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8:0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2年6月,随着高考的结束,河北省新课改已进行了完整的一轮实践。三年来,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高考新课标(宁琼卷)基本没有对选修课程的考查、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仍保持传统的应试的观念等原因,导致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名不副实,处于凌乱与伪装的状态,目前在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两大问题尤为突出。
1.对人教版选修教材教学,选修课程必修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修应该是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巩固、提高。选修课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可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推行了配套的语文选修教材,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基本成了点缀。很多学校就以人教社现成的选修教材充当选修教材,开设选修课程,所开课程面向高考的功利色彩特别强,学校选修课围绕着高考展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习、强化课甚至把选修课上成了应考的辅导课,造成选修课程严重的“必修化”。比如很多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是在完成必修一到必修五后,时间集中在高二,上学期开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两门,下学期开设《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两门。其中,文化经典、古代诗歌散文对应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对应“语言运用”板块,文章写作修改对应“写作”板块。没有被定为“必选”的选修课模块,各中学和一线教师要想法设法从高考方案中寻找蛛丝马迹,择其重者而教之。这些选修课脱离了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使高中选修课违背开设选修课的初衷,并不能达到通过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的目的。非但如此,教师的选修课教学方式也“必修化”,以课堂形式为主,以读讲方法为主,全然不顾语文课标所讲的选修课教学,“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等,不同能力重点带来的教学方法不同,这样选修课也少有个性化学习空间,呈现“非选化”状态。
2.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学校选修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新课标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改变过去大一统的、单调的课程设置,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联创的课程设置。尽管从200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算起,到2003年春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开始试点,再到2009年秋季开学河北省真正进入新课标,直到现在先后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可我省各地各校与国家课程配套的相应课程资源开发仍不够到位。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要顺利开展选修课教学就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慎重考虑,选修课要围绕语文课程的目标开设,“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1]。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课题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知识,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最了解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的无疑是一线教师,一线工作为他们开发选修课并进行实践提供了条件。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2]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因此,近三年根据学校实际,我校语文教师开发出一系列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并将开发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补充完善,构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体系。
我们重点开发了课程拓展型、应用型、地方特色型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并在相应年级开设相应课程。
1.拓展型高中语文校本开发和实践,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国家选修课程的拓展开发。必修课是课程的根本,语文课程的计划和目标都需要通过开设必修课来实现,“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必修课围绕统一的教材展开,因此必修课难以在语文课程的深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选修课弥补了必修课的不足,通过对语文学科某一方面的展开使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选修课又不是游离于必修课之外的独立课程,它是有选择地对必修课的某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展开,是对必修课的拓展。因此选修课既要区别于必修课的均衡性而突出其专门性,又要围绕必修课强调其基础性。实质上,选修课与必修课是语文学科上的“点”与“面”的关系。
从语文选修课内容设置看,选修课不能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而应该在充分调研学生学习兴趣与特长的基础上开设精而专的选修课程,力争选材开口小巧一点,探究实践深入一点。比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开设《唐诗鉴赏》课程,也可以开设《红楼梦导读》课程,“写作”模块可以开设《议论文写作》课程等。以阅读鉴赏为主的选修课要尽可能留足时间让学生读原著,以表达应用为主的选修课要多安排实践环节。总之,语文选修课应该精选学习内容,留足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更透彻,力争达到以一当十、以点带面的效果。
2.应用型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开发和实践,研究方向为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开发与文理学科相关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语文学科涵盖量相当大,包括字、词、句、段、章、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大的知识量仅通过必修课的传授很难使学生掌握广泛的语文知识。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选修课与高考的衔接问题。目前人教社出版的选修教材很多,有16本,例如散文,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而高考必考、选考都不是这样分类的,单选任一本都不能满足要求,多选既浪费资源又耽误时间。选修课的设计应该是既有利于实现选修课的阶段目标,又不与高考的备考有较大的冲突。于是对选修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开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讲座》、《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系列校本教材。
3.地方特色型高中语文校本开发和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一类校本教材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宣化历史悠久充分挖掘定会有不少收获。开发《古上谷郡——走进宣化》校本教材,加强校本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另外,在三个年级推广完善好的校本课程,每年根据情况开发1—2门新课程,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开设课程,建立并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三、语文选修课开设的建议
1.改变选修课的上课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这就是要求如何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实现教师示范讲授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最具活力的最有价值的核心所在。因为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习得了自学的能力,知识面及其深度的拓展与研究、创新能力的良性发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几乎所有的选修课内容类型都可以在必修本中找到。所以,选修课知识的扩张主要是量而不是质的增加。而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增加知识的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改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方式,则效果会大不一样。
2.重新整合的选修课开设模式。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把现有的选修教材重新整合,或者把现有的选修教材整合到有地方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的内容中,既符合学校教学实际,又没有加重学生负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修课开设模式。
