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务信息化管理

商务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3-08-17 18:0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务信息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务信息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商务信息资源网络管理系统

在当今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迅速普及,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也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快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被视为电子商务时代加快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商务信息资源的构成

企业商务信息资源包含四种基本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与商流,其中信息流与资金流在Internet上流动,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如图1所示。

信息流是组织运作的驱动力,资金流是组织运作的核心,商流、物流是组织运作的实物基础和价值载体,如图2所示。在企业的整体运作流程中,信息流作为控制力量决定了资金流的运作过程和物流的有效实现过程,通过对价值核算、价值计划、价值分析、成本投入等方面信息数据的搜集整理,确定企业价值实现的方式和规模,通过资金流与物流相配合,确定作为价值载体的实物流转过程并付诸实施。同时,又通过物流、资金流的信息反馈功能实现企业价值战略的调整并重新制定规划。

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

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由业务决策系统(包括数据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系统)、前端服务系统支撑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后端服务系统支撑网络化平台(包括知识库、数据仓库、专家库)三大部分组成,其层次模型如图3所示。

而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内容出发构建相应的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并在整体上和逻辑上构成一个整体,为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进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体化和量化管理提供支持,其构建框架如图4所示。

数据管理系统: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集成的、面向主题的数据库集合,是用来支持检索、决策等功能的,其中每个数据单元都不随时间改变。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通常从内部和外部数据源中抽取。内部数据主要来自于由系统处理生成的系统;外部数据包括行业数据、市场数据、国家经济数据等。

系统管理系统:提供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分布式复制等多种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包括提供、状态、控制和安装功能,对网络单元的配置、业务的投入、开业或者停业业务等进行管理,对网络的状态进行管理;故障管理是对网络的运行情况异常和设备安装环境异常进行监测、隔离和校正的一组功能;性能管理是对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网络单元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评价报告的一组功能;安全管理主要提供对网络及网络设备进行安全保护的能力。此外,系统管理还应该包含理财、运筹和其它定量模型的软件包,能够提供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合适的软件管理能力。

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部分主要是对各种网络商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如新闻、数据、分析以及用户的反馈等。基础信息资源系统:基础信息资源包括通用信息(主要是关于资源的标识和分类、检索等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价值信息、关联信息、注释信息等相关的、起支持作用的基础信息。

电子商务平台系统:用来进行用户与网络商务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交流,如交互式界面、讨论、操作等。网络化平台:是支持电子商务环境下数据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子系统的统一支撑平台,解决底层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提供网络应用软件基础支撑平台。接口系统:主要完成各种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包括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接口、条码器的数据接口、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接口、与Internet的接口等等。

各种用户在登陆企业门户并提交请求以后,门户系统将用户请求转交给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系统,由其自动调配后台的应用子系统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并通过对处理的结果以及相应的记录进行分析和管理,为企业的决策和服务提供支持。

网络商务信息系统构建的保障体系

管理层重视是前提:确立管理层在系统构建工作动态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很难取得实效。完善需求是重点: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否有效运行,关键在于企业信息系统能否满足本单位的业务需要。选好合作伙伴是保证:在企业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上,应选择技术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的大型软件开发公司为合作伙伴,从而为网络的建设和正常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用先进技术是核心:信息技术是支持企业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的基础,是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协同工作的基础;同时加大对数字化管理的资金投入。建立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是目标:建立充分运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的电子政府创新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活力,提高信息利用率;要不断有新的管理工具软件和互联网来支持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管理工具将决定企业管理的方式,改变企业运行的方式和内容,从而提高企业行为的有效性。以人为本是根本:在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要理解和尊重员工;挖掘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其睿智和才干,以取得最好的工作绩效。

综上所述,构建网络商务信息资源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管理方面的改造工程,它不是简单的企业信息化,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一种崭新的运作模式的转变。因此,研究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实现企业信息集聚、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升级企业信息化装备、提高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煜.试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5(12)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信息化 技术应用 战略对策

传统产业经济的营销模式相对落后,企业与客户之间必须经过实体店采购或销售,这种方式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利于远距离营销活动的进行。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开始成为企业经营改革的发展方向,利用先进的网络营销平台与物流配送体系,让商家企业在互联网上与消费者客户进行交易,这种先进的交易模式就是“电子商务”。为了加快电子商务模式的推广应用,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改革战略的优化调整,充分利用物联网这一全新的互联网平台,创建更加优越的电子商务网络。

一、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1.物联网应用现状

近年来尤其是在2012年间,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电力、交通、医疗、物流、安防等等。比如在电力行业中,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无线电表的远程抄表、用电检查、线损管理、负荷管理、需求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也正在逐步拓展;在物流领域中,药物、电子产品等物品的检测、运输、仓库储存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对物联网强烈的需求;在安防领域中,物联网在入侵防护、网络监控等领域表现了强大的作用;此外,物联网在各类监控上应用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2.电子商务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上世纪末出现的新兴事物,现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以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在亚洲,以中日韩为代表也不甘落后,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如今在电子商务技术方便也跻身世界前列。电子商务如同互联网一样,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电子商务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其产业链几乎可以包容现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相关的各个领域。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状态处于初步阶段,现有的电子商务局限于局部应用,没有形成规模,技术标准不统一、行业壁垒等诸多问题深深阻碍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进行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与运营模式分析,从而协调产业链各环节的关系,打破行业壁垒,充分发挥产业聚合力,是攸关企业存亡,急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发展电子商务行业,最关键的因素是其产业链和商业模式。

二、电子商务信息化战略的核心技术

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技术对于物联网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既是一套独立的技术体系,同时也离不开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想真正的了解电子商务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先要了解商务网站的相关技术。根据国内必要注明的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网、京东商城、易迅网、拍拍网等,电子商务信息化战略必须有其核心技术为支撑。主要技术包括:

