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时间:2023-08-17 18:0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第1篇

关键词 新人教版 核心概念 教学衔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2012年秋季,人教社新版初中生物教材,全国各地陆续投入使用。教材作为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知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顺利过渡,关系到高中阶段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本研究在分析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特点基础上,提出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核心概念教学衔接,以期为教师在初高中阶段的教学衔接提供一定的教学方法建议。

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特点

2012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在“总体框架体系”“编写思路及理念”上基本不变,但在内容(包括知识内容的安排和表述、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呈现方式(重要概念呈现方式、版式、插图)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以上所有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围绕着“有利于落实重要概念”而变。

知识内容上,为了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教材的知识内容编排、详略程度及练习题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为了突出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单元核心概念,将七年级上册的“基因、DNA、染色体内容”移至八年级下册;每个单元引言指向了本单元重要概念、部分章节标题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陈述;每节内容开头通过“想一想、议一议”“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的概念;课后习题则增加了辨析概念题型;单元小结则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

科学探究活动上,删除了几个可性性不高或价值不高的探究活动(植被对空气温度的影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晚育的意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提高了探究活动材料选择的开放性,突显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增加了实验与演示实验;增加了反映时展的阅读内容。通过这些精选的事实材料及探究活动支撑概念建构,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及其它趣味材料中切身理解、领悟核心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呈现方式上,概念以陈述性方式表述更加明确,方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记忆,同时学生也更容易用自己理解的核心概念去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版式设计突出不同功能板块的区分(如主副栏编排,学习的主干内容放主栏,相对次要的内容以“小资料”、“试一试”“?”的形式放在副栏),将核心概念以加粗形式放在主干内容上;插图选择上,更突出原创性,提高图片的精美度,吸引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建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2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变革的核心是:更有利于落实核心概念教学。

2 从核心概念教学衔接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是通过一系列核心概念来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并揭示生命基本规律的学科。2012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重大变革的核心是为了落实及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而早在2003年实验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材知识性内容的选取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重点、教师需重视高中阶段核心概念教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在命题评价学生学习时需强调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可见,核心概念的教学在初高中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初高中阶段,教材呈现的是相同的生物学现象与事实,这为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提供了相同的背景及实施可行性。但这些相同的生物学现象与事实背后蕴含的同一生物学核心概念在初高中却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及表述方式。有研究者分析了高一学生生物学习现状后提出,他们学习生物学时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则是对生物学的概念不清晰,而高中生物教学是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做好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重拾”生物学科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 核心概念教学的方式

一般来讲,初高中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面临双重任务,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发展。概念形成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重在对概念的建立和本质属性的理解,即概念内涵的理解,同时还需对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全部范围进行拓展,即概念的外延,二者也是三维教学目标中对知识目标层次的要求。透析概念内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外延就是要清楚概念的适用范围,这也是最终掌握和应用概念的前提。

概念发展则是在概念形成基础之上的提升,注重概念在更高层次的应用,并探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构建概念体系中达成对概念的有效迁移。在概念建构之后,教师既要设法有效揭示概念内涵外延,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三维教学目标中对能力目标层次的要求。

除知识、能力之外,有研究者指出:从中学生物学教学来看,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生物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物学观念,也即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当前国内外生物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各国的生物教学也不约而同的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对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也起到促进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不仅需要学生有大脑的参与,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只有投入饱满的积极情感,大脑才能有效地发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达成知识及能力目标的要求。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统领在知识、能力目标之上。那么,作为生物教学的重中之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更应体现和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由于初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程度不同,对事物认知能力不同,对相同的核心概念,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初高中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下指导初高中核心概念教学的衔接,是适应国际生物教育趋势,是站在生物学科教育终极目标下进行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以“细胞”为例进行核心概念教学衔接分析

初中阶段将“细胞”的核心概念表述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高中阶段表述为: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高中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特别针对某个具体概念提出,参照姚本荔硕士学位论文编制的“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统计”,分析初高中生物教材后,将初高中阶段“细胞”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制定如下――初中阶段:喜欢学习生物学,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点;高中阶段:站在系统层面,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认同物质世界高度统一。在初中阶段,教师更注重引起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高中阶段更强调以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初高中阶段都需要学生认同物质世界的统一,但程度不同。因此,可将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及相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不同程度的要求作为切入点,贯彻“走近细胞”章节(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进行初高中教学衔接,包括章节导入、两个课时之间的衔接、章节总结及升华。

总之,生物初高中衔接的方式很多,比如说教材的衔接、教学策略的衔接、课后活动及作业的衔接等,有效进行生物初高中的衔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各个方面下功夫,比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小花,张迎春.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文,2011(09):173-174.

[2] 赵占良.强化概念教学,提高教材适用性――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2012年版)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8):40-45.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68-01

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中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的关键,在生物学中有很多奥秘还有待被探知。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下文将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一些对策。

一、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总的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生物教学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1.教材的编排体系结构安排不严谨

在生物教材中来看,它主要是介绍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以及其在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等方面中的应用。生物教材在结构编排方面只注重自己的体系,而让有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脱节,导致体系结构女排不严谨。比如,在生物教材(必修)的第一册的第一章中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就与化学学科脱节了,因为学生到高二下学期才会学到有机化学,学生在学-NH2、-R、-CO等基团全然不知,这样就违背了教学规律,造成教师在教学中不知怎么做,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造成负面影响。

2.教师偏向于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学生的现代意识

以前,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学生的现代意识,忽视提高学生生物学的素养。新课程标准里的一个新课题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生物学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摈弃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3.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丰富

新课程标准比较注重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一些新的生物技术成果被引进到教材中,例如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克隆技术等;重视科学知识与工程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大部分的生物教师在大学阶段还未接触过现代生物技术,从教后也未学习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生物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在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实验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导致部分生物教师对一些教学内容的内涵不能透彻理解透彻,影响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生物科学思想的培养。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教学设施的落后、教学材料匮乏;实验课开设不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高;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追求形式,盲目地活跃课堂气氛等。这些问题都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只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探讨一些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有效的对策。

二、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对策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主置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到课堂的主置。教师要明白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沟通与合作,主动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做到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主要是要求生物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搜集与生物有关的材料便于教学;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熟练操作实验。这就希望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生物教师就要继续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在教学的导入提问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各环节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那么,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一些具有吸引力以及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糖类的时候,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人在打点滴的时候用葡萄糖?是不是糖类一定就是甜的?这些问题的提出,就会使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从而投入到积极思考中并不断寻求答案。学生间的合作讨论,积极思考,寻找答案,使得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4.改变单一的评价体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评价体制中,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上一些企业单位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这种衡量标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改变单一的评价体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的差异,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从知识、实践能力、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合理。所以,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要从多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价,促进高中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霞.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0(21).

