义发展线,二是社会主义发展线。围绕这两条线对学习主题也进行了重组。第一轮:最先讲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讲完后直接跳到世界现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再到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就是讲一战后对战败国的审判以后产生的影响以及随即引发的二战,刚好一条线。第二轮先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再讲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刚好社会主义一条线。第三轮讲“近代科学和思想文化”。我认为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实情,使知识更具有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改要真正落实,必须实施有效课堂教学。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较为落后的教学实践落差,因此从真实的课堂教学上看,我们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合理巧妙地整合教材资源,保持合理的张力并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才能够实现灵动的、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阮清暖.整合资源: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0(09).

第2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第3篇

1.培养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有学者说“历史意识是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企望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灵活动”。因此,历史教学要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初步运用基本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意识,要以历史知识作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如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

2.培养优秀民族素质

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忘却优良传统,使民族气节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变薄,做出一些不顾国格、人格,损害民族情感的事。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素质低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素质。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应该好好利用优秀文化来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素质的培养。

3.培养先进国际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国与国间也存在许多隔阂和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隔阂和问题的原因是各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且这种历史和社会文化间存在差异。要想很好的解决国与国间因历史和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社会,还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树立起“和平的公民责任、民族间相互依存、国际理解以及人类友爱的意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正视别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承认彼此间的差异,不因为彼此的差异而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理解合作。

二、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明确了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传递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后,我们就需要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在学习中国古代文明时。我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史的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育素材。在学习“近代探索”时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教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近代中国是古代史的延续和现代史的前奏。学习近代史将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本土化原则

本土化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教材采用的教学案例一般比较普遍。在讲解历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穿插本地发生的历史,使案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尽量缩小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探究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 专题复习 通史模式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2006年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古今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共编成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三个必修本和改革、人物等几个选修本。这种编写方式,打破了中小学教材僵化的模式,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但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专题式模块体例,是对经过初中历史学习,已经构建起通史知识的学生而言的。由于所谓“副科”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加上初中历史科考试多个地方采用开卷考的方式,许多学生对历史时间、阶段、史实、概念模糊不清。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体例,从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就给他们的历史学习与应试带来了极大困难。尤其是对高三年级文科班的学生,往往会使他们迷失复习的方向与动力,最终失去学习信心。

2009年,笔者在带第一届参加新课程高考的学生时,就曾进行大胆尝试,采用专题复习、通史复习和实事热点三轮基础法。09年高考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一方面,备课组认为,这一复习方法是实之有效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把第一轮专题史复习作为重点,复习的周期过长;按部就班,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复习时没有解决学生新课时历史时间模糊、阶段特征不明的问题等。针对这一情况,2010到2011届的高考复习中,同组老师采用了适当缩短一轮专题复习时间,加大二轮通史复习力度的做法,仍遵循最初三轮复习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同组老师在对本校艺术类考生的文考辅导中,因为时间紧迫等原因,直接采用了一轮通史复习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践结果使我们认识到,既然第一轮专题复习已经成为鸡肋,为什么我们不能大胆地放弃它,而直接构建通史模式的复习体例?在同组教师齐心协力的教研攻关下,一个大胆创新复习方案浮出水平,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那就是,在一轮复习中就采用通史复习体例,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笔者谈谈这一复习体例的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

一、通史复习的具体做法

1.构建阶段通史,进行阶段特征的整合与归纳。

构建阶段通史是这一复习体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要求教师有宏观把握教材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的考点按时间顺序对应到阶段中。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划分好历史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新课程和每年的《考试说明》都是按通史顺序编写的。我们把通史一共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一些大的板块,时间跨度大,史实多,可再分割成小阶段。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史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及明清等六个时期;而中国近代史以为界,分为和两个时期。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应把选修本部分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通史板块中。如梭伦改革、人物史《柏拉图》整合到世界古代史,《王安石变法》整合到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必修和选修的知识形成互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板块框架,接下来就要充实血肉了。第二步,把史实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顺序充实到板块中。第三步,就是课堂复习。这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切实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复习计划和线索,提前熟悉相应部分的教材内容(包括正文、楷体字、图片、注释等等)。2.上课时,务必要带好当节课要使用的教材(有时可能是二到三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史实与史实之间的有机联系。3.课后要做一定量的相关练习进行复习巩固。

