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智能化

企业信息化智能化

时间:2023-08-17 18:0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化智能化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随着企业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集合、技术整合、市场融合的系统集成将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对组织变革、技术发展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

1 信息技术与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简称IT)是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工厂办公家庭自动化、通信计算机控制结合、数字传输交换处理的“3A” 、 “3C” 、 “3D”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是对对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思维的改革与促进,经历了由浅到深、由孤立到集成、由技术到管理的发展过程,并促使企业管理、信息收集与处理、资源优化配置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合理化、标准化,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优化升级。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促进企业管理的改善,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善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传统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快业务流的处理,在财务数据处理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和科学决策的制定只有在基础数据、生产效益、竞争能力和资源配备方面的信息掌握充分的条件下,才能做到有据可依,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全球竞争。

2 企业管理信息化

SCM、EPR、BPR模式是现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体现,是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大背景下最有效的方式。现行的S C M管理模式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双赢原则,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并保证获取最大利润,已达到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控制,将各个合作伙伴组成战略合作联盟。EPR管理模式的应用,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模式的升级与发展,把经营规划与销售运作转化为较为详细的计划,将客户、市场、销售、采购、生产等信息业务等集成为一体,实现商务一体化。BPR管理模式是在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方面进行应用,通过过程控制的加强,对原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实现对经营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速度的提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 科学化、 信息化和自动化。例如,网络会议、视频会议等的使用不仅促进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协作化,而且有助于企业高层及时掌握生产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决策,促进管理的合理化。

3 企业运作网络化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状况下,信息技术在企业运作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企业跨地域集成化的运作模式的形成,而且促进了企业业务的扩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企业运转的有利支撑,电子商务、网上市场运转和信息交换等多种运作方式的应用,打破了地域的壁垒,促使企业实现了信息流代替了资金流,促进企业与市场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压缩。企业运作网络化的实现,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实现生产商与消费者的有效衔接,提升资金周转的速度和效益并降低交易成本。并且通过落网订购等方式促进了企业销售力度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网络将产品和销售信息进行宣传,促使不同国家、地区即使找到所需物品的来源,进企业经营销售量的扩大并减少库存,提高企业影响力。

企业信息平台、交流平台、贸易平台等新兴的网络平台,为企业运作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给企业、个人带来了快捷性和方便性,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最有价值或准确的信息。并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加强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成长。

4 企业系统集成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企业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到销售集成为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帮助企业通过市场的销售经营、市场调研、市场需求情况来对研发生产环节进行调整。企业通过建立外部网络调研中心和内部数据库及时的进行市场分析,制定新的规划与决策;通过视频通话、移动通讯、电子邮件等方式,促使信息流代替事物流,提高企业内部的协同能力,改善交流方式,实现跨地域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实现企业创新型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市场驱动来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市场份额,改变企业发展格局,促进企业跳跃式的发展与创新。

5 企业建设智能化

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的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局域网、声音处理、高密度存储文件等新的技术手段的采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完善了企业信息的科学化和完整化,尤其是在财务、采购、统计等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科学挖掘、对数据的科学分析,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疏忽,促进智能化企业的形成。

信息技术在企业招聘员工中成为考核标准,节省了企业员工培训、企业监督与管理职员的成本,而且应用网络化的手段促使员工的教育更加客观科学,从国家战略大局出发,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国际前沿技术,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水平,促使企业面对智能化、战略化、先进型、技术创新型转变。

在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生产方式日趋柔性化,CAD、CAM/CAPP/CAPPS集成系统的应用,是产品实现了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模式,由自动化加工、传送、信息管理控制所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了设计、生产控制的一体化与科学化,通过现代的控制方法与手段如数控技术等,实现精细加工,并提高了生产的速度与质量。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促进了人们生产的信息化与科学化,成为了现代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向,成为了企业现代化实践的重要驱动力,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商机,提高竞争力。

6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了必要条件,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信息技术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将随着加强,其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信息化、运作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建设智能化的发展,对企业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和实现创新型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胜.航云服务激发企业经营模式变革[J].商务周刊.2010.

