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弹性的定义

经济学弹性的定义

时间:2023-08-17 18:04:54

经济学弹性的定义

第1篇

关键词:强广义虚拟经济;弱广义虚拟经济;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4-0046-07

一、引言

目前的广义虚拟经济分类方法主要有两个。一种方法是从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将广义虚拟经济分为纯粹满足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和既满足生理需求、也满足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由于广义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分类方式突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另一种分类方法是从产业角度进行划分,例如金融产业、文化产业和各种服务产业等等。特别的,金融业又被称为狭义虚拟经济。从产业角度进行分类的优点有两个,一是有利于对广义虚拟经济的核算,二是于有利于将研究集中到极具广义虚拟经济特征的产业领域。但是由于产业分类方法受到经济核算方法的制约,很难做到全面和准确。目前的统计部门的产业分类方法并不是按照广义虚拟经济的概念进行的,在金融、文化和服务产业中也存在实体经济的成分,而在实体经济中也存在有广义虚拟经济的成分。例如企业对产品进行的工业设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满足心理需求的,但工业设计的价值通常会随产品划分到制造业的某个部门,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虚拟产业部门。也就是说,由于广义虚拟经济包括了“既满足生理需求、也满足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从而明确区分实体经济部门和广义虚拟经济部门是非常困难的。

上述两种广义虚拟经济分类方法虽然都有其自身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是也都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缺陷:这就是它们都不是根据广义虚拟价值的形成方式来对广义虚拟经济进行分类的,而广义虚拟价值的形成方式才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尝试着从广义虚拟价值的形成方式,对广义虚拟经济进行分类。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按照是否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值,将广义虚拟经济分为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和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对于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又可根据其供给弹性划分为强广义虚拟经济和弱广义虚拟经济,前者有较低的供给价格弹性,后者较高的供给价格弹性。当然,区分弱广义虚拟经济与强广义虚拟经济的供给价格弹性值具体为多少仍然是一个问题,不过作为理论研究可以暂时回避这个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假设两种极端的情况:强广义虚拟经济的供给弹性很小、甚至为O;弱广义虚拟经济的供给弹性很大,甚至为正无穷,以此来突出二者之问的性质差别。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介于二者之问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将广义虚拟经济划分为:强广义虚拟经济、弱广义虚拟经济、不可直接定价的广义虚拟经济。以下的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讨论这三种类型的广义虚拟经济,第五节是结论。

二、强广义虚拟经济

可直接定价的强广义虚拟经济是指具有较低供给价格弹性的情况。为了更清晰的说明问题,不妨假设供给价格弹性为O。当供给的价格弹性为O时,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意味着供给数量为一不随价格变化的常数,这时广义虚拟产品的价格等价于经济学的租金。因此我们以下先对经济学中租金的概念做一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强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租金是指供给数量不变的资源的服务价格。图1表示了租金的形成的基本原理。在图1中,纵轴代表价格或租金,横轴代表产品数量;D1、D2和D3代表不同的需求曲线,越上方的需求曲线代表的(同一价格下的)需求水平越高;S1代表供给曲线,其供给量为常数q。

从图1中不难看出,由于供给量是不变的(供给弹性为O),因此价格由需求水平决定。当需求处于较高水平D2时,形成的较高价格或租金P2,当需求处于较低水平D1时,形成较低价格或租金P1。特别是,当需求处于更低水平D3时,形成O价格或O租金。

对于强广义虚拟经济而言,由于供给数量确定,因此广义虚拟价值就体现为租金。需求水平越高体现为租金的广义虚拟价值越高,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越显著;反之,需求越低,体现为租金的广义虚拟价值就越低,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就越不显著。这就是说,在强广义虚拟经济中,广义虚拟价值主要是由需求水平来决定的。又由于广义虚拟需求本质上是由心理需求决定的,因此也可以说心理需求水平越高,广义虚拟价值越高,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就越显著;反之心理需求水平越低,广义虚拟价值越低,广义虚拟的特征也就越不显著。

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人们的心理需求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因此强广义虚拟经济非常直接的体现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义虚拟经济的相对重要性会不断提升,广义虚拟经济规律将成为继实体经济规律之后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规律。

这里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强广义虚拟价值体现为租金,但不是所有的租金现象都等同于强广义虚拟经济。实际上租金是一个很古老的经济学概念,最初只限于土地租金,后来租金的涵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展,它的外延也在扩大。现代经济学中的租金泛指缺乏供给弹性所产生的差价收入。因此在以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领域也会由于供给不足而产生租金,如刚刚提到的土地租金,以及建立在土地租金基础之上的房屋租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一种租金称为行政垄断租金――通过行政权力人为的限制供给所产生的租金,这种租金一般而言也不应属于强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

由于租金现象的普遍性,又由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性质,因此许多存在于传统实体经济领域中的租金现象也包括了强广义虚拟经济的性质。例如即使是土地租金也有可能包含心理需求的作用,居住在CBD一方面固然是满足了交通、工作和商业购物的方便,但同时也满足了身份地位的心理需求。再例如技术发明所产生的新产品会有垄断性,垄断性会使供给数量受到限制,从而在需求的作用下会产生垄断租金,这种垄断租金既包括了生理需求的作用,也包括了心理需求的作用。但是只有对应于心理需求的那部分垄断租金才属于强广义虚拟经济。在现实中如何将与心理需求相对应的广义虚拟价值从总垄断租金中分享出来是有困难的。一种近似的方法是与同类低端产品相比较,新产品与同类低端产品的价格差可以近似代表强广义虚拟价值,因为同类低端产品主要满足的是生理需求。如果认为 同类低端产品也满足部分心理需求,那么这一价格差就代表了新产品新增的广义虚拟价值。例如新型苹果iPhone 4手机与同类其他品牌的手机的价格差,就可以认为是iPhone 4所新增的广义虚拟价值。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绝对的广义虚拟价值,而是相对的广义虚拟价值。甚至在纯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研究中,我们也许连具体的增值数量都无需知道,只要知道随着收入的增加,心理需求、进而强广义虚拟经济的相对重要性会日益提升就足够了。

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强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极端情况,在现实中往往难以严格满足,一般情况下供给总是有弹性的,至少在长时间内总是有弹性的,我们在下一节讨论弱广义虚拟经济时会讨论这种情况。但是尽管如此,也还有一些现象很接近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强广义虚拟经济,下面我们就来举四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古玩(其他的收藏品也类似)。古玩可能是最为典型强广义虚拟经济。由于古玩供给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视为供给是完全无弹性的。而对古玩的需求完全是心理需求,从实用角度上看古玩可能完全没有什么价值。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古玩的心理需求会上升,从而古玩的价格、也就是租金会上升。

