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经济学理论

教育经济学理论

时间:2023-08-16 17:2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经济学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经济学理论

第1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课程设置;综述

对于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教育经济学理论范畴,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合理化构想,完善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进展

1.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研究进展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我们研究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前提,对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影响到对其他问题的认识。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自形成之日起,国内外学者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存在诸多分歧。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它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但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和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新兴的教育学科说、经济学归属说、独立的交叉学科说。总体上讲,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将教育经济学归属于经济学科。

2.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现有对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涉及教材内容现状研究、人才分类培养研究、学位论文研究、人才培养现状研究等。其中,对教材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提出我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在重视宏观研究,介绍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注重专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同时,注重体现中国特色,重视学科的本土化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应注重概念体系条理化、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领域丰富化。教育经济学教材建设对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近几年,研究生课程设置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的论文进行查阅和梳理,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研究;中外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国外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考察与借鉴;对美国和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比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生课程设置,发现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成果综述

1.取得的进展

研究者对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注在不断加强,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既包括宏观上对学科体系、历史回顾和国外教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又有针对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具体的研究方法、人才培养和教材体系的具体研究。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成为一门真正的交叉学科是21世纪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在研究方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应该向着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还是中外课程设置对比的研究都很丰富,这些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能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2.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综述可以大体窥见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状况。对于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论述,缺乏针对性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特别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对我国教育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薛天样.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4-206.

[3]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50.

[4]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学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曾智洪.中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6]张春,陈春硕.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

[7]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8]陈平水,王雪娟.中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现状研究[J].教育研究,2006(7).

第2篇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概述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2.深度研究尚待加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般思辨占了较大比重,而且重复性研究也较多。能像“教育经济学”研究那样宽基础、重深度,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期待。

第3篇

关键词: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

一、语言习得四要素的内涵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语言习得的四要素是指: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语言习得的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构建是根据语言传播要素的分析,构建四个数学模型:时间模型、内容模型、方式模型和层次模型。时间模型指小时间数模和大时间数模。小时间数模指的是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分配。大时间数模是指某专业、某科目整体教学时间的多元素化时效性配置。内容模型,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指的是语法、语音、写作、翻译、阅读、词汇等的时间分配和使用策略。方式模型指的是针对某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哪些方式的学习与教学策划和课堂要素诸方面的变量效果的整体效益。层次模型指按某一课程的整体要求、专业层次、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注重语言学、教育经济学、数学模型三个学科的优化组合。该模型运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理论、经济学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应用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理论。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的投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为研究平台,以应用数学的数学模型构建理论为研究载体进行综合理论研究。本模型注重与语言习得尤其是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希冀推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数模理论与应用数模。本模型尝试对语言习得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对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进行定性描述。

1.1现代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四要素的现状

1.1.1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声、电、光、影等多元素的功能,使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它能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1.1.2自主性学习的现状《课程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式发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向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此,网络自主学习进入了英语教学的平台。

1.1.3研究性学习的现状20世纪初杜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学校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学校即社会,学生能熟悉和融入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于是美国学校摆脱了欧洲的影响,有了核心课程、概论课程和问题课程等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这种课程在美国的学校已经非常盛行,大约在90年代传到了欧洲。

1.1.4传统教学的现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以知识拥有者、赠与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以各自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知识优势进行充分备课,完全控制课堂讲课的模式、授课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解答深度或层次。

1.2语言习得模式的研究趋势网络教学自由空间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解疑答惑为重点。在教学中以研究性方式获取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现代教育的这四大要素,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以数学模型形式创建新的教育合力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意义

2.1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数学模型的构建研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要素的新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研究,它着重于以理性的方式合理分配课时、安排授课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决定什么可以自学,哪些内容该讲;它要求采用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挖掘,将定性和量化的课堂内容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2.2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多媒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四位一体的结合,可以克服不同情形中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病,取长补短,优化时间和内容配置。:

2.3更充分地发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学模型的指导下,授课时间和内容得到精确地量化,从而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度使用教学课件授课等现代化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第4篇

关键词:教育投入;卢卡斯模型;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22-04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系统地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入的收益率、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了定量分析,教育经济学也由此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引入中国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才得以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都论证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国内外不同学者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教育量简化系数法,得出1929―1985年教育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13.7%[1];国内学者靳希斌[2]证实中国1952―1978年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20.9%;李建蔚采用劳动简化率方法,计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3]。

政府教育投入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各国学者认可,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教育投入的产出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将教育产出分为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直接产出为人力资本,间接产出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分别从这两方面入手,对东、中、西部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间的差异;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1996―2006年的教育经费、GDP、人力资本存量等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计量结果的比较,得出区域间产出的差异性,提出政策建议。

一、模型设定及其变量选取

(一)模型的选取

1.教育投入的直接产出

人力资本可以认为是教育的直接产出,通过分析各区域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来得到区域间直接产出的差异。选取东、中、西部的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本存量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形式如下:

LogH=C+αLogedu (1)

其中,H为人力资本存量,edu为各地区生均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经费。

2.教育投入的间接产出

教育投资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又最终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因此,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作用可视为教育投入的间接产出。本文计量分析的第二部分就是对东、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存量和GDP数据进行回归。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形式为:

Y=A (t)LαKβμ(2)

其中,Y是国内生产总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总投资,α是劳动力的产出弹性,β资本的产出弹性,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在模型(2)的基础上,卢卡斯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卢卡斯模型。该模型揭示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模型形式为:

Y=AKαH (1-α)hβ(3)

其中,Y是国内生产总值,A为技术水平,K为固定资本存量,H为人力资本存量,h为人力资本水平也即人均人力资本存量[4]。α、β分别表示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

根据本文的需要,结合(2)、(3)建立模型形式如下:

Y=AKαH (1-α)Lβ (4)

K和H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L为劳动力。α表示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1-α)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β表示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对(4)的两边取对数得:

LogY=C+αLogK+ (1-α) LogH+βLogL(5)

整理后得:(LogY- LogH)=C+α(LogK-LogH)+βLogL(6)

运用模型(6)进行计量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性。

经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可以分别得出:教育经费对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比较得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变量为各省市的生均基础教育经费edu、人力资本存量H、人均人力资本存量h、固定资本存量K和GDP。其中,生均基础教育经费=(地方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地方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人力资本存量H=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当年就业人口;人均人力资本存量h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h=(∑hi*li)/∑li(i=0,1,2,3,4),hi为第i学历水平的教育年限,h0、h1、h2、h3、h4分别代表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水平的教育年限,令文盲半文盲为0年,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为12年,大专及以上为15年。li为每十万人中拥有第i学历水平的人口;固定资本存量K是采用永续盘存法来估计的,本文引用单豪杰、沈坤荣、陈抗以1952年为基期计算的全国以及三十个省市的固定资本存量结果[5]。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即LogGDP、LogK、LogH。

本文所选取的生均基础教育经费edu来源于1997―2007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GDP、就业人口、每十万人口的教育程度均来源于1997―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二、政府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结果