第2篇

一、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及特点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以市场信息为基础,通过深入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管理,及时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其本质是加强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信息具有重复性、交叉性强和信息量大的特点。房地产企业实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对经营环境中信息流的整合能力。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房地产企业整合信息、提供先进技术手段的同时,也给企业搭建了一个网络发展平台。因此,基于这个网络发展平台之上的企业信息整合,需要房地产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全员参与组成的人机合一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和终端系统。同时,这个人机合一系统对房地产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投资到位、配套到位(如设施、制度、人才、安全等)、管理到位。

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除具有一般企业信息化的特性以外,还有其显著的特点,突出表现在行业性、高技术性和整合性上。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来看,主要包含房地产项目设计信息化、项目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与服务销售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决策信息化和动态联盟信息化等内外部六个方面的内容。

高技术性是指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必须采用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架构,使企业的业务和结构变化与系统无关,保证系统的前瞻性,以适应该行业的特殊需求。

房地产企业的运作是以项目为中心的,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常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涉及公司几乎所有的部门,部门间的协同与沟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整合提升能力,是房地产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另一个特殊要求。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必须是面向企业的协同能力与管理提升。

二、房地产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房地产企业实现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敏感的市场反应能力、快速决策能力和强有力的实施能力。而企业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快速反应体系、科学决策体系、严密规范的实施体系。信息化建设是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必要条件。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涵盖面广、涉及部门众多,有大量信息管理和沟通协调工作,延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要求。同时,房地产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随时面临着经营风险。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落后的局面,帮助房地产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已经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信息同其他要素的良好集成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1.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市场化的要求

市场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将优质的产品投入到准确的市场,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进行新一轮的设计投入———即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就需要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信息技术和房地产业的融合为21世纪现代房地产业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2.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房地产项目过程管理的必要手段

一个房地产项目可以看作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过程构成的复杂的过程网络,要想通过人工手段对每一个过程采用已经建立的标准过程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才能够实现有效、实时的项目过程管理,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有效的计划、协调和控制。

3.信息化建设是房地产项目管理智能化的客观要求

房地产项目智能化是以企业信息化和项目管理信息化为基础的,没有信息化,智能化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过程,才能逐步实现房地产项目管理智能化,从而使房地产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

4.信息化建设是房地产企业实施现代管理方法的必要保证

很多现代管理方法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的,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管理方法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现代管理方法大量的信息处理量对房地产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方法的作用。

三、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未来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趋于理性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企业中人、技术和管理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需要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并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优,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未来房地产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将趋于理性化。

2.对服务投资将持续增长而对硬件投资呈下降趋势

相关调查表明,未来几年房地产企业对IT投入的增加主要集中在服务方面,其对服务的投入在IT总投入中的比例将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对硬件的投入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其在IT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以年3%左右的速度递减。

3.组织结构优化推动业务流程重组

房地产企业原有的高耸型结构将逐渐被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内部外部的整合加速,整合周期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并最终推动企业流程的重组。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4.房地产企业文化与信息化建设关联日趋紧密

企业文化本质属于“软文化”管理的范畴。房地产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将通过其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延续等功能持续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文化强有力的支撑。未来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全面实施,依赖于先进企业文化营造的良好的企业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由信息化带来的企业内外部整合,将为企业文化的塑造提供便利。因此,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与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将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和影响。

5.企业信息化建设加速标准化的进程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其外部信息化程度不高是制约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和共享、与外部联系的标准化技术等方面。对于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当前尚未形成规范的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

第3篇

关键词: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创新

一、运输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

1.创新可以加强有效管理,促进管理体制的顺利运行

交通运输企业改革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不少企业改制后的好景昙花一现,或者是换汤不换药,屡见不鲜。由于没有抓到企业管理的实处,图形式做虚功,改变不了业绩下滑的局面。只要稍作深层分析,不难看出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已落后于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2.创新即使时代的呼唤,又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现代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和创造性的事业。创新是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换言之,不创新即灭亡。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一个不知明天要发生什么样的结构变化的时代,一个需要站在变革的潮头去为自己创造未来、创造世界明天的时代。

二、信息化在运输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网络技术发展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优化,信息时代,已经逐渐开始。成功地推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我们的企业,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1. 信息化的发展,使传统的企业开始面临着知识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全球化变革,企业的竞争力日益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企业不仅需要在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信息共享,使企业组织整体高效运营。而且,企业还需要与外部网络相通,形成互联网络。

2.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战略。信息战略更是成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竞争优势也不再仅限于成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种形式。企业信息化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知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先级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3. 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因此,我们说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管理者都应该重视这项工作,把企业信息化作为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错设来抓,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来抓,作为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来抓。

三、运输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1.建立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的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子系统:计划管理子系统; 客货运输信息子系统;售票管理子系统;运行调度子系统;运输工具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安全质量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运输统计分析子系统。

2.经营思想与管理理念的创新。经营思想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观念出效益”的角度上来看,是内在的生产力。纵观交通运输企业深化改革的实践,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观念的创新和突破,特别是企业在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过程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和思想保证。

