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8:0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写作;素材累积;
前 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语文的学习中,素材是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高中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少同学在考试中经常会感到写作力不从心,无从下笔,不得不“凑字数”。这种消极的写作对语文学习带来了较大的伤害。
一、高中生语文素材积累对写作创作能力提升的作用
1.1 丰富语文素养,培养文学气质
在语文阅读与写作中,素材的累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同时,素材的累积也是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气质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积累大量的素材,不仅有利于丰富自身的学识,解放思维桎梏,同时还会增加生活阅历,提高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1.2 增加思考锻炼,提升创作灵感
素材的累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素材的收集和记录,形成自我独有的文学资源宝库,夯实“量变”基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会思考,向乐于思考,再到善于思考转变,增强在学习中的思考分析能力,从而激发灵感的火花,促进语文创作力的“质变”。
1.3 实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素材使用能力
遍览高考的优秀作文,无一不凝结着作者宝贵的文学心血。虽然这些作文文字不多,但对高中生来说可算是字字珠玑。字里行间更是体现着作者的自信与底蕴。同时,这些作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不花哨,举例和用典恰到好处,让阅卷老师生出“舒服”的阅读感觉,从而在高考的阅卷和评分中占尽先机。可见,通过积累素材,还可以增强对素材使用的选择范围和时机,提高考试中作文的写作速度和准确性。
二、有关高中生语文素材累积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笔者通过观察和与老师的交流,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对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素材累积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适合当前高中生的素材累计方式。
2.1 利用信息爆炸,提高对时事的解读和记忆
在高中语文写作中,议论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不少同学觉得议论文举例论证比较难,不知道举什么样的例子,也不知道通过例子如何引申出论点。对此,我们可以借助当前“爆炸”的时事信息来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累积。网络、手机、广播甚至街边的广告都可以成为素材累积的渠道和来源。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同学们素材的累积提供了捷径。在累积中,我们不能仅凭兴趣爱好去看,而是应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建立起考试时可以应用的举例论证能力,提高对素材的使用经验。
2.2 学会使用历史典故
在我国古典文学体系中,支撑书籍文学层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典故”的使用。因此,我们在学习和阅读语文课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通过语文教材区了解和记忆这些典故背后的故事。通过记忆故事的过程来提高对典故所涵盖的诗词歌赋的记忆。这样让我们在日后的写作中,可以根据作文题目进行历史典故的筛选。而且,随着这些历史故事素材的累积,还可以让我们不断触类旁通,增强对于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理解。从而建立起强大的综合论证思维体系,在议论文、记叙文和散文等不同问题之间自由切换,做到游刃有余。
2.3 素材累积重在坚持
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对其它的文学考点,可以通过考前的突击学习进行提高,但是在语文写作考试中,依然是通过平时的积累来体现写作功力。因此,高中时代素材累积的确会提高语文写作创作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在考试中展现出素材累积的效果。我们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如果一星期能记忆一个素材,坚持两年就会在写作迸发出着显著的效果。所以,天道酬勤,素材的累积还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下功夫。素材累积的渠道可以用练笔、剪报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通过电子书、电脑等现代学习工具去学习。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竖立累积目标,并进行自我监督,最终提高语文素材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语文写作困难的同学,做好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从当前做起,从基础学起,从素材累积学起。在课本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学习后,逐渐加强对平时生活中素材的思考和记忆,树立学习素材的决心。让语文写作能力在丰富的素材推动下稳步提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有打下深厚的素材基础,才能真正提高写作创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司静,浅谈高中语文课内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J]. 《软件:电子版》, 2015(10):417-418
[2] 梁大伟,关注多彩世界 丰富写作素材——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5):48-48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05
语文教学是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审丑能力。在高中阶段,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学习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想在真正意义上学好语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学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元素,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情感教育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情感教育的关注。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符合教育教学标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心灵感应为基本载体、以感情交流为重要手段的开发式教育模式。情感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交流,关注学的态度、情绪、信念等思想内容。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人良好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语文教育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点体现在情感教育方面,体现在学生的三观、道德素质和理想追求。语文人文性教育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情感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落实高中语文教育目标。
(二)能够满足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时期,但是如果引导不当也会引起各种情感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高中语文学科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在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高中语文教学实现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挖掘
应用高中语文教材开展情感教育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加强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了解,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的选择语文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扩充、提炼,加强对各种语文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对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充分挖掘,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高中人教版语文诗歌《归园田居》的学习中,如果教师没有适当的挖掘情感因素,学生在学习之后只能对诗歌营造的表层安静简朴生活进行了解,而无法感受到诗歌的深刻内涵,即诗人落魄中饱含旷达、贫穷中饱含富有、污浊中饱含隐士之心等。而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将陶渊明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与诗中作者的心境相对比,学生透过陶渊明的心境得到个人内心上的启迪和净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有效的情感渗透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和生动,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情感感受,提升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二)通过富有情感的诗词、散文朗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具体分为听、说、读、写四个层次,因而有效的情感教育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其中,朗读通过有力的语文能够刺激人们的听觉神经,进而引起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有效实现情感的传递。通过朗读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提升语文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高中人教版《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在朗读中感受到诗人的爱国热情,并激发自己爱国热情和为国拼搏努力的斗志。
(三)通过意境的创设,激发想象力,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
