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23-08-17 18:0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第1篇

镇因渠得名,清末《图志沟渠志》记载:有“兵户渠”,故居民点称“东兵户村”。“兵户”二字经年久谐音演变为“”。镇位于市北郊,距市区8公里。2010年10月撤乡建镇。镇域总面积141.9平方千米,形似大刀,下辖7个行政村,28个片区,共2933户,总人口11431人。耕地面积12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瓜菜、小麦、玉米、食葵、棉花、番茄、水稻、水产养殖。近年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工作座谈会及区、州、市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创先意识、争优意识、开放意识”,以“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富镇、旅游兴镇”为主导思想,按照“南工、中居、北农”的发展战略(南部以华电项目为依托打造华电工业园区,中部以集镇区为中心建成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居住中心区,北部以优势产业、规模化经营为中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乡镇、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先进乡镇、自治州级文明乡镇、自治州级“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州生态乡镇、市级“五好”乡镇党委等20多项荣誉称号。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区、州、市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会议精神为指导,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及品味。

总体思路:按照“文化建镇、生态立镇、农业稳镇、产业强镇、商贸富镇、旅游兴镇”的总体思路,坚持“做优集镇、做美村庄”的建设思路,加快完善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产业,提升镇区综合功能为抓手,依据我镇“南工、中居、北农”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按照建基地、树品牌、立生态、促增收的发展理念,沿500干渠以南打造特色酒庄,以产业发展带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目标:逐步将镇打造成生态旅游度假、田园休闲宜居、商贸物流活跃、产业加工配套、建筑风格体现中华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进展情况

(一)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围绕镇区功能区域布局,镇区总体规划修编、镇区百姓文体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单体设计、中心村小游园、养殖区测设、御龙湾小区、东沟村居民点住宅小区规划全部完成。投资626万元的昌滨路两侧道路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基本完成;投资457万元的镇区2.4公里渠景观带工程及两侧绿化设施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依托中央基层政权项目建设资金260万元,自筹资金340万元,建设干部周转房50套,投入30万元配套生活设施,新建500平米劳动和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大厅;总投资189万元的安全饮水项目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安居富民工程扎实推进。受理建房申请251户,划拨宅基地251户,网上录入建档率100%,新建围墙8500米,解决宅基地纠纷19起,拆除违章建房13起、危房137栋。中心村二期101亩建设用地详细规划已完成,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三)环保工作全面加强。完成投资311万元的四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完成安居富民工程、干部职工周转房、精品一条街项目的环评工作。严格查处无证照非法经营高污染企业2家,关停非法加工塑料颗粒企业3家。完成4个自治区级生态村的申报,成功创建了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及7个自治州级生态村。充分利用大喇叭、发放资料等途径广泛宣传国家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违法用地、违规建设必将查处的共识。组织辖区违建巡查16次,强行拆除违法建筑11处

(四)镇区供热站项目不断优化。镇区供热站项目,总投资1130万元。目前完成了地形图测绘、项目区用地丈量及地面附着符合工作,环评报告表已办理,已对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锅炉进行询价,由于锅炉价格过高,现已与华电对接,达成协议直接将华电的供热接入镇区,其余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与华电热电厂达成协议,由华电负责设计、建设,近期安装20吨锅炉1座解决镇区集中供热,2016年开始实施与华电供热管线并网工程。

(五)镇区精品街基配套项目日趋完善。

镇区精品街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一期开已工建设,占地5.12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现已完成项目区施工场地隔离屏蔽,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外观造型施工,二期二层已封顶,预计9月底前包括户外工程一并完工并投入使用。精品街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50万元,购置果皮箱20个、路灯15盏、人行道1200平方米、绿化1200平方米、电缆600米。果皮箱、路灯已购置到位,室外地面硬化完成后可进行安装。预计9月底可全部完工。

(六)镇区百姓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深入推进。

镇区百姓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总投2450万元,占地面积约86亩,其中绿地45亩、广场20亩、文体设施用地21亩。该项目按照一园五馆规划,一园即一个公园、五馆即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影视馆、博物馆。该项目建设有音乐喷泉1个、雕塑20个、健身器20组、水系1处、路灯100盏、绿地45亩、树木花卉15000株、地砖1.5万平方米、人行道1500平方米、滴灌1.5公里、文化长廊1个、公厕1个、办公室300平方米、果皮箱80个。目前完成了地形图测绘、项目区用地丈量及地面附着符合工作,环评报告表委托环评公司已办理,详细规划已完成。该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充分体现人本文化,主体建筑体现现代风格,绿化景点上体现历史文化,整体建筑与广场、绿化形成半包围形状,既体现开放大气,又体现人文特色。目前地下管线已完工,电力设施改造、绿化、硬化正在施工中,预计9月完工绿化、硬化、电力设施改造、路灯安装、体育馆建设,并投入使用。

(七)昌滨路景观带项目稳步推进。

昌滨路景观带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00万元。新装路灯64盏、铺设人行道4800平方米、安装滴灌设施2.4公里、路沿石4800米、电缆2400米、配电箱1组、风景树500棵、各类乔木、灌木25万株,花卉35万株。目前该项目各类既定建设内容已全部完工。

