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3-08-16 17:30:07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1篇

一、专题教学模式概述

专题教学模式,就是以某一个理论知识、考试题型或社会热点为中心而开展的专项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为跨教材章节,以学生为本,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归类、贯穿并融合,更加详细、系统地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便于形成良好的整体历史观,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专题教学模式利用概述、分析、归纳、讨论及比较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重组,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回顾,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专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题的主线,进行专题要点的提炼和历史知识的深化;专题教学可实现历史与社会热点的密切练习,加强历史与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热点等的关注。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从内容、方式上呈现专题教学

(1)专题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比如,专题以人为中心,如武则天等;以事件为主题,如南京大屠杀等;以一个地区为专题,如等;以一系列事件为主题,如历史上成功的变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专题教学的独特视角。

(2)灵活呈现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是可以很灵活的,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典型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事件,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列举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一次,也可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影视播放与欣赏,如《三国演义》等。将历史知识灵活地呈现于学生面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专题意识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看书方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课本编排的先后顺序了解基础史实,在单元标题的引领下进行内容的阅读,关注其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对整体框架实现把握,同时也要注意单元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与比较等。

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近代列强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题名,将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人们的反抗斗争以及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富强之路的历程为核心,深入了解每一场战争及运动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对各个事件进行具体的比较。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对这个知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把握。

(2)善于总结并归纳历史问题。初中历史中专题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与考试说明的结合点等,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出清晰的历史知识线索和逻辑条理。例如,以工业革命为专题,则应用列表归纳的方式将时间、事件原因、标志、重要发明、能源、技术领先国家、意义、影响及结论等实现清楚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也可有效利用一些小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改变孤立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方式,增强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古代史中,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国历史上历代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古代医圣、诗圣、画圣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与治世,台湾、、新疆自古就是中古领土的证明等;近代史中,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与三位伟人,中日、中美关系变化,等等。

(3)引导学生对专题问题进行探析。专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整体、系统地了解某方面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与认知,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所以,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析。例如,在对我国古代一些重要迁都事件进行归纳的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统治者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教师可提出问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走的弯路,你作何感想?对美苏、美日等大国关系的变化史实中,你认为这些国家关系变化的基准是什么?”等等。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问题思考与探索的精神,提高其历史思考能力,将学生的历史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98-01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初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特点

思维俗称思考,是借助于语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是人们理解知识、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和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与创造的重要条件。具体到历史学科,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常是指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包括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占主要地位,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概括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历史思维的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趋向逻辑思维,且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在运用再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日益发展,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学习中。因此,初中阶段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在新制订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确定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总结归纳,深化教材 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和板书应力求体现知识结构。问题与问题之间过渡宜自然,并尽可能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总结归纳应使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化。

2、巧用比较 运用比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显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及事物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还可以把新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使比较零散的概念完整化,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更好创造条件。

3、关键处设疑 关键处有的是看似无疑处(如唐代乐舞,为何是风格多样?),有疑惑处(洋务派为什么要办民间工业呢?为什么没有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在关键处设疑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找出答案。

4、启发式提问 思维的问题性决定思维与问题紧密相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如在讲到伟大的诗人屈原时,就应提出为什么千百年来屈原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怀念?讲到拉美独立革命,就要启发学生总结,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现行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学内容都设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思考,适时解决。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启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激发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最旺盛。因此,激发兴趣也是历史课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所完成的活动(如识图、综合、概括、分析、比较等)需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是能够完成的。倘若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成功的希望很小,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创设历史动态情境 再现历史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电影、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这些电化教具,作为直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来创设动态的历史情境。另外,活动式挂图也可再现动态的历史情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主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 初中三年,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总体说来,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提高,是逐步提高的。如在初二要求“在听课和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到初三则提出“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围绕确定的能力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

2、重视传授思维方法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介绍具体的历史现象,并由历史现象分析本质、内在联系的同时,要把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之举一反三

第3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历史学科在初中时属于“边缘学科”,农村的家长不够重视,学生也不够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二、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作用

