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动态分析

经济学动态分析

时间:2023-08-17 18:0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动态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动态分析

第1篇

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关键字:定量分析动态分析系统分析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被誉为“经邦济世”之学,日益成为最耀眼的显学。正如其它学科一样,经济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经济学理论来源于对现实的思索,通过对现实的理性分析指导实际经济活动。经济学努力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已逐步成为近乎自然科学严谨逻辑和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

一、经济学的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等科学手段对经济行为、经济规律进行数量化描述,以探讨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关系的方法。它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模型分析法,另一是数据分析法。前者是通过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和抽象,从而构成经济模型,并由模型的联立求解或优化运算,以分析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往往用于经济预测或测算包括生产、投资、消费、财政、金融、外资等在内的社会供需平衡状况,也可用于对经济环境的分析等等。而后者是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和统计手段,直观地表达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主要运用于具体经挤问题的有关细节或过程。

近年来,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一个共同的趋向日益突出,这就是定量方法的科学、数学化。值得庆幸的是,应信息革命之运而生的现代控制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正深入经济学领域。从70年代起,国外许多控制理论专家开始发觉经济领域对他们大有用武之地,于是纷纷转入经济研究领域,同时,许多数理经济学家和经济计量学家,也发觉他们多年来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从控制理论中找到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这样,两股潮流汇合在一起,使现代经济控制理论获得迅速发展。对于经济的活动和发展,无论是大到国家决策或产业兴衰,还是小到企业管理或工种分化,都隐含着两个基本原则:即经济效益原则和经济发展的组织原则。而在一定的经济目标下寻求最优控制,即达到最大效益问题,正好与现代控制理论相吻合,至于在一定的内部和外部的推动力下,经济活动形成某种组织格局,以利于新形势下的稳定发展。总而言之,经济学领域出现了由定性向定量,乃至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转变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研究走出传统方法的圈子,迈向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二、经济学的动态分析

经济现象进行静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在传统经济理论研究中,由于传统思维模式的粘滞性、固定性,带来经济问题研究在分析方法上的静态型。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研究在方法论上另一个突出变化就是,由静态型的传统思维模式向动态型的现代思维模式的转变,其具体表现就是动态分析方法的应用。

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是以往经济学研究中最为薄弱和最受忽视的环节。从所有制、交换和分配这三方面静态地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到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动态地探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经济理论的一大发展,从方法论角度看,也是传统研究的思维模式向现代研究的思维模式的变化。这种模式的具体变化是:从强调稳定、均衡转向对不稳定、非均衡的积极肯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观念的转变。而确立不稳定和非均衡基础上动态地求得稳定和均衡的世界观,正是研究经济机制方法论的必要前提,它必然促成传统研究思维模式向现代研究思维模式的过渡。可以说,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动态型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系统是怎样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有序,系统周密地分析经济增长、波动、停滞的原因。显然,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无法满足理论研究对其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动态型的思维方式才能具体地、深入地探究社会主义的经济系统。

三、经济学的系统分析

从方法论角度看,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化,莫过于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这种研究方法不仅综合地运用了定量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而且把社会经济领域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进行研究。它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强调了经济系统的整体性,也强调了系统中诸元素之间、元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具有全方位思维方式。

系统分析对经济研究领域的例证分析:比如,对于农副产品购销价格倒挂,国家承受大量财政补贴的负担,如何运用价格和工资的杠杆,逐步减少乃至取消财政补贴的问题,就是一个经济决策问题。有的学者就是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财政补贴、价格、工资综合平衡模型,以用于研究价格和工资调整对财政收支平衡、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平衡、信贷平衡和物价指数的定量关系,并预测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关系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动态态势。

第2篇

一、个量研究方法和总量研究方法

(一)个量研究方法

个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往往使某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的非常淋漓尽致。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无法观察到宏观经济问题对个量关系和个体经济行为的反作用。二是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通常是带有条件性的。主要是因为这种研究方法是基于某些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排除了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然而在现实中,外部经济因素却常常是经济变化的重要条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外部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容忽略。

(二)总量研究方法

总量研究方法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只见树林不见树木,从而忽略某个重要经济个体对整个经济总量的影响,因为在这研究方法的内在结构中,经济个体对整体的影响常常是不清楚的。

有些人会认为:个量研究方法和总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是完美的研究方法,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首先,个量和总量并不是可以刻意无缝对接的,它是有条件的,然而这个条件是可变的,没有规律可以遵循。所以很难找到可靠的模型或方法进行自动连接;其次,个量研究方法和总量研究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有区别的。在不同的研究前提下,强行把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就很难得出有效的结果。

二、实证和规范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实证分析方法就是研究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由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经济后果是客观事实。保持价值中立是这种方法的核心和基础原则。然而,规范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经济的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方法通常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作为依据。

(二)缺陷分析

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明这两种方法是有机融合的,各有优缺。即便如此,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这种分析方法理论性和教条主义色彩浓厚,与现实往往有着巨大的差距,造成其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极低。其次,实证研究力图用掌握的有限的经济数据和现象去证明普遍适用的经济命题,不可避免的具有概率性。这就会造成进行规范研究时,经济命题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和前提是错误的,错误的起点和前提自然很难得出正确的经济结论。最重要的是,两种分析方法可能对同一经济现象,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三、动态和静态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静态研究方法就是抽象掉了了变化过程和时间因素而静止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致力于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以及均衡状态的达到所需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所需的时间和形成均衡的过程。

动态研究方法则对经济体系的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分析。它是通过引进时间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和经济行为从前到后的变化过程。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从而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二)缺陷分析

静态分析完全抽离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静止的孤立的考察某些经济现象,忽略了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因此,我们很难把这种分析结果应用于生活,以知道我们的经济实践。

动态分析是把经济现象看成一个连续的变化的过程。然而这种分析方法复杂难求,即使可以操作,也需要大量的假设前提,而这些假设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自然这样的研究方法也得不出正确的研究结果。明显,它不仅与静态的分析方法有冲突,而且与现实不符,我们自然要对其结果存疑。

四、均衡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研究经济生活中的变量如何趋于均衡的方法。均衡分析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将经济现象分成经济部分,只对部分进行集中研究,而忽略其他部分。一般均衡侧重于通过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

(二)缺陷分析

(1)由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发生,以至于经济均衡是难以达到的。(2)均衡分析法忽视了过程与结果的联系而仅仅重视因果关系,在解释经济现象时往往忽视均衡过程与均衡结果之间的联系而仅仅重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根本无法很好地解释现实中诸多经济现象。(3)均衡分析法最大缺陷的是只是把经济系统中参与人看作是互不联系的单个人(仅研究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因而,对现实中出现的诸多现象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法描述

数据模型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进步的标志,数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经济规律,使经济具有了科学的形式。但是通过单纯的理论演绎得到的结论是很难去反映经济事实的。

(二)缺陷分析

首先,这种研究方法注重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依赖于统计事业的发展,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经济数据是无法量化的,即使可以量化,其中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却无法模型化。其次,数据和数理模型的运用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很可能依附于某种政治或经济的力量,从而造成不顾客观实际和具体的社会关系而歪曲经济事实。最重要的是,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实践经验不同,人们考虑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经验数据。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差异,滥用经济数据,滥用数理模型,随之而来必然是不切实际的研究结论。

六、结语

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的研究方法被引入经济学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是为了使人们在使用某种研究方法时,注意其却缺陷的干扰,在研究结果中剔除这些缺陷的影响。即使联合使用这些研究方法也有可能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因此,对于联合使用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慎重,以得出有效的可用的研究结论。(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英)经济学原理[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9.1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1

[3]强天雷,任保平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述评[J]经济评论2001年03期

[4]许纯祯试析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趋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微观和宏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

