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效应

经济学的效应

时间:2023-08-17 18:0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效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的效应

第1篇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依赖,空间异质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处理地理单元( 或由网络连接的个体) 之间空间相互作用效应的学科,它着力解决空间依赖与空间异质两大主题。空间依赖是某一空间单元与其他空间单元的功能性关系,是空间过程与空间( 行政区) 边界不一致的结果。空间异质是空间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它在模型中体现为异方差、因空间变化的系数等。

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空间计量逐渐从边缘发展成为应用计量经济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流,被广泛运用至各个社会科学方面,包括社会学、犯罪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最近研究尤其关注经济学领域,涉及的内容包括空间溢出、城市发展和组群经济、贸易和经济增长等。

本文主要总结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涵义其发展过程,并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未来做了简要的预测。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起源

1979年,Paelinck和Klaassen出版了《空间计量经济学》,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Paelinck和Klaassen全面论述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基本模型,从而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空间计量经济学起源有两个。一个是可以追溯到地理学的定量革命,这一阶段的代表性著作是Berry和Marble(1968)《空间分析》,并且出现了一些著名学者经典的论文。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定量的地理学家开始研究空间模型的估计问题。第二个起源源于区域科学和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工作,他们把空间效应纳入到模型中。

萌芽期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方法为主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估计、模型的识别以及模型的识别检验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学者关注模型的识别和模型设定的检验,这一时期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设定检验的方法,比如Anselin(1984,1986)提出的非嵌套假设检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空间计量时空模型的初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时空模型设定方面的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空间似无关回归模型方面的研究。

2、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迅速发展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较,这一时期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逐步正规化、严格化,尤其对模型估计量渐进性质的证明方面。这一阶段利用各种检验和估计方法对有限样本性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的模拟实验方法也为有限样本性质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这一阶段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模型的设定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模型设定形式,如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面的进展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的技术改进,另一方面表现为其他估计方法的应用,如贝叶斯方法在空间计量模型中的应用、蒙特卡罗模型(MCMC)和吉布斯抽样在模型中的应用。在空间检验方法的研究方面新进展包括:考虑空间相关性与异方差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稳健形式的LM检验统计量,针对不同模型的莫兰指数统计检验方法的扩展等。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各种统计、计量软件应运而生,已有的统计计量、软件都相继增加了对空间统计的软件包。

进入21世纪后,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主流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被广泛认可。这一时期,空间计量经济学不仅应用于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领域,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劳动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等传统领域。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法进一步深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也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方法的理论研究进入了成熟期,其标志是为了检验和诊断空间计量模型的各种误设情况进行的LM检验有了突出的进展。空间经济预测研究一直是空间计量研究较弱的领域,21世纪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代表性的研究是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预测研究。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空间计量经济学发展迅速,在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得到了普遍地认可。这一时期,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杂志开始刊登关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论文,主流计量经济学教材增加了对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专门介绍的章节。空间计量经济学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未来趋势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方面,空间计量经济学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之处是空间计量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一,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空间经济学处理空间效应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空间权重矩阵来描述。然而,在目前的文献中,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几乎都是基于作者的主观判断,且没有一种固定的评判标准。因此,如何较为准确地设定空间权重矩阵、检验空间权重矩阵的有效性是空间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其二,非线性模型和限制因变量模型的空间效应设定。目前的文献大多关注了线性模型的空间效应问题,而较少涉及非线性模型或限制因变量模型。然而,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比比皆是。这就需要学者们更多地考虑除线性以外的模型空间效应问题。

第2篇

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述评

资本积累、阶级斗争与空间生产

基于SSA新进展的SSSA和CSSA理论创新

基本定理的一般证明

为什么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与机理探讨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纳什讨价还价解”及其改进

从学术规范的角度审视凯恩斯对待马克思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启示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与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实质与特征

冯·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关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再研究

为什么要创建中国的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流派?

“新常态”下“微刺激”政策的理论意义

达龙·阿塞莫格鲁的制度增长理论评述

财政赤字与国家公债——凯恩斯主义视角的考察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经济学者论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科斯经济思想与马克思的关系

关于存在固定资本时价值量的计算与价值转形

韦斯科普夫对利润率动态的研究及其局限

基于席勒资产价格分析重新界定通货膨胀

斯密“无形之手”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再探讨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

“琼·罗宾逊的遗产”和经济学的批判与回归

金融发展过度:最新研究进展评述

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强弱性及其互补作用

公共债务扩张的机理与效应研究述评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从李嘉图到马克思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比较研究

财富观的演进及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

斯拉法的计算错误与价值的历史转型过程

稳定配置与市场设计:合作博弈理论的扩展与应用

论凯恩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简析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恩格斯及其启示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静态最高与最低增长率

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与诠释:马克思和明斯基

关于经济中不同发展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探索

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

理性疏忽:内涵、模型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主观预期与客观约束——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路径

公私利益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动态有效性:经济思想史的视角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微观机制——货币政策失效

论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质

第3篇

关键词:语言;人力资本效应;外语教育

一、引言

语言的人力资本效应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语言经济学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语言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目前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上关于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文章寥寥无几。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人力资本效应以期给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参考。

二、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J. R. Walsh 提出的。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物质资本是与物质产品相关的,如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土地、货币等。这种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叫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是指人身上所体现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健康素质等。我们知道对机器设备的改造翻新可以增加机器设备的价值。同样,对人的投资(通常指教育培训等投资)也可以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升人的价值。人力资本是一项重要的资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战后许多国家经济复兴的重要原因。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雅格布・明塞 (Jacob?Mincer),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 三位经济学家奠定了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他们对人力资本与收入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要远远大于物质资本所带来的收益率。

三、语言的人力资本效应

语言虽然不同于教育投资,但语言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首先,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购买书籍材料,文具,参加语言培训班等的支出。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的最大收益。学习一门语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语言学习者把学习一门语言所花费的时间用于从事其他的工作,他或她也可以获得收益。那么他所放弃的从事其他工作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学习这门语言的间接成本。其次,语言具有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一是语言克服跨文化经济交际障碍, 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二是语言引流知识经济交际, 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三是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 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四是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 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五是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受雇者的外语熟练程度越高, 其身价就越高, 其待遇也就越好);六是语言具有经济效用, 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劳务市场的供需, 取决于消费市场上应用多寡, 取决于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 取决于该门语言在该地区的应用密度(density)大小, 取决于跨文化交际的融和度。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 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再次,语言能力是体现在有生命的人的身上,具有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通过人的劳动表现出来。因此,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

语言的人力资本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对心智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双语者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均优于单语者,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分布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双语者在处理和加工信息时,倾向于同时激活左右脑,因此对信息作出反应的时间比单语者少。双语者在学另一门语言时,比单语者更容易理解。这是因为双语者会比较语言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相似性。因此学得更快。其次,双语者在自控能力和排干扰能力方面均优于单语者。这是因为双语者必须保持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在大脑中各自独立,不产生混乱。双语或多语者解决难题和处理多重任务的能力比单语者强。这是因为双语者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得到不断的训练,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与思维活动和智力密切相关。双语或多语者的大脑经常得到锻炼,可以防止智力衰退。因此,相比单语者而言,双语者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二)双语(包括多语)者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在同等条件下,双语者或多语者的就业机会比单语者高。这是因为有些工作岗位明文规定求职者需要具备第二外语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双语者或多语的就业机会就比单语者多。其次,即使在不需要双语技能的岗位中,雇主也可能更青睐双语者或多语者。因为雇主或许认为双语者或多语者的理解力、反应力、学习力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均优于单语者。雇主还可能认为学习一门语言需要花费毅力,他们或许认为双语者或多语者比单语者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能够适应新环境和工作中的挑战。再次,多掌握一门语言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因此双语者或多语者的交际圈远远大于单语者。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获得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多,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工作机会。

(三)语言与收入的关系

语言对收入的影响是语言人力资本效应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语言的人力资本效应最重要的体现。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语言能力对收入的增加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外语能力越高,收入越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是否是双语者或多语者以及其所掌握的语言是否熟练来决定的。尤其在旅游行业,是否懂外语成了收入多寡的决定性因素。刘国辉(2013)发现外语能力与工资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和不懂外语的人(无外语能力)相比,精通外语可以使人们月工资提高43.8%(1%的水平上显著),而懂外语但不精通(外语能力一般)也可以使月工资提高近6.4%(5%的水平上显著)。Andrew Henley & Rhian Eleri Jones 研究对比了英国威尔士地区的双语者和单语者的收入,结果表明在威尔士掌握英语和威尔士语的双语者比英语单语者的收入高出8%~10%。

