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教程

企业信息化教程

时间:2023-08-17 18:0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化教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化教程

第1篇

一、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以往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许多企业中,他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只停留在传统的思想里,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的信息技术,以为只要购买计算机等信息化的设备,连上宽带,就等于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因此,经常会出现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已经建立好了,但是关于企业内部的流程和数据却不能及时准确地起到共享的作用。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流程两者缺一不可,企业的一切决策需要数据作为参考,而数据的准确性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依据,所以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奠基石。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体制的改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的理念达成共识。现今企业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员工情况、固定资产和营业额来划分企业形态,许多大中型企业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长期发展的规划,而中小企业则利用网络化的发展来利用信息,它的信息化建设热情并不逊于大中型企业。在我国企业中,信息化使用率虽然超过了65%,但实际能成功的却不到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十分严峻,主要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无法具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有关。

三、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一)开展信息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企业而言,可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是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快捷方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获取其他行业的信息,包括产品的信息,技术设备的信息,销售信息等等,甚至还可以获取竞争企业的有关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从中找到突破口,快速做出决策,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中,一般离不开商品的生产、销售、存储,但这些过程则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但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这个环节则可以使用信息化来实现,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过程,还可利用信息化创新销售手段,例如网上开展营销活动等等,这样既能给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在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缩短了原始信息的查找和反馈时间。使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管理更加直接,既拉近了管理层和基层之间的关系,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

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失败得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内部的经营模式,是他们一直追寻的目标。因此,有些企业很早就使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手段,但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没有完善,硬件设备价格都比较高。企业只是盲目地引进信息化,而却没有真正去认识和实施信息化技术,因此无法做到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导致最终效果不佳。

(二)员工信息化建设知识有限。想要实现信息化建设,企业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然而由于我国企业重视销售和经营的灵活,因此,他们不可能花大量的资金去培养信息化建设的人才。这就造成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受阻,无法正常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三)基础设备不完善。目前,虽然我国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主要包括计算机的普及效率低,网络覆盖范围狭隘,软件功能不完善,系统之间的集成效果低等,这些都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管理者应该率先垂范,多学习一些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知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的建设中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原来业务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死板的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创新和变革的关键因素,只有领导者首先深化信息意识,才能带动员工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从而使企业信息化顺利的开展。

(二)培训员工的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一般员工较为重视自身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技能,因为这直接与他们的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员工则对计算机、网络查询信息和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足。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信息化技术,把他们的信息化与知识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平时的考核制度中,把计算机等网络操作的技能放在考评中区。企业应多一些与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有关的教材,提倡员工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程,与员工进行网上交流,把员工的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的重要项目中去。

(三)在企业中引入第三方咨询。对企业而言,引入第三方自咨询是非常必要的,既能给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又能对企业开发新系统提供依据。引入第三方咨询,可以在企业建立重要项目的时候,为企业事先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较好的方针对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企业只是自己充当咨询角色,那么对企业的信息化规律就缺乏较深的理解,受到专业和资源的限制,会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弄得前后矛盾,得不偿失。

第2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产生;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述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纵观20多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信息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动力

1.知识经济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部条件。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会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会计,提高财务信息处理与输出的速度,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财务信息的要求。

2.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在动力。企业信息化首推会计信息化,它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在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因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并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其二,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应具有开放性,能利用网络技术对信息发送与接收,达到内外数据共享,为其他相关的部门、行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但现行的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构建信息化会计。

3.会计信息失真等现实问题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直接原因。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在规定各项经济政策时缺少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使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资金总量和财务成果表现出来的清偿能力和变现能力缺乏正确认识,使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解决问题,许多专家把目光投向了会计信息化。

4.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型之间的矛盾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内在因素。信息社会里,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会计要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将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传统会计模型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与工业社会的经济环境和手工的信息处理技术相适应的,其处理程序和规则与现代信息技术难以适应和协调,无法满足信息社会对会计核算、管理、决策的要求。

三、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一)集成性

信息集成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集成,即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问的信息集成,协调和解决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的矛盾;二是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即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息,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建立企业组织与外部利害关系人(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的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信息集成的结果是信息共享。企业组织内外与企业组织有关的所有原始数据只要一次输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又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还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建立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上的21世纪会计信息系统是与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有机整台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信息系统,它具有极强的适应力。

(二)动态性

动态性,又名实时性或同步性。会计信息化在时间上的动态性表现为:首先,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无论是企业组织部的数据(例如发票、订单),还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数据(例如入库单、产量记录)。也无论是局域数据.还是广域数据,一旦发生,都将存入相应的服务器,并及时送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等待处理。其次,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实时的。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一经输入系统,就会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三,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动态化。使得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够及时地做出管理决策。

(三)渐进性

具体应分三步走:第一步。以信息技术去适应传统会计模式,即建立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第二步。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式相互适应。表现为:传统会计模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而对会计理论、方法作局部的小修小改;扩大所用技术的范围(从计算机到网络)及所用技术的运用范围(从核算到管理),实现会计管理的信息化。第三步,以现代信息技术去重构传统会计模式,以形成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在内的会计信息化。新晨

四、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首先,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会计信息系统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网与外界网络实现了互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减少了人为的舞弊现象,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质量。

第三,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与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与其他业务系统和外界连接,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会计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琼: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U]。国际财务与会计,2009,第1期

[2]傅元略。扩展会计信息化功能的策略[J].会计研究,1996.第4期

第3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ERP;业务流程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500-02

1 情境教学法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1]。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法和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利用鼎捷易飞ERP软件操作演示,学生在底下听讲并记录,根据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授课方法效果不是特别好,还需要别的教学方法的补充。

情境教学法在企业资源计划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路是:以生产型企业为例,模拟再现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依托易飞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训练学生加深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了解;从单个模块系统处理,到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数据传递关系,由易及难,逐步强化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整合的理念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相应子系统在供应链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数据传递关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相应的流程进行处理,以训练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完善与理论配套的技能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2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ERP销售子系统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本文以鼎捷易飞ERP7.0软件系统中的销售子系统为例进行分析讲解。销售管理子系统主要的业务流程:询价报价、签订订单、销货、日常跟催管理以及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子系统的业务流程作业在ERP系统中均能实现,如图1所示。

