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

时间:2022-08-14 11:1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基础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基础教育

第1篇

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然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成为创新教育的楷模,必须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和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敢于和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从而培养出不仅具有创新能力,而且也具有良好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创新教育,其目的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正确把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让创新教育成为学生所向往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境界。

二、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弊端存在于:

1、在培养目标上,首先大家只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素质的要求过高,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学生知识面狭窄,没有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来科学地设置课程。

3、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压抑个性发展.这就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4、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在考试中只重视笔试,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多,运用学科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而口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很少运用,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点,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学生自己思考的便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问题;利用活泼多变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想象的能力。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又一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因此实践性的思维训练具有超前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课堂内外教育空间的作用,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获取、接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造与运用新知识去培养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近年来教学媒体的改进速度加快,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从幻灯、投影发展到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教学,新媒体传递信息总量大,

转贴于

对学生感官刺激强烈,尤其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和信息发展给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革命,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以保证课程教学。因此新的教育必须是包含新的教学手段和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递信息,而应该包含启发思考,促进创造的内容。

第2篇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第3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创新思维

一、何谓创新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

什么是创新呢?创新是指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具体指的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发现与创新构成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解放,为人类自我创造及发展的核心发展的矛盾关系。只有对于发现的否定性再创造才是人类产生及发展的基本点。实践才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创新的无限性在于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在社会学领域,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二、创新思维的含义及作用

上文中我们知道了创新的含义,接下来笔者将引入创新思维的概念。在此之前,先来谈谈思维的概念。

思维它有多种形式,思维有多种形式,有抽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直感思维、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是其中的一种。

那什么叫做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通俗来说,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解答,这样的思维过程叫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运用它,大量的创新思维被埋没了。人们常常被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了主导,从而导致创造力没有发挥出来。

创新性思维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十分的重要。创新思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纪念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有一段这样的讲话。他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管理大师德鲁克他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

三、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长期处于旧的教育制度之下,创新思维不够。我们的国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所以给我们的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严峻的课题。我国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如何在基础教育中运用创新思维

首先,应该是教育观念的创新。拥有相对成熟而又开放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接纳外在的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有几个障碍需要克服。一是思维定势。一个人的思维一旦定在那儿了,就会钻进牛角尖出不来,那么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为什么思维会进了牛角尖,进了死胡同,出不来呢?这个思维定势是怎么产生的呢?一是服从权威,二是从众心里在作祟。权威说过了,我们就没法说了,我就定在那儿了。从众心理,就是个体顺应了群体,盲目地有理无理地顺应了群体,顺应了先验,我过去是这样的,我的思维也定在那儿

除了顺向思维以外,我们还有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倒过来思维。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有个著名的叫费曼设想《在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说的是,我们从小都听过铁棒磨成针的故事。我们的思维都是把这个大的物件加工拆分成小的物件。费曼这个物理学家就提出,可以把很小的东西加工成大件,这是一种逆向的思维。二十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纳米技术,就是根据费曼设想来的。除了逆向思维以外,还有转向思维。转向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

其次,应该是个人知识的创新。作为教师,知识更新的问题不再只是一种外在规定,而成了一种内在需要,敢于面对知识更新的时代需要,开放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选择地吸纳能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的知识,以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存姿态,去实践“教学相长”这古老的教学格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不辜负人民的希望和重托,牢记神圣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国敬业的楷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身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的表率。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最主要的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强调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作用。正确的师生观应该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当旁观者,而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得到较好的训练。因此,新型的师生观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第三,应该是教育方法的创新。教师的教育创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当然,教师的教育行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在观念和知识引导之下的创新,是有内涵的创新。新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只有当教师行为的创新真正体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对教育的真知,这种创新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价值的创新。

总之,创新思维是一种按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他们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创新思维的提出,更新了学习者的学习观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M]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275.

第4篇

一、高师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意义的贴切解读在高师英语教学中,必须结合基础英语教育的实际,深入挖掘扼制师范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根源,这有利于高师英语教育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能力人才。“留得住、用得上”人才的核心应是创造性的英语语用能力,这也正是当今高等师范英语教学模式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揭示,为高师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是适应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中学新版的重点是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基础教育掀起的这场英语教学革命,是英语教学领域迄今为止最彻底的革命。而大学英语教学中被看做是最具有应试教育倾向、最注重知识传授的“四、六级”考试这块坚冰正在融化和瓦解。譬如,增加听力部分分值,增加以考查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的英语写作部分的比重等,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改革信号和具体措施。相比较而言,高师的英语教学改革较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且缺乏特色,极不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而高师就其定位来说,其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人才,毫无疑问更需要突出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

这是高师英语教学改革自身发展的需要。高师英语教育在实践上缺乏创造活力的因素,其突出表现为重视“硬”知识(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轻视甚至忽视“软”知识(关于“怎么做”“是谁”“在哪里”的知识)②。我们的高师生知识“复制”水平较高,但运用硬知识的组织才能,即所拥有的软知识与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这一问题的挖掘性研究,有利于高等师范英语教学的改革。同时,建构高师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新机制,有利于促使高师英语教学模式按照基础英语教育的要求,与城市、乡镇、农村等有区域差别的中学单位和部门的教育专家,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共同研究确定高师英语教育贴近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使高师院校更好地优化英语课程教育结构和体制,以适应创造性英语语用人才成长的需要。

二、高师英语教学改革主导思想的要旨概观.扩大信息容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理论修养。新版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容量更大,信息更具时代性,更贴近生活。三年的教材单元总数为74个,练习也由每单元4页增加到6页。在各单元的内容安排上,也力求涉及各种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主题。新版JEFC内容的选择、页面的设计都较充分地符合了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新教科书使用了大量照片,内容涉及人口、环保、信息技术、航天等各个学科。新版的JEFC中还增加了节奏感较强的韵文(Chant),并安排了与单元内容有关的诗歌、谚语、谜语、笑话等,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这使高师外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应更多地设置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各项活动内容,使学生体验“知识一技能—经验”的学习进程,以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在数量、质量、层次和种类上的更高要求。

