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3-08-17 18:0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1 前言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量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以及高质量。高效课堂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对高效课堂的衡量,一是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程度,二是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是看师生之间是否经历了双向激发、愉悦交往的过程。

2 新课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做好课前预习

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以往知识储备的整理和加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储备。课前预习的效果越好,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要知识点,从立足教材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就的性质、影响等,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固定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可以在自我设疑和自我解答中掌握历史知识。

2.2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对学生的知识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各抒己见,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评论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仅如此,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课堂中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以“”为例,可以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的意义和局限性,讨论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

2.3重视课堂训练

无论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得到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更要让学生积极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从教材出发,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保证习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得练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或者大量的重复练习来保证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精讲多练,确保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信息反馈,从全局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该及时矫正,而对于一些本就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尚没有定论的知识,则不能强作结论,而应该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材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将、第二次、以及等集中在一起,设置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及异同点,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

2.4开拓学生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正式上课前,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历史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对历史进行感悟,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其了解历史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跨越时空的形象教学,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性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付英.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2014(12):225.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质高效课堂;措施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37-0121 世纪,我们知道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愈来愈丰富。同时,各领域相关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惊人,我们若想获得好的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拥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能力的关键阶段,要想全面发展,必须在课堂上习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课堂必须打造成优质高效的课堂,让学生获得长足、全面的发展。要想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我们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了解。

1.释义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改理念的思想的不断推进,为了达到使初中历史课堂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乐学易受的学习效果,历史老师和学生都在渴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呼唤历史课堂的教学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目前,虽然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备受初中历史老师的喜爱和追捧,但对于优质高效教学的含义,目前教育界和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大多数人一致认为:优质高效课堂应该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优的的教育教学任务,达到完整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学结果上强调教育教学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是优质高效教学思想和方法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通过历史老师精心的课前准备、课堂发挥和课后反思,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突出以初中历史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完全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一种新颖的教学课堂。

2.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的措施研究分析

2.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高效课堂氛围。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好坏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其对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起举重轻重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初中历史教师要自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主动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授课教学上,要尽量采用启发式、体验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同学,不能歧视学生,打压学生,要以协商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实现优质高效的历史教学打好基础。

2.2历史教师认真备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首先,是历史教师的知识准备上。历史教师备课时,要以课程新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本,并参考相关的教材、教参等,做好相关习题,把每个知识点有条理的整合清楚,力求用简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其次,历史教师,要备好课,还要备课堂学生。了解他们现有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对新课的认识及学生之间的差异等。针对学生的差异,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知识细化,争取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知识,学会本堂内容。

3.转变思想,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3.1合理导入,吸引学生。在历史课堂开始阶段,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历史故事、影视动画等适合本堂历史课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高效性。

3.2改善新课讲解思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如在讲授明清文化时,特别是对四大名著的讲解,历史教师可以制定精良的表格,让学生根据所观看过的四大名著影视剧和相关书籍,让学生进行先行的了解,然后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在进行评析和讲解,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堂课的记忆。再如,在讲解《西游记》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本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如《西游记》的作者、题材、反应的主要内容等,然后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评析,接着历史老师在进行最后的总结,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会比传统的授课方式,历史老师的直接讲授会效果好很多,从而有利于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4.针对性的布置历史作业

历史作业的布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尽心挑选作业,尽可能做到"少而精,并且有针对性的评讲",布置那些基础知识和拓展练习相接的题目,也可以适当布置可以协作的作业,这样通过合作,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也是其胜利的结果。笔者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在历史课教学中实现师生齐心协力,家校合力,实现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也是可以完全实现的。参考文献:

[1]陈明丹. 运用首因效应促进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实践[J].小学科学,2010(2).

第3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提升学生历史成绩,丰富历史知识,有必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历史教师需要高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历史可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能采取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一、营造互动交流的有效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开展课堂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用于探索,从而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历史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发言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体验和理解。历史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丰富的历史相关资料和信息,比如说以纪录片、图片、故事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历史教学转变为艺术教学,更加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实现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历史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手段。第一,问题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与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主动讨论,然后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发言,通过教师的帮助加以辅助讲解,共同提出处理该问题的结论。在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之前,要将课堂气氛放松下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出问题或者阐述自己的想法,另外,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要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加以鼓励,并给出不同程度的引导。第二,情景融合式教学。这是一种将现实情节贯穿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构建一个生动丰富而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其中,使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

