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8:0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风园林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后期施工;关系
1 景观园林规划施工的具体步骤
1.1 前期园林规划的勘探设计工作
任何一起工程建设都不是在想象和幻想下进行的,特别是景观园林建设,每一处风景都有自己独特的美,而有的是天然形成,有的却是人为修建。但不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期建造,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而构建出来,因此,要想建筑风格符合当前实际,就应实地考察该处的景观园林。
1.2 加强景观园林的独特性设计
一般的景观园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4大步骤:景观园林施工图纸设计、整体效果设计、初步规划施工方案设计以及总工程预算设计。对于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来说,他们在进行最初的景观园林施工图纸设计时,会将施工过程之中所运用的具体材料、材料的类型和数量等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地统计,然后根据投资者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确定施工图纸。
1.3 进行规范的招标
景观园林的工程招标,与其它招标目的是相同的,都为了选择出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施工团队的高信用与高效率三者兼备的承包工程建筑公司。然而在招标工程中不乏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选择了不论规格、水平还是质量都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建筑团队。因此,对于这些方面的工作人员该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严格把关投标选择过程,严厉批评打击不合法、不规范的投标行为,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个投标队伍,给予他们相同的竞争机会。而在整个招标过程中,标底是投标结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投资者需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上层负责人对申报材料要进行细致地审查。
2 后期景观园林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2.1 景观园林的土方工程
将自然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通过修饰的手段使其有机结合,将其改造成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风格的新景观就是当今景观园林工程的由来。景观园林工程由种植工程、土方工程、建筑工程所构成,而其中的土方工程是工程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供有力的施工依据,就需要利用高标图把重要地形地貌标注于设计图纸中。
2.2 植被造景
不论是古风版的传统景观园林,还是如今将自然与科技相结合的现代景观园林,植被造景都是突出其主题的重要方式,也是景观园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构建元素。植被的合理性搭配对景观园林的整体效果与质量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景观园林的独特性,主要是通过植被不同的形态特征和气味来展现,致力于用最质朴的本体将自然四季之美表现地淋漓尽致,因此,这类工程的主体对象就是植被,为了展示出与众不同,设计师要熟练掌握各类植被的生活习性,而日常景观园林的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植被的生长状况,积极做好护理工作。
2.3 硬质景观
景观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的运用非常普遍,如林间小道、广场、石梯等。科技的进步与审美需求的提高,使得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景观园林建筑中,据市场景观园林建筑材料的调查报告所示,天然鹅卵石等的石材运用需求量最大,很多景观园林之中都会使用硬质石材进行道路铺设,此举无疑提高了园林设计的档次及美观水平。然由于施工设计者片面追求景观园林的美观,忽略其鹅卵石之间的砂浆厚度,在经过日晒雨淋的洗礼后,鹅卵石小道的边缘部分经常出现鹅卵石脱落,砂浆伴着雨水冲走的情况。鉴于这样的情况,园林施工需要格外注意道路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伸缩缝深浅程度的合理铺设。
2.4 景观的照明设计
照明景观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照明灯,如树影灯、室外场地照明灯、泳池灯等,最难的一点就是在夜晚里展现出特殊的景观园林照明效果,并且与周围自然景色合理搭配。所以,施工人员在操作时,要根据周围景观合理安排灯光的色温及色调调配,综合考虑灯光照明效果。另外,让夜晚与白天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效果体验。
2.5 景观插曲
景观插曲的作用主要是让景观园林建设增添别样风趣,如观赏鱼塘、指示路标等都属于观赏的插曲,在自然景观里添加浮雕、石拱桥,体现古风感,与现代化建筑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性设计。注意细节性把握,像路牌与路线图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使得景观者对园林景观整体构造有所了解,所以,辅景观插曲设置地点的选择不可忽视,让它们能与周围环境的存在毫无违和感,进而增加现代化美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与后期景观园林施工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细节抓起,完善其缺陷,改善其不足,促进我国景观园林建筑行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风景园林设计;问题
引言:近年来,小区景观设计在许多方面出现了缺乏人性化的设计,主要表现于在实践中很少把眼光投向平凡生活细节和生活场景,很少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去探索和提高其生命活动的居住空间营造途径,因此缺乏对社会人性化的深层关怀。
1、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工业化、城市急速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目前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与真实的大自然生活渐远,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受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气的污染、水资源的紧缺、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问题,使人类感觉到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困难。园林景观设计的兴起,强调生态、自然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绿化用地或绿化率“缩水”
