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一语文训练

高一语文训练

时间:2023-08-17 18:0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语文训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一语文训练

第1篇

一、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基本概念

“预科教育”原指新生在进入大学专业学习前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即将开始的高校的学习。笔者引入这一概念,是指在高一新生在正式开始高中语文学习之前接受的一种短期教育,这里所说的短期是相对于高中完整学段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要从军训开学前一直延续到高一第一学期甚至高一全学年结束。这样的教育旨在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做好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必要性

每当接手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时,常有一些语文学习发生滑坡的学生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以前初中时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到了高中后突然感到自己的语文基础差?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无所适从?我想,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初高中语文在教材教学目标、知识点、体例与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

1.从教材教学目标看,高中较之初中更高更难。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而根据高中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和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2.从教材知识点要求看,高中较之初中更深更繁。以阅读为例,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要“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并“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已由初中的理解层次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特别要求重视文本,以期“文本对话”能深入读者内心世界。

3.从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看,高中较之初中更丰富更自由。虽然苏教版的初高中教材都以栏目的形式组织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栏目名称,但初中多为浅易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而高中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篇幅较长,其中不乏艰深难懂的议论文特别是文艺类论文,且文言文比例较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三、实施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有效策略

要切实做好高一语文预科教育,必须抓住关键点与着力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面有关初高中语文学习诸多差异的分析并结合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高一新生进行指导。

首先,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初高中语文学习的梯度变化。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差异,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达成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当然,对于理论水准尚浅的高一新生,我们不宜就《课程标准》进行空洞的说教,最好结合某篇课文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具体而生动的解读。在此笔者觉得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教者不能只一味强调初高中语文的差异,更不能夸大高中语文相比初中语文的难度,而应该注意异中求同,例如高中课程目标中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内部就体现了初高中的目标衔接,就决定了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不可割舍的。再说,语文学科课程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有严密的体系,这既是语文学科的弱点,但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方面而言,反而成了一个有利因素。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压力。

第2篇

虽然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如果连学习都学不好,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曾与许多学习优秀的人交谈,问他们怎样才能学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学习十大习惯和五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学习十大习惯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五种方法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背诵经典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勤写日记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开阔眼界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第3篇

一、美读,唤醒写作欲望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惫感”,这种“疲惫感”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加上学生读书较少,脑海中的词汇储备量有限,很多学生写作时比较吃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美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读书,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好,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在高一语文必修一中,有一节写作训练《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对故事以及事件的发生要有跌宕起伏的描写,使读文章的人能够随着文章的脉络进行思考,逗引读者的好奇心理,也就是“设悬念”的写作手法。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这种写作手法,我结合经典文章《林黛玉进贾府》,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诵读,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喜欢?”有学生说:“文章中王熙凤的描写,我觉得非常巧妙,从她嘱咐黛玉‘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从她应对王夫人的问话,表明了她在荣国府中的地位、权势以及管家的才干,使得她不仅深得贾母的欢心,也受到王夫人的赞许。”可见,学生体会到了文章描写的美妙之处,并有可能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描写,而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发现其中的美,就能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唤醒自身的写作欲望。

二、研读,生发写作互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文章中潜藏的含义描述出来,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是写作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经典文章进行研读,通过细致的分析,从修辞、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和选题立意上,让学生重新认识文章,深层次地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在高二语文必修三中,写作练习课有一节为《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这节作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能够多角度的思考,从新颖的角度出发,表达自身的独特的观点。而在议论文中,学生对论点的掌握总是很单一,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我在讲课中选取立意和角度比较新颖的文章来进行讲解。

如选取《祝福》《项链》等比较经典的文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同学们,下面大家思考一下,在《祝福》和《项链》这两篇文章中,选取主题的角度还能从什么方向出发?”学生在我的设问下开始进行思考,并且很快给出了答案:“《项链》一课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很好,以这种写作的角度,大家通过研究后可以自己仿写一段这样的故事。”学生通过分析、仿写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生发写作互动,提升了写作的水平。

读书分为很多种,涉猎、精读、研读都是重要的读书方式,而如何选取读书方式,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情况对文章进行选择,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角度出发,选取的文章要富有哲理和特色,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到新的写作方式。

三、精读,丰富写作体验

对学生而言,精读文章仍然处于学习时期,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和教师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采取比较有难度的写作方式。

