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痛点

企业信息化痛点

时间:2023-08-17 18:0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化痛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化痛点

第1篇

华为日前正式启动“走进华为――CXO沙龙”活动,向全球企业信息化建设同仁发出邀请,走进华为,分享华为自身IT建设经验,体验华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华为从一家很小的通信产品商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其中,信息化起了重要的作用,IT建设不是简单的成本中心而与华为的战略紧密结合。

华为企业业务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副总裁、前华为CIO周良军表示,华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把IT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业务的加速器。一方面为端对端的应用提供流程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业务运营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为全球化办公协同提供业界领先的IT基础设施,例如更多的使用面向未来的移动互联和云计算,增强全球的协作,提高人的效益;同时要有效保障信息资产的安全和效率。

华为的IT组织是集中管控分散资源的管控模式。IT组织最重要的一个设计的原则就是制衡,即架构的规划和控制的集中。应用开发和运维的集中是分开的,开发人员不去做运维,相互之间要制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如此,基础建设和运维也是分开的。和流程结合在一起的电子化管理、流程和质量管理也都在IT管理范围内。华为把所有的IT系统作为一个产品来管理。

华为信息化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与业务的紧密结合,华为的IT项目经理来自业务部门。IT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要给业务带来价值,保证业务有灵活快捷的手段实现业务的需求,IT要走在业务的前面。IT费用秉承谁受益谁承担,业务部门一定要认识到IT的建设是需要投入的。

本次正式启动的“走进华为――CXO沙龙”活动旨在邀请全球各行业的CIO、CEO等,以研讨沙龙的方式走进华为,实地考察华为生产环境中使用的桌面云、数据中心、生产办公信息化应用等;和华为流程与IT领域的专家座谈,研讨华为ICT建设所采用的技术,分享华为ICT运维管理经验;听取业界CXO们的建议,深入探讨企业未来ICT建设的趋势、挑战及应对策略,共同推动企业全球化及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

“华为是全球化的企业,7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华为内部流程和IT系统的建设,对于华为成长为全球500强之一的跨国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IT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支撑了华为从小到大,从本土到全球的成长壮大过程。在华为不同的发展阶段,IT建设也面临了不同的任务和挑战。我们一路走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华为流程与IT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架构。”周良军说,“我们非常愿意分享这些经验和教训,并和大家共同探讨企业IT战略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使IT建设更好地支撑业务运营和企业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也非常期待聆听各位对我们企业业务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大家共同进步。”

据悉,“走进华为――CXO沙龙”活动预计每月组织两场,每场一天的访问行程将设置:参与华为ICT建设及管理经验研讨,挖掘企业信息化管理痛点,深入探讨企业ICT建设各阶段对实际业务运营产生的价值和帮助;参观华为数据中心、桌面云样板点、协同办公样板点、企业业务展厅和生产办公园区,了解华为ICT建设历程及华为IT平台部署架构。

第2篇

企业呼唤以人为本

过去的十年,得益于用户对IT强劲的需求,中国IT产业高速增长,PC出货量和移动、互联网及宽带用户数量上均居全球首位,服务器市场全球排名第二。“中国IT投资非常大,但软件在IT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甚至低于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范明轩说。

信息化的基础是硬件,但信息化的价值是靠软件来释放的。孙建东说:“许多企业的服务器利用率只有15%~20%,大部分硬件能力闲置着。我跟很多企业的CIO讨论过,虽然他们在ERP、CRM等应用上大量投入,但最终发现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原有模式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

“在软硬件比例严重失调的市场,客户不仅在安全、风险管理、合规等方面遭遇巨大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还来自人与企业的协同。”范明轩表示。

“两个多月前,赛迪传媒发表了《走向以人为本的信息化》白皮书,引发了业内积极的响应。很高兴,微软和我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中国计算机报社执行社长兼总编辑李树表示,“我们在白皮书调研阶段启动了针对企业CIO的2011信息化建设痛点调查,在收回的1300多份有效问卷中,将近90%的CEO对信息化的满意度低于80分,大约75%的业务部门对信息化满意度低于80分;而在信息化最头疼问题选项上得分最高的是:没有发挥人的决策能力和无法利用非结构化数据,在信息化应达到的效果选项上,与人相关的得分普遍居高。”

李树接着说:“一方面是大多数企业主管和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现状不满意,另一方面,CIO又对如何通过信息化来发挥人在企业中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以应对日趋复杂而剧变的企业环境带来的挑战抱有非常高的期望。”

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印证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庆州表示,金山顶尖是以微软软件起家的,逐步成长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也于去年在深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金山顶尖成长为知识型企业得益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及技术与市场不断的创新。

