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层工会基本情况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按照分公司工会《关于上报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的通知》要求,现将公司工会关于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农场有限公司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开展“安康杯”竞赛为主线,不断抓实职工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意识,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
一是农场有限公司工会定期采取自查和带队排查,对农场有限公司内的各企业、厂房车间、机器设施、设备等进行综合大检查;对企业劳保用品发放情况及职业病防治情况监督检查。二是组织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开展作业现场安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排查活动。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开展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对生产现场、设施设备进行排查治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在重大节日前对职工工作中存在的“三违”现象进行检查,对职工存在习惯性的违章操作进行了重点整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四是开展群众性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积极排查安全生产隐患,营造注意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氛围,使干部职工掌握防火灭火和安全生产技能及逃生自救常识,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鼓励干群主动举报火灾隐患和安全生产违规违法行为,增强干群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二、相关法律法规施行情况
农场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围绕“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全年常规工作,对“安全生产月”活动集中行动抽查整改,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培植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逐步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一是安排组织工会干部深入基层、企业中,向企业职工发放《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单1000多份。二是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的培训,同时以宣传板报、跨街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进行劳动安全宣传教育。三是针对农场生产的特点,认真开展了职业病防治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与安全生产相关联,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知晓率、曝光率、参与率,营造安全氛围,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个别非公企业职工忙于抓生产,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淡薄。下一步农场有限公司将加强队非公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一、工作基本情况
县总工会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9人,下辖工会组织441个,其中,县直联合工会20个、县直机关工会69个乡镇联合工会32个、事业单位工会128个、非公企业工会192个,有职工44980人,工会会员42180,入会率达94.2%。其中,152个非公企业工会中有农民工会员18507人,入会率达92.9%。全县均按要求配备了专、兼职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我会1989年就跨入了“全国先进县工会”行列,工会工作连年受到市总和县委的表彰,《工人日报》、《中国工运》多次予以推介、宣扬。
1、工会组建工作情况。
我们按照市总“工会组建年”、“工会组建攻坚年”和“工会组建规范年”的工作部署,突出非公企业和街道社区领域,狠抓非公企业规范化建设,无论是组建率、入会率、农民工入会率、巩固率都取得了可喜成绩。200*年,全市县级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澧县召开;11月13日,《工人日报》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规范化建设》为题,全面推介了澧县经验。
2、创模建家工作情况。
全县上下坚持以“建家”促“建会”,广泛开展创模建家活动,共建各级模范之家55家(含小家),其中,县国土局2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县移动公司、县农发行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艳电局、电信局、电力局等34个单位被评为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
3、劳模管理工作情况。
我们积极为发展澧县经济的有功之人鼓与呼,全县共推荐选树各级劳模430名,其中,全国职工劳模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名,省级职工劳模7名,市级职工劳模326名,县级劳模60名。20*年,将全县各级劳模的先进事迹统一编印成册实行微机管理,并编辑出版了《*劳模风采录》一书,这一工作在全市遥遥领先。此外,劳模的认定与工资补差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项工作规范有序。200*年全市劳模管理经验交流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
4、工会维护职能履行情况。
一是扎实开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全县有89个单位制定了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事业)的若干制度、办法和措施。某国人啤酒公司工会工作规范,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决策,认真履行职能,老总满意,工会作用彰显得淋漓尽致,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企业工会工作的一个亮点。有132个单位坚持和完善了职代会制度。国土局工会突出抓好职代会作用发挥,努力搞好干部选拔任用,确保职工民主、政治权益不受侵害,员工信赖,局长满意,工会有地位,成为机关工会的一面旗帜。有93个企业建立健全了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厂务公开工作得以全面推行。有95家非公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二是狠抓农民工政治权益维护,扎实做好了人大一线职工代表和工会界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三是抓保险体系建设。出台了专门的加强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及女性“两癌”保险文件,积极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四是步步高超市等9家定点单位启动《工会会员优惠待遇暂行办法》。
5、女工工作情况。
全县有工会女工组织278个,建会率达95%;有女职工会员11225人,入会率达96%,其中女农民工会员4780人。全县参加女性“两癌”保险的人数达7015人,其中女农民工2552人;全县参加“两病”普查的女职工达5204人,其中女农民工1100人。“芙蓉标兵岗”和“芙蓉百岗明星”等评选活动在我县开展得有声有色。
6、职工学校工作情况。
县工会职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取得了较好成绩。*年被全总授予“全国工会系统示范性职工学校”光荣称号(全省仅此一家);20*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再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工会系统仅此一家);20*年又被县政府列入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为我县职工教育事业增添了光彩。
7、“双联”工作情况。