3.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开设课程,建立并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国家课程的选修教材就很多,学校开设的校本选修课也很多,各种课程取名不同但交叉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不断完善、重新组合甚至淘汰一些课程和教材,才能节约经济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时代在前进,学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学校的师资、硬件条件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思考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可谓问题丛生,笔者就结合选修课中的课文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修课程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然而纵观来看,这些选修课程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它的缺陷。首先,选修课程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其次,选修课程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只是关照到教育任务以及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
2.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优化思路
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实施模式
在高中选修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轨并行”。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已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2.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内容选择模式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具体表现如下。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纵观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暴露的缺陷。首先,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因此,学生只能“看菜吃饭”,统一时间、室、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高三升学压力较大,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例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已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交叉安排,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1周考试),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第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课标》把语文选修课只确定到“系列”,而没有直接确定到具体模块,这为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此外,《课标》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1]据此,可以将《课标》所确定的五个系列再次进行优化,即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语言文字应用”、“作品阅读与鉴赏”和“文化论著研读”。其中,限定选修课程部分又可以在“语言文字应用”和“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中设置4个模块,即“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中外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根据自身意愿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这4个模块。此外,任意选修课程部分也可以设置若干模块,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一个模块,模块内容要多样化,可增设文史方向的“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模块,也可以增设理工方向的“中外科普论著选读”模块、就业方向的“口语交际”、“常用应用文写作”、“网络文化”等模块。
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遴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考虑与必修课的内容相联系,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要考虑现实环境等因素。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注重点面结合,点具有专题性、面具有综合性。以“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里的模块为例:第一,模块教材以单元为组联方式,每个单元以某一领域的“上位”的文化知识作为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设置“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模块,可以设置诗歌、散文两个大类,诗歌部分又设置诗歌意象、诗歌意境、诗歌语言、诗歌主题思想、诗歌艺术手法部分;散文部分设置散文特点、散文形象、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等部分。第二,单元里的文章相互关联,文章必须是难度适中的“经典文章”。如“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中的散文形象单元,可以选择《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与陈伯之书》等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属经典范文,理解难度不大,散文形象丰满,感情充盈,是必修课文《陈情表》等系列文章的拓展和提高。第三,单元体例设“单元提示”、“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补充材料”。“单元提示”明确重难点、学习方法等,“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是对单元内几篇文章的进一步融合,“补充材料”则是引导学生向专题纵深发展和探究。如在《论语》十则、《老子》五章、《孟子见梁惠王》、《庖丁解牛》等一组单元文章中,精读前两篇文章,略读后两篇,并以“儒道互补”为主题探讨本单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99-01
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它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就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选修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选修课程的设置其实是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自主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策略
1、有效整合教材。
现行的选修教材大多以专题为板块来编写。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为“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两个专题。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按照一定的标准重新有效地整合了原教材的编排顺序,使其形成一些新的专题,便于学生探究和学习。
2、既要有联系,也要有区别。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像苏轼、李白、杜甫、李清照等作家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某位作家或者某类作品形成整体认识,教师可以将选修课和必修课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选修课和必修课作品的处理方式与教学的深度、难度必须区别对待,否则二者就等同了,选修课开设也失去应有的意义。
3、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为了体现新课改选修课程的设置理念,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享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甚至在教学中鼓励、指导学生重新建构一些学习专题。如开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可以在教材的6个单元之外允许学生建构与古代诗文有关的宋诗专题、唐宋散文专题等,激发学生学习选修课的信心和热情。
4、适度拓展,有效探究。
选修课程的教学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拓展性。拓展既可以是向内的掘进,使选修课程获得生命的灵气,又可以是向外的扩张,使选修课程变得血肉丰满,甚至可以横向扩展或旁枝逸出,与其他学科链接,与其他文本比较,与现实生活接轨。拓展带来的必然是内容的广博与丰厚,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把握好选修课拓展的“度”,也就是要做到“适度”拓展。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比必修课有更大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但是要讲究探究的价值,重视探究的质量,防止无效性。在教学中必须注意:(1)要善于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什么问题,可以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更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2)要把握好探究的方向。要紧扣探究的目的要求,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3)要掌握探究的技巧。探究应注意以文本研习为基础;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要主动占有充分的资料;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选取真实的论据材料,避免孤证;要尊重别人的观点、成果。选修课程已经具备了一种研究性课程的形态和性质,可以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应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方案。”选修课五个系列,培养目标各有所侧重,我们应结合各个系列的特点采用灵活的相应的评价方式。如小说与戏剧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写文学评论,或者是研究性小论文,以学后所写文章的优劣作学习情况好坏的评定;诗歌和散文系列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朗读,或者模仿古典诗歌进行创作。在一些校本课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对乡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以研究性报告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开卷笔试、演讲、口试等多种方式,都可以大胆采用和提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评价,不要光凭一两次书面作业就确定评价结果,还要结合学生们课堂学习状况综合考评。