(八)镇区给排水及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加强。

镇区给排水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总投资800万元,已完成水厂、污水厂相关规划、土地、管线手续,现给水管线及水厂已完工、排水主管网已完工、污水处理厂即将施工完毕,预计9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没有固定的专业管理人员做好建设后期的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经常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情况。建议将乡镇基础设施维护纳入市市区城市管理。

2、符合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太少,导致一些项目难以落实。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给予项目用地建设指标。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2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成立精准扶贫等当前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乡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各村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各自职能职责,同时加强对乡村干部进行扶贫的动员、培训,联系我乡工作的县组织部部长同志就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专题做了培训。

二、摸清情况,制定规划

目前,全乡共有建卡贫困人口802人,311户,贫困率为5%。在深入调研的基层上,对两个精准扶贫村制定3年发展规划即:《乡村2015-2017年发展规划》、《乡村2015-2017年发展规划》,同时对全乡的贫困情况进行了摸底。

三、落实帮扶措施和责任

全乡311户贫困户每户门口悬挂精准扶贫帮扶信息牌,对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及责任人电话进行公示,方便贫困户的联系。

要求帮扶领导及帮扶干部每周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帮扶次数不得少于1次,每月不得少于4次,及时解决在脱贫过程中遇见的各种困难、问题。

明确帮扶部门责任,乡政府已制定出贫困户信息明细表,增收产业培育类由乡畜牧站牵头,帮扶领导、帮扶干部配合对养猪、养牛、养羊等建设内容的贫困农户进行帮扶。农户环境建设类由乡农整办、国土所、房管所牵头,帮扶领导、帮扶干部配合对硬化院坝、硬化入户路、危房改造建设内容的贫困农户进行帮扶。能力提升类由乡农业服务中心和乡劳保所牵头帮扶领导、帮扶干部配合对劳务扶贫、职业教育的贫困农户进行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类的有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帮扶领导、帮扶干部配合对安全饮水、改厨改厕的贫困农户进行帮扶。

四、抓住时机,把扶贫项目落到实处

省市县全委会的召开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政策、人才等机遇,落实好方家嘴村、花朝门村、地母哑村等村的生猪、肉牛、白羽肉鸡产业.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3篇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街道村党支部书记,根据市委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和统一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将我村乡村振兴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奎山街道大岭三村现有户,人,党员 名,全村共有 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计4人。近年来,大岭三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落实乡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致,大力推进村居旧村改造,创新思路、发展村集体经济。

二、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村于年适时启动了一期旧村改造,并于2年和华纳房地产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同年5月顺利开工,我村将支部建在工地,让党员活动在工地、作用发挥在工地,组织党小组长积极参与。监督、督促地产方保质保量的按照合同在工期内按时完成安置楼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以“红色传播”、“目标管理”、“工程廉洁”为工作内容,助推安置楼顺利竣工。目前,一期拆迁户已于年分配完成并入住。年启动的二期旧村改造拆迁户已基本完成安置。

党支部深知旧村改造的功能不仅在于为老百姓建设一座外壳漂亮的居所,更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处舒心港湾。在村生活小区建设过程中,同步设置了中心广场、购物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幸福院及休闲公园等配套齐全。同时,村党支部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提供日常物业服务,及时解决居民居住中的实际问题,把为居民服务的意识落到实处,营造了优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环境。

三、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如何转变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于现状,疏于进取的思想,努力培植村集体增收的可靠产业。目前我村有沿街出租、便民市场、建材市场等村集体经济项目。

沿街出租主要是以多层安置楼沿街和高层安置楼沿街,多层安置楼沿街面积为6988平方米,高层安置楼沿街面积为3700平方米,沿街商铺租赁每年为村集体收入206万元。

便民市场是我们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是以市场化管理,增加集体收入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也是办事处和村委会认真贯彻农村振兴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转型的体现。

建材市场是通过整合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采取盘活村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投资开发,能更好的为村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同时给村集体带来了更好的良性收益,为村里建设增加更多的灵活性。

现村集体为了壮大村集体收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备在重庆路东侧,沙墩河两侧建设以商业、酒店、宾馆、办公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奎安老年康养中心、奎安老年照料中心。按照休闲产业+养老养生产业+健康产业的养老养生方式及理念,打造具有养老养生功能的康养中心,营造出一个具有高品质养老养生、医疗健康、娱乐休闲、生态养老文化社区。

四、富民增收动能工程。

进一步加强村干部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活动,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倡礼貌用语,热情接待,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公示、网络等方式大力宣传惠农政策的合理性及优越性。引导村民合理选择。为五保户、特困户争取最低生活保障、为残疾村民争取残疾人就业基金,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百姓家中,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文化赋能聚力工程。

我们以村文化宣传、文体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教育融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能吸引村民广泛参与,并使村民在自觉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为了能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我村将通过多种形式在居民中开展了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一个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2021年我村将建立一个百姓大舞台,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使村党员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强了村归属感和凝聚力。

第4篇

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尧塘村作为县主要领导联系的率先脱贫村,县直相关单位高度重视.镇党委政府把尧塘村率先脱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明确骨干人员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多次召开尧塘村脱贫攻坚专题会议,牵线搭桥联系企业帮扶,大力推动“企业+贫困户”模式帮助脱贫.

