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微观经济学弹性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弹性的概念

时间:2023-08-18 17:15: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观经济学弹性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微观经济学弹性的概念

第1篇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教学委员会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举办的“teaching in English”的教师培训。在这次培训中,笔者不仅提高了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诸多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广泛采用了一种教学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已被引入国内,并用于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但是,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和分析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内容繁多,课时有限

据笔者了解,除了经济学专业以外,大多数经管类专业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一般是3学分,48课时。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为例,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每一章一般包括6到9个小节。48个课时内,讲解和学习将近96节的内容,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课程难度较大

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这些理论联系紧密,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假设,难以理解。而且,微观经济学还包括许多新的概念,例如,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等。这些概念既有区别又联系,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将其区分。再者,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大多借助抽象的数理分析和图形分析。而这些正是大多数经管类学生最不擅长的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数学分析工具,而且还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做到经济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这也难怪学生会抱怨经济学比高等数学更难。

1.3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微观经济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首先,由于课时有限,为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大多数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则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会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运用于对理论知识的梳理和死记硬背,而无暇思考这些理论知识如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2.BOPPPS教学模式简介

BOPPPS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依据人类认知的过程和层次,将教学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部分。BOPPPS代表了这六部分的英文首字母: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目标)、P-pretest(前测)、P-Participation(参与式学习)、P―Post-test(后测)、S-Summary(总结)。六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但连贯起来则构成有效的、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是45分钟的常规堂课还是15分钟的微课堂,都必须包括这六个要素。表1给出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3.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一个完整框架,使教学安排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6节需求弹性为例来具体谈谈,如何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础来安排教学活动。

3.1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引入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的学问,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相对较为容易的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案例。机械出版社出版的格伦?哈伯德的经济学教材每章以生活中的经济学开篇。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以弹性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以视频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商场喜欢打折促销?打折促销是否一定会提高商场的销售收入?”这样的问题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也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理论知识来解释。总之,引入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3.2明确教学目标

如前文所讲,教学目标应包括四种要素,符合Smart原则。在弹性这一节,教学目标设定为: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定义需求价格弹性,计算需求价格点弹性和弧弹性,理清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并能够对相关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显而易见,这个教学目标包括了谁、在什么条件下、所学内容及学到什么程度四个要素。但这并不是设定教学目标的难点,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可测。比如“掌握需求价格点弹性”,这个教学目标就并不可测,学生可能并不理解,什么叫掌握了这一概念。但“能够计算”就较易定量评估。

3.3课前评估

在学习需求价格弹性之前,学生需要了解需求定理和弹性的一般概念。在课堂讲授之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知晓这些内容。如果学生已了解,则可以进行下一步;但如果学生并不了解这些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为学生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打好基础。

3.4组织安排课堂活动―参与式学习

BOPPPS式教学模式强调参与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去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互动方法,但这种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很难实施。既使教师主动向学生征询是否有问题,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生的回应。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如果真有问题,他们宁愿去问旁边的同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遇到问题,中国人宁愿向周围朋友打听也不愿意向权威专家提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主动发言,则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微观经济学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学习的真正动机,在引入部分尽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北美课堂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拼图学习(JAGSAWS)。这种方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自学课程内容的不同部分,然后在课堂上,向所有学生讲解自己小组学到的内容,就像玩拼图游戏,当所有小组都讲完了,学生们就学到了所有的内容。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因为学生更倾向于对同学讲解的内容产生质疑和挑战。

3.5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后测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围绕教学目标,可以制定规范的检测内容,也可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弹性这一节,在后测部分,笔者准备了两个案例分析。一个是对谷贱伤农的分析,一个是禁毒和反教育两种方式对交易的影响。这两个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另外,后测也可以采取教学反馈的方式,比如在加拿大培训时,教师要求学生每节课后通过E-class写教学反馈。

3.6总结教学内容

参与式学习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可能使学生偏离学习目标,不能很好的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因此在最后阶段,教师重申学习目标,总结学习内容,反馈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2篇

