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民的形象特点

农民的形象特点

时间:2023-08-17 18:0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民的形象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民的形象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农民题材;油画创作;现实主义

无论现今中国经济如何迅猛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中国拥有广大的农民群体,他们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群体。农民的生存状况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1]农民是农业大国发展的主力军,所以与农民相关的多方面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题材一直是油画创作的重要题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农民的劳动场从传统的农耕土地转换到城市建设中,农民身份的转变也影响着农民题材的油画创作方向。农民题材油画具有超强的写实意义,因为油画素材内容均源于现实,直观形象地将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1 农民题材在油画中产生的现实主义意义

世界是发展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最能体现时代特色,最能直观地反映出当代的社会人文的状态。现实的精神与写实的形式,是中国农民题材油画的现实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我国油画创作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有相当大的进步,从原有的单一的创作范围逐渐的多元化,而农民题材这一油画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随着时展,油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在创作形式和主题上比从前更具深度,但不变的是农民题材油画的写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油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严肃且充满意义的,具有体现时代变革、宣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个性化和多元化是传统意义上,中国农民题材油画不曾具备的表现形式。加之,综合性和多样性成为中国农民题材油画新的特征,农民题材丰富了油画的写实内容,增强了油画体现现实的表现能力。[2]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艺术现实主义的影响,大多油画家都具有关注民生这一职业特点。这种极具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使得油画家在进行创作、构思、绘画的时候,会将其最真实的面貌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深化主题、影响世人的意义。[3]基于中国式农业大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农民题材作为众多画家创作的素材来源可以说是不变的事实,由于农民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时代的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农民这一题材的根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艺术家对油画创作时的表现手法,比从前更有具有深度。

2 受西方影响下的中国农民题材油画特点分析

中国农民题材油画的创作手法,基本上以写实为基础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对比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现在的创作形式更具有个性化和时代精神。总结来说有以下特点:

写实的语言,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对于农民题材的油画作品来说,写实一直是体现其创作方面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写实是最主要的现实主义特征,并在经过西方一定写实形式的影响下,做出了更大的突破。农民题材油画创作的写实风格,主要表现在客观、真实方面上。著名的油画家们为使油画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曾对古典油画的技能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如徐唯辛、王宏剑等油画艺术家。他们在作品的写实语言表现上主要是依靠对事物或人物进行冷静客观的观察,然后针对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具体的语言描绘。另一点是注重书写性的意象写实,中国的油画家大多都习惯使用直接画法,这种直接快意的绘画手法与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成了巧妙的结合,呈现出了一种极具东方特色的表现方法。书写性质的意象写实,使得油画家在创作时,在趣味和造型之间不断摸索研究,在写实与笔墨趣味之间寻求最具现实表现意义的平衡点。

中国农民题材油画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综合性和多样化,中国农民题材油画的整体画面感,朴素真实,绘画手法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油画家适当结合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等可以体现现实之一的相关手法,在最终成型的效果上,更注重用画面的真实性和直观性来表现主题。

3 结合经典作品分析中国农民题材油画

3.1 真实地反映出农民的生活状态

油画家在进行农民题材的创作时,为真实地反映出农民最真实的状态,通常会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尽可能地使自己融入进当地的生活状态中去,只有自己体验到了真情实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以代表人物段正渠的作品来说,他为使作品能实现一定的现实意义,就长期居于黄河周边的农村体验真实的生活。于是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穿着传统的北方农民服饰,行走在山间地头、黄河边上,充满了质朴粗犷的气息,让人一看到作品就能想象到当时的情境。

3.2 体现农民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在众多的农民题材的油画中,很大一部分都体现了农民的积极状态,不管是日常生活方面还是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农民的质朴、勤恳、务实的生活态度。郑艺就是以这一类型的作品而闻名,他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农民生活状态,不是使用套路式的,语用大量的语言文字来问作品解说,而是通过对具体的农民形象作细节的描绘、刻画,以此来体现人物特点和状态。

郑艺的作品多为东北地区黑土地上的农民为创作来源,与传统概念上主要突出对东北农民高、壮的形象特征不同,主要以农民的心理表现为主题,即对生活中满了希望和期待,以此来展现农民勤恳的美好品质。

3.3 表现时代变迁中农民的生活状态

现实主义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这一特点下油画家主要针对农民对未来充满了新鲜感和对过去的旧生活表现出无奈的心理来进行创作。代表人物有宫立龙,他的作品以一种略带诙谐又不失严肃的风格来进行展现。

3.4 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作品的色彩方面,比如徐唯辛的《工棚》,以冷静的色调,和严肃的视角来表现出客观现实,让人们看到农民的实际状态,该作品描绘的场景为:在众多农民工一起居住的一个工棚里,灰暗陈旧拥挤不堪,而农民工的神态则是近乎麻木的,目光呆滞,毫无生气,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展露无遗。让人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这样的作品,看待这样的生活状态,引人深思,唤起人们对农民工的关注。

4 结语

优秀的农民题材油画作品,能准确无误地展现出某一时代的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而延伸了解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也正因为农民题材油画作品具有如此重大的现实主义意义,油画家在创作时一定要以科学、客观的心态来进行创作,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农村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状态,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油画家不能将作品仅停留在复制现实的层面上,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经济和商业利益的压力下。要想使农民题材油画发挥出更大的现实意义,需要油画家们不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状态和心理,从而促使我国农民题材油画的发展至一个全新的、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朱沙.当代中国农民题材油画的现实主义创作[J].艺术百家,2012(02):182-185.

第2篇

2005年5月1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正式开播。它秉承“关注农民,由心开始”的理念,两年时间就形成《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非常帮助》、《自娱自乐》四大品牌栏目,收视份额在河北省排名第二。本文对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节目特色进行探讨。

追求精品的品牌意识

创建伊始,农民频道就着力打造一批薪的品牌栏目和精品力作,突出服务、公益、娱乐等特点,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事,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作出贡献。从内容看,《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等节目解读涉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传递致富信息,记录社会变迁,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三农问题,将其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解析,充分认识到农村问题的特殊性,凸现农业节目的深度;就形式而言,频道以三农问题为主要内容,集新闻资讯、专题、访谈、现场直播、电视剧场为一体,注重权威性、生动性、参与性和普及性;从受众角度来讲,频道大打服务牌,除播报及时有效资讯外,还提供援助、娱乐,具有切实可行的实用性。

在“包装”方面,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与国内其他农民频道,栏目相比,可谓开风气之先。河北电视台台标以长城和渤海为基本设计元素,各频道均以此作为标志,注明河北卫视、河北经视、河北影视等频道名称。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标识却独树一帜,正方体内红底白字,上书“农民”两字。凝练,写意、静中有动、挥洒激情,象征着河北农村改革开放的广阔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醒目、大气,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易于传播和推广。

环环相扣的节目构架

形态丰富、紧扣主题是农民频道的一大特点,新闻资讯、专题节目、互动节目、电视剧场等板块形成差异性诉求。如《三农最前线》是农民频道着力打造的一档节目,内容包括涉农新闻、实用信息、深度分析报道和交流沟通。它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传达关于三农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关注农村、农民、农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致富情报站》为农民提供最新的致富项目,最新的市场行情、分析,生产中遇到什么麻烦事还可以找大宽帮忙,而且还可以通过栏目供求信息。《自娱自乐》是一档观众参与的演播室娱乐节目,立足河北,面向本土观众,面向所有爱唱歌、想唱歌的人,是一档把电视还原成大众舞台的节目。《律师会客厅》是一档农村普法访谈栏目,每期一个鲜活的案例,以点带面挖掘个案,栏目突出实用性、新闻性和服务性。《农科大讲堂》紧贴农民生活,结合农时,以农民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邀请专家、教授、致富能手进行讲解。《非常帮助》作为一档直播互动的公益节目,联合河北省福利彩票中心,向弱势群体、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人文关怀的频道特征

农民频道针对各级政府推出的对农政策做了大量报道,如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农民减负问题、粮食体制改革问题、农村医疗体制改革问题、农机补贴问题等等,使农民在第一时间内获知信息,使对农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晓,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政策理论水平,也有利于这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经济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民频道在传递致富信息上下了大力气。《三农最前线》、《致富情报站》、《农科大讲堂》等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供致富信息、成功经验,帮助农民更新旧的观念和意识,走上致富道路。