关键词:高中语文 必修课 选修课 关系处理
高中语文设置了选修课,其目的是为了实施适合不同发展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认为,上好选修课必须“要正确理解必修与选修的辩证关系、要准确调整选修与必修的比重配置关系、要处理好选修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关系、要处理好选修的统一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关系”。
一、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的辩证关系
必修课所侧重的是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运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发展,它所讲求的是全体学生的“公平发展”,所传授的是最为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术,旨在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更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选修课所侧重的是拓展学科的视野,深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它体现的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多样选择,促进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弹性幅度比较大,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学生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所以,选修课程相较于必修课程,要求更高,容量更大,专题意识性更强,选择余地也更宽泛。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必修是选修的前提与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延伸、拓展,二者相辅相成。在教学时,我们既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它们的不同;既不能把选修课“克隆”成必修课,又不能将选修课搞成讲座。对必修内容做到“精读不嫌细”,对选修内容做到“宽泛不怕粗”;从必修课到选修课,做到由“必修”范例“举一”进而“选修”扩展“反三”,翻出一个天宽地广的崭新领域,真正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准确调整选修与必修的比重配置关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较为准确地调整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配比。从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来看,选修课程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内容丰富。所以,我们必须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思想来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不能按照那些课程改革前沿省份的做法,选修课和必修课各占2.5个学期。
不仅如此,有的教师还人为地将选修课与必修课割裂开来,先集中时间上完必修课,再集中时间处理选修课。比如,在高二上半学期前,所有的必修课就全部结束了,而下半学期要完成《语言文字运用》《先秦诸子》《中国小说阅读》这三门选修课,由于专题式内容比较集中,所以教师很累,学生也产生了“审美疲劳”。我认为这样的时间分配十分不合理,也不科学,合理科学的时间应该是必修课占3个学期,选修课占2个学期,而且必修课与选修课要交叉安排,并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一个班级的语文课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学任务,要安排两位教师来完成,如此,语文教师的个性特长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若能够从高一至高三全程采用此种交叉模式,那么学生语文必修课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就必定能保持相对的连贯性,同时也给高中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活泼且多样化的信息。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充分领略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让学生绽放兴趣的光芒。试想,学生用半个学期的时间选修某一模块,在这种枯燥、单调、乏味且气氛沉闷的教学氛围中,拓展、延伸、深化、提高从何而谈,陶冶情操更是奢望。
三、处理好选修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关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因此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也必须实践这一特点,但是语文教师在这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好这个“度”。
人们把语文当做一种工具,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当时教育老前辈先生首倡“利器说”,后又由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发展为“工具说”,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陈钟梁先生提出了“人文性”,语文界又争论了二十多年。在今天,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在一起,实际上是对争论的总结。然而,这种总结却给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带来不少麻烦。首先,语文教师不敢讲知识,如果讲知识,就是过分强调了其“工具性”;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文本迁移,如果不迁移,就难于体现其“人文性”;再次,语文教师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阐释自己的观点,又怕“违背学生自主学习”的黑锅背在自己的背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在眼中的是,教师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知识教学,而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文本“思想性”分析。曾经有一位语文教学同仁在公开课上,执教海子的诗时,就让学生“自主”地在网上,用大量的时间查找关于海子死亡的材料,然后再围绕这些材料,共同分析海子死亡的原因。也许这位教师是在试图运用这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吧,但,这种所谓的“人文教育”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思想教育”。殊不知,如果不把握知识教育这一点,很可能使高中阶段的选修课,失掉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走入歧途。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88-02
一、反思教学误区
由于对选修课定位不准,认识上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实际,许多老师在选修教学中存在着思想和做法上的种种误区。误区之一:认为选修课就是类似于语文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教学中缺少明确的课程目标,缺少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缺少适应选修课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缺少对课程的多元的科学的评价,往往是学生随便说说,教师随便聊聊,或者放几张光碟,看一点录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学生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误区之二:简单地照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不顾教材的规定性以及学生的实际,随意拓展,任意生发,把大学的内容简单地搬到中学选修课堂上。误区之三:在应试高考的压力之下,把选修课扭曲为应试的复习课。无视编者的良苦用心,干脆将课文拿来作为练习的材料,于是课堂成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各种特殊句式的大汇总。这种常规教学应试化的做法,不仅降低了语文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无法真正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来。进入课改后,许多老师都担心语文会不会在高考中吃亏,其实,只要认真地按照课改的精神去做,不仅不会吃亏,还会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因为,从根本上说,高考最终考查的是学生的素养,素养提高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明确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定位