有人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三、抓住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它的重点所在。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四、巩固练习,关注表述

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第4篇

一、认识“误区”

一些教师认为,开卷就是打开课本、资料,抄抄便可,因此教学时只需让学生看看课本,教师讲讲资料,考试时便可以应付自如了。有些毕业班的历史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而学生则认为历史是开卷考试,复习不复习都差不多,到时候翻书找答案就行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不及时纠正,历史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历史开卷试题具有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源”,并且许多试题需参阅几个知识点,在综合分析、判断后才能确定出正确答案。只有将教学方面的认识误区纠正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

二、科学分析

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的主观思维为主,融历史知识于始终,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还要做好初中、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联系现实的抽象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提供给学生;二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强调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地划分成不同的专题。

三、有效教学

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教学,让学生多讲、多说、多做,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总结知识、归纳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熟悉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试题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学生应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在训练中不断提高答题水平。

1.选择题一般由题干与选项两部分组成,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

2.列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综合、归纳能力。

3.材料解析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分析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

4.问答题是历史考试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

四、初、高衔接

第5篇

历史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错综复杂。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是初中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初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六环节:激情导入―自主自学―合作探究―交流提升―拓展延伸―巩固提高。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为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历史,领悟这一学科的真谛。

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第一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征》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满腔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自主自学。自主自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的过程。当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后,教师可根据重点、难点设计问题:1.标记本课有关历史事件的年份、人物、地点等。2.红军长征的原因。3.红军长征的路线。4.遵义会议是转折点的原因……教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探究。教师可以帮助归纳整理。例如,在讲解《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是同时期的改革,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却失败了?”这些问题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不但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规律,而且带领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归纳和探究。最后不仅得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而且和中国历史进行了联系比较,复习了旧知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展示小组智慧。这样,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探究式学习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交流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场辩论:用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要探讨的问题之中,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推选出代表,在阐述观点后开始辩论。

例如《隋朝的统一》一课,持“隋朝大运河开通是好事”观点的一些学生从意义、影响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持“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是坏事”观点的一些学生先后从它的开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巨额物资,加重人民的负担,再加上隋炀帝的奢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的角度阐述。其他学生又从多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表现了参与的热情、思维的敏捷、有理有据。教师从多个角度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并就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进一步提出“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讨论得出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他对南北的交通乃至现在都有重大意义。使一堂课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度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由易到难,由点到面。

五、拓展延伸。现行的历史教材概括性较强,很多东西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让学生搜集卧薪尝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历史典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巩固提高。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学到的知识很重要,中学历史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学生记忆困难,特别是记忆历史事件涉及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数字归纳等方法,巩固所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六大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而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一位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奥秘、掌握规律、触摸本质。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当下的课改,花样可谓五彩缤纷,但其实质归根到底大多数也只不过是以走走过场的形式而告终。搞去搞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停留在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学生厌学的越来越多。所以,作为教师,如何想办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当前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结合我3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略谈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一)以新颖多样的导入激趣

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我常常采用这些方式:(1)用故事导入。(2)用诗歌导入。如,教“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用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导入。(3)用歌曲导入。(4)创设情境导入。此外还有用谜语导入、用图示导入、用典故导入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组织辩论赛激趣

开展历史辩论赛,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的能力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主动学到更多的知R,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三)以表演课本剧激趣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且在教学中采用表演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强化记忆,提高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剧进行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四)以讲名人故事激趣

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喜欢听名人故事。平时上课,只要课文中出现了名人,就要讲一两个那个名人的故事给学生听。名人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五)以创设问题激趣

我们可以创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解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认认真真地去阅读课文,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获取知识,此过程中老师只要稍作点拨就行了。

(六)以开展各种活动激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其中包括课堂上的抢答赛、挑战赛;还包括课外的一些活动,如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带学生参观历史遗址,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博物馆和历史影片,引导学生寻访家乡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做历史社会调查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饱满的热情,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就不难了。

