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3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绿化;植物搭配;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选景作用就充分显现出来。那些具有观赏价值、色彩丰富、生长稳定并且抗逆性比较强的地被植物开始被大量应用在园林绿化建设当中,这也成为了园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运用多种类的观赏植物,多层次地进行园林绿化,使得地被植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 常见地被植物种类
地被植物的种类非常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通常情况下,地被植物一般按照其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并结合应用价值来进行分类。因此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整体把握、具体分析。
1.1 草花和阳性观叶地被植物
草花和阳性观叶植物一般生长比较迅速,蔓延性高,色彩丰富艳丽、精巧而又雅致,在园林绿化应用中不耐践踏。它们的风格一般以粗放为主,在地被植物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喜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草花和阳性观叶地被植物就会显现出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这些地被植物主要在园林中的主要景点中使用,如松叶牡丹、香雪球、二月兰、非洲凤仙花、四季秋海棠、萱草、丛生福禄考、半枝莲以及三色堇等。
1.2原生阔叶地被植物
原生阔叶地被植物一般为多年生双子草本植物,繁殖比较容易,病虫害比较少,管理也比较粗放。这些地被植物一般被应用在公共绿地中。如马蹄金、炸酱草、白三叶和车前草等。同时,那些观赏价值比较高、颜色比较丰富、生长稳定且抗逆性比较强的阔叶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设计建设中。
1.3 藤本地被植物
按植物学定义,只要和地表接近,生长高度在60公分以下的草本植物均属于地被。藤本地被植物的多数枝叶一般贴地生长,蔓延比较长,覆盖面积是矮生灌木的几倍,具有其它地被植物所没有的覆盖优势。藤本地被植物可以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木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大部分都具有匍匐性质,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和金银花等。
1.4 阴阳观叶地被植物
阴阳观叶地被植物耐荫,一般适应于阴湿的环境,叶片比较大,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阴阳观叶地被植物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它们一般栽种在庇荫处,可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如冷水花、常春藤、沿阶草、粗劣草、八角金盘、洒金珊瑚等。同时,那些叶形优美、耐荫能力强的虎耳草、蕨类植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薄荷和藿香等阔叶型观叶植物也被人们逐渐关注。
1.5矮生灌木地被植物
矮生灌木地被植物多数生长于向阳处,茎枝一般比较粗硬,枝条开展、茎叶茂盛、匍匐性强、覆盖效果好。由于矮生灌木地被植物的生长期比较长,并且不用年年进行更新,管理也比草本植物粗放,移植、调整也很方便,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修剪进行矮化定向培育等,一般多用以阻隔及界定空间。如小叶黄杨、六月雪、栀子花、南天竹和金山绣线等。
1.6 矮生竹地被植物
矮生竹地被植物叶形比较优美典雅,多数耐阴湿,有很强的抗性,适应能力非常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并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其多被应用于林下,广场,小区或公园中。如菲白竹、凤尾竹和翠竹等。
1.7 蕨类及苔藓地被植物
蕨类及苔藓地被植物种类比较多,一般适应那种阴湿的环境中,如肾蕨、巢蕨和蓝草等。蕨类及苔藓地被植物经常被应用在阴湿处,尤其是在与自然水体和山石结合处应用的比较多。
2 常见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时要以总体布局为要求,注重园林中植物群的层次分明和突出主体特征。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能突显出整体美,起到一个衬托主要景色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时一定要与园林主体植物相协调起来。
2.1 高度搭配要适当,起到衬托作用
一般来说,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植物群中处于最下层,主要起到一个衬托景观的作用,突显绿化造景的功能,以乔木、花灌木与地被植物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果。如果园林中的种植地比较开阔,上层乔灌木相对比较稀少和疏松,并且植物的分枝点比较高,园林下方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较高的地被植物,如水仙花、常春藤、山葡萄、水鬼蕉等。如果园林中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上面的乔灌木分枝点又比较低,可以用一些比较低矮并且容易匍匐生长的地被植物种类,如景天类、地稔和筋骨草等。
2.2 色彩搭配要协调,突出景观效果
地被植物一般具有色彩亮丽且颜色鲜艳的特征,其分为红色、黄色、白色、橙色、紫色和蓝色等色系,如果在园林绿化应用中搭配得当,将会使园林形成一个多彩多姿、斑斓绚丽的景观效果。如紫色的飞燕草、粉色的福禄考、初夏盛开的毛地黄与紫花地丁等。在园林绿化中,上层的乔灌木为落叶树种时,可以选择一些一年四季常绿的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麦冬、石竹以及常绿彩叶灌木地被植物。如果园林中的上层乔灌木为常绿的树种时,可以选择用一些耐阴性比较强、花的颜色比较明亮并且花期比较长的地被植物,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和美人蕉等。如果园林中的上层乔灌木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色叶或在季节开花的植物时,下方的地被植物的开花时期和花色要与其遥相呼应。如果园林上层的乔灌木为香樟和雪松等植物时,下面的地被植物可以配置如鸢尾、玉簪、萱草和马蔺等宿根观花地被植物与之相呼应。
2.3 观赏时期要互补,避免观赏空白
在园林绿地中,由于二月兰属于耐严寒植物,而紫茉莉属于耐酷暑植物,因此在种植这两种植物的时候一定要混合种植,各突出不同的花期,二月兰在2—5月一般开淡蓝色的花,紫茉莉在6—10月一般开紫红色的花,两者混合搭配延长了园林绿地中的花期时间,使园林地面三季都有花期相伴。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那些叶的形状相似的麦冬类、葱兰与韭兰等要与石蒜混合种植,或者以地被植物的叶子相衬托,或者以地被植物的花色相搭配,从整体上起到一个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在园林绿化中也可以将石蒜与马蹄金和金叶过路黄等混合起来种植,如在园林林路两侧,在佛甲草、蔓长春花等地被植物中大量地配置一些石蒜植物,在开花的时候各种不同的配置有着不同的韵味和景观效果。
3 结语
当前,地被植物从人们对其科学合理地利用中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相信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可以作为经常使用的植物品种,不仅能够在园林绿化中基本存活,从而达到园林绿化目的,还希望能够通过人工的科学栽培与种植,使地被植物能够适应园林中的不同气候条件,在这些不同环境条件下展现出不同的自然美。事实证明,在园林中要想形成一处美丽动人、香气四溢的景观效果,地被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在园林有限的绿化空间中发挥出最大的景观作用,实现园林绿化植物的多种多样性,便于在园林绿化中科学合理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施春丽,张汝杰.地被植物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12(04)
[2].彭春瑛,彭山英.园林地被植物及其配置方法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4)
关键词:园林;桂花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各地园林均有,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桂花一般在金秋时节盛开,以花香胜,但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唯桂花清可绝尘,浓能溢远,故人们都说“桂花馥郁”。因此,桂花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1]。
1、桂花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在基本满足桂花习性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这三项原则要求,与其他树种进行一种合理的搭配,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2]。
1.1因地制宜
根据需要把桂花尽可能地配置在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要适合桂花的生长,而且同时也要适合与桂花搭配在一起的其他植物的生长。
1.2层次错落
在以观赏栽培为主要目的的园林中,桂花的层次安排显得非常重要。通常第一层是树冠衡疏的阳性落叶大乔木,第二层是骨干树种桂花,第三层是比较耐荫的落叶或常绿的花灌木,第四层是耐荫的地被植物。有了这几个垂直层次,地而不同空间的光照和地下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绿化覆盖率大为增加,并实现“黄土不见天”的理想效果。
1.3季相变化
一般是指植物在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的周期性的物候变化,例如发叶、开花、结果、落叶等等。它对组成景观效果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桂花是常绿阔叶树种,花期较短,花朵又小,季相变化不很丰富。为此,需要和其他树种合理搭配起来,以充实景观内容。由于桂花常绿,所以与其混交的树种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既要有乔木类,也要有灌木类;既要有花木类,也要有果木类;既要考虑到时令上的衔接,又要注意到色彩上的协调等等。这样,才能起到众星捧月的理想效果,使整个园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气象万千、绚丽多彩的动人景观。
