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

时间:2023-08-17 18:0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古代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古代常识

第1篇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知识学习;背景知识;教学方式

一、背景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文正文无疑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但除此之外,背景知识在其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尤其重要,也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把握住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文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或者与高中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背景知识来介绍和学习,往往就能调动其兴趣与好奇心。例如在占文 《 鸿门宴》的教学中,学生可能对古文兴趣不高, 但如果能适当地介绍一 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霸的故事,就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其次,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习可以增长学生的人文 、 科学常识。高中语文课文的篇目都是一些经典之作,它们的作者、 创作背景及内容往往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时代思潮或科学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这些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无疑会增长学生的人文科学常识, 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例如鲁迅的许多文章, 都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类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 兴趣, 还町以拓宽其对人文、 历史知识的了解。再次,背景知识的介绍 与 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欣赏课文本身的魅力。高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处在发展过稃中,他们往往无法领会作品的魅力,甚至发出 “ 我根本看不出这篇课文好在哪里”的质疑。这固然与其欣赏水平有限有关,但也与其对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有限有关。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 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何在,才能领略文章的魅力所在。

二、背景知识介绍与学习的主要原则

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习不能盲目随意,而应根据高中语文教学本身的目的与规律 ,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具体来说,以下几个原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首先,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习应与语文教学 目的和课文内容相结合。如前所述,语文课文的背景知识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可能与学生兴趣相符合, 但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语文教学本身的目的与课文内容, 而应与后二者相结合。教师应该始终牢记的是 , 语文教学有着 自身的目的,课文正文应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习应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相结合。高中生有其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 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也有 自身的独特性。 教师在介绍与教授背景知识时, 应充分理解与尊重这种独特性,并使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样才能使其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的 目的。再次,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学习应该把握时间与 尺度。既然介绍背景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正文,那么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而应该把握好介绍与学习的时机。例如古文中的典故,如果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那么在课文的讲授中穿插就可以了,不需要提前作大量的背景介绍与解释。同时,由于授课时间有限,因此 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应该把握尺度, 不能花费太多时间。

三、高中语文中背景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文的背景知识往往涉及很多内容,例如上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时代思潮、作者生平、 科学发明等等。但出于时间限制及教学 目的等方面的考虑,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应分轻重主次, 一般来说, 背景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者对于理解作品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首先包括了对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除此之外,作者的主要思想 、创作风格、主要成就、后世影响等等也是作者介绍的重要内容。 第二,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介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另一重要帮手,它既包括了作者本人创作该作品时所经历的一些事件背景,同时也涉及到一些大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 、思想背景等等。例如 《 (人 问词话) 七则》的创作既涉及到作者王国维本人的经历,也与中国词发展史有着密切联系 ,这些都是该课文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应给予一定的介绍。 第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高中语文课文,尤其是一些古文、外国文学作品等等,其内容往往会涉及一些学生不熟悉的背景知识,例如古文所涉及的古代典故、典章制度,以及外国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外国风俗习惯等等。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课文,是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的。

参考文献:

第3篇

就高中阶段而言,语文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可谓地位突出,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而备课,尤其是编写教案是搞教学工作中不可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案往往是按照教材体系一册一册、一课一课地编写的,这似乎无可非议,但笔者却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案,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块编写,这样,可以做到三年知识和技能训练要求线索清晰、点子明确、教学集中而有系统性。那么,如何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编写教案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正确划分知识和能力版块。根据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我们可以将高中语文知识和技能要求划分为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古诗词曲鉴赏、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以及文学常识记诵五大版块。

其二,教师要明确各版块教案应包含的内容。各版块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讲解、典型题例(或例文)、近几年高考题选及分析、课堂延伸训练、教学信息反馈、教学得失、课后检测等内容。知识讲解部分要和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结合起来编写。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题例割裂开来;另外,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主要从教材上选取材料(即教材课文)。

其三,教师要明确高中语文各版块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该部分包括正确识记现代汉语语音、正确书写汉字,正确运用词语(尤其是成语),常见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和分析运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要求,选用、仿用句式,改写句式,扩展语句(段),压缩语段,应用文知识等内容。该部分尤其要注意关照现实生活,例如如何发手机短信、如何写人物颁奖词、如何写导游词等。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该部分主要依据一至六册教材内容编写,而且应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和主线来体现。教师首先要对三年教材课文有一个统观,并进行分类,每一类文章集中编写,要将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起来,每一类文章不仅要研究阅读,还要研究如何写此类文章。另外,教师要从课本之外筛选一些紧扣时代命脉、思想性强、语言优美的文章作为延伸训练,所选的这些文章应紧扣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人们观念,要突出议论文和散文的重要地位:要紧扣考纲设计相应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1、古诗词曲鉴赏部分。该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选文要突出唐诗、宋词、元曲的主体地位。题目设计要突出概括诗旨、分析表现技巧、分析意象和意境、分析炼句等方面。所选诗篇以教材上的篇目为主线,要紧扣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要典型而有新意。在该部分,还应有中国历代诗歌常识、历史背景、历代诗人等进行介绍的内容。可以分朝代编写,也可以按题材编写或者按体载编写,还可以按流派编写等。