在高一语文必修二中,有《想象世界――学习虚构》这一写作训练,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没有发生的内容或者整篇文章虚拟出来,使他人看到文章时,犹如事件或者景物就发生、出现在眼前。这部分写作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有难度,尤其是对于一些想象力不太丰富的学生来说,更加棘手。

面对这种情况,我选了几篇比较典型的虚构文章,如莫泊桑的《项链》。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精读,找出其中描写细腻之处并且进行讲解:“同学们,我们在进行虚构描写时,可以抓住一些比较有深层含义的地方,如在这篇文章里借项链时由‘挑吧,亲爱的’‘还有呢,你自己找吧’‘当然可以’可见项链并不珍贵。”通过对文章的精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明白这种写作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能增强学生对良词美句的敏感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自然运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精读的锻炼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深入、细致挖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写作指导;阅读

一天,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想:高中与初中作文教学的差异是什么呢?也许弄清楚这一点,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很有帮助。经过认真的思索,有所悟:如果从细处入手,更细致地开展作文教学就会有更大成效,即如果有“显微镜”下教作文的精神,教学效果一定会显著。

一、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把高一语文课本拿在手里,细细阅读其中的内容,你会发现,课文比初中的课文更长,难度也自然更大,所提的问题触及的范围更深,而且对应的模块测评中的阅读材料也更丰富,单是阅读的部分就有2000字左右,我认真读完这些内容之后觉得受益匪浅,那么只要学生每天认真阅读这些内容,经常坚持定会很有益。

除了课本,学生语文阅读的方面其实很多,经典名著、精美散文、名人传记,等等,学生都可以阅读,阅读这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语文成绩的提高奠定基础,所以教者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阅读,要么兴趣引导,要么强制阅读,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加油站。

二、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深入,作文教学不应该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只有升级教者指导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水平,如果教者对学生的要求仍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只是让学生写然后讲评,学生一学期只练习几篇作文,教者只讲了这几篇作文对应的写法,不做系统化的指导,那么学生永远不会有很大的进步,所以要系统指导写作方法。高中阶段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如情景交融、象征手法、详略得当、对比烘托、比喻说理、以小见大、白描手法等。就拿情景交融来说吧,初中生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只是知道一点借景抒情的道理而已,进入高中后深层次的理解要求是抓准景物特点、写景选准词语,巧用修辞,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要把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紧密。这就是高、初中作文教学的差异之处,既然有差异就要对高中作文教学区别对待,就要细细指导,深入指导。要具体的训练,认真的评价,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写作方法。

三、保证训练的量

学生一学期写七、八篇作文是不能很好地提升写作水平的,如果正式作文达不到更多的训练量,那么可以写小习作,可以一周让学生再写两篇小作文,这也是一种写作练习。如果课堂教学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通过正式作文、小作文、课堂口头作文等训练形式来加大训练量。

四、要更细致地做好作文的讲评

教师要科学、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要务实兼鼓励的批改,务实即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一定要指出来,不要遮遮掩掩,如果不指出学生的不足,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很大进步,还要鼓励,就是要适当肯定,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写作的信心。

第5篇

摘 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高中语文老师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做了调查和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 :中学 写作教学 现状 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和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的比重相对较低;二是学生写作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啰嗦,不能做到思路清晰、正确地进行表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甚至连请假条、书信、报告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都表达不清楚,这将会对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的来探讨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研究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大家对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的主张为理论依据。叶圣陶主张写作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做到“不晦涩,不含糊,不呆板,不滞钝”,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心里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明白,进而对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吕叔湘主张写作要做到“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张志公提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强调了写作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新任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采取开放式题目,关于写作的调查共11道题。这些语文教师来自新疆自治区的各个地州市,包括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博州、阿勒泰地区、巴州地区、昌吉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地区和乌鲁木齐本市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下面是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1.对写作教学经常关注的话题。因为是开放式问题,所以在32份问卷中,只有25份问卷能够提取到有效话题,主要有“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作文怎么教”“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学生作文假、大、空”“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其中40%的老师关注“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这一话题,20%的老师关注“学生作文如何立意”方面的问题,12%的老师关注“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存在困惑,学生也很迷茫,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2.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关注度不高,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关于写作教学,通过对“读过哪些专业书,知道哪些在写作上有影响力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教学主张”的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3位老师(占有效问卷的92%)没有读过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书,读过专业书的仅2位。即使读过专业书的老师,对于写作教学方面的主张也没有系统的掌握,只是凭借记忆模糊地写出一部分教学主张。由此可以看出,新任高中语文老师在大学阶段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关注度不高,乃至从教后也没有对写作教学进行专业的研究。写作教学现状让人堪忧,不甚乐观。