1.4背景烘托
背景是衬托主景和配景的物体。桂花常绿,枝下高度又低,作为一些落叶花灌木的背景树是非常适合的,可以衬托出配景花灌木的婀娜多姿。同时,桂花树身较低、树冠圆整、叶色明亮,倘若使用一些树身高大、叶色深暗、或有红黄叶的秋色叶树种,作为桂花的背景树,则可充分衬托出主景桂花的特色。
1.5民族传统
桂花在我国古代就有应用,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我国人民常把秋桂与秋月联系在一起,编喻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我国旧时庭院,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庭栽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桂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把它视为崇高、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以桂花、月亮为题材,创造了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此外,“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等对植方式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配植手法,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的这些艺术风格[3]。
2、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法
2.1传统布置手法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特别是江南私家庭院中,树木的布置一般来说以2种方式为主:一是用同一树种种植成林,如怡园听涛处的松,留园闻木犀香轩前的桂花等。二是用多种树同植、配植,如同作画一样,对于树木的习性、色彩、花期、姿态及种植的环境均有较高的要求。私家庭院中的造景是以文化意境为欣赏要点、以个人审美为主,种植手法比较单一,桂花景观的营造脱离不了上述局限,总体来说均以丛植和群植为主,双桂流芳(或称双桂当庭)的传统对植手法在古典园林中也时有出现。
2.2公园中种植方式
在公园园林景观施工中,与传统的布置手法相比,公园中桂花的种植方式更为多样,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桂花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枝低,且枝叶浓密,树姿端正,作为障景材料十分合适。不仅可以遮蔽瑕疵,还有区隔空间、引导视线等作用。例如广西很多城市都利用桂花的独特之美来布置了一个由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从而使整体空间具有多重性,不仅满足了游人不同的心理需要,而且打破了大片草坪所形成的单调感。在桂林市很多公园水榭景区南面入口处即以桂花、小竹为障,随曲径转折,引导视线左右往复,使景观步步不同。并以高大的乌桕和散置的山石作前景,框出西侧水面和水榭一角,使景物若隐若现。由于桂花的树形较小,就使东侧优美的林际线和侧影横斜的湖岸景色得以展现。越过桂、竹屏障后,水榭、假山、湖面展露眼前,令人豁然开朗。桂花还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成林或成列种植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消除噪音的作用。在公路、铁路沿线、机场及机械噪音较大的工厂附近合理种植,应当会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
2.3其他应用形式
桂花在园林中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应当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如在栽培方面,桂花的发枝力强,耐修剪,可以选择抗性更强、叶形较小的品种作绿篱种植。若对开花不大,桂花作为香花绿篱比现有的许多绿篱植物更优,并可在整形(造型)栽植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例如:扬州市蛰园中在两厅之间掇湖石为山,架空突起而孤立,在依山傍岩处种植了1株大桂花,郁郁葱葱,是古典园林中以桂花为主要观赏对象时少有的孤植的例子。而现代孤植树有单纯作为构图上的孤植和遮荫及构图相结合的孤植2种。其中孤植树的构图位置突出,以具备以下条件者为佳:体形巨大;开花繁茂;花有香气,且香味最好浓郁;树冠轮廓有变化;叶色具有丰富的季相变化。结合桂花的栽培水平与园林中常用孤植树种的情况可知,桂花孤植作主景树或庭荫树也是很合适的。
关键词 植物造型;园林绿化;应用形式;应用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13-02
植物造型是园林美的重要要素,园林中的植物造型经过了设计构思和规划安排,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随着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大量应用,新的应用形式与技巧不断出现,植物材料的应用种类也非常丰富。园林植物的艺术造型可以增添形态美感,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1 植物造型的概念及特点
1.1 概念
植物造型充分利用自然界树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虚实疏密、强弱刚柔。技术人员采用植物造型技艺,打造出美妙的植物造型艺术形象。植物造型汇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艺术精华,融园艺学、文学、建筑学等于一体,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自然的追求[1-3]。
1.2 特点
造型种类取材广泛、多种多样、形态各异,视觉感强、观赏性高、实用功能性广、具有艺术美,同时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色彩。
2 常用的植物造型种类
2.1 乔灌木类
乔木与灌木类植物的相似点就是用于造型的植物材料应具有生长速度适中、抗性强、耐修剪、枝条柔软、枝叶细密、萌芽力强等特点,如罗汉松、马尾松、银杏、圆柏、雪松、紫薇、桂花、垂丝海、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蜀桧、火棘等。
2.2 花卉藤本类
藤类植物一般选择攀援性好、枝叶细密、抗性强的植物,包括扶芳藤、爬山虎、凌霄、金银花等。利用花卉做成的植物造型,通常选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的一、二年生花卉或多年生花卉,常见的有万寿菊、海棠、矮牵牛、三色堇、彩叶草、小菊类等。
3 植物造型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较多,可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植物图案3个类型。其中植物建筑包括拱门、绿篱、棚架等;植物雕塑包括几何造型、动物造型等;植物图案主要指模纹花坛。
4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的应用技巧
4.1 层次营造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否引人注目,关键是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配置。在临沂地区一些道路旁边的园林绿化通常是上层常用雪松、大叶女贞等高大乔木,中层用龙爪槐、紫薇、紫叶李等中小乔木,下层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蜀桧等修整好的灌木类。有的道路还会有更多层次,最下层用三叶草、矮牵牛等。对于地势较高处可以种植修剪独特的独植大乔木或者丛植的中小乔木,既能增强地势起伏,又能衬托出植物的俊秀挺拔[4-7]。
4.2 形状分配
植物不仅身形多样,姿态也各有千秋,球形、圆锥形、柱形、塔形等应有尽有。进行植物配置时,可根据植物形状,结合叶丛疏密度和分枝高度来构成封闭、半封闭、覆盖、开敞和垂直等空间形式。如道路分车带多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开敞空间,陵园、公园多选用松柏类常绿、外形整齐的树种构成封闭式空间。
4.3 删繁就简
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对植物进行修剪,并进行艺术组合。一般造型力求精简,避免过于复杂。单株植物造型应保持单纯而避免单调,植物群植造型应保证简洁且富有特色。
4.4 巧用色彩
植物品种较多,色彩丰富,主要包括造型背景及造型植物本身的色彩处理。植物建筑和植物雕塑大多选用非绿色及天空作为背景,若选用绿色作为背景则需要注意颜色的层次,突出绿色植物造型,或应用色彩丰富的花盆与之配合,提高造型的色彩丰富度。同时,应巧妙地对植物进行搭配,表现植物真实的自然色,表达丰富的造型内容,展现植物造型的原生美感。但也应注意在植物造型搭配中对植物色彩进行提炼与归纳,增强色彩对比的同时,提高色调的协调感,突出主次、加强呼应。同时做好植物花期衔接工作,让植物造型色彩变化自然和谐[8-10]。
4.5 注意养护
植物配置必须因树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特性、生长位置、土壤状况等合理养护,同时还应与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配合进行。植物本身有很强的生命力,生长过程中其形态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使得造型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5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植物造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美化和生态作用,同时优美的造型又给人们生活的城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植物造型在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种类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能够大大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从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到调整、舒缓。
6 参考文献
[1] 过元炯.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陈远吉.景观植物造型与配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 朱瑞琪,宋宇栋.植物造型在园林中应用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8(6):19-22.