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等,其目标是通过英语的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最终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③。高师英语教学在这方面应体现“三个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总体教学计划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整体优化,实现阶段目标与整体目标的统一;本科教育总过程和专业培养方案整体优化。试行主辅修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发展提供足够的平台和空间。

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非外语环境里尽可能多地接受英语文化与背景的熏陶和影响。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实习制度,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是实践活动的重心。学生通过观摩、试教、评价,体验学习英语教学的过程、内容和特点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个重要的教育环节既是学生通过体验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是对自己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考核,也是对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因此,应建设若干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实习试验基地,试行教育教学实习见习四年一贯制。从一年级开始,安排学生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调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强化学生的教育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以适应基础教育网络化、优先化、多媒体教育手段的普及。在教师基本技能上加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尽早掌握现代化教育的技术和手段④。

改革传统的评价制度。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和提高的新考试模式,用以考查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建立“导学”与“导教”相结合的“导师制”。在指定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从中小学聘任部分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三、高师英语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新机制解析.转变课程教育观念。教育要从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高师英语教育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确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我们培养创新型师资的目标应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善创新”。厚基础,是指在大学低年级应加大基础课的分量,打好扎实的基础。宽口径,就是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到相关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强能力,指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善创新,即通过营造学术气氛,采用讨论、探索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早参与到教育科研等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新课程体系机制。新版JEFC教学内容的变更及知识面的拓宽、信息容量的增大,加大了英语的交流功能。因此,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应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语言教育来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现今在很多大学课堂,依然是“满堂灌”,对课文是“翻译+注释”,不外是语法讲解、句型练习,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粉笔+黑板+笔记”的旧模式应力争打破。中学时期,语法讲解已是详而又详,到了大学,如果依旧是对语法的重复教授,则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自满、懈怠,学习兴趣的下降,动力的不足”。因此,大学阶段,应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向更高层次及更宽知识面进行拓展为主,彻底改变偏重文字教材而忽视各类电子、电化、实际操作的教材,以及实际训练“偏重形式”的做法。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课堂活动,如角色表演、口头作文、小组讨论等,达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建设新型教材文本。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教材建设的问题愈显突出。针对新版JEFC信息容量大、贴近生活的特点,高师英语专业现有的教材亟待更新和补充。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使用要突出其实用性和针对性。首先要考虑教材的编写原则是否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其次要考虑教材的内容和语言是否反映了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否有助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去培养学生的鉴赏、批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此外还要处理好英语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5篇

美国在1983年发表《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报告后,全国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人们对各级教育的质量提出批评,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波伊尔通过大量研究,撰写了关于小学、中学、大学的三份教育报告。在对各级教育进行了认真研究之后,波伊尔提出:“小学是正规教育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1]波伊尔认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和高中质量的优劣。在这种情况下,波伊尔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和思考,撰写了《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

在《基础学校》中,波伊尔提出了基础学校的设想,基础学校是“建立在我们认为适用于每一所学校的最好的教学方式基础之上的一种设想” [2]。波伊尔论述了办好基础学校的四个基本要素:学校应成为社区大家庭;连贯一致的课程;良好的学习环境;致力于品格的塑造。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框架的基础之上,学校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大纲。

一、学校应成为社区大家庭

(一)提出大家庭的意识

波伊尔认为,基础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的社区大家庭,建立社区大家庭是基础学校的第一个重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基础学校中师生应真诚交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因此“社区大家庭就是把学校里所有人凝聚到一起的黏合剂” [3]。波伊尔指出,“一所大家庭式的学校必须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相互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 [4]。

1.学校是目标明确的场所

如果学校的目标明确,并且学校努力地追求其既定目标,学生的成绩将会提高。波伊尔明确提出了基础学校的中心目的是“为人人提供优质教育” [5]。围绕这个中心目的,波伊尔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第一,进行有效的交流。目标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文化知识。第二,学习基础知识的核心部分。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所了解。第三,保持学生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有创造性、有主见的人。第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成为身体健壮、有社会竞争力、性格完善的人。第五,培养负责精神。目的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6]

2.学校是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

波伊尔提出在基础学校里人与人彼此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坦率、真诚、彼此尊重。在这样的学校里,师生之间的谈话是双向的,谈话应该是坦率的,老师即是听众也是学生。在基础学校中,谈话的关键在相互交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7]

3.学校是充满正义的场所

波伊尔提出基础学校中校长、教师和学生相互尊敬,学校要想成为真正有效的社区大家庭,就必须是充满正义感的场

所。 [8]“一所学校应有一种公平之感,一种广泛接受的共同信念,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无论其种族或性

别。” [9]

种族和民族的多元化问题也引起了波伊尔的重视,他指出,“作为一个公平的大家庭,基础学校倡导机会均等,欢迎来自不同人种、族裔、背景的学生” [10]。

4.学校是纪律严明的场所

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这就要求有细致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公正的执行这些制度。在基础学校里“每天在课堂上都要给孩子们讲授要相互友善、、遵守时间、礼貌待人的标准” [11]。通过学校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生活就是自由与限制之间的一种平衡。……在享受自己所应有的自由的同时,必须尊重别人的各种权利” [12],这样学校就会成为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

5.学校是互相关心的场所

任何人都需要爱,这种情感会贯穿人的一生,孩子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他们渴望他们是社会的一员。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在感情方面的需要相结合。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提倡让学生相互接触。学校里有一种‘搭档制’,它打破年级界限,使学生互相结成搭档,创造一种关心和支持的气氛” [13]。通过这些方式基础学校可以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地方。

6.学校是欢庆聚会的场所

波伊尔认为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是举行欢庆聚会的时刻,他指出,“学生的父母、祖父母、监护人此时不仅仅是将他们的孩子‘带’到学校,基础学校欢迎他们到学校里来,和老师们、学生们一起叙旧,展望未来” [14]。

