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公共景观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弹性与动态性原则
弹性与动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这过程当中不断的得到一些信息反馈,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来的信息进行不断的整合和改正,因此这就是动态性。
(2)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进行规划时,是不可能一次规划完成,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加以调整,因为不断的接收动态信息,就可以不断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进行完善。
(3)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从城市设计高度为空间形体提供三维的轮廓和大致的政策框架来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因此,在公共空间具体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空间形态、建筑关系等城市设计框架,这也是为了把握使用公共空间主体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的动态。
1.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空间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也是人们生活的环境,基础则是自然环境。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全面的考虑到人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求。所以,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要使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完全符合人的整体感受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现状
2.1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不强
为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通常都会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当中。由于历史文化底蕴颇深,所以,我们慢慢会有形的景观物态形式来表现无形的历史文化,进而达到被人们所认知和理解。因此,如何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现出这些有形的物态特点,我们设计师仅仅是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采纳,而却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缺乏理解和表达。
2.2文化遗产、古迹保护力度不够,传统景观特色流失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实际上很多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事情屡见不鲜的状况;而一些城市新建出的公共空间的景观缺乏创意。我们都说,传统景观、风景名胜是一个城市独特特色的主要表现,传统景观和历史古迹也都是代表着一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记录,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由于一味追求极致,缺乏符合城市特色的创意,使得我们城市失去原有、独特的特色。
2.3刻意模仿,不创造自己的风格
当前一部分城市在进行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时,单纯的模仿其他国家的建筑。各种欧式广场、喷泉、罗马柱等等充斥着公共空间,觉得只要沾上欧式化的风格,就能够提升城市景观质量似的。其实,我们适当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融入一些其他风格设计也是可取的,但如果盲目的模仿,不但创造不出自己的风格,还会阻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
3分析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3.1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城市景观散失其独特特色。传统景观和名胜古迹都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这对于了解城市历史、文化与风俗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一些文化遗产、传统景观不断的受破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色。
(2)不够重视软质景观的设计。在很多城市的景观绿化设计中,通常都会忽略了绿地、林荫等等这些软质景观设计的应用,使其成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附属物品,其实只要设计妥当它们依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3)城市景观设计相对比较奢侈。要想提高一个城市公共景观的档次就是使其功能合理的组合,但是当前所谓的档次被人们理解成为是磅礴的气势或是考究的用材。
3.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策
(1)城市景观设计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每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与营养级。我们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过程中,要使其废物变成营养。
(2)城市景观设计要与自身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把城市其原有的古建筑群体等文化融入进去,在设计景观的时,做到和城市古建筑群相协调,这样才会有和谐的美感。
(3)加强生态绿地建设。绿化是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尽量把城市绿地原有的自然特色保留下来,构建起城市的绿色通道,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完整。
4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及方法分析
4.1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效益。公共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广场及道路等这些本土景观为城市提供水分涵养、吸尘降温等生态服务,为城市提供了景观与生态的多样化。
(2)景观体系。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它主要包括城市轮廓线系统、廊道空间系统、观光路线、视线走廊、眺望系统以及城市建筑景观系统等。
(3)功能区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根据城市历史、城市规划或政策规定的影响,可分为行政活动区、经贸商业区、工业区、交通枢纽以及一些传统活动区域。
4.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4.2.1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
(1)公共空间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优良的人文景观设计当中,就公用空间中的美好景观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是以它独特的景观环境,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享受,进而勾勒出美好的人文景观建设。
(2)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用来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所以,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便利的交通设施则显得尤为重要。
4.2.2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建设
(1)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配置楣应的休息设施非常重要,是为人们提供短暂休息点的必要设施。
(2)如何使城市公用空间建设更科学、更富有人性化,相关建设人员可以具体参照国外先进建设案例。
4.2.3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氛围
(1)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过程当中,我们设计者要深入了解城市文化独有的内涵,并以传统的文化观念相结合,把它当做整体城市形象浓缩的版本。
(2)设计者要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变无形文化为有形的景观建设,营造出可以代表城市风貌的作品,给人们营造舒适生活的场所。
5结束语
“两型”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障社会可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发展模式。它将实现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瓶颈的制约。“环境友好型”,是以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为基础,认识并尊重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它不再把环境看作外在因素,而是一个与人并列的内在要素,涉及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资源与环境约束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的“两型”建设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展示城市特色形象的重要“窗口”,其景观设计理应在“两型”建设的正确指引下率先垂范,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积极走生态现代化、绿色城市化、资源节约化城市公共景观建设道路,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剧、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日益关注户外生活品质。人们不仅需要创造赏心悦目的公共环境,而且需要创造健康、生态、安全的公共环境。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整个城市中对所有市民开放与共享的空间,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通过利用景观学原理,在认识和理解景观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对公共区域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为人们带来愉悦、舒适、可亲可近、寄托心情、富于意义、美轮美奂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第一,让自然做功。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说“低碳就是让自然做功”。因此,现代景观设计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元素,包括阳光、气温、风等创造宜人的微气候;利用太阳、风、水等发电满足景观用电需求;同时要充分认识自然是具有自组织与自我设计的能力的。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第二,显露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愈来愈远,自然元素、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自然林缘线等俨然快成为城市人们的抽象名词。因此,显露自然已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设计理念,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景观设计中注重对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如城区或城郊湿地、湖泊等自然水系、历史文化遗迹、山体、坡地、森林以及大的植被斑块,规划时应该优先考虑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这些特殊自然景观资源,坚持“合理利用与有效利用、节约利用”的开发利用原则,切记“杀鸡取卵”,以让城市的人们能重新通过雨后感受清新泥土的气息、通过枝叶飘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等。第三,科学选用各类生态环保造景材料。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学效益,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配置,整体优化,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复层混交人工植物群落;同时,设计充分利用旧材料、节约造价、倡导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包括旧砖瓦的再用,水体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以及可降解材料作为大面积铺地。如广场硬质铺地可大量运用天然石材、木材、透水砖,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的生态良好的互动场所空间。
