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时间:2023-08-17 18:0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第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思想

的学术研究涵盖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新时期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在很多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观点。经过总结分析,我得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与语文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上来看,《课标》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性质

对语文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便是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他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提出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自由”二字,把语文从单纯的工具性解放出来了,赋予了语文工具性以鲜活的内涵,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正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从教学理念上来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当时很具有前瞻性,它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早从孔子办学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办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私塾教育、书院教育为主,教学方式也基本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在当时就已认识到,这种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当时的语文教育,尤其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些教育主张,在当时是极具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对当下的教学也极具指导意义。

的这些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不谋而合,如针对写作方面:《课标》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再有针对阅读方面:《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都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课标》中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提倡的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完成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而这正是新课改最大的突破。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和文法教学,他的这些主张在《课标》写作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完善

1.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上来看

认为善于积累素材,整理思想情感和经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习惯,他认为写作教学要重视素材的收集和真实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识去写文章。他说,“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删除的删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会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课标》沿袭了对写作教学的教育思想,提倡多读书、多练习,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主张学生厚积而薄发。在这一目标上,《课标》和是最一致的,目标就一个 ――学会积累和写文章。

2.从文法教学上来看

重视文法教学,他认为文言写作不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他主张写作教学应摒弃文言,采用白话,这也体现了倡导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主张以写实主义文学代替假文学。

而课标也规定:“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课标》继承和发展了的语文教育思想,作为20世纪初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推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

现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到第五册(山东人民出版社),从2004年秋季投入使用,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在进行了三个循环的教学实践之后,重新审视这套教材,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纵向看,五大模块之间没有梯度,没有体现“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同)中的“有序”这个理念。就算是“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总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尊重一般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提升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一个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的层级吧?拿第一册来说,首先应考虑到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跨度不能太大。但是现在的教材没有体现这一点。

此外,不仅五大模块之间没有梯度,每个模块各个单元之间也没有梯度,没有任何联系。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第二,横向看,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没有明确的可供检测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各自明确的教学重点,甚至没有比较明晰的类别――每个单元话题的拟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选取这些话题?依据什么编排这些话题?依据什么编排五大模块?文本的选取和编排,看上去缺乏相对严谨的科学性。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必修阶段几乎不接触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基本没有进行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实践。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形式上“学生修满必修的10学分”,实质上也不应该“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也不能算“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话题和文本的内在联系不大,有的话题甚至模糊了文本的教学重点,降低了文本的思想境界。如,第五册第一单元话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两个文本《沁园春・长沙》《离骚》(节选)的主旨都不是追求个人的多彩梦想,而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勇敢探索,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显示着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这两个文本放在本册第五单元“以天下为己任”的话题下更合适。

还有的话题内涵空乏,且不能涵盖所有文本。比如,第四册第二单元“美的真谛”这个话题,下放《滕王阁序》《米洛斯的维纳斯》《新诗二首》(《雨巷》《错误》)。什么是“美的真谛”呢?三个文本怎样体现“美的真谛”呢?“真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意义或道理”。“美的真谛”就是“美的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如果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新诗二首》能够某种程度地体现这个话题,那么描绘滕王阁的美、赞美与滕王阁有关的人、抒发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慨的《滕王阁序》,就和“美的真谛”距离比较远了。

第四,五个活动性学习专题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不明显,各专题和各模块的文本内容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模块四的“真情伴我成长”这个活动性学习专题,比模块一的“语文伴我同行”、模块二的“与经典对话”、模块三的“走近孔子”相比,都要浅易得多;提供的资源材料――《多年父子成兄弟》《小鸟归巢》《给母亲写封信》《孝心无价》――也比前三个专题的资源材料(《古人的名字》《卜居》《给女儿的信》《孔子世家》《孔子:第一位教师》等)简单得多;而且和模块四的四个单元的话题“历史坐标上的沉思”“美的真谛”“洞察世道沧桑”“构建精神家园”之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以上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不一定正确,希望对以后的教材修订能够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第3篇

【关键词】考试说明;教学标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回归标准

江苏省高三语文复习一般都会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但是很多人可能会遗忘《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是“使广大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精神,切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要求,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特别制定的。可以看出它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具体化。《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制定的标准必然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高三语文复习回归《教学要求》就是回归《课程标准》,也是回归复习的常识。

二、具体细化

下面我选择《教学要求》中“阅读与鉴赏”这一部分与《考试说明》对照,来说明“考试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一)阅读与鉴赏的指向:“立人”

《考试说明》中具体落实《标准》中“感受与鉴赏”的要求是:“中外又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要求学生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在2009年江苏卷的《上善若水》和2011年的《这是你的战争》中有明显体现。《上善若水》借都江堰的建造科学,功效持久以及治理都江堰人的功绩说明最高的善就如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竞高下”。这种“上善若水”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底蕴。《这是你的战争》强调个人的追求在于国家大义、民族危亡之际的取舍,体现了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指向《标准》的。

(二)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整体”

《标准》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应在《考试说明》中就是:“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几年高考题加重了对这类题目的考察,其目的就是强化《标准》在日常教学中的指向作用。请看以下题目:

1.《麦天》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2007年);2.《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2008年);3.《都江堰》: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2009年);4.《谈静》: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5分)(2010年)