3.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较少。经过统计分析,40%的教师将高一的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两周一节”,28%的教师将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月一节”。由此可以看出超过60%的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都集中在“每月一节”或“每月两节”(“每两周一节”),写作教学不受重视。

4.关于“高一新生写作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够做到思路清晰,并对写作内容有清晰的把握”问题: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高一语文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比例分段上: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只有4位老师认为一半(5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做到“思路清晰,并对要写作的内容有清晰的把握”,剩下的21位老师都不同程度地认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思路不清、内容不明等问题。其中,认为班里仅有10%-15%左右的学生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的老师有9位,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班里能够达到思路清晰这一写作要求的学生人数不多。这个数据也侧面反映出,初中学生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5.关于“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的人数所占比例”的问题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76%的老师认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只有3人认为这种比例不大。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比例主要占到60%-70%。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语言还是不够简明、准确;思维也存在混乱现象,不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表达和说明。这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至于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对高中的写作教学造成制约。

综上,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高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仍旧存在不足,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存在的问题,对高中阶段的写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这项调查报告收集了高中语文老师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建议,大部分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建议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对学生进行听、说、想的基础训练;进行写提纲的练习等等。这为初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教学反思和借鉴。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1113])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M].敎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第6篇

高中语文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初上高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改变,促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有一些同学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为此,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同学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建立符合高中学习规律的有效学习机制,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一、树立信心,张扬个性

高一学生经历了严峻的中考,学生对学好语文普遍缺乏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帮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有人说,成功始于意念,心态决定命运。如果教师也能以积极心态(表现为永远振作的精神,热切的希望,顽强的意志。)出现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既清晰,又能针对学生实际,把简单问题和较复杂的问题分别让不同层次学生回答,让学生找回自信,教师多鼓励,尽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自信心就会在教学双方的积极心态上培养出来。

二、师生平等,心灵相触

在初中语文《新课标》实践中,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互对话,教师转换了角色,师生关系融洽了,而高中语文教师也许由于高考的知识深度与难度,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很不容易接受,会变得十分恐惧,在这种心理阴影上,学生心理感到焦虑,而老师又无法理解,造成师生关系微妙,学生认为教师难接近,教师认为学生知识面狭窄。因此,教师应当主动放上身架,把自已当成学生的朋友,长兄,与学生平等相处,和他们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找到学生的焦虑点和需求点,当好他们的“知已”,就会像魏巍笔上的蔡艺芝先生与学生那种心灵相融,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语文教学就可能具备了取得长足进步的心理基础。

三、培养兴趣,提升品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语文考试的功利性影响,许多教师把语文课教成考试训练课,抛弃了语文的人文性的特征。学生刚进入高一就学,面对陌生的环境、集体、学习任务及教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焦虑。处于新旧交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宽容,帮他们消除心理阶碍,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高一语文教学“第一次”,设计师生第一次见面,讲好第一节课,把握好学生第一次提出,做好第一次练习,评讲好第一次作文,出好第一次测试卷……以满足学生情感需要,培养学习兴趣。“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好了语文,可以提高人的品位。

四、衔接教法,指导学法

初中语文重点是在组织课堂教学上。这是因为初中生的生理发育才刚刚井始,他们还习惯于儿童、少年的思维和行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处在混沌状态,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容易转移注意力,也不会对问题深入思考,形成理性分析、判断。不过,近几年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使不少语文教师,在教法上不懈探索,如整体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思维,并积累了不少经验,逐渐转换教学角色。而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点放在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听课,主动参与,学会自学,积极思维,高效训练,总结规律,形成举一反二的能力。高中生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比较喜欢思考问题,不再停留于表面,相对比较深刻一些。高中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将所授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把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不断从大量的、零碎的知识中发现、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日积月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五、强化动机,深层激励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学习的动力。从动机来源查,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学生要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必是在内部动机占主导。因此,学习语文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劳动过程,要想学生内部动机起作用,可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提高人的品味,增长才干与知识等多方面,激励他们的深层动机,并把学习动机转化为稳定的学习态度,从而推动学生有效的学习。引起对于学习的深思,提高人的品位,同时也可以启迪学生对世上万物进行深层思考,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第7篇

