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8:0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常见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人地关系;空间问题;区位
区域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内涵。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沉没成本”;理性逻辑;生活决策
一、什么叫“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在经济学中最标准的定义为“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已经产生了,不管现在做出什么决策都已经无法挽回的成本”。那么我们对待“沉没成本”的态度应该如何呢?既然这个成本已经发生,无论怎样也无法挽回,那么我们只能力图追求目前最好的结果,因此这个“沉没成本”将不应该纳入我们所考虑的范围。
二、怎么对待“沉没成本”陷阱
“沉没成本”原则,即我们在进行不管是商业中还是生活里的决策时,都应该忽略“沉没成本”,这一点是我们理性做出正确决策非常重要的办法,也是对于所有企业,机构来说想要获取快速成长所必需遵循的一个原则。下面我们会以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
1.“电影票”陷阱
“电影票”陷阱是“沉没成本”陷阱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所讲述的具体的情况如下:A想看一场电影,这场电影本身对于A来说价值50元(也就是说他最多愿意出50元去看这场电影),但是现在这场电影的票价仅售40元,于是A很高兴地购买了这张电影票,但是在电影开场前10分钟,A发现自己买好的电影票弄丢了,这个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1)不看这场电影;(2)重新买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这个时候A最理智的选择应该是哪一个呢?我们下面逐一来分析这两个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选择(1),因为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逻辑思维:如果我们买一张新的电影票,那么总计我们为了看这场电影就花费了80元,但是这场电影本身的价值仅值50元,因此是不合算的。所以会选择直接放弃看电影。
2.“生产设备”陷阱
“生产设备”陷阱也是常见的“沉没成本”案例。那么这个问题所描述的情景如下:B公司现在已经投资了1000万元买了生产一批产品的固定设备,现在计划开始生产产品。这个时候B公司所了解到的信息如下:如果继续生产的话产品会获利R万元,但同时也会造成成本C万元。那么这个时候公司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标准排判定需不需要继续生产呢?有以下两个标准:(1)通过比较R和C+1000,如果R>C+1000,则生产产品,否则反之;(2)比较R和C,如果R>C,则生产产品,否则反之。
3.“航空机票”陷阱
“航空机票”陷阱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沉没成本”的案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买到航空公司打折的机票,在打折的时候机票的价格往往是远低于平常价格,有时甚至低于相应火车票的价格。而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航空公司C所提供的航班全年都固定在同一个时间起飞,这个航班平均每个位子的成本为600元,但是在航班起飞前的10分钟有一个乘客来到机场并告诉航空公司,他愿意出200元买一张机票,这个时候航空公司应不应该同意呢?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决定非常明显,因为200
下面我们再回到打折机票这个问题:现在在航空公司为什么要提供打折的低价机票呢?其实这就是运用了“沉没成本”原则来进行决策。航空公司提供的打折机票,一般是在淡季或者非常时间段,这时段客流量都比较少,但航空公司固定运营的费用并不会降低。航空公司作出是否提供打折机票的决策时,就不会考虑固定运营费用,因为那些属于“沉没成本”,而只需计算打折机票价格是否高于运载每个乘客的平均成本。如果这个平均成本很低,低于打折机票价格,那么,航空公司就能减少总的亏损甚至是能够赚钱的。
三、结束语
“沉没成本”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概念,但是却并不被人熟知。对于这一概念的不了解常常带来许多可以避免的问题。通过本次对于“沉没成本”的探讨,学习与了解,笔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话题所具备的深厚的现实意义,以及规避这个陷阱所能带来的巨大益处。希望将来对于这一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广泛,会有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也希望人们能够做出更理性的思考,积极规避这个陷阱。
参考文献:
[1] 耿鑫余.生活中覆水难收的沉没成本[J].《大陆桥视野》,2015(18)
[2] 张璐.生活中的沉没成本――由等车说开去[J].《大众心理学》,2013(3):44-44
[3] 甘嘉文,刘永芳.现实生活中的沉没成本误区[J].《大众心理学》,2010(9):43-43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专业知识 高等数学知识 经济学知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数学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和管理领域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工具。就学生而言,良好的数学基础无疑是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保证。但由于数学课程普遍存在知识抽象、课堂枯燥乏味等特点,加上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数学没有什么用,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好了,这就使得数学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考试题目越来越简单,不及格比率越来越高,学校和教师为此也费尽心思,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但纵观各种改革方案,并没有改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导的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我认为:既然课堂教学无法改变、仍然是数学教学的主体部分,那就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寻找新的突破,数学课堂要努力做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将数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将学生将要学或正在学的专业课的知识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到数学无所不在,数学无所不用,不学好数学就不可能学好专业课。这不但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无用的错误认识,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斯通曾经在“社会科学中的数学”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科学中使用数学的五个理由:“首先是社会科学的许多分支明显在当量化,人口统计学和经济学是这方面明显的例子;其次社会科学的主题,关于复杂系统的理论是用文字表达的而他们的分析与比较更适合用数学表示;第三,除非这些理论关系可以定量化,否则它们的应用就只能是很一般化的;第四,对于一些主题中比较模糊、甚至很难得到确切信息的概念,数学可以提供一种领会的手段;最后,社会科学关注的不只是描述发生了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还在于隐藏在背后的有效还是无效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决策过程可以数学地表述和分析,使得我们的决策可以较多地依赖于知识,较少地依赖推测。
数学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的发展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数学课程设置要根据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要了解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背景,将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渗透专业课的知识,再依此实施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体现应用为本;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实施分类教学;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淡化高等数学理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以商学院为例,经济学是商学院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数学科学为定量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工具。在过去的20世纪,国外许多经济学者已着眼于数学中研究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引发的复杂性现象的方法,用数学方法考察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经济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经济政策效果。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经济中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所以数学课程对于商学院学生来说显得更加重要,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数学课程更是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所以,在数学课上如果能够很好地将经济学的内容融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当中,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收到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选了几个典型的高等数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相融合的例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1.在讲授导数定义和几何意义时可以融入导数的经济学意义。经济学上将函数的导数称为边际函数。以总成本函数C=C(Q)为例,其导数:C′=(1)
称为边际成本函数,也就是MC,显然C′(Q)>0,式子(1)中Q是自变量相当于导数数学定义中的x,C是因变量相当于数学定义中的y,所以(1)仍然表示的是因变量的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的极限。
例2.在讲授不定积分定义时可以融入经济学中总量函数的概念。设总量函数P(x)可导,其导数(边际函数)为P′(x),则总量函数P(x)=?蘩P′(x)dx(2)
其中的积分常数可由某一点的总量函数值确定。用这一例子来解释积分的定义可能比纯数学语言更容易懂,同时也可以用它来说明导数与积分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融合点。
例3.在讲述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时可融入多元经济函数的边际函数的概念,多元经济函数的偏导数有其相应的经济意义:设需求函数为Q=f(P,P,M),这里Q为商品的需求量,P为该商品的价格,P为与此商品有关的另一商品的价格,M为消费者的收入。偏导数,,分别为价格P的边际需求、相关价格P的边际需求和收入M的边际需求。更加具体细致的解释请见参考文献[2]。这一例子不但可以用来解释多元函数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说明多元函数偏导、全微分的含义。
这样的例子有助于商学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含义,对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只要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真正地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所学专业和知识背景,能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教学对象感兴趣的问题当中,从数学的角度讲述他们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学生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就能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主动,我们的学生必将会学数学、会用数学,从而喜欢数学。
参考文献:
[1]景海.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美感效应[J].内江科技,2010.