3.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4.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四、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

1. 专业化。运输企业通过专业化创新战略的实施即做精做专,将企业资源集中配置于某一种或几种专门性职能上,使本企业具备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专业化的创新不仅可以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降低内部运行成本,提高总体利益水平。

2. 多样化。这里所说的多样化是与运输企业经营相关的多样化。这种相关性的运输业务可以分享相近或相同的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技巧,实现产品互补、市场相互交叉等,其目的是增加运输品种和市场份额,产生协同效益,分散经营风险,扩大企业规模。

3. 集团化。集团化是将多样化与专业化有效结合的一种形式。企业集团可以是多个专业化运输企业的强强联合体,也可以是一个运输企业发展的多个专业化运输事业部或分公司。集团化具有专业化协作的优越性,可优化企业组织形式,实现规模经营、网络化经营和区域性相对垄断等优势。

4. 物流化。这里所说的物流化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运输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运力装备和场站设施,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网络和丰富的运输经验,要抓住机遇,转变经营观念,大力发展物流业、快件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等, 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5. 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于其他行业企业而言,属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对于运输企业而言,则是包括管理、生产和技术创新在内的综合创新,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途径。运输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消除企业内外的信息孤岛现象,整合包括客户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监控、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系统资源,建立起运行迅捷、高效的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企业运营机制。

6. 行业联盟。运输行业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具体表现,既包括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联盟,也包括运输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间的联盟。前者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同质竞争造成的损失,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两方面的互补;后者对运输企业而言,可以扩大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第4篇

工信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大力推动“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创业创新发展能力。

以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水平。进一步推广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E/CAPP/CAM)的应用,推广三维及虚拟现实模拟设计方式,支持企业基于数字化模型对产品结构、性能进行仿真与验证分析,推动产品分析优化及试验检验方式变革,缩短产品迭代周期,降低研发设计成本。

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鼓励中小企业推进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化改造,发展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促进中小企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广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深度应用,促进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获得以租代建、支持核心业务发展、覆盖企业经营管理链条的便捷信息化服务,降低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

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网络营销新模式,细化区分网络群体特性,发展精准营销。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逐步建立覆盖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全链条的产品品质追溯系统。

探索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互联网金融应用,发挥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高效便捷、对象广泛的优势,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快速融资需求。

引导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在技术、人才、网络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探索政府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利、中小企业受益的信息化推进服务模式。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开展务实合作,建立信息化服务合作联盟,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产业服务与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服务产品,打造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服务链。

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鼓励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专业服务资源,增强服务资源互补与互动,以更低成本在更大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推进各类信息化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来源:新民网)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7

随着我国企业数量的逐年增加,各个行业领域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没有高效准确健康的长远发展体系,将很难在本行业领域稳固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加强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科学管理系统。

1 企业信息化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

1.1 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囊括了对企业的信息运作过程、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以及企业的运转方式与流程、企业的各项业务的变更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这三项内容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配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又称EIM,是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的简称[1],是世界企业管理领域正在流行的管理模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网络、计算机等新兴技术为依托,根据企业现状,不断升级与改进的过程。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的系统编程方法,根据企业需求与各部分工作流程制定而制定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恰当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如何有效的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智能化职能。

1.2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利于企业节约人力成本[2],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以几倍于人工录入数据、计算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的速度处理各项复杂的管理过程,极大的节省了公司的人力;其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保障了企业数据存储与计算的准确性。现代企业的管理与运营中需要保存大量的产品订单信息、客户信息、财务数据信息以及各类产品信息等等,光凭传统的人工和纸张办公难以保证信息与数据处理的准确度,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处理各项事务的效率。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由后台编程实现各类事务管理功能。包括自动化办公的OA系统[3]、财务与物流管理的ERP系统等都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企业信息化中提高工作效率的典型应用。

2 企业信息化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困境

2.1 不针对企业实际,盲目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

由于企业区域、经营规模的限制[4],现代企业都有各自的企业文化、产品以及管理模式,即使是同一行业领域的企业也存在着很多差异。而很多企业在选择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时非常盲目,认为别人用或者别人用的多就开始投资建设,尽快应用。结果造成了盲目上线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适应企业的规模或者企业的管理模式,造成很多功能不能用或者一些功能又没有被系统设置的状况。例如,某大型企业购买安装使用OA软件后才发现缺少适合自己企业的会议通知功能,造成了会议组织上的混乱等,诸如此类现象频频出现。这样都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2 不及时更新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滞后