整个销售管理子系统的业务流程首先从录入客户信息开始。可以启发学生理解销售管理系统中怎么实现对客户的管理,尤其信用额度控制和信用超额时有哪几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系统中将学生自己作为成功集团公司的业务员,录入相关信息。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系统中输入客户的信息,统一规定录入一个公司客户,名称为苏州职业大学+两位学号,同时输入相关的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让学生截图上传至FTP服务器以备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在讲销售管理子系统时可与采购管理子系统对照,一出一进,正好是相反的两个方面,加深学生理解。客户基本信息管理方面有交易核准核准状况,分为3种:已核准、尚待核准和不准交易;客户分类方式分为渠道、类型、地区、国家、路线、其他;在交易信息方面,有交易币种、折扣率、销售评级等,可以让学生设置为RMB、10%、ABC等级等;在客户信用管理方面有可以信用额度控制分为Y:按公司参数控制、N:信用额度不控制、y:按客户信息控制等三种方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中每种方式的含义。

客户有购买意向时,可以向我方业务人员询价。在做询价和报价环节的业务流程之前,先要求学生录入业务员身份(姓名+两位学号),然后再与客户公司(苏州职业大学+两位学号)交易,确保每位同学都感受到真实的业务场景和真实的角色分工。报价单审核之前,提醒学生,一定要让客户审核,否则在录入订单时,不能开窗选择。因为商品价格是不断变化的,报价单上一定要有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客户审核后,就可签订订单。

教师指导学生录入客户订单。可以问学生需要录入的信息有哪些?从销售子系统中进入订单录人模块后,可以看到需要设置销售单别、客户、工厂、业务人员、销售物品的品号,输入品号为4100011,名称为数码相机-SS,销售数量为10台,销售单价为6084元。其他需要设置的信息作好相应设置。如果已经录入了客户订单。但需要变更怎么办?可以通过录入订单变更单来处理。输入订单单别可以开窗要变更的订单,录入变更原因:需增加订货量,把订单数量变更为20。

客户订单下达后,成功公司组织生产,生产入库后,就可以进入销货流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入录入销货单模块,开窗选择销货单别,再通过“复制前置单据”按钮,将订单单信息复制到销货单,对单身的数据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销货的处理做完之后还要做什么?当然是验退,销货以后,因为一些原因,客户可能会退回一些商品,教师指导学生进入验退模块进行处理。

3 结束语

经过反复研讨和实践,针对企业信息化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企业业务流程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制定不同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各项需求,锻炼了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04-03

21世纪,世界物流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立技术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已成为现代国际物流的关键。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在我国已呈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逐渐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要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适应国际物流的潮流,必须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信息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国际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

1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是在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贸易等现代商务活动,实现了商品交易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减少了商业的中间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电子商务过程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银行的发展,前“三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已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实现,而物流除了少数数字化商品和服务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外,大部分商品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流来完成。物流是产品实体从供应地向接受地流动的过程,只有通过物流,将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需求者的手中。因此,物流效率是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通过互联网高速实现后,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将成为顾客选择企业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向物流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物流的运作方式。物流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实现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智能化和合理化。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并通过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实现。因此,电子商务时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物流信息化市场近期呈现二元结构发展:即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和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业务的低端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实施物流作业活动和相关增值业务;条形码的应用为连锁配送的信息管理打下了基础,GPS车辆跟踪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刚刚起步,普遍采用的是电话跟踪模式。一些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设立了软件开发部门,外资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带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国内软件开发商开发了综合物流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提供了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初步条件。至今,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干线传输网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流程改造与优化、支持决策等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环节仍然相当薄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活动信息化程度还很低,不能打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信息化问题的根本所在,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导致配送决策的制定往往不是全面的,也是不合理的,不能最终实现合理化资源配置,缺乏适合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这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下和服务水平低,运作成本高,作业速度慢,物流信息难以获得,让电子商务企业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障碍及其分析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影响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主要障碍及其分析如 下:

(1)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物流活动自营组织完成。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环境制度有待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滞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和物流标准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作业工具和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未形成能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信息采集交换、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运行等缺乏统一、有序的技术规则。因而,导致物流资源严重浪费,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

(3)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足,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形式轻实效”等倾向。国内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中的投入只占其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一般占到1.2%~2%;国内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中投入的硬件与软件之比为5∶1,国外一般是1∶1或1∶1.2,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

(4)信息化建设协调不完善,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目前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的社会交换、开发与利用水平很低。物流信息系统工程复杂程度高和技术难度大,建设初期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与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考虑技术引进和二次开发的关系。

(5)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低,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受观念和条件的限制,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没有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物流过程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管理、运输最佳线路等还处于人工、半人工状态,使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所提供的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依靠电话、传真、手工单证等传统物流手段,进行物流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极低。

(6)人才问题。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国家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专业技术研究和应用人才相当缺乏。我国极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的老师或计算机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很难对整个物流系统流程做出合理的功能需求分析。另外,企业管理人员中较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严重缺乏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多类型、多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策略

4.1政府着力营造并优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存环境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物流发展的细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改善现行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企业之间毫无关联的局限,建立条块之间物流工作的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做到全面统筹、整体布局,设计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存量资源,又能优化增量配置的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则,并充分依靠市场活力、不随意干涉市场自我运行规律。相应地,各地方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竞争机制,整合、简化行政管理的手续,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制定恰当的价格和税收、市场准入政策及相应的法规制度,并与国际物流法律秩序保持衔接和一致。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做到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公正、公开和统一,使整个产业合理配置、协调发展。政府不仅要踏踏实实改善硬环境,加大基础设施与物流园区建设,而且要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4.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创造适合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物流信息化的应用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示范与领导,统一规划,在商业信息化、物流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等方面政府要予以经费支持。同时,政府应重点支持公益性的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建立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数据库和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特别是联结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政府及其他配套服务业的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换。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如果企业规模较大、资金较雄厚,又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可自建经营网站;如果仅有零星业务,或者资金紧张、技术力量薄弱,或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或共用网站;还可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站。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建立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提供迅速、准确、及时、全面的物流信息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4.3建立一套科学且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机制

首先,政府要建立一个好的评价体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得好的,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奖励,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外界进行宣传,介绍他们如何重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改进当前的物流管理水平,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不但要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较高的服务质量,还要激励他们有动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为自身与委托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要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特别是物流协会与信息监理部门)的作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应用人员建立一个好的考核标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等多种考核方式,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有创新的人员给予奖励,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相关人员晋升职务、职称等的重要依据之一,激励员工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4.4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整体的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物流领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人才。同时,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强化物流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信息化从业人员上岗的基本条件。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重视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以满足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媛媛,罗立宁.技术创新与第三方物流信息化[J].科技与产业,2006(4):41-44.