[2]李新芳.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

第3篇

要:本文就《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进行了宏观对比,同时为具体表现二者的区别,本文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以期达到见微知著的目的。通过这一章的不同诠释可见新版教材的革新之处:科技前沿知识的引入、生物基础知识的深化、圖片的具象化呈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渗入等。本文探讨内容略显浅薄,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旧教材;高中生物;教材对比

一、前言

从2004年至今,15年光阴过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下文称为2004版实验教材)教科书即将成为历史,而经过实验教材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铺垫,《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学》(下文称为2019版教材)已经成书。新版教科书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指导方向,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几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教材设置,如在必修一的“科学家访谈”一栏中,与施一公教授的对话中,通过教授的个人经历、科研过程就极大程度地呈现了社会责任的内涵。下面通过结构设置、内容设置及栏目设置等方面,对2019版教材较2004版实验教材的革新之处进行分析。

二、宏观对比

(一)名称设置

2019版教材将生物教材命名为“生物学”,在2004版实验教材——“生物”的命名基础上多加了一个“学”字,在课程标准的命名也为“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学作为六大自然科学之一,虽然可以简称为生物,但“生物”这一名词所指的是生物本身的内涵:“泛指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物体”;而生物学更加强调了学科的特点,更为正式、严谨地表明了这个学科的含义:“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结构设置

根据2017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模块的设置与2004版实验教材有所不同:将原有的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进行了拆分,与之前的选修教材进行部分合并,设置为选修性必修教材,同时选修部分设置三个拓展模块,供“3+3”高考制度中,学生的高考考试科目内容的学习,教材结构上也因此产生了变化(图1、图2)。

在教材结构的设置方面,2019版教材的必修部分延续了之前的设计,在课程的大体顺序上没有过大的变动。必修一的章节内容、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必修二的章节由原来的七章内容变为六章,将第六章的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挪至了选择性必修部分。选修部分更贴近社会生活:涉及常识类教育、对生物相关职业的介绍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这样的教材设置对于将生物设置为未来发展选择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相关职业的前景,感受到生物学科的乐趣,为将来求学、就业方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三)内容设置

1.知识点更为深化

2004版实验教材对于一些知识的介绍并不详尽,但在2019版教材中却得到了进一步的介绍,如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中对“水为什么是良好的溶剂”进行了解释的同时,还联系了与之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学、复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考。知识的丰富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运用传统教学法,老师的授课内容可以更加具有科学性、更加丰富;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支撑,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支持与方向。

2.部分内容调整

2019版教材在对2004版实验教材的内容进行大部分保留的同时,也对其中一些知识块的顺序设置进行了调整,如必修一第一章中,将原本在第二节结尾的细胞学说内容移至第一节开篇。教材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删除,如对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处原有的“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进行了删除,删除的内容有的被应用到其他栏目中,如将上述“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进行简化,进而形成“思维训练”栏目中的内容。教材也对科学前沿知识进行了更新,如在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的生物科技进展栏目中选择了“基因组编辑”的前沿科技,展示了2016年华裔生物学家张峰的研究成果,并在栏目结尾列举了我国的前沿科技成果:克隆猴诞生、基因组编辑治疗癌症等,这种方式显示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渗入,同时引发学习者对滥用基因编辑技术,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技术进行思考与讨论。

(四)栏目设置

2019版教材对2004版实验教材的栏目进行保留的同时,也进行了调整。部分栏目的名称发生了改变,如2004版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栏目更名为“探究·实践”,将原有的“与生活的联系”合并入“与社会的联系”栏目;2019版教材较2004版实验教材对栏目的应用更为频繁,如“学科交叉”栏目的应用,这一栏目也使生物学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更为密切。

2019版教材在“本章小结”栏目的编排上以“理解概念”和“发展素养”两个方面总结了学习者在学习完一章课程后应掌握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同时取消了“网站登录”,这项变动有利有弊,它使之前输入相应网址,但却出现无关网页或不存在页面的状况得到了避免,但同时也不能为学习者提供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可推荐的网站,展开课外学习。在书的附录部分,2019版教材增添了实验室的安全准则。

(五)外观设置

相较于2004版实验教材,2019版教材在纸张的厚度与材质上、字号的大小、图片的设置与文字结合上有了更好的选择。同时在色彩上有了不一样的风格,如在“思考·讨论”“探究·实践”栏目的背景色选择了蓝色、紫色,整体的生物教材风格冷静、具有科学性。对于图片的设置上也很大胆、精良,如在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处,以我国国宝大熊猫为“个体”系统进行举例,占用了两页的篇幅进行描绘、说明;必修二第六章第四节“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处,用了极为精美、形象的画面,用各个物种在时间的道路上前进的景象描绘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在2019版教材中不再出现图片模糊不清的情况。

三、以高中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进行分析

(一)结构、内容变化

2019版教材延续了2004版实验教材在“细胞的基本结构”部分的整体结构,依旧是以“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这样由外向内的思路进行,但教材将之前位于第四章第二节“流动镶嵌模型”的整节内容挪至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处,与原有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命名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删除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这一实验。教材内容的设置与细胞核部分类似:先从更具象的功能入手,通过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中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的关系,从而引出结构的内容。整个细胞膜部分的知识块顺序为:“细胞膜的功能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究(思考·讨论)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框架”。

(二)图片的合理应用

通过细胞器部分的设置再次显示了本次教材的这一大突破,即图片的教学开发。在细胞器这一节中,2004版实验教材选择先介绍几个重点细胞器后,通过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对比,再介绍其他细胞器,最后对细胞器进行整体知识整合。2019版教材直接用两页的篇幅展示了动、植物两种细胞,同时突出二者相同、相似、不同的部分,将叶绿体、线粒体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绘与描述。这样的图文设置方式将文字整合到图片上,既不会拥挤,又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供学习者进行标注。

(三)信息的更新、利用

在细胞器这节的“问题探讨”栏目中,2019版教材选择以C919飞机——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大型客机作为问题进行导入,同时在第三节细胞核的“生物科技发展”栏目中,教材选择了我国克隆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成果——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进行介绍,这种设置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培养,引导学习者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参与讨论、理性解释。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前行,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信息的摄入量在不断增加,未来的教材编排趋势是否会随着新的科技成果的问世而不断地更新,是否会随着当今学生的素质提升而更加深入,这些问题在这次2019版教材的問世也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对于教材来说,2019版新教材有许多的革新之处,与此同时也对2004版实验教材中的精华进行了保留,新教材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实践发现,这也是时展带给我们的挑战,我们在前进。对于教师来说,在掌握个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摄入、教学手段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都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第4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 反馈

高中生物新课标在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提出了四个任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核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围绕新课程标准的任务设置就必须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高中生物课程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课堂提问反馈

学生的课堂提问反馈是教学中最直观、最及时的一种教学反馈方式,课堂问题是一堂教学课的主线,应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并紧密联系生情,设置时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科学性,逻辑性

问题设置应符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问题应该由易及难、由表面及内涵、由旧知及新知等,前后问题需要具备科学性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客观性,针对性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与学校是什么样的星级档次无关,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必须符合多数生情这一客观现实。另外,问题还需符合本堂课的课题,切忌跑题偏题,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趣味性,生动性