我们坚持“加油”与“充电”双管齐下,“输血”与“造血”齐头并进,创新工作举措,打造了我县关爱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品牌。全县共有117家县直单位、1300名机关干部参与到活动中来,有46家困难企业和1100名困难职工得到实质性救助,社会反响好。200*年,澧县被评为全省“双联”工作先进县。200*年,全市“双联”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澧县召开。
8、工会经费收缴工作情况。
全县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收费机制。机关、行政事业一块全部由财政代扣;企业一块全部由地税代收,目前正在探索工会经费“应收尽收”新路子。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有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组建工作难度大。
一是员工在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矛盾大的形势下,求生存与求工作岗位的观点优先,对主人翁政治地位和加入工会组织的热情客观上位置下移,意识蜕化。二是经营业主的反感。大部分业主认为,企业生产经营赚钱是根本,经济效益优先,工会组织的建立与否无关紧要;企业建了工会就多一个“婆婆”,多一个部门约束;工会建立后要活动、要费用,企业显得不划算。同时,业主认为工会和企业本是利益矛盾体,迫于形势,普遍是应付建会,对工会“给事做不给权用”,致使这些企业的工会成为“橡皮图章”,“一张纸的工会”现象极为普遍,从而使工会在员工中的负面影响增大。三是各级党政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对工会组建工作的重视是务虚多于务实,对工会是“名厚而实薄”。四是各级人大、政协对工会组建的支持显现出务虚支持、无序监管的局面,实质效用不明显。
2、维护工作难度大。
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由于这部分人大多都在建筑、采矿、服务等行业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人员比较分散,流动性大,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工会组建率又相对较低,而且大部分企业都未建立工会组织,使他们在工资、社保、医保、工伤保险等方面权益难以得到维护。从我县几年的工伤死亡事故来看,95%以上都发生这些行业,特别是采矿业。二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素质偏低造成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劳动期间、工资、劳保、工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用法律或找工会组织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部分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没有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虽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但是企业老板不重视工会工作,为应付上级而建立的工会组织,工会有名无实,职工遇到困难时不知找谁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女职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特别是女职工特殊保护期的维护。
3、竞赛活动难开展。
一方面,各类竞赛活动是工会服务大局的主要形式,由于国有企业的退出和非公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原来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竞赛活动发生了明显变化,失去了原来的主体,而原有的竞赛形式一时也难以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使活动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虽然我们也提出一些新的活动方式,探索过一些做法,但是由于创新机制和创新意识不够,效果都不理想,使县级工会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一时难以找到适合非公企业开展活动的新方式、新途径。另外,县工会纵然组织开展活动,往往要花费不少经费,但作用不十分明显或费力不讨好,工作开展起来压头情绪严重。
4、工会经费收缴依然艰难。
一是我县工会经费收缴虽已实行财政代扣和税务代收政策,但距“应收尽收”目标仍有相当差距,没有市、县一体化强硬政策一时难以执行到位。二是县级工会经费上缴任务每年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负担过重。
5、县级工会干部年龄偏大,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多,难以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
我们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基层,我县有400多个基层工会和40000余名工会会员,工作任务重,线长面广,而县总机关受人员编制影响,长期借用文化宫人员;干部平均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30岁以下大学生难得一见;县总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更大,且多为县委安置性干部,创新意识较差,满足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由于到工会工作的干部难以得到交流和重用,难以吸引人才,都不愿意干工会工作,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基层工会干部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乡镇尤为明显,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兼职精力有限无瑕顾及工会工作,能应付工作就算不错了,使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没有很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三、破解当前工作难题的对策建议
为切实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提高工会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认识,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我们开展工会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借“舞台”争“席位”,极力宣传自己,赢得重视与支持;要借“舞台”当“演员”,利用开展各种活动来展示自己,扩大工会的影响,达到“有为有位”的目的。同时,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突出重点,培育工作品牌,形成工作特色。
县级工会人手少、任务重,这是县级工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找准工作重点,集中力量,重拳出击,打响品牌。一是服务经济发展要有作为。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共谋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女职工素质竞赛等活动。同时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履行维权职能要到位。县级工会抓维权,既要重视机制维权、宏观维权,又要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重点培育诸如“双联”、“爱心超市”等多个工会维权品牌,全方位提高工会影响力、凝聚力。三是指导工会发挥作用。对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等基层工会,县级工会要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培育各类工作典型,示范带动,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
3、转变活动方式,扎实搞好基层服务。
多年来,工会在活动方式上一直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是行政化的倾向、“白搭式”的配合,既耗费了工会干部的精力,又浪费了工会仅有的一点点财力。为此,我们要转活动方式,变活动型为服务型,将主要力量和精力用在重点工作的突破上,用在对基层工会的服务上;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切实关心职工群众;要加强调查研究,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的意愿与要求,竭诚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工会组织具有磁场一样的凝聚力,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我们青冈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于2004年初成立后,以服务职工和社会,确保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为宗旨,致力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生活救助、就业帮助、接待和职业培训等服务,有效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为推动全县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多来,帮扶中心共接待求职职工600人次,为特困职工提供各类救助350余人次,接待职工电话1000余次,处理集体来访4起,真正体现了帮扶中心的重要作用。
