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

时间:2023-08-17 18:0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的重点知识

第1篇

一、论述微课的基本概况

微课是通过制作一些微型的教学视频为学习者解析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一种教学模式。微课的特点主要是: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微课的模式运用在解答语文重点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有效掌握语文中的重点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微课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策略分析

由于微课在实践教学中所具有的优点,教师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微课模式融入其中,?亩?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目标。下面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语文教学导入环节中引入微课模式

导入教学环节是语文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步骤之一,它作为整堂课程的开端,在很大程度是是对整个课堂的氛围、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都带来较大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而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有效掌握语文知识。

(二)通过微课方式设计语文教学的情景

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中,不仅在备课中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而且还要在语文情景方面做好设计工作,这就需要教师能在实践教学中有效抓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并能够结合语文知识中所包含的情景而有效提升学生感受语文中所包含的情感魅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而更好地让学生在语文情景中感受文章的氛围,从而对学生思想情感和智力发展带来有效帮助。而微课就可以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微课解析语文中的重点知识

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重难点知识通过解析和分解的方式而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中的重点,并对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带来帮助。因此,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微课重点解析重点知识,实现拓展学生思维和不断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授《老人与海》这篇文章中,其中的重点知识是需要学生有效把握文章的思想与情感所发生的变化,教师在处理这一重要知识点中就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式来制作变化的图景,在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的方式而将此图景展示给学生。如通过把握文章几处重要转折点,让学生重点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同时结合微课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转折点,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对《老人与海》文章情感的理解,然后为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带来帮助,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这篇文章中感受人文关怀,实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发挥微课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微课在知识承载方面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将重点知识进行剖析,所以教师就需要不断创新微课在展示知识过程中所具有的特色,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拓展知识接受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雷雨》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的体裁就是戏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学习内容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其中的情节,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补充知识,最后教师可以要求运用表演的方式来感受这篇文章中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人物的特点以及结合社会现象更好地把握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拓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提升高中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把握水平。

(五)微课运用于课外拓展,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语文知识具有较强的工具性,而发挥其工具作用的方式就是能够有效地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微课则能够运用直观性的方式呈现出语文知识,进而有效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例如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这篇优秀的散文而感受作者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价值,然后教师运用微课展示对应的画面,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从而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的动力。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实效性;学习能力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名称,更代表了一种文化,语文带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的传递,也有心灵的洗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重点和本质,在教学中要采用积极主动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概述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引下,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课堂实效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对上课的内容进行认真研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积累;二是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三是教师要把语文课堂设计成多彩课堂,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二、高中语文课堂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师生沟通少

教师授课趋于功利化,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课时教学目标不明确,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容易走神。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提不起兴趣,在旧的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呆板、僵化,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没有兴趣,非常反感。而教师却为完成教学任务在不停地讲课,但学生的吸收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的自主意识薄弱,能力较弱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传授什么就学什么,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生的行为意识里也没有产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认为教师讲的就是要学的,不会再去寻找学习的机会以开拓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三)缺乏对教材试卷的研究,问题分析少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如果对教材的内容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不能从教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来传授给学生。有些教师可能教学时间较长,认为自己对教材知识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所以不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和知识的更新,让学生在这个科目的学习中与其他学生拉开差距,对试卷的分析也不彻底,学生在错的题目上仍然不清不楚,逐渐对语文失去了学习兴趣。

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实效性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师生交流

教师在授课前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及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开展学习兴趣互助小组,增强对语文科目的学习乐趣。教师应该避免功利化授课,把语文当成一门文化艺术,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同时,教师在讲课时应该把握重点,分清主次,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师生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便成为一个枯燥的课堂,教师讲课,学生一言不发,这样的课堂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授课环境以及活跃高效的听课环境。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学会学习,自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更加深入地对知识进行认识和巩固。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对试卷做深入分析

教材的编写和顺序,都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安排的,教师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把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着重介绍给学生,把教材中需要了解的内容概括介绍,让大家在课下的学习中能够加深印象。对于试卷的分析和讲解也不能马虎,分析试卷中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什么知识点上,还要对这个知识点进行重新讲解,确认学生将其掌握。学生的错误在哪里就要把哪个点讲解细致,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是每个教师的希望,也是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提出的要求。要把每个学生都放在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对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实践,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达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恒青.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想法[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1):36.