第二个例子是高档品牌的奢侈品。从供给方面看,首先高档奢侈品的品牌就是有限的,实际上就某一品牌而言它是独一无二的,其次高档品牌的产品往往供给数量是有限的。从需求方面看,高档品牌的奢侈品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如品位、身份地位等,而且越是富有的人群对其支付意愿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类商品的需求也发挥高。因此高档奢侈品的价格基本上体现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第三个例子是的演艺明星的价值。演艺明星主要依靠的个人天赋――虽然也有后天的努力与包装的作用,因此其供给是有限的。例如麦克尔。杰克逊只有一个。而对演艺明星的需求基本上是心理需求,需求越高,明星的价值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演艺明星可以有很高的收入的原因。

第四个例子是独特的风景资源和古迹。显然独特的风景资源和古迹的数量是一种既定的自然存在,其供给是几乎完全没有弹性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的心理需求也在提高,这集中反映在随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花费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存在政府的价格管制,独特的风景和古迹的参观票价应当是上升的。

三、弱广义虚拟经济

在第二节中我们说明了强广义虚拟经济的价值体现为租金,而且由于供给的完全无弹性。这种租金主要由心理需求来决定。但是从图1中也不难看出,如果供给增加,即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价格(租金)会下降。例如供给曲线S1移动到虚线位置,对应于各个需求曲线的价格(租金)会相应下降。这就是说,如果供给是有弹性的,体现为广义虚拟价值的租金就会下降。在现实中,供给数量完全不变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时间足够多,供给总是会增加的。因此可以假设,租金往往只能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租金总是会下降的。像第二节中所说的,古玩、品牌和演艺明星可能都是某些特例。供给变化导致的租金下降可以用图2来简单的表示。

在图2中,当需求曲线由D1升至D2时,租金由P1升至P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给由S1增加到舵,租金又回到P1。从长期供给似乎是在租金P1不变条件下,由S1增加到S2,因此虚线,LS可以视为长期供给曲线,由于它是水平的,因此价格供给弹性为正无穷也称为完全弹性的供给曲线。这就是说,在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短期租金会随着需求增加而增加,但长期租金则由于长期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珠而保持不变。

当然,完全弹性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种极端情况,在现实中供给弹性不会如此之大,但就定性来说,供给弹性的增加会导致租金的下降。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心理需求或广义虚拟价值从长期来看并不体现在租金的上升上,那么它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经验告诉我们,在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心理需求或广义虚拟价值体现在产品的多样性上。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出发,单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产品往往是简单的和品种单一的,而心理需求的提升则要求产品有更多的花色品种。例如早期的福特轿车功能简单,可以概括为一把椅子加四个轮子。福特公司通过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以极低的成本满足了美国人民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但是随着美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人们的对轿车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加,对轿车品质和多样性的需求不断上升。福特轿车由于没有及时跟上这一需求变化而一度陷入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精益生产方式,进一步解决了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将轿车生产方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在集中体现了广义虚拟经济对工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弱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产品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可以由下面的CES效用函数来表达:

其中:n是产品种类数,xi是第种产品的消费数量。

首先在效用u中,每种产品都不是必需品,即不会由于一种产品的数量盖xi=O而导致效用为O。这完全复合广义虚拟经济以心理需求为基础的概念。其次产品种类数的增加可以增加效用。如果令所有xi都相等,则效用函数可以简化为u=np-x,可见产品种类数n的增加可以提高效用。而且由于1/p>1,因此产品种类的效用弹性大于产品数量x的效用弹性,这说明多样化对效用增加更为重要。

在生产方面,产品多样化是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规模经济性质与人们对产品多样化的追求相结合产生了弱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个重要命题:较大的人口规模是弱广义虚拟经济的一个潜在有利因素。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包含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需求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证明这个命题,但是这将涉及到较繁杂的技术分析。实际上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来简单说明这一命题:

第2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经济实用型人才.经济实用型人才主要是由职业学校培养的,那么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经济实用型人才呢?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弹性学制  经济实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实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需要的紧缺性人才。在我国,经济实用型人主要是由中职学校来培养的。由于这种人才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因此在我国实行弹性学习制度迅速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显得日益重要,势在必行。

一、中职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

1.实行弹性学制,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要中职学校足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需要的初级、中级、技术工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就最近几年中职学校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从总体上来说陷入了“招生难”的境地。中央提出“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这说明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存传统的学制下.中职学校几十年一贯制,显得单调、呆板、无生气。要培养出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经济实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办学思路.包括改革传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办出朝气蓬勃的新的中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

2.实行弹性学制.势在必行..在当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说明,中职教育必须加快发展,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据悉.我国有些省市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这一政策规定。明确规定:放宽学生入学年龄.放宽招生范围,针对某些专业可实行弹性学制等。这些举措都大大有利于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发展,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优越性

1.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校办学的活力。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职学校普遍实行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传统学制.学习期限的长短。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上是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但事实上,传统教育模式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其一,置学生主体地位于不顾;其二,无视中职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其三,忽视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其四,脱离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性。这样就束缚了学校的发展。束缚了学校做大做强。实行弹性学制,可以使中职学校的每个专业灵活对待,既可办全日制。又可半全日制,还可办业余时间制;既可一年制、二年制,又可是二年半制、三年制。还可是“2+2”年学制。

第3篇

[关键词] 经济分析数学应用导数积分

一、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导数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工作中,也存在变化率的问题,著名的边际分析就是用求函数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变化问题的。在经济学中,如果某经济指标与影响指标的因素之间成立函数关系,那么称导数为的边际函数。

1.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习惯用“平均”和“边际”两个概念来描述一个经济变量对于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情况。平均的概念表示在自变量的某一个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边际概念涉及的某一值的“边缘上”的变化情况。显然,平均值随着的取值范围不同而不同,边际概念表示当的改变量趋于0时,的相应改变量与的比值的变化,即当在某一给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时,的瞬时变化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边际变化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

(1)边际成本分析。若生产某种产品q单位时所需要的总成本函数可导,则边际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是总成本函数关于产量q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总成本,因此,边际成本近似地表示为。假设某种产品成本函数C=(C为总成本,q为产量),其变化率=即称为边际成本,(q0)称为当产量为q0时的边际成本。西方经济学家对它的解释是:当产量达到q0时,生产q0前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添的成本。

(2)边际收益分析。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类似,其定义为=,即边际收益是总收益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总收益。

假如已知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收益R(元)是销售量q(吨)的函数,,现欲知生产50吨该产品时的边际收益,那么,边际收益为,当=50时,。

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50吨时,再销售一吨(即=1)所增加的总收益为199元。

(3)边际利润分析。边际利润与边际成本类似,其定义为总利润函数关于销售量q的导数,即。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利润L。

这里需要强调:边际利润与利润是不同的概念,即边际利润小于零,它意味着:当销售量为q时,如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则总利润将减少;此时,企业可能是亏损,也可能是盈利,即总利润减少不一定是亏损。而即利润小于零,则意味着:当销售量为q时企业是亏损的。

2.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函数在点处的相对改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对改变量之商的极限,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弹性。弹性概念在经济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

经济学中,把需求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率称作需求弹性,也称其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是刻画当商品价格变动时需求变动的强弱。由于需求函数Q=Q为价格的单调减少函数,与 异号,p,q均为正数,于是皆为负数。为了将需求弹性表示为正数,于是采用需求函数相对变化率的反号数来定义需求弹性。

