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

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

时间:2023-08-17 18:0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

第1篇

一、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

高中生物在整个高中教育中,被很多老师和学生视为一门副科,因此不受重视。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是每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也是必修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现行的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首先,生物课文学素养最早是被国外的科学家提出来的,但由于生物学科在高中不受重视,所以,生物学科素养的教学在中国的进程相当缓慢。并且在生物学科领域改革不够深入,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建构以及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并且,由于在高中很多教师的观念里,只有语数外是主修的科目,也是最重要的科目,而生物作为辅修的科目,却被广大师生所忽视,导致高中生偏科现象严重,同时,高中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迫地接受科目的选择,导致学生的兴趣渐渐的消退。不H如此,生物课上,很多老师只注重生物知识的讲解与灌输,而忽视了做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缺乏,渐渐地失去了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除此之外,虽然新课改是很多高中生物老师意识到了在课堂上跟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结果导致课堂毫无秩序一片混乱,并且教师讲的内容还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更不懂得如何在帮学生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真谛。

二、对高中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的方法途径

1.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要想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更好的渗透科学素养就需要学生亲自去实验去探究,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更好地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好的创新,进而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科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种子的呼吸”这节课的内容时,在学生通过课堂的讲解,对种子的呼吸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一个有关种子呼吸的实验。然后让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去操作。但是,为了帮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引导学生如何科学地完成实验的每一个探究步骤。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悦但又不是科学性的实验氛围,这样学生没有了束缚感,思维就会变得更加的活跃,胆子也会变得更大。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大胆的设疑,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大胆的提出来,然后对于种子呼吸的这种现象敢于做出自己的猜想,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去大胆而巧妙地设计实验的每一个流程,并且教师要做好引导,力求让学生开放思维,将实验的内容及过程创新化是每一实验步骤都具有科学性。接着,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好观察,并将所观察的现象,以及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感想记录在自己的实验册上,根据实验报告上的内容仔细地填写,然后学生根据自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的过程,大胆地去分析种子呼吸这种现象。同时,学生要充分地结合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科学的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最终根据实验的过程以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作出结论。就是这样一个实验过程,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自己独立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观察探索的欲望及能力。

2.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其实,面对现行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要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并努力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对高中生物老师来说,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又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但是,高中生物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课程,所以,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更好更快更轻松地掌握更多的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为学生创设科学的环境,开辟更多的平台,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生物这门学科。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究生物物种以及现象,养成正确的评判观和是非观,使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科学文化素养切实得到提升与锻炼。不仅如此,要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探究分析每一种生物现象的本质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所潜在的一些现象,然后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究发现这一现象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这节课时,首先要先让学生理解遗传的概念,根据书本上的内容探寻生物遗传的规律,然后在探寻的过程中仔细去观察,发现问题,然后结合遗传的规律进行大胆的设疑,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这一现象,然后通过亲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去得出自己的结论。

3.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充分得到应用

高中生物课本中所揭示的的很多现象理论都是来源于生活。甚至,世界上的每一个生物物种包括我们人类的生老病死,都是和生物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很好地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就需要将课本中的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应用,让学生更加明白生物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47-01

启发式教学方式融合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手段。它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它建立起民主和谐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的热情,并在一旁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启发性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课题。

1.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1自主性原则,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时常会出现教师单独唱独角戏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加大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比重。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调动他们主观的能动性,逐渐的让学生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在复习课时,对基因变化这部分的知识,就可以应用构建概念图链型方式来进行复习。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一条主线,从而在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同时,将他们的知识点相互连接并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

1.2独立思考原则,不经过思考的知识,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个人的能力。所以在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生物学中各种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思维能力。