网络与计算机的技术是不断被推陈出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企业得到应用后,由于已应用系统内后台应用技术都是随着新技术的面世而逐渐落后的。而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这一环节,认为一个软件可以终身应用,并没有对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没有及时地更新信息技术、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这就造成了企业没有及时应用已经升级后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没有让新技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力。例如,某机械产品制造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一直应用未升级版CAD/CAM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在产品已经设计超出计划时间完成后才发现有升级版本软件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高很多效率。这都是不及时更新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阻碍的表现。

2.3 不会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计算机信息系统没有发挥实效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企业不会合理且的利用信息资源,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没有发挥其实效。很多企业只是会利用公开的会议、已有技术文献等渠道获得信息[5],缺少自己的信息获得渠道。例如,有些企业的信息刊物里信息资源的大量拼凑造成了企业自身特色的缺失,这就让计算机信息系统内的信息也非常匮乏,没有企业自身信息资源的利用,系统无法发挥实效。

3 企业信息化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策略

3.1 联系企业实际,合理应用系统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依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而随时进行调整的动态过程。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前,企业应该做好调研,包括企业自身的市场状况、财务状况、技术状况以及管理运营模式等等。再由相应的管理人员总结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进行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例如,有些企业的办公软件需要远程服务、有些企业的财务软件需要清单计价表、有些研发企业需要最新的编程软件等等。

3.2 不断更新技术,完善系统功能

计算机技术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企业应该及时注意关于信息管理、数据库、软硬件技术的更新,将这些新技术及时的应用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当中来。及时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后要定期对系统功能与性能进行测试与维护。在新的网络技术出现以后,也要及时更新应用。例如,某项防病毒技术的面世,企业就不能忽略,应该尽快跟踪应用,防止企业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到侵犯。

3.3 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系统实效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注重信息资源的积累,充分挖掘资源价值,逐步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并且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让计算机信息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得到丰富,以使这些信息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配合与支撑。企业要及时发现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策略,才能让企业信息化建设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肖南峰.企业信息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1.

[2]赵捷.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7-88.

[3]熊励.企业信息化融合-基于SCM、ERP、CRM集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23.

[4]李洪波.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8):75-77.

[5]陈建斌.IT能力与企业信息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0.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一站式管理系统;多层架构体系;组件化设计

引言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提高竞争力,企业纷纷改革,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从国内现状看,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同时却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规划不统一,扁平化管理实施不彻底等,为促进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流,实现面向客户的集成化管理,需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1 信息化一站式管理

“一站式服务”原是欧美等国提出的一种商业概念,简单来讲,即服务的集成和整合,在提供商品销售之外,还提供相关的服务。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时代,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企业采用“一站式服务”管理思想,结合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起了信息化一站式管理系统,不但实现了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使得企业与外部交流更加顺畅。该系统具备查询、咨询功能,外部客户可通过查询获取想要的信息,同时,由于“一站式”管理蕴含着人本主义,对提高工作效率十分有利,管理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内部运营情况,也能够实时把握外部的变动,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2 信息化一站式管理系统

2.1 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企业信息化出现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才起步,发展到如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过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多数企业采用的皆是信息化管理模式,但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受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影响较深,某些方面难以满足现代信息化管理要求;规划、标准缺乏统一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技术虽然普遍,但未加以充分利用,开展信息服务的层次较低;国内信息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而投入的建设资金明显不足。

2.2 信息化一站式管理系统组成

某企业比较综合,提供饮食、物业、旅游以及商贸等多种服务,服务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以学校为主,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设计了信息化一站式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2.2.1 硬件部分。主要有LTC500A型液晶触摸一体机,HP ML110G数据库服务器,以及交换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均为调试阶段使用所准备,在进行调试时,借助一台Web设备,将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于其中,结合实际业务量的发展需要,软件可在更多以及更高档的服务器硬件上进行部署。

2.2.2 软件部分。数据库采用的是Microsoft SQL Server,技术开发页面则是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 。模块包括:主页面,是企业的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内部业务管理、接收用户反馈意见等均于此模块实现,同时还具备个人信息查询管理等功能;系统管理,主要是对系统内部资源的管理;扩展服务接口,通过该模块,结合企业自身性质可定制各种专用的服务功能;外部访问接口,主要提供从外网信息查询和交互;一卡通管理,考勤、消费、门禁等都靠此模块实现;客户管理,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2.2.3 网络部分。系统在部署时对企业内部网络或广域网依赖性较大,需在放置查询设备的放置点就近接入企业网。