[5] 王瑾,倪庆斌,陈岩.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3):66-68.
[6] 黄玉华,刘艳,刘丹,等.园林植物造型类型及方法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9):131-132.
[7] 朱晓璐.浅谈园林中的植物造型[J].大众文艺,2011(15):78.
[8] 叶晓英.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打造植物造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78.
1.1四大配置原则
1.1.1调和原则。
植物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中,应使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以使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进而使人从中找到平静、舒适、柔和而愉悦的精神享受。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从视觉上给人强烈的感觉,以使人从中感受到兴奋及奔放。
1.1.2韵律感及节奏感原则。
对于比较宽阔的道路,可在其两旁以等距离或不等距离间隔地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行道树,其行道树之间也可按一定距离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灌木球或小灌木,需注意的是,各种植物之间具有一定节奏或韵律,这样才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感,从而对人们的情操有一定的陶冶作用。
1.1.3统一原则。
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使植物的比例、形状、线条、质地以及色彩都有比较一定的变化或差异,使人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有一定的活泼性。另一方面,也不要变化太多,以避免整个植物看起来会过于杂乱,从而给人心烦意乱的感觉。总而言之,既不能过于呆板,也不能过于杂乱,既要在统一中求变化,更要在变化中求统一。
1.1.4均衡原则。
质地粗厚、枝叶繁茂、体积庞大、数量繁多以及色彩浓重的植物品种,通常会给人带来厚重的感觉。反之,质地细柔、枝叶稀疏、体积纤小、数量简少以及色彩素淡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盈之感,因此,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先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以不对称式规则或对称式规则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1.2遵循生态学原理
对生态园林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园林的概念得以充分体现。①遵循生物多样性。全球的大部分植物群落都是由多种植物和其它生物共同组成的,因此,把植物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时,为了符合自然规律,为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生物的多样性引起重视。②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为了使植物能够较好地适应自身环境,应根据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及植物自身的特点对植物进行配置。对于从外地引进的植物,对其有比较深入地了解或研究后才能进行推广应用,而对于乡土植物,由于其对本地环境已有一定程度的依附性或适应性,因此,可在园林推广应用。
2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手法
2.1层次与背景
为了有效避免生态园林中景观的配置出现单调现象,应使用绿草、花卉、灌木以及乔木等多种植物从多层次的艺术手法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配置,此外,为了使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应选用花色或花期不同的植物分层相间配置。
2.2衬托与对比
植物品种不同,其在形态方面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根据植物颜色、形态以及高度等对其进行配置,以使之形成衬托或对比,从而在使其观赏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需注意的是,为了使植物间能够保持一致性,最好不要把形态或颜色相差太大的植物进行组合。
2.3韵律与起伏
对于狭长形地带及道路两旁,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空间的转换变化以及立体轮廓线的纵向特点,以在最大程度上使植物高低间的组合能够做到起伏有致,以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韵律感,有效避免配置中出现呆板现象。
2.4均衡与动势
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姿态,如合欢、榆树以及松树在风的吹动下,具有一定的动态美,而臭椿以及石楠等则长得比较简约,常能给人带来均衡的感觉。把植物用于生态园林设计时,除了要使植物之间、植物和周围环境之间保持一定的协调性,还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及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使之在园林中具有一定的均衡性。
2.5植物配置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尽量避免出现类似、单调以及造作的情况,应使人在观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活力及春夏秋冬的变化。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以“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为设计准则,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初春可选榆叶梅、桃花、丁香、迎春等,晚春可选棣棠、玫瑰等;初夏可选朱槿及各种野草花等;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可选海棠、山里红、枫树、银杏等;冬季可选柏树等。②对数目进行配置设计时,通常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数目,根据树种的搭配,通常把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根据树叶大小,通常选择阔叶树,此外,通常配置草坪,并选择多个品种进行植物种植。需注意的是,为了颜色的协调性,通常把常绿树种的比例控制在1/3~1/4。③为了生态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进行配置时,通常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及观赏性的果树或药用植物,这样当人们到园林中游玩的时候,就能给其一种舒适之感。
3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对植物的生长特性(如花期、落叶季节等)有一定了解,以使植物的配置能使生态园林中的景观在每个季节中都表现其独特的美感,阔叶树在寒冷的冬季中处于落叶状态,因此,把阔叶树用于园林设计时,应以一定比例把其和针叶树进行组合种植,以使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在园林中能够得到充分展示。②把植物配置用于生态园林的设计中时,应对绿地进行合理利用,遵循生态原则,根据绿地的自然情况以及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树种,以使植物间的组合形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形式,然后根据植物群落生长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护理,以使之能够通过自身的作用形成一个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植物群落系统。③当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出现病虫害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受到污染,尽量不用或少用杀虫剂以及化肥等有化学成分的药剂,应尽可能通过生物学方法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④外来植物的成活率在迁移及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所降低,因此,把植物用于生态园林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乡土植物,这样既然使植物的成活动率得到有效保证,又能避免出现外来物种可能会给本地物种带来侵害,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园林的建设成本。⑤在生态园林中营建耐践踏的开放性草坪,以为出现灾难时提供一定的避难场地,而且这样也能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结语
关键词: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中西方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植物是景观中的“魂”,有它景观才会“活”。可知:景观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的设计。应从不同的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风景。一个好的园林作品需要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植物和环境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园林设计者,必须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和配置,使它和周围环境相互衬托,形成一件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使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因为它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因此了解植物的配置及其造景至关重要。
在生活中,植物和空气对于我们同样重要。从窗台上的花盆到公园和森林,它们在我们的日 其他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植物王国中几乎没有其他种类像藤本植物(又名攀缘植物)那样寻常而又广泛。它们有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视不同的种类顺着墙在房顶、花园、庭院、广场以及沿街生长,将我们随有植物点缀但常常显得平淡无味的生活环境装扮的有如仙境。藤本植物堪称真正的园艺师,因为它们不仅能够自下而上生长,还能自上而下悬垂,以及横向斜向生长,甚至坏绕牵引架接。它在现代城市绿化,特别是城市垂直绿化中运用十分广泛。
1.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作用不同
1.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造景区分人的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人分尊卑贵贱,而植物材料的运用也如此,由于皇帝地位的尊贵和其所拥有的特权,使得皇家园林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考究而别于私家园林。如:松、柏长青,在皇家园林中象征皇帝长寿、江山永固。
1.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西方古典园林通过植物造景丰富园林景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都是西方古典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花卉则是西方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风景园的池塘、湖边、河旁等水体的一隅,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2.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的配置方式不同