1.3情感性原则,在启发式教学中十分的强调互动式教学形式。为了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树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理念,构建出活跃、生动生物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大胆的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达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不要因为他们一些错误的想法而否定他们,而应尽可能发现他的亮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建立课堂自信,使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顺利的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1.4举一反三原则,生物学科同我们日常的生活、实验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生物知识的拓展,将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同日常生活实践或实验课堂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如:给予学生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洋葱等材料和器具,让学生设计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实验。这种题型所要考查的是,学生以相应实验能力为基础,如何科学的设计实验的步骤,这类题型将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在进行这类题型的专题复习时,更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积极的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2.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性。生物这门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十分强调实验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进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的发挥生物实验这种教学手段的作用,使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启迪他们的思维科学性及缜密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们在进行"内环境稳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演示:用干净试管两支,分别把蒸馏水和血浆加入进去,然后用pH试纸对两个试管中所装的蒸馏水和血浆进行pH值的检测,检测后在两支试管当中分别加入数量相同的盐酸或是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以后再进行pH检测。最后让学生对分析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们掌握关于"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2.2科学合理地利用生物学理论体系。现代生物学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现在建立了大量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生物学理论体系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显著的效果。例如: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都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3应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单薄变为丰富。例如,在讲解《分子与细胞》中细胞间的通讯这个知识点时,学生对细胞间三种联系方式理解不了,我采用日常生活中三个形象的比喻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把"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比喻为"面对面交流",把"通过信息分子传递"比喻为"打电话",把"通过通道传递"比喻为"写信交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喻""类比"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也从中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比喻""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也同样的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现已经被我国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所接受。但是,就目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状况来看,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还要我们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去进一步的探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启建.生物新课程高三总复习的教学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

[2]奚伟红.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提高高三生物复习实效性的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03)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

从高中生的情感特点、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与教学特点来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实践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从以下四点分析:

一、学科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良好的习惯及理解力,并在探究与认识生命世界的过程中,又能激发学习动机,使之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跟上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

二、情感方面

高中生对未来充满理想,思维活跃,比较理智,自尊心强烈,意志的坚强性与行为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处事比较果断,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有较高甚至是过高情感期待与需要,这就决定了情感教育是高中生身体、心理、学习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必要内容。高中阶段的情感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中生的情感特点出发,其情感教育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的培养,还应关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审美以及情感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等多个方面,以促进高级社会情感深刻而持久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方面

生物学科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教师应注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要能使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有的学习能力相适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学内容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生物进化、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健康等知识,都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科的情感。而且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能直接反映人类在生物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情感。书本上几乎每个版块中,都有反映科学实践活动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示、课外阅读等,尤其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内容,均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大都反映了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也展示了科学探究过程,体现了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知识探究执着的情感。

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三步策略:“一造”“二利用”“三课外”

1.“一造”

“一造”即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里,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谐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真诚的关怀和帮助每一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第一,教师要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发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第二,教师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只有了解他们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了解在讲课与科学实验中的认知规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加以应用,激发其活跃的思维,使之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能感染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着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要启动学生真情,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

2.“二利用”

“二利用”即是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资源。学科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我们生物教师能挖掘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进行学科兴趣与情感教育,就能促使有兴趣的学生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众所周知,生物课本与课外读物中,有很多科学发展史、中国生物学成就展示,这些知识展现了科学家勇于实践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对科学探究的热爱,这些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统的人文方法,忠于史实,重视人物的主观心境和动机,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相关情感教育,还能从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思维品质、观念,理解科学模式,产生热爱科学、热爱探究的情感。

3.“三课外”

“三课外”即是生物课堂外的教学。生物教学除了在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多种实践手段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如可以通过制作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课外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此外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客观地认识自然与社会。通过小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使他们学会与人沟通。可见,由于生物教学的多样化,以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能力是难以实现教育的全方位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总结经验,增强责任感,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的教育的哲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肖芙.情感教育的体验与引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化 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水平日益更新,生物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生物技术的使用,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实际影响,在高中教学中,生物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受到学生欢迎,大部分学生意识不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不具备学习生物主动性和自主性,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生物学科的发展收到了严重阻碍。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论证

1.生物学科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进行服务

传统生物技术大多是以酿造技术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并且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通常会借助相应的生物技术来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生活需要借助科学技术作为其发展的有效动力,而生物学科的发展更是这样。现代先进的生物技术将基因工程作为其核心标志,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都能看见它的身影①。

生物技术是来自生活中的切实需求,而其又为生活进行服务的。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医药行业中生物技术应用的范围最广,其效果也特别显著。因此,生物学科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是保证高中生物教学能够具有生活化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教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有轻松、愉快、宽泛等特点,能够有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一种真正能够让学生进行“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学生善于发现、认真研究以及亲身感受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质量②。