[2]张从军,李辉,鲍远盛,刘玉华.常见经济问题的数学解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娟,戴斌祥.关于经济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数学理论与应用,200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67-02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上学期学习微观部分,下学期学习宏观部分,是学生在大学中首先接触到的专业课程。因为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但是,因为它是学生后续学习课程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学好。鉴于此,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可高度概括为:内容丰富、理论常被误读以及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1]。
(一)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
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到处攻城略地,大规模分析那些原本不属于经济学领域问题的现象。尽管包含着复杂的褒贬难定的意味,却也真实地道出了经济学包罗万象的事实。因此,作为入门级的教科书,西方经济学即使只包括最基本的主流理论,也难以“瘦身”,只有被分为两部分(两本书或者两册书),才能容纳这些庞杂的内容。更令初学者困惑的是,西方经济学中似乎还“山头林立”,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学派分析的视角不同,给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也大相径庭。这对于在中学阶段习惯了唯一正确答案的低年级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常被误读
作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经济学有着众多著名的理论。这些理论高频率地亮相于各类媒体,经济学的门外汉也能略知一二。有些理论被很好地诠释与应用,有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大多数理论不是被误解,就是被误用,学生们一开始就有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以后就比较难以纠正过来。此外,经济学大量借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概念,固然增加自己的科学成分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初学者带来混乱。这些概念已经跟他们在原来领域有了本质的不同,却拥有同样的名称,如弹性、边际等。不少学生耳濡目染大众媒体,习惯跟他们一样对经济学的概念简单地采用“顾名思义”法对待,岂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教师在西方经济学课堂上不得不经常担起纠偏和澄清的责任。
(三)西方经济学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
尽管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西方经济学却具备了浓厚的自然科学特色。“边际革命”之后,微积分知识大量引入,许多经济学概念都是借助于数学工具来表达的。各种曲线的平移和旋转,均衡状态的变化及其程度,都需要严密的数学推理和运算。但是,西方经济学毕竟研究的是人的行为,不像数学和物理学那样研究的是客观事物,不能太机械,太具体,因此,常常需要抽象掉那些可以被忽略的因素。正如罗宾逊夫人所说,易于处理的经济理论常常跟现实不能很好拟合,而跟现实拟得好的理论常常难以处理。因此,经济学总是在跟现实拟合与易于处理之间进行权衡。这样就使得西方经济学既要求学生具备处理数学问题那样的逻辑思维,又必须具备处理哲学问题那样的抽象思维。
二、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重视案例教学
经济学是一门跟日常生活和社会政治经济热点事件联系紧密的科学,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原理, 而且可以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选取恰当的案例,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能提供富有实效性的资料, 及时将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过几次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供教学案例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成为经济学家,但是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可以受益终身,案例教学有助于这种能力的获得。
(二)重视讨论教学
国外经济学教学中常常采用合作学习法,以有效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度。合作学习法亦称为小组学习法( small group learning) 或小组活动法( small group activities) 。合作学习法之所以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它不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自觉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作学习情景,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而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的方法[2]。教师给学生指定问题,让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在课后搜集资料,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陈述,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提问,逐渐消除疑惑,真正掌握所学知识。采用讨论教学法能强化教学体系中“学”的环节和“学”的作用,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和探索求解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同性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三)重视学生课堂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乐而好学”,并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如讲到一个流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另一个流派对此问题的看法,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流派会产生差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难免有疲劳和精神不集中的时候,这时老师的提问能够迅速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而且青年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面对问题总希望找到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引疑的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种类似于抢答竞赛的氛围,吸引每一个学生参与。
(四)重视及时归纳总结
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理论密集,关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论解释,或者是关于同一个理论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和曲线,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初学者很容易陷入茫然无绪的困惑中。而经济理论的连续性比较强,一个环节落下来,之后的内容就跟不上。因此,及时归纳总结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国内外优秀的经济学教科书在每章都有结束语,归纳总结本章的要点和难点。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归纳总结不仅要求教师在每章结束的时候进行,而且在讲课过程中要随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如讲到效用理论的时候,要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前提假设,度量效用的方法,以及各自采用的分析方法等进行对比总结;讲到古典学派的供给曲线时,要带领学生回忆凯恩斯学派的供给曲线,寻找导致他们出现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将这种原因与他们各自的政策主张联系起来。
(五)重视经济思想史知识的讲解
加强经济思想史的教学,能让学生把整个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搞清楚[4],避免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茫然境地。经济学的理论纷繁复杂,每一种理论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理论之间却常常是对立的。这种看似悖论的情形在经济学中实属常见,要达到见怪不怪的境界,需要对经济思想史有所了解。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有历史渊源,许多理论之间有继承性,新的理论是对原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而每一次“革命”之后,就会出现一些完全不同的理论,然后这些理论就成为更新的理论的源头。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应运而生的产物,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对现实作出反应的结果,当现实环境发生变化时,经济理论也会作出相应的修正。经济思想史就是关于各种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它像一条彩线将各种闪光的经济理论之珠贯穿起来,握住了彩线,就能把握所有的珍珠。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导论部分,一定要讲解经济思想史,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各种经济理论在学说史上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重视介绍学术前沿
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面向初学者的,但适当介绍学术前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初级阶段教科书对某些理论作了过于简化的处理,以至于太脱离现实,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对整个经济学体系产生怀疑。为了不给学生留下经济学不科学的印象,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这些简化在较为高级的阶段已经放松,前沿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跟现实拟合,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的信心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只有不断追踪前沿才能保持知识结构常新。将这些课本上没有的最新知识带给学生,不仅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最新的文献。当然,对新知识的介绍要适度,如果过于高深,不仅容易打消初学者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占用太多课时。
参考文献:
[1] 周敏.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教法研究,2009,(1):92-93.