[2]董雷,刘凯.信息化进程与现代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6(5):17-19.

[3]梁登攀,赵一飞.我国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15-119.

第5篇

关键词:通信专网;设计思路;网络结构;物业化信息;本质安全性;主干网络;环形网

1 关于网络基本形状及其比较环节的分析

1.1 为了满足企业专网建设工作的需要,进行环形网建设体系的优化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组网方案内部应用环节的协调,保证其组网形式的更新,从而满足物业企业部门的工作需要,实现相关项目组的信息系统体系的健全,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这就需要做好节点的传输媒介工作,保证电缆、光缆、微波等的有效串联应用,实现闭合环的体系健全,实现环形网工作方案的更新。在环形网应用中,其相关的节点都需要进行不同方向的应用,满足信息数据的发送及其接收的需要。该环形网具备良好的保护能力及其抗灾害性能力,其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非常有利于复杂化的地理环境。目前来说,线形网的基本形式是通信的不同节点的串联,进行首尾节点的开发,进行线形网的形成,其结构比较简单化,总的来说经济性非常强大,是一种良好的网络结构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具备一定的缺点,那就是无法进行链路失效问题的解决,从而导致其生存能力太差。

1.2 在实践应用中,星形网的基本应用形式,进行通信网的特殊枢纽节点及其相关节点的结合,在企业专网建设环节中,环形网建设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其是一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其基本的组网形式是进行物业企业的不同部门、项目组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做好节点的传输媒介工作,实现光缆、电缆、微波等的串联,保证其闭合环的形成,从而满足环形网工作的需要。在具体的组网上,需每个部门自行搭建服务器,再通过星型结构链接至集团信息源。

这就需要注意网孔形网的基本应用形式,保证通信的节点的相互连接性,进行网孔环网的形成,保证不同节点的相互连接性,实现网孔形网的理想性,避免其结构受到节点瓶颈及其失效的影响。需要保证不同节点的相关方式的协调性,实现其整体可靠性的提升,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具备较为复杂的结构,并且其成本比较高,比较适合于较大业务量的工作。以上几种方式,就是通信网络中的常见基本网络形式,这些网络的拓扑结构具备各自的应用特点,满足了实际生活中的不同应用需要。为了实现物业企业的通信专网工作需要,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选择是必要的,从而满足其业务量的需求需要。

2 关于网络结构选择思路及其应用原则的分析

2.1 在物业企业通信应用中,进行物业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其服务方案的更新,实现其信息化体系的健全,保证专网的整体安全性,确保其可靠性及其抗灾难性的提升。在建网初期应用中,进行网络设计环节的优化是必要的,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优化选择,保证网络的正常工作的开展,保证其信息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网络结构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其复杂性,从而进行投资及其运营维护成本的应用,实现其建设环节及其维护环节的协调性,但是,这种方式的应用,很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但是如果进行简单的网络结构的应用,又难以满足企业信息的工作需要,就需要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选择,实现物业企业的建设及其运营的协调,实现其经济性及其可靠性的提升。

2.2 这也离不开良好的网络配置,进行网络结构的优化选择,实现网络内部信息系统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这需要进行通信设备及其节点间的传输媒介的良好配置,实现其整体应用环节的协调,保证网络建设成本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细节的优化,这就需要进行通信网络方案的更新,进行网络建设成本的缩减,保证规模化及其技术化的通信网络的应用,保证硬件设施及其软件设施的应用协调,实现新建网络的组网方案的更新。这就需要进行物业企业的专网方案的更新,使其适应当地地区的发展需要,由于网络建设的差异性比较大,就需要进行通信的专网网络结构方案的优化选择。

3 关于网络结构规期设计应用模式的分析

在物业企业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到由于其建设的环境低于环境、信息化设施、企业规模等因素,其物业企业的通信专网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困难,这就需要针对企业的自身特点进行网络结构方案及其网络模型的选择,实现企业信息化专网体系的完善,尽管其网络结构是复杂性、多样性的,但是他们都是由基本形式的网络结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

通过对专网网络结构设计范例的分析,可以得知网络建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需要面临自然等突发性灾害,这也需要进行网络承载信息化业务体系的健全,保证其安全运行性。保证网络结构的整体可靠性的提升,实现其整体的抗灾难性的提升,从而满足当下通信专网网络结构的应用需要,再进行主环网、子环网等的协调,实现其综合性网络结构的应用,保证日常工作的需要。

其网络内的服务模块有:(1)呼叫中心业务,为业主和客户提供及时的咨询及信息反馈;(2)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3)客户端(业主通过电脑或手机等);(4)项目部服务信息系统(项目部A、项目部B、项目部C……);(5)集团总部信息系统(职能部门:财务、品管、工程、客户服务等)。以上通过互联网(ADSL、光纤)互联,呼叫中心、服务器、集团总部信息系统处于主环网,主环网携带客户端、项目部服务信息系统等处于子环网,构成综合性信息化体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物业企业的通信总体网络结构的普及应用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范围。其主要包括了通信主干网络、子干网络等的通信网络应用。所谓的通信主干网络就是进行全网络范围的选择,进行代表性单位的选择,保证其通信节点方案的协调性,实现这些节点的网络组织,保证网络中通信节点的汇接性,保证信息通信体系的覆盖,从而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

通信子干网络是局部干线网络的组成部分,其需要在一定业务相近的单位内进行传输媒介组织网络的应用,实现网络节点的协调性,保证其单位内部网络功能的优化。这需要实现子干网络的主干网络协调性,针对其服务项目进行子干网络数量的协调,实现其不同业务种类的链接,这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项目部通信网络,是终端通信网络。它包括安全生产、日常调度、安全监控、行政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自动控制、有线电视等系统。环形网具有高生存性,抗灾能力强,主干网络、子干网络尽可能地使用环形网方案组建。终端网络结构形状的配置比较灵活,方式较多,随项目部内部具体情况而定。

4 结束语

通过对网络组建及其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全网集中管理方案的应用,实现子干网络、终端网络的分级管理优化,实现其子干网络、主干网络的协调性,从而满足日常组网的需要,实现不同子干网络、主干网络等的相交性、相连性。保证子干网络与主干网络之间可实现相交、相连、相切。现代互联网链接媒介速率很高,也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但安全性、稳定性有所欠缺。

参考文献

[1]吴秋峰.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6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中心机房 安全管理 日常维护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077-02