设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q,价格为p,需求函数Q=Q可导,则称为该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其经济含义是: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1%,需求则减少1%;价格下跌1%,需求则增加1%。

例如某商品需求函数为,为了说明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关系,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是求需求弹性函数;第二根据价格的不同,分别求出p=3,p=5,p=6时的需求弹性。解决的办法是:

第一,利用需求弹性定义,则;

第二,当p=3时,,。

其经济含义是:

(1)=1,说明当p=5时,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幅度相同,即当 p=5时,价格上涨1%,需求则减少1%;价格下跌1%,需求则增加1%。

(2)=0.6

(3)=1.2>1.说明当p=6时,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p=6时,价格上涨1%,需求减少1.2%。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应充分了解所经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正确把握商品的价格。这样既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在高等数学中,求积分与求导数或微分是互为逆运算。不定积分是求全体原函数,定积分是求和式的极限。积分在经济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经济活动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已知函数的导数或微分,求这个函数或求总量的问题,例如利用积分可以解决最值及资金流量的现值问题。

1.最值。在经济应用中,求平均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等都是最值问题。如已知边际成本,求产量为q时的总成本函数,即求原函数的问题,也就是求的不定积分(C0为固定成本);由边际成本求产量由a增加到b时总成本的增量,就是求定积分。

同样道理:已知边际收益,求销售量为q时的总收益函数,即求原函数的问题,也就是求的不定积分,总收益,当销售量q=0时,总收益为零,从而积分中的常数为零,所以总收益函数为;由边际收益求产量由a增加到b时总收益的增量,就是求定积分。

同理:由边际利润,求总利润,是求不定积分;求由a到b利润的增量是求定积分。

2.资金流量的现值。如果某项投资的收益分若干期(通常是以一年为周期),那么每期期末的收益会有所不同。这种每期期末的收益就称为“资金流量”(或“收益流量”)。假设各期的收益流量分别为R1,R2…,Rn,那么对于第i期期末资金流量Ri,其现值Pr0是多少?亦即未来的收益现在值多少钱?假设利率为r,可得到如下结论:

(1)在离散情况下,第i期期末的收益流量Ri的现值为,全部n期的收益流量的现值应为和式i;

(2)在连续情况下,资金流量是时间t的函数。若t以年为单位,则第t年的资金流量为,在很短的时间间隔[t,t+dt]内的资金流量的近似值是dt,利率为r,其现值应为;到n年年末资金流量总和的现值就是t从0到n的定积分,即。应特别指出,当每年的收益流量不变时(记为常数A),则。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假设连续收益流量每年为a元,持续5年,且年利率为r,问其现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公式求得由0到5的定积分,如此便可以求得现值。

第4篇

关键词:微积分;边际分析;弹性;成本;收入;利润;最大值;最小值

1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1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的应用

1.1.1边际需求与边际供给

设需求函数Q=f(p)在点p处可导(其中Q为需求量,P为商品价格),则其边际函数Q’=f’(p)称为边际需求函数,简称边际需求。类似地,若供给函数Q=Q(P)可导(其中Q为供给量,P为商品价格),则其边际函数Q=Q(p)称为边际供给函数,简称边际供给。

1.1.2边际成本函数

总成本函数C=C(Q)=C0+C1(Q);平均成本函数=(Q)=C(Q)Q;边际成本函数C’=C’(Q).C’(Q0)称为当产量为Q0时的边际成本,其经济意义为:当产量达到Q0时,如果增减一个单位产品,则成本将相应增减C’’(Q0)个单位。

1.1.3边际收益函数

总收益函数R=R(Q);平均收益函数=(Q);边际收益函数R’=R’(Q).

R’(Q0)称为当商品销售量为Q0时的边际收益。其经济意义为:当销售量达到Q0时,如果增减一个单位产品,则收益将相应地增减R’(Q0)个单位。

1.1.4边际利润函数

利润函数L=L(Q)=R(Q)-C(Q);平均利润函数;=(Q)边际利润函数L’=L’(Q)=R’(Q)-C’(Q).L’(Q0)称为当产量为Q0时的边际利润,其经济意义是:当产量达到Q0时,如果增减一个单位产品,则利润将相应增减L’(Q0)个单位。

例1某企业每月生产Q(吨)产品的总成本C(千元)是产量Q的函数,C(Q)=Q2-10Q+20。如果每吨产品销售价格2万元,求每月生产10吨、15吨、20吨时的边际利润。

解:每月生产Q吨产品的总收入函数为:

R(Q)=20Q

L(Q)=R(Q)-C(Q)=20Q-(Q2-1Q+20)

=-Q2+30Q-20

L’(Q)=(-Q2+30Q-20)’=-2Q+30

则每月生产10吨、15吨、20吨的边际利润分别为

L’(10)=-2×10+30=10(千元/吨);

L’(15)=-2×15+30=0(千元/吨);

L’(20)=-2×20+30=-10(千元/吨);

以上结果表明:当月产量为10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将增加1万元;当月产量为15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则不会增加;当月产量为20吨时,再增产1吨,利润反而减少1万元。

显然,企业不能完全靠增加产量来提高利润,那么保持怎样的产量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呢?

1.2弹性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2.1弹性函数

设函数y=f(x)在点x处可导,函数的相对改变量Δyy=f(x+Δx)-f(x)y与自变量的相对改变量Δxx之比,当Δx0时的极限称为函数y=f(x)在点x处的相对变化率,或称为弹性函数。记为EyEx•EyEx=limδx0

ΔyyΔxx=limδx0ΔyΔx.xy=f’(x)xf(x)

在点x=x0处,弹性函数值Ef(x0)Ex=f’(x0)xf(x0)称为f(x)在点x=x0处的弹性值,简称弹性。EExf(x0)%表示在点x=x0处,当x产生1%的改变时,f(x)近似地改变EExf(x0)%。

1.2.2需求弹性

经济学中,把需求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率称为需求弹性。

对于需求函数Q=f(P)(或P=P(Q)),由于价格上涨时,商品的需求函数Q=f(p)(或P=P(Q))为单调减少函数,ΔP与ΔQ异号,所以特殊地定义,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函数为η(p)=-f’(p)pf(p)

例2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e-p5,求(1)需求弹性函数;(2)P=3,P=5,P=6时的需求弹性。

解:(1)η(p)=-f’(p)pf(p)=-(-15)e-p5.pe-p5=p5;

(2)η(3)=35=0.6;η(5)=55=1;η(6)=65=1.2

η(3)=0.6<1,说明当P=3时,价格上涨1%,需求只减少0.6%,需求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η(5)=1,说明当P=5时,价格上涨1%,需求也减少1%,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幅度相同。

η(6)=1.2>1,说明当P=6时,价格上涨1%,需求减少1.2%,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1.2.3收益弹性

收益R是商品价格P与销售量Q的乘积,即

R=PQ=Pf(p)

R’=f(p)+pf’(p)=f(p)(1+f’(p)pf(p))=f(p)(1-η)