[2] 方阳娥.国外经济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和经验学习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9-131.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本文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张景新,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广西 桂林,541004;黄涛,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广西 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3-0106-0003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注重学生坚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经济学基础》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也称为《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体系并无区别。《经济学基础》课程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研究方法是后续课程学习中必要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而言,《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必须突出经济学的应用性,力求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分析工具,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分析后续课程学习中与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经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价值取向, 才能凸显其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于一体的专业化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教学而言,《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课程学习应围绕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分析方法和经济理论实施等内容展开。
经济学本身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各环节的理论之间既略显松散又不乏逻辑上的严谨性,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是初级经济学教学也涉及到相当广泛的内容。同时,经济学中的基本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最优化原则等,不但广泛应用在经济领域,还被许多学者应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再加上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经济分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使得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对《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应定位于: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专业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一般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并根据学校发展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笔者尝试提出以下的一些建议。
(一)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完《经济学基础》课程后,只能记住一些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但对其内在联系理解不深,也不能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而很多毕业生更觉得经济学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很少。这说明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有限的《经济学基础》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应只重视基本经济理论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让学生在遇到经济问题时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使学生理解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关联和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说,《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要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教学。从目前来看,高校中《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不可否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本身偏重理论;同时由于经济学理论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像自然学科在实验室中验证各种经济理论。但是,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经济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例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随堂实验、热点追踪等课堂教学手段,还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开展辩论会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学会寻找解决思路和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经济思想。因此,应用型本科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时间中,要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时间。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灵活而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查阅与组织资料的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创新精神和胆识。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实例到理论,即引导学生从案例的分析解读中去寻找知识的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是从理论到实例,即讲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去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选取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除了教材中的经典案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所学专业、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选取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同时,选择的案例既要有正例也要有反例,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使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归纳和总结。
2. 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
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课堂教学由教师构建模拟实践场景,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模拟情景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进而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对教学实践内容的设计和模拟情景的构建,使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整个过程,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 多媒体教学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大量图表、图形,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不但浪费时间,使得授课信息量小,而且单一的展示手段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引入案例教学法等其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可以与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方便教师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设计中去。
但是,从教学实践中看,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限,这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1)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文字表述与各种图形、图表的展示比例要合理,不能都是文字表述,把多媒体课件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黑板。(2)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对授课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授课的逻辑性与学生学习的逻辑性。(3)必要的公式推导仍需要黑板板书的配合。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合理设计授课内容,演示与讲授的比例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堂气氛等因素来进行动态调整。
(四)适当强化经济理论的数学推导论证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分析各种经济问题,《经济学基础》中的教学内容也有许多建立数学模型的内容。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证明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理论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和观念。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经济理论。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一样,因此要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适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工具,同时也不可过分使用数学推导论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五)教学中要突出专业特色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许多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授课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中必须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灵活调整其授课内容。同时,在案例的选择、情景模拟设计等方面也应尽可能选用相应专业领域特点的案例和情景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学校中专业归属于不同的教学院系,应由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机制来实现相关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前后连贯性与适用性。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也应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
[参考文献]
[1]金丽,张守风.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关海玲,金波.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
[3]王洪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
关键词:导数;变化率;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利润;最大利润
引言:微积分学是高等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数学许多分支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宇宙奥秘乃至人类自身的典型数学模型之一。导数[3]是微积分的两大部分之一,指的是函数的变化率,阐述了一些事物和现象都不断变化,当然经济现象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学中边际分析的应用。
一、导数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 在点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在 处取得增量 (点 + 仍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 取得增量 ,如果 与 之比当 0时的极限存在,则称函数 在点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记为 ,即
. (1)
令(1)中的 时,则当 时 ,因此(1)式又可写为
.(2) 令 ,则得到(3)式
.(3)
进而可引出左,右导数的定义:
,
.
二、边际的概念及应用
边际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经济变量的变化率,即经济函数的导数称为边际。而利用导数研究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的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方法。
1.边际成本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定义为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即有如下定义:
定义1:设总成本函数 ,且其它条件不变,产量为 时,增加(减少)1个单位产量所增加(减少)的成本叫做产量为 时的边际成本。即:
其中 =1或 =-1。
例1:已知某商品的成本函数为:
(Q表示产量)
求:(1)当 时的平均成本及 为多少时,平均成本最小?
(2) 时的边际成本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解:(1)由 得平均成本函数为:
当 时:
记 ,则 令 得:
而 ,所以当 时,平均成本最小。
(2)由 得边际成本函数为:
则当产量 时的边际成本为5,其济意义为:当产量为10时,若再增加(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总成本将近似地增加(减少)5个单位。
2.边际收入
定义2:若总收益函数 可导,称
为销售量为 时该产品的边际收益。 称为边际收益函数,且 .