人作为主体是景观的创造者、建设者;与此同时,景观中的人作为客体又是景观的使用者、体验者、评价者,即景观为人而建,景观为人提供多种体验场所,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并影响景观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第一,整体环境营造应满足人的基本行为心理需求。一个好的设计应当能对人的需要敏感地做出反应,使人尽情地游玩,使他们精神焕发、兴趣盎然,满足人们行为心理的需要。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即多少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因此,环境设计中应注意令人感到舒适的各种物理性指标:如光照、温度、湿度、噪音、通风等,以增强空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第二,塑造多样化的空间形态,强调参与性。公共开放空间是为公众设立的,而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爱好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空间需求与活动规律是不同的,如小孩好动、老人喜静等。设计时不仅应考虑其观赏性,更应创造条件让人们积极参与其中,使审美、参与、娱乐相互渗透与结合。因此,规模较大的公共空间应尽量进行功能分区,使人们能各取所需。尤其应对残疾人使用景观场所给予更多的重视,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注重创造交往空间,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各种活动、运动场地以满足人们运动、游戏的需求,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高公共开放空间的人气,充分体现其亲和力和人性化。第三,宜人的设计尺度的合理运用。在设计中除了体现环境的整体功能、氛围的创造外,尺度宜人也是衡量一个设计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这里的设计尺度,既涉及整个公共空间的规模尺度,也包含各景观元素及其细部构造设计的比例尺度。目前部分城市对公共空间的建设规模有越做越大的趋势,根本没考虑其服务半径与人群的多少,这势必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与“两型”建设是背道而行的。而各景观元素如座位、台阶、亭廊等的设计比例尺度大小直接影响人在空间进行各类活动的审美性、舒适性与安全性,因此,设计前必须科学规划,使各城市公共空间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并以人的基本行为尺度为基准进行科学设计。
本文作者:肖姣娣工作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往、游憩等社会活动品质的要求提高了。原有公共开放空间类型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开放性、多样化生活的追求,建立开放的、多层次复合的公共空间势在必行。因此,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就更重要了。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城市滨水地区的设计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在理论上才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阶段,西方国家掀起了城市复兴的,对滨水地区开发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1980年前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先后对本国许多城市废弃的滨水区进行了再开发活动。1988年霍依尔(Hoyle)等主编的《滨水区更新》,首次对全球滨水区再开发现象进行全面分析[1]。1996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滨水区中心”出版的《全球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案例》收录了39个详尽案例,同时介绍了其他91个建设项目。1997年,出版《城市滨水区开发》主要收录了北美地区的滨水区案例。1989年成立的“全球水上城市中心”出版的书籍更被称为是“滨水区规划师言论荟萃”[2]。同一时期,日本也掀起了滨水区开发的热潮。1988年出版《滨水景观设计》是研究成果之一[3]。
1.2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形成对比,国内城市滨水区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有关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专项学术研究并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国内城市开放型滨水区项目才增多了。《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是国内比较早的系统介绍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的书。书中介绍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因和基本原则,国外滨水地区开发的实例,并对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4]。王建国教授编著的《城市设计》,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到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历史发展、设计原则等,并以芝加哥河滨水区城市设计和宜兴团滨水区城市设计为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5]。在国内,大量关于城市滨水区研究的成果也以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期刊的形式发表。
2 相关概念
2.1城市滨水区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6]。它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和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2.2城市开放空间
关于开放空间的概念范围,国内外说法不尽相同。林奇教授曾这样描述开放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7]。”
城市开放空间包含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多重目标。它担负着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改善交通,改变城市面貌;维护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的多重载体。
2.3城市开放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联系
现代化的都市,人们渴望享受大自然,城市滨水区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需要,这种亲水的公共开放空间对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启发人们去思考,去想象,让人们体味大自然的丰富与可爱。
3 滨水地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开发的重要性。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由于滨水地区规划与城市缺乏有机联系,导致滨水地区的开敞空间与城市其他开敞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市民无法接近和享用。滨水地区基础设施不全,尤其缺乏亲水设施,很难吸引人群驻足,缺乏对人使用需求的考虑。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滨水区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公共开放的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我们应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如凯文・林奇指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城市的区域、标志、节点、边缘、道路来体验城市。”城市的滨水区开放空间也一样,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景观要素和开放空间。我们应该在滨水区建立共享的原则、道路通畅性的原则、亲水性的原则及观赏性的原则等等。
4.1共享性原则
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市特色的地区,在规划时应确保滨水区开放空间的共享性,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开放空间所配套的项目如游乐、商业、休憩等为大众开放,把滨水区的岸线规划成共享的公共绿地,还给大众。
4.2通畅性原则
滨水区的交通组织十分复杂,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有序组织,应注意处理好该地区的水陆换乘,过境交通和滨水区的内部交通以及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的关系。为简化交通,应采用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布置的方法。
4.3亲水性原则
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在使用上亲水是体现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规划时应借助其形态的特点――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控性,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让人不但从视觉上去认识,还从心理上给人们以享受。
4.4观赏性原则
滨水区开放空间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在规划时,应借助城市设计处理好滨水区公共开放空间整体性和特色的平衡,处理好点、线、面的结合关系,以创造优美的滨水城市轮廓线,激动人心的滨水节点,连续的开放空间及开阔的视线走廊等。
5 结语
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已随着公众对文化、游憩、休闲娱乐、度假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进入到城市的各个层面。城市本身是个复杂的综合体,要创建亲切宜人和公共开放的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和环境特色,要努力创建人性化的空间场所,才能真正做到“以水为源,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规划书讯,规划师[J],2000.3
[2]黄富厢,水都规划开发与城市设计,时代建筑[J],1998(3)
[3]曾茂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学位论文[D],2004
[4]张庭伟、冯晖、彭治权编著,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建国著,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4.8第2版
(一)雨洪管理景观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水温条件的破坏与干扰,从而实现绿色景观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发挥出雨洪管理的作用,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中有必要做到根据城市街道中的雨水循环特点与水文特点对雨水管理景观设施进行分散的规划与设计,并形成雨水管理网络,从而发挥出绿色街道景观对雨水水质与水量进行管理的作用。与传统雨洪管理系统中追求雨水收集与排输的特点不同的是,依靠绿色街道景观系统进行雨洪管理体现出了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尊重,通过利用土壤和植物来对雨水进行渗透与吸收。通过构建基于绿色街道景观基础上的雨洪管理系统,不仅能够降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建设以及运行的成本,同时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且对于能耗、污染的降低具有着明显的积极效应。
(二)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对性,通过开展立体绿化,可以解决城市中地面绿化难以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矛盾,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立体绿化的形式包括绿色屋顶、绿色墙面、绿色阳台、绿色桥体、绿色围栏与护栏、绿色柱廊、绿色棚架以及立体花坛等。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值得重点提出的是,立体绿化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不可忽视,通过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城市以及城市街道中能够具有更加浓烈的自然气息,具有多样化设计形式的绿色景观也能让街道景观与建筑更加协调,这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调动人们在绿色街道景观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具有着重要意义。在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植物品种要与绿化对象所具有的布局以及功能相适应,最好选择垂挂类与攀缘类植物,并在尊重植物生长习性与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的绿化效果;二是合理选择植物的栽培方式。在此方面不仅要重视对土壤养分进行补充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同时可以使用种植池或者种植箱来开展植物种植,这两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阳台绿化、屋顶绿化以及桥体绿化等。种植池与种植箱的设计要综合考虑绿化需求与植物生长需求。
