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世界史

初中历史世界史

时间:2023-08-17 18:0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世界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世界史

第1篇

关键词:初高中;世界史教学;初高中衔接;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94-1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为基本结构,以中外合编的专题历史为课程体系,这样就把世界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大大凸显出来,使之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使高中新课程得以在比较合理的平台上顺利进行,从做好初高中课程整体衔接的目的出发,实施初高中世界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措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

一、适量填充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

目前解决新课程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合理衔接问题,只能从现实状况而不是理论出发。 最实用主义的作法是:在初中阶段做一些“头疼医疼”的补缺,使之有较为丰满的血肉,在相对宽广而稳固的初中基本知识平台之上新高中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

补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某些“关键”内容。所谓关键内容,不但在历史上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使初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对完整的世界历史全貌,而且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如,由于俄国的中古社会在初中涉及很少,在高中的政治专题史中也没有任何铺垫,所以十月革命的出现显得陡然。 另外,在初中阶段丝毫没有涉及中古俄罗斯,但是在高中选修一中设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专题,而且是占有几课时的专深问题,跨度便自然显得过大。另外,从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来说,在初中阶段的世界历史中是应当涉及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历史。

第二类知识点的补充是从地区平衡的原则出发。2000年以来,出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对亚、非、拉美历史越来越不重视,如古代非洲、美洲概况、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战之后出现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内容在初中课标中被全部忽略,这显然对理解高中课程中相关的中外合编主题非常不利。1986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列有古代非洲、美洲概况的知识点。据此编写的教科书在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介绍了古代美洲三个文明中心。虽然言简意赅,但是简要勾勒出西方殖民主义者到来之前的美洲历史。补充这样的知识点,可以说有一举多得之效。

第三类知识点的补充,纯粹是从国情出发,反映中国特色。中国是亚洲大国,需要更加重视亚洲历史和周边国家的历史。与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相比,我们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历史的忽略相当明显。以韩国2000年历史教育课程为例,其特点是对亚洲文明、特别是邻国文明的高度重视。比如在小学社会科课本中有关中国的篇章有24个,其中用近85%的篇幅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力图说明中、韩、日在历史、文化、风俗方面的相似和相互影响。在初中社会科初一、二课本中的约300页内容中,有近60页专门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亚洲古代史、近现代史部分的3个单元中,都首先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无论从地域、文化,抑或现实关系讲,中国与朝鲜半岛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对朝鲜半岛古代历史完全忽视,从历史的相对完整性和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来讲,应当说是较欠考虑的。

二、建构初中世界历史框架体系

在如何选材以及比较全面反映整个人类历史的问题上,世界历史教材选材方面往往有某些独特要求:第一,要以世界为一全局作综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忽视各族、各国、各地区人民对历史总体的贡献;第二,如何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问题,文明常常是多中心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现象的复合,常常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洋为中用,欧美国家初中世界历史课程标准也有可借鉴之处。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对初中世界历史教育相当重视。美国从非常低龄的幼儿园起,就开始设有最基本的历史教育。美国的《幼儿园到四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为什么要加强世界历史的教育时指出:“今天的学生比已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更要全面了解拥有不同于自己的观念、制度与生活方式的多种文化、多种文明的人们。 从均衡的、兼容并包的世界历史中,学生可获得对世界的许多文化和他们共有的人性及共同问题的正确评价。学生可以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他人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特别重要的是,理解了世界诸多文化的历史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需要的相互宽容、尊重和公民精神。”认真琢磨美国的世界历史课程标准时,我们的确发现它对世界历史“均衡”“兼容并包”选材原则的严格遵循。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学一直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历史是“副科”,上课,可上可不上;学习,可学可不学。即使是学习,也是死记硬背。新课改的到来,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生命。但是,在我们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理解上的肤浅,认识上的错误,致使教学中出现重表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的情况。笔者就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虚假繁荣”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抛砖引玉。

一、合理地处理新课改和传统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在我们推广和实践新课改的进程中,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辩证关系是需要我们着重考虑和处理的。