以人为本成就英业达

当今,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界特别是制造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下,在完成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拓展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全球重要的IT产品制造与软件服务供应商,英业达的成长历程以及IT在其中的作用,或许会给国内产业界同仁以很好的启示。

嘉宾英业达集团软件服务事业处副总经理车德明说:“英业达最初是做OEM(代工)的,当时比的是谁能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很好的产品。逐渐地,英业达从OEM发展成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这意味着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从设计、开发、生产以及元器件供应都必须由英业达完成,人的创新与协同能力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今,我们对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从接单后立即着手研发,最终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目的地,其间,客户虽然完全不介入,但却会随时监测进度。”

“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降低成本的压力是永恒的。而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高速发展,则又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因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最短的只有3个月。”车德明表示。

据介绍,英业达软件服务事业部与微软的合作,基于微软私有云解决方案建立了企业动态的IT基础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研发云、制造云、物流云,从而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地为客户提供研发、制造、物流等服务。

历经30多年的发展,英业达在亚洲、欧洲和北美都设有工厂,年收入约为1000亿元。如果没有IT的全力支持,是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中胜出的。

以人为本应具备四种能力

微软多年来的发展不仅在于聘用聪明的员工,还在于通过IT把员工的聪明才智释放出来。

“在基于特定流程的信息化应用中,企业内部流程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员工要逐一登录所需数据所在的流程。”孙建东表示,“微软也有HR、财务、销售、市场等多种流程,但是微软所有的流程都是基于员工在公司的身份,身份决定了你在所有系统中的职、权、责。员工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来访问所有的流程,我们的流程是动态的,不必因为新的应用系统的加入而重新进行流程改造。”

范明轩用了五个正确来概括微软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理念:提供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群,触发正确的行为,将企业内部沟通与外部协作紧密结合,充分辅助人来完成业务操作并实现业务价值,进而将企业现有投资回报最大化。

根据微软及其合作伙伴的实践,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孙建东建议企业注重四种能力的建设。

一是要将基础设施动态化,也就是云计算,但提醒企业注意的是,将云概念落地,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而且还要有成熟的管理方案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二是要充分发挥员工的效率和团队的协同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包括门户、邮件系统、统一通信等在内的全面协作解决方案;三是充分利用流程产生的结构化数据的价值,这涉及到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必须支持异构数据库平台;四是注重每个员工能力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这意味着企业信息化应用必须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挥最大的潜能提供支撑。

以人为本更注重ROI

低成本运营是制造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制造业企业通过IT降低成本的途径,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外,还会格外在意IT建设的成本。

车德明表示,英业达选择IT产品真是要货比三家,不仅仅只看产品的性能,因为我们对客户是有承诺的,因此在选择IT合作伙伴时,会从永续经营上进行考查。此外,成本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在虚拟化市场上,有一家厂商很有名气,但实现虚拟化的成本比微软的方案要高出近百倍。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英业达选择了微软。

第3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客户关系;现代营销意识;客户服务理念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逐年改善,行业规模稳定增长。物流作为商品流通运输、保管、配送的核心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网络不断完善,物流企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人们消费方式也向着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积极适应这种趋势,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深化客户服务管理,推动传统物流方式向现代物流方式转变。2013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接近10%,2020年尽管受到肺炎疫情影响增幅较小,但仍然实现逆势增长。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模式逐步改进,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仓储、配送、运输等物流设施网点布局更加优化,现代化、一体化、全球化的物流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随着电商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加快融合,带动物流企业整体服务品质和能力实现跃升,物流市场营销和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传统物流企业紧跟电商发展步伐,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网络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线上营销等市场推广模式不断涌现,第三方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等专业化、集约化物流模式不断发展,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方案的能力稳步增强。我国物流总收入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10.3万亿元,2020年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业务量稳居世界前列,正在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竞争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的内涵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是指物流企业利用多种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加强市场调查分析,深化客户关系管理,突出企业的特点,宣传推广企业的物流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空间和服务领域。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和演进,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企业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日益普及,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自身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全力加以改进和完善。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和客户服务理念。很多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部分企业管理层对物流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仓储、运输等最基本环节,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没有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流程来统筹考虑市场推广、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一些企业不重视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拓展还停留在关系营销层面,往往依靠老关系、老客户来维系市场份额。部分管理层缺乏客户服务导向思维,缺乏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意识,仅仅考虑自己企业的成本、营利问题,缺乏标准化的物流服务流程。传统营销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对物流产业信息化现代化变革不敏感,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对客户需求全过程的关注不够,市场反应速度慢,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协同联动和一体化运作,企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部分物流企业对营销战略不够重视,很多企业没有清晰的市场营销战略。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各类资源配置的指引,一些物流企业对市场营销战略重视不够,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营销战略,导致市场推广和营销的定位目标不清晰,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协调,对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要素支撑不足,企业资源效应得不到有效释放。一些企业对物流市场的调研分析不够,对市场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的物流需求缺乏透彻了解,忽视客户关系管理,难以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动态,不能及时提供周到细致的产品和服务。由于营销战略定位不清晰,一些物流企业市场推广的力度、路径、机制都不够完善,企业内部营销和客户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选拔、配置、考核的标准和层级不统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高层次营销人才,加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缺项,组织运行效率不高,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等方案都难以有效落地实施。物流企业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运用信息化能力不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基本特征,一些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够,企业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能力不强,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与企业其他各类信息的共享不够,影响整体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宣传力度不够,市场推广信息化手段不足,线上营销、网络营销、视频营销、自媒体宣传等方法和途径应用还不广泛。一些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融合不够,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步伐与电商快速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物流服务方案和效率难以满足电商服务平台的要求。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不足,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客户关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或者客户数据库,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机制不健全,互动交流滞后,难以及时全面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和有关意见建议,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善、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客户关系的维护都受到一定影响。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存在短板。目前,物流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因此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物流企业对这种趋势分析不够,没有充分关注物流服务全过程,没有及时关注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物流需求,难以提供最优的服务方案。一些物流企业自身能力存在短板,专业化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不具备从本企业各个环节和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出发设计最优物流服务方案的能力,难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有些物流企业对客户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缺乏足够了解,对客户的产品特点、业务特征、个性需求等研究不深,物流的质量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有些物流企业不善于从客户思维出发考虑问题,缺乏供应链思维和系统思维,缺乏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如何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缺乏系统的策划和统筹,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能力有欠缺。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主要策略