(三)景观装置艺术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内容
景观装置艺术指的是装置艺术与景观艺术的结合。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体而言,景观装置艺术主要是在公共空间中使用装置艺术通过对材料、视觉表述、情感寓意等设计手法的运用来创造出能够让城市居民体验、观赏以及使用的景观,这些景观包括标识性进景观、庭院以及游戏和休憩空间等。随着景观设计技术的发展,景观装置艺术从功能与形势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创造标志性的景观,并在连接景观与建筑的基础上让绿色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以及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文化性更加凸显,所以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完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功能还是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点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一)多样化
对居民的生活空间做出优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主要目标与功能。通过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让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平衡性得到调节,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治理空气污染、防洪蓄水的作用,而这些多样化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的提升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发展中对建筑多样化、功能多样化、街区短小且人流密度较高的要求。在阶段景观设计中频繁的使用拐角和分支小路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通达性能,同时能够为居民步行提供方便;而绿色街道周边的建筑无论是何种情况,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都应当重视与建筑风格的匹配;另外,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凭借自身的功能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从而在提高人流密度的基础上提升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活力,在不造成交通堵塞和视觉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功能性的最大化发挥。
(二)人性化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街道也在不断的延伸,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却在逐渐消失,而“生活化”概念也在街道设计中淡化。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体现出“亲民性”以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满意度,如何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凸显出人性化的特点是当前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做出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必须重视对“场所精神”的体现,这是营造充满人文化气息的绿色街道景观的关键要素。在对绿色街道进行改造与设计的过程中,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者需要尊重城市居民的意愿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功能做出准确的定位,同时要对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公共设施等开展人性化的设计,让城市绿色街道景观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感官体验需求,同时让城市绿色街道景观体现出城市居民所应具有的城市认同感与城市归属感。总而言之,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对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做出全面考虑,体现出绿色街道景观对城市居民的尊重与关怀,从而设计出能够让城市居民喜爱、向往以及享受的绿色街道景观。
[摘要]城市公共道路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对于公共道路的建设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而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作为公共道路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景观水平以及带给普通市民的视觉效应和美的感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管提高,对于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也愈来愈高,而针对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也是基于这种大背景的要求。
[关键词] 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人文关怀 生态环保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彰显一座城市文化魅力的手段,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城市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它不仅是简单的构成常规的交通组织功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美化城市,提升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是体现城市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做好城市公共道路的景观设计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意义非同小可。而这其中,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又是做好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所以对于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的研究是必不可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凸显人文关怀、体现区域性文化特征以及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三个方面来论述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以促进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建设。
凸显人文关怀
在公共道路景景观的设计理念中凸显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城市建设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生活在城中的普通人,是不断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没有了人,城市建设也无从谈起,城市公共道路建设也就更不用说了。“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为城市有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好的公共道路景观,好的医疗体系等等。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好的审美感受,能够舒畅人的心情,能够给人以心灵的呵护。注重人在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地位,凸显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是满足人生理和心理对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对于人文关怀的在设计理念中的凸显,要求设计者做到以下一个方面:
首先,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当他参与到道路景观设计当中去的时候,就可以赋予道路景观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种参与性不仅是体现在道路景观的建设阶段,而且还应该体现在道路景观的使用和维修过程当中。公共道路景观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视觉的享受,这种视觉的要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那它融入到周围的建筑与环境中去,使道路景观和城市环境更加的协调与融合,从而来满足人的视觉观赏要求。而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使用的长期性,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很好的维护这些道路景观,以延长它的寿命,增加使用年限。
其次,考虑到人的安全性。人作为城市的主体,他享有对城市公共道路景观对自身安全的需要。道路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植物的高度、修建问题、生长特性等问题,确保在景观植物有相当高的分枝点,避免对公民行车造成影响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确保道路交通系统能够安全畅通的实现人车分流以及人群行路等的需求。
体现区域文化特征
城市建设是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相应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念也应该体现这种区域性的特征,而体现这种区域性差异的最好载体就是文化特征。在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在城市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中融入该座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能够传承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魅力,提升市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对于外来人员来说,能够给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不易忘记的感觉。这无疑是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可以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于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设计理念要求,要求设计者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认真仔细的研究高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独特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与标志。这些文化元素与标志可以是标志性的建筑物、著名的历史人物、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等等。对于这些元素的寻找,需要设计能够与当地文物部门进行合作,收集并整理历史文物资料,找到切合道路景观设计要求的区域文化元素。
第二,实现当地区域文化遗迹保护与道路景观设计的结合。这是最直接的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手段,景观设计者应该围绕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全面的考虑,努力突出它的特点,让景观更好的起到烘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作用。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在公共道路景观建设中融入生态环保理论是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生态设计的理念。这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要求,符合公众对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宏观要求,即利用好城市的生态资源,实现景观设计与城市自身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统一,这就要求尽管设计者做到一下三点:
第一,对于公共道沿线动植物群路及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设计者不能为了打造一批新的动植物景观,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这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只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在新的道路景观的建设当中,要时刻注意与当地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达到共同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第二,要发挥好新景观的生态作用。对于人工景观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层次美、季节美等诸多特点,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舒缓心情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应该建立在和当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诚然,大部分的绿色植物景观都能产生一定的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讲原有的生态系统打破进行重建。而是在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使新的植物景观达到与先前的生态系统和谐相处,以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
第三,做好预留发展分期可生长景观的发展计划,对空间界面进行生态的柔和控制等。这是说,城市发展与建设是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的,对于日后该区域的发展状况我们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能够有一定的柔性伸展空间,能够根据区域的发展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需要为了经济的发展推倒重建,从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以达到其他层面上的神态环保。
[总结]
本文通过凸显人文关怀、体现区域文化特征、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三个方面对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于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符合当下的城市公共道路对景观设计需求的社会背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苏志国,对我国城市街道景观建设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8(21)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是人们进行生产交互不可缺少的公共场所之一,商业空间的公共设施与植物造景在城市规划中起着不可缺少的生态化与人性化作用。文章阐述寒地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的实用性、循环性、美观性、生态性、创新性和美学功能性,指出其各自特点,提出现代寒地城市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
寒地城市;商业空间;公开设计;植物;景观
我国商业空间建筑综合群出现的时间较晚,受西欧现代主义商业空间设计与理念的启发,大型的商业空间设计规划才逐渐发展起来,商业景观综合体及其公共设施及植物景观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低碳、环保、绿色经济消费的商业空间建设、人性化公共设施、创意植物景观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商业景观空间的深度思考和研究,如商业空间公共设施区域的利用不完备,形成的“灰空间”,商业景观与商业建筑的协调发展,区域空间的最大利用化。商业空间类型、元素的多元发展,如度假旅游商业景观空间,商业景观中植物、水体、硬质景观和公共设施景观的高效利用,地域空间及特色文化空间的融合。如何形成生态商业景观环境,营造绿色消费理念,体现具有东北、中原、江南地域的商业景观消费群落,创建具有现代地域城市经济文化品牌,最大程度体现人文关怀,形成一座城市中心景观性经济自然绿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化商业景观综合体的典范,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1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
1.1商业空间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是由国家或社会团体设计、组织、提供的,为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和情趣而设立,它的设计、风格、材质和数量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更表现了发展中城市经贸、制度、文明的程度。公共设施设计要注重人文空间表达和实践性人性化设计表达,深度挖掘城市景观的深度文化内涵,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公共设施的景观表达提供技术支持。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为自成一体的体系,形象活泼生动,用于界定空间类型和丰富空间氛围。商业空间公共设施是人类活动空间中最为复杂多元化的空间类型之一,是在满足社会活动中所需的空间,即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的交流型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商业空间的公共设施放置在商业公共环境中,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休闲、娱乐、观赏和人。纵观各国,商业空间公共设施的设计虽在体量、规格、大小、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它界定了商业空间室内外空间环境,为各种风格的商业空间公共设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延伸了现代城市商业景观内在涵义。现代城市商业空间公共设计分为:导向性设施、公共休闲性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和无障碍性设施等。
1.2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是生命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土壤、温度、气候、移栽季节、阴地、阳地、干湿度等生态环境都有独特的要求。如何在商业景观中栽植植物景观,以求得最佳的环境效果,必须遵循商业空间植物造景的特点,遵循自然、生态、科学的植物设计理念,结合商业空间消费场地植物造景的特点,进行植物配置和意境表达设计。在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净化空气、分割空间、提供休闲、视觉引导人流,提高人们不同审美购物要求。对植物的选择应注重商业景观植物性表达,不同质地、色彩、雰围的植物景观效果直接影响购物者的消费和审美情趣。
1.3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的关系
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同属于商业空间中,但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都是为了满足商业空间购物者的需求而设计,公共设施的设计更倾向于硬质材料及功能性的表现,植物景观设计是为商业空间及公共设施服务的,为软质景观设计。公共设施的设计多样,要满足不同空间功能的表达,包括人需要的功能和环境需要的功能。植物景观设计更倾向于环境的渲染与生态性的表现,是审美需求、生态需求、文化需求与心理的需求。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密切联系,有许多共同点。
2寒地城市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2.1根据设施功能识别植物景观设计
根据商业空间设施性质和功能进行植物景观配置,商业空间植物景观配置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美化商业空间、营造空间,实现商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效利用。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与购买环境相结合,把场所的特征作为识别设置的前提,不仅要考虑商业场所的公共建筑环境区域情况,还要考虑顾客的流向和集中汇集情况与景观形态、空间形态结合设计,选用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花卉、地被、藤蔓类、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的结合种植形式。在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中,利用植物的景观布局和造景,创造舒适宜人的景观标识空间,引导视线浏览,塑造购物雰围。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形式,塑造不同的商业景观公共效果。如在商业步行街的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种,按对称种植或轴线种植,有疏导人流和引导人流走向的作用,常用的树种多为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配以地方典型的落叶灌木,绿色、生态,景观效果良好。在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小广场或游园场地处,其植物景观造景形式多样、丰富生动,植物景观造景多结合场所功能的特征设计,通过公共设施和植物景观围合成开放空间或半开放空间的商业场所,便于人们驻足停留,提升购物品位和氛围,并结合垂立绿化和立体绿化增强空间层次,体现时代感和标示性。在主要小广场或游园场地处,还经常设计音乐喷泉、水体景观和商业表演,提升商业品牌的宣传和符号,营造时间、空间的节奏感。
2.2注重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的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
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的设计,离不开人性化和生态化的表达。(1)要与商业空间周围环境的特点相符合,与购物空间相协调,服务商业空间的设计整体,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参与。(2)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作为实用性很强的设计,整体造型应积极、活泼、生态、人性化,整体的空间雰围的营造应简洁、明快、造型生动,与商业空间的经济性相统一,加强环保、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环保安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与装置景观、灯光和色彩相结合,引导公众参与和游戏。(3)加强商业空间公共设施能源保护与利用,商业空间中很多公共设施是能源型的,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和使用中,应加大对能源型公共设施的有效利用,注重可持续性、低碳、环保、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在商业步行街中,太阳能路灯、射灯、地埋灯和潜水灯等,及服务型和卫生型的公共设施等,尽量节约能耗。(4)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要通过自然元素表达人性化亲切的特性,引导公众亲近使用,在满足性质和功能的同时,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构成与商业空间情感的联系,对规划设计生态发展商业空间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将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相结合,表达商业文化,提升空间的品味与意境
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兼有公共生产和产业品牌的双层优点,在商业竞争力、生产利润的推动下,加强步行街商业空间品牌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城市商业化进程,拉动区域经济,实现对生活品质的更高需求。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设计要突出人性化表达,增加交互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使用,提升商业空间的品味和意境。利用公共设施的设计分割,有效划分商业空间,利用植物景观绿化装饰商业空间,分割、组合、移动植物,体现产业文化,提升商业空间的品味与意境。商业空间公共设施和植物材料的选择,多选择生态、再生、可循环材料,在结构、形式和功能上满足商业空间的长效利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用环保材料。
3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低碳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再生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材料的公共设施和植物景观形式不断出现,促进现代商业空间建设向生态化、数字化、科技化、环保化演进。我们要更多关注商业空间公共设施和植物景观的设计及使用问题,引导大众的环境审美意识,通过商业空间公共设施与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使生态、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构建人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关系。
作者:孙杨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中,华晨,钱伟.公共设施分布公平性问题初探[J].规划师,2003,(9):78-79.