3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软件系统的设计

软件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该企业在设计时,使用统一的架构,软件模块均采取组件化方法进行设计,并设置主控模块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可根据用户终端的要求自动提供相应的服务。设计的操作流程为,网络页面有Web主页、触摸屏页面两种情况,如果显示前者,用户登陆并验证后,会出现不同的管理模块;如果显示后者,则用户只能进行查询。该系统还体现了智能化设计理念:

3.1.1 多层结构体系

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各类软件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软件质量的好坏,与代码重用性密切相关。从当前软件的发展方向来看,数据层、显示层已逐渐和业务逻辑分开。为更好地适应这种发展,该企业采用了易维护且具备高扩展性的多层结构体系,多层结构以中间层管理大量的客户端并为其连接、集成多种异构的服务器平台,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高效组合。

3.1.2 组件化设计

此设计方法为各种软件组件之间的重新组合提供了便利,有利于生成具备全新功能的组件,而且应用该技术后,系统可以不断积累,还能够对新技术加以有效利用。

3.1.3 智能化设计思想

该系统在设计时,对智能设计、业务重构等设计思想都有很好的借鉴,在业务流程不合理需要调整时,无需再通过对系统程序进行修改来实现,对业务生成环境提供的方法加以合理利用,便能够很快地完成业务流程的重组工作,而且可以支持多个流程。

3.2 一站式管理系统的实现

3.2.1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结合客户所需,将其抽象成对象,并对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层,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块。同时,合理设计业务逻辑,借助抽象、继承等编程理念满足业务的要求,然后对各个模块加以整合,以取得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

3.2.2 采用中间件技术,在缩短系统开发时间、提高成功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主要由中间件提供基础框架,用于建立、运行并管理一个三层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应用。中间层作为此应用模式的核心,意义重大,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2.3 网页设计有诸多优点,应得到充分发挥,在页面中运用图片、文字、Flas、Vb script脚本、音频、视频以及虚拟三维等技术,可取的其他系统没有的特殊效果。

3.2.4 软件界面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元素组成的,制作完成后,无需通过编译即可浏览,维护更新较为简单,即便是非专业人员,经过简单的学习,也可自行维护。

4 结束语

信息化关林是当前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针对其中的缺陷,应作进一步改进,实行信息化一站式管理,此方式在普通企业中非常适用,同时在航空航天以及军工企业中也能起到良好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义庭,万隆.信息化一站式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实现[J].航空计算技术,2012,42(1):104-106.

[2]李沛霖.企业信息化管,技术分析及案例解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7(7):1469-147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CAD技术 信息安全系统 维修服务 虚拟现实的工程设计制造技术

论文摘要:适合中国机械企业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已逐步成熟,企业和行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已呈加速发展之势,信息化工作已受到全行业的广泛重视。文章从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中国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信息化发展所处阶段以及信息化的安全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信息化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展望。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最早应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行业之一。CAD技术已在行业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大批机械产品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而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已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如火如荼,慎重和理智仍是企业应用信息化发展的大前提。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1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着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的,因此其价值链是通过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研发、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客户服务的全过程来实现。企业信息化,是支持企业业务价值实现、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开放、标准化、具有可扩展性的体系,它涉及业务功能、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组织等。

中国机床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宗舜认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应用深度上看不够理想。虽然CAD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ERP,但CAE的应用较薄弱,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上尤为薄弱;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深化阶段,CIMS示范企业也没有实现全面集成的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具体表现在:

①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始终以非常平稳的态势稳步增长。而这种状况与中国信息化由机械制造企业始开先河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对比,造成这种信息化投资应用落差的主要原因,与机械行业复杂的行业特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制造企业多属于传统产业,对IT技术较为陌生,因此早期的信息化工程基本上是被技术主导的。企业信息化选型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CIMS和ERP应用示范工程的失败。信息化规划和选型应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要选择最能满足业务需求的产品。有些产品尽管技术水平领先、功能完备,但如果它不能很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就不能作为首选的对象。

②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阶段。截至2008年,大约有26.2%的机械企业没有应用任何信息化产品。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内末端的小型企业,其业务主要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需求而产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需求较小。此外,大约有12.7%的机械企业仍处在单机应用阶段。这类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与没有任何应用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动性不够。截止到2008年初,有13.2%的机械企业进入系统和业务整合阶段。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还处于比较低端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还主要是以部门级应用为主。信息系统的处理还比较表象,与业务的结合程度较低。