2、文言文阅读部分。该部分应紧扣教材文章,要突出常见意义讲练、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讲练、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现象、特殊句式等知识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给学生翻译的技巧。另外,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认识。课外延伸主要从“二十四史”中去精选人物传记素材。

3、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记诵部分。该部分首先应包括大纲所要求记诵的名篇名句以及文学常识,其次要从大纲要求之外的篇目中去提取一些作补充,再次,还要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优选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编写进教案,适时适量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系统的观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服务。对名句不仅要要求学生能记诵,而且要引导学生用于写作,用于指导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其四,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各版块的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要齐头并进,不能一个一个割裂开来;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各个版块的地位有所不同,花的时间和实施的力度应有所区别。如诗词鉴赏部分的教学应主要放在高中二年级来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的教学应融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贯穿三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应成为串连各大版块主线,而且作为主要内容来实施。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注意到这些。

第4篇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

)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5篇

1.个体研究

针对单个或是一组有关联的古代文人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领会他们的风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讲授东晋陶渊明时,课前我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陶渊明其人和其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行为进行讨论时,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此外关于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面貌,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的综观,学生得出了陶渊明诗歌不仅呈现静穆的一面,同时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的观点。这种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思维的视野被大大地拓宽了。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古典诗文的氛围中,锻炼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比较鉴赏

古诗文中的一些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性往往有共通之处,教师在讲解时可有意识地进行作品对比,或看该作家的作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或其他时代的作家有何异同,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示不愿出仕,《陈情表》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前者动之以情,婉曲深致,情辞恳切;后者嬉笑怒骂,批判力极强,极尽嘲讽之能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风格解读形成这两篇作品的不同认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两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而顺藤摸瓜地找出作品的旨意,最后要求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这种文体的总认识,写出一些相关的文章。经过这种延伸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了,并且觉得这样的课上得有深度,有广度,比死抠文本好多了。

3.纵横贯通

语文学习中要善于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点,把各种看似独立的课文及观点纵横贯通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又不流于空谈。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浓,对古典诗词的创作艺术知之甚少,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有待继续培养。教师可以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必修的词作为认知的点,沿着朝代向前、向后贯穿选修中不同时期的词作进行教学,按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打乱选修中的作品排序,重新整合、排序选修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有整体认识,加上对词人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感知、赏析词。当然探究所依据的词作是必修、选修和少许补充的词作,这样才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了便于明确探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几个探究方向:(1)词的体制变化;(2)词的题材变化;(3)词的艺术手法的变化。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师生明确几个步骤后,词的发展、演变从形式到内容到艺术手法,线条清晰,不仅对选修和必修中涉及的词进行了梳理,而且可以拎出一条词史的发展、演变的线索,做到语文教与学的集约化。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词的知识图式有清晰的认识,鉴赏词的能力自然提高。

4.积累知识

文学作品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古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用卡片分门别类地记录,以便进行系统的整理,按照历法、天文、礼仪、宗教、农业、建筑、科举、官宦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收集。如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主称“侯”、称“王”,战国时期,各大国的国君先后称王,后来有的甚至称“皇”称“帝”了,但都为时不久,未成定制,直到秦始皇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公元前二二一年开始,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这个称号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到清朝统治为止。秦汉以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国君的称号与汉族不同。如匈奴称“单于”;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匐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称“可汗”,简称“汗”;吐蕃称“赞普”,等等。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搜索面。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仅有面的巩固,还能获得点的深化。

5.社会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确,“高中语文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比如,在学习《六国论》时,苏洵的主要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部战国史探究一些原因,联系当今全球的发展局势,得出一些自圆其说的看法,来让今人和后人受到启发。通过读“六国”,看世界,学生能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大大地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困生 表现 转化策略

一.基础知识薄弱型。基础知识薄弱型语文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平时不注意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高中生。

1.表现特点。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作家作品知识、文学常识、写作知识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几乎囊括了所有考题。基础知识薄弱型语文学困生表现在:在字词方面,所掌握的字词不达3500字,平时作业或者考试出现的错别字较多,不会读或者读错的字较多;在诗文背诵方面,记忆效果不佳,遗忘速度较快,在默写这一题型中失分较为严重;在写作方面,句子多有不通顺,词不达意较为普遍,且出现“语贫”现象。

2.转化策略: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型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可逆的,只要多方面努力,就可以提高语文学困生的基础知识,但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能只求一朝一夕就要完成改变。(1)端正态度,重视积累。认识到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高中语文学困生就应该端正态度,开始全面重视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狠下功夫,可以准备两种本子,一种为错题本,专门用来积累自己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另一种为摘抄本,可以摘抄自己平时阅读过的美文佳作,为作文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平时还要多背诵必修选修规定的古代经典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风韵魅力。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美的享受,经常受到美的熏陶,语文学困生的语感会增强,对语文的喜爱程度也会逐渐增加。(2)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读书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也是非常关键的。自古“书香门第出状元”,在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作为真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父母,应该舍弃自身的不良爱好,为了孩子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在家里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意识到认真学习,多读书,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学习方法不当型