所以,收益弹性为EREP=R’(P).PR(P)=f(p)(1-η)ppf(p)=1-η

这样,就推导出收益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关系是:在任何价格水平上,收益弹性与需求弹性之和等于1。

(1)若η<1,则EREP>0价格上涨(或下跌)1%,收益增加(或减少)(1-η)%;

(2)若η>1,则EREP<0价格上涨(或下跌)1%,收益减少(或增加)|1-η|%;

(3)若η=1,则EREP=0价格变动1%,收益不变。

1.3最大值与最小值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最优化问题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各种最优化问题也是微积分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使成本最低,收入最多,利润最大,费用最省等等。下面介绍函数的最值在经济效益最优化方面的若干应用。

1.3.1最低成本问题

例3设某厂每批生产某种产品x个单位的总成本函数为c(x)=mx3-nx2+px,(常数m>0,n>0,p>0),(1)问每批生产多少单位时,使平均成本最小?(2)求最小平均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成本。

解:(1)平均成本(X)=C(x)x=mx2-nx+p,C’=2mx-n

令C’,得x=n2m,而C’’(x)=2m>0。所以,每批生产n2m个单位时,平均成本最小。

(2)(n2m)=m(n2m)2-n(n2m)+p=(4mp-n24m),又C’(x)=3mx2-2nx+p,C’(n2m)=3m(n2m)2-2m(n2m)+p=4mp-n24m所以,最小平均成本等于其相应的边际成本。

1.3.2最大利润问题

例4设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件20元,价格函数p=60-Q1000(Q为销售量),假设供销平衡,问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产品的总成本函数C(Q)=60000+20Q

收益函数R(Q)=pQ=(60-Q1000)Q=60Q-Q21000

则利润函数L(Q)=R(Q)-C(Q)=-Q21000+40Q-60000

L’(Q)=-1500Q+40,令L’(Q)=0得Q=20000

L’’(Q)=-1500<0Q=2000时L最大,L(2000)=340000元

所以生产20000个产品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40000元。

2积分在经济中的应用

在经济管理中,由边际函数求总函数(即原函数),一般采用不定积分来解决,或求一个变上限的定积分;如果求总函数在某个范围的改变量,则采用定积分来解决。

例5设生产x个产品的边际成本C=100+2x,其固定成本为C0=1000元,产品单价规定为500元。假设生产出的产品能完全销售,问生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解:总成本函数为

C(x)=∫x0(100+2t)dt+C(0)=100x+x2+1000

总收益函数为R(x)=500x

总利润L(x)=R(x)-C(x)=400x-x2-1000,L’=400-2x,令L’=0,得x=200,因为L’’(200)<0。所以,生产量为200单位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L(200)=400×200-2002-1000=39000(元)。

在这里我们应用了定积分,分析出利润最大,并不是意味着多增加产量就必定增加利润,只有合理安排生产量,才能取得总大的利润。

综上所述,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对其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将数学作为分析工具,不但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精确的数值,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这也是数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应该掌握相应的数学分析方法,从而为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聂洪珍,朱玉芳.高等数学(一)微积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6).

[2]顾霞芳.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J].职业圈,2007,(4).

第5篇

弹性(elasticity)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微小变动所作的反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就是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的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的比率。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低,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此时,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不会产生明显效果。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刚性,扩大需求就成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显然,当经济增长的目标既定时,就业弹性水平直接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数量。但是,决定就业弹性的因素相当复杂,除了受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制约以外,还与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取向以及产业结构相关。

从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业弹性水平会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的速度也较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扩大再生产方式实现,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要素投入产出率低,因而劳动效率也低,完成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弹性水平通常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向纵深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此时,就业弹性会缓慢下降。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就业弹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趋势,这将进一步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体制与政策变化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维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同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富余人员。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就业逐步市场化,企业拥有了用人自,近年来,向社会集中排放了大量富余人员。就业政策转变导致就业弹性水平阶梯式下降。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施以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路,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生产领域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越明显,完成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少。就业弹性水平还与一国产业结构相关。

一国的产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大,就业弹性水平越高;相反,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大,就业弹性值越低。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相比,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度低的产业,对劳动力有较高的容量,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就业弹性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年来一直未见明显提高,1990年为31•4%,2001年仅为33•6%,而全部低收入国家1998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38%(见表1),这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制约了就业弹性水平的提高。

二、就业弹性的测算

就业弹性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弹性定义测算,另一种是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测算就业弹性。两种方法各有特点,计算条件和应用场合各不相同,实际应用时,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按就业弹性的定义测算弹性是一变量(Y)对另一变量(X)的微小变动作出的反应,用微分公式表示即为:E=(dY/dX)(X/Y)。此外,弹性还可表达为: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变量X的单位变动引起另一变量Y变动的比率,用差分公式表示为:E=(ΔY/ΔX)(X/Y)。对社会经济现象而言,指标数据通常按月度、季度、年度分时段观察取得,但在短时间内现象的微小变动是难以观察和取得结果的,因此,计算弹性通常采用差分公式,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即为GL/GY,其中,G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GL表示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表2给出了按此种方法计算出的1978年以来我国各年份的就业弹性,表3给出了1991年以来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值。运用差分公式计算就业弹性的最大特点是简便,既可按年度值计算,也可计算一个较长时期的弹性值,但此种方法计算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其原因是,在弹性的定义中强调引起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这一前提,即经济增长率(GY)仅由劳动力投入增长(GL)一个因素贡献,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都在变化,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因此,计算弹性的条件通常难以满足,使用差分公式计算出的就业弹性值比实际值偏小,难以准确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的关系。从表2和表3中的计算结果看,各年份就业弹性值波动幅度相当大,这也说明计算结果缺乏可靠性。

(二)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变化的影响,又有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原因,经济增长模型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种类较多,但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假定一个新古典生产函数为:Yt=A0eλtKtαLtβ(1)(1)式中Yt、Kt、Lt分别代表时间t上的产出、资金投入量、劳动投入量,λ、A0、α、β为参数。其中,λ为技术进步率,eλt为科技进步因子,α和β分别代表资金和劳动的产出弹性。(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形式:lnYt=lnA0+λt+αlnKt+βLt(2)对模型(2)估计参数β值,即得出就业弹性值。此外,模型(2)两边全微分并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当Δt趋近于一个时间单位时,令GY=ΔY/Y,GK=ΔK/K,GL=ΔL/L,得到模型为:GY=λ+α•GK+β•GL(3)模型(3)是一个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式中β为就业弹性。使用模型(2)和模型(3)均可估计出就业弹性,但两个模型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完全不同,使用同样数据估计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模型(2)描述的是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数关系,模型(3)描述的是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测算就业弹性的意义并不在于得出其具体值,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结果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进而为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从这一角度而言,使用模型(3)估计出的就业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3)估计的1978年以来不同阶段就业弹性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值。经济增长模型假定存在多种变化因素,较好地分解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与按差分公式计算弹性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存在劳动投入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相比,更接近现实。使用上述经济增长模型估计就业弹性也存在一定局限,即它不能得出某一具体年份弹性值,模型中包括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越多,则模型参数越多,估计参数所需的样本点就越多,因此,上述模型只能对包含若干样本点的时间段进行参数估计,此外,在应用模型时,还必须考虑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能否通过显著性检验等问题。

