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原则

企业信息化原则

时间:2023-08-16 17:30:13

企业信息化原则

第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判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智能化、现代化技术也逐步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球经济被联结为一个整体。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很多家,并造成了巨大的危险,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坚持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好的参与市场经营。信息化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是基于网络建立的系统,有助于适应企业的内在需求,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统计与管理工作。但是施工企业特有的对利益的追逐,使其必须对信息化投入做出一个精准的分析,判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投资的角度衡量信息化的利与弊。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对其经济效益做出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建设,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对策,降低企业消耗。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概述

(一)经济效益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则为经济效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较多的财力,就是收益的最大化,或者以人力、劳动力的少量消耗取得相应的成果。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必然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信息化技术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资讯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信息,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一种动态模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经济收益,也就是企业信息化投资和产出的对比。一方面,信息化投入体现在实际建设的投资过程中,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实施信息技术产能与效益的分配,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之中。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包含两方面内涵:其一,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人力、物力、财力与利润之间的关联;其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际经营的符合情况,也就是信息化建设是否符合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应当遵循的原则

施工企业作为施工的主要负责单位,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复杂程度较高,在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分析原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测评模式,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而言,在理论上要保证其合理性,正确进行指导,抓住分析的要点,对信息数据、文件、资料做好整合判断,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第二,目的性分析原则。对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分析判断要有目的的进行,避免出现随意测评和无目的判断,即通过完整的评价达到企业的统计目标,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可行之处,找到利润最大的增长点,切实反映出经营指标,做好目的性分析。

第三,动态分析原则。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变动情况发生改变,基于实际指标,动态的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做出分析才是有效之策。

第四,综合分析原则。所谓的综合分析原则,就是将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集中整理与归纳。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做出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客观的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含义,以及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想要保证分析的精准性,就必须结合实际做好分析。

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在E后上的投入(D)与产出(O)进行了分析,对于施工企业这个经济实体而言,实施信息化的目的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若D/O属于(0,1),表示施工企业在工程E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相对于以前同样性质的工程,扣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利润仍有所提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施工企业下一步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若D/O属于另一种范围,则表示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要小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甚至经济产出值为负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施工企业引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并不适合本工程的应用;二是即便施工企业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在实际中有可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可能是组织机构调整不到位、管理层面信息不对等等等。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做出改变,调整信息化技术,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施工单位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是整合数据、资料,做好分析的关键,也是帮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施工企业获取的利润,工期时间来判断效益,从有形经济和无形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是一种成本判定的新模式。通过对同类工程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价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结合D/O的数据对做出数据统计,优化管理系统。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的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改进或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选择系统性指标和相关性典型数据,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02:160-163.

[2]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8.

[3]王琰,张利,刘坚.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117-120.

[4]刘晓东,刘宇衡.基于矩阵理论的信息化对提升建筑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2,04:64-68.

第2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进行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介绍了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方法、步骤,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效果等3个方面入手,比较全面科学地提出了评价一个林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方法为其建立评价模型。利用该体系可科学地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指导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所谓林业企业信息化是林业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是信息技术从一般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程,是林业企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也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林业企业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林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可以认为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评价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林业信息化必须依靠评价体系。

1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1.1评价方法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通俗地说,标杆管理就是一个确立具体先进榜样,解剖其各个指标,不断向其学习,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最终赶上和超过它的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过程。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立标杆,标杆分为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两种,其中标杆企业是指在同地区、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效益相关指标数据方面有典型特征意义的企业,作为标杆库的成员,用来构造标杆值表。而标杆值是专家组根据一组标杆企业的信息化参数值综合确定的。

在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这两种标杆都要确立。标杆值的采用主要是设立参照基准,用于林业企业确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标杆企业的确立则是为被测企业提供对比参照,便于其将具体指标与之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发现企业自身问题,为其今后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标杆的确立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主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以逐步改进测评精确度和不断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进步。由于林业企业性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因此,应设立地区、行业两级标杆,便于企业确定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改进提高;同时应根据企业性质不同,按类型分别设置标杆,如设置营林型企业标杆和生产型企业标杆,便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

1.2水平评价步骤

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筹备阶段:明确评价目的要求,选择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综合评价组。

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评价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并做出相应的评价预算。数据获取方式的设计包括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普查数据、实测数据等方式。

数据收集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采集评价所需数据,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评价阶段:按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计算评价,组织专家对权重予以确定、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并由有关部门公布评价结果。

2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标杆的确立还是林业企业自身评测都需要一个指标体系。以提供评测的具体参数标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由于信息化过程涉及诸多方面。所以需要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同时.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建设指导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方面对其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企业了解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水平。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建设确定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新情况,根据企业的新目标和新业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