(四)更容易获得资源,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东西

掌握的语言越多,就能读懂更多的报纸,广告,新闻资料,听懂更多的广播,媒体音像等,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一个懂双语或多语的人在购物时可以比较国内外的价格,从而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东西,而只懂单语者的购买范围就很有限。

(五)了解更多外国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语言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文化收益。掌握多门语言的人,可以阅读他国的文学作品,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风光,等,结识更多的朋友,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资生活同等重要,均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说过:“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六)克服交际障碍,获取收益

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交际障碍,使沟通变得有效,从中获取收益。如果两个群体互相不懂对方群体的语言,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同时懂这两个群体的语言,那么这两个群体的沟通就可以进行。目前的翻译者担任的就是这种角色。外语能力越强的人越能胜任重要的翻译工作,收入也越高,如同声传译人员的工资是以秒计算的。

四、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英语在我国的经济、社会领域和政治交往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英语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现阶段我国的外语教育仍然存在问题。首先,我国外语教育的语种单一现象严重。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从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英语都是作为必修的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加深,其他语种的教育也应当得到重视。尤其是俄国和日本与我国相邻,必将对我们的经贸产生影响。此外,近几年来,欧洲各国也与我国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往来。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的教育。其次,我国外语教育的师资不足,尤其缺乏专业的外语教师团队。这种现象在农村等欠发达的地区尤为明显。要进一步提升外语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加强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再次,当前外语教学模式偏重应试教育,“哑巴英语”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外语教育模式不断在改革,如提倡交际教学法等,但真正落实的还很少。外语的表达能力是衡量外语熟练程度的重要指标。从语言的人力资本效应看,外语越熟练,收入越高。外语教育不仅关乎着个人的经济利益,还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那些依赖进出口贸易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而言,更需要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以增加国际贸易的机会。因此,一个国家应当对外语教育进行长期的规划。外语教育规划是涉及外语教育全局性的工作。任何一个国家的外语教育规划都与这个国家的外交、经贸、科技发展有关, 一个时期可能重点发展某一种或几种外语, 另一个时期可能发展其他外语, 但是, 在制订外语教育规划时, 必须注意将当前的政治经济需要与长远的教育事业需要协调一致, 才能制订出全面、均衡、科学的规划。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卢森堡等在外语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们可以大胆借鉴这些国家外语教育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袁俏玲.再议语言经济学[J].外语教学,2006(05).

[2]转引自林勇,宋金芳.语言经济学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4(03).

[3]刘国辉.中国的外语教育―基于语言能力回报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Henley.A &Jones.R. E.Earnings and Linguistic Proficiency in a Bilingual Economy[J].Manchester school,2005(73).

第4篇

1、行为经济学的概念。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适应实践需要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发现了传统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修正了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设的不足之处。它的崛起,既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2、行为经济学的特点。行为经济学在进行研究时,通常采用实例研究、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而最重要的方法是抽样、谈话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借助了可靠程度较高的抽样调查法和谈话法,才使行为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1)它的出发点是研究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消费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集中在人们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的决策过程,而不是这些行为所完成的实绩(如花了多少钱,存了多少钱等);(3)行为经济学更重视人的因素,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管理方面的经济学。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的心理上的前提条件,例如人们在做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等;(4)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是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它有助于修正传统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假设,像关于理人假设、效用极大化的假设,等等。行为经济学在利用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成果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

3、研究行为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行为经济学对管理、金融、营销、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都有显著的影响。行为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行为经济学主张用过程理性来代替实质理性,并致力于把被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牵动的经济木偶还原成富有人性的人,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二、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1、心理预期与“羊群效应”。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上,需求可分为投资购房和消费购房,前者又可分为投机性炒房和投资性买房。但无论需求的构成如何,在短期内,需求各方都存在着“买涨不买跌”心理。“预期理论”认为,人们的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在房地产市场中,参照点就是人们对房价的期望。假设房价一直上涨,人们若现期以低价买房,则末期高涨的房价就是“获得”;反之就是“损失”。因此,在长时间房地产积极看好的舆论影响下,消费者对于房价的参照点不断提高,很容易产生一种急躁与盲从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羊群效应”:房价越涨,越要跨级消费,借钱买房;买的人越多,越要加入到买房者之列。结果便是房价持续攀升,直至需求不能给价格足够的支撑乃至产生泡沫。因此,人们心理预期是在供求关系背后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预期的改变造成了市场的波动性,而“羊群效应”起到了放大波动效果的作用。同时,启发式偏向说明了心理预期的形成过程对于决策环境的依赖,而决策环境则包括决策者所面对的政策导向、群体压力和舆论环境等。

2、投机心理与市场泡沫。与股票市场类似,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同样的泡沫。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最大特征便是房价的高涨与消费者的购买力相脱节。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看,除了普通购房者,其他参与者都从不断攀升的房价中直接获利。中央政府一方面缩小土地供给;另一方面却享用着由于房价虚高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地方政府把握着土地一级市场,高地价和高税负收益的利益驱动,使其成为高房价的坚定支持者、房地产开发商的忠实伙伴。房价上涨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将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与房价攀升互相刺激、互为因果的局面。开发商作为土地价格的接受者,一方面高价格增长使其形成了高利润回报的预期,从而采取一切方法抬高房价;另一方对购房者鼓吹房价上涨,改变购房者的参照点。炒房者则形成了虚假的需求繁荣,放大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综上,房地产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共同造就了房地产的市场泡沫,多方的投机心理共同吹大了泡沫,形成所谓的房价泡沫、地价泡沫、供求泡沫和资金泡沫,直至“蝴蝶效应”的发生。因此,房价的持续上涨是由参与多方的投机心理所造成的。正是这种投机所形成的泡沫,增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

3、市场波动的形成机制。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强调将“行为决策”引入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心理预期、“羊群效应”、投机心理等因素是造成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深层原因,以下就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系统地影响房地产市场做进一步的阐述。非理性繁荣的形成机制归为四类:引发性事件、反馈性的机制、“新时代”的经济思想和“心理依托、从众行为”。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引发性事件主要有:国家刺激消费、加快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激活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情,各地纷纷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同时,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人们形成了积极的预期,加之媒体的报道和地产商的鼓吹,都推动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就此而言,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房地产市场中最为主要的波动源。同时,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反馈机制:当看到过去的增长,参与各方会调整自身的信心和期望。从而引起需求的增加,这样最初的价格上涨的结果又反馈到了更高的价格中(正强化作用)。第二轮的价格增长又反馈到第三轮,以此类推。反之亦然。反馈机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影响着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振幅。最后是“心理依托”和“从众行为”。

综上所述,政策导向或其他事件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形成了波动的源泉;消费者依托于近期的价格做出行动选择,确定了波动方向;价格的反馈机制、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则决定了波动的振幅和影响范围。

三、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者购房行为

我们可以将认知、信息、环境理解为影响或决定理性选择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消费者在购买房产过程中的理性选择行为,根源于收益和风险的比较。消费者在处理每一项交易时,风险和收益会促使他进行认真的理性思考,他要对市场的信息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干扰个体的理性选择,当个体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无法对风险和收益做出清晰的判断时,他就有可能放弃理性思考而在感情机制的作用下作出选择。这里所说的感情机制,是外部环境诱导、直觉判断、历史经验、从众心理等的综合体。

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在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时通常是以该种现象的基本表现形式为基础的,至于该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则是可以选择的。个体选择行为时而理性、时而非理性的情景,还表现在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的转化方面;或者相反,先采取非理性选择后却因发挥了自己的认知、对信息和环境等不确定性做出了分析和判断而采取理性选择。

四、如何运用行为经济学监管房地产市场

基于以上行为经济学的分析,为有效控制市场的波动性及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新思路。

1、监管的对象和重点应有所改变。从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形成机制来看,监管的对象应包括所有的参与者,包括政府自身、商业银行、开发商、炒房者和购房者,而非其中之一或几个。可以针对不同的参与主体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改变参与者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

