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17 18:0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图片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122-01

初中历史本该是一门知识性兼趣味性较强的课程,然而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很多教师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境界,而学生则坚守“背多分”的信条,教学走向枯燥无味的死胡同,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图说天下”的观点,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利用图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一、巧用图片,趣味导入

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专注于课堂。在历史课这样信息容量大的课堂上,通过图片来导入新课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时,教师可以先放渍殴人坐着甚至躺着吸食鸦片的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在干什么,思考和讨论这样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探讨该如何制止和杜绝这样的行为,然后再进行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当时会出现刚才看到的国人吸食鸦片的场景。这种局面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的?给我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当时的政府以及仁人志士对此有哪些相应的行为和举措?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通过学习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众所周知,图画的呈现会更加直观、真切,吸引力也远远大于文字,通过这样一幅幅历史图片或者影视剧中的历史剧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迅速进入教学主题。

二、适用图片,辅助讲解

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不仅在导入中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也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前文所说,历史图片相较于文字表述更加直观、明了,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来辅助知识点的讲解。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示意图》,让学生认真观看示意图,区分和界定“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及华南”等大致的区域和范围,然后结合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引导学生逐步梳理日军侵华的路线。日军首先制造了“”,东北三省沦陷;然后制造“一・二八”,袭占上海;制造“”,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总体来看,日军侵略中国的路线可以归结为:从东北到华北,再到华中、华东,最后是华南地区。以历史地图为纲,辅以一定的文字讲解和梳理,就能把日本侵略中国的路线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如、等),在讲解这些战役时,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图片给学生看,然后口头讲述这些战役中发生的故事以及表现英勇的战士的事迹,最后再及时点拨这些战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枯燥感,同时,图片的展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还原、再现当时的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内容。

三、善用图片,升华讲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而要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学会“以史为鉴”。在历史课堂上,把一定的知识点传授清楚后,还可以结合一定的社会历史实际,适当地升华本节课的内容,其中图片展示是升华讲解的一种方式。比如同样在讲解《中华民族的》时,讲完日本侵华的罪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等内容之后,可以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这两幅图展示了两种怎样的对待历史的态度。同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式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和影响;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对待历史我们要客观、冷静,要理国,而不应有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升华整堂课的内容,能给学生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第2篇

关键词:历史 基础知识 互动 技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来看,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是:有关历史事件和性质、历史综合性问题、错别字、图文等。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近几年江苏部分中考试卷的分析,就初中历史复习阶段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周密安排,拟订备考策略

1.注意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准确把握方向,确保有效复习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要认真通读课程标准、钻研考试说明和教材,要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有所了解,特别对知识的要求、技能技巧的运用、科学探究方面等,再根据考试说明仔细钻研教材,不但要理解教材提出的每个知识点、性质、背景,还要对教材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教材中对知识的表达方式、练习的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应在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关注。

2.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立足基础,着眼能力

中考是依托知识来考查能力,中考考查的知识是对整个初中所学历史知识的抽样,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初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基础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第一依据,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真正达到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课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灵活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仍是近年中考的一个特点,也是时代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要通过对身边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关注,学习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要发挥历史教学的特长,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多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及多举生活中的历史文物古迹等,甚至可以在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中考复习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在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属“理解”层次的,要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要点,能运用其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用其解释简单的历史题;对要求为“了解”层次的内容,应通过复习加以弄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出其含义,在有关的问题中能识别它们;对要求“简述”的内容,应能熟悉它的性质、概念及影响。比如说,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占考试范围的50%左右,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复习这些内容,而有些老师在复习中却按照七、八、九年级的顺序来复习,而没有注意突出重点;有些老师甚至先复习七、九年级的,再复习八年级的,但时间把握不好,留给八年级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复习效果不好。

5.注意复习进度的阶段性

中考复习,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单元过关,把教材中的内容全面复习、梳理,并将各章节的知识连成链。这个阶段不能急,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打好基础。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如农村问题、党的奋斗史、民族关系、建都、近代列强侵华史、世界格局的变化、战争史等专题,在讲述中让学生懂得归纳、总结历史知识,同时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第三阶段:题型演练。针对近年出现的题型,如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进行专题复习。让学生对题型熟悉,做题技巧也会提高。第四阶段:模拟训练,提高效率,逐步进入临考状态。

二、详备精讲.针对训练,疏通渠道。做好反馈记录

在第一轮复习中,内容多,课时紧,一定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备课上,要深备、精备,不能无备而讲、粗备而讲。这一阶段,讲、练、学的时间各占三分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初中历史知识来个盘点,然后对知识形成的重点、对性质的难点、对复习的疑点、对中考的能力点进行精讲。对学生的训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题型的选取要有目的性,同时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精做一些题,做到举一反三。