(一)生均基础教育经费edu与人力资本存量H的回归结果

根据模型(1),运用eviews5.1检验后,选择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进行分析,对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东部基础教育经费每增加1%,人力资本存量就会增加大约0.22个百分点;中部基础教育经费每增加1%,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大约0.17个百分点;西部基础教育经费每增加1%,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大约0.25个百分点。因此,同样的基础教育经费在西部产出效率更大,能形成更多的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存量H与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

实证分析的第二部分选取1996―2006年东、中、西部的GDP、固定资本存量K、人力资本存量H、劳动力数据,运用eviews5.1检验后,选择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根据模型(6)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如表2):

将表2的结果代入模型(5),可以得到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结果(如表3):

表3模型(5)各解释变量系数

由表3可知,东部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东部的经济大约会增长0.245%;中部人力资本每增加1%,中部经济大约会增长0.375%;西部人力资本每增加1%,西部的经济大约增长0.588%。也即,教育投入间接产出的贡献率,西部>中部>东部。

结论分析与建议

基于1996―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的生均教育经费、人力资本存量、GDP的一系列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教育的直接产出效率是西部最高

根据1996―2006年各省市的生均基础教育经费数据可以比较出东、中、西部的教育投入差异,结果(如表4):

表4 东、中、西部1996-2006年生均教育经费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东部>西部>中部。而教育经费的直接产出衡量的是每单位资金的投入能产生的人力资本。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对于东、中、西部而言,教育经费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要与其他要素(如,师资投入、教育体制等)一起作用,形成人力资本。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投入比例,当教育经费投入量不及最佳比例时,教育经费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增的,一旦超过这个最佳比例,教育经费的边际生产力将呈现递减的趋势。在中国,东部的教育投入一直较多,中部和西部则相对不足,2000年西部大开发提出后,西部的教育投入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些在表4中也可以得到印证。1996年,东部生均教育经费投入量是中部的1.75倍、西部的1.67倍,到2006年,这一倍数分别上升至2.3和2.13;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生均教育经费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从2001年开始,西部生均教育经费从绝对值上远远大于中部,每年增加的绝对值也比之前的多。

关于直接产出的计量结果,可能的解释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并且东部地区是处于边际生产力的递减阶段,而中西部都还处于边际生产力的递增阶段。这是因为,在1996―2006这11年间,东、中、西部的生均教育经费都有了倍数的增长,但是三个地区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例如师资投入(见表5)、教育体制却在这期间变化不大,可视为不变;

表5 东、中、西部1996―2006年生均师资投入比较

同时,东部的教育经费投入量相较于其他区域要多很多,或者说三个区域其他生产要素的差异度远不及教育投入的差异度大。因此,就所有要素投入来说,东部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各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比例,教育经费的边际生产力开始递减;而中西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一直远远少于东部,投入不足,所以,加大投入后,教育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例趋于最佳,边际生产力递增(如下页图所示):

(二)教育的间接产出效率是西部最高

从计量的第二部分可以得到教育间接产出效率西部最高的结论。可能的解释为:一方面,西部一直处于缺乏人才的状态,西部培养的大量人力资本都出现了外流,人才缺口很大,因而,一旦有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益就能很快的显现出来。这也是中央开展西部大开发、西部人才计划等项目的原因;另一方面,东部地区一直是人才涌入的区域。在某些城市,人力资本已经趋于饱和,过度竞争也使得不同质量的人力资本不能够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质量人力资本从事简单工作的案例屡见不鲜。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跟体制有关 ,例如,人才选拔机制不尽完备。

政府教育投入具有明显的产出效益,但是不同区域的贡献率并不相同。不论是直接产出还是间接产出,西部都明显高于其他的区域。东部虽然教育资金的投入很多,但是效率并不高。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又有体制原因。

对于西部和中部而言,经济发展程度一直不如东部地区,很难留住本地的人力资本,更不用说吸引其他地区人力资本的进入了。两个区域的人才缺口很大,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中西部地区。

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人力资本并不缺乏,但是使用效率并不高。东部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一直呈倍数增长,而与此相关的其他生产要素变化却不大,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失衡现象。因此,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而言,当务之急是进行体制创新,对现有的教育体制、人才选拔机制进行完善,使大量的高水平人力资本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提高教育投入的直接、间接产出效益。

就中国总体而言,不论东、中、西部,教育投入的直接、间接产出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作为政府,还是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早日实现教育投入占GDP 4%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玉珊.中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J].统计教育,2006,(10):1.

[2]靳希斌.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析与建议[J].辽宁教育研究,1997,(5).

[3]张少华,曹怀信.教育投入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12):1.

第5篇

【关键词】教育 教育功能 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功能及其发展历程简述

研究教育的功能,既有助于探索教育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亦可从教育功能的演化过程了解其发展历程。

(一)教育功能简述

“功能”一词看似普通,但其含义十分丰富。《辞海》中认为“功能”一词有三意:1.是指事物的能力;2.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功效和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体而言,如肝功能和钢管的功能;3.在自然辩证法中同“结构”相对,组成一对范畴。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因此,我们认为,功能就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教育功能就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教育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

(二)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

教育功能问题古已有之,本文试图借助于系统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循着生产力发展这一线索,对教育功能进行历史考察。从而了解其发展历程及其功能的实现和不断变化。

1. 古代教育功能:僵固单一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演进。社会物质产品出现了剩余,使得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和科学艺术等精神生产方面的脑力劳动,也产生了专门传授社会伦理规范和部分文化知识的学校。中国奴隶社会时代,学在官府,教育的政治功能显而易见。教育的政治功能为历代统治者和教育家所推崇,教育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的有力工具。如封建时代的官学,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是封建官僚机构的附属物。

2. 近代教育功能:日益分化

近代以来,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英国工业革命突破了以灌输伦理规定为重心的功能系统,人的认知技能在生产中逐步取代原始本能而显示出巨大的力量。教育的经济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文化衰落,直到清末、维新变法时期,才开始变革教育,废科举,兴学校,颁布新学制,设立新学堂,革新旧课程体系,引进一部分“西学”。但教育结构与功能在总体上无多大进展,教育结构仍处于离散状态,教育功能仍然是以偏重意识规定的政治功能为主。

3. 现代教育功能:逐渐完备

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又一次促成了生产力的飞跃。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技术含量的提高,促使生产力的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劳动者在劳动之前必须经过教育的训练,生产劳动对原始体能要素进行扬弃,吸收更多的认知技能。芝加哥大学舒尔茨教授说:“当代高收入的国家的财富是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因此,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一种资本。它的功能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技能的提高,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现代教育也注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强调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二、对教育功能的再理解和思考

(一)教育的整合功能

社会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人是社会的主体,因此,社会的整合说到底是作为社会行为者的个体之间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另外,社会的整合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力量。它从本质上是一种外在约束,是通过一定社会力量使人遵守社会规范,并借以解决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以维持社会秩序。其中,教育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育活动,其社会化影响又是长期、稳定,并且是首尾一致的。但是,教育在传递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传统文化超越自身,不断融合,才能为个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尤其需要与追求个性和创新的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因此,文化的发展充满着分化与综合的现象,它追求终极的旨趣却没有终极的形式,缺少融合的文化必将走向衰微,实现文化的更新,进入教育传递的内容,文化才能得以发展和延续,个体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教育的选择分配功能