为了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拉近与农民朋友的距离,农民频道推出了一些记者主持人。这些记者主持人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感受乡村的变化,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和支持。农民频道的主打栏目《三农最前线》打造了两名记者主持人:赵小乐和苏老三。赵小乐在节目中是无所不知的政策解读者形象,苏老三则属于行走间看农村农民农业中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形象。这两个形象推出后,迅速在河北农民中间树立起了威信。特别是苏老三,以近似农民的外在形象、浓郁的地方口音,为农民办实事的热情,拉近了农民同节目之间的距离。还有《致富情报站》的记者主持人大宽,“致富路上有烦恼,找我大宽来支招”。在生产中乡亲们遇到什么麻烦事就可以找大宽帮忙,他会联系专家作出解答。

农民频道采用“故事+服务”的方式,无论何种节目形态,大都采用故事的方式讲述。这种报道方式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增强了对农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视性,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像《三农最前线》“赵小乐看农事”中播出的部分情景剧,寓教于乐,迎合了农民的接受习惯,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对农节目采用故事化叙事方式是电视媒体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说故事是农民千百年来的习惯。节目故事化,农民愿意看,而且这种叙事方式符合电视自身的特性。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第3篇

关键词:臧克家;老马;形象寓意;身世之感;咏物诗;农民形象;自己的影子;烙印

臧克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对新诗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坚实,严峻的生活内容和泥土气息,许多诗篇塑造了贫苦农民和城镇最底层“不幸的一群”的形象。1932年4月,他又创作了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诗歌――《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本诗堪称为一件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艺术品。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一向有所谓“咏物诗”,大至日月星辰,山海临泉,小至鱼虫鸟兽,花卉草木,以至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皆在吟咏之列,然而以动,植物居多。《老马》也是一首咏物诗,它通过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情怀,理想等等。作品运用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古代诗论家曾指出:“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漂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感怀时事,发为诗歌,便己力剧上游。特不宜说破,止咳用比兴休。”从表面上看,《老马》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在鞭下苦苦挣扎的老马,但它给予读者的艺术感受却不仅仅是动物界的一匹“马”而是社会上的某一种“人”。

自从《老马》问世以来,一般评论者和文学史家以教材中的提示,都把老马看作农民的形象,有的说这首诗是用“沉重的笔触来刻画中国农民的命运”;有的说“这里歌咏的匹老马,轭下的生活却象征地概括了多少年来农民背上地苦难重荷”。然而臧克家本人在《关于(老马)》一文中却说:“《老马》这首诗写它的时候,我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又在《甘苦寸心知》中说:“我觉得,可以用杜甫的《病马》,《瘦马行》和李纲的《病牛》写作情况与寄托,来理解我的《老马》时代各异,而感寓正统。”关于杜甫的几首咏马诗和李纲的咏牛诗,向来的注释家和研究者很少有异议,都共同指出那是借马(或牛)寄托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其中又有作者自身的影子。上述臧克家的那段话,实质上就是说就他自己的主观图来说,是借《老马》来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的。我们把评论者的理解与作者的自白不一致的情况介绍出来是想借此谈一谈咏物诗的艺术特点。

前人对采用比兴手法的咏物诗的创作和鉴赏问题,曾经作过深入的探讨,认为写得好的咏物诗应该是有寄托的,其所寄托的内容与其所赖以寄托的艺术形象,密合无间,“物”和“人”形成了可分而不可分的关系,达到情与景会,人与物合,终于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始终的“物”可以既是指自然景物,也可以暗比人类社会的某种“人”(既可以暗比作者自己,也可以暗比作者以外的某种“人”),但它本身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形象。因此,前人称誉这一类咏物诗达到了“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的程度,是用比兴方法作咏物诗的最高境界。读者在鉴赏这类咏物诗时,可以自由发挥联想,即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也就是形象大于思想,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的艺术空间。臧克家的《老马》正是属于这一类的咏物诗,因此才发生了一般评论者的理解与作者的自白不相一致的现象。这也是诗人臧克家在《关于》一文的结尾要写下如下这样一段话的原因。他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会相同。你说《老马》写的是农民,他说《老马》有作者自己的影子,第三者说,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我觉得都可以。诗贵含蓄,听凭读者去品评。”这段话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底,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意识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诗人之所以说“我觉得都可以”,那是引文谦虚,不愿意强加于人。随着鉴赏水平的提高,人们绝不会只停留在这种表面的理解上,而会领悟到,必须透过表面的艺术形象――老马,去探索诗人所寄寓的思想内容。

其次,大多数评论者把“老马”理解为农民形象,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马作为运载或耕耘的牲畜,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与它最接近的一种社会分工――农业劳动,并由此而从事这种劳动的劳动者;同时,由于臧克家初期有不少反应农村苦难现实的优秀诗作,因此不少评论者把“老马”解释为旧社会农民的象征,是很自然的。就社会关系来说,农民是处于受奴役的地位,与牛马相似,甚至比牛马还不如,因此,读者通过这短短的八行诗句,仿佛看到了旧中国,亿万农民在封建制度的重轭下当牛做马,茹苦含辛的生活。残酷的封建剥削就像沉重的“大车”压在背上,扣进“肉”里;农民的背被压弯了,“头沉重的垂下去”了,但是剥削者仍然敲骨吸髓,举着鞭子,劈头盖脑地抽打他们。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无边的苦楚无处诉说,“有泪只往心里咽”。他们在重重灾难道道鞭影下,还是“抬起头望望前面”。前面究竟是光明的前景还是困难的深渊?诗人没有明确的指明。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加以补充,从而体味出诗人对劳苦农民的真挚的爱,对剥削者,压迫者强烈的恨。如果这样来欣赏《老马》这首诗,虽然与诗人自己写作这首诗是的主观意图――寄寓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不相吻合,但是符合咏物诗的特点的,与臧克家这个时候的诗歌创作的总的倾向也是相吻合的。

最后如果进一步深入,全面的对诗人的诗作进行研究的,不难发现《老马》一诗的确也寄寓了诗人某一时期的“身世之感”,其中却又诗人的影子。

我们知道,当时的民族危机时多么深重,现实的黑云低飞在天空,诗人的心灵时刻烙印着苦痛,因此他感到很大的压力,“背上地压力往肉里扣”;在缺乏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引,缺乏对末事的具体认识的时候,因此有时也不得不“把头沉重的垂下”;在那的魔爪到处伸张着的时候,诗人感到生命和生活没有保障,“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在那“嚼着苦汁营生”(《烙印》诗句)的日子里,抱有“从不把悲痛向人诉说”(《烙印》诗句)的诗人,怎不是“有泪只往心里咽”呢?在充塞着统治者的鞭声的人生道路上,该怎么办呢?现实是这样的险恶――“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生活》诗句)既然自己是人生的剧幕上“被排定的一个角色”,在想起了那为“人类脸前安上个明天”的“美丽的希望”(以上系《生活》和《希望》中的诗句)时,诗人还是“抬起头望望前面!”把这首诗的《生活》,《烙印》,《希望》等合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到诗人自己形象的一个轮廓。它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痛苦心情,也反映了时代给予人们的窒息气氛。这形象代表着当时一切正直的、不愿逃避现实,但又缺乏明确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所共同感到的悲哀与苦闷。它是有典型意义的。

其实,我们说“老马”可能指当时同样悲惨的中国又何尝不可呢?在外交上的失意以及国内的混乱早已让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疲惫不堪。描写老马的凄惨,更是希望他有一天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在前方获得快乐,获得自由。

第4篇

关键词:对农广播 原则 建议

一、制作对农广播节目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

贴近性原则:要牢牢抓住受众群体,在我们调查的黄家崴子村有一个村委会建立的广播站,虽然每天只播出一个小时,但在村里最有号召力。每天上午 9点到 10点广播站播出时,所有农户基本都是按时收听。由此可见,对农广播节目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极大的贴近农民,才能够抓住农民听众。拿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吉林乡村广播和长春乡村戏曲广播三个频率共有的节目《12316新农村热线》来说,在三个频率的收听率都是最高的,听众把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热线的形式反映给主持人,而农业专家通过电话的方式与现场进行连线,直播间搭建起农民听众和专家沟通的平台,听众可以通过广播收听到专家对听众的现场解答。打进热线的农民向专家咨询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而这些难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引起收音机前受众的共鸣。