③机械制造行业的信息安全系统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超过80%的企业没有独立的信息安全系统,甚至单机版产品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企业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查杀毒软件的基础上,信息系统的完善将会促进信息安全软件的增长。应用软件的增长速度超过20.1%。信息化投资逐步转向系统投资,硬件的完善带动软件的应用,而软件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中间件的增长为16.9%。由于中间件是一个后台软件,企业对中间件的直接需求不会很明显,但随着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足、信息孤岛等问题的暴露,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迫切需要对信息及资源进行整合,中间件市场在一定范围内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服务的增长来自于系统应用的快速提升。与其他制造企业有所不同的是,机械制造企业的维修服务比率仍然比专业服务高出10%左右。机械制造行业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硬件产品主导对维修服务的需求将比较突出。

2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分析

第8篇

1企业传统信息管理的弊端

1.1手工数据分析,处理困难

对于传统的手工数据分析技术来说,当前企业面对的信息和数据规模都是非常大的,如果采取传统的手工数据分析技术那么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作用,而且不仅效率大大降低,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企业的收益来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传统的组织结构使信息传递受限,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它的组织结构都是机械性的,是一个受限的信息网络,每一层都有一个固有的权利等级,每个职能部门都是封闭的,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处理、传递都成了相互分散的,有时候甚至出现了矛盾。

1.2传统手工劳动繁琐

传统的手工劳动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社会对于信息索取的时效性的要求,而且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只能采取单一的分析模式,还需要具备深层次的数理基础才能完成信息处理工作,所耗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往往会超出想象,还有可能导致信息的获取存在人为错误、信息失效等后果的出现,不能及时给企业反馈有用的信息,这些都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了不良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在我们进行银行相关业务的实施过程中,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实际信息处理的效率,但是如果借助于传统技术来进行下相关业务的开展和办理,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非常大的,对于企业的业务效率来说大大限制了运转效率。

1.3传统管理信息存储上的缺失

对于传统企业信息管理技术来说,其所需的资料都是纸质版的,在储存的过程中,不仅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还有可能造成人为破坏或者自然损失,尤其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如果双方距离远,就有可能因为信息传输速度的原因造成企业接受信息上的延迟,造成严重后果。

2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前面我们对当前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想要保持现代化的管理效率难以实现的,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的相关信息化管理手段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变革,企业借助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开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信息应当进行全面的公开,尤其是内部各个有关系的部门来说,实现资源信息数据的共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相关数据的交流性,保证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的过程中享受高度的信息共享性。而且实现计算机辅助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对于现代企业在进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转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形式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首先,在进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转过程中需要保证所进行除了收集的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信息能够为企业所用。其次就是相关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转需要符合一定的传统业务运转模式,保证企业在借助相关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保证传统管理技术的健全。这一方面的技术实施是具有一定困难的,所进行的相关管理措施和技术都对企业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最后就是在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企业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来进行,使企业的管理具备一定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3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发展中的应用

3.1智能化管理

在当前大多数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所采取的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收集大多都会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来辅助实现,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控制系统和各种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说,企业大多会通过其对数据的准确记录,实现数据的时效性特点,通过对企业数据信息的处理实现智能化的管理,保证企业的生产效果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2商务活动的智能化

当前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相关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大多都需要借助内部的企业相关数据才能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保证决策信息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利用企业数据资源来实现商务决策。进行商务决策时,要进行联机分析数据,利用专业知识和实际信息,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这种商务活动的智能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收益。

3.3客户关系智能化管理

企业获取利益的一个重要资源管理就是客户关系管理。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商业信息交流,我们要运用现代技术来实现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对于客户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保证企业在进行相关客户信息搜集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4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适应时代潮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入手,合理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创建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重新焕发出企业强有力的生命力。

引用:

[1]秦红星.计算机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技信息,2006(02).

[2]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四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第9篇

每天有200万使用者应用正航软件,以持续提升其管理效益,优化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正航服务全面覆盖集团型、大型、中型、成长型企业等领域,并可因应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扩展。目前已有来自中国、越南、泰国等地区的200万使用者正在应用正航ERP、SCM、HRM、BPM、CRM、BI、MES、食品追溯等成熟软件产品,以及数十个行业管理解决方案,以持续提升其管理效益,优化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紧扣“互联网+”脉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紧扣“互联网+”脉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正航软件以“互联网+工业4.0”为制造业升级方向,打造智能制造管理平台,实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与系统化管理,提升制造业整体运作效率与管理力;协助企业打造柔性、高效、多功能、可靠的智能工厂,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推动传统商业向商业4.0的转型升级。正航通过构建同步、快速反应、可预测的信息系统,实现商业服务业线上+线下全渠道互联互通,优化精准营销、销售和价值链。整合移动社交媒体、物联网,通过大数据呈现海量指标与报表,支持企业快速决策。以客户为中心,营造人性化、完美的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牢固的客户关系。