高中生物新教材更加注重联系生活与生产实践,而学生一般普遍缺少感性经验。为此,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贴近生活生产,通过有趣味性的、生动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要避免问题设置的信口开河、不着边际,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的涣散。

二、课堂巩固练习反馈

课堂巩固练习的设置能体现本堂课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情况,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诊断与评价,并且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安排课后作业、课外辅导等活动的进行,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课后的自我评价。

课堂提问反馈与课堂巩固练习反馈都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方式。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发挥价值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知识有效建构的渐进阶梯,实质上是一种含而不露的启迪,引领学生拨云见日、辨明方向;当学生的自主建构遭遇碰壁时,课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指而不明的点化,引领学生克服困难、走出迷途;当学生的自主建构产生谬误时,课堂评价则实质上是一种开而不达的导拨,引领学生拨乱反正、获取真知。

三、课后作业反馈

课后作业的安排与完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延伸,一般分为硬性书面作业与软性探究性作业,前者需要精练、精批、精评,比较直观与迅速;后者可采取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作业不但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自然和社会,通过亲自动手、调查、观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外辅导活动反馈

课外辅导活动是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既定环节,但与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并不矛盾,如果利用得当则是对课堂普遍性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是对学生差异性客观存在的正视。课外辅导活动通常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进行,是提优补差的最好方式,体现为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有效性更直观、内容上更精练、情感上更细致,因而常常能引起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培养向上的学生人格,融洽温情的家校关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传统教学领域,抓住学生的心,必将大大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五、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反馈

教师通过对课堂、课外学生的实验教学活动反馈评价情况,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关于生物学知识的延伸、技能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的一般情况。新课程标准提倡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也就是围绕着实验活动的意义、实验活动的价值和实验活动过程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而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是学生获取高中生物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是高中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阵地。实验教学活动,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对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探究性实验评价能促进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关键性步骤,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第二,探究性实验中学生探究的角色不同于学者专家, 其创造性和探究性也是相对于儿童的标准而言的——即做自己未曾做过的, 思考自己未曾思考过的。

第三,探究性实验评价可改善学生的学习,激发进取心,让学生从实验中学会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通过评价使学生重视探究性实验,从实验中获得积极体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第四,探究性实验评价结果是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家长了解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的重要渠道。

六、社会实践活动反馈

第5篇

/

1 “分子”系统的层面

分子是由元素、原子构成单体或基本单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进而形成的。不同分子的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不相同。生物体内的分子并不是孤立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在生物体内也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将各分子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可用“系统”的方法去建构概念,并同时建构思维导图整合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图1)。

再通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展开,从而形成“知识系统树”,使学生结合身边熟悉的生命现象加以深化理解与应用。如在种子的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种子内的糖类和脂肪如何变化?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宜口服胰岛素制剂?酶制剂为什么可以低温保存而不能放置于高温下,这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如何?核酸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日常生活中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糖类或脂肪对人体的健康是否有利?人体又是如何进行相应的调节呢?

2 “细胞”系统的层面

细胞这一系统层面可从外到内,即边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从结构到功能,即流动镶嵌模型――选择透过性、线粒体――细胞有氧呼吸、叶绿体――光合作用、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细胞核――细胞代谢控制中心;从代谢到调节,即光合作用――影响因子、细胞呼吸――酶、细胞增殖――调节因子、细胞癌变――致癌因子等方式展开复习,同时教学中以生物学科的思想与方法为目标,渗透教学的每个环节,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其核心概念及其联系也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建构(图2)。

3 “个体”系统的层面

个体层面也可从结构、功能、调节与稳态的角度展开学习。生物个体的结构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或系统)组成,而个体的一生则包含种子的萌发(动物胚胎发育)、生长、发育、繁殖、衰老等过程。在个体的代谢过程中有复杂的一系列调节机制,通过调节维持个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如血糖代谢调节、水盐代谢调节、体温调节、酸碱平衡调节、动植物激素调节、人与动物的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这些核心概念与知识都可以用“系统”的方法去整合,由局部到整体、由知识到规律、由方法到学科思想,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图3)。

4 “生态系统”系统的层面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学;课堂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促 进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更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1]为此,应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点,能够在达成三维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1.投其对认知的兴奋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被称为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要难易适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并且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案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课本中,第二章第二节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涉及到一个知识目标: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3]如何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本人采取了以下方式。

用小方框代表一个氨基酸,小方框间的横线代表肽键,用PPT呈现。

两个方框,(一)个肽键;三个方框,(两)个肽键;

四个方框,(三)个肽键;n个方框,(n-1)个肽键。

总结: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形成(n-1)个肽键。

七个方框,分为三个和四个两组,三个方框,形成(两)个肽键,四个方框,形成(三)个肽键;

七个方框,分为五个和两个两组,五个方框,形成(四)个肽键,两个方框,形成(两)个肽键。

总结: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只与氨基酸总数有关。

七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形成(五)个肽键。

n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形成(n-2)个肽键。

推广: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形成(n-m)个肽键。

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该公式的内涵,促进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的培养。

2.投其对生活的乐趣点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是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教学中应当尝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案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是《果酒的制作》的内容,选修内容在理科班才讲授,而且往往因为时间紧张,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讲解。在9月开学初,其实正值葡萄收获的季节,我们所喝的葡萄酒也大多是买来的成品。同时,葡萄酒的制作原理与呼吸作用相关,所以,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在高一年级就开展相关实验,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葡萄酒的自制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生物乐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和生活的热爱。

具体实验材料:成熟紫葡萄、白砂糖、油桶或大毫升数的矿泉水瓶、纱布、小刀、玻璃皿实验过程中,学生快乐地动手参与,体会动手制作的乐趣,根据九月份的温度,基本实验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生同时还学会了观察实验溶液的变化,学会了在劳动和慢慢的“等待”后才能收获的喜悦。

3.投其对实践的积极点

生物教学应当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可塑性,将教材作为提供给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提出一些供他们活动参考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主寻找实验素材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案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学生学习了有机物的相关鉴定,具体有: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III或苏丹IV―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淀粉―碘液―蓝色。相关的四个实验的实施取材的任务交给学生自主进行,鼓励他们选择多种材料尝试检验。

引导学生利用自主选择、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希望尝试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和大家分享。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总结出科学规律,同时,锻炼了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进展迅猛,生物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学教学更应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是一种人类不断探究的事业,帮助他们获取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4.投其对未知的好奇点

求知、开发智力、一起探索未知是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引导学生以生物学科的角度建立良好积极的情感,科学地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才能帮助学生体会透过事物的现象去认识本质,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逐步形成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4]

[案例]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中有对转基因技术的学习。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有哪些?转基因食物有哪些?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专家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是什么?国内外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有什么异同?能否去超市调查一下我们使用的转基因食物有哪些?转基因食物与同等普通食物的价格相比高低呢?学生对这些未知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如何解决这些与生活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的问题。笔者将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这些问题交给不同的小组完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由大家来讲讲转基因技术的相关认识。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且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在生活中理性思考、科学探究。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生物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如何能够更多从学生自身和生物学科特点出发,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备用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2.