这一块是近年高考中尤其注重强调的题型。从能力上来说,这是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贯彻“整体阅读”,即“整体”―“局部”―“局部”;“综合”―“分析”―“分析”的阅读过程。

(三)阅读与鉴赏的重点:“内涵”

《标准》中提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看《考试说明》中指向更明确:“‘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2010年的《溜索》最后一题是此类要求的典型体现: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这道题目的参考答案是: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人物、动物乃至峡谷在这里都需要学生能从形象的角度出发,注意内涵的“多义性”和“象征性”。

第4篇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2年6月,随着高考的结束,河北省新课改已进行了完整的一轮实践。三年来,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高考新课标(宁琼卷)基本没有对选修课程的考查、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仍保持传统的应试的观念等原因,导致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名不副实,处于凌乱与伪装的状态,目前在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两大问题尤为突出。

1.对人教版选修教材教学,选修课程必修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修应该是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巩固、提高。选修课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可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推行了配套的语文选修教材,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基本成了点缀。很多学校就以人教社现成的选修教材充当选修教材,开设选修课程,所开课程面向高考的功利色彩特别强,学校选修课围绕着高考展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习、强化课甚至把选修课上成了应考的辅导课,造成选修课程严重的“必修化”。比如很多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是在完成必修一到必修五后,时间集中在高二,上学期开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两门,下学期开设《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两门。其中,文化经典、古代诗歌散文对应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对应“语言运用”板块,文章写作修改对应“写作”板块。没有被定为“必选”的选修课模块,各中学和一线教师要想法设法从高考方案中寻找蛛丝马迹,择其重者而教之。这些选修课脱离了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使高中选修课违背开设选修课的初衷,并不能达到通过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的目的。非但如此,教师的选修课教学方式也“必修化”,以课堂形式为主,以读讲方法为主,全然不顾语文课标所讲的选修课教学,“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等,不同能力重点带来的教学方法不同,这样选修课也少有个性化学习空间,呈现“非选化”状态。

2.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学校选修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新课标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改变过去大一统的、单调的课程设置,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联创的课程设置。尽管从200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算起,到2003年春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开始试点,再到2009年秋季开学河北省真正进入新课标,直到现在先后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可我省各地各校与国家课程配套的相应课程资源开发仍不够到位。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要顺利开展选修课教学就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慎重考虑,选修课要围绕语文课程的目标开设,“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1]。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课题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知识,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最了解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的无疑是一线教师,一线工作为他们开发选修课并进行实践提供了条件。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2]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因此,近三年根据学校实际,我校语文教师开发出一系列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并将开发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补充完善,构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体系。

我们重点开发了课程拓展型、应用型、地方特色型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并在相应年级开设相应课程。

1.拓展型高中语文校本开发和实践,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国家选修课程的拓展开发。必修课是课程的根本,语文课程的计划和目标都需要通过开设必修课来实现,“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必修课围绕统一的教材展开,因此必修课难以在语文课程的深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选修课弥补了必修课的不足,通过对语文学科某一方面的展开使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选修课又不是游离于必修课之外的独立课程,它是有选择地对必修课的某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展开,是对必修课的拓展。因此选修课既要区别于必修课的均衡性而突出其专门性,又要围绕必修课强调其基础性。实质上,选修课与必修课是语文学科上的“点”与“面”的关系。

从语文选修课内容设置看,选修课不能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而应该在充分调研学生学习兴趣与特长的基础上开设精而专的选修课程,力争选材开口小巧一点,探究实践深入一点。比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开设《唐诗鉴赏》课程,也可以开设《红楼梦导读》课程,“写作”模块可以开设《议论文写作》课程等。以阅读鉴赏为主的选修课要尽可能留足时间让学生读原著,以表达应用为主的选修课要多安排实践环节。总之,语文选修课应该精选学习内容,留足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更透彻,力争达到以一当十、以点带面的效果。

2.应用型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开发和实践,研究方向为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开发与文理学科相关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语文学科涵盖量相当大,包括字、词、句、段、章、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大的知识量仅通过必修课的传授很难使学生掌握广泛的语文知识。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选修课与高考的衔接问题。目前人教社出版的选修教材很多,有16本,例如散文,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而高考必考、选考都不是这样分类的,单选任一本都不能满足要求,多选既浪费资源又耽误时间。选修课的设计应该是既有利于实现选修课的阶段目标,又不与高考的备考有较大的冲突。于是对选修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开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讲座》、《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系列校本教材。

3.地方特色型高中语文校本开发和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一类校本教材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宣化历史悠久充分挖掘定会有不少收获。开发《古上谷郡——走进宣化》校本教材,加强校本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另外,在三个年级推广完善好的校本课程,每年根据情况开发1—2门新课程,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开设课程,建立并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三、语文选修课开设的建议

1.改变选修课的上课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这就是要求如何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实现教师示范讲授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最具活力的最有价值的核心所在。因为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习得了自学的能力,知识面及其深度的拓展与研究、创新能力的良性发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几乎所有的选修课内容类型都可以在必修本中找到。所以,选修课知识的扩张主要是量而不是质的增加。而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增加知识的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改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方式,则效果会大不一样。