第3篇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动态分析 运行机制

1 静态机制与动态机制的区别

静态分析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方法,但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们开始忽略了对静态分析的强调,尤其是在与创业投资有关的研究中,人们可能难以想象“静态分析”是如何与一个“运行”机制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常识看来动态的过程,但西方经济学公认其是静态分析的绝佳范例,因为它是在假设生产要素相对于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对各种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那么,什么是动态分析呢?动态分析即是在时间作为主变量时,对事物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系及变化的分析。进一步而言,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区别就创业投资来看就是,静态分析是对创业投资发展到当前阶段最完整状态的描述,它以前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它以后会不会有变化,将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都不是静态分析所能说明的,而只能靠动态分析来解决。

根据静态与动态的分析方法,本文将对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中的静态机制与动态机制做出一个划分,以明确它们各自运行机理的区别。

2 创业投资的静态运行机制及缺陷

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被概述为,投资者受到创业投资市场利润的刺激,在选择合适的创业投资组织机构和形式后,将资金交给创业投资机构管理,创业投资机构筹集到资金后,便从收集到的投资项目中寻找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创新企业,在经过严格分析评估后,最终确定投资对象注入资金,随后根据创业企业具体情况提供各种管理和辅导,使创业企业发展增殖,当创业企业成熟时创业投资机构开始寻找合适的途径撤出资金,收回投资和收益,随后寻找下一个投资目标或进行下一个创业投资运作过程。

可以看出,上述运行过程的描述只是确定了投资者、创业投资机构、创业企业三者再创业投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它是以一个假定的当前创业投资的完整过程理想模型为对象的。这种创业投资机制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为投资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投资机构和投资方式,以及为创业投资机构如何筛选评估创业投资项目、控制风险、撤回投资,甚至创业投资企业如何获得创业资本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投资者、创业投资机构、创业企业是如何产生并越来越投身到创业投资中来,他们与国家政策法规、经济环境、技术创新等的相互影响是怎样,创业投资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等这些问题时,静态的机制研究就不能很好的解答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只能依靠创业投资的动态机制研究加以解决。

3 创业投资的动态运行机制

创业投资是人类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进行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行为会受到其参与主体、客体和外在相关因素的影响。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试分析,以找出创业投资动态变化的依据。

3.1 创业投资的主体因素

(1)创业投资者。任何资金持有者都是潜在的创业投资者,但是这些潜在的投资者最终能否成为现实的创业投资者首要的一条就是其资金是否足够充裕。只有资金足够充裕时,他们才敢进行高风险的创业投资。此外,创业投资者的形成及投资积极性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经济比较景气,文化传统鼓励人们勇于承担高风险时,创业投资者才会大量形成。当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一旦在一个国家确立,创业投资者能否顺利形成及其形成效率如何就关键取决于已有创业投资的成功水平了。

(2)创业投资家。创业投资家的原始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的成功创业企业家或创业者,一是传统的投资家。两个来源中,前者又较后者是更成功的来源。只有一个国家中出现了比较普遍的创业活动,很多人从这种创业活动中受到锻炼并脱颖而出时,这个国家才具有了创业投资家产生的较好基础。而当创业投资机制在一个国家形成后,创业投资就会自动形成创业投资家的淘汰机制。

(3)创业企业家。创业企业家的形成受到一种意识的影响,即整个社会的创业意识,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是否鼓励创业,人们是否崇尚创业,是否勇于创业。但可以想象,创业活动是否能够成为普遍现象与社会当中是否具有相当数量的成功创业典型有很大关系。创业投资机制确立以后创业企业家的产生与形成就取决于创业投资开展的成功与否和社会科技发明活动的多少了。

3.2 创业投资的客体因素

(1)创业资本。创业资本的形成有两个历史前提,一个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非常发达,使得传统资本难以在传统领域得到预期收益;另一个就是社会的制度安排允许传统资本探求新的增殖方式。创业投资机制确立后,创业资本的形成效率也与这两个条件有关。

(2)创新技术。这里的创新技术包括高新技术、营销技术和经营方式等。技术及其产生来源的广泛称呼是知识,知识的积累和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这种规律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可积累性、继承性、加速发展性。创新技术的发展对创业投资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但是总的来看创业投资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是互动的。

3.3 影响创业投资发展的外在因素

(1)政府和政策法规。政府将从创业资本来源、创业投资运行机制的顺利运行以及创业投资的退出三个方面来影响创业投资运行的全过程。但政府对创业投资的影响完全是外生的,各国政府在创业投资发展中作用的好坏与大小只是取决于政府对创业投资的认识、重视程度及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积极性。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将从国家的经济景气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发展情况三个层次来影响创业投资的发展。首先,当国家的整体经济处于发展的低谷时,创业投资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影响出现回落,当国家的整体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时,必然也会带动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其次,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将愈能促进创业投资的产生和向高的水平发展。这一点从创业投资主要在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美国达到最成熟的情况可以显而易见。最后,市场体系包括人才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等市场相对发达,为创业投资的发展营造出相对完善的市场环境时,才能实现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另外,中介机构的发展与成熟将对创业投资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文化环境。首先,文化环境会影响创业资本的形成。人们越具有投资倾向和投资传统,公众越普遍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越有利于创业投资的发展。其次,文化环境会影响创业投资的运行。当社会文化普遍认可和鼓励创业时,会产生广泛的创业基础,吸引很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创业队伍中,这样一来就会为社会培养出充足的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并产生充足的可供创业资本选择的创业投资对像。另外,科学技术本身即是文化的一种。只有当科学研究和发明得到了社会很高重视和支持的时候,科学技术才会快速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创新程度和速度对创业投资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3.4 创业投资发展的动态模型

总结以上分析,可以简单勾勒出一个创业投资发展的动态模型。

(1)创业投资的产生条件。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产中的分工越来越趋向细化和专业化,当知识(技术)从一种经济的辅助因素变成为一种主要因素时,将知识(技术)转化为财富的经济活动就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形式产生了,而且在分工专业化的条件下,这种经济活动类型趋向于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存在,这时创业投资就产生了。

(2)创业投资的产生过程。创业投资产生之前,创业投资者和技术创新者已经存在,二者在将其资金和创新财富化时,在传统投资机制条件下,都出现了交易成本过高使得总成本大于收益的状况。对于前者,过高交易成本的产生是由于投资内容越来越复杂和专业的影响而造成的;对于后者,则是因为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管理越来越专业化,使得其需要很多投入才能寻找到资金并将其与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效益。因此,二者当中就开始有开拓者开始专职于减少二者的交易成本,即帮投资者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创业投资,帮创新者寻找资金并帮其创业。由于这种开拓者的出现,投资者和创新者的成本减少,收益提高,二者也愿意拿出一部分利润给予开拓者。此时创业投资机制便诞生了。

(3)创业投资的演进与完善机制。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创业投资的三种经济主体——创业投资者、创业投资家、创业企业家开始明晰地确立起来,并为了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开始从两个方面完善投资机制,一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将新产生的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则通过各种途径制度化;二是为了在新经济运行方式中尽可能分享更多利益,避免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开始签订,并逐步完善各种交易契约。慢慢地,创业投资机制就达到了较完善的程度。创业投资的这一演进过程受两个外部因素的制约,即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整体经济越繁荣,文化氛围越鼓励创业和创业投资,创业投资的发展就越迅速。

(4)创业投资机制的退出。创业投资机制作为一种高级的经济组织形态有可能只在一种情况下被淘汰,也就是产权私有制度的废除,此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所共有,能够在社会各种经济主体之间自由流动,资本、技术、劳动力能够自由地结合,所谓的创业投资者,甚至所有的投资者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本文意义上的创业投资机制也就不存在了。