二、生活化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1.从生活角度上引入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但是这些知识点相应较为乏味并且枯燥。如果教师生物学科知识理论进行紧密结合以后,再进行知识的导入,就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始教学:“假如有一天你在森林里迷路了,周围并没有人在居住,而你只带了一些玉米和一只鸭子,同学们可进行思考一下,怎样的出发才能获得所需的能量,进而走出去。”这一事例与生活紧密相关,进而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

2.将生活引进课堂中去

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生活就是课堂,因此将生活化引入到课堂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课堂中所有问题的提出都要在生活中寻找例子。例如,在讲解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的内容时,就以在生活化中进行讲课,为什么洗衣服的时候使用温水浸泡效果会比较好?或者是为什么人在发烧时会感到没有胃口等?然后教师再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这是由于温度会对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

3.将课堂引入到生活中去

高中生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生物学科的实践和检验。进行生物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因此,生物课堂不光是要包含课堂,还要对其进行有效拓展,而这一拓展范围就是生活。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和观察,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高中生物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社会进行的服务,去解决和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③。

三、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进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不仅能够充分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还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进而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轻松、宽泛、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使教师成为生物教学的引导者。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其次,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来源生活、回归生活的自然规律,而且还有效增加了生物理论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生物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

最后,将生活化模式运用到高中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教学的实际情况,即:教学态度生活化、教学语言生活化。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成为真正的朋友和家人④。

结论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符合现阶段生物学科的切实需求,也是生活的真实需要,更是新课程改革的表现形式。然而,对于生活化的研究和探讨,还有一定不足和不成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进而有效推动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注释】

① 周逸红.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以“蛋白质”的教学为例[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2):32-32.

② 李其华. 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作用[J]. 教育界,2014(29):142-142.

③ 李洪亮.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 南北桥,2014(5):52-52.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

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国家全面进行新课程的改革,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推动社会发展需要有重要意义,实现对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切实落实好对高中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下文首先分析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阐述加强高中生物创新教学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来更好的实现高中生物创新教学,达到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一、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下,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新的思想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来指导生物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重视生物实验活动的开展,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重视对学生生物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高中生物创新教学重要意义

(一)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的生物课堂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整个课堂形成以老师为中心的局面,分数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强化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生物人才。

在现代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科作为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将在很大程度上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思维方式,生物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有自己独特的对生物体和环境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包含了化学和物理的思考方法,重视对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生物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今后进入社会的适应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进步。强化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全面改革教学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中生物创新教学

(一)树立新的高中生物教学观念和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是开展好高中生物创新教学的前提,在传统的思想下形成了以知识和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观念,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老师单方向灌输知识,老师和家长过于追求分数的高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高中生物的创新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能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科,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探讨意识的培养。

(二)改革教学方式,推进高中生物创新教学的发展。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在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到生物教学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模拟将生物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生动的动画展示出来,降低教学难度,比如在进行细胞分裂过程的演示,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之间的结构分析,都可以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现出来,强化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细化,组织安排学生讨论思考,满足自身的好奇和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生物实验的教学。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理论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生物实验活动的开展,陶冶学生的生物情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开展丰富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举行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安排一些校外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将生物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强化所学知识。积极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从生物实验中验证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生物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总结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全面认识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满足新时代对生物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陆振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物教学[J];江苏教育;1980年10期

第6篇

1运用提问法启发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调节课堂气氛,检查和加强教学效果,就必须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法。提问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对话,使学生巩固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对相关知识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果蔬采后生理学》这门课程除了强调理论性之外,特别注重运用性,需要许多互动环节来帮助教学。提问可以是多种形式,直接提出或是反问的方式提出。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提问法互动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课认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和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过程中反馈的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和教学相长。