其经济意义为在销售量为 时,再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总收益将近似地增加(减少) 个单位。
注:总收益是生产者出售一定量产品所得以的全部收入,表示为 ,其中 表示销售量。
3.边际利润
定义3:总利润是指销售 个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净收入,即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记 为总利润,则:
(其中 表示销售量)
定义4:若总利润函数 为可导函数,称
为 在 处的边际利润。
其经济意义为在销售量为 时,再多(少)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减少)的利润。
根据总利润函数,总收益函数、总成本函数的定义及函数取得最大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可得如下结论。
由定义,
令 则 .
结论1:函数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结论2:函数取得最大利润的充分条件是: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且边际利益的变化小于边际成本的变化率。
例2:假定有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 (其中 为酒的贮量, 为当年白酒价格, 为利息率,且假定 %),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1. 年增加的总收入函数
(元)
2. 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
(元)
3. 年净增利润函数
= (元)
此时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因为当 利润最大,所以有 ,即 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 250元。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灵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导数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更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把经济活动中一些现象归纳到数学领域中,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对很多经营决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
对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来说,精准的对其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最优化问题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通常是利用函数的导数求经济问题中的平均成本最低、总收入最大、总利润最大等问题。将导数作为分析工具,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精确的数值和新的思路和视角[5]。
经济学分析中的主要优化问题有产出最大化分析、收入最大化分析、利润最大化分析、资源合理利用的优化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以及最优组合分析等,通常伴随一些约束条件[6]。通过优化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寻求最大化企业的收益,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意义非常深远[7]。
导数对于在经济学中边际问题的剖析尤为主要,经由过程边际问题的剖析,对于企业的抉择妄想者做出正确的抉择妄想起了十分主要的浸染!通过阐述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几种应用,说明导数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学工具对经济的各个环节进行定量分析[8],有利于对经济管理工作做定性分析,从而更科学地进行经济管理,这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使经济管理工作于国际接轨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丁瑶:导数的经济意义及教学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10.07.149-150.
[2]李春萍.导数与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视角,2010(2):17-19.
[3]王青青.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J].高校讲坛,2011(9):8.
[4]王利珍:用导数解决经济中的最优化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7-28
[5]王利珍:用导数解决经济中的最优化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7-28
[6]雷良缓:经济数学中的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02.81-83
为了给读者一些新的思索素材,笔者设计了一个带有些许物理学和哲学意味的角度,即将“时间维”和“空间维”的概念引入GDP的核算。本期笔者将讨论GDP时间维上的比较,并由此分析我国包括CPI在内的价格指数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GDP核算的话题似乎已不再新颖。但为了给读者一些新的思索素材,笔者设计了一个带有些许物理学和哲学意味的角度,即将“时间维”和“空间维”的概念引入国民经济核算。这对于以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代表的核算方法,应该是一个拓展,但讨论的仍是标准的经济学问题。本期笔者将讨论GDP时间维上的比较。
在经济学里的古典二分法中,很多经济变量都可以分为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用当期价格计量的是名义变量,而用固定价格计量的是实际变量。在笔者设计的框架中,将换一个角度来看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之分,即认为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经济学分析要求我们比较两个时点上的经济变量。具体到GDP的问题,就是要在时间维上比较GDP。
宏观经济核算的基本恒等式是:价值=价格×数量。对于所有名义变量,包括名义GDP的核算来说,应用这个恒等式没有方法论的问题,惟一的要求是核算得清晰完整。2004年的经济普查应该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消除遗漏行动,其主要成果就是发现国内日常的GDP统计可能至少遗漏了16%。至于如今是否还有遗漏还不清楚。但经济学家应该意识到,不对数据加以考察就使用是很危险的。例如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欠佳,其所依据的就是第三产业GDP占GDP总量的比例太低。但是上述经济普查的结果告诉我们,这一过低比例有可能部分来自统计数据中的遗漏。
在两个时点上应用上述宏观经济核算的基本恒等式就是笔者所说的GDP的时间维比较,而这种比较的关键是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将两个时点上的名义变量加以比较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名义变量的变化是来自价格还是数量的变化,而这两种变化在经济分析上的意义完全不同。
这些道理很直观,但在现实中往往还会存在问题。例如,2007年7月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8亿元,同比增长16.4%,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但是必须意识到这是名义增长率,而7月份的价格上涨恰恰是速度最快的,将价格上升的因素剔除后,实际增长只有10%左右。如今一些分析认为7月份的消费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从投资转换为消费,但考虑到价格变化的因素,这样的论断实际上难以成立。
教科书上所说的使用固定价格计量GDP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是难以实现的。原因很简单:每一年的产品组合都不一样。例如假设2000年的价格是固定价格,而利用2000年的价格去计算之后各年的GDP时将出现问题: 2000年以后的新产品都没有2000年的价格可用,同时对于2000年以后退出市场的一些产品,其2000年的价格在经济核算中又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必须通过价格指数来将名义变量转换为实际变量,通过加总来得到GDP的实际变量,由此计算出GPD的增长率。因此,在所有关于经济增长业绩分析都聚焦于GPD增长率的背景下,编制一个好的价格指数体系至关重要。