2.重新整合的选修课开设模式。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把现有的选修教材重新整合,或者把现有的选修教材整合到有地方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的内容中,既符合学校教学实际,又没有加重学生负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修课开设模式。

3.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开设课程,建立并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国家课程的选修教材就很多,学校开设的校本选修课也很多,各种课程取名不同但交叉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不断完善、重新组合甚至淘汰一些课程和教材,才能节约经济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时代在前进,学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学校的师资、硬件条件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以鲁人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荆轲》一文为例,太史公带着他的全部感情描写荆轲为解救燕国危急而谋刺秦王的全过程,戏剧性、紧张感的矛盾冲突,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凸现出一个重义、机智、刚毅、深沉、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英雄荆轲形象。这样厚重的作品,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故事情节的奇异色彩,停留于篇章结构的解剖分析,甚至只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浅尝辄止”,按照选修课高于“必修”的教学要求,“应该有层次地深入进去,开掘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矿藏,用于滋养我们的心智,润育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为此,笔者发动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有史以来对荆轲见仁见智的评价。如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评曰:“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重后世,岂妄也哉!”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也赞其“江湖侠骨”。再如苏洵评荆轲之举“始速祸焉”,朱熹则更认为“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在充分掌握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本,品味历代名人的评价,深入探究荆轲这一人物的现实意义与精神价值。通过这种深度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使学生获得的是人生观的洗礼和价值观的提升。同时,教材的人文内涵也有了有力的注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学生要获得的,不应仅仅是选修教材提供的信息,这一过程,教师应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众多作品的相互联系中,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在纵向和横向的“作品链中,进行阅读鉴赏”②。“选择作品,可以按时代,也可以按作家,或题材、风格、文体等分类组合,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③

《江城子・密州出猎》(山东人民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编选录入)一词是苏轼“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的亲情词作。学习这首词可以从作品风格角度拓展。如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怒发冲冠》《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以加深认识“豪放风格”;又如联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雨霖铃・寒蝉凄切》《鹊桥仙・纤云弄巧》等作品,让学生在豪放与婉约的比较鉴赏中,拓展思维视野,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从作品主题方面拓展,如学习《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一文,补充《水浒传》中“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等章节,以加深学生对“、逼上梁山”这一主题的理解。学习《〈论语〉选读》,同步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由此来拓宽学生对《论语》现实意义的认识。这些尝试,不论是在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方面,还是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都大有裨益。

“整合”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要求,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高中语文选修课建立在学习必修课程的基础之上,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课程教学不应拘于“以本为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教材的呈现模式,根据教学的需要,课目顺序可以打破,教材内容可以增删。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可以在部分内容上重新整合,搞好几个专题,以求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特长,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如“意象大专题”,可以设“月光、明月”系列、某一“花木”系列等;又如“苏轼专题”;还可以是某一表现手法或“诗眼”“词眼”专题。

“归纳”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要求“对过去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还以《史记(选读)》中《荆轲》一文为例。“其先乃齐人”一句中,“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虚词,学习时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文章,归纳这一虚词的多义现象,力求“一网打尽”。师生共同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列出义项7条,例句全部来自已学篇目。①你的,你(代词),如,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②表判断,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③竟、却(副词),如,问君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④仅,只(副词),如,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垓下之围》);⑤于是,就(副词),如,陈涉乃自主为王(《陈涉世家》);⑥才(副词),如,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⑦乃至、甚至(副词),如,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在整合归纳过程中,师生共同商讨,展开对话,寻找规律,摸索方法,学生肯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人文学科,还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④,“坚持其工具性,就要注重语文课程的实用价值和效能,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途径和规律”⑤。关于实践应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选修教材特设置“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新闻与传记”模块,引导学生明确新闻与传记的体裁特点与写作技巧,能独立感悟、理解、思考、评判,尝试实践新闻与传记的写作。还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新闻会,传记与影视作品鉴评会等多项活动。“语言文字应用”模块,可以开设一些专题活动课,诸如阅读与写作、演讲与辩论、节目主持演练、普通话与方言、网络语言与汉语规范化、拟写对联等活动。

总之,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真正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升华为语文学习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6篇

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两周后的学习内容保持率如下图所示。

从“学习金字塔”可以看出,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的平均保持率差异很大。教师和学生最习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最常见、时至今日仍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奉为圭臬的讲授法,其保持率也就是教学效率居然是最低的。而阅读的保持率是10%,是讲授法的两倍,难怪有人说,听某某老师讲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比讲授和阅读保持率更高的学习方式是视听结合和示范法,保持率分别为20%、30%。但以上四种学习方式的保持率普遍较低,在以上四种方式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及学习知识的记忆和领会不是主动的,教学效果必然低下,而这四种学习方式恰恰是眼下高中语文课堂最主要、教师选择最多的方式。由此可知,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普遍选择和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置学习对象于被动地位,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的课堂甚至罔顾学生,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灌输知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课堂实现高效,必须从选择高效的学习方式入手。

“学习金字塔”显示,讨论组的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率为50%,实践练习的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率为75%,而向他人传授(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方式的平均保持率高达90%,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平均保持率之所以高,是因为在这三种学习方式指导下的学习,学生均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必然高效。这就告诉我们,讨论、实践、教会别人(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方式是高效的的方式,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优先选择,合理运用。