将情感教育有效的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为学生构建适合的语文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比如在学生高中人教版如姜夔《扬州慢》的时候,教师可以猪猪全面侧面描写、意境营造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在战争之后看到萧条古都破败、衰弱的情感,并联想到到杜牧的重到须惊和难赋深情,将能够联想到的事物构造成一种立体化、悲凉化的画面,加强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扬州慢》通过对多种感官的应用充分强化了主体的心理感受,加上丰富想象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中,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再比如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背影》的时候,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和感动。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充分爱和感动的氛围中,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和文章内容相似的感人细节,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对学生进行更高的情感培养。
(四)营造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是协调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主导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教与学的过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加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情感体验,进而不断培养和他生学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情感和知识有效融合的新型教育方式,情感教育以生动化的语文和有效的行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自己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将真挚、丰沛的情感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桂梅.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展望,2016,(29):220
[2]温少宁.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J].学周刊,2016,(06):223
[3]陈剑铃.将情感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7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预设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07-02
语文课程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正处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知识的汲取是今后发展的关键。语文是一个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对话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精心的预设,也要注重精彩的生成,怎样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已成为了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多媒体教学是开拓创新思维下的社会产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的提高显著,已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教学并对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 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与多媒体技术
预设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的弹性教学方案。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预设是语文课堂生成的基础,生成则是对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生成和预设两种矛盾的共同体在课堂上的实现是由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确立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精神。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课堂预设和生成要求严谨,具有包容性和自由性,采用适合教育情境的行为或操作方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将视频、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信息进行综合以及相互处理的技术,其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数不低于30%,一般院校为1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形成了更为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近年来,全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渐渐走进了高中课堂,全国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开展了多媒体教育,从年轻教师到老教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同学和老师喜爱,也将成为未来课堂的发展趋势。
二 高中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中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第一,高中语文人文性较强,内容较为枯燥,选择多媒体进行课堂的预设,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多媒体教学对情境教学的发展有着较强的辅助作用,通过配乐或图片,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所需表达的情境中,渲染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目的是是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感情。新颖的教学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投其所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使语文课堂真正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产生和课文内容的共鸣,使教学内容时时充满生命活力,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多媒体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共同演绎了精彩富有活力的课题。
第二,多媒体的预设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其能有序地展开,提高教师具有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预设及生成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实施调整完善预设的方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有效便捷的方法。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有了更新颖的方式,能即时地捕捉动态资源,丰富课堂预设内容,根据学生的反应及需要,随机生成内容,对预设的教学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多媒体节省了板书所需的时间,使老师又更多的精力和实践去完成课堂内容的组织和讲授,使预设和生成的效果事半功倍。
第三,多媒体具有可重复性、可多次展示,课堂上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后将课件进行整理、进行复习,效果更为显著,语文课堂的预设能力增强,并且能及时掌握学生的不懂之处,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遗忘,生成后的反馈是推动教学的有利工具,尤其在高三的教学中,多媒体的大容量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交互性,能提高教学效率,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多媒体教学,使单位时间内输出的信息量增加,同时由于视觉、听觉并用,在相同的教学课时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积极有效率的学习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多媒体技术清除了文本中可能会阻碍学生理解的材料,补充了新知识,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且有效地进行了知识的汲取,更深刻地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悟,有利于学生的细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拓展思维的广度。应用多媒体的课堂预设能加快教学节奏,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有了双倍的效果,也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教学本身,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多媒体技术使语文课堂预设中的理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联系实践,生成得到直观反馈。多媒体技术通过音乐或图片等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文章所设情境中,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的情景,猜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无论错与对都是学生的一种尝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实践教学,在课堂生成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掌握情况,从而进行调整。