社会阶层结构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社会里,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统治阶级的阶级安排来实现,先赋的条件特别是阶级、阶层出身成为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等级明确,越往上的社会阶层越封闭。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关于资本的论述同样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对改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作用。布迪厄认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所拥有的三种最基本的资本。而这三种资本之间又是可以相互交换与转化的。作为文化资本最重要来源的教育,就有一种最终为受教育者提供三种资本的能力。这便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改善,就必须帮助更多的弱势阶层进入中间阶层,而最有效的帮助莫过于向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帮助弱势阶层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从而帮助他们改善在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上的拥有状况,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改变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从而真正的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促进社会阶层结构朝更合理的方向改善。

(三)使教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 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 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 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 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 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三、对教育功能的未来描述

对于教育功能的未来描述,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指导其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于环境保护,但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和环境学的范畴,而是迅速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我国政府已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列为我国21世纪的两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构成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的达成起着推动作用。由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思想将启发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和思考生态、社会与人对教育功能的需求。

(一)重新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中,我国教育的政治功能在于促进和实现社会生活的公平和公正,维护和平与团结,保障国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另外,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排斥经济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是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加强化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它具体表现为通过教育促进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最大限度的开发人力资源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等,为人民提供判断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标准。

(二)重新理解教育的本体功能

从教育的本体功能看,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通过个体的实践来实现生态、社会及人本身的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个体自身的存在价值,重新理解教育的本体功能。首先,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倡导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原则。其次,它将人们的不断发展乃至完善当做最终目标。其根本立意在于把人从与自然、社会、组织、人自身及他人的严重对立中解放出来,它是人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矛盾得到真正解决的关键。再次,可持续发展主张从开发自然资源转向开发人的资源。从人自身资源开发的无穷性看,人类的潜力和未来是乐观的。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人类生存的希望所在,它意在充分认可人在自然界、社会面前的能动性,把人作为真正的主体,寻求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教育必须把主体人的培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强调:“教育不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应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体系下的教育要发挥“塑造主体”“挖掘潜力”的优势,才能实现教育本体功能的协调和优化,才能适应和推动整个人类的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新的科技手段。信息终端走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走出了封闭、隔离的世界,全人类由于计算机联网、信息的沟通而紧密地联结为一体。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是转化为向全社会开放的、横向联系的、互为一体的联结体,整个教育系统由以学校为中心逐步向社会网络式转化。教育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教育化的态势已经出现,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的社会。此外,教育功能不断地细化。教育不仅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还具有娱乐、闲暇的功能(如老年大学的出现)。教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这正预示着教育功能的未来将更加分化与细化,渗透在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功能研究十七年[J].高等教育研究,1995(06).

第6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计算问题;进展

在现代的管理学教育和经济学教学中,计量经济学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如何进行计算是确保计量经济学能够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此,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

一、计量经济学的相关阐述

计量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各个分支的发展,例如,金融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都离不开计量经济学些支撑,对该理论进行应用,对该模型的结论检验假设与理论进行应用。所以,在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对于金融研究人员和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人员必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计量经济学相关计算内容分析

1.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

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分析,将理论假设总是努力考虑的合理而复杂。主要目的是将具体的经济人行为展现出来。但是,如果可以用数学模型来定式化处理此种行为,我们就能够觉察到,这是难以解出的,将这种情况用计算机专业语素表示出来,即为:NP-完全现象。只有细微的增加这种问题的规模,就会大大的提升其计算量,而且极易造成计算机过载停止工作,除非有着无限大的机器容量。为了将这种困难解决掉,就可以应用智能化的方法,在一个模拟的经济环境内,将人融入进去,并且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确保通过理论假设中的行为可以保持一致。

在应用了这种方法能够发现,人类交易者的真实市场和智能工作中所呈现出的内容大体相同,所以,就能够证实,经济环境中的行为模型可以利用简单的智能方法营造出来。在经济学理论中,必须要将计算机技术充分的应用进去,在研究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模型时,对于信息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方法必须要适当的进行应用,确保在计量经济学中可以或多或少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2.动态规划形态分析

有关动态规划模型的相关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前还没有取得研究性进展,在这方面,实质性的工作几乎还没有出现。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开始逐渐深入,DP模型估计理论框架开始被人们提了出来。其构想非常简单:这种算法主要是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密切结合,将数据最佳拟合状态喜爱的DP模型参数在N维空间中收索出来,这属于外部优化算法。在各个参数试算值的基础上,将动态的规划问题解决掉,即为内部DP算法,并且,有着极高的维数空间存在于内部。例如这样的案例,在对动态规划出来退休问题时,在一个大量的维度空间中将问题定式的进行压缩,然后进行不动点的计算分析。这就表明,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量与计算存储量才能够更好的求解DP问题。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因此,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操作,并且,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经济研究领域内,例如选择投资组合与储蓄,控制人类生育、更新专利等。通常的时候,在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对于包含不确定性和实践的动因模型需要进行估计分析,其实,这种模型同自然规律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由于模型是把处理自然运动规律以外生的状态呈现出来,然而,随着一些含有对全局和整体能够带来一定影响的多动因模型的出现,大大的提升了其应用的功能性。其中,动态博弈理论模型和理性预期模型就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析交互式图形数据

采集与分析基本的数据,对数据的变量指标、数据的登录、数据清理、统计报表的匹配盒清理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说,这些工作在计量经济学中也属于难点,比较繁重的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应用软件、计算机系统及数学应用软件的出现,大大的提升了操作性能,从繁琐的数据处理中人们逐渐的实现了自我超越,在Unix与Windows平台的基础上,开始大量的涌现出交互式图形数据功能软件包,例如,、Matlab、MathCAD、Maple?、Gauss、Mathematica等,可以通过键盘将数据直接输入进去,在制表、特征图形化和数据整理编辑的过程张也可以通过简易的程序质量来完成。同时,将软件Eview应用到计量经济学中,使数据分析工作变的更加高效、实用。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加,计算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所在。那么,如何通过正确的计算方法确保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计算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包括网络计算、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计算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开始发挥作用,计算和计量经济学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为了有效的促进计量经济学计算的有效发展,文章通过上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探究,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的若干问题》《经济学动态》.2011第10期。

[2]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学研究.2013(03):569-571.