毋庸讳言,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处在一个很低的层次,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把握高中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有这样的表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里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创设高效课堂务必要重视学习方式的选择。

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有直接关联。部分教师一味地抱残守缺,以提高升学率和应对高考为借口,拒绝选择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的高效学习方式,明知满堂讲授效率低下、效果很差,仍然不舍得摒弃,原因之一是,接受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简单统一,教师备课简单,课堂操作简便,因为没有生成,也就没有碰撞,教师根本不用担心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意外,不会被问倒,更不会被挂住,练好讲功,万事大吉,还时常落个精彩的评价。学生也不排斥此类课堂,一是早已习惯,二是省力清闲。上课时,拿出两只耳朵去听一听,高兴时记一记,最好含情脉脉地看着老师,时而点点头,再伴以微笑,顿然让老师自信满满,便以为自己所讲内容定然是学生已懂已会的东西,哪怕是在课堂上神游万仞,心骛八极,也无碍于教师的讲授。一堂课下来,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感悟,不需要交流,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探究,收起学习的个性,送走所有的灵动,坐稳了身子,等待下一位讲师登场,至于记住多少、掌握多少、消化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直面惨淡的现实,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勇于解剖自己,静下心来细细读一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切实用《标准》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打造高效课堂一定要成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执著梦想,我们眼里要有前方,心中要有方向。我们应该从选择高效的学习方式入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优先选择、合理运用讨论、实践、教会别人(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方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生机、彰显个性,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传递着成长的力量,给每一个孩子最大、最真切的帮助。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方可成为万千学子生命中温暖、香甜、恒久的记忆。

陈清华,语文教师,现居安徽砀山。责任编校:郑利玲

第7篇

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语文教学模糊性

的特点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说要顺应自然而不过于刻意,人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自

我。语文学习也要“道法自然”,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以语文为本,尊重语文学习的自然规律,从语文教学实践上来说,尊重自然,最本质的是尊重语文教学的模糊性特点;而语文教学的模糊性是语文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1.教学的对象发展目标具有模糊性

按党的教育方针的说法,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是这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模式。被教育者不是一般的产品,具体的产品有具体的标本,一是一,二是二,标准是明确的;而被教育者到底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符合要求,让聪明人也莫衷一是。忘掉学过的东西,不正是我们宣扬的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荣辱观、思想观、审美观、历史观,而这些都是模糊而没有具体标准的。

2.教学目标具有模糊性

我们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一项是明确的、独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可量化的内容。“继续”“进一步”,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仅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重复和提高而已;而其中的“方法”“习惯”“能力”有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呢?没有。一切都是“模糊”的。语文教学只管耕耘,不管收获,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效。

3.教学内容具有模糊性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写作”“听说”“基础知识”,四项中有三项是“模糊”的,而这三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前三位。现在提倡高中语文的探索性、研究性教学,其实质也正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模糊性特点而言的,否则,还要探索、研究什么呢?

4.教学实践具有模糊性

多音多义字就不说了;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与写作等等,都是见仁见智的。哪位语文教师在这里都能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那这位教师一定是糊涂的。

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倡导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子的教育理想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无所不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地方与学校视为自主的、有创造力的课程决策主体,教育部的这种“无为”即是一种辅助地方与学校自我发展而不加以控制的理想管理境界,其结果则是大有所为。我的具体做法就是分组学习,和谐发展。

1.科代表及小组长的遴选

语文科代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科代表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语文学习的有效组织者。按照这一要求,我选科代表一般不找成绩很突出的学生,而选那些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别的科目比较优秀。因为分工明确,整个语文学习就做到了井然有序。

语文小组长尤为重要。他们应该是语文自主合作学习的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他直接决定着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否顺利进行。

2.编组

编几个组,每小组几人,据班级规模而定。一般七八人一组为宜。教师先按照小组数规定各小组功能,比如写作组,现代文阅读组,文言文阅读组,晨读晚练组,诗歌鉴赏组……同时决定,各小组长自己招兵买马,各小组为自己命一个个性化的组名。于是,像“终极一组”“黑夜彩虹”“移花接木”“等待……”“Fighting”“月夜星辰”被提了出来,这样语文小组就形成了。

3.制作语文学习记录本

语文老师要设计一个语文小组学习记录本,随时记录各小组的学习状况,全面反映各小组及每位学生的学习信息。

4.共同的作业本

开始小组学习之前,学生既要有单独的作业本,还要有共同的作业本。共同的作用本由我预先准备好,并写上各小组的组名。

5.方法指导

自主合作学习不等于老师当太上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养成,因此必须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引,主张“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要始终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必须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其实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倡导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的是道家最重要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师生合一,就是构建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

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平等的基点在于师生,师生的平等首推课堂,课堂的平等当属教育民主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是师生合一的最好体现。

你不必故作严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你完全可以以自己本来的面容和学生相处。学生哄堂大笑,你也可以放声大笑;学生手舞足蹈,你也可以拍手顿足;你甚至可以和学生争来争去,互不相让。

你不必辛辛苦苦为学生准备好现成的观点思想,你只需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好一些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顶多在学生表达得差不多的时候,你故弄玄虚地来一下“我认为……”“我的看法是……”之类。