1.射频识别技术

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它比条形码技术更加先进,条形码只能通过读码器扫描来识别物品,而RFID可以通过发射、接受电子信号对物品进行识别与定位,突破了条形码技术对于物品空间距离的局限性,也是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对物联网的研发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是进一步研究物联网的基础。物联网概念模型的发展与物联网现实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任何理论上的概念都是为了实际应用而产生。全面感知技术是电子商务网最基本的特征,即通过RFID、传感器、二维码、GPS系统等等信息采集技术,对所有物体进行感知与识别。为之后最终的智能决策操作提供信息。

2.信息物理技术

利用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协作,使关于大型工程系统的信息服务、实时感知和动态控制得以实现。电子商务发展必须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泛在网络对于构建完整的物联网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的实现整个时间、空间范围的物物互联,一个完整的泛在网络体系对于信息的传递是必不可少的。泛在网络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从物理信息的采集到智能终端做出处理,中间需要一条可靠的传递网路进行信息传递,智能终端做出相应的决策后同样也需要有该网路将信息传递给物理世界。由于电子商务网涉及到的应用范围远远大于普通的互联网,其所传递内容的重要性也大大增加。所以,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时性、稳定性必须得到有效的保障。

3.数据传输技术

M2M系统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就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物联网、CPS、M2M三中技术有着很高的相似度。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认为M2M和CPS都是物联网的表现形式。从概念内涵角度,物联网包含了万事万物的信息感知和信息传送;M2M则主要强调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计算机实现设定好的程序不可能完全的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所以,当出现故障或者紧急状况的时候,系统需要能够自主进行修复与应急处理。自主网络必须能够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的维护。这点也是电子商务网的关键技术,没有能够自主管理与维护的系统,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网。应用技术的发展需要概念模型的指导与规划,而当应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先的概念模型就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进行改进。

三、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实际情况分析,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物联网作为信息化建设平台,必须要借助计算机系统为主控中心,对商家与客户交易数据流实施高速地处理,从而维持了物联网营销活动的稳定性。创建了多功能营销平台之后,电子商务企业还需制定综合式的管理对策,维护好现有的商务网站体系,使物联网技术发挥出更大的营销、管理、调控等价值。

1.经营管理

电子商务经营战略是电子商务活动管理的宏观层面,要认识战略目标、战略方案、战略行动的管理地位,从而实现管理战略素质的培养。电子商务经营战略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经营战略分析、电子商务经营战略环境、电子商务经营战略目标、电子商务经营战略方法等内容。管理人员要灵活地应用各项物联网技术,结合市场发展动态以调整经营战略体系,这些都会为电子商务企业创造理想的收益。

2.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活动离不开资源,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管理是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无形资产等资源的构成及其利用,来认识各类资源的特征,各类资源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电子商务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人力资源构成、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电子商务物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3.信息管理

信息流是电子商务活动的血液,是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要从认识信息源的形成,来探讨信息搜集、处理、存储、检索、利用的方式方法。电子商务信息流管理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的涵义、企业信息化过程、企业信息化目标、信息源的概念、信息源的属性、信息源的类型、信息搜集与处理、信息存储与检索、企业电子商务信息流等内容。

4.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物流是支撑电子商务活动的运动基础,是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流动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管理是电子商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要认识物流的组成与功用,了解物流的运动过程,学习物流运动过程中的管理模式方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物流的内容及其地位作用、第三方物流业、企业自营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方式等内容。

5.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生产与经营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支柱。对资金的综合管理是电子商务活动管理的本质内容。因此,要从认识资金流在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地位来探讨资金流的运行过程及网上运行形式和资金流的运行程序及规范。电子商务资金流管理主要包括企业资金流的构成、网络经济对资金流管理的影响、企业资金流管理体系建设、现代资金流管理系统的发展等内容。

四、结论

早期互联网是电子商务经营的主要平台,实践证明,传统互联网已经无法满足超大流量的商务数据处理要求,选用物联网才是电子商务营运的新模式。针对物联网科技的优化升级,电子商务企业要拟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方案,不断地改进原有的网络营销模式。另一方面,物联网的概念模型绝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单一的概念模型就会制约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电子商务战略管理,要结合相关的技术应用,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运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孙文涛.浅谈电子商务是企业营销经营的必然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2009,23(12):43-45.

[2]董卫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传统电子商务改造措施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28(14):19(6):32-33.

[3]郝磊.我国企业应对电子商务潮流的信息化战略对策[J].现代商业,2011,28(10):25-28.

[4]周云兰.电子商务行业特点及信息化管理方案的评估[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8(5):6-7.

第3篇

1、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

电子商务具有非常快捷的特点,交易双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方式实现交易,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贸易额逐渐攀升,贸易商依靠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提高商业交易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实现各种需求信息的有效共享,满足国际贸易的实际需求,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快速发展。

2、电子商务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运行

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电子商务能够在通过信息交换产生一个全新的虚拟市场,这种市场体现出更强的开放性和立体性,信息得以快速的交流,实现经济、信息、资本等方面的快速融合。电子商务实现了商务信息的全球化,使得经济的全球化得以全世界范围内更加紧密,各国之间、各个经济体之间贸易快速实现。

3、使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很多企业之间能够结成一个非常方便快捷高效的企业网络,能够向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商品和服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贸易主体,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在电子网络环境下快速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商品的快速流通,实现消费的个性化,满足商品设计、交易的多样化,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益的共享。

4、促使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改变

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市场交易,各个跨国公司之间快速实现信息的有效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使得市场机制能够突破国际限制,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快捷的资金流、信息流,构建全新的国际贸易经济体系,打破传统模式,提供全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商业服务,促进国际贸易主主体的经营方式转变。

5、电子商务促进国际信息贸易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色,信息贸易是一种非常全新的贸易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知识经济将成为各国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知识经济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国际贸易平衡、提高国际贸易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信息产业成为未来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点。电子商务对于提高国际信息贸易的效率非常明显,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深入,国际贸易将突破传统的以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为主要的贸易形式,信息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形式,电子商务在促进国际信息贸易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的策略研究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环境和形势发生的深刻变革,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是未来各个国家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途径。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信息技术研究