第3篇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使我国进入到了全新的数字信息化时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仍有待提高。文章对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作出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载体多、内容丰富、交流互动性强、功能多、应用广泛等特点,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学生一般课业负担较重,语文是一门识记性较强的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感到枯燥乏味。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部分文字变成丰富多彩的图形、动画、声音、影片等直观的形式,代替了传统教育的繁琐枯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

1.2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制作出所需的多媒体教材,把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转化为直观的表达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将学生充分带入到了学习情境中,其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3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通过所学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习能力,制作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件。课堂上教师还要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系统化、科学化、简单化地教授教学重点。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增强了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制作课件的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对学生了解不全面等原因,在制作课件时,经常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过多或过乱编排,出现主次内容安排不合理、知识量过多等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把握知识点。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产生厌学情绪和抵触心理,最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2.2教师操作水平欠成熟

某些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缺少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操作不当或不会使用多媒体资源等情况,使得制作好的课件无法正常展示,教学效率不高。

2.3师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的写作被忽略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对知识只用多媒体课件做概括性讲述,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约束,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合作次数相对减少,间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造成影响。

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3.1提高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

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了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知识。另外,学校应加大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让其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顺应教学改革和时展需求的必然结果。

3.2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普遍较低,这与教师的职前培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可以安排专人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的培训,如开展相关讲座、培训、考核等,在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其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例如,讲授《边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边城风景的图片、边城人们生活记录视频、边城人文知识等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使其充分感受到边城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大力推动了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语文 教学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3;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家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我们需要转变过去的老套教学方式,教育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学生学习上的辅导。

1多媒体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势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并且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主导力量,将两者进行融合,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都会遇到难以表达的难点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就能将难以表达的问题形象化,将语文课本中枯燥的文字采用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充分使用生动的形象、美妙的音乐、直观的画面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课本中的情景,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活跃的积极性,避免了枯燥的文字解说,提高课堂活跃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从古至今一直都流传于教育行业中,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主要采用的是电脑操作,注重的是图文声并茂,具有传播快、信息量大,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立体感、状态效果的不足。同时减少了语文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讲解有利于学生进步的知识。

2高中语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是为我们在传统教学方式上面进行教学的优化,多媒体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然而在现实的教学高程中,我们发现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1)多媒体教学只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然而一些学校却作为了主要的教学平台,老师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了主要讲课平台,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师使用屏幕来代替黑板,造成了老师对于教材的研究不深,教学信息量过大,授课过程单一,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对于知识没能完全的消化。

(2)在多媒体教学流行之后,为了加快讲课节奏时,补充的信息量过大,造成学生思维跟不上,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全面,难以消化。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导致每节课都必须是多媒体的,这种过分的认识导致了在教学中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教师失去了主导地位,使师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减少,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3)在语文教学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领悟能力,在使用了具有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之后,让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逐渐地失去了对于语音文字的理解。并且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授课的前提就是需要完全了解设备的功能、应用特点,但是由于一些老师的授课理念受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或者是因为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导致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不够科学。

3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讨能力和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性。如何在新课标下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做好一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需要精细和具有设计性。在进行多媒体课程讲解的之前需要对课件进行制作,课件要务实,将实用性课件打造成多媒体教学的主流,将课本难以解释的东西变为直观易懂的教授给学生,突出教学的重点;并且在采用多媒体幻灯片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适量的黑板板书,这样能够对于学生起到一个加固记忆的作用。切记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仔细地向学生讲解板块内的重点知识,不能一带而过。

(2)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中,老师是直接的操作者,需要具备多媒体使用的技巧,他们对于设备的了解程度和熟练操作程度决定了多媒体课堂发挥的效果好坏,在学校引进多媒体教学的时候需要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设备专业的培训,同时确保老师在教学时能够将教学内容融洽地加入到多媒体教学中,将学生引领到一个不一样的视野中。

(3)建立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主动意识,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文字解说,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学习环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于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由于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古今名人历史事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学资源的维护与共享。多媒体不仅在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具有帮助的,在校的教师之间可以在多媒体上创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们可以将自己对于教科书的见解分享在平台中,促进优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4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将现代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多层次、多角度上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学是中性的,利用的得当对于高中语文起到促进作用;利用不当会导致学生形成惰性。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高炜.如何运用多媒体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2(3).