这是现在房地产业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种种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比如,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约占居住区总面积的60%,绿化率的标准不能低于37%,而不少居住区却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2.2绿化设计中忽略“以人为本”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3选用树种.花卉不当
居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由于居住区内居住楼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等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局部环境,且造园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置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居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
2.4滥用园林雕塑小品
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区内很普遍,在小区绿化中,如果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但我们可以常常见到,一些居住区内滥用园林小品,或者排成一行似展览会,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一致,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或者粗制滥造,毫无观赏价值的意境美。居住区内园林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
2.5各园林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及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当前一些居住区绿化忽略了这一点,更有甚者,盲目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结果使环境反而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对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
当然,有正确的绿化方法和措施还不够,要使已建好的居住区绿色环境得到长久的维持,稳定生态系统,还需要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提高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加强园林科学知识普及,成为居民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必要保障。
3、居住区人性化风景园林设计相关要点分析
3.1植物种植规划理念
根据社区生活的实际需要,结合社区居住人群的特殊要求。以老年社区为例,在其景观设计的同时,除了注意体现四季变化外,还应利用生态园林的优势,以“生态、保健、美观” 为原则,充分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作用,使老年人在室外长时间逗留健身的同时,不仅吸收各种植物所散发出的不同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气体,还能利用其他植物达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如此,设计就回归到了其最自然的状态并服务于设计本身,让其在科学的基础上显现无限魅力。
3.2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在参考实际地形基础后,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使景观设计在具有多种建筑风格的情况下,能够对所有建筑进行整合,融入景观设计的理念,自然地延续其统一的格调。
3.3合理的规划配置,体现自然美感
合理的规划配置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即质朴与简约共同打造的不凡效果及古风加现代元素的潮流信息,它们的存在是美感的自然营造和表现的基础。首先是质朴与简约的有效结合运用,质朴化环境是一种为了满足现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个性需求,以让人感悟到阳光、风、水、土地和动植物等这些环境中最本质的美好存在为目的,在实现住区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使文化与开放性得到稳固体现与发展的新环境趋向;这样的环境追求,配上简约的设计风格,便能经得起考验,永远不落俗套。其次是古风加现代元素的完美构思。它将古代高贵、典雅、古朴的设计元素或其思维方式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作品设计中摒弃冷酷的东西,学习古典园林的精髓,用最亲切、最自然的手法构筑居住区环境,就像现在的极简主义等设计风格能尽情诠释其设计的灵活风采。
3.4空间布局的人性化
环境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是由具体的人使用,所以设计必须研究人这个主体的需求。住宅区居民使用绿地的行为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锻炼休闲与交往活动;群体与个体活动;安静与喧闹活动;儿童、青少年、中年与老人活动。这几类活动常常交叉进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活动类型,使居民各得其乐,才能使“家园”的概念落在实处。
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开阔的草坪面积,开辟大量林下活动空间。在有条件的地方开辟人工草坪。插入一些“时隐时现”特殊意向的小品呈现一种向外的扩展性,亦或是显示面向核心的向心力,并在2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风景园林设计与大自然意志的融合,显示了视觉上的透过和物理上的分割这一对立概念的共存。利用这种手法 让社区环境更平易近人,也更具舒雅格调。给居住环境较高的欣赏价值奠定了基础。
3.5居住环境的文化塑造
住宅区是人的归宿。尊重与延续地域的历史文脉,使住宅区融入城市的传统之中,可以增强归属感,同时提供和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设计时,如果没有绿色环境而大谈文化、大建雕塑、或是只顾及人的活动空间,没有树木掩映的居住环境都不是理想的家园。
在现今社会里,商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化的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商积极寻找,甚至特地去塑造一些产品的附加值,以增加产品的价值,产品文化应运而生。对于居住环境而言,文化也是居民依靠的一个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的灵魂所在。
4、结语
总之,人性化设计的目标是要求以人为本,处处从满足小区居民的切身需求出发,完善我们的方案,体现景物的视觉性与观赏性。同时,理要顾及小区居民的心理情绪,充分体现地区的特色与文化,满足人们对生活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丽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几个要素的探讨.建筑知识,2001(2):19-20.