2运用讨论法启发

讨论式启发是教师给定一个讨论主题,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集体的组织形式,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是学的主体,应在讨论中反思、学习。例如:果蔬(像西红柿、哈密瓜等)采摘以后还有生命吗?是否还存在生理活动?如果存在会有哪些生理活动呢?在讨论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寻求答案。上课后,分组讨论,并选出一名学生准备上台讲解,讲完后同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做有针对性的讲解,重点阐述如何正确理解采后果蔬的生理活动?这样,通过学生自学、多次讨论和教师的综合意见。在具体的课堂中,把搜集到的信息,通过老师提问的方式,对所讨论内容进行系统学习,由传统的“教师课堂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学生课堂讲,老师提问”的方式,这样可以促进互动性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呈现。至于探索式教学[2],具体来讲,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优先设计出一些生物科学研究任务,充分利用一些具体的实验工具参与这些研究任务,根据目标要求,提出一些推论或者猜想,进行试验操作,并最终撰写实验报告,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在未来高中生物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上,应该是主流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高考这个指挥棒,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对生物科学的重视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倾斜,因此,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教师应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采用探究式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创新能力,敢问敢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科研素养。

3多媒体技术参与具体教学,促进教学内容趣味化和丰富化以及促进科研教学环节的有效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一些较为成熟的科学技术,已经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有了很好的运用,例如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是未来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一种趋势。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具体的生物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一些晦涩难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生物课程教学内容更具生动化和形象化,通过影像资料对一成不变的高中生物教案进行革新[3],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兴趣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接收,增强学生的课堂认同感。但是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高中生物教学教师的作用,因此,在辅助教学的程度上,应该合理把握,避免本末倒置情况的发生。高中生物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革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参差不齐,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参与和辅助的具体落实,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等力量的积极参与。另外,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大部分参与教学或者完全参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生物实验环节的有效进行,通过实验模拟,实验操作步骤的一些观摩,可以带给学生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较为直观的印象,促进后续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4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未来发展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现存的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另一方面,可以落实具体的生物教学改革内容,增强生物科学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感,转变高中生物教学理念思想,促进试验化和实践化生物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每个具体的环节中都能得到体现。另外,随着高考方案改革的最终确定,高考将不存在分科的问题,为此,高中生物教学的未来发展也随之有新的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也必将势在必行,因此,还原高中生物教学的本原作用,恰当调整高中教学方向,从生物科学发展的高度去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未来发展模式的规划,才能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创造意识,培养高中生创新精神,实实在在培养出生物科学能力突出的专业性人才,促进整个科学体系的全面发展。针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存问题,提出高中生物教学的未来发展模式探索的可能性,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的高中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和探索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是高考改革的初衷,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体现。

作者:唐凤仙单春会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第7篇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到新课程的大军中,新课程的实施,给高中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集高考与实用于一体的生物课程,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改变,这就为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上好高中生物课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一个十几年教学经验,同时经历过新课程高考的高中生物教师,就怎样才能上好高中生物课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切身体会。

一、高中生物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物学科观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在对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可与国际生物学教学接轨。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弄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物学科观念。我们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的成长,进而满足高考的需要。更重要的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是一门与我们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学好生物课程,不但可以对我们自己的身体结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使我们更加健康长寿,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进步观念。只有高中生物教师有正确的生物学科观念,我们才能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也建立起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生物学科观。

二、高中生物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多么重要。一位好的高中生物教师的课能让学生兴致高涨,课后则可以让学生铭记一生,而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某些单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教师的学识见解、能力素养、性格情操、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高低,才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所在。高中生物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慈爱、积极乐观,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来源于对事业的热情和忠诚,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具备渊博知识的高中生物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能很好的处理、协调师生关系,创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带新奇、快乐又具有挑战性的知识殿堂。这样的高中生物教师,才能给学生性格带来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并让他们获益终身。

三、高中生物教师要努力建立公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这已是无庸置疑的了。因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对象,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不同素质、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人;其次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选择接受与不接受的权利。新课程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关系,教师要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高中生物教师要努力建立公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

四、高中生物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呢?我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思想水平。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2、要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力求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课本上有的活动大胆进行取舍,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自行设计一些简单而自认为好用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提出问题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长期严格检查学生的学习常规执行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做好预习等课前准备、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遵守纪律不缺勤、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意义,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五、高中生物教师要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开实验课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点较多,且结合着实验和实证操作,这对高中生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对我们从事生物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极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高中阶段,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普遍注重语文、化学和英语三大主科的教学和学习,对于生物这样的“副科”并没有足够多的重视和认识,长此以往,造成了生物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充当着绝对的主角,硬性的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强加给学生,学生的调动很不够,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课堂接收程度,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配备合理的师资力量,专业的生物教师少,一些学校绞尽脑汁,不愿意接纳生物专业教师,并且部分教师提供的知识并没有完全与社会接轨,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总是把非专业的“老”、“弱”教师安排去上生物课。