价格指数的编制是一个大学问,中国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十分有限,从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CPI价格指数没有包括房价的反复批评就可见一斑。虽然不能说中国的CPI价格指数的编制已经完美,但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正确的。如果说目前价格指数体系中还有需改进之处,也并不在于目前常见的那些妄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投资是否过热是学者争论的焦点,所依据的数据是全社会投资。用这种方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其经济学基础是支出法GDP的分析框架。因此,人们常常将其中的消费、投资、净出口通俗地称为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不言而喻,此框架在理论上固然成立,却还需要有相应的统计数据来支持。而目前数据上的一个重要缺陷就在投资的数据:按月公布的该数据是名义变量,而相应的投资价格指数则没有配套公布,这样就使得宏观经济分析是在名义变量的框架下进行,也就是在两个时点上分析不同的投资名义数据,并从中找到宏观经济判断的依据。根据前文的讨论,这样做显然有很大的缺陷。价格指数体系中亟需改进的地方就在此。GDP空间维的比较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但问题的本质与时间维的比较有相似性,我们在下期将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定积分 数学模型 经济分析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75-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数学成为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尤其定积分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学中有着多种应用,它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种经济量的总量、总成本、总收入和总利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定积分工具出发,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分析经济活动中的问题。
一、定积分与数学模型概念及其意义
2.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不仅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应用科学,没有数学模型的辅助分析,任何的定性分析都还有一定的不足。在国际上,数学建模的分析结果更让人相信,日本更是如此,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总是要通过量化来论证,定性分析被放到次要的位置。实践也证明,数学模型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量分析是严谨的和慎密的,尤其在于重要经济的时间和数量等量化问题的决策上,是非常科学的。
3.在经济中的意义。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以使数学这门古老、严谨、深刻的经典科学和现代数学理论找到崭新的应用市场,这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以及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证明,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慎密的,可信的,比较直观、严谨,反应迅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定积分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定积分在企业管理和经济中有着多种应用,都要涉及到各种经济量的总量、平均值等问题得到充分的应用。下面具体讨论几个常见的问题:
另外,总收入又可以从平均收入曲线得到,即xpˉ。它表示以pˉ为高和以Ox为底的矩形OMPN的面积。不论M点的位置如何,矩形OMPN的面积总等于边际收入曲线在底边OM上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这就是边际收入曲线与平均收入曲线的关系。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也有类似的关系。
三、总结
数学经济建模应用非常广泛,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并对许多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如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管理等各个经济领域。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者来说,在经济分析中应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精确、严谨的决策,可以为决策者和经营者提供严谨的分析和新的思路,积分模型在经济应用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推广,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编程的方式进行专门的决策软件开发,是实现高效决策和科学决策的重要路径,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们要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多实践、多体会,使数学经济建模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使经济学走向定量化、精密化和准确化。
参考文献:
1.黎诣远.经济数学基础[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石新华.风险决策中概率应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0)
3.吴传生.经济数学-微积分[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4.孙红伟.商场经营管理中的几个数学模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8)
5.王文华.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运用[J].学术界,1997(2)
6.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7.慈宇红,秦丽.数学建模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J]集团经济研究员2007(2)
8.聂洪珍,朱玉芳.高等数学(一)微积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6)
9.郑玲.论数学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2)
10.汪式铮.积分法在经济方面的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3)
11.李春萍.导数与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5)
投资是一门涉及价格变化的艺术,这里面价格包括汇率,普通的商品价格,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还有利率等等,这里汇率可以看成是货币的货币价格,利率可以看成是货币的时间价格;一般地大家喜欢把商品和证券最终用货币来衡量,但反过来,货币可以用商品来衡量,商品也可以用其他商品来衡量,商品的商品价格可以虚拟地定义出一个比价,当然现实中商品和商品很难直接交换;而投资即是在货币,商品和证券等之间用最充足的品种交换最稀缺的东西,这种稀缺物有时候是货币,有时候是商品,也有时候是证券。我们没有提到价值这个概念,在这里交换不是用价值来衡量,而是符号交换,起衡量标准的物品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商品或者任何其中一种。因此一个品种的价格可以是指其货币价格,也可以是指商品价格等等。交换在这里变成了向稀缺物占有的冲动。
一个品种的价格变化涉及的因素至少有两方面,一个是它本身,另外一个是它的交换物,价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价格上涨或者是由于货币充足而贬值,或者是由于这个品种变得稀缺而相对货币升值。对于商品来说,由于商品本身又是由其他有价商品或者资料生产而来,而其用途又是用于生产或者消费,因此决定这个商品价格的是一个商品价格网络。由于货币的高流动性,在金融市场仍然可以建立适当的货币流动网络,尽管这个网络不像商品网络那样有足够的产业链逻辑。而这两个网络由于作为双方交换的对立方而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我们举一个商品价格网络的例子,以钢材为例;钢材的价格是分散的,我们选择沪钢期货作为钢材价格的代表;与钢材紧密联系的商品或者行业有铁矿石,焦炭,劳动力,能源,汽车,房地产等,钢材处于这些商品关系的交点,这些联系是直接的;其次,房地产或者汽车则不单与钢材有产业关系,还跟铜,橡胶,化工类等等常见期货品种关联,这也适合于劳动力和能源,这样的话,整个商品网络就逐渐建立起来了。更进一步,这样的价格网络,还可以把货币对接进来,因为货币是商品的交换对手;货币的种类繁多,而商品和货币可在全球内流动,因此,对一个商品品种来说,其与货币的关系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汇率的变动势必影响区域商品价格的走势。我们没有继续把货币联系的其他因素考虑进来,比如债券,原则上这也是可以做的。
当把价值排除出去以后,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即价格(经济)稳定性从哪里来?我们的答案是,价格稳定性不是来自价值而是来自于价格网络联动,当然价格绝对稳定是不可能的;价格联动或者说价格关联包含了商品和经济的运作的大部分逻辑,如果没有这种逻辑,即价格之间的关联丢失,则经济体系可能解散;因此经济学中脆弱性和稳定性的主题在价格网络里面,变成了网络形状变动;经济调控则变成对价格网络调控。这是一个学术性问题,在此一笔带过。
其次我们要涉及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是,在一个网络中如何衡量稀缺物?一个品种是否稀缺,不是由需求量来绝对衡量,而是由与其交换的品种来相对衡量,因此一个品种的供需曲线不单与其自身有关。现在社会中,商品是充足的,但是商品价格可能并不下跌,原因是货币可能更加充足。在一个大的网络里面,要衡量一个物品的稀缺度是困难的,因为与其联系的节点非常之多,大部分难以量化;我们觉得首先建立足够的价格数据体系诸如大宗商品的比价,汇率体系等等,再采用恰当的数学工具来量化或许是一条可以试探的道路,目前这处于构想阶段,没有办法详细论述。
最后简要谈谈价格网络的经济学模型;一个理论是否经济与充足在于其可测量是否完备,经济学涉及大量的分离事件和个体;价格处于货币,商品等诸多品种的交叉点,其数值是可测的,尽管价格(交换事件)是分散的;由价格可以引申出汇率、利率、资产收益率以及通胀率等概念,再结合商品、货币、劳动力等基本量,看起来价格网络有望成为一个有用的经济学模型。
