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

时间:2023-08-16 17:3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需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的需求

第1篇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微观经济学而言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巨匠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该书一出版就在西方经济学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把他的理论比作一场革命,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如果按照经济学史的角度,那么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古典宏观经济学、从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以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1.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是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萨伊市场定律是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它包杨含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产品生产本身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博我调节作用,不可能出现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三是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在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依旧都属于经济学。古典宏观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还未明显分开,二是古典宏观经济学总量的分析方法不够全面,没有依据真正的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三是以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为前提依然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从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时期

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时期是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从19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货币危机开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到1847年经济危机蔓延至整个欧洲的工商业,经济危机开始大面积爆发。经济周期波动是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重点,比如,还有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的"经济循环论〃,以及对国民收入、经济周期的研究等,带动宏观经济学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即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初步建立阶段。1936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巨匠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真正的诞生。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古典经济学家对此只能束手无策,然而凯恩斯却能运用切实有效,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理论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逐渐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萧条的危机,这也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真正诞生了。在美国,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用货币政策稳定商业周期。

4.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时期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由于石油危机的两次爆发和美国经济发生停滞性通货膨涨,然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所以非凯恩斯学派在这一时期陆续涌现。

二、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现代宏观经济学自从诞生一以来,就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引入现代宏观经济学,在经过吸收、批判和科学的借鉴,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我们都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是以马克思经济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另外,我国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然而,市场经济体制却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因此,我国还不能全部的接受现代宏观经济及其理论,所以我国在应用和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还不够成熟。

我国经济体制应该善于博采众长,兼听则明,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和研究范式,要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我国的国情,解决经济问题。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学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像由最初的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产品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而不会出现产品过剩的问题的理论,不断发展到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景气循环〃经济学主张,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善于吸收借鉴宏观经济学的精华,从而能够切实的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 信管专业 西方经济学 措施

1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经济学为一体的新型专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的经济类学科,它是研究价值的产生、流通、分配、消费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即客观规律。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对应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运行、经济关系的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作为我们信管专业的主要学科,学好经济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模型,更直观的运用。

2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2.1 古代经济学

最早的经济学起源与古希腊,那个时候奴隶制庄园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商品交换。随着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学者对经济学提出研究。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是以一定的客观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的,又用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实际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直接先导的。只有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2 近代经济学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展开的,指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对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

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以劳动价值为主的一系列经济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需求方面没有充分重视,在分析方法上也不够全面。此外,劳动价值论更倾向于工人而不利于资本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2.3 现代经济学

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它“边际革命”为起点。这是指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三个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相同理论体系和观点发表的重要著作开始,直至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新古典经济学是将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把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些经济理论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前驱,为后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现状与问题

信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许多学校对本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经济学作为本专业的主要学科之一,各个学校对经济学的课程安排等不明确。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也是不太一样。

具体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在学校总是把实践挂在嘴边,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学校开设的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学时根本不够。老是只能勉强的把课讲完。根本没有任何实践去带领学生真正去实践。一些学校只开设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对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的一些基础性的学科完全没有涉及。学生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经济学,这样很多概念、模型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不利于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

3.2 教师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许多教授西方经济学的老师全完不了解计算机的知识,导致计算机技术与经济学完全无法融合。经济学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用武之地。

3.3 学生对经济学的重视度不够

许多信管专业的学生认为我们是学习信息管理的,只要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就可以了。西方经济学时金融、财务的专业才要学习的东西。我们学了这些完全没有用。随便学习一下,考试过了就可以了,不用掌握系统的知识。

4 解决问题的措施

4.1 合理的设置课程

学校首先应该要重视经济学,不仅仅当成是一门课来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合理的安排时间的配置,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性。

4.2 最优的教师资源

注重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到的不同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好的运用于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方法,和学生建立起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而不是被动的通过考试区实现。

4.3 正视西方经济学

树立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学习西方经济学是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的。可以在课下模拟经济学中的市场运作,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市场变化。去体会这些规律和理论的异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生活中感受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第3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普世的显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已经十分明显,我对自己能够了解和学习经济学原理感到庆幸。借助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虽然所知远不及其皮毛,但学习之后,仍尚有些许浅薄的个人感受和认识,在此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我认为对西方经济学原理学习之后应该要明了三个问题,即:(1)什么是经济学,(2)经济学的基本概要,(3)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首先,经济学是什么。对于经济学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我国古人将经济释意为经世济民。西方学者的解释则更多。二十世纪初,琼.罗宾逊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给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使用可以其他用途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和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现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经济学是为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这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具体而言,他要解决一下问题:(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生产多少(howmuch)。(2)怎样(how)进行生产(3)为谁(forwhom)生产。

其次,经济学的基本概要。以经济学的历史时期划分,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以下阶段:古代的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近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因其研究对像的范围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的,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资源被用来生产那些产品,生产多少及采用什么生产方法,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又是这样决定的:厂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如何生产则由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成本与收益关系来决定,为谁生产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微观经济学中包含:(1)需求和供给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成本理论(5)市场理论(6)生产要素定价理论(7)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学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用来分析国民经济中几个根本问题:一是充分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