第5篇

“积累与整合”是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是这一基础的核心。积土成山,厚积薄发,知识记忆是掌握强化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

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语音、字词、成语、病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内容繁多,分类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同时,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几乎又是高考的必考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基础。根据心理学知识可知,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可知,知识记忆是掌握基础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系统整理记忆内容,科学归纳,并且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设置记忆内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繁多复杂,如果不加以系统地整理,科学地归纳,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混乱吃力。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学习语文的时候一定要制定学习计划,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序性,避免盲目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比如高考语文的考查顺序,大概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 ,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条理清晰了。同时学习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我们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设置记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记忆。比如第一、二周,我们先设置基础的语音知识,明确要求学生在这两周的任务就是掌握它们。而后可以设置字形、成语、病句等。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认知接受情况,灵活处理。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不再那么茫然,不再那么混乱,科学有效地记忆安排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其次,整理相关记忆清单,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记忆,让学生自主消化,同时,可采取不同的小测验方法使学生加强积累。“时间紧、任务重”是高中学习的主要特点,如果让学生下课、放学后去记忆,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因为学生很难抠出时间来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记忆,如下午的第三节课,分发知识记忆清单,明确记忆范围和要求,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开展自主记忆,然后可以利用十来分钟进行相关知识的小检测。通过检测掌握学生的记忆情况,适当加以补充、订正。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没有掌握好,可以灵活地在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记忆。知识的巩固,必须给学生时间主动去消化,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可见知识的记忆积累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再次,教师要对知识记忆的方式方法加以科学引导。好方法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知识记忆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费时费力机械地死记硬背,做一个“好学、善学”的人。

理解记忆法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根本方法。无论是对字音、字形、成语的掌握,还是对修辞、语法等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所谓理解记忆就是要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这样记忆的效果才会更持久,遗忘的速度才会更慢。如“供销社”中“供”的读音,正确的应该是“gōng”,实际上很多学生都错认为其应该读“gòng”。我们可以利用理解记忆法来记住这个词的读音,“供销社”中“供”是“供应”的意思,所以它应该和“供应”的“供”读音一样,都读“gōng”。

联想记忆法也是知识记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的特点就是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形成一个脉络明确的知识网络,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了记忆的范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如我们在记忆“急躁”的“躁”时,记住了它的偏旁应该是“足”,它有“性急,不冷静”的意思。以此联想开去,“浮躁”、“焦躁”、“烦躁”都有“性急,不冷静”的意思,所以这三个词它们的偏旁应该都是“足”。又如记忆成语“不名一文”,它的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我们可以触类旁通联想记忆同样有“贫穷”意思的成语,如“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家徒四壁”、“阮囊羞涩”等。这样,由此及彼地扩大了记忆的范围,记住了所学的相关知识,记忆积累的效果会更好。

比较记忆法也是知识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方法。记忆时,可以将同类的概念作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加强辨析,加深印象。如修辞手法中的“类比”和“对比”,这两个概念学生经常弄混淆,不易掌握。如果我们采取比较法记忆起来就非常简单了。“类比”和“对比”,它们的相同之处,都具有作比较的意思;它们的不同之处,“类比”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示,而“对比”则重在对事物间差异性的揭示。通过比较,明确了二者的异同,记忆起来就更简单、明确了。学生明确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地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

知识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掌握语文知识更轻松,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忆更多的内容。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引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

第6篇

一、“少教多学”教学理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其本质就是坚持将学生作为根本,这便是“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重点就是高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活动里,教师和学生是十分重要的两个主体,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还要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在运用“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中心,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成绩。这里所说的“少教”并非是缩短教学时间和省略教学环节,而是指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运用“少教”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多学”。

“少教多学”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并且提升自身的创造力,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学习,并非一味学习语文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技巧。实施“少教多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实施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少教多学”教学策略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质量

高质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基本保障,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获得资料,为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学生不仅熟悉了语文课本,更学会了探究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在布置课前准备作业的时候,可以将问题留给学生,为学生设置具有引导性的问题。

比如,在教授《我与地坛》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先通读文章,然后查找史铁生的相关资料,了解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和其余作品,而后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来仔细阅读文章,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找出表达情感的语句并摘录下来。而后,使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身残志坚的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如张海迪、罗斯福、霍金、海伦・凯勒等,并且准备在课堂上讲解他们的事迹,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为学生日后写作奠定了基础。