一、改善环境,配齐人员,进一步强化帮扶中心建设
为确保帮扶中心顺利开展工作,我们不断改善办公环境,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帮扶中心建设。
一是改善了办公环境。中心成立之初,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仅租赁了一处30余平米的房屋作为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极其简陋,只有两张旧办公桌椅,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为便于工作,县委、县政府帮助三次更换办公场所,更新办公设备。今年年初,结合在县直机关中开展的“营造整洁环境,创建文明机关”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筹资和协调下,帮扶中心在县祯祥豪庭小区租赁了一处90余平米的门市房,作为办公场所,并进行了必要的装修。同时,为了提高办公效率,配置了微机和激光打印机,接通了网络信息平台,使帮扶中心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是强化了队伍建设。为解决好原中心工作人员因没有正式编制,工作热情不高、钻研业务知识主动性较差的问题,2004年年末,在县委、县政府的关爱和支持下,为帮扶中心解决了人员编制问题,设立了三个财政编,并从毕业生和其他部门优选了三名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专门负责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到岗后,我们首先对其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业务知识、政治理论、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其到岗后能够胜任工作。同时,积极选派中心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有关培训活动,借鉴好的经验做法,使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2004年以来,全县共通过外出考察、组织培训等方式,为帮扶中心学习30余次。其中,在县委组织部今年年初组织的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共安排中心人员参加了法律、经济管理、政治理论知识等四个班次的学习,有效提高了中心人员的全面素质。
三是提供了经济保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县财政每年为帮扶中心划拨专用办公经费2万元,并设立了专用账户。2004年划拨救助资金5万元,并于2004年3月划拨到位。今年年初,经过县委常委会议决定,为帮扶中心划拨资金10万元(其中,县财政划拨5万元,民政局从捐赠款中拿出5万元),作为帮扶中心后续资金。绥办发[2005]13号文件下发后,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为帮扶中心划拨专用帮扶资金10万元,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从而为帮扶中心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规范运作,真帮实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通过广泛深入地联系和凝聚职工群众,全力创造条件,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第一,详细掌握全县特困职工情况,解决特困职工燃眉之急。为全面掌握全县困难职工情况,便于实施救助,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到基层,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下岗职工情况进了详细的调查,摸清了下岗职工的情况,并进行了分类。全县共有下岗职工28461人,其困职工1015人,困难职工2125人,年龄在4050的下岗职工占70%,有专业技术的下岗职工占13%。我们将这些基本情况全部存入数据库中,实行规范的微机化管理。即:将全县所有特困职工和已救助过的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包括原工作单位、年龄、技术专长、身体状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等,全部输入微机中,并做到了随时更新、随时调阅,实现了较好的动态式管理。
在实施救助工作中,对申请特困救助的贫困职工,我们首先进行情况登记,然后进行调查、走访、核实,严把关口,确定需要救助的职工对象。在了解到米厂下岗职工王国英家庭贫困、家庭成员均患病的情况时,中心马上派两名工作人员及时到该职工家中了解情况,送去了大米、面粉、豆油等价值500元的生活救助物资。此外,对突发性事件,坚持特事特办,第一时间到现场核实,并直接实施救助,后补办救助手续。自帮扶中心开展工作以来,共对130户特困职工实施了救助,发放救助款达6.8万元。
第二,发挥职能作用,实施多层面救助。一是利用职业培训进行救助。我们立足引导、鼓励和培养广大职工在投身经济建设、推进企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中塑造新形象、体现新作为,以“新世纪主人翁行动工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职工素质工程”为载体,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一年多来,利用县劳动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办了电脑、服装裁剪、电焊等培训班10余期,培训职工达2500余人。累计接待求职职工600人,通过协调劳动和城建等部门,为485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县铸造厂下岗职工董长富,下岗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靠做零工维系一家三口的生活,去年年底,我们动员他参加电焊培训班,结业后,被推荐到大庆一家企业就业,月工资1000余元。二是扩大劳务输出进行救助。我们积极为下岗职工寻找就业渠道,通过帮扶中心与大庆振富集团、绥化建安建筑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用工联系,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一年多来,通过帮扶中心联系输出劳动力540多人,有效缓解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水利机械厂下岗职工杨文章一家四口无收入来源,温饱和子女就学问题都难以解决。了解到情况后,帮扶中心将杨文章及其妻子介绍到富森木业公司就业,两人月收入达1300余元,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子女就学也有了可靠保障。三是通过法律援助进行救助。我们通过加强对《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依法维护了职工的政治、经济权利。同时,帮扶中心与县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遇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棘手事件,注重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帮助解决。如:原糖厂下岗职工高海,原单位拖欠他工资2872元,后来本人因患脑血栓不能工作,家庭无收入来源,其爱人本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帮扶中心请求援助。在中心和工业办、法院等部门帮助协调、联系下,要回了原欠款。2004年以来,中心共为困难职工索要拖欠工资款等职工合法收入近2万元,有效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成立帮扶中心爱心超市,扩大困难职工的救助面。为使全县特困职工帮扶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集中全社会力量扶贫帮弱,帮扶中心于2005年年初成立了“一帮一”爱心超市,并在青冈镇的八个社区也相应成立了爱心超市,并确定专人负责,接受捐赠,帮助特困职工解决燃眉之急。5月份,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以“心系困难职工,奉献一份爱心”为主题的募捐活动。此次活动,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衣物近3万件,旧家用电器、家具等1000余件。其中帮扶中心爱心超市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衣物3800多件,旧家用电器15件,总价值达1万多元。全县八个爱心超市成立以来共救助困难职工1300余人。从而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关心、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我们从思想上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带着浓厚的感情,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就业、保障、分配等方面帮助排忧解难。一年多来,中心共为特困职工发放特困证892个,协调税务、工商等部门减免部分税金,增加了特困职工的收入。通过协调民政部门,共为2170人安排了低保,使特困职工老有所养、弱有所帮、残有所助。县社冷饮厂下岗职工牛纯喜领取特困证后,在亲属的帮助下,开办了一个水果店,年收入近一万元,年免收税费达1500多元,一举实现了脱贫。