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是一条主线。宏观经济理论包括:(1)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5)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6)经济增长理论(7)经济周期理论(8)经济政策(9)开放条件的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有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相互渗透,日益紧密。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1)学习经济学有有助于理解所生活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经济学是研究人们之间如何通过交易活动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科学。学习了经济学,我渐渐明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使每个“经济人”为大家服务,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状态。在市场经济中,我们不是去惟利是图,而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2)学经济学有助于个人作出正确决策。在人生中我们面临需多经济决策,我们学习经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从而避免决策失误。(3)学习经济学有助于理解政府政策的好处。生活在社会中,政府决策的好坏关系到各个公民的的利益,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政府的决策,使我们明白需要什么样的政府,政府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正因为如此,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经济学原理。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我们也能够明了其中原由,懂得汇率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与外贸的关系等多方面基础知识。(4)学习经济学有助于公民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公民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合格的公民了解市场经济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学给人以理性的熏陶,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在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桑巴特那里,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精神和市民精神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心情。市民精神首先表现为对遵守契约,把对契约的忠诚当作一种最主要的社会道德。市民精神还表现为正确的计算和冷静思考和选择。现代公民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

经济学没有提供解决现实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技巧。我们学习经济学提高了自身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掌握经济规律的能力。在现实社会中,能成为经济学家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接受一定的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培养,促进民众向现代公民的转变,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想这就是经济学的最大普世价值所在。

第4篇

经济学何以被泛化

中国当前的经济学研究有着学科泛化的倾向:在相当程度上缺少方法和范式的通约,缺少基本陈述的约定;在知识背景和理论训练方面,则缺乏一种学科的技术规定性。

1979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学的社会需求增大,经济学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强势学科,即所谓的“显学”。而且,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政策建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由于社会需求增加,大学的财经类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乃至理工科大学都设置了财经类院系和专业。

然而,在对经济学“需求”和“供给”的膨胀中,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定、学科规范却处于相当程度的迷乱中。中国的经济思想原本就缺乏实证思维的传统,加之学科分界不清晰、理论训练不正规,致使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分析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野》一文,指出中国现行的学术体制和学科分类系统将“人文学科”(humanities)和“社会科学”(soccial science)混同为“人文社会科学”是很不恰当的。我也同意他的这种讲法。因为,人文学科不属于“科学”(science),它是一种以“人学”为旨趣的“价值体系”,其思维方式是非实证的,即非“规范的”,其所研究的命题都是“价值命题”。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属于“科学”范畴,是一种以“物学”为旨趣的“知识体系”,其思维方式是实证的,研究的是“事实命题”而非“价值命题”。根据科学思维的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应致力于趋向价值中性,摆脱“价值负荷”,以符合实证性和可证伪性。

根据科学方法论,科学是人的一种有条件的认知过程。科学理论是一种公理化系统,理论语言、基本定理、对应规则应该具有统一的认识论意义。科学研究对知识背景、知识结构、理论训练有选择标准和定向标准,理论要明确、可识别、给出信息量,这就是范式要求和可证伪要求。而经济学,正是在方法论上接受了证伪主义和科学研究纲领,实现了所谓“研究框架的进步”,使经济学理论研究更符合公理化、体系化、逻辑化特征。

经济学需要框架约束

经济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是有严格的框架约束的。同样,对经济学、经济学者的批评也不能没有学科框架约束。不然,讨论根本无法展开,经济学界也只能“集体失语”了。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论题。对此论题,有从和谐社会角度讨论的,有从居住权利角度讨论的,有从贫富角度讨论的,更有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讨论的;有的论者掏心掏肺地要房地产市场以满足低收入阶层的需求为己任……尤其是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各方论者更是兴趣所致,连篇累牍地发表“空对空”的分析文章。

其实,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对研究工作而言,亦有一定的信息量要求和理论训练要求。如果是作经济学分析,还需要有具备一定的约束条件的分析框架。虽然,“人的居住问题”不单是经济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政治性的、文化性的,可以从多种学科角度讨论。但若是具体到房地产市场本身,则基本上是一个经济论题,要求在经济学的框架内讨论。

面对所有人群几乎是无限的改善居住需求,市场的甄别机制是支付能力。随后,当价格被市场发现、决定之后,在价格面前,不论哪一个阶层,有无级别,是否名流,统统不管用,只看支付能力,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只要价格不控、扭曲,它所包含的信息就是最全的,它所引导的资源配置就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在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上确实可能有缺陷,但市场机制终究还是比任何其他机制更公平。而且,由于市场的甄别机制是支付能力,就会激励人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支付能力,社会经济也会因此发展。

当然,市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房地产市场也不可能满足各个层次收入者改善居住的需求,这就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了。所以,为低收入者改善住房条件基本不是一个市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保障问题,是政府职能问题。为此,政府可以利用某些市场手段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如美国政府成立的“房地美”、“房利美”等房地产金融机构。可见,经济学研究如果没有学科框架约束,那就只能是一种“辩术”或文字游戏,与科学无关,与应用亦无关。

