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程

初中历史新课程

时间:2023-08-17 18:0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新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新课程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教式学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和史学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立足于新课改的基础上,面向真实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有生活的历史内容,发展生活化的历史课堂,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实现生活化教学,真正做到“通古知今”、“彰往察来”,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真切感悟生存智慧,逐步做到“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进而“学会发展、学会生活”。所以,构建怎样的符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历史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双方形成了双向的反馈交流,这一改革后的模式,从其特征上看,可称为“讲谈——接受式”。讲谈——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看图、图示、讨论等法,属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范畴。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种变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需要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

“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自学——辅导式在功能目标上突出强调了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这一模式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它比较适合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此外,它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识的结构,熟谙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达: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善于和学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辅导。

三、参与——活动式

参与——活动式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同时也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活动。所谓参与,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包含了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你讲我听”的关系,在新教材、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历史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问题。长久以来的历史教学模式,一般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历史知识变成条条框框,让学生模仿,死记硬背。而很少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安排学习内容,忽视学生的感受和他们的需求。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接受别人的价值判断,容易认可既定的事实而不去挑战。教师经此长期的教学过程,也会麻痹,最后转变成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机械性的教给学生知识,生搬硬套,强迫学生记忆,对学生缺少真诚的鼓励和深入的理解。

1.2 导语设计与课程相脱离。近年来,随着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一些老师普遍注重课前启发,在导语上下功夫,力求创造出能让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这些做法我们很提倡。但是,有些老师过分重视导语上,追求奇异,东拉西扯胡乱联系,与实际教学发生冲突。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一些老师在运用导语方面存在误区。比如,教授一节课,老师课堂开始时拿出了地图,对地图上的城市详加分析,学生也很感兴趣,能了解一些知识。但正课给耽误了,这种设计与实际有些脱节,学生很难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就是通过考试。随着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方式。新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目标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履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才可以。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开发的评价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学校只是刚刚接触,还没有理解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的真正内涵及要求。特别是历史考试中采用开卷考试的方法,对历史课堂教学冲击很大,一些老师在历史课上,东拉西扯,讲授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完全注重课外知识,而忽略了对课堂知识的传授。

2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变

2.1 教学观念的转变。原来的课堂是“我讲你听”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老师要成为主导者。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国家教委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可见,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历史老师,要充分利用初中年级学生对中学生活和学习内容的好奇,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历史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魅力,提高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同时也发展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真正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初中年级历史课本中的活动课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在教学期间适当的穿插一些活动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第一,活动的主体性。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制定计划,选择活动的方式、时间、地点、伙伴。第二,活动的互动性。这种互动包括: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第三,活动的开放性。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有历史故事、人物、民间传说)相结合,以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笔者觉得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发掘学生的潜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很大,适用不当会对学生和老师产生反作用。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体系,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历史教学的评价中制定出切实合理的评价制度,重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制度,既不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通过评价,又不能让学生感觉历史可有可无。教师对教学评价也要参与,结合教学实际,与学校一起制定出可行的评价体系。

2.3 搭建辩论舞台,创设适度竞争的学习氛围。辩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辩论法如果应用得适当,不但可以对某些事实观点进行反思和测查,还可以复习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问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看待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同学们为赢得比赛的胜利,积极上网查阅资料,认真组织材料等,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这比老师唱一言堂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2.4 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我们得多读书,从书中获得正确的评价标准与法,阅读历史要以倾听历史文献中“人”及其“作品”或“件”的声音为主,来开阔视野和积淀智慧。同时,我们也传授正确的历史评价观念,去分辨历史的精品与垃圾。其次,让学生明白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才能形成,如“昭君出塞”“江南地区的开发”,肯定是有原因的,让学生从事件来分析原因,分析其内在联系,从而得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了解其本质属性,才不至贬低或抬高。

第3篇

【关键字】初中历史;新课程;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含义是指:以合作思想作为核心灵魂,依照数人一组的标准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和指导,小组的组员之间亦要互相讨论和帮助,以共同学习和完成任务。它不仅是新课改的新要求,也是历史教学中的新课题。据此,本文对这新的教学模式做出初步的探究,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空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它迎合了新课程历史学科发展要求。历史新课程强调历史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是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传统课堂上的模式通常是这样的:教师扮演“讲述者”,单一地向学生灌输、演讲和传授;学生扮演“倾听者”,被动地接受、倾听和理解,这样的模式动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则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第二,它体现了学生的自身价值。“合作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和受教育权的主体,而不是教育工作的“附属品”。另外,“合作学习”有利于加强师生平等交流,打破沉默严肃的课堂氛围,营造轻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学习的自信心。