三、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帮扶中心工作的领导
一是成立专门领导组织。我们把城市一帮一纳入全县扶贫开发整体规划中,统筹谋划落实。为切实加强对帮扶中心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由县委常务副书记为组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帮扶中心具体工作。同时,把帮扶工作列为县委重点工作督查事项,定期进行督办,随时报送县委主要领导,并向基层通报情况。从而有力保证了帮扶中心工作扎实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我们根据帮扶中心工作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研究制定了《职业介绍办法实施细则》和学习、工作、奖惩等相关制度,对全体工作人员实行目标管理,本着能量化就量化,不能量化就具体的原则,规范了行为,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帮扶回访工作制度,对帮扶过的困难职工,在三个月内将深入到其家中进行一次回访,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版权所有
一、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
2005年1-12月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9起,死亡人数25人,占死亡控制指标39人的%,受伤人数71人,经济损失17.35万元。其中:工矿企业3起,死亡人数3人;道路交通事故41起,死亡人数12人,受伤人数71人,经济损失6.38万元;消防火灾5起,经济损失7万元;水上交通及农机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认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一是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全市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工作会议,听取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季度安全生产形势,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部署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其中市长主持召开3次。二是严格按计划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全市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部署重大活动节假日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全市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2005年1-12月召开全市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4次。每次召开全市性安全生产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均高度重视,分管或者联系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均参加并给予指导。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或者安全生产专项问题。此外,认真组织参加全国、全区、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并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通过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安监机构建设。
一是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安委会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9个成员单位增加到40个单位。二是充实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人员,按编制配备了局领导班子,成立局党组并配备纪检组长,市级安全监察力量得到加强。三是加强装备建设,从市财政中拨出15万元专款购买安全监察专用车辆。四是积极培训安监人员,并从市财政中拨给40000元作为安监人员业务培训专项经费。五是积极协调市人大机关,将其原旧的办公楼借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使用,解决了办公条件问题。
(三)分解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为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目标,我市分解下达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建立了市、镇(乡)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做到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严格执行《某某市安全生产责任暂行规定》、《某某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镇(乡)、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理水平。
(四)妥善处理安全生产事故,严肃事故责任追究。
切实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和责任的追究。如今年发生的3起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事故,在接到事故报案后,市长对事故的善后及处理均提出明确指示,分管副市长每次都组织有关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并及时组织监察、公安、工会、劳动等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由于事故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事故责任人及死者家属均较为满意。
(五)认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去年以来,我市即严格按照《自治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治监督管理办法》对辖区内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将农机安全隐患、非法开采矿山、重晶石矿地下开采、个体小规模加油站等4项重大事故隐患作为市级重点督促整改对象,整改时间进度和整改责任人。同时,扎实抓好今年我市1项列为市级重点监督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目前这项市级隐患已采取有力防范措施得到有效控制。要求各镇(乡)、各村委结合各自实际,确定本级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处理制度。今年乡级政府重点督办的重大隐患30项,已有24项完成整改任务,还有6项可按计划期限完成整改任务。
(六)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
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自治区《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工作暂行办法》为契机,严格高危行业市场准入门坎,加强对企业从业资质的审理,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律不受理。
(七)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力整改事故隐患。