然而,时值21世纪初,中国学术界仍未确定这样一种学术规范或者学术思维,人们的分析、讨论、批评基本上没有学科框架上的约束。但是,在经济学框架中,市场就是市场,它天生没有特殊阶层利益取向,也不可能被“调控”为特殊阶层利益服务,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市场。同理,在经济学框架中,经济学会先假设收入和财富积累都是合法的,随后再在此前提下讨论收入分配问题。如果说收入和财富积累是由非正当行为获致的,这就超出了经济学框架,已不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或政治问题了。

经济学的框架约束是很严格的。如果把框架放松,经济学的解释力就会大大下降。除非出现类似交易成本理论、理性预期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上的进步。人当然不仅仅是经济动物,人的行为是多方面的,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人的思想也是复杂的。但是,经济学只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在经济学框架中,人的经济行为基本可以处理成收益与成本的计算,即价格比较。如果横插一杠子,以人的其他社会行为规范来指责经济学的功利性,甚至指责经济学“不讲道德”,那就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此外,经济学之所以比较有活力、有科学性,是因为它非常注重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汲取方法论养料。正因为经济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是有严格的框架约束的。同样,对经济学、经济学者的批评也不能没有学科框架约束,不能没有一种“专业基本素质”的训练和“科学共同体”在话语系统、概念系统方面的约定。不然,讨论根本无法展开,经济学界也只能“集体失语”了。

以收入分配分析为例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及观念分歧,不在于道德准则或道德目标,而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界、人文学界的不少学者针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发表了不少包含道德诉求的文章。由于参与讨论的学者学科背景各异,因而,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各异,得出的结论差异也很大。

的确,收入分配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以自身的利益立场、知识背景、信息获得为基础对此发表言论。但收入分配根本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对此的讨论也基本上应在经济学的框架中展开。不然,泛学科的、情绪化的所谓“学术讨论”不仅容易缺乏客观的判断标准,难以达到科学意义上的共识,还可能会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影响政治、经济乃至社会发展进程。所以,我认为,经济学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及观念分歧,不在于道德准则或道德目标,而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

经济学所称的效率是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包括生产的效率和交换的效率。生产效率的检验标准又是唯一的,即以最小成本生产;交换效率的检验标准也是唯一的,即没有人能够在不使别人受损的情况下使自己受益。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具有最大化理性”以及“市场价格信息完全”这两个约束条件下,竞争性市场体系会达到经济效率,并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根据经济学的逻辑,效率是引致财富净增长的源泉,而竞争性市场体系则是达到效率的通道。但如果引入公平这个概念,分析就变得复杂。因为,如何定义公平以及如何操作公平是一个难题。

经济学教科书曾给出了四种关于“公平”的定义:平均主义――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相同数量的产品;罗尔斯主义――使社会中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功利主义――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市场主导――认为市场结果是最公平的。因为根据经济学方法,任何一项选择都是有成本的,所以比较了以上各种选项的成本,大多数经济学家选择了功利主义对公平的定义。当然,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会选择市场主导的公平观点,认为竞争性市场进程的结果是公平的,因为它总会奖励那些最有能力和工作最努力的人。

大多数经济学家之所以选择功利主义对公平的定义,是因为这种定义与经济学的效率标准是相吻合的。经济学认为,如果一个人财富的增加不是以他人财富或效用的受损为条件,那么这种个人财富的增加会引致社会总福利的净增长,因而是有效率的。这一判断标准就是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帕累托最优”。如何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学的回答是:自由公平的交易。

以上分析所要说明的道理是简单明了的:经济制度与社会财富增长有直接的关联,有效率的社会制度安排将引致社会财富的净增长。而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当是一个能保证自由公平交易的制度。经济中运用非自由公平交易手段而获益的空间越小,这个制度越有效率,个人财富的增加越能同时引致社会财富的净增长。反之,如果个人财富可以通过非自由公平交易获得,那么这个制度就是无效率的。据此理念,一个社会可以在资源禀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变革极大地提高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这也是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制度之价值所在。实际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同时也关注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在这种原则看来,平均主义与收入差距悬殊都是分配不公的表现。因此,我认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讨论收入分配问题。第一,以收入分配为表象的利益关系调整是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收入差距扩大是在绝对收入水平总体上升、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的条件下发生的。第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社会应更加关注收入差距问题,也将更有经济能力、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共同富裕。第三,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不能摒弃效率原则,不能损害经济发展这一基础。因为收入分配调节的目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贫穷。

如何看经济学的不同流派

大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两个名词在中国频繁出现,学术界及经济思想界对新自由主义的哲学思想、政治学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引进、研究和讨论。