2002年10月9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我国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了标准。但该标准是一套通用型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案,不完全适用于林业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林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化的基本规律和林业自身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信息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相关指标的有机组合,可对复杂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2. 1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必须以信息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林业企业的特点,借鉴已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方法,如波拉特方法和信息指数化方法,提出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②客观性原则:由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决策,因此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③差异性原则由于林业企业具有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的特点,而且林业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信息、化目标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设汁评价指标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衡量,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设定要有针对性,以反映出不同的情况。

④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林业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指标含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⑤简约性原则:即要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但各指标间应保持相对独立,不应有明显的包容关系。

⑥前瞻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以便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连续评价。

⑦导向性原则:由于评价体系具有建设指导的意义,因此应能够引导企业按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开展信息化工作,以避免浪费、走弯路等现象的出现。

⑧动态性原则: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2. 2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两部分.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对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指标则是对林业企业信息化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个层次,共6大类31个指标(见表1)。

3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3.1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庞大。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选取两组相关领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中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林业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按百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组织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2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计算

将各参数与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比较,可以得到一系列标准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尸‘二v /s.,

式中: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v—第i项参数统计得分;

s—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标准值。

将计算出的标准得分加权处理,则可得到该企业的信息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s,二艺p:·w,

式中:5,—信息化指数;

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吼—第i项指标的权重。

第3篇

【关键词】 谨慎性 会计 保守型 经济

1. 全面理解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1.1谨慎性原则的概念。谨慎性是新型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在企业会计环境的影响之下针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或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当采用谨慎的职业素质来进行判断,以稳妥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针对凡是可以进行预计的各种负债及其他的各种费用按照企业和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充分的确认和记录,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各种资产收益模式进行处理。而对没有肯定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应当按照相关的准则要求或者尽可能的采用少计和不急形式来管理,这样能够在应用中真正的做到对各种现资产、负债的含义进行处理,以免使得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各种信息出现失真问题,从而使得企业会计发展中信息的盲目性和各种决策和预测的不够合理和科学。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是通过在企业发展中保守主义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模式,但是这种保守主义却不是我们过去常说的消极保守主义,更不等同于完全保守主义。它是保守主义的“扬弃”,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在企业发展中客观性原则和分析要素针对会计人员实现客观公正的企业管理策略,确保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财务状况良好,生产经营成果能够实现其发展的需求,而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却奉行适度保守的会计处理,是结合科学技术和信息发展制度综合应用。

1.2谨慎性原则的作用。谨慎性原则的科学运用对会计信息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更是为信息价值的提高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会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的现象相当严重。各种因素和缺陷对企业发展中所带来的影响不断加剧。财政部于1996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就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和工作作风以及其他各种缺陷和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分析和管理控制方法。强化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避免管理者过于乐观估计各方面因素,有利于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另外,从宏观角度看,采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全面、更审慎地分析经济形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关系,这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创造和谐社会的需要。

1.3谨慎性原则的地位。尽管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个修正性原则,但它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之中,并成为广大会计人员长期的会计处理行为规范。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会计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景已经趋于全球化,它的协调与统一也逐步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我们要按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现状及特点,既要最大限度地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还要立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坚持我国特色,保护我国利益。

伴随着科学技术措施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在当前的应用过程中针对会计电算化流程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流动资金的合理有效。将发生的所有的予以资本化,并在受益期内进行推销,若研制未取得成功,则在抵消的失败准备后,将其计入当期费。

2. 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主要涉及到对它的谨慎程度来把握问题。我们必须在会计实务中充分体现和使用谨慎性原则,同时又要防止片面强调谨慎性原则而过度使用,甚至是滥用的情况。

首先,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由于企业所面临的会计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即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也是不同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会计政策则赋予企业一定的选择权。那么,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做到对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进行充分体现的要求,则往往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把握。笔者认为:要贯彻谨慎性原则,还是有必要在提高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同时,适当压缩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

其次,防止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但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主要是针对会计环境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提出的,所以对它的运用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绝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就会有悖于会计思想的真实性与公允性,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相反还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成为一种会计假账。例如:在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中,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将研究和开发费用在发生当期直接费用化,只有在研发成功并取得无形资产时,才可以将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中介费用予以资本化,在一定期限内予以摊销,而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披露并没有任何明确要求。尽管某项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能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处理的确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的,但是如果该项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非常巨大,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则会对当期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也必将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目前,研究与开发费用越来越体现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这样的会计政策很容易挫伤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而在其他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比如日本是允许将这部分费用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或是部分资本化的。美国虽然也要求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成本却做出了特别规定,一旦技术可行性得以确认,就可以确认该项费用为资产。认为我国的这项会计政策就是谨慎过度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进行一些改革,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也不失为好的借鉴对象。