4 结语

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存在静态与动态的区别。对创业投资动态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创业投资的产生、发展、完善的机理,对解决当前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困境将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 王俊蜂.风险投资——实务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俞自由,李松涛,赵荣信.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 保罗·A·冈珀斯,乔希·勒纳.风险投资周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1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解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指导国民经济运行为目的,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的一种实证经济。在国际上,宏观经济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由恩格斯提出理论知识,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制定经济政策进而实施宏观调控,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类别及特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2)状态性分析、规律性分析和预测性分析;(3)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4)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主要包括应用性、数量性、对比性、综合性、实证性五个特点,从真务实,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课题和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按照经济活动来进行课题划分,可以划分为国民收入分配、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分析、宏观市场运行等多个课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现实背景的差异,宏观经济分析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描述我们宏观经济的变化过程、特征、以及变化规律等问题,揭示影响事物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其因果关系,并积极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决策者选择。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分析方法认为各种变量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就供给需求理论而言,均衡分析理论认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和数量条件下,这两种曲线就会达到均衡,这种理论在马歇尔将图形引入宏观经济学以后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非均衡分析方法是相对于均衡分析方法而言的,认为市场上的供求不可能相等。非均衡分析方法更加贴近生活,它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的短缺和不对称以及信息成本的提高,所以市场的供需总是会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不完全竞争将是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

(二)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缺乏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人们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在金融领域,其中数学依据主要是计量和统计,在经济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又分为5小种,分别为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以及数学模型法,在这5种分析方法中,比率分析法是所有分析方法的基础,趋势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是分析方法的延伸,数学模型法则代表了定量分析方法将来的发展方向。

(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横截面分析,是相对侧重于分析经济变量的均衡条件,而动态分析则引进了时间维度,比如较为流行的时间序列分析,相对侧重于随着时间发展经济状况的发展,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不全面的,需要两者相结合来看待,以长泰县为例,不仅仅要对长泰县现有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以及问题作出分析,还要在时间维度上来作出整体把握,充分考虑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从而制定出相对的经济改革策略。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什么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利于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化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是离不开宏观经济分析的只有把握住了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把握证券的整体变动趋势;2.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这里的证券市场泛指整个证券交易市场,从狭义角度来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体现,当然对于长泰县这个小整体而言也是这样的;3.通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趋势和价值变动方向,对投资者、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各类分析方法通常综合起来,多种分析方法共同作用,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实证分析方法也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实证分析方法为规范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提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因此在我们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的时候,要用多种分析方法来综合考虑,研究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方法以及意义。长泰县作为一个城市近郊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要秉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制定严谨的经济发展路线,带动经济的腾飞,希望本文能对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4.

[2]杨海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

第5篇

摘要:在竞争力研究中,静态分析法难以准确描述竞争力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动态性又是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需引入动态性对竞争力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经过审计的年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校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便对我国高校上市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Abstract: In the competitiveness study, static analysis can not be accurately described the dynamic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dynamic nature is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it should bring in dynamic to study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we select the annual audited data with the usage of grey incidenc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empirical analysis of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 so that it will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

关键词:高校上市公司;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动态竞争力

Key words: univers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grey incidenc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dynamic 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N9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32-03

0引言

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和活跃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略性作用。一批高校上市公司,连接着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这两个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在我国近年风险投资发展不顺利的背景下起着事实上的风险投资作用,其自身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力是企业战胜对手的根本武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基础,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自己竞争力的培养,高校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然而,高校上市公司要培养竞争力,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先识别自身的竞争地位。因为只有在识别了自身的竞争地位后,才能知道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进而探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途径。关于竞争力有许多定性研究文献,不同理论学派有不同的理解。PRAHALAD C K等人认为企业的新产品和核心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1];PORTER M从企业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角度,研究了企业如何在产业中进行定位、选取合适的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竞争力由企业自身能力决定[2]。但是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则相对较少,且时间也主要是在近年,如日本学者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不多的定量研究成果中,王建华等人在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竞争力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3];刘叶云从企业外部运行环境和内部整合能力两个方面介绍了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测度方法[4];金碚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分析对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5]。企业竞争力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虽然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很多文章只是探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初步模型而没有采用实证数据,或给出一个简单的使用例子。而一些方法在具体运用方面往往存在难以把握的困难,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会存在层次划分的科学性、指标过多,评价者难以给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存在数据收集的困难,以及由于行业的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也会不一样。目前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解决以上问题。在我国,由于二板市场建设滞后,风险投资发展相对缓慢,高校上市公司是将高校科研成果与资本市场直接相联的最重要媒介,成了事实上的风险投资业主力军。而同时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绩效的反映,企业竞争力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动态性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征。采用动态分析法评价企业竞争力更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动态分析法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如胡旺盛运用动态集对分析和动态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6];徐二明等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生产率指数)对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7];张扬等人动态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8]。显然,以动态分析法取代静态分析法,研究我国高校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对促进这些高校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研究高校上市公司的文献还比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发展高校上市公司的意义与展望,但对于高校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用数据作实证研究的则更少。本文希望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经过审计的年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方法对我国高校上市公司的动态竞争力进行了聚类分析。

1研究方法

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指标是空间静态类的聚类问题研究较多,而对时间动态类指标的情形研究较少,在现实工作中也经常要求根据指标在多个时段内的总体发展态势进行聚类分析。例如在确定的期限内,对反映各时段企业或部门管理效果的诸多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等级,这是一类多维聚类问题。处理这种动态多指标的聚类分析方法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分两次聚类,即首先截取相同时段内的指标,进行分阶段的聚类,然后再采用适当的并合技术,给出总体聚类结果;另一种是根据动态指标多时段总体变化趋势,采用一定方法作多时段、多指标的综合,进行一次性聚类。前者合并的是结果,可称为后置型聚类;后者合并的是因素,可称为前置型聚类。一般第二种方法比较容易处理,本文运用动态指标序列灰色关联分析法来探讨这种一次性聚类问题。

而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的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处理少数据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少数据不确定性也称为灰性,具有灰性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相应地,信息完全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信息缺乏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灰色关联分析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两两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方法。灰关联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统计数列几何关系的比较来分析系统中多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即认为因素变量所表示的曲线的几何形状越接近,则因素发展变化态势越接近,因而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大[9]。灰关联分析的实质就是比较若干数列所构成的曲线与理想数列所构成的曲线几何形状的贴近度,列出关联序,即评价对象的优劣次序,评价标准是灰关联度越大,评价结果越好。由于灰关联分析对数据分布类型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无特殊要求,适用于信息不完全确知的小样本系统。因此,将灰色关联分析聚类用于高校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聚类有一定的优势。

第6篇

摘要: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广东省1992-2014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广东省农业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 农业科技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技术进步对北京市农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财政扶持及金融联动对地方农民收入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江苏省农民收入变动的结构及总量分析 甘肃省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的甘肃省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的 河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动态计量 广东省22地市建筑业发展的差异性计量分析 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山西省农民收入来源与结构分析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分析 农业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陕西省农村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安徽省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江西省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 广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 辽宁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辽宁省农民收入与农村信贷关系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2-29.

[4]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 汪博兴.农业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脉冲响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0(9):71-72.

[6] 罗序斌,胡德龙.中部地区农民科技投入与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3):45-48.

[7] 汪海洋,孟全省,亓红帅,等.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72-79.

[8] 申红芳,肖洪安,郑循刚,等.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6):113-117.

[9] 陈 娟.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率审视与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10(12):112-115.

[10] 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唐・C・波特.计量经济学基础[M].费剑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 宋慧婷.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2] 毛世平,曹志伟,刘瀛|,等.中国农业科技机构科技投入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49-56.

第7篇

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危机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消除,各国政府都在寻求良策以谋求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发展中国家尤其面临这种不可回避的挑战。

与此同时,各国尤其是抵御这场危机的主流国家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也开始了崭新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反思。这种思考和反思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国民生产与收入分配。其亮点分别是:在关于“国民生产”的研究领域,开始在批判GDP崇拜;而在关于“收入分配”的研究领域,也已经在酝酿突破基尼系数的盲区。毫无疑问:这两个领域的理论思维,对于社会建设以及民生方面的政策设计意义重大。

今天的中国,正站在国际社会反危机的前沿;中国的理论思维也应该起到引领般的作用,而其价值已经不局限在向世界解释中国的特殊国情了。

基尼系数概念的适用条件决定了它自身的局限性

这里谈谈基尼系数,这原本是一个单纯的西方经济学概念。如果用基尼系数来进行中国社会生活中的贫富差距比较,很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已经很难得心应手了,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修正或补充。一般的读者都了解,运用基尼系数这一相对传统的分析工具,也能够大致判断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均衡水平;那么,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为什么又要对它进行深刻的扬弃呢?