尤其是进入了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有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讨论渐趋热烈。但在这些激烈的讨论中,不少论者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学派形成、治学基础、主要观点把握得并不准确,有些理解甚至是错误的,争议的一些论题及观点也多有“泛学科”色彩。例如,“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理论界的表现是: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观、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等等。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学派。作为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信奉自由主义即自由市场经济理念。1947年,哈耶克(F.A.Hayek)曾邀请38位信奉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在瑞士朝圣山的杜帕克酒店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团体,旨在坚持斯密所主张的“自然的自由秩序”,坚守自由文明,反对各种形式的集权主义。这一学术团体被称为“朝圣山学会”。就此,朝圣山学会将欧洲和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聚合在了一起。一般认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聚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学派的形成。

第5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劳动关系;重要意义

一、前言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科学,无论是在经济学领域还是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突出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经济增速较快,经济增长与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要想在新形势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依托劳动关系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内涵,做好劳动经济学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在增速和内容上都能满足实际需求。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应认真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劳动经济学概述

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和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的,对于我国而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联系,劳动力再生产的本质是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此,我们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读劳动力再生产行为。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保证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动力,只有把握劳动力利用原则,实现对劳动力的综合利用,并重视劳动力再生产,才能够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应包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这两方面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再生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概念。为此,我们应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应积极扩大劳动力再生产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才能提高劳动力供给,进而满足社会劳动力需求。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相适应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就会快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会造成劳动力浪费,劳动力供不应求,会制约经济发展。所以,劳动力供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从劳动力资源入手,优化劳动力结构,保持劳动力供给在短期及长期都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3)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目前劳动就业已经纳入了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保增长促就业。劳动就业是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劳动就业率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劳动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循环,整体经济增速也比较高。在劳动就业中,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是劳动就业率的具体体现。在对劳动就业进行研究中,我们还要正确分析就业与工资的发展关系,并做好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满足劳动就业需要。所以,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应认识到劳动就业的概念。(4)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的宏观管理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劳动力的宏观管理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保证。此外,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需要建立专门的劳务市场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劳务市场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目前劳动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中,建立适合劳动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从这一点来看,劳动力的宏观管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劳动经济学以其专业的学术特征,很好地诠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重要性,解释了劳动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考虑到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劳动经济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支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2)劳动经济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向,找准经济增长点,并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劳动经济学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使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对劳动力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劳动经济学不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正确利用。(3)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理论较多,涵盖了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中劳动经济学由于对劳动力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这一点来看,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劳动经济学的作用,以及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明确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正确利用劳动经济学理论,促进经济发展。

四、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为此,我们应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到个人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准确概括,加深了对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为此,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研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将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生产活动的认识从普通理论层面上升到了经济学层面,对经济活动实现了准确概括。所以,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的作用。(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看待,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使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劳动经济学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对劳动经济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结论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

[2] 熊新发,陈玉杰.劳动科学研究的特征分析——基于学术界对《劳动合同法》争论的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11(06).

[3] 王露萱.论劳动关系的劳动经济学研究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28).

[4] 闫威,陈长怀,韩美清.劳动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J].商业研究,2010(03).

第6篇

1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西方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的内容。这门课程中的许多理论模型的建立都存在着众多假设条件,它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影响因素。例如需求规律,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而现实中商品的需求数量会受到消费者的偏好、预期、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就会让西方经济学的初学者感到困惑和不解。

(2)西方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它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经济学,它只关注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和分配等问题的研究,而不涉及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理论认为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息,土地获得租金,企业家才能获得利润,就是为了掩盖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为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还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无疑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3)西方经济学的数学化。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当中广泛而深入地使用数学方法,例如弹性概念、边际概念、乘数概念,还有数学中的求导、求积分等方法的运用,以及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的推导等。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否则教师在讲授经济学的时候还得给学生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课时。

(4)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但学派林立。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但是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又是由多种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比如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不同的学派对同一经济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比如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学派采用适应性预期的概念认为短期向右下方倾斜,长期垂直,而理性预期学派则采用理性预期的概念,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丰富和完善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是过多的学术争议和对立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

2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目前,西方经济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实,多媒体教学的确有其优越性,但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老师讲的每一个字课件上都有,课件上的每一个字教材上都有,于是丧失了听课的积极性。还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跟不上老师多媒体讲课的节奏,或者是忙于抄笔记,没有时间思考和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于是学习效率低下,长期积累下去的结果就是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上课就是在听天书,干脆干自己的事,放弃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学习,造成西方经济学的重修率居高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考核方式单一。当前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闭卷考试为主,有的学校学生的作业、出勤率等因素也作为平时成绩在期评总成绩中占到了一定的比重,但是这种过程考核大都是流于形式,这就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由于期末成绩占期评总成绩的比重较高,一般是70%~80%,所以很多同学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抄袭作业的现象严重,到期末考试前夕就押题、猜题,学生追求的是通过考试,而不是真正学习知识。单一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脱钩。