三、尊重学生.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谋求共同发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教师主观意识支配下,通过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发现,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融化彼此的体验和经验,丰富教和学的内容和方法,只有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中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教师讲得再好,如果学生掌握不了那是徒劳的。因此,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思维,不要把上课变成自己的独角戏。

四、提高考试技能。调整心态

第3篇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大部分学校“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法仍然流行,因此,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教学探索,试图构建初中历史“五导”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 教学模式 导读 导思 导议 导结 导练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校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法仍然流行,故而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教学,尝试采用了“导读――导思――导议――导结――导练”师生教与学双边密切配合这样的五导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此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很有帮助。下面笔者就初中历史“五导教学模式”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抛砖引玉。

1.导读。我这里说的导读不仅仅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而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读和课后自学。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自己先主动学习新知识,并作一定的预习笔记,如划出重难点、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解决书上的习题等。随后,带着预习结果听课。实践证明,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的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笔者认为,学习是学以前不懂的东西,因而课堂上着重是解疑解惑的,没必要把书上的东西一古脑全“灌”给学生。学生有准备听课,在教师的帮助下,把疑惑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课前预习正是要学生先做好准备。课堂自读就是教师讲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及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重要方式。现在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优点是图文并茂、补充材料内容多,这些东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述。因此就要求学生自读这些东西,以加深对教师讲述的理解。自读的方式有默读思考、朗读讲述和朗读记忆等。课后自学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发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补充一些形式多样的问题,如写小论文、调查当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收集历史老照片,上网查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这样既寓教于乐,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导思。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的有机统一。“主导作用的要害是启发性,即循循善诱;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吃透理解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每一课,提出一些层层推进、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以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我在上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拿破仑的更多知识,便于给拿破仑一个客观的评价,我打破常规,马上把本册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的第一个内容“著名音乐家”就提前上了,让学生自学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并回答问题:这首交响曲是专门为谁而写的,后来贝多芬为什么把总谱扉页上写的“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呢?通过前后两课知识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价拿破仑了。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三个步骤:①他是什么时候的人;②他做了什么事;③给他一个恰当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任务就在师生交融的氛围中愉快完成,最后使“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有教学模式成为历史。

3.导议。这是发挥教与学两个环节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的关键。在诱导思考阶段,往往会出现教师在重点讲解、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时,同样的问题学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切忌武断的一刀切,不妨让学生各抒己见,亦可展开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等方式。一刀切既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也伤害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这是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是贯彻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在学生讨论或辩论时,对学生的看法应及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靠近。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要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也予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一步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对学生而言,课堂讨论或辩论调动了其不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学史的兴趣,锻炼了其口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也丰富了课堂气氛。

4.导结。即教师简明扼要的引导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这一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引导合理、条理清晰、逻辑层次分明和重难点突出。方式可以是教师唱独角戏,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或提问学生回答等。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的《》为例,我是这样唱“独角戏”的:1894-1895年的是日本发动的一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用彩色粉笔划出战争性质)。在战争过程中,虽然一批清军爱国将领,如邓世昌及爱国士兵的奋勇抵抗,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使中国战败(划出重要历史人物)。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划出战争结果)。由其四个内容我们可知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危害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划出《》的影响)。后来又是什么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呢?下一次课我们再了解(留下悬念,激起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时应以板书为基准,边总结边用彩色粉笔勾勒出应理解的、应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做既给了学生直观的印象,又使其理清了知识间的因果、逻辑等联系,对知识线索、内容的理解记忆也就加深了。

5.导练。这是巩固、强化知识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训练时不应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题,更不能单一化,对各种训练方法的优化设计,综合运用,以达到对课堂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的优化训练方法主要有:选择;填空;连线;列举;列表填空;填图;了解图片上的历史;历史人名、地名猜谜;材料分析;问答描述等。实践证明多种训练方法交叉进行,长期坚持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中考复习

2004年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己全面展开,本人很有幸从2004年起教授七年级历史并带领学生参加了新课改后的首次中考,并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中考过后我仔细的分析了中考历史试卷并结合我之前所采取的中考复习方法,发现在新课改下,我所采取的复习方法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2008年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复习中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九年级历史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将我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初中历史复习的几点方法做一些简单的小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巧安时间,四轮驱动

按照新课改的课时安排,在三月中旬新课即将结束,并由此进入复习阶段,到六月底中考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时间,可以这么说,中考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时间。因此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四轮复习;即一轮夯实基础,二轮分清重难点,三轮专题复习,四模拟训练。其中,第一,二是重点所用时间也最长,大约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近两个月。这是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在第一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主,并相应的提出重难点。而且有时一二轮复习应交叉进行,做到既要讲面也要讲点,点面结合。同时把重点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二轮复习之后,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三轮专题复习和四轮模拟训练。这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在专题复习中,我把整个初中历史分成若干专题,每一节课讲授一个专题,注意有深有浅又强调平衡发展。在模拟训练中,我把平时收集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和历年中考题目合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找出问题,发现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当然我有