第5篇

然而这个被经济学家视为“漂亮娃”的理论,在某些经济地理学家眼中却不过是“丑小鸭”,他们批评空间经济学的非现实假设和数学模型,认为奉行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并不能有效揭示经济空间中的现实机制。因此,围绕着空间经济学模型是否具有现实性存在着重大理论争议。这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空间经济学利用非现实系统假设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否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该问题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系统的质疑,直接关系到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本文力图揭示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的聚集机制的内在本质,指出它所揭示的聚集生成机制超越了非现实系统假设与数学模型的外在理论形式,其循环积累的正反馈机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因此,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经济空间理论的静态、机械的先验论与构成论,从生成机制的动态过程中揭示出空间经济学聚集的现实机制,从而给空间经济学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展示空间经济学真正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一、空间经济学非现实假设与现实结论的争议

1.非现实系统假设批判。地理学家批判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非现实系统假设。谢泼德指出,经济学家将地理空间视为同质化的、一维的和牛顿力学的。1]152马丁批评克鲁格曼等人给空间理论研究穿上的数学化“主流”的紧身衣使空间经济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被忽视了,例如在空间集聚模型中有着重要表现的历史和路径依赖的概念。“历史”并非指“真实”的历史,即实际空间聚集并未伴随着真实的和特殊背景的时间段演化,区位模型中的时间概念是抽象逻辑的或模拟的。同样,“路径依赖”也是简化的模拟或解决序列,其程度和区域形式仅仅由区位模型中的特殊化的初始条件和参数决定,而非由技术、制度与社会演化中真实复杂的、地方化嵌入的及自发的社会一历史过程所决定。桑雷认为空间经济学在简单的两区域基础模型发展到多区域经济和引入农业运输成本趋势中始终存在非现实主义的缺陷,即使初始的非现实性条件后来发生了变化。

2.非现实系统假设与现实性结论。一些经济哲学家认为,尽管对空间经济学非现实性模型的指责在多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模型所展现的真实世界现象的核心可能是真实的(或近似为真实),故可得出现实性结论。他们认为,由于克鲁格曼关注复杂性的易处理性,其系统模型自身要求简化许多现实方面,侵犯了全局真理①;克鲁格曼认可新古典经济分析是一种有用的虚构,或者说是对有用的虚构的利用,尽管这些虚构在字面上是非真实的,侵犯了绝对真理标准②。系统地侵犯全局真理与绝对真理标准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谬误”。然而当谬误是关于研究现象的非本质/非相关特征或是仅被暂时孤立的特征因而服务于对本质和相关特征的真理追求时,借助于这些谬误空间经济学能揭示复杂现象的本质。这些经济哲学家同时注意到,克鲁格曼将科学发现的目标视为在实用考虑的约束下追求相关方面的真理,随着建模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以识别真实世界现象的本质元素为目标。

3.非现实系统假设的再批判。地理学家塞耶对上述观点持有异议,塞耶指出非现实假设应用的合理性在于其是否影响研究客体的关键属性或过程。若非现实假设而仅与研究客体偶然相关,或许有助于澄清关键客体的性质。若非现实假设对研究对象很关键并且影响研究过程,则假设将产生问题。使用非现实假设模型的关键还在于模型结论是否被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具体案例。若关键过程或关系在抽象过程中仍保持其性质和力量的基本特征,则抽象推论可被运用于具体案例。尽管如此,仍有必要从抽象谨慎地回到具体,加入偶然条件与其产生差异的测定。若模型假设的非现实性不仅是关于偶然事件方面的,而且是关于必然属性和关键对象预测方面的,则建立在模型基础上的具体系统可能产生严重误导,即便模型假设仅作为思想试验。

据此,塞耶批判空间经济学使用了新古典实证主义模型,关注事件规则而忽视变量的概念化和理论的具体化。其“缺陷”在于使用假设孤立出关键机制却以忽视其大部分关键性特征为代价,故是一种“伪具体性”解释,表现为建立模型对少数元素进行抽象,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理解具体情形下发生的事物,而非通过连续的调整和添加元素从抽象回到具体。塞耶看来,克鲁格曼“将具体研究作为一系列隐藏在文字自负下的误解予以消除。在维持主流理论和可解性愿望的驱使下,空间经济学用数学表述遮盖了一系列概念化而产生了问题”。

综上所述,空间经济学利用非现实系统假设能否得出现实结论存在争议,争论双方均沿袭实证主义假设一结论逻辑链条,经济哲学家强调作为链条后端的结论的有效性,即非现实假设可得出解释真实世界现象的有效结论;而地理学家关注研究客体性质和具体环境及条件,因而强调链条前端的假设环节,要求对经济空间进行具体化和经验化研究。空间经济学如何使用非现实系统假设得出有效结论和现实机制这一核心问题仍悬而未决,该问题涉及空间经济学理论建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空间经济学的非现实假设与现实机制

空间经济学的结论能够不同程度地解释现实世界的聚集现象已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检验,但结论与某些现实的耦合却并不足以必然性地推论出空间经济学基于非现实系统假设的聚集机制是现实存在的。对聚集机制的真实性或现实性的讨论,需穿透空间经济学的数学语言和模型形式。考察克鲁格曼等人建构理论的深层逻辑,本文认为,空间经济学中的聚集机制并非实证主义的事件规则,而本质上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研究者观察/发现的现实机制,因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机制现实存在性的讨论要求超越“假设一结论”实证主义逻辑的樊笼,用(批判)现实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空间经济学探索聚集生发机制的过程。

实证主义旨在揭示事件呈现出来的经验规则,反映离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将科学置于事件规则性(演绎法)基础上的思想起源于休谟因果律,它由感觉经验出发,所关注的现实仅由原子式的事件组成,一般以“如果x事件发生,则事件y发生”的形式出现。基于实证主义视角非现实性假设与孤立封闭系统在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借助于上述条件经济学家才能孤立出与聚集经济相关的原子事件及其发生次数/序列,从而总结出聚集的经验规则。而批判现实主义坚信科学研究现象背后的结构和机制并非经验主义的单纯现象,而是一种更为持久的真实结构,其不但独立于我们的认识和经验之外,同时也独立于获得它的条件。空间经济学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正是这样一种独立于非现实假设和封闭系统的现实机制。

(批判)现实主义提出了生成机制的概念,并对机制的必然性和真实存在性进行了说明,“真实存在的生成机制是区分必然与偶然序列的标准,一个序列Ea、Eb是必然的,当且仅当存在一个生成机制在被‘Ea’事件刺激时,产生事件Eb。”在空间经济学中,聚集事件/性质/结果是在初始扰动下,由聚集生成机制经由不同阶时段自组织生成的,在生成过程中t期事件的结果是t+l期事件的动力源,由生成机制反复迭代,持续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交叉学科;创新

区域经济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者空间单元的构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以及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运用其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经济问题,为区域经济问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赞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区域规划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区域并没有规定一定的具体范围,可以是一个州、一个省或者是几个州、几个省,甚至可以是县级地区,或者是不按行政区域划分,而是在自然地理条件或者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地区。因此,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区域经济学中区域的含义

根据对区域考察对象的一些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成很多类型,但是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第一,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按地理环境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地域差异,地表的空间来分区。因此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表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系统,然后按照从属关系来总结出一个区域等级系统。而区域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要素都有内在的联系,即使一个要素的区域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第二,行政区域。所谓行政区域就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由于行政区域在进行划分时有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与自然区域相比起来,有着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第三,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把交通运输作为纽带的经济区域。其划分是客观的,并且相对有稳定性。经济中心、经济网络、经济腹地是其较为重要的几个要素。一个经济区域内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却又彼此制约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只包含区内经济学,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还包括区际经济学。区际经济学主要基础是地域分工理论,区际经济学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所服务的,它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通过探讨经济合作的联系,来揭示区际经济的动力机制和分异的过程,而区内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一区内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区内经济学是以区情分析为研究的开始,然后把战略、规划等的编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部分,把区域经济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当做研究的“归宿”。而许多区域经济学的著作却没有对区内和区际、研究的内容做出严格的区分,导致许多著作都没有完整的体系。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学科。

3 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新区域经济学,很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到提到了区域、地理以及空间的问题。

3.1 新区位因素研究

传统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在研究过程中只重视了劳动成本、运费等因素,却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兴起,经济学家把新区位因素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台阶,并且试图使用数学模型来揭示新区位因素的作用。

3.2 全球区位论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区位理论逐渐兴起。它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企业的活动范畴从国内引向了全球,所以企业的选择范围也从国内转向了国际。但是对于特定的地域来说,是要根据首位区位因素对地域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