教学中,预设多媒体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兴奋感,也可将任务布置给同学完成,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教师为同学示范好例子,学生按照模式进行,自己进行课堂预设,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老师与同学分享,教师在此时只起到指导作用,适当地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教学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科学素养”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二是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比“科学素质”和“修养内涵”意义更广、层次更深,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等。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使其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将科学与人文巧妙融合,其既包含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阅读知识及文史常用知识等,又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因此,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多种能力方面,例如: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归纳和演绎的能力、类比和推理的能力及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等。由于“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三、培养“科学素养”的三个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包括辩证的思维方法、多种逻辑思维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法及其操作方法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三个培养“科学素养”的策略。
1.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可通过论述类、人物传记类等文本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宇宙的边疆》《凤蝶外传》和《动物游戏之谜》等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认识科学的发展,畅想宇宙的秘密。又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教师既可让学生感受“传承”和“探究”的意义,又能使学生体会逻辑严密的语言的魅力。另外,在教学《宇宙的未来》一课时,教师既可让学生憧憬宇宙的未来,又能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科学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语文教学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科中“科学素养”的主要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就能使高三阶段的语文教学兼顾多种文体的个性阅读方法,体现学科思维的共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化繁为简,又可使学生迅速找到合理的思维路径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2.利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议论文的写作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包括: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对论据材料进行取舍、阐释、论证和评价等。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敏捷、灵活、深刻和独创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因果关系”(高三写作训练专题)这一内容时,教师既可通过对“溯因究本”的分析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思考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结合以往所学,归纳审题立意、分析说理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又如,在一次作文课上,在出示《房祖名心怀感恩》这一例文后,学生立刻发现其论据未能围绕论点进行分析,导致道理没有阐明。此时,教师可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房祖名心怀感恩就能促其成长?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于是,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到原因,从而完成了这一例文的修改和补充。这样,学生掌握了“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之后,在“课堂练笔”环节,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将分析引向深入,最终达到仔细分析、深入思考的目的。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批判的精神及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可配合教材,设计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践、探索、质疑和创造。例如,教师可结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中的“儒道互补”和“佛理禅趣”两个单元,设计《试论“儒释道”三家对中国文人的影响》等论题,并组织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以探讨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鼓励学生在尊重史实、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又如,教师可结合社会调查、演讲比赛、读书大赛和辩论赛等活动,既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勇于质疑和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发挥魅力 经典美文 创新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
一、前言
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的政策,十分注重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始终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对汉字、词语等有所理解和掌握,还要在语言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三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都会使得学生认为自己责任重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添加入经典美文的元素往往可以使得学生适当地放松心情,认真感受语文教学带来的乐趣。让高中生在寻找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发现美,在欣赏经典美文的过程中感受美,在将经典美文应用到写作的过程中创造美,在向其他同学、朋友讲述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印证美。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打破高中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热爱对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以及运用,发挥出语文教学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学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学会使经典美文的魅力得到极大地发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中渗透的灵动,感受作品中展现的魅力,创造心目中对美和经典的诠释,证明经典美文的魅力。利用经典美文在课堂中发挥的极大魅力,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打造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师生优秀品质的养成。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作品,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更多的经典美文。第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进行阅读,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们对经典美文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更加放松身心,全身投入到对经典美文的体会当中,感受每个字词带来的美,让学生们带有紧张的高中学习氛围能够得到稍许放松,帮助高中生们放松身心,这样将更有利于高中生对其他学习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第三、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等正确地将经典美文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具有文学色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运用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经典美文的影响下,高中生良好的气质也会得到更好地培养。第四、教师可以通过鼓励高中生讲述自己所熟知或喜爱的经典美文片段,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经典美文带来的乐趣。在相互讲述、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经典美文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将会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会对语文更加喜爱,更有利于创造出更加新颖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在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美文的重要性