三、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无论是按差分公式还是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及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均出现显著下降,这与近年来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现实相吻合。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将至少以年均800万人的水平递增(刘泓,2000),假定技术进步速度和资本增速保持不变,未来10年经济保持年均7%的增速,就业弹性值保持近年0•302的水平不进一步下滑,按模型(3)测算可年均新增就业机会613万人,10年累计将有至少1870万劳动力无法就业,整体失业率水平将上升2%以上,就业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缓解这一矛盾的措施有两条:一是保持经济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二是通过结构调整和政策引导,扭转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从实际情况看,保持年均7%的增速具有相当的难度,提升空间相当有限。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就业弹性水平,是缓解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惟一选择。

(一)发展第三产业是提升就业弹性、缓解就业矛盾的主要途径就业弹性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根据钱纳里模型,在均衡的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制造业以外的服务部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6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初级产业的就业比重由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服务业由30%上升到50%,而制造业则由12%上升到18%,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由8%左右上升到12%。我国2001年制造业就业比重已达16•3%,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的空间不大,而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带动6270人就业,而第二产业仅为3500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近两倍。假定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能提高到1998年全部低收入国家38%的水平,未来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保持7%,则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可达到8•47%,将比1997-2001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0•67个百分点,按第三产业现有就业弹性水平,平均每年可多增加近400万人就业,10年累计多增近4000万人,完全可以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缺口,并可部分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使就业矛盾得到缓和。发展第三产业应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物业管理、信息咨询等行业。这些部门具有见效快、费用低、容易创造就业岗位等特点。

第6篇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究竟讲授哪些内容才能适应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又具有技术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这是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提出几点拙见。

关键词 :数学内容;改革;会计专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理论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作为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和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的数学学科受到了变革的考验,多年来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数学知识,特别是会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经济学、统计学、审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税收基础等课程中也用到了数学知识。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内容的设置是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采用同一种教学进度,不分培养目标和专业,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数学课程究竟讲授哪些内容才能适应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一个从事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老师来说逐渐认识到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是以真实的外界现象和过程,以抽象的数量关系形式反映客观规律的。在经济研究中,数量关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利用数学方法的重要领域。由于在经济领域中数学理论的渗透,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了很多学科:弹性经济学、经济计量学、数量经济学、运筹学等以及在经济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经济数学,无论是新兴学科还是边缘学科,都有数学理论的实现。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内容。

一、弹性经济学

弹性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它继承发展了古诺关于弹性理论的思想萌芽,并综合利用了杰文斯等人的边际分析,萨伊军人的生产费用论,明确的提出了弹性的概念、分类、定义、大小情况和影响因素、而且用几何和微分的方法推导出了弹性的计算公式,用图形表示了弹性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从此,弹性理论的微观体系形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集成了马歇尔的弹性分析方法,将它用于分析国民经济总量问题,创立了关于有效需求和弹性分析,提出了总需求、总供给弹性、工资弹性、利息弹性、生产弹性、就业弹性、有效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有效需求的货币数量弹性等一系列概念、定义及其计量公式,使弹性理论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弹性经济学体系。目前弹性理论已经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弹性经济学包括的数学内容主要有微分理论、弹性系数及计算公式函数。

二、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关系为国家参与调节经济、加强市场预测分析以及合理组织生产、改善经营等经济活动。所以经济计量学带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方法论的实质,它是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统计学的结合并运用数学的统计的方法对经济学理论所确定的一般规律给予具体的和数量上的表示,它是使一定的理论性的经济规律具体化。其主要用于一般商情的研究和预测、市场分析、规划理论。一般商情预测和研究包括的数学内容有供给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微分理论;规划理论包括的数学内容有线性代数、线性规划。

三、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它既是边缘学科,又是方法论学科,它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探讨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更有效地揭示各种经济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数理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经济预测学、经济统计学、经济优化理论、经济决策学、经济系统论、经济控制论和经济信息论等。它主要用于进行经济结构分析,进行经济预测,为优化决策服务,为实现管理现代化服务,主要的方法有投入产出法、计量经济方法、最优化方法等。具体内容有高等数学、统计工具、计量估计、经济模式。高等数学包括的内容有函数、弹性、极值;统计工具包括的数学内容有随机变量的分布及统计假设检验、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计量估计包括的数学内容有单元回归方程式、多元回归方程式、非线性估计、投入产出分析等;经济模式包括的数学内容主要是投入产出分析。

四、运筹学

运筹学是用定量化方法了解和解释运行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把有关的运行系统首先归结成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求得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系统运行最优方案。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广泛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所包括的数学内容比较广,有数学规划、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决策分析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每一门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学科,每一种经济数学方法都包括了很多数学理论和方法,这些内容总结起来说有初等数学的结论,有高等数学内容,也有当今数学发展的新理论。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就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看,都没有完整的概括了经济领域中的数学内容,只有简单的微积分学和线性代数的最基础的知识,根本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来看财经类高职大致需要四大部分数学内容:(1 )微积分学与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2)线性代数基础知识与线性规则;(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和统计软件,以便财经类专业人员特别是会计专业人员具备使用软件工具的能力。就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时来看,根本不能够完成上述四部分的内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结合本学校的特点来进一步的探讨,本人认为,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财经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和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单轨制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只有采取多轨制数学教学模式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又具有技术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权龄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数量经济学,2008-6.

[2]斯托克(Stock,J.H.)等著,王庆石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经济计量学,2005-1.

第7篇

关键词:教学案例;团队式自主学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50-02

创新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主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它的实质应该看成是新的、实战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以师为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创新性地运用案例开展教学,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开展学生团队式、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经济学原理》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如何定价是营销工作的关键之一,故选取《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内容来阐述创新教学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教学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弹性的含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其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工作、定价能力,掌握供求均衡的实质,理解需求、供给价格弹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学生会感到晦涩难懂,并且与现实生活和今后工作关联不大,特别是无法与企业的产品定价工作、营销决策联系在一起,难以调动其学习兴趣,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教学中打破常规,运用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并能应用均衡分析等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

在《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团队学习的要求,共选取了两大类教学案例,具体如下:

1.价格案例。为说明价格波动的规律和实现均衡价格,特选取2010年以来的生姜、大蒜等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走势案例,让学生讨论、用卡片写出有关价格波动的网络热词。