首先,新课改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创新。我们既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和梳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哪些传统思想和方式是顺应时展需要,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哪些思想和方式又是不能适应国家教育改革新局势,停滞不前的,高耗低效的?哪些是对培养新世纪全面人才有帮助的?哪些又是阻碍教育发展和革新的?而面对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如何改革呢?面对新课改的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优势,我们又该从哪儿开始革新,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发展,又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改革的成效呢?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学习新课改观念的优势,又要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在遵循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原则,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目标下,转变观念,创新教法,革新学法,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新课改的理论前瞻性与现实操作的矛盾。虽说思想指导行动,但是现实环境的局限性与思想观念的无限革新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矛盾性,正是广大师生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笔者认为,在革新的大环境下,我们不能被潮流冲昏头脑,不应只是一味地要求创新,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在教学中,既要融合新思想、新理念,又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历史教学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在理念的指导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把创新理念与个人的教学行为融为一体,应用在教学中,解决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过程、情感目标并重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以往传统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要求和关注度比较高。但是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在三维目标中,更加注重后两者,一味的个性,而忽视了基本知识的传授。例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甚至不讲,一开课就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从表面上看来,学生是参与了教学,既体现了主体地位,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构建,课堂的氛围也是热闹非凡,但是学生因为缺乏历史基础知识,缺乏历史具体感知,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无法深入地展开讨论,教师和学生都会处在较为被动的状态,小组合作也无法取得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全面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过程、情感目标并重。

其一,知识目标,既要充分地组织历史知识教学,准确地把握教材结构和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和恰当的深化,还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转化,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结构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其二,过程目标,一方面教师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历史教材,思考并探究,进行思辨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培养智能。一方面是要转变教学的重点,应该将以历史过程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为以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的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联系历史,在教学中谈古论今,发挥历史教书育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明古,鉴今,明礼,懂理;其三,情感目标。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中国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世界史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中国史对于学生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明显要强于世界史。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落实不够,教育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情感目标的实现。

三、保证教学重点,提倡多样化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改中一改以往的“流水账”式、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提倡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在历史教学中,不乏一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豪情壮志的历史人物,很多教师为了顺应学生的喜爱,设计历史情境再现,指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编演,学生们演得嘻嘻哈哈,虽然课堂氛围活跃,但却内容单一,形式单一,这个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也没有想要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学生在经历了这一环节之后,除了嬉笑之余的愉快心情,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也是很多教师因为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在教学中经常会犯的错误。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有些教学活动只是教学形式的点缀,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是教学的中心和重点。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2011(02).

第3篇

在泡桐树中学的课程体系中,初中历史隶属于“初中人文与社会领域”,为学生必修课。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学习部分和游学部分。在课堂教学部分,初一到初二四学期每周为一课时,初三每周为两课时。在每学年的选课时段,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学科班级。正式开课后,学生需要到历史学科教室进行持续1学年的学习。课堂学习之外,我校整合与利用成都地区和周边资源,设置游学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小学段内实施,每位学生三年内要选择4个游学课程,而历史是游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的自主开发

在泡中课程整体规划之下,历史教研组对初中历史课程做了如下的自主开发。

(一)重视学习环境,以教室建设开发课程资源

走班制下我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室。历史学科教室在国外的历史教学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设施,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建设历史学科教室时,我校历史教研组将历史学科教室定义为一种课程资源———通过建设历史学科教室,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必要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梳理出建设历史学科教室至少要遵循学科性与活动性两大原则:其一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其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活动的空间。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学科教室进行了如下设计。1.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追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在教室门上粘贴了两幅卡通画,上有两个问题,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通过设置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所探讨的是人类的过去,而学习历史重在以史为鉴。2.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提供历史学习工具为了创建历史学习情境,一方面在教室摆放了历史地图、历史模具或文物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实物;另一方面在上课前会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浓浓氛围。此外,历史学科教室中设有历史图书角,张贴有中国古代朝代表、中国和世界地图等工具,以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3.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展示空间在教室的后方和侧面设有白板和软木板,用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其中后方白板为定向展示区,分为“历史上的今天”“我们的历史”和“历史故事”等板块。而教室侧面的软木板上是自由展示区,多用于展示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的成果、课后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等。