[3]李子奈李鲲鹏.《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随机扰动项的讨论》.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

第7篇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理论极力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教育经济政策的制定。它通过对教育成本投入及其未来经济收益的极大关注,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生源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从而极大推动着我国教育市场的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正是由于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深入,我国教育市场正方兴未艾。人力资本理论作为当代世界占据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理论,极力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教育对经济收益的重要贡献,它不仅极大地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着我国各类教育的竞争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对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大量的开创性研究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将教育活动纳入经济计算,并且通过回报率的推算,表达了教育投资具有在教育成本以外的经济回报。他们研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对人力资本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教育对美国GNP增加的贡献份额达到了33%。其它许多研究也表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如有关研究认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这方面的研究既不断证实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性,也为各国政府大力投资教育找到了理据,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

人力资本理论极力主张人力资本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指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形成于教育、医疗保健、劳动力在国际国内的流动及信息获得等众多途径。其主要观点有:(1)劳动力质量重于劳动力数量;(2)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并且高于物力投资收益率。[1] 这些观点体现了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高度重视,肯定了教育成本投入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国家教育经济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着我国教育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二、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教育市场在我国社会已经客观存在,并且关系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动向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尽管市场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它在价值选择上与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性,而在关注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方面,市场与教育则有着比较一致的价值追求。教育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扩大教育的资源总量,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运行的效率,缓解了教育供需矛盾,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些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教育市场的建设。

由于我国对教育市场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分歧,市场手段的核心是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实现优胜劣汰,这与教育目的存在明显的差异,教育从总体来说是非功利的,其价值选择更多体现为培养完整的人,这表明教育市场化发展存在着比较合理的障碍。确实,教育总的来说应属于“准公共产品”,但不同类型的教育,其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基础教育如九年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来办,不能完全市场化,而其它类型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则可以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运用市场机制确实可以激活学校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承认教育是经济性的活动,以及看重教育经济功能的事实,对教育市场提供了理论的依据,通过重视发挥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共同作用,现实地推进着我国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积极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主张教育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表明了教育经费投入对未来经济收益的重要性,这势必会影响到教育投入的市场化行为。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已现实存在着的教育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积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通过强调人的劳动能力,激励着各校教育质量的竞争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经济活动的成效,而且存在明显差别,这必然会对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出要求。目前我国大面积存在追逐优质教育的择校现象,这与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会极大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有关。随着对优质教育的激烈追逐,择校现象愈演愈烈,不少学校都伴随着一定市场行情的收费行为,使得这些学校现实地存在着相应的市场价格,优质教育的市场行情被普遍看好,而薄弱学校则与此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校教育质量的竞争。尤其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严峻之时,学校必须根据教育市场的需求状况调整学校的资源配置,以良好的教育质量赢得社会的承认。可见,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强调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重要作用,激励着各校教育质量的竞争,进而影响到各校的市场竞争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

2. 通过重视教育的经费投入,推动着学校生源的校际竞争

人力资本理论坚信,教育投资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本,必须重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就我国目前而言,无论是处于买方市场的学校,还是处于卖方市场的学校,实际上都存在着生源竞争。教育作为一种兼具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的产品,从公共产品属性来讲要求公共经费的投入,从私人产品属性来讲需要个人对教育经费的负担,这两方面的投入都与学校的生源状况密切相关,所以生源问题关系到学校的经费投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供给条件和供给能力。当前许多学校纷纷在生源问题上做足了文章,以期获取更多的教育投入,这种状况必然会带来学校生源的校际竞争,从而推动着教育的市场行为。

3.通过关注教育成本及其未来收益,促进着各类教育之间的竞争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比较教育的成本与收益,计算了教育的回报率,认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性投资,能够带来比成本更多的经济收益,并且不同类型教育的经济收益存在差别。这一理论观点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过程的经济因素,更多地考虑教育的经济回报。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教育仅仅作为公益性事业看待,缺乏对教育的私人性和生产的积极关注,使得公办教育机构累积了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不仅教育的经济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教育投入的经济效率也相当低下。通过发挥教育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既可以有效整合公办教育的资源存量,还有助于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及合作办学,使得各类学校在自身发展中不得不关注教育的成本及其未来收益,进而促进着各类教育之间的竞争。

四、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影响的复杂性

尽管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市场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我国教育市场还要受到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存在着相当的复杂性。

1. 人力资本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尽管人力资本理论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成为许多国家扩展教育和加速国民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但它的影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实中,教育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诺言并没有实现,教育机会的相对均等并未带来收入的平等,而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促使失业率下降,也并非是“公认的事实”,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突出作用受到了怀疑。这表明,人力资本理论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过于简单化,当前教育对经济生活的作用越来越离不开人际关系、团队精神、自学和创新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等因素,所以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就必然存在着现实的复杂性。

2. 我国对教育市场的认识尚未达成基本一致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表明了教育过程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活动,需要以较少的教育投入获得较多、较好的教育产出,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公办教育规模庞大,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其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下,迫切需要通过市场的手段,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率[2]。同时我国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市场介入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影响到政府的教育政策。目前迫切需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产业属性的巨大潜能,在义务教育以外的各类教育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全社会积极投资于人力资本。尽管这些认识促进了教育市场的普遍认同,但目前我国对教育市场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不少人明确反对在教育领域套用市场规律及其竞争法则,我国政府也不主张教育市场化,并且正在不断强化对教育公共事业的责任,譬如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同时大力增加了义务教育之外的职教、普高和大学等各类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这种对教育市场的争议表明,我国教育市场不会简单地受到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势必存在着相当的复杂性。

3. 教育市场的建设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市场在受到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国家的教育经济政策、学生就业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重要影响。譬如,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部分地区已开始实施的教育券制度等,影响到我国教育市场的进程;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则直接推动着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而社会经济水平与老百姓的收入状况,也现实地影响着我国教育市场的进展。这众多因素共同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扩大,教育选择性的增加,以及我国教育市场的规模和潜力的提升。既然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与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必然离不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理应存在着相应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重庆教育学院干训教育系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民族教育发展  教育投资  经济增长  书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呈现出较落后的状态,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对此学者们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探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加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大家各有研究却无一致的答案。近日读到中南民族大学李忠斌所著,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一书,受到很多启发,从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笔者对作者的研究有较多的关注。他为了把自己的研究做扎实,做得有意义,每年都要去民族地区实地调研,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使之立论有根据,结论有价值。正是有这份坚持,这本著作才更加厚重。读完全书,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该书的亮点和价值所在。

1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研究中少些盲目,少些错觉,避免错误。作者长期从事民族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对理论有较深入的把握。从章节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每一问题的研究都有很强的理论支撑,如人力资本理论、资本投资理论、区域发展理论等皆融于其中。因而,我们在读该书的时候也能体会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乐趣。

2 研究方法上的综合与创新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力图将主流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民族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恰当的综合,注重比较分析与统计数据的运用,把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突出实证研究。这样一来,该书避免了以往研究中以描述性为主,以规范分析为主而没有实证支撑的尴尬,研究过程更加缜密,研究结论更加可靠。如作者对民族地区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人均GDP的相关度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重要的结论:

(1)从人均公共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看,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的水平。回归得到的人均公共教育投资的系数,民族地区为0.41127,非民族地区和全国分别为0.317944和0.308545。这表明,目前对民族地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比非民族地区和全国平均高得多,投资见效要快得多。

(2)民族地区资本与教育投资的系数相比,教育的系数要远远大于资本的系数,资本的系数只有0.180275,这表明若同时投入等量的资本和教育投资,投入教育所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掌握的资料看,关于民族教育投资方面的论著,真正将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用于研究的不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作者创新的勇气,这在民族经济、民族教育学术研究中是难能可贵的。转贴于