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信息的传递,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当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我国当前的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比较大的差距,投资薄弱,技术研发落后,这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为此,应该加强光缆的铺设,注重网络建设,同时还应该注重电脑硬件的升级。我国政府应该充分重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极大促进和影响,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我国电子商务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和设施保障。

2、加强对公众的认识引导

要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加强对公众的引导,让每一个公主都能充分的认识到电子商务对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极大推动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和积极鼓励,比如,新加坡政府推广 EDI,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使得电子商务对新加坡的国际贸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EDI 已经在税收、教育、运输、贸易等各个方面现实作用,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推广。

3、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管理

国际经济贸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是未来经济贸易发展的重大趋势,在实际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融合,首先在出口配额方面更多地实行电子招标,能够对 = 商品的跟踪检查等方面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操作,提高国际贸易的管理效率。其次,实行进出口网上申请,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简化申请、领取环节,提高操作效率,增加透明度,减少个人干扰。实行电子报关,加强电子化管理,海关是国际贸易的最为重要的关卡,海关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提高管理效率,为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提供非常方便快捷的服务和管理,防止出现各种漏税偷税现象。最后还要实现电子商务与进出口检疫检测的有机统一,提高检疫检验的效率,提高检疫检测的信息化水平。

4、加强国际间的电子商务合作

第4篇

(一)企业使用计算机情况

全区4241个工业企业中,拥有计算机20.7万台;99.1%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计算机,平均每个企业使用计算机49台;有25.3%的从业员工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计算机,每百人拥有计算机17台。从调查情况看,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高,但企业人员使用和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低。

(二)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有91.4%的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企业,使用最多的财务管理为88.7%,其次依次是购销存管理45.3%、人力资源管理36.9%、生产制造管理29.2%、客户关系管理22.9%、物流配送管理11.7%,还有22.2%的企业选择了“其它”,主要是用于文档管理。可看出,企业主要还是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以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

(三)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96.7%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互联网。有92%的企业使用固定宽带的方式接入互联网。从网速选择看,占使用互联网41.8%的企业使用1Mdps-10Mdps的宽带,17.2%的企业使用10Mdps-30Mdps的宽带,13.4%的企业使用30Mdps-100Mdps的宽带,8.3%的企业使用100Mdps-500Mdps的宽带,3.3%的企业使用500Mdps-1G的宽带,使用1G以上宽带的企业仅占7.1%。从整体情况看,存在着“宽带不宽”的问题。

(四)企业使用互联网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虽然有96.7%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互联网,但拥有独立网站的企业数占比较低,只有23.1%;从互联网应用上看,有60%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从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的情况看,有89.4%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58.9%的企业使用网银,47.7%、46.7%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24.2%-21.3%之间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与政府机构互动、信息或即时消息、员工培训、对外或者对内招聘等,在线提品只占8.2%。从以上情况看,企业使用互联网呈现多样化形式。

(五)企业电子商务开展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有86个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占比仅为2.0%,其中有自营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38个,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企业仅有4个;从电子商务交易金额看,全年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金额总计68.2亿元,电子商务只有少数企业看重,大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不看好。

二、制约我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信息化技术力量较弱,人才缺乏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信息化人才储备和信息资源的占有是关键。调查发现,受地域和工业企业自身业务方面限制,企业缺乏既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又懂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全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亟需改进

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保障。政策扶持在营造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全区鼓励和扶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长期战略和优惠政策还不完善,可行的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和第三方服务机制还欠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环境还有待改善。

(三)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低,信息高速不畅

从调查情况看,全区工业企业互联网接入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使用互联网、宽带接入分别为96.7%和92%,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4%和95.8%;宽带的实际速率与工业发达地区水平相差很大,存在着信息高速不畅的问题。需进一步宣传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企业上网意识,同时,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为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铺平道路,清除障碍。

(四)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电子商务是利用网络进行的在线交易和商务活动,同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开放性等特点,代表现代贸易的发展方向。从调查情况看,全区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仅为2.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交易方式上,对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在线营销、拓展企业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在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企业自营电子商务平台较少,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质量不高,制约了全区工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推进全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通过政策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坚持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只有政府和企业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全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也是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对信息化技术、生产管理、资金投入等进行可行性研究,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以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 引进外资、 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融资成本;政府方面应加大财政对工业企业的投入,减轻企业税负,加强宏观调控,利用相关扶持政策等,缓解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三)着眼企业发展,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系统地理解并掌握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远有效的激励政策,通过学习、培训、深造等方式来提高员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可聘请权威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培养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信息化管理人才,承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使用新的信息化理念,结合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思维,优化设计,解决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深化普及应用,加快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我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3、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4、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5、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现代物流业要走向信息化

以信息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开创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题。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同时,要制定科学的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1、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

3、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高等院校要开设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长期有计划的培养专业队伍。

4、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实现企业零库存、无积压、无等待、全天候24小时,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体系。要建立一定的铁路、公路以及仓储物流配置的专门机构,统一领导,实现快速、准确、无差错、高效益传递的物流配置。做到四化:(1)物流运作系统化。企业物流是一种系统性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来实现。(2)物流服务网络化。电子商务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为了实现电子商务的物流增值,企业必须重新设计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渠道,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实现物流服务网络优化和系统性。(3)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4)物流经营全球化。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物流经营的专门机构,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三、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电子商务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

实现货物跟踪,实现有效物流配送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1、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通过企业对现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进和设计组织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内容最小化,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的绩效,以相对更低的成本实现或增加产品对顾客的价值。流程是一系列跨越时间、占有空间的连续有规律的活动,各个基本活动应紧密衔接,保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通过,每项活动的衔接都应强调对价值的增值作用。

第6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物流业国内与国际发展现状

1991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瞄准了与国际物流服务贸易接轨的方向,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即国际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

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小时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使公司成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