这篇小论文仅仅是一个开场白,除了简单提示以外,它没有说出很多的东西;它说明了我们研究价格变化时所获得的体会,我们决定建立价格网络的意图,可能得到的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目的地仍然像迷宫一样曲折,可能最后收到的效果并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效果,而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却没有得到;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研究的乐趣其实更在于探索的过程中。
作者简介:唐大海,男,中科大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系统理论,目前为徽商期货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
【论文摘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和若础性问题,但对此始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争论。文幸从对价值概念的界定入手,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分析、评价,得出将价值创造(劳动)及其评价(效用)统一于经济价值概念的结论,并提出以高效率的劳动者所有制为实现途径的思路。
价值,经济学中最为基础和难解的迷题之一,给经济学界带来了几百年来的困扰和无数争论。尤其是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大阵营分野的出现,更使得争议变得越发尖锐。但对比争论双方的观点会发现,很多争论其实都是出于对价值概念的片面解读,以致争辩双方经常在为事实上本不相同的概念(或站在同一概念的不同方面)吵得不可开交,无异于自说自话。有时价值被简单化为一种计量的结果而陷人同义反复(如“价值就是对效用大小的评价”),有时价值的创造源泉与其评价和实现被等同起来(比如劳动创造了价值。所以劳动的消耗就是价值的大小),还有时将价值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混为一谈(最常见的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混用)。为此,廓清不同价值理论的争议,应首先从基本概念开始。
一、有关概念的,新定义
价值,在经济学中有多种不同含义,围绕这些不同的概念而展开对价值计量的争论,意欲探明究竟以劳动耗费还是内在效用作为计量尺度更为科学,自然难以求得一致。在经济学意义上,价值应是财富所具有的特殊察赋。经济学研究财富的创造和消费,应首先明确财富的含义。财富应当是所有能为人所控制和创造的,具有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物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总称。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一定财富的评价,这种评价既是对从财富中获得满足程度的描述,同时也是对获得这一满足的困难程度的反映,二者从本质上应是不可分割的。就是说,一项财富要具有价值,首先必须能够带给人满足,也就是应具有“效用”。但这种效用需要人类的劳动才能实现,获得一种财富越是困难,所需消耗的劳动越多,它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越高,因而效用就越大。因此,对劳动和效用的认识怡恰应当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尽管历史上的类似尝试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如詹姆士·密尔,麦克库洛赫,约翰·密尔等),但这并非证明二者的不可调和,而往往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方法,比如以供求关系来解释劳动价值论而陷人自相矛盾,或简单地进行劳动和供求关系的形式上的折衷,而未能发现和揭示二者在价值决定上的内在联系和统一。
从财富角度定义的价值,应同时具有两方面属性,即“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我们姑且把这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而确定的价值表述为财富的“经济价值”。“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也就是所谓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从不同侧面对“经济价值”的认识,同时又通过市场手段的评价联结在一起。可以这样理解,人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价值的创造,通过效用来实现价值的评价,二者的结合决定了价值的最终实现。没有经过劳动的创造就无所谓财富,因而也就无所谓效用,价值就不可能产生;而不经过对效用的评价,为创造财富所消耗的劳动就难以得到认可,则劳动就是无效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从财富的角度认识了经济价值的概念,并且将其创造过程(劳动)和评价结果(效用)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对价值的完整概念,并由此进一步认识价值的计量等问题。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评价—缺乏价值的“实现”
最早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当属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基本上把“价值”当作与“交换价值”、“自然价格”一样的概念,并试图用这些概念表示商品价格背后的本质,表示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围绕其波动的中心。这就把劳动价值论变成了一个经验科学上的命题。从这一点来看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大量论述的劳动价值论与亚当·斯密所说的“价值”有着相同的含义。后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转述也往往这样解释:“价值”是商品经济中价格围绕其波动的中心。但事实上,价值概念的上述含义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中并不重要,马克思赋予价值以深刻得多的含义。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者对社会的贡献。“至于价值本身,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任何地方也没有明确地和十分有惫识地把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体现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分开……因为它有时从量的方面,有时从质的方面来考察劳动。但是,它从来没有意识到,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劳动为前提的”。由这样的价值概念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学上的具体体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里的评价体系,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唯一的标准,”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否认其它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但是它强调,劳动之外的其它因素只是参与了使用价值或财富的生产。“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之外的其它因素不创造价值,因为他把价值看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看作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评价指标,而自然界等等因素当然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无关。从这种观点出发,那些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的收人,包括单纯由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而来的收入,就都是对他人劳动的“剥削”。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商品之间的共性,是交换价值的实体。他从抽象劳动中发现了商品世界的普遍联系,把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作为把握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基本范式。价值本身呈现着一种经济关系,说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质运动,而是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所以,我们哪怕把商品捣个粉碎,也找不到价值的“原子”,这说明“商品作为对象不仅是人和物的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体现”。住综上所述,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其实是侧重于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而非经济学意义,其强调的重心在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和剩余价值的源泉,没有劳动就不存在价值。它体现的是财富“经济价值”的一个方面即社会属性,也就是其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劳动价值论的确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