关键词:公园绿化景观 设计原则 理念探索
前言:
公园是供人们休息和开展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绿化景观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在一个相对愉快的环境中活动。充满艺术气息的绿化景观不仅可以增加公园整体设计的艺术效果,还能提升绿化景观的艺术价值。
一、公园绿化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开始逐渐引入城市公园建设,一方面是因为公园绿化景观是一个整体建筑项目,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大型独立公园,绿化景观设计已成为了一项重点的研究项目,在园林建设中的设计地位非常突出。因此,在植物景观和区域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艺术、绿化景观设计都能表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美[1]。同时,与古典园林不同,现代公园在绿化景观设计上更注重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呈现公园绿化景观艺术价值的基础上,丰富绿化景观的使用性能。
二、公园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公园绿化景观分为两大部分,植物造景和区域空间景观,在这两种景观形态中,植物造景可以优化公园中的植物配置,让植物在整体景观设计中展现特殊的风格美。同时,地域性文化特征让区域空间景观的设计重心偏重于文化,实体植物景观与空间景观的完美配合,是公园绿化景观设计的宗旨[2]。
2.1设计原则
2.1.1景观资源配置多样性
一处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景观一定是由多种植物配合完成的,所以一个植物在绿化设计中必须与其他植物产生共生效益,在特殊设计环境下,转变存在形式,或变成丛植、花坛,或发展成植篱。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设计形式,景观资源的多样性是不曾改变的。
2.1.2“以人为本”原则
因为公园中的绿化景观所占的区域空间最大,所以在开展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利用好绿化景观与公园地势形态、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的优势,充分表现出“人本文化”的设计特色。同时,在特定的拓展空间内,植物、公园公共建筑、固定植物都需要融入绿化景观设计中,促进绿化景观的人性化、立体化、健康化发展。在人文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公园绿化景观设计原则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鉴赏角度,从多元文化角度分析景观设计内容,并重新定义了绿化景观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和应用价值。由此可见,“以人文本”原则是公园开展现代绿化建设的核心依据,是推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项目的必然手段。
2.1.3功能性原则
绿化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良好的艺术价值,还需在具有艺术欣赏能力的同时,通过融合设施建设提高绿化景观的功能性。公园中不仅有绿化景观,还有很多公共设施,这些公共设施供人们开展娱乐活动,如果绿化景观脱离在人们生活之外,则其欣赏价值将会大大降低[3]。因此,绿化景观应结合公园中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能,在符合设计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拉近绿化景观与公共设施间的距离,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时刻能够体会到绿化景观所带给他们的“正能量”。
2.2绿化景观设计主要内容
在公园绿化景观设计中,特色植物和花卉的合理分配、景观修剪模型、园林建筑景观配置等问题是设计的主体内容。以植物为主体设计内容的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各种树木和花卉的设计修剪工作格外重要,不仅要突显绿化景观在公园整体布局上的交相辉映,还要详细记录并规划相关种植、布置方案。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2.1入口景观布局
入口景观是公园的门户,所以在这个地方,绿化景观必须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分布,各种树木和植物在排列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对称性。通常,公园的入口景观会设置一个标志性的绿化景观,来突显公园的的艺术价值和景观地位。所以入口景观应以大面积平面树池和花池为设计背景,采用高大乔木的对应布置,并配用精湛的修剪技术,将绿化景观修剪成符合公园文化特征的景观[4]。
2.2.2绿化景观和水体景观的融合设计
大型水体景观是公园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所以绿化景观应在设计上突出两者景观特征的融合性和关联性,既突显出绿化景观的植物设计的艺术价值,还应烘托出水体景观的自然驳岸式水池,给人们营造出一种山水融合的自然景象。在这种景象的感知背景下,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在更能满足与人们享受自然的活动需求[5]。
2.2.3绿化景观的特征设计
与大型主题公园不同,小型公园偏重于采用人造山体进行景观设计,因为人造山体在地质结构和材料性质上都远不如真实的山,所以如果要想突显出人造山体的自然特征,必须依赖于绿化景观的特征设计,在山体周围创建绿化带,并以人们活动路线为中心,在道路两侧增设“自然景观”。依靠绿化景观特色设计,不仅人造山体的先天漏洞得以填补,公园的整体景观布局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三、公园绿化景观设计理念探索
本文通过对公园绿化设计内容以及原则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可知,公园在景观设计上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在现代生活需求的影响下,绿化景观设计必须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以创建现代化综合性景观园林为目标,开展绿化景观设计工作。结合上述内容,本文总结了以下两点景观设计理念发展内容。
3.1设置娱乐休闲区
由于绿化景观养护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目前大都是公园都不会在娱乐休闲区设置过多的绿化景观,以防止景观被破坏。但是,随着人文素养的提升,绿化景观融入人们休闲娱乐区是必然选择。如在儿童游戏区设置动物形状的植物,利用绿化植物维护儿童安全,作为一种自然屏障,将儿童围禁在一个安全的地区活动。
3.2烘托文化主题
在特色建筑周围,可以利用绿化植物平面造景的色彩和三维立体效果搭建一个具有功能性的绿化景观群。延伸活动场所与绿化景观在空间上的关联作用,帮助人们指明活动范围。同时,也可以利用景观自上而下的景观层次变化,提高公园中文化建筑的景观特色,让公园内每一处建筑所体现的景观文化内容各不相同[6]。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公园是向全面开放的娱乐场所,作为重要装饰元素的绿化景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对公园使用性能的主导作用非常强。因此,设计师必须认真统筹区域内公园的文化特色和绿化景观特征,通过专业的规划设计,营造一个完美的自然与现代化建筑相互融合的设计布局,以提高“景观建筑”在公园建设中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佳.浅谈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4):168-173.
[2]成国涛.铁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3,14(28):135-142.
[3]雷正杰.湖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13(08):109-112.
[4]雷振林.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艺术语言[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3):156-17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场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本文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
关键词:城市广场 广场景观设计
广场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公共活动广场的定义及功能
广场是由建筑物,街道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城市个性和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供游人漫步、闲坐、进行文化活动或欣赏周围景观的场所。公共活动广场则是城市广场众多类型中的一类。这类广场常选址于代表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或商业中心地段,有较大的空间规模,周围一般分布着城市重要建筑物,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节假日休闲、活动集会、交往、娱乐的公共场所,兼有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风貌特色。
二、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是评价城市广场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人是城市广场的主体,离开了人广场便成为失去其使用价值的物质构建,它包括空间领域感、舒适感、层次感、易达性等方面的塑造。创造为人提供沟通、交流、共享的人性空间。
1)提高大面积草坪的易达性
在进行草坪的设计时就可以选用耐践踏的品种,并采取把大草坪分成若干块,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从而把草坪的使用与维护的巧妙的统一了起来。这既养护了草坪,又增强了草坪的可接触性。
2)提高水空间的实用性
水空间的多样性和可亲近性是公共活动广场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论是静水还是动水,都会给人带来心灵的荡漾,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广场、庭园中的人工飞瀑、喷泉能带给人以活跃与激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他们嬉戏水中、充分地享受水所带来的乐趣。
2、适应自然原则
公共活动广场位于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中,它是除了公园以外为城市提供绿色的场所。植物起到打破僵硬软化环境、提供遮荫、烘托氛围的作用。
1)结合功能及主题选用树种
公共活动广场应根据广场的主题及风格进行挑选。有的侧重庄重、雄伟可选用一些高耸挺拔的树种如银杏、水杉或树形规整古朴的树种如槐树、圆柏、海桐等;有的侧重简洁、闲静可选用一些树形柔美的树种如合欢、五角枫、珍珠梅、鸢尾等;有的侧重华美可选用一些高大优美、独特的树种如柿树、红枫、法青等。
2)采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条件达成稳定平衡,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的树种。
3)丰富高低层次变化
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的巧妙组合形成植物群落的高低层次变化,使人们的视觉不会过于单一。
三、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1、植物景观设计