1.表现特点。一门课程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有很多,针对这门学科的不同内容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当然学习语文也不例外。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得出学习方法不当的语文学困生具体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好动,听课效率差;在背诵方面,一味死记硬背,花费时间但背诵效果较差;阅读课文一般用默读或者盯着看的方式,动手动笔能力差;未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2.转化策略:(1)增强语文学困生科学学习的意识。高中学生已趋于成年人阶段,思想日渐成熟,精神世界较丰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初中生已有很大的进步,责任感也在增强。如果语文水平一再落后,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因此高中语文学困生应该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正确观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主动去搜集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为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而拼搏。(2)教师经常提供语文学习方法及帮助。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语文的学习将会是盲目的与随意的。在主观意识上,语文教师要经常强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科学方法加上勤奋努力才会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语文教师要传递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背诵记忆方面,根据记忆遗忘曲线来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指导,让学生把握记忆的黄金时间,牢固掌握知识。

三.学习兴趣丧失型

1.表现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兴趣丧失型语文学困生最大的特点是:不喜欢语文教师,进而不喜欢上语文课;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平时作业敷衍了事,对其他科目却热情十足;学习冷淡,畏难,甚至有厌学情绪。

2.转化策略:(1)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个语文教师想要让学生信服,最主要的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语文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只有上好语文课,学生才会喜欢语文,对语文感兴趣。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倾注自己的创意与思考,力求做到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场艺术表演,这样才能打动学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语文学困生的数量才会减少,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同时,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该过难或者过易,让学生跑着脚尖可以够到,难易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2)家长应更正观念,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完成自己未圆的梦想,而是应该努力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爱好,鼓励孩子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在学习其他科目的同时,重视语文科目的学习,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逐渐摆脱学困生的枷锁。

第7篇

[关键词] 语文新教材 科学利用 大胆取舍 读写结合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文,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在语文教材编排上,教材上所编篇目大多较为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色彩鲜明。但也有一些课文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学习的价值不大。其次,不少教师没有吃透教材的精髓,导致不少课堂耗时低效。针对以上种种原因,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新教材呢?

一、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

高中语文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重点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凸显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彰显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用高中语文新教材必须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新教材贯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理念,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主要由六部分内容构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内涵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强调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师”本主义,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没有“授人以渔”。叶圣陶曾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体特征,教给学生不同阅读方法,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科学性;文学类文本,应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感情的把握;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吃透教材,大胆取舍

高中语文新教材课程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使教师能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师要准确把握实验教材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的特点,要对专题的学习板块作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大胆取舍。

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一,共有四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有2~3个板块。

第一专题由“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三个板块组成。在讲授“吟诵青春”这个专题时,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诗作,然后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的“沁园春•长沙”,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从意境入手,初步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在讲授第二个专题“体悟人生”时,重点让学生感悟《十八岁和其他》一文中的两代人产生矛盾的原因,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处理两代人的矛盾。联系实际,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

第二个专题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重点选取《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来研读。

第三个专题“月是故乡明”。首先要让学生能通过文本的阅读,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讲授时,要重点选取老舍的《想北平》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着重体会作者老舍对北平的真挚感情,以及韩少功的家国之思。同时还要注意这两篇文章写作上的技巧,如对比和衬托以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

第四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选取《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至于其他篇章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就可以了。

三、课内外结合,注意拓展

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为有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学能力。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力求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做到有趣、有益、有效,以免规定的任务流于空谈。这样做下来的效果相当明显,它既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完了“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后,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相关文章,如《故乡的榕树》、《故乡的山梨》、《故乡的食物》等文章来进行拓展。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园之思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第8篇

一、古诗词的内涵及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学长河,古诗词莫过于其中最大的一朵浪花。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情思让一代又一代文人拜服。古诗词不同于散文、小说等文体,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这些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一)古诗词的内涵

历来对古诗词都没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古诗词顾名思义,应该包括诗和词。诗中又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主要指唐代以前所创作的诗歌,像《诗经》、《楚辞》、乐府诗等,这类诗歌字数多少不限,对韵律的限制也较为宽松。近体诗主要指唐朝形成的一类诗歌,其特点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又可分为律诗、绝句、长律等。词也称“长短句”,是配乐而写的歌词。“词,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指的是歌词,即可以合乐歌唱的诗。”[1]词包括词牌、题目、正文三部分。诗以唐朝为胜,词以宋代为佳,因此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都将学习重点放在唐诗宋词部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甚至编订了《唐诗宋词选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诗与词虽然是两种形式不同的抒情文体,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描写内容上来说,都有表现离别之情的,如诗中有李白的《送友人》,词中有柳永的《雨霖铃》,统称此类诗歌为送别诗。同样,将记叙游览古迹,怀古思今的诗和词称为咏史怀古诗;将赞美某种特定事物,抒志的诗和词称为咏物诗;将描写塞外风光和战争景象的诗和词称为边塞诗;将抒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和词称为山水田园诗。从表达技巧上来说,都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并且,一个作者既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词人,因此本文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中采用诗歌的广义含义,既包括诗又包括词。此外,元代散曲与词在形式、内容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高中语文教材也涉及到少量的散曲教学。鉴于此,本文也暂把散曲归为古诗词一类。