(3)学生缺乏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适当的时候选取一些案例和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案例讨论没有兴趣,一个班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发言,而能够分析到点子上的学生屈指可数,甚至在一些班级案例讨论也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来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4)习题难度大。目前许多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没有习题,有配套习题的教材习题的难度又大大地高于教材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上课听懂了,教材上的内容也掌握了,可是做起题目来却无从下手的情况。一些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只讲解知识点,不讲典型例题,这就使得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太难,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厌学的情绪。

3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依据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是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图、文、声、像高度集成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应采取诸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传统讲授法、实验教学法等传统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特别是对于西方经济学中一些图形的推导、曲线的生成,教师的板书是不可或缺的。

第7篇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第8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语言经济学的讨论就已经开始,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语言经济学的视域里,语言是一种资本,学习语言意味着一种经济投资,在语言的使用中可以体现和创造经济价值。

商务英语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职场语言交际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对外商务活动开始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作为商务活动的重要语言媒介的作用也开始发挥。为了培养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我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让学生具备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能力。

从语言经济学和商务英语的内涵概述中可以看出,二者是互通的,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和商务英语是符合的,商务英语正是语言经济学的一种体现。利用商务英语来实现语言的经济价值是大有可为的。因此,本文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其对商务英语的启发及商务英语的教学对策。

2 语言经济学给商务英语带来的启发

站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能够给我们正确认识商务英语提供新角度,也能够为商务英语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2.1语言经济学认为商务英语具有经济价值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商务英语的学生,在商务英语阶段学习完成之后,基本可以从事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工作。例如可以去做商务翻译,可以利用商务英语进行外贸接待,而这些都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学习商务英语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参加一些大型的交易会和展示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商务英语是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而要想挖掘出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必须要重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以致用

2.2语言经济学认为商务英语价值有大小之分

从语言经济价值的角度讲,商务英语经济价值也是有大小和高低之分的。只有当商务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程度越高,具备丰富的语言经验,其身价才会越高。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商务知识,还要具备多学科技能,要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自我价值。而要培养出这样高水平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现实问题,要引进和建设商务英语师资队伍,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创造条件。

综上,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当前的经济价值还未完全开发出来,这与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不强、不注重强化学生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有直接关系,要想挖掘出其经济价值,需要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3 语言经济学下商务英语的发展建议

3.1必须要建设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上文提到商务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商务英语具有复合型和应用型等特点,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的授课教师必须要是具备较强语言功底的,同时又巨额被国际商务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师。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商务英语教师都是语言能力强,专业理论水平高,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学校必须要注重教师引进和培训。要多引进具有英语和商务背景的专业教师,逐步增大这部分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训,利用校企合作,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他们的商务能力。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这样就能够保证商务英语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底,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3.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商务英语课程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只有符合市场供求规律的行为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商务英语必须要努力适应和迎合市场需求。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商务英语课程。调整BE课程,适当削减语言基础课程教学部分的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增加实际工作的内容;增设商务课程,如关于国际贸易实务和商业文化等的课程,让学生将英语学习和商务学习结合起来,真正的具备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能力。还要增设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课程,将课堂教学和岗位结合起来。

3.3注重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重视商务英语实践教学,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

3.3.1通过模拟实践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训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以此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课堂上的实践模拟对于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商务英语岗位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营造与之相符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置身到逼真的语言情景和交易情景中,让他们自觉联系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情景问题,从而实现能力的强化训练。

3.3.2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仅靠课堂上的模拟实训是远无法达到提高他们运用能力的效果的。因此,学校必须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如可以与会展中心企业联合,可以喝国际旅游公司联合,还可以和海关等企业联合,通过和企业合作,构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外贸活动中,掌握翻译技巧,掌握常用的商务交际语言,可以让他们熟悉商务谈判的流程,可以让他们学习会单证的制作,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一些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第9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经济学;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45 -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一级学科)① 与工商管理学科(二级学科)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计量经济学在两个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计量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起成为我国高校经管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有效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后续进入研究生领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本科期间的科研活动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需求。但计量经济学发展至今,形成了诸多的理论,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确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计量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数据的特点,一般计量经济学学科主要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各部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一)经典计量经济学板块

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A1计量经济学概述、A2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A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A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5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假定放宽带来的问题以及处理(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A6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A7虚拟变量模型、A8滞后变量模型。

(二)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板块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板块包括:B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B2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B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B4向量自回归模型。

(三)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板块

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板块包括:C1混合回归模型、C2 变截距模型、C3变系数模型。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探讨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在我国按学科门类分,经管理专业主要分为管理学一级学科以及经济学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和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而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科,并没有文件或会议把计量经济学作为其核心课程,但多数高校都把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但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科在培养目标中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学生培养能力的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以及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商管理学科的重点在于研究赢利性组织的经营活动规律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管理类学科。在我国,工商管理类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审计)等专业。

(三)教学内容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经济学培养较为宏观,特别是要求学生具有分析、预测经济的能力。而工商管理学的培养目标较为微观,学生侧重于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因此培养目标侧重于微观个体。在此背景之下,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学科的研究数据都为宏观数据,大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而工商管理学科一般的研究对象为企业或者消费者等个体,侧重于截面数据。特别是工商管理学科中的某些学科如市场营销,侧重于问卷调查,会广泛运用到哑变量,因此两者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差异。