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为了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因此,我们必须弄清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首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既强调基础性、均衡性,又重视选择性的特点。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最基本的语文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必需的语文素养;选修课的学习,则是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让具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学习某些较深的内容,从而发展专长。选修课程应当以必修课程为基础,必修课程的开设应当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其次,因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存在着内容侧重点与培养目标等的不同,因而选修课也有着必修课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思路。如果仍沿用必修课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这是重复机械的叠加,显然与选修的初衷相悖。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前提与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补充与巩固,选修课程的教学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拓展性。
三、选修课应突出个性化,因材施教自主合作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发展。”①必修课要完成培养共性的任务,选修课程更多的是要完成个性发展的任务。“个性发展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个体能力、动机和价值的独特模式的确立,它使个体事先倾向于以独特的方式,对各种情境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②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是选修课程开设的初衷之一,自然也成为教师开展选修课教学的一个原则。在内容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一选修模块,也可以在同一选修模块内依据兴趣、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方向。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积极支持学生依据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产生的选择结果,而不以教师自身的喜好为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如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就诗歌专题的内容,有的学生愿意研究其情感、意境,有的愿意研究诗人的创作背景,有的愿意研究其翻译的准确性……很多学习任务的差异,课内要尽可能让学生“自选”。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组织的集体学习和统一学习,而是要注意两者相结合。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也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统一学习、个别性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资料索引研究式、专题辩论式、论文写作式……多样化的方式都可在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自主确定。但重点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宜总是讲授和灌输,一定要将学习的自向学生倾斜,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学习个性化了,主动性起来了,有了探究与合作,这个选修课就到家了。因此,选修课在教学上的核心问题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问题。
结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应“因课制宜”,体现出不同的选择性与个性化,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只会去思考接受的单一方式,坚持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作为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的选修课的积极功能自然会体现出来。只有真正解放思想,真正在思想上接受新课程的理念,才能将选修课区别于必修课,还选修课以广阔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既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活力,同时又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困惑,例如如何处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关系的问题、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问题、选修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问题、选修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等。这些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正确审视它们的存在,并寻求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一)选修课程“选择性”的缺失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标明确规定,选修课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必须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五个系列,共14册教科书,容量很大。因为高考的关系,很多学校会着重开设能实际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课程,如“诗歌与散文”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中国现代诗歌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小说与戏剧”系列的《短篇小说欣赏》“新闻与传记”系列的《传记选读》“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选读》等,而往往会忽略《戏剧欣赏》《电影文学欣赏》《新闻阅读与写作》《说话的艺术》《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常用文体写作》等侧重应用性和探究性的课程。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不得不让步于高考的压力。
(二)学校师资与教学时间安排问题
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全面开设。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很难全面照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另外,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众多学生在同一个时段的多样需求,学校也无法集中大量有特长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程。另外教学时间的紧缺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很多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放在必修五个模块开设完毕之后,也就是要到高二,而高三基本上是用来进行高考复习,也就是说留给选修课的时间不足一学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开设选修课程五个系列,有些困难。
(三)教学策略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的教学给予这样的规定:“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层面,很多学校是用必修课的教学方法来教选修课程。因为考试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训练,于是就把《唐宋散文选读》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来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就被分解为高考诗歌鉴赏题来以练代教,《传记选读》就当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实用文本阅读。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选修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
选修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课标中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对具体的实践操作来说是笼统的。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评价方案基本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一是形成性评价(即学生平时的表现)。相对于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来说,现有的评价体系显得有些单一。分数依然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形成性评价,很多学校还是将它们折合成了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选修课的评价完全等同于必修课。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策略
针对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探索,以期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打造“精品”课程
学校应该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和组织工作,尽量避免开课的盲目性和组织的随意性。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和规定,提高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成立学校选课领导小组和选课指导小组,并组织教师编写详尽实用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在教学时间上尽量予以保证。为了确保选修课的顺利开设,学校首先应该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设置选修课程。其次,学校要做好选修课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模块的内容、时间安排、任课教师的情况等,帮助学生作出理性选择。另外,学校应该给教师和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有些学生因为对老师不熟悉,在选课过程中只选择教自己课的老师,学校应该尽量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