(二)古诗词的特点

1.语言凝练

古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古体诗受限较少还可能出现较长的篇幅,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但也在少数。近体诗大多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最多也只有56个字。词也一样,受词牌限制,字数一定,且相对较少。所以要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内涵,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歌语言必定要有高度的凝练性。“古诗词区别于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诗词语言的概括性、凝练性,其最大的艺术魅力也在于能以最概括凝练的语言蕴涵非常丰富的景色描写、事件叙述、情感抒发”[2]。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银烛吐青烟)中的“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诗人不必全力去渲染月亮、银河如何的明亮,“隐高树”、“没晓天”六个字就让读者体会到月亮、银河的光辉是何等的耀眼夺目,使树木黯然失色,将天空全然遮蔽。

2.想象丰富

古诗词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用大笔墨来描绘生动形象的画面。但是读者阅读诗歌时却并不会感到画面的狭小、简单、索然无味,这源于其营造画面的丰富想象性。它善于将多彩的画面凝聚到一两个点上,透过这几个点给读者以无穷想象,达到知一斑而窥全豹的效果。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仅仅四个景物却将塞上风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想象,滚滚黄沙漫漫,似大海无边无际,旅人在行途中点燃木柴烧水做饭,因无风无雨,天空格外宁静,连轻烟也笔直向上;一条长长的小河沿着天际缓缓流淌,已是黄昏时刻,没有刺眼的光芒,泛着红晕即将下落的夕阳显得格外温和。这是一幅怎样宜人的画面,丝毫不比美术大师笔下的美景逊色。

3.情感含蓄

古诗词是一种抒情文体,诗人在有所感的情况下挥毫走墨,表达内心情绪。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全篇呐喊自己溢满胸腔的情感,而是通过刻画形象,营造画面委婉地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古诗情感表达含蓄的特点,但这样不仅不影响诗歌的抒情性,反而使情感更加强烈。尤其是一些婉约派词人,其词作更是如此。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借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寄托自己的孤独惆怅之情,直到最后“怎一个愁字了得!”才点出自己内心的愁苦。即使这样读者也早已沉浸在女词人的浓愁之中了,因为酒、雁、黄花等形象无不告诉我们女词人是何等的愁绪万千。

二、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提出“阅读与鉴赏”目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因此,高中古诗词学习重点在于鉴赏,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诗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培养审美情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能力。”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古诗押韵,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其中的音韵美;古诗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或玲珑雅致或欢快活泼,具有形象美;由众多生动的形象,组成丰富多彩的画面,幽静、伤感、朦胧、辽阔等等,给人以画面美;通过这些画面的描述,诗人在其中寄托自己的心绪,抒发一时的情感,让我们跟随诗人或喜或悲,体会其中的情感之美。比如在朗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品味有节奏的语言,感受优美的形象和多彩的画面,体会丰富的情感,可使学生身心得到美的洗涤,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发展想象力

大多数诗歌都通过塑造形象,构成画面,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记述出来。古诗词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用区区几十个字来表达无限的内容,给读者留下很大的空白。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需要读者展开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填补叙述之外的空白,这样一首诗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美感。诗歌的学习应该是圆形的,而不是扁平的,即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内容。这种圆形解读离不开读者的想象,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形象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并由此联想出去,从更深层面体会诗人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填补诗歌空白,不断丰满诗歌内容,并使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如传统文化常识,传统文化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要求语文课程“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课程目标”中也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鉴赏古诗词不仅能够学习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而且在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增加自我的文化积淀,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如学习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可以了解羊祜“堕泪碑”的典故,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可以体会其深沉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诗歌鉴赏能力只有在认真解读古诗词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诗歌形象、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多个角度分析诗歌,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探讨诗歌学习规律,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中少部分优秀诗词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面对时代相隔久远的古诗词时,能够找到解读诗歌的突破口,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学会独立分析古代其他优秀的诗词作品。

注释:

[1]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6:186.