教育民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教育理想,实现的关键是教师的平民意识。

四、“致虚极,守静笃”,倡导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修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当今的语文教学,过多的价值功利化趋向使语文学习产生了变异,师生疲于知识点的教学,劳于题海战术,将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就课堂教学来说,以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民主课堂和小组学习方法,一方面通过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尊重美,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共享,让学生感受和谐美,学生的品德修养在于无声处自然养成。

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重为轻根,静为躁根”,在阅读中着重引导学生虚心静气,潜心静读,积极主动的读书,读整本的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的综合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同样的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作练笔交流。学生的写作一向是随意的,我不大规定写作的时间、内容、体裁、篇幅等,“我手写我心”。学生常写常练,持之以恒,养成习惯,逐步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然后把自己的东西拿来共享,除了相互学习,更主要的是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情感,弘扬了正气,澄净了心胸。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庄子.庄子.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第8篇

关键词:诗歌诵读 声音 情感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均提到了“诵读”,以及与“诵读”相类似的“朗读”、“朗诵”,但对各自的要求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里,关于诵读,四个学段的目标依次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诵读优秀诗文”、“诵读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对于“朗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朗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朗诵文学作品”。

可见,从语文课程标准角度看,朗读的对象是文本,朗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诵读的对象一般是诗文。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包括诗文。所以朗读的范围大于朗诵,朗诵的范围大于诵读。但现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对“诵读”、“朗读”、“朗诵”概念的不清晰,无论是文本、文学作品,还是诗文,往往一律采用“念”的方式。为什么诵读的对象特别包括诗歌,这就有必要先弄清诵读的涵义。

一、“诵读”涵义的界定

“诵”,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诵,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玉裁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为读”,“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只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锡金在《朗诵诗和诗的朗诵》中这样界定“诵”,认为“是介于读和唱的声音的艺术,不是读,也不是唱,而是一种感情的言语。说他的近于读的,则是近于读的‘念’,就是念出字的声音和含义来;从他的近于唱的‘咏’,就是要把念出来的字加以吟味,适当地表现出来”。[1]62可见,“诵”是介于“读”与“吟”偏重“以声节之”,“读”的涵义则侧重“抽绎义蕴”。由此可知,诵读是一种注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情感读法。

二、诗歌诵读:以声传情,以情润声

(一)诗歌注重声读的原因

诵读,不论是“诵”还是“读”,它们首先关注的都是声音。所以,诵读的第一要义便是声读,尤其是诗歌诵读。原因有:首先,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诗歌的外在形式也是由一系列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每一件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音系列里再生出意义。”[2]166也就是说,每一件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诗歌,在文字符号的背后都隐含着声音符号,而声音是产生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将诗歌中静态的声音符号以物态的声音表现出来,是接近诗歌“意义”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不同的是,诗歌语言最富有音乐性且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从诗歌的形式上看,我国古典诗歌主要以五、七言为主,即使是每行字数相对较多的外国诗歌和受外国诗歌影响的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小说等相比,也更短小精炼,这使诗歌通过物态声音表达时的节奏性就更强。另外,诗歌一般都采用分行、分节的形式。而分行、分节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每行都保持一定的音步,不仅加强节奏,而且更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况且我国诗歌一直有着用韵的传统,《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方浣仙曾提到诗歌韵律的作用是“增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谐,使读者吟诵起来铿锵上口,顿挫抑扬,有音声美”。[3]9

另外,钱理群认为“读鲁迅作品,不能只是看,还要‘朗读’,就是要‘唱’”,钱理群得出这样结论的理由是:第一,“鲁迅作品还具有的一种‘音乐美’”,“鲁迅自己写文章,也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这都涉及音乐问题”;第二,“鲁迅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韵味,有一种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而且他的语言背后的情感特别丰富。我用两个词来形容:浓烈而千旋万转。是千旋万转的难以言说的这么一种语言,它里面内在的许多东西可以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捕捉到这样的感觉”。[4]48可见,钱理群认为鲁迅作品之所以要“朗读”,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和韵味是主要原因。依此类推,因诗歌的语言最具有韵律和节奏,所以也最适合用物态声音这一渠道来表现。

(二)诗歌诵读:声情并茂

第9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类型;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加强我国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重大举措。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普及。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来划分,开发类型主要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一、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课程选择和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的选择和整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类型,也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开发活动。对于普通高中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课程制订、实施自的充分体现。在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务必要了解和洞察学生的切实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制订翔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我们以普通高中的语文校本课程为例,在学校课程开发的筹备、统计、实施和验收的全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握学生的感受、实践效果和参与体验,要把学生对于语文课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和变化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利于后面的开发工作。同时,在备选的课程中选择一种适宜的课程,也体现了课程开发的类型;按照不同知识体系,在统一目标下进行的课程整合活动,即课程整合,其目的也是协调课程科目的关系,减轻学生的负担。

另外,课程的开发步骤和方法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课程精神,要与上级颁发的教学大纲的理念相一致。所以,具体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要深刻领会国家、地方语文教材的课程精神和理念,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学生的身心需求,进行课程开发的实践活动。在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语文学科应该成为“先行者”和“桥头堡”,要根据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需要,切实制订一系列生活化、科学性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实践措施,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