二、紧扣课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我曾发现,有的老师上课时只凭自己的经验传授知识,这样最容易泛泛而谈,没有重点可言。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不知道到底要识记、理解哪些知识,更别说掌握了哪些知识。所以,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老师一定要研究课标,课堂上,尽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然,老师还可以通过精选试题给学生练习,提高学习效率。所选出的题目一定要有典型性,并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历史的学法指导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忆方法的指导,另一类是解题方法的指导。在这里说说记忆方法的指导,我觉得下列五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故事法

一个史实就是一个故事,而学生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记,效果特别好。

(二)对比法

学生对相似的事情最容易混淆,经常张冠李戴。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应该先把它们列出来进行对比、区分,然后再强化记忆。

(三)顺口溜法

顺口溜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形象,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读起来顺口,将一些历史知识采用顺口溜的形式编出来,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学生更容易记忆、巩固知识。

(四)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把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归到一起来记忆。例如,1689年发生的大事有: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或者把某一事件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进行记忆。这种方法又称为线索法或网络法,就是用一根线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就不显得零散。

(五)联系法

历史本身具有很强的联系性,知识间有多种联系。在具体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学习的板块,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去感知,去学习。

总之,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方法,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人教版历史科教材正文内容不多,较多又是提纲契领,点到为止,就留下了历史课“开放式”教学的时间、内容和要求。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实施“开放式”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

历史科的“开放式”教学应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体现教学中“先生后师、先学后教”的理念,切实让学生充分发挥动力系统,增强独学、活学的积极性,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又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从教学探究中体会到:历史课的教学,在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上,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能力上,课堂教学结构中,以及时间和过程上都有其可开放性和可开放度。

从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要求来看,教学的可开放性和可开放度较大,教材以正文基本内容为主,兼及导入框、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等,还配有图画、照片、地图、表格以及资料说明、故事梗概、正文延伸等等,学生易看易读,语句意思也能大体明白,可以说教材70% 的知识内容是可以开放的。在教学的要求上,识记的单个知识点较多,学生易抓住,导语中提的问题,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就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可开放度。随着学生主体的认识基础增多,思维能力的提高,从古代史到近代史、现代史知识的学习中,教学的可开放度是逐渐增大的。例如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的开放度就较大。让学生在课外预习时看书识图,课内个别发言和小组讨论可归纳出明朝加强君权的原因、手段、措施、过程和作用等。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如“杯酒释兵权”、“锦衣卫印”、内阁制度的基本形成、“八股取士”,这一系列都必须效忠于皇帝,这样学生就可掌握本课的知识内容了。又如学习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一・ 活动拓展》,以《家乡的明天》为题可举办一次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望畅想十年、二十年后中国农村的美好未来。相应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导学的主要方向应是必要的背景介绍,前后知识体系的处理,较复杂内容的知识归纳以及部分材料的分析等。