(二)提出教师的领导者作用

基础学校这个大家庭是靠教师们支撑的,教师是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基础学校里,教师们团结合作,是学生的导师。校长是教师的带头人,校长应该采用激励的方式来取代行政命令的方法指导全校的工作,在基础学校中教师获得了自。 [15]

1.教师是团队成员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的教师一旦获得自,就要像团队成员(team-members)一样携手工作” [16]。在基础学校中,不同年级的教师需要合作,以便“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创造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的教学计划,从而形成一个无断层的学习网络” [17]。波伊尔提议,“学校留出固定队时间用于教师的教学交流合作。在学年初和学年末都留出几天时间供教师们在一起讨论教学工作” [18]。

2.教师是师长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的老师给予学校总体方向上的指导。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成为教学的领导者。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指路人,而且也是学生的师长,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学习,去严谨地、创造性地思考” [19]。针对老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的师长,波伊尔给出了好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第一,一位好的教师必须有很宽的知识面。第二,一位好的教师应非常了解孩子们。第三,一位好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第四,一位好的教师应是一个坦率的、可信赖的人” [20]。

3.教师是学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自身必须是学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不断更新知识。波伊尔提倡“每年都留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教师更新知识研讨班。让教师们自己对研讨的内容和讲座进行规划安排” [21]。他还进一步指出,“基础学校与当地的高等院校建立正规合作伙伴关系。……基础学校可请大学里的教师当顾问,请大学生做基础学校的实习教师,而这样又可使基础学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计划教学工作” [22]。

(三)家长是合作伙伴

波伊尔指出,“在基础学校,社区大家庭的范围在外延,包括了学生的家长,他们被看作是孩子们的启蒙和最重要的老师。学校与学生的家庭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开始了,在学生入学时得到了加强” [23]。这种伙伴关系包括入学前的家长指导、入学时的学生基本情况登记以及入学后等你家长会、家长情况登记等。

二、连贯一致的课程

波伊尔提出办好基础学校的另一个要素是连贯一致的课程,这主要包括:语言是学习的核心;带共性的基础课;测量结果。

(一)语言是学习的核心

波伊尔提出,“在基础学校,语言的定义是宽泛的。学生获得的是运用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基本能力。这些符号体系或许是单独地教给学生的,但学生们会发现它们以一种令人不得不相信的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借助词汇学生们探索数学概念。通过数学,他们探索艺术。通过艺术,他们又可以更丰富地进行言语和数学表达。在基础学校,语言是一种连贯一致的课

程” [24]。

(二)带共性的基础课

如果学校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就要让学生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按照“共同基础”(core commonalities)的框架组织,主要有八个“共同基础”,即:生命周期、符号标志的使用、个体与群体、时空意识、审美观、人与大自然、生产和消费、有目的的生活,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初步懂得“我们共享生命的神圣、我们相互交流信息、我们都归属于群体和机构、我们都置身于时空之中、我们都有美感、我们都是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都参与生产和消费、我们都追求一种有目的的生

活” [25]。而这些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看到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

来” [26]。

(三)测量结果

教育改革的基石是评价,基础学校要对家长、学生、社区负责,而且“我们应该搞清楚他们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他们还想学些什么。每个人,其中包括那些为教育提供基金的人,都有权知道学校里所教授的课程是否恰当” [27]。为此,波伊尔提出了基础学校评价的五个框架,即“文化知识、一般知识、动力、良好的生活观、有责任感” [28]。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采取“公文包方法”,在“公文包”中主要收集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观察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和表现。

这种测量不仅是针对学生的,“在基础学校,评估最终使针对学校自身的……基础学校可以准备一份报告,围绕其工作重点,列出作为一个社区大家庭的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29]。

这些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加强社区,更在于丰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更好的机会” [30]。而这些“测量结果”意味着“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肯定和加强每个孩子的这种潜能” [31]。

三、良好的学习环境

基础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与目的相符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

(一)与目的相符的教学方式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的教学方式必须按教学目的来组织” [32]。第一,要使班级规模适合教学目的。波伊尔提出,“在基础学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最理想不超过17个,绝对不超过20个” [33]。第二,教师应该计划好每门课的授课时间。“每个课堂里的教师可以自由调整课时,只要求他对教学结果负责,而不需要跟着时钟转” [34]。第三,根据教学目的编组。关于如何编组,波伊尔给出了具体建议,“本班式组合,其目的是安排学生和建立家庭观念;混合年龄组合,其目的是开展互教互学;集中组合,其目的是进行强化辅导;按个体组合,其目的是鼓励自主学习;全校组合,其目的是建立社区大家庭” [35]。第四,几代人之间的交流。基础学校的编组需要把孩子的父母和祖父母包含进来,这样交流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为几代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36],优质的教育需要这种桥梁关系,这可以使“长辈成为年幼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辅导员” [37]。

(二)丰富的学习资源

波伊尔提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基础学校的义务之一,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附近的图书馆、动物园、博物馆和公园,可以使这些资源成为学习资源,除此之外,“基础学校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接触那些能够把每个教室同广阔的知识网络联结起来的新电子技术” [38]。

(三)为孩子们提供各种服务

波伊尔提出,“基础学校的宗旨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服务,承认一个学生在身体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状况也和学习相

关。” [39]学校在学术计划之外,还需要向学生提供基本的保健和咨询服务,同时向学生家庭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也需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外活动和暑期活动。

四、致力于品格的塑造

基础学校怎样影响孩子的生活?学生学习的内容能否触及他们内心深处?如何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使他们成为更有知识的人,而且能使他们在社会和道德方面成为更有责任心的人?这些问题都是“致力于品格的塑造”应该解决的。

(一)品德的核心内容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关心着孩子们生活中伦理和道德的方面。其目的是确保每个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已经建立起一种个人的和公民的强烈责任感” [40]。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波伊尔给出了基础学校应进行的七种美德教育,即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和奉献。

(二)有理想的生活着

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进行品德核心内容的教育。通过学校的课程、通过学校的环境、通过服务,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周围的世界” [41]。基础学校在帮孩子构建生活时,应把生活视为艺术品,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简评

《基础学校》一书充满了波伊尔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该书不仅阐述思想理论观点,而且有丰富的案例,体现了波伊尔对从事教育工作强烈的使命感。书中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建设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多方位、多视角的比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2][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32][33][34][35][36][37][38][39][40][41]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王晓平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12、22、23、23-25、25、26、27、29、29、31、31、33-36、36、39、38、40、42-43、45、45、46、60、90、72、91、93、100、101、101、103、105、106、107-108、113、113、115、126、142、152.