二、初中历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案例

1.教学分析。本文选取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作为实践活动案例的素材。该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秦汉昌盛的宗教文化、雕塑艺术和史书,重点包括两个:一是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二是司马迁和史记。本课的难点是宗教文化的影响和意义,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2.教学设计。依照“合作学习”的模式,先把全班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三个小组,并分别选出各组的组长两名。在上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按照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各组成员分工搜集资料并通过内部讨论制作能用于课堂展示的资料成果。课堂上,先由教师导入新课。然后,由三个小组依次展示课前资料搜集的成果和学习成果,进行教学活动。第一小组以展示PPT的方式对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起源进行介绍,并以组员互动的方式引出一系列问题,供全班进行讨论。比如,佛教和道教的主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封建统治者提倡和扶持佛教与道教?佛教和道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有哪些?等等。学生进行讨论后,由教师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进行总结,并进一步讲述宗教对我国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对我国宗教文化的深层领悟和理解。第二小组首先派出两名组员,以讲相声的方式将司马迁及其创作《史记》的故事向全班娓娓道来;接着其他组员依据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分别轮流讲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史记》当中所记载的人物事迹,比如大禹治水、屈原投江、陈胜吴广反抗暴秦……让一个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最后由教师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历史地位做出全面总结。第三小组首先播放秦兵马俑的纪录片,将秦兵马俑的实况活灵活现于课堂上;接着,采用知识问答竞赛形式向全班提问关于秦兵马俑的问题,让同学们抢答,答对的由教师作记录并给该同学所在小组加分,三个小组都要参与活动。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使同学们在游戏和欢笑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记忆和理解。

三、关于“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案例的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讲述的是文化史,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进行讲述、思考、讨论,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个性和才能。上课之前,教师把学生按照个人研究兴趣等标准划分为三个小组,由组长负责任务的分配,各成员负责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三个小组分别向全班作课前学习成果的展示,并充当课堂主角进行演讲,形式多种多样,有相声、故事会、PPT演示、视频播放、知识问答竞赛,等等。教师则成为配角,适时给予引导和总结。这一过程既强调学生的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又充分调动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跃和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拉近与历史知识的距离,更深入地感受历史、体会历史。这次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案例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搜集、总结和研究,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思考。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得“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指导学生实践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平衡。1.“合作学习”案例的现实效果。通过开展上述“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案例,可以总结出“合作学习”的现实效果:第一,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并且活动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第二,它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扭转教师单调授课、学生死板听课的旧模式,使教师放下传统的绝对权威而退居为课堂的配角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也极大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与合作的乐趣,增强成就感;第四,它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在组员之间的互动合作中,形成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第五,它有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教师放下绝对权威的架子,还学生一个自由的思维发挥空间,让学生大胆抒发己见、展现自我,促进学生在互动中激发思维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2“.合作学习”案例存在的问题。上述实践活动案例进行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课堂时间安排上不足,课堂上仅限于活动成果的展现,而诸如资料收集等大部分的学习过程和活动仍然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一点体现了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欠缺的;第二,课外学习部分需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但当今许多学校的初中学生课业比较繁重,课余时间很少,恐怕难以完成课前准备的任务,尤其是对于住校学生来说,只有双休日的时间才能到校外开展社会调查,致使课外学习开展的难度增加;第三,各组成员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由组内个别能力强或对课题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负责整个小组全部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不但会使某些组员滋生懒惰和依赖心理,更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