为实现2018年提前实现“人脱贫、村出列”目标,我们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四项清单”,对146户394人贫困人口进行再梳理、再分类,深入剖析贫困原因,找准贫困根源,实行“一户一档一策”,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在2015年已完成脱贫33户、116人的基础上,计划2016年脱贫44户159人,2017年脱贫42户154人,2018年脱贫60户81人(含兜底脱贫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41户123人,易地搬迁脱贫11户40人,生态补偿脱贫3户11人,发展教育脱贫18户54人,政策兜底脱贫60户81人.为达到目标尧塘村实施了九大工程.

1、“企业+贫困户”脱贫工程.探索扶持生产关系扶贫新模式,引进了5家龙头企业和1家电商,5家企业与35户贫困户结对,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利用每户5万元的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开展合作,目前4家企业共贷款305万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生产资料,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贫困户饲养黑毛猪、土鸡、有机蔬菜等.

2、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陈冲美丽乡村的建成,丰富了附近群众的文娱生活,在这里举办了2016年尧塘春晚、元宵晚会,3月份配合县老干局、县老年大学成功举办了“三八”文艺演出.

3、“一改两搬迁”工程.易地搬迁意愿调查49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1户,水库移民搬迁户26户,一般户3户,已签订协议31户,收取预交建房款59万元.目前中心村庄安置点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主体建设即将启动.

4、光伏扶贫工程.一是建设1座240千瓦的村集体光伏电站,解决村集体经济空白问题.二是为49户贫困户每户安装了3千瓦分分布式光伏电站,使每户年增收3000元.

5、“互联网+”工程.累计开展了电商培训200余人次,通过对致富带头人及有能力的贫困户进行电商培训,逐步实现全村网上销售农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全覆盖.

6、南山生态休闲旅游工程.结合南山“一竹三笋”项目推进,开发南山绿色旅游资源,编制了尧塘南山健身步道、生态休闲基地等项目建设景点详规,目前正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7、垃圾中转站工程.在峡道口建成集中式垃圾中转站1处,,解决了青山、张冲两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8、高位饮水工程.在双桥、海塘、尧塘等3个居民组铺设自来水管网5000余米,311户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全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75%.

9、村组道路提升工程.完成5公里通村道路扩建,目前五冲水泥路和便民桥项目已获上级部门批准,近期准备启动实施.

二、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全村仍有11公里村组道路未硬化改造;二是五冲组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三是双桥组电网未改造,李坪组、牌坊组电网需提升;四是莲花河河道整治尚未启动,汛期到来影响沿河群众安全;五是部分村组引水渠损毁仍未未修复.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贫困户的发展,是我村脱贫攻坚的阻力之一.

2、项目资金争取难度大.今年以来,全村为脱贫攻坚谋划项目16个,但是资金争取难度太大,多次到县级相关部门争取,均未果.

3、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破解发展瓶颈,确保尧塘村在2018年率先脱贫.

一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陈冲乡村建设.

第5篇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难题,我乡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全乡1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五路三桥”为契机,建成磊口乡农村道路体系,全乡道路养护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级“四好公路”创建;硬化村内道路8万余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达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30个文化广场,并安装14个大型液晶显示屏,设置200余件体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余亩;实施村村有游园工程,高标准建设乡级游园两个,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同时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对8个村水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全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沟清理以及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行动。

(二)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通过散发传单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16个村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宣传报道人居环境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全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来,达到专业保洁与全民保洁的有机结合。二是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乡群众为改善人居环境出力,从而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美篇等平台对涌现出的创新做法、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激发大家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为全乡争创市级改善人居环境先进乡镇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各村通过公开招标、村民个人承包等方式分别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长效机制。保洁范围囊括全乡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沟渠岸边等,对乡域内需要保洁的地块、路段进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严格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执行。二是按照磊口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严格的督导检查体系,每月逢“三”进行大检查,排出名次并进行通报,每次检查结果留存档案;每月暗访至少一次,对成堆垃圾、杂物乱堆等现象,拍照曝光并督导定期整改。对连续排名靠前以及靠后的村实施奖惩。三是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四议两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对保洁员、清运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各村建立的长效机制能够持续有效,对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没效果、不尽心履职的,从承包费中扣除一定资金,必要时可终止合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污设施严重滞后,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供水、供气、游园建设、污水管网、空心村整治等基础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在全乡范围内推动垃圾不落地机制,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难题,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依托唐塔、塔山风景区、香草湾田园综合体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让旅游产业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第6篇

一、乡村旅游现状及表现形式

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泰宁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呈现出长足的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观光农业基地2万余亩、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点100余个、民宿300余家、农家餐馆150余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每年突破100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总量的30%以上,泰宁被授予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梅口乡成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探索实施了“三种模式”:

(一)乡村旅游模式。顺应全域化旅游发展新趋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选择自然环境美、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大的5个村,聘请专业团队科学规划,通过3年多的精心建设,初步培育形成了渔悦水际、耕读李家、水趣崇际、花样音山、鹭嬉南会“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的亮点典型。一是定位特色化。按照“一村一品”凸显特色,实现错位互补发展。比如:崇际村,发挥上清溪上游水环境优势,做足“水趣”文章,修建鹅卵石护岸、景观蓄水坝、亲水平台、沙雕和“鱼跃龙门”等石雕小品,着力建设泰宁的“白水洋”;音山村,围绕花样音山定位,种植向日葵、油菜花、荷花等百亩连片生态农业观光园,路边播散花籽,完善观赏栈道、景观公园、农家门楼等配套设施,营造四季花海的优美环境。二是风格本土化。不大拆大建、不大挖大填,尽量保留乡村原生态和古建筑,体现浓烈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风民俗、浓厚的乡民感性。比如:耕读李家,对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环境进行原生态保护;对大源古村落和“尚书故里”放坑村坚持修旧如旧;对江家坊古村落实行原样保护,拟引进有实力的客商进行整体开发。三是功能配套化。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和业态开发。比如:渔悦水际,组建了渔业、家庭旅馆、游船“三大协会”,开发推出钓鱼、赏鱼、美味鱼加工销售、有机鱼宴、水上木屋、水上高尔夫等业态;耕读李家,建设禅修中心、闽台美丽乡村文化交流中心、创客坊、李家菜地、猪栏餐厅民宿等项目,配套实施7公里长的环形自行车道,道路两旁花化彩化,让游客置身于丹霞田园山乡的自然美景中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二)特色农庄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个特色农庄。一是茶香金湖。依托和利用金湖湖畔的状元茗茶、境元茶庄、晟境茶园等茶叶基地,进一步增强休闲观光功能,实施茶园生态化改造,补植点缀樱花、桃花等观赏树种,建设景观步道、观景平台和休憩亭,迁建移入清代古建筑,建设茶文化主题民宿、茶叶品鉴厅和展示厅、茶叶制作观光等项目,增强茶文化元素,初步打造形成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茶景、茶艺、茶食、茶宿”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特色茶庄。二是金湖牧歌。也是我县“春风工程”村财增收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的项目,由“6个省选派村+1个项目村音山村”捆绑运作,一期已建设完成15亩的集现代农业种植、科普、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智能温控大棚,每年可为7个村增加村财收入各5万元以上;二期将规划建设生态餐厅、3D汽车影院停车场、牡丹园等项目,着力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综合体。三是瑶坪提子园。按照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要求,采用钢架大棚、营养滴灌、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开发形成以美国红提为主,日本葡萄、台湾油桃、樱桃、杨梅、桑椹等为辅的名优特水果采摘基地110余亩,并配套修建餐饮、休闲、垂钓小木屋等设施,努力打造集园艺观光、果蔬采摘、餐饮住宿和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此外,正在抓紧建设上清溪崖壁铁皮石斛观光园、梅口玫瑰谷等一批特色农庄。

(三)农业节会模式。积极策划和举办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比如:大金湖“渔人节”,打响金湖湾度假村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水际村省级水乡渔村等品牌,利用大金湖丰富的渔业资源,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大围网捕鱼、零距离戏鱼、多花样煮鱼、无限量吃鱼,深度感受泰宁“渔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是2017年“中国静心·泰宁”垂钓大赛,吸引全国400多名垂钓高手参赛,泰宁大金湖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泰宁“淘气节”,依托一乡一品“豆香上青”项目建设形成的大豆种植、游浆豆腐加工展示、豆腐特色菜等一系列豆腐文化,发挥上青乡崇际村的水环境优势,在炎炎夏日推出“撒野趣味跑、五彩水球大战、千人豆腐宴、经典淘气游”四大主题活动,每年吸引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既能在这里沁凉消暑、肆意放松,又能深度品味独特的上青豆腐文化。新桥乡“大源傩”民俗文化节,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源村、革命老区村岭下村的厚重历史和民俗特色,通过傩舞表演、传统祭祀、踩街祈福、游览古村落、农业采摘、稻田抓鱼、品尝地方特色小吃和稻田鱼宴等精彩节目,向游客展现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大田乡农民趣味运动会,设置有“农技比武”“抢收粮食”“水到渠成”“小鸭快跑”等多个极具本土特色的比赛项目,不仅增添了“趣”味,更展现了“农”味,让游客耳目一新。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全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都属于民间民营投入经营为主,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还比较低。

(二)特色不明显。我县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我县没有在这些大自然和先人的杰作上打特色招牌、做特色文章,主要局限在“山”“水”上做文章,产品相对单一、项目雷同、品位不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不足,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回头率。在经营模式上,品牌意识淡薄,经营内容单一,仅限于传统的农家乐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合理规划,科学打造。做好科学调研,重点对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或潜力的村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分期分批,科学打造。做好合理规划,主动到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的地区交流学习,促进我县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7篇

两位七旬老人,三间砖瓦房,三个正在上学的孙子(孤儿)……走进__老人的家,没有一件值钱的物件,院内还挂着几双手工做的布鞋,磨烂的鞋跟处还打着补丁。这样的家境,就连新修建的三间砖瓦房,还是驻村工作队帮老人申请危房改造资金进行修缮的。

10月23日,当从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__手中接过慰问金后,70岁的__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她激动地说:“要不是驻村工作队帮俺,到现在俺们一家人可能还住在危房中呢!驻村的小伙子就像俺家的亲戚,经常来帮助俺!”当天,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帮扶工作队为__村多家贫困户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并帮助他们秋收秋种。

“我们驻村就是要树立党员干部形象,给群众以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就是要帮群众找到致富的路子,让他们早日富裕起来,就是要通过办好事、办实事,让他们生活质量更好一些。这不是套话,是实话。”谈及驻村帮扶工作,被选派到民权县挂职任龙塘镇党委副书记、__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__如是说,只有把村里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村里百姓才会把我们当成自己家的人,这是他驻村以来最大的感受。