[2] 唐全腾.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45,104.

第7篇

关键词: “生本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一、阳光灿烂的“生本教育”

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教育家郭思乐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论,从高层次理论、深层次阐释和全方位的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生本教育”体系,指出了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和提升生命,是实现人的完满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它彻底打破了师生授受的传统教育观,摆脱了师本教育的桎梏,使学生和教师得以完全的解放,学生的天性得以张扬,让学者乐学,教者乐教,教师真正成为一个“生命的牧者”。在其研究及实践中,广大经历者的亲身体验证明了这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人的发展的重要教育理论。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已经显现出其无穷的生命力,在可预见的将来,“生本教育”必将成就生命教育的灿烂与辉煌。

二、高中生物教学呼唤“生本教育”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适应时代,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完满发展,服务于适合社会和人文发展的新型的人才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如何解放教育思想,实践“生本教育”,认真改革生物教学模式,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的重要和首要任务。我作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通过三年多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在对高中生物生本教学模式的探究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尝到了“生本教育”的甘甜与愉悦,体会到了“生本教育”的博大与精深,成为了一名快乐的“生命的牧者”。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和研究实验总结出来的,是“分娩”后的欢欣与鼓舞,与“师本教育”作彻底决绝的教育理论,是对“师本教育”全方位、多方面的改革,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生物学科来说,理所当然适应于“生本教育”。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涉及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有着巨大影响。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符合教学内容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找到适于自身特点、富有个性发展前景、利于全面发展的学习途径,通过积极、主动的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内化与构建。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灵活性和前瞻性则更需要注重“生本”,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的精髓不谋而合,与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相一致,在生物教学中全面贯彻“生本教育”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生生命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所以高中生物的教学更应该走在“生本教育”的前列。

三、角色转变的艺术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其中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就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内部自然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这对教学过程教师的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要想真正实现一个成功的高效的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角色,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作彻底的革命,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又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欢乐”,才能脱胎换骨,获得重生。

三、张扬天性,催生高效课堂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语)。学生就像花木一样,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内在潜质和外在表现,他们是天性的个体和浑然天成的群体,是“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就要根据不同个体特性与群体的共性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模式,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在教学中,我通过个别谈话、阶段目标达成检测、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综合评价,获得了所教学生已有生物学知识结构与能力等级,同时对学生未来发展作出基础性的合理推断,分别把学生分为目标组、边缘组、特困组三个单元。在实施教学时,我把课时学习目标分成了高、中、低三个能力等级,潜移默化地把目标问题分别针对性地放下给三个单元,让他们都能拿到适合自己(理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把问题扩大、延伸,往他们想知道的地方去探究、去总结,最后,把三个单元研究的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质,又促进了学生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充分体现自我能力(张扬天性)的成就感,同时也学会了释放、学会欣赏、学会审美、学会欢乐、学会尝试、学会成功,我也看到了学生久违的笑脸与开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许多,这样一堂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生物高效课堂,“生本教育”的绚烂之花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一改传统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教师、学生、教材、课堂教学程式化,而代之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推行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力求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更多地强调教与学的灵活性和特异性,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持续性发展,这与“生本教育”殊途同归。生物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教师要“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要在充分研究教材、教法、学情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天性的方法与途径,引领学生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尽情开发开放而富有的求知天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探究、分工与合作完成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让课堂真正成为“木欣欣以向荣”的欢乐舞台,把一堂生物课上的遍地开花,香溢四野,由此而渐次推及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让“生本”之花万山红遍。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自觉与不自觉地实践着“生本教育”,并获得了不菲的收获,“生本教育”已经沁入我们的心脾,跳出“师本”的樊笼,身轻如燕的教育者必将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沐浴教育改革的大潮,踏着“生本教育”的阳光大道远航。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模型构建; 二轮复习; 应用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将获得生物学模型的基本知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在内容标准或活动建议部分做了具体的规定。这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如此重视“模型”。高考考试大纲也将建立模型的方法列入能力考核的目标与要求。所以不管是课程标准还是高考大纲的要求,模型和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模型与模型构建

所谓模型,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是科学研究中对复杂事物的一种简单的描述方法。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也可以通过抽象的形式。所以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

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对科学模型的研究来推知客体的某些性能和规律,借助模型来获取、拓展和深化对于客体的认识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模型方法。高中生物学课程模型建构与科学研究中的建立模型在思维本质上一样的,但高中生物学课程模型建构活动的主要价值是让学生通过尝试建立模型,体现建立模型中的思维过程,领悟模型方法,并获得或巩固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生理过程。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模型构建类型

高中生物课本中常见的模型主要包括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表1是三种模型的比较。

3 模型构建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在高考复习中,常发现许多学生在复习之初游刃有余,但随着知识点的丰富,复杂,尤其是进入第二轮能力提高复习时就会出现知识混乱,特别是解答许多换了情境 的问题,一脸茫然。将模型构建这一方法应用到生物学复习中,让学生构建生物模型,他们可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 知识结构,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

案例一 构建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来整合“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从复习和考试的层面来看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知识(或生命现象)都和细胞有关联,都可以细胞为依托(背景)来理解和记忆或者命题,在复习过程中,笔者将采取以下过程进行:

(一)构建物理模型来整合.细胞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要复习细胞的生命活动,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细胞成分和结构知识作基础,其实这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完成,如例1:

例1: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标注出(说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结构(包括成分)、功能。

(二)构建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来整合细胞的生理

细胞之所以有生命,主要在于细胞内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染色体变化、中心法则(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等。如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以下的两个模型:

(三)构建概念模型来整合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对于个体来说,不但需要每个细胞的生理活动,更需要细胞之间的生理活动能协调配合,为整个个体的正常生存提供保障,这必然需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什么物质,什么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又如何传递。主要的信息传递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如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以下的血糖平衡调节。

通过以上步骤,逐步的把“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的观点展示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又把课本上的核心知识进行了一次梳理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贯穿起来,融会贯通,应用自如,而不是将所学知识孤立、割裂成为一个个片面、零碎的知识点,减少了学生做题时无法及时进行知识迁移、无法自如地取用所学知识的状况。通过多次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扩展延伸、挖掘内涵,并与以往所学知识联系比较,让复习课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案例二 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遗传学中有关“9:3:3:1”的问题

9:3:3:1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一种典型的子代表现型比例。由于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比例又会衍生出9:6:1、13:3等比例。近年的高考遗传题也热衷考察9:3:3:1的各种变式。

(一)建模——展示现象,记住特征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构建以下两种模型:

通过以上两种模型的建立,学生知道了双杂合(YyRr)亲本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极其比例分别是多少,为后续的快速解题奠定基础。

(二)设问——揭示现象,抓住本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9:3:3:1的比例呢?导致形成这个比例的最关键的地方又在哪里呢?我们分析上面的棋盘法的模型就会发现,最关键的是F1(YyRr)能产生4种1:1:1:1的配子,并且这4种配子的存活率和随机结合的概率是相同的。那产生4种1:1:1:1的配子的原因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三)拓展——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当每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学比例表现为孟德尔常规比例。但有时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这时,孟德尔常规比例就被修饰,具体情况有多种,见下表:

虽然遗传学比例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其变化都源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常规比例,不同的比例反映的都是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各种对应关系,其本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导致。我们只有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好遗传方面的试题。

4 模型构建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意义

模型构建在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要防止出现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发展能力的倾向。建构模型中的问题情景是对客观世界中对象的描述,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头脑中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转化为模型。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并深刻理解生物学概念、生命活动规律,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模型构建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在模型建构学习中的问题情景(原型)具有真实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面对一个信息庞杂、客观真实的问题情景,学生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指导,只能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有时还得借助于直觉才能抓住原型中的本质,建立模型。这样的过程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再次,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通过模型构建教学,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当中,主动地构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合理运用各种模型构建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建立知识体系、理解核心概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为学生的有效高考备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核心概念 科学内涵 教育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A

1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科学内涵

核心概念在学科中处于核心位置,具有总领学科骨架的功能,同时能够组织起与之相关的概念和大量的事实。它包含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了解核心概念,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① 要重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② 要重视在不同情境下对核心概念的迁移。

美国国家课程标准中类似的概念是统一概念,可以帮助教师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离开学校后你希望长久留存学生记忆的东西。”

现如今对学生更多的要求在于理解学科本质的概念性知识。这种理解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向有所引导,由传统的重视繁杂生物学事实性知识,转向对学科本质内容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并促进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新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阐述――生命科学从分子到生命体的Y构与进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能量和动力学;遗传与特性的变异,生物演化以及统一性与多样性。具体理解为: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有序性,保证生命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生态体系也是系统,系统就会遵循能力守恒等定律;生物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同时受到环境的影响,性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界在演变,作为主角的生物也会随环境的演变而进化,造就了当今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教育价值

目前实施的课程改革更多提倡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本质理解,因为理解了核心概念基本就抓住了学科本质和学科基本观念。理解核心概念不仅要求理解其科学内涵,更重要是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时候能结合学科核心概念,理解问题的实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和论文报告指出,核心概念在学生学习学科本质方面的重要教育教学价值。教师以核心概念为建构课堂教学的主线和抓手,可以让课堂设计思路更加清晰,实施步骤更加明朗,实施结果更加清楚,课堂效果更容易评价。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可使学生的知识不再零散,而形成比较牢固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因其明确的有机结构不容易被学生遗忘,有助于学生对学科重要知识的深刻理解,并能轻松地对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的教学单元和模块,有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和应用。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核心概念确立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每节课、每个教学单元、每个模块都可以围绕特定的核心概念建立知识网络,进而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特定教学单位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更早地定制学习目标,进而学习方向性更准,学习兴趣更浓,同时也使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方向性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检测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核心概念建构中,不能只以生物学现象和事实作为建构的载体,而是要让学生能直观地体会核心概念建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面对众多繁杂的生物学知识点,能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找准联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节点很关键,往往这些节点经过推敲和提炼就能成为学科的核心概念。当然了,学生在建构核心概念的同时不仅要了解核心概念的要素和内涵,还应领会其教育价值,形成生物学思维方法。

3 生物学核心概念相关的教学策略

3.1 生物学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探究活动策略

教师在进行某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时,要明确该内容在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应该处理到的程度、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促使学生客观地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由浅入深地运用生物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效果。

判定教学活动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方面是: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且能够帮助学生判断问题的价值。当然结构优化的教学应当是为建构“核心概念”而服务的。下面对构建优化的教学结构步骤进行阐述。

(1)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问题。没有问题设置的教学活动就会变得无的放矢,没有目标性,没有方向性。这样,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初期的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即形成科学概念。由此可见“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

(2) 规范学生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观测活动。科学合理的探究过程包含非常多的探究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不同的设计,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然,一个单元的教学往往不可能穷尽或同等强调所有的步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情况分别安排观测活动、实验活动、分类活动。通过多次观测、实验和分类活动的进行,帮助学生逐渐摸清核心概念的本质、核心概念的教育教学功能以及核心概念建构需要的步骤,让学生对问题提出的设计方面,对核心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3) 设计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实验。观察可以是人的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进行的直接观察,也可以是借助于仪器的间接观察――实验。实验活动设计的宗旨是通过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地观测。

(4) 交流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内容。一个人的观察往往有限,通过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观察,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教师要注意控制课堂谈论的方向,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教师不要在缺乏足够的观察、描述时进行“大科学”问题的讨论。另外,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

3.2 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常规教学方法

(1) 教师要联系实际引入生物学核心概念,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教学。教师从生活现象――学生都吃过凉拌萝卜丝,引出质壁分离概念。一般而言,对于常识性的生活问题,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不一定都能从原理上真正理解,或者说不能举一反三。教师可以设计逐一剖析的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食盐在做凉菜时起到的作用,学生会感到有趣,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如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从酵母菌可以酿酒和做馒头、乳酸菌可以制作乳酸饮料说起,到讨论蔬菜水果如何保鲜及冰箱的作用。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例着手引出呼吸作用的方式、过程及影响因素会很自然。

(2) 实验探究构成概念,如酶的教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实验发展而发展,通过实验展示学科本质。绝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特性会受到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可以从这些因素入手,通过探究实验的步步推进,让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的同时,了解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的原理和条件。

(3) 建构模型明确概念。在核心概念教学中,有时候单纯通过文字的表述不能很清晰很直观地将重要概念展现出来。生物学科教学中常模型有:图片、实物和数学模型,模型为概念的顺利得出和概括创造条件,能多侧面多角度深化概念,还可以用于延伸概念。具体来说,图片模型可用于减数分裂,实物模型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教学,数学模型适合遗传规律的讲解,运用图表深化概念,让概念之间产生联系。概念图能较好展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让概念之间隐性的关系显性化,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

4 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组织课堂教学的实例展示

生物学核心概念构成了当代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在学科知识中处于最本质和核心的地位。美国的“2061计划”明确提出“少而精”的教学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减少对大量孤立的琐碎的事实记忆的力度,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理解上,让学生能尽快地抓住学科本质的框架。这样不管学科知识如何发展和补充,学生都能游刃有余地分析和理解新知识,让自身知识结构能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可以提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复习的有效性。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指出“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将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将具体的生物学事实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工具,调动学生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去理解并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

4.1 “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教学实践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一节课。对于这节课的核心概念之一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的教学实施^程,同时也需考虑到本节课在其教学单元和教学专题中的地位,给学生呈现的核心概念建构的方法和步骤不仅能适用于本节课,也能在其他课堂中灵活应用。具体来说,本节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围绕“遗传信息的传递”中的核心概念展开的。通过参与“分析案件”和“比较组装的2个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否相同”的活动,学生清晰地认识了:“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中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遗传信息相同是指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目及排列顺序相同”。通过探究阶段“尝试自己构建DNA分子复制模型”和“沿着科学家的实验历程进行探究”的活动,学生在评价阶段能够正确地用图示的方法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获得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因此,围绕“遗传信息的传递”中的核心概念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4.2 “光合作用”的教学实践