2.公司案例。为了让学生能实现团队式的自主学习,学习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选择与上述农产品有上下游关系的公司案例分组开展后续内容的教学,例如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服装公司,以糖、豆、蒜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销售公司。这些价格案例都来源于《每日商报》《南方周末》等新闻报道,学会从新闻报道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既有利于开展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实施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的基本知识,并将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的教学内容前后关联起来,将90分钟的课程按如下几个教学环节实施:阶段一价格案例引入:采用头脑风暴法、用卡片形式让学生写出价格波动的网络热词。此案例引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价格变动走势,为课程后续内容埋下伏笔。阶段二价格波动: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学生快速浏览大蒜、生姜、绿豆的价格变动走势图,把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经济现象上升到经济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阶段三价格波动和均衡价格: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价格变动的三种形式:上涨、下跌、均衡。教师准备卡片,请学生分组写出他们所理解的“均衡”的含义,然后教师点评、归纳总结。阶段四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教师又提出:“是不是产品的价格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是均衡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认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请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活页挂纸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阶段五弹性:在活页挂纸上对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归纳——供给和需求,得出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导入公司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哪些是供给弹性、哪些是需求弹性,哪些弹性高、哪些弹性低等等。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弹性的含义及公式。最后,利用价格与成本的跷跷板原理图,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制造企业来讲,原材料和工资是缺乏弹性,而且是正弹性;而产品销售价格是富有弹性的,而且是负弹性。并思考:如果企业产品价格下跌、成本上升,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渡过难关?

四、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由于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与传统模式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1.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本课程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团队式自主学习模式学习《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大胆地对案例教学进行创新,实施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卡片教学法、活页挂纸法等教学方法,改变了原有的固定、单一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为课堂主体、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案例选择的创新。教师可以在案例的选择、案例的教学组织等方面实施创新。所选用的教学案例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的提炼、升华,最后又将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实践。在价格案例案的选择中,选用201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走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价格的变化给自身及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公司案例的选用上,充分考虑前后关联性,选择与价格变动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开展教学,学生能很快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和技能,对价格的变化、成本、利润就会很敏感,能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

3.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的创新。《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是价格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的基础,它把价格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内容联系起来,并贯穿在其他理论中,是学习其他理论内容的“一根红线”。在过去的教学中,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分成两个独立的内容授课的,学生很难将其关联起来,也很难与其他课程关联起来。在现在的教学中,授课老师把两个内容案例结合,开展连续讨论,将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等教学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突破性的创新。同时,课程利用价格与成本的翘翘板原理图等,将《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五、预期教学效果分析

本课程通过采取创新案例和创新方法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但能理解教学理论内容,而且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等。

《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课程教学,不但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地编排,而且创新性地应用了价格案例和公司案例,在教学中强调以生为本,凸显团队式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充分突出了高职教育的优势和能力培养优先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Peggy A.Ertmer,等,教学设计案例集[M].汪琼,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希尔伯特·迈尔,冯晓春,金立成.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扬.用案例教学培养应用型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09,(13).

第8篇

《资本主义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视野十分宏大宽广。“这部著作以总揽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眼光,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坚实具体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构筑成了宏大的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体系。”(马克,序言第1页)

“本书体大思精,自成一格,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具体实证研究,是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序言第5页)

针对资本主义在经济学研究中主要的三种解释,作者支持第三种:“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社会经济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取得利润,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一整套与此相适应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第3页)

“只有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我们才能够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究竟是怎样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意味着封建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束,这种确立和结束只有从社会经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第4页)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提出了解释资本主义起源的六个概念:原生型资本主义、非原生型资本主义、体制外的权力中心、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制度的调整。这六个基本概念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起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原生型资本主义中“原生”的含义是:“资本主义起源于本国或本地区封建社会的内部,资本主义是在本国或本地区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由于内部因素的作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8页)

非原生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封建社会内部,即使出现了私人雇佣关系,却不可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有赖于某种外界力量的冲击或压力,使得那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已有的私人雇佣关系才得以进一步发展,最终或者引致封建社会自身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或者引致代表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取代封建统治者,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第8~9页)

“刚性体制是指:这种体制本身是僵硬的,不容许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封建统治者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统治,以确保制度的存在和延续。弹性体制是指:这种体制在不违背封建统治者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容许改变,封建统治者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统治,以确保制度的存在和延续。刚性体制同僵硬不变的统治方式相联系,弹性体制同灵活可变的统治方式相联系。”(第45页)

作者认为“西欧封建社会中的体制就是一种弹性体制。”(第45页)“日本是直接从刚性体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而不像中国封建社会那样,先由刚性体制过渡到弹性体制,然后封建社会弹性体制长期存在,再逐渐衰败、解体。”(第521页)

对于资本主义起源这个问题,书中的看法博采众家之长,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研究资本主义起源,需要从商品货币关系的分析入手。”(第34页)

“在研究资本主义起源时,对产权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私人产权的确认和有效保护与否,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能否建立。”(第35页)

“伦理观念(包括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第35页)

“在研究资本主义起源时,对市民意识的形成及其作用也要有适当的估计。”(第35页)

“不管是不是后起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管是不是原生型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特例,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都应当从封建社会中体制外权力中心(城市)和体制外异己力量(市民以及由市民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的形成原因、过程和后果方面去探寻。”(第417页)

“除非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体制外的权力中心和形成了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否则社会的转变不会简单地发生。这就是本书的基本论点。”(第418页)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弹性学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的学制变革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改革传统职业学校学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显得非常必要。

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依据

实行弹性学制符合国家政策规定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2005年11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弹性学制,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另外,在一些省市的教育文件中也提出了弹性学制的问题。例如,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8月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实施弹性学习制度和学分制,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因此,在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实行弹性学制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几年来,职业学校从总体上来说陷入了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三难”境地,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职业学校普遍实行传统的学制是其中原因之一。在传统模式下,职业学校保守、单调的学制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只有改革传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才能形成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形成多元化的格局,职校才能取得自身发展。

实行弹性学制先进国家已有成功经验例如,职业教育较成功的德国,每一类职业学校都不是一种学制,同一专业甚至有2年、3年、3年半等多种学制。新西兰的职业学校学制也是长短不一的,1年、2年、3年不等,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美、英、澳大利亚等国也是一样,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按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的限制。灵活的学制为职业技术教育带来很大活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上述国家实行弹性学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在职校中实行弹性学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主动性传统的职业学校普遍在实践环节上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学校主体地位不明确;其二,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其三,无视学生的差异性;其四,专业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这就使得职校办学被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弹性学制,学校可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每个专业既可以办成全日制,也可以办成业余制,既可以三年制,也可以两年制(其中一年社会实践),还可以一年半制(其中一年社会实践)。学习优秀者可提前毕业(积够学分),后进生可以推迟半年或一年毕业,经济困难者可以学习、打工分阶段进行,提前就业或上岗者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期末回校参加考试,直至积够学分毕业为止。这样的灵活学制可以吸引众多学生,保持学校的规模,促进学校自身发展。