[2]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科技,1998(10):5-7.
关键词:园林建筑小品;配置艺术;构建艺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的富足使其逐渐向往更高的精神追求。园林建筑小品不仅仅局限于功能的突显,还被赋予更高的艺术期待。如何在园林建筑小品布置构建中融入更多的艺术色彩,在确保功能性的基础上突显美观性,成为当前各园林设计者探讨的热门话题。
1 园林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艺术
1.1 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植被的生长具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设计人员在配置植物时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季节园林景观想要体现出的不同艺术气息,以选择植被类型、确定配置地点。植物象征着无穷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将其装点于象征着人工之美的园林建筑小品中,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使略显生硬呆板的建筑小品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切合园林意境。
1.2 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的配置原则
设计者在园林建筑小品中搭配植物不仅是为了体现其美化功能,还需要其与园林主题交相辉映。对此,设计者在挑选植被种类、确定具体的配置位置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判断该植被能否进一步烘衬出建筑小品的设计内涵及其希望为游客营造的氛围与意境,恰如其分地将植被点缀在建筑小品之中,使2者相映成趣。
2 园林建筑小品各景观的配置艺术
2.1 园林长椅的配置艺术
长椅是园林景观中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其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休闲小憩场所,以满足其驻足观赏的需求。通常情况下,长椅会被设置在幽径两侧、花坛边、建筑旁,能为游客提供便利,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建筑小品之一。设计者在配置长椅时,应当充分考虑其与周边景观的相融性,不论是颜色、样式、材料都要与周边景致相得益彰,不能过于跳脱,产生违和之感。我国园林中较为常见的长椅材料为石料与木料2种,石料材质的园椅多以圆墩形或长石板型为主,部分配以相同材质的石桌,充满中国风情;木料材质的园椅则设计成带椅背或不带椅背的镂空长条形状,供多人同时休憩。铁艺的长椅在欧美国家的园林中较为常见,符合其建筑风格。
2.2 园林灯盏的配置艺术
灯盏也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建筑小品之一,能在白天起到装饰作用,夜间发挥其照明功用,为游客夜间游园提供便利。设计者在灯盏的构建过程中,应当以灯盏光源覆盖面积、照明亮度、耐用性能等因素为基础,尽可能选择造型精美细腻,或体现时代特色、或传达古朴风情的园灯装点于园内小径处,使其与整体格调相互映衬、相辅相成,让游客体会到“处处皆景”之感。
2.3 景墙的配置艺术
园林内的景墙常以围、遮、透等手段起到隔离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使园林层次感更鲜明、意境更深远。设计者在景墙的配置过程中,应当以周边景观为参考,使其自成一景,构建出和谐之美。景墙使用的材料、设计样式都需要迎合周边景致、符合园林主题。如,古典园林的景墙多以石料或木料为主,配以雕花、镂空,古朴而自然,流露出一丝古韵古风,与扬花垂柳相映成趣,庄重典雅中不失柔和随性;若园林为现代风格,则可以采用黑白或金属感较强的元素,利用流畅简洁的流线型线条划分出不同空间层次,大方美观,简洁明了。
2.4 栏杆的配置艺术
栏杆作为一项安全设施,能有效确保游客在观景游玩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失足、跌落险情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栏杆与景墙一样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划分功能,为园林管理者规范游览秩序、隔离安全与危险区域提供条件。栏杆的设置需要讲求适度原则,尽可能满足游人的游览需求,在与周边风景相融的同时考虑到坚固耐用性,以实用性、安全性为主,美观性为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融入艺术气息。
2.5 雕塑的配置艺术
多数园林中都配有雕塑,设计者在引进雕塑作品时,应当切合园林主题及表达意境,选择相关题材的雕塑作品,切不可为了营造人文气息而盲目添加雕塑, 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通常情况下,雕塑会被放置于标志性建筑旁、花坛中央等位置,美观而醒目,以铁艺、混凝土浇筑居多。若园林为现代化风格,则可利用抽象的线条构筑;若园林为古典风格,则可以配置造型古朴、别致的雕塑或直接使用天然的景观石或人工假山装点其间。
2.6 功能性基础设施的配置艺术
展览牌、电话亭、候车亭、果皮箱等都归属于园林功能性基础设施,是其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类功能性基础设施以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为前提,能进一步表现城市的人文内涵,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设计者需要在确保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其融于景观中,如在森林公园内建立树木造型的指示牌及木质结构的电话亭、在儿童乐园或游乐场内安放卡通图案的果皮箱等,尽可能迎合园林的性质及主题,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3 结束语
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小品能为园林建设添光增彩。本文从长椅、灯盏、景墙、栏杆、植被等建筑小品出发,探讨其在园林中的艺术配置及表现手法,为我国园林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龚,王立君,黄涛等.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风格协调问题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
[2] 相静波.园林建筑小品与构景要素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5).