趣。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通过采用一个历史故事、一幅图片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来导入主题,加以教师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最后,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以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三、注重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属于一门艺术,教师能否具有高超的提问技巧,决定了其能否构建高效的课堂。课堂提问,一方面是知识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师生情感的共鸣。通过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注重问题类型,保证问题质量。初中历史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内容,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其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历史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平等性,能够针对班级中所有学生,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转变以往不公平的观念,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关怀。最后,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进步。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历史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见解和评价。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发现其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表扬和肯定,以提升其历史学习信心,培养学习

兴趣。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

合理地将现代的科学技术补充到教学手段中来,可以实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往的传统“黑板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将知识展示得更清晰和仔细,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使历史n堂成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图片加以展示和解释,并且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来帮助学生更直观有效地了解某一时期的历史情况,以往的教师讲解的方法对这些视频和图片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示。通过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屏幕上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效率能够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出宽松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同时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只要历史教师能够在长期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必将会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与有效课堂不同,它不仅要求完成制定的教学任务,还要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高效的学习,增加学习的效率及兴趣。所以,本文就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浅谈在构建初中历史有效课堂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课堂与课余时间来武装自己,才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教学的水平与效率。现在我们就从课余、课前、课中三方面阐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首先是,课余多学。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除了要在课余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该时刻丰富自身对于历史人物及故事的掌握。这样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旁征博引,通过讲述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来增加学生对于人物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课前多备。课前备课不单单是要为这堂课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计划准备整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除了要熟练的掌握历史知识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一定要在把握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效率;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课中多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于所传授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说,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述之后笑容满面,就是能够理解讲述的内容;反之,愁容不展的话,就是在理解上有所困难,教师就要继续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只有教师在课余、课前、课中都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的效率。

2.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还需要与所学习的课本进行交流。

2.1学生与课本的情感交流

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与所学知识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字眼,相信没有学生可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是由这些字眼构成的故事情节,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融入到历史中去,感受那么历史人物或悲壮或凄美的一生。所以,教师的讲述历史知识时,要尽量减少对于字面意思的解读,应该丰富教学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等,营造一种易于学习、便于掌握并且轻松的历史氛围,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调查研究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只是教师的不同就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有些教师的课堂,虽然教师看上去热情洋溢,学生却是自顾自的玩耍;而有些教师的课堂,即使看上去平平淡淡,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的听讲,学习效率极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如果教师用机械的管理办法,只是盲目的传授知识,忽视情感的交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最终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不吝啬对成绩优异学生的赞扬,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以鼓励与指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教学效率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虽然没有小说、电影那样精彩,但是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1突出教学重点,掌握化难为易的方法

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是一门涉及面广、难度深浅不一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或许不需要教师讲解,就可以掌握其中的要领,而有些知识即使讲述两遍,也不一定可以弄懂其中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合理的分配好每一个知识点占用的讲解时间,对于整篇文章的重点部分,要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简单易于掌握的部分,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一笔带过即可。除此之外,在讲述比较深层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或者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加快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

3.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时,将电影、录像等现代化媒体引入历史课堂,既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过度的注重形式,不能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只会过犹不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4.总结语

本文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三个大的方面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方法。虽然上述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现代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要想不被时代所抛弃,就不能停滞探索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刘追湖.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2011.01:51-52

[2]程庭.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6.10:82

[3]秦季燕.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长效机制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6:21-22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主要环节 有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一直进行,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为如何对学生进行高效和有效的教学做不断努力,近几年也出现了探索自主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当然,变化的不单单是教学模式,学生也发生变化,当今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工具获取更多信息。他们的知识面更广,接触的事物也多。当代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的特点,如果当今课堂上教师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随着教学环境及教学的新要求做出改变,就很难在教育当今学生的道路上取得满意效果。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改革,初中历史作为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及良好思想品德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探索当今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初中历史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顺应时代的步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今学生具有个性十足,自主能力和与人沟通交往能力强等特点,要想对当今学生实施更好的教育,首先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往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和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在课桌上一言不发地听着,写着教师让做的笔记,做着老师让做的作业,教师占据完全的主动,可是需要掌握知识的是学生,被动的学习真的有效吗?答案显而易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是指挥者和领导者,组织者这个角色更加适应当今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及自主学习探究的环境,在课堂的基础上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中所涉及的知识。

二、使用多媒体进行导入,让课堂具有参与性、趣味性

长久以来,教师仅仅将教学导入看做是单纯的教学形式和环节,大多数进行传统的口头导入,但是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导入方法慢慢地让学生失去兴趣。导入是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进行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使学生很快从下课的玩耍中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让师生互动学习。实践证明,多媒体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它能够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信息以学生更加感兴趣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大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使用图片进行导入,形象直观的图片可以帮助老师更加准确地进行导入,让学生通过视觉获取文字及老师口头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利用视频进行导入,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视频中不仅包含大量教学信息,而且视频可以重现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以往口头说教的导入模式,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堂学习兴趣,间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使得学术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质量

每个成功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套路,即教学方法。虽然每一种教学方法读能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单纯一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状态,结合当前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结语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让学生成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愿望,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展,探究和发现适合当今学生高效学习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严保玲,田作海.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思考[J].教书育人,2011(16).