(二)编制学习任务书,促进历史课程校本化

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历史学习任务书”的呈现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开发。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衔接初中会考与高中课程,整合教材内容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以时间为序,按中外历史主题分别编写的,初一为中国古代史,初二为中国近现代史,初三为世界史。成都初中会考考点模块分布是:中古史(初一)17%,中近现代史(初二)28%,世界史(初三)50%,成都史5%。鉴于此,在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以课程标准和初中会考要求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最后于初三上期完成教学内容,为复习争取了大量的时间。高中历史必修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思想文明史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内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联系古今,贯穿中西。而成都初中历史会考在近几年特别重视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鉴于此,在编制新课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注意将古今中外知识进行对比,分政治、经济和思想三大模块,按专题重新编排内容。2.强化历史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某些学习内容的呈现上比较松散,重点不够突出,学生比较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在编写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做了如下调整:(1)按时间顺序,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梳理该部分历史大事件,方便学生宏观掌握历史大势;(2)每学习主题编订“单元概述”,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梳理本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3)调整顺序,将相关性强的内容编排在一起。比如在处理七上第5课“春秋争霸”、第6课“战国争雄”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时,我们将三者整合为一课,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作为百家争鸣的背景来处理。3.大量补充历史资料,还原历史囿于学时,在历史课堂上对很多知识都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就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够有趣,慢慢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鉴于此,在编制学习任务书时,我们设置了“课中链接”和“课后延伸”两个板块,补充大量有趣的历史资料,尽量多给学生事实性知识,还原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历史概念。比如在学习“”这个历史概念时,我们补充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全民炼钢铁”“小麦亩产八千斤”等回忆性资料,让学生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多方面地了解的相关史实,继而形成对“”的科学认识。

(三)立足课程标准,开发历史游学课程

史料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游学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史料,了解课本之外的实实在在的历史。然游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史料甚多,如果任由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有所收获,故此游学课程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泡桐树中学游学课程目前已经开发了西安、广元、重庆等六条路线。历史教研组对游学课程的开发有以下步骤:第一,游学踩点,发掘和选择有价值的资源。第二,立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每个游学景点的学习目标。每个景点至多三个目标,尽量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以碑林为例,该游学点的学习目标被定为:1.通过了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李小孩石棺”等碑文和文物,理解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2.观看拓片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制作工艺;3.欣赏碑文书法,感受书法之美。第三,在游学景点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精选资源,制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至少涉及历史史实、历史原因和历史评价等三方面,其中须以历史知识为基础,而此三者的比例关系可根据学生年龄等情况进行调节。此外,制定学习任务时,建议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手和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管理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第四,设置评价标准。游学不是游玩,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监测其学习情况。由于游学课程的开放性,评价标准设置应模糊化。评价的内容为学生一整天的表现,学生需在每晚的总结分享会之前将游学手册交给辅导员。

三、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开发的反思与设想

第4篇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观点、范畴和方法,这三者的统一体被称为“范式”。史学研究的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是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研究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受此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也按此范式来编写。简言之,就是世界史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以民主革命史(包括史和史)为主,加上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必须承认,在革命年代,从事和拥护革命的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迪,“阶级斗争──革命史”的史学研究范式满足了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功不可没。但是,现今,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早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若仍完全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高中历史教材,让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显然就脱离社会需要和落后于时代了。

第5篇

一、初、高中历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

1.教学目标

初、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均包含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注重结果和过程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等方面的理念。但高中历史明显有进一步的提高,增加了“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等理念。同时,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方面,梯度要求差异较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历史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历史则要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高中历史侧重于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均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放到了首位。初中历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高中历史突出了对人文精神、世界意识的培养。

2.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侧重于对历史进行感性描述,中国史和世界史各自分块,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讲、听写、识图、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等。高中历史则突出理性分析,必修内容以三大学习模块、25个专题的形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更加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均衡性和选择性,要求学生会多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认识历史与现实和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内在联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辅之于多达六个模块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选修内容。选修内容供学生选择,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中教学内容打破了历史学科传统的知识体系,改变了编年史体例,很明显,高中历史中外史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取代了初中历史的通史式基础教学,具有容量大、跳跃性强的鲜明特点。

二、有效衔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教学内容的衔接

对于初中已出现过的重点历史知识,我们在高中教学中既不能简单重复,更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讲,而应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充分利用原有知识,找到突破口,经过启发思考,进行深化和拓展,为高中教学服务。如在讲到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内容时,笔者先设计了一个小专题式问题:1、近代中国的任务是什么?2、完成了哪些民主革命任务?哪些没有完成?3、有哪些教训和启示?4、以后是哪个阶级何时如何完成的?经过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相关内容,初中历史知识灵活迁移到高中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初中简单地“死记硬背”知识,过渡到高中比较、联系和理解等新要求。