[3]Thomas J. Sergiovanni.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 [M].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1994:xiii.

[9]Myra Sadker, David Sadker. Failing at Fairness: How America’s Schools Cheat Girls[M].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1994:ix,1-4.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1世纪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HE1003)

第6篇

[关键字] 教师互派;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59-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保障人人“有学上”基本任务完成后,“上好学”的问题逐步凸显。综观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此带来了社会关注的教育不均衡问题。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①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 然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其中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配置。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区开展了教师互派活动,其目的即是通过城乡学校互派教师,优化城乡学校师资力量配置,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教师互派”概念的界定

教师互派是指不同学校之间相互合作,将本校教师派遣到对方学校任教。它包括两个领域,一是高等院校教师互派,即中国高校和国外高校相互合作,派遣本校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如黑龙江大学在2006年1月下旬同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联合成立研究生院,互派教师,启动中俄全方面人才培养计划,双方共同培养专业人才。③ 二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互派,即同一地区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相互合作,结对交流,派遣本校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本文中的教师互派特指后者,即基础教育阶段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师互派。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一地区学校的合作,高校的教师互派多涉及国际领域,支教活动也跨越了同一地区,主要是东部或中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学校任教,而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互派只涉及同一地区,即同一县城或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相互合作。

(2)城区市直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的合作,也就是城区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不涉及教师互派。

(3)结对交流,即一所学校不能派遣同一教师到不同的学校,只能和另一所学校结对,构成点与点的直线关系。这有别于在一定区域内,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一段时间后,按规定到其他学校任教的“轮校执教”活动。

(4)互派教师,这是本活动的重点,以往的支教活动只是城区市直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单向帮扶,而教师互派是两个学校之间的对流,变“单向活动”为“双向互动”,不仅城区学校的教师要下派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的教师同样要上挂到城区学校任教。

(5)教师互派到结对学校以后,人事关系不变,待遇不变,由派出学校负责派出教师的岗位聘任、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奖惩实施等,派出教师还享受一定的补贴。

二、实施“教师互派”的背景分析

教师互派活动的提出及实施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浙江日报于2000年11月14日报道了长兴县实施城乡教师互派互学活动④。2005年以后教师互派活动开始大面积地开展和实施。各地区为推进教育公平、公正,缩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别,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相继开展了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教师任教的活动。如江西景德镇、都江堰市、福州市、沈阳市铁西区等地区都实行了互派教师,双向交流活动。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还极大不平衡,充满了矛盾,先进和落后并存,这也是我国现今社会最大的现实。教育也不例外,我国教育发展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失衡、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同一区域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发展失衡。虽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然而基础教育失衡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如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分配、政策倾斜等。东部优于西部,城市学校占据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而在同一地区,重点学校能够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在众多资源分布失衡中,师资分布不均衡是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在整个教育资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只有拥有优质教师资源,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目前的“择校热”择的是什么?择的就是教育质量,择的就是教师教学水平。西部地区教师缺失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和年轻教师;同一区域非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也易于流失到重点学校。为解决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下派教师到西部和农村边远地区进行支教活动;教师互派活动;鼓励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后参加支持西部自愿者活动;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由此可见,为缓解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失衡,从而导致教育发展失衡的局面,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实行“教师互派”政策的重要背景。在此背景下,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以政策为依托,以实践为导向积极开展教师互派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实施“教师互派”的可行性分析

1.拥有强大的社会环境背景支撑系统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突出,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但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明显意识到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严重性,也意识到了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应该承担的重大责任,并积极采取措施弥补。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充分体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理念。社会各阶层包括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大政协代表委员、广大人民群众、学生家长都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均衡发展创造正确的舆论,为均衡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均衡发展创造有利的机遇,为均衡发展创造实事求是的社会评价。教师互派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因此,它拥有一个强大的社会环境背景环境支撑系统。

2.拥有详细的活动政策保障系统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其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中观层面来看,活动的开展则是由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因此,在活动实施之前,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依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拟订了详细的教师互派政策性文件,对活动开展的细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政策保障。如江苏省建湖县教育局拟订了《关于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校长和教师挂职任教的实施意见》,⑤ 在文件中详细说明了教师互派活动的目的要求、实施办法、有关要求。特别是在实施办法中对挂职任教对象、挂职任教期限、校长和教师的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考核和管理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最后提出了有关要求。从微观层面看,各学校就教师互派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派哪些老师?派多少老师?对本校派出教师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安排对方学校派出的教师等。从国家、地方到学校,就教师互派活动的开展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性文件和具体要求,为活动的开展设置了详细的政策保障系统。

四、实施“教师互派”的作用

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教师互派活动以教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城乡学校互派教师,双向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那么,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1.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

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即是师资配置失衡,大部分优质教师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这是由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和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流失严重,很难在农村长期工作,特别是在最需要教师的边远山区,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民办教师在支撑。即使有的地方教师比较充裕,但是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者也很少。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差别是比较显著的,这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就可以在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上发挥一定的作用。首先,城市学校部分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到农村学校后,将自己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而指导、带动更多教师更快地成长;其次,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到了城市学校后,在任教以及同其他教师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能够很快提升自身水平,在互动期满回校后,也能够提高本校教师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压力。