上海APEC通关系示范系统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递企业,联邦快递(FEDX),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  )入主联合快递中,加速了向中国物流市场的扩张。

我国于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二)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模式也制约着物流管理的发展。

(三)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

(四)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五)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信息化是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

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创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资源,推动我国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组合。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物流信息化管理具体应做到:

(一)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

(二)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

(三)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要调整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对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五)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建立起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要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保持一致,要同国际先进物流配置网接轨,做到四化:

1、物流运作系统化

企业物流是一种系统性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来实现。

2、物流服务网络化

电子商务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物流经营全球化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物流经营的专门机构,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1996年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主要包括“电子合同法规”,“电子商务税收法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相关法规的建立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物流法规,即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法规”的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使我国物流业适应中国入世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对物流主体的资格和权益进行规范,制定了物流活动的行为规范,保障了国家对物流运行的干预和监督。目前,中国物流法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1)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2)行政法规,包括《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通知》等。(3)部分规章,包括《关于商品包装的规定》、《国家物资储备局管理办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公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通过实施以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经济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沈小静主编.生产企业供应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周元福.对现代物流内涵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2005,(4).

[3]刘伟.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方美琪、钟佳桂: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 实战 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现状

项目化课程是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项目)任务为目的的课程模式。项目化课程建设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项目化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项目化课程建设理论已比较成熟,但项目化课程建设呈公式化建设趋势,课程缺乏鲜明的专业特点。(2)项目化课程建设中课程项目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企业专家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与实际工作吻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项目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3)项目化课程建设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项目化课程建设的最终效果。

1.2 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商贸类高职院校“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创业+实战”项目化课程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选取学生能够参与的企业实战项目或自主创业项目做为课程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运作,或进行自主创业,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意义在于:(1)“创业+实战”项目课程建设符合商科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在成熟的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项目课程建设理论指导下,建立具有鲜明商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实战型课程体系。(2)“创业+实战”项目课程以企业实战项目或自主创业项目作为课程项目,课程项目的可操作性较高,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2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研究“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

下面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化课程建设为个案,研究“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构建“创业+实战”型课程体系

“创业+实战”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先导特色”,进行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开发,教学条件(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展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析学生特点,选取实战型教学项目载体,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创业+实战”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并具备自我完善的功能。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市场调研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具有现代商务管理、计算机及互联网知识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诚信、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系统营运支持和IT服务、网络推广和销售等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并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设计实战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网上创业和企业信息化两个实战课程模块。

(1)开设“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网上开店)—网络商务信息采编与(网店装修与商品编辑)—市场调研与网络营销策划、网络营销执行(网络营销)—网络商务洽谈与交易(网络交易)—网上创业综合实战实训(创业实战实训)”等递进式的网上创业实战课程。网上创业实战模块教学在第一学年实施,以网上创业项目为主线,贯穿于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整个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大项目即“网上创业项目”,然后按照网上创业项目运营工作过程进行工作分解,依据完成各项分解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置专业课程,每门课程以此工作背景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学生在一年的专业学习中,围绕如何进行网上创业项目的运作这一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也就掌握了网上创业项目的规划、经营和管理的各项知识及技能。(2)开设“商务数据管理与维护(数据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实务(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ERP原理与应用(信息系统运作)”等企业信息化实战课程。

2.2 设计“实战+自主创业”型学习项目

在项目课程设计过程中,选取“实战+自主创业”型项目作为学习载体,将企业真实项目和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作为学习载体。

(1)自主创业项目实战:将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如淘宝网店)作为教学载体,如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网络商务信息采编与、市场调研与网络营销策划、网络营销执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创业项目同步开展。(2)企业合作项目实战:将企业真实合作项目(如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发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如商务数据管理与维护、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网络安全、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的过程。同时企业合作项目实战还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进行认识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2.3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战教学法

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中,实战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实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不再停留在模拟企业项目的阶段,而是进行真实的项目运作。

在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和网络商务信息采编与课程实战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学院创业园申请了实体店铺,并同时开设淘宝网店,随着课程的教学实施,学生完成了淘宝网店装修、商品图片拍摄和处理。在随后的市场调研与网络营销策划和网络营销执行课程中,学生又随之进行网店的推广,在课程结束的时候,部分学生的淘宝网店已经达到3钻信用级别。

在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以拉链企业为实际教学项目载体,以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企业信息化管理,以用友ERP软件作为实训平台,开展实战教学。

在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网络安全以及商务数据管理与维护课程中,教师将承接的公司网站制作项目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真实参与系部对外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

实战教学法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再平淡,而是充满挑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构建全方位实战教学环境

2.4.1 构建实战型教学条件

构建实战型教学条件从校企共建实训“室和建立定岗实习基地两方面进行,保证“创业+实战“教学模式的实施。

校企共建实训室:组建专兼结合的实训室建设团队,企业投资参与实训室建设,企业人员全程参与实训室方案制作、认证、实施,实训室环境布置体现企业文化。

顶岗实习基地:与电子商务知名企业,如用友(无锡)有限公司、江苏泛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完备的实战环境。

2.4.2 构建实战型师资队伍

“创业+实战”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就是建立实战型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实战、参与企业项目等方式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发展,掌握新技术、新技能,打造高技能双师型队伍。

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实施,主要承担实践性教学活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可弥补学校实训教师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上高水平技能指导;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2.4.3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创业先导、实战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基本思路: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通过完善评价类型与改进评价方法来解决信度问题;通过对以往典型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课程目标的适应性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建设来解决效度问题;实行分类分项评价,采用多种灵活的考核方式、建设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的办法来促进难度与鉴度的应用质量;健全机构和信息反馈系统,提高课程评价的可控制性。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障碍具体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所有企业总数的80%以上,但国家和社会却给予中小企业较低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浪潮中,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发展的战略实践角度来看,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而盲目发展,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制定了发展战略目标,但因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根本无法实现。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诸多方面的欠缺和不完善,势必阻碍其前进的步伐。