注重广场的多层次绿化,实现人与绿色植物的对话。经过细致种植规划所创造出的纹理、色彩、密度、声音和芳香效果的多样性和品质能够极大地促进广场的使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植物是绿化的主体,用生态学的观点和美学法则,营造植物景观,是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也是现代城市广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植物配置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广场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植物景观布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水体景观设计
在水景的设计中形、声、色是三大要素。所谓形是指水景的形式和形态,水景的形式有溪流、瀑布、池塘、喷泉、游泳池等。水景的形态又可分为静水与动水。造型还可分为规则式与不规则式。形是水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设计水景的形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用各种各样的结合方式来塑造水之美韵。声是指各种水体发出的声音,如溪水的潺潺水流声,泉水的喷涌声等。色也可称之为水的质感,它往往同水中的动植物和岸边的倒影结合构成动人的水景。特别是近年来的灯光艺术使水景更加灿烂妩媚。
广场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满足功能性要求。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不同的水景还能满足人们的亲水、嬉水、娱乐和健身的功能。二是满足环境的整体性要求。一个好的水景作品,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达到与整个景观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喷泉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体,不能只追求喷泉本身的规模和造价,应根据特定的场地、空间、建筑风格、城市风貌和当地的社会环境、文化特色来设计。
3、照明景观设计
现代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城市广场的亮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垦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广场照明是利用灯光塑造城市夜景的一种照明技术,对于美化城市,展现城市个性,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场夜景照明设计与其他照明设计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广场照明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广场雕塑、树木及建筑物,在夜晚漆黑的背景下,用灯光把被照物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另外要保证广场的照度达到规范指标,起到指示道路的作用。广场中各种元素,包括道路、建筑物、雕塑、艺术作品、标志物的照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广场的夜景,而各元素之间只有相互和谐才能共同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夜景。
因此,广场的夜景照明需要在把握整体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广场的现实条件,分析各景观元素的具体特征,通过整合空间内各种元素,协调好相互关系。
关键词:景观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城市景观
Abstract: the main laptop from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gle, the landscape design content, the landscape design expression of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analysis is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the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the urban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景观是人造工艺品,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方案中要结合景观所在空间的美学特点和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人们实际体验出发,遵循景观设计原则,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经济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景观设计是两大特点;一个是艺术性;一个是多样性。
艺术性:景观艺术包括雕塑、壁画等艺术品设计。从广义景观设计讲,也包括景观艺术化处理,如:城市建筑外立面的形象和色彩等,城市空间设计、景观轮廓线控制、绿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外墙粉饰、夜景设计等方面,甚至可以说,艺术可以体现在城市环境景观各个方面。
多样性:城市形态多样性,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形式、绿化配置、空间形式等方面,它和城市地方性特点,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作为景观设计也应该是多样性的设计,表现出地方特色景观。城市功能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讲,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其功能性就越复杂。现代化城市已经是多功能复合体,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资源等等。
景观设计虽然是自由的、艺术的、多样的设计特点,但是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有很棘手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但无论如何,设计景观的安全性应该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解决安全问题主要通过道路的安全设施;交通路线组织(如:步行空间和机动车道的关系划分;休闲空间和交通空间的关系划分;残疾人和健康者活动空间的关系划分);安全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2) 生态性:一个城市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到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宽的实质性问题,牵涉到动、植物、大气、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实行生态保护首要任务是保护环境,即使是为了建设,尽量使自然环境不再受到新破坏。
3)地域性:地域性是指城市的整体形象的独特性,包括地形、地貌;建筑形式;城市空间;城市色彩;植物品种;生活习俗;文化特征等方面,它是在城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在做景观设计时可以充分发挥地域特性,
地域性特点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而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过历代的演变,长期积淀而来的。它构成了各个城市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4)可达性:所谓可达性是指便于到达,换句话说就是具有到达的可能性。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无论从多大方面来讲,如:剧场、体育馆、博物馆,还是小到电话亭、座椅、垃圾箱等,都是为人们所使用的,方便、快捷的到达相应基本要求。合理控制空间范围大小;对街区进行合理调整;合理分布公共设施。
5)机动性: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应该给人们提供充分的活动自由围度,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提供的可能性,使城市环境具有机动性,在这种条件下,城市环境才能具有活力,才是一个生动的、有包容性的、积极的城市空间。
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对环境赋予一定功能,人们到景观区里去就是有一定的需要,如:健身、休闲、观景、儿童游戏、通行等,但是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些功能相互穿插,同时对一些功能特征进行适当弱化处理,在一些特定区域,可以将环境功能性弱化,使空间的功能性适当地模糊化,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进行环境设计,各种文化背景的、使各种年龄的、各种需求的人们能有机会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进行交流和接触,使人的活动空间更大,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和自由,同时为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空间留有余地。
3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景观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景观表现手法直接关系,因此,在研究景观设计方法前应该分析下设计内容以及表现手法。
3.1景观设计内容分析
景观设计内容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而差异性很大,如:大面积河域治理;城镇总体景观设计都是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一些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则主要从规划以及园林角度出发;面积不大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住宅庭院等,则又是从详细规划以及建筑美学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在选择景观设计方法前必须对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可能更好的选择景观设计方法,更好表现特色景观效果。
3.2景观的表现手法
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舒适环境,提高特定区域特定价值,如:商业街,文化广场,生态环境等。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抓住其关键因素,找出设计基本思路。如:一条已经衰落的商业街区,要想恢复原有的繁华,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重建该街以及周边地区的商业氛围,按照现代步行商业街的标准,补充必要的商业辅助设施和场所,针对街区的商品特点提供合适的氛围以及环境;休息场所的安排以及细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这样就可以达到最初的目的。对于表现手法,我国目前拼凑图纸情况非常普遍,这算不上真正表现。真正的表现是对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的充分体现。景观表现手法对于景观设计方法也是起到一个制约因素作用,选择好的表现手法,则对应这好的设计方法,得到好设计意图和理念的表现效果。