针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和教学时间的紧迫,学校不可能开设全部的选修课程,不妨集中语文学科组的优势力量,打造几门“精品”选修课。在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要符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基础性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拓展和提高。要尽量回避每一个老师开设一门选修课的做法,一味追求数量,牺牲质量。“精品”课程的打造不妨以专题为主,如教学《唐诗宋词元散曲》,可以开设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专题,以其代表作为教学重点,然后进行辐射,全面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
“精品”课程一定要求“精”,宁缺毋滥,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发自心底喜欢的课程。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共14册教科书,各个系列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如“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如“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系列;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等等。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1.以必修为基础,注重知识的迁移。选修课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提高与拓展,致力于学习的选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基础性。所以巩固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学法的掌握是选修课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如教师在开讲《唐宋散文选读》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在必修课所学到的文言基础知识和基本学法迁移到选修课文学习中去。不仅要落实字词句,而且要有系统地对各项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其特点,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度的鉴赏和研读,力求选修课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选修教材容量大,如果按必修的方法来处理教材,是教不完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教教材”变成“用教材”。由基本阅读篇目到扩展阅读篇目,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同类阅读,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我们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为重点,以点带面,让学生在掌握某个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领会其总体艺术风格。
3.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修课应基于必修课之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照顾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如开讲《唐诗宋词元散曲》和《唐宋散文选读》,可组织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和鉴赏会、专题性的讨论会等;如开讲“新闻写作”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可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讨论,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三)建构开放公正的选修课程评价机制
现在各学校流行的评价方案是书面试卷测试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量化的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针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1.变传统的功利性分数评价为问题诊断性评价。教师不再是单纯依靠分数来评判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诊断性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缺点,用事实描述代替量化打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真实的学习状况,教师也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变传统的知识掌握评价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再单纯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变教师的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选修课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甚至家长的评价。
问:能不能谈一谈有关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情况?
答:教学大纲由国家教委制定、颁布,我们室的同志只是参加了一些起草工作。大纲到现在国家教委还没 有审定,这里只能透露一点送审稿的情况。
问:按计划新大纲在什么时候颁布实施?
答:新大纲将于1997年在局部地区普通高中试验,2000年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
问:新大纲包括哪些内容?
答:新大纲包括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程结构和课时、教学内容和要求(能力训练、基础知识、 课文)、评估和考试、教学设备、附录等几个部分。
问:新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怎样表述的?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问:对于教学目的,有什么新的提法吗?
答: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
问:大纲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吗?
答:有。有的还作了量化。比如,要求默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和一般的政治、 经济、科普论著,每年不少于50万字,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实用文,45分钟要能写600字;高中阶段 作文一般不少于25次,文字总量不少于2万,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
问:听说课程结构有变化,是怎样一种情况?
答:新大纲规定,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 课。必修课是各类高中生共同学习的,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供预备升学 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任意选修课,是 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 ,自主选修。活动类课程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等,如组织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文学社团等。
问:由于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听说课时有减少,现在大纲规定的语文课时是多少?
答:升学预备文科、升学预备理科、就业预备的授课总时数分别为:384、332、332。必修课课时和限定选 修课课时的安排,请看这张表:
(附图 {图})
问:还有基本篇目吗?
答:没有了。有两个附录:(1)推荐选文篇目;(2)课外阅读书目。“推荐选文篇目”供编写必修课、选修 课、课外阅读教材等自由选择;不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内容。这两个附录的具体篇目现在都空缺, 准备待各地推荐,让有关权威机构审定。
问:听说正在编新的高中教材,现行教材什么时候废止?
答:颁布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后,要根据新大纲编写一套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这个工作还在准备阶段 ,设计编写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计划从1997年秋季开始,每学期供应一册,供少数学校试用。待全套书编完 ,同时也试用过一轮之后,进行修订,然后送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再全面推开。这要 到下一个世纪了。大面积使用时,也是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一册册逐步替换现行教材。
问:新教材大体是怎样一个构想?
答:根据大纲要求,教材要有必修、选修和课外阅读等几种。必修教材准备把阅读和写作分开编写。阅读 教材中文学作品、文言文的比例加大,按能力训练序列编排。写作教材准备分三个阶段:第一段(高一上), 专题训练,培养写作实用文的能力、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第二阶段(高一下、高二),记叙文、议论文写作 的基本能力训练;第三阶段(高三),在继续提高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理科和实科(预备就 业)的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因为高三要分科,文科、理科、实科(准备就业),阅读和写作都要分科处理。
问:不少师生反映,现行教材的选文有的不够理想,或者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或者语言不够规范,新 编教材能不能克服这些缺点?