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如果始终都对课业压力重大的高中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述,那么学生将会对高中语文产生反感心理,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必须创造出更为新颖、科学、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即可更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都会一直听从老师的讲述、分析,然而在应用经典美文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才得到了真正地体现。语文不仅是一个提升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经典美文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会对经典美文的体会、欣赏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会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有利于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也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善于将经典美文应用于写作等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中,高中生更能够将自己的语言加以修饰,使得言语更加谨慎,充满美的色彩,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素养。经典美文的应用使得高中生进入到美的世界中,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放松身心,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要领,促进自己良好素质的养成,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经典美文的魅力,使得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高中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学艺术的形成,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素养,提高高中生的自身修养,更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同时,也可以在高中生的整体气质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总之,发挥经典美文的魅力,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素养的形成,接近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亚娜,白红.经典美文写作方法探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修养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越高,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越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品质,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话题。
1.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概述
1.1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内涵
教学品质指的是教学品位和教学质量。前者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仅满足于高考要求还是以学生的全面、整体的发展为目标,后者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达成程度、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总体来说,高中语文教学能够达成的教学目的越长远、教学有效性越强、师生对语文教学与学习的评价越高,教学品质就越高。
1.2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品质概况
教师和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学品质的两大评价指标,目前高中语文教师们对教学硬性指标十分看重,但在自我充电方面却十分忽视;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完全受高考控制,问及“为何要学语文”,大多数学生给的答案是“高考必考”;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虽然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向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方向发展,而应试教育的本质使得教学效果仍以学生的语文成绩为衡量标准,究竟那些远大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是不得而知的。
1.3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必要性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教师的整体表现是“忙碌”,学生的整体表现是“只会考试”,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没教到;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范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精神也没学着。可见,学校对语文教学的品质追求高,而实际达成的结果有限,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策略
2.1以语文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作为教学品质提升的基础
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文学修养方面的要求不高,这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仅维持在入职时的水平,语文教师的说,仅在课堂;写,仅在教案。评论学生作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权威,而教师本身却很少进行文学性练笔,这样的教师工作无法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榜样,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从日常积累上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应该多读书、多写作,积极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教研组自发出刊都是比较好的方式,只有语文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
2.2合理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先进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对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利,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化有利,任务教学法就是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本身感受到学习趣味性的方法。我在语言运用复习课上,将同义、近义、反义成语和各种句式的运用及相互间的转化都综合到一起,对学生提出一个“找错误、寻不同”的任务,请学生在日常行走和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人们对语言运用的失误之处,并将这些发现逐条收集起来,形成一个“日常语言运用合集”。这个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我将全班同学分成均质的小组,并请每组学生对任务完成步骤进行时间和呈现报告方面的具体计划,我则按照每组递交的计划监督学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几周下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因为他们时刻记得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2.3重视课堂控制技术的合理使用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控制不但能够使单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好,还能使对单个学生的激励形成泛化。例如,某名平时上课不太主动发言的学生,因为较好地完成了背诵课文的作业,在课堂提问中流利的背下了要求背诵的课文,我没有简单的说“很好”,而是表达了对这名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赞赏:“很不错,老师觉得你肯定是在课后花了很多努力。最近你在课上的表现也很突出,老师都看在眼里,坚持这样的努力,爱上学习语文之后,说不定你以后也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是作家呢!你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啊!”这样即时的课堂激励和表达教师明确态度的激励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同学们赞美和羡慕的对象,我的课堂也因为这种激励显得更加热情和积极。
2.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人文性”感受
教师将教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熟记再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达不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因为语文课堂缺乏最根本的人文气氛。建议语文教师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例如,组织学生去郊游,在郊游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使学生的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达到言之有物;以班级或年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或者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参加读书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人文精神为主题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接触文化精神的过程,从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3.高中语文教学品质提升策略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性的课堂管理技能的使用,使语文课堂的秩序更好,学生能够在上课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获得在语文学习上的成就感,语文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表现;而语文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多样化的课外语文活动的展开,使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考试”,学生们通过语文学习将接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对自身的修养要求更高,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品位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仍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语文教师应从提升自身修养做起,重视教学方法和课堂控制技术的使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卫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2月:10-12.