服务性原则:据调查显示,买卖信息、天气预报以及股票行情等服务类节目在全国各个频率中收听率均在前三名,由此可见,服务性节目在广播媒体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听众在有信息需求时,就会寻找哪类节目收听。对农广播的服务性也是从业人员要坚持的原则,“对农电视节目要讲究实用性,主要体现为‘三农 ’服务的意识。节目的实用性体现在能够生产、生活等方面给农民提供帮助。如为农民提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小发明、致富人物故事、生活小窍门等。”

二、频率和节目的整体包装

一个广播节目的听众也并非固定不变的。他会因为生产需求而经常收听农业广播;也会因为兴趣爱好出发,时常收听评书频率。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广播媒体的受众选择有很明显的易变性和交叉性。要加强受众的忠实度,形成固定受众群体的话,就要做出品牌节目的个性和召唤能力。在各个广播电台节目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受众都会选择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品牌节目。在品牌节目的制作中,打造出名牌频率,做出有较大名气、易造成社会共鸣、产生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节目和频率的包装。包装和推广是将节目看成一个产品,包装和推广也是节目策划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说,节目的形象提升,被社会和观众认同的速度和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包装和推广。节目包装是指节目的识别系统、视觉包装、音频包装等节目文化识别系统。

声音标识:广播不同于其他媒体,所有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声音,对于广播媒体而言,首先是声音标识。声音是受众接受广播媒体传播的媒介。因此,声音标示是频率最直接的标识。声音标识一出,飞标音乐一响起,听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率和什么节目。在频率的声音标识中,能够体现频率或者节目的内容特点和风格。因此,每一个广播频率都应该有一个具有频率特色,针对受众群体欣赏水平和口味而精心设计的频率飞标。每一档对农广播节目也都应该具有定位准确的节目飞标。除此之外,更应该系统、规模和成风格的制作多条飞标,贯穿于全天节目当中,形成统一风格。

形象标识:虽然广播通过声音与受众沟通,但是形象标示同样重要。在进行频率推广时,形象标示就可以成为受众立体感受频率的重要因素。“好的形象标识的设计,能使人过目不忘,深入人心,能使观众快速判断出自己看的是什么节目、什么频率,便于观众一下子就捕捉到想要看的节目,所以形象标志设计对于广播包装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基本要求是醒目、简洁、特点突出、有时代感,地方台或专业频道如果能体现一些地方特色或专业特色就更好了。”

综上所述,对农广播与农民受众的关系,本质就是一种供求关系,能否满足受众的选择的节目要看能否做到传播内容和播放方式多样化。目前中国对农广播节目除了数量问题以外,也有质量问题。如果做出的农业节目让农民 “视而不见”,那实在是农业广播从业人员的悲哀。将受众置于活动之中,加强受众的服务意识和主题观念,使得优化传播的媒介的良好发展成为可能,这样是尊重受众,才能发挥广播媒体特有的作用,这种方式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这不仅仅满足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对新事物的求知欲,同时也为没有文化的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让他们获取更多的新信息。

在受众选择多样化的今天,更该建设一个涉及农业政策、农业新闻、农业文化和教育,以及农民娱乐性的专业广播媒体。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多的这一情况,要更好的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加工信息和农村的社会文化,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宣传和诠释。节目内容要面向大部分农民和大众群众,我们要制作出拥有更多文化、教育性、娱乐性的节目,使听众能参与进来,进而提高收听效果,这也正展现出从“传者中心”向“观众中心”的观念转变的理念。同时通过多种媒介,来提高和丰富节目的制作水平。不论是整体节目的定位,还是特别节目的制作,都是要将这个频率打造成为更加贴近大众,更加综合化的频率。

参考文献:

[1]续靖邦,宋献伟.《对农节目的特点及改革设想》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 10期

[2]钟镇藩.《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 4期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 媒介形象 调查

一、调查的背景及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中的定义,将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称为农民工。农民工的产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媒介资源和新闻源。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农民工现象有所反映,那么,江苏省媒体如何进行此类问题的报道?江苏省农民工对于自身在媒体中的形象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的认识是否与媒体中表现出的相符?他们对目前自身的媒介形象是否认同?

鉴于此,作者于2010年7月至2010年9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和江苏省宜兴市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对当地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此次调查,在两地共发放问卷1100份,实际回收1060份,回收率为96.4%,其中有效问卷1001份。

同时本文以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作为样本分析的时间区间,对《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淮海晚报》三份报纸在这一时间区间内所发行报纸的版面内容进行筛查。以选取较为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力的评论及大幅图片等为标准,筛选了100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报道列入目标样本,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江苏省主要媒体建构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特点。

本课题采取了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个人访问、实地调研、综合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了解与揭示江苏省农民工对于自身在媒体中形象的认识与农民工实际媒介形象之间的差异,探究其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民工对自身形象的认识

在回答“请您选出符合您心目中农民工形象的词”问题时,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工是“勤劳”、“善良”、“弱势群体”,选择这三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92%、52%、42%;认为农民工“不讲文明、没有文化”占30%,认为农民工“可怜”的占26%,认为他们“家庭美满”的占18%,另有4%的人认为农民工是“生活富足”的,极少数(2%)的人认为他们“招人讨厌”。可见,农民工对自身形象的认识主要是正面的。见图1。

2、农民工接受大众传媒宣传的途径

对于“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有关农民工的信息”的回答,46%的人是通过报纸来了解农民工信息的,选择“电视”“口口相传”“广播”“杂志”的人分别占28%、15%、7%和4%。因此将这些途径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从高到低排列为:报纸、电视、口口相传、广播、杂志。

3、农民工对大众传媒对于“农民工”问题的传播方式的评价

(1)在被问及“您认为以农民工为主要受众对象的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节目等的数量情况”时,认为数量很少的占54%,认为数量很多的占22%,从没听过的占24%”。

(2)在回答“您认为媒体上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怎么样”这一问题时,大多数人(68%)认为媒体上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数量一般,有14%的人认为非常多,有18%的人认为非常少。

(3)关于“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和现实是否相符”的问题,32%的人认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54%的人认为不完全符合现实,其中,40%的人认为差距不大,14%的人认为差距比较大,还有14%的人选择“不是很清楚”。

由此可见,农民工认为,目前媒体对于农民工问题的报道既不全面,又不完全符合事实,也就是说,媒体塑造的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农民工认识中的自身的形象是存在很大偏差的。

三、江苏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塑造分析

1、三种媒介形象

从对农民工接受大众传媒宣传的途径的调查结果看,报纸是最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选择《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淮海晚报》三份报纸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时间区间内所发行报纸的版面内容进行研究。发现选取的100篇报道塑造的农民工媒介形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正面”形象,“苦难”形象以及“负面”形象。(见表1)

2、存在的问题

(1)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不够。研究发现,在三份报纸中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多以很短的篇幅出现在报纸的社会新闻版的角落,并且大多是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才予以关注的动态新闻。而农民工需要的就业信息、生活信息、知识信息以及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方面的信息也是少而又少。

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贫困又将成为他们物质贫苦的一大原因,他们挣扎于双重贫苦之中,并陷入恶性循环,一个声音弱小但人数庞大的社会边缘群体将滋生出对主流社会的疏离感甚至敌对感,积累起的因素,降低整个社会的安全系数。

(2)报道存在刻板化弊端。所谓刻板化,也称“固定的成见”,意指人们由于生活在比较狭小的一隅,对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会形成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①通过上述对三份报纸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媒体所塑造的一个农民工的形象:可怜、悲惨、、、抢劫、讨薪、讹诈、偷窥、素质低下、手脚不干净等等。这些内容是媒体的报道强加在我们的意志上的,以致于我们不能正确看待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

四、结论与建议

1、媒体报道中农民工形象与农民工自身认知形象的差异及原因

结合以上对问卷、采访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媒体报道中的农民工形象与农民工心中所认识到的自身媒介形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主要由于以下两点原因: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农民工是被动接受的:一方面农民工很少会自己主动地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农民工在探讨自身问题时属于丧失话语权的边缘群体。而在形成个人认识的过程中,农民工的主动性凸显出来:在农民工接触到与自身相关的新闻报道时,他们并非全盘接受报道的内容,而是会保持相当程度的怀疑态度。

