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分析
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实施后,推动了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减少了农民工职业病的发病率,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但是也存在着政府部门之间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协调不够、企业安全培训资金不到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进一步分析并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
一、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体系的完整性
国务院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特别是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农民工培训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培训规划、培训机制、资金管理、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绩效评估、组织保证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根据国务院农民工教育培训基本精神,农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了《2003~2010农民工培训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并且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推动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安全素质,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据统计,我国各有关部门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计划”、“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工2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2亿。国务院各部门职能定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不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也有所区别,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农民工就业培训、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培训,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农民工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培训检查、规章制度建设等,部门分工促进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的专业化、精细化,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管理的难度,分散了农民工安全教育资源和力量,以至于目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4%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重偏低,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
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安全保护和救助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减少事故伤害,是国务院和各部门制定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发挥各个部门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农业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分布,做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政策引导、跟踪服务等工作,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动员和领导水平,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创造良好前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大纲、教材,培育、审核并管理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及职业安全教育证书制度,指导并管理各培训机构和教育培训部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从源头上改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环境;财政部门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收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国统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经费。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条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制度的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的违法行为。总之,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加强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整体合力。
二、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增强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是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减少安全责任事故、保护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安全教育培训资源、突出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解决安全教育培训难点的基本前提,是落实国务院各部门安全教育政策、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实施后,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政策、奖励政策、就业准入政策等得到完善,农民工培训的范围和人数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按照培训规划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组织人员编写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指南》、《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新工人入厂安全教育读本》、《农民工艾滋病防治教育30问》等一批农民工培训教材,提高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农民工初步掌握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提高了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素养,并且得到了国务院各部门、农民工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要抓好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且要求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制定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布局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要加强对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相关制度。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与农民工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规划结合起来,要在设置和编写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同时,增加农民工职业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大纲、教材等内容,使农民工了解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等基本知识,要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分别发证制度。转贴于 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生产等高危行业全员培训,建立健全高危行业安全培训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高危行业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按照《特种作业范围》、《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特种作业人员行业准入、在岗培训、安全考核、目标管理,要制定《安全生产培训监督检查办法》,提高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水平,并把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制度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强化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要体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的原则,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技工学校或职业培训学校,加强对本单位准员工和在岗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鼓励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创办农民工安全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对缺乏自主培训能力的民营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等中小企业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鼓励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力量通过组建讲师团“送教上门”、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制作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专题影像教材等形式,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多种载体解决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难的问题。
三、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责任,保证农民工安全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关键词:供电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61-01
供电部门,线路设备密集,线路特别长并且覆盖面很广,这就涉及到供电安全问题,供电安全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局部利益,涉及到企业安全生产并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更涉及到整个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涉及到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保证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提高员工的防患意识