中西方植物配置方式比较
配置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 西方园林
规 则
式 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在园林中很少能看见完全对称的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景观 以规整式园林为主,出于对理性的秩序的追求,植物景观多为规则式,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园林等植物景观石规则式的
自然式 孤植 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能从分发挥单株花木色、香、姿的特点,并常作为庭园观赏的主题 最典型的数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它追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美。在西方,孤植多为高大乔木,常有一木成林的气势
丛植 一是用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植之成林。发挥和强调某种花木的自然特性,以体现群体美,常作为主景;二是用数种花木成丛栽植,常作为观赏的主题。 多用乔木、灌木的结合。丛植的林地边缘也称不规则的形式。丛植处用于近景和中景外,还常常奇隔景、障景的作用,以增减景色的层次与变化。同时也常将不宜入画的地面或建筑用灌木丛遮掩起来。
3.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不同
3.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
中过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内涵与意境,并赋予其人的思想与情感。植物材料人格化,给植物赋予象征、联想;经过合理搭配,表达意境传达诗情画意等。
3.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侧重点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植物的应用形式。如,大面积的运用草地;注重花坛、花镜、专类园的设计等。
.4.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其他方面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显示季相变化,植物配置,基调鲜明,主题突出,意境深远;植物造景突出建筑名称,是植物与建筑巧妙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是游人有探幽赏花之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趣味性。注意植物造型艺术的运用以及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迷园”的设计。
5.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同点
虽然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侧重点等不同,但是由于园林植物客观属性的存在,是的中西方在造景时对植物选择搭配依据存在原则性的相同点。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按植物的生长习性配置植物。中国杂古代就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除与环境紧密相依外,自身的生长特点,也同样值得重视,可谓“适地适树”。与中国古典园林相似,西方古典园林同样也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配置植物。西方多注重乡土树种、果蔬和引进的适应性树种的应用。
6.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配置的归纳与梳理可知:中西方古典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是园林中永恒的主题,是文化的载体,园林植物在中西方园林中更是体现着不同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园林的交融、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现代园林设计应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尽量融于 、强调认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具有含蓄幽深的特点与稀饭规则图案式的、写实的园林植物配置风格结合,汲取园林植物配置传统文化的精神,并赋予其是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诠释究竟点,理解表象背后的文化本质,继承古典园林中造园技法,将其精髓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有选择的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积极探索由本土特色的相待设计语言,并与传统相交融,实现我国现代园林新的发展,开拓崭新的现在园林。
参考文献
[1] 陈吾.《外国造园史》.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等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关键词:蔷薇科树种 园林 应用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隶属于园林四大要素之一。蔷薇科树种作为重要观赏花木,它有着悠久观赏栽培历史,得到很多人的喜爱。如何能够使更多的人识花、赏花,这些都是在蔷薇科树种在应用推广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蔷薇科树种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
人们常常把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的主题应用于园林中。蔷薇科树种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台、孤植、丛植、群植等形式。在古代园林中尤其是人们视线的集中处便可经常见到牡丹与玉兰、海棠、迎春的搭配,牡丹与松竹石进行组景。从文献和实地调查中发现,古代园林中,松、柏、玉兰、梧桐、海棠、竹、迎春、芍药、牡丹等经常一起搭配,这些植物原产我国,适应能力强,并具独特的观赏特性,这也反映了人们在园林中应用植物的一种喜好或传统。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在三大园林类型里占主导地位。所以,蔷薇科树种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供皇室观赏,应用的形式多是根据如何满足他们赏玩的需要而设的。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以后来的“三山五园”为代表:在植物选择上多为松、柏、榆等乡土树种,多用牡丹、芍药、海棠等珍贵花木以体现皇家气派。花木配置较为精致,讲究植物的姿态、构图入画理,蔷薇科树种与其它植物相配置方式更丰富。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末,园林建筑的比例大大增加,蔷薇科树种以及其它花木与建筑之间的搭配更常见。清代,在皇家园林中亦有借鉴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将蔷薇科树种与其它花木的搭配时,注重前、中、后景之间的层次错落。
2.1 蔷薇科树种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园艺学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改变,蔷薇科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方式更加多样。
2.1.1专类园
专类园可以是独立的花园,也可以是“园中园”,其最大优点是能够展示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开花时姓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景象。其布置形式通常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
第一,规则式:植物比较整齐和统一,便于集中观赏、比较和研究,管理也方便。但是缺乏意境的再创造,不能充分发挥的观赏效果。如玄武湖公园的月季园。
第二,自然式:以植物为主题,须结合地形特点和其它植物、山石、建筑等造景要素来衬托艳冠群芳之姿。如能够结合文化,设置雕像、壁画建筑来突出主题则更能增添全园的艺术魅力。
2.1.2 花带、花台、花坛、花境
花带在公园或庭院园路两侧或城市主要道路分车带上,常常可布置花带,构成暮春至初夏观赏的主要景观。园路的两侧用绣线菊或月季,置以花带的形式,绿地间点缀几株紫叶桃和紫叶李,远处以油松和侧柏等常绿树作为背景。花开时节,当然是花团锦簇,而在无花的时候景色也不显得单调。
花台花台的设置既要考虑满足生态习性要求,又要接近游客,使之亲切宜人。此外,牡丹花台要实用、经济、美观更要与全园的形式、风格、整体环境条件协调一致。自然式花台上栽植,其边缘置石,并配以麦冬为地被,来和自然流畅的园路和整个园子的风格相协调。如梅花山庄的入口广场就设计了一个月季花台,显得很典雅。
花境用绣线菊等构成花境,优雅而迷人。
2.1.3 孤植、丛植、群植
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会形成不同的整体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对称配置,是指在轴线的两侧把树木作对称栽植。其关键在于有一条轴线,线两侧所栽的乔木和灌木,其品种、体型大小以及株距都应一致。常用于道路以及公共建筑大楼前两侧,行道树也可包括在内。
列植是将同种的同龄树木按一定的株距进行行植或带植。株距小时,树木相互关系紧密,形成整体,起到屏障效果,可用来分割空间和组织空间,常用于行道树、防护林带、沟渠旁、规则式广场周围以及作树障或背景,要求列植景观达到整齐划一。
交替配植是用两个树种作交替排列种植。如西湖苏白一堤的“一株杨柳一株桃”,成为桃红柳绿的著名春景。用两个树种作交替配置时,一定要注意两个树种在体型大小或色泽上有一定的对比,方显生动活泼。
分层配植即将乔、灌、草以其小同的高度分层配置、前不掩后,以便能呈现各层的姿容,使花期互相衔接和相互衬托,同时还可起到防护隔离作用。
自然式配植包括孤植、对植、丛植、群植、林植和篱植等。
孤植是指单一树木的栽植对这类树种的要求是体型端庄或姿态优美、开花繁茂、色泽鲜艳的。蔷薇科树种的石楠、批把、樱花、海棠、桃等都可以用孤植的配置方法。
对植是指自然式栽植中的小对称栽植,即在轴线两边所栽植的植物,其树种、体型、大小完全不一样,但在重量感上却保持均衡状态。
丛植是由同种或不同种的树木组成,是树木发挥群体美的表现方式之一。
群植是以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而面积的树木群体(一般20-30株),要求树种的色调、层次要丰富多彩。在园林绿地中可以用它分隔空间,也可作为背景、障景及夹景等处理。
林植是指大量树木的聚合,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群落外貌。树木可分为密林(郁闭度0.7-1.0)和疏林(郁闭度0.4-0.6)。多用于高速公路的防护林带。密林可选用异龄树种,配植大小耐一阴灌木或草木花卉,疏林树种应树冠展开,树荫疏朗,花、叶色彩丰富。
篱植指行列式密植的类型,因树种不同,在高度上可以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又有常绿、半常绿、落叶之别。树种对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叶形小,枝叶密集,萌发力强,耐修剪。也是城市道路绿化的常用形式,用于道路分车带、花坛、停车场等处,多为绿地的边缘界定。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把蔷薇科树种作为观赏性的主题应用到园林中,树种的选择与应用深受文化寓意的影响。在现代园林中,人们己经逐渐意识到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生态效益,中、大、中型乔木与低矮地被植物之间的植物种类,形成植物的复层种植结构。
参考文献:
[1] 余树勋.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3.
[2] 章采烈.论中国园林花木配置原则[J].中国园林,1999,15(6):68
[3] 周武忠,陈筱燕.花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77-83.