3.3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景观设计方法在方案设计阶段,首先要对环境构成各主要方面,进行充分地分析,其中包括设计元素分析、交通分析、功能分析、绿化分析、景观分析等,通过分析图纸或图表,使景观方案设计的形象清晰,使方案更为合乎逻辑,这个阶段主要是探讨设计思路的实现可行性,并以形象化的语言对设计方案提出大框架。
1)、设计元素分析:设计元素包括造型、色彩、空间、材料等四个主要方面,它们是设计方案的基本单位,是设计理念的形象化语言:a造型分析;b色彩分析;c空间分析;d材料分析。
2)、功能分析:功能是环境建设的基本理由,可以说任何建设项目的初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都一定是出于对某方面功能上的考虑:a功能的构成;b功能的分布;c功能的延伸。
3)、景观分析:顾名思义,“景”—风景,“观”—观看,在景观分析中,主要研究的是风景的可观性和风景的观景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心理。通常景观分析所包括的内容有景观视线分析、景观节点分析、重点景观区域分析等。
景观分析中,设计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观看欣赏内容。这主要是以静态观赏为主空间点的问题;其次是欣赏观看方式,这主要是以动态观赏形式为主的设计空间线性的问题,考虑内容从哪个方向、哪个角度、哪条路线、哪种节奏来观赏;最后是景观欣赏以后给人的感受,这主要是设计效果的面的问题讲。观赏者在对整个设计好的景观区域观赏后的整体感受,这是对整个景观环境利益的总结。它必须要游览者对环境整体有一定观赏以及体验之后,才能产生一种感受。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后者,也就是对整个景观区域的感受,通过合理的路线、有节奏的景观节点布置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印象。
4结语
景观设计是对景观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和保护的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技术手段。因此,设计方法的选择,应多方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景观设计者的意图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赵海滨.结合景观设计原理分析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方法[J]. 四川建材.2011,37(5):125-126
【2】 李裕铎,李鹤清,等.天津市津滨水厂景观设计方法分析[J].供水技术. 2011,5(4):32-33
关键词:导向标识设计 景观设计
引言:
导向标识的设计和应用,当今演变为衡量国家设计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其景观设计的导向标识设计一定是国际化的,并被认知的。作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环境的, 被人们使用最多的是一个城市中的公共景观环境, 公共环境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功能的发挥. 良好的导向标识设计在当今时代成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利用效率。同时为了人类精神层面搭建了桥梁。
导向标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导向标识最初的定义是为了辨别场所,提供说明和注意事项而设计的标识体系,即‘Sign’。导向标识设计是一个多元的信息传达媒介。以二维导向信息及符号为主体的标识导向在景观环境空间中,不仅在引导和指向方向,同时也在景观设计空间环境中扮演着划分空间功能,再造分割小空间的功能角色,并且具有很强的功用性,使得人们可以便捷的,连贯的达到景观设计中浏览的直接目的。
另外,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导向标识设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传达领域它还跨越了环境艺术学甚至是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领域。由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导向标识设计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必然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体现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景观环境中的当今,导向标识设计已成为景观设计中流行的“设计语言”。 通过导向标识起到的作用, 人们既可以了解景观设计在此区域内的形式,又能就此引起视觉思维, 并且认知建筑的象征性表述。导向标识符号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具有表意功能的表达手段。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相对推理性符号而言,视觉符号没有自己的体系,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建筑环境中,人们对所处环境氛围的感知是通过特定的符号信息来传递的。特别是在景观设计中,有景观设计师设计的景观区域,符号信息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因为设计师要考虑多方面的景观和导向标识对其的应用。并表现出视觉符号是建筑环境和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和认知元素,研究景观设计中的视觉符号语言对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而当我们成为使用者时,站在景观区域内导向图前,可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 并可以寻觅到景区中心区各主要道路景区景点. 购物、餐饮、娱乐场所及旅行社、主要建筑等。对于旅游景区和景观公园等区域来说除各景区景点逐步完善各种具有便利性设施外,在市区增加以服务游客食. 住. 行.游、购. 娱等目的而设计的旅游导向设施更好地为游客起到导向作用。此外. 在市区各国道、高速公路出口处, 都应设立景区指导项提前标示各景区景点的走向, 方便自驾游游客。
通过一年以来对北京市区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公共设施景观带等调研,包括(海淀公园,景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园,北大畅春园,cbd公园,中关村西区中心绿化区,四环绿化带,学院路绿化带,故宫皇家园林)等等众多实地观察与感受。充分体会到,导向标识设计体现在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并通过这五种感受接触外界景观所传递的信息。而我们接触外界信息的时候其中有视觉设计占了很大一部分,视觉图形是表示信息的载体,需要准确地表达信息内容。为便于沟通语言、习俗不同的乘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导向图形逐渐走向国际化,用图形来展示意义成为了一种有效的传达方式,它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在确定设计内容后,再设定表示文字的字体,大小,底色与文字颜色之间的关系等。导向标识设计中除了用图形表达各种设施、内容外,还需要表示到达这些场所的方向、路线,箭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的表达方式和形状多种多样,能够表达前、后、左、 右、斜向、转弯、升降等,但在二维空间用箭头表达三维空间方向则有一定难度。使得导向标识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时得到或多或少的不够规范的应用和后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最终使受众人群失去对景观设计区域的兴趣和进一步的了解。
也可以说导向标识设计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通往平凡人的桥梁,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这个时候导向标识很准确的作为一个桥梁衔接着我们和眼中的景象。因为导向标识设计是内在者与周围环境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过程。我们需要明确受众主体是参观,体验的每一个人,而人类是符号的动物,导向标识则是一个符号传播饿媒体,是有含义的。导向标识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从室内走到室外的过程同时会被各种各种的导向标识所影响,我们会看道路的方向,或通往用餐地点的距离,或走向公园的入口以游览,我们或多或少的主动或被动的影响着。深刻的记得北京大学俞孔坚老师说过一句让我记一辈子的话,‘间接地书本学习永远代替不了真实自然存在的体验。’其力量使我内心得以成长和撼动。导向此时的作用是使我们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其,达到成长的意义。
结语:
最后,在导向标识设计中若使视觉信息有效的传递于置于景观中的受众人群,不仅需要对视觉导视信息内容中各构成元素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还应综合各客观环境因素及对受众人群的行为特征与实际需求的分析来系统的解决。达到全面的共应效果。同时设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导向标识设计是这样,景观设计也是这样。我们在沿用保留现行导向标识设计在景观应用的同时,应多加思考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和前途,从小导向小标识做起,从景观单元中的导向标识设计做起,提升社会的公共环境形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 Abstract ] the city is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a very large residential form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Usually the more densely populated area can be called City, city generally includes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area and commercial area, and the city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city landscape in city planning, the level of city planning at presen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us effective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eople on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landscape level and promote the cit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crease city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strength.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city planning and cit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for reference.