物流企业要积极转变市场推广和营销思维,牢固树立现代物流营销理念。物流营销理念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物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思维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桎梏。物流企业要积极顺应物流产业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科技革命、电子商务发展潮流,牢固树立现代物流营销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服务标准流程,努力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要按照市场营销需要,面向物流企业服务客户全过程、全流程的策划和实施,强化过程控制,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仓储、运输、配送和相关信息服务等,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高效协同,努力为客户降低运营成本。要运用现代物流营销理念,积极推动生产、营销、物流一体化运作,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财务管理等全过程的协同联动,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要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高度,拓宽市场营销思路,创新市场推广模式,深化客户服务管理,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战略引领,制定实施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明确市场推广与客户的服务目标和路径。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决定企业各类营销资源的配置方向,对其他资源的配置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物流企业必须把营销战略放在优先地位,精心编制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明确企业服务客户的理念目标,明确企业市场推广的路径和方法。要结合企业业务定位和自身条件,深入分析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结构、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分析研判评估市场风险、市场机会和市场趋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目标要求的市场营销战略。在市场营销战略引领下,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充分运用企业各类营销资源,优化设计客户服务方案,实施产品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物流需求。要强化营销战略管控,所有相关的物流营销资源的配置必须围绕营销战略展开,加强营销战略与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投资管理等环节的有效衔接。要强化市场营销战略的执行和落实,配置资源,建立机制,防范风险,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要建设高效率高标准的营销组织机构,选好配强市场营销人员,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整套包括员工选拔、培训、考核、评价、晋升一系列措施的内控体系,确保营销组织运行高效有序。充分利用信息化现代化营销方式,加大市场推广和营销力度。物流企业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变革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营销、网络营销、视频营销等多种方式,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突出物流专业服务特色,努力提升企业知名度。要大力推动线上营销,综合运用公众号、自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服务体验功能,能够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组合,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和现场感。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及时更新完善企业相关信息,方便客户了解企业产品服务信息。积极推动企业与电商平台有机融合,以电商经营理念促进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持续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类要素资源组合,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与客户建立经常性深度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加强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水平、时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维护好客户关系,防止客户流失。物流企业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以营销信息化带动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共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从产、供、销、运等全流程入手,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构建物流客户关系数据信息平台,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物流企业加强市场推广、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基础。物流企业必须把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致力构建物流客户关系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客户数据库,通过市场调查、市场推广等信息渠道,及时汇集、存储、更新与本企业业务相关的客户信息资料,及时收集反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相关意见,及时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巩固和深化客户关系,全面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努力开辟市场空间。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和利用,采取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客户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系,稳定客户关系,深入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分析研究客户的需求偏好信息,以便更好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强对客户的分类管理,及时跟踪研究客户的营销业务信息,对客户的购买行为、成本、价格、满意度等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加强数据统计分析,为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营销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客户关系信息平台,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客户服务策略,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集中销售、服务等优势,巩固和维系老客户,不断开发新客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累积的客户关系和业务信息,及时调整完善物流业务结构和方向,加强市场推广营销,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瞄准客户服务需求,努力提供个性化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向专业、精准、特色方向发展。要立足客户服务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关注物流全过程,从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各个环节出发,设计最优的物流运输线路、仓储方案,提供最佳的服务方案,以便客户能够聚焦主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要积极创造物流需求,努力从客户的痛点、难点和重点中寻找商机,提供解决问题的物流方案,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问题,从而不断拓展市场。要立足为客户创造价值,充分考虑和研究客户的业务特点、产品特征、市场等情况,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制定不同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推动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品质化和品牌化,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关注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设计供应链物流方案,努力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同时提升客户的供应链产业链掌控能力。树立创新思维,深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物流企业服务保障体系,根据市场需要,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不同物流服务需求。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增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信任和依赖,逐步养成对相应物流服务的习惯,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7(25)