2.适当开展分组合作讨论

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运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并且注重课堂的讨论环节,组织开展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活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眼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可以在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评述其他同学的观点,鼓励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通过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教师要使学生在讨论之后,推选出一名同学来作为小组的代表,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观点,而后,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请这名同学来“答记者问”。

比如,在执教《沁园春・长沙》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哪些知识是重点知识。通过讨论以后,某小组代表提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掌握的重点;有的小组代表提出词的相关知识才是掌握重点,如词又称为长短句,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按照词的字数可以将其分成小令、中调、长调;有些学生提出课文中的一些字词的意思也是重点内容,如“峥嵘”是指不寻常、不平凡,“挥斥方遒”是指强劲有力和奔放,“浪遏飞舟”中的“遏”具有阻止的意思等。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师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掌握了很多知识。

3.增强学生课堂主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提升课堂的效果。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的课堂。

比如,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教自学”活动,按照学生姓名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使学生可以按照顺序来扮演老师。教师要保证整个学期中,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自教自学”活动中扮演老师。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查缺补漏。

4.开展拓展性学习

想要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引入课外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阅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相比较,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学生渴望对世界进行探索,高中学生的自尊心也很强。此外,高中生还十分渴望了解社会,渴望与外界交往,正因如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并运用高中生的这一特征,通过开展拓展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我的五样》这篇散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毕淑敏,鼓励学生阅读毕淑敏的其他作品,如《提醒幸福》等,让学生找出毕淑敏的经典语句,记录下来,并且与其他同学分享。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拓展的学习内容与教材知识必须具有关联性,并且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使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还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根据布置的课题内容来实施调查和研究,搜集资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对策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又面临着新的挑战。语文教学除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还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基于这一背景,研究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如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直接决定这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合理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教学工作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所以,当下想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积极贯彻落实该目标。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提高教学目标的准确性。过去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目前素质教育被不断重视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提高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从实际和细节上出发。如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很多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为“要求学生读懂全文并理解作业表达的思想”,在这种教学目标下,教师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抓不住重点,对于一些重点知识没有进行深入讲解。而想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就需要从细节上出发,如对于某些重点词汇要求学生理解等。还有一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而建立怎样的道德思想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3)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所以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通过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来制定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个体化目标,做到有效分层,促使不同学生都能进步。

二、转变教学观念

过去,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体现在以下两点:(1)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往往光顾着自己去说,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听懂,这种教学观念下,不仅教学效率和质量极低,同时长期下来,必然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往往更在乎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基于以上两点,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关键。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需要让教师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这一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其次,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其他方面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只有这样转变了观念,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还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中,很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味,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采用导入式教学方法。所谓导入式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导入和学习有关的东西,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语文教学可采用的导入形式如下:一是可以采用故事导入,如在进行某些文言文教学时,就可以导入和作者或该文章背景有关的故事,而大多数学生都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可依采用悬念导入,这种导入形式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激起学生对于悬念的好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专注力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作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利用情境教学法时,需要注意情境的构建需要贴切教学内容。在构建情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分析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学生的喜好,从而使构建的情境迎合学生的喜好。引导学生进入到该情境中,并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提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情境的创设可采用一些工具,如播放和课本有关的音乐,通过优美的音乐来吸引学术,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和课文有关的图片,通过图片把学生代入到课堂教学中。

四、加强对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只需要借助课本、黑板以及粉笔就可以完成。而这种单一的教学工具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口头讲述、黑板上写写画画,已经无法具象的表达课文内容。而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实现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开教学,可播放和课文有关的影片、图像,使模糊的课文内容更加形象化。如进行《再别康桥》这一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在网上搜寻有关“康桥”的图片,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康桥的美。另外,在进行该课程教学时,教师还会请同学来朗诵这一首诗。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背景音乐,从而使朗读更加优美,提高该朗读活动的效果,并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而网络,也是现代化教学工具之一,网络所带来的是非常广泛的教学资源。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和教学有关的各类资源,如一些PPT课件等。

五、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做好不断的总结和反思。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进行仔细的思考,就会一直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语文教师开展总结和反思极为重要。通过总结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反思来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总结和反思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教学成效,如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时,就需要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总结好的地方,吸取教训,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做好记录工作,同校的语文教师可进行教学经验上的共享,吸收他人好的东西,并不断实践到自身教学中。(2)教师在面临教学问题时,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心态。如某一阶段教学质量、效率不高,就需要对该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六、总结现阶段,想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需要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做好总结和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创新和实现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靖.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3,(93):37-38.