“下基层,听心声,办实事,真扶贫。”这是__到__村驻村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给自己驻村制定的“12字方针”。到__村驻村帮扶以来,__积极参加镇党政领导班子会,立足全局找准着力点,作为村支部第一书记,他与地方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驻村工作首先是摸清底子,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要想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真扶贫,就少不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到__村后,__挨家挨户走访群众,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老百姓真实的想法和现状。在摸清__村的实情后,__第一时间拟订了一份驻村扶贫计划,并向局里申请支持。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__非常支持驻村工作,他每周一例会要听取驻村工作的情况汇报,坚持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到户、局科室联系村组的帮扶体制,给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协调健身器材、为小学安装空调、推进安全饮水工程……驻村以来,__根据拟订的帮扶计划,脚踏实地地执行,通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各项扶贫项目资金、涉农资金都向__村倾斜,真正把驻村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办。

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由于驻村帮扶工作成绩突出,今年5月24日上午,全市驻村工作观摩交流活动在__村举行,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现场介绍了驻村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驻村就要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对于农村,__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这份感情融入驻村中,化成为驻村老百姓办实事的动力。

虽然驻村不到一年时间,但__的驻村日志却记录了厚厚一本,里面都是他为__村办的一件件实事:协调饮水安全项目资金80万元,为__、__庄、__庄、__、__五个自然村家家户户都接通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建村内道路3.8公里;利用项目资金5.5万元,新建标准化公厕一座;争取村村通项目规划,新修__路——__道路1公里;结合新建文化广场项目,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投资2万元对村室进行了改造亮化;联合市中医院,免费为__及周围群众800余人进行体检;邀请商丘国学经典诵读学会为__小学学生讲授国学经典知识,并授予__小学“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道德文明”示范单位,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关爱留守儿童”专题讲座,带领孩子们做象鼻龙身、凝心聚力等心理游戏,并向__小学捐赠国学经典图书200册,为孩子们点亮心灯、拓宽视野;夏收期间,联系4部收割机,集中5天时间顺利完成__村小麦收割,全村未出现一处火情……

“驻村不仅仅是蹲在村里,还要真正地为老百姓办实事,想办法让他们增收致富,这才是驻村帮扶的最终目的。”拿着精心撰写的一份扶贫工作计划,__动情地说,“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争取扶贫办农村发展基金,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他多次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西安杨凌区示范园、兰考蓝莓基地、人和镇双飞庄园、城关镇亓堂、白云禅寺石柱草莓园和龙塘镇天邦食用菌基地,考察学习到户增收项目及学习农业种植技术,争取申报到户增收项目,及时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发展一村一品。目前,他已组织100户建卡低保贫困户成立了“均强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效利用郑民高速沿边高效农田发展种植业。

第8篇

今年以来,**镇在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以获评“四德工程”建设标兵机关为这一殊荣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不断丰富“弘文尚德 美丽**”内涵,全镇四德工程建设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文明创建为契机,营造四德建设浓厚氛围

一是抓牢镇村环境整治,创建干净整洁的文明城市。坚持久久为功,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环境卫生考核,确保村庄环境整洁。将环境整治工作列入机关干部、管区、村庄、村四职干部四位一体绩效考核体系,每月月初、月中、月末3次,从两代表一委员、卫生院、学校、机关中随机抽取人员,以不打招呼的方式下村督查,根据考核细则量化打分,对不合格的村庄一票否决,有效保障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二是抓牢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便民的文明城市。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镇内道路的硬化绿化和沿河治理,改善群众居住出行环境,擦亮**生态底色。投资200万元,沥青硬化娄敬路(杜村工业园一木展厅至朱诸路)1500米,硬化面积16000平方米;投资1300万元,绿化朱诸路13公里,群众出行条件更加舒适便捷美观。投资3000万元,完成墨水河最后7.8公里河道整治主体工程,沿墨水河41户养殖场全部关停,水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三是抓牢创城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四德创建的浓厚氛围。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共建文明、共享文明的强大合力。在镇驻地、工业园区、学校驻地,设计安装创建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喜迎等相关内容的宣传牌12块;沿主干道安装宣传道旗600余面;开讲“身边人讲身边事” 162场;编写《**是个好地方》、《**大地吹新风》等顺口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喷绘村庄墙体2000平方米;制作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布兜10万个,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直接送到群众身边,汇聚共同创建“四德”机关的“多数力量”。

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传递**“正能量”

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构建覆盖全镇各个领域的道德模范评选体系,使全镇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得到了全面提升。一是制定《寻找“最美**人”有奖征集活动方案》。对提供“最美**人”线索的热心群众,给予30元话费奖励;提报的人物事迹评选为 “最美**人”的,给予提报人500元现金奖励;获选“青岛市文明市民”的,给予1000元现金奖励;获选“山东好人”的,给予2000元现金奖励。这一激励政策的实施,大幅提升了群众参与评选活动的积极性,推选出的明海云被评为“青岛市三好学生”、“青岛市文明市民”、“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王业秀于今年一月份成功当选“中国好人”,陆云香妯娌四人被评为“青岛市十佳最美家庭”,展示了新时期**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范。二是制定《“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方案》。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 打造品质** 推树文明先锋”评选表彰活动,设立“敬业奉献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孝老爱亲模范”、“见义勇为模范”五个奖项,所有**镇居民,包括长期在**居住、工作、学习的外来人员,不论职业、年龄、性别、民族,凡一贯模范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感人道德事迹、群众赞誉、社会形象好的个人均可参选。年底举行颁奖活动进行隆重表彰,授予**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励。以表彰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传递更多正能量。