四、实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总结

第一,合理分组。实现“合作学习”,首先应当懂得如何合理进行分组。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特长、兴趣、性格、智力思维等各方面因素,按照每组一定的人数(通常为4至8人)进行,组员之间要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比如性别、个性、成绩、特长等方面的差异,甚至还可以把学生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方面的差异也纳入分组考虑的范围。这样,才能使每个组员在相互搭配、相互补充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有效避免个别能力强的组员包揽全部工作、个别能力弱的组员坐享其成的现象发生。第二,明确任务。比如前述的教学案例当中,第二组除了两位演技好的成员负责以富含趣味的相声形式介绍司马迁及《史记》以外,其他的成员也要依照自己的兴趣去收集、准备和讲述一个史记里的人物事迹故事。这样,通过组内合理分工,使每个组员都应有自己的明确任务,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杜绝发生个别组员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第三,把握确定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时机。比如,当教师谈论秦兵马俑的历史意义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秦代雕塑艺术的宝库,代表了秦代雕塑领域的最高水平。有的学生则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剥削人民的残暴证据,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血与汗浇筑而成的封建皇权统治的象征。教师此时可以不发表任何意见和评价,按照学生各自的观点分为正反两组,让他们课后进行资料收集和准备,下节课以辩论会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第四,合理把握课堂时间的分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不要草草结束。因此,课堂时间不充足,等于剥削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通常课堂讨论的时间应为5~10分钟,而其他的活动则应依照具体情况来做出安排。第五,重视有效引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合理的合作者、指导者、引导者,以平等交流的形式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应当注重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小组如何分配任务;指导小组如何合作;指导小组如何交流和讨论;协调组内分歧,等等。当个别学生出现学习和合作的态度问题时,应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对该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无论是课前准备阶段还是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难题时,教师都应当及时予以帮助和引导。第六,重视课堂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以及结尾处,教师应当把握时机适当给出合理评价,评价的方面应当包括“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参与程度、活动开展的态度和活跃程度、活动内容水平,等等。评价时应当注意要激励和肯定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共同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意义,鼓励他们今后更积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还要对团结、有团队精神的小组,以及有合作精神、热心帮助同伴的组员给予及时的表扬。

五、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连续性;持久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发现并进行心理体验的过程,同时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针对我校学生实际,以及对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认知程度,我对教材深入研究、探讨,并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恰当的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简单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便共同探讨。

一、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源泉,只有保持学生长久的探究兴趣,才能逐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下面三点:

(一) 构设历史情景,深入体验情感,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有关内容时,原来总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把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和商业发展状况几部分,在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很少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学习《(唐)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穿越的历史情境:“如果我们面前有一个时光隧道之井,正好让我们穿越变成了唐朝人,那时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可以假定自己是皇帝、官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允许丰富的想象,但必须符合唐朝的实际经济状况。”然后让学生看书几分钟,再让小组思考交流,再分别扮演自己选定的角色。学生们踊跃发言:

学生一:“我穿越到了唐朝,当上了万人之上的皇帝,我穿着精美的丝绸龙袍,衣炔飘飘,美女成群,走在长安朱雀大街上,前呼后拥,非常威风,朱雀大街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和边疆各民族的人们,非常热闹。

学生二:“我成了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简车灌溉农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我适时地用幻灯片展示曲辕犁的构造,突出曲辕犁的三大改进,从而解决了难点,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学生三:“我是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唐朝农民,我在我的房屋周围种植了很多茶树,并且通过通过深入研究,我发明了‘富贵2号’增肥茶树树种,已在全国推广,尤其受到许多女士的喜爱。”(许多学生大笑不止,我马上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唐朝江南的农业,茶叶占重要的地位,并且唐朝人非常喜欢喝茶,况且唐朝人以胖为美,很适合唐朝人的审美标准。)

学生四:“我是唐朝的商人,主要经营一些非常高档的陶瓷制品,我的商铺的名字是‘明月瓷’,里面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等。我很多的越窑的青瓷都是从隋朝的大运河水路辗转运来的。”(能够联系隋代历史,有创新意识。)

这堂课,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教师只是起了引领作用,学生发言基本上能够抓住唐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唐朝都城长安繁荣的情况,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真正发挥,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唐朝经济尤其是‘贞观之治’时唐朝的确是一个盛世,我们感觉到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安和谐稳定的时代而自豪,那我们进一步探究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唐朝经济这么繁荣呢?”学生们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

这堂课,通过虚构历史情境,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思维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搭建思辨平台,创设探究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在讲授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有关战争的内容,以前总是先从背景、过程、结果,最后分析原因,学生总是感到兴趣索然,于是,我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这种僵化模式,让学生以曹操谋士的身份,给所谓的主公出谋划策,从而达到掌握教材的目的。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然后我当曹操,让学生表演谋士,针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充分辩论,以致形成了主战和反战两派,在课堂中,他们进行了唇剑舌枪的针锋相对的辩论。对于主战方,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勇有谋,并善于倾听谋士的建议,官渡之战就是例子。2、由于战争连年不断,人民渴望统一,曹操想要统一全国,众望所归。3、曹操兵多将广,刚刚又攻破荆州,士气正盛,可一鼓作气,灭了东吴。如能避免缺陷,发挥优势,赤壁之战必胜无疑。反战方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1、东吴有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并且可依靠长江天险,况且孙刘联军力量也不能小觑。2、蜀有诸葛亮、吴有周瑜,魏很难有谋士与其相媲美。3、曹操的军队经过远距离跋涉,且不习水战,水土不服。4、曹操疑心太重,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经过双方激烈辩论,赤壁之战的作战背景、作战双方的利害关系、战争的胜败原因就一目了然了。