【关键词】自私假设;无关性命题;教学困境;研究式教学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构

微观经济学常被定义为研究人的行为选择的学科,或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的学科。这两种定义只是视角的不同。在A.马歇尔所奠定的新古典主义框架中,自私假设、稳定性偏好、需求定律、理性选择模型、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共同构成了微观理论的内核。从效率或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当约束条件变化时,自私个体通过行为选择调整,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微观分析模式,可以被精炼为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该模型旨在阐释,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以价格机制来引导个人的行为选择,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状态,即帕累托效率状态。传统框架中的理想条件通常包括:任何参与者都没有市场势力,而只是市场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市场中同种交易对象在品质方面没有任何差异,从而交易对象可以简单地以一个数量来指代;市场参与者可以自由进出退出市场,或者说不存在市场进入与退出的壁垒;以及参与交易的各方不存在信息方面的差异,并且知道所有会影响收益的重要信息等。当交易满足这些理想条件时,市场交易行为将在某个特定价格决定的交易数量下达到均衡,亦即参与交易的个体都在这一价格和数量下,达到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优化。对于偏离理想状态的现实世界,则需要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为蓝本,通过实施政策干预等使其向理想状态靠拢,典型的操作是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如反垄断、外部性干预和公共产品的提供等。概言之,通过构建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微观理论为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统,并以之服务于经济政策的提供和评价。

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剖析

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为统率的微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具有封闭特征的演绎逻辑。从理论的实践功用看,如何将这种封闭的演绎逻辑运用于对真实经济世界的分析,会遭遇很多的困难。倘若不能妥善克服这些困难,微观经济学将只能是R.科斯所说的黑板经济学,只是一套基于自私假设的重义反复式的演绎推导,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是自私假设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工具化,以其作为阐释工具,揭示自私假设这一经济学本体在变化不居的约束条件下所体现的不变本体特征。马歇尔说,一寓于多,多寓于一;中国儒家哲学说,理一分殊,体用不二;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等。这些哲论可以被认为是对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与应用之间关系的认知途径或法门。随着观察的角度不同,或对考察经济活动的假设条件处理不同,自私假设可以表现为一套无关性命题或相关性命题,它们是同一本体在某些前提条件存在与否时的两种不同表现。从无关性命题的角度看,有表现为经济效率与产权制度无关论的阿罗-德布鲁范式,资源使用效率与产权初始配置无关的科斯定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的MM定理、金融理论中的有效市场假说和格拉欣法则、国际贸易中的一价定律、契约理论中的契约形式与效率无关论;税收与公债的巴罗-李嘉图等价、费雪效应、货币中性乃至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等。而从相关性命题的角度看,这些无关性的判断都不能成立。其间的关键点在于对于约束条件的假设处理不同。例如,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经济效率与产权制度无关,但现实世界的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因此,需要将无关性命题限定为一套观察经济现实的参照系统,通过测量现实约束条件的变化来解释经济现象,回到相关性命题上来。

问题是,因缺乏交易费用等分析理念和技术的支持,传统框架中表现为一价一量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分析结论遭遇着重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框架很难将诸多的重要经济现象纳入经济分析,譬如,在分配理论中分析劳动动报酬的决定时,因局限于交易对象同质化假设,导致劳动市场上复杂多变的劳动契约形式和签约行为大多被经济分析漠视。显然,基于传统框架的分析结论和政策措施必将因忽视了约束条件的差异而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将其逻辑体系运用于分析经济现实,传统框架缺乏一套有效的关于测量与假说验证的操作体系,至少是在这方面缺乏系统清晰的阐释。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首先,课程时序设置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将微观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很强方法论意义的课程大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也缺乏基本的科学方法论、逻辑和哲学素养,新入学的大学生们大都很难对该课程形成相对准确而清晰的理解。其次,课程在逻辑体系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复杂多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的困难。如何在课程的讲授中,以不断变换地处理约束条件变化与行为选择调整之间的联系为载体,展示无关性命题与相关性命题之间区别和联系,使同学们得以认识和体悟到两种看似矛盾的命题是自私假设本体的不同表现,如何巧妙引入形式多变却又源自一体的无关性和相关性命题,如何选择详略并突出重点等,都需要相对深厚的教学技能和经济理论素养的支撑。再次,如何通过引入交易费用的理念,以考察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假设条件的理想化,并处理好有关假设条件是否应该具有现实性特征的争议等,通常都超出了授课对象的理解意愿,问题是,这些内容大致上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所在,不对其进行阐述将无以明晰学科的中心理据。最后,如何以交易费用理念为支持,通过考察约束产权界定竞争的多样化契约,对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为核心的传统分析框架进行拓展和完善,以弥补其对经济现实解释能力低下和解释范围狭小的局限,并最终回到对经济理论或命题判断与经济学本体之间关系的阐述和体认上来,似乎更加超出了对理论缺乏足够好奇心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关于测量体系的特征、假设处理与假说检验的关系等问题该如何处理,虽属必要,但往往因为内容太难而只能稍作介绍,从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递进角度看,通常只能以具体的内容构成进行暗示而不明言。