三、点面结合开展活动,搭建“四德”工程建设载体

紧紧围绕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突出全面覆盖和精品展示,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全镇114个村庄,大力开展“村民道德评议会”、“德孝大讲堂”、送道德送文化进乡村等系列活动;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争创“文明单位”、“创优争先、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在企业,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市场”等创建活动;在学校,开展“用爱点亮人生,用艺术照亮心灵”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等。让丰富多采的活动接实地气凝聚人心,夯实“四德”建设的群众基础。

第9篇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XX街道知逢5日,逢0日赶圩传统历史悠久,老的街道市场也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历史义务,但在2013年8月份的一场暴雨,导致温平街道市场棚架结构的交易场地全毁性的倒塌,从而影响了温平市场正常贸易已数年,群众要求修复已迫在眉睫,经多次到该地调研,认为修复有很大的可行性,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概况背景:水源镇温平村位水源镇南大门,距金城江区(市政府所在地)有12公里,距自治县有15公里,省道S309线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村人口近5000人,村委所在地有村委小学、当日、街道、下旧、下平等屯队,附近居民有3500多人。由于区位优势,所处地理位置既是水源的门户和窗口,又是人流物流、车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之地,附近的隔壁村屯也到温平村进行贸易,流动人口众多,每次圩日达0.7万人/次。特别近年以来,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厚爱,把城乡农贸市场的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经多方筹集资金,为民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去年温平村已翻新修建了一座圩亭1200多平方米,是近年来投资力度、基建面积最大的一年。对方便群众购销活动,扩大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了水源镇主要商品交易的集散地之一,主要经营的范围包括:农副土特产品、服装、日用百货、五金家店、建材、餐饮等满足当地群众日常需求。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市场调节范围进一步扩大,刚建成的农贸市场场地仍远远不能满足集圩贸易发展的步伐,加上市场地面未进行硬化,群众交易也不方便,每逢圩日,赶圩的群众就地摆卖、露天交易,日晒雨淋,市场拥挤,秩序稍为混乱,影响了购销活动;二是露天交易与宜居乡村规划不符,温平历史传统市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其中街道两边居民已建成楼房作为经营门面外,还剩有3600多平方米,除去去年已修建1200平方米,还剩下2400平方米的露天市场还没有搭棚、硬化,每次圩日交易过后,有是遗留的垃圾、产品没有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导致环境卫生不合要求,造成不同程度的群众怨言,对“美丽、宜居乡村”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等;三是由于第二期市场工程未能修复,群众摆卖摊点场所不足,从而被挤到省道S309线两旁摆摊经营,叫卖叫买,加上交易时间较长,致使道路交通有时拥堵,给交通通行形成压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三、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一是温平农贸市场从物流的环境看南靠金城江区,附近水源镇的有三才、三美、温平、含香及东江镇的长排、齐美、龙友等数个村屯,而且都是大的村屯,村民众多,涉及人口达3万人,温平村街道作为中心点,这里交通便利,商业氛围浓厚;二是又是历史集圩年久传统之地,有一定的商品流通底蕴,对周边村屯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力强、面广,有利于周边区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完善与正常运行,是扩大修建第二期农贸市场的理想场所;三是规范市场运行机制,群众自行到市场指定点进行交易,科学布局空间,既缓解省道两旁的交通拥挤安全,又方便群众的自由贸易、遮风挡雨,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建设一个有一定的人数基础、有一定集圩规模,对保障乡村人民生活供给,对环境卫生、开展“宜居乡村”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对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和促进我镇温平村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四、项目建设方案: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温平村老街道,第一期市场工程西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新建彩钢大棚1个1200平方米,棚下地面填方、平整、硬化2400平方米(含第一期市场地面),排水渠道长350米,共需资金40万元,资金的来源申请上级资金40万元,建设年限为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底,建成后立即投入使用,建设工期2个月。

五、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一是结合实际,可以由温平村委进行市场管理服务,对市场摊点以租赁模式进行经营,对卫生、消防、治安等进行有偿服务进行管理,从而对市场的管理更加深入,更加透明,同时也加大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二是市场的建成可提供摊位数达100个,新增从业人员150人,解决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1000多户的群众、100多户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年交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使乡村经济状况持续健康的发展。

 

附:工程预算表、项目工程简易图

 

 

 

建议人:

 

 

 

 

2018年9月5日

 

 

 

 

 

温平村市场第二期工程投资预算表

 

内容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元)

金额(万元)

一.铝合金钢棚架

柱管

150(mm)

40

375元/根

1.5

棚架管1

40

136

140元/根

1.9

棚架管2

30

160

62.5元/根

1.0

铝合金

1.2M×2.4M

420张

205元/张

8.61

棚架方通

40×60

330根

51.5元/根

1.7

人工费

6人

30天

300元/天

5.4

其它

0.39

小计

20.5

二.地面硬化

地面平整费

4天

2500元/天

1

沙石

500方

100元/方

5

水泥

108吨

460元/吨

4.97

硬化人工费

2400方

10元/方

2.4

其它

0.33

小计

12.7

三.排水沟

 

三面光排水渠道

0.50×0.50

360

80

2.88

四.猪肉摊水泥架

包工包料

1.2M×60M

2

2

五.