结束语

第4篇

会计准则就是对会计工作的一种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总结,是会计在工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对会计的工作进行理论性的指导,明确告诉会计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需要对哪些项目进行明确记录,如何将工作制度化、透明化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明确会计的工作方法及工作要求,将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新会计准则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制定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梳理、调整和修订,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创新,使其更加完善,更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的财务处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明确财务报告信息中的投资者、使用者、投资金额、投资项目和投资时间等,做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相关性、准确性、可比性、形式化、重要性和及时性等。作为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性,在核算的过程中要遵循客观事实,不得随意虚构捏造数据,同时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辅表格、发票等票据不得出现涂抹、修改的痕迹。会计财务报告的信息一定要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这就需要会计在进行财务信息报告时与投资者的世纪经济需求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做好投资方与使用方的纽带作用,进行财务报告时,一定要注意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可理解性。会计在进行财务报告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形式,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并做好财务报告,形成一定的固定模式,方便会计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现状分析

在新会计准则中,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资本性的支出及划分收益支出的原则都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配比原则不是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若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会出现概念模糊不清的现象,不利于财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责权发生制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过程中,所以应该在会计总则中列出,不需要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细化分析。对于历史成本要面向未来,面向现实,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贬值或减产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措施

新会计准则对于会计工作一些新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要求和准则,由此能够加强会计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环境进行优化,保证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做到信息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进而保证企业的均衡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在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下,就需要采取措施,使会计信息质量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一)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每一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都是结合当下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的,虽然但是在制定的过程中是经过严格的把关和商讨的,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进,一些措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所以要不断关注国际经济政策的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使之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作为企业,结合国家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企业内部的财政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财务部门也要充分行使职权,监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情况,对企业内部的薪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达到企业财政收支的平衡。例如某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非常注重销售,所以对员工的销售业绩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公司的销售业绩,公司内部对销售人员的业务奖励提成所占比重很大,在2014年,该公司销售的产品中,某种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是市场上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不能上调,就会使该产品的利润率降低,甚至导致经济亏损。在此过程中,企业内部就要根据该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和盈利情况,对销售人员的业务提成进行调整,或降低提成,或将提成按比例分期发放,并在调整过程中,将该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盈利情况进行公布,保证财务的透明化。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保证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人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注意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其次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信息记录、上报的真实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对财务工作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决策,进而巩固企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做到会计信息的具有真实性,保障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而且信息一旦失真,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很多部门或者企业的执法力度不够,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处罚力度比较弱,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普及不到位,导致许多虚假的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遏制,对于信息造假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所以企业内部要扩大会计法律法规的普及范围,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互相监督,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信息造假的行为要一查到底,做到不,提高会计法律的信誉度,严厉杜绝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强化对会计行为的监督监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对会计师的工作要求和法律责任都要严格的要求,作为会计师,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做到在提交财务报告的过程中,一切按照程序和信息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报告。在企业内部,要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发现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及时举报,积极维护企业的利益。同时在执法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内部体系正常运转。公司的经济效益与公司的负责人所采用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及时引导单位负责人的行为,要懂法守法,明确相应的会计法和财务制度,强化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做到合法经营。其他工作人员要及时遏制企业责任人的经济违法行为,同时要加强负责人的报账制度的建设与管理,确保保障制度的公开性与透明化。

四、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施工企业 构建步骤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就已经有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先例了,在我国这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最初,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我们称之为“会计电算化”。直到2005年,一些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会计信息化”这一更加专业而贴切的概念。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整的基础之上,所建立的信息技术与会计科学高度融合的、完全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它能够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和网络系统,使得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的同时,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是相对于“会计电算化”提出的一个概念,二者其实并没有严格的边界,都是研究如何用信息技术处理会计数据并生成会计信息,进而实现会计辅助管理职能的。由于其所利用的信息技术不同,所形成的信息处理模式也有不同,所加工生成的信息的应用效果自然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而言,“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区别如下:一是设定的目标不同。会计信息化设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会计业务全面的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与其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而会计电算化所设定的目标是使会计业务的核算实现计算机处理。二是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不但包括传统的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而且包含了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论等思想。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基础只有传统会计和计算机理论,相对会计信息化比较初级。三是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会计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是会计业务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但是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由于没有利用互联网,就不能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虽有上述差异和区别,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各种联系。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在实现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处理之后,必然会提出对会计业务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要求,实时高效地处理信息才能够更好地辅助企业管理。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现状分析

1、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介绍

施工企业又称建筑安装企业,是指从事设备安装和土木建筑的企业,包括建筑公司、工程公司以及建设公司等。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集团管理的模式,即下属单位、项目部采用各自独立的分级核算,总公司进行汇总、合并核算。总公司、子公司的各级核算单位分别设置职能部门,项目部也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所不同的是,项目部一般在远离本部的施工现场进行核算、上报。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行业,其建筑产品、施工生产过程、经营管理都具有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特点。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既有固定性、多样性、总体性、寿命长等特点。施工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综合协作性等特点。这一系列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施工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其会计信息化应用时,应该结合其自身特殊性,进行特殊对待。施工企业的会计对象是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本文主要就会计核算来分析和探讨其信息化的应用。