[2]金跃进.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6).

[3]王海英.构建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教研),2011(8).

第6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新课改实施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发展趋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但是历史学习过程是枯燥的,教师只有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才能不断推进历史教学。

1.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1在开放性的体系下进行历史教学。

在开放性的体系下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播知识,学生能够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历史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发表看法和意见,这样才能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历史、认知历史。因此,教师可以在对历史教材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表对这一段历史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更高效地理解历史、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使历史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样。

传统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讲台上以固定思维向学生讲述课本上的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历史内容。因此,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

一方面,师生可以采用对话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是教师对所讲的历史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自由思考,然后表达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对这部分历史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师生讨论。课堂教学以讨论方式进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间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畅所欲言,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授课,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1.3新课改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改提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友好相处,展现团队合作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讲述一部分历史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认真搜集与其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必须相互合作,在获得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由此可见,新课改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初中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发挥重要作用。

2.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2.1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潜力的一项巨大动力,是学习的源泉。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提问,选择一些与现阶段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不到现实和历史的差距,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灵活记忆历史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创设历史情境,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改下,利用情景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尤其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单纯的文字信息只会使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和无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题材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间互相讨论,积极踊跃发言,发表对这段历史的想法和意见,真正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增强学习实效性。

2.3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初中历史教学的自主学习并非没有教师的参与,与之相反,教师的科学指导尤为关键。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2.3.1阅读指导。初中历史课程具有较大的知识涵盖量,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知识,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为了规范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历史史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2.3.2思维指导。初中历史的各部分内容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其学科体系的构成是复杂的。如何将零散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整体知识框架之中并融入学生个人的历史知识储备之中是记忆的问题,更是思维的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在各个大专题下应有小专题,如“文化”下有文学、绘画、建筑等。其次,要指导学生历史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关系。

2.3.3探究指导。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多层面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它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逐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可能。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可以对历史教材文本提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质疑。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策略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也需要历史的积淀。唯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

在当今教改的大潮下,如何做好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采取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得历史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学生历史观念,使其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启发,成为一个当今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实行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高效轻松的课堂,从而不仅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抽签提问,学生机会均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抽签提问法,该方法不仅使学生回答问题机会均等,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比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具体步骤如下:①制造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②解决问题,让学习在看书和思考中解惑;③抽签,通常选中几个学生回答,并列出不同的意见;④针对意见,自由发言来找出正确答案;⑤由老师总结评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信心。该方法①③是关键步骤。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同时还要融入一些兴趣元素,引导学生去思考。

当然,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渐渐学会自主探究。抽签让学生有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彻底堵死一些学生的侥幸心理。抽签方式有很多种,最好选择带有一定游戏性质的方式。如课前准备好纸球,数量与学生数目相同。课上提问时随机将纸球发给学生,然后由老师抽取几组数字,抽到数字的学生回答问题。当然,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可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转换成分数,记入平时成绩,期末根据成绩适当颁发一定的奖励。

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启发

历史课不是语文课,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历史的心得体会。一些教师的教学完全按教参的分析进行,使丰富的历史教学走进封闭僵化的死胡同。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所以尽管老师费尽心血,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历史教学应常以疑促思,以思生趣,老师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学会爱思、会思、多思,使求知的兴趣,因疑而陡然增加。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教材,大胆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看法,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培养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读书,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不应包办,而应注重诱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答案。老师的指导点拨,话不在多,关键是恰到好处,要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在启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开展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其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因此而更具创新性。

三、方法多样,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课堂的教学行为,应是讲、动、导、思的恰当结合。讲,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精讲,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帮助。新课改下的“讲”,一是对难点的突破,二是对史实的补充,三是对必要的学科体系的建构。初中生的历史基础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讲”是必要的,例如,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线索,没有老师必要的“讲”是不行的。“讲”应具有历史的逻辑性,特别是应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讲”应饱含情感,富有哲理和启发,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37―04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把学科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I生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成了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具体到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我们多把历史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史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技能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结论性知识);对于学生认知历史的过程,我们强调的是了解(记忆)、理解、应用、综合和评价五个层次。据此,我们基本可以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分解,为正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深入启发学生认知提供理论支撑。