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过程较为复杂,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核心概念做好分析,对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包含着大量的生物学事实,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对于这节课主要还是单纯讲授这些生物学事实,忽视了分析这些生物学事实内在的联系,一味地让学生背诵,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厌学生物的现象。

(1) 概念分析:

合作用这一概念,可以分成如下子概念:绿色植物、光反应、暗反应、物质转变、能量转变。绿色植物(表明生物种类)通过叶绿体(表明具体结构),利用光能(表明能量来源)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

(2) 创造冲突的学习情境:

学习被看作是解决新旧知识、经验的认知冲突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真实的情境能够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4.3 整体把握是生物学模块教学的关键――以“稳态与环境”为例

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即确立以模块作为教学体系。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共设置6大模块:3个必修部分,即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选修部分,即生物技术实践、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以模块来设置生物课程,课程就有了新特点:

① 每一模块相对独立;

② 围绕某一主题,选取知识内容;

③ 有其内在知识逻辑的内容体系。

例如3个必修模块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于对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认识;“遗传与进化”模块侧重于对生命延续的认识;“稳态与环境”模块侧重于对生命系统自我调控的认识。每一模块侧重点各不一样。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了必修1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必修2的内容,也可以先学习必修3的内容。由此可见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模块是一个整体,每一模块有其内在的逻辑内容体系,对穿插在每一模块的核心概念也就要从这一模块的整体上来把握和分析。

在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中,究竟什么是生物学核心概念?目前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就给核心概念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惑。下面以“稳态与环境”必修模块为例,讨论如何利用整体的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这一模块的核心概念。

4.3.1 整体思路及模块教学的价值体现

(1) 以主题统整模块内容:“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前三部分是关于个体水平稳态的维持,后三部分是关于群体水平稳态的维持。无论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所有的生命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都要依靠反馈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因此,以“稳态”为主题统领整个模块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活动本质的理解。

(2) 以两大核心事件为贯穿模块内容的主线: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反馈调节,产生反馈调节的基础是信息的传递。因此,任何一个水平稳态的维持都依靠两大核心事件――信息的传递和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调节作为贯穿整个模块的两大核心事件,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以“信息传递”和“反馈调节”为主线来整体认识本模块。

(3) 模块教学价值的整体体现。

① 丰富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

② 学习系统分析、建立模型、取样调查等科学方法。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课标中列举了“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教师借助于这些内容,要教会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取样调查),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都有很好的载体。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物理模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方法进行该模块的学习。

③ 了解生物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稳态与环境”模块对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使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如“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可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3.2 基于“整体把握”的模块教学策略

不论是教学重难点知识,还是普通的教学单元,教学设计都应该站在全面、合理的角度下进行,这就促使“整体把握”这样一个鲜明的模块教学策略应运而生。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陷在具体的生物学事实和表象性的认识上的教学侧重于学习和记忆数据、术语等,学生只知道一些名词、术语等零散的知识,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只能是以知识点堆积为主的知识结构,学生迁移能力较差,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这无疑是一种低水平的学习。整体把握基于对模块教学的认识和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并结合具体事例和学生实际来构建“整体把握”模块教学的基本策略。

(1) 模块整体认识的初步建构。

生命系统(大到生物圈,小到细胞)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成分到结构再到功能,都是紧密相联系的,生命系统各个部分都有各自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每个部分的结构有各自的特点。单纯从每个教学知识考虑教学设计,可能对于某一知识点而言,学生还是容易掌握的,但是稍加变换,学生就很难分辨哪个是中心,哪个是核心了。根据课程标准“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稳态与环境”模块应从稳态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是依存于一定环境条件,能够自我调节,维持自身稳态并与环境相适应的系统。生命系统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它们都存在跟外界或多或少的信息和能量交流和交换。这是本模块内容教学的关键之一,也是做好初中与高中衔接的一个有效着力点。

(2) 掌握系统分析、建立模型、取样调查等科学方法是发展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方法的贯彻。科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系统分析、建立模型和取样调查都是科学方法中常用而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科学方法的贯串,通过有效合理地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科学方法的实质。在教学中有两个层面的建议:① 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受、领悟、理解这些科学方法,同时要用好教材中的“活动”“实验”等栏目。② 挖掘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学习。以人教版教材中的练习为例,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其中的关键点是: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是需要内环境的稳态。教师让学生遵循这三点,在系统学习本章知识点的同时把握知识结,让新的知识点能融进原有整体知识结构中,让学生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通过整体的学习,让学生能更自如的解决学习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以后考试中的问题。

(3) 通过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发展认识。

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微观和宏观有机结合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层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稳态,同时,不同层之间的关系也不可忽略。由此,揭示了生命系统中尺度、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生命系统在不同尺度下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结构,尺度与结构决定生命系统的功能。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是“稳态与环境”模块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体现了认识稳态的多种角度,还建立起了宏观与微观这两种认识方式的联系。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不仅是模块学习的重要思路,同时也是生物学建构核心概念的基本思路,由基本生物学事实知识点出发,促成生物学一般概念,同时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

5 生物学核心概念研究的展望

生物学核心概念及核心概念体系的研究和建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具有划时代意义。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基础性的学科和理论的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要建立理论体系型的概念体系,教师就需要不停地对学科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寻求建构的规律和检验方法,同时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为这一门学科乃至相关学科提供新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新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研究最终都要为学生服务,因此,要关注学生^脑中的前概念的形成过程。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并探究其中规律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指引教师要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本领,研究生命现象规律离不开对事物和现象的描述,要求能从众多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建构及教学实施需要教育者帮助学生梳理好生物学核心概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多思考,多归纳,多提炼,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核心概念的本质,有效地构建学科纲要,培养学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此外,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是要把课教得本质、精确、简明扼要,这些与教师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水平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教师能透过众多的生物学事实聚焦核心概念,精选生物学事实,揭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本质的、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提高核心概念的教学水平,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Joseph D.Novak.Concept in Science[J].Theory into Practice,1971,10(2).

[2] 胡玉华.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以“稳态”概念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2(1).

[3] 胡玉华.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1(10).

[4] 胡玉华.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对美国FOSS“人体骨骼”的教学分析[J].生物学教学,2011(10).

[5]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到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1(6).

[6] 王莉.基于概念获得理论的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7] 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达方式[J].生物学通报,2010.

[8] 李红菊,刘恩山.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生态学重要概念的筛选及表达[J].生物学通报,2010.

[9] 陈际升.核心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4).