1. 活用教材,让兴趣到位

有些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时是因教师上课太死板,没有找到文本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赤壁赋》时,《导学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作者写了曹操、周郎二位历史人物,结合全文分析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不能用一首歌来表达苏轼的这种心境?高中生喜欢歌曲,课堂上用歌声表达情感,当然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为高中生,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学生自然会想起“三国”故事。预习时,勤于查阅资料,课堂上讨论热烈,学生自我展示叠起。其中有位学生发言:可以看出苏轼感叹人生无常……并高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另一名学生不甘示弱站起来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那只是苏轼暂时的苦闷,苏轼最后从江水,明月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人应该豁达乐观。”并声情并茂地对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这位学生的歌声中,全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苏轼乐观豁达的心境。

可见,教师灵活处理教材,能激发学生兴趣,“课堂精彩,由我主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 创设机会,让参与到位

高中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在于形式多样地给学生创设机会,人人参与。如演讲、辩论、朗诵、课本剧表演、创作广告词、书法、绘画、唱歌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教师根据《导学案》布置任务时,要因人而异,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课堂精彩,由我主宰”,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都获得生命的狂欢。

我在教学高一语文(必修2)诗歌单元时,精心设计《导学案》,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各小组派一名男生模仿浓浓的“湖南话”朗诵这首诗,感受伟人的风采;学习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要求学生搜索整理2008年南方雪灾图片,根据这些图片,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题目,每小组集体创作一首诗;学习《歌词四首》时,学生纷纷走向讲台,或朗诵,或唱歌;学习《雨巷》时,有些小组以舞蹈加对白形式来感悟这首诗。

3. 口语训练,让自信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杜郎口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导学案》设计的每个问题是由学生讨论讲解完成的,这就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学生学会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就容易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如学习《项脊轩志》时,小组讨论“文章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哪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描写,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这就要求学生表述自己所学所思所得,需要清晰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需要自己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一方面能言,做到言之有物;另一方面要会言,做到有条不紊。这样的高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进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学生的发言中,涉及了写作背景、作家简介、文章结构分析、课文重点句段的分析,如“呱呱而泣”“儿寒乎?欲食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与以前的语文课堂相比,杜郎口模式无疑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蕴的土壤。

二、“课堂精彩,由我主宰”――教师主导“三精心”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在乎教师讲的怎样,而在于学生学得怎样。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课堂穿针引线,点拨引领。教师功夫花在课外,彰显在课内。

1. 精心设计《导学案》

教师要把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扩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视野。这就要教师备课时,应精心挖掘教材,还要备学生,解决学生疑惑,提高学生能力。如学习《忆秦娥・娄山关》时,让学生鉴赏“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导学案》设计的题目:“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被人们称颂,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形象,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能总结“炼字”题型答题方法与步骤吗?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主动加强,课堂出现别样的精彩。这样让学生不仅领会“碎,咽”二字在诗句中的妙处,而且掌握了鉴赏诗歌中“炼字题型”答题方法与步骤。学生还能主动把高考语文试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也有效地解决了“教改”与“升学”的矛盾。《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让教师的主导性得以体现。

2. 精心指导预习

预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首要要求,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可根据精心编写的《导学案》指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拓展延伸,交流合作……如学习曹操《短歌行》,我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曹操生平、历史故事等,我还把易中天《品三国》借给学生传阅,结果是课堂上学生表现甚为积极。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才能真正演绎精彩。

3. 精心引领课堂

教师的知识、情感、思想观念、经验、决定着课堂知识生成的走向与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引领课堂。

随性引导,实现资源价值。高中生喜欢张扬个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创造力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如学习戏剧《雷雨》,传统的观点认为周朴园冷酷无情,玩弄侍萍。一些小组发言也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的性格,我给与肯定,并表扬他们讨论得很好。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表示反对,认为周朴园对侍萍有感情。

生:老师,我反对,我认为周朴园对侍萍有感情。

师:你的看法与众不同,同学们,想一想,周朴园对侍萍真的没有一点感情吗?