第9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有机整合 直观形象 学习兴趣 扩大外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并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既“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让教学方式、内容、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升华。它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那种原始的“刀耕火种”教学形式,构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一个臻于完美的教学环境。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备课更加便捷和丰富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以满足时展的新需求。如今的高中生越来越关注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身为语文教师在和高中生打交道时必须更加关注社会,了解时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与快捷的优势,可从网络中获取更多更鲜活的信息,以便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的语文备课,一般都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支笔、一块黑板、一个备课本,不仅效率低,教师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被严重束缚,而现代信息技术备课是指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进行电子化备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网以及教师自制资源库等,将各种资源整合为页面形式的课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把教师从“抄”教案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教材教法和学生学情。电子化备课使得教师理解教材也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教师的备课质量自然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针对教材中课文越选越精,高考难度越来越大,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苏轼的《定风波》一课为例,和初中相比仅仅停留在文学常识的介绍和疏通意思上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需要搜集苏轼不同时期作品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词人旷达、洒脱的情怀,知晓此词“即景抒怀”的表现手法。而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相关教育资源网、QQ群、博客圈、微信等便捷地搜集材料、优秀课件,从而丰富备课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还未出现时,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宰着教学,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多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可生动、形象、直观、灵活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视觉、听觉多角度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教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视频,连放两遍该片的主题曲: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图画与声音展示出意境壮阔雄浑、气度恢宏,意蕴深厚。学完这首词时,又播放了一遍。这样,同学们通过观看与聆听,也就深层的理解了此词主旨,即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仰慕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功业无成的感慨。这样的方式无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深而全面地领悟词的主旨,最终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还有,如《兰亭集序》、《腾王阁序》、《归去来兮辞》、《荷塘月色》、《再别康桥》、《故都的秋》等等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对这些作品,应含英咀华,品位其中的美。可传统的教学,费时费劲,却只能或应用音乐来渲染,或利用图像来显示,或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整合,可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自然链接,达到意境全出的效果。这是一种惬意的、高效的教学,一种教学艺术化和科学化的完美结合,学生也更能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整合和审美情趣也就更容易提高,学习兴趣也会大增,也就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空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对于我所教的学生来说,本身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还处在较低的阶段,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时达不到老师预期的目的。此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既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又拓展了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比如,在教授完《窦娥冤》一课时,利用晚自习播放《窦娥冤》的电影视频,这样弥补了节选教材情节不完整的缺点,通过对整个剧情全面直观的了解,学生对窦娥命运的不幸与心底的善良,刚强、有主见的性格,充满反抗的精神理解得更透彻。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文化价值;现实向度

一、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研究的必要性

(一)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古典诗词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绚烂的瑰宝。泱泱古国,历史悠久,拥有灿若星辰的诗人、词人。如椽巨笔,历史的盛衰变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得到印证;斗转星移,诗人、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洞悟穿越时空依然引发回响。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学习古典诗词从个人方面而言,可以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增强社会的文化底蕴,构建良好的文化气氛,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选文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选文在语文教材编纂中的重要价值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一百多位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它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选文标准,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这便是以选文为主体的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是按学期分册,以不同的文体为依据,划分出相应的单元,选文是语文教科书组合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部分,语文教材的编纂经过实践检验,逐渐加入了导学、作业等环节,但选文在语文教材中的主体地位从未被撼动过,足以证明选文在语文教科书编纂中的重要价值,选文质量也成为决定语文教材质量的关键因素。

2、选文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宋文翰在《一个改良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意见》一文中说:“教材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其选择标准,应以儿童是否有兴趣与需要为定;因为兴趣与需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增加教学的效能。”一本好的教科书应该是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确定选文。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趣味,而是强调要从成人立场走向学生立场,从学生的心理、趣味以及发展角度思考教材的选文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语文教学在学校教学环境中一般而言是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语文教学的任务则主要通过对教科书中选文的教学来实现。高质量的教科书是以学生为立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古典诗词选文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古典诗词选文数量、时代、单元排列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部分,用以指导学生提高古典诗词欣赏水平,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继而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分布情况

(一)古典诗词在各册中的分布状况

必修一共有12篇课文,没有安排古典诗词;必修二共有13篇课文,古典诗词安排在第二单元,共4篇,包含7首古典诗词;必修三共有14篇课文,古典诗词安排在第二单元,共4篇,包含7首古典诗词;必修四共有13篇课文,古典诗词安排在第二单元,共4篇,包含8首古典诗词;必修五共有13篇课文,没有安排古典诗词单元。我们可以看出袁行霈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诗词主要集中于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这3本教材,以下将着重从这三本教材入手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分析。

(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三、四中古典诗词选文的时代分布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袁行霈主编的高中语文教材按时代先后来安排古典诗词在各册中的分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选入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必修三第二单元进行的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必修四第二单元选入的皆是宋词。

三、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典诗词选文基本向度

(一)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

叶圣陶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有着七十余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他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建树。1962年叶圣陶先生在写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书面指示中提到:“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至此“文质兼美”便成为了当代语文教材选文中一以贯之的标准。

叶圣陶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第一是要实现教材的“文质兼美,贴近对象”,好的教材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和谐互动,万物皆书”的教学理想,进而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变死教材为活教材,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二)古典诗词选文的基本特点

1、文学性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选文中“文学性”要求是指,语文教材选入的古典诗词应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具备文学美、人文美。

(1)文学美。古典诗词选文时注意选择“文质兼美”的经典诗词,让学生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具备了文学美的古典诗词选文教材才能够滋养学生的肌肉与骨骼,充盈学生的灵魂与血液,成为联系学生与教学环节的纽带。

(2)人文美。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知识语言教学的重任,更是学生获得人生观、价值观启示的载体。高中语文教材编纂者旨在通过所选的古典诗词让学生领略关怀民生、忧国思家的情怀,体会至真至情、至爱至美的人性,收获解读人生、品味生活的哲理顿悟,感受坚忍顽强、浩然坦荡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充分感受那一道道超越时空、沟通心灵的人文景观,为学生勾画出一道生命的底线。