1 中心机房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它在信息存储、传播、共享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体现。其强大的功能已被人们日益接受。计算机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工作的可靠性、完整性也日益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企业中心机房管理的特殊地位与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使机房有效并合理的使用,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宏观的角度上,机房管理的包括设备配置、维护及故障检修、设备运行环境及系统建设等都属于机房管理的内容。因此机房管理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安全稳定地使用网络,机房管理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 中心机房运行的现状与不足

企业中心机房往往是公司数据信息交换的前沿阵地,中心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企业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整个机房包括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计算机精密空调系统、消防系统、KVM系统、监控系统、布线系统等。目前,企业中心机房区域规划为两大部分,主机房和配电间,主机房主要有交换设备、服务器、计算机精密空调、消防等设备;配电间用于放置电池、市电配电柜、UPS等配电设备。中心机房主要承载的业务有:(1)公司内部局域网用户上网业务;(2)外部网关服务器接入服务;(3)公司网站系统、ISA系统;(4)邮件财务系统等。

中心机房运行面临的问题有:(1)机房管理事务细琐繁杂;(2)技术人员经验不足,或不能发现问题,或面对问题不能有效解决;(3)由于网络设备型号过多,调配方法不统一,给日常云心维护造成了一定的不便;(4)各个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存储都比较分散,也给日常运维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中心机房管理与维护的方法

机房管理与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机房相关制度的制定、机房环境维护、机房安全管理、机房设备管理等工作。

3.1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的落实实施

通过各项规章制度,一方面使中心机房管理走向规范化,一方面也是机房良好使用的前提和保证。机房里要有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各类等级记录表,管理人员也应在相应的维护记录表上做好记录。明确分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中心机房的专业性、复杂性决定了信息中心必须明确分工,保证每个子系统都有专人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互相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

3.2 机房运行环境维护

对机房环境维护是十分必要的,机房环境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稳定与设备寿命,因此,管理中。机房环境维护包括:空调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方面的维护。

(1)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是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要严格遵守“三度”的要求。即“洁净度”、“湿度”、“温度”。

中心机房设计为风冷式下送风精密空调。采用两台精密空调负责主机房的温湿度调节,精密空调采用下送风,顶回风方式,来保证机房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电子设备在运行对温湿度具有一定的范围要求。温湿度的合适与否与企业信息运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机房采取机房精密空调来调节确保机房内各种网络等重要服务器能可靠稳定、并在最佳状态下运行的基础。

表1和表2分别为机房在开机时和停机机房时的温湿度要求。

表1 开机时机房温、湿度要求

表2 停机时机房温、湿度要求

(2)消防系统。

机房内应做到整洁无杂物;无烟无易燃易爆物体。火灾报警采用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二者联合使用提高了机房火灾预警的可靠性,探测器能发出警报信号,控制器显示探测器所在的位置。该系统共分2个防护区(即主机房和配电间),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3)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的存在,有效的保证了中心机房安全运行。机根据国家规范以及机房接地要求,机房接地系统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在机房内用扁钢把所有接地点都连成一体,将三种接地引下线接入地桩。

由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的维护都涉及专业维护技术,应联合厂商进行定期巡检。建立厂商定期巡检制度,借助厂商的技术力量,定期对各系统和软、硬件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编写统一巡检报告。机房管理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应紧密跟随,以保证巡检质量。巡检周期可以根据各系统的特点灵活确定,原则上所有设备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巡检。

3.3 中心机房的安全管理

机房的安全管理包括用电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管理。

(1)用电安全管理。

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以确保计算机及网络通信设备及相关周边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电脑的电线复杂,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小错误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所以电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机房是双路供电及UPS电池,确保计算机房的电力供应,在实际工作中,有权力去控制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定期巡视路线,禁止人员乱碰电源,这可以有效的将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2)设备安全。

机房内的设备主要有主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UPS、空调等,日常需要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入机房人员不得携带任何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电磁、辐射性、流体物质等对设备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的物品。机房设有门禁系统,任何进入机房的无门禁卡人员,须进行登记,其他部门和外单位人员如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时,须填写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由机房管理人员陪同进入机房。同时企业应做好机房值班工作,保证机房内设备的安全。

3.4 机房的硬件设备管理

机房内的硬件设备维护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机房管理员要对机房内设备做好标识和登记,记录设备的型号、配置、位置、状态等信息,以便跟踪设备变化。

(2)机房管理员对机房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机房设备进行操作。

(4)机房设备必须经过负责人的书面审批才能被移进或移出。

(5)公司信息部制定机房内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空调系统等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机房管理员须按此计划进行检查和维护。

3.5 机房的系统维护与软件管理

机房系统维护与软件管理要做到如下几点:

(1)启动信息系统事件日志,并保证足够的日志空间。建立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基准配置,完整保存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以备服务器损坏后能够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2)管理员定期对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和日志进行巡检,以便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巡检各种信息系统的性能状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CPU使用率、内存空闲率、硬盘空间使用率、带宽利用率以及数据库的性能等。巡检人员在发现性能异常的时候,及时报告问题受理人员。

4 结论

中心机房管理和维护相反映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做好机房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需要提高机房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建立配套的机房维护相关的措施和制度。掌握领先的技术,并将先进技术运用到日常机房维护中,为企业信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唐红亮,陶秀,彭育斌.新世纪计算机机房管理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客户认证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信息经济的脚步,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一个新概念。作为全球经济的一分子的中国参与全球的电子商务也已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电子商务其实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它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装置代替传统交易过程中纸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统计、等环节,从而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下面从我国的网络基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软硬环境来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应策略。

一、中国的电子商务状况

电子商务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要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就必须认清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处的环境条件。要实现普通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必须有先进、可靠的信息交换网络平台作为支撑。概括起来,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网络平台主要有: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以及其他一些通信网如固定或移动电话网、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等数据通信网。

尽管这些年,我国在通信网规模和技术层次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由于受上网用户增长迅猛、网络自身服务能力及可靠性有限、网络营运成本及资费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上网速度慢、收费高,网上中文信息量有限等问题。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角--企业的信息化状况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看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其现状如下:

1.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许多大中型企业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网络化发展也为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非常高。

2.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我国目前各种规模的企业绝大多数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培养和储蓄了一些信息化人才。一些重大的信息工程建设,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计划(MRPII)、计算机架成制造系统(CIMS)等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也有所发展。

3.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偏低。据统计,在我国1.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10%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约有20%左右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而且往往只用作财务、文字录入,很少作其他目的的运用。