(学生自由争论)

师:好,大家就根据课文内容和写作背景来辨一辨。

正方:周朴园对侍萍毫无感情。

反方:周朴园对侍萍拥有真情。

……

第8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__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三,20_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__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文秘站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材教法竞赛

第9篇

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首先要让学生敢想善想。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刚进入高一,大家彼此都很陌生,加上一周多的严格军训,学生早就苦不堪言,课堂上沉睡不醒的也不乏其人。这节作文课怎么上呢?我想就课堂说话吧。在几次启发均不奏效的情况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波浪线,引导大家“看是什么?像什么?”“方便面。”有人开口了。“好,再想,它还像什么?”我借机鼓励。“心电图”“麻绳”“跳绳”“弯曲的小路”“河水的波浪”“飘动的彩带”……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想想,像不像爷爷或父母额头上的皱纹呢?”我又拓展成果,“像!”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么我们怎么报答爷爷或者父母呢?你们知道一个小伙拿着手机面朝大海向父辈传递他见到大海喜悦的电视广告了吗?”学生们先欢呼雀跃,后又陷入沉思。这样一来,后面的话题自然就转到了鼓励学生立志、勤学、节俭、爱国的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上了。

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还要让学生乐说善思。让其语言和思维同步协调发展,逐步改变中学生目前思维超前但语言表述严重滞后的局面。其实,新课标对学生的“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老师只重视文本教育和书面作文而忽视了课堂说话训练,原因只有一条,就是高考不考。可是现实中这些又都是最基本最实用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如人与人的交往、各种招聘会、面试、节目主持人大赛,大专辩论会,就连我们平时的亲友相聚、联欢交谊等都要看你的语言交际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了。中学语文理应是培养提高和发展这种能力的教育基地和技能平台,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刻不容缓。实践证明此类活动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坚持把每周的双节作文课抽出一节用于口语训练,每人三分钟。方法除了给出话题、设制情境、顶针成语、串联新词、课文篇段导入等方法外,主要就是几何图形切入训练。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直观形象,又能使学生思路通畅、智慧闪烁。面对“”(圆),同学们有的以“又到十五月圆时”为题,说“这里的圆是月亮,是月饼”,来一番思乡思亲思友的抒发;有的说它是“圆点,一切都得从我开始”;有的说它是“红红的苹果,我们家乡的红富士”,来赞美洛川人;有的说“那是输油输气的管道口,是通往京沪的能源大动脉”;当然还有说“”是足球,是怪圈,陈佩斯的光头,是安塞的腰鼓,子长的洋芋,是滚滚向前的车轮子。而说“”(正方形)则是西安城,是北京四合院,是堂堂正正的西北汉子,是强大的汉唐王朝,是校园封闭的围墙等。尤其让我激动的是白鹏和高凯二位同学的口头作文。“我眼中的圆,是奖牌,是金牌,是奥运会上刘翔为中国人为亚洲人,不,应该是黄种人勇夺的那块男子110米跨栏的金牌。短跑,从来就被认为是欧美人尤其是黑人选手称霸的田径项目,今天,这个神话被打破了,刘翔改写了历史,在雅典这个充满希腊神话的美丽城市,刘翔创造了中国式的神话……”白鹏的口头作文好让人感动,我首先为他鼓掌。随后上台的高凯却显得有几分沉重,他走上台说:“这个圆,是火炮口,是战争,是美国无理侵占伊拉克的罪证。”一语惊人,接着又是一片掌声。我没想到高一学生还有如此的政治见解和鲜明的正义感。“继续讲。”我鼓励着。他滔滔不绝,义愤填膺,俨然就是一个演讲家。“我还要说,这圆,这,是导弹头,是搞、买军火的象征……”“对!我们绝不能让的阴谋得逞!”我被深深地感染了,“我提议我们一同来唱一遍《黄河大合唱》,我唱谱,你们唱词。”“好!”“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顿时铿锵有力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上空。

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还要寓教于乐,师生合作。我教的两个高中班全是学艺术的,一是音乐班,一是美术班。2004年的圣诞节,我清楚地记得是星期六,按计划是讲解庄子的《秋水》。但进教室一看,前一天晚上平安夜的情境气氛依然浓厚,同学们个个还沉浸在狂欢的甜美之中,活泼胆大的文艺委员友好地给我洒了满头的金银纸屑,我笑着问同学们好,然后察言观色,情不自禁地临时改变计划:先限三分钟自由说话,再一分钟温习齐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要把“从明天起”变为“从今天起”。我觉得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能以生为本释放大家的内心余热,又能激活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便于师生共同进入到和谐良好的学习状态。“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果然是这样的,让我吃惊的是大家竟然全都能背诵。而下来的《秋水》一课的互动,河伯、海神、水到渠成,“望洋兴叹”“欣然自喜”“贻笑大方”等成语的概括,同学们是个个信手拈来。我一次次在品味自己的惊喜,下课时我转身在黑板上欣然地写下“新年快乐”四个大字。学生齐声欢呼,教室里金银纸片飞飞扬扬!我对自己说,这一定是学生灵性活力和智慧闪光的飞翔啊!