这是因为:目前,发达国家对于收入分配的考察,已经开始从原来关注静态意义上的基尼系数转向研究对收入流动性的动态分析;而较强的收入流动性,特别是当向上的收入流动大于向下的收入流动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就会大大降低和减少。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及其系统思维,是改革开放30年后继续前进的中国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而2009年2月,访问英国――这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故乡的中国总理也这样断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断言,也赢得了英国朝野的广泛尊敬。

因此,对社会收入实际功效的判断,是理解公平正义的前提。

显然,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是东西方宏观经济治理思想的有效交融。这也使我们发现原先的基尼系数概念,在现实的工具运用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盲区。那么,盲区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新的观点是:基尼系数概念诞生80多年来,虽然是国际机构曾经普遍采用的一种度量收入差距的分析工具,但是这一工具的运用前提很明确――市场经济发展极为充分、信用制度和相关体系健全、统计指标和工具比较完善,等等。也就是说,基尼系数概念的适用条件决定了它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基尼系数作为一个衡量收入差距的“总量概念”,无法真实地反映收入差距的“结构差异”,而且忽略了大国发展的空间和区域的不平衡、阶段性差异以及各地错综复杂的异质性因素。因此,这样的基尼系数比较以及直接套用“0.省略

第8篇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融合,其以工程项目为基础,以经济为核心,以有效利用资源为根本,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研究工程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统计预测与不确定分析。工程经济学为具体工程项目提供理论基础,其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工程经济学主要有4个特点:首先,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第二,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与客观环境密不可分。第三,针对多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由此选择最佳方案。第四,工程经济学讨论的问题与“未来”关系密切。

2报价的静态分析

报价的静态分析是指企业根据长期积累的数据对初步报价进行分析,对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做出判断。(1)首先,要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在对初步报价进行结构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各项费用的结构是否合理。比如,总的直接费用和总的直接管理费用比例关系,员工的劳务费和工程项目的材料费比例关系,流动资金和其他费用比例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比例研究,为判断报价构成是否合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保证了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如果初步报价不合理,要找出具体不合理的部分,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分析,报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扣除影响因素之后,如果初步报价合理就可以实施,如果仍然不合理,就要认真分析结构不合理的原因,重新制定初步报价。(2)探讨工期与初步报价的关系。初步报价的制定要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得出人均月产值、人均年产值,站在承包商的角度,判断指标的高低情况,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3)对于不合理的报价进行微观分析。初步报价中难免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对于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正,在对初步报价进行微观分析时,要把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费用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可实施方案。总的来说,就是要提出不合理的地方,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节约成本分析。(4)分析产品价格和用料量是否合理。项目工程规模大,用料多,所以在工程项目实施前,需要对涉及到的产品价格和用料量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在分析时,要排除掉价格过高、用料较多的材料再进行分析,也可以搜集其他企业类似工程的报价资料,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最大利益。

3报价的动态分析

报价的动态分析是指对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测算报价的浮动范围。分析报价的浮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利益具有重大影响。(1)项目工程工期延误。由于工程项目属于户外作业,所以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造成工期延误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震、暴雨、雪、大风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自然原因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工期延误,人为造成工期延误的原因主要有承包商或业主的实施不当,在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有效解决,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工期延误,工期延误必然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只要承包商或者业主的实施合理,管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这些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工期延误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做报价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给施工进度带来的影响。(2)物价和工资上涨。物价受社会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变化,供多求少,物价降低,供少求多,物价上涨,由此可见,物价不是固定不变的,但物价的变化往往会控制在一个相对范围内,不会过高降低和上涨,在报价时,对物价的升降幅度进行分析,制定出大概的物价范围。而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变量,但是变动的频率往往低于物价的变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测算出企业利润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指数。(3)其他变量因素的分析。由于项目工程的规模较大,因而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受到变量因素的影响也就比较大,有些因素是投标人无法控制的,如我国政策法规的变化,还有银行的利率变化,对这些变量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工程项目利润的受影响程度,报价更加全面明了。

4报价盈亏分析

综合各种因素后,初步计算出报价,但是报价中的变量因素对基础报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部分报价做出修改,形成最终的基础报价,尽可能提供最低报价和最高报价。以备投标时使用,盈亏分析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报价盈余分析。针对项目工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进行预算,将预算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得出相应的数值,从而计算出盈余的总额。定额和效率、价格、费用、其他方面的分析是盈余的主要内容。定额和效率就是对用料量、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人工、机械效率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价格分析主要是对施工人员的工资、用料的价格、机器设备价格以及施工机械台班价格进行分析。费用分析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等费用进行分析,对各项费用施行核实,分析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潜力。其他方面分析指的是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银行贷款利息、机器设备维修、施工人员保险费的分析。针对上述几项费用,可以进行复核,找出有价格潜力的部分进行挖掘。(2)报价亏损分析。报价亏损指的是在制定初步报价时,由于不利因素考虑的不全面,导致施工过程中费用的增加,以及对将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利润亏损的问题进行预测。首先,工资是变化的,对于工资的不合理估计,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工资是报价亏损分析的一部分。第二,材料和机器设备,材料中存在质量问题,材料的质量存在着高低之分,质量低的材料对于企业的利润有一定的影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器故障,需要对机器设备进行维修,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用在企业利润中占有一定比重。第三,质量问题,工程项目施工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督,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其亏损程度是非常大的。第四,罚款,工程项目的选择不受地域条件约束,所以承包商的施工地域非常宽泛,这也就导致了承包商对于各地政策的不了解,导致工程罚款。除此之外,工作效率低、工程师、管理费等其他因素对报价也会造成亏损。

5报价风险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断变化直接作用于市场环境,所以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影响施工的事件发生,风险的大小对于承包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轻者可能导致承包商利润减少,重者可能对承包商造成亏损。只有充分的对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概率预测,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减少或者规避风险。

6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技术内生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1)03-0072-05

一、引言

很长一段时期,国际贸易理论对于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处理远落后于现实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在决定世界贸易模式的变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令人吃惊的是,很少有人把技术进步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中去(克鲁格曼,1990)。国际贸易理论对于技术因素的忽略或不恰当处理不仅导致正统理论对于贸易利益的解释偏于狭隘,即使对于正统理论本身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与误读。因此,系统梳理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角色演变的轨迹,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前提。一定意义上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恰恰是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内生化的过程。由此,笔者将系统分析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角色演变的过程,将贸易理论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

二、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技术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经济学最古老的研究领域之一,它从一开始就把贸易问题与增长问题研究相结合,从技术差异的角度回答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分析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一国财富创造的影响,这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点,也代表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起点。古典贸易理论对于贸易动因的分析可以用比较成本理论来概括,虽然众多古典经济学家对其完善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斯密和李嘉图是该理论的主要构建者。

多数古典经济学家都意识到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考察了技术变化对比较优势模式、贸易条件、贸易量变动的影响,并论及贸易对增长的影响。Bloomfield(1978)认为Torrens等人较早就注意到技术在国际间传播的事实,Mill甚至明确分析了技术变化的贸易条件效应,Longfield等人则指出了技术变化导致比较优势变化的情况,甚至技术差距理论的所有要素在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都有涉及。古典经济学家讨论了一般技术变化的不同侧面,对于贸易与增长关系的论述零散地分布在他们著作的不同角落,虽然这些不同的观点很少系统地发展起来并结合进古典贸易理论的主体,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兴趣要比一般贸易理论家认为的要高得多。