供电企业要保证供电安全,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加强安全管理放在企业的利益之上。当一些设备出现老化现象,即使还能运行,为了安全,一定要换掉,哪怕要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要经常做这样的宣传,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把安全生产始终放在自己的心间,把安全生产、生产安全统一起来。当出现安全隐患时,要坚决停止生产保证安全,绝对不允许为了追求生产效率,为保证工作量而弃安全隐患于不顾的思想存在,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在员工之间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强调电力企业的安全问题关乎整个国家人们的安全,作为电力企业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心上,以此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企业每位成员都能树立其“安全第一”的思想。
2 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在电力企业中,安全问题很重要,企业管理者要把安全问题始终放在突出位置,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就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并适时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关于安全教育主要应包括一下几点内容:劳动保护艺术培养和任务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方针的顺利推行教育,安全规章、制度的推行教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等内容。关于安全技能培训主要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操作培训,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培训,安全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培训等内容,供电企业特别要重视新转岗职工和脱岗时间较长的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这部分员工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并融入到大集体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去,是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制定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把员工教育与培训纳入到育、统一培训的规划中来,教育和培训要适时、适地进行,力图引起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培训教育内容要生动、贴切,能够带给员工强烈的震撼,培训内容要合理、形式要多样,使员工更容易接受并掌握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和教育工作形成制度化管理,真正保证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严谨、严密、严格、高效的完成。
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行
制度是行动的保证,作为供电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就要从制度入手,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行。首先,管理者要依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管规定》等行业规定,并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用于约束制度企业内部成员的行为,把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彻底,做成功。在工作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完善规章制度,真正保证规章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真正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把相关的责权关系规划清楚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把生产目标、安全要求和安全生产制度责任化,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细化管理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人才能保证每一步的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建立一对一的安全管理模式,谁出问题谁负责,谁赔偿,真正在企业内部形成三级安全生产网,使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员工在生产工作中,都能严格按照制度行事,按照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细化安全管理生产的每一步工作,明确安全职责,使企业的每一份子都能牢记自己的安全责任,自觉履行安全生产的义务,就能保证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顺利推行。
4 建立安全评价体系,加强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需要建立安全评价体系,并把安全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来抓,把安全评价与供电企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安全评价落到实处。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安全评价时,要制定科学实用的安全评价标准,制定详实细致的安全评价内容,无论是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均要与供电企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安全评价工作才能发挥实际效益,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在建立安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树立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把安全生产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真正做到把隐患消除于未然,保证安全管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结合我公司施工生产情况,为加强我公司安全管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深入贯彻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特制定我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时间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根据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内部强化培训时间根据在建工程进度进行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实施措施:
充分发挥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各项目部。充分发挥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保证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公司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
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凡上级行政机关要求持证上岗的岗位,未经培训合格不准上岗;对企业提供培训机会未按要求接受培训的员工按公司有关培训管理规定进行处罚。逐步形成人才考核、培养、使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不断修订和完善员工培训管理规定,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的监控力度,保证按公司所需落实各项培训工作。
1加强“票证”管理,严格考核
供电所对有关电力安全规程中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两票”、“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程序”等规程规范没有很好地遵守,甚至发生工作票未经签发就开工的违章行为。普遍存在这些现象:线路第一种工作票仅挂设一副接地线;工作票填写不够规范;工作票未经签发就直接进行工作许可办理和工作终结手续,甚至代签;工作终结手续没有履行到位;工作票没有附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票;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内容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所以供电所一定要加强“票证”管理;把“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标准化作业程序”当做重点来抓,并把安全考核跟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明确每个人的安全生产的责任,明确工作票的填写人为“工作负责人”,第一次审核人为“签发人”,再次审核人为“许可人”的程序;操作票的填写人为“操作人”,审核人分别为“监护人”和“发令人”,从而确保工作票或操作票的正确率由三个人共同负责,共同把关,从而确保“两票”填写的正确率。安监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两票”的相关培训讲座,并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作专题报告,并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两票实施细则》;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两票的日常检查和指导,并严格进行月末审核、分析总结等工作票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对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签发人”、“许可人”等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他们的工作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把考核结果和经济奖罚直接联系在一起,出现违规严重者取消其相应资格,并追究责任。
2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目前,各地供电所的职工整体素质普遍低下,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也跟不上设备更新的速度,基本无法满足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就必须加强职工的业务技能的培训,职工在上岗前就必须经过技能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要制订员工业务技能培训计划,并定期参加电业局的专门的培训机构,从提高职工实际技能为出发点,加大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力度。并培养职工“学习是最大的快乐,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学习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培训完要进行考试,以此来检验培训的效果,以考促训。并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定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根据培训的成绩来衡量职工的业务水平,按照所处的层次不同,工资档次也不同,并适当拉开工资距离,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农电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业务技能。对于培训不合格的员工要加强业务知识的补充,再培训还不合格就不准上岗,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供电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按季节进行开展有针对性的反安全事故演习,从而提高事故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要杜绝跟随作业、盲目作业等坏习惯;加强日常作业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工作,对作业中可能发生安全隐患和危险点进行预控,切实了解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实际位置,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以运用事故树状分析等相关方法,提前分别列出对策以备万一,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
3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安全防护