除此之外,传播障碍也是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基于商业化运作对利润的追求,媒体会对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经过一定的筛选、删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应该传播给受众的信息,可能由于不具备某些吸引受众注意的要求而被忽略,这就导致信息在传播的源头已经开始失真。另一方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比如传播时间、传播介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传播的情况等;同时,受传者本身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价值观念等也是导致传播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

2、对江苏省媒体的几点建议

(1)重视农民工问题的新闻价值。江苏省目前共有84个主要媒体,其中有29种报纸媒体资源、8个电视媒体资源、2个广播媒体资源、45个杂志媒体资源。而其中仅有《科学养鱼》、《江苏农村经济》、《农机具之友》、《水产养殖》、《农家致富》、《农业开发与装备》6本杂志主要面向农村及农业工作者,但以农民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媒体则一个也没有,可见,江苏省主要以农民工为受众的媒体为数甚少。

结合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我省媒体忽视了农民工这种新闻资源潜在的新闻价值。媒体似乎更乐于通过对明星、富豪等强势群体的密集报道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没有正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存在的问题,没有挖掘出弱势群体这种新闻资源存在的新闻价值。应当对农民工这一新闻资源加以重视和挖掘,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发现潜在的问题。

(2)采取平衡报道手法及多样化、多角度的报道形式。平衡的报道手法一方面在于报道主题的平衡,即媒体应增加对有关农民工建设成就和先进事迹等正面新闻的采写,消减负面、苦难类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种平衡的手法体现在新闻的文本内容中,媒体应做到客观公正又具有人文关怀。比如在报道农民工“苦难”生活的同时,应着力描绘出他们与“苦难”命运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这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工获得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励有同样处境的农民工走出困境,自立自强。

(3)谨防新闻价值观的畸变,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所谓新闻价值观的畸变,归根结底就是新闻媒体为了实现商业目的,不顾客观的新闻规律,错误地认识了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其结果必然是制造出有害于社会的新闻。价值观的畸变,表现出的是媒体工作者在农民工报道中的“失实”、“失责”行为与新闻规律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面对过去社会上对农民工的刻板认识,以及媒体传播的商业化影响,要彻底改变媒体对农民工偏见与片面报道,似乎任重而道远。但是大众传媒有义务履行其充当弱势群体传声通道的社会责任。

【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导老师:孙宜君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6篇

该剧用诙谐、幽默、轻松、自然的轻喜剧方式讲述了发生在东北象牙山村里的家长里短和大事小情,讲述了关于农民爱情、婚姻和事业的故事,堪称一部全面展示当代农村经济、生活及农民内心世界的经典之作。全剧以大学生谢永强和农民王小蒙的爱情为主线,借助村中几对年轻人的恋爱、婚姻和创业生涯,将各色人物紧凑、巧妙地杂糅在一起,成功演绎了一出欢乐喜庆、幽默和谐的乡村轻喜剧。“乡爱”目前已成功播出6部,共238集,定名为《乡村爱情圆舞曲》的《乡7》已于2月3日播出,预计拍摄40集。

这部讲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剧既没有惊心动魄的虐心剧情,也没有华丽眩目的视觉冲击,是凭借什么在宫廷剧、动作片和城市青春偶像剧充斥荧屏的时代保持高收视率的呢?叙事风格清新自然、剧情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语言幽默都是该剧备受观众喜爱的原因,然而重要的原因当属剧中塑造的农民形象。“乡爱”中的人物刻画丰满细腻而不造作、夸张而不失真,农民形象个性鲜活、真实饱满、可爱滑稽。这些活灵活现的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津津乐道,现就对剧中塑造的农民形象进行归类分析。

一、特点鲜明、有生理缺陷的农民形象

“乡爱”里出现了多个有生理缺陷的形象,如范伟扮演的王氏集团董事长王大拿的儿子王木生,在小时候的一次意外事故中舌头受损,导致吐字漏风、发音不清晰。多次相亲均因说话大舌头的缺陷宣告失败,以致35岁还单身,王大拿外出应酬谈业务都不带他,只安排他苦练发音尽快成家。剧中也多次出现王木生对着镜子练发音的情节,“吃、持、尺、翅,翅膀”“悄、桥、雀(东北方言中读qiǎo)、翘,小雀”。总是歪戴着一顶破旧蓝帽子的赵四,由于面部肌肉瘫痪,说话时嘴角老是抽搐。小气鬼刘能患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结结巴巴,东北话叫磕巴、挂不上挡,情绪激动时尤为严重。王大拿的助理刘志,因脑袋大人送外号“刘大脑袋”,此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一脚深一脚浅,为了维护公司形象只好在鞋跟下垫磁铁来保持平衡。这些有生理缺陷的人由于特点鲜明、造型独特,因此排他性较强,给大脑造成的冲击力尤为强烈,更容易被人们辨识和记住。再加上剧情冲突的设置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给电视剧增添了许多诙谐、幽默的色彩。然而这些形象因饱受争议被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艺术家们批评该剧借助展现人物的生理缺陷来制造笑料,娱乐观众,“艺术创作要体现向真、向善、向美的志趣追求,喜剧效果的营造要依靠矛盾冲突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关系的变化来共同碰撞实现,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而以表现人物的生理缺陷来制造笑料的做法,事实上违背了艺术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

二、安分守己、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偏远的象牙山村处处透着自然、纯朴的民风,不仅山美水美,村民的心灵更美。王小蒙的父亲王老七、永强他娘、刘英他娘、徐会计等都是农村人的典型代表,为人通情达理、老实厚道。王老七在村里经营豆腐坊,他行事稳妥,为人善良,做事讲良心。玉田因给他家卖玉米将腿碰伤时,刘能误以为玉田腿瘸,退了女儿跟玉田的亲事。老七为此十分愧疚,他不仅拿钱为玉田治病,还多次托媒婆谢大脚为其张罗对象,并许诺玉田的腿若真瘸了,就将小蒙许配给他。老七老实厚道,不爱惹事生非,长贵组织几大家族代表开会研究大脚跟李福离婚的事,他认为“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是昧良心的事,于是借口离开。

刘英娘是个安分守己、明事理的农村妇女,她有一说一,从不私自偏袒自家人。玉田跟刘英定亲后,隔三差五被老丈人叫去帮忙干活,刘能嫌弃玉田干活不积极,她打圆场说“定亲才几天,你不是用车就是用人,人家一点活也没有吗,就可你自个儿?摊上你这个老丈人,倒了血霉了都”。她为人厚道,刘能刚当主任,给徐会计下马威,她警告刘能“徐会计那人是老实巴交的人,有啥事你别难为人家”。刘能爱挑毛病,但刘英娘是个安分守己、不爱惹是生非的人。刘英因玉田不给买自行车赌气跑回娘家,刘英娘了解事情原委后并没有袒护自家姑娘,而是教导女儿:“其实这个事,不赖人玉田,你说你好好的,也不上街也不上班,买啥自行车?”她警告老伴“我告诉你,这是英子的家务事,你少往里面瞎掺合”。

与刘英娘比,性情温和的永强娘在家里地位就没那么高了。她管不了蛮横霸道、爱折腾的谢广坤,但也不是束手无策任其闹腾。小蒙家豆制品厂开业典礼,谢广坤跑到台上强调永强在老王家的地位,惹得老七一家不开心。他想不通哪里做得不妥,通情达理的永强娘劝他要换位思考“人家小蒙和永强还没结婚,你瞅瞅你,上人家巴巴巴巴,当家作主去了。就算是结婚了,你那样好不?那是你的家吗,那是王老七的家,你跟王老七倒个个想想,你要是王老七你能愿意不?”谢广坤爱算计,拿着女婿新送的电饭锅去求大脚办事,跟老伴说“她要办不成我再要回来”。永强娘看不惯老伴这种处事风格“要不你就大方地拿去给人家,求人家办事嘛,要不你就别拿。你可别整那个拿回去再拿回来的事,跟你丢不起这人”。