一、指导正确制定教学目标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对制定教学目标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了知识类型;二是界定了认知层次。由此,解决了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以初中“”一课为例,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目标是:讲述林则徐的故事;简述中英《》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从知识类型来讲,“林则徐”和“《》的主要内容”属于史实性知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属于结论性知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属于概念性知识;从认知过程来讲,“讲述”属于“记忆”层次的学习要求,“简述”属于“理解”层次的学习要求,“认识”属于“分析”层次的学习要求。

有了这样的分析,讲授“”一课时,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林则徐的重大活动;筒述中英《》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提纲教学、多媒体教学、地方史资源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林则徐的民族情怀,学做一个爱国、有勇有谋的人;认识中英是一次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

应该说,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真实,课堂教学就会方向明确、任务明晰、效果明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照搬教师用书提供的教学目标,出现了教学目标设置不当、使其被拔高或浅化甚至被虚化的现象。案例如下:

教师甲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的壮举;认识中英《》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自学探究,让学生自得结论,教师给予补充;对于不足,教师婉转指出。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爆发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评价林则徐及其禁烟措施。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体会林则徐,学习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师乙

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讲述林则徐的故事;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简述《》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近代列强侵华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培养史料解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觉形成“珍爱生命,远离”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自觉接受林则徐人格精神的感染与熏陶;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丙

知识与能力:的背景;林则徐与;《》的内容;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的背景;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的能力,从中认识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远离的态度;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开放的文明交流意识。

对照内容标准,回看甲、乙、丙三份教学目标,存在这样几种倾向:

内容超标:课标不要求掌握“的背景”,三份目标却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

要求拔高:课标只要求“讲述”林则徐的故事,却有两份目标规定或“掌握”或“认识”;课标只提出“简述”中英《》的主要内容,却有目标要求“认识”。

能力失准: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的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这些是学科课程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根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落实。再说,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些能力要求也过高。

方法空泛:“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方法的获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在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逐步获取。对初中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强调“通过……的学习,尝试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中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是空话,获得更不可能。

情感标签:如“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开放的文明间交流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这些随处可用的情感目标让人觉得教学没有针对性,缺乏灵魂,抹杀了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提倡机械地使用课程标准,而是建议教师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用准确、真实、具体、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二、指导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认知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如下“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教学策略”。

据此,我们可以按照如下两个策略组织“”一课的教学:

策略一:资料情境再现历史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的视频后,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块浮雕――、纽约的林则徐铜像和英国蜡像馆里林则徐的蜡像三幅图片并作介绍;

学生阅读教材后讲述林则徐的故事,并谈认识。策略二:问题情境探究历史(一)林则徐为什么要?1.走近林则徐。(1)读教材中林则徐湖广禁烟的内容;(2)教师介绍湖广总督林则徐的奏折。

①依据材料一获取的有效信息,在材料二

中的对应位置填写对外政策的具体内容。

②根据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述英国来到中国的目的。

(三)为什么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读中英《》的主要内容。

2.分析《》的危害。

3.分组讨论: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后,魏源认为,“中国要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

2.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提示:一份奏折、一首歌谣、两幅图片(教材中《炮子谣》、“快蟹”鸦片走私船、英国输入鸦片激增表)

对经济的危害:――

对吸食者的危害:――

对吏治的危害:――

对军队的危害:――

(二)英国发动的目的是什么?

1.观察19世纪世界地图,指认中英两国地理位置。

2.要求学生根据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前,中英两国发展的视频

材料二:前,中英发展的对比表格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

――《魏源集》

材料二:1841年以前,中国城乡建筑因循数千年古老传统。后……沿海通商口岸如香港、上海、南京、广州、厦门,开始了以西式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建设,这是西方建筑术流入中国的起始。

――《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

归纳:后,中国社会有何变化;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论为什么社会。

三、指导深入启发学生认知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能力训练提供了帮助。

为了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按照“目标分类学”,结合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讲完“”一课后分层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句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对外关系史》

(1)记忆、理解层次:材料中“禁烟运动”“战争”具体各指哪一历史事件?

(2)分析、评价层次:“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3)评价、创造层次:你怎样看待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观点?