从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可以看出,合作学习的实施需要考虑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领域,若只是照搬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但看不到合作学习的成果还会因操作不当造成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对于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必须对其进行学习方法的研究,从而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究,是要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具体地应用到高中语文的学习上,得出一套对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的合作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在我国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中出现了不能与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缺少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所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高中语文教学与合作学习的相互融合。通过加强合作学习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合作学习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约翰・杜威的小组学习中最先接触到西方的合作性学习理论。陶行知的“小先生”教学的教学形式,是我国合作性学习的开端。现在的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浙江大学的“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三个学习研究群。
而合作学习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是全面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课改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正是合作学习的内涵。
对于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通过全面贯彻“自主、合作、研究”的课改思想来探究,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下,对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效果的改变。
2.针对高中语文中的写作、口语交际和阅读等不同方面的教学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施方案。
3.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误区和如果解决来进行探究。
所有的理论分析都与实际教学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的改革,使得合作学习适合高中语文的教学。
二、对合作学习进行探究的价值
1.合作学习的理论价值
对于这种从国外引进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在应用的时候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使得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对语文的实际教学起到作用。
2.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应用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不够充分,合作学习的形式也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找不到一个适合高中语文特点和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以实现高中语文的合作学习,来探究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了解不够全面,所以导致了在对高中语文教学具体实施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但看不到实施的效果,有的时候还会起到反面的作用。
1.加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只有对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冲破形式化和盲目化,使得合作学习的方案更具针对性。
2.平等的合作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师生建立良好合作情感的条件下,来加强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由合作认知、情感、技能、行为组成的合作学习,需要师生对认知的活动达成一个共识,来使得合作学习在一个很好的情感基础下进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土主义;本土文化;渗透应用
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本土主义理念已逐渐渗透进教学实践当中,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本土文化,揭示本土文化内涵,将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挖掘审美主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实践目标而言,就是要将本土的诗词歌赋等语言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相应知识的模块中,把源远流长的优美文化艺术模块嵌入高中语文学科内容中;对实践内容而言,就是将诗歌文化纳入高中语文的诗歌模块、文赋特色纳入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模块,这些优美、内隐的本土文化国粹都是民族文化的产物,我们要加以继承和发扬。
一、本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误区
1.高中语文教师缺乏开发意识
本土文化包含了相当多的民族风情、风俗旅游特色内容,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可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长远眼光,只是局限于高中语文课本,硬生生地将课本内容教授给学生,将选修科目充当考试的工具,这是对本土资源的浪费和无视。事实上,运用本土文化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更多的、更广的语文知识,可以用本土主义的理念向学生传输高中语文的内在底蕴,而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本土资源的开发意识,也没有认识到向学生介绍文化底蕴的深层意义。
2.学生缺乏本土认识
随着当今社会网络化和信息虚拟化的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听老师传授高中语文课本的教科书内容外,基本上把课本之外的所有生活重心都转移到了虚拟世界中、游戏空间里,学生只了解老师传授的基本语文课本内容和一些网络当红术语等,而对生活当中的语文常识却一窍不通。学生的语文学习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有的学生甚至连自己所处的本地历代名人都不曾听说过,对本土传闻、轶事一无所知,这种对本土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大有民族文化后继无人乏力之感。
二、本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分析
1.转变观念,加大本土文化的渗透力度
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课堂,都要重视本土文化,齐集一心,投入各自的资源,对高中语文教育形成合力,将本土文化渗入高中语文“大环境”中,积极更新语文知识体系,增添本土文化内容,对语文教材的知识点予以延伸,使学生在融入本土文化的语文学习中增加对家乡的热爱、对乡土的殷殷关切之意。
2.渗透本土资源的鉴赏和情感体验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要侧重于本土资源的文本选构,以本土文化内容为主题,增加名人传记、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元素,老师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课堂讲解,拓展教学新视野;要侧重于本土文化中的优雅品鉴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在生活中摸索本土奥秘,在学生探究性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鉴赏品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侧重于学生对本土资源文化的情感体验,让本土文化变为学生眼中的“语文”。