[2]李勇.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J].文科爱好者,2011,(02):68.

[3]陈志华.语文课堂教学提效研究[J].语数外学习,2013,(04):27.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创新;理念;原则

一、教育观创新

目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初高中教育仍然是传统的“纽曼模式”,教师坐在课堂上给学生“填鸭式”的讲解,让受教育者作为接收方无条件接收课本内容。尽管这种课堂讲解可以帮助受教育者系统连贯地理解课程体系的内容,而且通过课外练习能够较好地掌握课本理论知识,但却缺乏创新能力。如果只是按原有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地讲解课本,学生不能良好地参与互动,这与现阶段开阔思维的教育观念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认为,自主式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不二选择,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在对学生充分尊重并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成为今后教育的主导形式。自主教育观认为个人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个人潜能及其发挥程度,而自主教育观正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首先,它要求受教育者将自己视为有权利的知识主体,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人格。其次是给予受教育者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循循善诱,发展批判思维,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新奇古怪想法的产生。第三,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教师起到指导疑惑辅助学习的角色,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新型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在传授传统博大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正确给学生定位,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索,学会求知,自己做学习的主人。

二、发展观创新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认为的共性至上原则与新时期下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是两种相反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共性发展模式主要强调教育的各方面要一致化,使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学生失去了其突出特点,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最显著缺陷。传统模式下过分关注成绩,一方面使得分高的学生唯师是从,缺乏创新意识,只专注于所谓的“重点知识”,无暇顾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得分较低的学生缺乏自尊心和进取心,甚至会导致个性发展扭曲,产生叛逆心理。

现在我们已清楚地意识到,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如果社会或组织对个体的约束过多,必定限制个体个性化的发展,甚至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培养出的人都是统一标准化的“优质品”,无法应对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所以,个性化自主式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挖掘个人的潜能,利于自身发展,还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化的个体必须是独立的具备特有个性的人,所以初高中的基础教育应在推动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化的同时,注重其个性化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响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满足现代教育要求,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多样化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按照原有的教育模式把学生变成教师自己意愿下的标准化合格产品,初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充实其内心发展,帮助学生寻找兴趣,实现思想的交流,思维的感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和自由。

三、人才培养创新原则

20世纪末,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曾提出“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新的教育理念理应使得每个受教育者发现自己的特长,在教育的帮助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并挖掘内在潜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观点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并受到我国教育部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并逐步发展推广,响应了国际新教育理念的发展要求。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人才和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必须从基础抓起,促使学生从小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引导其对问题的探索,并在解答疑惑的过程灌输相关知识,逐步挖掘个体潜力和独特长处。特别是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本的解读讲说中,应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将解读变为平等的探讨和对话,重在探讨文本与读者的共鸣互动过程。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理解,结合自身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思想,挖掘个体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师在文本的使用中,应该创新使用理念和原则,促使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使其心灵受到教育,人性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塑造。

参考文献:

[1]杨瑾.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1(7).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探索;白板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36-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在有效教学中的影响也逐步扩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从早期的基于展示的课程资源整合,逐步走向基于交互的深度整合。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环境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将原本基于PPT课件的封闭式的程式化的教学流程打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随之而来的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原本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原本容易忘记的知识,变得记忆深刻;原本封闭的教学系统,变得更加开放。

“只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看了,我就记住了;让作了,我就理解了”,蒙台梭利的这句教育名言仍适合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那些仅仅依靠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基于展示的“声音、视频、图片”的资源整合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基于交互的教学模式由于有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了所学的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2013年11月24日至25日,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在长春市召开,我们设计的《李白传》白板课获得“同题异构”现场展示课国家级一等奖。下面笔者将结合该课谈一谈我们在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深度整合方面的教学探索。

探索一:资源整合,寓教于乐,加深学生记忆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作品人物介绍等相关文学常识,往往只是简单地罗列相关内容,如姓名、籍贯、生卒年、作品等。这种被语文教育名家张玉新先生称为“无效”的“百科词条式的人物介绍”方式已被许多语文教育大家所摒弃。

我们在设计《李白传》的相关文学知识介绍时,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资源整合理论,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资源库,精选并展示“余光中‘半个盛唐’”、“李白《上阳台帖》真迹”、“学生主题班会”三幅图片,模拟 “图片猜谜”游戏,请学生猜一位诗人,并谈理由。学生结合图片相关信息,了解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知道了李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大书法家,而且还知晓了余光中先生《寻李白》中对李白的经典评价。