2、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目前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处于手工、半自动状态的。相关部门的数据在各自的核算系统中进行独立的核算之后,以报表的形式传递到上级单位。然后各财会部根据该数据在其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中进行新一轮的核算之后,继续往再上一级传递。在这样的模式中,各级部门分别按照自己的要求、方式核算和汇报,势必会造成数出一门、格式不一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实时掌握全局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具体而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分级合算引起会计核算混乱。由于施工企业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等特点,很多企业为了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结合,直接反映其经营效果,就采用分级核算、管理的办法。但是这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原因,导致出现了数据混乱、格式不一的现象。二是工程成本的核算和工程价款的结算具有分段性。由于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如果工程结束后再进行价款结算,势必会引起施工企业有大量资金垫支,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三是资金分散造成监控不力。施工企业的自身经营内容特点决定了其项目众多、地域分散,进而引起企业银行开户较多,资金分散,这会使企业资金管理困难、使用效率低下,容易造成监控不力的现象。四是信息化水平低下。由于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很多方面发展还比较缓慢,与其他行业相比市场环境也相对不完善,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应用水平低的现象。这一问题使得管理者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不能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平台的构建和实施

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通常有两种模式,即核算型的以会计核算为主体的系统和管理型的以会计核算为主体结合会计管理的系统。这两种系统各有侧重,企业究竟是采用哪一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实施目标和原则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目标应该是,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作为指导,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高效实时、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一信息管理体系应该能够贯穿企业工程施工全过程,保证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实现整个公司资金和财务的统筹管理,最终实现在同一的信息化平台上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运作和控制。

施工企业在建立会计核算信息平台的时候,必须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进行设计和构建,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合理规范,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因此,在会计核算信息平台构建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先进性原则,保证系统在技术上、管理上都具有先进性,满足集团财务管理的需求;坚持可靠性原则,采用大型数据库、严格数据控制机制,确保数据质量可靠;坚持安全性原则,在网络配置上将数据库服务器隐藏于防火墙之后,限制信息访问人员,保证内部子系统数据的安全问题;坚持实用性原则,在满足实时监控的同时,结合企业规模,保证企业的成本效益最优;坚持易用性原则,采用同一个浏览器界面进行操作,方便简捷,易于使用;坚持集成性原则,不但提供二次开发平台,与其他系统连接,实现数据实时传输,而且采用统一规范的XML技术,保证接口的标准性和通用性;坚持动态性原则,采用组件化设计,方便扩充,实现动态设置业务流和数据流,以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坚持经济性原则,采用B/S结构,放低对工作站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环境,在满足系统目标的同时,节约系统构建成本;坚持可扩展性原则,应该保证该系统不但能够从业务上顺利扩展到ERP等管理系统,而且能够从技术上与OA等系统衔接。

2、施工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步骤

实施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具体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阶段性目标的明确。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分阶段逐步实施。而在各个阶段,都要确立明确的目标,以保证实施工作的高效完成。二是设备的配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运行,离不开优秀的设备做支持,因此配备与施工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配置设备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注意既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力,又要具有远见性。三是适应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会计核算信息化构建和实施的核心工作就是软件的开发。在此环节,企业既可以选择自行开发软件,也可以选择从软件公司来购买。这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应用成本来进行决策。通常自行开发软件周期长、成本高,但是针对性强,而采购软件周期短、成本也相对便宜,但是由于是通用软件,在使用之前可能还要进行改造。四是业务流程的再造。这一环节主要是指企业对现有业务流程所进行的适当的重组,逐步建立适应会计信息化的业务模型的过程。信息化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会计核算,还对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五是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软件有效实施、系统高效运行的前提,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企业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信息化最终走向失败。六是员工知识的更新培训。如果企业员工不能很好地了解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就无法实现构建信息化平台的效果,这是决定平台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针对员工的培训,应该是多层次的,不但要保证多数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操作,而且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能够维护平台正常运行的人才。

四、结语

会计信息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已经成为行业内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必备手段。本文首先在对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针对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施工企业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构建会计信息化平台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对我国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善平:工程施工企业中会计信息化的实现[J].现代商业,2008(14).