古典经济学家对于技术的理解与现代经济学有着巨大的差异,技术的内涵相对较为狭窄,一般是与劳动者的具体的技能或者机器的性能相联系,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通过劳动者技艺的改善或机器的改良促进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多数古典经济学家都注意并论及了技术在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古典贸易理论在发展进程中对于技术进步的处理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这主要发生在李嘉图和斯密之间。在斯密看来,劳动分工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动因在于劳动分工的发展(胡乃武等,1990)。分工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增加,技术进步成为内生于劳动分工的副产品。狭隘的国内市场会限制分工的发展,阻碍财富生产的增加,对外贸易会通过扩大市场促进分工的发展,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对一国比较成本和贸易模式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在斯密的贸易理论模型中,技术进步内生于分工的发展,并且成为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李嘉图在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际贸易动因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但却未对斯密的分工理论给予重视,而把产生比较优势的基础归于自然条件与外生的技术差异。虽然李嘉图也注意到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并且多次提到技术进步对于一国贸易模式变动的影响,但是技术在李嘉图模型中纯粹被视作一个外生变量对待。虽然穆勒在对李嘉图比较成本模型进行形式化表述的过程中,重新注意到对外贸易通过市场扩大效应对于深化分工进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但是穆勒之后的贸易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资源给定情况下的静态效率配置的分析(Myint,1977)。在Taussig(1927)、Haberler(1936)对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标准的教科书式阐释之后,技术因素彻底被当作比较优势理论模型中的外生变量看待,虽然国际贸易静态的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仍然能够推出自由贸易政策的结论,但是比较成本理论南此受到缺少动态分析的批评。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对于技术本身仍缺少一个严格的界定,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没有独立出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使古典贸易理论家在贸易动因的分析中,缺乏对技术的系统论述,导致技术在比较成本理论的标准化表述中,蜕变为纯粹的外生变量,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对于技术在贸易与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是经济学和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事实。

三、技术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迷失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并未严格遵循技术研究的路径向前推进,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的背景下,H-O贸易模型产生,由此开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古典发展阶段。H-O模型对国际贸易动因的分析放弃了古典贸易理论中技术差异因素的考虑,而以国家间生产方式即技术相同为基础,研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对一国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影响。新古典贸易理论学家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国家要素禀赋构成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系上,并关注自由贸易在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功能。H-O模型的4个核心理论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它在把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一般化的同时,从理论上论证了国家间以要素禀赋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会使资源的配置实现单个国家和整个世界范围的最优化,这为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H-0模型对于国际贸易利益的分析仅限于贸易的静态水平效应,而古典经济学侧重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传统在新古典理论中完全消失了,贸易可能提供的动态潜能被边际主义所忽略,这在Samuelson(1939)、Kemp(1962)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连Kemp本人也认为他们的研究忽略了贸易对于技术知识状态和积累速度的分析。在古典时期,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是经济学两个不可分割的分支,但是在新古典时期,贸易和增长成为两个彼此独立的研究领域,新古典贸易

理论忽略贸易增长效应的研究,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长时期内退出了国际贸易理论家的视野,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重新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而Baldwin(1984)通过对一些实证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得自贸易自由化的静态损益是相当小的,而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动态收益则相对要大得多,H-0模型对于贸易利益的分析仅限于国际贸易的静态水平效应则明显过于狭隘。

H-O模型集中考察要素差异作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忽略了国家间技术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考虑技术差异的影响,H-O模型中要素禀赋导致的比较优势可能会发生逆转,自由贸易所引起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也会消失。新古典贸易理论对于贸易动因和贸易影响的研究没有遵循古典贸易理论技术研究的思路向前推进,在边际主义和一般均衡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它忽略技术在解释贸易模式和贸易效应中的作用,以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作为研究国际贸易的动因,贸易利益的研究彻底蜕变到资源配置水平效应的分析,贸易通过技术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也由此中断,经济增长似乎成为资源最优配置后不言而喻的结果,但实质上这是把经济增长问题排除在贸易理论研究的范畴之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H-O模型对于贸易模式的分析忽略技术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因素在贸易理论研究中的迷失,这代表着从早期李嘉图传统的倒退(Jones,1970)。

四、技术在贸易理论发展中的回归

要素禀赋理论在诞生后的30多年内主导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成为解释国际贸易模式的基础性理论,但是不断涌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使贸易理论家逐渐意识到H-O模型的局限。20世纪中期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诞生及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深入使贸易理论家无法对经济增长的事实视而不见,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开始引起学者的兴趣,技术重新回归至贸易理论模型研究当中,外生的技术进步在决定和影响贸易模型及其变动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二战后,国际贸易中新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发达国家之间制造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技术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传递异常迅速,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拉美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经济的独立,摆脱旧的分工贸易体系的束缚,质疑自由贸易的利益分配模式,试行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战略,这使贸易理论家必须正视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H-O模型对此解释乏力,因此,技术因素重新回归至贸易理论家的研究视野,作为重要变量以加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

20世纪中期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中开始复兴,这使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关注经济增长问题,贸易理论家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日增。但是受当时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要素禀赋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影响,Johnson(1955)、Bhagwati(1958)都只是单向地考察了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及对贸易国的福利影响,而没有研究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以及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于外生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开创性研究虽然使贸易理论开始关注技术因素对贸易模式和效应变动的影响,但这也仅限于外生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变动的考察,着眼于对贸易国外生经济增长的比较静态福利分析(John-son,1958),却不能对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做出解释,也无法直接用技术的变动对现实的国际贸易模式做出合理的说明。随着国际市场上新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技术的革新变化显然比技术差异更加重要,构成了除要素禀赋之外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这诱使贸易理论家开始从单纯的技术变化探究国际贸易的动因和贸易模式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Posner(1961)和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创新和技术国际传播的角度解释了新产品贸易的产生以及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并对要素禀赋相似发达国家间贸易作出了有力的理论说明。新产品在从开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过程中,各环节投入的性质各不相同,其相对重要性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各个国家在特定投入环节上的相对优势差异显著,因此在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各国的贸易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把技术创新、技术传播引入到贸易理论研究的视域,实现了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分析,并为技术在贸易理论中的内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Pos-ner和Vernon充分意识到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生性,却把技术进步的原因归于外生的国家间市场特征的差异,因而没有把技术进步内生到贸易理论中来,但将技术引进贸易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克鲁格曼,1990)。

技术进入贸易模型表明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关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现实,虽然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处理依然缺少有效的分析框架,而被视作一种外生现象,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也还未得到充分研究,但对技术进步的关注至少标志着贸易理论的发展在朝着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技术在新贸易理论中的内生化

技术和技术进步对于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影响虽然自斯密以来就开始进入贸易理论家的视野,但却迟迟没有被结合到正统的贸易理论模型当中,主要由理论和技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从理论发展来看。以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排除了技术进步分析的可能,因为完全竞争的企业同质分析,意味着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在所有企业间迅速无成本扩散,成为所有企业共享的公共物品,而现实的企业创新要通过市场垄断弥补前期技术开发的投资成本,这会产生动态规模经济,导致不完全竞争,因此传统贸易理论框架内技术变动与一般均衡的静态配置效应分析无法兼容。从技术上看,在Dixit-Stiglitz(1977)垄断竞争模型(以下用D-S模型)提出之前,贸易理论领域缺少一个处理递增收益和产品差异的有效分析工具,虽然张伯伦依赖于语言文字说明和几何推理的垄断竞争模型提供了一些原则性框架,但未对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入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技术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内生化的突破性进展是建立在D-S模型和Krug-man等人(1980)新贸易理论基础之上的。

20世纪70年代,Krugman等人新贸易理论的兴起,开始突破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研究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影响,这为技术进步引起的报酬递增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内生技术进步成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这使贸易理论与现实经济分析的结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家间动态贸易模式及福利变动的分析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础。Krugman等人的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规模经济之上的,没有研究动态规模经济

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因此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也主要体现为静态贸易利益,没有考察国际贸易的动态经济增长效应。Krugman(1979)较早意识到新贸易理论的这一不足,因此开始尝试把技术引进到贸易理论模型中研究动态规模经济的贸易效应,以此作为对新贸易理论的重要补充。