其他(税费)

2

合计

第10篇

5月13日上午,县委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后,我乡按照县委相关安排部署,迅速拉开了活动帷幕。现将我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迅速展开动员。

我乡前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具备“高、快、全”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13日上午,乡党委书记、乡长参加县上动员会后,下午即召开了乡党委会,专题研究活动部署;二是启动速度快。5月15日上午,我乡召开了由全体乡村干部和乡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会议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动员,提出了工作要求,做了活动的具体安排部署。会议宣布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发了我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会后,全乡迅速行动;三是覆盖范围全。截止今天中午,全乡制作宣传标语2幅,召开广播会25次。乡党委成员下村进行宣讲,目前,全乡13个村,已全部召集党员群众大会开展集中宣讲动员完毕。新成立的大学生村官宣讲团即将下村开始新一轮集中宣讲,各村纷纷自行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全乡营造起了人人知晓中国梦、人人讨论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二、精选活动载体,提高学教实效。

为迅速掀起学教活动的,我乡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和载体,力求干部对学教活动内容入脑入心。组织全体乡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原文学习各级领导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观看“中国梦,梦想引领未来”等视频;由乡文艺队负责编排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为主题的快板和歌舞节目,在各村做宣传演出;以“追梦想、抓机遇、求发展”为课题,在全乡开展村情调研活动,一方面做一个深入全面的乡情调查,另一方面督促各村思考发展路径,要求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制定发展规划;准备了农村产业发展系列视频教材,带领干部学习农村农业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增强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目前已组织观看“无土栽培无公害蔬菜技术”视频;为巩固学习效果,发放专门的笔记本用于记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内容,并要求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目前收起来的心得体会有16篇。

三、抓好工作结合,确保整体推进。

做到活动“三个落实”,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确保活动与当前工作互为促进,取得实效。将活动落实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组织乡综治维稳部门干部下村全面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并排除不稳定因素12个,为主题教育活动创造有利环境;乡农业部门现场查看县上拨款整治的龙门山水库、玉屏寨水库工程,积极协调涉及的道路扩宽、树木砍伐、占地用地等事项,督促工程进度,严把质量关,确保惠民利民工程顺利推进。向联系我乡关工工作的县畜牧局争取资金1000元,将用于在六一儿童节慰问十名贫困儿童;将活动落实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严肃机关工作纪律,大力转变干部作风,修订完善机关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将制度印发到每个干部手中,并在每周一对上周干部出勤情况进行公示;将活动落实在确保重点工程施工,推动面上工作更好发展上。始终将三个市县重点工程:螺湖国际养老社区、麻柳坪互通道、涪江六桥的建设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乡干部中抽调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志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驻村开展工作。确保发挥重点工程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我乡已经从部门到村到组掀起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热潮,营造起了人人讨论中国梦、人人思考中国梦的良好氛围。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继续做好主题教育活动的集中宣传学习工作,在第一轮宣讲动员全面结束后,紧锣密鼓展开辅导学和主动学相结合的第二轮学习,力求宣讲动员到每一个党员干部群众,大幅度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对“中国梦”的认可和认知度,继续深入各村开展调研,进一步做好主题教育活动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为进入6月上旬的交流讨论阶段做好充分准备,为活动最终达到统一思想、凝聚才智、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目标奠定牢实基础。

第11篇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第12篇

2020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为指引,以工业升级、农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升级“五大升级”为抓手,积极抢抓“高铁、高速”时代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对接南昌、决战新区、开明开放、美丽高安”发展主战略,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崛起新路。今年1—3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8.23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财政总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10.97%;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57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8亿元,同比增长9.1%。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坚持以扩总量、提质量为指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加快县域突破的主战略,聚焦重点产业、核心企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升级主导产业。建筑陶瓷产业是高安的传统主导产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6亿元、税收3.5亿元。但是,环保压力大、品牌效应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一直制约和束缚着建陶产业做大做强。为此,我市提出了“环保优先、品牌引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2014年,完成173条生产线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设施建设,淘汰32家陶瓷企业50台链排炉,基地污水处理厂竣工运营。成功引进国内200强——中节能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集中供应清洁燃气项目,彻底解决制约建陶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进日本爱和陶、绿岛科技等公司,推进陶瓷废料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了“高品高质、高安陶瓷”的品牌宣传和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区品牌知名度。建陶基地申报“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陶瓷国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三合一”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空白。成立了江西省建筑卫生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线专家咨询部”等科技创新平台。高安建陶产业成功列入全省