2.提升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受到整个社会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教师职业同样也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行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其目标是使教师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⑥。1997年,我国开始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迄今已有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期间,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从不同层面和维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状况而言,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首先,可以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教师为了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获得新的成绩和认可,自然就会自我加压,积极奋进。其次,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教师互派活动的政策性文件中规定,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除担任足够工作量的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通过报告会、示范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农村学校教师传授先进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学校任教,除须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主动学习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按此规定,城乡教师都能够在互派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反思、研究和实践等途径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完善教师自身素质。

3.更新城乡教师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思考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引领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一种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有着对教育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设定,成为教育活动的思想先导。因此,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然而农村学校多地处偏远,教师囿于环境的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教育理念易陈旧、老化,束缚了教师的发展,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城市学校因各方面的优势,往往拥有较丰富和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这些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难以企及的,教师互派活动就给予了农村教师接受先进教育理念的良好机会。农村学校教师被互派到城市学校以后,接触面更为广阔,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得到升华,就是一笔无形的、宝贵的教育财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后,同样也可以在工作中发现不同于本校的特征,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

4.带动校际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三个要件,即硬件、软件、人件。人件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⑦;硬件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和器材等;软件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校园文化氛围等。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实现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共享,利于学校教育中“人件”因素的发展。当两个学校通过结队互派教师以后,两校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两校之间可以以此为契机,带动更多的资源交流与共享,也就是同时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如城市学校可以将更多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供农村学校使用,甚至可以对农村学校进行一定的资金资助,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两校还可以开展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教研等活动,分享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总之,通过教师互派活动,不仅可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交流与分享,同样可以带动城乡学校硬件与软件的交流与共享,实现“三件”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

五、实施“教师互派”的反思

一个政策的提出、实施以及普及和推广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期间,对政策本身以及政策实施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更加正确的认识。城乡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1.教师互派活动可能治标不治本

教师互派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仅是师资的问题,还有更多问题有待解决。国家对重点学校的投资倾斜、机会倾斜、招生倾斜、师资倾斜导致重点学校优于薄弱校,实行教师互派政策仅仅在小范围内解决了师资倾斜的状况,而其他倾斜则没有涉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初衷达不到理想标准,其效果可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了解决师资问题以外,必须同时进行其他教育改革活动,包括教育投资制度的改革、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改革、政策倾向的改革等等,只有各种改革活动齐头并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当然改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各部门共同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2.城乡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别

教师互派活动是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的双向交流活动,每所学校都会派部分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后,被视为学科专业骨干,在学科领域内能受到学校重用,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播新颖的教育理念,同时互派期满回本校后能晋级职称,所以,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会非常高。农村学校教师上挂到城市学校以后,在短时期内很难取得学校领导的信任,受到重用,因为学校要追求升学率,要追求教育质量,况且城市学校优秀师资力量丰富,不可能把重任放在农村教师身上。在城市学校无法受到重视是农村学校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3.教师互派活动过程容易流于形式

教师互派的初衷是均衡城乡师资力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区也制定了教师互派的政策文件。城市学校为了本校利益可能不愿把真正优秀的教师下派到农村学校,而只下派新教师或者相对较弱的教师,从而下派的教师质量首先就打了折扣。而下派的教师也不一定愿意或不一定有能力在农村学校做出成绩,只是作为晋级职称的一个砝码和工具,互派期满后,仍然回到原学校工作。有的学校迫于舆论压力,也不敢把优秀教师下派到农村学校,如2005年《海峡导报》就报道了“两校互派教师,家长缘何抗议”的文章⑧。其中城市学校的家长不愿学校将教师下派到农村学校去,理由是对新来的农村教师不放心,怕影响孩子正常学习,不利于孩子成长。教师互派不仅仅涉及教师的问题,更牵涉其他的利害关系问题,面对重重困难,教师互派活动可能仅仅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版

②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全文》

③互派教师学生?黑大与俄远东国立大学合作培养人才 省略/class_jyxw/view.cfm

④ 许金芳:《长兴实施城乡教师互派互学》[N].《浙江日报》,2000年11月14日(第10版)

⑤ 关于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校长和教师挂职任教的实施意http?//省略/ReadNews.asp?NewsID=677

⑥ 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⑦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第7篇

1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学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予以改革[21。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朝阳小学在教学理念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1建立教师博客,拓展教育平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除办公自动化外,还有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可用作教学参考[31。“微博”、“博客”等流行的新兴媒体,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无可替代的虚拟平台。为此,金坛市朝阳小学领导要求每位教师都需尽快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讨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随着博客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教师对博客的内涵日益加深,从认为其可有可无逐渐转变为爱不释手。博客既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橱窗,也是一个协作交流的平台。教师既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也可与课题组同事展开经验交流,还能与其他院校同行之间展开广泛探讨。目前,教学博客正以其“低投入、高效、立体、系统、易管理”等优点,为各类院校教学工作推波助澜。