3 凝聚了作者浓浓的民族情感

在谈到加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资时,作者强调:“首先,基础教育应体现在基础上,这个基础是国家的基础,是全民族进步的基础,是经济建设跨台阶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得不到加强,提高整个人口综合素质就将是一句空话。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同时另一道理更简单,在基础教育条件太差,在基础教育阶段上不起学,人们就会选择谋生而不是去读书,读书反而成了一种奢侈消费。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高中、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将成为无米之炊。其次,我们再换一种方式思考,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确需要发展,因为同样面临投入不足的困扰,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前提下加大投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高中及其以后阶段,现今大都实行缴费上学,也就是说学生接受这类教育是要支付成本的,这类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准公共产品,就应该在得到国家投资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主体及个人对其进行投资,也就是说,应该实行多元化的投资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今后应弱化对民族中等、高等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议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由国家全包,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而不是把这个重担压在县级财政上。”“今后应该采取集约经营的投资策略,对欠发达地区安排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集中投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投资的总量是要递增的,但集中投资更是必要的,通过提高投资效果来减轻投资规模的压力。”“为了尽快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缩短目标实现的时间值,可调整的变量便是投资规模,并且这种规模要超过发达地区的水平。如果我们仍然采取均衡投资战略,无论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富裕还是贫困都是一个标准,要实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恐怕将是非常久远的。鉴于此,我们仍然强烈呼吁,全国经济、教育发展新格局下,变均衡投资为非均衡投资,变撒胡椒面为集中投入,把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这一地区的重点恰恰应该是民族地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倾注了一腔热情,这些见解和结论也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作者理性思考、深思熟虑的结果。

4 结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加大民族教育投资规模和提高教育投资效率的若干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要发挥金融机构在民族教育投资中的融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民族教育的直接投资。

(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应增加技能培养内容,加大技能培养投资。根据民族地区人口及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外,应加大学生农业生产技能方面的培养,在投资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农业技术实验室的建设。

(3)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要按照“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一是对民族教育投资进行分类指导,实行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国家承担绝大部分教育投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实施;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费用全免,也就是农村孩子读书,其家庭不需要支付任何教育费用,且能享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将此作为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第9篇

一、基本原则

(一)客观原则

遵循客观合理、利于操作,从本校实际情况及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出发为原则,是高校在职称评定中业绩成果量化时的大方向,这一原则既高于标准又切实可行,进而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量化体系确定后,不能因某个人的情况随意修改,每次修改都要经过严格的公示、公开程序。

(二)全面与分类相结合原则

全面与分类相结合原则指的是职称评定业绩成果量化体系既要考核学术道德和业务条件,也要结合考核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综合考虑,以不同岗位、不同标准、不同学科进行分类考核。比如,高校各个教研室、研究中心等岗位不同,有的教师以教学为主、有些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就应该以不同的标准体系来评价。通过实施全面与分类相结合的考核原则,让每位教师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量化教师的政治素质水平、师德师风等情况。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学科布局宏观调配,在职称晋升指标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分配不同的学科间职称晋升指标。同时,辅以一定权重的专家评议,有利于在设计量化评定体系时,降低使用大量低质成果的风险。

二、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职称评定现实意义

(一)实现管理人员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职称评定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可起到有效激发管理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全面铺开以来,高校管理人员为了提升职称层次,积极学习管理专业知识,针对工作现实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研讨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科学的精神。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人?T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科学管理能力,是管理部门人员从非专业向专业化高校管理者转变的重要途径。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这就说明了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职称评定是对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肯定,同样晋升职称也是实现教师理想抱负的重要目标。所以,无论从需求理论还是期望理论都可看出职称评审对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激励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职称评定中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能有效激发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管理人员向管理专业化“变身”。来自于不同专业的高校管理部门工作的人员,因岗位工作的需要,他们不会凭借己有的文凭在岗位上耗时间,无所作为等待晋级;他们希望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主动研究,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而转化为自己的本领来提升自我,实现由管理工作的外行向内行转变、由非专业向专业化转变。

因此,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者是有先期的自我投入,而且投入成本很高。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为让前期投入有收获,就会设法去进行知识的迁移,提高管理专业水平,尝试用所学知识或查阅工作所需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去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以产生工作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内在的满足。可见,高校管理部门人员对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有强烈追求的,而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也是激励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优化高教管理人员职称评定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职称评聘制度

以有利于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为原则,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强化培养。高校管理部门的干部不仅需要较强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能力,而且在需要从事与管理相关的研究,不能身在管理岗却从事与管理岗无关的研究,去评定教师系列或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工作可以允许副处长以上干部兼任,但具有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副处级以上干部,原则上不再聘任原专业技术职务。

(二)完善高校管理部门岗位设置

根据高校的具体发展情况,明确高校管理部门应该配置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工作岗位及高等教育研究管理岗,条件成熟可以让管理部门人员兼任高等教育研究专业技术职务,而同时这部分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应按较高的职务工资标准执行。考核要与专任教师一样,一方面要考核其岗位上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还要考核结合高教管理工作所开展的研究业绩和研究成果推广情况。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高职教育教育战略

[作者简介]夏慧夷(1984- ),女,浙江临安人,浙江农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浙江 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MZD12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05-03

在我国从传统的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作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高职教育自身的战略发展路径选择尤为重要。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属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从高职教育过程而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可以被视为以人才为衡量标准的投入产出过程,高职教育的目标即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高职院校的运行管理效率来降低单位教育活动成本,进而提升高职教育的产出投入比。从高职教育内容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过程实质上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理论来解读,知识产品交易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单向信息透明问题,作为知识购买者的高职学生在购买高职院校的知识传授服务时,缺乏对其所要购置对象的必要属性的充分认知,高职教育内生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从高职教育结果来分析,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人才,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积淀。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源积淀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而且通过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溢出效应惠及区域经济的各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已经完成了在高职教育领域改革的初期探索,正步入战略发展关键期。这就要求各地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转换思维,积极运用经济学视角来思考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属性,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来探索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问题

(一)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

第一,我国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供需失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表现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总供给量与人才市场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平衡,但高职院校的各专业人才供给量与人才市场的专业岗位需求量之间存在供给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问题。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们普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客观上需要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但相对本科高等院校,国家及地方财政对高职院校拨款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获取就业市场的即时信息,从而使得其专业设置方向和课程开发内容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

第二,高职学生的择业选择方向与区域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相脱节。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的转型,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授课内容都同步发生变动。但在高职教育目标市场上,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大众化教育方向转型缺乏必要的认知,他们期许通过大众化的高职教育来达成其心中所追求的精英化就业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及其家长所期许的就业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通常选择等待高端就业岗位而拒绝接受低端岗位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基于错误就业理念的择业选择既约束其自身的就业空间,亦使得部分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最终造成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第三,消费者的理性决策能力缺失亦是导致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资源供需均衡问题的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战略体系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清晰地知晓其购买商品的价值及技术属性,消费者可以根据其对商品的透彻认知做出相对理性的交易决策。但是高职教育事业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其所购置的高职教育服务性产品的具体品质参数缺乏理性认知,从而使得他们在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决策时难以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二是高职教育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较为漫长,教育事业消费者在享受高职教育服务时难以有效甄别提供该项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但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接受教育与否的决定。教育消费者为克服自身消费决策的盲目性,通常采取将高职院校历史沿革下来的声誉作为其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教育消费者依据声誉做出的高职教育消费决策却难以有效揭示不同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优劣性,更难以评判该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该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