2.商务部.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2-8

3.王天宇,申学清,范大路.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4.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6年度中国商贸物流发展运行报告[R].2017

第4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7%,达到61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汽车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国内发展来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未来汽车消费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我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汽车产业,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2009年初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进一步指导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规划中提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产能整车研发水平大幅提高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

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汽车行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应用,也为相应软件和服务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汽车行业未来的信息化应围绕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的目标而开展,信息化的进一步应用要求软件厂商能够更接近的汽车生产商,了解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科技含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帮助客户提升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维护现有汽车行业的客户,同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

快速成长的市场,需要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快速提升效能

尽管汽车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市场。我国汽车厂商

无论是本土厂商还是合资厂商都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未来,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将日趋多元化,他们更加注重成本、环保,也更加注重生活方式,他们不再是汽车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还将成为汽车市场的引导者。

更加挑剔的消费者给汽车产业提出了新的问题,也给汽车厂商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关注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环境的评估,产品的研究、开发、管理、统筹调度,还是生产和物流、销售和服务,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要力求做到最好。在这个时候,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那些综合实力最强的厂商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显然,要进行如此复杂的生命周期管理,要使得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运转自如,没有一套完整和成熟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是不可想象的。

多样化的需求,要求企业整合系统应用形成弹性

为了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汽车企业更加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追踪产品信息、物料信息,快速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理念、实际成果,同时汽车厂商也面临着规模扩大、兼并重组等问题,给汽车企业的IT架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企业架构管理

基于SOA的IT架构在汽车企业内的应用为不同汽车企业业务系统的整合提供了保证。SOA理念的关键在于使

用标准的服务接口和松耦合连接,这样就为企业中服务的复用提供了可能;SOA为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化集成平台,SOA的使用是基于服务的重用,通过运用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标准来支持业务流程改进,使业务的重新整合增加了灵活性和集成性。

同时,通过信息化集成平台和服务的重用,为企业提供了协作创新的可能,不同的汽车企业,信息系统的差异往往比较大,协同运作能力低下,通过SOA建立集成的平台不仅能解决协同运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不同企业知识之间的互通,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共享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PLM软件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掌握产品从设计、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变化和发展,及时的更新产品设计理念。同时PLM软件还能搭建起协同管理的平台,在ERP、SCM等管理软件底层做好企业创新的平台。

汽车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如一个木桶,短板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其蓄水量,因此每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都不能忽视。目前汽车企业中二维、三维的CAD产品以及产品数据管理PDM等产品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同时,设计环节与生产、管理、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常常成为汽车企业面临的问题。

因此汽车企业在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时一定要注重考查信息化供应商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而且在汽车电子与汽车服务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将汽车自身的信息化和汽车行业信息化的整合起来将会提供未来的竞争力。但在这方面目前只有NEC等少数国际综合性汽车系统服务商能够做到。

创新与服务升级,IT厂商与客户共同成长

对于信息化提供商来说,为每一个客户服务的同时,积累起来的服务经验以及经验形成的产品是信息化提供商竞争力的来源。

对于汽车行业的企业,其信息化问题不可能是一个软件产品或者已有的解决方案所能解决的,更多的是要信息化厂商投入精力进行个性化分析研发才能达到需求的,因此一个好的信息化提供商绝不能沉浸在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当中,经验固然重要,不断的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跟随客户一起成长才是一个软件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

科学建设信息系统,要重视服务“选型”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无论是企业集团管控还是产品设计研发,无论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还是财务系统、客户管理,汽车企业的信息化与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在信息系统对汽车企业业务支撑作用愈发明显的同时,更精细的量化分析信息系统的绩效以更精益的提升业务绩效成为必须。赛迪顾问经过多年汽车行业的服务经验积累,提出汽车企业信息系统绩效评估模型BAOS(而向业务应用的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BAOS体系的分析,赛迪顾问发现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规划和实施等服务对汽车业信息系统的绩效影响巨大,尤其是建设执行。项目开发中的监理,项目上线前的评测都是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之一。