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的材料阅读水平、史实了解水平、历史思维水平,还考查了更高层次的史识评价水平。对于这类思维含量较大的问题,我们建议教学分层推进、分组讨论。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重点解决了第二问。他把学生分成三组,提示学生分别从英国发动的目的、的性质以及马士论述的意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交流讨论;讨论过程中,他不断指导学生明确论点、搜罗史实、建构论点与史实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引导学生作出判断、说明理由,并形成文字全班展示。更有意义的是,他还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展开课堂辩论,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与理由,真实互动。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在针对性的点评之后,他按五个层次给出了个人意见,建议学生自我评分:

第一层次:仅仅作答,而没有作任何理由阐述,给1分。

第二层次:只提供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给2分。如中国人民的禁烟是正义的,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不是战争发动的真正原因。

第三层次: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给3分。例如,中国人民的禁烟是正义的,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第四层次:提供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能够综合表述这些理由,给4分。例如,中国人民禁烟是正义的行动,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英国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马士把责任归结为中国人民的禁烟,目的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辩护。

第9篇

全能激活教育法研究

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条件

情境脉络互动背景下教学有效性的新阐释

探求有效理答 走向高效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策略的优化

教师课堂控制情境下的师生互动

提高小学生研讨交流参与率的策略研究

基于生命成长的优效阅读教学策略

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标准答案的审视

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评价

小学低段数学课内阅读习惯的培养

改变当前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对策

“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

县域内影响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教育均衡发展视角

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现时缺失与建设取向

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追寻

“五严”背景下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研与工作改进

以人为本 提高校本培训实效

美国“竞争卓越”政策中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探析

美国体育教学中大班教学策略及启示

点燃小学生写作的激情

英语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艺术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庭教育也要“为人师表”

为学生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学校社团建设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

开展感恩教育 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县域推进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探索

自我策划教育校本实践研究

课程发展保障机制的三个层面

“小学饮食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基于三元智力理论的PBL模式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三维目标须以“单元化研究型教学”来落实

认识学生与构建教学策略

汉语文化思维方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诉求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日常作文评价标准的思考

例谈作文评改中的“对话”策略

智慧理答 演绎精彩

在有序的活动指导中实现有效数学教学

关注动态生成 提升课堂效率——初中数学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有效学习的非语言因素略析

英语教科书在中西文化交融上的应然性与实然性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策略应用

传承海洋文化 渔歌唱进课堂

趣·知·思·生——有感于谢烨老师的“卡通宝宝”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循证方法的应用

师生共享——新课程实践的追求

吉林省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的调查报告

吉林省小学生网络使用的城乡差异调查

城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自我调控水平调查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学社会学科校本课程开发

中学生“中性化”现象探析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对教育的启示

动态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引领的策略

现象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优秀教师教学案例透视

小学生想象作文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反思作文”训练方法探析

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

抓住生成 留住意外 共享精彩——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数学后进生作业的批改策略

我国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改革趋势初探

以典型例题为主线的高三化学总复习课堂模式探究

历史教学: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信使”——国际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实践与探究

科学发展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让历史“鲜活”起来

中学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学生学习困境分析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

反思合作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10篇

摘 要:对T68镗床进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改造应注意从设计要求、设计思路及电气控制要求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PLC;T68镗床;设计要求;设计思路

一、设计要求

(1)对T68镗床实物的了解,熟悉其工作原理。(2)阅读T68镗床的控制电路,分析其控制功能与要求。(3)通过原理图对T68镗床进行PLC的设计,画出接线图。(4)设计PLC地址表,画出接口电路,设计程序流程图。(5)设计程序,画出梯形图和指令表。(6)调试程序并编写说明书。

二、设计思路

为了使顺序控制系统工作可靠,采用步进式顺序控制电路结构。所谓步进式顺序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任一程序步(以下简称步)的得电必须以前一步的得电并且本步的转步主令信号已发出为条件。对T68镗床而言,受控设备任一步的机械动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控制系统前一步是否已有输出信号及其受控机械动作是否已完成。若前一步的动作未完成,则后一步的动作无法执行。这种控制系统的互锁严密,即便转步主令信号元件失灵或出现误操作,亦不会导致动作顺序错乱。通过对镗床工作原理以及各机械部件的动作方式的分析,按照其接线画出相应原理图,并对其进行注释。对原理图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所有的机械动作原件(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转换成以PLC的软件控制(即软触点换成硬触点)。设计PLC的梯形图,要求与原有电气部分控制的工作原理相同。

三、电气控制要求

(1)主轴旋转与进给量都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由一台电动机拖动,为简化传动机构采用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2)由于各种进给运动都有正反不同方向的运转,故主电动机要求正、反转。(3)为满足调整工作需要,主电动机应能实现正、反转的点动控制。(4)保证主轴停车迅速、准确,主电动机应有制动停车环节。(5)主轴变速与进给变速可在主电动机停车或运转时进行。为便于变速时齿轮啮合,应有变速低速冲动过程。