我们整合的资源“李白书法真迹”、“余光中‘半个盛唐’”的图片具有直观性和不可替代性,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大脑要主动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整合的教学资源中蕴含了与李白相关的背景知识,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为视觉信息的参与而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探索二:情境模拟,交互批注,发现学习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文言知识的处理往往是学生对照注释自行翻译,在难以解决的地方进行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互相研讨解决困惑。这种学习过程无疑是枯燥乏味的,长期以此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我们在解决《李白传》中“古今异义词”和“舛文”两个文言现象时,借鉴了发现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对《李白传》的译文进行了缩略式改写,文段如下:

李白,山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才华横溢,喜爱谈论天下大事,行侠仗义,轻财好施。早年隐居徂徕山中,与孔巢父等人并称“竹溪六逸”。中年从四川前往长安,深受贺知章等人赏识,但由于其傲岸不屈,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而被玄宗赐金放回。晚年漂泊东南,因帮助永王李谋反而被囚禁在浔阳监狱。郭子仪请求皇帝判其死罪,但是玄宗只是下诏将其流放夜郎。后死于牛渚矶。

然后模拟报纸主编批注任务情境,提出此文段包含两个知识性错误,请学生对译文进行阅读,并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的原文中标出与错误相关的语句,进而分析其背后的文言现象。

学生很快发现“山东人”和“郭子仪请求皇帝判其死罪”不正确,接着回到原文找到相关语句,而这个过程就是发现本课文言知识学习重点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思考并参与白板的批注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整合。

探索三:游戏模拟,拖拽操作,学习文言知识

在探究“舛文”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展示篆书字体的“鲁鱼亥豕”四个字,请学生猜字的读音。学生猜的不对时,我们出示楷书字体的“鲁鱼亥豕”四个字(打乱顺序),请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连线功能进行连接。然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遮罩功能揭示相对应的字的答案。最后请学生谈连接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帮助下,学生理解了文言文中的舛文是由于字形相似在刊刻或传抄时出现错误而造成的。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设计了一个Flash拖拽游戏,请学生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前利用拖拽功能将例句与“合文”、“舛文”、“衍文”、“脱文”四种文言现象进行匹配,当学生答案正确时,Flash会显示“回答正确,感谢你为诗人除去锁链!”的正面强化提示。然后请学生谈对四种文言现象的理解。

基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更加强调学生与白板进行互动,更强调操作过程,同时交互反馈也更加积极迅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无疑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取得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的效果。

探索四:生命地图,思维可视,进行情感教育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不能偏废,传统的情感教育多借助学生口头或书面的表达,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展现学生对作品人物的情感认识。这种教学方式简便迅速,但是容易流于简单说教,并不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对文意的加深理解,训练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体悟作者心境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整合了唐代的疆域地图,请学生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为李白画一幅生命地图。

首先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

1.根据课文内容为李白人生轨迹画出路线图。

2.根据对原文内容及对李白心境的理解,为每一个人生阶段赋予生命色彩。

3.将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句与相应人生阶段匹配,并结合文意说一说为何诗句适合描述那一阶段。

诗句如下: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然后将学生分为六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教师调节分配。学生分组讨论,组内形成一致意见,派代表到白板前完成相关任务,并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理解及理由。教师适时点拨,适时利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共享功能引入其他学生的理解。

任务一:训练学生筛选和概括能力。学生能够利用画笔批注功能在白板的地图上画出地图并结合文章说明理由,则说明学生对文章是理解的。这样就将抽象的思维过程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展现出来。

任务二:训练学生体悟人物心境,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为李白的不同人生阶段赋予不同的生命色彩,并到白板前利用改变色块颜色属性的功能进行作图,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这一环节极富开放性和生成性,且直观形象。学生为李白的人生阶段赋予生命色彩,实际是学生自己对人生中不同阶段的理解,这样就实现了利用白板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任务三:训练学生诗句理解和文意理解能力。学生先谈对诗句的理解,然后谈与之相应的李白人生阶段为何适用这句评价,实质上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请学生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将诗句与生命阶段匹配,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西北师范大学张筱兰教授认为,生命地图这一环节将抽象的思维具象化,显得直观形象。学生通过操作,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生命色彩整合了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实现了跨学科的整合。