时是三四轮交叉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简单讲解历史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满足考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经过这样的四轮复习,使学生既对整个初中的历史书本知识有个大致的掌握,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考试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分层复习,面向全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形象的体现。这一点,就算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改的今天也是我们教师时刻牢记的。而教学质量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发展。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到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得了。对于优生,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灵活运用的引导,赞赏鼓励其超越教师;对于中等生,则赞赏肯定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力,力争挤入优等生行列;对于后进生,则要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兴趣,培养自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步子慢一点,鼓励及时一点,力争向中等生转化。

在课堂的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分层次要求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全面进步。针对中等生,后进生课堂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针对优等生课堂复习则要有知识点的拓展性。同时在课堂题目的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既要满足优等生求知的欲望,又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水平承受能力。通过对历史复习练习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例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主要讲解两次革命异同点的比较,强调指出美国历史是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思考探究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美国近代史上另一场战争又是哪一次?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让那些学有于力的学生认真思考,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思考兴趣。这样,通过这个题目既考查了中等生,后进生,又考虑了优等生。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就真正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三、时政热点,时刻关注

纵观这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无论是传统的试卷还是去年新课改下的历史中考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和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着。例如,2007年中考试题第15题,考到中非合作论坛,这就和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想而知,

中考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以前是,现在是,那么以后呢?我想也应该有着联系的。历史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每当一件国家大事发生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它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近一年来所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及我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与此相关的试题,我会有意识的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以讲义或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锻炼,2: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当然,在时政热点的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精而少的原则,不要一点一点的罗列,而要精选出中考有可能考到同时与书本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热点,从而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008年中考在即,这就要求我们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眼光,关注日常所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模拟考试,增强信心

考试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情况,可分为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和模拟考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为了进行中考前的最后冲刺,教师应在中考前精心设计出2—3套针对性很强的诊断性、总结性、模拟性中考试题,让他们实战演习,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及状态,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改正,力争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为此,教师在模拟考试后应及时批改分析,讲解试卷。我在此点上,我一般做到三步:第一步,认真做一遍试卷,设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会出现问题,存在错误,这样我做到了心中应有数;第二步,认真阅卷,并在阅卷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准确率高哪些题目错误率高,从而在分析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步,确定分析试卷的重点,疑点和难点。当然,这要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分析题目时应抓住三点:1.讲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对易错、易混和模糊的知识点应反复强调;2.分析错误的原因;3.讲解错误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去年的中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题:试举出中日历史上发生冲突的事例。结果很多同学的答案相同,都十分肯定的指出是:和。其实答案还有一个是戚继光抗倭。于是我在分析试卷时强调:1:这是很多同学都做错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信心2;指出错误的原因:你们忽视了中国古代史3:经验:在以后做题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联系等。通过这样做,既帮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掌握了一个答题的技巧,从而更加增强了对于考试的信心。

总之教师通过认真组织模拟考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试卷,同时着重在心理素质的调节上下功夫,力争让学生快快乐乐复习,轻轻松松迎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么讲,要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注重条理,做到既全面把握,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一切,又要承认学

生间的差距,分层复习;既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既要强调中考的难度,又要增强学生的迎考信心。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中考质量,一手抓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

第5篇

一、学习历史的记忆方法

1.兴趣记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力量的源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呢?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多方面人手。例如,可以用生动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讲历史课时,教师要经常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生动的故事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认真学下去,达到应有的效果。

2.比较记忆法

比较法是历史教学常有的重要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学生就会马马虎虎、张冠李戴。

3.联想记忆法

有人说历史很好学,不过就是死记硬背,那样就大错而特错了。学习历史时,我们可以由一个事件联想到另一个事件,由一个时间联想到另一个时间,从而达到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4.归纳记忆法

这种方法适合在学习新知识时,更适合复习。中国近代史是民族屈辱史,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学习完《》以后,我们就应该进行一下必要的总结归纳了。条约的内容一般就是围绕着割地、赔款、通商来表述的,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三方面都有。只有《》与众不同,它没有通商口岸,而且在众多的条约中,它的赔款数额最大。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条约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我们还可以归纳出英国和日本都单独分别挑起了第一次和,同时他们还都参与了。

5.时间记忆法

历史教材的时间很多,学生记忆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掌握了时间记忆法,学生能把握时间的脉搏,对历史的年代分期有一个清楚的脉络,能准确地来做排列历史时间的试题。

6.数字记忆法

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找出知识内容的特点按规律强化记忆。

以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例,教学时笔者采用“一二三四”数字记忆法。具体方法是:一条主线,即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为主线;二次运动,即运动和;三个条约,即《》、《》、《》;四次战争:即、第二次、中日、。