3.3 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新区域经济学形成主要是靠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此,它们的地域运动规律也就成为了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空间模式、演化规律以及城市效应。

3.4 新空进集聚研究

第一,对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些使报酬递增的因素的形成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形成的,而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研究学者强调的只是报酬递增形式不同。第二,对区域成长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个国家中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具有相似性,会导致地区间的集聚比国家间的集聚更简单。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而每个层面的研究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分成许多理论系列和理论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帆;傅劲松.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J].资源与产业.2006(06)

第7篇

 

免费经济学的研究目前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免费商品、免费顾客和免费经济模式。首先,Anderson(2009)从免费商品的角度开创了免费经济学的研究。其次,免费顾客是免费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免费经济模式是免费经济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完全免费模式下如何赢利是免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王建国(2007)认为,当且仅当免费的过程伴随着新价值的产生,并且所有的免费顾客都能分享到这一新价值时,完全免费才是可行并能产生利润的。他指出由于价值的内在关联性促使越免费新价值就越大,并提出了1P模型。王氏强调了三方共赢的免费模式和边际非稀缺资源的定义,并把免费置于商业经营范式的视角下,如特许经营、赠品发放等。而Anderson(2009)则强调了新的经济价值观,提出“注意力经济”(AttentionEconomy)和‘‘声誉经济”(ReputationEconomy),认为注意力和声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货币而成为市场上两个最重要的交易符号。无论是注意力经济还是声誉经济,最终价值都通过免费顾客的网络价值来体现。尽管免费经济包括不完全免费的经济模式,但由于完全免费经济模式才是免费经济学的核心与精髓,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免费顾客均指在完全免费经济模式下的免费顾客。免费经济学视角下衍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免费商品、免费顾客、免费模式下赢利机制以及理论模式等(Anderson,2009;Gloria,2010;盛晓白,2006;王建国,2007;傅强,2008;李大凯、孙曰瑶,2010)。尽管在理论与实践领域,探讨完全免费理论和方法的学者越来越多,但对基于免费而形成的免费顾客这组特殊群体的分析还比较有限。作为免费经济模式最重要的载体,免费顾客价值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Gupta&Mela,2008)。

 

二、免费顾客

 

(一)免费顾客概念

 

Gupta&Mela(2008)认为,免费顾客是支付很少或不支付费用而由第三方付费者(如顾客或企业)补贴的客户。显然,对一组顾客只收取少许费用甚至免费,让他们的人数迅速累积到关键多数,从而足以吸引第三方付费者(顾客或企业),由此获得的收入远高于吸引和服务免费顾客所花的成本(Gupta&Mela,2008;Anderson,2009;Guptaetal,2009)。到目前为止,已有文献对免费顾客的界定大多依据Gupta等人的观点,基于此,本文提出:所谓免费顾客,是指完全免费模式下支付远低于成本或完全不支付费用而获得产品/服务的顾客。

 

(二)免费顾客重要性

 

由于免费顾客对企业不即时贡献收益,常常被企业所忽视。哈佛商学院长期进行顾客价值研究的教授Gupta&Mela(2008)指出,捕捉免费顾客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顾客可能恰恰就是那个什么东西都没买的人。事实上,分析互动环境中的免费顾客价值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Guptaetal(2009)将经济学领域中的网络效应概念移植到免费顾客价值研究领域,提出了免费顾客价值的研究新模型。该模型试图通过计算新增加的免费顾客所吸引的其他顾客的数量(无论是否付费),以及计算这些被吸引顾客所产生的涟漪效应,进而尽可能精确地计算出免费顾客对企业的长期贡献。他们以一个拍卖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免费顾客所产生的网络效应对企业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付费顾客更有价值(Gupta&Mela,2008)。因此,在免费经济学视角下探析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指导性意义。

 

三、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研究评述

 

顾客价值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Woodruff,1997)。文献回顾表明,对顾客价值的研究要么从顾客的角度切入讨论顾客感知价值,要么从企业的角度切入分析顾客资产价值。其中,对顾客资产价值的研究正从关注顾客过去和现在为企业带来的贡献拓展至关注顾客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一)传统顾客价值理论

 

国外学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评估顾客价值的理论模型,其中有代表性且被广泛运用的理论包括,Kotler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Woodruff的顾客价值层次模型,Weingand的顾客层次模型以及Jeanke,Ron&Onno的顾客价值模型(胡旭初、孟丽君,2004,王怀林等,2010)。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侧重于支持顾客感知价值观,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产品/服务的供应方所决定的,因此,顾客价值实际就是顾客感知价值。

 

(二)顾客终身价值理论

 

虽然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能够帮助理解顾客价值,但是,在面对顾客价值这个抽象的动态概念时,尤其是当从企业角度将顾客价值看作企业资产一部分的时候,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评估需要,企业亟须一套更符合实际的量化工具。顾客终身价值就是一个正在受到追捧的热门概念工具(Kumaretal,2010),比较有代表性的顾客终身价值计算模型主要有Dwyer方法和顾客事件预测法(顾琪,2007)。前者只能预测一组顾客的终身价值或每个顾客的平均终身价值,无法具体评估某个顾客对企业的终身价值;而后者对未来事件预测的精准度并不能完全保证。与传统的顾客价值评估方法不同,顾客终身价值不仅评估顾客过去和现在为企业带来的贡献,还评估顾客未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即,顾客终身价值试图对顾客整个生命周期为企业贡献的收益总和进行量化,包括历史价值、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Kumaretal,2010)。总的来说,顾客终身价值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对企业而言,通常需要考虑顾客维持时间、顾客份额以及顾客范围三个维度。如今,基于顾客终身价值视角的顾客价值评估模型已经被广泛认同,现存有大量对顾客终身价值进行测量、计算与监测的分析资料。

 

(三)免费顾客网络价值

 

顾客终身价值主要捕捉顾客交易行为(购买行为、交叉购买行为以及升级购买行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财务贡献,也就是顾客对企业的持续购买、更多购买和更深入购买的倾向(王永贵、张炜,2006;Kumaretal,2010)。然而,从交易本身来看,免费顾客与企业之间虽有交易行为,但其交易本身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直接收益,甚至可能是企业需要负担的成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免费顾客对企业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战略价值。因为免费顾客,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了;因为免费顾客,企业获取付费顾客的营销费用减少了(Guptaetal,2009)。显然,成本的降低与利润率的提高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这正是免费顾客数量增加所形成的网络效应促使付费顾客为企业带来财务贡献的直接体现。实质上,免费顾客终身价值对付费顾客所带来的现金流的净现值有加乘效应,这取决于免费顾客吸引其他付费或免费顾客的程度,以及那些被吸引顾客对别的顾客的涟漪效应。当网络效应足够大时,付款开始流向企业,此时,免费顾客终身价值增加了(Guptaetal,2009)。因此,对企业而言,增加的这部分免费顾客价值就是免费顾客网络价值。换句话说,对免费顾客而言,其终身价值主要表现为免费顾客网络价值。

 

近年来,网络效应的研究迅速发展。Kata和Shapiro(1985)认为,所谓网络效应是指随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普遍性扩大(兼容或相关产品的人数增加),网络随之扩大,从而带给使用者更大的价值。研究表明,消费者只需加入网络,成为其中的成员,而无需对产品进一步消费,就会对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曲振涛等,2010)。对免费顾客而言,吸引更多免费顾客与更多付费顾客是其网络效应的具体显现,能否衍生交易关系的关键在于现有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是否足够。不仅如此,现有免费顾客还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观众,即,少数付费顾客从大量免费顾客那里获得了声誉价值的回报。免费顾客声誉价值促使了更多免费顾客升级成为付费顾客,为企业带来即时利润。另外,免费顾客自身也是企业的潜在付费顾客,即“跨越观众成为演员”。基于顾客终身价值理论,免费顾客预期财务价值是企业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本文认为,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包括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声誉价值和预期财务价值。

 

1.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1997年美国学者Michael—H—Goldhaber在《连线》杂志上首次提出“注意力经济”的概念。他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信息与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的确,人们无法同时关注许多不同的信息与事物,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取舍间,注意力产生了机会成本,也诞生了价值。有关顾客的注意力价值在学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Deighton&Blattbery,1996;黄志平,2010)。对于免费顾客而言,其注意力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免费顾客数量的增加会吸引更多的免费顾客。以电子商务市场为例,买家是否接受服务平台,不但关注卖方的多寡,更关注评价者的多少,评价者越多,买家更愿意接受该平台。另一方面,注意力的规模效应会吸引更多的第三方付费者,以三方市场为例,免费顾客注意力是否足够对第三方付费者(顾客或企业)至关重要。显然,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对其他免费顾客与第三方付费顾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在免费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时代,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仅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已经不够,还需要将免费顾客作为企业资产来进行有效管理,增加其退出消费的心理与社会壁垒,通过促进延续消费来获得更多的免费顾客注意力价值(Anderson,2009)。