探索五:白板截屏,生成作品,分享学习成果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效作业,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运用与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有助于督促他们复习与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但若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优化作业设计,避免单一的形式,以调动学生作业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一、优化设计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预习是重要环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与基础。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这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复习已学知识,加深理解,保持记忆率;其二、感知新知,自主找出教学重难点,为新知教学做好铺垫。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设计预习作业,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依照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并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然后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地精设学习重难点,并通过学案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有方向地自主预习。由于学生课前做好了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则会更有目的地、更认真地听课,会根据重难点来记笔记。同时,对于教师课堂提问,学生也会快速反应,这就提高了学生答问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我的五样》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导学案(课前预习案):(1)了解作者及其有关作品。(2)梳理字词:①识记字音,如瞠目结舌;商榷;觑一眼;甄别;墓冢;不啻;纤巧等。②分辨词义:商榷、商量;不以为意、不以为然;张口结舌、瞠目结舌;③成语释义:苟延残喘;稍逊一筹;林林总总;举棋不定等。(3)诵读课文,自主探究:①这是一次虚拟选择,作者实际上追寻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简要概括作者决定取舍方面与理由。②在文中,作者描述道“人们在清醒的选择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请分析其含义。③如何理解“我细心地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等。这样,为学生自学提供导向,为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二、优化设计练笔仿写,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注意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及学习特点,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注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高中语文作业时,教师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具有思考与探究意义的各种形式的作业,同时注意作业的难度,以充分唤起学生作业热情。如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自尊心,并关注自身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各式各样的练笔仿写作业,使其借鉴课文写作手法、谋篇布局和主题思想等进行独立仿写或练笔。

如学习《鸿门宴》时,对于项羽与刘邦的功过,学生褒贬不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如此设计作业:当课堂结束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历代名人对刘邦与项羽的诗词评价,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其他不同名人对刘邦与项羽的各种观点,接着设计探究性的写作练笔作业:在楚汉之争中,刘邦是最后的胜利者,当时的他处在下风为何能获胜?同学们,你们对刘邦的功绩及其为人有何评价与思考,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并参考名人看法,于是学生有较高的写作积极性,创作出了不少见解独特、有理有据的文章。

第11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四步导疑;鉴赏能力

古代诗歌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很遥远,以至于许多高中生在理解古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上出现不少偏颇,甚至是笑话。到底怎样的理解才算真正做到最好,笔者认为,我们不妨试试用解疑的方式来鉴赏古代诗歌,了解古人的心境和古诗的意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四步导疑的教学模式,希望借此能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自主先学――质疑

自主先学这个步骤是想让学生在鉴赏诗歌之前而完成的一些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学生要认真读诗歌,达到朗读流畅和有初步感情,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最后学生还要重点对诗歌的主体进行翻译,当然,这个翻译不像文言文那样精准,只需要把大致的意思搞清楚即可,但也不能犯科学性的错误。对自己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在课本上做标记,以备下面小组学习时向同学或教师寻求帮助。

以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为例,这篇文章的内容不太难,学生很快就可以把诗歌读得很流畅,搞清楚诗人经历和写作背景,但在译文上还是需要关注一下重点词语,以免影响古诗的鉴赏。如“危樯”的“危”字,它是“高”的意思,而不是我们常理解的“危险”之意,这在高一的《蜀道难》一文中已学过,“危乎高哉”中的“危”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语不能出现错误。因为一字的错误理解,它对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心态的理解相差甚远。如果是“危险”之意,诗人不会能悠闲地观察“细草微风岸”这样的细节,更不可能有下句的“星垂平野阔”的阔大雄浑的意境。

二、小组互动――解疑

小组合作探究是鉴赏诗歌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解决这首诗歌的主要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对诗歌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的鉴赏,达到正确解答诗歌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为主,学生需要注意鉴赏诗歌的方法。

比如,我们高一学过的《蜀道难》一诗,这首诗歌篇幅长,内容相对理解起来比律诗和绝句有些难度。像这样长的诗歌,我们需要注意先给诗歌分层次,理解作者围绕“蜀道”主要分三个层次来写,诗歌重点从蜀道的“高”和“险”两方面来写;然后我们引导学生再根据层次的重点内容进行鉴赏。像第二层次写蜀道的“高”这个特点,作者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如融想象和夸张于一体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四句作者用想象的手法,追溯古蜀国的开国之久远;作者又运用自己的招牌手法――夸张,“四万八千”这样的数字,极言蜀国的历史悠久,给诗歌的开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像这样的问题探讨,我们都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解答课堂的重点内容,学会在合作中答疑解惑,既解决了课堂疑难问题,又锻炼了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精讲深化――释疑