二、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打破原来单一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为此,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学写历史论文,逐步掌握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2、举行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辩论会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总之,初中历史新课程探究性学习,也只是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还要不断探索,改变观念,深入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试教通讯》2003第1期(总71期)

2、《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

第5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一、培养持续探究的兴趣,这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教师有责任努力保持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我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1.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我们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上课时,可虚拟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过去某个朝代,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这个朝代经济生活的实际”,先让学生看教科书数分钟。然后分别扮演角色,让学生分别发言。整整一节课,由于虚拟了历史情景,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

2.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史的内容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可以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讲过程(或内容),然后分析结果、影响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以当时大臣或谋士的身份,开展辩论,拿出决策。这符合心理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得最好”的原则。

例如,在学《赤壁之战》时,可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搭建一个“殿前辩论舞台”,有老师扮演曹操,学生演大臣,然后请各位“大臣”就“老师”能否打这一仗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中形成了主战、反战的两种力量,唇枪舌战,展开激烈的辩论,老师从中归纳出主战派有4个理由。学生说,如果曹操能利用好这些优势,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学生的争论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探究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上课时,应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二、授人以渔,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出努力。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之中。在激发学生主体探究历史的兴趣的基础上,要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一般的学生掌握一种探究的方法,为学有余力的、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甚而获得创造性成果。下面也简单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例如: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就此撰写历史小论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带路,告诉学生撰写论文的方法(史论结合),到哪儿去去寻找历史?如推荐有关书目(这些书到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推荐可以搜集到有关资料的网站或网址,学习近现代的历史还可采访一些人物(重视口述史)。二是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和评价。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论点(观点)。学生试着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历史的过程,他们尝试着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作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组织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活动课及“活动与探究”思考题,如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故事会、成语大赛等;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小制作、填图;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调查、辩论会等。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也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提供参考。我们可以采用教科书中的活动,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围绕一定的主题,自己组织历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了解,也学会了活动的基本方法,本身也接受了教育,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历史;问题;课堂教学;创新

历史知识是公民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初中是一个人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段。但是,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合理因素,致使这一阶段的历史教学成果并不如人意,许多学生的历史知识近乎空白,或者只是一些与生活无关的、考过即忘的零碎知识点。趁着新课改的东风,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看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新课程引领教学,谋求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引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以应试为目的

知识的作用在于扩大或者加深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身的理解。但是我们的传统教学把知识当成敲门砖,当成应试工具,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的。这种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上主要造成两个弊端:一是由于历史在升学考试中分量不重,被当成可有可无的科目,很受轻视,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历史课都是敷衍了事;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应试的知识点的记忆,活的历史被肢解,没有坚持新理念的新应用,导致课堂教学的呆板枯燥。

(二)脱离实际

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是要借古看今,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和现实生活是脱节的,根本没有做到与新理念相连,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历史知识可以拿来干什么,除了考一个好分数,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初中学生常常连最基本的社会常识都没有,看新闻,看报纸,完全摸不着头脑,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没有一点分析能力。

(三)标准答案心态

历史是一个极具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学科。但是传统历史教学设定了一套价值观,把所有的历史事件纳入一个单一的解释体系。这样,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学生的判断力和创造性也被抹杀,课堂上没有参与感。接受标准答案的人,放弃了独立思考,对世界的理解会变得僵化;不接受答案的人,要么没有自己的看法,要么有自己的意见却找不到生长和讨论的空间,使得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思想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四)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多半墨守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呆板单一,课堂枯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强度的系统记忆,对通过考试有一定效果,是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