四、设计目的

通过P 高中数学教学中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初探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解读与实战策略 高考成语复习的“四语” 高中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对策 巧用课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浅谈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读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合理运用竞技活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实效 小议初中语文课外写作氛围营造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让插图的魅力溢满课堂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问题探讨 初高中衔接――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重视信息迁移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喜好原因 关注原因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策略 高三化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浅谈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高效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内容的界定 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培养男生健美操的学习兴趣 学生如何掌握大量的英语单词 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练”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随笔写作 两“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巧”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读题的指导漫谈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问和评价 用稚嫩的双眼看世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联想思维训练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优化写作教学过程,提高写作教学效益 浅谈讲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机械原理及零件》教法与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几点探索与尝试 例析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前奏”谱出花样课堂 解析赏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书法进入初中课堂的思考 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探索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养殖教学法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课堂教学的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优化设计的探讨 “问”出初中语文的精彩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高中生物显微观察类实验的初探 仿写,为作文教学打LC对T68型卧式镗床的改造,其改造过程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机型选择、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输入输出端接线图及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程序设计,分析了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镗床的工作过程。运用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程序可变、体积小、质量轻、功能强和价格廉等特点,将机械加工设备的功能、效率、柔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改善产品的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使其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11

结合初一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笔者对高效课堂有以下几点看法。

1 抓源头,做好“研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

如何实现课堂教与学的高效,是最近一线教师的热门话题。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指出,首先要解决: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高效的教学应是用最浅、最容易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怎么获取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他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深入才能浅出”的观点。

一线教师更在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与成效。在进行初一的历史教学时,备课先研读课标整体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对初一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侧重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如七年级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知道历史传说的一定价值。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教会学生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史料和观察《宗法制示意图》。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重点识读《战国七雄形势图》《都江堰示意图》。对初一情感教育突出: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七年级在综合单元最明显。如七上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因此三维目标在不同的课中,分量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强一些,有的课知识性强一些。因此围绕课本,参考教参,确定本课的主题思想,考虑要突出渗透什么历史观,价值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什么部分,将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来实现。这过程很像建楼房的框架。

2 重教学设计与实施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

2011版新课标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一定要切实重视,因为无论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是要通过过程与方法实现的。教师要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改进服务的。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进入教学思路的设计,理出一课的教学主线。如七上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理出“汉武帝文韬武略,大国之崛起”为主线,理由是汉武帝在位时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也被称为“汉人”。教学设计中突出历史教学特点。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以丰富课程内容,做教材的延长性。第一,导入设计方面,根据每课教学内容确定导入方式。其方式是灵活多样。如果教学内容较多,采取直接引入,避免占用过多的时间。如果教学内容较少,可考虑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如七下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设计唐太宗出巡蒲州对刺史赵元楷的批评引入或调查学生“你对唐太宗知多少”让学生讲述。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第二,重视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运用能较好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通过丰富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料。有利于浅化历史因过去性,抽象性难理解的问题。我校今年建成高效课堂的历史用室,摸拟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安装触摸屏电子板,可以与远程网络对接。使历史教学更好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3 勤于反思与修改推动高效课堂实施得更好

也许通过精心准备之后,信心满满进行教学,才发现教学漏洞或不足,需要改进。

第一,准备材料太多,因为主观认为一些资料不错,舍不得删掉,还有图片过花俏,结果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把重点知识内容冲淡了或导致学生兴趣点转移了。

第二,由于初一年学生刚接触历史课程。学生不会做笔记,不懂得如何学习。要教会学生做笔记,阅读教材,抓住关键词或中心语,学会初步的史论结合。由于每周两节课,两课会隔几天才会上,新的知识很容易忘。因此每课用五至十分钟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正确获取并得到满足感。

第三,知识点的讲解的顺序有不太合理。课件的版面要先提出问题或设疑问,让学生回归书本思考找作案或讨论,再呈现出知识的内容及内在联系,并讲解引导。最后小结归纳。比直接呈现教学内容效果更好。因此要做细致的课件修改。

第四,运用课件教学老师往往发现教学进程较慢。因为老师补充较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音频等内容,会占用较多教学时间,而且播放过程中要配合适当讲解。注意不要忽视讲故事和讲述历史细节。因为历史细节是历史的灵魂。“知难才能知不易”才能理解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历史人物的选择与作为。如讲述的精神,只有通过数据和故事的讲述才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专家建议每课课件的页面制作不要太多,建议在十五至二十张,资料要尽量精选。

第五,学生一课学完后有收获吗?学生往往对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较难理清。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有学生建议每课最后留5分钟,让学生对本课疑问进行提问,这是很好的建议。往往老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无法很准确,对此可改进办法,与可移到下一节课。