Krugman利用新贸易理论的技术,在产品周期理论和技术差距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于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以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扩展,贸易理论首次以形式化的方式把技术引入到贸易模型当中,但是在这两个扩展的模型中,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都是外生的,这虽然可以考察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贸易效应,但是无法对它们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新增长理论对内生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关注对克鲁格曼产生了重要启示,使其认识到把内生技术创新引入到新贸易理论模型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其构建了一个把技术和贸易的分析与新贸易理论相联系的简单内生技术创新模型(克鲁格曼,1990)。在这个模型中,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相似国家间即使不存在静态规模经济,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动态递增收益和技术外部性,也会使开放经济获得高于封闭情况下的经济增长,这在贸易理论中首次把贸易通过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联系。

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拓展了国际贸易研究的领域,推动了贸易理论的快速发展,内生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在发展中的融合成为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Grossman et al,199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开始超越静态贸易利益的解释范畴,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技术是贸易和增长相联系的重要纽带,是解释动态贸易模式发展的理论切入点,技术进步内生化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新贸易理论研究开放条件下增长问题的一个重要支点。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创新理论在把贸易和经济增长相联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内生化分析,逐渐发展成为新贸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生创新理论把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和技术扩散(模仿)视作理性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活动的结果,技术发达国家以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为目的,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技术落后国家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先发国家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模仿,两种类型国家分别获得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内生技术能力的差别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国家间贸易模式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过程中将发生动态的变化。内生创新理论对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的内生分析,为后发国家通过研发补贴等政策提升本国技术进步速度提供了很强的理论支持。

进入21世纪,贸易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不仅使行业的生产率在贸易模型中实现了内生,而且为企业角度研究创新、增长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变动提供了一个微观理论基础,成为研究众多现实国际经济现象的重要框架,使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Melitz(2003)生产率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揭开了企业层面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序曲,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Melitz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行业内不同生产率企业间资源配置效应的影响,整个行业的生产率内生于个体企业的出口经济活动。贸易开放度的增加或贸易成本的下降会使产业内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同时,产业内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增加,即使单个企业生产率不变,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增长效应也会带来整体经济的福利增加。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强包容性的微观基础框架,使得行业的平均生产率在贸易模型中实现了内生,为企业异质性条件下贸易品种类、产品创新、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分析模型。

第10篇

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外生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新主流(Helpman and Krugman,1985;Grossman and Helpman,1989,1990),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Helpman and Krugman,1985)。他们发展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实际上,克鲁格曼更早时候(Krugman,1980)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沿着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思路,梯伯特(James R.Tybout,1993)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increasing internal returns to 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他认为具有递增性内部规模收益的模型在三方面优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一是该模型建立了一个从专业化中获取收益的新基础,即使贸易伙伴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和要素比例这种专业化也存在。第二,该模型认为具有大的国内市场的厂商在世界市场中有竞争优势。第三,该模型有助于理解贸易、生产率和增长之间可能的联系。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规模经济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解释。多勒尔(Dollar and Wolff,1993)等提醒我们,用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体现了很高的专业化程度。但是,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可以部分解释这种专业化,但不是全部。在大多数产业中,一些不同的公司共同贡献了一个国家的出口成绩,并且每个公司又有很多工厂,因此公司或工厂的规模经济不能解释全部的国家专业化。他认为技术差异是对发达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合理解释(Dollar,1993)。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许多出口品之所以被看做是高技术产品,是因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中研发所占的比例很高,以及员工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很大比例。但是,多勒尔也认为,尽管技术差异能很好地解释比较优势,但这种解释只是针对短期有效,对长期比较优势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任何一门专有技术最终会变成国际性的公共产品。那么,什么才能成为高技术产业长期比较优势的源泉呢?多勒尔认为是在现有基础上产生新技术和训练补充性技术劳动力的制度。

对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研究思路,有的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了质疑(Hummels and Levinsohn,1993)。质疑从赫尔普曼(Helpman,1987)的论文《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入手。赫尔普曼在该文中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产业内贸易模型,用以说明国家规模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该文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指出了,当每一种产品仅仅在一国内生产时,国家的规模是世界GDP构成的惟一决定因素。并且赫尔普曼在OECD的资料基础上分析并得出,当国家的规模越来越相似时,贸易群体之间的贸易量也不断增加。该文中模型的假设是:每一种产品只在一国生产;所有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所有国家的偏好一致。对此,哈迈斯和莱文森认为这一假设过于苛刻,该模型不适用于每年的每对贸易国。他们认为,距离会增加差别化产品贸易的摩擦成本。距离相近的国家从事产业内贸易是因为喜好多样化。远距离国家中的消费者愿意消费国外的多样化产品,但高运输成本将限制这种贸易。此外像边界贸易、季节性贸易、贸易限制以及语言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内贸易。而且他们还进一步用OECD和非 OECD(14个国家)的资料作对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例在OECD国家为25.3%,而在非OECD国家仅为0.5%。他们认为这一实证结果也说明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而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充分,可能有别的更重要的因素。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Grossman and Helpman,1989,1990)。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他们发展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他们的模型中,公司引进新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的和产业之间的,前者受制于R&D支出,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融资,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动态分析尽管是建立在许多原有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如克鲁格曼(Kmgman,1979a)与狄克西特和诺曼(DixitandNorman,1980),但同先前的文献相比较又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推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而且就动态分析而言,他们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早些时候对具有产品创新的贸易的动态研究。这些研究(Kru~nan,1979b;Dollar,1986等)对贸易均衡(当产品由北方最初开发后来被南方模仿)的稳态性质提供了有用的洞见,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R&D的激励和R&D活动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杨小凯和博兰(Yangand Borland,1991)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

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关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被置于一个将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之中。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了斯密和扬格(Anyn Young)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专业化带来的收益流的贴现值低于由专业化引起交易成本增加所导致的现期效用的损失,因此专业化水平将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应当强调的是,他们的框架不同于标准的新古典框架,后者对比较优势的分析主要基于规模经济,而他们的框架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并且严格区分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从而发扬了斯密关于分工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核心思想。

此外,格罗斯曼和麦吉,(Grossman and Maggi,2000)还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对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如果杰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势。

第11篇

论文摘要:概述了定性法、比例法、成本收益法及需求函数法等经典国际储备决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者围绕这些理论研究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因分析方法、选取因素及制度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应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动态地、综合地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问题。

论文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比例法成本一收益法储备需求函数法

一、经典外汇储备规模决定理论

20世纪6o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卡包尔提出的描述法,特里芬等提出的比例法,海勒和阿格沃尔提出的成本一收益法,货币主义提出的货币需求决定法及弗伦克尔等提出的外汇储备需求函数法。这些经典的储备规模决定理论为研究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1.描述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卡包尔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外汇储备规模的描述分析法,认为影响一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有六个方面:一是储备资产质量;二是各国经济政策的合作态度;三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力;四是政府采取调节措施的谨慎态度;五是一国所依赖的国际清偿力来源及稳定程度;六是国际收支动向及其经济状况。这一方法的缺点是难以建立较为精确的量化模型,只是简单地定性分析外汇储备规模。

2.比例法。比例分析法是根据外汇储备与某些经济变量的比例关系来计算适度储备规模。常用的比例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储备/进口比率,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提出,把满足进口贸易需要作为衡量外汇储备的标准,该比率的适度值是在20%~40%之间。从时间来看,最低外汇储备应能支持至少三个月的进口需求量,标准值是能满足3~6个月的进口需要。二是储备/短期外债比率,反映了一国的快速偿债能力,国际警戒线为100%,如果低于这一标准会打击投资者信心,引起资本外逃,导致金融危机。如果外汇储备超过短期外债余额的5倍,则会因大量资源闲置而带来经济损失。三是储备/外债余额比率,反映了外汇储备对全部外债的清偿力,警戒线为30%,一般以30%~50%为宜。四是储备/广义货币比率,由约翰逊等(1958)提出,他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顺差表示本国货币需求过度,逆差表示国内货币供给过多,一般该比率以25%为适度。五是储备/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法,反应一国经济规模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比例分析法的优点是初步建立了衡量外汇储备的量化指标,但指标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多种因素。