二、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把他们培养成有独立思想和生存技能的人。具体到历史学习,在于扩大学生的眼界,通过接触各种曾经发生的事件加深他们对人情事理的了解,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坚持新思路、新发展,做到以创新为基准,从而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古板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无法紧跟新课程理念的新思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情境模式。可以带学生去一些历史遗迹游览,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在课堂上组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把握一些历史细节,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二、问题模式。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做开放性的思考。可以结合情境模式,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把学生设定成某个历史角色,让他想象自己处在当时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决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主动的探究,实现能力的扩展。三、合作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合作与讨论,加深交流,坚持创新。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初中历史教育改革以来,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是针对标准答案心态而发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多介绍观点不同而又言之成理的参考读物,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面对差异,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灵活,不会僵化。这一点对历史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历史教师也要坚持学习,了解新课程的新内容,能够抓住教材的重点,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另外,历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各个学科的内容都会涉及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科之间交叉关联的地方,做相关的引申,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他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比如,讲到某朝代疆域问题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展示世界地图,做更加细致的讲解;讲到古代的乐器,可以结合音乐和社会知识,了解古人的音乐水平和礼仪风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才能坚持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作用。

(四)师生关系的创新

想要保证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作用,就要创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是绝对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老师讲授,学生吸收,老师管理,学生服从,这种关系会压制学生的创造性,甚至造成学生的抵触厌学情绪。改善师生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把学生当朋友,给以理解和信任。有了理解和信任,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疑惑表现出来。二、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求知者,尊重他们的想法观点,就事论事地和他们讨论问题,不以权威压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独立思考的信心,敢于自己去解决问题。三、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把握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才是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雷建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09,(33):57-13

[2]付俊.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六字方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95):124-37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历史 生活化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提出了鲜明的方向,对历史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和目标,其整体思想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历史教学中强调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强调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构建自己的历史学习方式。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倡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但是,对于历史科目而言,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历史生活化教学。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初中生对历史课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出现这一问题有很多方面原因,其根源是教师认识不足,仅仅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和对教材重难点进行剖析,这样的教学方式牢牢地将学生与书本连接在一起,使他们失去自由思考的空间,处于完全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课堂质量很低,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的内心需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并且将学习作为一大乐趣。但是,现在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生活。面对生活化教学这个崭新课题,教师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下的生活化教学思想。当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要求我们构建生活化历史教学。

二、采取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1.贯彻落实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程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2.初中生需要充分的生活化教育。初中生已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历史是一门生活化学科,生活是真实的,在这个社会中,学习与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很多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三、如何进行历史生活化教学

1.根据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想实施生活化教学就必须积极转变思想,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远不如外国学生,这是由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决定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育方式上有很大问题,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切断学习与生活的连接。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要改变原有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围绕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挖掘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潜能,则更容易探索出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仅有生活化教学是不够的,学生要有充分的学习热情,只有自己有了学习热情,才能主动将生活与历史科目联系在一起。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情感差异。针对学生不同意见,给予鼓励,使课堂成为生活的基地。

3.创设虚拟的历史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虚拟的历史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生活与学习联系在一起,一个难度较大但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引入新的历史问题。所以针对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采取虚拟情境的方式再现历史情境。例如,讲到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时,就可以虚拟历史环境,假设整个班级的学生都是唐朝子弟,根据教室座位的分配格局,扮演农民、商人或者官吏,然后选取代表,说清当时经济状况,学生的表达必须符合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如一名学生是唐朝的农民,他就可以起来说:“我是唐朝的农民,我的农耕工具是曲辕犁,灌溉方式是筒车,这使我们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位学生的表达中突出了唐代农具改革的特点,达到了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

4.总结知识方法,拓展生活思维。适当的总结能够让学到的知识更系统化和科学化,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体现出独有的价值观。如讲解中国近代史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及时对近代史发展过程中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等主要内容用“比较法”分析对中国历史有怎样的进步意义。这样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增加自己的见解和对生活的理解。生活化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在课堂上做出总结,让他们在总结过程中结合现实谈谈畅想和困惑。

总之,实施生活化历史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将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真正让学到的知识为生活服务。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需要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对优化课堂过程和结构提出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探究式学习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每位教师关注的课题。

文章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论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理念为先的历史教学

在教学改革中,教学理念的改变非常重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因为教师忘记了这一点—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作为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定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老面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固有的机械灌输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知识具有人文主义性质,不是因为它是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过学习能以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提高人文素养。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理解思考历史—找到历史规律,重新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就应鼓励并指导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法与策略,实现学习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注重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中注重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比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掌握和理解知识技能、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的评价。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评价, 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去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比如学习丝绸之路的变迁以及对当代的启示时,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明确任务后,分别收集资料,然后再进行交流、合作,慢慢引导学生到我国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一些国策上来,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给予积极地评价。又如讲授“春秋五霸”时,课文中提到3个霸主,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春秋五霸印象。对于课堂上学生能够看懂的,教师没有必要再讲,学生能独立发现、思考的,教师没有必要进行引导、点拨,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进行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增强自信心。