根据“深查隐患抓整改”的工作基调,2005年1-12月组织全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认真排查事故隐患。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认真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制,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单位、个人,并结合隐患情况,采取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等有力措施,促使排查出的隐患得到有效整改。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加强重大节假日的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抓好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安全。节假日前后、期间,组织各个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开展道路水上交通、人员聚集场所消防、矿山、旅游、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为检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八)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
1、非煤矿山方面:组织矿山、采石场对证照持证情况、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及领导在岗值班制度落实情况、洗选矿场尾矿坝、库的安全情况以及民爆物品保管、使用安全情况等进行了自检自查,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公安、安监、监察、环保等部门,对全市的重晶石矿点、采石场以及无证非法开采矿点和石场进行了检查、治理。一是认真开展矿山和采石场的安全大检查和整治工作,检查矿点161个次,责令当场整改6个,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4份。重点对地下窿道、采石场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措施、开采坡度、操作规程、爆炸物品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并积极引导业主在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停产放假让民工回家过节,确保矿山、采石场平安过节。参照《XX市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及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方案》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地下开采矿井,对没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的以及采矿证、工商执照等证照过期或正在办理检换的地下开采矿井责令停产整顿,收回尚未用完的民爆物,依法关闭了一处采空区严重塌陷的地下开采矿井。针对因水毁工程、民房重建而造成片石、石渣、砖等建材供求关系紧张局面,加强对采石场的日常监管,避免不按安全生产设计开采方案,从底部掏采扩大产量等行为的发生,对以上行为实行责令停产整顿并处以经济处罚,共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9份,处罚两个矿点,罚金3300元,有效地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是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加强市、乡两级矿山执法检查,对非法开采违法行为坚决实行发现一处严厉打击处缔一处的高压势头。深刻吸取XX镇“12.29”非法盗采煤井特大透水事故教训,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某某市大蒙锰矿矿区开采秩序治理工作方案》,并按方案多次对以大蒙矿区为重点的非法采矿行为进行严打整治。同时要求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加强对非法开采的监控,发现一处坚决取缔一处,保持打击非法采矿高压势头,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经过整治,目前全市非法采矿得到有效控制。
2、道路交通方面:积极排查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和桥梁以及标志标线缺损情况,认真做好整改工作。“7.19”特大洪灾至使我市交通基础遭受严重毁坏,我市积极组织交通、公路、交警、农机等部门对危险路段、桥梁、涵洞以及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地毯式排查,坚持宁多勿缺的原则,把排查出来的结果进行编号、建档,并作出整改方案,积极筹措资金不等不靠加强整改,对整改难度大资金缺口大一时难以整改的路段,及时增设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标线,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国道321线、省道307线为重点监控目标,从严查处车辆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道路监控系统;充分运用对讲机、测速仪、酒精检测仪在交通工作的作用,加大对客车超员、货车超载、非法营运、三轮摩托上三级以上路段违法载客行为的查处力度;以市城及乡镇所在地为重点整顿治理摩托超载、超速、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酒后驾驶摩托车,假牌假证、无牌无证摩托车等;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结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加强对过境车辆的检查,严防违反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规定的车辆进出市境,检查中未发现有无资质运输危险化学品或超载、因车况不良不具备继续安全行驶能力等行为。加强对运输企业及维修厂家的日常监管,严格要求运输企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坚持客运车辆进站报班及车辆安全状况检验制度,严格执行机动车辆年检、报废制度,杜绝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上路。
3、水上交通方面:组织交通、海事处及航务管理所、航道路等部门对XXXX等四镇渡口码头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经检查:客渡船只均签定了管理责任状,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设置有安全检查部门,设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由于遭受“7.19”洪灾破坏,部分渡口渡口守则栏及安全警示标志被冲毁,目前正在筹措资金重新设置。
4、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危险化学品由安监部门会同公安、工商、农业、质监等部门,重点检查石油加油站、甲醛厂、造纸厂及15个镇集市贸易市场、农药经销点。出动检查人员385人次,检查加油站(点)、液化气站31家,农药经营点55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6家,使用单位3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6份。对XX公司、XX炮竹厂、市造纸厂等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坚持每月至少到现场检查1次以上,着重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经检查,XX烟竹厂自去年10月份停产以来未存在违规生产现象,原材料、半成品保管妥当,新厂异地改建已基本完成,正在按安全评估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当中。我市还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安全进行全面检查,积极开展HAN阻隔防爆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以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工具及储存的本质安全。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危险化学品行为,彻底收缴毒鼠强等剧毒鼠药和高毒残留农药等违禁农药。大力推进农药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农药销售市场。XX松香厂因未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书面申请,且工艺落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已责令停产整顿。