当复习完一个阶段后,阶段特征的归纳是对基础知识的提升与升华。中国古代史的六个时期的阶段特征中,春秋战国与明清时期因处于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古代世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时期,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创造出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高度的奴隶制文明。中世纪欧洲的史实,教材很少涉及,造成学生知识的断层,导致其对近代欧洲一些历史现象理解困难。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借用改革史中《欧洲的宗教改革》的内容归纳为: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天主教会控制一切,人民长期处在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

2.进行同一历史阶段的中西横向对比。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在世界的总环境中发展,既要把中国放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来考察,又要把中国史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来考察。”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人才。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考查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在通史复习中贯穿中西横向对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例如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西都出现了彪炳千秋的大思想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则有柏拉图、苏格拉底。比较二者在背景、主张、影响上的异同,相信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3.构建小专题通史。

小专题通史,是一种纵向式的专题通史。在阶段通史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灵活地进行小专题通史的整合。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近代史中的的发展;现代史中党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世界史中的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小专题。在归纳小专题时,可以通过表格、流线图等方式进行。当然,这种归纳不能只是史实的罗列,还应注意挖掘史实背后深层次的背景及影响。如在进行“人文精神”这一小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却在中世纪湮灭,在文艺复兴时复苏?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只有通过这样的复习,才能真正做到能力的提升。

二、通史复习过程的注意事项

1.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

从专题史到通史,对教师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但对缺乏通史框架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有时难免对学生不放心,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这样做,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到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在复习之初,教师可以适当示范,当学生熟悉这一模式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和复习资料自主整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只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常常令教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

2.史实与能力并重。

通史复习中,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绝不是史实简单罗列和排序。更需要打通脉络,从脉络中明晰变迁,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变迁中感受精神、规律。这才是通史复习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的高考,既要求学生有宏观把握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能力,又要求在考试中把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渗透到每一个具体史实中。因此,没有史实不行,只有史实没有能力更是寸步难行。

3.讲、学、练并重。

第5篇

【关键词】影视作品;初中历史;乐趣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设备来进行历史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灵活应用一些历史影视作品,让学生对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明确初中历史教学引入影视作品的价值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背诵一些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时间和意义,学生在面对这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时难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慢慢地学生会对历史的学习丧失兴趣。《历史》顾名思义:过去发生的事情,学生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教师进行讲解,是很难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了解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中恰当的引入有关历史教材的影视作品,会给历史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一课时,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了纪录片《中国近代风云录――》,影片中生动形象的介绍了19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的战况,以及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仅能集中精力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本节重点,而且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有的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会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培养学生探究思考

影视作品的引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看一些有关历史教材的影视作品,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探索和思考,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增强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探究和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师可以播放《复活的军团》让学生进行观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探究秦国当时的状况,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且对秦国历史有一个新的认知。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促进学生了解历史

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些历史情节的介绍比较简单,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记忆困难,但影视作品的引入很容易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影视作品直观的表现出了历史事件的细小情节,让学生更加具体、形象的认识历史,例如在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看开国大典的纪录片,让学生们真切的体会到现场的激情澎湃和振奋人心。在讲《第二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看《》的片段,让学生了解英法联军的恶行,激发学生保护祖国赶走外国侵略的爱国情怀。影视作品将教材中的书面知识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判断,对学生历史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落实初中历史教学引入影视作品的措施