课堂说话的前提是必须使用普通话在讲台上说,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起步是大胆说话,串词达意,再上台阶就是口头作文,灵活发挥,最高境界则是即兴演讲,更上一层楼!我常常在想:作为老师,就应该寓教于乐,通过联想法、说唱法、同乐法等有效说话训练方法,让同学们大胆想像、乐说善思,给大家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第10篇

“喂,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SORRY……”我不耐烦的说道,星期天都不认休息一下。

“喂,若溪,偶是你文大哥啊!!”

“噢?!”我两眼发光,“你特意打越洋电话给我啊?”

“不是啊,我已经回来了,在新华书店等你,就这样,BYE-BYE!”

“不是吧?!我不要去!!!”电话那头只传来“嘟嘟嘟”的声音。

“喂!喂!喂!!!”我还没说完呢!该死!让一个13岁的少女出去抛头露面!!!

我无奈的打扮一新,来到新华书店。文大哥似乎已经等了很久了。我走过去,他不认识我似的吧我打量来打量去,最后蹦出一句话:“你是若溪吗?”

“废话!”我用擒拿手小小地教训了他一下。我也不太认识自己了:粉红毛衣,天蓝色条纹上有从南非运过来的钻石,白色绒毛背心,牛仔裤。头发就不管他了,随风飘荡。

“需要我再做一次吗?”

“不-不不-不用了!”

“有事说事,没事走人。”我还有一大帮怎样没做呢!

文大哥变得严肃起来,让我很不习惯,真想喷他一脸唾沫。

他一把把抓我拉进书店,他说:“我今天要帮你买几套试卷和练习,请给予配合!”

“试卷??”我心底一沉,“不会吧,你就开始魔鬼式训练啊??太不人道了!!!我要上诉!!!”

“上诉无效,维持一审判决!”文大哥斩钉截铁道。

我可叹,人生苦短。我的一生就葬送在他的手里了。

哇!《高一练习》、《高一数学经典题型500例》、《高一经典短文》、《高一语文、数学月考卷》、《数学练习》、《数学奥数习题集》、《奥语习题集》、《短文分析卷》、《经典英语》……我在书海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自由泳,一会儿蝶泳,一会儿蛙泳,折腾得筋疲力尽。

文大哥几乎没套都拿一本,让我拿着。不一会儿,我的脸就淹没在习题中了。555……文大哥似乎还不甘心,拉着我又来到又来到初二习题那儿开始了大扫荡……

十五分钟后……

“文大哥啊!你OK了没?你再买下去,打不打算让我活啊??”

他愤怒地瞪了我一眼,又埋头选练习了。

“好,这些练习给你,初一的时候用得着。”

“那你,明年再从英国回来给我买不就得了?那么大费周章干什么?想让我累死啊?求求你,放过我吧……”

他眼中露过一丝沉黯,用信用卡付了钱,默默地走了。

“老哥,你时候迷上沉默是金这个成语拉?!”我跟在煦阳哥后面出了书店。

他毫不客气地赏了我一个爆栗,我痛得“嗷嗷”直叫,搞得几位扫地的大妈都盯着我不放。

“你们俩兄弟怎么都喜欢敲我爆栗。再敲,就不是头了,而是馒头啦~!”我摸着头赏肿起的包,悲愤欲绝。

“说得也是,你本来就不怎么聪明,再敲不就更笨了嘛!我可不想听到别人说‘文煦阳那么聪明,他妹妹却像一头猪!’着不是很没面子吗?”煦阳哥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

“嗯~”他偷笑。

“嗯?!你这小子说什么???!!!”没等我说完,他已经一溜烟跑了出去,只留下我和一大堆习题,“你给我站住!!……”冲ing……

[家]

偶们一路上你追我赶,连TAXI都没有叫,跑回了裴家别墅。

别墅有一个陌生的男声:“那就这么决定了!!”

“谢谢!”裴亚俊的声音。

我不顾煦阳哥的阻拦,冲进别墅,大叫:“老爸,不要怕,我来救你!”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到陌生男子的面前,拦腰把他打下。我为自己创的拳法越来越有信心了。

MY FATHER的脸上尴尬极了,声音颤抖着说:“你踩的是清秋学院的校长 !”