 

2.免费顾客声誉价值。声誉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Anderson(2009)认为,“声誉经济”是指企业的声望和信誉。然而,在免费经济学视角下,免费顾客的声誉价值带给企业的收益也不容忽视。因为,免费顾客声誉价值会对其中某些免费顾客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即,由于免费顾客这一观众群体的存在,促使某些免费顾客在期望被尊重与仰视的动因下升级为付费顾客。尽管在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下,搭便车被认为是“免费午餐的魔鬼”但在免费经济学视角下,搭便车不但不再是问题,而且,大量免费顾客的存在使得付费顾客购买升级版本变得时髦而高级(Anderson,2009)。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预示着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众多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价格低廉的升级产品使得免费顾客转变为付费顾客的经济成本降到最低。企业要充分利用免费顾客的声誉价值,并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相结合,通过强调付费顾客的尊贵、面子等来增加其心理与社会收益,从而促使更多的免费顾客转化为付费顾客。

 

3.免费顾客预期财务价值。在顾客终身价值视角下,衡量顾客资产价值还应关注未来可能的购买行为。由于免费顾客不仅具有注意力价值与声誉价值,其本身就是潜在的付费顾客(Anderson,2009),因此,免费顾客预期财务价值也是其网络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捕捉免费顾客网络价值时,还应衡量免费交易行为基础上他/她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做出追加或交叉购买行为的可能性(Guptaetal,2009)。

 

免费顾客作为潜在付费顾客虽然没有即时购买行为,但是,免费顾客通过其注意力价值、声誉价值和预期财务价值不但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免费与付费顾客,还能提高其忠诚度。因此,准确识别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实现顾客细分,不但有利于企业合理地选择免费顾客,而且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价值的免费顾客分配资源与制定差异化营销战略(Venkatersan&Kumar,2004;顾琪,2007)。免费经济学视角下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的研究对顾客管理理论和实践均有积极影响。

 

四、简评及未来研究方向

 

在免费经济学的视角下探讨免费顾客网络价值,可以发现免费顾客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的资产。免费顾客价值首先体现为注意力价值所带来的第三方付费所产生的收益,其次体现为声誉价值所带来的某些免费顾客升级为付费顾客所产生的收益,最后还体现在作为潜在付费顾客而产生的预期财务收益。尽管基于网络效应解读免费顾客价值是令人振奋的前沿性研究,然而网络效应的计算困难重重,需要有多年的历史数据。因此,对于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的实证性研究成果还只是凤毛麟角。为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免费顾客网络价值,给企业提供可操作化的指导意见,本文对未来研究提出以下三个关注重点。

 

首先,建议从免费顾客投入行为入手来测量免费顾客价值。Doom等人(2010)指出,顾客投入行为是在购买行为之外,基于某种动机所产生的对企业或品牌的推荐、口碑或博客撰写等行为。由此可见,在使用或持续使用免费产品或服务之后,免费顾客通过个人博客或公共网络等渠道对免费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推荐等都是免费顾客投入行为的具体体现。由于免费顾客价值与其投入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捕捉免费顾客个体价值或群体总价值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探询免费顾客向付费顾客转变的核心动机。为什么有些免费顾客愿意支付费用成为付费顾客呢?其深层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机制是什么?等等。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准确评估免费顾客总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第8篇

关键词:报酬递增;供需曲线;局部正反馈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21-03

报酬递减假说长期占据了经济学主流思想的地位,但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始终未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第一个完整地阐述报酬递增原理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以制针工厂为例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效用递减和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构筑了均衡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后,斯密的报酬递增思想相当长时间被忽视了。直到1928年阿林・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重新发现斯密定理后,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才逐步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相关学术文献覆盖了经济学基础理论、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广泛的学科门类和分支,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

纵观报酬递增研究的学术文献,我们发现:第一,虽然报酬递增在现实经济中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它始终无法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报酬递增的假说和主流经济学的均衡理念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明显和尖锐的矛盾;第二,对报酬递增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给方的分析,重点探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递减、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企业组织、产业集聚等等,忽视了对需求方的关注,导致供需双方报酬递增研究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第三,如果将报酬递增思想从供需双方的研究中贯彻到底并推向供需的结合即市场的研究,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思想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布莱恩・阿瑟为代表的正反馈学说就可能获得比较坚实的经济学分析基础。

本文将在综合供给方报酬递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需求方报酬递增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供需曲线倒置原理的大胆猜想,并以此为基础模仿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局部正反馈机理,促进主流经济学、报酬递增与布莱恩・阿瑟正反馈理论研究的对接和融合。

一、供给方的报酬递增和供给曲线的下倾

根据杨小凯的概括,供给方报酬递增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专业化分工的思想是斯密定理的核心,专业化与分工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杨小凯1999)。

专业化是指单个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导致熟练程度增加、专业化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上升的趋势。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对此作了精辟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斯密关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在主流经济中缺乏应有的重视,生产理论和供给理论关注的重点是生产的短期决策分析,即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问题,边际成本曲线首先是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出边际成本递增报酬递减的规律。这一假定确保了均衡思想的逻辑严谨性,但却与现实经济越来越远。生产和供给理论的这种静态特征导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一直处于外生变量的地位。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静态的,缺乏解释现实中经济动态长期变化的说服力。1962年,阿罗发表了著名的《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在飞机制造师怀特的经验曲线(学习曲线)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边干边学的理论。这一理论很好地揭示了专业化与报酬递增的基本机理。在阿罗边干边学理论的基础上,卢卡斯和罗默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和内生技术变化模式,为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学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舒尔茨1986年发表的《为实现收益递增进行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无疑是关于专业化导致报酬递增理论研究的阶段性综合。

与专业化经济相比,分工导致报酬递增的思想在经济学说史上走过了很长的弯路。自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报酬递增的源泉是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后,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一直将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捆绑在一起(杨小凯1999),事实上报酬递增的另一个源泉即分工经济应该是指多个生产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体现在企业的组织、市场的形成、制度的构建和产业的集聚,分工就是组织,就是制度,就是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会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生产成本的递减、总体生产和供给的效率提高和报酬的递增。因此,从分工经济角度,报酬递增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四个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报酬递减和均衡思想占核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中上述四大理论分支相当长时间被视为另类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的理论发展已经为供给方的报酬递增理论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事实上,专业化经济揭示了生产的长期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现象;分工经济则阐明了生产者的集合导致社会成本递减、报酬递增的规律。前者是一个时间分析坐标,后者则是空间分析坐标,也就是说如果引入报酬递增的相关假定,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和供给理论将从短期分析转向长期分析、个体分析转向群体分析。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组织、产业集聚、市场结构和制度的分析都可以纳入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与传统的报酬递减为核心的生产供给理论相比,这一分析框架拥有更广阔的分析空间和更强的现实说服力。

二、需求方的报酬递增和需求曲线的上扬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证明了需求定理:即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价格PD)下降;随着消费数量下降,需求价格上升,即商品数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关系。这一需求定理反映在几何图形上,需求曲线呈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究竟会不会出现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呢?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地持否定态度,张五常教授就曾在《经济解释》连载中,围绕需求定理反复论证,强调不可能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仅仅关注了单个消费者短期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效用规律。如果考察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群体消费的现象,效用递减、效用递增和效用不变都是可能出现的现象。我们发现,早在30年前,加里.贝克尔就开始系统地研究个人的长期消费现象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问题。贝克尔引入了消费人力资本的概念(包括个人资本和社会资

本),采用广义消费论的分析框架,阐述了个人长期消费过程中的效用递增现象(成瘾型规律)和社会相互作用导致效用递增的现象。如果采用贝克尔的成瘾性理论和社会相互作用理论,需求曲线倒置不仅不会成为无稽之谈,而且是对主流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人们通常认为,偏好会随着某些上瘾商品的消费而发生变化。譬如,长时间的吸烟、喝酒、注射海洛因通常会增加个人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并促使人们不断增加消费量。马歇尔在讨论人们对“美妙”音乐的偏好时,就已经提到这一点。贝克尔和斯蒂格勒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在保留“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效用”这一假设的同时,贝克尔将内生性偏好纳入到效用最大化的研究方法中并加以扩充。这一扩充首先是通过引入个人资本存量的概念来实现的。如果用表示个人资本,则扩展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成:

U=U(Xt,Yt,Zt,Pt)

上式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

贝克尔认为,效用函数本身是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但如果现在的选择会影响将来的个人资本水平,那么,仅仅由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本身所决定的次效用函数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会随着Pt的变化而变化。显然,传统需求理论的偏好稳定性假设受到了个人资本存量的冲击。

效用函数中引入个人资本后,边际效用可能递减,也可能递增。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他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可能增加,需求曲线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个人长期消费效用递增和需求曲线倒置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学习效应,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用中学”,积累消费的人力资本。个人人力资本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的学习效应与“干中学”导致长期边际成本下降的规律是相似的。

在需求曲线被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等人系统阐述之前,经济学家也曾讨论过包括社会名望、好名声、仁慈等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Bentham,1789;Marshell,1964)。但是,随着需求理论严密性的加强,这些变量逐渐在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消失。消费者被假定生活在鲁宾逊世界里,消费效用完全由个体的偏好和商品的特性决定,而与其他消费者的存在无关。加里.贝克尔提出了消费的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他把影响人们选择的社会力量用社会资本S来表示,并把效用函数扩展成: U=U(Xt,Yt,Zt,St),

上式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商品。

社会资本对消费效用影响的典型模式即所谓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表明,随着某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对个人的效用会随之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也相应增加。比较形象的表述方式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该法则论述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价值和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两者间的关系。它指出,网络的价值以其节点数量的平方速度增长,即V=n2(V表示网络的总价值,n表示网络的节点数量)。

当我们在效用函数中考虑到的社会资本的存在时,主流经济学的将个人消费简单相加得出市场需求曲线的方法就不再可行。引入贝克尔的消费社会资本概念,考虑消费者的社会相互作用,社会群体消费的效用规律就不同于单个个体的消费规律的简单相加(需求曲线叠加)。当社会相互作用正效应时,边际效用随社会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正网络效应,“梅特卡夫法则”);当社会相互作用负效应时,边际效用随社会消费量的减少而递减;当社会相互作用不存在时,边际效用不随社会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社会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简单叠加,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成立。

到这里,我们就推出了,当个人资本或社会资本在消费过程中起作用时,需求方就可能出现报酬递增现象,随着个人长期或社会群体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将上升,需求曲线就出现了上扬。

三、正反馈现象的形成机理

图1是人们熟知的局部均衡分析图。采用马歇尔的分析了供给曲线倒置的可能性,但是,即使需求曲线不出现倒置,仅仅供给曲线倒置就会严重破坏市场分析对称性的形式美,并且触动均衡的核心。这一点萨缪尔森很早以前就曾探讨过。在著名的《经济分析基础》里,萨缪尔森就指出,如果出现供给曲线倒置,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倾斜方向同向,就可能不相交或相交。如果不相交,均衡就不存在;如果相交,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萨缪尔森称为稳定的均衡和不稳定的均衡。其实,我们认为萨缪尔森所说的不稳定均衡就是反均衡,即正反馈。

一旦局部正反馈猜想成立,许多经济理论困惑将豁然开朗,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空间将大大拓展,现实中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将求得合理的解释。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免费赠送与创业投资、知识产权与技术垄断、网络经济和高科技经济、企业制度的创新原理、纳斯达克暴涨暴跌的机理、微软反垄断案的争论等等都与是否承认存在正反馈经济世界有密切关系。局部正反馈原理从形式上看是与局部均衡原理相对立的,但事实上,正反馈与均衡是互相补充的两套原理。思路(而非瓦尔拉斯的分析思路),E为均衡点,即当Q=OE时,PD=PS,市场出清。如果市场出现偏离E的情况(扰动),就会有一种自发的力量使市场回复到E的状态。因此,E点就是均衡点。从系统控制理论角度看,E点就是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点,市场为负反馈系统。

与局部均衡图(图1)相反,如果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出现倒置(见图2),F点就不是均衡点了,而是均衡的对立面即反均衡点。根据系统控制理论的说法,F点就是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点。尽管在F点,当Q=QF时,PD=PS,市场出清;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偏离F的情况(扰动),市场的自发力量将会导致越来越远离F点。具体来说,当Q=Q1时,PD<PS,即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无法达成,Q1无法实现,出现过剩;当Q=Q2时,PD>PS,即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市场交易能够迅速达成,Q2能够实现并出现短缺。

第9篇

内容摘要:企业存在和企业成长的问题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企业研究最基本的问题。由于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因此出现很多混淆。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先将基于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辨析,然后试图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进的思想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框架图。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

1.研究角度不同。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我国著名管理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简单说,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

2.理论基本假设不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社会人假设;三是自我实现人假设;四是管理人假设;五是文化人假设;六是复杂人假设;七是学习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是可调整投入和可创造的,有效利用是为了降低成本。

(二)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辨析

沿用上面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范式辨析的思路,企业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区别一目了然。众所周知,企业理论来源于科斯(Coase,1937)《企业的性质》一文,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中,提出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与市场不过是一种合约对另一种合约的替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仍是资源配置研究内核。理性经济人假设规定了经济学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仅仅从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在此情况下探索市场制度、生产和交换以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企业只是实现生产和交换的一种方式,是被当做工具被动研究。

而管理学以组织(企业)为研究核心,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企业成长模式与成长战略等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动研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换言之,企业成长理论并不关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关注于企业的成败,这与管理学的研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区别见表1。

企业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亚当•斯密(1776)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并把价格机制看作是经济活动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只是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下的一个基本生产单位,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

可见,传统的企业理论就是生产函数理论,完全从技术角度看待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是同质的,方法上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和数理工具为主,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

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标志着经济学界对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等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分析和探索,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委托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产权的外部性的角度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和激励问题。这三个理论与契约理论一起,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之点都是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跳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正如科斯所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管理者理论(鲍莫尔1962,马里斯,1964),企业史的研究(钱德勒,1977,1992),经济演化理论(尼尔逊和温特,1982,1997)等,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延伸研究,代表不同的支流和热点,都有其独到的创见,繁荣着企业理论。这些流派依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归类方式,在这里不必也无法一一穷尽。

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流派和观点辨析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试图深入企业的黑箱来揭示企业的本质,但企业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企业作为抽象的要素,用市场机制解释企业,没有从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内部探讨企业成长的原因。为了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学者们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能力及知识,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一种全新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应运而生。

(一)“资源―能力”理论

1959年,潘罗斯(Penrose)的《企业成长的理论》 一书出版,以开创性的研究为企业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潘罗斯认为既然企业的增长主要受制于管理力量,那么管理力量的增长也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增长。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它是限制企业成长率的基本因素,现在通常把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作用称为“潘罗斯效应”。潘罗斯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她的研究基础上,后人进行了继续探索,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个流派,这些流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只是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965年,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一书将战略从军事领域拓展至经济管理活动。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以及之后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波特把 SCP 分析范式引入到企业竞争战略中,将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归结于企业的市场力量与产业拓展,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从而建立了竞争战略理论。后续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有两大学派,行业结构资源学派和内部资源学派。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管理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三)技术创新理论

熊彼特(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大飞跃。他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观点显然与边际替换概念不相容。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熊彼特详细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沿着熊彼特的线路,产生了制度创新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四)生态理论

借鉴其它学科和理论,出现了从企业生命体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长的理论,如爱迪思(1988年)的《企业生命周期》,吉布雷特《非均衡经济学》(1931)中提出“吉布雷特定律”,詹姆斯•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从生命、生态的角度研究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与成长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五)企业成长理论流派发展脉络

由于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认识和考察企业成长时,得以从不同的假定前提或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企业成长,这使得企业成长问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表现出“企业成长理论丛林”的状况。限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以上介绍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和观点,并且除了上述流派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如混沌理论、复杂理论、博弈论、合作竞争论等,这些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暂不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结论

从企业理论到企业成长理论,对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演变特征,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主要区别如表2所示。