4.企业联网率低,使用效果欠佳。在我国,只有48家企业有自己的域名,1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建立了内联网,但接入因特网的还不到10%,已在因特网上建立主页的企业,大多数仍旧停留在信息,信息查询等阶段,真正利用互联网络开展营销的非常少。

5.企业信息化程度差异较大。在行业上,金融、铁路、民航较其他部门高;在区域上,中西部较东部还很落后。

二、实现电子商务的软环境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快了信息化世界的到来,但要使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得以在网络上进行,还有许多实际问题等待解决,诸如税收问题,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商标权、域名问题,安全和隐私权问题,资费问题,标准问题,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等等。下面将从法律问题、税收问题和安全问题这三个大方面对我国电子商务的软环境加以分析。

(一)法律问题

法律制度的制定远远落后于信息工业的发展。In-ternet发展了这么多年,电子商务也开展了几年时间,可世界各国至今都没有制定有关Internet的完整的法律,在我国更是如此。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条文,但有关部门正在从事有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作为电子商务的专门性法律,我认为,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电子交易的合法性,如怎样取得交易的电子证据,法律是否认可这样的证据,以及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的行为规范,跨国银行法律问题等。其次,对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也要给予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法律许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最后,对网上知识产权、隐私权的保护也需要明确的法律规范。

(二)税收问题

网络贸易如不进行实物交易,是否需要另外设立新税种?没有物理上的交易地区,特别是跨国界的交易,政府还要不要征税,又如何征税?如何避免网上贸易成为"逃税区"?这些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税务部门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从这些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电子商务中的税收问题可分为国内税和国际贸易税。在国内税方面,大多数人认为应实现税收中性,即对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交易的征税不高于相当于非电子商务的征税。明确电子商务征税的管辖权是现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以避免重复征税。在国际贸易关税方面,世贸组织曾于1998年5月在日内瓦达成尽快实行免征Internet商务关税的协议。近年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征"比特税"(bittax)。一些经济学家建议,除了对交易本身征税外,还要对因特网的传输数据征税。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我们知道,CA应该由除参加交易的买方、卖方之外的具有权威的第三方担任。这个第三方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以是交易双方共同信任的组织。在国际上,CA是由市场竞争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市场还不够开放,电信行业垄断性较强,政府参与较多,所以在我国,CA现阶段还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出面担任,然后扶持出一些CA,营造竞争,使CA建设更加规范和高效率。至于如何扶持一些CA,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想应把这些部门与CA有关的部门剥离出来,让它们自由营运,自负盈亏。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既面临国际共同的问题,如前面讨论过的法律、税收、安全等问题,同时又受制于我国的一些特定问题,如信息基础建设问题、商业规范问题、市场容量问题等。

(一)国家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引导支持

1.明确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向,制定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和有关各方面积极开放和应用电子商务、鼓励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鼓励中国企业与外国公司展开合作,学习国外电子商务先进的运作模式和技术手段。

2.制定国家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电子商务可以打破地区界限,使落后地区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外面的广阔世界。因此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做好整体规划,兼顾不同的地区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制定出适合国际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规划。

3.带头实行政府上网,实现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推进电子政府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使政府公务员加深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认识。

4.在电子商务服务及电信网络保障等方面,保护公平竞争,促进技术创新,保证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可靠的通信网络服务。

5.协调制定统一的、兼容的能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体制框架与技术标准。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相互兼容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之前,我国应积极参与有关规约的制定工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及协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全球性的电子商务规约中充分体现我国的意见,以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权益。

6.支持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交易安全保障体系,对符合要求的密钥管理和电子鉴权认证机构进行规划、发展授权,并进行监督管理,支持发展信用支付和电子支付系统。

7.逐步建立一个适当的法律法规框架,完善执法与监督,使电子交易得到法律承认,受到法律保护。

8.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中央政府应提高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开拓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涉及的各行各业:积极支持,有效管理

1.信息产业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应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便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安全、可靠、方便的网络基础。应大力发展公共基础网络平台,合理配置资源,鼓励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规划时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性,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开始应发展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2.金融部门。电子支付是进行电子商务的基本前提。近几年,我国在金融电子化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需要信用卡等支付手段,还需要有其他一些适合于小额交易的灵活的电子支付手段,如电子现金、智能卡等等。我国应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银行的电子支付系统,建成银行间、银行企业间资金清算和金融管理系统,使企业和个人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电子支付完成电子交易。

3.税务海关等税收征管部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不仅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税务海关等税收征管部门应该加强电子化进程,使纳税电报、缴纳及有关税收凭证,文件的传送都能通过网络以电子化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真正的电子商务。

4.信息技术与安全部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既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信息安全部门需要加强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技术和效果研究,保证国家对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有效控制,有力打击计算机犯罪,保障国家、企业和用户利益不受损害。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动作环境与手段,同时也是跨区域、跨部门、跨国界的。因此,所涉及到的统一的、相互认可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约及政策,需要部门之间相互协商,共同参与研究制定。政府应该统一规划和组织各种专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信息产业、金融、财税、海关、贸易、公安等部门工作。

(三)企业:提高认识,积极参与

发展电子商务首先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电子商务将越来越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研究,提高电子商务意识。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改善服务、降低销售和营运成本,创造销售契机,增加企业的战略优势和知名度,实现贸易全球化、直接化、网络化、数字化。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些众多益处,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企业应该加强和完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安全的内联网及外联网,参与竞争,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满琳.电子商务是什么[J].互联网周刊,1998.9(15).

[2]姚志军.SET与电子商务[J].计算机世界,1998.6(G1).

[3]席张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系统.国际电子报,1998-7-27(D6).

[4]国际电子报编辑部.中国互联网络安全产品认证中心简介.国际电子报,1998-8-30(A7).

[5]孟宪湟.EDI无纸贸易[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102-104).

[6]孙鹏.交易安全及其民商法保护论略[M].法律科学,1998(5).

[7]杨坚争.网络安全的技术保障与法律保障[J].网上出版,1998(3).

[8]孟庆洲,胡晓桥.电子商务潮涌中国[J].电子商务,1998(6).

[9]欧阳照.全球电子商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2-45).

[10]王靖.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9-81).

[11]李琪.网络贸易[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121页-124页).