1.2改变“单一灌输”传统模式,实施“教、辅、研”三位一体教学数十年前的课堂几乎完全采用“照本宣科,单一灌输”的教学模式[41,教师主动“发送”,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本无从谈起目。为改变这种状况,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着适应时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教、辅、研”三位一体教学法即是其中的成功方法之一嘲。“教”是教学中的首要工作,即“师者,传道授业”之说,但当今社会对“教”的理解已有很大程度的拓展。首先,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完成“教”的过程,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目的和学习方法,提出重点、理清脉络。其次,允许学生在听讲中当场发问,教师酌情即时解答。“辅”就是辅导学生,应“师者,解惑”之说。由于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上的局限,学生在自学中多易出现“学而不解”、“解而不深”,甚至于“解而有误”的现象。老师应及时予以点拨,精讲细析。“研”自古有之,但真正用于教学方面,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即深入研究教材及教学中各种现象的产生机理,充分发掘文献及实践知识的教育价值。如果基础教育工作者能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实施“教、辅、研”结合模式,并注意安排好三者之间的比例,则必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积极推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新课程持续发展核心的动力。一个定位准确、目标合理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10年7月份始,金坛市朝阳小学积极推进知书达理“校园文化建设”。所谓“知书达理”,逐字解释可理解如下:知:知道,懂得。真正的”知”,是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并可在生活、工作等多方面进行运用,从而达到一种良好效果的知:书:知识的载体,一种可以长久流传的知识传播媒介;达:到达,达到,知道。此字与”知“有异曲同工之妙;理:道理,礼貌。理是事物发展需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礼貌则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遵循的礼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渐形成的规范行为总称,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知书达理”即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公益活动,了解并深入掌握自然界的各种客观规律,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礼待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使各方面素质得以全面发展。金坛市朝阳小学实施“知书达理”校园文化建设以来,先后采用“知书达理好少年”橱窗展示,“知书达理”优秀学生校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对此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纵深加强与有效激励,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均有显著提高。“知书达理”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行,获得本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3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事务,是教学质量的根本基础,是教学秩序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金坛市朝阳小学注重从源头抓起,积极探索实践新的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3.1师徒结对,互惠共赢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针对青年教师、新教师较多的特点,采取“教龄长、经验足、品德好”的老教师为师傅、新青年教师为徒弟的方式,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取得以下成效:①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理论、技能、师德”得以全面提高,其中部分青年教师已成为校级或市级教学骨干;②因大部分活动具互动性,老教师在指导新教师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改进:③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将全体教师凝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④学校的良好教风、校风得以传承,有效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3.2开展“校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制度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学校开展“校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工作。每年举行一次“校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对于获得荣誉的教师学校将以教学立项的形式给予相应奖励。此外,在教科研管理方面,学校最近拟出台“立项课题”奖励制度,按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逐级提高奖励额度。这些激励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大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上至一个新台阶。

3.3建立约束检查机制,调动教学积极性仅有鼓励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在制度方面也应“刚柔并济”,使得教学工作方有张有弛、赏罚分明,保证教学秩序良性运行。学校制定了下面几条约束检查制度:①坚持教研组公开课教学制度。各教研组成员每学期均须进行公开课教学,由教研组组长主持,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公开评估。②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都要深入课堂听课,掌握一线教学情况,及时改进问题。此举对任课教师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与督促作用。③强化教务管理,坚持检查制度。学校教务部门定期对教师的教案及各班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并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调控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积极平稳推进。

第8篇

新课改小学教育基础教育小学生处于思想教育启蒙阶段,小学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标改革推行以来,冲击了传统的小学基础教育,小学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小学基础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分析

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关键。

1.新课改理念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贯穿整个新课程改革的始终。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代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国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2.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地表述了本次课改的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基础教育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隋娟.浅谈小学课堂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培养\[J\].商业文化,2010,(10).

第9篇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第10篇

近年来,国家拿出大量专项资金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各个职业学校除了积极在城市招生,也积极地深入偏远农村招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学习条件相对较好,较早地接触了计算机,部分已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对计算机相对陌生。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巨大的状况,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和问卷调查,分级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种困境。分级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在学生入学之后,根据一定的考核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结合学生的志愿,将学生编入不同级别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班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也可准予申请免修。班级级别不同,选用的教材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内容,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也可以完全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计算机方面的操作技能。在问卷调查中有80%的被调查者同意入学后进行考试,然后分级,成绩合格的可以申请免修,只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不管大家计算机基础软件的熟练程度如何,大家一起重新学习,重新再学一遍。分级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

合理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以致用的前提。教学目标应当尽量细化,明确指出每项技能应该达到什么要求,例如,对于汉字录入这项技能,应熟悉键盘,每分种达到80个汉字;办公软件Word排版操作,应能实现指定的图文混排格式。在学生的上机实践活动中,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布置目标明确的练习任务,任务完成后进行严格检查并打分。教学目标不但要细化,而且要与时俱进。

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技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保证。教学计划是一个教学指挥棒,它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开课的先后顺序,意义重大。但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甚至没有教学计划,因此,制订合理的计算基础教学计划是职业学校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考虑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的专业,区别对待。

适当地变换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是教学实践中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经验总结。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喜欢动手操作,而这也正是职业学校十分重视的内容,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教师动手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⑸完善评价体系是科学检验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有一个完善、高效、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一个好的评价体系也能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体系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平时做好学生的阶段性考核工作,期末要进行上机操作的综合测试和理论方面的笔试,阶段性考核体现的是学习的过程,期末上机综合测试体现的是综合的动手能力,笔试体现的是理论水平,只有三者按比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意义重大,搞好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做到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紧密协作。文章对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促进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作者:余朝霞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11篇

人们普遍喜欢用“半壁江山”来形容职业教育。这个流行的比喻暗示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教育就像必胜客的批萨拼盘,看起来是一整块,实际上由两个不同种类的大饼组成,职业教育成了普通教育的对立物。这一想法放大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实际上,在中国这两种教育形态的共同点要多于不同点。

2001年,教育部以极高的规格了一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把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难、繁、偏、旧”的课程内容、强调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课程评价等列为原有课程体系的几大罪状,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份文件当然没有讨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但它所列举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哪一条不适用于职业教育?因为当下的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它们所遇到的问题当然极其相似。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定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我不是什么课程专家,没有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一个全景式的评价或回顾,但仅以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和家长的视角就可以断言这次被称作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实践并不成功。首先,在每年一次的全国两会上,教育所遭受的批评总是最多,教育部所得到的满意率总是最低,如果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那些课程专家所称的成功的话,大概教育部早就成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部门了;其次,以我以及我周围的家长所见,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依然很重,学生仍然重复着延续了数千年的背诵、抄写等任务,大多数孩子在如山的题目前仍然遭受着极强的挫折感,这一切似乎都与十年前的那份文件所描绘的美好蓝图相去甚远。