现在供电所里的安全工器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现象:没有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台账;没有对安全工器具进行统一分类编号,并指定地点存放;没有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和试验;安全工器具维护不好,甚至带病服役。供电所要强调“安全工器具是生命线”的安全理念,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并正确使用、保管、保养安全工器具,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明确要求严格保管自身的安全工器具,严禁挪作他用;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考核机制,对违反相关规定者要严格查处。
4结语
总之,鉴于供电所现有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完善和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认识、加强“票证”管理,严格考核、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安全防护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票证”管理,并把考核与经济挂钩,把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蔡鑫灿单位: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业局
关键词:水电站;运营;因素;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率高产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最基本目标,只有通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生事物的出现,对水电站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重视,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可能会有大量的非规范化事情出现,不同水平的管理者会采取不同的管理决策。能够正确地认识不断变化着的社会进步客观情况,再从新问题中找出规律性的决策来,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对原来陈旧模式管理进行修改,水电站企业才能安全运营和生存发展。水电站安全运营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2、影响水电站调度安全生产的因素
2.1调度员的综合素质
调度岗位要求调度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调度员如果不熟悉水电站、电网接线及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设备运行限额等有关参数,工作就不能得心应手,甚至可能出现误调度。此外,调度岗位需要做很多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要求调度员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有大局观,能做好指挥协调工作。
2.2调度员的工作责任心
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是做好调度工作的必备条件。调度员的小小疏忽,例如水电站电气主接线图上设备状态更改的疏漏,可能不会马上引发事故,但却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以后出现误判断而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2.3各项安全规程制度的执行
安全工作规程、调度操作规程等规程制度是水电站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的基础。各类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只有严格执行调度操作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作安全。
2.4水电站技术资料管理
近年来水电站、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新技术、新设备也不断投入使用。水电站、电网技术资料管理如果跟不上,新设备的技术资料、继电保护定值单、水电站运行方式安排以及有关设备的一、二次图纸资料等如果不到位,调度员就不能及时学习参考,在工作中缺乏依据。
2.5班组安全活动管理
高质量的班组安全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安全生产,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它不仅是对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的学习过程,也是调度员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培养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的好途径。班组作为企业生产的落实者,只有每个班组做好安全生产,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实现,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从班组抓起。
3、如何做好水电站运营安全管理
3.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水电站的运营最大的忌讳就是违章操作,为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营必须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在面对紧急事故和重大危险时,能有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降低风险。加强水电站的过程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机制,明确安全生产的任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程序,建立事故报告制度,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性。例如:事故报告程序中应该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区域)以及事故相关单位;(2)事故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情况、直接损失的初步估计;(3)电力设备、设施的损坏情况,停运发电机组数量,对电网停电影响的初步情况;(4)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5)事故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发电机组运行状况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要及时补报。
3.2加强水电站的现代安全系统管理
水电站的安全运营需要采取一种系统透明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监督,有制度等六项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面的需求(制定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机组缺陷事故分析表,设备主人等规章制度),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存在不合理水电站安全的管理体系。提倡处理事故时,小事处理不过班,大事处理不过夜来指导工作。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是公正的、透明的,就是依法管理,管理要有依据,要有准则;在管理执行制度、实施中要提供符合性的证据;并进行对水电站管理者和各生产区进行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异常、不安全、不符合甚至出现的事故,要及时纠正、对正常运行设备做到预防措施,避免出现不符合和故障苗头。同时对每次发生的事故都要及时通报让大家自己提出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措施,来提高运行工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水电站企业要安全就要提高管理层的现代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应提高自己角色认知能力,还需要进行管理方法,领导水平方面的培训,并不断地进行安全意识更新。
3.3加强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是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营的基础。我们近几年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把职工从被动的“要我讲安全”转移到“我要讲安全”,其具体做法是:正面教育,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事迹为榜样,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反面教育,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时刻引以为戒;奖励教育对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处罚教育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或由于“三违”造成事故者,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使职工感到罚得心痛,触及灵魂。通过培训技术,让职工熟悉运营过程,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新职工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初步对水电站的生产流程作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3.4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
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要知道怎样做到安全生产。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安全意识强、反事故能力强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安全生产技术人员队伍,是岗位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岗位技能培训在内容上,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各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运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及绘画专业系统图等等,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训练,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作业活动实现规范化,从而从源头上避免违章现象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方法上,要灵活多样,通过事故预想、安全学习活动、反事故演习、业余自学、老师讲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在时间上,要有长期规划,短期安排。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计划,及时总结事故经验、教训,作为教案,进行宣讲,对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在方式上要突出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学习,对在岗职工进行安全基本常识、如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如何杜绝违章现象等方面进行培训。
3.5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运行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监视、分析、操作、调整,在日常工作时,往往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常常疏忽了操作中存在的那些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以至于发生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故,所以在每次的重大操作及启停机组时,各管理者和相关操作人都要认真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危险点进行分析,逐项列出对策,做好交底,让每个人都清楚,以此来保障人身、设备的安全及提高事故处理能力,达到危险预知,确保操作无误。例如电气的倒闸操作、机组的启停、危险品的使用等等,在具体操作中必须有专人监护操作的全过程,要对每一项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剖析,从中找出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以及管理方面的危险点,把危险点控制起来,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制度,使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3.6加强生产设备管理