第12篇

卷首语

(1)浅析远程开放教育中英语教师的职责 张稹

教育之论

(2)浅谈“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邓海贝 韦锦业

(4)幼儿娱教电视节目的娱教策略研究 林秀瑜

(6)农村中学教师对待英语写作态度的调查研究 范秀苗

(7)学生通家书制作系统研发构想 陈具才

(8)论强化北部湾高职土建大类专业的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北部湾视野下建筑房地产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二 朱仲纪 唐国卿

(10)多元课程教研活动研究 郝德刚

(1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探索 黄鸿芳

(12)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叶丽萍

(13)浅谈初中美术对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 陈胜

(14)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探索 钱小娟

(15)浅谈职教英语课程改革 朱婧

(16)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邓焱嵩

(17)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胡雪娟

(18)新授课课堂模式 张立秋 吕树君

(19)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方法 简健

(20)语文新课堂新在哪 王静

(2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周昭健

(22)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李翠平

(22)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刘仲毅

(23)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张建勇

(24)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郭建业

(25)体验新型课堂 感受语文之美 吴金玉

(26)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打造社会课精彩课堂 申蓓蓓

(27)研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秦理想

(28)建立“能力指向、项目主导、突出育人”的通用技术过程评价 何斌

(29)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与思考 孙逊

(29)浅谈如何把握“课堂生成” 宋金云

(30)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靳西强

(30)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开发体会 丰红平

(31)开发原创题,转变评价观方式 李炎冰

(32)校本作业开发的基本原则及其评估 黄永新

(33)如何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林钱明

(34)高中英语课堂模式探究——多媒体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李艳丽

(35)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熊桂英

(36)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曾淑君

(37)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殷云霞

(38)浅谈新课程化学课掌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陈灶阳

(39)在数学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莫春华

(40)厚爱善教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胡海燕

(41)浅谈分组合作式课堂教学方式 高会

(42)依托阅读,提高学生英语任务型写作水平 黄?