从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认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上看,实施教学的开放性和开放度的空间也较大。初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有从小学《社会》、《语文》等课本中得到的,有从生活中获得的,如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听父母讲的历史故事等,再加上历史知识本身前后的关联(如政治主脉线、经济发展线、军事发展线、文化传承线等),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动学习的环节中,查找资料,借助参考书、课外读物、历史名人佚事、成语故事等,旧的知识为将要学的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的能力,可以说,学生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就能学懂教材80% 的知识。另外,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有独立性、成人化、好表现自我等特征,这些都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把预习得到的有关知识提供一个或一句与当时历史有关的人物故事、名言、现象、事理等,各抒己见,知识共享,增加知识内涵,吸收更多的养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使学生磨练自己,发现自我,表现打造、完善自己并产生较强的愿望。让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教师用赞赏的话语、目光、肢体语言认可、鼓励、奖赏学生,提高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的结构设计上,历史学科应实行导学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历史虽“死”,但可以活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单课教学中可采用:(1)阅读归纳式。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按导学案的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2)追忆出新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旧知识自然推进而获得新知识。如八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一课,老师从以前所学的纠集几十万军队几万公里追剿红军,到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导致血染卢沟桥,南京大屠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抗战中的几个第一,最后取得了胜利。(3)问题串联式。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下,通过看书、小组讨论等自主的思维活动获得新知识。在综合课教学中可采用:(1)归纳比较法。如抓住经济发展线,让学生找出几个朝代(或时期)的相应知识内容,然后再进行比较。(2)讲历史故事法。即回忆、归纳、复述内容,就是把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让学生自行组织内容后进行小组竞赛式的讲述。(3)参观评析法。让学生在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观一些历史名胜古迹,进入青少年教育基地参观、听解说,然后进行评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参观纪念馆,了解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担任八路军总指挥等史实进行评述。在历史学科教学的时间和形式安排上也有开放性和开放度。“10+30”课堂模式,就是教师在一节课内,自己活动时间不超过10 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活动。课堂中,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等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主宰,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配合、解疑、监控、调节和评价。必须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一是必须让学生说,二是让学生会说,三是让学生敢说,四是让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对学生的尊重化成学生的行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和承担责任的需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课堂开放式形成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学生或表演、或评论、或歌唱、或朗读、小品、相声、独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学生的灵感、天赋在学习中发现、施展、发展、提高、创新,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放映电影、录像进行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热情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有它的可开放性和可开放度。但因教学内容、学生主体的差异而变,开放应有适当的度和量,即能放能收。应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对开放式教学中学生发现,出现的疑难问题要“竖梯子”、“架桥梁”。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全面提高。

第8篇

关键词:历史地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33-01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又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有“左图右史”之喻,今有“图文并茂”之说,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是地图图片和图画的大量使用,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应注意的因素

初中是中学生开始学习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重要阶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讲,大多数学生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的求知欲特别强,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和阅读历史地图的兴趣。众所周知,“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是中国历史的第一课,教师在讲授远古人类早期遗址的分布时,可以引导学生打开相配套的《中国历史地图册》,让学生自己找出各主要远古人类遗址,通过地图学生们很快就能明确各主要远古人类遗址所在的较精确的地理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识图填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填图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地图的特点是显示历史事件的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从东南西北的方位去观察历史地图。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要弄清楚每一幅地图所显示的空间发展的年代,如《红军长征路线图》,《渡江路线图》等图形,图幅上都没有标明时限,虽然在有关的课文中能够找到答案,但教师须做出相应的提示,使学生能及时得到明确的时空概念。培养学生识图填图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历史地图,以便更直观快速的掌握历史史实。

二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

历史地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用好历史地图,发挥好历史地图的作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有好多种,这里只对其中的几种作一归纳。

(一)地事互忆法

地事互忆法就是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相关的历史地图中找出其发生的历史地点,反之,当看到历史地图上的重要地点,便能回忆出有关的历史事件的方法。如运用《英国内战形势》图时,看到纳西比这个地点,就应想到纳西比战役这一事件1645年6月这一时间克伦威尔这一人物等;反之,想到纳西比这一事件,就应回忆出其具置发生时间及领导人物等诸要素。地事互忆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是历史地图最具体的运用方法。

(二)观察特征法

有许多历史地图的空间分布或诸地点的相对位置具有明显的特征,通过观察发现其特征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就是观察特征法。如:《西周分封略图》中,西周最初分封的六个主要诸侯国,即鲁齐燕卫宋晋的相对位置具有一定的特征。我们只要用曲线将以上六个诸侯国的都城顺次(鲁―齐―燕―卫―宋―晋)连接,便得到一个反写的“2”。通过在大脑里记忆“2”这个特征,就容易记清他们的相对位置了,空间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三)比较异同法