生产设备是水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3.6.1建立健全设备台帐
对每台机组建立技术档案,记录机组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故障或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更换过哪些零部件,机组的维修期限,以及每次大修后的试验记录,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备品备件准备充足,并及时补齐,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更换。
3.6.2全员参与设备管理
每件设备都有人专门负责,要求职工对所管理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必须掌握,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加强正常巡视、维护。每月每班必须把当月设备运行缺陷报管理处。
3.6.3建立良好的反馈制度
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运行分析会议,由各班长参加,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分析各班上月上报的设备缺陷,落实检修班,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实行销号制,有条件解决的,及时销号;一时得不到解决的,记录在案,并积极创造条件,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3.7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对于一个水电站,对安全生产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对水电站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水电站需制定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执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并及时上报。而监管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其巡视检查的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水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4、结束语
关键词:石油企业;职业技能;安全;效益
1正确处理石油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与石油
企业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与世界各国在石油领域的技术交流和跨国合作项目的开展,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石油石化行业中,科学技术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导,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间、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变为人才间的竞争,不但需要高学历的科技人才更需要一线高技能的操作员工,只有掌握了现代技术才能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如何做好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成为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首先要全面了解各类操作员工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常年工作在野外的员工,由兴趣爱好入手积极诱导员工开展各类文体和劳动技能趣味活动比赛,培养员工学技术、搞创新的热情。让各类技术专家、技师和高级技师到生产一线去,对员工进行系统规范的技能培训,同时以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促培训质量的提高。企业中的每位培训工作者应将提高石油、石化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作为企业培训的最终目标,循序渐进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企业员工学到更多生产技能和理论知识,使一线操作员工更好的掌握各类不同设备的操作性能和相关的参数要求,同时也可降低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实现低成本高产出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正确看待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在企业中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既懂技术有懂安全知识的一线操作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的新科技新产品都是通过一线劳动者的付出实现的。操作员工在进入石油石化企业后,对油田各作业区的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和生产工艺原理不甚了解:油田的危险源在哪里?有什么防护措施等,这些都要求员工在正式上岗前进行技能操作和安全培训教育,石油石化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速度,只有使油田一线广大操作员工的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才能实现,因为每一个管理者都清楚的知道企业经济效益与否=产值+利润+减少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直、间接赔偿金、损失+特种设备、设施、机械非正常损坏、零件配备、修理费用等等诸多因素所造成。因此,通过技能培训更好的了解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掌握生产设备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减少或者避免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行为,使油田生产的物耗、能耗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产品的社会竞争力。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只有做好才能实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3对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所产生的效益要进行综合的评价
由于各种原因各油田的生产管理者只重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产能,而对每个劳动者的技能和安全教育都未引起重视基本上是走过场,究其原因是因为不能直观将其经济效益准确的计算出来,一般我们习惯用培训的优秀率或者培训的及格率作为员工整体的考核标准,用这两个标准作为员工年终培训教育的成果去衡量考核企业员工培训站的工作业绩,而不是通过员工劳动技能的提高所带动的产量增加来计算的,所以在对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标准进行评价时,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再进行相应的评价,也可以选择对比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对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所产生经济效益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4进一步提高管理方式和培训方式的创新
在开展培训之前,要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合理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的需要,开展对员工的现场培训工作。一是:各类技术专家、技师和高级技师对不同的岗位员工,选择理论讲解与油田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形式,采用班组培训、岗前培训、半脱产培训、全脱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生产技术培训方式,纵向整体推进,横向全面提高,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员工熟练掌握生产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工艺流程;二是:石油企业员工的文化程度不同各种学历参差不齐,也可以采用在每个生产作业区有技术骨干上班前或者下班结束后培训一个小时,坚决杜绝大锅烩的培训行为,在进行相应的学时计分,在达到规定的学分后再经过最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视为通过了操作技能和安全的培训。三是:特殊工种的培训教育,根据法律法规对从事特种作业员工必须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训练,获取安监等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一定要确保所有的员工都能做到持证上岗,坚持评审、复训制度,坚决杜绝出现不思进取、混骗过关的情况。员工培训的鉴定合格率要与各个作业区的领导年总考核挂钩,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每位操作员工都能学到真正的技能。
5结语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过去了,石油企业每次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人员和设备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违章作业,使个人和企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有的员工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给自己家庭造成了巨大悲伤和痛苦。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对重要能源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来高,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石油产能的同时,如何做好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通过加强各类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人人懂技术、人人重视安全、才能有效地减少了工作中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为企业参与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0前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电力企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几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电力安全,关系到社会进步和发展,责任重于泰山。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机构,是电网安全的最前线,其运行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局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工作必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为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系列有效管理制度。
1.建立严格的变电设备巡查、检查制度
1.1分季节建立严格的变电设备巡查规定
在巡视检查高压设备时,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设备的巡视”的内容是指在运行的状态下,从外观上检查变电所的设备有无异常或隐患,其中包括简单的维护管理。巡视的目的就是确认运行中的设备有无突发性绝缘劣化,有无异物落入,以及有无盗警、火灾、人为破坏和影响周围环境的因素,从而防患于未然。
对35千伏、110千伏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正常巡视检查,每周至少2次,有条件的每天1次,由集控站或操作班负责进行;对220千伏有人值班变电所的正常巡视检查每天2~3次,由变电所值守人员负责进行;夜间熄灯巡视检查每月至少一次,由集控站或操作班负责进行;高峰高温季节应增加巡视检查次数,对于新投设备、存在缺陷设备、保供电时期等,应根据规定进行特巡。
然而在实际的规定制定过程中,由于地方气候差异,应当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增加特定的巡查内容,笔者就四季特点分别介绍需要特殊性巡视的内容。