[3] 贾红艳.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用途[J].山西林业,2009
(5).
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绩的她,却在朋友和家人的不解中放下一切,回到家乡从头开始,只因对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只为心中那份美丽乡村的田园梦。
追求美的“不归路”
金晶1986年出生在安徽寿县保义镇,家中有两个哥哥。父母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原因,做了地道的菜农,母亲还兼做赤脚医生,一家人生活清贫。金晶的爷爷曾是乡里的私塾先生,金晶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在地里一边种菜,一边看《三国演义》,受爷爷的影响,她5岁就开始学习毛笔字。家人每天在田里辛苦劳作,播种育苗,小金晶耳濡目染,对土地和植物有了深深的喜爱和感情。她和小伙伴们到处玩耍,采花爬树,摸鱼捕虾,在大自然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后来,金晶的父亲贷款买了一台碾米机,帮村民打米赚点钱,接着又贩卖粮食,几年内就开起一家面粉厂,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可随着同行竞争越来越多,生意渐渐不好做,一次,金晶家一大批粮食被扣,损失了好几万元,父亲不得不变卖房产抵债,赔光了所有钱。家道的起落让金晶变得比同龄人早熟,也更坚强独立。
高二时,金晶在同学那里看到一本昂贵的精装杂志,被其中唯美的家居布置和园林设计深深吸引了。她沉迷在美的意境里,清楚意识到,自己想做的正是与创造美相关的事情。金晶马上跑去问老师:“我想学设计,怎么才能学设计?”老师说:“那要先去学画画。”
金晶四处打听哪里有绘画培训班,立即去报了名。可她开始学画才发现,画画所用的纸笔工具都很贵,家里付不起这笔钱。就在金晶一筹莫展时,她看到培训班里有的同学把画纸夹好就出去玩了,根本不上课,就对这几个同学说:“我帮你们画吧,这样你们放学回家也能交差。”几个同学欣然同意。
想报考设计专业,金晶还必须从理科班转入文科班,当时她的成绩在文科班只能排全校倒数第一。4个文科班的班主任都不愿收她,金晶默默地对自己说:“做事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完。”她坚定地将课桌椅搬到文科班最后一排的角落,放下自尊忍受嘲讽请教别人眼中的“”问题,废寝忘食抓紧每一分钟用来学习,拼尽全力换来的,是成绩的飞速提高。
2005年高考,金晶以专业课安徽省第一名、文化课超过分数线100多分的好成绩,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金晶欣喜若狂,她庆幸自己这么早就明确了想要走的路,这让她在未来遇到任何挑战都能无所畏惧,甘之如饴。
进入大学的金晶更加努力,从早到晚待在图书馆里,被同学们戏称“图书馆长”,每次作业她都完成得精美而详尽,以至于后来所有同学都直接拿她的作业本来复印。南林4层的图书馆简直就是植物的乐园,那些曾经熟悉的或者未曾见过的植物,不但有了更多维度的呈现,也有了更奇妙的联系。金晶非常认同老教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园林跟饮食跟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园林设计是生动的,是充满传统美学和烟火气息的,金晶的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建一座自然生态的美丽农庄。
与国际大师同台竞技
金晶读大三时,参加了上海青浦区政府举办的“中央公园概念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备赛过程中,她大量翻阅古典书籍,从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纵情山水,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中找到灵感,把淀山湖水巧妙引进滨水公园区,人文又生态化,并以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用古琴演奏的《流水》为主旋律,将公园与滨水区域完美牵系融合,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都市生态滨水公园。这件名为《曲水流觞》的作品,在全球顶尖景观设计事务所和著名设计师递交的580幅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入围。
在随后的鸡尾酒会上,金晶见到了一同参赛的上海新天地和杭州西湖天地设计者本杰明・伍德、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者雅克费尔叶、香港设计师陈幼坚、中科院院士郑时龄老先生等国际知名设计大师,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让金晶受益匪浅。
2009年,即将毕业的金晶决定去中国“设计之都”深圳闯一闯。父母担心她一个女孩子要走那么远,犹豫不决,但金晶坚持要做出好设计就要去设计产业最发达的地方。