2.教科书结构和样式呆板、单调无法引人入胜。

目前实施课改之后,我们对教科书的选择虽然灵活了许多,但是和国外的相关科目教科书相比,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是以罗列知识点为主要目的,版式设计和插图等方面还是不够生动,适应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口味的内容不多。由于学生对于教材没兴趣,上面知识繁杂,太难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的东西,过了一会又忘记了,对于课本上知识的理解非常的肤浅,而且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欠缺,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物课课时少,实验操作时间尤其缺乏。

目前高中的生物教学,一般是每周两课时,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很多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容易造成知识消化不够,更没有时间去安排很多的生动有趣的生物试验。高中生本身有过多的负担,对于生物课程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他们每天只有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更能体现成绩得语文、化学和英语等学科上,这样很难提起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会造成恶性的循环,对于高中生物的发展很不利。

二、创新生物教学方法的途径

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和内容都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实施教育改革,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使之得到深化。具体来说,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确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学生是生物课程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了解生物世界中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生物科学与周围事物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2.让生物教学更加密切的联系生活。

生物学科作为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自始至终给学生的感觉是“书本感”十足,理论感十足,是冷冰冰的理科科目。课堂教学效果的完美理想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自我感觉中学到有意义的知识,那么针对高中生物,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尽可能地完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轻松有趣的课堂讲解下学习生物,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脱下生物“书本感”十足的外衣,使生物充分和现实生活结合,使得生物成为一门实实在在的,有亲和力的高中科目。

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每节生物课的中心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实际中,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是实际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学科,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倍感亲切。同时这种结合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更有兴趣,也增强了生物教学的效果。

3.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

生物作为理科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使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真正魅力。就高中生物来说,其实验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察型实验和判定型实验。观察型实验较为简单,实验者可借助显微镜等生物实验工具,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等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型实验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叶绿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至于所谓的“判定型实验”,即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分析,来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就是我们所说的“判定型实验”。如: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种所谓的“判定型实验”的目的是解决“是不是或是什么”的问题,这类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巩固了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基于以卜的实验重要性,任课教师必须特别注意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

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是建立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基础教育的主旨。

为了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话题,学生课下根据教师的话题,通过找资料看书等方式自己试着解决,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昨天的话题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讨论问题。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督促学生自己进行课后的预习工作.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高中理科科目,有着自己的学科特色,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实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为了避免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陌生感和“书本感”,生物教师在课常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使生物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生物课堂教学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再次,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要充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索的理性科学精神。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生物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2] 张庆林.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9篇

中学生校园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和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作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 生物学科社团发展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生物学科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且与生活联系密切,在高中校园发展生物学科性社团,借力社团活动,对改变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善教育教学生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生物学科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将生物学科从书本、课堂延伸至教室之外,甚至是校园之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展社团活动,从而融合知识、技能、情感,形成高中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

2.1 实验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课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课程的规划及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实验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开展实验内容。教师可具体开展下列两类活动:① 教材实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非常多,如:有机物的鉴定、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观察等,② 创新实验:以教材实验为基础,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甚至提出新的课题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交流。例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生长素对桂花枝条扦插的影响,探究低温处理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重复教材实验既让学生巩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的创新实验,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直到撰写科技小论文。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理解了科学概念,锻炼了实践能力,更是形成了科学态度,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获得了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2.2 调查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生命现象,用生物学知识认知生命、解释生命,从而热爱生命。调查类活动可以包括下列两种类型: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如校园植物的认知、分类与分布,校园周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的比较等;②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如城市河流的污染调查,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等。

调查类活动的趣味性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在观察有趣的生命现象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在较好的理解了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物质与能量的平衡,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在生命系统中人是主体又是客体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和生命观念,以及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如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