??!!不会吧?!就是每年人才辈出的清秋学院?!这次要死翘翘了!555……可怜我年纪轻轻就要英年早逝,没天理啊!

校长好像不太在意的样子,笑着说:“不知者不罪。”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我爸摸着我的头说:“都已经13岁了,应该学淑女一点,不要一天到晚在外面野。所以,我决定,让你上清秋。”

清秋?!我原本不是上米兰的吗?怎么上清秋了?如果上清秋,凌娜怎么办啊?

伤心ing……

我下定决心,坚持立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不上清秋!除非……嘻嘻,让凌娜和我一起上。

我正准备开口据理力争。老爸先说话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会让你和凌娜一起上的。”

真不愧是大老板,一举一动都那么阔绰。我飘我飘……

第11篇

关键词:发散思维;作文教学;材料;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1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在作文课堂上,学生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也不知所言,身为语文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们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必须解决作文材料的积累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来积累作文材料,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他们受农村生活空间的限制,农村家庭教育文化氛围淡薄,应试教育樊篱禁锢等客观因素影响,往往显得知识贫乏,思路狭窄;或行文肤浅,缺少新意;或素材挖掘缺少深度,立意不高。这种种情况都会阻碍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思维能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可调控,产生新颖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之米就相当于学生积累的作文素材,缺少积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注意多渠道、多途径地挖掘和感受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最好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我们有了一些自己的指导方法。

一、用发散思维观体察社会生活,拥有作文材料的源泉

人的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突出强调了作文和生活的链接,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要求。

我们很注意指导学生体验生活,用那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实材料,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例如,来自农村的学生最熟悉的自然是农家活,在以“责任”为话题的文章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熬过黑色六月却未收获的、心在流泪的“我”,沮丧地回到家,第二天随着“憨厚老实”的父亲来到田间,后来看到老黄牛“老了,可是还得为自己的主人工作”,父亲“脸上的汗水像黄豆般地顺着脸颊淌下来,可依然犁着地”。

这一幕令他猛然觉悟作为求学的自己只有拼搏才是自己的责任,正是生活给予他的独特情感体验,才写出情感真切、拨动心弦的文章。

还有我们这些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变成留守儿童,对“农民工”的概念最熟悉不过,我们着重引导他们将“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应到逐渐成熟的心态和细节记录下来,有学生写出了“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马路的迷惘”“肉眼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等质朴而又极细腻的语句,进而引发他们对老、残、乞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对“和谐社会”等主题的思考。这些正是现实生活在学生脑海里打下的深深烙印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见证。这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细节刻画往往能收到“事细而情深”的表达效果,是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感悟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内容回归质朴生活的同时又富有时代气息。

二、用发散思维研读课程资源,获取作文材料的宝藏

发散思维主要通过联想来完成,所以发散思维也可称为联想思维。联想是l散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选文的文章结构(条理性)、论文观点(新颖、深刻)、写景技巧(细腻、形象)、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等诸方面皆有可借鉴之处,这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达到“游目骋怀”的境界。如高一语文课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花未眠》《荷塘月色》等写景抒情的诗篇美文,学生的头脑中无疑就会想像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感受那独特的语言意境艺术,可作为“自然之美”话题类的作文素材。笔者曾把《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三篇课文拓展式化用,即对原材料的内容进行想象、拓展,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再加工,指导学生把方仲永自“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宋濂的“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吕蒙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起对比,用作表现“后天的学习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的有力论据。深挖教材这个“聚宝盆”,让学生在教材解读中丰厚积淀,把教材中的人、事、物作为作文材料来积累,作文时便可成为“有米之炊”。

三、用发散思维利用现代传媒,拓宽作文材料的渠道

第12篇

一、积累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突破口

叶圣陶老先生说:“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叶老一语道破积累的重要。语文学习就是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各方面直接或间接积累的过程,这当中,又融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那么,如何进行积累呢?

