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3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经济学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幼儿园 青年教师 流失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百年大计的大事业。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幼儿教师更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但近年来,幼儿园中的某些青年教师任职不久就离开幼儿园转向其他岗位,造成幼儿园内大量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里所指的青年教师是指完成了所有职前培训课程,获得正式教学资格,担负起一定的教学责任,从事教育教学1~3年的教师群体。青年教师刚入职的3年期间决定一个教师能否在新环境中生存下来,也是其专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关键期。造成青年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很多。青年教师处在职业生涯初期,面临方方面面的不稳定因素。当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缺乏职业期待的时候,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就会寻找新的落脚点转入其他行业。这里我将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从教育成本与收益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公平理论和劳动者的生命周期四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一、教育成本与收益不对称
成本一词原为经济学概念,是指从事一项投资计划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总和。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它包含了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间接成本。这里提到的成本是教育直接成本,即受教育者投入于教育的经济价值,包括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教师职前在接受教育上的支出。我们用教师教育者的个人回报率衡量教师教育者投资收益的高低,即接受教师教育的个人回报率=(接受教师教育后的收益-为接受教师教育的收益)/教育成本。当两种职业的预期收益一定时,教师所付出的教育成本越低,那么受教育的个人回报率越高。回报率的高低反过来影响人们是否从事教师职业,从而也决定教师劳动力的流动。在此,幼儿教师的收入分配制度未能很好地体现能力与收入、投资与回报的关系。幼儿教师职位高昂的投资成本与教师低工资收入两者之间极不协调,很多幼儿教师在先期如艺术技能钢琴、舞蹈、绘画的巨大投入在从教过程中靠正常的工资收入是无法回收的。教师“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待遇越差,职业倦怠越严重。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工资水平仍然偏低,而幼儿教师的工资相比较而言就更低了。从较低社会地位向较高社会地位的流动,几乎是人的本能追求。用做老师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利益远远要高得多。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位教师就直言不讳:“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辛苦。付出和回报不相符。”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幼儿教师用自身智慧争取更好生活条件的追求,也不能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甘守清贫,但如果这种追求成为幼儿教师的普遍追求,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将会受到严重冲击。
正是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让幼儿园青年教师感到自己从事的职业和自身的价值难以得到社会认同,而当自己的追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她们自然会选择“走人”。
二、追求公平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理紧张。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当事人的行为。一个人的公平感取决于他自己的贡献与报酬之比是否相等。这涉及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即教师的薪酬水平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相比较时的竞争力。尽管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在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就使教师感到非常不平衡,从而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我们从政府的投入和改革这两点来看教师队伍的流失问题。首先从政府投入看,国拨幼教经费仅占教育经费的1.3%。虽然据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显示,国家拨款的幼儿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但长期以来,政府投入依然严重不足。国拨经费仅占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的1.3%左右,幼儿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使许多没有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投入的幼儿园困难重重,难以发展。再看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府对幼儿园改制的操作程序简单化而缺少规范性,使幼儿教师对改制缺乏心理准备,对自身的去留十分担忧,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因而很多青年教师在政府推行改制之前,就未雨绸缪转岗从事其他行业了。
亚当斯认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经常在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人的能定性决定了在进行比较后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影响人的工作动机。任何不公平的待遇和制度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在我国现有的115.8万名幼儿教职工中,90%以上是长期聘用的非公办教师。青年教师多是无编制的教师,即使工作性质和内容相同,但因聘任形式不同,待遇也会有很大差异。据调查,聘用制的幼儿教师月工资平均水平只有1200元左右,还不及新近的在编幼儿教师试用期的月工资水平,而且在寒暑假期间工资会更少甚至没有,还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除此之外,所享受的待遇也不稳定。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会导致青年教师心生怨言,不能安心工作,在不公平感与比较利益的驱使下,青年教师会选择转岗,争取自己更大的幸福和满足。