2.3 实践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体现了生命科学的价值。教师可开展如下一些活动:① 标本制作: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并给他们介绍标本制作的技术,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动植物标本,如植物叶片标本、蝴蝶标本、昆虫标本,还可以制作鸟类标本等。② 模型制作: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本质具体化,可在社团的学生中开展模型制作比赛,如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制作、DNA分子模型的制作等;③ 种植养殖:组织社团学生建立校园生物园,如种植花卉、蔬菜、果树,培养蘑菇,养殖小白鼠、观赏鱼和家鸽等,制作生态缸和小型的生态系统,还可以探索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的嫁接技术和鱼类的繁育技术等。

一个生物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独立、熟练的动手能力。在这些实践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和生物体亲密接触,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生命现象,发现生命规律,热爱生命个体,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

2.4 科普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应自然科学的本质。科学最终又要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开展一些科学普及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开展以下两类活动:① 科普宣传:利用节假日,面向学校师生,或深入到校园周边的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如城市水污染调查的图片,艾滋病、乙肝、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图片,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有效预防等知识宣传;② 科技创作:借助学校的科技节及市级科技活动等平台,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学相关的作品创作,如制作水污染处理的浮床,无土栽培蔬菜的简易装置,家庭生活污水的多级利用装置等。

在这些科普活动中,学生成了科学的传播者,唤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爱护我们的身体和保护生存的环境。另外,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动手参与制作,既锻炼了科学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素养,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在深化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园学生社团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团发展必然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学术化的道路。因此,建立生物学科性社团可行且有必要,生物社团必将开辟生物学科教学的新模式。科学地开展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W能力的生物学研究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6(5):20-22.

[2] 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9-10.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部将普通高中招生的规模和政策进行了调整,扩招方式减少了对新生入学的标准,进而影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于传统教学模式中,高中生物仍然被冠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对于老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直接埋没了学生的潜能和应用的水平。对于学生原本的水平上,实施因材施教,帮助学习稍好的学生更一步的发展和挖掘,同时也帮助学习相对落后一点的学生理解生物内容,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研究启发式教学,目的是解决如何提高全部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启发式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于“填鸭式”传统教学中,生物课程教学时常出现老师占绝对主角位置,与学生之间毫无互动性,学生同时也习惯性的全部接收老师的授课内容,而该习惯性的接收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内容,更别提理解其中的顺利要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容易厌倦该课程或者该老师的教学,厌学情绪的产生将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所以于教学当中需将主动权教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预习课程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自我解读,然后帮助学生指导思路。例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符合启发式原则,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点拼接并记忆。

2.独立性原则

教师于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索。因为学生不经过知识的思考和挖掘,就不会发生生物反应,转化为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完成。故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生物的教学时,老师需提升自我专业知识技能,能有效的提出更多知识点问题,促进学生自我发现答案,同时也提出疑问,然后再进行独立性的思考。最后完结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生物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逆向思维原则

高中生物学科源于生活的本质属性,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于日常教学课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的举一反三,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启发性教学的原则之一,逆向思维原则关系着日常学习的理论和生活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就为了为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来,同时举例生活中的案例,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知识点。例如:为促使学生自主制定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适当分给学生洋葱和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等材料,方便后面的实验顺利进行。该方法能帮助学生以适当实验能力为根基,运用科学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将课本内容与实验中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于日常的记忆和考试前的复习,该启发式教学模式能为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发扬自身举一反三的逆向思维。

二、实施方法

1.通过实践,启迪学生自主性

生物学科的本质为探索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其内容针对实验的操作性非常关键。因此在实施高中生物启发式教育时,应充分发扬生物学科的实践性,促使学生于实验进行中能体会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实践,能启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缜密心思才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和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导“内环境稳态”知识点时进行实验验证:(1)选用两支干净试管,将血浆与蒸馏水分别放于试管当中。(2)采取pH试纸分别对血浆与蒸馏水实施pH值的检查,经检查后于两试管中置入相等密度和容量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3)最后均匀摇晃后进行pH检查。实验结果得到后,向学生发出疑问,让学生与“内环境稳态”联系在一起,自主解决其中的缘由。

2.增加课堂乐趣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启发式教学的课程教学方式相对开放自由,其摒弃了常规教学的沉闷、呆板和无趣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改变,增加一些课堂的乐趣,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否友好,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于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生物知识点的多变化处理,使用适当、生动、灵活和活泼的教学语言,营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和认真的态度。