“精讲”主要是指教师将学生在解析诗歌时遇到了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或理解不太深入的内容,放在一起集中讲授。以学生为主的小组学习不是说就没有了教师的讲授,学生会的坚决不讲,但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讲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从而达到消释学生疑问的目的。

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一般来自苏轼的主要经历,知道苏轼因“乌台诗案”,经历了被抓、关押、受审、判刑,以及经人讲情而被贬黄州的悲惨过程。这个过程对谁来说都是很难想象的可怕。恐怕一般人要么一蹶不振,要么抑郁而终,很少有人能在这种政治打压下还能像苏轼那样,卸下心理的包袱,重获新生。所以对文本的主旨理解,学生一般都能从最后几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总结出诗人的人生伤感和豁达。但我们还不能仅仅认识到这里就可以了,教师还有义务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了解苏轼的心态,并借苏轼的个人情况,找出历史上和他相似的人物命运,从而了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和生存状况。

四、拓展延伸――馈疑

拓展延伸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生学习的情况加以巩固,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考查,从而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从而完成对一堂课的学习反馈。

比如,学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后,我们可以在怀古诗词上考查学生对这类诗词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结合作者的诗歌特色来考察诗人同时代的诗歌,了解作者一腔报国的热血以及无法施展的痛苦心情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了解作者常用的用典手法,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几种用典方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拓展训练要有明确的方向,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随随便便找个材料或题目就训练,要知道我们要结合课堂学习的重点知识和重点能力来考察,考察的目的是对整堂课的情况进行反馈的,通过此次反馈,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备以后的学习做些调整和改变。

第12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的用新的东西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顺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好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使得课堂教育不再拘于传统形式,更加鲜明生动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工作的新思路。

素质教育;科学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55-01

高中学生往往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究竟给了我什么。之所以产生这个疑问,是因为他们觉得在学习中,并没有什么可以盘点的收获,很多学生由此开始轻视甚至放弃语文的学习。因此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其效果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几十分钟,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总纲领,是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只要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还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1育人方面,所谓育人方面的是指我们课堂教学的总目标,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什么情况下,这个目标都是必须坚持和弘扬的。

1.2教书方面,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和性格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以我们所用教材的具体特征为基础,把人和书结合起来,制定出课堂教学的课时目标。这主要包括:课时教学的主要知识点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训练层次。当然我们确定的课时目标内容要简明扼要并重点突出。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以及自身素质的情况下有一个发展和提升,这样,我们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也更容易达到。

2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才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的重要。高中语文的教学,讲读课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以此为例,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一讲述。

2.1在上课开始,我们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心中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以此指引我们教学的开展。其次,根据教学大纲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读课文、看重点、提示和课后练习,找出自己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这样学生就基本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向。

2.2让学生利用自己手头的工具书,解决自己的疑问之处,如果还是解决不了了,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进行解决。接着,把小组讨论之后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性的大讨论,如果还是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请教老师。最后,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给予点拨、指导和解决。由于学生前面经过了预习,自己研究以及共同讨论,所以,此时教师只需要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辟的讲解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教学时间。

2.3就是所学知识进行训练了。通过训练,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并对之进行复习,不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尽量做到让学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而且,训练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

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才能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大提高,也就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3展现教学的艺术

教学不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更是一门深刻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这种艺术,为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素养,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但是这个讲解必须要把握一个分寸。如果,课堂上只是教师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无论语言有多么精妙,学生没有经过自主探究和亲身参与以及强化训练,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无论课堂气氛多么热烈或者师生交流多么频繁,如果不注意师生交流的质量,也很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时,要控制好教学的度,尽情展现教学的艺术,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锦上添花。

吕叔湘曾经说过:"一个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总是生机勃勃……成功教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把课讲活了。"这也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艺术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上课前,教师都是要事先进行备课的,但是无论课备得多么详细,考虑得多么周全,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反应全部预测准确。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把随机应变这门艺术尽情地发挥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学生的思维也才能得到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