3.借用乡土情怀解读语文教学过程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凭借智慧借用本土资源,随时随地将本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恰当融合,将词、楹联嵌入语文教材,则显得不落窠臼。如,教学《书愤》一课,老师可以引用与陆游同时代诗人的诗句:“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样迁移的诗句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感受文中的情感起伏,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化素材,可以渗透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幼稚的敏感心灵,让学生逐渐将本土气息引入自己的文化知识框架里,达到“外化于形,内积于心”的境界。
运用本土主义理念,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实现本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相融合,极大地提升语文自主学习的空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国家的魂,高中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本土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用本土文化滋养后代,用本土意识传递民族精神,在把握语文教材之本的同时用科学的态度传播本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为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注入新鲜生动的血液,锻造学生的民族文化之魂。
参考文献:
[1]邰雨春.如何走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J].教学与管理,2010(13).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出路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困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些教师在没有深刻理解教学改革含义的情况下,为了显示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性,出现了偏离语文阅读教学的现象。并且由于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模糊,理解也非常宽泛,而且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重视对语文知识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利用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偏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出路
1.重视阅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来说也是如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语感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感即语言感知的能力,语感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靠阅读来实现的。让学生徜徉在阅读的海洋中,在阅读中感受和体验文学带来的美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才能够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思和意义,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对于其他学科也有促进作用,可以加深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和掌握。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的指导,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阅读兴趣对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教学和学习,让学生逐渐对语文教学、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改革,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被逐渐应用于现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之中。高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水平是高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学习水平和质量、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实力的综合体现,因此,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一贯形式,它能够从高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高中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展高中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思维,展现自身的个人魅力,从而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优秀文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优点,并且积极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来辅助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一、创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
“翻转课堂”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最初是由美国的萨尔曼・汗学者所提出的,而另两位美国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此概念基础之上创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教学形式是:首先,教师在课前将自己制作的课文内容做成讲解视频或者PPT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然后让学生到网上自行下载并观看学习,然后再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讨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自学为辅,而这种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完全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形式,它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转到了课下,而课堂则成为了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难的一个互动平台。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教学核心从书面知识的教学转到了师生交流这一点上,而对于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这无疑是帮助非常大的。语文写作是学生个人情感、语言以及写作能力的体现,因此,这与高中学生交流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不会对高中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思维产生限制,反而会通过讨论表达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放射,使得高中学生能够得到独特的灵感来创作出富有特色、富有个性的优秀作文。因此,“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创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创新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教师是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写作方法、提高自身语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智慧来源之一,对高中学生的语文作文学习和写作思维都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高效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创新选择最为高效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为传统枯燥的单一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注入新鲜空气,让高中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思维变得活跃,让高中学生能够在进行语文作文创作时,更为灵活的融入自身的情感,让自己的作文变得个性化,独一无二,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优秀作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来创新和丰富自身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丰富高中语文作文的训练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第一,在讲解视频中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阅读是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开拓高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视野、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第二,利用“翻转课堂”来创新高中学生作文训练的方法和形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来激发自身的灵感,摒弃“闭门造车”的低效写作训练方法。