[12]Internet资源访问大全.http?押//www.dlut.edu.cn/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对策分析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商务活动新模式,它利用全球化互联网络进行商业活动,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全面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售前服务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搬上网络,在实现企业管理电子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电子商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代表了一次新的经济革命,预示着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出现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根据“二十一世纪网站”与“支点网”通过网络联合开展的一项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显示:电子商务是大多数企业心目中企业信息化的典型应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已经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的企业占到了调查样本的58%,一个企业全面应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建设的程度看,各个企业的实际应用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例如23%的企业尚处于计划建设的阶段,16%的企业正在建设但尚未投入实际的运行;而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占全部受访企业的19%,但是其中10%表示效果还不够明显,真正开展了电子商务并且效果明显的企业仅占9%,这一结果反映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三、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网络经济给传统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贸易活动才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思想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上压力大,人才不足等困境。

四、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使中小企业可以解决许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网络营销带来的冲击、大企业的垄断、资金能力有限、经营体制不规范等等。

4.1电子采购

电子采购是由采购方发起的一种采购行为,是一种不见面的网上交易,如网上招标,网上竞标,网上谈判等。人们把企业之间在网络上进行的这种招标、竞价、谈判等活动定义为B2B电子商务,事实上,这也只是电子采购的一个组成部分

4.2充分利用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

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低成本参与竞争的最佳途径,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同利用中介的专业化优势解决信息的非对称问题一样,企业结合价值链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减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快速进入市场。

4.3电子商务与产业结合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必须与传统行业结合才能够取实际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变行业的经营环境与价值链、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等来创造出新的效益。而行业则是电子商务的平台,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够成为有价值的电子商务模式,传统产业必须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自己的经营流程。同时,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本身会催生一些新的行业诞生,对原有的一些行业会有替代性。

4.4虚拟与实体的结合

完整意义的电子商务必须同时处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由于信息技术和金融机制的快速发展,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线处理的问题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物流却成为电子商务中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方面有着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比如中小企业可以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结合成战略联盟,从而实现“整体化的物流管理”。

4.5建立商务平台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部分,要有明确的定位,用户访问一个网站,常常不是要购买商品,只是查询信息。只要他们在此找到了有用的信息,觉得有“价值”,他们才会回访。企业的着眼点,应该是为他们提供“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有效的电子商务活动。

五、结论

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小企业走向电子商务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要有正确的心态,要牢记电子化和信息技术只是企业追求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商务才是企业真正追求的目的。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一定要有效地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围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寻找适合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宋文官.《实用电子商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张丽娟.《电子商务在中国中小企业中的发展》,《苏商论》,2007年,第四期.

[3]周宏,姬志刚,刘丰文.《当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与未来发展》,《商场现代化》,2006年.

第9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发展对策

1电子商务介绍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并完成。

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还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谋面的,因此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

早在1998年,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就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电子商务热"随之在国内掀起,我国的电子商务已进入到起步阶段。

金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金卡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卡工程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省市实现了自动柜员机ATM与销售点终端机POS的同城跨行(工、农、中、建、交等各商业银行)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的联营,这中间包括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转账EFT的实际应用,金卡工程的建设为实现网上支付与资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条件。

金贸工程就是帮助企业,特别是帮助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走出困境,学会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企业,研究市场,学会经营贸易,开创商品交易新的模式的一项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劣势,究其原因,除市场经济的"阅历"比较浅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问题,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没有把"贸易",也就是"市场"放在生死攸关的重要位置上,还在等上级或别人来保护和援救;二是手段上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有的主要问题:

(1)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方式陈旧。中国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面推开。相当多数企业尚未认识到,电子商务能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而认为电子商务距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培育和开发企业需求,成了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而发展电子商务正是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2)市场成熟问题。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分两类:企业间交易和个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它又必然经历一个从简单的商情查询到网上购物和实现交易的阶段。中国的市场及其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加速培育市场,使其尽快成熟起来,以利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顺利转变。

(3)金融服务质量问题。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这就应有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其电子化的配合。由于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都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业亟需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加快变革步伐。

(4)信息网络的环境、条件和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对于中国来说,网络产品几乎都是"舶来品",本身就隐藏着不安全隐患,加之受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安全因素更显突出。

(5)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行政框架以及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

(6)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它的知识亟需普及。全世界因特网网上的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急剧增加,但因特网的使用者仍集中在年龄为15~50岁之间、中上收入水平、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中青年,并以男性为主。对中国来说,特别需要提高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7)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想实现真正实时的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带宽,这必须由硬件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我国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与银行、税务等十几个部门的联网尚未实现。因此,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应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首要问题。

(8)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政府对电子商务活动不应过多地干涉,而应遵循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尽量放权于企业。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应是扶持和服务,而不是控制和干预。当然,当交易中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等现象时,政府应有及时、准确的行动。

(9)网上支付问题。从整个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来看,将来要在网络上直接进行交易,就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等各种方式来完成交易,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金融网络的连接来支付和收费。而目前我国各个国有专业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联、互通和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另外,各行信用卡标准不一样,不能通用,尚不能用信用卡实现网上支付。

(10)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做生意就避免不了发生纠纷,而网上纠纷又有其独特性。Internet是一个缺乏"警察"的信息公路,它缺少协作和管理,信息的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传输又难以公证和仲裁,而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统一的法律系统进行仲裁,纠纷就不可能解决。那么,这个法律系统究竟应该如何制定,由谁来制定,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其效力如何保证?这些都是现在制定法律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11)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落后、网络意识淡薄。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非常淡薄,除去免费用户外,真正交费上网者很少,企业用户还没大量出现。企业的信息化只是在理论界、信息产业界热度很高,而在企业中热度并不高,从而造成经营决策的被动局面。

3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关于具体对策,有如下建议:

(1)注意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动向,分析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出和流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及早制订应对策略。

(2)从中国国情出发,除推进EDI和因特网这两种电子商务外,同时在国内大力提倡和积极推广通过电话、传真、电视、电子支付及货币传递系统等四种途径的电子商务,以便从电子商务的寻求阶段、订货及支付阶段、运输阶段分别积累有益的经验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推动外贸企业先行一步,然后"外为内用",再在国内贸易中逐步发展电子商务,其中,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可先搞起来。

(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经济比较发达、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领导重视、对电子商务有需求和有效益的地区,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沿海省、市,以及内地的少数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鼓励他们不失时机地发展各种方式的电子商务,发挥其示范效应,以便向其他地区推广普及。

(5)从创造条件入手,如加快企业改革、培育全国市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等,建立有市场需求的、企业和居民均可得益的电子商务环境。在企业营销渠道不畅通的环节,尤其需要创造条件,以利电子商务的开展。当然,电子商务本身并非目的,最终是要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素质和增加人民福利。