关键词:园艺植物;空间景观;营造
园林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现代园林中, 作为园林空间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园林植物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同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比例,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本文将对植物材料的基本类型,建立园林空间时的主要用途,以及如何利用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的植物材料进行空间景观的艺术塑造进行说明,希望能在空间景观的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提供依据。
1 重视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
景观设计是一种环境的设计,也就是说是一种空间设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视空间的建立,组合,借用,营造,其设计能力达到了最高境界。如何建设一个充满技巧的可变空间在现代园林中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植物在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能提升空间美的境界的作用,已经被发现并已被广泛接受,逐渐成为主体景观。因此,在未来空间景观设计时,植物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1.1 丰富园林空间景观
植物结合地形,可以强化或消除由地形的变化而形成的空间;通过小岛、楼阁以及水生动植物的建造,能使水的色彩感和空间感互相配合,丰富景物层次。建筑和植物的搭配,除了可以软化硬直的轮廓结构,还可以使空间得到丰富和完善;四季的交替,可以丰富园林的变化,如果这些因素相互配合,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视觉空间。
1.2 调整园林空间环境
园林植物可以调整园林的空间色调,因为绿色是多数植物的基本颜色,它使园林的色调形成统一。多样而又统一的绿色空间环境,也让人感到放松和优美舒适。此外,,植物材料的正确使用,能使空间环境更加协调。如大的选择空间,往往使用高大的树木或植物群落景观,一个小小的空间则选择对应较小的物种。无论园林空间是大还是小,都可以满足建造的要求。
1.3 满足园林空间景观组成的条件
多种植物配置的模式可以满足园林不同的空间景观组成条件。以自然式种植的形成,适用于自然山水景观的特点;以规则式种植一排排整齐的形式,则适合如建筑环境协调;宽敞的草坪,大面积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热闹欢快的气氛,空间和林木夹径,小色块,颜色相近的花境处理更容易表现宁静、悠闲的山林野趣。
2 种植物和景观空间的建造
植物除了独立创造一种独特的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外,也可以结合各种空间形式,形成互联的空间序列,产生不同的整体效果。在植物景观空间序列中,适当的使用引导和切断人们的视线,放大或缩小人的空间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景观效果。广州兰圃是利用植物景观空间中构造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面积小,但丰富的植物景观,古老的参天大树,中层的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和地表的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使公园基本上由植物分离和组织空间,使人在观光时如身在山野,亲近自然。
植物和景观空间的建造中的影响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分隔空间
自然式园林中,利用植物分离空间没有任何几何约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通过成片的灌木,或乔木使空间层次化立体化。植物将空间分成大小、景色不同的多个空间,形成小路两侧富于变化而漂亮的风景。在规则类型园林中常见的园林植物是根据几何学划分空间,使空间显得整洁,秩序。在分隔空间应用绿篱是最普遍和常见的,篱笆的不同形式和高度可以实现各种空间分离的效果。应该说,在园林里,植物除了独立的构建三维空间,往往结合其它的元素,如地形,建筑,水,在空间构成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2.2 空间流通、渗透
营造富于空间变化的园林空间,除了使用多样化的分离空间手段外,相互渗透与流通空间也是很重要的。相邻的空间是半开放半封闭,半渗透半反射的连续循环状态,将空间作为一个富有层次和深度的整体。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2.3 空间的对比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观。
2.4 空间深度
景贵乎深, 不曲不深,幽深的园林空间,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曲折则往往是达到幽深的手段之一。比如一条蜿蜒的竹林,会使本来就不多的空间有了深度。此外,颜色,位置的合理搭配,也可以使空间产生层次感,例如利用空气的透视原理,使基于植物的颜色变化,近的植物色彩浓烈,远处的植物色彩淡些,会带来更多的强烈的深度感
3 结束语
总之,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植物景观是人性化的第二天性,已成为主要的景观、植物景观配置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园林艺术水平,因此,利用空间创造景观植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的问题。
总之,在现代园林造景中,以植物为主的园林设计在创造良好的景色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空间。注重景观空间结构,材料应用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创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增强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greening, the ground cover plant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which has the effect that plays the finishing point relying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ow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ground cover plants, classifies the ground cover plants, and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several kinds of commonly used application forms in landscaping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to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aper, and better to apply ground cover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beautification.
关键词: 地被植物;特征;分类;应用形式
Key words: ground cover plants;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application form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322-02
0引言
随着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园林绿化建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地被植物依靠其高密度的绿化覆盖率、丰富的季相变化效果,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群落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地被植物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所谓地被植物,在植物学上通常是指苔藓、地衣,以及一些覆地生长的低等植物,对于这些低等植物来说,通常依靠孢子进行繁殖[1]。而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常用的地被植物,主要包括草坪,以及具备观赏价值,在平地或坡地、林间隙地等环境中进行大面积铺设,并且能够对地面进行覆盖的植物。覆盖植物主要是多年生草本,以及低矮丛生、匍匐性或半蔓性的灌木及藤本植物[2]。地被植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地被植物多为多年生植物,经过种植后,一般不需要经常更换。②花朵或者果实比较艳丽,对于这类地被植物来说,花期越长,观赏价值就越高。③在株型、叶型、叶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季节性特征,进而给人留下绚丽的感觉。④匍匐性或可塑性良好,能够对特殊的环境造型进行充分的利用。⑤植株相对较矮。⑥抗逆性和适应性比较强,进而便于粗放式管理。⑦根系比较发达。⑧具有较强或
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⑨具有经济价值。⑩较高科学的
价值。[3]
2地被植物的分类
2.1 按覆盖性质分
①活地被植物层。该类植物的植株通常情况下比较低矮,并且生长致密,对地面能够进行覆盖,同时能够丰富植物的层次,进而为周围环境增添景色。
②死地被植物层。这类植物一方面对人们的正常活动不构成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保持水土,防止土层被冲刷。
2.2 按生态环境区分
①阳性地被植物类。对于洋甘菊、常夏石竹、半支莲等在全日照的空旷地上容易生长的植物来说,通常情况下这类植物只有处于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并且花叶茂盛,否则会生长不良,甚至会造成自然死亡。
②阴性地被植物类。虎耳草、连钱草、金毛蕨等在建筑物密集的阴影处或郁闭度较高的树丛下易于种植的植物,在日照不足的阴处,这类植物依然能够正常生长,当、光照、湿度条件等发生变化,会导致这类植物的叶色发黄,甚至叶的尖端出现焦枯等。
③半阴性地被植物类。诸葛菜、蔓长春花、石蒜等在稀疏的林下或林缘处,以及阳光不足的地方易于种植该类植物。在半阴处,这类植物生长良好,反之生长欠佳。[4]
2.3 按观赏特点区分
①常绿地被植物:其特点是四季常青,没有明显的休眠期。
②观叶地被植物:其特点是叶色与叶姿比较特殊。
③观花地被植物:其特点是花期长,花色艳丽。
④观果地被植物:这类地被植物以果姿奇,果色艳而见长。
⑤芳香型地被植物:植物的叶片或花能够散发出一定的芳香。[5]
2.4 按地被植物种类区分
①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广泛应用草本地被植物,通常情况下,这类植物主要是多年生宿根、球根类草本[6]。
②藤本地被植物:在垂直绿化中,藤本地被植物得到广泛应用。进行绿化时,沿地面一部分木质藤本和草质藤可以匍匐生长,覆地效果较好,主要用于地被性质栽植,效果较为理想[7]。
③蕨类地被植物:对于这类植物来说,喜欢荫湿环境,在郁闭度较大的园林中更加适合该类种植的生长。
④竹类地被植物:竹类地被植物通常茎干低矮,叶形清丽,养护方便。
⑤矮灌木地被植物:是指一些枝叶茂密、丛生性强,有些甚至呈匍匐状、铺地速度快的植物或是极耐修剪能控制其高度植物。
2.5 按园林用途划分