(1)春季有梅雨季节,常常是绵绵细雨不停,空气潮湿,常容易造成端子箱进水、发生设备污闪。因此在春季巡视应当注意以下内容:连续下雨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屋顶,墙壁,有无漏渗水现象,检查端子箱机构箱是否关紧,雨后检查端子箱机构箱是否有进水,对站内原会进水的端子箱和机构箱用防雨罩罩好。同时变电站管理人员应自觉提醒站内值班人员将站内除湿机开启。3月至10月的雷季除每周对避雷器的定期检查,打雷后也应检查避雷器泄露电流,动作次数,并做好记录,确保避雷器的正常工作。
(2)夏季天气炎热,设备容易发热、重载。重点检查充油设备油面是否过高,油温是否超过规定,检查变压器冷却系统,检查开关室,母线室,蓄电池室,排风机等,检查导线是否过松。做好设备迎峰度夏的测温工作,对高负荷设备和过载设备应缩短巡视周期,增加测温次数,对有发热缺陷的设备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进行跟踪测温。对过载设备应及时汇报调度进行减负荷。加强对空调的巡视,温度统一设定为25℃,发现空调有故障及时汇报处理。
增强值班的力度,特别是做好监盘工作,严格值班纪律,主控制室保证24小时有人监盘,监盘时应加强潮流、主变油温的监视。
(3)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容易发生设备污闪;早晚天气温差大,容易造成设备漏气、渗油。重点检查充油设备油面是否过低,导线是否过紧,接头有无开裂,发热等现象绝缘子有无积雪结冰,管道有无冻裂等现象。加强对充油充气设备的巡视,每天增加跟踪油气设备的压力值的记录任务,夜巡过程中检查设备是否有发生放电打火现象。
许多事故从表面上看都很偶然,其实看似偶然的事故,仔细分析后都会发现发生前也常常有征兆的,而且也存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不过事前未引起注意,大家对此视而不见罢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预防,在预防上多花心思,多下工夫,巡视时不走过场,从平安无事中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消除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人的素质占主导地位,人的行为贯穿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但这些安全意识和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才能得到提高和增强,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1.2变电设备的定期检查
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每周的避雷器检查,开关液压油压检查,蓄电池测量等,根据检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做出综合判断,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2.加强变电操作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
变电操作员是保证变电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变电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变电操作员在执行中发生错误判断而引起误操作、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误动或拒动,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人员操误操作是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引起错误操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等。因此针对变电操作员的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个是操作技能培训,重点是加强岗位培训,一个是安全意识教育。
2.1加强岗位培训的具体要求与形式
根据原部颁的《电器生产人员培训制度》的规定:各级电业生产工人必须达到“三熟三能”,“三熟”是:熟悉设备、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职责和制度;值班员的“三能”,能正确的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1)充分利用交接班与当班空余时间,对当值运行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如让运行人员看图纸、绘制直流系统图、对新设备和新工作进行培训。
(2)反事故演习,每月由管理人员设计各种事故,演习过程尽量逼真,让运行人员有紧张感,从而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反事故预案。
(3)在换季之初要加强换季的操作技能培训,结合四季特点,日常检修特点和上级下发的安全、业务知识培训指南,将安全知识的培训内容分门别类,提炼重点和精华,打印下发到每一个运行人员,起到强化效果。在培训中摒弃以往“填鸭式”、“囫囵吞枣式”的培训模式,提倡和注重基层各班组的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安全培训模式,从日常维护,倒闸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入手,务求每个运行都学实、学透。
(4)站内管理人员应制定好一年一度的培训计划,严格执行,并进行年度考评。
2.2安全意识教育
人员与环境、设备相比是最活跃的因素,规范人的行为是遏止事故的关键,也是防控的重点。安全意识是运行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一种心理状态的反映。重视安全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结合事故通报和设备异常,举一反三,认真讨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使职工深刻理解“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意义,安全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事故,特别是重复性事故的发生上,要求发言者必须针对所内的实际和岗位实际。“两票”合格率的考核,不应只采取扣罚的单一方法,而是将查出的问题反馈到运行全体,在班会上总结,让职工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制定注重实效性的安全培训计划,计划的合理性在于求质不求量,培训内容有针对性。
3.多措并举
电网安全,涉及面广,专业覆盖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新形势,必须要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认真贯彻有关方面的决策和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加强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四全”安全管理与监督,把握规律,超前防范,严格监督与管理,严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把安全管理落实到细节,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变电站运行工作涉及供电企业的各个专业,变电运行人员不可能将每个专业均学精通,需要各相关专业人员到位。第一,要把对各专业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使他们懂得本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使他们安全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第二,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到位。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各专业、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切实做到谁主管的事谁负责管好,这样就使每个专业、每个岗位都有一整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以激发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责任心。第三,各专业安全工作要做到位,任何制度的制定都必须通过切切实实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虽然建立了,但如果流于形式,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成了一个空壳,变得毫无用处。因此,我们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要保证做到计划到位、准备到位、检查督促到位、验收到位,才能使每项工作得以安全顺利地进行。
【摘 要】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电视传媒以其特有的声、图、文结为一体的表达方式、通俗易懂的线性思维更为直观的展现了真实的事物,对促进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传媒;煤矿;安全生产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各煤业公司以及各生产煤矿都采取了不同的举措,笔者就从电视传媒这一媒介,浅议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一、通过视频模式进行员工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国家特别提出“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把员工培训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要求对所有的下井人员都要进行安全培训。而现实中,仍然有许多煤矿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从业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素质和技能不高,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有的煤矿安全培训不到位、走过场,矿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上述种种无疑都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常规的培训模式就是把各种理论知识通过文字进行描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员工听的一头雾水,这种现象就是由于文字描述缺少直观的效果,员工全凭自己的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往往培训结束,很少有人能够顺利的进行生产工作,而如果通过视频这一载体,可以让教学更具体,学员更能够理解,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要想通过视频教学,做好培训工作,首先就要将矿井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安全设施等操作步骤和要领等内容,让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国家规程规定,按章操作,逐步分解讲授,并将这个操作过程进行录制,然后加以后期剪辑和配音,形成一部完整的教学视频,让员工能够通过收看视频,更加直观的了解井下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了解安全设施的使用方式,了解电气设备的操作要领等,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地促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攀升,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视频模式了解基层单位的生产情况