四、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的策略选择

(一)学时设置

一般来说,工商管理学科对计量经济学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经济学类由于预测等方面的需要,对计量经济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一般设置为3学分,按16个教学周,合计48学时;工商管理学科一般设置为2学分,按16个教学周,合计32学时。

(二)数学基础

计量经济学是对数学知识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计量经济学一般在学生学习完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后开设,因此一般大都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设,而此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遗忘都较为严重。一般需要设置4学时的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基础一般围绕:概率论基础、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统计量及其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些数学知识伴随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始终,因此务必加强学生对这些基础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经典计量经济学

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涉及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导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教学内容。该部分教学内容多,难点、重点也多,也是学习其他计量经济学板块的核心和基础。因此是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学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但在A7的子版块中,由于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一般的研究对象都是个体,因此他们对哑变量数据的处理要求非常高,该板块对经济学板块做介绍处理,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必须重点来讲,如LOGIT、PROBIT检验等。这个板块大约占教学内容50%。

(四)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包括:平稳性检验、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该板块是计量经济学的高级阶段,也是经济学科进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检验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经济学学科必须重点介绍。在工商管理学科,一般只做基本介绍。

(五)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

面板统计是计量经济学中比较难的板块,对本科生来说属于较为复杂的板块,但经济学学科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涉及中往往会用到该板块的知识。因此该板块在经济学科中做较为详细的讲授,而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只以介绍为主。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如表1:

五、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内容设置

(一)课时安排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计量经济学涉及到上机操作,因此必须安排好实验学时。从教学的时间来看,经济学学科适合安排8学时的上机实验,而工商管理学科安排6学时的上机实验。

(二)教学内容安排

上机实验的教学内容有:

D1:包括计量经济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录入、编辑等)、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等;

D2:数据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以及处理

D3: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D4:面板数据的基本检验与操作。

(三)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见表2:

六、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其他建议

(一)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课下实验

计量经济学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学完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实现对数据的各种处理练习。每个计量经济理论都需要通过上机实验来进行巩固。但从现有的教学时间来看,不可能都对计量经济学的实验都进行统一的上机安排。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课下上机实验的要求。教师应该将需要学生掌握的上机操作编制成讲义,供学生课下练习,并安排好答疑工作。

(二)重视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的考核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对计量经济学的考核中,除了重视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考核以外,应重视对计量经济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上机操作、课后作业、计量经济学应用论文等都应该成为考核的重要方式,这样才能摒弃学习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的现象。对于本科生来说,甚至可以用上机操作考核取代传统的闭卷考核。

(三)重视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对经济思想的灌输

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但计量经济学绝对不是单纯的“数字课”。教师在对基本理论介绍完毕后,要用真实的案例数据进行相关的演示,演示前必须交代好数据以及相关模型的经济学背景,检验结束后,必须对该案例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进行总结。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计量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把计量经济学理解为数学课。

(四)重视教材的选用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引进比较晚,在师资、教材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在我国,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分原版教材、翻译教材以及国内原创教材。原版教材由于价格昂贵,对英语水平要求高,一般都被选用研究生教材。翻译教材一般篇幅过多,也不适合作为本科生教材。因此一般本科教学大都选用国内原创教材。国内教材的案例数据一般都来源于中国经济问题,方便教学,也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经济问题。但国内原创教材大都存在篇幅过短、错误较多等问题,因此教师在选用教材的同时,应考虑编制相关的学习讲义,供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

(五)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性教学

计量经济学应用型比较强,在学生今后的毕业论文、科研活动中会频繁用到计量经济学工具。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中,要重视规范性方面的教学。如许多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撰写回归方程时不写∧符号;撰写回归模型时没有误差项ε;有的学生混淆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度两个概念等等。这些规范方面的错误虽然不会引起误解,但却导致读者对论文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性方面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05):139-153.

[2]李子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将《计量经济学》列入经济学门类核心课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09):78.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18-22.

第10篇

  (一)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它的产生与其他经济学一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瞩目的信息革命开辟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是信息技术巨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信息经济学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所处的时代具有下述主要特征:

1.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4.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信息经济学的历史不算长,从它在20世纪60年代初正式被提出算起,至今只有40年左右的时间,还不到整个经济学发展历史的1/6。

信息经济学有它的“史前”期。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就已把信息与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到企业为了获取完备的信息必须进行投入的重要性。他在1921年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发现了“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注意到各种组织都参与信息活动且有大量投资用于信息活动。