二、要提升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度,并做好课程改编和课程补充工作

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先锋”和“引路人”,不仅要树立课程改革、课程开发的良好意识,而且要积极和学校方面进行配合,努力做好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从学校方面来说,应该广开言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广大语文教师可以深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线,亲身参与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来。事实证明,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多、最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最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因此,让广大语文教师参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教师是课程改编和课程补充工作的主力军,也是重要的参与力量,要想方设法地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这两项工作中去,并提高效率。由于课程改编是对不同课程对象群体的学程上的改变,所以,教师需要考虑改变的目的、内容、组织和学习的经验、资料等因素。同时,在课程补充的开发活动中,要加强以提高教学成效为目的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教师既可以自主开发,也可以选择补充材料后与同事一道进行开发。

三、学校要建立“四位一体”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做好课程新编和课程拓展

所谓“四位一体”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机制,是指在普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要促使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加强对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力度。具体来说,学校方面主要负责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并努力协调好语文各年级组之间的关系;而作为学生和家长,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意见反馈、实施效果体验和提出建议等。四方的共同努力,形成的决策,将是最终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在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的开发中,涉及了课程新编。课程的拓展则是以拓宽课程范围为目的的开发活动,需要拓展性材料的辅助。无论是课程新编还是课程拓展,都需要四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校方的大力协调和组织。

类似这样“四位一体”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而且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做到科学有序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语文课改的要求,也是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有效步骤。总之,不论是开始阶段成立课程开发组织到需求、现状的分析,还是中期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拟定和开发方案的实施,还是后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和审议,都是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普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必要步骤。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应该齐心协力,献言献策,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连瑞琼.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成功:教育,2009(01).

第10篇

一、语文教学目标即高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在我们的教学中,高考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语文教学变成了无尽无休的高考习题训练课。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的一种评价和检测。因而高考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平时的教学关注这种导向也是必要的,毕竟我们的培养目标中有“为高等学校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要求。但不要忘了,普通高中的任务并不只有一个“升学”,还要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如果我们急功近利,仅仅盯住高考,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的就是应用文,而高考却很少考。如果只是按照“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思路去教,那么这部分内容谁来教?如果这部分语文教学内容不完成,岂不是语文教学的失职?

所以说,高考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决不能是我们的全部目标。高考的目标要求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而我们进行的是基础教育。如果不改变这种片面的做法,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很“热闹”,但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底线,那就是决不能影响高考。这样,语文教学改革就放不开手脚,所以有人称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语文考试的分数等于语文水平

新的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难于掌控,还没有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仍用一张考卷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语文水平,几乎没有其他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时是看成绩,领导评价教师时往往也是凭借教学成绩,社会评价学校时也是看成绩。这样就把语文教学引向唯考试是重,而无暇顾及其它。

这种只重分数的评价是我们一直沿用的评价方式,其优点在于它一目了然,便于比较,便于操作。但在现实教学中,这种评定方式不完善的一面正日益显露出来,尤其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单凭语文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长此以往,就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概念: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努力学不一定能得高分,而不用功未必分数就能低多少。这样,学生对待语文就不重视,从而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徒劳无功。

这就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探讨更为完善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好在《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已经提供了一些思路,但重要的是它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补充、完善。

三、语文教学即文学教学

具体表现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文学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文学欣赏课,忽视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课堂上表面热闹非凡,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因学生的文学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而显得肤浅甚至可笑,课堂上的笑声往往虚假而空洞),但课后却觉得不真实,抓不住什么实质的东西。

因而语文改革进行得很热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以我们现在高一的学生为例,他们的作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别说议论文写得不成样子,就是记叙文也写得四不象。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职。

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语文课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应被弱化,而是应该与审美和探究方面协调发展,不能强化一方,偏废一方。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全国就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有人提出: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科学主义泛滥,人文主义消遁。福建师大的孙绍振认为:语文课上科学理性的解剖越深入就越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次大讨论之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全面启动时期。

在改革过程中针对以前过度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的问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性质有明确的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说明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四、语文教法就是课堂热闹

现在的语文课堂很热闹。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可以改变语文课枯燥难上的现象。但这种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空洞和肤浅,形体上的热闹决不等于思维上的活跃。这是把课改的要求庸俗化。

例如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有些地方就把桌椅的位置变化一下,让学生围一个圈,讨论几句,以为这就是合作学习;再比如自主学习,有的语文课堂就规定教师只能讲15分钟,剩下半小时让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学生在讨论中出现错误也不纠正;有些教师在课堂中脱离知识与技能,机械地注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课的内容已经记不起来了,能够想起的只是这堂课有歌声、有美术欣赏、有音乐欣赏、有电影片段,而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分析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却在语文课堂严重缺失了。课堂的热闹是有了,而语文却没了,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堂内容没有深度,知识性、科学性不够,语文教学收效甚微。

第11篇

一、树立了新的教材观。

原来受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影响比较深,误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本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旨”,一切教学内容都按课本来进行,教学任务的完成以上完课本的内容为依据。诚然,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对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与实施课程标准、贯彻新的理念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以及时代的发展,教材的作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通过新课程培训学习,我现在改变了对教材的“顶礼膜拜”。语文新教材虽说是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而来的,但在结构上有所突破,体现了时展的多样化需求的内容较多,它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新教材的呈现形式多样,富有探索性,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本人现在明白了教师是选择和使用教材的主人,在使用教材时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扩展。