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监管不力,整体经营环境恶劣

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健全,难以发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似乎对我国的经济和发展社会的影响力不大,从而使相关的政府部门将工作重点集中到大型企业上,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导致中小企业享受不到自己相应的权利和服务,使诸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上虚假广告、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现象的产生,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由于部分中小企业失信事件的频发,进而损害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公众形象,形成了对中小企业的认识误区,进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1.2 经营管理方式滞后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很多情况下,都是经理厂长独揽大权,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的先进理念,不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另外,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发展的长远规划,经营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仅凭个人的思想和意愿进行企业的日常管理,企业经营权和决策权的高度集中,普遍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1.3 企业融资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融资渠道不畅仍是长期以来制约和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体系建设比较落后,使外部融资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依赖于银行,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另外,由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抵抗风险能力弱、信用意识不足和资信度较差等,根本达不到以盈利为目的各种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导致外部融资困难重重。

1.4 人员素质偏低

人才是实现和促进企业发展的生力军。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情况,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并出现人员流动频繁的问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没有合理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相比,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明显缺乏。另外,很多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人才的缺乏。

1.5 信息化程度较低

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社会的主导,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信息化在管理和经营中应用落后,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信息化投入成本高,收益见效慢而放弃使用;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体现不出信息化的真正实效;另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相关的技能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信息化程度较低。

2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2.1 强化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

要积极转变政府的职能,由政策管理型转为服务型政府,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致力于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并确保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积极整顿行业作风,简化办事程序,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构建完整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打击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增强诚信经营意识,逐步提升中小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传统的“抓大放小”观念,把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实行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并给予全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2.2 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理念,

要增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实现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不断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企业内部行为的标准化。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的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行情。坚决抵制中小企业管理的随意性,有效地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2.3 努力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立协作金融机构,建立和健全信用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从各方面促进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使担保机构真正受信于企业良好的信用机制,以增进融资的顺利实现。鼓励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中小企业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接洽,逐步加强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并积极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增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要提高银行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货款的限制范围,依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采取合适的信贷政策,并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不仅增加了银行收益,又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

2.4 加强人员队伍素质建设

加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提供一定的智力投入和精神支持,以吸引和留住关键性人才,创建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保证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员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要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对中小企业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并建立和完善员工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避免人才的流失。

2.5 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借助互联网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成为可能,这不仅扩展了交易的空间,而且能有效地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我国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引进网络信息化技术,以实现企业电子信息化。转变传统的对投资信息化不急于落实的经营管理思想,在企业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强对电子商务信息化的成本投入。积极借鉴大企业在此方面的应用经验,拓展信息化管理的覆盖范围,并使市场营销份额逐步引入信息化管理,互联网通过将货币信息和物流信息进行综合和对比,并通过信息优势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以最大程度降低其流通成本,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是传统营销所难以达到的。

3 结语

综上而论,在当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要摒弃落后的经营发展理念,不断地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积极进行各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以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力和竞争力,确保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艳红.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理论研究[J].财经界,2010,(03).

[2]高幸.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J].才智,2011,(31).

第9篇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冲击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只有在这个假定基础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才有了空间归属。然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间的主交易在互联网上进行,一些网络公司和掌握大量信息资源的中介公司主要通过网站和网页对外沟通,物理形态变得看不见、摸不着,亦即虚拟化。这些网络公司和虚拟公司为完成一个目标,会在短时间内结合,形成一个新的主体。企业存在形态的根本变化,使其经济活动范围及其资产、收益范围的界定将更加复杂,会计主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且难以界定。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今后可预见的一段时期不存在清算与破产的可能。假设企业将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企业资产价值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采用现行市价;收入费用的确定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对随时可能解散的虚拟企业而言,持续经营假设将面临挑战。一般而言,虚拟企业的收支在同一交易期间内完成。收付实现制相对权责发生制更为合理。此外,对所有会计要素均来自各成员方的虚拟企业而言,采用现行市价法作为计价基础会更好地反映该虚拟企业会计要素的现实质量状况,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传统会计分期假设要求企业以会计年度为单位确认收入和费用,计量损益,提交财务报告。电子商务条件下,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内部网络集成化管理的推行,虚拟企业可以在任何时点提交满足不同需要的实时财务报告,交易双方的项目或交易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而且虚拟企业解散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分期假设也面临挑战。因此,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似乎更适合于虚拟企业。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相对于传统要求来说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子商务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计量,使货币出现无纸化的趋势。电子商务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应变能力、服务质量以及企业竞争能力等的提高。这些因素对信息社会的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却无法用货币形式衡量。因而在计量方面,笔者认为应附加非货币化的环境信息与报表的附加说明。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冲击

    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职能。会计管理的主要范畴局限在对会计事项本身的计账、算账和审核上。企业进入网络化经营和管理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必然相融合,形成高度发达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1、会计的基本职能将向管理倾斜。会计的管理职能体现在对经济活动的反映、监督、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在会计的核算工作可由Internet等网络完成时,信息处理就会高度自动化,技术、资金等因素将逐渐沉积为基础设施,凸现出来的则是服务。因而会计的核算职能在逐渐淡化,重心将转向协调、管理、监督、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这样会计的预测、控制、分析等职能将逐渐得到加强。企业必须以个性化的服务留住客户,建立新的管理概念,如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规范销售行为、预测全球销售情况等。

    2、会计的信息管理职能日渐重要。会计人员要对会计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信息可以帮助监控管理企业生产和销售。通过互联网技术,会计核算信息可以高度共享。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全面而快速地收集和处理各种有关的信息以利于做出经济决策。

    3、会计的协调职能将日益突出。其一,协调各职能部门。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得到订单以后内部的采购、生产、运输、服务部门等,应根据订单同时开展运作;与此同时,企业还要与外部的供应商、银行、海关、税务部门打交道;明智的企业要避免购建昂贵、耗时的内部设施,并根据每个新项目与他人结成或取消伙伴关系,这些都需要会计的协调作用。其二,加强与现存顾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帮助顾客有效地使用产品,免费提供咨询,减少顾客逛商场的时间,培养网上购物的习惯,问卷,对顾客的频繁提问做出回答。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组织的影响