①观赏型地被植物:通常情况下,该类地被植物的某个部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欣赏部位进行强化培育并应用于地被中。
②游憩型地被植物:在抗践踏、抗修剪能力方面,这类材料往往具有较强优势,便于人们在上面休息和游憩。
③环保型地被植物:这类植物在抗污染方面表现优秀,对有毒气体和烟尘等能够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
④保健型地被植物:在杀菌、抑菌、改善人体健康方面,由于该类植物的枝叶能够散发一定的挥发性物质,进而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5]
3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 优先选择本土植物的原则我国地域广博,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本地的地被植物应优先选择。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本地地被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从深山中搬到城市,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相比,它的适应性也非常强。同时大量选用本地地被植物,既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又能体现地方特色,避免与其他地区园林的雷同。
3.2 实行生态配置的原则在选择地被植物进行绿化时,需要对生态习性、生长速度,以及长成后达到的覆盖面积进行充分的考虑,与乔、灌、草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生物自身的优势,使各种植物构成和谐、稳定,并且能够的植物群落,实现较理想的景观效果。郁闭度很高的常绿树种下,因为常年得不到光照,林下常常会形成秃斑或空地。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时应多考虑耐荫地被,如麦冬、八角金盘、沿阶草等地被植物,不仅易成活,同时可以降低后期的养护成本。
在树林中,如果林木分密度不大,并且这些地方具有较好的光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喜阳的开花地被植物。一方面增加绿量,另一方面在花期盛开期能够与乔木的绿色遥相呼应,进而增加炫丽色彩。
3.3 注重色彩搭配的原则地被植物中观叶、观花、观果等方面的种类繁多,在花色、叶色、果色等方面,凭借自身的优势,在与上层乔、灌木等进行合理配置,通过色彩搭配,季节变化等,进而能够起到良好的美化效果。在配置过程中,如果上层乔灌木为落叶树,那么需要选择常绿地被植物;如果上层乔灌木具有季节性色叶或者是开花性植物,在这种情况下,下层地被植物的花期和色彩需要与上层乔灌木相呼应。
3.4 植物间高度搭配的原则在由植物构成的群落中,对地被植物进行配置时,往往需要将其配置在最下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乔灌木起到衬托作用,通过合理配置地被植物与上层乔灌木之间的关系,确保植物群落之间的错落组合。如果上层树木的分支点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的地被植物,能够贴地生长;如果上层乔灌木分支点较高,这时需要选择植株较高的地被植物。[8]
4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4.1 “点”形绿地中的应用点形绿地在绿地空间中作为最基本的单位,一方面包括花坛花池、建筑小品节点等,另一方面包括树池、构筑物基部等边角空间。进行园林绿化时,需要对栽植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地被植物的品种、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精心的选择和配置,进而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营造良好的园林空间。
例如,花坛、花池等通常情况下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纹造型通过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进行充分的表现,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
点[9];树池内的一般乔、灌木,由于数量多,遮荫面积大,多为半阳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半耐荫的观叶草本植物。
4.2 “线”形绿地中的应用路缘是体现园路范围的标志,也是与游人最接近的游览点,设计中通常是结合园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变化,以植物的色彩或形式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将游人牵引至此,同时,路缘的植物配置还应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将高度不同的地被配置在林缘处,同时向林下延伸,进而与草地或园路相互衔接,实现乔木与绿化之间的自然过渡,充分体现景观的完整性。
4.3 “面”形绿地中的应用在阳光充足的区域,对地被进行整形处理,同时选择一些花朵艳丽,色彩多样的植物,通过采用大手笔、大色块的手法,进行大面积的栽植,并形成一定的群落,进而充分显示低矮植物的群体美[10]。
5小结
近年来,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逐渐由园林向生态园林建设转变。凭借自身的独特功能和多样,地被植物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增加了植物层次,丰富了园林景色,另一方面给人们营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下阶段,我们应该加大对地被植物品种的收集、开发、研究和应用,为园林设计提供更多的素材。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吴丽梅.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国土绿化,
2010,3.
[3]尹卫.园林地被植物的含义及分类[J].青海农林科技,2005(4).
[4]王艳梅.地被植物的研究及应用[M].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16.
[5]茹雷鸣.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与优化配置研
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6]胡中华,刘师汉.草坪与地被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7]刘建秀,周久亚.草坪・地被植物・观赏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许金虹.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华章,2011(9).
1.1品种多,观赏价值高
北方常见的果木种类齐全,这些果树品种包括乔木、灌木、藤本三大类,多样式的果树品种能够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在园林中种植这些果木可以起到良好的点缀作用。比如乔木类的果树品种有桃、杏、苹果、李子等,其一般在春天开花,在天气转暖后成为城市中的首批花园美景,能够将园林点缀的美轮美奂;灌木类的代表果树是樱桃,樱桃开花较乔木类果树晚,而且樱桃树结果率较高,无论是樱花的美丽倩影,还是樱桃果实的小巧玲珑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藤本类果树品种有葡萄、软枣等,在园林中种植藤本植物,可以将其作为装饰物布置园林内部,如在园林中建造观赏走廊,可以将葡萄藤缠绕在走廊横梁上,大大增加观赏走廊的绿化效果,同时提高园林自身的观赏价值。
1.2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方面,大量的果树在园林中生长,园林工作人员在管理园林时,及时对果树进行剪枝、施肥、除虫等工作,给予这些果树良好的照顾,最后这些果树都会结出大量的果实,人们在食用园林绿化果树结出的果实后,会逐渐对园林绿化加深印象,珍稀果树和果品,逐渐培养起保护环境、珍视绿化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城市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果树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果树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认识,促使城市居民提高思想素质。
1.3符合北方城市发展进程
尽管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逐渐赶上南方部分城市,但是其经济能力与南方部分发达城市还有一段差距,这就使得北方城市应用在园林绿化中的经费不如南方城市的多。面对这种情况,种植北方常见果木,不但能够降低园林绿化成本,而且大大提升了园林绿化的效果[2]。这为北方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栽种果木不仅提升了北方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也给北方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北方城市的绿化步伐。
2北方常见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建议
2.1优选优种
优选指的是选择更加符合绿化条件的果树品种,加强对优质果树苗木的培养。只有选择强壮的果树苗木,才能保证果树的存活率,也才能实现果树的绿化功能,为园林绿化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优选工作需要城市育苗基地的大力支持,培育优良的果树苗木。北方常见果树中的大部分果树都比较高大,这类果树不易修剪,会给园林工作人员带来麻烦。因此,育苗基地实验室应开展乔木果树矮化研究,培育出高度适宜、观赏性高的乔木果树品种,以便园林工作人员管理养护。此外,选择抗寒性能良好的果树品种,提高果树成活率,降低园林管理养护的难度。优种指的是对果树的种植和管理要提高重视,园林工作人员不能仅仅将果树视为绿化植物,还应将果实视为产出经济效益的经济物种,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果树的养护,定期施肥、除虫,保证果树茁壮生长。这样果树在成熟之后,才能拥有更加繁密的枝叶,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的果实也会更加甜美。
2.2注重夏季果树果实色彩协调
园林绿化也需要考虑园林的美观性,对此可以利用果树的果实色彩为夏季园林添加点缀[3]。果实的色彩如同花卉般绚烂多彩,有的红艳艳,有的黄橙橙,还有的紫油油,这些颜色都会在北方常见果树的果实中找到。所以,在种植果树时,可以搭配果实的色彩,对果树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设计,这样不仅体现了北方常见果树的绿化功能,还突出了果树的美化功能。
2.3发展果树盆栽
果树盆栽的发展有利于装饰冬季的园林,提高绿化效果。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果树也会进入休眠期,此时大地银装素裹,不见一丝绿色,如果能够在室内种植果树盆栽,就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其移到室外,改善冬季园林单调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玉峰.北方地区观果树种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0(3):82-84.
[2]范静.常见果树栽培技术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运用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10):32-33.