三、优化高中学生语文写作学习效果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的知识和文化,它的知识是较为复杂的,而语文作文的写作正是学生对于这些文化所掌握与否的重要体现。因此,光靠普通的套形式、大题量训练等作文学习方法不仅会花费高中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所收获的效果非常低,对于高中学生写作学习兴趣的提高也非常的不利。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网络视频、音频教学资源等形式来进行教学,更加迎合现代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兴趣,它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写作要点,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效率,从而促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科学提高。与此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另一优势在于它的教学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如上文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是让教师叫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学生下载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方便高中学生在课下进行作文训练时,能够随时随地的下载观看教学视频,不用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起来更加的灵活方便,从而有效地优化高中学生语文写作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可以很好的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创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优化高中学生语文写作学习效果,对现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优秀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改 教材
多年以来,高中语文课改的呼声日隆,很多教师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让人侧目的成绩。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跟进,在高中语文新课改标准和新教材全面推广使用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从开始的意愿抒发为主流向群体创新实践方向寻求突破,虽困难重重,但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掣肘高中语文的因素很多,但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还是可以做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寻求防线薄弱处突破,以点带面,就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获取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现实资料和宝贵经验,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交流。
一、持续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标准提炼高中语文教学思想
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破土萌发初长成”的态势。这与高中语文教师持续更新自身观念,深入贯彻新课程教育方针是密不可分的。多年以来,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的套路、模式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要空间,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在这种固化、单一的传统模式下,就像木偶人一样目光呆滞、神情游离。而且,教与学长期处于两张皮状态,即教师在台上口感舌燥地指点江山,学生则在台下昏昏欲睡,梦会周公。陈旧刻板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中语文改革迫在眉睫。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它起着导向和过程性保障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的观念更新应该具有持续性和永久性。
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学习,多接触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现代教育书籍,用发展型的现代教育观武装头脑,结合课程教学深入探讨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把握新课程教材的思想精髓,用新课程标准做教学实践的标杆,将外延阅读的教育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提炼,浓缩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对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思想,大胆进行高中语文课改的理论尝试,在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最终将外延思想、新课程理念、教学实践三者结合起来,使高中教师变身为具有前沿教育思想、课程改革能力强的新型科研型教师。
二、适当调整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构建既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又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的高中课改方案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经过各教育专家学者的缜密研讨最终成形,并广泛应用于各高中学校,各地反响不一,成效各异,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契合实际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教材虽然带有明显的权衡各方因素的迹象,但各地校情、学情迥异,并不能面面俱到,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带有明显的“一刀切”色彩。教材是教师施教的立足点,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都基于此。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材为参照,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实际,利用已经成形的现代教育思想大胆进行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整,以适应瞬息万变、潜移默化的教育发展新常态。新课程教材作为全国材,在内容编排上单薄统一,从高一到高三,内容大体相当,没有循序渐进的梯度感,与高中生的生活视野、文化视野脱离。语法修辞等多种手法在教材中的穿插配置,让学生感觉不到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使得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尚未构成基本轮廓。而且,教材各单元之间没有知识互补或相互支撑性的联系,使得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完一个学段的语文教材后没有较初中语文学习的厚重感,好像与初中区别不大。