以上论述对经济学企业理论和管理学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辨析,而当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经济学研究越发渗透到管理学领域,管理学也越来越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区分,目的不是割裂企业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联系和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理清各种研究思潮,呈现出各个理论流派的清晰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理论提供帮助,对指导我国企业成长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思.经济学(第14版)[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2.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3

4.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 1937(11)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价值;价格;卖方价格;买方价格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2-0023-0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在2011年1月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会议上说:“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西方经济学的效应论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不同人的效应怎么加总呢?不能加总,不能比较,还有什么用呢?后来大家就放弃了。后来又提出序数效应论,序数效应论就没有逻辑问题吗?同样有问题,人和人之间不能比较,东西和东西之间谁重要谁不重要可以比较吗?放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人、不同东西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比如烟民抽烟比吃饭还重要,南方人和北方人大米和馒头、大米和面条也是不一样的,你怎么能放在一起比呢?……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心里是清楚的。”

笔者不同意林岗教授这些观点,并提出三点质疑:第一,关于“效应论(指效用论――本文作者)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据我所知,史实不一定是这样的。18世纪,西方功利主义者就提出“效用”概念,当时是作为制定功利主义的某些社会政策与宗教教义的依据而研究的。后来,英国的哲学家杰里米・本瑟姆将其引入社会科学,引起了当时一些经济学者的重视。再后,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推广本瑟姆的效用概念,用以解释消费行为,从此逐步发展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再说,即使“效应论就是创造出来消灭劳动价值论的”,难道我们由此就可以拒绝批判地吸收,使其为我所用吗?难道有人造了一门大炮,准备消灭我们,我们就不能吸收他们的造炮技术,并创新发展其技术,造一门更先进的大炮来还击他们吗?这样简单的道理,居然也搞不通,岂不令人奇怪!可见,拒绝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传统观点,其传统力度之深之大绝非一般。如果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人主张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必会迎来灭顶之灾,绝非戏言。第二,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效应论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不同人的效应怎么加总呢?不能加总,不能比较,还有什么用呢?”对此,请问:(1)难道“西方经济学领域自己的人都说这个理论不行”,我们也就应该相信这个理论不行吗?(2)这句话不符合事实,只能说西方经济学领域中,有一部分人说这个理论不行,但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绝对不会这样说,否则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3)也是最重要的,则是效用究竟能否计量?能否加总、比较?也许这才是我们应否对西方的效用理论进行批判地吸收的焦点,对吗?此外,即第三,关于“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心里是清楚的。”我认为西方经济学者对“效用”是否可以计量、比较,分为两派,一直争论到今天,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成为经济学中的一大难题,犹如数学中“哥德巴赫猜想”,因此,如果把意识形态问题暂时抽象了,先不谈它,问题不就可以明白了吗?

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管见:

一、西方效用理论可以而且应该批判地吸收

我主张应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马克思经济学向来是在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马克思逝世以后,是否应该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一直争论到今天。我国目前有两种倾向,实际上都是反对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的。一种是想用“抽象使用价值”或“劳动效用论”来代替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体的客观属性;效用是人们在消费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生理、心理上需求的满足,所以效用是人的主观属性。二者不得混淆,也是无法相互代替的。劳动能创造使用价值,但劳动不能创造效用。所以,“劳动效用论”是无法成立的。使用价值向来是具体的,把具体的使用价值抽象了,使用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世界上不可能有抽象的使用价值,那不过是主观的幻想罢了。因为把具体的使用价值都抽象了,剩下的不就只是没有具体的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了吗?难道世界上有不是具体椅子的椅子,或不是具体学校的学校?所以,他们只不过是想另起炉灶,反对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结果只有失败等待着他们。另一种就是绝对拒绝效用理论,林岗教授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还有的人则认为谁想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谁就是“试图架起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桥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机关刊物《当代经济研究》近年有文章就是这样说的,其实这些文章是把价值和价格两个不同质的东西混在一起了(详见下个问题)。绝对拒绝效用理论的同仁们只看到效用价值论的错误,没有看到西方效用理论中的有用部分。他们也不明白效用的性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对效用曾经长期作了研究和应用,是有一定贡献的,但他们的效用价值论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他们对效用的理论分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对效用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又做了错误的解释,这些都是非科学的。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他们的效用理论,不应绝对拒绝。固然,批判地吸收西方效用理论,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必须迎头而上,科学道路是不平坦的!

二、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

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前人从未提出过,更未曾论证过。在西方经济学中,几百年来一直存在着效用计量问题的争论。19世纪许多功利主义者笃信效用是一种心理上的实际存在,并力求直接用基数加以衡量。但计量单位是什么呢?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研究,直至今日仍不得其解。于是不少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干脆拒绝和放弃基数效用论,而提出用序数效用论来代替,认为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只要消费者是否更加偏爱于商品的某些需求,即有“A比B更受偏爱”的陈述方法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我们知道A比B究竟偏爱多少,而且还认为即使不提效用概念,也能够容易地描绘出一般性的曲线,因而只需要这种“序数效用”的陈述就够了。果真这样的话,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定会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价格论了,不可能有实用价值,从而也失去其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了。因为现实经济生活要求价格必须是明晰的。

可见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争,实际上是效用计量单位未能解决的必然结果。如果能够找出效用的计量单位,基数效用就可以成立了。所以,效用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论证,在经济学上是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我的论证主要谈三点:

(一)具体效用和抽象效用

效用就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需求的满足,即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需求满足。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十分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使用价值都会在一定形式上,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具体的需求的满足,例如衣、食、住、行、信仰、文化、艺术、学习等的需求满足。把需求满足的具体形式抽象后,就会成为抽象的或一般的需求满足或效用。所以,具体效用就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具体的需求满足;抽象效用则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的,将需求满足或效用的具体形式抽象后的一般的抽象的需求满足或效用。把生理和心理再概括为生命机能,那么,具体效用就是人们在生命机能上得到的具体的特殊的需求满足;抽象效用就是人们在生命机能上得到的一般的抽象的需求满足。

效用的计量必须要以抽象效用为计量单位,因为具体效用是无法统一计量的。

(二)效用或边际效用可用小时为计量单位的理由

价值是由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量的。抽象劳动归根结底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或生命机能的一般支出或消耗。价值是由这种支出或消耗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量的。效用或抽象效用则是购买者或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商品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或生命机能得到的一般需求的满足。效用也可由这种一般需求的满足量以时间为单位来计算,即购买者或消费者在商品的使用或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或生命机能,在1小时中所得到的一般需求的满足,为效用的1单位。

效用在具体的计量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一般需求的满足,有简单的需求满足和复杂的需求满足的区分,正像一般的劳动支出有简单的劳动支出和复杂的劳动支出一样,在计算时均应将复杂劳动或需求折算为简单劳动或需求来计量。再如,同一的简单劳动支出或同一的复杂劳动支出,有强度差别的问题或质量差别的问题。同一的简单需求满足或同一的复杂需求满足,也有一个强度问题或质量问题,计算时均应将较高的或较低的强度或质量折合为一般的或中等的强度和质量来计量。

既然商品的效用是可以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那么商品的边际效用也是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因为边际效用就是增加消费1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得到的效用。只不过边际效用存在着递减的趋势。

(三)补充的话

第一,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论断及其论证,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在我的《批判地吸收“效用”和“边际效用”》一书中基本上都已阐述过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还为该书作了《序言》,指出:“这本著作有较重要的学术讨论价值,发表后可能引起一些争论,这是正常的。学术上的争论必会繁荣经济科学,真理越辩越明。”后来,在我的《经济学原理探索――兼论中、美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一书中,以及最近(2011年)出版的我的另一部新著《价格、经济危机与西方经济学终结》中,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读者可参阅。

第二,我的效用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论证,其实只不过是学习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和论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效用理论的批判地吸收上。因此,我坚信是正确的。

三、效用和使用价值不得混淆

(一)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我认为效用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满足;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效用。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的客观属性,效用是商品消费者或人的主观属性。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曾做出过独特的杰出的理论分析和贡献,特别是他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分析并提出了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论断,意义深远。

(二)西方经济学混淆了二者及其后果

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各自只重视使用价值或效用二者中的一个方面,而又从各自的观点混淆了二者。西方经济学把效用等同于使用价值,并用效用代替了使用价值,从而抛弃了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否认使用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了商品中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及劳动的二重性。结果片面夸大了效用的作用,并使西方经济学陷入了坚持认为价格或成交价格仅是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片面观点;还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不得不被效用和需求牵着鼻子走,甚至不惜用严重的财政赤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刺激需求和效用,以求经济的发展;最终反而使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越陷越深,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直到今天,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这次国际性经济危机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下降趋势必会有一天要导致西方经济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从而遭到人们的冷落和边缘化,历史就是这样或将会是这样无情的。