第6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富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

第7篇

[关键词] 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67-03

前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已经逐渐的成熟,已经成为了每个企业都需要的部分。然而,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物流企业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体现了目前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会计信息化需要的技术支持要求较高,技术含量大,对于小型的物流企业仍然不具备拥有最先进技术的能力,导致了企业难以正常顺利的进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下降。学术界针对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做了多方面的研究,纷纷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也对现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化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和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管理手段。企业为了适应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企业会计提出了新的战略手段和管理要求。会计信息化战略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针对市场与企业内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最先进的技术渠道,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会计发展水平以及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会计信息化通过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进行会计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便于管理者的决策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引进高端的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提高了数据获取和处理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能够独立运作和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具有整合性,动态性以及普遍性等特征。整合性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化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以及管理组织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会计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和使用。首先会计管理与信息管理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范畴,会计信息化主张将二者进行统一管理,是整合的主要部分;其次将会计工作流程与企业整体业务工作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然后根据外界的可利用资源进行与内部会计信息整合,促进与市场相结合的集成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动态性表现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及时性和同步性管理,一方面企业会计获取信息需要动态的进行,外界市场的变化是不断的,产生的数据和信息也是随时在更新变化,会计将实时的信息输入系统,使会计信息系统做出立即的处理反应,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管理与企业不断的内部调整相适应,企业的资源与文化变化都会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变化,这也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普遍性表现在会计信息化运用的是市场上最先进和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原则,对于会计理论,工作流程以及教育管理都使用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普遍适用在各个领域且形成了会计管理体系,促进了会计的更广泛的发展和使用。

(三)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够直接地对企业内部数据进行收集,减少其他流程的复杂性阻碍和时间浪费。同时可以摆脱传统的记账模式,充分发挥会计的优势和职能,使企业能够准确及时的对未来做出预测和谋划。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有效的利用网络环境,及时高效地掌握市场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调整,适应信息流速的快速变化,与企业融合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下,经营主体为了获取可利用的资源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制定好的目标和期望,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实行起到调整和制约的方法手段。内部组织或者企业为了保护资产和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实行从内部进行计划,评价和管理的一系列方法。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包括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环境,监督管理等要素,整体上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管理。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原则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证内部组织的合法性,财产安全性和会计信息及财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促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自己可持续性原则。其中合法性是指内部控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体系需要建立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制度的合法化;系统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不是单单对一个部分进行控制,而是要对整体系统全面整体的控制,对企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都需要进行控制管理;公平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管理需要保持公平公开的透明性方式,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奖惩兼顾,平等对待;针对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环境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不同性质的岗位及管理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及制度,确保体制的针对性,不要盲目的浪费资源;经济性原则是最进本的原则,也是企业整体发展所需要遵循的,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化水平,但是要保证正常质量的合理运作。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理想化现象,对新出现的突况难以应对,还保持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上。而企业内部运营不可能避免突发问题的产生,内部控制制度却难以及时改正和处理,面对紧急问题显得制度无法操作,同时不能完成实时的监督工作,对潜在的危险不能准确的评估,是内部控制成为空谈,实施受到阻碍,无法正常顺利实施。

三、会计信息化与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物流企业传统的战略体制,讲管理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结合,促进企业内部运转实现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也有一定的改善,不再是完全依赖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而是以计算机为主体进行操控,实现智能化的广泛使用。会计信息化也将会计部门与组织内部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方便各部门对需要信息的及时获取,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化的反作用

物流企业实现整体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化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物流企业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可以随时获取,不需要会计部门去进行全面亲力亲为的收集,只需要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调取即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部门人员无意中提供错误数据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将会计部门与企业进行整合,企业可以随时发展会计部门遇到的困境和阻碍,并且及时做出补救措施,确保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使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环境的有力帮助下发展更快更好。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新问题

(一)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现代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健全的现象。主要包括物流成本控制制度,供应链体系以及评价考核体制的不完善,对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物流是一个业务比较繁琐复杂的行业,对于成本控制也是一大难题,会计人员很难准确估算出成本的具体数值,更为甚者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这无不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整条供应链的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客户之间的不协调合作,会使整条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成为单独的个体,缺少沟通,使整体的效率低下,而且企业缺乏考核评估体制,无法对现有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更不能有效的提出解决对策,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性较差

物流企业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源,却不能保证资源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现如今许多企业的内部信息被泄露和公开,尤其是资金不足等情况,一旦成为外界众所周知的事情,会大幅度的减少客户源,同时也会有退单退货等现象,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工作质量目前整体来看水平较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没有普遍达到标准,企业的核心资源难以得到保障,企业也会随之失去核心竞争力,逐渐退出市场。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物流企业对于管理的整体水平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市场信息没有实时的监督和评价,从企业内部来看,监督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对工作岗位的监督,信息资源保密性监督,数据完整性监督,企业文化监督等等都没有做到及时和准确的进行,及时内部出现问题也不会尽早发现和处理,延误最佳时机;从市场信息来看,企业没有对外界信息随时做好监督工作,很可能错过最有利的资源和信息,对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具有延迟性,企业发展变得越来越缓慢。