(6)搞好电子商务的关键是协调。部门分割、地区封闭,是搞不好电子商务的。尽管我国已组建了信息产业部,能有力地推进电子商务,但全国的电子商务仍非一个部门的力量所能解决的,需要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综合部门的参与,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齐心协作。

参考文献

1张福德.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旭平.电子商务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10篇

参展范围:设计师系列及品牌时装,时装配件及饰品,包括时尚手表、太阳眼镜、珠宝、腰带、手袋、皮鞋等。

时间:2007年1月15―18日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港湾道入口)

电话:0852-22404323李碧华小姐

22404065李君媚小姐

传真:28240026

电子邮件:.省略

010-64209183王意先生

E-mail: wangyi@tuhsu.省略

010-51236412李楠小姐

第三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

该展会是中国花卉协会主办的三大品牌盛会之一,由中国花卉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该盛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性盆栽花卉盛事。该展会展览面积30000平方米,主展区设展位300多个,并设立六大交易区4000多个展位。展会还组织专业性研讨会、交流会、产品会,并组织专线车实地考察珠江三角洲各大花卉产业基地。展会适逢年宵花订货高峰期,组委会特地组织了港澳年宵花采购团及珠三角地方政府、集团现场订货,邀请了专业观众5万余人。

时间:2007年1月18―21日

地点:广州花卉博览园花卉交易中心

电话:020-81413312

2007教育及职业博览

参展范围:大专院校、进修学校、职业训练机构、语文学校、外地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半官方机构、专业学会、私人机构;书刊及教材;出版商及书店、教学/ 学习辅助器材。

时间:2007年2月1―4日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港湾道入口)

电话:0852-22404358何嘉行先生

22404470何佩明小姐28240026(传真)

电子邮件:.省略

网址:省略

中国养殖网省略

该网站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畜牧业门户网站。该网站定位专业,拥有一大批畜牧兽医、信息及管理专业人才,全方位提供养殖行业的发展动向、科技动态、供求信息、产品报价、企业宣传、网站建设等服务。具有信息量大、风格独特、点击率高、技术力量雄厚等特点。综合了IT行业和养殖行业的众多优势,现拥有行业要闻、市场行情、养猪、家禽、养牛、养羊、水产、特种养殖、饲料营养、兽药动保、器械设备、企业管理、行业会讯、政策法规、网上商城、建站服务、供求信息、人才中心、行业论坛、网站排行等二十个专业频道,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权威、流量最大的畜牧养殖业综合信息网络。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养殖网的广告客户,如河南牧鹤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北京华都峪口禽业,北京伟嘉饲料集团、福建招宝集团、草原兴发、立京饲料、鲍氏饲料机械、北京康达集团等。

电话:010-51652315 82827427

E-mail:

致富技术网省略

该网站主要面向国内广大中小创业者,为其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各种小本创业技术各类小型致富机械新奇特产品推广,专利文献查询等创业需求服务,由于定位准确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好评和支持。网站掌握了大量的新奇特产品厂家信息,拥有一万多项实用致富技术和教学光盘,每项均含有详细技术配方和操作教程。大量的信息帮助许多创业者走上了创业之路,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创业类互联网站之一。

地址 :(525200)广东高州市创业电脑工作室

电话 :0668-6676499 66854996584199(传真)

邮箱:

中华企业录省略

该网站为国内千万企业客户提供了一个诚信、公正的企业商务交互平台,将传统的全国性采购及贸易活动转变成一个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并扩展国内与国际贸易,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全国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加速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是企业产品销售和采购信息,完成网上交易、实现产销管理、展示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精品的平台,是获得经济信息、政策信息、商务信息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该网站集企业名录、供求商机、产品信息、行业资讯于一体,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商务服务。在线生成网站,供求信息,商品商机等让广大中小企业无需技术人员的帮助也可自主管理网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入网的资金成本和技术门槛,并最大程度的实行自助管理,真正发挥了电子商务的功能。

地址:(200233)上海市钦州路111弄6号 钦州大厦1713室上海商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6451180064512311

传真:64512291手机:13917258696

E-mail:

农村网省略

该网站秉承“推动中国农村信息化,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信息化道路。整合了农村科技信息和实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创建能为农民提供即时服务的农村公共信息平台;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针对农民需求的农村信息系统,探索有效的信息服务和经营方式。由于网站始终坚持专注于农业领域的原则,几年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将依然坚持面向“三农”开展各项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提供服务。

商务部:0311-85294843技术部:85351811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在计算机互联网的支持下进行的商务活动。从企业来看,电子商务是将企业的核心商务过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以便改善客户服务,减少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从有限的资源中得到更多的利润。

一、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模式。

(一)企业内部商务模式

企业内部网(Intranet)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商务工具,它能够提供企业内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快速、安全的交流通道。企业的信息系统间可以加强信息传递,也可自动进行业务处理。使企业对市场状况能更快地作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扩展,企业内部电子商务将大有作为。

(二)企业与消费者间商务模式(BusinesstoConsumer)

这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目前,有许许多多各种类型的虚拟商店和虚拟企业提供各种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服务。通过网上商店买卖的商品可以是实体化的,如书籍、鲜花、服装、食品、汽车、电视等等;也可以是数字化的,如新闻、音乐、电影、数据库、软件及各类知识商品;还可以是提供的各类服务,如安排旅游、在线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等。

(三)企业间电子商务模式(BusinesstoBusiness)

这种方式是电子商务应用最重要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订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包括向供应商订货、签约、接受发票和使用电子资金转移、信用证、银行托收等方式进行付款,以及在商贸过程中发生的其他问题如索赔、商品发送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中,一家企业的商务活动在抬手之间就会影响另一家企业的业务活动。

(四)税收电子化商务模式(GovernmenttoBusiness)

税收电子化商务模式就是如今很流行的电子税收,也是GTB在现实中的主要应用,政府和企业间通过这样一种平台,在网上完成税务申报、支付、传输证明等功能。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税收平台,纳税人申报将不必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税务人员也可以轻松地解决数据处理审核问题。这种方式既减轻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纳税人,迅速快捷。

(五)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务模式(BusinesstoGovernment)

在BTG模式下,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采购清单,企业可以以电子化方式来完成对政府采购的响应。政府和企业站在完全平等的立场上,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双方的交易。一方面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建立监督机制。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全球性贸易环境,建立了新型的商务通道,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各环节上,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一)电子商务能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

电子商务使以销定产更为简便易行,企业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产品、服务及付款条件等,客户各取所需,发出订单,企业生产部门根据网络订购信息及时安排或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从而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即时制造和交货的理想模式。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为的疏忽,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