初中历史的学法很多,这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但“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学生要根据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于知识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的练习题。

三、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陕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的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第6篇

所谓“乡土史”,顾名思义,指的是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其范围可大可小。大而言之,可指本市、本省以至邻省地区;小而言之,可指本村、本乡、本县的历史,涵盖建筑、人文、地理、饮食等多个方面。中国的历史悠久,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人情,学生对此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对属于自己优秀的乡土文化遗产存有无比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对此,我在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和总结后,认为在历史的课堂教学和教育中融入乡土史,在教书和育人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利用“乡土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从事历史教学中我发现,由于现行的历史教材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较少兼顾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差异。虽然我省也编写了《安徽历史》这本乡土教材,但是涉及我市、我县也较少,而且这本教材基本上到九年级中考前才使用,教师只是依据考纲考点进行勾画、识记,对考试以外的内容很少关注。初中学生年龄小,主动性不强,对历史学科不能系统地学习,本身对乡土史了解得也非常少,再加上教材编写抽象和一线专业历史教师少,多为兼职,所以历史教学只是课堂读读、课件放放、课下背背。因此,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慢慢地,学生就不喜欢历史课,这也是多年来我们农村学校为什么历史学科中考成绩提高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但当我在教学活动中谈到与本地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总是群情激昂,甚至有时还争论不休。于是,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把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家乡史相结合,帮助学生沟通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对家乡史的亲切感去领悟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被动式的“填鸭”教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历史”,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刻板无味的文字历史变成鲜活生动的历史,拓展教科书的外延。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文化勃兴”教学中,我这样导入教学:“同学们,知道我们县为什么叫无为县吗?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因为学生都知道县名,但是来历和缘由未必清楚,于是我便从无为历史、历史故事入手,告诉学生无为始建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无为而治”源自道家思想,进而引入本课教学。以后我在课堂教学中,但凡能与无为历史相联系的内容,我总要简短地介绍,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通过将乡土教学应用常态化,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教后回味起来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特色亮点。

二、把握历史名人和事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社会功能,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地进行人性和爱心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历史学科的丰富史料,挖掘教材的人文教育素材,特别是历史人物教育,要让历史名人的成就、精神激励学生,让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进而升华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作风。

无为是历史名人的故里,这里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历史上北宋书画名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后诞生了台湾开山之祖陈棱,“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蔺,哲学家吴廷翰等诸多名人贤达,现代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当代有位列胡润富豪榜的王传福、吕向阳等商界精英。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在家乡留下诸多不可复制的历史胎记和现实外延,他们也成为我们这座小小县城的旗帜和象征。在课堂教学增加历史名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这一段历史时,因为学生本身对了解不多,兴趣也不高,当我告诉他们在这里也有无为人的身影时,立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都非常激动地问是谁。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讲述了无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历史:“1939年12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第5师团激烈鏖战,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赢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云南,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5月16日戴安澜于指挥所部撤退途中,不慎中弹负伤,至5月26日逝世,享年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戴安澜将军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说:“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亲自书写挽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与身边的历史人物亲密联系,更能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爱我中华、爱我无为的真挚情感,也有利于形成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历史经验所学到的人文情怀,则永远沉淀于学生的记忆深处,指导学生以后的社会活动,甚至决定学生的未来。当然,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也尝试组织学生建立历史名人小档案、制作历史名人明信片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培养学生学史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利用一定的课时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课堂传授知识与乡土历史相结合,通过活动课的一部分安排与学科知识有关的历史总结和运用。我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为历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内外我积极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历史资源,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完成归纳和整理,以培养学生合作、主动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的内容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改革开放35年之无为”为主题的活动展示课。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分工,制定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我们的家乡进行调查收集,然后将收集好的资料分类归纳,后以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们纷纷采用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访历史遗址等各种方式、途径来追录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历史的发展、家乡的变化,进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成就有较为清晰的历史认同。

无为有著名的板鸭、剔黑纱灯、鱼灯这样众多的文化遗产,还有著名的三公山、竹丝湖、泊山洞、黄金塔等诸多自然人文景观。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跳出教材的限制,充分发挥乡土资源在历史学科中的教育价值,在乡土中认知历史,在历史中感受乡土,以满足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让历史课不再枯燥无味,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历史课。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史料;史料实证;初中教学

中学历史到底教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历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教会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史料就是历史的证据。学会提取整理史料中的信息,学会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下面笔者从四个维度对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进行探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的必要性

中国近代史学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解,则无复史之可言。”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先生也曾说:“史学即是史料学”,历史是基于史料证据和视角的解释,这足以证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步入初中后,开始接触历史,在他们走进历史殿堂之初,培养这样的史料实证意识至关重要。其次,《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生应该了解历史多种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讨论稿)》中提出历史教学中必须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方法便是进行史料实证。再者,史料实证在现目前的中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检测学生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的试题当中,材料分析题的比重也在逐步加大,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已成为趋势。为适应中高考的需要,历史教学中也应该贯穿史料实证教学。