3.使用多媒体教学

生物学科的部分内容其实属于相对枯燥乏味的,并且某些知识点的含义和概念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倘若仅仅单靠教师的口述,学生十分难以领会其中的知识点。所以针对高中生物教学,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使用现代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彩色动画语音形式的教学方法,能解除学生日常的厌倦情绪,激发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更好的发挥自我。例如:针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知识点的教授时,将知识点“传导”的过程制作成动画的形式,融入某些相关的知识点指导学生理解内容,促使学生能更加明白和领会其中的要理,把抽象知识简单化,方便记忆。

随着社会的普遍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能大量的被教师和学生认可,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玉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

[2]杜玉霞.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分析[J].现代阅读,2012,(9).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文教育;模式构建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在生物学科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为此,高中生物课程身为当代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在发挥生物课程学科性、科学性的同时,更应该善于发挥这门学科的人文性。笔者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物人文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构建生物学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1、提高高中生珍惜与关爱生命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中生离家出走、群殴以及自杀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反映了高中生对生命的意识是淡漠的,同时还折射了相关教师对生命意识教育的不重视。众所周知,生物科目就是发现生命现象以及研究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在高中的生物科目教学当中,教师要全面科学的运用生物学科知识,然后再联系教师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与体验,引导高中生更好地研究、探索生命的奥秘,使高中生能够建立起科学、全面的生命意识,以最终达到生命意义教育的目的。比如:高中生物教师可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章知识,向高中生传授相关的生命起源论[1]。

2、引导高中生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高中生在智力、经历、爱好以及气质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一定会在对待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的、不一样的看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全面尊重高中生的个别差异,同时更应该引导高中生正确看待自身的存在价值。并且教师也要根据生物的学科内容让高中生知道个性差异存在的本质因素。例如,在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进行教学的时侯,应该让高中生了解人类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何每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不一样的。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构建生物学人文精神培养模式

具备良好的审美观有益于生物学的学习与认知。生物学所研究的各种对象为自然界中的生命体,这些生命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在生物学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学中自然美、创造美、艺术美。为此,笔者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画卷。这些画卷中的生命体个个千姿百态,如诗如画,让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其中。比如,在传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个教学单元时,笔者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生命体,并运用计算机模拟生命体的声音,让学生感受这些生命体的多种美感[2]。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构建生物学人文价值培养模式

在高中生物这门课程中,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此,教师可以借助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运用辩证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比如,教材中“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等这些内容均体现了世界物质观。“生物细胞之增殖、分化与衰老等基本规律均体现世界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自然界生物在机体内会进行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存在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物之遗传与变异的规律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物遗传定律之发现与完善,就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体现认识起源于具体实践之科学观。

四、培养学生的逆商,构建生物学能力培养模式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 简称AQ),它是指人处于逆境时采取的应对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人深处逆境如果摆脱逆境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以及智能整合等多种能力。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智商(IQ)与情商(EQ)就是我们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逆商(AQ)就是决定我们人类成功的关键因素。逆商(AQ)需要我们人类后天习得,培养学生的逆商(AQ)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如今,社会竞争的剧烈程度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生物学成绩,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要积极因对素质教育,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生物信息与生物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抗挫折的能力。生物科学史饱含着生物学家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奋斗足迹。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深入挖掘生物学家发现生物知识与发展生物知识之艰辛历程,以培养学生的勇于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抗挫能力。教学证明,通过上述类似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奥妙之探索道路是非常艰难与曲折的,假如教师学会通过生物科学史来教育、引导与启发学生,则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深刻理解攀登生物科学高峰之路并不平坦到处充满荆棘与坎坷,也有益于较好地培养学生如何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与决心。

五、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构建生物学专业文化培养模式

生态意识是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它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来探究生物跟生物间以及生物跟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规范我们人类的日常行为,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让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当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很大的便利之时,却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让人们生活在气候逐渐变暖、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土地流失、生态严重失衡的恶劣环境中。为此,高中生物学教师可以在传授生态学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教材实际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忧患意识与保护意识,从而激发出学生爱自然、爱环境、爱家园的责任感以及生态伦理方面的意识。