答:我们自己也有同感,这一次将尽力做得好一些。但选文是个难事,热诚地希望广大师生给我们推荐好 的篇目。可以直接寄给我们,也可以请《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转交。
关键词:课程本质;人的发展;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40-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的推出,有望成为第8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但事实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课的具体实施,与改革的预期相去较远。由是,有必要在既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与人的发展及其评价关系作一些探讨。
选修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并据此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大部分。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选择性”的界定是:“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这样看来,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满足学生对发展个性化需要,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的修习内容。如果说,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其本质特征是,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人为根本目的,顺应社会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授受社会人生的经验,包括更高层面意义上的反思人本身;那么,选修课程的本质就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的学习选择。选修课程是这样前所未有地反拨社会加给高中课程过多的应试行为,转而尊重教育对象——人本身,它深刻而又生动地把学习个体积极表达出来的“发现”“探究”“创造”等,视为人本身发展、完善的有机构成,深情关注学习个体要求自主成长、自我实现的全部诉求。所以,人的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程的起点与归宿。
选修课程的推出使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成为可能,而这种发展亟需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平台。毫无疑问,新课程已然对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提出新的要求。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难以替代的导向作用。选修课程的构建与高考制度的改革,迫切需要操作层面上(包括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题型等)以变革性的有力支撑,作为评价的一部分,针对选修课程而设的选考内容就备受关注。因为,对于学习主体而言,选修课程修习情况及其评价是反映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特长发展的重要标志。
进入新课程学习评价以来,高考语文卷中对选修课程有所呼应的选考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考试的单一评价维度,个性发展的主题使选考内容迥异于必考内容。这里,无意于全面展开“人的发展评价”的讨论,仅就高考语文卷的选考内容谈几点评价原则。
1.学习主体的个性发展原则
人们说:“唯有教育,可以按其合目的性和品质来引导人类走向健康的合作与和平的生活,走向繁荣和文化。”(《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当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是和谐一致的时候,课程是卓有成效的,这也是为什么私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样也出人才的地方。可是,如果过分范囿教育、统死课程而无视人的个性发展诉求,这种教育从理念到模式就会变得日益死板和僵化,课程的任务非但不能完成,还会走向它的反面。在很多国家正表达出现代教育的民主精神日益要求恢复人的学习自然动力的时候,应试教育却主导了我们的课程,人的个性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标历史性地切割出选修课程板块及其评价,让选择成为课程永恒的主题之一,旨在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课程的选择性,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人才的多样化。这就意味着高考语文评价在选考这一块要预设考生的立场,容留学习主体的个性得以发挥的空间。在关注具有共性的语文基础的同时,尊重不同考生的学习个性及学习诉求,包括某种潜能的开发,尽可能地提供更为宽阔的考查平台,为广大的考生提供有所选择进而展现其个性特长的语文试卷试题。这样一来,选考内容特别是阅读部分就不应该固化为二选一的模式,而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出三选一模式乃至更多。可以说,语文课程的选择性应该带来高考语文评价的选择性,这不光是试卷、题型的变化,而且是人在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之后,渴望得到权威检测的公平对待。
2.选修课程的学习需求原则
(一)对语文教材进行创新在编写语文教材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好的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等,语文课程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然后在编写教材时,给学生及教师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选择喜欢及需要的教材。
(二)教材种类多样化新课程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定,包括小说、诗歌和戏剧、散文、新闻与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有很多出版社依照新课改的制定进行一系列的教材改编。由编写种类的多样化可以看出,出版社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重视,不论是长远的发展还是整体性发展,多样化教材都是现代教育非常需要的。
(三)教材编制的灵活性在编写语文选修教材时,除了借鉴经典教材之外,还要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在编写专题设置的时候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与语言实践内容等因素。另外,还要遵循汉语特点改变编写模式,重视编写的灵活性。编写包括:合编、分编、统编及专编,在编写内部单元的过程中要把各自特点都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综合应用能力。
(四)体现教材内容的时代性语文选修教材的改革要求教材中要具有时代性,要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把时代性很好地展现出来,把选修教材与时代性进行整合。例如广东出版社在《<论语>选读》的过程中,便设计一些教材与时代性内容进行结合:孔子所说的“信”包括哪些内容?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信”的理解。或者,怎样从现代意义上理解孔子所说的“君、臣、父、子”?很好地把孔子时代与现代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五)体现教材“生本”性在编写选修教材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在编写语言文字和新闻传记教材时,从实际课堂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优质教材目前有超多七十种的语文选修教材,对于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不同的出版社之间的体制要求不同,但是教材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大多数选修教材都是重复使用,多套用,并没有真正体现教材多样化,造成教材资源浪费,很多优秀的教材资源难以实现共享(2)。
(二)编写中缺乏一线教师现在看选修教材都是由一些研究机构的教授及专家之类的进行编写,很少看到有一线的教师参与其中,在民国时期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语文教材编制,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现在面对的是新课改的挑战,专家对于现实教学的问题不如中学教师那么了解。翻开现在的选修教材都是学术论文或者研究成果,例如《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等这些专业性的文章,就容易形成学生的学业压力,因为新的研究成果,教师要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何况是学业过重的高中生。