(四)会计信息化使得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

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工作与整个企业的整合,由于会计部门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较高,使企业内部控制难度加大。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公开,了解信息的人员也比较多,难免会出现泄露的现象,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技术难度较大,在某些部分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衔接,这就要求其他部门对使技术有一定的了解,防止错误性操作,所以企业整体的专业化水平都需要普遍提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很难全面做到这一点,也很难进行全面的控制。

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组建运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

为了创造良好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企业需要对软硬件进行专业化组建。不断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性能的提高,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组建的同时需要建立备份系统,尤其是会计部门的工作,涉及的都是重要的财务和市场数据。避免计算机出现故障必须组建有备份功能的软件,对未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只有计算机网络环境能够持续安全的运作,才会保证信息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会计系统的开发

对于会计系统的开发首先应该建立开发团队,对核心人才进行培训和学习以及出国深造,只有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才会更加富有创造力,其次应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在设备环境下进行,只有基础足够,研发的效果才会有所进步,然后是系统的开发,开发团队针对现有软件进评估和分析,只有了解系统的不足,才会知道自己研发的目标,这样在结合自身的基础和经验。才会更高效地开发会计系统,才会使企业在最完善的系统下进行操控。

(三)完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对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受到严重的阻碍大多是因为缺乏规范的制度。所谓规范不是经营者单独可以进行设计和制定的,它需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员工需求以及市场变化共同完善,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评估和评价,其他同等行业的调研分析,员工的考察了解以及外部环境的预测,每项工作都需要所有员工分工和配合完成,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共同的制度,需要每个人认可和落实,否则会成为空有的摆设,所以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不断的完善,力求建立最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风险管理,目前风险管理制度基本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员工和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企业应该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针对风险管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普及,加强员工对风险的防范,只有大范围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才会增强员工及时的发现,并且能够最快的处理和预防,这样企业的运营才不会由于风险受到危害。

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充分的强化了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的使用,对现代企业适应市场需要做出了重大贡献。针对会计信息化战略,需要高端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技术支撑,才能够顺利的实施,同时目前的物流企业基本的内部控制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制度体制还尚不完善,不适合会计信息化的运营和操作。所以只有加强了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针对潜在的风险和阻碍加以有效及时的控制,在此基础上,会计信息化才能够正常的建设和运行,同时也会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进行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本文的研究已经揭示了现有物流企业存在的弊端,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为了促进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的广泛普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所以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参 考 文 献]

[1]孙惠娟.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5(30):80-82

第8篇

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在理论上的一种概括,是所有会计工作者需要遵循的规则及其指南,可作为衡量会计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

(一)权责发生制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它作为会计活动的基础,不应该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进行细化,而应该存在于总则中列出。权责发生制在整个会计过程中都有所贯穿,这种制度是相对于收付而言,隶属于基本大纲中的制度,具有较强的统领细则的作用;

(二)历史成本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在对资产进行重新定义时,划分历史成本于会计计量的属性之中,并且在新资产对会计计量作出要求,应面向未来。

(三)配比原则不再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在会计实务中,构成企业营业利润的主要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配比原则并非是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防止出现概念模糊的情况,配比原则就不该存在于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不过其实质在企业的会计活动中依然存在。

二、我国会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报表失真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由于会计信息处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导致数据报表发生错误,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会计信息处理中,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环境,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而是选择了不规范处理、自由操控,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投资者的利益。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当前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规范等也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发展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也是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经济市场中,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形象,进行会计信息造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3.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足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比性体现为:信息披露不规范的不可比;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自由选择导致的不可比以及上市公司审计水平和标准的不一致的审计报告的不可比。即使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信息含量也不一致,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行业信息数据库,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比性因缺少参照物,造假技术和成本要求降低,为造假提供方便条件。

(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的原因

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在企业发展中,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差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企业法律、法规及制度等综合因素,导致会计信息质量较低。从企业的内部控制角度进行分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保障和基础,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三、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升途径

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优化内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企业的内部环境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将企业的内部环境优化,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要形成相互制约、平衡的关系,加强对企业内部高层的教育、培训,提升企业领导层的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加强企业员工的控制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自觉的进行自我约束,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推动计划进行调整。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推行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风险评估制机制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加强风险评估,可以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保证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中风险的预防,针对企业发展中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因素进行评估,建立预警体系,减少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建立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意义

财务会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为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既然如此,就离不开信息。所以说,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一定要有固定的和严格的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和重要性等八项原则。下面简要分析一下。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做账时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保持可靠和真实。

会计人员做账时不能虚构业务和数据,不应受相关人员的主观意志影响,应与企业的经营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客观依据,不主观臆造,使数据正确精准,手续齐全,资料的来源真实可靠完整。