[ keyword ] city planning; cit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我国的城市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从而促进了我国的城市的发展。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首先必须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才能够使城市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求。而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使得当前城市规划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而为了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的水平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的概述出发,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并且还是一种能够看得见的载体,就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才能够使城市的格调更加赏心悦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提高城市换进的水平,通常会采取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的规划。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 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为了使城市的建设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求,就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提高城市换进的水平,通常会采取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的规划。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3 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4 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 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4.2 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关键词]敦煌元素;城市景观设计; 兰州
[中图分类号]H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24-02
城市承载并彰显着地域文化,是地域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让此地的城市居民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体现城市的个性、魅力和灵魂。特别是省会城市,它的城市景观设计包罗万象,不仅要有时代性、世界性,更要有地域性、民族性;既要有视觉美感,也要有精神展现,还要有可持续发展性。省会城市的景观设计说到底就应该包含省内各地方景观文化元素,而且还要突出重点地区的景观文化元素。省会作为省行政中心,是国家一级行政区,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体。因此,省会城市景观文化体现的是整个省的景观文化和地方特色,是一省文化发展方向、风格、程度的集中表现。对甘肃省城兰州市的景观设计而言,它的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兰州本地区的景观文化,还要体现整个甘肃省的景观文化。甘肃省具有世界知名度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景观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被考虑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之中,而且还应该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敦煌景观文化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其成败得失,以便为兰州城市景观设计师提供参考,推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发展。
一、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敦煌元素
敦煌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综合立体空间艺术,不仅具有佛教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价值。沉积千百年中国文化的敦煌景观艺术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兰州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敦煌景观文化元素:
(一)建筑元素
建筑元素主要有仿建石窟建筑元素本身的建筑景观,还有具有唐宋遗构之木檐斗拱,以及藻井、莲花柱头、抬梁式结构风格、木构架的形状、筒瓦屋顶、柱坊、石窟壁画上的建筑画门窗、建筑施工图等。敦煌景观文化中的建筑元素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得最广最多的一种元素。不管是在公园、小区还是在学校,或者一些行政单位,具有敦煌景观文化性质的元素极为常见。
(二)雕塑元素
雕塑元素的内容主要有敦煌的乐舞、彩塑、飞天、反弹琵琶等。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飞天和反弹琵琶等敦煌景观文化元素。这两者因为是敦煌景观文化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已经成为了敦煌景观文化元素的代表符号,而被兰州城市景观设计者们普遍运用。特别是那些反应大唐时代的文化景观,必定会用到反弹琵琶这个敦煌元素。因为,反弹琵琶这个敦煌文化元素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其表现形式上多数是以雕塑的形式呈现。
(三)壁画与图案元素
敦煌艺术中的壁画,特别是那些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元素与符号,常常会被城市景观设计师或者雕塑家们借用过来,如一些著名的人物雕塑、民俗壁画。在图案方面,常常运用的是牵驼纹、莲花纹、画像石砖、卷草纹、葡萄纹、宝相花纹、浮云纹、几何纹、水涡纹、团花纹、小佛像及上下反复连续的三瓣叶纹、火焰纹、飞天图案,用侧莲作为角花的图案,另有黑白线、点纹、波斯的连珠纹、忍冬纹、“三兔三耳”旋转图案、重叠的垂幔、垂帐、璎珞、铃铛、风铃等装饰图案。除此之外,还有多层次二方连续所组成的图案。壁画与图案元素通常只用在一些主题性或主体性的景观工程之中。
(四)敦煌色
敦煌色是指敦煌壁画中的一些基本色调,它具有雄厚、大气、深远、包融的特点。在敦煌景观文化中,敦煌色主要是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它们在一些主体景观中通过综合搭配演绎敦煌景观文化,华丽而典雅。要么是土红、土黄、石青、石绿,要么是以石青色为主,再调配少量朱砂色进行对比。如个别景观在表现唐代富丽华贵、浓重辉煌的历史风格时,设计者多采用色彩退晕的手法突出其景观装饰风格。城市景观设计者多遵循这样一个规则:宁“灰”勿“怯”, 宁“古”勿“燥”。
(五)曲线条
曲线条也是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敦煌景观文化元素。曲线这个敦煌景观文化元素源于唐代,并流行于今,被誉为中国的“洛可可”元素。它流畅、华丽,常被城市景观设计师们不由自主地加以运用。不管是在雕塑、壁画中,还是在植物花卉景观设计中,曲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惟一很少见到曲线元素的地方只有在景观建筑设计之中。
二、敦煌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现状
(一)敦煌元素运用的领域
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敦煌元素主要应用在城市的景观建筑设计、广场、公园、校园、小区、楼盘、步行街、商业公共空间、行政公共空间、人行道等广大领域。如小西湖公园、植物园、雁滩公园、西北师范大学的艺术广场、南北滨河景观道、安宁庭院、张掖步行街、建兰步行街以及一些人行道上等都或多或少有所运用。可以说,敦煌景观文化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无处不在。在这些领域中,主题性公园、广场、楼盘小区、商业步行街是运用敦煌景观文化元素最多的地方。而且,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敦煌元素中的飞天、祥云纹、井藻、木架构以及敦煌三色等在以上领域中运用较多。特别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飞天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它们或以圆雕出现,或以浮雕出现,或以壁画的形式来表现,冷暖色兼具,多采用石材雕刻而成。
(二)敦煌元素的表现形式
敦煌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以这样几种形式表现出来:雕塑、浮雕、壁画、景观建筑、喷泉、水中浮岛景观、水上游乐设施景观、彩绘、图案纹样(如地面铺装图案、墙体与桥梁架构等处的图案)、植物景观(如花卉图案、绿色雕塑景观)、建筑花窗、城市家具与公共设施,以及一些景观小品(如景观灯、指示牌、公告栏、霓虹灯)等。它们或配以敦煌色,或以材质本身表现,或以素色展现。其中,雕塑、浮雕、壁画、彩绘、景观建筑、喷泉、水中浮岛景观、水上游乐设施景观等几种表现形式多出现在公园、广场、寺庙景观设计中,特别是在一些主题性公园、广场、酒店和寺庙景观设计之中。南北滨河路的景观设计中也有很多关于敦煌景观文化元素的雕塑、壁画、景观建筑等表现形式。而且,这些雕塑、浮雕形式还多以石材雕刻而成,姿态各异,以优美的动态展现出甘肃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如植物园中的敦煌园主要以壁画和雕塑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壁画和彩绘多出现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多以木构建筑形式出现。比如,兰州小西湖公园附近的建筑与沙洲市场建筑一样采用了木构、壁画、装饰纹样等敦煌符号;兰州市博物馆在色调上还采用了敦煌壁画稳重和谐的搭配。这种具有敦煌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兰州市里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宁卧庄酒店的整体设计也能看到明显的敦煌景观文化的魅力,体会到敦煌景观艺术带给观者的震撼和强烈的文化气息。另外,图案纹样主要出现在广场、建筑墙体和公园桥梁景观设计之中。其他表现形式则零星出现,主要在节日期间出现在城市的动态景观设计之中。
(三)敦煌元素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整体景观评价
兰州是中国惟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不管是从地理优势,还是从地方旅游资源来看,其城市景观设计都应该是独树一帜的。但就敦煌景观文化在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整体现状而言,其带来的景观效果参差不齐。优点自不必说,但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主题性、主体性不强;广泛而不集中、不突出;不能更好地突出其地域性的文化社会价值;表现手法陈旧传统,缺乏多样性和突破;敦煌景观文化元素运用面太窄,渠道不宽;欠缺与时俱进性。
区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快与外界的交流,利用现代经济技术和“他者”文化不断优化自身,以形成有活力且能不断超越自身的地区文化特色[1]的城市景观设计。兰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敦煌元素只要不断超越旧有的手法,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手法,不断吸收更具创意的文化艺术思维,才能打破固有的套路与窠臼,使之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与城市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沉积千年中华文化的敦煌景观文化还需要我们城市景观设计者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敦煌景观文化元素,开创民族文化遗传保护和传播的新途径,并促进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全面、深入多样的再生能力。[2]总之,只有在对兰州城市景观区域进行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才能使设计者和决策者们更有效地把敦煌景观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大体系之中。也只有在继承敦煌景观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景观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体现区域景观文化特色,并使之符合时代景观审美要求。整合甘肃省地方景观文化元素用以包装整个兰州城市景观,既宣扬了甘肃本土文化,使城市景观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同时又提升了兰州城市景观文化形象。这就需要城市景观设计师和决策者们的共同努力、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才能将伟大的敦煌景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