四、以研究式教学作为困境的对策

鉴于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可能的困难及其性质特征,本文认为,应该在教学内容设计和形式安排上积极运用研究式教学方法,以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和应用体悟。研究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定研究计划书,计划书的具体构成包括:以对认识学科理论和建构假说提供帮助为指导,确定切实可行而有价值的研究议题和研究目标;进行相关文献回顾,以考察其他人使用了哪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技术,对该议题进行了怎样的描述,是否存在缺点或可改进的地方;选择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确定可资利用的资源或资料来源,以及收集处理方法;根据理论指导确定并妥善定义研究议题的主要变量,同时确定测量变量的方法体系等。作为体悟微观经济学体系及其本体和变化关系的支持手段,研究式教学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文献研读、围绕专题的实地调研分析和案例教学。这三种形式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阐释着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自私本体在不同约束条件或应用领域内有着怎样的变化表现或具体理论形式,如何处理与约束条件密切相关的假设条件,如何围绕经济理论来构建假说判断,并如何遵循科学方法论的准则对相关假说进行验证或否证等重要内容。虽然一寓于多,多寓于一,但认识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初始阶段更多地需要通过聚焦于“多”的具体含义来暗示“一”的恒定性及其内涵。通过将问题界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问题的重点和相关处理方法得以特别强调和烘托,这些形式为经济学入门者提供一个体认经济学体系,模仿假说构建和约束条件测量等学习理论和经由模仿转入理论的运用实践的良好小生境,它使得入门者得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议题的局部性重点上。再通过研究议题的变换和教学控制者强调暗示各研究议题重点之间的联系等操作,将能够较好地实现微观经济学预定的教学目标。

五、研究式教学的条件支持

以研究式教学这种手段来应对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困境,需要一些列条件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简要地刻画并强调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体系,摒弃一些缺乏现实解释力的理论构成,并重点强调关键性经济学概念在体系中的逻辑联系和方法论意义,以期为学生形成一个指导认识现实的理论框架和不断体认反省的理论体系标的。其次,需要放松常见的严格课时考核管理,为研究式教学提供富有弹性的教学时序安排和课时设计等支持。再次,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一个具有多种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学师资团队,以便对学生提供多个方面的指导,为有效开展研究式教学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支持。这包括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论指导,文献搜集与研读方法指导、研究选题方法和研究计划书的编写指导、相关调查研究方案设计与相关方法指导等服务内容。最后是设计科学有效的研究式教学效果的检测、控制和反馈方法。总之,研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推广,本身就需要一套理论方法的支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对于研究式教学法的研究是另外的课题。

六、结论

微观经济学在经济管理学科中具有强烈的方法论意义,甚至可以将其视为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其中心内容是,自私假设这一经济学本体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会表现为不同的具体理论。随着对约束条件进行不同的假设处理,源自自私假设本体的理论可以表现为看似矛盾的无关性命题和相关性命题。更为困难的是,由于缺乏交易费用理念的支持,传统框架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分析交易主体和对象复杂多变的经济现实,缺乏清晰而系统的交代。相关的内容要么表现为经典文献,要么需要借助相关理论指导,才能够从一些特殊经济现象或前人提炼的案例中解读出来。这些都是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当然,研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些列条件的支持,包括方法论的指导、课程教学设计调整、师资团队的构建和具体的研究调查分析方法指导等。

参考文献:

[1]许成钢,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J].比较2002(1).