三、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 从“师道尊严”到“师生互动”

教育的意义,本来就是建立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之上的。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看重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把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异化为“以分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过程中充满了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立足每一个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平台,获得最大最好的发展。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而现在教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教学,是知识与知识、师生与知识、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与对话,表现为课堂内容上加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史地、史政、史文等的综合。

四、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农村初中 探究性学习

一、农村初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正是希望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然而,农村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现状却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落后,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农村初中老师的配备不齐。很多学校缺少年轻的专职授课老师,有的是其他学科老师代为授课,有的是年龄偏大的老师授课。他们或者缺乏历史专业知识和能力,或者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相对不足、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虽然不至于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笔、一张嘴的传统方式上。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再者,在农村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的状况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在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驱使下,历史课被打入“副课”行列,一些学校在历史教师配备以及课时安排上也相对不重视。同样受“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不少家长也认为学习历史这类“副课”,会影响子女的升学成绩。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更谈不上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探究学习的作用了。

二、如何在农村初中更好得实施探究性学习

首先,要针对农村初中历史老师配备不齐,教者观念相对落后的现状,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如开展学科基地教研活动,每所学校派一名或多名老师参加。通过学习,使农村初中历史老师有机会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密切关注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多的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如科技、经济、信息技术等,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成为复合型教师。对其他专业兼授历史的老师也进行教学指导,让他们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实现由“传承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其次,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教师有责任努力保持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我们可以用特定的历史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譬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或者重大的历史事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对它们的历史评价却褒贬不一。我们可以把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评价作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再次,要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深入研究,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培养他们初步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探究性学习的心理品质。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以问题为契机,认真备课,熟透教材,设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诱惑力的问题,使之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在自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产生质疑。这样学生注意力全部指向并集中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学生注意力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这一飞跃,这有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老师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能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鼓励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三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有了基本的解答方案,经过师生共同探讨,促使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网络,使他们的能力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在农村初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必须在提高老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前提下,设法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再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一般的学生能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也为学有余力的、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吴亚萍. 基于新基础教育的探究性学习――以数学为主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

新世纪之初,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当前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走出历史教学死记硬背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新任务。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在教师教学的转变中,观念是最关键的,它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方式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要通过集中课程的培训和教师自学各种方式,使广大历史教师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课程标准,使教师深入了解历史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增加历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

(一)要确立新的教学观。

新的教学观要求广大历史教师理解、明确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获得的结果,而且还要重视为达到教学目的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要倡导正确的学生观。

要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还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他们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且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各不相同,他们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还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和意愿,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历史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语,采取歌曲导入、故事导入、以旧引新等。比如讲吐蕃时,播放青藏高原(歌曲)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新教材对偏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就使教师能够把部分时间留给学生。

例如,我在讲授《三国鼎立》时,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课上让学生适时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大家讲讲这些故事,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辨别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其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新课程下的教材的图文。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均有图片资料加以引证说明。这不仅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更改变了以往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为学生动手提供了可能。在讲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让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展示文成公主入藏的盛况,让学生了解文成公主入藏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掌提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 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更要着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例如,在讲述李冰修筑都江堰时,让学生思考:岷江水流湍急,修堰时怎样才能更加牢固又同时解决防洪和灌溉两大问题呢?此外,我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有关书籍,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学识!提高了学生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学会了多角度分析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身边的人和事,更好的融入现实社会中。

(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倡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汁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过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手段开展。

在学习中应该遵循学习的准则,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开展课堂讨论;举行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鉴赏并仿制古代钱币、兵器、农具、服饰等历史文物;采访历史见证;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等。

(三)教学及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

教师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仅可以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和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优良情感品质。教师还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第11篇

【论文摘要】 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研究以多元智力等理论为依据,着眼于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创造性的转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自觉探索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学习精神,突破学生思维定势,使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体验求异、创新的乐趣,并更乐于创新。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随着初中历史课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日益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历史中考题大都以当年的时事政治、热点为背景,进而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就是说历史中考试题以其灵活性、超前性,改变了教材的稳定性和滞后性。