二、史料与史料实证的理解

要发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史料。史料是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理解和重构历史发展过程的痕迹,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按照史料的价值不同,史料分为原始史料和间接史料,当然原始史料的价值远远高于间接史料。在对史料进行甄别时尤其应当注意文学作品、影视剧、学者的论述,虽然可能包含历史信息,但他们不能作为史料使用。其次,史料实证是指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处理史料的方式方法。学生应该学会对史料进行辨析,对史料作者意图进行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从真实可信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并据此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三、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教材中的内容叙述就是历史知识,而选入教材的史料,即一般课本里引用的史料多半是装饰性的,通常只涉及文义说明的问题,仅仅被赋予例证的角色。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教师“教教材”的授课方式将历史课堂变成了让学生被动接受现成历史结论的场所。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要求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历史教学不能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历史观点、历史结论,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它们,而是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上。历史的不可再现性决定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教学真正是“透过史料”来认识历史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阅读一封几百年前写下的书信、观看色彩斑斓的历史图片、观察出土的陶瓶碎片等大量未经过加工的史料,都能使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这样做,要比单纯讲授教材知识点更容易吸引学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求知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史意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对这部分史料的阅读、分析,使学生掌握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获得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史料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作为课文内容的例证而存在,而变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种“载体”和重要途径。例如在执教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时,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到的刊物《新青年》从1915年第一卷第一号到1919年每一期的电子版,并且会进行筛选,选出对学生理解核心思想有帮助的目录以及其中的篇目。学生通过这些历史的文字史料,能够直观的从中感受到这些历史先辈在那个时期的思想。当然由于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大多数中学生可能对阅读一些简短文字史料、历史图片表现出兴趣,但很少有学生具备研读专业史料、处理史料的能力,更不能从阅读史料、历史论著中去总结出相应的历史规律。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进行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研读史料,自主探究新知识的能力。我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开设有各类选修课程。在我的历史选修课程中,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寻找、研读、处理史料的能力。我会合理安排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手抄报、历史课本剧、历史辩论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报刊杂志、实地考察、当事人的回忆等方式收集史料,寻找各种证据再现真实历史,形成“史由证来”的意识。当然,学生搜集整理史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我曾经给初一的学生布置了两次辩论赛,主题为《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与《评价武则天的功与过》;也让他们表演过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剧《三顾茅庐》等。当然可能他们的结果显得稚嫩,但正是在他们寻找、研读史料,教师指导的过程中,做到“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并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教会学生辨别史料的真伪,分析史料记录者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品尝到自主探究问题的乐趣,也可以从中感悟和掌握如何看待、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实现从单纯获取知识的目标向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更高目标的飞跃。

四、培养学生史料意识,逐步掌握史料分析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厨王;初中历史;粗备;详备;细备;复备;重备;雕琢

近日看《厨王争霸赛》,深有感触。各路大厨,精选食材、巧换食材、随机应变、急中生智,于无米处作巧妇之炊,普通食材经妙手生花,一盘佳肴顷刻而成,色、香、味、形俱全,怎一个“妙”字了得!“治大国者如烹小鲜”,备课也如此,也要精研教材、灵活运用、反复揣摩才能妙笔生花。璞玉需多琢,好课需多磨,“石以砥焉”才能“化钝为利”。

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为例,浅谈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如何备课,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一、粗备――构建思路

粗备,是指在备课前通过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大纲,结合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确立备课的主体脉络和大体结构,以及所要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用厨师的话讲,就是“列菜单”,用教师的话说,就是“大体思路”。

以《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在备课时,感觉到本节内容比较凌乱,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教学生是初二学生,如果采用学案的形式,通过填空、默写、口答等形式,学生依靠死记硬背也能掌握但效果肯定不好,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甚至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怎样将这些知识点串成一条线,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这是备课前,需要确立的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和这一思路,我把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体验法和情景教学法,决定通过虚构一位生活在19世纪的人物走亲戚的故事来串联整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主动去探究这个虚构的人物可能会采用哪些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城市生活中会遇到什么、看到什么,通过体验那时的社会生活来感受近代生活生活的变迁和带来的影响。

正是这一思路的确立,在后来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出来,收效很好。

在粗备这一阶段,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看到某一课,就知道用什么方法,从哪儿切入,怎样讲解,这其实是他们长期积累的缘故,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功底在具体备课环节上的体现,“灵感”不会自天而降。因此,我们平时还应广泛吸收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厚积薄发。