(三)重视“考本”而轻视“生本”在进行教材选择时,都是学校或者教研机构自主帮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完全是学校给什么样的教材就学习什么样内容,完全丧失主动权,连选择选修课教材的权力都没有,如何满足学生对于学生的需求,所以在所谓的选修课中教师都是打着选修课的幌子上必修课的内容,完全没有发挥生本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本次调查涉及全省高中语文教师4618人,其中男教师1780人,女教师2388人,被调查到的教师地域分布在苏南、苏中和苏北三种经济类型的地区,教师年龄跨度从刚入职到即将退休,教师职称从未定级到教授级高级,学历从高中到博士,职务从普通教师到校级领导,学校涉及二、三、四星级高中,包括市区、县城和乡镇学校,可谓跨区大、覆盖全,具有代表性。调查内容涵盖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和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看,反映了全省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省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基本正常,多数学校都能按语文课程计划进行正常教学。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已经接受课程改革的理念,并能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课改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1.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次调查表明,在“语文学科价值”这一问题上,不论哪个年龄阶段的教师,超过90%的人选择了“让学生学会做人”,超过80%的人选择了“提高学科素养”,超过70%的人选择了“学会与人交往”,而且此项选择没有学历、职称、地区、学校层次的差异,这表明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已普遍认同。伴随着教师对课程核心价值的认同与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学行为的表现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教学对象的认识、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事件的处理及教学评价的变化,都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备课时,教师最关注的因素”选择中,没有地域、年龄和职称的区别,超过65%的教师选择“学生的认知基础”;在“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基础甚远,教师采取的处理方法”选择中,超过66%的教师选择“依据学生认知基础,分阶段努力达成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这些都表明教师在历经多年的课改实践后,教学行为已经发生较大变化。
2.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有长足进步。
全省语文教师一致认为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料”,而非“唯一资料”“唯一依据”“一般性资料”,这是对教材的正确认识。认为新教材“能力要求提高了”成为最多的选项,这表明通过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调查发现,教师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最多的,无论苏南还是苏北、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比例都达到了70%,这表明语文教师已经把教学研究放在了首位。
调查直接反映了教师今天的评价观念与评价行为已经发生了实在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合理化解读成为共识。
3.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所提升。
调查发现,苏南地区的语文教师要比苏中和苏北地区得到的培训机会多,重点城市学校的教师比农村学校的教师得到的培训机会多,刚入职的教师和高职称级别如教授级教师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调查还发现,课堂观摩获得超过50%的语文教师认可,是最被接受的一种培训方式。全省语文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语文教师对课程理念、课程标准的认识达到了相对较好的水平,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教学研究予以了充分的重视。
(朱芒芒)
问题呈现
此次调研反映,高中语文学科教学需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及要求。整体把握新课程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本身学会把握教学的总体性目标,不断充实、完善过程性目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只注重各模块的单篇课文的教学,而缺少对模块内容及要求的整体理解与把握,甚至出现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教学目标相混淆、教学模式雷同的问题。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整体设计动机及设计理念是正确的,但就操作层面而言,缺少具体的教学实施的策略,缺少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引领。目前,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结构如何合理安排、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如何正确选择、选修课的评价如何进行等问题,还困扰着一线学校的课程实施,造成了较大的课程损耗。具体而言,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的实施面临着三个层面的突出矛盾。矛盾之一,选修课程各模块独立编制,各成一体,具体教学内容过于饱满。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难以完成一个选修课模块的教学,致使教学课时偏紧,教师备课负担过重。矛盾之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分步实施,多数学校仅从教学时段进行机械的切分,先1.25学年的必修教学,后1.75学年的选修教学,造成的后果是:必修教学“吃不饱”,过于仓促;选修教学“吃不了”,易出现教师“教学怠倦”和学生“审美疲劳”。矛盾之三,选修课程评价的缺位。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最大的困惑是进入选修教学后对学科评价的标准难以确定。一个倾向是选修模块形成性评价的浅表化,笼统地用等第评分,缺乏区分度,使单学分的公正和权威受到质疑。另一个倾向是选修模块形成性评价的简单化,套用语文高考的评价模式,直接与高考挂钩,学科评价的信度也难以保证。
2.如何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
目前,不少教师在备课时仍基本依赖教学参考书,缺乏对教科书二次开发的能力,调研发现,仍然主要依据教师参考书制订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师高达55%,刚入职教师和中级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66%和60.6%,教授级高级教师还达到42.1%。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的背后是他们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这就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改以来的重要问题。而课堂教学有效性又是与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如何做到准确、适度?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去实现教学目标?这些问题对于不少教师来说是模糊的。在调查中,可以看到教师制订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部实现的只有22.2%,大部分实现的占到73.6%,尽管比例不算低,但如果结合教学目标制订的调查数据,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堂教学目标只是教师依据教师参考书制订的,这样的目标有多大的科学性?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发现往往会出现教学目标单维度化,或教学目标空泛化,导致教学目标的缺位,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一直成为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往往特别困惑,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再如,课改后的高中语文课堂有了显著的变化,增加了学生主动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然而,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又成为教学的突出矛盾。