三、势利眼、嫌贫爱富的农民形象

“乡爱”塑造了一批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农村人形象,也并不避讳农村人思想局限、欠高尚的一面,通过剧情的设计将人物的小私心、小伎俩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位之处令人叹服。例如剧中塑造了几个现实、势利的农民形象,谢广坤、永强的姐姐谢兰、姐夫皮长山、香秀等。谢广坤看不起卖豆腐的王小蒙,强烈反对儿子跟她处对象,“你是大学生,她是个农民,那就像筷子跟金条似的,能连到一起吗”。为了拆散两人,他当众羞辱小蒙,多次跑到王老七家闹腾,甚至假装上吊要挟儿子,直到永强无奈妥协。他想跟村主任攀亲,让香秀做自己儿媳妇,于是游说儿子:“香秀多好,人家爹是主任,马上又到镇里了,你要是能攀上这个亲戚,那你就是驸马一级的,你知足吧你。”

永强的姐姐谢兰嫁给了小学校长皮长山,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妇。她也掺合进来:“那香秀是一般人啊,村主任的女儿,哪不比王小蒙强?”皮长山更是拿自己的婚姻做现身说法,认为永强和小蒙不论从文化、身份、思想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就像自己跟谢兰,即使结了婚也没法沟通,“你将来是要去县里上班的干部,而小蒙是卖豆腐的,传出去没有面子”。

广坤对无权无势的小蒙冷嘲热讽没有好脸面,对香秀则极力讨好处处巴结,既送水饺又送零食。听说永强马上到县教委上班了,又感觉香秀配不上儿子了,“他应该找一个什么市长的女儿、县长的女儿,就最次他不得找个镇长的女儿吗”,其嫌贫爱富的嘴脸可见一斑。但是天不遂人愿,帮永强安排工作的领导被调走,永强只被分到小学。此时的谢广坤深知儿子处境大不如前了,嘱咐永强放低姿态“你别以为现在还是教委的干部,你现在是小学老师,没事儿跟香秀你就得主动一点”。他对人的态度真是瞬息万变,主要决定于对方的地位。

与永强分手后,小蒙一心扑到工作上,她扩大了规模,招聘了工人,还配上了手机和汽车。看到小蒙的事业蒸蒸日上,谢广坤后悔不已,又回心转意求小蒙跟永强重归于好。他脸皮厚,姿态可高可低,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之前跑到老七家闹腾,现在又豁出老脸,买了营养品去老七家道歉求和,还天天在路上堵着到城里送货的小蒙,跟她示弱求情。用他的话说“小蒙现在是财神,可不能让她跑了”。永强辞职上山开荒,小蒙多次出钱帮忙,谢广坤叮嘱永强“你抱住这个不是媳妇,那是棵摇钱树,你可给我抱紧点”。他口口不离钱,从之前的冷言冷语到现在的笑脸相迎,不外乎因为“小蒙现在是财神”。

香秀也是个现实的人,她一心想过城里人的生活。在得知永强很可能去县教委上班后,她热烈追求永强,多次献殷勤。即使永强对小蒙念念不忘,她也可以忍气吞声。然而永强工作泡汤后,她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永强爱搭不理,日益冷淡。如她所说“原来跟永强定亲,是等他工作以后,能跟他去城里,即使他不爱我,我也能接受。可现在再让我和他在一起,我感觉我什么都没有了”。于是她跟城里来的司机李大国处起对象,长贵看不上大国尖嘴猴腮、花里胡哨的样子,香秀强调此人条件好“他在城里住,还有存款,还有汽车,还有发展潜力”。然而看到大国家在城郊农村时她傻了眼,毅然决然地说“我口口声声嫁的是城里人,到最后还是平房,多没面子,没有楼你就别想结婚”。不论是谢永强还是李大国,香秀的择偶标准就是物质条件要好,能带她去城里生活,住楼房。

四、勤奋好学,有知识有想法有作为的新生代农民形象

在剧中,我们看到了一批踏实上进、勤奋好学的新生代农民形象,如小蒙、玉田、一水和永强,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敢于实践和探索,通过不懈努力均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女一号王小蒙,高中毕业当了农民,帮家里经营豆腐坊。她从未放弃学习,卧室的书桌上摆满了农民实用技术、豆制品加工等方面的书籍,剧中也多次出现她在台灯下学习的镜头。和永强黄了后,她意识到人若低了便会被人看不起,暗下决心要在自家豆腐坊做出点文章。她自学电脑,积极参加产品推介会,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为了扩大规模,她两次改装电磨,终于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丰收。她扩招了工人,增加了生产线,盖起了办公楼,还和上海清美豆制品公司合作成立了开原分公司,配上了小轿车,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堪称新生代农民的典型代表。

浮躁的玉田自腿伤后接连受到被刘英退亲、相亲接二连三失败、装腿瘸被揭穿等事件的打击,人变得踏实起来。他决心靠养花发家致富,扬眉吐气。他先将自家闲置的草棚改造成温室大棚,种起了花。在初见效益后又说服刘英骗来刘能的三万块钱作为创业资金,去城里大型花木种植基地实地考察,购置了新品种、扩大了规模,将一个小小的花棚逐渐拓展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花木种植基地,带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镇长的表扬和鼓励。

象牙山村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刘一水,做生意很有一套,年纪轻轻就自己做起了老板。他承包了村外的荒山养种兔,在大学生谢小梅的协助下,生意做得如鱼得水。不仅增加了兔子品种,还成功申请到了村口的荒地,建起了奶牛养殖基地。他买进新的养殖设备,收购了村民手里的奶牛成立了分厂,做起了奶产品深加工,事业越做越大。

第7篇

市场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舞台和竞技场,是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整个市场营销计划的出发点。当前,我国啤酒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因而要想在啤酒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绝非易事。但目前大多厂家和商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城镇啤酒市场的开发上,而忽略了农村啤酒市场开发。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全球23亿农民中,中国差不多占五分之二,尽管农村市场发展滞后,但我国农村啤酒市场发展空间大,是最具潜力的啤酒市场。在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拓展农村啤酒市场,是啤酒企业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分析市场特征,寻找市场切入点

市场活动的基础是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与城镇啤酒市场相比,农村消费者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农村市场广阔,消费者多但比较分散;其次,农村消费者市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夏季啤酒消费量比较大,夏收、秋收季节是啤酒销售旺季,秋冬季节消费量下滑较快;最后,由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有了较快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因此,企业要拓展农村市场,首先应抽调专门人员深入农村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对啤酒产品的需求量和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包括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期望等。通过对市场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消费心理、风俗文化和行为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找准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取得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切不可盲目从事,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

二、进行产品创新,创造消费群

产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内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现代市场中,各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促销等方面,而且越来越多地从商品本身表现出来。企业要在农村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就要排除那种农村啤酒市场即低档啤酒消费市场的陈腐观点。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特点,结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条件,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因为产品开发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为了使开发的产品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企业的产品开发要立足于创新,要不落俗套地走新路子,用新技术,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产品。 三、树立品牌形象,占领市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饮用啤酒不仅仅是满足生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满足心理的需要,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名牌产品的文化品位可以满足消费者变化了的心理需要。“百分九十九的内部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宣传”是赢得企业良好形象的根本途径。为了树立品牌形象,企业可以根据农村市场“口碑”宣传效果显著的特点,在啤酒销售旺季,开展多样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公益活动和各种促销宣传活动,以争夺消费者的感情,获取消费者的偏爱。 四、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市场

企业活不活,关键在于占领市场,产品有市场,企业就能生存,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就可以发展,市场上的胜者才是最后的胜者。农村是一个复杂纷乱的市场,其市场操作、铺货、宣传、回收资金等都有自身的运作规律,企业要在农村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建立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营销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忠诚。

首先,要合理选择经销商。因为农村消费者十分分散,市场也要求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因此经销商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在啤酒销售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可以县城为主,城镇分开寻求经销商,以市、镇、乡、村为铺货单位点,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其次,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购买动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企业可以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动机,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宣传啤酒文化,从传统促销向知识营销转变,诱导或激发消费者在啤酒方面的潜在需求,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要,扩大产品的销售力。

最后,企业还必须建立与销售网络相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来处理销售过程中一切相关事宜,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要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力求把消费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协调起来。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以便于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使我们的销售管理通畅、到位。

2002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啤酒企业面对近期或更长期的市场挑战,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市场,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导向,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体现自身的特长和风格,通过赢得和保持消费者的满意度来获取利润。