三、追求效用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理论阐述的是消费者如何把他所支配的一定量物品用到最有效的满足需要的地方,或者说是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高度的满足,达到最大的舒适和快乐。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学校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教育劳动创造经济价值,教育成果产生经济效益。由于教育经济效益的实现相对物质生产效益来说具有较长的周期,因此教育的经济性不容易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处于早期教育阶段的幼教工作更得不到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肯定,教师待遇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不能反映教师工作的价值。在对我国某些地区幼儿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表明,92%的幼儿教师反映工作繁重、责任大,特别是幼儿园多发的小事故常常让老师担心。学前教育的体制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行、幼儿园内部的调整、不同课程模式的引进、家长对教师职责和能力期待的提高等多方面带来的压力教师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高压力和低收入造成许多青年的幼儿教师改行或流失。
四、劳动者的生命周期
劳动者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周期更为有限。因此,劳动者希望在有限的工作生涯中,获得丰厚的劳动报酬,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而年青的幼儿教师一般都是大专和本科毕业,有较长的人力资本投入过程。接受教育时间的增多反而会减少工作年限,因此她们会考虑其劳动报酬是否能收回因形成人力资本而接受教育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未来进行个人教育投资的支出。如果预期在工作生涯内无法收回其投资,青年教师必然会想方设法流向高收入行业。
教育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世界是动态的,又是非平衡的,管理就是要在动态的环境中寻找一种新的平衡。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青年幼儿教师流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一定范围内的流失也是正常的。青年幼儿教师的流失,单纯用行政手段采取“卡”、“堵”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堵住“门口”不让幼儿教师走,结果要走的人不辞而别,想走的人留人留不住心。古代鲧采取堵的办法治理洪水,结果导致洪水更加泛滥。后来禹接受了教训,采取疏河导水的办法,结果治水获得了胜利,解救了黎民百姓的苦难。在青年幼儿教师流失的问题上,道理是相同的,堵截不如疏导。我们应该分清青年教师的合理流失和不合理流失。针对现有青年幼儿教师流失状况,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策略,以主动有序代替被动无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以促进教师的正向流动――优秀者流入,不合格者流出。合理流失掉一部分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自我期望值过高的幼儿教师。从整体上看,这有利于整个社会更加合理地使用人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于单位人才的优胜劣汰。而不合理的人才流失只会导致无效率,严重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和整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厚粲.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
[3]蔡笑岳.试析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中国教育学刊.
[4]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叶立群.幼儿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经济原则 缩略语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33-02
语言经济学是以经济学和语言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多种学科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在研究传统经济变量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时,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有语言变量存在的研究中。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重要性也日益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趋势:人们尽可能地用最少的精力做最多的事情,力求节省时间和精力;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开始用经济快捷的语言来有效地表达思想。在信息交流的各个方面,人们使用语言时以经济原则为指导,遵循“尽量缩略”策略,在能够把信息传达清楚的同时,用词上尽量不用复杂形式,而是能省则省。
一、经济学思想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经济学思想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学上,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基于人力资本学说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观点为:1.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2.语言的使用体现了经济价值。3.语言的使用具有经济学的本质因素,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F.Grin认为语言经济学隶属于理论经济学,把经济学常用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存在语言变量的研究中,进而探索经济学和语言的优化有着密切关系。[1]根据这个理论,把经济学的论证方法应用到语言问题上就构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主要部分。无论是Kasher的理性原则、Grice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Leech的经济原则还是Paul的需要限度原则,都体现了人类在运用语言时存在着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驱动原理。缩略语的产生与发展与上述语言经济学原理分不开。
语言学中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语言价值论。2.体现省力原则的有效选择论。省力原则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达信息时,能够感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在人们说话时一起作用,一方面说话人尽量使用简短语言来表达概念,力求省力;另一方面说话人又力求使听者能够理解,确保每个概念都能用一个准确的对应的词来表达,从而使对方理解起来更省力。语言的优化配置受五条准则的制约:1.从众准则;2.一般均衡准则;3.前提共识准则;4.择近准则;5.言语生效准则。如果遵照这些准则来配置语言,语言就能最大化地实现效用,语言的配置就能达到最优化。优化的配置、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语言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经济的语言。[2]经济学中“效用”和“均衡”理论在语言行为中有了具体表现。
二、英语缩略语的语言经济性的理据