同年底,金晶从南京坐火车来到深圳。走出深圳西站,下着小雨的天气已非常寒冷,金晶没有带伞,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雨中异常凄凉。可她来不及伤感,因为身上只带着2000元钱,她不敢住旅社,她需要马上有一份工作。金晶拖着行李来到麦当劳,立刻上网找工作。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金晶联系了十几家设计公司,只有1家同意让她去面试。金晶马上查到具体地址,对着电话说:“请给我半小时,我马上赶到。”说完她立刻打车赶往那家公司。在公司楼下,金晶将行李寄存在保安处,只拎着电脑上楼,她要给公司留一个有准备的干练印象。公司新成立了景观设计部门,金晶顺利留了下来,并成为部门的方案主创。
有一次,公司接到一个山体别墅区景观设计案。金晶加班加点反复修改了1个星期,却始终设计不出山体景观的层叠感,老板对方案很不满意,说了一句:“你是不是没有见过别墅区?”一句话点醒了金晶,设计师不是简单的绘图员,光凭想象设计不出精致而人性化的细节,必须尽可能地多读书,多走路,多看世界。此后,金晶通过同事介绍等,跑遍了各类有代表性的设计园区,并且有了要去设计更具国际性也更多元化的香港游学的想法。
2010年初,在公司年会上,金晶幸运地抽到了3000元奖金。第二天她立刻去了香港,直奔香港大学,走进建筑学课堂。可是香港大学授课是粤语英语相结合,金晶无法完全听懂。尽管如此,金晶依然觉得不虚此行,因为她接触到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此后,她更加注重提升英文水平,完全通过自学,很快就可以阅读纯英文的设计专著了。
其实一直以来,金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崇尚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2011年底,金晶辞去工作开始独立接设计案,后来又和朋友合开了一家设计公司。可她发现,自己的设计思想总是难免受到客户的干扰,便萌发了回家乡创办能够完全展现自己设计理念的实体产业的念头。
然而,金晶要放弃在深圳已有的公司和高薪,朋友们无法理解,父母更加反对,母亲甚至说:“在大城市好好的,回家多没出息!”金晶竭力说服家人:“你们相信我,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2014年,金晶放弃了在深圳的一切,毅然回到寿县保义镇,她要在家乡实现那个一直存于心中从未离开的、建一座自然生态农庄的梦想。
每株植物都有独特“二维码”
走在家乡熟悉的土地上,金晶深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生态体系中,个体、群体或物种间相互关联,没有谁是完全独立的,一事一物皆环环相扣。一花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在她看来每一株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值得我们用心对待。
金晶按照心中蓝图,首先签下近60亩的土地,依循大自然法则,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将多种植物按照科学方法间隔种植,并且绝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物。当地的很多农民无法理解金晶的做法,议论纷纷,“不上化肥哪有产量?”“不打药,菜还不让虫子吃光了……”金晶笑着说:“植物之间也是有‘友情’的。”她耐心地解释:例如豆科植物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气,其本身就是天然的肥料;而甜椒、香菜和小茴香都是芳香类植物,可以释放出特殊的香气来驱赶部分害虫,这样在一定空间内的植物一方面解决了氮肥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害虫问题。如此一来,这些植物的生长空间就会健康稳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态”、“有机”。
在金晶生态农庄的规划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生态餐厅,餐厅的食材全部采用农庄自产的健康作物。金晶系统研究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她认为很多菜的搭配和烹制都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就算是家常菜亦是如此,比如河虾为什么要和韭菜一起炒?因为虾性寒而韭菜是发物,两者中和后就不会伤胃。金晶相信,只有尊重并懂得饮食的文化和来历才能做出好菜,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绝对比想象中更加具体而深远。
金晶的生态农庄有一个茶厂,生产纯手工制作的无污染茶叶。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金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互联网+美丽乡村”的市场定位,通过线上广泛营销和线下目标群体“一对一互动”的方式,将好东西推广给更多的人。
女儿每一步的努力,母亲都看在眼里,先前的顾虑和担忧烟消云散,她不但渐渐理解了金晶的选择,还以实际行动支持女儿。每当集中发货时,母亲就积极主动地帮着金晶一起打包发货,家里的其他人也被感染和带动起来,都全力支持金晶的事业。