目前汽车企业中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开发过程中确实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或者是执行困难和工作量预估不足等问题。要保障项目投资在实施阶段不被过多侵蚀,同时又不必增加成本再聘用更多的人员来从事项目的督导,就必须事前对系统供应商在行业内的经验和服务能力作出充分的评估。 (VDI)技术作为其中一种替代方案可以整合数据中心运行的物理服务器上不同的终端计算环境(即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等)。

VDI从终端设备中撤销了计算、应用和存储功能,从而强化了信息管理策略,使IT人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这些虚拟机上存储的数据,并通过一致、及时的补丁管理以及安全/数据保护策略应用避免这些资源受到外界影响,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

关于VDI的应用、热度和市场驱动力研究的一部分,ESG对受访者进行了调查,明确了他们遭遇到的主要PC难题。

其中受访者最大的两个痛点分别为终端用户法规遵从需求的执行以及客户端访问设备中机密数据的保护。依靠更加集中化的终端用户计算模型,VDI和另外一些桌面虚拟化方法确实能为企业提供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一点在ESG的其它研究报告中详细论述过。

让人费解的是,如图3所示,尽管有一些关注安全性的企业对一定比例的笔记本电脑进行了加密,但当下没有实行笔记本电脑加密的企业数量仍然十分惊人。这说明即使这些企业继续大范围推广这种技术,笔记本电脑加密也还远没有达到全面普及的程度。

当涉及到防止机密信息外泄时,IT机构可能认为桌面虚拟化和笔记本电脑/移动设备的加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排斥的。

然而,即使笔记本电脑的加密和VDI都可成为保护终端存储数据的有效手段,IT机构也须认真分析这两种技术潜在的使用情况,并针对不同个体、部门和应用程序的特定要求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例如,目前VDI解决方案需要连接到网络,这样用户就不能进行脱机工作(如在飞机上),从而使这种技术对于那些依赖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办公的高流动性员工的吸引力不大。因此,那些经常在企业网络安全范围以外操作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的用户应首选加密技术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研究意义

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移动化;电力物资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and proposed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monitoring mechanism. This paper introduced design idea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whole process monitoring of power supply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ization and mobilit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innovativ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n materials monitoring mechanism had met the demand of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on power supply,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work,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Keywords: Supply chain; mobility; power material management

中D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电网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价值高、项目建设周期长、设备维护工作复杂,对技术和管理的专业要求严格,与传统的企业不同,企业的核心管理目标中,相比于利润最大化定位,企业更加重视安全、效益、成本要求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

电网企业的建设离不开电力物资的供应,这些物资设备从内容上包含了业务所用到的材料、设备、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工器具等;从业务领域区分包含了基建、生产、营销、项目等所需的物资。物资品种多、规格复杂、供应周期不同,在管理上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对于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强烈的需求。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报告认为:移动互联网代表了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对社会生活、企业生产和经营、个人日常工作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从电力信息化的角度而言,以此为契机,通过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是帮助电网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

1.物资监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电网企业是传统企业,也是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企业。传统指的是电网企业建设具有几十年的历史,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这个过程漫长,是技术、知识和资本的积累过程。现代企业是指电网企业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移动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不断的发展,电网企业也开始充分地学习和应用这些技术,同时,加上电网企业本身特有的电力生产、运维等业务领域的特有技术,所以,电网企业也是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企业。

电网企业的管理的覆盖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特点即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殊性表现在电网企业在不同的业务细分领域,都需要不同的设备、工具、技术及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管理目标。普遍性表现在绝大多数的电网业务都是基于相互协作、经验共享、实时沟通的基础上完成的。特别是对于电力物资全过程管理,这个特点尤其突出。电网企业体系内的组织主要包含了网、省、地、市、县级等单位;电网体系外部包含了设计、施工、监理、物流配送等单位,因此,多层级、多角色工作环境对物资全过程的配送和跟踪处理机制提出的要求是必须快速、准确、全面。所以,在监控机制和工具的设计应用上,电网物资全过程监控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物资全过程监控机制的业务要求体现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上就是要具备创新型的协同办公、移动应用、即时通信等功能,这些可以用来来辅助管理目标的实现。所有,建立基于移动应用、可视化、社交化的监控机制,是物资全过程监控研究关键环节。