语言是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旦与具体的交际环境联系在一起,它就成为可以观察的言语行为。在交际中,人们使用语言时往往遵循经济原则:如果一个词足够传达信息,绝不使用第二个。语言的价值学说与经济学原理息息相关,交际时传达的信息要恰到好处,既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的需要。也就是在交际过程中,说者要在表达时避免冗长累赘,使听者能够在读码和解码过程中,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实现效能最大化。“言简意赅”的表达一方面能够减轻说者的编码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听者的解码负担。英语简略语体现了省力原则:语言的创造运用中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驱动原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在用词上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最大程度地对已知信息进行缩减。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人们注重的是信息传递的效率,语言的经济原则居于第一位。[3]与此同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旧事物淡出历史舞台,新事物登上并占据这一舞台,在语言上体现为用新词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词汇是语言表达中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因素,能够折射出社会变迁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新事物时时刻刻大量涌现,相应的、新的、简单易记的单词也就应运而生。
英语缩略语语言经济性的理据主要包括:1.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简约和缩略的语言表达比累赘和繁杂的表达更能迅捷地传递人们的思想和情感。2.语言活动遵循经济原则是逻辑思维的必然结果。3.语言经济性可以追溯于人的惰性,人们习惯于运用“语言懒惰”,来减少记忆的负担和压力,省力原则就应运而生。英语缩略语凭借省力、省时、方便、快捷、清楚和生动等优点日益流行,被人们广泛运用。[4]
三、经济原则作用下的英语缩略语的构成
语言经济学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反映在缩略语上,出现了许多形式的缩略现象。关于英语缩略语的构成,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缩略语有以下七种构成方式:
(一)首字母缩略语
这类缩略语是取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的,是最常见的也是数量最多一种,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广泛运用在口语表达中。它一般是科技术语,或是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名称。其可以再分成以下两种:
1.不可拼读式首字母缩略语:这类缩略语的读法是一个一个地拼读每个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不运用音位规则进行拼读。如,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PEM(privacy enhanced mail保密邮件)等。
2.可拼读式首字母缩略语:这类缩略语运用音位规则进行拼读。如,AIDS(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爱滋病)、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非典型肺炎)。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新旧事物的交替,旧的首字母缩略语会逐渐被淘汰,大量新的首字母缩略语会源源不断地涌现,日益丰富我们的词库。
(二)首尾字母缩略语
这类缩略语是取某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构成的缩略词,如Dr.(Doctor医生,博士)、Mr.(Mister先生)、Pa.(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州)等。
(三)截割词
这类缩略语是截取一个词中的某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和原词意思一致并被人们所公认的缩略语。依据截割部位的差异,可以分为:1.截头法:截去词的首部,留下词的尾部,如,copter(helicopter直升飞机)。2.截尾法:截去词的尾部,留下词的首部,如ad.(advertisement广告)、math(mathematics数学)、lab(laborite实验室)等。3.截头尾法:截去词的首部和尾部,如,flu(Influenza流感)等。
(四)首音缩略语
这类缩略语是通过截取各词的第一个音节以及后面音节的关键字母而构成,如,IG-MOD(Digital Modulator数字调节器)、HICOM(High Commissioner高级专员)等。
(五)拼缀词
这类缩略语是取两个词的其中各一部分而合成一个新词,或把一个词的一部分和另一个词合在一起。拼缀缩略语一般保留原词的意思,分为:1.词头与词尾拼缀法,如,smog (smoke and fog 烟雾)、brunch(breakfast and lunch早午餐);2.词头与词头拼缀法,如,digicom(digital and computer 数码计算机)、infotech(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信息技术);3.词头与词拼缀法,如 e-market(electric market电子市埸)、e-service(electric service电子服务);4.词与词尾拼缀法,如,boatel(boat and hotel水上旅馆)。
(六)派生缩略语
这类缩略语是将词缀加入到其他的单词或词素,以构成新单词。为了节省空间和时间,以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词组甚至句子的意思,以简洁、清楚的形式来表达一类相似的意思,在英语构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cyber这个词缀可以构成cyberspace(网络空间)、cybercafe(电脑咖啡屋)、cybernaut(网上随意访谈者)等。
(七)短语或句子缩略
这类缩略语多用于网络聊天室,它们能够极大地提高键盘输入速度,如,DIIK (damned if I know要是我知道就好了);BF(boy friend男友)等。
英语缩略语的盛行表明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循“语言经济原则”,反映出人们使用语言时求简、求精的心理趋势。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缩略语顺势而生。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英语缩略语自然而然地产生并盛行,其广泛使用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促进了人们的沟通,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表达。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它的负面问题。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语言经济原则也不例外。一方面,缩略语的使用使简明、扼要的语言因其本身失去了表达的清晰度而造成语义模糊,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大量新缩略语涌现,其出现和发展速度之快另人们措手不及,人们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才能真正接受并掌握新缩略语。因此,语言经济原则不能无限制地扩张,人们使用缩略语时应考虑其是否得体,要恰到好处地使用缩略语,不可以滥用,不能超出人们的认知能力和经验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rin,F.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language planning:An introd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96(1):1-16.