如果承认这次课程改革并不十分成功,就可以想见,当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篇幅关系,只讨论两个问题。首先是关于课程内容。还记得十年前曾和一些中学老师谈过课改问题,他们都不相信课改能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课改根本不能实现它所宣称的加强“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诺言。在后来所见到的新英语教材中,人们发现最大的变化是多了一些姚明、因特网之类的新词。原来在课程编制者看来所谓的与生活相联系只是语辞的更新。杜威一直宣扬教育就是生活,在他的眼里,所谓的生活应是一种“联合生活”,即各种实际生活经验的总合。这当然不能靠一两个语辞的更新来完成,也不能靠给一些纯理论问题添加所谓的情境来完成,它需要的是我们对生活的真正把握与抽象。可惜,我们的课程编制者并未表现出足够的抽象能力。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课改的目标应该明确得多。许多学校在课改之初就提出要创设真实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成长。但这种教育方式却引起了用人单位的反弹:学校不可能有真实任务和真实情境,你们不可能培养出一出校门就能上生产线的劳动者。可以说,职业教育课改与普通教育课改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课程编制者把生活之于教育的意义简单化了,把生活经验本身当成了生活经验的抽象。当我们懒惰到直接把某种生活经验照搬到课程中来,这种课程就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重抵制。其次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基于生活实践,许多人把这次课改的不成功归因于课改与高考制度改革的脱节。但高考并非万恶之首。我们曾经认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因为大学太少,但现在大学多了,大家还是要挤着过;我们曾经认为学生负担重是因为高考科目太多,但减少科目之后学生依然很苦;小学一年级离高考还有4000天的时间,但学生仍然学得很累……

所以问题并不是高考这个选拔性机制,而是与之类似的机制成为唯一占主导地位的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方式。学生并非仅在十二年的学业结束时参加高考,而是在每一年甚至每个月、每一天都要经历一次小高考,每所学校、每个教室每天都上演着成功与失败的悲喜剧。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学校对教师、主管部门对学校也采用了相同的面向第一与最好的数字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必然会导致过程对结果的优化,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应试教育。这一问题在职业教育领域本不突出,但最近却有被强化的趋势。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不存在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但管理者的智慧总是无穷的,有的地方开始搞所谓的统考,更多的学校开始比较学生的考工一次通过率,有的地方开始把技能大赛的结果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总之要为数字化管理开辟新的疆域。同普通教育一样,这些做法将带来课程实施过程的应试化,即任务是否真实、技能是否实用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通过考试。所有的课改努力都将被考试这位武术大师化于无形。从基础教育课改看过来,我们发现职教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既然已经知道了问题,就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它们了。

第12篇

(一)学校效能内涵解析

效能,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1],效能有作用和成效之意。如果按此进行一般性理解的话,学校效能就是指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和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学校起到的作用越大,说明其效能越高。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对学校效能的定义显得多样化,比如荷兰学者希润斯(J.Scheerens)教授认为学校效能与教育品质有密切的联系,效能的概念是方法-目的的历程,应用在教育上,效能是经由教育方法或过程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2]。我国学者张煜认为学校效能指的是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的程度[3];孙绵涛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促进学校人员、学校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效作用[4]。台湾学者吴清山认为学校效能是指一所学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绩效,包括学生学习成就、校长领导、学校气氛、学校文化和价值、教学技巧和策略、教师专业成长,以及社区家长支持等,因而能够达到学校预定的目标[5]。香港学者郑燕祥教授则认为应从学校的内部效能、外部效能和面向未来的效能3种取向来理解学校效能[6]。不过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们在学校效能研究中更多关注的还不是其定义,而是对学校效能影响因素、有效能学校的特征以及效能促进问题的探讨。有关学校效能的研究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学校效能涉及学校的有效性问题;其二,有效能学校具有不同层面和侧面的主要特征;其三,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多种多样;其四,可以通过改进和改革来提高学校效能;其五,学校效能的促进是一个持续的改进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说,学校效能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校能够使学生在学业和其他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变化的方向与程度,目的在于借助这种研究并通过促进学校改进和学校发展使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并获得全面发展。

(二)课程是影响学校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效能研究的发端者科尔曼(K.S.Colema)等人的早期研究认为,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社会经济构成和学校中其他儿童的教育和社会阶层背景,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非常低,而且在学校条件中,与学生成绩关系最小的是课程和设备条件,其次是教师素质。在学校效能研究开展以来的几十年中,科尔曼的观点早已得到了修正,不仅学校被认为在学生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且也越来越重视学校效能发展中的师资、课程与教学等因素。单就课程及其教学这一因素而言,国内外许多学者都给予了关注和重视。我国有综合研究表明,在国内外学者或相关组织所注重的影响学校效能的多种因素中,课程及教学是学者们唯一都强调的因素(见表1[7])。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仍有更多学者在关注或强调影响学校效能的课程因素。美国教育学者乔纳森和詹森(Jonathan&Jansen)1995年在有关有效学校的研究中,指出学校效能研究应包括课程编制研究,即课程组织的有效方法研究。英国教育与课程学者凯利(Kelly)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课程理论与实践》中也阐明了一个观点,即:课程与课程开发对于教育效能和学校效能是至关重要的,并认为英国学校效能运动没有认识到学校课程本身是有问题的。凯利还进一步指出,教育供给的质量可以通过课程变革而不是管理效率的改进而得到提高[8]。我国大陆学者王道澍早在1992年所做的关于国外中小学效能型学校管理的研究中指出,效能型学校的组织特征可从课程设置角度来分析,且许多国家的研究报告都指出对于中小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而言,若想成为效能型学校,其课程设置更应该富有挑战性,更有悬殊;应该向学生提更深的问题[9]。这一研究不仅说明了课程在促进学校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其中涉及到课程设置或发展理念更为当前世界课程改革实践所证实。台湾教育学者潘慧玲在大量相关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于1999年也指出,影响与促进学校效能的因素包括7个,即:校长领导、行政管理、教师教学、课程、学校文化、学校环境、与社区家长的关系[10],可以看到在这里,课程也是影响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课程改革能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