2、坚持以市场化、信息化为支撑,加速现代服务业倍增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是打造汽运物流大市。重点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吸附、集聚全国各地的物流要素资源,以大物流推动大市场建设,以大市场促进大物流,最终形成大产业、带来大发展,推动高安汽车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提升,逐步将高安打造成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仓储物流、货运汽车集散中心和全国物流行业的标杆。引进了世界500强全资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总规划面积1万亩、一期占地3782亩的高安货运物流汽车产业园,宜春交警大队高安车管分所已投入使用;去年新增7家公司顺利通过国家4A级物流资质评审,全市4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2家;新振兴、保捷实业等6家专用车生产企业已获国家工信部备案。截止3月底,全市共有汽运物流企业739家,全市营运货车保有量达到18446辆,吨位26.68万吨;累计新购车辆620辆,登记吨位9636吨;汽运产业完成税收83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27万元。二是加快文化园区建设。按照“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的发展理念,加快了大城“五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截至目前,园区一期还建村217幢安置房建筑基础施工已全部完成,有16幢已主体封顶,路网工程正全力拉开;食博园项目实现与中铁十六局“强强联手”,中铁十六局将投资80亿元加快推进食博园项目建设,目前食博园千家百年老店项目一期2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项目核心区南瓜藤水库周围的路网建设已全面拉开,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近8500平米的食博园招商中心已于3月29日正式动工建设;大城百年学苑项目详细性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已于去年8月29日正式开学;总投资30亿元的卓达生态产业新城新型材料产业园一期(一期投资7亿元)400亩前期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三是繁荣商贸宾招服务。在改造提升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职教养老、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态。目前,八景义乌财富广场、全球建筑陶瓷采购交易中心和华鼎中央城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一批大型商贸服务业项目有序推进,同时正在与沃尔玛、天虹商城、红星美凯龙等项目积极洽谈。全市建有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5家,在建五星级酒店2家。四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在继续不断完善华林山、贾家古村等主要景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华林山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在启动国家4A级景区申报,贾家古村、八百洞天景区成功申报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上游水库全省首家水利文化展示馆正式开放。与此同时,积极融入南昌旅游都市圈,贾家古村、白莲山庄、瑞雪宾馆等五家旅游企业加盟南昌旅游都市圈旅游休闲年票。

3、坚持以重规划、铸精品为引领,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按照“理念大气、规划大气、建设大气、管理大气”和“统一规划、分片开发、基础优先、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按照“建设新城区、优化老城区、保护古城区”的思路,遵循“搞规划、拉框架、做民生”的理念,大力加快瑞阳新区建设,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会展、商务休闲、高尚居住等公共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宜商宜居山水新城。目前,瑞阳新区各个工程项目在有序推进,新区八条主干道和六条区间路已基本建成;瑞阳湖广场及瑞阳湖、连锦河防洪景观工程全面启动;“两宫、两馆”正在主体施工,八中八小基础教学楼主体已完工;西环路桥已正式通车,东环路桥基本完工;瑞泰广场综合写字楼、铜鼓岭公园、瑞泰广场地下停车场、新区便民服务中心和派出所等项目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明确了高安古城范围内的现代建筑只拆不建,保山护水留空间,为今后古城恢复打好基础。二是强化城市管理。突出抓好专项整治,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疏导、联合整治等方式,有效遏制了货运车辆在城区乱行乱停现象。按照集中清理与分片监管的方法,户外广告整治、建筑垃圾整治等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加大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力度,抓好“美化、亮化、黑化”工作,六小北侧生态广场建设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程与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增加污水进水量9000吨/日。三是推进镇村联动。按照“富民为先、规划引领、制度创新、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了石脑、八景、华林等3个宜春市示范镇和龙潭、杨圩、村前等3个高安市示范镇的镇村联动建设。认真做好“地上、田上、墙上、头上”四篇文章,先后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设“十个一”、“五个提升”工程及其他项目43个。八景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 全国园林镇”,石脑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华林镇成为人气旺盛的旅游乡镇。在示范镇的带动下,全市各地根据自身特色,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位,全市初步呈现“集镇秀美、功能完善、以镇带村、三化互动、城乡一体”的格局。四是整治人居环境。成立了高规格的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打响了以饮用水源地养猪场拆除、农村垃圾整治、水库退出承包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市共拆除猪场1556个,拆除面积60.9万平方米。同时,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水域环境整治工作。按照“1+2+3”模式开展农村垃圾整治,“1”即一炉(分片建设焚烧炉);“2”即两员(聘请保洁员和垃圾转运员);“3”即三化(人员聘用社会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督促检查常态化),华林、八景、石脑等3个乡镇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全镇覆盖、全面运行,村前、建山等乡镇实现初步运行。全市共有17座小(一)型、72座小(二)型水库解除承包合同,初步实现“人放天养”。

4、坚持以抓改革、求创新为突破,激发市域经济活力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字当头,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一是深化各项改革。稳妥推进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及时衔接上级取消和规范的行政审批事项,全市审批项目、收费项目分别由原244项、93项减少为198项、62项,优化了项目审批流程50个,减少了审批环节80个,压缩了审批时限520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创建了涉及行政审批服务的中介超市,吸引了规划编制、评估、勘测、等中介服务机构114家报名进驻,创造了公平竞争的中介市场环境。完善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基本结束,确保实现“准登记、确实地、赋真权、颁铁证”。二是扩大对外开放。1—3月,高安签约内资项目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含8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签约资金34.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85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云谷产业总部基地、总投资15亿元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全市实现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加快推进口岸作业区建设,完成7万平方米作业区地面硬化,协助市内8家企业成功取得了外贸进出口自营权。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我市列入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奥其斯科技等3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陶瓷国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专家组国家级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可、三合一认可的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空白。

5、坚持以惠民生、促和谐为目标,增进人民群众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