    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的管理与组织的变革。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报告等带来的冲击归根到底是对会计循环产生了冲击,由此带来了会计组织与工作方式以及会计人员职能的转变。

    电子商务对会计组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四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上银行使资金结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会计信息的交流更方便和直接,网上交易信息的及时获取提高了财会系统的应变能力。2、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地理上分布的财会职能不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3、工作任务的调整和合并。面向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许多由人完成的任务改由机器完成,许多工作岗位将消失和合并。工作任务的改变是组织发生变革的基础。4、新的环境产生了对职员的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

    (四)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

    1、会计核算流程网络化。会计人员应根据会计目标,按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在电子商务中,业务是通过网络成交的,企业外部网络允许顾客下订单,收到发票,运货及付款。大型零售商使用外部网络来与供货商交流,并使他们的存货管理系统合理化。例如,当产品售出以后,存货记录要通过移动条形码经常更新,供应商在有新存货要求时,可通过电子邮件选择。或者供应商进入零售商存货系统,根据合约来补充其产品,以满足定单变动的需要。

    2、会计核算内容多样化。在买方市场上,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一夜之间,那些厂房、卡车等曾经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资产及销售人员都会变成累赘,不再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投资者会将传统的工厂和商店看作是一文不值的资产,网上的速度胜过企业的规模。财务分析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人人都是会计信息的处理者。会计核算不再是主要工作,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占主要地位。

    3、会计核算方法信息化。传统的会计方法逐渐由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取代,主要体现在无纸化交易方面。Internet的信息以电子邮件取代书面文件,使用网络将有纸化的交易转换为无纸化交易,既可以降低传统的文本印刷和分发费用,又可以节约时间。

    (五)电子商务将使传统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

    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是为保障会计目标的实现而对会计客体所作的约定与规范形式。网络集成化管理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决策者将根据权限调阅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手工操作和电算化会计条件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失效,各种现代化安全控制手段和新的制度设计将被引入内部控制制度之中,以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二、传统会计发展的必由之路——网络会计

第10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物流

中图分类号:F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46-02

1 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于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上海APEC通关系示范系统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递企业,联邦快递(FEDX),中外运敦豪(DHL)、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入主联合快递中,加速了向中国物流市场的扩张。据了解,四大外资国际快递价格均低于中国邮政EMS的10%~15%。??这四家国际物流企业先后在上海的APEC通关系统工程采用的高科技快递工具DIAD(速递资料收集器),是业内第一个可将货件签收人的签名数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设备,收货公司只要用它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便完成快递记录。高科技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制约着物流管理的发展。

(3)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

(4)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5)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2 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

以信息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开创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题。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创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资源,推动我国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组合。利用信息网络化发展三大规律:(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Moore's??Law);(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3)信息活动优势与劣势反差强烈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开创新型物流产业。

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

(1)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输销售网络电子化管理。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块:①集中控制功能;②运输流程管理功能;③车、货高度管理功能;④仓储管理功能;⑤统计报表管理功能;⑥财务管理功能;⑦客户管理功能;⑧客户查询功能。

(3)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长期有计划的培养专业队伍。对从事物流人员在物流管理中心进行定期培训,要求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持证上岗。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才能保证物流信息管理专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发展。

(4)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建立起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实现企业零库存、无积压、无等待、全天候24小时,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体系。要建立一定的铁路、公路以及仓储物流配置的专门机构,实现快速、准确、无差错、高效益传递的物流配置,做到四化:①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②物流服务网络化电子商务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③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④物流经营全球化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

3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中模式创新

通过电子商务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因此要用电子商务推广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以上四大新技术的结合,将在物流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物流信息能在开放供应链中实现物流的及时、准确的配置。

EDI技术即电子数据技术交换,是使用一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所涉及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具有快速、?精确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降低成本,高效、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城市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实现了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为系统地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合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GPS??技术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信号接收系统。空间卫星系统均匀分布在6个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所构成,可在地球的任意地点、任一时间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地面监控系统是由5个监测站构成的。其作用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信号接收系统是由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所构成的。GPS技术可以提高铁路、公路等物流路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如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级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cm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GPS??技术可以实现货物跟踪,实现有效物流配送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1)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注:“业务流程再造”是指通过企业对现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进和设计组织流程,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内容最小化,从而有效地改善组织的绩效,以相对更低的成本实现或增加产品对顾客的价值。核心作业流程包括企业的各项设计和生产的作业活动,以确保企业作业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时、准确运行的管理活动,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以确保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完成。“再造”的观点即打破旧有模式,建立新的管理程序,实现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基本的、关键的功能,并将其优化组合,形成企业新的运行系统。)物流管理模式,适合于在大中型企业集团内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推动我国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观物流配置模式。

(2)电子商务在企业外部建立起最佳“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注:“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是指物流管理社会化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可以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实现了物流管理的高级化和社会化管理的目标。这将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以企业物流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模式是物流管理高级化发展的标志。它将促使企业实现以“物流战略”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从企业专业化管理中获得宏观规模经济效益。国内“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为中国入世后进入国际物流产业打下了重要基础。)。根据这一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地区物流合理配置和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突破区域的局限性,实现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高新配置,建立起有效的宏观物流配置模式。

4 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相关法规的建立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物流法规,即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法规”的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法规,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尽快使我国物流业适应中国入世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对物流主体的资格和权益进行规范,制定了物流活动的行为规范,保障了国家对物流运行的干预和监督。目前,中国物流法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类:(1)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2)行政法规。包括《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的通知》等。(3)部分规章。包括《关于商品包装的规定》、《国家物资储备局管理办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公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通过实施以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新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现状分析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资源支撑并决定着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信息化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使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于改革初期,80年代初,有关部门把计算机应用作为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国有企业纷纷装备计算机,规划、建立各种信息系统。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该方案包括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计算机联网率、网络营销应用率等22项指标。笔者将这些指标进行归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1.1 企业计算机拥有和使用