煤矿企业基层单位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相互关联的一部分,特别是生产区队,既要独立完成生产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同时还又需要领导和技术部门的指导帮助。为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同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就要及时了解矿井各种资讯,这就涉及到电视媒介的另外一个模式——电视新闻。而作为矿井来说,怎样拍摄出更加具有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既让广大职工喜闻乐见,又能够通过电视新闻这一载体,及时传播生产状况和安全资讯,也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作为煤矿电视栏目,要做好新闻报道就要从电视新闻的选题、报道形式上加以创新,不断拓宽电视新闻宣传领域,巩固矿井宣传的舆论阵地。首先是在新闻选题方面。对电视新闻来说,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对报道对象的确定。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为了使新闻选题让受众喜闻乐见,从而更能够凸显矿井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在对新闻的选题上,除了宣传上级指导精神,各种活动之外,更应该报道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状况,以及单项工程、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这样才能够让决策者通过视频提供的信息及时了解矿井生产状况,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合理的部署。同时,兄弟单位也能够通过视频新闻,了解各采区的生产进度,从而对自己的工作也能够有效的进行协调。其次是在报道形式上,要摒弃就事论事的方法,尽量避免枯燥的叙述式的报道方式,而是选取有生动的事例作为新闻的切入点,让员工喜闻乐见,提高收视率,从而助推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的开展,同时也为矿井的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通过视频模式推进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了减少电气设备所造成的事故,各单位纷纷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同时启用具有更安全、更高效的机械设备来替代传统的设备,还有一些新工艺也在不断的涌现,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极大的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不断前进,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这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还不到位,有的仅仅是一些文字性的介绍,缺少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推广起来非常有难度。安全生产,刻不容缓,为了更快的促进新工艺、新设备投入到生产中发挥其优势,就需要不断加大推广力度,而视频介绍以其真实形象的表现模式,更能有效地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能够迅速的得以推广。不仅如此,矿井中一些小改小革也层出不穷,这些小的革新虽然看起来技术含量不大,但是往往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大问题。如果这些小改小革仅仅依靠文字描述,也很难让员工知道具体革新的内容,但是如果能够通过视频进行介绍,让大家能够通过收看视频,一目了然,则更加便捷有效的进行推广,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提高 基层员工 HSE意识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是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统一企业对实施HSE管理认识的过程。HSE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行业通用的先进的管理体系,它是集各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经验之大成,体现了当今石油天然气行业在健康、安全、环境要求下的规范运作,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实现现代化管理、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准入证。众所周知,油气生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它具有地层能量难以准确预测,生产过程中以及油井报废后管理难度大;生产环境多为野外,条件恶劣,机器设备分布密集,生产过程中伴有硫化氢剧毒气体等生产特点。所以,这样的岗位,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影响到健康、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如控制不当,则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和后果。高风险性决定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建立、运行HSE管理体系,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削减,确保安全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科学辨识和风险评价。
实施HSE管理体系本身也要自始至终地强化员工的HSE意识,以促进企业各部门和广大员工的响应、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基层员工的HSE意识问题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管理环节,因为基层员工HSE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成败,也影响着企业的形象与发展。本文就笔者所在的油气生产单位,粗浅谈谈如何提高基层员工的HSE意识。
一、影响员工HSE意识的主要因素
1.思想上的偏差,表现为主观思想不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认识上的错误,表现在基层员工对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认识不清;
3.细节上的忽视,表现为劳保穿戴不整齐,驻岗岗位吸烟等;
4.制度上的亵渎,表现为员工不遵守值班制度,窜岗、脱岗现象依然存在;
5.习惯性的行为,如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乘车不系安全带等。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HSE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力度不够;
2.员工安全技能培训不彻底;
3.员工实际操作中存有侥幸心理;
4.员工工作周期长,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
5.基层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少,认识不深。
三、提高基层员工HSE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宣传教育是提高基层员工HSE意识的必要手段。
宣传教育就像人的喉舌,在提高基层员工HSE意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们对员工宣传教育的难点存在于,工作场所分散,人员数量庞大,人员难以集中,集中组织宣传学习教育困难很大。基于这些实际情况,目前在对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中主要采取文件形式,起到的效果难如人意。笔者认为,在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上,一是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机动灵活的宣传、教育的方式,时时说,事事说;二是在宣传教育内容上要宣传好安全产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基本要求,也要宣传好安全与石油事业、与单位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既要宣传安全生产的好人、好事、好做法,也要曝光安全生产的违章行为、失职行为、事故案例等反面典型。通过宣传教育真正达到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章守纪、掌握安全知识、增强防范能力、消灭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目的。
(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是提高基层员工HSE意识的重要保证。
随着油田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派遣工和临时工,在员工构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的群体,要扎扎实实的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特别是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上的使用,要通过编制教育培训教材,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必须使他们详细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才允许上岗。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对其不断的进行强化培训。
(三)开展活动是提高员工HSE意识的促进剂。
目前组织开展的活动有“安全生产月”、“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和“6.5环境日以及“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但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到活动开展的真正目标。将现有活动结合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组织,拿出可靠的保障措施,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使活动内容和主题人人皆知,使广大干部员工人人参与,使活动扎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通过这些活动,倡导安全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引起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燃起参与安全工作的热情,掀起关注安全的热潮,促进员工HSE意识的提高。
(四)隐患查纠是提高员工HSE意识的有效途径。
任何生产和作业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滋长到一定程度,就形成隐患和苗头,这些隐患和苗头如不及时发现和消除,就会造成事故。因此加强隐患查纠,是去弊除害、纠偏扶正、消灾灭难、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检查要做到严、细、实、准、快:严格检查,不流于文档资料,要扎根现场,不放过任何疑点,找准隐患的危害程度和产生根源,快速整改,彻底消除隐患的存在。要合理确定检查的方式、密度和范围,做好检查记录、意见反馈、整改责任认定和整改以后的复查验收,防止老隐患的死灰复燃和新隐患的滋生蔓延。此项工作不仅能及时的消除员工身边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检查整改的过程中,使员工加强防范隐患的意识。
(五)提高基层干部HSE意识是提高员工HSE意识的前提。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基层干部作为直接与员工接触的群体,言行举止都是员工模仿的对象,如果基层干部带头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势必导致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所以提高基层干部的HSE意识是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工作过程中不受错误的引导,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才能有所提高。
(六)制度的落实是提高基层员工HSE意识的有力保障。
一是奖惩兑现到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奖惩机制。
二是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干部失职、员工违规违纪要严肃处理,从重处罚,绝不能讲资历、论关系,颐情面。要做到责任分清、功过分明、奖罚严明,充分发挥好制度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让其成为提高基层员HSE意识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人员;素质养成
引言 :考虑到建筑市场现状,主要是以买方市场为主导。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业主对建筑企业比较多,再加上佣金少的情况,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中标靠低标”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砝码,在竞争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建筑行业必须提高对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建设。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的要求,认真落实并有效地完成工程的建设。
一、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建筑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施工技术也在日益复杂化,而以往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已经满足不了建筑部门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大施工企业应该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从而保证施工健康有序的发展。