第8篇

关键词:契诃夫;农民;漠视;粗鲁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俄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1886年以前属于契诃夫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家以“契洪特”为笔名在幽默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风趣逗乐、浅显易懂的小故事;1886年至1892年属于契诃夫的创作中期,此时他的作品沉稳内敛,题材严肃,逐渐步入成熟阶段;1892年至1903年是契诃夫创作的晚期,同时也是作家创作的顶峰时期。

契诃夫的早期创作紧紧围绕幽默刊物所设定的要求和传统而进行。他的“小文章”,通常非常浅显易懂,而且作家也善于巧妙地根据时令生活来安排自己的作品。在契诃夫的早期作品中既没有对丑陋现象的激烈揭示和抨击,也没有为了营造喜剧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直接评价。作家对事物的嘲讽采用了审慎的态度,尽力对事物进行客观写作,避免给自己的作品赋予社会政治倾向。幽默、讽刺性地模拟、笑话、杂糅喜剧成为了契诃夫早期创作所具有的特征。在早期创作中作家还非常重视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因此小人物(通常是小官吏)成为其此时作品中的主角。

在1880-1884年期间契诃夫创作的小说中几乎没有对农民生活的描写,作家向我们讲述了无知的、不学无术的地主、小官吏、演员、神职人员、医生 、教授、检察官、家教老师以及中小学生等形形的人物。而农民形象只是偶尔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短篇小说《太太》成文于1882年。该故事情节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讲述了年轻的农民斯捷潘・茹尔金和他的妻子玛利亚的悲惨命运。戏剧性冲突紧紧围绕着农民们所处的无权无势的社会地位而开展。地主太太为了满足自己任性的要求而破坏了年轻农奴的家庭,违反了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将年轻的农奴变成了为自己解闷的。值得指出的是,作家不仅描写了富裕的地主太太丧失了道德准则,同时指出青年农奴们自己也丧失了道德标准。在这篇小说中契诃夫不止一次地强调斯捷潘父亲那双近似茨冈人、闪烁着狡猾神情的眼睛,借此埋下伏笔,暗示老茹尔金骨子里潜藏着的狡猾、阴险、为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的性格。

在小说中契诃夫将斯捷潘和谢苗两兄弟作了比较,这个比较是建立在两兄弟完全对立的基础之上的。斯捷潘长相俊美、拥有一头漂亮的金发,而他的兄弟谢苗脸庞又红又瘦,鼻子很长而且有麻点,眼睛油亮,相貌酷似他们的父亲。作家不断地提醒读者注意谢苗以及他们父亲老茹尔金,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是绝对不道德的人。他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决定牺牲掉斯捷潘的家庭幸福,甚至最后在必要时刻可以牺牲掉斯捷潘的性命。在描述父亲强迫斯捷潘去找地主太太、充当她的这一场景时,契诃夫强调此刻马克西姆这个一家之主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道德观念。对于马克西姆・茹尔金和谢苗・茹尔金来说只要能够捞钱,能够获取即得利益,那么任何行为都是没有罪过的。作家描绘了在农民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粗鲁、混乱、冷酷无情。甚至连斯捷潘本人,虽然他明白自己深爱着妻子,但受制于在地主太太面前所处的尴尬地位,也无法找到可以向玛利亚进行解释的话语。于是拳头成为斯捷潘与玛利亚交谈的唯一工具。契诃夫将这一情景复杂化,就是为了描写主人公如何备受痛苦和折磨。但是作家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即使是斯捷潘本人也未必能清楚地表达出折磨他的思想和情感。作家在这篇文章里采用了隐性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斯捷潘的一个手势来讲述农民内心深深的苦楚:当斯捷潘出于心里痛苦而一拳打在玛利亚的肚子后,自己也举起两个拳头抵住了双鬓,头也不回地往院子里走去,回到了马厩。“他回到马厩里,倒在长凳上,拿起枕头来压在头上,死命咬着他那只打人的手”[1,261]。格・别尔德尼科夫认为:“家庭基础的解体会使传统家庭关系的维护复杂化--首先是家长的权利,借助这一权利父亲不仅能够劝诫自己的小儿子,而且可以“教导”他,也就是说切实地鼓励儿子去做父亲认为有利的和正确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最终导致悲剧结局的故事情节。[2,47]”

有别于自己的前辈们,安・巴・契诃夫在自己的小说中不仅塑造了多样化的人物性格,还指出即便是处在同一农民阶层中的人们也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谢苗和斯捷潘两兄弟对于善与恶的观念就是截然不同的、完全对立的。对于斯捷潘来说罪恶和羞耻的事情,在谢苗眼里只不过是能够摆脱贫穷、使生活变得更好的方式。契诃夫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在道德上被无知所碾压、被不正常的生活状态所扭曲的人。他塑造的主人公斯捷潘金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同时他也为自己在地主太太面前所处的双重身份感到羞愧,他可怜并心疼玛利亚,但他所有的感情都是通过极端粗鲁和原始的方式展现出来――透过自己的拳头。在这个故事中契诃夫不H描写了人民生活中的家庭悲剧,他还从整体上向读者展示了农民阶层。作家并没有细腻地、详尽地去刻画和描绘农民的性格特点和农村生活,他只是简单地提及了斯捷潘的生活是多么地艰难:他没有可以用来建造房屋的木材,在地主太太面前他也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一切都完全取决于太太那既不道德又有限的任性要求。契诃夫在此篇文章中不仅描写了农民的贫困处境,还向读者展示了农民的无知、粗鲁以及野蛮。这些特征无论是在斯捷潘和他父亲马克西姆的形象中,还是在讲述小酒馆里农民举止行为的场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描写斯捷潘两兄弟吵架并被其他农民嘲笑这一情景时,契诃夫在文章中使用了粗俗的、但词义表达更为准确的“脸”(рожа):“钟楼上敲响了《应当》的乐声。斯捷潘往四下里看。他四周净是一张张笑脸,一张比一张醺醉而欢乐。那些脸好多呀!谢苗从地上爬起来,蓬头散发,血迹斑斑,他捏紧拳头,面容凶恶得像野兽。玛纳富伊洛夫躺在尘土里,不住地哭。灰尘迷了他的眼睛。在斯捷潘周围,鬼才知道出了什么样的事!”[1, 266]。

总之,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对于农民题材的描写只是偶然的、片断性的,具有穿插作用。作家没有刻意地去搭造文章的架构,也没有强烈地抨击和谴责地主太太、老茹尔金和谢苗道德观念的败坏,他只是淡淡地描述了发生在青年农民家庭中的不幸。但作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民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粗鲁、混乱、冷酷无情等等特点,以及农民间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后续的散文作品中契诃夫将渐渐地转向对农民更连贯、更深入地描写。

参考文献:

[1]А.П.Чехов.Полн.собр.соч.и писем.CМ.:Наука.C1977.

第9篇

作为南阳电视台第一档以记者名字命名的栏目《李曼帮忙》于2009年初创办。经过将近3年的运行,《李曼帮忙》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群,记者“李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南阳电视台记者形象的标志。《李曼帮忙》的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从内到外打造记者的品牌形象

作为介入式报道的一种形式,在帮忙类节目中,记者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事件的进程中。记者由信息的者、现场的记录者,转为既是信息的者、现场的记录者,又是矛盾的调解者、事件的解决者;由“全知”的角色转变为“介入”观众与百姓生活的角色。因此,在此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由内到外”的形象尤为重要。

在《李曼帮忙》中,记者李曼定位于朴实、自然的形象,经常以一袭运动休闲装出镜。在农家的田间地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论是农民朋友,还是普通市民,她的形象都能与他们毫无障碍地实现交流。在观众的心中,她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爱给大家帮忙的姑娘。在帮忙过程中,记者饱含真情实感,将百姓的难事、烦心事放在以第一位,“先解难,后报道”。这种踏踏实实的帮忙,赢得了观众的信任。

实践证明,这种像邻家女一样的形象定位,拉近了观众与记者的距离,不仅在处理矛盾时赢得事件双方的信任,促使事件较快地圆满解决,还使整个栏目更具亲和力。

二、策划重头系列节目,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帮忙类节目创办初期,由于节目的定位为“帮忙”而受到节目制作者能力的限制,能“帮”上的“忙”毕竟有限。于是,节目的选题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节目内容单一、缺乏新意,观众看多了,难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发展的瓶颈,《李曼帮忙》创办伊始就结合一段时期百姓的关注热点,围绕“爱心与责任”的栏目宗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些系列节目,形成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李曼帮忙》从开播的第四个月起,在高考刚刚结束之际,重点策划推出了第一届资助贫困大学生系列节目。节目通过对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成功之路的集中报道,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帮助学子们圆梦大学。这次系列节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让刚刚起步的《李曼帮忙》迅速被大家认可接受。此后,《李曼帮忙》连续成功策划推出了两届“3.15李曼帮你来维权”、“6.1爱心之旅――关注贫困儿童”、“爱心送考”、“情暖寒冬――关注低保家庭”等系列节目。