二、详备――落实环节

如果说粗备是看到“食材”列出“菜单”的话,那详备就是考虑“主菜”“配菜”的问题。粗备是确立“吃中餐还是西餐”,详备就是解决“吃哪些”“如何吃”的问题。

也就是说详备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问题的设置,核心问题的提出,疑难问题的突破等环节的具体落实。“菜单”再好,还要看厨子水平。这一阶段火候一定要掌握好,菜差了吃得反胃、菜少了吃不饱、菜多了会撑得难受,要懂得取舍和整合。

以《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主要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生活生活的变迁,核心是要理解这种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因此在设计这一人物走亲戚时,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通过路线的巧妙设计,让他在探亲之前,通过电报联系;在路上坐轮船、乘火车;在城市生活中,看电影、拍照片、读报纸;在社交活动中,改称呼,握手礼等等。在具体问题上,还要考虑时间的设置,场景的安排,将需要识记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探索之中。在核心问题即重点问题的突破上,采用新旧对比的形式,通过这一人物少年时的乡下生活和中年时的城市生活的对比来解决中国近代生活变迁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在详备这一阶段,有时我们恨不得将所有相关的知识都将给学生,生怕讲少了,生怕嚼不烂、嚼不碎,生怕学生记不住、理解不了,于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其实只要菜可口,学生喜欢吃,他们自然会消化。

三、细备――雕琢细节

细备是“摆盘”,要考虑“色、香、味、形”。具体而言就是细节的雕琢,即小过渡的连接,小技巧的运用、小故事的讲述、小场景的模拟,小幽默的调节等课堂“小手段”,虽是课堂运用,但在备课时必须落实,才能在课堂上随手拈来,游刃有余。

在备课和讲授中,要达到于连接中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于技巧中谆谆善诱,举一反三;于讲述中回味历史,加深印象;于场景中穿越时空,切身感受;于幽默中营造氛围,兴趣盎然。这些小手段也可以说是菜中的盐,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多了固然不妙,少了却也不行。

比如在备《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时,我们不能把人物设计成一个乡下人,不能通过乡下人进城这个桥段来讲解,因为那时的中国农村相对而言还是较为落后和封闭的,很难接触到这些新事物。因此我们把这一人物设计成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然后被亲戚带到城市里打拼,是一个生活较为富裕的中产阶层,这样才合理,这就是细节的雕琢。

同样为了形成新旧生活的对比,突出“变迁”二字,加强前后历史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我们设计成这个人物面对新的社会生活,不由得回忆起年轻时从乡下到城里的艰苦跋涉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对比,合情合理又能突破重难点。在路线的设计上也要注意是在什么时候,从哪个城市到哪个城市。此外,我们还将这一人物的人生作了划分,让他从少年到中年到老年,分成三个阶段,一方面是为了与前面的知识加强联系,为后面的讲解埋下伏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在场景的设计和故事的设计中,将那时的照片、电影、喜剧进行整合,在光影的变换中感受生活的变迁。在场景设计中,我们设计了剪辫子、女子缠足等小桥段,通过学生的表演,让学生在笑声中思考,在幽默中反思。

除此之外,我们在细备环节还要注意过渡语、过渡问题的运用和设计,不能再讲课时老是用“这个讲完了,下面我们来讲……”“还有一点是……”等生硬的语句。应该学会巧妙过渡,润物无声,那样整节课才能行云流水般顺畅。

总之,细节的雕琢是要以史实为依据的,不能天马行空,随意捏造,“历史并不是让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细节的雕琢是长期之功,要不断反复,细细揣摩。多看、多想、多借鉴。细备是“磨功”,“石以砥焉”才能“化钝为利”。

四、复备――反思得失

复备是反馈,要请“吃客”评价,还要让专业人员鉴别,最好还要去其他厨师那儿取取经。菜肴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采百家之长,才能成一家之言。荀子说:“吾尝一日而三省吾身,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如果每课三省则必成优课。

反思有这样几个基本途径:一是向学生学习,即教学相长。通过学生的反映,来检验教学效果,改变不足,使备课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二是听课,向其他老师学习,取长补短。三是评课,请其他老师来评自己的课,指出不足。四是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先进理念、教学视频等等,充实自己。

复备就是反思得失,在反思中前进。

我们常常喜欢用自己的老课本,因为在老课本上,我们写了一些东西在课本边上,这些东西并非一次写就,而是我们在长期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的呈现,一拿到老课本,一看到这些写在课本空白处的东西,我们就知道这一课如何备、如何讲。一旦丢了这些老课本,我们就感到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长期反思的随笔,是知识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反思后的积淀,是我们感觉最有用的、最有效的东西,这就是反思的效果体现,写在课本边上的,其实就是复备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一内容在讲第一遍和第十遍时,肯定有许多不同的东西,如果没有请反思复备。

五、重备――推陈出新

重备,不是仅仅是推到重来,而是在上述步骤上的推陈出新,是对同一菜肴的进一步改进,甚至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菜品。