(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问题

第一,高职办学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领域,高职教育已成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层次结构单一、培养出的人才其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且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要求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模式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升级人才培养的技术层级方面动作滞缓,缺乏大力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替代为传统产业所培养的通用技术人才的能动性,从而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局面。

第二,高职区域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耦合存在问题。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呈现显著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东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这样,东部地区有充裕的财力和教师人才来支持其举办较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中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从数量到质量上整体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存在城乡差别及一二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别。该差别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优化能力,进而影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区域结构不均衡性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进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规模经济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制约有限的高职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是指在保障高职教育技术性人才供给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扩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而引起单位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高职教育办学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高职教育规模经济揭示了高职教育各办学要素的集中程度和优化配置水平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理论表明,在一定人才培养规模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规模有利于增进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超过一定规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利用效率和高职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下滑,其高职教育边际效益趋向于零,乃至跌落为负数,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导致高职院校的生均办学经费支出成本过高,从而削弱其践行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能力。

第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多种形态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与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大规模扩招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的绝对速度较快,但仍然缺乏足够魅力吸引考生报考。其根源在于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从思想层面对高职教育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知,导致其在做高等教育决策中偏向于扶持本科院校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耗费较多教育资源,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所收学费水平高于普通高校;各地高职院校以较小的办学规模艰难地生存,这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弱化其提升办学质量的能力;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脱离其办学实力而盲目扩张,总体办学规模过大亦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

(四)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下的教育市场化问题

第一,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当肩负的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是通过高职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推动高职教育市场发育,将原本由各级财政负担的高职教育办学经费分解为财政拨付、学费和社会化教育投资等多元化经费来源,从而形成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模式,以减轻各级政府在举办高职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压力。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同样肩负着通过践行教育公平的形式来维护社会正义。过度市场化运作对高职教育事业所应肩负的社会道义责任提出了挑战。该问题的诱因在于高职教育事业兼具社会公益性与教育市场经济性的双重属性,将高职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问题从其所应负担的社会公益责任中剥离后再对其做相应的价值判断并无意义。在推进高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应如何兼顾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公益责任的问题,亟待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者深思。

第二,利益分析是探析高职教育市场化问题根源的逻辑基础。作为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典范的美国硅谷有力地证实了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正确性的一面,但我国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中所表征出的各种乱象也需要引起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思。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乱象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市场化改革中所引发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既有高职教育管理秩序与教学秩序的破坏。我国传统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基础是官本位理念指导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行政人员群体所秉持的行政意志与学术人员群体之间形成了行政意志和学术意志的冲突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直接还原为围绕价值观定位、权力争夺及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直接导致高职教育体系内的办学力量内耗,进而削弱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能力。

二、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路径选择

(一)基于教育供需均衡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全国高职教育力量均衡布局的角度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以实现区域间高职教育教学实力的相对均衡性,为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职教育产业的区域化均衡与区域经济均衡之间相辅相成且互为补充。中西部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拉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进而全面提升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二,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须以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率为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关键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构件,高职教育事业的各利益相关方都有从既有高职教育系统谋求自身利益的诉求。高职教育战略规制方式的变革既包含技术层面的表象问题,亦包含制度经济学层面的深层次的利益博弈问题。高职教育战略制定者首先面临的是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实现高职教育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最优化目标,要求各方均衡考虑各自私利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切实利益,并在二者之间取得战略层面的均衡态势,从而达成对高职发展新战略的共识,最终实现整体收益最优化的目标。

(二)基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教育战略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耦合事宜。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各区域经济体都确立了以信息化技术来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地都确立符合其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战略型产业,积极扶持本地具有战略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并以新技术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这要求高职教育事业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大发展的洪流,以变革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向的方式来与区域产业战略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关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

第二,各级政府应当立足全局视野来统筹规划高职院校的区域发展布局,制定扶持性财政政策及金融政策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以有效解决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办学设施与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产学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和创新办学合作模式的方法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提升。

(三)基于高职教育规模经济视角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适度控制学校的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以实现高职教育事业有限办学经费的高效利用。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与办学规模是评估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而言,办学规模越大,高职院校的庞大规模所衍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越显著。但高职教育事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之间并非存在单调正相关关系,缺乏自制力和脱离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规模将导致高职教育规模不经济的局面。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园区规模经济效应的源泉,如果缺乏各校的办学能力,高职教育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毫无意义,更遑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来制定适度的办学规模,将高职教育规模扩张水平和高职教育所生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确定适合高职院校的、能有效提升单位办学经费投入产出水平的恰当的高职办学规模。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自身办学实力来确定适度经济的人才培养规模。一是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内部组织合理化安排来提升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在确保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学校的规模扩张,从而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二是高职院校通过与兄弟院校和校企合作关系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展开合理的分工合作,重组教学与生产资源,优化组织联盟间的区域布局结构,从而形成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高职院校的内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的自我投资式规模扩张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其规模扩张;而高职院校的外部规模经济通常表现为高职院校以大学城或校企合作联盟为合作平台来实现合作各方的教育资源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在于单个高职院校可在回避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共享教育资源的方式来降低其教育事业的运营成本。

(四)基于利益机制建设视角以优化高职教育战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利益驱动机制。高职教育的制度变迁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应当邀请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制度供给者,各级政府应当洞悉驱动高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高职教育利益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动力机制。通过深入探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利益诉求,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整合社会各界意志,以有力的证据支持来形成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改革需要尊重学术团体的力量并充分反映其合理利益诉求,但支持学术力量并不等价于行政权力从高职教育事业领域中过激地全面撤退。采取告别式的激进态度对既有高职教育战略体系进行改革是不可取的,高职教育战略发展路径必须遵循基本的高职教育规律,沿着有序进化的路径来稳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事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结合点,并以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点来制定并实施高职教育战略。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以利益机制建设为驱动力,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从传统的发散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战略方向转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模式有着较强的影响力。21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大扩张战略在高职教育领域主要反映为高职院校将宝贵的、有限的办学经费用于高职教育规模扩张上,缺乏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和质量的能动性。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的优化必须以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投放方向转变为前提。为此,高职教育应当转变和优化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经费支出结构,将资金主要投向与教育教学、科研等直接相关的活动,诸如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建设一流实验室、采购高质量的图书杂志和数据库等方面。

第三,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表达机制的建设。利益相关者有序参与高职教育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高职教育战略的有效落实的前提;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平与公正的利益博弈平台形成各方所认同的利益共识,则是保障高职教育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科学的高职教育战略方案的形成过程必然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得以民主地、广泛地且充分地表达的过程。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高职教育战略决策过程中应当摆脱以政府和高校官员和少数被有意选中的专家来做闭门式决策的传统决策法,建立基于广泛民意基础的开放式决策法。专家决策和问计于民式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方式有助于在高职教育战略方案中达成充足的共识交集,提升高职教育战略方案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财政分权; 西部大开发; 教育支出