比如企业从银行借来二十点四五万元,那么企业就应该同时增加二十点四五万的银行存款和负债,而不能记成其他的数据或是不记录。再比如,固定资产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以后,应该计提折旧,发生减值的话,还应计提减值准备。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生活中,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并不完全等同于它们的法律实质。为了使会计核算能做到真实准确,会计人员做账时应该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进行核算。最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时。此时企业在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与该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该企业在经济实质上拥有实际控制权。所以应该将该资产视为企业所有,计提减值准备等等。但在法律上,该企业可能已经拥有了该资产的所有权,也可能没有。坚持此原则可以使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记录与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保持一致。

相关性原则。是指是指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财务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应该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

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那么会计人员就不能提供其他企业的经济信息,或是不能提供该企业与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无关的信息。可见,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那么就不满足相关性原则。

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

一、纵向可比是指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经济信息具有可比性,横向可比是指同一时间段下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举例来说,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方法和手段如果经常变更的话,纵向可比就不能进行。只要交易或事项相同,就应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

及时性。企业记录经济信息提前或是延后都不行,应当及时。

比如,企业的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在4月21日,那么会计人员既不能在4月10日就提前估计记录,也不能拖延到5月才记账,否则就违背了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如果过时,其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为使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能让使用者明白,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会计信息首要的要求就是可理解性。比如数据不能出错,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容易使信息使用者明白。但是信息使用者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即是对谨慎性原则很好的解释。因此,谨慎的态度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比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中,加速折旧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再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这一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体现。但是,会计准则却不会允许企业滥用这一原则。比如企业提前一年就大幅度计提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以后年度再转回。这是计提秘密准备的行为,应该避免。

重要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为了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信息,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应该着重反映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等有重要关联的信息。对于不是很重要的信息,可以简化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项经济业务的数量已经占很大比例或是对企业的决策有重大影响,则就会被认为是重要信息。可见,信息的重要性是从质和量的角度划分的。而且,一般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经验。

二、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有重要意义

首先。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是会计人员记账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它们影响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对会计决策的判断,从而进一步可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当会计信息符合这些质量要求时,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次,坚持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使会计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化,也可以健全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做账时使会计信息更加规范化。

最后,可以保持会计信息前后一致,客观上促进会计工作自身的发展。如果会计信息没有这些固定的质量要求,会计人员做账时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会计信息就不能保持一致性,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发展。

三、结论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的这些质量要求非常有必要和重要,会计人员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第10篇

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体系必须作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 基本原则 基本假设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特征,便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与环境相适应,会计是千秋大业,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强了。

一、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的情况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暴露出很多缺陷:

1)忽视了”软资产”的价值。”软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特征在于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若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甚至被排除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之外。wWW.133229.Com

2)不能提供投资者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投资者迫切希望会计信息能直接用于决策,以求得盈利多、损失少。而将历史性会计信息用于决策时,往往有”时过境迁”之感。

3)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和信息共享,企业获取资产现时成本、重置成本资料的来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时性也大为增强,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

2、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原则,是有关收人人账时间确认的原则。传统收入确认原则的最大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

传统收入确认原则更确切地说是营业收人的确认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较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另外,产品的个性化和网络商务的兴起,使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信息沟通更为畅通,产品的销售风险大为降低,资产置存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因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确认应由单一的”已实现”标准向”已实现或可实现”标准转化。

3、费用配比原则

在传统会计的费用配比原则下,首先应确定成本是否已经消耗。末耗成本仍具有未来经济效益,应作为资产处理,而已耗成本则应予转销。已耗成本与营业收入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根据因果关系直接配比;②系统和合理地分摊;③立即确认为费用。配比概念是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权贵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传统会计的支柱原则之一,它是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受到较大的挑战,其原因主要表现夺: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有效评价。而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创新、扩散的速度很快,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净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其数额的分配是依据假定关系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收益结果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5、充分披露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济风险的加剧,充分披露原则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范围不断扩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会计既可作货币性计量,又可作非货币性计量;既可定期报告,又可实时报告,通过多元化信息的提供,使充分披露原则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研究出发点,但假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1、会计主体假设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

2、持续经营假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4、货币计量假设

(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便是佐证。

第11篇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规范、有序、有效的企业信用体系,构建以诚信文化为核心、以信用制度为载体、以信用记录为依托、以信用监管为手段的企业信用催生、成长和维护系统。要面向市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运用市场机制,强化信用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银行系统信贷评价登记系统、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工商登记年检等系统的作用,培育以企业为主体、服务全社会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企业信用标准体系、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企业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企业信用信息披露体系、企业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并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提升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具体为完善六个体系:

(一)企业信用标准体系

信用标准(creditstandard)是指当采取赊销手段销货的企业对客户授信时,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要求的最低标准,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坏帐损失比率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国际通行的”四等十级制”评级等级,具体等级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从”aa”到”ccc”等级间的每一级别可以用”+”或”-”号来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级内的相对高低。如aaa级的含义就是“信用极好”,表示企业的信用程度高、债务风险小。该类企业具有优秀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佳,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极小。企业信用标准的设置,直接影响对客户信用申请的批准与否,是企业制订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环。