2.1掌控时间,让影视作品合适合理

影视作品的引入给初中历史课堂带来了很大的教学乐趣,但教师还应注意引入影视作品的方法,进一步的完善初中历史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的历史教师在播放影视作品时课堂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一节课有45分钟的时间,教师应在不耽误讲课的前提下让学生来观看视频,不能仅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让学生观看视频,教师还应以教材知识为主,恰当的引入影视作品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凡尔赛华盛杜体系下的世界》一课时,有的历史教师将课堂时间划分的十分清楚:前5分钟了解阅读《九国公约》、《凡尔赛条约》的内容、签订背景等,然后再用15分钟的时间学习巴黎和会的有关知识,最后占用15分钟观看电影《我的一九一九》,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中国代表团在巴黎会上捍卫中国的场景,剩下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一节课被教师划分的十分清晰,既不耽误教师讲解的时间也不占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由此可见合理的安排时间,很大的提升了课堂效率。

2.2科学选择,让影视作品有理有据

第6篇

2007年,我大学毕业,怀揣着在全国各地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凭借着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我在东莞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即兴连夜写就的《梦圆珠三角》一文在省级大报发表,尽情渲泄我实现一家三代人梦想实现的壮志豪情。理想的实现和现实的美满并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我决心把东莞的名胜古迹遍寻踏访,因为自从签下工作合约的那一刻,我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生我养我的故乡——高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策源地,而我的精神家园——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十五年前,嗜书如命的我就从姐姐的初中历史书中读到了“林则徐虎门硝烟”,我被血染而成的中国近代史肇始地的风采所吸引,我憧憬着有一天能够站在珠江口那片曾经惊天动地的土地上,面对自己的故乡设计遥远的未来;我总觉得历史、现实和国、家的关系唇齿相依血肉相连。

那天,到达目的地时已近正午,我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境踏入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禁毒教育基地——博物馆。这就是有着激越历史的胜地、在东莞的历史画卷中最令我激情澎湃的地方——博物馆!我的心在呼喊:历史,我来了!祖国,我想拥抱你!

同志题写的清代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苍劲有力地雕刻在古城堡的门楼,赫然入目。信步走入,神情威严的林则徐铜像及威武的抗英群众雕像,映入眼帘,他们犹如一片片屏障,保卫在祖国的南方。

在苍松翠柏的簇拥中,历史一幕幕地灌入了我的脑海:虎门,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篇地。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隆隆战炮在这里陆续打响;震惊世界的硝烟锣鼓在这里隆隆擂响;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此郑重拉开。此刻,我正站在当时历史的最前沿,触摸的是历史的脉搏,舒展着少年就滋生的家国情怀!几许愁苦,几多辛酸。那时候,社会不定,生灵涂炭,与往昔比,今日当足矣;与未来比,世人当奋发。

铜像两侧卧着几门弹痕累累的铁炮,镌刻着沧桑岁月痕迹的遗址,浸透着先烈军民英勇的热血。铁炮与两个巨大的销烟池相邻,似乎还诉说着160多年前发生的故事。铁炮就是铁的见证,它凝聚着先辈们高风亮节情怀的精神,还有什么字句比这些历史更有说服力与震撼力?历史曾经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的辉煌乐章,书写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城市里车水马龙,田野里一碧千里,各行各业兴旺发达,在经济大潮中生机勃勃,这是我们伟大祖国60寿辰展现出来的壮丽风光,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取回来的大好局面。

伫立良久,思绪绵延。泥沙可以在销烟池中湮没,锈迹能够在炮台上蔓延,沧桑肆意在遗迹中侵蚀,伫立于此凭吊英灵、缅怀先烈的激情又怎能消解?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民族风云,让我屈辱于历史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浩劫与动荡坎坷。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作为一座收藏、保护、陈列、研究林则徐与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它所发挥的作用,形象意义已大于实际性的内涵,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甚于物质财富。