在教材所涉及的众多历史地图中,有些地图是同类的或者极具相似性的,我们在学习时通过观察以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化学习和加深记忆的方法就是比较异同法。如:比较《秦朝疆域图》和《唐朝疆域图》时,我们可以观察出唐朝的疆域比秦朝时更为广大,两个朝代的疆域东部都是到达东海,南部都是到达南海,西南部疆域大致一样,这是历史地图的比较求同法。同时两幅图又有不同的地方,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知道,秦朝的疆域西到陇西,而唐朝向西扩展到了葱岭以西夷播海等地;秦朝的疆域北到长城一带,而唐朝的疆域则北达蒙古高原,东北扩展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这是历史地图的比较求异法。运用比较异同法,能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辨识能力,以便记住相关的历史事件。

(四)数字归纳法

第9篇

一、“点面交叉”法。拓展历史知识内容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二、“知识串联”法。提高历史知识记忆效果

知识串联法,就是围绕一条历史线索,把有关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连接起来,系统讲清楚。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穿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三、“语文教学”法.把历史课讲深透

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讲得更加深透,取得良好的教学的效果。如,我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场景,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实践证明,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是有很多益处的。

四、“对抗辩论”法。突破历史教学难点

我在历史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对抗辩论”,破解历史教学的难点,很受学生欢迎。每次讨论前,我都要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还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一自由争论一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为了驳倒对方,学生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五、“教学技能训练”法.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侧重把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两个环节。一是精心备课。我在实践中注重“备教材”,知道“教什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备学生”,明确“为什么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备方法,掌握“怎么教”(开头、中间、结尾)。这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二是创新上课方式。我一直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突出“教”以“导”(引导)为主,“学”以“思”(思考)为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这样做,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

历史学科能力总起来讲,不外乎阅读、记忆、思维和表达四种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这样就给中学历史教学给了一个警示: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要想使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步,历史学科能力大培养和训练也更应该从初中的小学生抓起,使历史的学科能力逐步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呢?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科能力的考查形式多样,变化莫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基础知识。在通常我们所讲的能力就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这里首先强调已有知识,亦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犹如高楼大厦的根基,它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基础知识也就无从谈能力。任何考试,单纯能力的考查是不可能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之上。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准确而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有效的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方法上,以读为主,辅以精讲以助理解,从而强化记忆。教学时要注意边沿,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二、坚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

知识结构是历史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历史知识结构是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教师要站在历史学科和历史专著的高度研究教材,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教法上要以启发和导学为主,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历史之间特别是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逐章逐节逐单元进而逐本书,逐个专题地归纳和整理知识结构。教师切忌将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结构交给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良好手段退化成简单的“再现再认”教学。

三、加强历史基础理论的教学

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通过对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归纳,从而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如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是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没有具体的理论作指导,在对知识的归纳、理解和分析时都会感到茫然。如果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加之熟练的基本历史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会高屋建瓴,得心应手。在叫法上,将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史实的教学结合起来,避免单打一。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示范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心领神会。

四、加强教学改革,寻求培养学科能力的最佳途径

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把各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提高。不要因顾此失彼,也不要简单的认为阅读、记忆只属于低层次的能力而不予重视。在教学方法上要大胆改革,坚持不懈地进行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的研究和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关键是“启”和“导”,教师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而一味的将现成的知识“喂”给学生,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足够的能力,不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慢,而是教师的教法成旧呆板,教学理念老化。没有授给学生以“渔”,而只是授给学生以“鱼”。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教学语言,必要时辅以直观教具或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注意力有的放矢地设计出高难度的问题,实现“启”或“导”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五、加强基础年级教学,树立长期培养目标。

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必须及早抓起,从高一乃至初一就开始,树立长期的培养目标,按计划分阶段实施。不要将高三办成速成班或速效培训班,使学生忽然间如泰山压顶一般透不过气来。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揠苗助长,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六、加强教者自身修养,确保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师知识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自觉的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善于搜索和研究史学最新动态,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往自己的知识源泉中汲水,才能满足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