[2]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4):43-48.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斯蒂格利茨[1]、哈维·罗森[2]、范里安[3]等学者坚持高等教育是私人产品。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出面买单,如张保庆[4]、姜毅超[5]等。但是萨缪尔森[6]、王善迈[7]却认为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產品(quasi-public goods),具有多样并巨大的外部性。这一观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Vaizey[8]; Eckaus[9];Blaug[10];Levin[11])达成共识,成为政府进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重要经济学基础。布鲁斯从成本分担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的成本可以由政府或纳税人、家长、学生、捐赠个人和机构四部分共同承担,进而确定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12]。韩宏从教育的受益者分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准公共属性,受益者包括政府和个人(家庭),其办学的经费可以由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提供,对教育的投资可以取得相当于市场平均利率的回报[13]。郑备军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它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即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正外部效应[14]。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应该由政府和市场来共同负担。
二、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公平与效率相关研究
关于如何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大致有三种观点: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论的代表人物有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等人,他们强调经济增长中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反对政府干预收入再分配[15]。罗尔斯在对待公平与效率关系上坚持“公平优先于效率”。他指出:公平正义是优先于效率的,效率原则从属于公平正义原则,如果能提高社会最贫穷的人的利益,即使牺牲某些效率也是应该的[16]。阿德尔曼和莫里斯也曾提出教育机会的社会公平原则,认为教育机会应公平地提供给各阶层或个体人们[17]。公平与效率兼顾观点的学者凯恩斯[18]、阿瑟·奥肯[19]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不存在谁绝对优先于谁,二者都同样重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也就是实现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的统一[20]。
高等教育的供给一般会存在不足的现象,从而引起社会效率的损失[2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还将非常突出[22]。不少学者关注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这一领域。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率,而是为了实现公平[23]。
三、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研究
绩效评价在高等教育的应用是在西方国家开始兴起的。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除了可以实现地区间高等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效率的对比,还能实现国际间的对比[24]。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机制旨在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的责任和服务意识,实现高等教育的市场、信誉与责任的平衡。于是,绩效评价上升为影响政府管理部门及高校的有力工具。
对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内涵的不同理解主要源于对绩效的不同认知。关于绩效(performance)学者们有很多不同的描述。如Campell认为,绩效是在个体控制之下的与目标相关的动作,而不是行动的后果或结果[25]。OECD指出绩效是有效性,既包括实施该活动的经济性、效力和效率,还包括活动实施主体对该活动过程的遵从程度及社会公众满意度[26]。Premchand指出绩效含有节约、效益和效率的含义,体现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作的贡献与质量[27]。
四、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成果
1965年,美国学者Stufflebeam在反思泰勒行为目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CIPP评价模式,即按照背景、输入、过程、产出四类评价指标对一些学校进行评价[28],成为美国政府要求各州采用的教育评价方法。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使用的评价指标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类。
1985年,英国的Jarratt Report将绩效指标分为能够反映学校特征的内部指标、反映学校学科设置对社会经济适应情况的外部指标和反映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运行指标。较为全面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是《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价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类。
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英国绩效小组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包括经济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有效性指标在内的“3E”标准体系,将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经济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经济指标可以反映投入的情况,而效率指标可以反映教育活动的过程,效益指标则反映教育活动的产出情况,这三类指标涉及到教育投入、过程、产出的各个方面,比较全面,这种绩效评价指标是目前比较常用的。
从近些年的文献来看,西方国家对于财政性高等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的总体思想主要还是源于以前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国内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意识到指标建设是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核心,能够很好解决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问题[29]。然而,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还刚刚起步, 虽有一些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开始对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探索。但尚没有形成一致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
吴建南和李贵宁建立了一个由输入、输出和反馈三条路径构成的一个闭环系统,即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一般系统模型[30]。基于上述原理,从五个方面——总体状况、目标达成、合规性、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任一层级或地方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评价的通用指标体系。吕炜认为吴建南和李贵宁在研究思路上存在不足:第一,偏重投入环节的评价,没有考虑到评价教育的外部影响;第二,缺乏系统展开的指标体系,理论性强而操作性不足,没能合理地融合教育活动的过程特性来进行指标体系的架构[31]。因此,从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角度出发,吕炜带领的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吸取经验和教训,构建出以绩效内涵和教育支出过程特性为两个构建基础,以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为维度的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2]。
从投入、过程、產出的角度出发设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学术界达成了一定共识,但是,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分以不同的指标、角度和维度来衡量。陶爱元和曹中从教育投入、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输出三个领域来考虑高等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33]。李玲,廖楚晖[34],朱文军[35]等人从评价的对象入手,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出分类,界定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并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建立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创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计量方法。
五、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Belm(2003)认为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是由绩效评价的目的决定的,比如,业绩评价需要的是结果评价,而预算和分配决策需要的是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e Analyse,简称DEA)能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环境,克服了回归分析的缺陷。Levin(1974)开始关注教育生产的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Bessen(1983)在对教育项目的效率评价研究时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Beasley在比较英国所有大学化学系的相对效率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36]。杨斌将DEA方法与横向比较法、偏离度与变异系数法、粗糙集与信息嫡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分别评价了教育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效率性及综合绩效[37]。