广大教师在学生探索思维能力方面认识不到位,理念模糊不清,培养策略的实施更是若有若无。而这一切均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人才,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为此,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活动探究对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倘若各学科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来评量,则具备不同能力或特性的各类学生,都会有更佳的表现。

2、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寻求知识、真理、智慧及探索的欲望。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自觉探索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学习精神为重点的实验教育体系。

2、着眼于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创造性的转变,立足于新教材提供给师生的广阔的活动与探究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智力操作活动,通过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打破陈式、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的目的。

3、适应历史课教学需要,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具有学科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4、通过实验,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往以教为主被动学习,打破教师的教学思维定势,拓宽教学视野,主动接受不同的史学观点,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对比,引导学生构建新型的历史知识体系,实现教学相长,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课程教材为依托,利用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设计适合学生特征,高效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转贴于

2、创建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以自主学习为探索,实现教学过程积极化,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成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研究表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就是给学生提供突破思维定势的条件,让学生思维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教师必须首先突破思维定势。而教师自身思维定势的突破,取决于其宽阔的人文素养。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进修;博览群书,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以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其次还有赖于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角度设问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在一种自在的环境中,不断突破已有的或潜在的思维定势,保持旺盛的创造活力,保持其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突破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从研究的角度走进新课程,以实现教师“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创新的自由。因为创新能力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空间才能孕育诞生。没有自由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也就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培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已才华的平台,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要多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去选择;要多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去探究。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成为探索型、创新型人才。

可见,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

第12篇

一、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学案。

教师的备课首先要备教材:1、依据课标,整合教学内容,搞清历史的本来面貌,教科书中的叙述比较简要,甚至不太清晰,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查阅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内容更加清晰,充实,丰富。2、选择和确定教学的重点,一节课的内容如果没有重点,就会面面俱到,平淡无奇;如果都是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还是一锅粥。重点即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如百家争鸣中重点讲儒家,三国鼎立中的赤壁之战。确定重点后就要围绕重点补充材料,设计问题。组织活动。3、把握归纳历史的特点,建构历史的联系。备课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加强板块之间、课题之间、专题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如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包括中外联系,古今联系,甚至是具体历史事物的联系。

(一)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作用

新课程课堂容量大,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备好一节课的。我校每周定期召开一次教研组活动,积极探索有效地课改模式。基于我校同科教师少的现状,首先发挥各人特长,在教案本上撰写教案学案;其次,集体备课时强调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又要突出个性特色和自主发挥。最后教师特别要在教案后记录好课后反思,下一次集中时,把上次教(学)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共同商榷解决,供以后借鉴。

(二)重视学案编写,促进自主学习。

我校从课改伊始就非常重视学案的编写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认为好的学案能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与能力的培养。我们着重有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学案首先要有明确而简洁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实际;

(2)学案以课时为单位,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导学、课后巩固拓展练习。

(3)学案要体现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学案要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5)学案的题例必须少而精,以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认真落实学案课前、课中、课后的利用。课前精心准备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据此认真看书,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同桌之间对照检查,教师可适当收上几份,便于掌握学情;课堂学习:组内交流,小组发言。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观点或疑问,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师生共同解决或教师总结归纳;课后巩固: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督促帮助,共同巩固所学内容,并做好完成情记录况作为学生评价依据。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新颖巧妙的导语,一首振奋人心的歌曲,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意。情境的创设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而定,要紧扣本节内容。如《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我采用了歌曲导入的形式,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通过展示美国的星条旗案图设问,星条图与美国的独立战争密切联系在一起,记载着独立战争的光辉历史,由此导入新课。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吸引住学生,学生情绪高涨,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精心设计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达成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目标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合作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老师设计的讨论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分配好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各小组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2、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讨论时不但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别人发言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在听的同时还要进行分析,对比,看别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不同的地方还得再思考,达成共识。

3、教师要不断鼓励肯定学生,当好学生的“及时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调控者,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介入,帮助讨论有阻力的小组,及时引导讨论偏离主题的小组,学生应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

(四)巩固拓展,提升自我,让学生自信起来。

采用多种方式使课后小结,活泼有趣,灵活多变,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如让学生小结,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还如画知识树、列表格、构建知识框架,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支全画下来,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将其系统化。

达标检测,是学生再实践、在认识的过程,这一步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尤其是选择一些对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典型例题的选择,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