1、高素质施工人员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施工企业拥有一支由高素质施工人员组成的施工队伍将有效减少施工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同时,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能更好的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节约建筑材料,从而为施工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面对快速发展的国内建筑市场,仅仅依靠沿用了几十年的施工经验和熟练的施工技巧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各种大型复杂施工项目需要的是掌握先进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而高素质施工人员则是其中的基石;高素质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能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有利于建筑企业保持行业先进水平,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高素质施工人员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基础条件
无论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多么优秀、计划多么完美、预期多么美好,都仅仅只是理论层面的论证,无法凭此去衡量一个项目的成败,只有将设计转变成建筑成果之后才能真正评价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其中,施工人员的建设过程是将理论变为现实的重要环节,而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则是整个施工过程顺利、高效的重要保证。任何施工过程都可以看成是大量施工人员相互配合的过程,而施工人员之间能否很好的相互配合决定了施工过程的顺利与否和施工效率的高低。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有较好的沟通能力,面对动态变化的施工环境,能主动争取与他人的配合,尽量减小外界条件变化对施工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上级决策的环节,缩短了信息传递渠道,使施工过程更顺利、更高效。
3、高素质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的内在保障
建筑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建筑产品的质量,在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境五大要素中,人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特别是直接进行劳动生产的现场施工人员。他们直接操作机械设备,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是将生产资料转变为建筑产品的重要主体。施工人员能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将直接影响到将来建筑产品的质量。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在五大要素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高素质施工人员有更强的组织纪律性和职业责任感,能更好的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是施工质量的内在保障。
二、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对于整个建筑行业而言尤为重要。安全生产意识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做到心中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和产品的安全。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预防措施,做到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重要理念。在事故发生之前,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防范并制止。安全生产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建筑企业的重要内容,这几要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相互配合,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应注重结合不同时期,不同生产阶段,采取读报纸、学制度、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开办安全讲座等不同的宣传教育形式,及时把最新、实用性强、贴近工作的安全知识传授给施工人员,从而引起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2、建章立制严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可操作性较强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约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通过建章立制,严格实施,使施工人员思想上有紧迫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就会逐步提高。此外还要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把安全生产与直接经济利益紧密结合,促使施工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建筑企业各项安全规定。
3、落实对安全规则的有效执行
理性认识安全规则,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能动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积极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觉的规范行为。在具体的工程施工现场,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
三、做好技能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是一项内容广泛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通过对施工人员不断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生产操作,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从而使生产成本得到了节约,最终形成“培训-技能提高-企业发展-再培训”良性循环的过程。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是实现企业和员工双方收益的双赢活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施工人员技能培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先,建筑企业应从上到下形成多方位的培训系统,成立有权威的专业培训机构,做好建筑企业施工人员培训工作。公司领导应落实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监理、技术等培训工作。这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首要前提。
2、其次,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组成一般比较复杂,技能培训工作要和人员年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政治水平和学习要求有效结合起来;既使得培训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工作需要,又使得培训方式适应员工的不同特点,灵活多变。要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输出,先培训、后鉴定”的方针原则,以管理促鉴定,以鉴定促培训,以培训促施工人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以施工人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促工程建设质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最后,还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只有在公开透明的考核制度中,才能确保对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记录,同时应该把考核成绩与奖惩晋升相结合。还需要奖励学习模范、先进个人,严惩违法乱纪行为,以此来鼓励大家积极生产。要做到安全生产,光靠施工企业个人的力量还不够,同时应该结合各大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对企业部门进行有效的支持。
四总结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建筑设施在不断建设中。如何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应该把施工人员作为建设的主力军,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加强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顺应时展,也有利于拓宽施工人员自身的发展空间。对于整个建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是保障中国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的意识
党的十以来,、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提出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思想、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一)深化宣贯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研究、编发学习教材等方式,把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坚持舆论导向,组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行业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业负责同志,撰写发表学习体会文章。开展面向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应急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注重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中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加强应急管理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网评员和评论员制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氛围。
(二)开展警示教育,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编印近年发生的一些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和吸取因处置不当造成次生衍生事故的教训,认真查找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应急准备工作。制作宣传警示教育资料,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重点对象,广泛组织实施,确保应急处置警示教育效果。
(三)强化理论创新,积极引领应急管理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积极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有重点地确立一批理论研究创新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加大与党校、行政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为理论创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将汇聚各方面理论创新成果,并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推动应急管理理论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进程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法规政策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积极推动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为重点的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坚持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教训指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实践,搞好顶层设计,细化法律制度,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指导下修改完善条例,适时组织现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做好立法审议保障工作。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和标准建设框架。指导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选择1-2个不同领域的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全国高危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