绕过纪念碑,穿过林荫道,走到了纪念馆正门,大量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文物,如同磁铁般摄住了我的灵魂。继续在博物馆徘徊,我浑身热血沸腾,仿佛要穿越横跨珠江入海口的虎门大桥,穿越时空的界限,奔向抗击侵略的前线,为保护我国邦民献出鲜血。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做最好的复习方法。那么,开卷考试的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学历史,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1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般地,应拟定三轮复习计划:(1)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以课本为纲,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加强落实,在检测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知识疑点,对知识的把握达到“准、全、牢、熟”。(2)抓重点、难点,搞专题,提能力。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 本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打破教材体系,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由点到线、到面,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再次巩固。注重扶优补差,设法缩小差距。 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层、个别补漏。充分利用手边资料加以练习。每月进行全级统一的月考,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公榜表扬,重视宣传工作。(3)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做好考前辅导。练习各种题型,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选典型题练习。从考前心理、答题技巧上加以指导

2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怎样夯实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从整体着眼”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整册书。具体的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些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从局部入手”就是要从微观上掌握每个知识点。具体办法就是详读每篇课文。要注意每课有哪些子目,每个子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各子目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文字资料、表格和注解。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哪些历史信息。此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加强识记训练,背书要做到“放大”,有针对性地背。“抓小”就是要背课本上清楚标明的或者是隐含的第一、最、转折点等零散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要背有明显特征的小知识点;“放大”就是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背大段的课本上的内容,至于其它资料上大段的内容,也没必要去背,但要记住大段内容的标题,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知道到何处去找就行了。

3找考点,明要求,重学法

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另外,还要弄清考试的基本要求,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打无准备之仗。对历史中考,我研读了近两年同时期的历史试卷,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笔者在研究的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其有如下几个特点:难易适中,虽然是开卷考试,但如果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查找资料也难;综合性强,侧重同类知识的归类比较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整理;突出重点问题,对于重点问题的出题频率和角度频繁出现。所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将知识教深教透,很多内容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想到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第8篇

一、全面引用,注重历史事实 

历史课堂教学相对其它科目来说较为枯燥无趣,所以通过历史故事的穿插讲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历史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当然,历史故事的引用。需要有一定的原则,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全面引用,但是一定要注重历史事实。例如相关野史可以辅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性格,但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历史的严肃性,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可能有些教师会根据一些时下热播的历史剧引出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那个年代,但是这些历史剧往往会注重故事情节超过历史事实本身,所以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告诉学生应该关注真正的历史存在。一般来说大的时代框架不会错,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相关历史事实的留意和深入了解,将会帮助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 

二、紧贴教学大纲,适当延展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参考的,得让学生基本掌握哪些历史知识。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回馈,历史故事的引用应该结合具体的课堂情景,给出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也就是说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教师要给出切合知识点的历史故事举例。就拿初一的学生来讲,历史课堂所学过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是生硬的背诵,历史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主动地学习历史,历史故事的引用以一种形象具体的展现方式教给学生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的知识延展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展示,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时候是在忽必烈统治时期。为什么不是成吉思汗?将相关故事引出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自己进行探索讨论,进而拓展到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历史作用之一——更加推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当时中国所统治的中亚及北亚地区采集一些信息去了解。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了解历史之余思索当今世界。 

三、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是多种形式,渠道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自己知道的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PPT,展示历史人物关系以及他们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或者其它。比如中国封建历史朝代的更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以历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串讲一遍,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历史时间框架概念。 

历史故事的应用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历史知识的深化和讲解语言的通俗是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过程当中的关键点。相关历史纪录片的播放也会对历史教学有所帮助,总的来说就是让较为死板的历史知识生动活泼起来的同时不要失去历史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即可。历史故事的讲述语言要通俗易懂,唐代的“贞观盛世”可以由拉萨布达拉宫引出,然后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故事,学习历史知识。北师大版九年级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可以播放BBC的相关纪录片,通过这种方法讲述历史故事,可以更加让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兴趣。 

四、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具体的,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历史课本的七年级上册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课为例。炎帝和黄帝的历史事迹结合远古时代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可以说明这段历史存在的真实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开端,陕西的黄帝陵的适当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感觉走近历史。历史故事的引用可以从历史古籍《山海经》里适当选取然后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课本里有选材,这时候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历史延展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相关历史故事可以多加引用,大多数学生可能因为目前所在年级不高,不会产生阅读的浓厚的兴趣,但是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并且在课堂上根据历史课程的内容加以引用,这些有史实可以依据的历史故事会更好帮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开端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明显会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历史教学的探讨应该广泛涉猎历史故事的讨论,在学生自己探索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历史知识自然会被学生吸收运用,从而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和历史知识收获。 