但是,马克思对商品(也就是财富)的价值与劳动及其“质”和“量”的论述容易给人一个印象,即只要劳动存在,价值也可以脱离使用价值而独立存在,这就背离了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这一基本事实。劳动价值论强调了“价值”而弱化“使用价值”的意义,也就是强调了财富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从而造成了事实上的“有值无价”。这样的“价值”概念不能被视为完整的“经济价值”,而只是其中反映社会属性的一个方面,是价值形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这种理论上的相对片面性,使得它在某些情况下面临失去解释力的尴尬。比如从经济学角度看,购买劳动的资本与劳动创造的价值不相等,又比如等量的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不一,还有些物品如废品和纯自然物品的价值无法以劳动来衡量,等等。还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劳动难以被有效的计量,这使得劳动价值很难被科学的量化,这也是它被持效用价值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价值的认识不能离开财富的整体概念,完整的价值概念必须包含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共同存在决定了财富经济价值的实现。财富中因凝聚了人类的劳动而具备了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反映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但是这样的财富仅反映“劳动”的属性而缺乏“效用”的属性,还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价值”属性。如果一定要把这种劳动的属性称为“价值”,那就必须把它与完整的“财富的价值”(或前文中的“经济价值”)相区别。只有当劳动创造出的财富对人有用(或说具有效用),凝聚在财富中的劳动才能得到承认,价值本身才能得到恰当评价并最终实现,财富也才能最终成为财富。没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即使耗费再多的人类劳动,我们也无法想象它能够被认为有“价值”。换句话说,经济价值本身是一个过程,包括创造和实现,也就包括了价值(劳动)和使用价值(效用);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对效用(使用价值)的认可才能最终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构成完整的“经济价值”。
三、对效用价值论的评价—忽视价值的源泉
首先应该强调,效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其实是财富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财富的自然属性,是从经济学而非哲学角度的认识。而且,效用价值论更加侧重的是对财富的评价和量化,这恰好顺应了近现代经济学将数学方法引入自身研究体系的趋势,所以在这方面,效用价值论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由于效用价值论片面强调使用价值而忽视了价值的创造过程和源泉,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即概念上的“有价无值”。
正如劳动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使用价值的存在一样,使用价值更加离不开劳动的存在。事实上,不经过劳动的创造就不存在财富,依托于财富的使用价值即效用也就不可能存在,而且一般情况下,某种财富所需耗费的劳动越多,其所提供的效用也就越大。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劳动包括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那些为保证财富创造、占有、享受等等的一系列制度、信息和其它组织社会生产的协调活动,包括用于协调不同个体活动的努力,都可被视为非生产性劳动(当然,由此必然带来额外的成本或“交易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今人类社会的所有财富,如果要具有使用价值并为人所享用,都离不开一般意义上的劳动。由于效用价值论的片面性,造成其缺乏客观、统一和令人信服的评价手段,于是,在每个人眼中,同一物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这就完全否定了价值的内在客观性而成为虚无主义。 效用价值论很重要的吸引人之处是它的所谓“科学性”,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事实上,这一规律本身也存在着几个重要的不足。首先,这一规律只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原因。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效用价值论的支持者,在举例时都会简单的列举:一个面包、两个面包、三个·一带给人的满足感逐渐降低直至为负,但从来没有人说到这第二、第三……从哪里来,没有考虑他们事实上是在假想物品可以随意增加而不受任何限制,也就是不考虑取得成本或劳动的消耗。其实边际效用递减从另一侧面看就是得到该物品的边际成本,或所消耗的劳动也递减,甚至接近于零。只有如此,才可以随意假想任意增加物品的数量而不需考虑任何制约条件。反之,若增加每单位物品的成本或困难不减少甚至递增,我们还能想象拥有该物品的效用逐渐减少吗?其次,效用未必总是随着数量递增而递减,比如一群人共享的公共物品在每个人眼中可能都不具备多少价值甚至毫无价值,所以人人都觉得可以浪费,但一旦其中的一件成为某人的个人物品,对他来说这一物品可能就具有了很高的价值。在这里,财富的多寡不再是绝对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对财富的占有和支配才成为首要的因素。而正如前文所说,对财富的占有需要制度的保障,这种制度的设计和维护也蕴涵了人类劳动,所以归根到底,效用的评价其实还是离不开劳动的消耗,也就是使用价值的存在及其评价依赖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四、劳动与资本的结合:以劳动为单一的衡量尺度,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在计量上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财富的“经济价值”包含了两方面含义,即由劳动决定的“价值”与效用决定的“使用价值”。其中,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效用则是价值评价的尺度和实现的前提,是充分条件。同时,价值作为对财富的评价,其效用方面反映了财富的自然属性,而占有和劳动(而不仅仅是劳动)则反映了财富的社会属性。劳动的成果需要以效用评价,也就是说财富的社会属性依赖于自然属性才能实现;而效用的来源则是劳动创造,也就是财富的自然属性依赖于社会属性而存在。没有劳动的效用,是无本之木.而没有效用的劳动,是浪费而非创造。财富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或者说劳动与效用的统一,形成了完整的财富的经济价值概念。只有具有了完整意义上的经济价值的物品,才能被称为财富。而对财富的两种属性,即劳动价值(或称价值)和效用价值(或称使用价值),都不能割裂一方而孤立的计量另一方。当然,在劳动和效用两者之间,毫无疑问劳动始终是主导的、第一位的和起决定作用的。
同时从以上分析中也可以发现,单纯的劳动价值论和单纯的效用价值论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理论缺陷,解决分歧和困惑的道路则在于将二者有机的结合。然而,障碍依然存在,那就是对价值的计量:劳动价值论评价的是创造财富所消耗的劳动或价值,而效用价值论评价的是财富带给人的效用或使用价值,二者如何在计量上取得统一?一直以来试图弥和两种价值理论裂痕的努力总是归于失败,其实主要也是由于两种观点的出发点不同所导致的在价值认定上的分歧从根本上难以消除。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恐怕在于对财富的占有制度。一直以来,在私有制下,资本是财富的占有者并进而成为劳动的占有者,这种制度造成了以资本(具体表现为货币)为标准来衡量劳动的价值,使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被人为割裂开来,也就使对劳动(价值)和效用(使用价值)的评价被割裂开来。而计划经济下的所谓“公有制”以国家强权的形式实现对资本的占有,事实上取代了劳动者的所有者地位,也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所有,因此价值的两种属性及其评价仍然处于割裂状态。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与资本产权有了自发结合的可能,这为完成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统一和价值的一体性评价带来了希望。
摘要:如果所有“制序实在”(institutional reality)都可归结为某种“集体意向性”,那么,一旦一种集体意向性在某个社会内部形成,一经有人象在教堂里的牧师那样说出这一“集体意向性”,它就会马上变成一种塞尔所说的“社会实在”。由此我推想,中国社会机制的民主化,也许并不会象我原来想象的那样遥远。
关键词: 纳什 科斯 制序
约翰·r·塞尔(john r. searle),是当今名满世界的语言哲学家。塞尔早年曾就读牛津大学,是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学派的传奇人物奥斯丁(john l. austin)的及门弟子。从名校名师出山后,塞尔秉了承师说,发展了师说,把语言哲学推进到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塞尔本人,也成了世界顶尖级的哲学大师。
1995年,塞尔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社会实在的建构》的英文著作。在当代哲学中,这是一出重头戏。最近读了下来,觉得与其说它是一本当代语言哲学的专著,不如说它是一部“元经济学”(请读者宽恕敝下这里又生造了一个英文词组“meta-economics”)的“元典”。
新制度经济学的大师科斯先生,曾嘲笑当论经济学只是一种“黑板经济学”。张五常大教授,多年来也一再主张,经济学要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现象。最近,周其仁君也以《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为名,出版了自己的经济学文集。经济学家要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现象,要研究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日常事情,这没错。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真实世界?人们眼中的真实世界,就是真实的?人们身边所发生的日常事,就简单?