[2]谢作诗,李平.《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缘起、内容及再解读[J].世界经济,2007(12).

[3]张五常,科学说需求[J].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第3篇

关键词: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收益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08-02

“弹性”是一个物理名词,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比例来表示。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个数字,它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反映需求量变动与价格、收入或其商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三种类型,其中需求价格弹性又被简称为需求弹性。本文主要阐述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上衡量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关系的一个指标,用它可以定量地描述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设市场上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价格P的函数,即Q=Q(P),ΔP和Δ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以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Ed=/=-• (1)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公式(1)的基础上,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Ed =(-•)=--=-Q'(P)(2)

比较(1)式和(2)式可见,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和点弹性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前者表示价格变动量较大时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而后者表示价格变动量无穷小时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由上面的公式可看出,需求弹性系数的经济含义为“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的时候,需求量平均可有百分之几的变化”。由此可知,需求弹性系数是一个相对的数字,用它来度量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避免两个可能的实际问题:第一,在不同的商品之间,由于Q的计量单位不同,要比较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率就失去了基础;第二,对同一商品而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算出的变化率数值就不同。在弹性系数这个表达形式中,商品和货币的计量单位都在运算中消去了。因此,这个形式是个无名数,它彻底摆脱了商品和货币计量单位的困扰。

依据需求规律,在通常情况下,价格提高(ΔP>0),则需求量减少(ΔQ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通常将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下列5种类型。

1.若0

2.若1

3.若Ed=1,称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单位弹性是一种特殊情况,完全符合单位弹性的商品很少,接近单位弹性的商品应该有,但是为数不多。

4.若Ed=0,称为完全无弹性,此时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意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毫无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属于这种类型的商品。可以举一个有关胰岛素的例子,胰岛素是糖尿病人用来控制他们血糖的一种药品,它的价格下降不会促使糖尿病人使用更多的胰岛素,而其价格上涨也不会导致糖尿病人更节省地使用胰岛素。

5.若Ed=∞,称为完全弹性,此时价格无变化而需求量有变化,或价格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需求量的无限增加或减少,意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非常剧烈。属于这种类型的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是罕见的。

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1.商品的价格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价格越高,需求弹性越大;反之,价格越低,需求弹性越小。

2.商品的替代品的多少。替代商品的种类越多,则需求弹性越大。例如,某商品的价格提高,由于其替代品很多,需求急速转移到其替代品上去,从而使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即弹性大;反之,若替代品少,当价格提高时,消费者不得不忍受其高价,继续维持原购买量或作稍许减少,即弹性小。所以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反之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少,该商品的需求就越缺乏弹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即该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像粮食、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在生产生活中是不能缺少的,不管其价格是否上涨,人们为了生存和维持正常的生活都必须购买。于是,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就会很小。同样道理,奢侈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可有可无,当奢侈品价格上涨以后,人们不去购买它也不会造成很大的痛苦或损失,所以弹性较大。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用途越少,需求弹性就越小。因为,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它的价格很高或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就会只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而当价格下降,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用途上。因而,这种用途广泛的商品的需求就会对价格表现出非常大的弹性。

5.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一种商品的消费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其需求弹性越大。因此,同一种商品对贫苦家庭而言,其需求弹性较大,对富有家庭而言,其需求弹性较小。

6.时间对需求弹性的影响。需求弹性还取决于价格变动之后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持续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高。其原因与其替代品有关,时间越长,也就能开发出价格上升的物品的更多替代品。这就是说,当价格上涨时,在短期中,消费者未找到其替代品,不得不维持原购买量;在长期中,消费者容易找到替代品,从而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所以,这些商品在短期,往往弹性较小;而在长期,往往弹性较大。