关键词 园林植物;功能;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63-02
园林植物是园林中唯一有生命的要素,它不仅能给园林带来生机和活力,还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要,通过巧妙的构图植物呈现出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使人们在欣赏时感受到意境美。通过植物自身的季相和生命周期变化,园林景观被连接成为了一幅活的动态图画。
1 植物的生态功能
园林植物有改善环境因子的作用,尤其对局部小气候的改善作用极大,对恶劣的环境因子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从而对人产生良好的保健效果。如工厂周围的防护绿地,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隔离污染物,降低有害物质、尘埃和噪声的传播,以保护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清洁。由此可见,利用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是植物造景的现实意义所在。
2 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
在园林中,植物以其姿态、色彩、气味等供人欣赏,或赏心悦目,或柳丝拂面,或芳香扑鼻。在游览过程中,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可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植物有着不同于其他园林构成要素的独特的艺术功能。
2.1组织空间,含蓄景深
园林中,为了营造自然野趣,不宜过多采用建筑手法划分空间,以植物材料如乔、灌木高低错落配置或竹丛进行空间的分隔,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在多数情况下,采用障景、框景、漏景等艺术手法利用植物组织空间,可以取得似隔非隔的效果,相邻景观互相渗透,使景观更加含蓄,增加了景深层次。而如果全园包括若干风格各异的景区,则可以通过巧妙的植物配置加强彼此的联系,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隐藏园墙,拓展空间
沿园墙种植植物,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代替建筑元素构成的厚重呆板的背景,在视觉上显得自然活泼的同时,高低掩映的植物还可使人产生含蓄莫测的景深幻觉,进而产生园林空间扩大的错觉。如北京的颐和园,西堤上种植的桃柳隐藏了园墙的界限,使园内园外景观浑然一体,从有限到无限,丰富了园林景观,构成了一幅景外有景、远近相衬、层次分明的美丽画卷。
2.3丰富色彩,突出季相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是“绿”的元素,也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并且随着大自然季节的轮换,它们一样表现着四季的变化,突出季相的更替,这正是植物所特有的作用。各色花木春华秋实,绿叶成荫,傲立霜雪,季相更替不已。大多数树木春发嫩芽、鲜花锦簇,夏被浓荫,秋叶红胜火,冬季有苦木寒林。如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Nelumbo nucifera),有力地烘托了景点的四时之色。
2.4散布馨香,招蜂引蝶
园林艺术空间的感染力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包括造型、色彩的作用,还有音响和气味的效果。游人依靠视觉、触觉、听觉,也包括嗅觉几种感官来体验和感受一个园林作品。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Musa basjoo)、残荷在风吹雨打之时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园林艺术的嗅觉效果,主要是由植物散发的芬芳来起作用的,如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每当秋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开放之时,清香满堂。花木的芬芳不仅能使空气清新宜人,还能招引蜂蝶,为园内增添无限活力。
2.5咏竹吟梅,点染情趣
中国园林尤其是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园林题咏有着很深的渊源,很多园林景观都有诗词书画、园林题咏的点缀和发挥,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也不例外。如西湖三潭印月中有一亭,名为“亭亭亭”,即点出亭前荷花亭亭玉立之意,在丰富景观欣赏内容的同时,增添了意境美的元素。扬州个园有幅楹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咏竹吟梅,点染出一幅情趣盎然的水墨画,同时赋予植物景观以诗情画意。
3 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关系
3.1 植物与建筑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植物对建筑有烘托作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种植在建筑物周围能软化建筑物生硬的线条,增添生动活泼的感染力。只要植物与建筑配置得当,建筑就能与周围环境自然地融为一体。
为了达到最佳艺术效果,不同的建筑风格需要采取不同的植物配置。在皇家古典园林中,为了反映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配合建筑体量庞大、布局严整的宫殿,应选择树体高大,苍劲延年的树种作基调如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等,以显示帝王的兴旺不衰,万古长青。
在一些纪念性园林中,为了衬托建筑的庄严、稳重,常采用松柏类植物来象征革命先烈高贵的品格和永垂不朽的精神,植物配置多采用规则式。如位于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就采用了雪松(Cedrus deodara)、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kaizuka’)、蜀桧(Sabina komarovii)等为基调树种,且以对称栽植为主。
3.2植物与山石
古人云:“风景以山石为骨架,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可见,山的四季景色变换源于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赋予山石以生命,山因为植物的装点才秀美,才有了随四时变化的美景,二山石则是植物的骨架,二者相得益彰。
土山的土层较厚,面积较大,适宜种植落叶树种,可选用单种片植或杂树混种。如苏州沧浪亭,山上老林古木,藤萝垂挂,翠竹摇影,仿佛置身于绿林野谷之中。石山的山上无土,植物配置于山脚。树木要数量少而又形体低矮才能衬托出山的峭拔,姿态虬曲的松、朴和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是较好的配置树种。
3.3植物与水体
古往今来,园林水体与植物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园林中的各类水体均可以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植物对水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水中可以栽植荷花、睡莲(Nymphaea alba)等水生植物,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池边可选用耐水湿植物,水池周围则可以搭配其他树木,水体边缘的植物配置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尤其是水边的大乔木,它的倒影可以起到增加景观层次的作用,同时又极富野趣,植物与水体相映成景。如杭州西湖的“桃红柳绿”配置,平静的水面,垂柳(Salix babylonica)的倒影,组成一幅静谧的美景。
3.4植物与园路
路边植树,不仅能为游人遮荫,还能使园路若隐若现,丰富景观层次。植物与园路要协调布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可采用规则式配置,行道树最好以观花乔木为主,下层配置花灌木,以丰富园内色彩。蜿蜓曲折的园路应以自然式配置为宜,若园路曲线自然而流畅,两侧的植物配置和小品也宜不拘一格。根据环境的特点,可种植耐阴或喜光的观花植物做地被,这样既丰富了植物景观,又保持了环境整洁。路边若有景可赏,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留出透视线。
4 结论
园林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无论是单独布置,还是与其他园林要素相配合都能形成美丽的风景。植物以其个体或群体特有的姿、色、香、韵等美感,在实现园林的诸多造景形式的同时,构景灵活、自然多变。
参考文献
[1]芦建国.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地被植物;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园林植物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城市园林景观质量的高低,因此,园林植物的选择将创造出色彩纷呈、适应于周围环境的城市园林景观。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地被植物不仅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色彩,还具有很强的生态效益。比如美化环境、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噪音污染等,对维护生态平衡也有着显著功能,其建设成本低,也很好地节约了城市绿化成本。地被植物日益显著的优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加强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成为当下人们研究的重要话题。
2地被植物的景观功能
2.1营造美景
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地被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以及色彩的丰富性,能营造出色彩纷呈的植物景观,不同的色彩、种类形式经过合理的设计及搭配就可以形成各种五彩斑斓的景观,让城市的各个园林景观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惊喜,陶冶人们的情操。
2.2丰富景观层次
城市园林中少不了杂草滋生,而地被植物的应用可以覆盖地表面消除杂草,使城市园林的结构布局更加分明,丰富景观层次,突出主体景观。在提高园林绿化率的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给人们营造出更丰富的景观。
2.3柔化硬质景观
对于如何协调各种建筑工程上留下的实质性问题与园林整体景观效果,可以通过引起地被植物来起到过渡作用,使建筑物和景观之间不再过分僵化,缺乏活力。比如在建筑物道路、楼梯或者角落位置,都可以设计地被植物使之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使整个景观更加自然。
3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因地制宜,要了解覆盖地面的需求以及所选地被植物的特性。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pH值,地形等特点,以及地被植物生长的各种要求进行合理选择,还要考虑到园林中的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使之互利共生,充分遵循科学性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盲目选择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2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就是指选择的地被植物要符合城市园林景观的特征,比如对于公园绿地,就要考虑是草坪、林带还是花坛中的地被植物;根据不同的景观选择一致性的地被植物;对于街边绿地,就应考虑到交通安全而选择低矮、整齐的地被植物,修剪成符合城市特点的形象;对于风景游览绿地,就要依据地形特点选择能体现当地特色的地被植物;而对于医院绿地,就应先考虑使人感到舒服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地被植物。