[参考文献]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50-04

《课程标准》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师们的课标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2013年9月28、29日召开的“新疆自治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历史学科由来自乌苏市第五中学的尹强和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的郭世富两位老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第二单元12课《美国的诞生》进行了同课异构。虽然这次活动是以课例、研讨为主,但因教学环境的不同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差异,使这两节课又具有一定意义的对比性和可借鉴性,也突出反映了初中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上的差异。

《美国的诞生》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尹老师和郭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尹强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分析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二)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郭世富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过程方法:

(1)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

(2)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评价华盛顿,了解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1787年宪法

从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尹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宽泛、笼统、模糊,只有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要素(原因、经过、性质),没有突出课标中的具体细目和能力要求,忽视了本课中的核心人物华盛顿的贡献,学习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对课标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尽管使用了导学案和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但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立意平淡。而郭老师的教学目标就相对具体,有内容,针对性强,有具体的知识目标,有过程方法中能力的培养,有通过核心人物来认识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对课标的要求基本把握的较好。

在课堂教学环节,尹老师以“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保障自由”为线索,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重点强调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课堂教学从导入到背景的讲述用时20分钟,从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上看,占比重较大。讲过程用时10分钟,其中重点的内容《独立宣言》只用了2分钟,出示了书中的一则材料和一幅图片,要求学生找出其意义。在“保障自由”中重点解释了1787年宪法和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而对于为美国的诞生做出卓越贡献的华盛顿,课堂上基本上忽略,只是在课后小结中略提到一二,并布置成回家的作业。笔者认为,这就是对《课程标准》把握存在偏差,导致的教学重难点的偏离。

郭老师的课,以克拉玛依市三中推行的1:1教学模式为主,把课堂分为五个环节,“展示目标、自学检测、合作解疑、激励引导、总结检测”。教师讲述没有超过20分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郭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上也是突出一条主线“自由”。按照“渴望自由”讲解战争原因;“追求自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美独立战争过程;“宣布自由”了解课标《独立宣言》内容及影响;“保障自由”理解1787年宪法,建立美国联邦政体,推动世界近代历史进程。最后,通过两则材料评价华盛顿,了解华盛顿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的民主进程和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贡献,体会华盛顿身上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精神和优秀的个人品质。他按照课标的要求,把落脚点放在了《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独立战争影响和华盛顿的贡献上。

这两节课给笔者感触最大的是两位老师都有课标意识,但重视课本的程度更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及教学设计该如何体现课标精神还都有欠缺。所以,仅仅把《课程标准》写在教案的首页作为装饰是不行的,一定要紧扣课标的内涵和文字表述。