四、需求价格弹性对销售收益的影响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经营者关心的提价或降价对总收益的影响,利用需求弹性的概念,可以确定当价格变动时,销售收益的变动情况。

设Q=Q(P)是需求函数,将总收益R表示为P的函数:R=R(P)=PQ=P•Q(P)

其边际收益为:MR===[P•Q(P)]=Q(P)+PQ′(P)= Q(P)[1+P]=Q(P)[1-Ed]

上式给出了关于价格的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我们进一步来说明需求价格弹性对总收益的影响。

1.当0

2.当1

3.当Ed=1时,MR==0,这时总收益是常数。它说明总收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此类产品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 键 词:企业个性化;竞争;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2-0075-04

个性化竞争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进入工业经济社会,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市场商品供给量虽然极其丰富,但却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市场供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大众化消费时代,一个企业为一群消费者服务;在个性化消费时代,一位消费者有一群企业在为他服务,在弘扬个性、倡导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个性化发展受到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重视。产品个性化、营销个性化、品牌个性化、文化个性化、企业形象个性化、企业管理个性化等,将成为每个力求上进的企业的目标,企业选择市场个性的同时,市场也在选择企业个性。因此,追求个性化竞争,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人类社会正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渐过渡到服务社会;而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服务的内涵与特点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规范化的、标准化的市场服务转变为个性化的、人性化的市场服务。个性化市场并不是现代人的新的创造,在早期的市场,就已经有“手工定做”这种雏形,只不过这种手工定做在工业时代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大规模的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进入到工业经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消费心理日益成熟。现代化大规模生产虽然在数量上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给,却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弘扬个性、倡导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个性化发展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个性化发展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企业制胜之本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特有的,在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的成功要建立在个性化发展中,才能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企业个性化是一个整体,包括产品个性化、品牌个性化、营销个性化、文化个性化、企业形象及管理个性化等。各部分个性化内容,既互为条件彼此联系,又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最终促成竞争企业的个性化的形成和实现。中国正从大众化消费时代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别人买我也买”的大众消费已转向“别人买我不买”的个性消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大众化消费的时代即将结束,这将引起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而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就是企业追求个性化发展的直接原因。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个性化消费时代获胜,就必须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优势。

一、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个性化竞争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衰亡的过程。[1]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生命系统,它遵循“由生到死”演变的企业发展自然规律,但也可以实现一个生命周期与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延续,企业具有再生能力。企业生命有着自己的演进轨迹,发展是企业生命的本性,发展所需要的是动力,演进轨迹是一种导引的方向,也是一种约束,意义在于保证企业的更好发展。如杜邦公司活了200岁,历经风雨沉浮愈加发展壮大,稳居美国乃至世界最优秀企业之列,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能。但是,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公司的平均寿命是六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存活不足一年。事实上,具体企业的寿命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限量的。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纵观长寿企业,究其原因在于个性化发展能使企业具有再生能力,显示出无穷的活力。

企业的生与死是企业生命运动过程的一对矛盾,两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企业生命具有相对性、延伸性和转换性,企业的死亡并不一定就是企业要素的完全消失,实际上往往是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的再配置,正因为如此,一个老产品、老企业的死亡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生产要素集合体的再生,它生产出一个新的产品――个性化的产品,运作了品牌的个性化、营销的个性化、管理的个性化、形象的个性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意味着社会资源重置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重构。它可以通过转型、创新等方式实现再生。

《企业生命周期》一书阐释了企业“老化”的本质。认为“灵活性”和“可控性”及其关系是企业成长与老化的关键因素。[2]“老”意味着企业对行为的控制力比较强,但缺乏灵活性和变革意向,也就是缺乏个性和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还有来自外在的环境要求,如顾客的需求、竞争者的压力等,顾客要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个性化社会时代的特征也给企业提出新的课题。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企业生命的短暂或长久或再生,是由消费个性化和社会个性化所决定的。企业遵循个性化发展轨迹,个性化竞争优势明显,就有活力,就能创新,生命就长,就能再生;否则,企业个性化竞争优势不足,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生命就短暂。