对于初中没有作为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不够的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有效的补充,以利于掌握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初中没有涉及到或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高一教学可增加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相关的电视、电影或科教片等的片段,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感知、想象、联想,产生共鸣。当然,如果能提供合适的情景材料,又通过设置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在增进了解新知识的同时,又训练材料解析题的审题答题的方法,提高信息阅读、搜集、概括、分析和论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失为“一箭双雕”的好做法。

根据实际情况,开学时在高一新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通史知识的专题补课,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2.教学方式的衔接

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差异,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水平的经验型抽象阶段,初中历史强调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逐渐趋向成熟,需要我们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而高中历史教师由于会考尤其是高考的压力,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可以说并没有真正突破瓶颈制约。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得知识的条件。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在创设历史情境、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要将能力培养一以贯之,分层次有步骤实施。高中历史教学特别要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师生关系,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呼声的倾听者,让历史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历史学习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具备“我能学”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一步一步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历史内容较为简单,许多要求局限于理解和记忆的层面,机械记忆的旧方法在初中历史学习方式中还相当大的影响。高中历史内容多,跳跃性大,课时安排较紧,如果仍沿用老一套学习方法,学生倍感困难,无法适应。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回答提问、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规范等一系列基本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其次,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开卷考试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教会学生勾划知识重难点、理顺基本的知识网络以及掌握相应的解题答题基本方法。高中历史教学在上述基础上,则进一步深化到学会归纳、分析、论证,学会探究和质疑,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用逐渐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学会阅读,筛选历史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对情景材料的解题答题能力有质的提高。从被动学习的方法到主动学习的方法的积极过度,显得尤为重要。

4.初、高中历史教师的衔接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的产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也提出了一些挑战。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同时,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加强,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提了更高的程度。从历史学科来看,传统的初中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围绕初中生的现状、知识程度、心理特点、中考要求等开展的。在当前的中考制度中,历史并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初中教学阶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就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了解历史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去看待问题。此处提到的“历史素养”,主要说的是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和素质,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中,获得历史知识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凸显出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初中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表面看,主要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的主干知识,正确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能够科学的看待历史事件,清楚的明白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解释在历史事件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并根据这段史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详细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历史教学,在亲体体验和学习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

二、加强历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状况。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养,需要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详细情况、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只有准备把握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加科学有效。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问题,能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突发状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兴趣是推动教学的内在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激发了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那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俗话说: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好的品质影响周围的人,所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不论是做人做事,都要认真对待,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四、学会记忆是根本,史论结合出结果

理论是从史实中总结出来的,史实与理论知识要充分结合一起,才是有效学习的科学方法。在科学看待史实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历史现象,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内在根源,得到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来分析知识点,从一个或者多个角度将零散的历史资料串联起来,这样既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动态,还能帮助学生灵活的记忆,机械的记忆方式只会让学生学得更累,有时候还会混淆时间,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能脱离历史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W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信息量比较大。虽然历史联系实际也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脱离了课本,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首先就是要以教材为主,扎实基础,引导学生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有效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才能熟练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

六、强化练习也是提高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有效方法

历史学科不同于语数外要搞一些题海战术来加深记忆,但是强化练习也是初中历史知识积累、提升能力的一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难点重点,选择出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辩论比赛等形式开展研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师生共同搜集资源,并进行讨论与整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思想意志都得到了锻炼。

七、带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素质

初中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靠学校,还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初中生与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历史电影和小说等,通过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要鼓励初中生关心时事政治,以历史为鉴,能够活学活用。

总之,在新时期下,初中生担任着振兴祖国的重要使命,他们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初中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增加对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了解,具备初中生应该具备的情操与素养,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与创新能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参考文献:

[1] 林彩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5 (01).

[2] 苏建.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 2015 (02).

[3] 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02).

[4] 李敏.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17(04).

[5] 林丽.浅析世界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一课为例[J].学理论.2014 (21).