实行弹性学制有利于办学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有利于建立学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一方面,社会需要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另一方面,学校也期望企业能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获得企业支持。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职业教育如果忽视办学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必将走入困境。弹性学制的特点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解决了传统学制下校企互相封闭的问题,学校可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层次不同的“订单式”人才,企业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实践上岗的实习机会。这样,既可满足学校、企业、学生的需要,又可建立起校企合作“双赢”的格局,共同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行弹性学制可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因材施教在传统学制下,职校学生在同样进度下接受同样的教学内容,好学生学有余力“吃不饱”,差生学习吃力跟不上进度,渐生厌学之念;特殊情况下,学生还要面对就业与学习、经济压力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弹性学制则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照顾到学生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习、学习与就业矛盾的特殊性,可以给优秀生提供提前毕业的机会,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机会,给后进生提供最终完成学业的机会,给提前就业上岗的学生提供优先发展的机会,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各有所得,健康成长。

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初步设想

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总的指导性实施方案,用以指导、规范弹性学制的实践工作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有关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以及有关的教学文件,对弹性学制的教学计划、学制类型、学籍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

职业学校应修订教学计划,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可构建两种类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一种类型是完成某种专业学习的基本课程模块,包括必修文化课、必修专业课、选修文化课、选修专业课共四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体系是一种水平标准化课程体系,用以衡量学生的文化与专业水平。另一种类型是便于分阶段学习的多样化的学制型课程模块,可按学制分为一年制、二年制至五年制等不同类型。

加强考核管理是弹性学制的关键环节学校要制定各级各类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严把质量关,确保毕业生质量。

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困难

第10篇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    

体育赛事是以体育竞技表演活动为载体的特殊商品,而获得这种商品或者服务权利的“票、券、证明”等,就是我们俗称的门票,也叫“人场券”。在经济社会,门票作为一种有效凭证,既有本身所代表的体育表演活动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有对体育赛事产品价值认同的货币表现形式—门票价格,也是对所获得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价值尺度衡量。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价格理论上属于实证主义经济学的范畴,其核心论述的是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将价格理论称为“微观经济”,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理论则称之为“宏观经济”。我国学者余鑫炎、黄汉民在其主编的《价格学(第二版)》中,将价格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价格理论的萌芽与形成各阶段、欧洲古典经济学确立的价格理论阶段、马克思着主义价格理论阶段,是对价格理论历史发展进程的回顾与总结。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一价格理论对于价格理论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以及“供求关系均衡时,价格是围绕价值变动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价格的变化”等等,都是对于价格理论的经典论述。在价格理论研究历程中,也形成了众多的思想与学派,如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思想、供求均衡价格论、斯拉法价格学派等,鉴于非本研究重点,故不深人探讨。    

体育赛事门票价格研究是在现代经济学价格理论框架下的分支实践应用,其既遵循价格理论的普适规律,也存在作为特殊商品的自身特征。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赛事门票定价原则研究。

国外学者西蒙斯经过研究发现:“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门票价格的高低对观众人数的影响是一个负效应,而与其收人多少的影响不明显”。国内学者如以史兵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门票定价应考虑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索要价格,并且在处于市场垄断情况下,利用价格歧视获得最大收益。史凤云等学者认为,我国现有体育赛事门票定价的成本+利润的模式具有孤立性,采用纳什均衡定价模型更为精确。

第二,以市场营销视角下的定价实践研究。国外学者Armstrong提出的双边市场典型理论的“鸡蛋相生”问题,在分析非完全竞争下的答案是“分而治之”。国内学者李雯娟从体育赛事的产业化视角分析,积极开拓体育赛事门票营销策略,即整合营销、开拓体验、创新理念、赞助营销等。

第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门票价格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如孔庆波[川提出赛事门票价格具有赛事衡量、自我拟比、需求调节、心理特定功能,消费者具有多种行为特征。

第四,从法律的视角分析门票销售市场秩序混乱成因的研究。学者钱雪琴认为,市场秩序混乱,以及在市场相对垄断背景下门票价格制定的盲口性,背离供求平衡,从而为投机者所利用,应加强制度建设,行业自律。    

综合分析上述成果,在此方向的研究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如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于不断拓展,不仅要从经济学、管理学、价格学、体育学等学科为研究的理论支撑,还要拓展至系统论、逻辑学、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形成学科交叉;从营销策略为切人点的研究虽然发文量较多,但实践的创新性研究仍需不断丰富,对于当前信息化社会营销模式变革影响的研究需充实;对国外成功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仍存在薄弱之处,如国外有哪些经验是在实践当中取得好的成效,国外以观赛者为本的思想是否能够促进我国赛事经营者的转变等等,都是能够充实此类研究的方向。鉴于此研究对于促进体育竞技表演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从国外实践经验为切人,以期为促进体育赛事健康发展,推进与深人此类研究尽微薄之力。

三、国外体育赛事门票价格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经济增长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抓住机遇,注重引进人才和技术,并且利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力度。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市场开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监督,创新金融服务,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然而,与全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贵州省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落后水平。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只有在充分研究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以及贡献程度后,才能够分析导致落后的原因所在,才能够结合当前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贵州省在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按照古典经济学派对经济要素的加总和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贵州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内在原因和机理。在贵州省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关键在于贵州省的制度与技术变革,而不仅仅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在这30年来,社会制度、企业制度与技术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1][2]

2.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对贵州省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经济持续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9%左右,连续20多年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速度,这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进行定量研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很难找到一种权威的方法进行数理统计上的定量计算。并且由于数据来源以及数据估算上的差异,我们的定量分析的结果难免存在一些误差,但是,这些误差不会对我们在测算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指出,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除包括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外,还有一大部分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而这些因素所导致的增加的产出就是“索洛余值”,并且在20世纪60年代索洛用“余值法”测算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当今国内外学者们认为“索洛余值”代表了包含科学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进步与积累等因素的广义的技术进步,以促使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因此,以下我们从“索洛余值”所代表的广义的技术进步为基础,将其分解为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两个因素,来定量考察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2.1 模型的建立[3][4]

我们使用包含广义技术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

现在,定义索洛模式的产出函数为:

(2)

其中,A代表包含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广义技术进步,在索洛模式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式(1)中的代表自由规模下的广义技术进步,其接近于纯粹的技术进步。式中的的Y代表产出,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存量,为资本的产出弹性,为劳动的产出弹性。

将式(1)化为对数的线性生产函数形式为:

(3)

我们使用最小二乘法和正则化处理可以求出参数、的表达式如下:

(4)

根据(1)、(2)、(3)、(4)式,我们可以求出广义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相关指标如下:

(1)广义技术进步速度a:

(5)

其中,y为平均产出增长率,即GDP的年均产出率,k为资本存量的年均增长率,l为年均劳动力的增长率。由式(5)可以看出,广义技术进步率即GDP年均增长率减去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年均增长率加权之和的余值,这个余值包含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因素。

(2)技术进步的速度:

(6)

(3)制度创新的速度:

(7)

(4)纯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率为:

(8)

(5)制度创新对产出的贡献率为:

(9)

2.2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模型中需要用到的数据有:贵州省历年国民总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存量。在这里,我们用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国民总产出,以1978年为基期,将其他年份的GDP换算成1978年的不变价,并且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标准化换算;用可比价格计算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的资本形成总额换算成资本存量,用贵州省历年的就业人数来衡量劳动存量,并且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标准化计算。[5]