二、树立了全新的教学观。

这种转变是显著的,虽说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但对人的影响最大。过去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不讲什么,学生就不学什么,学生围着教师转,学习极为被动,能力低下,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分述如下: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有助于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或使用语文所必需的共同语言能力基础,培养学生作为 21 世纪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语文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 用语文进行跨学科学习做准备,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

(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高中语文课程既要关注社会的需求,也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语文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并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不断进取。

三、实现了新的教学原则的飞跃。

新的语文教学原则更具有高度,对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等等方面提出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要求,且看看新的语文教学原则: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语文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语文。由于学生在语言知识基础、语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习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的目标。

(二)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

设置选修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开设选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开设选修课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学科学习,也为学生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必修和选修课程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内容应该相辅相成。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语文、对语文学习以及语文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语文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从少年、青年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 , 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语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五)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语文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七)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国伤时 别愁思绪

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

以语文美育促进和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是当前语文改革的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美育的实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语文课程要凸显语文美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美育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出了对语文美育的初步要求。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部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研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课程目标”中指出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加明确了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要求,体现了美育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2.语文教学过程要渗透美的熏陶感染作用

对于语文美育的实施,要融入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

3.语文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美的创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评价重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的把握,“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如在对学生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解读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思考,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审美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当始终贯彻着美育,其中有具体文本带来的文学美的化育,还有具有实用性的语言美、文字美的熏陶;学生不仅仅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直观的美、深层蕴含的美,还要能从教师具有艺术性的有效教学中体味到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课文内容的美,还应体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美,要根植于审美的理念,以“美”感染、打动受教育者。

二.语文美育的误区分析

1.过度重视“美育”而轻视了“德育”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审美教育与语文德育同等重要,应齐头并进。自此审美教育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许多专家和教师在强调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却忽视了文本中人物形象或是作者情感中所蕴含的美的高尚的品德,把美育和德育绝对地对立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美育,刻意回避甚至有意抵触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并非语文学科的特点,这是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忽视大革命失败的社会背景以及朱自清强烈的革命精神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认为这是唯政治的,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无法塑造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去了解世界和认识生活,顺应美的规律帮助学生塑造美的情感与灵魂,使他们逐步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比较和谐的心理状态。

2.过度重视“美”的结论而忽视了陶冶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美育之本,语文美育应该遵循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审美教育。而现在,许多语文教学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忽视了对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来认识美、赏析美,继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缺少对文本深层次的美的内涵的咀嚼品味,浮于表面,或是过度依赖教具,或是设计许多与文本解读并无密切联系的问题和活动环节,看上去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但其实是喧宾夺主,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要求与目的。如有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中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的一集,运用多媒体本是好事,电视剧中的情景充满了直观的美,能够使同学通过视听受到精巧的故事情节、出彩的人物形象的感染,但是,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不能使学生加深对《红楼梦》中美的情节构思与语言文字的认知。教师忽视了回归于文本的重要性,文本的真美并非是通过一个笼统的感知就能获得的。

3.过度强调“美”的感性认识而忽视了美育理论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被许多教师曲解,他们忽视甚至反对对学生理性思维认知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生怕一旦思考分析、一旦讲解探究就会被认为是在将文章大卸八块,对学生灌输知识。他们认为要完全摒弃过去审美教育重分析、重认知,而轻感知、轻体验的做法,只是对文章的囫囵吞枣,并不深入解读文本,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许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只停留于“整体感知”的环节,如在上《故都的秋》时,对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一般阅读只停留于对故都秋景清净悲凉的特色的体味,但忽略了每一处景物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深层次探析之下就可发现,作者眷恋却又痛苦而悲凉的复杂沉郁心境都可在所写景物中找到依托,力透纸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带着情感走进文本的同时,也应该以理性分析武装头脑,使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容,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理性的分析,但也不是纯感性的感受,它是感受与理解,感情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①是既有情又有理的。

以上分析了语文美育的几个误区。对此,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探索各方面的途径,把语文教学美育的研究推向深入。使语文美育走出这些误区。

三.语文美育的途径探索

依据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要求,同时力求避免语文美育的诸多误区,笔者认为,为使语文美育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索语文美的内涵的兴趣,使之热爱语文,自觉接受美的熏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具有美的理想追求的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第二,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第三,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第四,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教具;第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循序渐进,使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学之美的热爱,养成持久深入的阅读习惯,塑造其灵活独立的思维品质,培育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和理想。

1.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进课堂,要始终对学生抱有关爱与理解的情感。教师讲课应声情并茂,全情投入,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当教师走上讲台时,就像表演者登台演出一样,要立刻全情投入、进入角色,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激情和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魅力与人性关怀,使学生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要将文本中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如引导学生阅读《祝福》时,应该充分地传递出对“祥林嫂”式的不幸人物的同情,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反思之情,而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又应以饱满的激情、博大的情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对伟大梦想的憧憬。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良好的兴趣去学习他所学习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因此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经由内在美,教师自然地焕发出外在美,教师的举止、风度、气质也受到学生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记,美的外在,也同样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这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座架设于师生之间的桥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由此师生能够共同关注语文,热爱语文。