(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征信是指在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的主体的信用记录、经营水平、财务状况,所处外部环境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偿债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价。企业征信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对履约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进行的一种综合分析和测定,它是市场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务。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信用关系日趋复杂,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日益深远。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将更快地融入全球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保障体系,及时揭示和预警信用风险,才能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企业信用信息传播体系

互联网是目前最好的传播平台。其优势是传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时更新以及查阅检索方便等。其次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从企业信用体系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来看,应该及早着手建立全区联网甚至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状况咨询系统,以方便广大用户对于信用信息的消费需求。

(四)企业信用监督管理体系

企业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层级结构。应该成立企业信用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企业信用自身、企业信用服务体系、企业信用网络平台建设等。同时由各级企业主管部门建立相应的信用信息采集鉴别和传播机制,实现企业信息的标准化生产、标准化传播和全方位供给。大型企业内部必须设立信用管理岗位,以协调本企业信用管理事务。

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

1.市场化原则。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形成信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

2.法治化原则。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法治化原则,要在国家有关法律的规范之下进行,同时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赋予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根据实际制订符合地区实况的与信用建设相关法规条例,推动企业信用状况在法治化轨道上逐步改善。

3.系统性原则。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调动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第二,需要从信用标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交换、信用信息消费以及信用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4.“三公”原则。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尤其是信用评价环节一定要贯彻公正原则,防止由于某种经济利益而扭曲评价结果;在信用市场监管和对失信行为的处罚方面要坚定贯彻公平、公开原则,以推动企业信用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诚信文化建设。企业信用建设的根本环节是对诚信文化的传承发扬。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办企业的基本准则,不断培育信用文化,让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

2.法律法规建设。法治的完善和法治精神 的培育是现阶段企业信用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信用机制建设的必然选择。

3.信用评价标准的建立。评判一个企业是否诚信,诚信度又如何,这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从实践来看,一个企业未来是否诚信,我们很难准确判断。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其过去的历史信用记录,量化其诚信度。因此,建立信用评价标准的目的是通过考察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来对企业将来的信用行为进行预判。

4.信息平台建设。对于企业信用信息的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畅通的信息系统来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并作出是否能够履约、履约的能力如何的判断。因此,只有把企业信用状况统一集中到同一能够方便查阅的信息平台上,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管理、监督、服务体系建设。监管和服务,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企业信用标准需要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主持并会同行业协会来制订;信用评价的实施都需要市场中介机构去完成;企业信用建设的全过程都需要政府、中介机构、自律组织、企业员工、消费者、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的监督。

6.构建信用促成维护机制。如果没有“守信者受保障、失信者受惩罚”的机制,企业信用建设将是苍白的、空洞的说教。因此,企业信用建设中,必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受损”的现状,形成信用资产保全机制,提高信用资产的收益;形成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增大失信者应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第12篇

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体系必须作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 基本原则 基本假设会计论文发表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这种大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特征,便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与环境相适应,会计是千秋大业,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强了。会计论文发表

一、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的情况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暴露出很多缺陷:

1)忽视了”软资产”的价值。”软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特征在于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若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甚至被排除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之外。

2)不能提供投资者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投资者迫切希望会计信息能直接用于决策,以求得盈利多、损失少。而将历史性会计信息用于决策时,往往有”时过境迁”之感。

3)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和信息共享,企业获取资产现时成本、重置成本资料的来源增多,成本下降,可信度和及时性也大为增强,历史成本计价模式的相对优势在降低。

2、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原则,是有关收人人账时间确认的原则。传统收入确认原则的最大弊端在于收益揭示不完整,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

传统收入确认原则更确切地说是营业收人的确认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较高的增值性,忽略其置存收益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另外,产品的个性化和网络商务的兴起,使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信息沟通更为畅通,产品的销售风险大为降低,资产置存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因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确认应由单一的”已实现”标准向”已实现或可实现”标准转化。

3、费用配比原则

在传统会计的费用配比原则下,首先应确定成本是否已经消耗。末耗成本仍具有未来经济效益,应作为资产处理,而已耗成本则应予转销。已耗成本与营业收入配合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根据因果关系直接配比;②系统和合理地分摊;③立即确认为费用。配比概念是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权贵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传统会计的支柱原则之一,它是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受到较大的挑战,其原因主要表现夺: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有效评价。而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创新、扩散的速度很快,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净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其数额的分配是依据假定关系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收益结果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5、充分披露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济风险的加剧,充分披露原则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范围不断扩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会计既可作货币性计量,又可作非货币性计量;既可定期报告,又可实时报告,通过多元化信息的提供,使充分披露原则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研究出发点,但假说不是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1、会计主体假设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

2、持续经营假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4、货币计量假设

(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样就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便是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