2.物资全过程监控的社交化创新设计

在随着南方电网物资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实现了物资业务信息化手段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交付质量,物资管理的各项业务稳步提高。但是,在物资现场作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物资管理存在着各单位缺少协同、信息实时反馈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参加现场验收的单位来自不同的业务领域,有些问题即需要现场人员判断,也需要领导和专家协助,但往往和后台交流缺少工具方法,一线和后台存在脱节的情况。

从现代企业的沟通模式转变可以看到,以往的单线程、点对点的沟通模式已经转变为网状式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全传播、每个节点都是散播点,如图1所示。

为了使物资全过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加强物资监控管理工作中对现场作业的管控力度,尚需进行社交化设计,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物资管理业务的发展需求。

2.1 动态提示

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中,涉及到的角色、环节、处理比较多,各个岗位获得信息基本上是通过信息系统、电话、QQ、邮件、书面的文件等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必须由一个主动方发起。如果发起方忘记或者延迟,错发、误发,则会造成下一个流程或者岗位的信息延迟或者错误。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设计出“动态提示”这个元素。动态提示是指当有以下情况时候,系统会自动提示:如:关注用户有动态产生;有动态@当前用户;本人发表的动态及所有评论。如图2所示,物流中心物资储备工作的通知,可以@给相关的责任人,同时,关注物流中心的用户也可以自动接收到这个通知,并可以评论。

2.2 工作台共享

在智慧供应链物资监控全过程的设计中,也需要体现这种设计化的设计理念。在信息系统中设计出工作台共享,以社交化的理念,将单一的沟通改为在线的交流,并且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进入到物资管理的信息系统中,直接发起单据和审批,如图3所示。

2.3 流程通知

在智慧供应链的全过程管控中,物流中心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由于部门职能范围不同,物流中心与其他部门之间在沟通中存在不到位的方面。物流中心与外部供应商之间也存在这样类似的问题,如项目物资中标之后,基建部门需要及时得到这个消息,以便及时与中标厂家签订技术协议;项目线路工程变化,导致工期变化,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了解物资供应计划变动情况等,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导致传递不准和延误。通过业务系统与社交深度结合,在信息中嵌入系统链接(图片),通过身份验证后可以看到系统内容。上一流程的处理人员在完成后,可以物资管理系统中主动通知下一个流程处理人(信息系统、邮件、短信等方式),保持物资供应链的环节衔接及时、准确。这种设计也解决了人员出差在外,无法做到及时审批的问题。如图4所示。

3.物资全过程监控的移动化创新设计

传统的信息化审批,是以满足业务事项为核心的桌面信息系统,缺少物资供应全过程监控的跟踪查询功能,并且传统的桌面信息系统需要依赖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办公配套设备,在碎片化和移动化的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不够用甚至不适用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业务工作量已满负荷的情况下,目前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多方咨询物资供应进度的现状,一方面带来极大的低效率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容易导致物资及时供应受到影响。譬如中标成交通知书下达之后需求部门没有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导致没有安排好签订技术协议,影响后续的合同签订和物资的及时供应。

根据以上的业务痛点,在物资全过程监控中加入移动化的创新设计。

3.1 移动化审批

针对传统桌面系统依赖固定办公场所和办公配套设备的禁锢,设计可以将信息管理系统的待审批单据同步到移动终端,方便处理人随时随地进行审批,特别适用于审批人出差等不在办公环境的情形。在业务管理要求下,某些业务单据如果需要进行信息系统和纸质的单据双轨审批的,在纸质单据审批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扫描条码自动在信息系统上完成同步审批,如图5所示。

3.2 移动化进度查询

设计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跟监控物资需求的供应进度,包括主动查询和被动接收两种方式。主动查询:可以建立物资供应进度查询的微信服务号。被动接收:通过微信服务号进行订阅项目或者项目物资需求;如图6所示。

3.3 移动化绩效指标

智慧供应链的监控需要满足及时、准确、全面的要求,也需要将全过程的绩效指标呈现在移动端,做到可视化的查询和展现。因此,移动终端上实现对于物资供应规模、绩效指标的监控,也是方便相关领导更及时、更好地掌控物资运营管理情况重要手段。如图7所示。

4.管理效果提升

以云南电网昆明局为创新型应用的试点,通过引入社交化、移动化创新应用,在智慧供应链物资全过程管理领域,通过加强电网体系内部网、省、地、市(县)多级单位以及外部供应商、客户供应链全过程的监控和沟通协调,降低了工作复杂度,填补了信息系统和业务之间的空白,有效地促进了管理的效率,提升了企业效益,为南方电网基建现场管理的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沈亚.如何加强电力物资管理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上):25.

[2]肖建辉.电力物资集约化物流管理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3):89-92.

[3]井雅,陈亭.基于PDA的电力物资到货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37(4):1114-21.

[4]张富杰.浅析电力物资管理的过程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182-83.