2.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同时要从美的语言入手。语言的美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标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提出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用他的言语向孩子揭示了周围世界的美时,孩子才会注意到,才会凝神观赏和细耳倾听。”“说”也是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是尽量使用典范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准确并具有美感和意蕴。并具有个人的风格。把握教学的语言,要依据对文本所反映的情感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来实现,如于漪所言,“不开口不动情,不动情不开口。”要从语言的内涵、语气、语调等方面。首先,教学语言要注重效率,要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很容易使学生反感、分神。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要注意授课的艺术性,展示出语文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的魅力,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可忽视,要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如沐春风,获得精神的享受。这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最忌不带感情毫无起伏的教学语言。根据文本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做不同的调整,如对于同一个作者李清照的作品而言,表现欢乐悠闲情调的《如梦令》,就要以轻快柔美的语调来朗诵与讲述,而表现孤独凄清的《声声慢》,就要以一种悲凉哀婉的语调来展示。从语言中表现美,美的语言带来美的感受,美的语言可以滋润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自然会吸引人的关注,而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学生受这样的语言吸引,从而接受这样的语言,学习使用美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语言修养,产生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渴望,自然就产生了对语言美的关注。

3.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和反复调整,题材与体裁广泛,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的体系,既体现着形式美也具有内涵美。纵横古今中西,反映着千姿百态的人文情感、社会历史与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美,又折射着透过美的文本反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人情美、形象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有《边城》中代表纯洁善良之美的人物群像,有李白的诗歌中山川、大海等雄奇辽阔,想落天外的壮美意象与崇高之美,有《古诗十九首》中婉转缠绵的温柔敦厚之美,有《荷塘月色》、《雨巷》中轻柔朦胧的优美,有《哈姆雷特》、《老人与海》中惊心动魄的悲剧美,处处感染着人心。大量的文本也通过声韵之美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诗经》重章叠唱,反复吟咏的韵律美,有律诗、绝句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双关、排比、对偶种种修辞的运用,展现出了或整饬典丽、或清幽恬淡、或恣肆的不同语言风格之美。也有演讲词中激情洋溢,以排山倒海之势迸发而出的语言。语言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在被使用,而是拥有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灵魂,能使人为之沉醉。议论文,科学说明文等文体所表现出来的严密思维、简洁生动的语言之美、高尚的理想追求之美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让学生受到形式多样的美的感染与吸引,体会到美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教材所选的许多作品中反映着作者的个体人生,包含着作者独具个性的、丰富的人生体验,处处对人生充满了启发。屈原以《离骚》抒写他的壮怀难酬,司马迁将忧愤慷慨之情渗透进《荆轲刺秦王》。陶渊明的清新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深情,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个体人生体验,引发着学生探索人生、了解世界的兴趣。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史铁生身残之后希望不灭,于地坛之上的人生思考,无不折射出人格美的巨大魅力与情感美的动人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美的具体形态,引发学生对作者心灵历程的了解欲,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真正深入文本,才能汲取这些丰富的智慧与经验。

4.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教具

在美育活动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媒介,并以此来恰当表现文本之美与抒发内心情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美育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充满趣味性,也充满了多样化的个体选择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推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它自身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独具优势,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声有色的美丽画面,使美的语言文字得以借助具体形象得到更好的展现。运用配乐朗读视屏及多媒体的相关背景资料、影片、音频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则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打开想象的大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如教授古代文言文名篇《爱莲说》时,以姿态各异的多张含苞待放的荷花图为课件背景,或是古典水墨荷花,或是秀丽多姿的荷花照片,配上舒缓柔美的古筝曲,烘托出幽美宁静的氛围,又渲染出文中那种爱莲的美好情致,让学生们初步领略到周敦颐所表达的美的情感,那么在接下来品析文中表现的莲花的各种气质神韵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品读出周敦颐笔下荷花的那种香柔净爱、出尘脱俗的美,多媒体营造出了良好的审美氛围。笔者在用多媒体上课时,有意识地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多媒体所带来的画面、音乐交织的立体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留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虽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与辅助手段,不能让多媒体占据学生的思维、充斥整个课堂,必须要给学生“留白”,不可限制了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5.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要培养学生真正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爱文学,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的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课后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启发他们主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审美教育理论认为:美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进而能够创造美,逐渐丰富、充实审美素养,最终提高和增强美感情操。②他注重在教学中的实践及通过实践,完善了他的美育理论,且颇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值得借鉴的探索。俄罗斯传统的经典文学非常优秀,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崇高的思想境界,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激发了对本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自发地、深入地汲取文学作品中的营养,并在阅读之后沉思、探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感受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美育运用美的形象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兴趣,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人生追求。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以及对以往语文美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总结,提出具体的对美育方式途径的构想。从教师的情感、语言、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对教具的使用、对阅读的引导五个方面出发,列举出五点具体的建议与方法。经过一定的观察与实践的验证总结出:进行语文美育教育,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与语文教材的内容,切合实际地充分运用各种美育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汲取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与审美意识,促进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以美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注 释:

①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0:139-143.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捷]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