3.3艺术性原则
城市园林综合了多种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地被植物设计上要符合一定的搭配原则,比如要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层次结构分明、主次得当,避免杂乱无章、层次不清;色彩上要协调一致,遵循色彩学基本原理,根据植物的主次搭配不同的色系,加强冷暖色调的对比性,使园林景观优美和谐。
3.4地域性原则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符合地域性原则,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气候、季节特点,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地被植物,尽量选择本地稳定性高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4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设计
4.1花镜地被植物景观
花镜设计主要是指利用观花的地被植物,种植在灌木丛、树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和建筑物前,经过精心设计以及自然的生长规律形成自然美丽的花镜群落,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应用。这种地被植物的设计可以使原来相对单调、空旷的绿地变得五彩缤纷,和周围的景观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花镜设计中要尽量选择花期不一致的地被植物,以便在不同季节都能有花开放,给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在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地被植物的色彩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要保证协调一致。
4.2矮生灌木、草地等地被植物景观
矮生灌木具有种类繁多、形态色彩各异、季相变化丰富的特点可以用于增加园林景观层次、丰富园林景观,是植物群落中不可缺少的类型。在矮生灌木地被景观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配置效果,既能增添和影响整个绿地的空间变化,满足植物造景需要,又能有效地覆盖地面、增加绿量的效果。而且矮生灌木地被植物可以进行大面积栽植,丛生性强、枝叶茂密、铺地速度快,能快速覆盖地面,形成群体的观赏效果。
4.3树旁地被植物景观
在树木旁边使用一些适宜地被植物,可以与树木形成统一的景观,使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更加活泼,轻盈。这种地被植物不仅能够覆盖地表面的光秃,自然衔接道路,还能增添许多明亮的色彩,使路人感到清新和谐。在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中,喜阴性地被植物还能弥补光线不充足带来的缺陷。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由于其多方面的优势,将成为城市园林景观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被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地域的环境特色,综合考虑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以及艺术性原则,结合现代精神,合理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高质量城市园林景观。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为创造出景色优美、健康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不断努力。
作者:夏萄鸿 单位:杭州市富阳区市政园林规划设计所
参考文献:
[1]厚高.地被植物景观[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种植;施工技术
【引言】:现代城市的规划中,必然不能缺少园林规划建设,并且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园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绿化种植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自然需要通过规范化的施工技术,保证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质量,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并且实现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
1.1 艺术性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迎合了当前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搭配及配置上,在种植效果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种植工程施工中,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创造力,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使绿化种植的艺术性得以展现。
1.2 实用性
园林绿化种植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带给居民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作用是借助植物的环境调控作用,使园林中的温度与空气得到{节,给城市居民带来休闲舒适的享受,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专业性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重视施工后期养护与季节变化是绿化种植成功的关键。如需在园林中种植反季节的植物,为了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就需要先进行种植实验,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大规模种植中出现成批植物死亡的事件[1]。同时在苗木种植完成后,后续需要对苗木进行精心的养护,以保证植物能够顺利渡过幼苗生长期。
2.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 调研规划
进行绿化种植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调研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土壤状况、水文及环境等因素,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检测,检测土壤是否满足绿化种植的需求,对于土壤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对土壤进行翻修。
2.1.2 场地清理
进行园林绿化种植前,需清理施工区域的杂草、石块及各种垃圾,保证施工环境整洁度;进行施工现场整地工作,主要是清除40cm左右的石砾,整地的深度大概在40cm左右,种植土壤的高度应该对沿路土壤高度高出5cm,高度如果不够需要进行回土填平工作。
2.1.3 树苗选取与处理
种植树苗应从树形、长势、规格、无病害虫等方面进行严格选择,以保证树苗满足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大型乔木起坨,需要保留泥土,并用草绳打包。灌木以及铺地植物需要用铺包打包,起包后根据植物自身生长性能进行整理与修枝。
2.2 绿化种植施工技术
2.2.1 栽植时间
进行绿化种植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栽植时间,因为合适的栽植时间尊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能够提高栽植的成功率。比如,常青树栽植的时间选择在每年的2~5月或者10~11月种植能够保证有最高的成功率;落叶树在落叶之后到第二年发芽这段时间种植最佳,同时在种植落叶树时,一定要对其进行修建及浇水,以保证种植树木的顺利生长。
2.2.2 植物配置
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兼具艺术性及实用性的特点,需要合理配置植物。具体包括植物的种类及色彩搭配应与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设计要求相符。实际植物配置过程,可以选择乔木与灌木进行合理搭配,同时还可以略微重叠搭配单体的植物。
2.2.3 植物造景
为了使绿化种植工程满足人们审美需求,需要采取合理的植物造景技术。常用的植物造景包括:考虑植物形体、美感、线条及色彩等主体因素。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搭配方式或者分割空间的方式进行造景[2]。通过合理的组合以及创新花群,选择合适的植物来构建具有艺术美的园林景观。
2.2.4 树苗栽植
进行树苗栽植前,应避免剪去不良枝条对树苗根系的破坏,树苗栽植前一定要与地面保持垂直,大型乔木种植应分3次埋土,并且使用3根母杠作为支撑,前两处需要用木杠砸实,在砸实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伤害到树干。灌木以及铺地植物在种植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规定进行移植,埋土工序应遵循“三埋、二踩、一提苗”的原则。
2.2.5 花卉种植
在园林绿化种植中,对于花卉的种植,应按照矮苗在四周、高苗在中间的园林进行。如果花坛设计图案比较复杂,应先勾勒出花坛图案轮廓线,然后进行植物种植。而比较简单的花坛则可以从中间辐射四周的形式进行种植。
2.3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
2.3.1 彩叶灌木养护
园林绿化中,拥有品种繁多且形态各异的彩叶灌木,这些灌木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中的地位较高。所以在后续养护中,应保持树形具有美感,并且彩叶灌木应与园林建筑布局和谐[3]。在灌木处于生长最快时期,应对灌木进行修建,保证灌木层次分明。此外虽然彩叶灌木的抗虫害能力比较强,但是依旧需要种植,如出现红蜘蛛及褐斑病等虫害,可以喷洒适量杀虫药物,以便有效预防病虫害。
2.3.2 乔木养护
园林绿化工程中,乔木占据绿化种植的比例较高,并且在种植时,往往要将乔木与灌木、地被植物及藤木进行科学搭配。在乔木种植后,后续养护主要是做好水肥管理,小的乔木需施加液态的肥料,大的乔木需要在冠幅内部挖穴,并施加干肥,乔木树龄超过三年可以不用施肥。如果是幼苗乔木,需要做好水分管理,浇水需要遵循表土干而不渍的原则[4]。病虫害防治上,除了药理方面的防治,还可以通过排除水渍、清洁树木及定期清扫枯枝败叶来防治病虫害。
2.3.3 杂草处理及施肥
一般情况下,利用人工或者化学药物清除杂草,为了保障灌木或者花卉不受损耗,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前一定要明确药剂的适用范围,避免药剂直接喷洒到植物上。使用的肥料应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物质,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还应注意肥料施加的均匀性。
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种植是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做到种植与养护双管齐下,才能够使园林绿化工程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铁见,唐亚丽. 浅析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5,03:233-234.
[2]叶婷婷,张晓娟.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J]. 现代园艺,2015,0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