计算机数量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地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百人拥有计算机7台,管理人员达到了人均0.77台,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达到人均1台的水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已占总数的68.4%。

1.1.2 企业网络建设情况

据调查,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大多数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大多数企业的网络接入方式都达到了一定的先进水平,带宽加大。77.7%的企业内部网主干带宽在100兆至1 000兆;76.4%的企业桌面带宽达到10兆至100兆;大多数企业外部网接入访问带宽在1兆以上。

由此可见,不论企业规模大小,目前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是这些设施到底发生了多大作用?调查表明,有71.8%的企业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其次为收发电子邮件,再次为上网获取信息。其中利用计算机同时开展上述几项工作的只占被调查企业的9.41%。国内第三方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易的仅占11.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

1.2 系统建设与应用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也有待提高。

在对一些重点和骨干企业的调查中,只有36.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20%的建设了制造管理系统,12.5%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1.3%建设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另据调查,除财务(已建企业比例95.1%)、人力资源(71.1%)、OA(65.1%)系统外,其他相对复杂的高端应用系统全部实现和部分实现或已建立(基本建立)和阶段建立企业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下。在我国现有的1 000万中小企业中,能够采用简单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还不到5%。

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系统集成和资源共享水平低。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孤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企业应用

系统处于/信息孤岛0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

1.3 效益成果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

1.4 发展格局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及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好于其他地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较高;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快于中小型企业。据估计,截止2002年10月,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很多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计算机。

综上所述,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努力,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已初步具备,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初见成效。但整体而言,仍存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 制约因素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其发展的不仅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化需求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企业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供给外部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1 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认知程度低。一方面表现为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很多企业没有进行信息成本核算,进行信息成本核算的企业只占17.82%;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受访企业有47.52%还没有建立计算机中心;大多数企业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将企业信息化简单理解为自动化或电子商务,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比较肤浅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是对企业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投资。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上仍旧遵循工业时代的模式,希望在短期内就能降低成本、获得效益。据重点企业的对调查,企业信息化累计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为0175%,与国外大企业一般8%至10%的比重相差甚远。

另外,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管理、重网络轻资源等问题,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

2.3 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依据系统论原理,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子系统,同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需要企业与外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动。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信息产业基础薄弱,国内IT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除PC机、财务应用

软件之外,高端技术和产品仍然受控于国外企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3 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在企业信息化发展初期,更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步骤。发达国家虽然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区别,但是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做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来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3.1 制定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政策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都采取这种战略政策。英国政府确立了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了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不同的企业化政策:对大型企业,由于大多数基本上能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政府主要是通过给其提供一个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来帮助发展信息化;对小型企业,政府通过直接提供咨询和帮助,专门开辟为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服务的专门网站,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等,使中小企业能很快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法国和日本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中小企业。

3.2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供给与企业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是企业信息化演进的一条基本规律。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上网水平低,网络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在信息的形式、内容、针对性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推动政府和企业上网,丰富政策信息和商务信息;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增加信息服务品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3.3完善相关法律和标准

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方面应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来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从实践来看,美国、日本及英国等国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的推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及企业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李克明,郑忠祥. 企业信息化调查新鲜出炉

第12篇

从温柔母亲到公司核心

张莹说自己是个做事情一根筋,喜欢往里钻的人。从分析到编辑,从贸易到投资,从生产到销售,从数据结构的搭建到前台内容的展示,她有着近10年的行业门户网站经验。

2013年对于张莹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当时她只是一个六月大的孩子的母亲,正享受着母子温情的天伦时光。既是多年好友,又是工作上的伙伴打来的一通电话彻底改变了张莹的惬意生活。经过几次的洽谈,原本对再生资源领域很陌生的张莹渐渐地发现了这个行业的市场体系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对再生资源领域专注专业的好友跟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行业经验丰富的张莹一拍即合。他们决定,一起为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做些什么。

从2013年至今,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但行业的突出问题是中小企业居多,大型加工处理企业寥寥无几。这样的产业格局表明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再生资源处理技术亟需改革,以及再生资源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同时,近年来再生资源各品种市场报价均呈现弱势下行的走势。因此,2013年可以说是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尤为艰难的一年。张莹觉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再生资源行业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向互联网平台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也是值得企业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方向。她想,或许建立一个再生资源行业典型的综合类信息网站平台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突破口。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熟悉行业,并找到行业特点与共通点,张莹开始寻找与企业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既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那么权威机构的协助和技术支持是必须的。张莹选择从相关部委和行业主管协会开始,一方面是让业内领导和行业专家给公司更多的专业指导,同时也为了让自己对再生资源行业有更多的专业认识,从国家的政策和战略层面去捕捉行业发展新思维,新的突破点。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协会与企业间的紧密关系,获得更多企业的认可。

然而,实施总比想象要困难得多。刚进公司时,张莹总是算着时间,常常一大早就跑到行业主管部委和专业协会的门口,期盼着向行业的专家领导推荐公司和自己。然而大部分专家领导常常在外面走访企业,或者回来就是紧张地工作,面对张莹诸多远不够专业的阐述提出了质疑和拒绝,更没有耐心去听一个年轻的小女人来描绘一个行业蓝图。张莹也为自己的不够专业而流过眼泪、红过脸,她说:“没办法啊,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别人反问我一句专业的问题我马上就答不上来了。”可张莹觉得就是有一股韧劲推动着她,她看好这个行业、她相信自己的公司、她信任自己的同事和一起奋斗的伙伴,所以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和行业的专家领导们沟通交流。

2013年5月6日,中再交易网在张莹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全新上线,成为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重点关注和指导的再生资源行业网站,更是企业和行业从业者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张莹成了公司最核心的坚韧力量。