[5]杨玉刚.提高电力物资管理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7):162-63.

[6]张云翔.电力企业基建移动应用平台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9):94-98.

[7]吕振辉,林燕云,李伟.电力物资现场配送及移动收货应用方案[J].经营与管理,2016(2):95-97.

[8]叶飞,阚涛,雍文涛.移动跟踪系统在电力物资配送中的应用研究[J].通信世界,2016(18):182-83.

第6篇

另一方面,随着语音等传统业务比重持续下滑,运营商对新型数据业务越来越重视,据行业预测,到2020年,视频流量在网络数据消费占比将超过95%。一个新的大视频时代正在到来。目前,国内外诸多运营商已开始积极布局,并将大视频业务作为ICT时代转型的战略机会,而提升网络速度与丰富流量应用无疑是摆在运营商面前最核心的首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联通加大了在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截至2017年1月底,中国联通4G用户总数达到1.11亿户,宽带业务用户总数达7614.6万户。其中,作为肩扛中国联通大旗的地方运营商之一,上海联通通过取消漫游费、创新产品释放用户流量需求、降低产品资费等方式,走出一条上海联通独有的提速降费创新之路。上海作为联通千兆宽带首发城市之一,在千兆宽带建设以及应用上也走在前列。

推进“沃4G+” 打造“匠心网络”

作为中国联通近年来实施聚焦战略最关键、最重要的举措,聚焦4G网络建设成为其主要的目标。而上海联通在推进“沃4G+”品牌,打造“匠心网络”方面成就斐然。

“匠心网络”最首要、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建设一张优质的网络。截至2016年底,上海联通已建成超过1.5万个站点规模的FDD网,实现了全境全覆盖,打造了性能优、用户体验好的4G网络,并在全集F超前部署了NB-IoT商用网络,率先建成了基于NFV的VoLTE网络,对新业务新技术的网络承载能力居于行业领先,客户体验显著改善。

在追求4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的同时,上海联通更是通过研究开发新技术,将4G网络的质量优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2016年的网站建设和优化,490个重点场景已有70%实现感知领先,其中,高架、高铁、CBD商圈、高校等区域领先度较高,领先率超80%;其中,高铁、高架、政府机关实现了100%的领先,真正做到了网络的优质覆盖。

数据显示,联通在京沪高铁时速350km/h下均速45Mbps;在磁悬浮时速420km/h下均速35Mbps;在上海F1赛道(300km/h)车内联通4G直播均速41Mbps,数据可谓相当完美。2015年年底,上海联通还完成了南极大陆科考站最严苛气候下的通信保障。

四大创新探索“提速降费”新路

自2015年国家提速降费指导意见以来,上海联通积极响应国家以及联通集团的号召,通过取消漫游费、创新产品释放用户流量需求、降低产品资费等方式,走出一条上海联通独有的提速降费创新之路。

创新举措一:新增用户取消漫游费。

面对提速降费的趋势和本地市场激烈的竞争动态,上海联通在2016年完成了一系列围绕取消漫游费的产品转型,打造了长市漫合一产品体系。第一步,实现了预付费主流产品全国一体化资费调整。2016年7月,上海联通推出新4G慧卡系列产品,将套餐内包含的本地资源调整为全国资源,并取消了套餐外的语音漫游费和流量漫游资费,真正实现了全国一体化资费。第二步,统一了所有在售老产品的套餐外语音资费,调整后套餐内资源、赠送资源与同档位4G慧卡系列产品保持一致。

创新举措二:推出大流量产品,普惠用户。

中国联通在年初推出冰激凌系列套餐以来,这款不限流量不限语音的套餐便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大流量用户的眼球,因为这款以流量为核心的套餐产品无束缚、无捆绑、简单易懂,解决了国内用户流量消费的核心痛点,更体现了中国联通用户需求至上的理念。

上海联通也紧跟集团步伐,自2016年以来,上海联通对预付费系列产品进行了多轮升级,推出了日租卡、随心卡等创新流量计费模式产品,通过分段式的流量使用计费方式满足更多用户的第二卡槽上网需求。2016年第四季度,在充分分析市场竞争动态及用户流量需求后,对在售主套餐产品再次进行了流量扩容,在创新、降费的举措上更进一步。

创新举措三:定制化流量应用产品创新。

2016年以来,上海联通也积极与互联网、零售等各行各业的优质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推出流量+特权的定制化专属套餐,上市以来,已经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群体的目光。此类产品有两大特点:一是用户办理门槛低,联合合作伙伴渠道资源,用户在其使用的高频APP,或经常访问的线下商店即可办理合作类的号卡类产品;二是套餐资费与内容定制,通过将通信资源与合作伙伴的各类会员特权打包整合进入套餐,联通研发出为用户提供专属特权的专属产品,特权内容包括消费、签到送流量,定向免流量,超出套餐流量优惠叠加包等一系列具有丰富流量使用场景的特权,在资费上进一步压缩,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真正做到让用户“花钱少、实惠多”。