如何去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但要上出一节有质量的公开课实属不易。一节好课不仅是教师与教材文本的交流,还有与自己的思想交流,但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交流。在得知郭老师上报的课题是《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笔者为了更好地和郭老师一起把握这节课的主旨,上网看和这节课相关的各种优秀教学案例(课件、视频和教学设计),翻阅高中教材中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章节(必修和选修),查阅《历史教学》中曾经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文章,重新回顾《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影视片如《爱国者》等,通过反复的研习这一课的课标要求,笔者也尝试寻找这节课的教学突破口。从教材的表述看,就是讲美国诞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但课标上却从要求掌握《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入手,难道美国诞生的背景就不要求掌握吗?后来忽然想起,有一次听了上海李惠军老师的专题讲座,说一节课重要的是要有教学立意和教学灵魂。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立意该放在哪?在翻阅他编著的《笃学行思录》中笔者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灵感。《美国的诞生》是第二单元的主题“步入近代”的组成部分,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迈向近代的标志。于是,笔者感到这节课的教学立意应打破从背景、过程、意义入手的教学常规,而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近代化历程。宏观上,注重对单元标题的理解,把美国的诞生放在17、18世纪世界变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待美利坚民族所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具体到这节课,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整合,以人物(华盛顿)为线索或是在串讲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时,重点突出分析《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战争的影响和华盛顿的历史作用,使学生明白这些重点内容是美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事件,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和课标上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带着对美国诞生的思考和理解,第一次去听郭世富老师的试讲,多少有点失望。课堂教学平铺直叙,讲背景,讲战争过程中的几件大事,讲意义等,战争的过程就讲了23分钟,更多的是描述了“爆发、建军、建国、阶段、独立”等,对《独立宣言》匆匆带过,没有分析。对于战后颁布的《1787年宪法》更是惜墨如金,用时2分钟。可以说重点不突出,亦没有特色,虽然体现了学校的1:1教学模式,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模糊的,更看不到教师匠心独具的设计,在“展示课标”环节中还存在遗漏课标内容的现象,也没有严谨的板书设计。课后我与郭老师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等进行多次交流和沟通,具体谈了谈自己对这节课教学立意的思考。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对课标的研读,郭老师也认为从整个美国历史、世界近代史和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理解这节课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立意,能更好地达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也能更好地达到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经过几次磨课研课,当再一次试讲的时候,虽然说在细节上还有一些问题,但在对课标和教学立意的理解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是郭老师备课上课的心路历程:

本节课,在第一遍的备课当中,我是完全按照课本的顺序: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评价华盛顿,教学设计过于程式化,面面俱到,导致每个方面浅尝辄止。

第一次试讲后,大家提了很多意见,一是对课标理解有偏差,二是教学立意不高,给我的触动很大。综合大家的意见,结合本课的课标,我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疏理: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课标无要求)

2.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属华盛顿活动,课标要求内容)

3.美国打败英国,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课标无要求,但华盛顿的作用属于课标内容)

4.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性质(课标要求内容)

5.评价华盛顿(属于课标要求内容)

在本课的设计当中,1、3属于在课标当中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如果在设计当中,能够适当减少这两个环节的设置,突出其他方面内容,以“自由”为主线,突出美国的诞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

这节课后,针对课中出现的问题,郭老师也进行了反思:

1.《独立宣言》是否做到理解?

在讲课当中,我引述了书中阅读卡关于《独立宣言》的原文,设置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份宣言的意义和所宣传的思想。

学生达成度:通过学生举手发言来看学生基本能够理解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但还不能意识到,此时的独立并非真正意义的独立(因为还没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传思想能够回答出“独立、自主、人权”等关键词,但与启蒙思想的联系仍需教师引导。

2.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完成来完成的。由于课文当中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很容易找到。进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学生达成度:本部分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没有给学生预留反馈的时间。且意义内容较多,仅仅通过课堂讲解,显然不够。

3.能否结合华盛顿的事迹使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本部分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展示两段材料:清朝赠送的纪念石和美国老兵三个“第一人”来讲解,学生对华盛顿的事迹基本能概括出领导独立战争、主持1787年宪法。但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还不能够完成,这也跟自己在讲课当中缺乏引导和提升有很大关系。

和第一次试讲相比,这次教学基本做到了对课标的理解,但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较少,在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上也还有欠缺。

课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仔细领会课标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确立教学立意,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课堂资源和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美国的诞生”一课为例,可以设置情景以“美国近代化的起步”融会贯通最基本的知识点的要求,也可以用“华盛顿”这一人物串起美国独立的全过程和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又如,前一段时间在全市进行的初中教学课例研讨中,两位老师对八年级(上)《》一课进行了讲授。教材文本上同样也是以的背景、内容、评价来陈述的,课标上的要求是:列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课研讨环节中,有的教师就提出,如果按照课标的要求,洋务派的海防建设和创办的教育是否就可以忽略?的背景也可以不讲?这实际上是对课标理解上的偏差。因为课标上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对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包括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 历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97-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学生学科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共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能力,虽然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和观点在认识问题的观点和角度存在差异,但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完成历史学习的关键。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培养那些历史学科能力?怎么培养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应着重培养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而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依托教材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的理解能力。