这自然会使我们联想到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家的理论进路。读读塞尔和其他分析哲学家的文著,就会发现,在当代语言和分析哲学中,既没有象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各自宏大哲学框架中那样的艰涩理论和难懂词汇,也没有象黑格尔、福柯和德里达的著作中那样似乎谁也别想弄懂的哲学胡话。当代英美分析和语言哲学家,只注重分析人们的日常语言,分析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日常事。然而,人们的日常语言,发生人们身边的日常事情,并不就简单。当代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也因此并不简单。读当今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文献,如果你不觉得头大,那才怪呢!
就拿人们身边最常见的一件“东西”来说。在眼下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出门,口袋里总是或多或少地装点钱,或带个什么什么“卡”,用蛮唬人的经济学行话来说,带点“货币”。可以说,人们每天都与货币打交道。但什么是货币?这个问题,看来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对这个貌似简单但实际并不简单的问题,哲学家休谟琢磨过,社会学家马克思论述过,经济学家凯恩斯阐释过。这不,当代语言哲学家塞尔也参与进来了。对什么是货币,塞尔做了他的语言哲学解释。
在《社会实在的建构》第3章,塞尔一上来就举出货币这样一个人们日常生活的事例: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纸币,反过来看,正过来看,发现它不过是一张由某种纤维素丝所制成的纸,面上印着某种颜色和符号。是什么使这片纸成为货币呢?塞尔的回答是,只有当、且仅当人们都把这片纸认作是货币时,它才是货币。塞尔的这一见解,与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所说的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雅普人把谁也搬不走的6600块大石头认作为是货币,大石头于是就成了货币这一事实,相吻合。在1989年苏联崩塌前,万宝路牌香烟,曾一度成了莫斯科市民手中的货币,这一事实,也佐证了塞尔的洞识。由此,塞尔还发现,许多“制序事实”(institutional facts),许多社会实在,从产权到契约,从婚姻到美国总统职位,归根结底,只不过取决于人们的一套态度,即他所说的“集体意向性”(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这即是说,当所有人都把某种东西相信为、认作为、接受为、用作为某种东西时,这种东西就成了一种社会实在。因此,也可以说,集体意向性,构成了制序事实,对象化为社会实在。有了集体意向性,货币成了货币,小布什成了总统,社会主义制度也成了一种历史实存。
哲学家就是哲学家,大师就是大师。哲学家看问题,与以自我标榜为以研究“形而下学”为己任的经济学家,就是有点不一样。当经济学家们为产权到底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还是一个法学概念问题争论不休时,塞尔却单刀直入地提出,产权,无非是一个“集体意向性”问题,既一种人们对某人对某物有支配权的某种“集体意向”上的认可。照塞尔看来,甚至就连某种社会治式(regime),说到底也不过只是某种“集体意向性”呢!
塞尔的见解,看来有几分道理。一个诺大的军事和政治超级大国苏联,一个经由七十余年艰苦努力所建设出来斯大林模式,不是就在一夜之间就解体、就转制了?苏联的解体,东欧的转制,照塞尔看来,无非是某种“集体意向性”的乍然崩塌。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与一个牧师在教堂里对一对新郎新娘说:“我在上帝面前宣布你们为夫妻”,这对男女就成夫妻了,是一回事。这也与美国最高法院的某法官宣布:“戈尔不是这届美国总统”,于是美国现任总统就成了小布什了,也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奥斯丁的“以言行事”含义;这也是塞尔所说的话语(utterance)创造“制序事实”的真谛。由此看来,人们以话语创造社会实在,与《圣经》开篇所说的上帝以说话创造世界,好象是一样的轻松,一样的简单!
这使我突然想到,如果所有“制序实在”(institutional reality)都可归结为某种“集体意向性”,那么,一旦一种集体意向性在某个社会内部形成,一经有人象在教堂里的牧师那样说出这一“集体意向性”,它就会马上变成一种塞尔所说的“社会实在”。由此我推想,中国社会机制的民主化,也许并不会象我原来想象的那样遥远。
摘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县级政府是职责主体。在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与政府治理架构下,保
>> 促进综合运输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海外并购的展望和政策建议 农业补贴政策的统计性研究和政策改革建议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和动力机制的框架分析和政策建议 业务运营监管策略互动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和政策建议 构建地方政府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水资源费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鄱阳湖区域农业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对“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度分析和政策建议 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和政策建议 2009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发展分析和政策建议 2009年我国投资发展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和政策建议 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内涵\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黎民,陈峙臻.保障房供给中的“负保障”现象及其消除——兼议我国“十二· 五”期间的保障房供给.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6.李迎生,李文静.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河北学刊,2012,(7).
7.何元斌,王雪青.创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模式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3,(1).
8.贾春梅.地方政府行为规制与保障房有效供给.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2,(6).
9.王根贤.财政分权激励与土地财政、保障性住房的内在逻辑及其调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5).
10.乔坤元.我国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理论与证据.经济科学,2013,(1).
11.张秋.现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理性反思.现代经济探讨,2013,(5).
作者简介:贾春梅,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