这些系列节目突破了以往帮忙类节目东家长西家短的题材限制,重点关注、解决本时期内群众关心的问题,形成了集中优势,体现了“大帮忙”的特色,有效提升了栏目的影响力。

三、关注大民生,延伸帮忙范围

能否通过节目给观众(而不仅仅是当事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是衡量帮忙节目成败的重要标准。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好有代表性的选题。在实践中,《李曼帮忙》将视野投向可以解决大多数观众难题的“大民生”选题,延伸了帮忙的范围。

在农村,不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选择了种植或养殖业来发家致富,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对市场缺乏了解,他们往往是盲目发展。今年6月份,《李曼帮忙》接到当地一个农民的求助电话,反映他们回乡创业后,虽然成立了农产品协会,但种植的洋葱和土豆还是销路不好。记者选择了这一典型选题,通过三步走的路子,帮助农民解决他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记者联系了另一个乡镇发展较为成功的蔬菜合作社,组织农民前去学习取经;其次,记者走访市场,帮助农民了解本季蔬菜销售合理的价格预期;第三,联系农业专家,结合当地土壤情况,帮助农民核定下一季的种植品种。通过这三个步骤,不仅让当地的土豆和洋葱销售一空,更通过荧屏让广大的农民朋友了解到发展种植业要综合参考的因素。

第10篇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游戏不仅有趣且易被幼儿接受,使幼儿能从游戏中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因此游戏在幼儿发展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规律、学习规律和运用规律。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排列规律。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蛙跳15米左右。

活动准备:

1.四条有规律图形的小路,有规律的大小轮胎,四幅禾苗图,与幼儿同数量的、有规律装饰的害虫若干,农民伯伯图一幅,路标图一幅。

2.事先布置好场地。

3.背景音乐。

活动重点:

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蛙跳15米。

活动难点:

在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排列规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去农民伯伯家做客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队列排列的特点。

2.幼儿随音乐跟老师做热身活动。

教师:今天教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农民伯伯家做客。去之前,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

(评析:活动以创设情境“去农民伯伯家做客”导入,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通过观察队列、热身活动动作感知规律。)

二、讲解路线图

引导幼儿观察路径中的规律,并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教师:到农民伯伯家,要经过一条石头小路(纸板上的图形:一个圆形、二个三角形),跳过池塘(轮胎:一个大、一个小),翻过山坡(椅子),跑到农民伯伯家(椅子上贴有农民伯伯图像),我们来看看,小路上的石头是怎么排的?轮胎是怎么排的?(引导幼儿观察“路标图”上石头、轮胎的排列规律。并引导幼儿用语言准确说出排列规律。)

路标图:

三、游戏

(一)“去农民伯伯家做客”

讲解玩法:跳过石头铺的小路(纸板:圆形双脚并拢,三角形双脚分开),跳过池塘(大小轮胎),翻过山坡(椅子),跑到农民伯伯家。

农民伯伯:

(评析:游戏前先请一位幼儿去看看农民伯伯在不在家,尝试游戏玩法,给其他幼儿一个示范。幼儿随音乐出发,在音乐的感染下,气氛活跃,孩子们愉快地游戏。幼儿能正确按照有规律的路径行进。)

池塘:

小路:

(二)游戏“帮农民伯伯捉害虫”

教师:农民伯伯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田地里的禾苗长了许多虫子,他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捉害虫,你们愿不愿意帮忙?

害虫:

(创设情境“帮农民伯伯捉害虫”,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玩法:幼儿扮青蛙跳到农民伯伯田里捉害虫(椅子围成的田地),每人捉一条虫子,翻过山坡(椅子),跑到农民伯伯家。

规则要求:按照路线图双脚并拢向前跳,进行第二次游戏。(幼儿若不蛙跳,教师及时引导、鼓励幼儿继续蛙跳。)

幼儿游戏两遍,游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评析:第二次游戏以“比赛形式”进行,通过音乐配合使幼儿感受到游戏的竞争性。在小椅子围成的“田地”上贴禾苗图,更形象直观。孩子们真的很棒!都遵守游戏规则,蹲着蛙跳。教师及时鼓励能力弱的幼儿。通过游戏捉害虫,幼儿的体能训练达到了。)

田地:

四、引导幼儿观察虫子身上的特点

教师:农民伯伯请小朋友们,坐在石头小路上(幼儿坐下)。小青蛙们真能干,帮我捉了这么多的害虫,谢谢小朋友们!(教师模仿农民伯伯口吻)

捉过害虫蛙跳后,教师:请小朋友看看你捉到一条什么样子的害虫?让幼儿坐在“石头小路上”,集中精力观察虫子身上颜色、线条的排列规律。

第11篇

关键词:《骆驼祥子》;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现实生活;人物命运

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描写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点议题,这种研究的模式主要表现为将研究的立足点锁定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身上,通过对人物形象描写方法进行分析,来挖掘其中的文学价值。应该说这种研究并不是简单对文学手法和文学技巧的研究,更多是通过写细节对整部文学作品的一种视察。这种模式的研究在相关学术领域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并且从事这一方面研究的作者还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创新主要表现在对参考的文学文本的创新,从先秦时期文学作品转移到唐宋时期文学作品,再转移到明清、近代文学作品,可以说,丰富的文学作品给这一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试着对《骆驼祥子》这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进行一些研究,从而发现这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价值。笔者的这一研究将遵循以局部见整体的研究模式,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研究时并不对整部《骆驼祥子》中的所有人物进行研究,因为这样一方面没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没有学术研究的意义。而只是将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研究集中在祥子和虎妞这两个人物上,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描写方法进行研究,来对整部《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一、祥子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祥子这一人物在《骆驼祥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人物形象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主要发展线索。从一定角度来看,祥子这一人物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千万农民的一个缩影。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势必有三个因素特别明显,也就是性格、所处社会背景、最终命运。基于这种情况通过三种描写方法对祥子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描写。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三步,即通过祥子性格来描写人物形象,通过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通过祥子的最终命运来描写人物形象。

(一)通过祥子性格来描写人物形象

应该说祥子性格是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祥子性格中有朴实、勤劳的一面,正是通过这种性格描写出来祥子勤劳能干、努力奋斗而改变命运的一面形象。另外祥子性格中,还有着愚昧、懦弱,自私的一面。他仅仅把自己的命运和洋车联系在一起证明了他眼光的短浅,无法看清时代的变化。洋车被抢走、被特务讹诈钱,他几乎没有做出太多的对外界反抗与回应,而仅仅把未来的路放在了自己的努力上[1]。正是他性格中有懦弱的成分,我们才看到他这种“不争气、窝囊”的表现。

祥子的身上确实闪烁着很多道德的闪光点,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他性格深处的自私。我们不难发现祥子始终都在关注自己的命运,而没有把自己命运与这个时代改变联系起来。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觉悟对于祥子来说过于苛刻,我们应该清楚在那年代是有很多像祥子这样的人物加入革命的。

(二)通过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

祥子是传统农民或者传统底层人物的代表,这种人物应该说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老舍先生恰恰是把握住了这一点才通过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恰恰是将祥子这一人物设定在上个世纪初那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大社会背景下,我们才能看到祥子力图奔走衙巷之中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换一个社会背景,那么祥子的人物形象肯定是不一样的。既然祥子性格中有愚昧、懦弱、自私的一面,如果他这个人物设置在50年代时期,我们也能看到他积极参与“打土豪、分田地”的形象。

(三)通过祥子的最终命运来描写人物形象

性格决定命运,祥子有着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种种性格,那么他的命运也会如一般的农民或下层人物一样。因此,只有通过最终命运来描写人物形象才能够使祥子的这个人物形象描写全面、客观。