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37-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不断增长,经费总量不断增多,民众的各级受教育机会也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教育快速发展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加之西部地区内部的城乡间、区域间及西部与东中部的差距问题,教育贫困、教育公平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受制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制度因素的影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尽管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远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但因其收益的长期性、风险性和外溢性特征,私人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受到限制,这也为政府公共财政的介入奠定了契机。鉴于目前我国的财政联邦主义以GDP考核为主的官员晋升体制下,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形势(Li and Zhou,2005),如何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激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是研究现代政府行为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理论回顾

目前,对中国教育投入不足及其差距扩大原因的研究有很多,综合而言分为两大流派:其一是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导致教育投资差距的经济原因。其主要观点是将教育资源配置差距的原因归咎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或经济发展落后而导致的教育财政不足(杜育红,1999;王蓉,2002、2003;李茂生,陈昌盛,2005),以及认为这种差距是由家庭、社会等支出主体对教育投入的不同参与或成本负担责任划分不合理等因素引发的(杨东平,2005;邓聿文,2005)。其二是财政分权理论或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属于公共产品,而对于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则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为主,认为与联邦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优势,通过引入“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竞争机制可以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Tiebout ,1956;Oates,1972)。而第二种观点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会导致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降低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以及忽略社会福利型公共产品的供给(Keen,Marchand,)[1]。鉴于我国的情况,Blanchard和Schleifer (2000)认为中国在转轨过程中保持了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并对地方政府保持了比较有效的政治控制。Li和Zhou(2005)认为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体制下的特点是政治集权制度下的经济分权,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实行政治集权的同时,又在按照一种相对经济增长绩效的指标来奖惩、提拔官员,这种对上负责的体制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十分不对等,政府间的竞争往往会对社会福利投资的忽略。

具体到教育领域,Mauro考察了腐败对政府支出结构及教育的影响,发现腐败的政府会将更大比重的资金投放到基础设施,而降低教育支出的比重[2]。但Simone在考察了巴西的财政竞争与公共产品供给之后,却发现财政竞争对教育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国内学者乔宝云、范剑勇(2005)认为经济增长与义务教育的供给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财政分权对所有地区的义务教育供给都带来了负面影响[3]。另外,张晏、傅勇(2007)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给基础建设投资带来积极影响,而对教育的支出却有不利的作用[4]。

由以上关于教育投资差距的理论得知,财政分权对公共支出及教育的作用及影响对不同的国家和学者来说有着显著的差别,即使是在同样的国家也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鉴于以上学术争论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分权制度究竟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和公共支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加以说明。

2.模型的构建和数据来源

Mauro在研究腐败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时采用线性函数关系,以财政分权作为自变量,以各级教育支出的比重作为因变量。乔宝云、傅勇和张晏同样也是采用线性模型来研究财政分权等制度对公共支出的影响。本文参照以上方法,以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财政支出占政府公共支出的比重作为政府的投入力度,同时以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为衡量生产建设型公共支出的代表,与教育支出对比,以此反映政府在公共支出中是否存在结构偏差。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本文还加入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002、2003年收入所得税改革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力求客观的反映各因素对政府公共支出的作用。另外,本文以各省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占全国相应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的比例作为财政分权的度量。具体如下:

ELEX代表普通小学经费支出,可以采用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各省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JUEX代表普通初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本省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UNE代表普通高等院校支出占各地区财政预算内支出的比重,INEX代表基础建设支出占各省财政预算内的比重,FDre代表各省财政收入分权,以各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值来表示,FDexit代表预算内财政支出的分权,以各省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占全国人均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值表示,PGDPperit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FR、PFE分别代表各地区的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和支出。RGDP代表各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用以考察各地区财政竞争而导致的经济增长与公共支出的关系。D2002、 D2003为虚拟变量,代表2002年、2003年两次收入所得税改革;T2000代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虚拟变量。表示参数, 表示残差量。I表示代表各地区,t代表年份。

政策虚拟变量D2002、 D2003是用来分析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2002年、2003年两次实施、调整的所得税分享财政体制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影响。T2000是用来描述我国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教育支出的影响。

模型所用到的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财政年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人口年鉴》

3. 模型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3.1 模型的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包,使用pool数据方法进行检验。另外,上述模型只是一个预想的理论模型,在实际验证中部分变量与设想的并非完全一致。为了保证方程的最优拟合效果和计量结果,一些没有通过检验的变量将被删除。但这并不会影响理论建模的基本形式。具体的结果见表1。

说明:*、**、***分别表示通过10%、5%及1%以下的显著水平。相应的检验均在1%的水平下拒绝没有组别效应,White检验均在1%的水平下拒绝同方差,Hausman检验对包含时间控制变量的基本建设支出分析、包含全部控制变量的教育分析拒绝零假设,因此采取固定效应。常数项省去。

3.2 模型结果分析

3.2.1 财政分权对西部教育支出及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

收入分权对西部地区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这从某种程度说明,1994年财政分权后,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共支出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分权难以体现各地区的财政投资努力程度。

支出分权对于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影响为负,对于基本建设的影响为正,说明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的导向会使得公共教育资源得到挤占而基本建设却得到了大力发展。从教育内部看,分权对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挤占影响强度的边际影响系数依次减弱 (系数分别为-0.03、-0.028、-0.013),说明地方政府在教育内部支出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功利主义”,即轻义务教育,重高等教育的教育投资结构偏差。

3.2.2 所得税改革对政府教育支出及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

从实证的结果来看,2002、2003年的两次改革对小学、初级中学、大学、基本建设的边际影响率分别为0.78 (0.26)、0.33 (0.18)、0.25(0.129)和-1.73(-0.91)(括号内的数值为2003年的边际贡献系数)。各级教育的投入影响都为正值,说明国家两次税改的初衷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另外,在教育内部,义务教育比高等教育的边际系数高,说明中央政府对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所采取的转移支付政策是正确的。进而也说明了对于义务教育实行一定程度的集权更有利于其发展。

对于基本建设而言,两次税改的边际贡献率都为负值,并且影响最为显著。说明中央参与地方所得税的分享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返还于地方,有利于纠正地方建设性投资比重过大,有力地缓解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扭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2.3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政府支出结构和教育投入的影响。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自2000年起国家对西部地区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基本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大开发战略对基本建设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小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最后是初中教育,其边际贡献系数分别为:4.35、0.37、0.2、0.15。由此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紧张问题,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3.2.4 其他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影响。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教育及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

通过检验发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这种情况与拉蒂•拉姆(Rati Ram)的观点较为符合。拉蒂•拉姆在研究政府教育支出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时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5]。

②人均财政收支对教育及公共支出的影响。

从表中结果看到,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提高会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共支出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还掌握着巨大的预算外资金,其实际的支出结构并非与此结论一致。因为,预算外资金的监督失效会导致政府公共资金配置效率恶化和结构偏差[6],这种对于基本建设投资的狂热偏好是出于基础设施所具有的显著“追赶效应”的作用。③经济增长速率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率RGDP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有促进作用,而对于教育有抑制作用。这说明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基本建设的投资拉动而获得。同时政府对基础建设投资重视程度要高于对教育的支出。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财政分权理论的回顾,构建了财政分权及其wb 国家政策与教育和公共支出的模型,利用1995~2005年的面板数据碱性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财政分权制度对于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对教育的投资则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在教育内部,对义务教育挤占的程度要高于非义务教育,进而验证了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的存在及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使得公共支出结构进一步扭曲。

第二,2002、2003年的两次税收改革有力地缓解了西部地区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说明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实行一定的中央集权更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发展。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但对于西部地区基础性建设的影响和促进更为显著。

第四,经济增长和人均财政收入、支出对于西部地区的福利型公共支出起到抑制作用,而对基本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财政分权及其他社会政策对西部地区教育和公共支出的不同影响,本文建议对义务教育应当实行中央财政集权,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这是促进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稳步发展的有效之举。

参考文献:

[1] Keen, M. and M. Marchand. (1997). 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ding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6:33-53.