1.指导学生讲究实效,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

成语的积累。每天语文课时间选两名主持人,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讲解或表演,点评成语的精要之处,并辅以例句的正确判断。这样,各个击破,薄薄的一本《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不用几个学期就“解决”了。再如材料作文论点的提炼与论据的积累。我采用早晚自习前10分钟,有两名学生板书材料,然后启发、诱导、提论点,共同讨论之后确立最佳论点或论题,最后说几个能论证论点的论据,这样,日积月累,就“积土成山”了,也就“风雨兴焉”了。

2.建立集锦本

指导学生分门别类的积累知识:爱国类、理想类、成功类、创造类;有哲理的句子、给人以启迪的片段、美文佳作(这项工作主要在阅读课进行,我们学校每周三节阅读课),这样,“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倡导学生写简评

阅读材料或观察现实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立意、评析人、事、物、文章,这样,既进行文体训练,又进行了凸现学生个性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中的创新区域就会被最大限度的激活,传统的文化链条可能被打破。文化毕竟是人创造的,人不应该做传统文化的奴隶。

4.教师要发挥激趣的主导功能

可定期举行讲演、辩论会,使学生在“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下,也可进行积累材料的展览,使学生真切感悟积累的必要,养成积累的习惯。

5.重视积累材料的翻阅、识记与理解

只积累不识记,等于耕了田没去播种。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上课前5分钟进行积累材料的背诵或演讲。这样,给学生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其能有意识的翻阅、识记积累的材料,从中“拾取一些晶莹的宝石”(叶圣陶语),服务于生活;又可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久而久之,大脑皮层储存了大量的美词佳句、成篇的佳作,用时可信手拈来,进行有机的“组合排列”,作文难,难作文问题也就解决了。

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源

一代文豪鲁迅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来,那些素有定评的作品中,就说明着怎样写。”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陈钟梁先生也说:“中国中学生最大的缺陷,可能是习题做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书读得多了,潜隐默化,里面的知识就会了,而且可触类旁通――于某一个信息相关的另一个信息被激发,被激发的信息又去激发另一个信息,这样,知识与知识就会融会贯通了,分散的知识或思想片段就连接粘合起来,如同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起来,组成了高速公路信息网,通过这个“网络”,可以比较、归纳、筛选、综合、使知识系统化,这个不能不说是读的作用。

2.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意志

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陈钟梁先生的话一语道破:现在的中学生,宁愿多做几道习题(尤其是数理化),也不愿拿出时间读文章,或走马观花,匆匆了事。我对学生(抽样调查276人)课外阅读做过统计,统计显示:读一遍的占总数的67%,二遍的占23%,三遍的占10%,四遍或四遍以上的为零。原因显示:作业太多,没时间。好像读书不是作业,有的家长认为看课外读物浪费时间,更甚者,有些教师也禁止学生自由时间看课外读物,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针对素质教育与高考形式,每个教师有责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意志,使他们知晓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化,以此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创新文化。

3.阅读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

阅读能促进学生读说写能力的提高。说写的基础是读。语文课的本源也是读。“定评的文章中说明这怎样写”,读得多了,说的技巧、写的方式方法也就提高了。在这里,我讲个故事:临近考试一月有余,初三某班语文教师病了,别的教师很难插手代课,就让学生上自习,结果学生自由了――有的看《红楼梦》、有的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试结束后,这个班的语文成绩比平行班高6.5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语文教师“病”的时间越长,成绩越高。当然,这只是个偶然或笑谈,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教师对阅读的重视,重新认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性与课堂开放的必要性。

阅读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之一就是读。读能长知识,知识多了,发明创造就简单了。举个例子:一个不懂乐理的人,他不可能创作出优美的曲子,相反,一个博通乐理的人,他创作的曲子一定集众家之长,融入自己的见解,谱写出新乐章。可见,读是创新的前提之一。时下,知识经济正悄然兴起,知识换代频率加快,有人说,一天不读书就可能落后于时代,就更谈不上创新了。可见,只有广泛地读,并融会贯通,才可能创新文化,所以,我们说,阅读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三、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悟”性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去“悟”,而质疑又是“悟”的导火线,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可见,质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那么,如何质疑呢?

1.摆正教师位置,认清教师作用

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扼杀了学生质疑的权利,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今,素质教育的推行与高考命题的趋向(阅读加大,注重能力与实践,鼓励创新),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地位。教师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中解决了,文章的学习基本上就结束了,教师目标也就基本完成了。

2.创设人人质疑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要把课堂教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学堂,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变静态为动态,使课堂民主化、平等化、和谐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针对质疑的问题,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辩论,教师适宜点拨,使问题水到渠成,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拘泥于教材、教参、教师,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创新人才。

3.注重教师巧设问题,善设疑点,妙设联想点的作用

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时,就要求教师巧设问题、疑点、联想点,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向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使学生更有所感悟,真正体现学生思维的个性,那么,教学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的教学观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