但是,信息经济学一词的提出则是在同一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J.Marschak)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的分布有差别的问题。以后他又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和选择问题。(注:研究这一问题的还有日本学者宫译。)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G.J.Stigler)(注:他是198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于196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他提出信息搜寻理论,后来还在1977年指明,应当用不完全信息假设来替代有完全信息的假设,以修正传统的市场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克卢普(F.Machlup)把知识生产的理论研究与其统计调查结合起来,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该书于1966年被译成俄文,1967年出了第3版,1968年又被译成日文,至70年代还先后被译成法、德、意以及西班牙语。(注:该书在我国也即将被译成中文出版。)书内提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并对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生产进行了统计测定。(注:据他测算,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在知识产业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1%。)在美国国内对该书的引用与评论延续了10多年,甚至有学者认为知识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传统的经济及其经济学。1980年至1983年,马克卢普又扩展上述专著,并对美国知识产业的统计测定进行更新,陆续发表《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多卷本著作,其中第一卷为《知识与知识生产》。

从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出现起,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被公认止,这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对信息的经济学分析或对经济理论中信息的分析,还是对信息经济的研究,在这一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

就前一方面的分析而言,不少经济学家在考察作为经济行为变量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完备性以及需要支付成本等因素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的非对称性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导出了种种理论。如阿克洛夫(G.Akerlof)(注:阿克洛夫同斯彭斯、施蒂格利兹一起因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荣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70年提出的“柠檬”(即二手货)理论、斯彭斯(M.Spence)在1973年提出的“信号”理论、赫什雷佛(J.Hirshleifer)在1971年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格罗斯曼(S.J.Grossman)和施蒂格利兹(J.E.Stigliz)在1976-1980年提出和补充的市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等等。其中,阿罗(K.J.Arrow)(注: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维克里(W.Vickrey)和莫里斯(J.Mirrlees)(注:两人因从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而同获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信息经济理论的贡献也很突出。阿罗把信息同经济行为、经济分析、风险转移联系起来,对信息的特性、成本以及信息在经济中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并于1984年出版了《信息经济学》论文集。[1]维克里在所得税和投标、喊价的研究中解决了在信息分布不对称条件下使掌握较多信息者有效地运用其信息以获取利益并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莫里斯则在维克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委托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就后一方面即信息经济的研究而言,波拉特(M.V.Porat)在马克卢普对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于1977年完成了《信息经济》(The  Information  Economy)9卷本内部报告。其中第一卷是他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的总结。他把产业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和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通过产出与就业两个方面,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注:据他测算,1967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在信息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就业人数的45%,而该部门劳动者的收入则占全国劳动者总收入的55%。)这种方法不仅引起美国商务部的重视,而且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霍肯(P.Hawken)在1983年出版的《下一代经济》一书中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所含的信息成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即“信息与物质比”作了探索性研究,他认为企业的信息经济就是其产品的“信息与物质比”高的经济。除美国学者外,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增田米二等人也研究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问题。增田米二还认为信息经济学就是研究信息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它是超出传统经济学范围的新经济学。[2]

尽管上述时期不同经济学家的著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不同问题,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解和表述也很不一致,但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的地位终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到了公认。例如,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信息经济学教材,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兰伯顿(D.M.Lamberton)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信息经济学与组织》等,系统地介绍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它的影响的扩大,信息经济学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形势中,信息经济学又有了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生产力要素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经济周期性理论等等,不断受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审视,并得以修正和完善;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的研究,国际信息贸易与其相关的投资、金融等问题的研究,以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急剧增长,并使信息经济学的结构,即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发生了应用的、宏观的信息经济学份额迅速扩大的重大变化。

  (三)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相比大约晚了20多年。最早是从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研究信息与经济信息等问题起步的。198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安排了《经济信息合理组织及其效益问题研究》,同时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安排了《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的课题。这两个课题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3,4,5]1987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全国经济信息理论研讨会”、“全国信息经济理论研讨会”,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进行了组织准备。1989年8月8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时举行了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

在90年代,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领导了一系列全国性学术活动,对信息经济学各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主题就有信息系统建设的经济问题[6]、信息产业发展问题、信息市场培育与管理问题、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信息革命对经济与管理的影响问题、信息经济及其管理问题、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问题,以及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还组织了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如1992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赴美国考察访问,同美国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取得了联系,为后续的合作创造了条件[7]。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团结了一批有志于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专家学者,包括在高等院校讲授信息经济学的老师和学习信息经济学的学生,推动了许多高等院校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的院系建设,促进了各种信息经济学著作与教材的写作和出版。1996年在中国的应用经济学的专业目录中单独列示和介绍了“信息经济学”这一学科。[8]

近五、六年来,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信息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二,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第三,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

  二  信息经济学的内容

从信息经济学发展历史出发,结合全球信息化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来确定信息经济学实践研究的具体内容,把它加以归纳和系统化,这比脱离历史与现实,从事“规范研究”,抽象地议论信息经济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更为科学和更贴近生活。当然,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史还会延续下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也将随之扩展和细化。但迄今为止,信息经济学的框架完全可由以下三大方面的内容来构筑(注:本文未涉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云,而且还由于现代科学发展已使学科的划分较难用特定的研究对象作标准,边缘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之兴起,导致不同学科同时研究相同的对象,只是所用的研究方法各异而已。)