对于农庄的建设,金晶不强调规模而是更注重精细。资金不充足,进度缓慢,金晶觉得这些都没关系,正好可以稳扎稳打。一些财力雄厚的投资者看中了农庄未来的发展潜力,纷纷要求注资,但都被金晶委婉拒绝了。因为一旦其他资本参与,就会有快速资金回报的要求,这势必会对农庄发展的方向进行干预,而金晶并不希望这样,她要“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在打造农庄的同时,利用自己所学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是金晶的心愿。田野里到处生长的在村民眼中一文不值的“洋生姜”,具有防治糖尿病的功效,金晶带领村民挖出来腌制好,在网上1年就卖出几万斤,增加了农民收入。金晶指导村民们种植红秋葵、红生菜等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菜能卖钱,金晶还回收种子,到了秋天通过网络卖种子又有一笔不菲的收入。田间地头的空地上,金晶让农民们种上花卉,开花后摘下来制作成干花,卖出比鲜花贵得多的价钱。金晶还调制精油,制作纯露,加工后的农作物利润大幅提升……金晶计划5年内,让全镇一半的家庭年收入增加5000元,而这些钱只需要乡亲们工作两三个月就可以赚得。
论文摘要:日本现代景观的展示模式有古典景观控制下的现代呈现一说,其发展路程既传统又现代,在世界上独具特色。本文从其城市景观设计手法的多样性角度切入,从社会人群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空间的关系考察景观设计的多维动态,根据日本景观设计的人文、地域特征,结合景观设计面临的发展态势,分析其城市景观道路发展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当下面临的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与前景,整理出相应的设计经验并拓展新的思路。
一直以来,日本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城市文化传统内涵的保留,及至今日的传承与延续,都有其独到之处。在都市名城保护,都市圈产业计划,交通规划等方面,其本土设计师的景观方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对单纯抄袭西方模式的超越,形成了地域风格鲜明的发展模式。而现今国内的城市景观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多维模式发展激烈碰撞的境况,我们也许能从日本城市景观设计手法的多样性作为切入点,在追求具有都市情趣的环境景观之余,与当地的特殊地理风貌加以联系,创造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环境景观。
在日本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下、地面、空中三个空间层次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景观的纵深感日益加强。为塑造形式更加立体,内容更加饱满的景观空间,立意和手法都备受考量。具体深入到其景观案例的设计理念,我们能根据其多样性的设计手法,得到不少经验与启示:
一.突破传统的材质搭配与空间互动
从日本传统景观设计中强调受众的感受入手,通过平面、立面景观互动概念的提炼并与之相结合,并在现代景观设计融合人与空间的交互性,相信会有不俗的景观设计效果。
例如日本出云地区交易中心及站前广场就将这些元素很好的串联起来。此现场景观的主体由数学计算得出的多边形组成,每个模块切割成了3x4m的三角形,基地上有两组主要装置:绿草坡,黑钢表面和不锈钢镜面组成的的焦点“单元”以及12根白色“声柱”杆件。
首先,草坪模块形体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布局,上升到空间的三维视角。三组不同材质的“混搭”尤其突出了视觉效果,草坡的自然亲和力,黑钢的冷峻时尚感,不锈钢镜面对环境和人群的反射效果,轻易的抓住了眼球效应,使行走成为一种视觉享受。其次,12根白色“声柱”杆件能制造出微妙的流水声,替代了实体的存在,充分挖掘出材质多样性的搭配与感官互动效果。材质的巧妙搭配不仅提供了有趣的人、景互动的空间范例,也形成了极富创造性美的视觉享受。设计者将景观的感受主体,表达主体等综合信息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作为设计的表达核心,这种有效的设计手段将大大提升景观的艺术魅力与互动作用。
二.感官与环境的相互促进
在当今综合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单一景观空间关系的设计已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包括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地探求新的研究领域,挖掘地域特色,提升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充分展示、组合物体与环境特征,从而控制人对景观环境的感知与想象。以满足绝大多数人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着的意识形态与行为要求。从社会心理、行为投射的角度看来,城市景观正面临着越来越综合的考量与考验。