互联网+食品追溯,打造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正航食品追溯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LBS地理信息等技术,通过感知设备、通信网络和应用平台,利用智慧农业、RFID、防伪标签和二维码等设备技术,既可以实现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全程无缝跟踪和监管,打通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为企业提供防伪防窜、品牌保护、营销增值、内控管理等解决方案,实现转型升级。

正航始终专注信息化领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打造稳定、高效、易用、好用的信息化体验产品线,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覆盖集团型、大型、中型、成长型企业。智能化、平台化、个性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覆盖不同规模、不同发展周期、不同行业的企业,快速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随需应变,并可快速扩展。

不止专业品质 更有贴心服务

正航以严谨、高效的流程,标准、智能的工具,缩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周期,确保企业信息化投资效益,保持信息化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实现企业目标。

正航承载20多年的服务经验,致力于全国独立软件服务品牌“安心服务”的经营,以“理解 责任 快速”为服务宗旨,把“客户终身价值论”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于企业每个成长阶段制定相应的提升价值的服务项目,并覆盖了项目运维支持、项目实施、培训教育、应用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第10篇

【关键词】云计算 电力信息化 建设 应用 现状 优势

1 引言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云计算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并且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云计算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也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建设,而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2 云计算及其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2.1 云计算概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络计算的综合发展,是将可扩展的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服务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的一大发展。而所谓的云计算就是突破了传统那种将计算分布在本地计算机或者远程服务器中的模式,它能够将计算分布在比较多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进而使企业的数据中心能够按照互联网的模式运行,从而致使能够使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除此之外,云计算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传输,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对于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有着很强的意义。

2.2 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各大电力企业也开始重视电力信息化建设,但是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云计算的应用方面。很多电力企业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机制也不尽相同,并且电力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编码也不统一,这就很容易致使电力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孤岛或者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还有就是电力企业在运用云计算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只是应用了云计算的皮毛,并没有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编程模式、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以及虚拟化技术等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云计算的功能,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3 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3.1 云计算在电力营销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而云计算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力营销方式,其中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以及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系统,同时通过云计算的存储功能能够保住电力企业建立一个集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于一体的系统,给电力营销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及时发现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能使电力企业及时了解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及设备的增减容量情况,能够充分挖掘用户用电潜力,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效果。总而言之,云计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营销效果,因此云计算在电力营销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电力企业管理层应该进一步加强云计算的应用。

3.2 云计算在电力营销领域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电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云计算的优势也越来越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云计算的应用。

(1)计算与存储能力强大。由于云计算将计算分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因此云计算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够使电力企业及时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同时云计算还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能够为电力的电力营销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进而为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输奠定了基础。

(2)虚拟化的计算和储存。云计算除了具有强大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强大之外,它还具有很强大的虚拟化计算和储存能力,它通过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可配置虚拟化存储和相关数据服务,因此在电力营销中,营销人员可以利用云计算的云储存功能对电力营销数据进行储存,这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数据的丢失,同时还能实现对数据的实时实地的操作,进而能够提高电力营销的效率。

(3)经济性与扩展性。与其他信息技术相比,云计算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拓展性,例如构建与超级计算机同等性能的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的构建费用要低得多,这就能够降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同时云计算还有很强的扩展性,云计算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数据可以按照用户需要而自动分配和增长,这样电力营销运用云计算以后,电力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数据,进而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掌握市场动态。

(4)智能化的电力系统。随着电网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智能化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建立比较完善的智能云系统,进而能够给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随着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渐渐成为了电力企业建设的重心,而云计算技术是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一大进步,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有着很强的优势,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云计算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燕.刘椿枫.肖政.李泽钧.云计算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07).

[2]李丽莉.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08).

[3]王石玉.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的应用[J].电子科技,2012(10).

[4]詹伟.电网企业云计算技术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12).

[5]董志刚.云计算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46).