2、典范性

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选文,可以看出所选诗词皆具有典范性。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古典诗词,或是在所处时代中具有恒久的示范性,亦或是知名诗人、词人作品中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品,无论是美学价值、审美意蕴,还是思想内核、文化内涵、情感精神都能历经时间检验依然熠熠生辉,具有共时性、恒常性和耐读性,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3、渐进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选文的编排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古典诗词选文的难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慢慢从易过渡到难。顾黄初先生说:“教材教材,是用来教学生的材料,而‘教’的规律是离不开教学双方的心理规律的,就以课文的选择为例,课文不仅是‘范例’,而且还应该是‘适例’,也就是说适宜于某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选文的分布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顺应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关照了学生不同年级的理解程度,如此分布与编排可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望和情感以及审美的期待,让学生减轻对教材的畏惧,产生出亲切感。

四、古典诗词部分教与考的联系

(一)古典诗词填空题

古典诗词填空题在高考试卷中表现为古典诗词中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近年来的此类题型,高考对于该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形式稳定,以填空题为主。考试大纲将其考核目标定位为“A.识记”。试题选句有以下的四种情况:第一:揭示人类社会或其他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第二:抒发爱国情怀、壮志理想的句子。第三:意境优美、艺术性强的句子。第四:宣扬传统美德的句子。

2、试题内容涉及广泛,重点选句。考查兼顾初中、高中篇目,其中《诗经》、唐诗、宋词,为名篇名句考查的重中之重。

本题型难度较低,学生在备考时需注意:

1、记忆问题。(1)学生在记忆此类知识点时应回归课本,课本作为最权威的版本,可以避免错漏。(2)注意篇、段、层、句的关系,在前后联系中背诵,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诗词,避免死记硬背。(3)理解句意、文意,先理解后背诵。(4)化整为零,分散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古典诗词背诵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诗词经验。

2、书写问题。(1)注意生僻难写字。在备考时学生应加强对生僻难写字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2)注意同音异义和同义异形词。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即同音异义,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常常会被望文生义的写成“忧”;意义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即同义异性,《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长”容易误写成“常”。这两类词是高考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备考时教师应提高学生对该类型的重视性。(3)注意通假字。(4)留意虚词等细微处。

(二)古典诗词鉴赏题

分析近年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表现出如下的特点:1.诗歌鉴赏题的选材,多源于很少有争议且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多为名家诗歌。2.选材形式多为唐诗,间或少量宋词。3.设置的考点为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随着各地自主命题的增多,高考试题的命题也随之出现了新变化:1.考题的选材多样化的趋势,不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元曲也在各地的试题中出现。2.命题的角度翻样出新,诗歌的比较阅读也不断的出现。3.诗歌答题过程中,文学常识、历史典故往往被自觉不自觉的融入其中。

第11篇

一、模糊了“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需要加强“高中语文选修课具体形态”建设

在语文科中“语文科课程”与“语文课程具体形态”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语文科课程是“从总体而抽象的层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加以研究”;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则是在对“语文科课程”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的前提下,对语文课程的不同存在状态进行的研究,在我国,则特指在既定课程指引下对语文课程具体组织方式和课程内容的研制214-18。人们可以根据“语文科课程”的客观存在设计出多种“具体的课程形态”换句话说“语文科课程”应该有多种“具体的课程形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却普遍缺乏“课程具体形态”的意识,混淆了“语文科课程”与“语文课程具体形态”的概念,在“_刚_本”的惯性思维下,始终沉迷于只有一种语文课程的幻象中。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混淆了‘‘语文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影响课程实施。课标要求高中语文围绕“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选读”五个系列设置选修课,这是从‘‘语文选修课”的角度作出的规忠“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课程的具体名称可由学校自定。”3则是从“选修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作出的要求。这种设思路计将课程开发的权利交给了学校与教师,体现出了选修课的“弹性化”特质,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在长期缺乏“课程具体形态”的概念、课程意识淡薄的语文界,大家却“很难合适地理解高中课标,其结果很可能是静待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语文课程具体形态校本化的努力相当程度上会付之东流”225,而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在课程设置、实施、评价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课程形式上基本以国家课程为主,,统一考,课程‘选择性’没有突出;教材建设方面,绝大多数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自主开发的教材较少;教学模式与必修课大同小异,过分重视学术性、知识性;评价方式受高考影响过大,偏于传统方式进行评价”4。

因此,要保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效果,真正实现它的价值,首先必须准确领会课标精神,从理念上区分“选修课”与“选修课具体形态”的概念,因为“语文选修课”是个抽象的存在,它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实现其价值;其次,要加强“高中语文选修课具体形态”的建设,课标要求学校视具体情况围绕“诗歌与散文”等五个系列开设若干选修课,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在建设“选修课具体形态”的过程中,一要努力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并尽量以他们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因为唯有他们能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二要保证所建课程适应特定学校、特定学生的需求,体现出选修课致力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混淆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需要深入“语文选修课程内容”建设

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大致要经历课程研制、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师生创生这样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要经历三次转换:课程目标内容化,将课程目标转换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教材化,将课程内容转换为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化,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5。通俗地说,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教材内容解决的是“用什么教、用什么学”等问题;教学内容回答的则是“实际上在教什么、学什么”等问题。从课程论的视野来看,课程内容的确定具有本源性意义,如果课程内容不明确,则教材的研制、教学的展开都是没有依据的。