第11篇

首先,提高学生学习阅读历史知识的兴趣。

历史学科在初中时不属于重点科目,学校,学生也都并不能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找到“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例如讲到春秋时代时,我顺便提了一下《左传》里面的典故:齐国崔杼弑杀齐庄公,杀了之后,立景公为王,自立为相,新君上位,总要粉饰太平,于是令史官记录。太史记录:“崔杼弑君”。这样写崔杼当然不愿意了。杀了重写,太史官的弟弟已经明白哥哥死掉的缘故的情况下又是写了相同的记载。下场当然是一样了。太史的三弟承接两个哥哥的职务,仍旧是如实的记录下来这件事情。崔杼没有办法,这才罢了。而南史氏听说这件事情,听说太史尽死,赶忙刻好竹简,带着写好的史料要去。到了之后,听到书已经写成,这才罢休回来。给同学们讲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告诉同学们历史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同时不定时的穿插一下典故,同学们不会将历史理解为简单地时间和事件的记叙,从而在学的过程中学到历史知识。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学生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开元盛世”所形成盛唐现状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唐朝盛世为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要注重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我经常给同学们推荐的是袁腾飞老师的着作,同学们可以在笑声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时亦可以将自己的历史课们做一次结合。读书是为了学习,因此我们留下疑问,在书中寻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

再次,侧重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提出疑问,发起讨论,得出结论就需要老师进行主导式的提炼,总结。例如,我们对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到魏国最后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进行讨论。同学们很多都读过《三国演义》,因此在对问题的结论上多少有一点偏差。在同学们得出结论后,我做总结性的发言,首先告诉同学们魏晋能够统一的必然因素。比如,曹操实行的军垦田减少了民众赋税,统一北方后稳定了后方,有利休养生息。这个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蜀国诸葛亮七次对魏晋征战,劳民伤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休养……通过老师的引导,纠正同学们自己对历史人物认识的偏差,更能在学习中认识到民生的重要性,这才是我们的教之道。

最后,巩固理解知识点,博闻而非强记。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模式;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成熟,探讨的模式也越来越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也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参与到历史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感悟力。那么,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模式有哪些呢?

一、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基本流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资料,教师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学生反思其中的历史意义,进行学习探究,教师进行检测。这个流程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降低,不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构建过程,并且通过对教师创设问题的解决和突破,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构建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很多,在刚刚课上的复习旧知阶段,教师要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如刘邦采用什么方法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提问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师在构建问题时,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对于新知识在讲解时,教师可以把历史知识通过故事、成语等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讲到中国近代史时,针对公车上书,教师可以构建这样几个问题:“维新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维新派在变法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对历史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方法。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合作解决,从而使历史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明朗。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出现。它分成这样几个步骤:课前预习;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引导;总结归纳,拓展创新;重点记忆,达标测评。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给出预设好的预习内容,把预习内容进行分解,A类是一些年代、时间、事件、事件产生的原因等;B类是本课当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C类是一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创新问题。

在“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采用历史资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名人轶事、著名的历史事件故事、有关的评书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知识累积的愉悦感。

在“确定目标,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设计学习目标,把目标用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学习、解决问题。例如,在“西安事变”的教学中,学生预习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自主学习西安事变的过程和结果,合作探究西安事变的意义。

在“合作探究,点拨引导”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的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并且做“假如我是×××”的假设,设身处地地进行联想,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对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加深体会。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探究学习,例如一人扮演记者,其他学生作为嘉宾接受采访,嘉宾可以谈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等。也可以构建时下流行的穿越游戏,或以采访的形式分别向魏、蜀、吴三国派出特约记者,分别对这些国家进行报道,对这三国的领导者进行专访,让学生在重现的历史环境中去体味历史。这种采访游戏式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汇总能力。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导演或者导播出现,对于学生的解答可以进行补充,实现其引领、点拨者的作用。

在“总结归纳,拓展创新”阶段,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对一些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发表一些有创意的意见,并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比如说,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养成一种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方式,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如何评价曾国藩这个人物,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物等。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对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对人物进行点评,点评时不要囿于传统的观点,而要有创新。

最后,在“达标测评”上,主要是要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创新能力。简单地讲,评价学生不能单纯地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施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是势在必行的,进行创新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力争让自己的创新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