作者简介

李显忠(1971-),男,四川省通江市,现供职于四川省电力公司,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电力营销。

何培东(1975-),男,汉,工程硕士,现供职于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研究方向为电能计量与用电信息采集。

第11篇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经贸委祝贺**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的召开。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市内企业的发展,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多种扶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主体力量。但总体来说,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亟待发展。

为打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瓶颈,2005年9月22日,省中小企业局与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在宁签署了《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启动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是全球信息化潮流下无法回避的选择。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主体,自然要积极主动面对这一大趋势。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是明确了目标和路径。其次,信息化推进工程是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多年来,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充满活力的主体力量。但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电子邮件和信息搜寻的较低层次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尚处在酝酿阶段。第三,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it技术飞速发展,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省、市、市等各级领导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时,我们有非常好的战略合作伙伴。**电信一直致力于为我市信息化建设服务,深入开展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各类业务,紧密跟踪先进技术,适度超前地进行通信能力建设,并在传统网络的智能化、宽带化、数字化改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全市中小企业特别是园区企业推出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电信“商务领航”这一新的客户品牌,为中小企业事业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此次召开的全市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是由政府、电信等各方联合推动的一项系统工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该工程将通过**电信的“商务领航”信息化业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到网络通信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实现有效益的信息化。

“推进工程”的核心内容是推进“一平台,一中心”的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省“百千万工程”。一是由电信为主,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量身定制,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撑。“一中心”,即由电信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7×24小时的信息化建设人工咨询服务。同时参与全省范围内实施的“百家企业信息化样板试点”、“千家企业信息化体验”、“万家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的“百千万工程”,切实推进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具体实施上,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以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为主。将通过制订加快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意见,编制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方式,加强引导,营造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搭建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并对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市电信分公司牵头实施“商务领航”,采用模块管理,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自助建站、网上工作室、网络硬盘、电子传真、网络安全、企业邮箱等诸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必须把“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落到实处。在正在讨论中的**市十一五规划中,把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油田企业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53-01

计算机信息技术需要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信息技术软件。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智能决策、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数据处理与共享进行辅助管理与应用。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高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使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加快,效率大大提高,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复杂和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本质

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集成的本质,其核心要素是深度的数据和数据挖掘。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整合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运营平台的建设,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寻找潜在客户,支持公司的决策体系,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利用自动感应装置,以获得所需的数据或信息。例如:用货架重量感应装置的库存量自动测量,自动监测设备,它的自动感应设备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精度高,24 小时的实时数据采集,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等,为企业实施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了保障。

企业信息维护和管理开发平台的构建需要有效、准确、快速的处理多发信息,开发程序信息技术的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在于可以帮助早期企业决策信息的综合检测点和监控点,全程监督动态管理和实时决策。信息维护,管理维护,管理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库,主要存储数据,信息技术模型案例和计划任务,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地了解信息技术运行环境的设施以及一些数据监控信息技术,为信息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战略概念,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到最终用户使用形成一个无缝的流程。供应链管理软件是基于协同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业务需求中的各种实体的供应链,运营流程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每一个环节无缝对接,实现整体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的信息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从而提高了整体水平。

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实施,管理,操作以及维护管理。战略管理是领先的企业信息管理模式,战略管理水平的提高,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兼容的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整合的 IT 如何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规划业务流程,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包括商业软件实施,软件开发,硬件配置,系统集成,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有效的管理,以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各种系统正常,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

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维护和管理,依靠最先进的虚拟检测和智能决策技术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企业竞争战略和业务计划,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信息资源是无形的,相对于有形资产,信息窃取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这就要求内部控制不仅要保护有形资产,也是为了保护企业的数据和信息资产。有效的保护措施,需要计算机数据库进行维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掌握和管理人力资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图形显示和数据存储技术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更直观的展现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的信息维护和管理应用平台建设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作为依托进行的建设。平台建设需要建立普遍适用性,统计,管理的特性,通过智能查询,完成企业决策的任务,以此方便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更容易理解的标准统一的信息进行反馈输出。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高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使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加快,效率大大提高,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复杂和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是一个关键问题。第一,通过管理信息化建设监理基础的信息化平台,要求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完整的企业整体规划。第二,在统一的领导下确定不同的阶段性重点任务。要有目的性的选择试点公司,有领导性规模性的推动整个建设进程发展,一步一步构建系统性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体系,从而确保整个企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设,逐步的与实际管理工作对接,发展和出台一个开放企业信息化基础规范。第三,通过高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全面的数据分析整理好企业机构,岗位分类以及和人员信息等,了解企业数据定位企业方向,从而可以定制个性化信息平台,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任何数据源都需要提前准备,提前落实,原始数据的准备和清理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前准备可以更好的把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基础打牢,从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定制好更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企业竞争战略和业务计划,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高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使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加快,效率大大提高,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复杂和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企业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平台模式的建设以此更加方便企业决策,更好的服务数字化和标准化的企业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建.浅论信息维护和网络数据存储的几种解决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