5、消防安全方面:加大对消防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增公众消防栓25具,组建消防专业队,现有消防队员5人。加强对宾馆、饭店、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企业职工宿舍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安全情况,经检查未发现重大火灾事故隐患存在,发现一般火灾隐患56处,责令当场整改1处,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24份,大部分隐患整改完毕。
6、建筑行业方面:由建设部门会同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消防等部门对5个在建大型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落实情况,监理单位的安全职责履行情况等,经检查大部分施工企业都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均制定并上墙,物料提升机安全性能良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按地与接零保护系统均用TN—S系统,配电箱、开关箱基本符合安全要求,脚手架材质及临边围护基本符合要求,针对个别施工企业没有专职安全员,将在建工程兼作工人住宿用,监理单位履行安全职责不到位等行为下发了《建筑安全工程安全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36份,责令责任单位定人、定措施限期整改。
7、旅游市场方面:由旅游部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文化、交通等部门,重点检查XXX等景点的宾馆、饭店等旅游配套设施,针对个别单位存在安全警示标志少、环境卫生差,排气、排风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均已责令经营责任人限期整改。
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的同时,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特种设备、电力等行业,各有关部门也针对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
(九)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印发给各镇(乡)、各有关单位,并于6月31日召开安委会成员单位会议,全面布署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安全生产月”期间,积极配合自治区安全生产基层服务队下基层开展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工作,组织举办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开展“五个一”活动,参加全国“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和参加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和行政执法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监管干部和广大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岗前培训班、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12000多人次。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和培训工作,全民安全意识得到强化,营造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狠抓洪灾水毁工程灾后重建安全生产工作。
1、加强水利修复工程安全工作。组织技术组对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加强道路修复工程安全工作。“7.19”洪灾使我市的23条公路交通全部中断,洪水稍退后,我市迅速组织力量对受毁路桥进行安全检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一是及时在危桥、险路、不稳定的边坡及正在施工的工程设置警示标志,对被冲断路基、路面、边坡塌方的市乡公路路段,及时清理塌方,填压路基,填充路面,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行路安全。二是及时深入调查,掌握受灾情况,制定公路水毁修复方案,明确修复工程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力争使全市交通状况尽快恢复到灾前水平。抢修水毁市乡公路,使全市市乡道路实现了简易通行。从7月初始,我市交通部门派出5个工程技术小组,指导各镇(乡)修复相关的桥涵和被毁路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组织有关部门到各矿山、石场、生产企业检查受灾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指导他们及时消除隐患,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矿山、采石场相关资料不齐全,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我市矿山、采石场均为个体私营,规模小、投资少,不按开采方案开采现象时有发,致使隐患依然存在。
(二)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招商引资企业说是先办厂,后补手续,但却迟迟不补有关安全生产相关手续,安全基础薄弱,业主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事故隐患整改不积极。对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三)一些镇(乡)安监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具有专业技术的安全监管人员缺乏,尤其缺乏采矿专业及危险化学品专业人员。
(四)燃气热水器安全监管出现缺位现象,有关部门只管收费,不监管。
(五)安全生产许可证申领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矿山企业,只提出申请,不搞安全设计和安全评价,按自治区要求明年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律停产整顿,这将影响到我市的经济发展。
四、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二)加大安全执法力度。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目标管理体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
(四)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狠抓事故隐患整改。
县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情况汇报
主席、副主席,各位常委: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县政协七届十九次常委会议汇报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县中小企业现状
(一)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总量。截止2005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从业单位达4258个(包括个体从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家,规模以下从业单位4098个,占总数的96.24%。除青龙山水泥、杜山水泥、绿得农化、001电子、天听亚伦纸业、塔恩纸业、腾龙竹木、光华器材和十里坪羊毛衫厂等9家为中型企业外,其它从业单位均为小型企业和微小型企业。
2、区域分布。我县中小型企业遍布全县各乡镇,涉及绝多数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并由此形成了一批资源加工或来料加工专业村。呈广泛性分布的中小型企业,对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3、产业分类。我县中小企业涉及产业广泛,涵盖了工业经济25个产业类,其中竹制品加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金属制品加工等占较比重,具备较强的为型企业配套能力,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中小企业是工业发展主要的增长点。2005年,全县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30.4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9.52%,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27.5个百分点,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3.88%;完成销售收入30.69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40.43%;本篇文章*网址为站实现利税总额2.2亿元,占全部工业利税总额的38.23%,其中利润5482万元,占全部工业利润的44.56%;一批规模以下小型企业逐步发展为规模企业,2001—2005年,新增规模企业67家,占目前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41.9%,平均每年增加13.4家。