(一)课程改革与学校效能促进之间存有密切关系

当前,学校效能研究的子领域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变革研究、学校效能评价研究、校长效能研究、教师效能研究、教学效能研究等。在教学效能研究中,往往会涉及到对课程的关注。不过,当前国际上逐渐形成的一个教育共识就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课程在学校教育及其改革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此,有关课程及其效能的研究应成为学校效能研究的一个子领域。把课程作为学校效能研究的子领域,这不仅仅是因为课程是影响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不仅仅是因为在课程改革与变革过程中,势必会要求或引起学校进行整体变革,以及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及其家长等的相应发展,还因为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存在,是整个课程系统变革与发展的过程。课程改革包括课程自身各种要素的革新与变化,具体说主要有8个方面:课程理念的改革(涉及大教育观念的变革);课程文化的改革(涉及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课程制度的改革(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政策等的变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社会科课程、理科课程、科学课程、外语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的变革);课程结构的改革(包括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设置方面的变革);课程管理的改革(包括国家宏观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内部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实施的改革(包括课堂教学、家校互动、教材等的变革);课程评价的改革(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自身评价的变革)。由此可以看到,课程改革是关系到学校教育方方面面变革的事件,它与学校效能促进或提升之间存有密切关系。

(二)课程改革与学校效能促进之间具有应然关系

美国学者帕斯卡雷拉(Psacarella)的“学校经验效应”理论模式认为,学校对学生的作用是相当复杂的,不能归因为单一变量,每个变量都对教育发生影响,而且各变量之间的影响结果也将反馈到主干路中去[11]。在学校效能研究中,由于更倾向以学生学习进步程度作为评价指标,同时也考虑该指标同学生学习进步相关的各类因素,因此学校的教育过程变量研究就成为学校效能研究中的一类重要因素。在学校效能过程变量的研究中,课程及其教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被加以强调。比如希润斯教授1990年提出的学校效能研究理论模型就特别注重考虑学校教育的过程特征,“根据教学内容和结构所获得的课程的质量”[12]被希润斯看作是过程特征里面学校水平层次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有研究指出,学校效能过程变量主要包括管理组织、教学过程和学校气氛3个层面的指标[13],其中“课堂教学”和“课程的设置”是教学过程层面认同度较高的指标。实际上,3个层面的各项具体指标囊括了学校运作的方方面面,和当前课程改革引领下的教育变革范畴具有一致性,这也说明课程改革与学校效能促进之间在理论上具有应然促进关系。因此,关注课程改革及其实践效果的推进,对提高学校的有效性将大有裨益。如果说,学校效能研究的最大目的是“让所有儿童都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激发每一位儿童的潜能,以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大批有用人才”[14]的话,那么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亦在于此。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效能的深入化必然会产生和促进学校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的学校效能研究还偏重管理领域,而立足课程领域,专门探讨课程改革会如何提高学校效能的研究明显缺失,因此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深化研究很有必要。

三、基于课程改革的学校效能促进策略分析

课程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改革重心。我国21世纪初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不仅从理念和政策方面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引导和思索,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平台。因此,在这种由于课程改革而带来的基础教育大发展背景下,探讨学校效能的提升与促进策略很有必要。下面从学校内部重要主体校长和教师以及学校外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应有行为角度来谈如何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

(一)校长:要积极发挥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当前世界各国中小学校长必备专业素养之一。因此,若想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必然要求其具有卓越的课程领导力。那么如何发挥与实现这种课程领导力呢?首先,校长必须明确课程领导的服务性原则。校长的课程领导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式“催化领导”,即它是一种使人们获得能力的服务过程,“校长帮助教师、学生和职员为了学校的利益和目的更好地行使职责,更有效地从事学校的工作和活动,并促使学校目标的达成,由此实行一种赋予能力式的领导”[15]。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上,校长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课程领导者,并继而发挥其课程领导力。其次,校长要积极创设富有意义的学校课程文化。校长不仅要在学校内建立起和谐的课程观,把握课程发展中的科技与人文、个体与社会、共性与差异等方面的关系,还要积极促进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的正常合理且积极的课程交往,使各方在张力平衡中获得发展,此外还必须关注通过那些以仪式、典礼、语言等形式存在的隐性课程来促进和发展学校文化。再次,校长要协助教师提升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的教学能力,包括促进教师课程发展意识的深化、支持教师创造性使用教科书、协助教师拓展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等。最后,校长要大力促进家校在课程发展中的合作。校长不仅要积极协助教师参与校外课程资源内容的开发和拓展,而且要吸引与促成家庭和社区对学校课程发展的积极关注和参与,真正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三大力量,使之共同为学生发展负责。

(二)教师:要努力实现课程的教学领导

格拉恩(P.Gronn)的分布式领导理论认为,在一个知识密集的组织中,如果不在组织成员中分布领导职能,要完成类似于教与学这样的复杂任务是不可能的[16]。为此,也有研究指出教学领导实际上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其主体分布对应着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教师[17]。课程教学是学校中最重要的教育活动,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主体,所以教师成为课程教学领导者不仅是理论之应然,更是现实之必须。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领导角色和责任,通过发展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激励自己成为教学领导者。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发展,特别是要注重通过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来督促和激励学生进步。再次,教师要能够与学生一起创造共同学习愿景。通过这种愿景的创造,使学生在充满互动、合作与发展活力的团体中学习,并致力于所认同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后,教师也要注重自身专业成长与个性发展,并积极参与教师课程团队,通过个体与团队的双重发展力量来提高教学领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