第7篇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是按照通史形式组织的,由中国古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到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注重的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纵向联系。这样的组织形式,便于学生循着时间这条主线,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是缺少横向联系,也让很多学生错误地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史看成两条平行发展、互不影响的直线,不能将同一时段内的中国和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那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进行有机联系与对比,形成整合思维能力呢?

一、内引外联。开拓视野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提出了“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说法。这里所谓“中国”并不仅仅只是联合国两百多个国家之中的一“国”,而首先是一个文明的母体。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将中国历史放人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观察与思考。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内引外联,将独立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到更为宏大的世界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零碎的历史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思考题:四大发明各自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域外去的?在域外的传播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可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说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发明成果,按照问题设计的思路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探究。这一组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既看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璀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又让学生真切感受了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运用对比思维。融会贯通

比较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有力地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更广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打破板块、地域和时间的藩篱,更好地融会贯通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例如,我在讲完“地理大发现”的相关内容后,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让学生在欣赏完影片后思考: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更早、规模上更宏大,可为何没有像西方的地理大发现那样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致很高,很快就从航海的背景、目的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把同一属性的现象或人物等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从比较中归纳出具有实质性或有意义的结论。

三、逆向思维.拓展思维深度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利用逆向思维,可以形成反思和换位思考的思维素质,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效地解Q复杂的问题。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历史教学。例如在学习完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进行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中国与西方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在看西方的同时,西方人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中国。那么。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查阅资料。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积极性很高,引用了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近代以来许多传教士的日记及一些文学作品中对中国的描写片段。通过中西方印象的对比,学生看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过程,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了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逆向思维,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主题化设计。增强整合能力

初中历史是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因此同类知识点往往散落在不同章节,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同类知识点掌握的困难。因此,在复习时,我特别注意进行主题化设计,以专题形式强化学生的整合能力。我设计了改革历史专题、战争历史专题、人物历史专题、历史奥秘专题、文化遗产专题等。如“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散落在中国古代史的许多章节中。因此,我设计了“千年丝路情缘”的文化专题,抓住汉、唐、元三个时间节点,来看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变化过程。在这个专题中,学生将散落的知识点挑选整合起来,对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历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进行内引外联、运用对比思维、逆向思维、主题化设计,打破时间、地域的藩篱,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8篇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为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⑴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⑵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其改善之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即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举行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3、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制度;改革;创新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首次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然后就应该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最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的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等等。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如何让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好历史

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个内容。先由封面图引出话题,再结合第17课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世界第奇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三幅图中三个陶俑的神态和动作猜猜他们的身份。学生讨论的很激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所以辩论课的开展,故事会的举行倍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总体来说,有以上几方面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习习惯

在如今的历史课堂上,教师都能认真授课,但却总不能获得想象中的效果,在诸多原因中,没有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便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想要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兴趣培养、授课方式、课本探究等方面就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重视课本

课本上的内容是一学期的精华之所在,也是考试大纲围绕的中心。历史隶属文科范畴,需要记忆的点很多,而这些个“点”,大多也存在于课本之中,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重视课本的习惯。

1.课上通读课本

每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先要同学自行预习,也可带领同学大概通读一遍课本内容,在学生心里留下印象。

2.重点内容,用特殊颜色笔画出

历史中最常见的知识点就是人物优缺点的评价、事件发生的意义、朝代更迭的顺序等,对于这些纯记忆的知识,要督促学生用颜色鲜艳的记号笔勾画出,以便引起重视与课后查找。

3.拓展的知识,记录在书上

世界史,中国史,近代史,古代史,历史分类之广泛导致历史成为“容纳量”最大的学科,由一个知识可以拓展到另一个知识,而这些延展出来的信息,就可以让学生记录在教材上,方便记忆也利于学习。

二、注重课堂

1.教师要保证课堂气氛

课堂上气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也更愿意接受知识。教师可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也可以适时适当的与学生互动,而不是老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

2.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准备的回答

提问,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而经常性的在课堂的尾声部分提出下一节课的问题,就会使学生研读下一堂课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也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3.教师要将历史与生活相结合

比如在学习日本侵华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篡改教科书事件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4.时刻倾听学生的想法

历史虽说是门有着一定官方思想的学科,但不能因此就抹杀学生产生的其他观点。针对某一问题,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问题、提出想法,锻炼思维的活跃性。