二、虎妞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虎妞是作为一个女性形象来出现的,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就有着不同的路径。应该说在传统社会中,女性是和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她们的内在心理往往能够反映其主要的思想[2]。因此,老舍先生在虎妞人物形象描写上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即通过虎妞的家庭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通过虎妞的内在心理来描写人物形象。

(一)通过虎妞的家庭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

应该说虎妞这个女性形象是颠覆人们的想象的,正常女性的特c在她身上很难找到[3]。虎妞完全是一个野蛮、霸道、丑陋、变态的女性,她的这种形象和特点基本上完全来源于家庭的影响。因此,她的外在形象和家庭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她自幼丧母,跟着父亲长大,但是她父亲却是一个十足的恶人,她父亲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并且为了让她管理车行三十多岁还不让她出嫁。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家庭背景才造就了虎妞怪胎的形象。

(二)通过虎妞的内在心理来写人物形象

虎妞有让人怕的一面形象,也有一面让人可怜的形象,这一方面的形象就是通过其内在心理来描写的。她也有欲望、也有对感情的需求,她的这种心理展现了她对祥子付出真爱的一面形象。她为了和祥子在一起不惜离开原本富裕的家庭而搬进大杂院,这样的形象确实是值得赞扬的,而这种形象恰恰是由虎妞的内在心理而引发的。

三、对《骆驼祥子》中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思考

通过上述对《骆驼祥子》中两个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骆驼祥子》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共性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描述方法的使用与人物本身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纵观这一文学作品中所有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描写方法都遵循着这一规律。

这种共性恰恰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因为这部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身上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并且这些不一样的特点又有着各自的诞生来源,这样就从根本上造成了所采用描写方法之间的差异。

四、结语

祥子是《骆驼祥子》这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老舍先生在对这一人物形象描写时采用了综合性的描写方法,这些方法与祥子所代表群体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描写方法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即通过祥子性格来描写人物形象,通过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通过祥子的最终命运来描写人物形象。

而作为女性的虎妞,老舍先生在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描写时,所采用的方法就与上述描写方法有着较大的差异,总的来看在描写虎妞这一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通过虎妞的家庭背景来描写人物形象,通过虎妞的内在心理来描写人物形象。到此为止,我们不难发现,《骆驼祥子》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一方面与人物本身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有着一定的共性。但是又因为特点的不同而导致了所用的方法不同。

参考文献:

[1]李育美.浅议《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形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3.

第12篇

对于农村剧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质化现象是大部分生产机构瞄准主流市场的恶果。因为主流市场往往被人看作是块肥肉,并且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故颇具诱惑力。大众传播在竞争中往往会采取一种捷径:模仿。一旦有传媒采用了一种受人欢迎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大家就一哄而上,立即加以模仿,如法炮制。于是,市场上的产品都差不多。改变农村剧同质化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变策略,变同质化为差异化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

主题层面:寻求选题差异,突破单一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时期,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时时处处都发生着令人怦然心动的变化,这些变化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产、生活、家庭、婚姻、爱情的变化,并引起他们喜、怒、哀、乐、忧、思、恐的感情变化,导致他们在是与非的判断、得与失的取舍、守旧与创新的抗衡、法制与人制的较量中,产生出一系列经济利益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农村题材非常丰富,诸如乡村爱情、家族恩怨、脱贫致富,基层干群关系、新型农业经济、农村文明建设、农民工进城、留守妇女儿童的生活、留守老人的问题、新时期农民的婚姻观、邻里之间、科技致富的追求等等。

而在新时期,农民也有了很多变化。他们已经不是那些完全依赖土地生活的人了,农村也不再是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了。特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新事物、引发的新观念、暴露的新矛盾、产生的新问题等,都可以成为塑造农民新形象的创作素材,表现新农村的现实生活。所以,在选题上,要在以往的农村剧表现主题的基础上寻找新的视点,在以往的题材上寻找新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内容重复单一。

另外,可以在某一主题的集中表现下,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题材,以一个大主题带入几个小主题,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主题的重复。比如,《希望的田野》主要是表现基层党建的重要性,但里面同样加入了致富和经济改革;《种啥得啥》反映的是基层法律建设和农民法律意识增强的主题,同样涉及农民致富和家庭伦理等,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主题重复、内容单一现象。

艺术层面:寻求风格差异,突出个性化

电视艺术个性化品格的确立是21世纪中国电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外电视节目的大量引入,中国的电视节目创作者在观众对节目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国外电视同行的竞争压力下,已经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追求个性、表现个性是其永恒的目标。

针对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普遍应用轻喜剧手法,有人提出农村剧是否都得学赵本山?近年来,带着赵本山小品特点的农村剧的流行被人们戏称为“刘老根现象”,在农村剧中打出一片天地,很多农村剧都在向赵本山风格靠拢。从观众接受角度来看,过分地追逐同一种风格,会带来心理上的审美疲劳,最后甚至出现审美厌倦。

电视剧《三连襟》的导演郝凌云说,《刘老根》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赵本山的明星号召力,这是其他编导不能学也无法学来的。《希望的田野》也是东北戏,但和赵本山式有些不同,剧中人物说的是普通话,凭借的是正宗表演,并不是有事没事地逗观众乐,有的只是东北人天生的幽默与豁达,也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样,《镇长》采用的是正剧样式,一反农村剧常用的喜剧元素,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剧情的演进,流淌在画面语言背后的精神元素使观众震撼着、感动着,有泪水、有欢笑,更有思考。所以,农村剧应当寻求风格差异,突破风格单一化。

叙事层面:寻求手法差异,突破“小品化”

针对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表现出来的“小品化”现象,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很有可能将农村剧的创作带入困境。电视剧文本的创作者没有必要一味去追求表达上的形式,这样反而限制、固化了自己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自己的创作空间大大减小。当然,一些农村题材剧在实践上也做了一些很好的尝试,比如2007年的开年大戏《镇长》《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2002年拍摄的《晚春》,辽宁电视台播出的《山野》以及2009年春各省台播出的《春草》,这些农村剧并没有一味追随“小品化”的叙事形式。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传媒所提供的刺激需要有新异性、变化性等特征。从理论上讲,刺激的新异性是引发无意注意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传播中的新异刺激通常总能引发观众的特别注意与兴趣,而如果只是传播观众本已知晓或虽不知晓却十分平淡的内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让观众感到失望。所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小品化”倾向应有所突破,不能总是进行一种娱乐化、可视化的处理,而应在叙事方式、叙事角度、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叙事技巧上多下工夫,突出艺术的个性。

人物形象层面:寻求立体多层,突破简单化

近年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基本上呈现为直线型的起伏,缺少立体的多层面的变化,缺乏个性的张力。特别是对主人公的刻画,形象太过完美或者太过片面,感觉不符合生活现实、背离生活真实,过度夸张,缺少复杂多样的矛盾、困惑和斗争。这个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创作者不深入农村生活的结果,以致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缺乏生活气息,思想深度也不够,呈现出脸谱化、简单化趋势,这样一来使观众对电视剧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进而远离。

在农村剧中,《喜耕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刻画有了较大的突破。《喜》剧塑造了两个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新农民形象:被公认为“能人”的“一根筋”农民喜耕田和农民信得过的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喜二虎。这两个人物并非完人,都有缺点,但真实可信、朴实可亲。他们既有传统农民的正直勤劳,又有新型农民的眼光和头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一种很真实、很朴实的处理,常言说人无完人,不要为表现而把生活真实的另一面全部抛弃。从《喜》剧来看,人物的刻画尊重客观实际,多层次、立体式的解剖更具有接近观众的一面。

审美内涵层面:寻求深度差异,突破庸俗化

随着观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观众对艺术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剧如果还仅仅定位于满足观众娱乐方面的需求,显然不合时宜。随着观众的辨别能力和文化底蕴的提高,必须要提升作品的审美内涵。所以,当前农村剧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应当努力提升作品的内涵,在题材、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意义等方面下工夫,提升作品的深度,让广大观众在获得轻松、愉悦的审美享受的同时,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以净化,感情得到抚慰。虽然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电视文化具有通俗性的特点,但绝非是让创作者去生产一些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的东西。

(作者单位:于都二中)

参考文献:

1.高羽:《浅析当前农村题材剧本的创作》,《电影文学》,2006(7)。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1版。

3.马:《农村生活:农业大国主旋律的根基――关于农村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思考》,《中国电视》,2004(7)。

4.张德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