  (一)信息的经济研究

  1.信息的费用与效用问题

信息与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一样,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于生产过程。信息又与劳动产品或服务一样,可以作为产出,满足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的需要。信息还可以成为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和可以重复使用的。作为商品的信息有使用价值、价值、成本、价格。但信息商品的供求有其固有的特点,供给不仅决定于生产,还与传播有关,需求在满足过程中会诱发新的需求。同时信息商品的成本往往不以该商品的使用程度为转移,而信息商品的价格也有特殊的形成规律,它的高低不仅受成本的影响,而且还与信息商品的效用大小相关。总之,信息商品不同于物质商品的特性,是信息经济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2.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问题

信息是宝贵的资源,被称为软资源,其作用在于改进管理和决策,使物质和能量之类的硬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只是信息本身的集合,后者还扩展到与信息相联系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的管理。在分配中,要做到在恰当的时候向恰当的对象提供恰当的信息。在管理中,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节约与效率的关系,达到信息共享、支持决策的目的。

  3.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问题

信息系统、信息网络都是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其建设与运行需要昂贵的经费支持,同时却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们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往往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和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用于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资金等投入日益增加,为使这种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亟需研究对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进行费用与效益分析的评价方法和方法论问题。从生产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这就决定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远比一般的信息产品的费用效益分析复杂得多,且有质的差别。

第11篇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第12篇

数量经济学起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数量经济学旨在通过与实际社会经济问题结合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研究经济问题。目前,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数量经济学正显示出巨大的功效和普适性。

数量经济学内涵

数量经济学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将研究重点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脱离了理论基础和数量分析,已经无法满足指导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将经济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数量经济学应运而生。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体系的学科,为其他经济类学科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一些分析工具以及具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和政府利用数量经济学探讨和研究的量化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现实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可靠计划和政策。

数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在我国,数量经济学由经济理论指导,以质的分析为基础,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数量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数量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各界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具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则是利益的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同。由于利益不同,具体的表现形式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前提假设、具体研究方法等当面的不同。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起源 。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学科雏形最早于改革开放后产生。1979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于光远召集了各学科的学者参加“开展数量经济研究,成立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座谈会,大会中提出“经济数学方法”是可以成为研究领域名称的,然而并不适合作为学科名字。座谈会随即提出了十几项名称,最后于光远拍板命名为“数量经济学”,英文名叫“Quantitative Economics”。不久,乌家培为组长带队赴美国访问并学习,回国后他筹建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第一家数量经济学研究机构就这样诞生了。

1984年10月10日至16日,全国数量经济研究会在合肥召开第二届年会,会上决定将“全国数量经济研究会”改名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从此以后,数量经济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这个领域内出现了经济科学工作者同自然科学工作者相互结合的趋势。各类数量经济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纷纷成立,国内各大高校都开始设立数量经济学专业或数量经济学研究方向,几乎所有的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或数量经济学专业课程,尤其是在硕士生和博士生,计量经济学更是成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兴未艾。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线路。在1979年至今的30多年里,数量经济学在我国按照两条线路发展。一是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二是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

在理论方法研究中,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研究成果由早期的教科书和译著,转变为后期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且大多为经济计量学的内容;第二,从学术论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数量经济学的研究由浅入深,技术含量由低到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有再版了多次的李子奈、潘文卿编著的《计量经济学》、赵国庆主编的《计量经济学》,译著则首推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著作,如克莱因(L. R. Klein)独著或合著多本计量经济学的著作等。有代表性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包括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量关于投入产出、线性规划、系统分析原理的著作,这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多地带有前苏联经济学理论的色彩,不完全属于纯西方经济计量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数量经济理论方法研究日益向纵深向下发展,各种预测算法、组合模型理论等层出不穷,这一时期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典型的经济计量方法论。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另一条发展线路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这类研究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数量经济学方法刚刚传入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多在以计量方法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如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定量分析、钢板消费量和工业储量探讨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又面临着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全球化、国有企业改制、经济体制改制等。进入21世纪后,计量模型和方法在现实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呈现出较强学术性。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特点。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引进了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还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将经济学分析的数理方法、计量工具和模拟技术统一在一起,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方法论体系。这一方法论的形成及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必要基础,也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加瓦。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数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将被拓宽。未来,通过对资源与需要、社会经济关系、理、经济信息以及价值判断等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数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将被拓宽。延伸范围包括数理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理论,计量经济学方面的博弈模型参数的估计以及检验问题,以及模拟经济学中的非均衡、非稳定变量的研究。

更加注重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就是将一些不具体、模糊的因素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从而达到比较分析的目的。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对经济的研究中将更加注重量化分析。在社会高需求的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趋势下,更高级数的数量经济学将会成为主流,更多的人才也有望涌入这一学科及领域。

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经济状况。要坚持以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根据相关基本理论,建立和完善具体的研究工具,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再在此基础上,把经济学理论进行条理化和规范化,从而发现新问题和新理论,进而使得这些理论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