2.3 实证结果

为求得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以及,需要将表1中的GDP、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带入式(3)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因此,由回归分析可知,在自由规模下,资本的产出弹性=0.648,劳动的产出弹性=0.985,相应的我们可以根据式模型中的算是计算出索洛模式下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广义的技术进步等。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自由规模报酬下的测算结果

资本的

产出弹

劳动的产出弹性 GDP年均增长率(%)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 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 纯技术进步速度(%) 纯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0.648 0.985 9.21 9.84 2.80 0.076 0.825

表3 索罗模式下的测算结果

资本的

产出弹性 劳动的产出弹性 GDP年均增长率(%) 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 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 广义技术进步速度(%) 广义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0.397 0.603 9.21 9.84 2.80 3.62 39.25

表4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对GDP增长影响的测算(%)

广义技术进步速度a 狭义技术进步速度 制度创新的进步速度a- 纯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 制度创新对GDP增长的贡献 广义技术进步中纯技术进步的作用 广义技术进步中制度创新的作用

3.615 0.076 3.539 0.825 38.426 2.102 97.989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索洛模式下,广义技术进步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达到了39.25%,,其中,纯技术进步对贵州省总产出的影响为0.825%,制度创新因素达到了38.426%,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得益于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贵州省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对外开放程度等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省经济的发(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26页)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了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除了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在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保持制度创新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贵州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比较而言,由于珠三角地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完善的产权制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使得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贵州省,这个事实说明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在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更要改革和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市场开放程度等制度环境,坚持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改革并重,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贵州经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结语

贵州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还是处于发展的滞后状态,经济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在面对现实的同时,要充分挖掘促使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促进经济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逐步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很难用传统的发展理论解释,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贵州省近30年来经济增长中的技术与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更加说明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已经并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会越来越大,只有加快贵州省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R·纳尔逊,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

[2]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6,29-6.

[3]许永兵.我国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6-24.

[4]张伟.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9.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人民币;汇率;德定

面对世界经济减速发展,欧美各国频频降息,如美联储进人2(X)1年后n次降息,使美国的短期利率由年初的6.5%降至1.75%,很多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政策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但人民币汇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走势持续坚挺,并保持稳定。而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参加2田1年《财富》全球论坛时表示,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减速发展,中国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泛开辟国内市场,中国外汇储备将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

一、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目前,面对国内经济增长减缓,外贸出口增长回落,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经济理论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其理由:一是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在30一50%之间,而亚洲国家同中国外贸出口的“碰头”产品率高达25%以上,若人民币不贬值,就会导致中国廉价劳动力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造成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如1998年中国出口仅增长0.5%。所以,只有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降低中国外贸出口产品的价格,把失去的优势找回来,才能达到促进外贸出口的目的;二是中国目前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严重,经济需要以增加出口来走出困境,而应用非汇率手段(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来扩大出口,虽然对出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出口越多退税越多,从而在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国家的财政收人就有可能减少,故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促进出口并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提高出口退税率本身就说明了人民币币值被高估。因此,人民币贬值是唯一出路;三是1998年中国的年贸易顺差达437亿美元,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达456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却仅增加了50亿美元。这说明外汇流失严重,各方面对人民币信心不足,外商投资者普遍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因此便产生了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四是历史已经证明,货币贬值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必经之路,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同样,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得强大、富裕之后,货币贬值也依然是它应付外部冲击,调节国内价格,纠正贸易逆差的一种“常规武器”,美国则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而理论界中的另一些经济学家,如复旦大学的谢百三同志,中国社科院杨帆同志等,则持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而且必须保持稳定。经过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我们认为,近期内,人民币应该维持币值的相对稳定。

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论依据

关于人民币汇率当前应该而且必须保持稳定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运用国际经济学理论,并结合当前经济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从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较小,人民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不大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一国货币贬值的效果,要看该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如该国进作者简介:冯英娟(1970.2),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工作。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无穷大,则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差额;而如果该国进出口商品需求无弹性的话,货币贬值不但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可能还会使贸易收支恶化。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该国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无穷大的话,则货币贬值一方面会使以外币表示的该国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增加出口量,增加外汇收人;而另一方面会使国内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升高,从而减少需求,减少进口量,减少外汇支出。因此,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甚至可以使逆差变为顺差。但如果该国进出口商品需求无弹性的话,则恰恰相反。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较小,接近于需求无弹性的情况,属需求缺乏弹性一类。因为我国出口商品中20%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80%是初级原材料、低附加值的制成品,这类商品弹性较小。近年来,由于初级产品贸易规模下降,此类产品弹性更日益缩小;对于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往往被发达国家视为“敏感产品”而加以限制,从而人为地降低了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年初,日本又对我国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等农产品实行进口配额,而且准备陆续对其他一些产品如木制品等也实行进口配额。这些做法,都人为地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需求结构来看,我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0%是各种生产资料,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引进国外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进口难以压缩,因而中国的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也较低。所以,从现在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人民币贬值,不但不会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反而有可能引起负面影响。应该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贸易收支。而且,近年来外贸出口增长乏力,主要是由于世界商品价格下跌造成的。所以,扩大出口并不只是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就能解决的。另外,产品出口国借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改善贸易收支,常常会导致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从而互相抵消着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积极作用。

2.国际经济学中阐述的J曲线效应理论指出,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有一个时间差在货币贬值初期,国内企业对汇率变动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出口不能立即增加,而进口也不能立即减少,但原有进出口合同却还要执行。此时,由于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出口量不变,则出口收汇会立即下降;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会上升,而进口量不变,进口付汇反而增加,从而带来贸易收支恶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不宜采用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

3.在国内物价指数较低的情况下,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稳定对中国的出口是有利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汇率的稳定,有可能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在出口国和进口国都稳定。而目前我国物价指数较低则可能使我国的出口商品在进口国长期保持低价,这对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十分有利;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价格的稳定,而价格的稳定有利于计算出口成本,这一切均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发展。

4.中外利差逐步缩小,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条件根据国际经济学关于利率与汇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可知,如果中外利差过大,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将很难。例如:美国利率高,而中国利率低,则投资者会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元,存到美国银行以获取高利息,这样,人民币汇率将下降,即人民币将贬值;反之,人民币将升值。总之,中外利差过大,则可能引起人民币汇率波动,而中外利差缩小,则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条件。

5.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亚洲与金融”专题研讨会上说,近二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接近百分之十,2(X刃年GDP首次超过一万亿美元,预计今年的经济增幅为7%,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0%,进出口增长8%。这一切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

6.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外债总量、结构合理,对投资者来说相当安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最好的投资国之一,使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所存无几。中国外汇储备高达16田多亿美元,并另有600多亿美元居民外汇储蓄,而外债仅12(X)亿美元,短期债务更仅有巧O一180亿美元左右,与1998年的俄罗斯和韩国情况不同。由以上各点可以看出,目前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稳定,才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第l期冯英娟:从国际经济学角度看人民币汇率稳定

三、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现实意义及加入Wl丫)后的变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