府中市美术馆前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通过感官体验并进一步延展到精神层面享受的景观设计案例。此案例通过不同材料的延伸效应来重点突出感官效果,首先在材质上采用经过筛选的铺地纹理和颜色,用凹槽的模式来反映光影的变化,深色的石块与安息香等植物的花朵取得材质上的视觉对比。其次,排水设施则被设计成了乐器般的效果,三口水井在雨天能奏出美妙的雨水滴落般的音乐。作为景观设施中重要的互动部分,游人能够停留在每株安息香的周围,或遵从自身的感官体验,或陷入自我冥想,很好的拓展了景观环境的感官效果与联想空间;突破了景观本身的独立性、局限性,使环境主体回到参与和体验这一关系,并深化二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出更紧密,更有影响力的纽带。这就更好的解答了从物质的创新组合,到环境氛围的创造,进而影响精神层面的一种有联系、有变化、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三.设计结合自然
麦克哈格在其代表作《设计结合自然》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割裂的依赖关系,对气候、植被、城市、乡村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合理的利用途径。因此在每一处地理环境中,设计者都可以通过该地区固定而特殊的气候条件联系到景观设计的核心。如日本琦玉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因此琦玉新都心榉树广场就以“空中之林”为主题,日本园林设计师佐佐木叶二结合自然植株的四季变化创造出“变幻的自然与人的相会,新都市广场”。设计者力求为钢筋水泥丛林城市中生活的都市人创造出能够亲身体验大自然变化的场所。这个设计从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出发,用原本我们习以为常的季节变化作为激发点,引导人们回到生活的细节,体味四季交替的自然之美,体味晨露,朝夕,花开,叶落。这就是设计结合自然带来的人与环境的巨大共鸣。而作为城市环境的规划者、创造者,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宜人过渡,设计核心的准确把握,设计带来的综合信息将直接建构出人与环境的直系平台,并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炼古绎新——提炼古风,演绎今景
日本景观的发展受其传统造园的影响深刻,他们既善于挖掘自然的精髓,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呼应与紧密关系。作为强调本土特征的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师将考虑更多层面的干扰因素。而只有当城市景观设计与社会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结合时,当人们表象的与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得到积极呼应时,城市景观设计才能得到人群的认可与积极的反馈。
例如今治国际饭店中庭“瀑松庭”,就是一个以濑户内海为主题的庭院,提炼传统造园手法,并对材质挑选形象化,用黑松和流水构建“动”与“静”的空间主题,既还原了日本传统造园的冥想空间,释放身心,又配以流动的跌水,融入对生活哲理的领悟。吸取传统手法的精髓并进一步演炼,从演绎手法到表达深度,这是景观设计师对继承传统表达敬意的方式之一。正是通过这种对传统精神内核进行新的手法演绎与信息还原,地域设计的传统才能得到传承,发展路程才会不断收集、过滤、提升新信息带来的优化与进步。
综上所述,除了继承传统景观设计手法外,现代的景观设计师不仅仅从视觉效果,还常常以听觉,触觉,知觉等多种感官互动的手法来演绎城市景观。通过这种手法创造城市景观的美和情趣往往带给人们更加愉悦的环境氛围;而情景交融的景观手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立体化的城市景观设计思路。这就为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及其未来发展模式提供了客观的借鉴与思考,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层面人群、不同气候特征强调设计的合理性,做出景观设计的韵律美,做好城市景观设计的加减法。从而促进我国城市景观在继承与创新过程中的多维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造园书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日本最新景观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美)约翰.O.西蒙兹 著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沙永杰著 “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芸著 都市计划与都市发展——中外都市计划比较 东南大学出版社
[6]谭建华贺冰/译 场所与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景观设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