(三)经济学也混淆了二者及其后果

遗憾的是经济学却从相反的方向,也把二者混淆在一起,他们把使用价值等同于效用,并用使用价值代替了效用,从而否定了商品的效用,及效用在商品价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果使经济学陷入了坚持商品的价格或成交价格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另一种片面观点;并在指导现实经济中就产生了片面重视生产忽视需求,而最终成为了导致计划经济世界性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价格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计划经济的价格理论指导下,把价格中的效用的货币表现抛弃了,把消费者的需求在价格中的作用抛弃了,其资源配置的价格调节怎么会不是重视生产,忽视需求呢?怎么会是科学的呢?经济怎么会顺畅快速发展呢?何况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还是以行政手段,并在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通过经济计划和计划价格为主来进行调节的,必然使经济雪上加霜。结果在我国改革开放前,一方面许多产品生产过剩,积压在库,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又短缺难求,只得凭证购买,走后门购买,排长龙(队伍)购买……种种怪现象丛生,严重打击了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计划经济怎么会不在国际竞争中失败呢?经济学怎么会不随着计划经济的失败而被冷落或被边缘化呢?当然,这里论证计划经济的失败,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的因素而言的,把非经济方面的因素抽象了。

四、效用和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科学化的最根本的基石,也是马克思给经济学做出的最杰出、最伟大的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将永世昂立,科学长青!然而马克思的价格理论确有一定的片面性,值得商榷。同时科学的价格理论又与效用理论有一定的密切关系,现在就谈这个问题:

(一)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与马克思的价格定义

1. 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和经济学者的责任

价格(广义)应区分为卖方价格、买方价格与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这是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其他价格形式都是这三种基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派生或延伸出来的。而在这三种基本形式中,更以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为价格基本形式中的最基本形式。

现实经济中习以为常的讨价还价的买卖活动,正是价格(广义)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的依据。假定某一商品,卖方的讨价或喊价为10元,这10元就是这个商品的卖方价格;买方的还价假定为8元,这8元就是买方价格;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假定以9元成交,这9元就是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价格理论必须全面反映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客观现实,必须全面反映这种讨价还价的实践活动,否则价格理论及其定义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断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经济学者的责任是从理论上如何论证这三种价格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及其存在或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否定这三种价格的存在。因为这三种价格的存在,是客观的现实,主观是无法否定的。

2. 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中没有价格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分

遗憾的是,在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中,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因而他的价格定义的表述一般说也就只有一种价格定义。这个定义凡是学过经济学的人都是知道的,马克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姑且不分析马克思这个价格定义是否科学,是否对。即使是对的、科学的,那么这个价格定义是指卖方价格呢?还是指买方价格?或是指成交价格,即指价格狭义的定义呢?或是指价格广义的定义呢?人们就很不好回答了。因为即使是指其中某一价格定义,而且又是对的话,那么,其余的价格定义又是什么呢?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有一种价格的基本形式的定义及其理论,是不符合上述价格的客观现实的,是为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所排斥或否定的,是不科学的。价值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事关整个经济学是否完全科学,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经济学界同仁们必须正视和研究它,克服马克思价格定义及其理论的上述缺点,发展经济学,使其更科学、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迅速、更顺利地发展!

(二)效用与价格或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区别和联系

笔者认为卖方价格的实质是价值(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卖方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买方价格的实质是效用(指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而形成的效用概念),买方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成交价格或价格(狭义)的实质是价值和效用的统一,成交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和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也就是卖方价格和买方价格的统一。因此,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是不同的,有差别的,但三者又都是各自的实质的货币表现形式;三者的各自的货币表现形式,就是三者的共同点或相互联系的地方。可见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立论,正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同时又是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而构成的新的价格定义及其理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的价格定义及其理论,因为马克思的价格定义仅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他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更没有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定义;也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定义,因为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是效用价值的货币表现,西方经济学也没有区分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定义。虽然西方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提出过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遗憾的是马歇尔的供给价格是以生产费用论为涵义的,他的需求价格是以唯心主义效用论为涵义的,而且他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是建立在供求决定价格论的基础上的,因此是不科学的。马歇尔也没有提出过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断,也就不可能从价格理论的完整体系的深度去考察和研究它。

结束语

以上所述还不可能包括批判地吸收西方效用理论的全部内容,若有机会还可以继续探讨。但由此也可以提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科学的效用理论是科学的经济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元素,或者说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的效用理论,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或原理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它,以发展经济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孙小兰.中央党校组织百位学者探讨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EB/OL].finonce.省略/economist/jingjigumcha/20110102/10439295468.shtml,2011-01-22.

[2]唐思文.经济学原理:批判地吸收“效用”与“边际效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3]唐思文.经济学原理探索――兼论中、美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4]唐思文.价格、经济危机与西方经济学终结[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5]刘灿,等.西方经济学研究新进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

Critically Absorb the Western Theory of Ut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Economics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Lin Gang

Tang Si-wen

(College of Economics,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1,China)

第11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的大国,由于人口基数众多、地域上水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和许多水域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污染,使我国成为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是我国目前必须面对的课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从源头抓起,我国水利建设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事业。我国各项水利设施的固定资产达到上万亿,固定从业人员已有500多万人。

一、我国水利系统的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学(water economics)是一门研究水利事业所联系起来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同时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部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水利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投资规模,通过科学的管理为社会产生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自古就有水利经济概念,历代统治者为了能够稳定自身统治,常常将兴修水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如秦始皇用韩国人郑国兴修大型灌渠,蜀郡太守李冰建造都江堰,让秦国的关中、蜀地成为沃野千里大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以后中央统治者和地方官吏也多把防治水害、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富民强兵的大政,并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兴修堤防、灌渠和运河,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河套灌区、灵渠等,康熙帝更是六巡黄河,查看治理黄河的方法,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修建大型灌渠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可从中取得更为可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现代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主要参考美国和俄罗斯的学术成果,对此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的需求,总结水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们采用广义的水利经济学观点,它是水利建设事业在我国和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作用,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来经营水利事业。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的重点是:水利建设事业在我国或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作用;水利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各项不利影响综合估计方法;水利工程的施工和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经济问题;库区移民、经济赔偿的问题;水利工程经营的原则和途径;水利工程的建造要将节水的理念放到规划中等。

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原则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下,吸收各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需要。一是多种经济制度并重发展,我国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和个人的价值规律;二是科学的经营管理,我们在追求经济效应时,同时要兼顾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力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水利建设项目要经过专业部门的经济、财务分析来预测其可行性,水利事业的建设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盈利,这是争取国家财政拨款和投资人投资的关键,以及工程建设后的后期维护费用,这都需要研究其可行性的;四是对开发地区的总体规划,水利开发的工程项目应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规划,应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寻求最优的组合方式和最佳的建造顺序及最好的运行方式。

二、我国水利事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进度、投资、经济效益四者互为依存,又互有矛盾。正确处理四者关系,就能互为支持,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创新创优;反之,则互为牵制,互相促退,消耗内力,事倍功半。水利部最近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建设的总目标”,所以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的经济效益应兼顾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水利经济效益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能够加速和优化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水利建设事业优化升级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起步较晚,前期遭受西方和苏联的科学技术的封堵,我国水利事业在自主探索中艰难的进行,因此存在许多经济效益不好的水利设施。改革开发后,提出科技兴国战略,随着中国逐渐走出国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经济效益,同时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已走向国际前列,是我们所自豪的业绩。

我国水利经济良好效益和市场经济相互影响。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水利经济已广泛参与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生产要素,可为我们提供水、电、水产品等物质产品,现已改变水利工程无偿或低价服务,不讲经济效益,忽略经济效益,但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水利部门已接受供求关系、市场定价和市场竞争等价值规律,其中山东省的水利综合经营产值、利润翻一番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可行的方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水利运行机制多样化,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自然属性,让它的价格不可能完全受市场调控,也就是说水利产业不能等同于完全的市场企业,所以它需要多种运行机制,一些公益型服务,如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土保持、水文、环保、水资源保护等,需要政府投入和控制;如水产业、水利运输、水资源旅游等可由市场经济进入。

水利经济效益是长期的,它推动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