三、学会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过太多太多的事件、人物,这说明历史是一门很繁琐的学科。所以,学生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学会总结。

1.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知识的连贯性

历史是没有断裂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在课上更要随时与以前教过的知识相联系。这样,既能将知识连成网状,利于学生记忆,也能给学生一个潜意识――想学好历史就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2.要学生学会自行总结

比如学过欧盟的相关知识后,要学生将欧盟成立的顺序以及相关的重要知识总结出来,形式不限。学生养成了总结归纳的好习惯,会对学习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3.多对比,多联系

对比联系法在很多学科中都适用,历史也不例外。历史事件与人物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却不都相同。让学生自己先对比,老师再总结,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习惯。

四、培养兴趣,拓展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但在我国的初中,学习不是兴趣,而是必备。

1.课上加强讨论环节

讨论环节,是调节气氛的好办法,众多老师也采用其作为渲染课堂氛围的良法。但是,讨论的作用不仅仅如此,它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2.启用学生讲课

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是天经地义的,但转换一下思维,偶尔派同学当一次教师,掌控一下课堂节奏,也许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接到任务的学生会更认真地钻研要讲的内容,也会用学生本身更能接受的方法授课。

3.组织历史剧演出、辩论会、博物馆参观等活动

如果说讲课是被动接受知识,那么要学生自己组织和历史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既增加了课程的可看性,也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历史,作为初中生的中考考试科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但想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事,这需要广大初中在职历史教师从日常教学出发,在每一环节上都注意严格把关,和同学配合默契,使学生在历史这门学科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包日霞.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学教学参考,2010.

第11篇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高中教材 文艺复兴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7-02

“文艺复兴”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文以同一出版社(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同一课“文艺复兴”为例进行比较,以期在中学教育阶段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文艺复兴”的整体认知

1.新课标的解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标准要求如下:“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标准为: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很明显初高中使用的课标不同,使得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初中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主要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体现:知道、复述和初步认识这三个词,非常清晰地表明教材在初中这个层次还是以了解为主。而高中的课标则是“知道”和“认识”这个层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要更深一些。

2.课程所在单元的比较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作为世界通史的内容放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实际第10课),单元主题是“步入近代”。内容涉及7各方面,包括政治革命、经济变革和思想文化运动。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是板块结构,体现中西历史的横向比较,“文艺复兴”放在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实际第6课),单元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导言还设计了“学习建议”,可见高中教材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不过这也造成了对历史一定程度的切割,在授课过程中无疑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难度。

3.课程的标题比较

初中教材将该单元命名为“步入近代”。高中教材的单元名称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课文标题上,初中的由于是通史性质的编纂模式,因此标题较为概括,实际上这一单元名称的命名非常重要,它体现出人类在从古代跨入近代的重要分水岭。

在这一课的课程小标题上,初高中教材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初中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两大内容合为一课。高中版则是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设为一课来叙述则体现了紧扣“人文主义”这一核心内容的编写要求。

二、课程内容比较

1.导入部分的比较

初高中教材都设置了导入部分,并配有插图,这也是人教版的传统。初中教材是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开篇的介绍。并非常直观地介绍了这幅图使用的是“微笑”、“温柔”“宁静”“期待”“生命力”等几个体现的人文精神的词汇。让初中学生一下子就能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和阅读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高中版的导入框采用的图片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应该说它比《蒙拉丽莎》所体现的信息量更大,也更为准确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所以高中教材无论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都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

2.人物举例比较

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人物列举人数都一样,为7人次。但是很明显,初中版的人物涵盖面更广。涉及了文艺复兴成就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文学、艺术、科学。应该说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初中的新课标没有对“文艺复兴”这一课的人物进行规定和限制。第一位介绍的人物是但丁,对他的评价教材抓住了但丁的历史地位。高中教材因为新课标的原因,主要对薄伽丘和《十日谈》进行了介绍,并引述了《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以此来说明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怎么都绕不开的人物,所以两版教材都作了说明,但初中版的内容较详细。教材详尽分析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并配有插图和一段话。高中教材用一个段落对他的成就作了评价。