(二)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检查。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实践,加强属地监管,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内容,加大惩处力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以规章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演练、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救援资产监管等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工作。建立完善企业应急管理违法违规信息库,公开向社会曝光一批非法违法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年内,应急指挥中心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指导意见,组织部分地区开展1-2次应急管理工作互查互检活动,推动执法检查落实。
(三)深化应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煤矿、危险化学品、油气管网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以“六打六治”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规定,积极参与全国煤矿隐患大排查活动,督促煤矿按标准配备和更新应急救援装备,实现所有煤矿应急管理措施全覆盖。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建立国家、地区、行业领域协同联动机制,筹划组织应急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暗查暗访活动,保持持续推进的有利态势。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应急管理工作职能
紧紧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积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
(一)深化应急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在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框架内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考核权重。在地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体制内加强省级、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总结推广广东大亚湾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经验,围绕提高指挥协调、救援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应急管理工作模式,强化统一领导,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协调联动,探索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应急服务新模式。
(二)编制“十三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落实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全面总结评估。坚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规划中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认真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三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政策措施。组织中央企业研究提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战略发展意义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
(三)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三同时”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通知精神,围绕提高安全生产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能力,完善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和各类应急救援基地、队伍的装备配置标准,推动安全生产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应急指挥中心将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三同时”建设的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四、大力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进基层、进企业、进班组
坚持重防范、抓治本,创新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容,大力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指挥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企业一线员工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全覆盖。
(一)推动应急管理人员分层级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强省、市、县、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应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升应急能力。加强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和考核规章制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培训目标、内容、标准和方法。应急指挥中心将分期组织省级和重点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部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赴国外参加专项培训。
(二)深化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培训。依法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培训,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指战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广泛运用模拟仿真、实战化演练等新技术改进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应急指挥中心将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的要求组织开展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工作,并对省级矿山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矿山救援大队的培训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面向企业一线员工的应急技能培训。大力开展生产安全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全民应急意识。依法推动企业落实对从业人员的应急技能培训要求,突出重点岗位和班组、车间等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强化应急演练工作,不断增强应急准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指导应急救援”功能,优化预案编制,严格管理制度,推进实战化演练,真正把应急预案落实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严格规范应急预案分级属地监管和行业管理责任,着力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政府和企业、以及行业领域间应急预案的有机衔接,确保应急预案专业、简明、标准、实用。总结推广中石化集团天津分公司、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应急预案优化工作经验。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网行业领域完成预案优化工作,实现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应急处置卡全覆盖。修订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二)抓好应急预案落实。大力推动应急预案向应急实践转化工作,认真落实应急预案所明确的指挥机构、责任分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制度,并及时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将应急预案工作纳入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范围。举办应急预案培训班,提高应急预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三)组织实施以基层为重点的实战化应急演练活动。坚持面向基层、贴近实战、注重实效抓好应急演练,切实发挥应急演练在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完善准备、锻炼队伍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应急演练规章制度,建立政府和企业应急演练定期上报机制,推动企业实现应急演练制度化、经常化、全员化。加强应急演练基础研究,推动开展由第三方评估应急演练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示范性应急演练工作。
六、狠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与灾难
坚持科学施救、安全施救,优化队伍布局,强化科技支撑,落实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功能综合的要求,完善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主、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铁路、高压电网、粮食仓储和远洋油气开采等领域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突出油气输送管道应急保障体系和长江流域及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立事故灾难心理辅导专家志愿者队伍。加快推进国家化学品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将会同安徽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依托社会志愿者和相关资源建设应急救援队伍的试点工作。
(二)加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两批“四个一批”项目管理,组织推荐第三批“四个一批”项目申报,编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攻坚目录,征集、推广和遴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积极推进省、市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强化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通信设备功能。组织实施基于云服务的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联动与智能决策系统建设项目,开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应用及建设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