2、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2005年末,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20886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54.59%,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8957元。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县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就业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全县中小企业就业人员中下岗职工占26.7%(全县78.8%的下岗职工在工业企业重新就业),失地农民占15.2%,,农村劳动力占45.8%。而且通过中小企业的带动,全县间接从事工业产品加工人数超过2万人,累计全县工业领域就业人口占全县劳动力总数30%以上。
二、近年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构建发展空间平台,引导集聚发展
一是启动“一区三块”建设,鼓励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县一区三块已有规模企业93家,占全县规模工业总数的58.12%,其中由本县人士创办或由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后入园集聚的企业约有50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31%。二是中小企业发展集聚点,先后选择了多处地块进行实地踏勘,目前初步形成了模环中小企业集聚点,下步将结合全县工业园区(工业区)二期空间拓展,继续选址踏勘,确定全县中小企业发展集聚点。
(二)构建服务企业平台,营造发展环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建设,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动员全县力量,致力服务于工业企业,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建设。通过工业服务月活动,完善政策导向,解决突出问题,理顺体制障碍,健全责任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促进行政审批提速提效,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营造工业发展环境新优势,全县一切为了工业、一切服从工业、一切服务工业的氛围不断浓厚。
(三)构建项目服务平台,加快项目建设
制订出台了《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明确项目管理主体、项目审批的相关要求以及审批时限要求,对规范项目管理、提高审批效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全县30万元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全部列入决策咨询范围。建立县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强项目服务力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深化项目服务,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确保了入地项目质量,项目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四)构建信息化平台,提高竞争能力
紧紧抓住省中小企业局、省电信公司在全省选择11个县作为重点联系县的有利时机,主动与省市中小企业局沟通,通过努力,我县被省中小企业局列为全省11个企业信息化服务重点联系县之一,同时推荐30家企业,由省中小企业局和省电信公司免费提供建设服务,为企业建立个性化的展示产品、供求信息及发展状况等信息平台,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网上交易会,提高市场拓展能力,降低营销成本。
(五)构建素质培训平台,提升创业水平
近几年来,累计推荐55名企业经营者参加浙、清华、复旦等高校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组织72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全市企业创业素质工程培训。邀请省经贸委、浙江学、省委党校的专家、教授到龙游进行专题讲座6期,聘请两位省创业指导师到龙游免费为100多名企业经营者进行《企业经营与合同风险防范》、《企业人才战略》讲座。通过多种形式,多途径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经营者队伍。
(六)构建融资平台,增进银企沟通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加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缓解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在全县规模以下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对市场前景好、产品效益优、信用良好的优质小企业,积极向县工商、农业两家试点银行推荐,根据《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确定为小企业新增贷款计划1亿元,并承诺最高出资50万元用于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配套资金。
(七)构建科工会平台,促进科企合作
高度重视衢州工业科企合作洽谈会组织工作,按照“有序组织、重点突出”的原则,积极组织我县中小企业参会。2003年以来共组织895家企业1682人参会。在三届洽谈会期间共组织了286人参加各种专题报告会和最新成果会。在历次洽谈会中,我县合作效果十分明显。2003年三家企业分别与浙江学、复旦学正式签订项目协议,12家企业与中科院、浙、浙工等签订了15项合作项目意向;2004年有2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为2847.5万元,40家企业与中科院、浙、上海交等70多家科研院校洽谈,有70多个项目洽谈有合作意向;2005年有34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为799.1万元,42家企业与杭州电子工学院、浙等60多家科研院校洽谈,有70多个项目洽谈有合作意向。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校专家、教授面对面的洽谈交流,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合作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县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三、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政策难以惠及。政策环境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颁布实施两年多,但相关配套政策还未跟上。对小企业关心、关注程度不够,在政策上难以享受到与企业相同的待遇。我县财力有限,在政策导向上,以规模较的企业为主要扶持对象,集中财力培育重点,难以惠及小型企业。在向上争取政策方面,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投资规模、较高的技术含量项目,对这类项目进行包装,争取政策的把握性更。而小型企业在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等方面都达不到要求,项目难以包装,即使申报,也很难争取到政策、资金支持。
2、贷款难以企及。一是供应不足。我县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上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本来就少的贷款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二是保证缺乏。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难。三是辅导薄弱。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此外,中小企业借贷成本高,也影响了融资能力。
3、发展空间难以拓展。我县小企业分布全县各乡镇、街道,以在工业园区(工业区)之外自主发展为主。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土地政策刚性化,企业发展用地瓶颈制约十分明显。一是就地扩张难。近几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用地需求量,工业用地指标偏紧,主要以满足各工业园区(工业区)开发为主。区外企业用地很多涉及农保田、公用设施等,在政策处理和报批上难度较。二是用地成本高。区外小企业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用地面积一般不,但政策处理、相关手续办理及收费与规模连片开发基本相同,基础设施需要自行配套,土地使用成本高。三是入园发展难。园区有选择地引进项目入园,既是产业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发挥配套设施功能作用的需要,也是提高园区产出能力、树立园区形象的需要。多数小企业受投资规模、生产产品等因素影响,难以入园发展。