3.如何把握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新内容。
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有许多新内容,新增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过去没有进入高中课程的内容,如,必修教材中“活动体验”的内容和学习方案等;另一部分是内容定位上有明显变化的内容,如,根据选修课程5个系列编写的16个选修模块,其中“中外戏剧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当代语言生活”“鲁迅作品选读”等内容,许多教师都是第一次教学,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现状 思考
从2006年秋季开始,大部分省市步入新课改。新课改除了在教学理念上有很多的更新以外,教材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也成为本轮课改的一大亮点。选修课的开设使广大师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让我们既期待又感兴奋的事情。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师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然而在兴奋之余,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惶恐,甚至手足无措。选修课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怎么选,怎么教,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困扰我们,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前行。
在这近六年的选修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虽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此提出,以供参考。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必修与选修的冲突
我省高中语文共五个模块的必修和若干模块的选修。按照新课程的整体设计,高中三年被划分为十二个学段,其中必修课程五个学段,选修课程四个学段,另外三个学段用于高考复习,选修课程的学习时间与必修课程的学习时间相当,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总的感觉就是一线教师在拼命赶课,必修课程学不透,选修课程学不完,选修课程学习内容被任意删减,学习时间被大量压缩。如我们学校已选的选修课有《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等,根本就没有时间开课,学生当然也无暇欣赏,何谈从中去感受文学美、艺术美?
2.他选和自选的矛盾
选修课重在一个“选”字。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是为了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选修课所选的内容应该有自。然而,目前,在学校教学行为中普遍存在的凡考则教,不考不教,为考而教的局面,决定了选修课“不选修”,选修课的开设、教学全由“高考”说了算,而不是依据新课标、课程计划来决定。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些相应的所谓的“选修”和“指定选修”等对策,甚至于统一发文件,统一指导开设选修模块,有时连教科书也统一指定等等。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是“市县指定选修范围——学校选定课程——教师班级授课——学生班内听课”的模式。学生何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当“选修”成了“必修”,课程标准也就成了一种理想化的表述,选修课设置的初衷也就随之弱化或消逝。
3.新旧教学理念的冲突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在教学上有灵活性和拓展性”,“不能单纯从教师的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仍然没能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思维习惯,拿着新瓶装旧酒,有的老师抱着教材教参不放,照本宣科,对教材只做简单化处理,不加丝毫的优化选择,教师只发挥了其“录放”功能。如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分轻重主次,每篇必讲,每讲必详,作者,时代,主题,手法,意象,意境,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得枯燥无味,该灵活的不灵活,该拓展的没拓展,何来效果?而有的教师更是将选修课上成了高考复习课。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高考指挥棒的严重影响,平时什么都要与高考挂钩,选修课也在劫难逃。如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运用》时,干脆脱离教材,直接按照高考考点“字音”“字形”“成语”“病句”“修辞”一路上了下来。教学《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时候,课堂就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天下。什么“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都来了,一首诗词变成了一道道的诗歌鉴赏题,反复讲解,反复练习,选修课被上成这样,难道说不是选修课程的一种悲哀?
4.主体与主导的冲突
有些教师在教授选修课的时候,把本应是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当成了驰骋自己想象的自留地,一个人自由发挥到底,成了满堂灌。而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硬是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成了被动的灌输和无休止的你问我答。而有的教师又放得过开,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去合作探究,不加指导,放任自流,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让可有可无的探究都有道理,这样的课堂也就成了一种无效课堂。有些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抓住灵活性和拓展不放,毫无节制的补充知识,过于追求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化,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了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把选修课堂变成了“百家讲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5.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多元化,多样化。它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对语文课程的实施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切实抓好课程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我们现在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仍然是阶段性考试,特别是市县级统一的期中期末考试。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单一,过于传统,而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目标完成,甚至伤害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哪里还有促进个性发展可言?
6.部分教师消极应对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改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一方面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开设选修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写,这无疑是增加了新任务,另一方面,习惯了老教材的老师,面对新的选修教材,不得不重新审视。新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储备和教学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这就迫使他们不断地阅读、进修、培训,以充实自己。这样,势必使某些教师感觉身心疲惫,对选修课的教学持有一定的消极态度,对选修课的投入过少,因而,降低了选修课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