3.成本一收益法。这一理论应用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认为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即达到最佳储备规模,以海勒和阿格沃尔的研究为代表。海勒(1966)认为,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即一国调节国际收支时付出的调整成本,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是将这些储备资产换成其他资产时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即是持有储备的边际调整成本和边际机会成本相等的点。在海勒模型的基础上,阿格沃尔(1971)建立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储备需求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要既能在固定的汇率上融通国际收支逆差,又能使该国持有储备的收益与成本相等,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外汇储备。在他的模型中成本和收益都用产量表示,即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指用储备购买进口必需的投入后能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国内产品,持有收益指一国出现收支逆差时由于持有储备而避免的不必要的调节所节省的国内产出。成本一收益法对于机会成本的计算很难精确量化,很难进行具体的操作,而且这一方法仅考虑了预防性及交易性付汇需求,未考虑偿债性及平抑外汇市场波动的储备需求,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4.货币需求决定法。该理论由货币主义学派布朗和约翰逊等经济学家提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国内货币供给超过需求时会引起多余货币外流,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会引起国际储备的减少,因此,外汇储备需求主要由国内货币增减决定。

5.储备需求函数法。储备函数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构建储备需求模型,而构建模型的方法也是逐渐完善的,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均衡研究到非均衡研究。弗伦德斯较早地用多元回归法详细分析了出口收益率的不稳定性、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收益率及变动率、政府改变汇率的意愿及收入水平等十大因素对储备/进口比例的决定作用,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中国家的储备需求函数,但这一模型在实证检验时未能取得理想结果。英国学者弗伦克尔(1974)建立了储备需求的双对数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一国的外汇储备需求由进口倾向、国际收支的波动及进口额决定。这两位学者的模型都以静态分析为主,未能反应储备需求和相关因素的长期动态关系。为弥补这一不足,埃尤哈(1976)采用滞后调整模式建立了发展中国家的动态储备需求函数,主要选取的变量为经济体的开放度、外汇存款的利率、出El创汇的变动率和预期的出口收入。2o世纪7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采用非均衡方法来研究外汇储备需求问题,即事先并不假定外汇储备的实际持有量等于需求量(许承明,2001)。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弗伦克尔和艾德沃兹(1983)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利用非均衡模型研究外汇储备规模,弗伦克尔用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外汇储备的需求函数以及外汇储备实际持有量向需求量调整的速度问题;艾德沃兹研究了一国货币市场非均衡对外汇储备需求及其动态调整的影响。储备需求函数法不再拘泥于影响外汇储备的单项因素,对各类因素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也做出了更为准确的描述,并且引入了动态分析过程。这一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克服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且当变量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时会出现伪回归,容易形成错误判断。2o世纪90年代,格兰杰和恩格(1987)提出的协整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长期均衡的有效方法,此后,西方学者开始用这一方法重新构建外汇储备的动态需求模型。

二、我国学者对适度储备规模的研究

1、我国~1-9-储备规模的描述分析。王国林(2003)参考了IMF判断储备不足的五大标准,用描述法研究了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状况,这五个标准为:国内利率的高低;对国际交易的限制;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汇率的稳定性;新增储备的主要来源。王国林认为,考虑到通胀因素,我国当前的实际利率并不算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深化,对外交易的限制不断放松,外汇市场相对稳定,外债在1999年出现净流出,而外汇储备则稳定增长,因此,新增储备不可能主要靠信用安排的外债,我国也从未把累积储备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所以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

2.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比例分析。王元龙(2oo3)、陈德胜(2005)对我国的储备/进口比率、储备/短期外债比率、储备/外债余额比率进行了研究,从计算结果看,这三个比率在2o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处于适度区间内,中期以后开始猛增,2OOO年已远高于上限,此后,除了储备/短期外债比率在2002年降至5.4倍,已接近安全区间外,其他两个指标仍有增大趋势。陈德胜(2OO5)认为如果以25%作为储备/广义货币(M2)比率的安全警戒线,我国1985—2004年的比率基本在警戒线以下,但在2OO4年已达23.8%,大有突破警戒线的趋势。储备/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适度值也没有统一的标准,(2004)认为外债总额占GDP的比例在8%以下是安全的,而外汇储备应保持在当年外债余额的2o%一30%,这样推算外汇储备占GDP的比例上限为2.4%;胡智(2006)认为适度的比例区间为2.4%~4%,我国的外汇储备在1994年以后远超过了按这一标准计算出的适度储备区间。比例法分析的研究结论说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适度规模。

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根据阿格沃尔模型,吴丽华(1997)计算出,我国1996年外汇储备的理论值应为670亿美元,而当年实际外汇储备为1050亿美元。(2004)计算得出,2OO2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应为492.04亿美元,而实际值为2864.0r7亿美元,实际值和适度值有很大差距,其中可能的原因是阿格沃尔模型主要反映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所需的交易性和预防性外汇储备需求,未考虑其他需求,因此用该模型计算出的外汇储备适度值偏低。高丰(2OO3)运用引入偿债需求后的阿格沃尔模型计算了我国从1990—2OO2年适度外汇储备值,结论是:在1996年前,我国外汇储备实际值低于理论值;1997年后则高于理论值,且差距逐渐增加;到2OO2年高出理论值1137.212亿美元。苏红(2004)对阿格沃尔模型进行了更为全面的修正,除了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偿债需求等基本需求外,还引入了进口依存度、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国内外实际利差、对外融资能力、财政赤字率、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等因素,计算得出我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小于实际规模,且差值逐年增大。如果考虑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及加入wro等因素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外汇储备的制度性需求后,我国2OO2年的外汇储备实际值仍高于理论值,但差值有所减少。直接运用阿格沃尔模型计算出的我国外汇储备理论值远低于实际值,但在我国学者引入其他因素对模型进行修正后,外汇储备的实际规模仍高于理论规模,因此,根据成本一收益法的计算结论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偏高。

4.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货币需求分析。根据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主要由国民收入、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因素所决定,因此我国学者的研究思路是先结合上述变量建立货币需求方程,再将估计出的货币需求量值带人外汇储备需求模型中,通过回归分析确定模型中各变量的数量关系,若货币需求变量解释显著则说明货币因素会对外汇储备规模产生影响。许承明(2001)和刘振彪(2004)分别用误差纠正方程和协整系统方程估计出货币需求量,代人外汇储备的需求方程中,都得出了和货币主义观点相一致的结论:即从短期动态看,中国的国际储备需求会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对外汇储备的数量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货币的过度供给将使外汇储备向下调整;过度需求将使外汇储备向上调整。

5.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需求函数分析。在经典外汇储备函数的基础上,我国学者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外汇储备及相关变量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显著因素,围绕这些因素构建了外汇储备的静态及动态需求模型。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描述了我国外汇储备实际规模和适度规模的偏差及这种偏差的调整过程。

三、基本结论

1.分析框架和方法的差异。2o世纪6o年代的定性分析法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没有量化估计,只是一种定性判断;比例法仅把经济规模、贸易规模、外债规模及货币需求等单一因素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的标准。这两种早期理论都没有采用均衡的分析方法。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储备决定理论开始引入均衡的概念,认为影响储备的各类因素达到均衡时所确定的规模才是适度规模,但对均衡的理解出现分歧。成本一收益法认为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即达均衡,而储备函数法则认为当储备的供给等于需求时才会达到均衡状态。由于国际储备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所以确定储备适度规模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其需求。以后的学者顺着这一脉络继续进行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寻找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并准确描述其影响方向和程度。早期的储备需求理论暗含的基本假设是外汇储备的持有量等于需求量,这样实际得到的是外汇储备持有量函数,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外汇储备需求,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需求函数。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学者突破了这一假设,认为适度储备规模的实现需要经过~个动态调整过程,结合动态调整方程和持有量函数,他们运用非均衡的方法确定了外汇储备的需求方程。协整理论产生后,决定外汇储备规模的各种因素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又在协整系统方程和误差纠正方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可见,不同的分析框架方法所确定的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存在着很大差异。