(4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张岩

(44)乐彼之园,爰有树檀:用智慧去寻找写作乐趣--激活学生写作状态的思考 刘莉

(45)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魏可洪

(46)高中有机化学考查中合情推理的体现和运用 杨志杰

(48)走进新课改,感悟新理念——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董英

(48)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升高职教育的创新性 冯莉莉

(49)转变历史课堂教学观念,开展创新教学 龚惠容

(50)浅析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 刘永红

(50)建设校园语音系统 拓展语文学习情境 张超

(51)打造高效课堂,享受愉快教育--浅谈初中语文愉快教学 刘媛媛

(52)如何构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黄丽华

(53)基于多种资源整合的初中英语教学 冷向芳

(54)有一种爱叫"放手"--浅谈新课程下政治学科教学中的"放手"艺术 莫冬娟

(55)初中语文教学中主体性教学理念的应用 苏敏

(56)对素数分布趋势的创新发现 李君池

(58)活用动态资源,让美术课充满色彩 王志华

教育之法

(59)《元日》教学设计 沈华明

(60)《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徐满珍

(61)中学历史教学不妨讲点时事 邓学红

(62)一咏三叹 读中见"悟"--对王崧舟美读艺术的若干思考 贺秀丽

(63)三讲"种群"概念 申庆丰

(64)《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李香

(65)角的初步认识 苏桂萍

(66)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课的设计与思考 马克书

(67)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刘蓉

(68)精心设计语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季菊艳

(69)浅谈一堂优质音乐课的基本特征 谢永才

(70)挖掘文本,促进习作教学 谢苏环

(71)论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原则和实施策略 黄慧芳

(72)让错误成为走上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吕同

(72)浅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难点教学

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锡仓

(73)浅析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几种方法 门晓娜

(74)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 张瑾

(75)借助情感共鸣,承载有效课堂 顾华

(76)历史课堂 乐在其中 沈芳

(77)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张瑜

(78)分类、归类学习《政治生活》 李志明

(79)能力立意提升有效课堂--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余启涛

(80)沟通,让高中体育教学绽放光彩 崔伟嶙

(81)轻松走进游戏生活,快乐学习科学知识 葛艳玲 王伟

(82)历史课堂中学生聆听能力的培养 住斌英

(83)数学教学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 李福平 王波

(83)从中日战前准备对比看 姚勇

(84)浅谈习作教学中的"说"与"写" 韩春燕

(85)初探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顾奕

(86)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许敦辉 李志攀

(86)学生体质健康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赵琼仙

(87)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刘晓霞

(88)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陈自胜

(88)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古丽巴哈提·托合特白

(89)浅谈高中音乐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于斌

(89)浅析高中英语短文改错 卢淑艳

(90)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新线索探究 李晓华

(91)浅谈初一数学教学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周桂芳

(92)关于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探究与分析 李意海

(94)小结论 大作用 张雪松

(95)浅谈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张海霞

(96)卤素离子的鉴定及生物学效应 王润芳

(97)浅析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魏俊霞

(98)灵活练习,实现高效课堂 李显伦

(99)由一则故事所开展的物理探究课堂 赵静 吴先球

(100)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廷勇

(101)加强课堂提问艺术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李彬彬

(102)浅谈对学生课堂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盛永泽

(103)语文学习中复习方法的应用 刘丽伟

(104)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权金瑞

(104)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杜洋

(105)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吴敏

(106)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朱孝花

(107)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

的导入法 邓赛倩

(108)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 黄蔓

(109)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赵维新

(110)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黄淑红

(110)论述初三数学教学建议 徐伦

(111)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技巧的磨炼之我见 骆玉

(112)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陈芬

(113)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命题特征及技巧点拨 齐继明

(114)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培养简析 田莉

(115)初三物理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理华

(116)观课后的反思 王蓉生

(117)"耐久跑"教学之我见 张拉成

(118)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对策探讨 董艺

(119)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课堂讨论自信心的培养 刘长号

(120)展示交流环节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刘飞

(121)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黄井平 叶付勇

(121)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措施 阔尔高·别开

(12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尤鹏松

(12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杨登雄

(124)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成先艳

(125)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引路人 滕海燕

(126)巧用“错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彭靖东

(127)学生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更好地习作 鲍巧萍

(128)试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指导 钱晓红

(129)学而思培优 李小洪

(130)谈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 张世璧

(131)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刘一川

(132)浅析"并轨生" 黄坚钢

(13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赵勇刚

(134)加强中职教学质量监测,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胥洪树

(135)中小学数学推理教学的衔接 刘金华

(136)用"问题导学模式"上课要注意的问题 薛旭峰 王改梅

(136)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鲁静华

(137)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应对 胡高平

(138)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赵精党

科技之光

(139)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赵晓辉

(140)适应变化,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改革 周栋鼎

(141)信息技术高效化课堂教学探索 孙万有

(14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活化 丁卫

 

; (142)基于qq群的校本研训 肖慧燕

(143)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艳鹏

(144)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李艳萍

(145)中职学校美术专业设计课程考核方法分析 赵江玲

(146)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培育特色精品课程 蒋俊祁

(147)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多元化模式探索 荣喜德

(148)浅谈多媒体电教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康蕾

(149)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韦友

(150)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用面积解决问题的探究 陈峰

(151)现代教育技术在《光合作用》一课中的应用 王数传

(152)如何在地理活动课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简强祥

(153)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探究 师小芹

发展之谈

(154)班主任的课间十分钟 罗心泉

(155)从教学实践中探寻新时期下教育的新内涵 杨福华

(156)班主任工作思考 王笑晗 齐佳璐

(156)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樊娴

(157)“暖小窝”在线--利用网络管理班级的几点做法 唐勇

(158)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买合苏旦木·阿巴拜克力

(158)高校外教的聘请与管理 严敏

(159)讲究工作艺术,为小学班级管理开辟新天地 木哈拜提阿依·伊那亚提

(160)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姚长荣

(161)生命教育春风劲,学校盛开德育花 李冬梅

(162)也谈教师应具备的几点素质 谢珍

(163)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坚守” 李俊

(164)浅谈青年化学教师如何上好化学课 吴平平

(165)以生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杨成寅 张金凤

百家争鸣

(166)论舞蹈与物质载体的延伸 田蕊

(167)艾青的《秋》与海子的《秋》情思分析 孙琼

(168)满族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传承 吴尚

(168)杜甫诗作中泪水意象的生成 叶霞

(169)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的灵魂 黄文全

(170)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一点思索 鲁云武

(171)试论国际公法对弱者保护制度的完善 唐秋玲

(172)初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倪丛美

(174)当前小学词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杨玲娟

(175)课间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杨桂杰

(176)追求“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教学境界--“激趣·寻疑·解惑”教学侧记

孙春峰

(177)倾听灵魂之歌 何春

(177)行走在"青年教师"的道路上 钟黎莉

(178)缘与圆--记苏州美术教研室沈南强老师 陆永祥

(180)与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谈课外阅读之"读透" 董苗森

(182)让小班幼儿在尝试中提高自主性 冯艳

(183)手工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思考--感悟我的手工教学活动 黎蜀芳

(184)播种 刘国?

(185)浅谈幼儿阅读活动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钱婉婉

(186)浅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陈梅

(187)基于轻负高质初中社会课堂的学生习惯养成研究 刘杰

(188)托物言志 激励人生情怀--从短文两篇析解当今中学生励志点滴 胡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