(二)电子商务能提高工作质量,扩大市场

电子商务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双方空间的障碍已经消失,系统网络使得客户和供货方均能了解对方的最新数据,而且可以提供365/7/24模式服务,加强市场竞争地位。

(三)电子商务可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

降低交易成本,节省了潜在开支,如电子邮件节省了通信邮费,电子数据交换则大大节省了管理和人员环节的开销。此外,电子商务可以优化企业供应链。降低供应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的物流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8%~20%,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

三、电子商务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必须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重构管理机制等方面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在电子商务的潮流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构建电子商务环境,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和功能的充分实现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对于要参与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来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和计算机化,以及业务操作的电子化;二是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和开展电子商务所依赖的连接网络;三是企业要建立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应用系统。

用户在自身电子商务环境构建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系统必须具有实用性;系统必须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集中备份;系统必须具备在线扩展能力;系统必须考虑数据业务的安全问题等。

(二)企业必须规范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最好的技术并不代表最好的结果,技术必须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机结合,特别是企业的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否满足核心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标准。同时,由于一个企业事实上不可能只选择一家供应商的应用软件产品,企业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放弃原有的信息系统,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不同系统间的差异。

(三)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

由于虚拟企业、网上企业的出现,会计主体假设需要重新定义:依据合作项目而成立合作公司或项目公司的现象将会愈来愈普遍,项目结束公司即结束经营,进行清算,持续经营假设将无法适应;企业提供实时财务信息将成为可能,会计分期假设已显得无足轻重;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将使货币计量假设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会计假设是传统会计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它的动摇,必然会对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计价等会计确认和计量等方面的会计原则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将成为必然。

(四)企业加强培养和吸引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才能在电子商务中获得收益

电子商务的中心环节是需要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掌握商务规则的人来从事商务活动。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商务人员电子商务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是保证企业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的大潮中获得收益,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相关人才。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建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企业既要重视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要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要把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其它系统统一起统一规划和设计。还要认识到电子商务应该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基础,这不仅是出于技术有效性方面的考虑,也是出于数据流一致性方面的考虑。只有这两者结合,才能建立起广泛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孔宁红.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和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03,(6).

[2]祁明.电子商务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RaviKalakota,AndrewBWhinston.电子商务管理指南[M].陈雪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12篇

“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管理,人们才能正常的从事各种劳动。所谓管理就是通过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可得到的有限的资源并整合资源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在有限的社会资源里,人们不可能无节制的取用所需要的资源,但是人类本身的欲望却是强大的,总是希望能够在发展的路上不断地向上登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必须在管理方式上不断地创新,在管理手段上不断地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从而保证有限的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配置、科学的利用,以确保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因此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

科技进步;创新;企业管理;发展;竞争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国内企业纷纷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新进步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中国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综上,企业自身需要不断快速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中对高科技的使用,以及对于创新意识的激励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旧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企业过于传统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加快旧企业向新型管理模式的企业的转变就当今的总体形势看来是有急切需求的,ERP、MRP等信息系统的普遍使用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作为一个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要想在现如今这种激烈且频繁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必须不断进行创新,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从而自主自发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将创新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一次大变革。创新化管理保证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进步性,保证了企业自身血液循环的畅通,好的管理创意不但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同时还是企业形象与整体水平的一次提升。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不断加深,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而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在淘汰落后的企业,因此企业的管理如果墨守成规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企业若想发展,也必须凭借科技的力量。科技进步一方面在不断地提高着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宏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外部影响与内部影响。外部影响主要是指科技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产品的生周期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新技术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程度、挖掘或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影响供应商、合作机构的运作行为等,从而使得企业务必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变革以适应新的外部形势;内部影响主要是指企业在制度安排、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方面要考虑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应用新技术来提高管理和生产效能、丰富拓展管理手段,因而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着企业内人员交流模式以及财务、物流、销售、人力甚至固定资产等方面的管理,企业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文化。综上所述,外部影响即是管理对象的科技进步反作用于管理本身而内部影响侧重于管理本身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不难发现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1方向一,简单分工管理

分工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次大跨度的提升,它使得每个劳动力都可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保证劳动力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大幅地提升社会劳动效率。就现如今的社会而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劳动分工日益细致,这导致了企业业务流程的分化,就负面角度而言,它催生了官僚体制以及等级制度使得信息共享受阻,员工生产以及经营活动中很难与跨领域的同事甚至跨高度的上级有所接触,既扼杀了优秀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因而削弱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判断及反应能力。而分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分工管理和综合分工管理;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拓展,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条件。在受科技创新波及较小的一些传统行业以及在企业规模不大或正处于创业初级阶段的企业,往往企业更多的采取“简单分工管理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人事、财务、生产、物流、供应与销售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基本上可以通过一条完整的管理链将所有生产活动串联起来。

2方向二,综合分工管理

伴随企业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中一般将管理分为保障管理与生产管理两大部分实施运作。保障管理主要由资金财务计划与管理、信息管理、物料与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构成,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制造管理、资源供应管理、技术与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这两大部分的管理相辅相成不分主次,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生产侧重或者企业自身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常会使两个管理部分的分工、分酬不均,影响企业内部配合与衔接甚至产生员工内部矛盾,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3方向三,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的愈加频繁,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快速扩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将影响企业管理模式,高科技信息化管理并不能一味的生搬,应该采用适合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在相互适应的前提下,一方面信息化管理将持续推动、促进管理部门高效的配合及联动,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管理效率的提升会带来信息流通的改善,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从而实现管理与信息交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种适应并不应该是完全的让信息化管理来适应原有的企业模式与构成,而应该是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总体目标的大幅度的改革,无论是从企业自身方面还是从信息管理方法方面,都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尝试,但是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收益,这种尝试不能过于盲目,应当在相互配合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的考察与研究,要基于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的素质层次,不但要借鉴其他从业者的经验教训,还要善于总结自身所遇到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十分广泛,纵向上来看,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对企业对外产业结构管理产生了影响,促使企业发掘更深的产品价值,丰富自身的产品或者直接进行企业战略管理调整甚至于转型;还对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得企业管理不断复杂化,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例如:管理模式化,信息传递快捷化,人员利用高效化),但与此同时还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人员沟通障碍,上下级之间隔阂加剧)。作为企业管理应当合理、高效、有针对性地利用好科技进步与创新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应该注意适时的调整管理政策,处理好随之而来的新矛盾、新问题。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慧,何新海.企业信息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