三、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增强高中考察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
高考是全国性大考,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反观其今,虽然有关高考改革或存废的信息甚嚣尘上,但当前形势下高考制度仍然在推行。尽管“一考定终身”存在很大弊端,但它的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目前,围绕高中语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或行为都是指向高考的,也都是以高考为中心的。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过于单一集中,不适合当前中国人才发展和培养的需要。如何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增强考察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值得每位教师深入研究和实践。令人可喜的是,高考语文命题已然先行,体现了“与教材千丝万缕粘连,重点附着能力考察”的命题理念。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新导向。对此,教师要敏锐捕捉新动向,及时调整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把知识型领会为目标向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提升转变,既服从高考选拔大局,又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如果能使两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和促进,使之协调发展,这便是真正成功的语文教育。在高考内容考查方面,要把握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能力考核动向,将高中语文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明确重难点,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加深记忆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拓展语文教学的知识面,重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考核内容科学性上,应遵循高中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学生个人成长规律,不以单纯的基础知识领会和记忆为目标,从而影响日常教学效果,使高考考核内容向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倾斜。
总之,从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既要持续更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还要多措并举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运转教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不应定势的作为统一标准,而应该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需要,适当做一些调整和更换,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重能力培养的大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成了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对高中语文动态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促使高中语文实现教学目标,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根据新课标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策略和评价方式进行规划,通过构建教学系统,让高中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老师作为新课标实施与改革的执行者,对新课程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调试者和执行者的作用,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大力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老师教的学习方式,对现代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高中语文高校课堂构建思路看,主要有以下步骤:
(一)组建学习团队
在组建学习团队时,除了男女生要有比例外,还必须根据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选出带头人,然后任命班长。通过学习团队章程,组建团队活动,强化团队文化建设。文化作为无形的力量,在每个章程创建时,都应该以人为中心,并且统一取向与愿景。通过完善、推进学习团队,在选好主持人的同时,探究实践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客观规律和课堂问题。
(二)老师引领
在素质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效能,除了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外,还必须主动淡出课堂,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老师不能主宰老师,但是必须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境界和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基础教学效率,可以采用阅读引领的方式,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情感。例如:《项链》中主人公知道是假项链的反应?在诗歌学习中,通过品会语言魅力,具体如:《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衔与引两字字进行细细的品读,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或者其他方式的教学,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发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作为语文教学质量的保障,思维是不断提问、解答、追问、明朗的过程,所以精心设问,引领学生克服困难,才能发展才智。例如:在《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学习时,针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以设问:出现不宁静的原因及摆脱的方法。这样就能以硬实力引领学生探讨课堂教学,而人格魅力则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方面。
二、高效语文课堂的实践
(一)对联训练
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是一种特别的文学形式,它不仅有散文、诗歌的优点,还可以帮助人增长学识。具体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上联:“含辛茹苦,春蝉到死丝方尽,夕阳黄昏,一波秋水升起千波血汗,联谊澎湃。”下联:“不知疲倦,化作春泥更护花,朝日清晨,十山李桃绽放万顷芬芳,势不可挡。”横批:“师恩海深。”虽然最后一个在严格押韵上不太成功,但是从学习角度说,具有很强的魄力,毕竟是学习创作。
(二)诗歌训练
中国作为传统诗歌的国度,青年正是诗歌创作的季节,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能,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例如:在《荷塘月色》后有学生进行的创作《月下独行》:“无意起徘徊,寂寞荷塘边。月照青青立,风拂丝丝斜。忽忆采莲曲,望尽风流人。不知何时归,蓦然已规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虽然押韵不够,但是情景交融恰到好处。
(三)填词训练
宋词作为一代文学,在文学历史上居于很高的地位,试想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填词,创造词牌,那么对提高学习效能将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荷塘月色》后,有学生这样写《踏莎行・荷塘月色》:“池塘水绿风微暖。夜寂静,桂影自婵娟。曲径通荷塘,荷出绿波天接水,思悠悠。瑶草薄雾十里香。山黛运,天短人梦长。风姿扶倩影,袅娜娉娉下九州,人寂寂。”这首词填的不仅正统,还很讲究,情景交融得非常好。
三、结语
高中语文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对终身学习及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应用教学方法,从各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散思维;通过强化教学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和敏.构建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