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构建生物学科学精神培养模式

生命科学活动其实是一个探索生物未知世界、探究生物知识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利用世界的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幸福指数与力量。可以说,生物学探究活动也属于一种崇高的人文事业。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生物科学活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生物学的探索与研究离不开生物实验。生物实验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物规律、实践生物规律。生物实验的开设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可大力培养学生这种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科学精神。比如,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探究性的生物实验内容,给予学生展示自我、发挥自己潜能的良好平台以及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规律的精神与勇气。值得一提的是,探究性实验比较灵活,采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3]。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教育。应该千方百计拓宽高中生物人文教育的模式,并灵活运用,让人文教育贯穿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高中生物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与生物实验,努力挖掘出生物学所蕴含的各种人文底蕴,并将其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托·亨·赫胥黎. 单中惠等译. 科学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0.

第12篇

从高中生的情感特点与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与教学特点来看,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都是可行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1生物学科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良好的习惯及理解力,并且在探究与认识生命世界的过程中,又能激发学习动机,使之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通过不断学习,跟上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

1.2高中生自身特点

高中生对未来充满理想,思维活跃,比较理智,自尊心强烈,意志的坚强性与行为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处事比较果断,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有较高甚至是过高的情感期待与需要,这决定了情感教育是高中生身体、心理、学习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的必要内容。高中阶段的情感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从高中生情感特点出发,其情感教育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的培养,还应关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审美以及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等多个方面,以促进高级社会情感深刻而持久的发展。

1.3生物教学内容

生物学科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触鸟的反哺而学习感恩,感触蚁群组织而学习团结,感触牛马的耐劳而学习坚韧,也可以在领略生物世界的美妙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如果教学活动中融入师生的生活素材还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真善美感受与体验。教学内容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生物进化、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健康等知识,都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科的情感。而且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直接反映了人类在生物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情感。书本上几乎每个版块中,都有反映科学实践活动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示、课外读等,尤其是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内容,均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大都反映了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也展示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知识探究的执着情感,同时很多事例也包含着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破坏的反思,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直接的情感教育资源。

2高中生物情感教学的策略探讨

2.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相信他讲的道理,喜欢听他的课。有价值的问题是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要不能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有的学习能力相适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如生物复习课,单靠教师的讲评,很多时候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并产生厌烦情绪,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不但能激活思维,展现个性,还能拓展知识领域。如高三总复习开始,即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所学每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形成体系,同时提倡用图、表等表现出来,并要求一组学生评价其他组的成果,与老师的归纳结果进行比较等,最后完善自己的总结。这种复习策略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增强生物学知识同时,情感交流也得以较好的实施。

2.2提高教师素质

第一,教师要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发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掌握的教材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第二,教师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只有了解他们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了解在讲课与科学实验中认知规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加以应用,激发其活跃的思维,使之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能感染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着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要启动学生的真情,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

2.3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资源

重视学科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我们生物教师能挖掘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进行学科兴趣与情感教育,就能促使有兴趣的学生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众所周知,生物课本与课外读物中,有很多科学发展史、中国生物学成就展示,这些知识展现了科学家勇于实践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对科学探究的热爱,这些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统的人文方法,忠于史实,重视人物的主观心境和动机,不仅对学生进行相关情感教育,还能从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思维品质、观念,理解科学模式,产生热爱科学、热爱探究的情感。如关于生物进化、生理与健康等常识,能体现对生命的关爱,使学生珍爱生命。而进行生物环境污染与遗传病调查,则可培养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只要善于利用,大多数教材资源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2.4实施多元评价

生物学科在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多种实践手段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如组织野外考察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调查中学生视力,培养保护眼睛意识;还可通过制作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课外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另外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客观地认识自然与社会。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可见,由于生物教学的多样化,以单一考试评价学生能力是难以实现其教育的全方位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才能达成教育目标。教师评价:教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水平是否提高,教师的评价应该多激励,少批评或不批评,立足于班级,既要将学生放在一个班级中做横向对比,同时与其本人的过去作纵向对比,找出优点加以表扬。学生自评:学生要自我反省,看自己的情感品质是否进步,存在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结果评价: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学生的情感状况,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过程评价:教师既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关注情感的形成过程,摸清情感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