三、插图和问题设置比较

1.插图比较

初中版在选图上与高中有较大区别。初中版选择了达芬奇的两幅作品,高中版的选图面较广。两版插图有两处雷同之处,一是都使用了相同一幅莎士比亚的肖像画,只是初中版为彩色图,高中版为黑白画。二是对佛罗伦萨的介绍图也一样,初中版用了全景图,高中版则是局部图。新课标并没有具体规定使用插图的情况,这就给教材的编著者较大的空间。不过,作为普及性的基础教材,应该在插图的说明上有所考虑。两版教材在涉及到大师们的作品建议署名和标上创作时间。

2.问题的设置比较

初中教材在特别强调了问题的设置。就这一课一共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在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另一个是连线练习题,放在课文正文之后。两个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平时阅读才能回答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高中教材同样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文中一共设置了3个问题插入了一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学思之窗”插入的问题,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外,更强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外两个问题是课后习题,以“探究学结”的形式出现:分为“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针对本课的内容有都所涉及。“本课测评”的问题是“14~16世纪,欧洲有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这道题很明显是一个跨度性较高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要求学生拓展知识面,理解所学内容。

总体而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对问题的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地空间维度,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课本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教材更贴近现实,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多。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何成刚博士曾说:“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要上一节既体现历史新课程理念,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特色的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史料教学在高中阶段受到重视,而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则备受冷落。究其原因,这既受到中考命题的影响,更与初中历史教师对史料教学作用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密切相关。

事实上,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法。这是因为,首先,历史学科特点注定要重视史料教学,梁启超先生在《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其次,现行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再次,史料教学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就通过史料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通过史料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史料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历史学习的“场域”,在学生兴奋点时导入新课,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就先给学生展示一则史料:“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学生听完都笑了,然后我就趁势引导,电灯的引进让中国人觉得新奇,也闹出了笑话。其实,当时的中国引进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不止电灯一项,闹的笑话也不止一个,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的中国,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由此导入新课。

初中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利用他们感兴趣的史料做素材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历史学习所需要的情境中,更能激起学生对过去历史的探索与追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史料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二、通过史料的合理运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年来,中考命题中史料类的题目所占比重有所加大,以湛江市为例,不仅传统的材料解析题中涉及各类史料,就连单项选择题中也收集诸如图片、历史名人的代表言论甚至时人笔记等史料,加强史料考查的意图十分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有效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并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进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九年级世界史《美苏对峙》这一课的难点是“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尝试用了以下三则史料:

材料一:美国二战后各方面实力的数据。

材料二:节选的杜鲁门总统的讲话稿。

材料三:二战后,苏联强大实力的数据。

通过把这些史料和提出的问题细化,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的方式,我把本课难点很轻易地就化解掉了,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白月桥先生曾说:“历史学科的创造性思维特点是由历史教学内容决定的,中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是在他们学习实践当中实现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选择合适的史料,在讲述重、难点知识或者历史问题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在教学中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就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

三、通过史料体会自主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所谓“探究”,就是既有“探索”,又有“研究”,今天我们强调的探究性学习,则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发现问题,运用操作、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很多,通过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方式。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在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况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了以下方案:

(一)给出以下几则史料:

1.过程中经过的一些艰难环境的图片,的生活和军事装备。

2.的数据资料,包括人数(出发时的人数、到达目的地时的人数)、翻越的山岭、渡过的河流、歼灭敌人的数量等。

3.近年来“重走路”的新闻图片和介绍。

(二)提出以下问题:

1.在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2.从中你体会到了哪些精神?

3.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要怎样继承和发扬精神?

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我以全班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的方式,把各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汇报。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出现答案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时,我再把答案汇合总结,使学生形成较统一的共识:他们都有“乐于吃苦、勇于战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才使这支革命队伍最后能走向胜利,革命最后能取得成功。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这些精神,只有继承和发扬了这些精神,我们做事情才更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再引出的历史意义,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实践证明,用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构建民主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而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是实现探究学习的载体、媒介和桥梁,离开史料,探究精神的培养就要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

综上所述,史料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史料的选取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如选择的史料类型一定要广泛,多选取实物照片、影像资料等;选取的史料要具有时代特征,增强史料的现实感,进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不被重视、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但也引起有关专家和历史教育者的重视,只要历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史料应用得当,就可以让学生“闻其声”“见其行”,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09).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