互联网与再生资源的华丽碰撞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区域性集散市场初步形成,但是回收体系和技术水平仍然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报废汽车、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等废旧物资大幅增加,这就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2014年,再生资源行业国内回收问题达2.16亿吨,产值突破了6000亿元人民币。但是由于受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以及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处理方式处于较低水平。张莹说,社会上对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再生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垃圾”和“破烂”,回收人员受到某种程度的歧视。有人认为在中国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还为时尚早,有人对“再制造”不了解不熟悉,当商品冠以“再制造”或“再循环材料生产”时,便认为其质量有问题。“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再生资源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另外,在国家统计体系中,要求统计规模以上企业,但再生资源产业的很大一部分在规模以下,从而导致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失真。因此在如此传统、落后、粗狂型发展的行业中,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应用是一种必要性,更是一种必然性。电子商务信息化的介入不但可以促进产业合理科学的升级,更可以弥补目前行业数据的空白与不完整性,保证行业大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

互联网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平台具有怎样的盈利模式主要取决于他所服务的行业,而再生资源行业的电商平台是有别于其他传统行业的模式。张莹认为,只要是适合市场需求,且能够实际地解决企业和行业所面临问题的,那都是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平台,并且也是具有市场前景的互联网商务平台。

作为一家服务于中国再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张莹把中再交易网定位成以探索大数据应用的创新模式,培育市场对大数据的认识与认知,开展交易市场的试点,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规范数据资源的交易行为,促进形成新的业态,并打造行业信息完整性和准确市场反馈为发展的目标。据张莹介绍,中再交易网不仅包含了黑色、有色、稀贵金属等废旧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纺织等各类资源相关的资讯热点,处理工艺,回收销售贸易链条关系,同时还提供废旧电子电器、废旧设备、报废汽车等废旧物资的后市场信息与交易,以最新的资源资讯和数据,为再生资源行业企业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资源和最及时最具权威性的政策解读。

如今的中再交易网已与行业各主管协会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并在各个协会举办的行业大型会议中承担着支持媒体、协会单位或是承办方的角色,为行业和协会助力。目前行业佼佼者们都出现在了中再交易网上的《专家访谈人物》里。从无人问津到超群绝伦,张莹说,这些变化是自己的成长,也是中再交易网的发展壮大。

开启汽车行业循环发展新路径

为了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国家提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口号。2015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明确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任务,并提出把循环经济要求贯穿到国家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同时还提出,我国将推动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及路径,积极支持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发展,力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在汽车产业上表现尤为明显。对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方面,2013年8月,多个部委联合《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启动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从2001年颁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禁止对报废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到目前在征收意见过程中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呼吁进行“五大总成”的再制造,以及今年4月的《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将“积极稳妥推进再制造”作为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均表明国家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逐步重视。

“‘以旧换再’对于汽车拆解行业无疑是利好因子,在废钢行业持续低迷的行情下,拆解企业经过对报废车合理化的拆解后,增加零部件的利用率,将可回用件及可再制造件销售到需求市场中,卖给再制造企业,可再生零部件进入再制造企业相比新件生产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和原料消耗。”张莹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提升中再交易网的盈利模式,2013年9月23日,她再次带领公司核心团队推出了中国零部件再生交易网(二手熊猫网)。

二手熊猫网立足汽车后市场,涵盖了汽车后市场的国内外机动车新件、二手件、再制造件、汽车拆解回用件、汽车用品等各类机动车产品,为企业提供批量订单的采购方式及商家推广等多样化服务,成为国内最典型的具有汽车循环经济发展意义在内的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二手熊猫网的定位是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张莹觉得,拆解后的零部件回用及销售成为主要发展路线。在汽车拆解行业,产品应具有良好的可拆解性,才可能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产品废弃时对环境的污染。自2013年以来,面对废钢价格的一路走低,在企业升级改造、人工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不减的现在,行业的全面转型势在必行,而最直接的转型方式就是调整行业的销售途径,拓宽行业的销售范围,将最传统的废料销售转成精细化拆解后的回用件的销售。张莹比谁都清楚,行业的这个机会必须抓住。为了更好地发现市场中的问题和机会,和客户建立更牢固的合作关系,张莹又开始了她漫漫的出差拜访之路。

再生资源企业由于有着本身的行业特殊性,受到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匀处在城乡结合部,交通不便且路途遥远,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出租车,需要靠小三轮或者步行。然而每次在与客户的会面交谈中,张莹总是能以最专业的态度和最温暖的笑意与客户交流,恰如其分地与客户建立友好的关系,并与客户做到互动与探讨,明确客户的心中所想,提出自己的观点。正是张莹这种与企业间的近距离互动,与企业转型发展的契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再交易网和二手熊猫网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与信任。

为了积极地将企业管理实现电子信息化,而非在面对企业管理中选择国外的管理系统,不但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也无法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张莹继续带领团队推出了《循环经济企业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是行业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目前我国循环经济领域中惟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系统。

张莹的下一步还将建设二手熊猫网的站点服务基地,目前已有计划的是以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四大区域辐射全国,包括拆解企业、贸易流通企业、设备企业、再制造企业、汽车修理厂、物流配送、金融服务及个人等形成巨大的价值链。通过二手熊猫网与循环经济企业管理系统和中再交易网“两网一系统”协调配合,使得汽车循环经济的各个部分得到更高效地运作。

在张莹的社交平台上,每天都会转发各种行业信息的与会议、企业走访参观消息,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柔软与敏感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她理念很纯正,为人也很清澈,但总有一种强大的东西在她身上闪烁,深深地印刻在笔者的脑海里。她说,每一次踏上远途的路,都是成长之路,“它带我们到达的不是目的地,而是让我们更加专业的一个站点”。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与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脊梁;一个行业的良知与创收,是一个行业的文明程度与进取精神。“在这个时代变革中,再生资源行业势必肩负着中国循环经济未来的希望。而我们,需要对这个行业给予足够的热情和尊重,并为之奋斗。”张莹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