一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发展都与阅读能力有关,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历史事实本身已经过去,无法重演,不能直接观察,历史学习只能通过接触历史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实物、著作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从特定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较为科学、准确地认识史料深刻内涵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结构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在建立历史学科能力结构体系时不一定明确提出“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都涉及了“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价值历史信息”的能力。毋庸置疑,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二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能力培养的出发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能力目标,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等要求。在“方法与过程”方面也提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的要求。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作为对阅读理解层次的要求,可见,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

中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能力考查,是近年来各地区中考历史考试的一大特点。以陕西为例,近年来,陕西中考历史考试采用政史合卷,形式为开卷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性题目。试题多为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情景材料不拘泥于教材,而问题设计又是紧扣材料开展的。因此,阅读理解材料与问题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性一步。

另外,受到考试时间局限、题量局限(中考政史合卷分值为100分,历史只占40分,而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考试时间总计为100分钟),陕西中考历史试题情景材料量多,阅读难度大,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许多考生中考历史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障碍。因此,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措施。

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正如赵桓烈所说,“能力是学习者主体自身的一种学习本领,必须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才能获取”“单纯的灌输是绝对培养不出来能力的”。但是在能力培养中绝对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历史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技巧的获得方面的指导作用明显。另外,初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半成熟状态,对老师有依赖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要提高初中生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该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

五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以教材为依托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学生接触的历史阅读材料首先是教材。教师应从教材出发,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可以做以下尝试:

1.从目录入手

读书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历史课本的目录主要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而编排的,它既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又是教材高度集中的反映,是学生了解教材最重要的线索。阅读目录,就大体上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

单元导言、课文标题是对应单元和课文的高度概括,透过它,可以了解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言、课文的标题入手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另外,如果能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习华东师范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前,首先引导学生从阅读导言开始,即“人类的历史悠远而漫长。自人类起源至今,至少已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阅读这段导言内容后,然后提问“人类起源至今,至少有多少年历史?”“人类史上,上古文明和最早的国家出现在什么时候,在哪里?”通过对导言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人类的历史悠久而漫长。同样,在学习《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时,教师先板书课题,学生就迅速地了解到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人类史前时期历史”。教师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史前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史前时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3.全面准确地解读课文

现在的历史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史料较丰富,大小字相间,可读性强。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材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又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了纵横交错的史实,指导学生全面解读课文,能够在了解历史史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小字部分围绕课文的正文部分,或补充说明,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或起到例证作用。教师课堂授课时,还应对小字部分的内涵进行认真的研究,适时、合理、多层次地将有关小字部分渗透于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小字内容,对学生理解或增加历史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4.适度扩充教材

不可否认,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缺,阅读量太少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依据教材指教,但是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充分利用书籍、网络资源,适度扩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对应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耘主编.初中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专升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的几点看法[J].历史教学,1995(11)

[5]叶小兵.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J].历史教学,1996(3)

第11篇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第12篇

初中《世界历史》是初中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因中考在即,应考的压力下使得初一、初二《中国历史》有声有色的课改到了初三《世界历史》时就已偃旗息鼓、冷冷清清,形成目前“初一初二轰轰烈烈搞课改,初三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尴尬局面。其实,新课程改革与中考应试并不矛盾,新课改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而目前的中考改革也已表现出突出能力的导向。因此,二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如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更深一步推进产生积极作用。

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习体会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特别是对新课改中初中《世界历史》的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考方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调整和整合,但要保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缩编和简化,去掉了一部分初中学生不太好懂的繁难、晦涩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辅的直观的图文资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因为《世界历史》是初三的课程,迫于中考的压力,必须提前结束新课、尽早进入复习,因此《世界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又必须向中考紧密靠拢。但大多数学校教师却又因此而急功近利———中考考的内容就学,中考不考的内容就干脆删掉,背离了新课改的科学的学习精神,也破坏了世界历史的完整性,是不可取的。