重备还是对备课思路、具体问题、线索细节的进一步梳理和推敲,是为了让自己通过在备课纸上写下的形式,进一步熟悉本课的流程,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熟练。我们提倡在老教案上的新修改、新创新,但反对一成不变地使用老教案,使用别人的教案,因为那是“旧的”,是“别人的”。每一次的重备,都应当有一些新的东西,那是你成长的见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僵化的东西必然会被淘汰。老是吃同一口味的菜,会倒胃的。中国有菜系,还有许多美味的地方小吃,作为一个厨子,虽不能菜系样样精通,但最起码你得懂得一些地方小吃,用来不断调换口味,才能顾客盈门啊。

第9篇

关键词:探究教学过程;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62-03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学科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初中学生通常对直观、具体和新鲜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以近距离思维为主,情感活跃而外向,可塑性强。因此,探究性教学作为与传统传授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强烈感受到,教师以学定教,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及时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明确方向,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实现“轻负高质”的目的。

一、深入钻研教材,整合优化探究内容

1.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激发探究内驱力。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的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整合优化探究内容,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渴望成功的内驱力作用下,主动学习、探究。比如历史上存在着很多很神秘很具有挑战性的谜团,许多学生都感兴趣,但就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而言,解决起来还较困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一些他们喜欢的,要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历史教学。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知识点多、内容零碎,如何选取一个角度将知识进行整合,又不偏离教学“主题”,这是一个难点。最后笔者选取杭州的宋城景点作为突破点进行问题设计:

“给你一天,还你千年。”这是杭州著名旅游景点宋城的一句广告词。无论你有无去过杭州“宋城”,你可以根据所学,尝试与探究以下问题:①杭州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景点?②请你设想,在宋城,基本上可以看到南宋时期哪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风土人情?③在宋城,你觉得会展示宋朝的哪些科技成就来彰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与中华民族的骄傲?④假如让你来设计宋城景点的广告词,你有何创意?请你参与。

探究问题本身让学生感兴趣,但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很好完成任务,需要借助新的历史知识来完成,于是产生了学习动机,问题的最后解决还依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设挑战学生思维能力的现实性问题情境,实现了快乐学习的目标,学习成为学生的内需,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他们的思维,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提供资料搭建平台,明确探究方向。探究性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策略要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为主要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亲身体验、理解历史与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操作技能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确立探究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从而提高探究的实效性。例如,在《干旱的宝地》一课中,笔者将授予材料与自主探究结合起来,效果就很显著。备课时从网上下载了有关新疆和中东地区以及其他干旱国家的一些资料,又设计了一个“挖宝行动”。让学生找一找我国的新疆自治区、中东地区、澳大利亚以及北非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有哪些“宝”,发现这些“宝”之前,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情况是怎样的?发现“宝”之后,情况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如何?如下表:

通过此表,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在课堂中讲挖到的“宝贝”,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可以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并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类似地,追加一些校本案例、实地教研、网上资源挖掘等,充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讲究探究层次,注重指导活化思维

1.讲究探究层次,优化探究组织。探究性教学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全体参与。但同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注重探究的层次性,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探究活动安排上,突出两点:一是整体感,每一步探究,是前一步的延续,后一步的伏笔,前后保持逻辑上的一致,使探究活动不间断地有序展开,也便于教师把握每一个控制点进行训练指导。二是层次感,即随着问题的递进,探究内容层层深入,思维空间随之拓展,逐步增强探究能力的培养力度。在具体组织形式上,笔者采用了“案例示范”、“探究―研讨”和“引导―发现”等教学方法。例如,第三册社会第五章第一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说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具体内容”可转化为以下问题群:秦始皇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了哪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体现“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经济、文化上又是怎样统一的?统一前与统一后有什么不同?思想上进行了哪些强制统一?后果怎样?学生经过思考,一定会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书、思考和讨论,课文知识就容易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具体的能力。

2.有效点拨思维,加强教学互动。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探究点拨。探究点拨是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受阻,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给予的指点启发。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疑点拨、求异点拨、逆向点拨、多向点拨、比喻点拨等方式达到思维点拨。

(1)示范点拨。教师提供范例,使学生的活动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否则学生的探究活动就像迷途的羔羊,显得漫无目的。例如,教学《秦岭―淮河分南北》时,在第一板块“自然风光掠影”中,教师先提供了示范:采风地点是北方的黄河和南方的钱塘江;拍摄作品分别是黄河冰封和六和听涛;采风心得是南北方河流结冰期、汛期水量等水文特征有显著差异。在教师的这一示范下,有小组就很快地应和老师的要求作出了回答。

(2)比喻点拨。讲课时教师用具体形象的学生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可激发学生的联想,鼓励学生的思维羽翼,诱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巧妙对照,使教学生动活泼,如“最苗条”的国家――智利:“发高烧”的大陆――非洲;“侏儒”大陆――欧洲;“藕断丝连”两大陆――南北美洲等。