第10篇

摘要:生物医学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生命现象,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及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关键词:生物课;教学感悟

一、生物教学的健康教育性

高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进而产生对社会和环境的不适应,甚至出现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过激行为。用生物医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人、动物以及其它物体的造型,对于锻炼人们的智力和培养人们的思维想像能力审美观点(情趣)是十分有益的。美国著名广告学家克鲁曼认为:消费者是在漫不经心地接触广告:第一次只了解信息的大概,第二次开始关心广告内容与自己有否关系,第三次便会对产品加深印象与了解。广告以6~8次为最佳,否则会无效或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用生物学结论教学能给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首先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数学中到处都是美,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地展现这种美:在课堂上,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讲些相关美的事例,激发学生去发现去寻找数学美,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数学之美,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而每一个侧面的美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它的美学价值和它丰富、深邃的内涵和思想,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某些典型数学思维的美,实际上能被中小学生儿童所欣赏,例如一个干净利索的证明比一个笨拙费力的证明要美”,虽然他们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

二、生物医学教学的实践性

生物医学与环境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一是认识生物医学,珍爱生命。学生跳楼事件频发,生命的凋零在家人和亲友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痛楚。不管人生处于什么境地,保护生命都是永恒的话题。针对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应充分挖掘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坚强和宝贵,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例如,在学习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生命的宝贵,笔者在教学中播放了一段生命孕育过程的视频。视频从进入产道开始,到经艰难跋涉到达输卵管前端、在这儿与卵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接下来是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胚胎的发育及分娩过程。其中,胚胎在母亲子宫内的发育也充满了艰辛,稍不留神,你就会夭折或成为怪胎。母亲十个月的艰辛怀胎,终于迎来一朝分娩,在母亲难于言语的痛苦中,你带着胜利者的啼哭,降临到了这个世界。这一路走来,生命的形成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不管现在个人的境况怎样,我们都应为自己有幸成为生命竞赛的唯一优胜者和独特的生存者而骄傲。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记:请不要轻易结束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二是正视逆境,积极进取。进入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发现自己并不是“佼佼者”,从而自卑、苦恼、不合群,影响正常的学习。这时,在学习生物科学史时,渗透正视逆境,积极进取的相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引导他们乐观面对挑战。例如学习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可挖掘有关巴斯德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提高的渗透。巴斯德通过反复研究提出了细菌致病理论,但法国医学会的老资格医生们一点都不相信,反而摇头大笑,坚持自己的陈旧观点。面对医学界的顽固反对,巴斯德没有泄气,继续宣传他的细菌致病学说,终于取得了年轻医生的认可,并将之用于医疗实践。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不能灰心丧气,而应像科学家那样坚持不懈,并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从而让学生确立这样的信念:挫折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刻苦勤奋,改进方法,学习成绩肯定能持续提高。三是适应环境,积极奉献社会。现在不少青少年的生活比较安逸,学习上缺乏斗志。他们信奉个人的自由,缺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很多人只知索取和贪图享受,当家庭和社会无法满足其需求时,他们往往仇视父母、危害社会,做出各种不理智的行为。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与家庭、社会的依存关系,引导他们调整心理、适应环境、服务社会。中学生物的新课程中充满了适应性思想。地球上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即使是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生物的存在。这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学习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时,就是适应性教育的很好的切入点。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历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挫折和逆境无处不在,它可以推动生物的进化,同样也可以促使个体的成长。当环境改变时,人也要适当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三、生物教学的社会影响力

高中生物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理想学科之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强调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提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密切相关。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无论是编排还是教学内容设计上都渗透了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是现代人一生都需要,并应不断得到发展提高的。一个人的职业可能与生物学没有直接关系,但任何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可能脱离生物圈。生物科学素养包括具备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对社会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解决有浓厚兴趣并积极参与,用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己的态度、行为和习惯。同时,科学是开放的、发展的,今天被认为是正确的,明天未必仍然完全正确,科学贵在创新,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要求。作为医学生物学教师应与时俱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达到“可以不教”的目的,这应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总之,人类适应社会如同生物适应环境一样是客观的、不容改变的事实。人是社会的一员,在适应社会、向社会索取的同时,还需奉献社会。这好比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在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同时,还需与其他细胞通力合作,为整体生命的正常运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发展能力,内化情感,健康成长,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岗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第11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模式 生物教学 学习潜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根据生物学科的课程特点,对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做初步的探索和浅析,期望能为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打开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1 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1.1 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及产生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一种能够体现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理念为: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也即“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从多层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的中心行动。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技能,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的操作程序包括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三个前后相关的部分。任务型教学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盛行交际法中的一种具体教学方法。1979年,珀拉胡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将基于“做中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珀拉胡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首次尝试,曾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任务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相关的研究探讨和应用一直延续至今。并于20世纪末在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现已经逐渐在非语言的教学领域里得到一定的应用和探索。

1.2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以培养“完全的人”为目标的全人教育思想;以“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教育目标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必须“学会相处和学会做人”的人文教育思想;倡导“情境学习、基于互动和学生主体知识自主建构”的建构主义教育观、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和活动教学思想等,为任务型教学思想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举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都是好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模式最初是作为语言教学的模式被引进我国的,在英语教育领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领域所倡导的两种教学模式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其优点为生物教育这块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意义所在。

下面以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内容为例(教学目标、教材与学生分析略)。

2.1 前任务(任务呈现,任务准备或知识点学习)

教师导入:大家好,2003年非典时期让我们认识了SARS病毒的厉害,也目睹过人们与它的斗争过程。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它能依靠活细胞进行快速的生长和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那么,病毒的肆虐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何关系?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为了明确这些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进行探索。现以每组里的前、后两桌为一个学习单位,第一小组探讨实例一和问题一: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能完成生命活动吗?第二小组的任务是实例二和问题二:人体的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第三小组是实例三和问题三: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第四小组是实例四和问题四:你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损导致疾病的例子吗?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第二至四页“资料分析”里相应部分的内容,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学习时间为6 min。在学生进行任务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充当着指导者、鼓励者、评价者和协助者等不同的角色任务,使学生们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进步。

2.2 任务环:任务完成

通常,一节课的内容往往会有几个微小的任务构成,不同的任务就会促进学生学习和应用不同的知识点。学生为解决任务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会得到有机的统一和充分的应用。例如,在这节内容里,第一个任务是学生探讨图片的资料并探讨相应的问题,从而找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第二个任务是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解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生命系统的小到细胞,大到生物圈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最终得出: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总之,通过全班分成不同小组的方式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养成课前学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也就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任务的途径为契机,引领学生质疑、思考、收集信息、讨论并最终决定结论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得到最大的调动,学习潜力得到最好的挖掘、学习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后任务:任务反审

5-6 min后,让每个小组各选代表或教师随机抽代表对刚才的探讨问题进行全班性的展示,然后教师和同学不断地给予修正和完善,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教师以学生的进步为目标,学生的学习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进步。课堂的进程就是不断变化的预设与生成的完美交替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业的进步变成师生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各组学生的成果展示,全班师生对各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以外,教师随即对本部分的知识进行修正与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内化。同样的,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重点兼难点,在学生学习之时,可以把举例子的事情作为任务的载体,以做游戏的方式来让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看哪一组学生说出的实例愈好愈多便是表现最好的小组。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任务可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鼓励和修正,教师指导学生对本部分的知识做进一步的梳理和深化,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学习内容。总之,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学习只有在有意义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学得更牢,也才学得更好。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在应用中学习的理念不仅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的实质所在。