在我国语文界,由于长期存在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研究缺失等思维惯性,语文课程的使命往往由教材承担,广大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的理解就是“教教材”或者“用教材教”又由于我国现行语文教材基本是由选文组成“教教材”1定程度上就演变为“教课文”而对于通过“教材”或“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要教到“什么程度”则不甚了了。也就是说,在广大语文教师的视界中,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的理解是含混的,这也成为制约语文教育科学化,并最终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就课程内容而言,课标只是从能力或素养方面指出应通过选修课让学生“丰富情感’、“养成兴趣’、“获得体验”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兴趣与体验,通过怎样的途径、借助什么材料去获得这些情感、兴趣与体验,则没有明确。这其实标志着选修课程内容研制的缺失,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致同学们的话》:“教科书只是给你提供一种资源,一个平台,你完全不必受此局限,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拓展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种理念乍一看正体现了选修课的设计要求,实际上却是将课程内容的开发任务完全扔给了教师与学生。其次,就选修课的教材而言,目前主要以选用各个出版社公开发行的教材为主,少教师自编教材。且这类教材的编写方式仍旧是参考必修教材,以“文选式”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雷同等局限。编写者也以高校、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为主,编出的教材偏学术性与知识性,不一定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影响,这类教材不管是体例、选文还是装帧,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问题。所以说,在语文选修课的实践中“课程内容教材化”工作完成得比较粗糙,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再次,就选修课的教学而言,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广大语文教师仍旧袭用必修课的教学模式,以“教教材’、“教课文”的方式处理选修课的教学,未能真正立足选修课的特点建构合宜教学内容,从而使得选修课的教学同必修课的教学出现“同质化”倾向,架空了选修课的设计理念。

因此,要真正落实选修课的设计理念,确保实施效果,首先要强化语文从教人员的课程意识,从理念上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它们在课程与教学实施中肩负的不同价值与承担的不同使命,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由于语文教学的实施最终还要借助教材这个媒介,因此需要加强选修课的教材建设,在明确选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遴选合宜材料,采用合理方式,编写真正适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特点的教材。另外,在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中,也不宜照搬必修课的教学模式,而要摸索适合选修课特点的设计思路。实际上,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些新型教学模式,如“专题鉴赏”教学模式“深度赏析”教学模式等,尽管仍需进一步完善,但亦可视为在选修课教学设计之路上迈出的重要_步。

三、‘能力取向”为主的课程目标影响课程内容的有效生成,需要深入“课程目标内容化”研究进程

课程内容的建构大致要经历四个环节:确定课程价值观,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确定课程目标,实现特定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确定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即理顺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社会经验及学习者经验之间的关系;确定课程要素,即依据特定价值观与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这其中,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有重要的定位与导向作用,即是说“课程目标内容化”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语文课程目标大致有三类:内容目标,直接指明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课程目标本身就是课程内容,二者是种“属于”关系;能力目标,表明学生在某方面的学习需要达到的水平,围绕某种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内容只是达成目标的途径,二者是种“达成”关系;活动目标,指明学生需要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以实现语文学习过程,课程内容则是围绕课程目标所开展的“活动”二者是种“符合”关系7。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以能力目标为主,有时也夹杂着活动目标与内容目标,以“诗歌与散文”系列5条课程目标为例: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不难看出,第1、2、4条主要是能力目标,但第2条中‘‘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又有内容目标的倾向。第3条主要是内容目标,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则又是从‘‘能力”角度进行的定位。第5条主要是活动目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容易流于形式。

从学理上说,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目标所建构的课程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所生成的教学内容相应也应不同,但语文教育界却似乎没能对这个问题引起必要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以能力取向为主本身没有问题,关键需要针对具体的能力要求,结合特定的课程价值观,选取合适的课程要素,即生成合宜的课程内容,以便顺利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化”进程,确保选修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缺乏支撑选修课的有效知识系统,需要建设适应选修课特点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问题就是知识选择问题“从形式上看,课程表现为_种知识体系,课程研制的核心内容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而其他因素诸如社会或学生是通过赋予知识以某种价值取向及方法的方式来影响、制约课程的,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拋脱了知识,课程就程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一门课教什么、学什么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知识上,如果说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学什么”的话,知识选择则是解决“依托什么去教’、“依托什么去学”等问题。生成了合宜的课程内容实质上就是选择了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语文科中,广义的语文知识是指“与语文听、说、读、写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狭义上的语文知识多指“语文基础知识”即通过语文教材相应部位(如思考与练习)所选择、所生产的、经由语文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知识系统2242272。我国语文科的知识状况一直不能尽如人意,师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多停留在狭义的语文基础知识层面直没能从课程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理性审视,即是说,语文课到底教什么、学什么,到底借助哪些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者技能、策略、态度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一直不甚明了,这直接制约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知识状况同样不容乐观。首先,承前文所述,语文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以能力取向为主,至于“通过哪些东西达成目标”即师生在选修课中到底教什么、学什么等问题则不甚明了,完全有赖于自主建构。其次,受这种课程内容缺失的倾向影响,再加上语文科知识状况本就不甚乐观的大环境所致,在语文选修课中,师生到底通过哪些概念与原理的学习掌握某种知识、通过哪些技能与策略的训练习得某种方法、通过哪些情感与态度的熏陶丰富内在人格等问题基本没有解决。以“新闻与传记”为例,课标要求通过该系列的学习学生能够“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形成有1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但是,对于“把握哪些基本事实”、怎样的思考与判断为“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通过哪些东西”让学生把握这些事实、形成1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等问题的理解却莫衷一是,见仁见智。其三,一些教师借鉴必修课的知识体系,自发地认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与语文听、说、读、写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有所发展,但是一来语文必修课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二来这种自发建构的选修知识体系完全依赖教师个人智慧,有太多局限,相关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建构适应语文选修课特点的、可行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落实选修课程目标,践行选修课程设计理念。