世界古代史部分是非中考内容,但如果跳过不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易理解,不利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且学生刚刚由中国历史转到世界历史,视野骤然开阔,既有些茫然也有些好奇,而带有很多神奇色彩的世界古代文明会成为吸引和引导他们进入世界历史学习的好工具,不应错过。因此,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将世界古代史部分整理成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以海洋为中心的欧洲古代文明”和“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三个专题,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金字塔之谜”等问题提前布置搜集资料,利用暑假补课时三节大课(1.5小时)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学习,既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了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初步有了世界、人类历史的意识,加深了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对“亚非古代文明与欧洲古代文明对比”、“欧洲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等较深层次问题的初步讨论,使学生对“把黑暗的欧洲变成为世界近代文明中心”的资本主义产生浓厚兴趣,为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世界近现代史的调整幅度较小,尽量不破坏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以利于学生架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原则。

二、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替学生“咀嚼”的做法,注重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这也是让学生真正适应选拔性、能力型中考考试的根本解决办法。

1、增强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和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我的课堂上一直较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是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它认为: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学生对自身经验世界的组织,但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需要合作学习分享他人经验。

由最初的不太重要的、难度不大的内容放开,到后来几乎节节内容都能合作讨论完成;由老师布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到“自己阅读,初步感悟”一“讨论,明确知识要点”,“应对老师必答、抢答式问题,明确重点”———“学生提问,老师或学生作答,化解难点”,几乎形成“自动化”学习程序。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积极性也非常高。即使不提前布置,很多同学都能提前预习,并查找课外资料以作补充。比如,在学习《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自然科学革命》一课内容前,我只是布置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学科领域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抽签决定)介绍,形式不限。没想到同学们准备的非常认真、充分,不仅从广度上概括了教材中内容,又用翔实的补充资料作了深度上的拓展———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影响,居里夫人成功的启示等,有一个小组竟然用小品的形式形象的反映了生物进化论前后人们思想认识的不同和微生物学创立前后战场上救助伤员措施的变化,整节课的效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料。

其实,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2、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

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和按历史发展规律学习的方法外,还从另外几方面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

(1)让学生尝试自己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由个体主动建构,而非消极接受。当然,前提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这除了要求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外,也需要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多种的知识结构形式,如表明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箭头式”:表现包含关系的“括号式”、“树突式”,表明对比关系的“图表式”等等。开始放开时,我也有些担心,害怕学生做不了反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放手让学生去做了之后,我发现担心有点多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都能在最初模仿老师的方式上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创新,逐渐的有些同学的知识结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类似于电脑程序式的、框架式的等等,而且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这种方式也会暴露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个同学都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逐步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尝到了甜头,便由开始时的被动的完成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性学习,只要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或复习,很多学生便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写、画起来。

(2)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学结、反思的习惯。

自我调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上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是能够达成自主、自助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

我在课堂开放、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老师分析结合自己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和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结和计划,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我经常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例子,为学生介绍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及一些记忆技巧,如笔记生成技术、联想、谐音的方法等。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学生介绍的“口袋小笔记”的方法(将一些知识要点摘录于小纸片或小本子,放在口袋中,随时可看上几眼),方便实用,被学生们竞相效仿。

三、世界历史教学中,尤其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

1、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中国历史一样,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其清晰的线索、脉络,明确了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和因果等关系,也就准确牵起了世界历史纵向的发展脉络。

2、不同地域的横向联系。尽管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有共性的,但各国、各地历史还是都有自己不同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经常进行历史知识的横向对比联系,有利于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有利于强化对发展共性的认识。

3、与现实的联系。增强现实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考改革的方向之一,如2003年中考历史题中就有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革命影响的题目。在世界历史学习中,我尤其注重引发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因为世界近现代史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等人们关心、熟悉的现实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也常有这类“现实中的历史问题”。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可以在世界历史学习中找到答案;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又能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