据悉,上海联通今年将继续深耕细作,与各知名消费类企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以流量为切入点,面向用户的衣食住行,继续推出定制化流量应用产品,实现用户对流量消费的放心用、大胆用,进一步体现运营商用户需求至上、落实提速降费的理念。

创新举措四:权益化客户经营,降低流量资费。

2017年,上海联通通过权益化客户经营,降低产品资费,加大权益分发,进一步落实降费让利政策:一是针对全量用户,以流量产品为切入点,通过“订月包赠等额流量券”、“流量红包免费抢”、“19元享4.5GB月度福袋”等活动形式,降低流量单价,提升客户业务办理的获得感;二是针对视频、零低流量等分群用户,开展“新老用户在沃视频客户端内领取10G流量日包券”、“零低流量用户90GB大流量持续赠送”等活动,让其享受到提速降费政策带来的实惠;三是将流量与分群、视频、低消等全量业务有机结合,打造“畅爽星期三”客户经营品牌日,推出常态化周期性的低价或免费活动,使其成为“让利于民”的宣传窗口。

积极部署千兆试点,宽带网全面升级

上海作为中国联通15个千兆试点城市之一,积极开展固网宽带千兆业务试点,打造千兆示范区,全面部署全光网络,在网络覆盖、接入能力、网速等方面不断提升。

网络提速方面,过去两年,上海联通大力推进家庭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完成全市光纤网络改造,同时启动了一系列免费提速工作。

2015年,上海联通完成了面向全网老用户下行速率免费升速一档服务(10M以下升10M,10M以上提速一档),共惠及30万用户,用户平均速率从13.4M升至30M。

2016年,上海联通开展了50M以下免费升速至50M,50M以上免费升至100M的老用户提速关爱活动,全网用户平均速率提升至33M,50M以上速率用户达到40%。通过一系列的提速服务,使老百姓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

网络转型升级三项成效助力“双创”

上海联通按照“宽带中国”战略的部署,积极落实工信部提速降费的要求,结合上海市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行动计划,通过网络改造、技术升级、网络转型、创新业务等举措,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宽带上网体验,为“双创”的创业者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

成效一:率先完成全光网络改造。

上海联通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网络光纤化改造”专项工作要求,在南方21省市中率先完成网络光纤化改造,全面实现全光网络覆盖。商务楼宇采用FTTO方式接入,实现光纤到桌面,住宅小区采用FTTH方式接入,实现光纤到户。基础通信网络的全光网化和最后100米光纤化接入,为向用户提供超百兆的光宽带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成效二:技术升级G级宽带体验。

2017年上海联通在高品质楼宇将全面部署10G PON技术,在上海地区率先完成“万兆进楼”,为商务客户提供G级宽带的体验。

建设千兆示范小区,通过10G PON的部署,将上行带宽从1G提升至10G,使用户具备千兆接入能力,支撑IPTV等高带宽业务发展。

成效三:云化网络创新“云”服务。

在网络转型的大背景下,上海联通以“最懂云的网络”为目标,打造以DC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实现云网协同,为政企客户提供自主化、可视化、自动化、一体化的ICT融合创新业务。云化网络“超宽”、“敏捷”、“随选”、“增值”的四大网络特性将为政企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业务体验。

目前,上海联通在网络转型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为园区内的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拎包入住”的信息服务。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是商业楼宇接入方案的升级版,在为园区提供基本通信业务的基础上,提供“云”产品服务一体化,通过向园区提供诸如桌面云、云主机、统一通信等“云”产品,使园区内创业型孵化企业无需自行申请通信业务,直接拎包入驻办公,解决创业型企业起步时硬件投入过大、业务类型繁杂等问题。

千兆企业宽带引爆速度、品质、智能蝶变

上海联通积极响应国务院进一步提速降费的号召,将继续开展大规模提速活动。并基于最先进的10G PON网络,在商业楼宇里大规模部署千兆接入能力,实现万兆到楼,千兆到户,正式千兆企业光宽带系列产品,满足企业办公上网、生产运营中对于网络连接的需求。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对于企业宽带的速率、品质、智能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传统IT设施和SaaS类应用的云化演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应用和存储部署在云端,高速率的宽带服务连接起中小企业和各类应用云之间的高速通道。

除了速率翻番外,上海联通同时推出了智能宽带。客户可在线订购,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行进行临时的升降速,满足带宽临时调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