20世纪90年代,最受关注的绩效评价方法就是平衡计分卡法。卡普兰、诺顿开发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对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竞争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评价[38]。谈洁从平衡记分卡法的理念出发,对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39]。结论显示,平衡计分卡法在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从资金筹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产出效率以及高校发展潜力四个方向进行评价。章建石、孙志军(2006)认为对高校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应全面反映各高校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效果较好[40]。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利用数学降维思想的客观分析方法,把多数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能够涵盖大量信息的新指标,简化指标体系的结构,使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具体的应用包括:为了准确度量出大学财政预算的运营效率情况,黄林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归纳统计涉及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多个变量和经济意义显著的新的主成分变量,并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产出主成分与投入主成分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我国高等院校产出量仍然在粗放型地增长[41]。从教育经济学原理出发,许长青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1995—2006年10年间公共高等教育投资效益问题,得出我国学术性科研产出与投入总量正向关系不显著,发现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缺陷[42]。
另外,一些学者在探索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尝试一些较为新颖的方法体系。例如,应望江和李泉英探索将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运用到高校投资效益评估中的可能性,主要思路是借鉴闵氏多因素分析法,首先评估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并据此对该类因素做出五级判断——优、良、中、可、差[43]。
六、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评析
一是对高等教育产品属性的界定不统一。高等教育产品属性的界定对政府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绩效评价至关重要,是政府承担高等教育责任的基础。
二是在绩效评价中公平与效率协同度较低。相关的研究基本上是单独分析公平问题或者是效率问题,很少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同时也较少考虑有效性和经济性问题。
三是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只关注教育的投入和使用,而忽略对教育活动的效率和产出效益的评价,这样会导致评价范围过窄,不能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行有效、全面、综合的评价。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要体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用过程、产出和效果的全过程。在设计指标时,要考虑教育经费内部的使用情况,区分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是关于评价方法的研究表明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也会不同。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领域,不论采取哪种方法,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都会有优势和缺点,应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目标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以求得出更为科学的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0-141.
[2]Harvey S.Rosen. Public Finance [M].Irwin:McGraw-Hill, 1999:76.
[3]Varian, H. R. Microeconomic Analysis (Third Edition) [M].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2.
[4]张保庆.教育是西部开发基础之基础[J].新西部, 2001(6).
[5]姜毅超.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分析——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 2007(11).
[6]萨缪尔森. 公共支出纯理论[J].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36(4):387-389.
[7]王善迈. 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8]Vaizey, J. E.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London: Macmillan St, 1962.
[9]Eckaus. Economic Criteria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4(46).
[10]Blaug, 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M].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70.
[11]Levin, H. J. Education as a Public and a Private Good[J]. Journal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1988,6(4).
[12]布魯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 周亮勋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韩宏.财政支出与高等教育投资来源[J].江苏高教,2001(4).
[14]郑备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15]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罗尔斯.正义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7]阿德尔曼和莫里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M]. 1973.
[1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86..
[19]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华夏出版社,1987.
[20]廖开锐. 我国高校债务的现状、成因及化解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12(3).
[21]邓子基.财政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2]王为民.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 2004(8).
[23]王志扬.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存在问题、国际比较与改革方向[J].南华大学学报. 2008,9(6):32-34.
[24]Gaither, G. Nedwek, B.P. and Neal, J. E. Measuring up: the Promises and Pitfalls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R].Washington DC: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1997.
[25]Campell. J. P.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M].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90.
[26]Diamond, J.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M].OECD Working Papers,1994.
[27]Premchand.公共支出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8]Stufflebeam D L. Evaluation Under Title 1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al Act of 1965[M]. Data Collection, 1966.
[29]段铸,程颖慧.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指标创新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30]吴建南, 李贵宁.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型及其通用指标体系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4).
[31]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 吕炜. 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国际比较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06(92):16-25.
[32]吕炜,王伟同.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财政研究,2007(8):24-29.
[33]陶爱元,曹中.中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 统计与决策, 2007(11):74-75.
[34]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效益的有限性分析及模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
[35]朱文军. 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财会月刊, 2007(12):63-64.
[36]Beasley, J E. Compar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s[J].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eienee,1990(18):171-183.
[37]杨斌. 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 西南大学, 2011.
[38]卡普兰,诺顿.平衡记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9]谈洁.平衡计分卡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8).
[40]章建石, 孙志军. AHP法在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10).
[41]黄林芳.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J].财经研究, 2005(31).
[42]许长青.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1995—2006[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5).
[43]应望江, 李泉英.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