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个性化竞争

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新产品在引入期就是独特的个性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引起竞争,相互仿造,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就是个性竞争走向共性过剩的生命历程。印证了企业个性竞争理论形成的一个方面。

产品有限,惟有品牌才无限。[3]当第一代产品进入衰退期,即着手研制下一代新产品,反复淘汰,类似波浪一样,始终是一浪推一浪向前发展。产品的有限显而易见,而品牌则是一条不断上扬的抛物线。产品有限的生命周期必然从属于品牌可能无限的生命过程。就是说,产品类型同一,富有个性的延承。如可口可乐、汉堡包的品牌可能是无限的,“品牌已从以往识别产品的战术性工具转变为企业战略性资源。”[4]它们的产品或者企业其它的各个方面,都在富有个性地代代相传。

要看到产品的个性却不是孤立于其同类产品的共性而独立存在的。产品的一个个性的开发是从其所具有的共性为基础的。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一个产品的成长必然经历“大众化共有”即共性普遍存在的一个时期,为了竞争中获得生存,只有突破这种共性,获得产品新的亮点才重燃产品的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相对于共性就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断突破开发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基本上是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之上,企业生命周期随产品生命周期的脉冲而运动,产品生命周期只有产品更新,企业生命周期才能更加旺盛。

三、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企业个性化竞争

企业个性化竞争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让顾客感知企业产品、品牌、服务、营销、文化、形象等独特的差异性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使顾客对本企业提供的特定的产品产生偏好和忠诚,甚至不惜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使本企业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变小,企业可以攫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获得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竞争是在不同的线上进行的,根据是否有许多或者有几个企业,和它们的产品是否一样的不同来定。存在四种主要的市场结构形式和竞争类型:完全竞争――某种标准产品的许多卖者;垄断性竞争――某种差别产品的许多卖者;寡头垄断――或者是某种标准产品,或者是某种差别产品的少数卖者;垄断――某种没有接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单个卖者。

企业通过产品个性化、营销个性化、品牌个性化、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管理和形象与文化个性化等个性化竞争方式,来确立和加强自己的市场地位,寻找到自己的稳定的目标市场,结果自然破坏了完全竞争的局面,使市场结构向着垄断竞争的趋势发展,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企业个性化竞争分析,就是对产品差异的市场模式进行分析。个性化竞争的市场形态有可能是垄断性竞争市场,也有可能是寡头垄断市场,甚至是完全垄断市场。本文仅对垄断性竞争市场模式下的企业个性化竞争的绩效进行分析,因为这种市场模式是比较现实的市场形态,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因素,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比较普遍和常见的企业个性化竞争市场形态。既分析个性化竞争企业超额利润是如何产生的,又分析由于产品优化变异、个性化程度增强而使超额利润进一步增加。

(一)个性化竞争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利润的产生

市场中引进了产品差异(个性化)的因素,就造成有些消费者喜欢某些企业的产品,而不喜欢其他企业的产品。每一个企业生产了它自己独特的产品样式,它就获得了某种有限的垄断。只有一个)津啤酒的生产者,只有一个衫衫西服的生产者,只有一家《时代周刊》的出版者。虽然如此,这些企业中的每一个都面临着与对手的竞争――因此称之为“垄断性竞争”。产品差异产生的效果,就是给予“个性化”企业在制订其产出的价格方面具有有限的影响――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说,企业是一个“价格决定者”,因为有些消费者有限地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以满足他们对于特殊企业产品的偏好,所以垄断性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就是由于差别产品的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完全同质,需求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每个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因而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需求曲线。

在短期,垄断性竞争企业来不及改变生产规模,新企业也来不及进入这一行业,每个企业都只能在原有生产条件下为追求最大利润而生产,因而厂商的均衡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此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图A中,MC与MR在E点相交,这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决定生产OQ1的产量,因为垄断性竞争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OQ1产量对应的市场价格是OP1,总收益扣除总成本后的部分,即矩形P1ACB的面积为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图A 个性化竞争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利润的产生