2.影响因素的差异。不同的理论所确定的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时代外汇储备的功能差异所决定的。在特里芬时代,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形式,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并不大,所以特里芬认为满足出口贸易需要是外汇储备的重要功能。海勒和阿格沃尔则强调了外汇储备的调节。储备需求函数法虽综合考虑了外汇储备的多种功能,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别,各国学者在构建模型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外汇储备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功能差异决定了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也大相径庭。

第12篇

关键词:有限理性 逆向物流 进化博弈均衡

逆向物流定义及发展概况

(一)逆向物流定义

逆向物流最早在1992年由美国学者stock提出,发展至今已有20年历史,对逆向物流定义也未有统一定论。

目前较为认可的定义来自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其规定逆向物流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且经济的从消费点到起点的流动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一言以蔽之,逆向物流反向于传统供应链,致力于各节点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和报废材料处置(魏杰、李军,2005)。

(二)世界逆向物流发展概况

在逆向物流作为一项系统理论研究以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注重逆向物流的发展,并付诸法律保障。

最先见诸立法的是美国,1966年颁布《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明文规定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汽车生产商在销售完成后,如果发现产品存在设计或制造方面的缺陷并可能带来安全问题时,需要召回并负责免费维修。在这之后几十年,美国缺陷召回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范围也扩大至涉及消费者各方面的产品,包括食品、药品、玩具、化妆品等。这一制度也被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争相效仿。

德国也是较早注重逆向物流的国家。1991 年德国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明令要求生产商及分销商回收包装废弃物。欧盟也明确要求包装物95%必须能够回收利用,并做出时间节点的令行。

日本在逆向物流方面立法较晚,但垃圾分类处理却已很早付诸实践,并于2001年4 月颁布《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与《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要求国民控制垃圾数量,并实现资源再利用(高莉,2006)。

(三)我国逆向物流发展概况

我国的逆向物流起步较晚,尚处于管理无序和企业自发的初始状态。

相关立法方面,我国已颁布《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也在立法进程中。电子信息行业,我国在2003出台了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要求电子产品制造商对废旧品进行回收再处理,但未见企业严格执行。

市场管理方面,目前逆向物流实际上沦为旧货市场,如在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活动之前和结束后至今,废旧家电回收主体主要为三轮游击队,由其转手卖到二手市场,废弃物则辗转到一些手工拆解作坊。总体而言,西方国家发展成熟的生产商负责回收模式都尚不成熟,毋庸提联盟契约组织负责回收模式与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回收模式。

博弈推理

完全理性假设前提下,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两个群体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时,是以双方绝对理性、资料充分完备、决策行动准确迅速等为完美性假设前提的博弈(张维迎,2000)。现实中,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间信息是不对称的,二者间的博弈也是在复制动态状态下展开的。

首先,企业决定是否选择逆向物流,对供应链各节点可能出现的退货情况、消费终端废旧物品的回收情况等信息是不完全了解的,企业也不确定消费终端对退货与回收渠道受阻的决策。同样,消费终端是否选择购买该产品,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也是在有限理性状态下做出的。

其次,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需要反复博弈,并在博弈过程不断演进,逐步向理想策略靠近。一开始生产商及分销商只注重正向物流,忽视逆向物流或存在逆向物流却流于形式,这一决策结果一旦导致消费者忠诚度降低,企业形象和信誉受损,必然导致更多的消费者货币选票转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部分生产商及分销商开始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更多关注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同时在选择商品时对逆向物流进行考量的消费者比例也相应不断变化

最后,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不断博弈,双方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并通过不断试错,寻求理想策略,这一过程就叫复制动态,最终达到稳定的或较为持久的均衡,即为稳定均衡。

稳定均衡在受到干扰后仍能回复到均衡状态,有限理性进化博弈造成这一均衡状态的,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策略,称之为进化稳定策略(谢识予,2001)。

博弈模型

一般而言,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策略不是同时确定的,该博弈为非对称两人博弈。下文运用两人非对称博弈复制动态机制求解这两个群体进化稳定策略(胡运权、郭耀煌,1998)。

假设如下: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有两类,选择逆向物流和不选择逆向物流,其策略为“选择逆向物流”与“不选择逆向物流”;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选择逆向物流带来的经济收益记为b1 (包括物料回收再利用、顾客消费者增多等),选择逆向物流要增加的成本记为c1(包括物流成本、处置成本以及配套设施成本等),不选择逆向物流导致顾客减少损失经济效益记为-b2;终端消费者的策略为“坚持购买”与“放弃购买”;终端消费者转而购买有逆向物流其它同类产品增加的成本是c2,带来的效益增加为b3,终端消费者坚持购买增加的成本与效益为0。

根据假设条件,得到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其中,b1是产销商选择逆向物流增加效益,c1是产销商选择逆向物流增加成本,-b2是产销商不选择逆向物流损失效益,b3是消费者购买同类配备逆向物流商品增加效益,c2是消费者购买同类配备逆向物流商品增加成本。

模型求解

假设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一开始采用“选择”逆向物流比例为x,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比例的变化率取决于选择逆向物流增加收益以及成本,即前者是否大于后者及其幅度。

同时,假设终端消费者群体中采用“坚持”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比例为y,则选择“放弃”转而购买其它配备逆向物流的同类产品比例为1-y。

由博弈矩阵,选择逆向物流的产销商期望效用为:

不选择逆向物流的产销商期望效用为:

则产销商群体平均效用(谢识予,2001)为:

同理,采用“坚持”和“放弃”的两类消费者的期望效用与消费群体的平均效用计算如下:

分别对两个群体复制动态分析,产销商群体中注重逆向物流比例x动态方程:

得到:

同样,可得消费者群体中“坚持”比例y复制动态方程:

博弈分析

(一) 产销商复制动态分析

1.当b1+b2=c1时,对所有x都有:=0,即对所有产销商比例x都是稳定状态。实际意义是,当产销商选择逆向物流带来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且净收益(b1-c1)等于不采取逆向物流损失的收益(-b2)时,产销商选取逆向物流的比例是随机的。

2.当b1+b2≠c1时,复制动态方程有两点x =0与x=1符合要求。实际意义是,无论消费者如何选择,在本模型的假设前提下,将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第一,当产销商选择逆向物流带来的净收益(b1-c1)小于不采取逆向物流损失的收益(-b2)时,其他产销商群体就会通过进化博弈,相继放弃选择逆向物流策略,最终所有产销商都不采用逆向物流。第二,当产销商选择逆向物流带来的净收益(b1-c1)大于不采取逆向物流损失的收益(-b2)时,其他产销商群体就会通过进化博弈,相继选择逆向物流策略,最终所有产销商都采用逆向物流。

(二)消费者复制动态分析

1.当时,对所有y都有:=0,即对所有消费者比例y都是稳定状态。实际意义是,当消费群体有比例不管产销商是否有逆向物流坚持购买其产品时,产销商采取逆向物流的比例是随机的。

2.当时,同样复制动态方程有两点y =0与y=1符合要求。实际意义是,当y=0时,=0,即初始时刻,消费群体没有逆向物流意识,均不考虑产销商的逆向物流,采用“坚持购买” 策略;当y>0,>0,也即随着部分消费者逆向物流意识觉醒,开始采用“放弃”策略,转而购买其它有逆向物流服务的同类产品,采用“放弃”策略的消费者逐渐增加,直至y=1,达到稳定状态。

结论

本文从有限理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产品生产商及分销商与终端消费者间的进化博弈,并通过建立逆向物流选择进化博弈模型,分别对产销商与消费者进行复制动态分析,得到逆向物流选择的均衡状态。

总的

来说,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产销商而言,最终均衡策略都取决于收益与成本的权衡。当然,随着消费者逆向物流意识的觉醒,同时伴随当前人们网络购物的兴起,日益增多的退货、换货、保修以及报废回收,逆向物流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并反过来推动更多的企业将逆向物流作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增加顾客满意度,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参考文献:

1.stock j r. reverse logistics[r].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ak brook.ⅱ, 1992

2.魏杰,李军.生产商延伸责任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

3.高莉.国内外逆向物流发展现状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1(1)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