4、创新能力欠缺。创新是企业的活力所在,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我县中小企业多数处于维持生存状态,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受自身实力限制,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但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实力不够,很难对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报酬,因此自已培养的人才也往往难以留住。
5、管理模式落后。我县中小企业多数是家族制或家庭式的企业,在企业创业之初家族式的管理往往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许多企业并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在内部滋生问题,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由于中小企业实力不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型企业,许多型企业都已经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管理手段,而我县多数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用上财务软件。
6、物流支撑不足。我县新型物流业态现代化程度低,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缺乏,仓储、交通工具、交通方式等设施不配套,与现代物流要求还有很差距。市场结构不合理,缺少专业工业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对产业培育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市场规模偏小,设施配套不足,难以形成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优势,总体竞争力不强。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
1、多措并举破解空间瓶颈。一是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在龙游工业园区二期开发建设上,设想划出专门区块,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选择与园区产业有一定关联度、基本具备升格为规模企业条件的小型企业入园集聚发展;二是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各工业园区(工业区)建设标准产房,以出租形式吸纳企业入园,为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提供空间平台;三是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在用地指标以保证各工业园区(开发区)开发需要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区外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为发展质量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四是盘活存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乡镇区划调整、学校扩并后的闲置资产等,要进行认真排队分析,能整体出让的就出让,能出租的就出租,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五是科学谋划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尽早谋划,选择合适的区域和地块,建立中小企业集聚点,为不具备入园条件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创造出条件。
2、多方合力拓展融资渠道。一要增进银企信息沟通。商业银行的价值取向已发生变化,规模、效益好的企业是商业银行放贷的主要目标,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关注不够,银企信息互通不对称。但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要扩银企对接范围,把小企业也列入银企对接的对象,增进银企沟通,拓宽银企合作渠道。商业银行也要对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打包,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信息。二是要用足用活融资政策。省财政厅和省中小企业局已出台《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由财政出资,对银行业金融系统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而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要用好政策,由县财政划出专项资金,对银行小企业贷款产生的风险给予必要保障。对我县已列入省小企业培育对象的10家小型企业,要及时推荐给商业银行,邀请创业指导师给予创业诊断、管理咨询、机制创新等创业指导服务。三是要鼓励企业多方式融资。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设备租赁、厂房租赁、扩股份等方式融资,以减轻投资和经营资金不足的压力。四是适时考虑安排财政资助。要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项用于中小企业产业扶持、担保贷款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将着重做好沟通协调服务工作,为中小企业贷款营造良好环境。
3、多管齐下弥补政策缺陷。近几年来,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受益主体看,规模以上企业享受多,规模以下小企业享受很少,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政策享受要扩面。在规模以下企业中,要有重点地选择一批相对较、有希望上规模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必要支持,以扶持进一步做。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项目,都要引入园区集聚发展。对技术含量较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小企业、外贸出口型小企业,要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二是注重小企业投资项目包装。小企业虽然规模不,但众多小企业投资的项目中,也有一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要进行排队分析,加强包装,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4、鼓励创新合作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一是搭建合作平台。运用“山海协作”平台加强政府导向性产业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特色发展的协作氛围。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科企合作洽谈会,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沟通交流,引进技术,推进合作。二是引导加投入。要鼓励中小企业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开展技术改造,敢于投入、善于投入。通过技术改造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扩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做企业规模。三是鼓励产业配套协作。引导企业抛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要主动依托企业、集团,为其配套加工、贴牌生产。力发展来单、来样、来料加工,在运动中壮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四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速培养一批技术开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要重视技术蓝领的培养和引进,为企业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