3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望

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这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结果,以“应用知识”为学习手段,以“做中学”为学习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正是符合《生物课标》倡导理念的教学模式,也是体现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的最佳途径和实现生物课标要求和符合课标追求精神的教学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活动;增加学科知识输入与输出的量,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有机会体验成功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因此在任务活动中进行技能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性格、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目标。故任务型教学模式与生物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将会为生物课程目标提供更优质的实现途径,对提高师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带来巨大的裨益。但是,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所以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了解学法和教材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发展师生双方的能力和学习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采用适合教师自身风格以及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师的“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得到有机的结合,为教学的成功提供多种途径,坚信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9―30

[2]梁承峰,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9―54

[3]刘俊.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初探[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S1:66、65―66

第12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目标表述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其中教学目标占据着首要位置,它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成败的基本标尺。明晰课堂教学目标(也叫课时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本不是什么新话题,而现实却不容乐观。

1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错误地把教育目的或方针、课程目标等当作课时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理解存在误区,有的直接将教学参考书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当作教学目标,有的把教育目的或方针、课程目标当作课时目标,有的甚至把教学内容与进度作为教学目标。

1.2行为主体错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教师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作用,学生才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例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明确活动中的有些变量是需要控制的”,“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现象做出合理推导”,“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等教学目标的表述体现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些表述中其隐含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表示的是对教师行为的描述,而未表述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显然是不合适的。

1.3行为动词不当

行为动词用以表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但很多教师表述课堂教学目标时使用的行为动词却是虚化的,例如“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知道酶的发现、酶的概念、酶的特性”,“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等常见的目标表述中,“了解、理解、知道、掌握”等动词表明都是一种内在意识和心理状态,是一种比较笼统模糊的抽象的内在感觉,往往难以测量和观察。

1.4行为条件缺失

很多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缺失行为条件。例如“说出种群的概念并举出2个实例”,“描述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分布型、存活曲线之间的关系”,“解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生物学理论依据”等课堂教学目标表述中,虽然“说出、描述、解释”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但没有说清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因素,若能加上行为条件就完美了。例如把它们改成“学生在3 min内,说出种群的概念并举出2个实例”,“学生在不使用教科书的前提下,描述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分布型、存活曲线之间的关系”,“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后解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生物学理论依据”。

1.5行为标准模糊

行为标准也称表现程度,即合格标准。它是指学生对目标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测评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许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从主观的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实际,导致无法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有效的评价。例如“说出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行为标准就比较模糊,若能加上“准确无误地”这几个字就便于评价。

2应对策略

2.1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目标规范表述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课程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教师制定出明晰、可观察、可测量的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在落实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得清晰、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对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联到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2.2理清教育目的或方针、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至少要回答以下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这四个问题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说该教育教学活动是完整的、专业的。“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涉及目的问题,而“教什么”、“怎么教”涉及手段问题。如果只有“教什么”、“怎么教”,而没有“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那么,“教什么”、“怎么教”是没有方向的,就像一个旅人行走在没有目的地的路上。教师只有明白了“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才能明白“教什么”、“怎么教”,尽管目的与手段是共生共长的,但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永远是因前者而存在,是为前者服务的。

要想回答这四个核心问题,教师就必须理清教育目的或方针、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国家的教育目的或方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描述的是一个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或什么样的公民的大问题,它是从“应然或理想”的角度对教育目标进行超越学科的、抽象的、总括性的表述。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总目标、学段内容标准)是从“实然”的角度,用稍为抽象、笼统的语言描述一门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派生物,也是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因此更接近于可观察或测量、可评价。将目的或目标系列分成国家制定的目的、专家制定的目标、教师制定的目标三个层次,能让人们认识到教学的确是一种专业,能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何而来、将去何方。

2.3明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其中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来源于课程标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学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材安排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定。教师只有通过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课程理念,才能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课程标准还非常明确地规定了课程具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为了更好地表述动态性的目标,课程标准中提供了具体内容标准表述使用的行为动词,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要科学、合理和准确地运用这些行为动词。

此外,在确定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班级的实际,深入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求知欲等个体因素。

2.4掌握规范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技术路径

2.4.1行为目标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是以对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进行规定的形式加以陈述的教学目标,指明经历教学过程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及其程度。它具有精确性、明晰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特征。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目标表述的含糊性,马杰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了行为目标的理论与技术,主张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行为变化来表述教学目标,它包含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标准。例如,“学生在学习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后,能从已知DNA双链中腺嘌呤的比例推算出鸟嘌呤所占比例”。在这里。“学生”是行为主体,“学生在学习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后”是行为条件,“推算”是行为动词,“正确的鸟嘌呤所占比例”是行为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为了表述方便可省去行为条件和行为主体,前提是不会引起误解或多重理解为标准。事实表明,这种清晰、可观察、可测量的表述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目前已在现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表述中占据主导地位。

(1)行为主体。

学生是行为主体,它是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在表述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表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表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它用以描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学习行为。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不能是模糊、笼统、抽象、不可测的。比如“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行为动词都是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测量,无法检验。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在生物课程标准中列出了分别指向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的具体内容标准表述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参考。

(3)行为条件。

这是指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条件一般包括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学生或教师等有关人的因素。对条件的表述有4种类型:①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或技术手段,如“可以(或不可以)使用生物实验指导手册”;②提供信息或提示,如“根据基因工程原理说出……”;③时间限制,如“在10min内能做完……”;④完成行为的情境,如“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

(4)行为标准。

它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能列举出二种以上的解决方案”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2.4.2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在课程目标的取向上,长期以来都以行为目标占据了主导地位。行为目标表述既指明内容,又用精确的行为动词来规定,虽然有利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感受、情感体验、态度、审美意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无法全部用行为表现出来,不能转化为行为内容而在课程中丢失了。因此,对于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等隐性学习过程的课程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为此,艾思纳提出了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现性目标是开放性的,它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和主题,而不是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它不是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而是关注学生表现行为的个人性、多元性,鼓励活动的个人性特点。由此可见,与强调统一性的行为目标不同,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独特性和首创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表现性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在表述教学目标的时候,不应表述学生完成某项活动后的行为结果,而要表述学生所经历的情境。例如“学生通过阅读酶的发现过程,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就是比较典型的表现性目标表述。3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目标课例展示与分析

3.1课例展示

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教学中,笔者根据生物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够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他们根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寻求并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

②根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并能够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③学生在教师的举例引导下推断出基因突变的特征,并且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独立举例深化。

④教师提供适当材料,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扩展基因突变的意义,至少说出两点。

3.2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分析

上面这个基于课程标准的课例中,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做到:①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表述学生的行为。②行为动词选用了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而明确的行为词语,如“说出、举例、总结、解释”等,而不是“了解、理解、掌握、领会”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模糊、笼统、抽象和不可预测性词语。③表述了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④说明了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这样设计的课时目标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自我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9.

[2]石燕,赵海龙.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分解和叙写[J].生物学教学,2011,(5):36-37.

[3]汪忠.高中生物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