五、错位的评价机制是课程内容顺利生成的又_制约,需要建构属于语文选修课自己的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对于课程内容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evaluate)行为广泛渗透于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之中,它不简单等同于测量(measurement),而是一种包含价值(value)与判断(judge)的过程,其实质在于促使人类的活动日趋完善。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6372_373,其目的在于确保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趋于合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错位的评价机制是不利于课程的良性运行的。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评价,就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合理的方法对选修课的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由于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认识错位,再加上考试理性的僭越,当前对于语文选修课的评价存在很多问题,评价指标的建构过于关注以客观知识为表征的学习结果,过于功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熏陶与人格发展则一定程度上予以忽略,或者只当做知识学习的附属目标加以考虑,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法也多以量化指标为主,轻视质性评价的价值。这一方面固然跟课标的设计思路有关,因为它只是在评价实施方面给出一些指导性建议,没有做出具体说明;另一方面也要归结于学界研究不力,通观目前有关选修课评价方面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课标的“解读”水平上,对评价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4-03

学习文言文,不仅对加强国学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和古文写作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关系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情况并不乐观,原因在于教材编写出自多人之手,难免出现注释问题,这给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带来众多不便,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学者为数不多,本文摭拾数例,讨论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术语使用不规范,致使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混淆

何为语义注释呢?语义注释是指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意义的注释,往往体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与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文意注释,是指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应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文意注释经常使用的注释用语有:①“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②“指”、“这里指”;③“比喻”、“言外之意是”。我们见到这些用语,一定会认为该句的翻译是文意注释,而非语义注释。

但是课文中个别注释没有注意二者的差别。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一句。课文下的注释对此句的解释为: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很明显此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属于语义注释,但文章却用了文意注释“指”这一注释用语。

必修3中的《过秦论》一文,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却,击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却”的解释为:退。①击退比退的意义狭隘,击退仅仅是打败,而“退”不仅含有打败的意思,还有以退为进的作战方略。“击退”只是在教材中具体意思的表述,是特指,是文意注释。因此写为“这里指击退”更加准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走,跑,这里指逃跑。古汉语字典注解:走,跑,逃走,逃跑。②例如:“双兔傍地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里的是“逃走,逃跑”的意思。可知,“逃跑”是“走”的另一个义项,没必要用“这里指”这个特指的术语,因此最好去掉。

二、语法方面的讹误

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因此,“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③。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

所以,文言文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三、注释详略不当

1.需要详解,却过于简单。有的注释过于简单,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官名”。读高中时,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到现在才明白,“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作点诗”,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为:或者。②《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

必修3《过秦论》一文,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注释应标明:“瓮、绳,用作状语。译为,把瓮,用草绳。牖、枢,用作动词。译为,做窗户、系门轴。”

必修5《陈情表》一文,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④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有点令人费解。

2.没必要做注释的,却做了注解。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有“至之市”一句,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并且作了解释,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是不准确的。首先,从结构上看,“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月”翻译为“月亮”,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指阳光。也代指太阳。”④因此,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知道,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指责。④后面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而是“批评、指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幸”字的含义很丰富,不可狭义理解。

又如,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处,“寿”是作“祝福”讲的,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②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即,敬酒并祝人长寿。

又如,必修2《短歌行》一文,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存,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老友来看望,此时,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这与史实不符。再者,古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存”的,一种意思是,看望、问候。②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在本文的注释中,却合为一项,令人费解。可见,本文解释有误。

再如,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可见,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喻”表示“比喻”之义,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还未出现“比喻”义,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五、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通“悦”,愉快,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说”有开导的意义,心中苦闷,被好友开导过后,心中欢乐,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是古今字,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后来写作“悦”,高兴。因此,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通“纳”,接纳。《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内也。”所以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有“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文章也。从系、从章,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通凭,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凭的古字。凭借,依恃。”②可知,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二者互为通假字。

3.异体字误判为通假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逍遥游》一文,有“北冥有鱼”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冥,通溟,海。在这里把二者判为通假字是不合理的。《说文解字》:“溟,小雨溟溟也。从水,冥声。”引申为:“模糊”。《说文》:“冥,幽也。从日、从六。”可见,二者本义都是昏暗。两者应为异体字关系。

在对待文言文注释问题上,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与学,实事求是,不可不懂装懂,误人子弟。同时,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专家在文言文注释方面,精益求精,广泛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共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①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第4版).商务印书馆,2010,320.

②古代汉语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9:1093,945,729,124.

③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6-87.

④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749-750,1673,688,1166.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中《语文》(必修1至5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