[2] Mauro, P., 1998, Corrup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9:263-279.

[3] 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2005(6):37-47.

[4]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 管理世界 2007(3):34-45.

[5] Rati Ram,Public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 in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n Analytical Comparison ,1991:14.

[6]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2):49-55.

第12篇

经济规制是指对特定行业的管制,主要是指对提供公共物品的部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部门的管制。从广义上说,经济规制实际上就是研究国家如何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矫正市场机制作用的消极后果,进而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并确保利用者能够公平利用。其表现形式是,政府机关运用法律、法规,通过批准、认可、许可等手段,对经济活动中的实体的进入、退出、价格、质量、数量、融资、财务会计等行为加以规制。

一、教育产业经济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市场失效。在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条件下所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或其他不良后果不能通过市场体系本身来加以矫正的状况,即称为市场失效。主要表现:

1、市场体系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教育产业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的,虽然在其经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盈余,但其平均利润率是低于其他工业企业的。因此,在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条件下,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则理性的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其他利润率高的领域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势必会造成教育产品供给的短缺、不足。但另一方面,对该高教产品的收费又会妨碍对这一产品的充分利用。因此,如果由市场来提供该高教产品,则往往导致高教产品的闲置,从宏观上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效率损失。以免费时的高等教育为例,在高等教育尚没有普及的情况下,任何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会妨碍他人的享用。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边际成本为零。但是如果对接受高等教育者收取学费,就会降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而减少上学人数,引起效率上的损失。

2、市场体系不能有效地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教育是一种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教育的外部收益是指教育给本人以外的人带来的收益,包括货币性收益和非货币性收益。对教育的投资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但投资主体并不能因其外部经济而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即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也不会自动导致这些部门资源的有效率配置,这也是一种“市场失效”现象。按照谁受益、谁投资原则,公共物品的外部性越强,越应由政府部门投资。因此,需要政府作出经济规制措施,以保证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可以肯定地说,网络教育在21世纪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这就使得教育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地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来提供,从而在生产、供应及服务使用上具有了生产上的规模经济效益、使用范围上的规模经济效益,即在教育产业的自身范围内产生了一种“供应网络的外部经济效益”或称“供应网络的规模经济效益”。正是由于教育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既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又有自身的外部经济效益,为防止无序竞争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客观上就需要政府对之采取有效的经济规制措施。

3、市场体系不能有效地解决自然垄断问题。由于资源稀缺和存在着规模经济,在成本递减的条件下,在特定的区域内,对于某些产品的提供,由一家大企业生产比由几家小企业分散经营更有效率,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将其他企业排挤出去,这种现象就称之为“自然垄断”。但是,当一个企业达到其垄断目的时,往往就会限制生产,抬高价格,使产品价格高于私人边际成本,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教育产业恰恰是比较典型的自然垄断部门。教育经济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规模经济效益在教育产业领域内同样存在,在一定区域内由一所学校来提供某种教育产品或服务比由许多小学校分散经营总体成本更低、更富有效率。但另一方面,某种教育产品和服务一旦由一所学校独立提供的话,就具有了垄断效应。为了避免垄断的种种负效应,如人为抬高价格及质量标准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就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经济规制,以此来制约和规范教育产业的供给和价格行为。

(二)教育产业的投入产出特点也决定了其垄断经营和被规制的必要性。教育产业的投入产出有其区别于其他加工产业的显著特征:从投入来看,教育产业项目的初始投资往往规模巨大,而且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资本回收期较长,其资本实物形态的专用性亦很强;从产出方面看,产品的同质性很强,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从这些特征看,其他的经济活动实体若想进入教育产业,需要付出较高的进入成本,这就使得一般性的经济实体客观上难以进入;反过来说,一旦某个经济实体已经进入了教育产业领域,要想随时退出也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教育产业项目投资中固定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同时存在多家相互竞争的学校,这些学校可以选择的竞争策略只能是尽量扩大销售量(如扩大招生规模等),以此作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可是,由于教育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同质性,若想扩大销售量,可以利用的手段又只能是低价竞争(这里隐含的假定前提是:一定区域内各所学校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一样的)。这样,相互杀价的结果是毁灭性的竞争。为了避免这一后果,政府就必须对教育产业的供给和价格进行经济规制,一方面赋予学校以一定的垄断供应权,同时还要求它必须履行稳定地向社会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的义务。

(三)市场欠缺因素。我国刚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挣脱出来,“半路出家”走向市场经济,不仅存在市场失效,而且还广泛地存在着市场欠缺的问题。市场欠缺是指在市场运行机制短缺或扭曲,不能正常运作条件下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或其他不良结果。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产业长期实行国有制,产权模糊,行业垄断,价格扭曲,市场欠缺问题比其他产业更为严重,高等教育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市场机制不能到位的较长时期内,还需要政府实行积极的干预。在这里,政府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主一次。其次要作用是在市场功能完善以前,暂时代替市场机制行使职能。虽然只是扮演“扶上马,送一程”的角色,这使得政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强制力来提高和降低高等教育行业的最终利益水平,以调整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其主要任务是加快改革、培育市场,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待市场欠缺消除后,政府就逐步从这些领域中退出,转由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调整产业结构,扶植重点产业发展。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尚处在中期,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产业在内的各项基础产业,以解决制约产业自身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环节,为下一阶段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高等教育产业,虽然其外部效益很大,但是投资巨大、回收期很长、见效慢、资金利润率很低。因此,如果完全将其交由市场提供、调节,不仅过程很长,而且容易盲目波动、来回折腾。所以,现阶段必须由政府出面,将高等教育产业列为重点产业由政府重点扶持,使高等教育产业能够较好地跨越瓶颈制约,努力使高等教育产业成为现阶段推进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贡献部门,这是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政府干预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

二、结论

教育产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基础性的重大保障和支撑作用。因此,维持教育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稳定供给、正常价格和标准质量,就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因此,政府就必须进行各种干预,尤其是经济规制。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应一身三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解决类似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的“市场失效”现象;不仅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欠缺”现象;而且还要担负起扶植重点产业发展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任。而高等教育产业正是政府在这三方面行使职能的主要着力点,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政府应当保持积极有效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