(3)逆向点拨。是指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形式,有些地理现象和事物若从正面讲述学生不易领会透彻,运用逆向思维却使问题迎刃而解,即教师提出假设,让学生思考。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问题,许多学生早就知道了,但却很难搞清悉尼城的房屋哪面朝阳。如果先假设悉尼在我国境内,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出南面朝阳。接下去就点拨:如果悉尼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哪面朝阳?悉尼在南回归线以南,哪面朝阳?悉尼 和我国季节相反,昼夜是否也相反?等等。从以上事例可知,先假设后发散,问题就能源源不断地提出来,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以后的集中思维打下基础。

3.及时暴露思维,提高探究能力。就学生个体而言,探究思维的开展有赖于语言,学生常常运用无声的内部语言来思考,语言(内部的或外部的)的组织有利于“控制过程”发挥作用,激活主体自身已有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及时暴露的学生思维,让他们以有声的言语表达反馈给自己的听觉,使“听知”主体接受刺激,在口述中自我调控思维,进而使探究结果由混沌趋于清晰。例如,在《大河哺育的文明》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自然条件及主要的文明成果,并比较两者与埃及文明的异同,再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笔者在学生完成图表后让他们说说制作思路,并通过比较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再对自己的图表进行修改补充,使图表更完善更正确。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设计图表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类的能力,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

在组织说制作思路时,教师要求学生表达力求清楚、规范、简洁。为此,指导方法上采取:①榜样示范――运用规范的句式表达思维,如“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这样所以……”,“从这一点可以推测……”,等等。教师先作示范,学生模仿。对学生表述的冗长,不规范情况及时引导矫正,进行规程化训练。②实践体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口述表达,探究进程中做到“三个强化”:疑点矛盾处强化分析口述;出规律处强化推理性口述;总结归纳处强化反思性口述。这样,在明确表述要求,创造体验机会,进行规程化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暴露思维的机会大大增加,在实践中习得探究和表达的基本技能。

针对不同的探究问题,笔者还向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就是:说出操作过程,说出推理过程,说出学会过程。特别是学会过程,是培养学生反思、评价技能的重要方面。为了取得实效,注意到循序渐进,逐步达标。如在完成一节课后,可先提示学生思考:“这节课学习内容最关键的是什么?”“你想提醒自己或大家应注意什么?”“还有什么值得总结的?”。以后逐渐提高,直至过渡到提问“我是怎么学会的?”此外,学生在表达思维过程中,可采取延缓性评价,把调节修正机会尽可能留给学生。实践证明,注重学生思维暴露的指导训练,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是有效落实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捕捉质疑良机,有效拓展课外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中师生在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的真情互动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从而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例如,在探究学习八(上)册第一课《北京人的足迹》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讲到北京人的生活时谈到:“北京人生活的洞穴中有较大的灰烬堆,最厚处达六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等。这说明北京人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北京人是我国最早学会使用天然火的古人类,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你刚才说北京人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是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古人类,那么不是和课本以前所讲的知识冲突了吗?”笔者很诧异,学生见状于是把课文中他认为矛盾的那段话念给我听:“在我国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远古人类的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碳屑和小块烧骨。这群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在念完之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元谋人要比北京人要早,而且在元谋人遗址也中发现了碳屑和烧骨,那么说明了当时的元谋人一定使用火了,那么元谋人为什么不能称为我国的‘普罗米修斯’呢?

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笔者在备课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如果此时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或者有任何的搪塞都有可能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往往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难。现在问题提出来了,那为什么不趁此机会也给学生一次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呢,也许学生还能够在自己找答案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呢。于是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所提出的这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为“寻找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本身也是当前学术界尚无定论的问题。然后顺势把“寻找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作为本节课的课堂延伸,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课外探究竞赛。

一个单元结束后,在课堂上学生主动提出要公布自己寻找“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的结果,让笔者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答案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他们出示了他们长达千字的“研究成果”。学生不但找到了现行课本把北京人作为我国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遗址的理由;也对元谋人遗址发现的碳骨、灰烬作为元谋人已经使用火的证据不足做出了分析;通过寻找还对于如何科学判断原始人类是否使用火有了深刻的认识;有的小组无意中还找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类遗址的有关知识……这一系列新“发现”确实也使笔者也增长了不少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正不自觉地把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连同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自己大脑中依靠原有的知识结构逐步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体系,并且在探究中养成了严谨的科学素养,提高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的最后环节是评价。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过程考察上,以激励评价为主。探究活动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和认可学生的个性化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生成的能力。而学生在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时,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活动结束后,加入了小组的反思,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同时可以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发现不足,以有利于今后改进。多元化的注重过程与学生发展的评价与反思,更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使学生的获得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唐锦屏.体验新课程历史与社会[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