从长期看,在垄断性竞争市场,如果企业产品的个性化减弱、替代性加大,超额利润的存在会吸引新厂商加入,厂商数目的增多,单个厂商的市场总销售量的份额减少,使原企业的需求曲线下移,一直到超额利润的消失。

企业超额利润是否消失取决于企业个性化的保持和强化程度,产品的替代性大小,此外,还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的大小,产品需求交叉弹性越小,则表明企业和产品的个性化越强,使得需求曲线不受影响,从而保持超额利润。

(二)产品变异从而产品个性化加强――经济利润的增加

由于垄断性竞争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替代性,垄断性竞争企业控制价格的能力就受到一定限制,需求曲线较平坦,企业自由斟酌定价幅度较小,因而价格竞争利益不大,这使企业更着重于产品个性化、品牌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等非价格竞争,以形成产品差别,影响市场均衡。产品变异就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产品变异是指变换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做工和附带的服务等来改变原有的产品。产品变异会影响产品成本和产量,但关键是要看经过变异,能否形成较大的需求从而好给垄断竞争企业带来更大的超额利润。如果经过变异之后,在新的均衡条件下超额利润高于原来均衡时的超额利润,这种变异是优化的变异,如图B中,某产品在变异之前,其需求曲线为d1,边际收益曲线为MR1,平均成本曲线为AC1,。MR1=MC1均衡时的价格P1,对应的销量为Q1,这时垄断竞争企业的超额利润为矩形P1A1C1H1的面积。经过产品变异,成本明显较前提高,这时新的平均成本曲线为AC2,边际成本曲线为MC2,边际收益曲线为MR2,需求曲线为d2,销售量为Q2,这时企业的超额利润为矩形P2A2C2H2的面积。比较新旧均衡时的超额利润,也就是比较矩形P1A1C1H1与矩形P2A2C2H2的面积,如果矩形P2A2C2H2的面积大于矩形P1A1C1H1的面积,说明这产品的变异是优化的,否则就是不利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个性化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个性化。企业个性化是综合性的,它体现在各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企业个性化在诸多理论方面均有论述,如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创新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需求理论、CIS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市场学理论等,都论述到企业个性化竞争。实践也证明,个性化是企业发展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展开有效的竞争,只有在这一竞争中,才能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地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使企业成长曲线呈平稳上升态势。企业制胜之本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特有的,在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要在个性化发展中达到成功,才能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坚持全面创新,才能有真正的竞争力,其实,创新也好,时尚也好,潮流也好,都与个性同在。追求个性化发展,就是追求创新。从实践上看也好,从理论上看也好,企业只有走个性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企业的个性化发展,不是单独地创造新产品和新品牌,也不是单独地创新管理和企业文化,而是一个追求个性化发展和永续创新的综合体。企业个性化发展,就是要面对消费者,创新“产品”,即“制造快乐,销售快乐”。

――――――――

注释:

[1]胡美琴,李之旭,骆守剑.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J].当代财经,2006,(1).

[2][美]伊查克・爱迪思著,赵睿等译:企业生命周期[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张冰.品牌将死吗?[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4]王红斌.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品牌整合[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

[5]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第5篇

一、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我直接或间接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的难度大,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数理要求高。由于西方经济学个章节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部分学生在某些章节没有听懂后,后面的课程根本听不懂,甚至根本不听课。那些能听懂课、看懂书的学生也反映本课程和实际生活似乎有些脱节,对课程得出某些结论、规律持怀疑态度。总之,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二、原因分析

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在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当然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但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主要还是要加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

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在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培养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生产一线服务,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技术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部分教师不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完备性,对许多定理、理论进行大幅详细的数学推导,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任何丝毫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满堂灌”。由于高校教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这一教学手段,进行“填鸭式”灌输,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很少有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由于课堂上师生讨论的机会少,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是否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心里没有底,这样就无法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予以调整,因而也就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数学基础差、缺乏社会经验,理解相关原理困难。由于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大多数同学的数学知识较差。学生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就显得十分困难。

4、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所能安排的理论课时极为有限,最多不过60学时左右。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就显得比较紧张。为了讲完教学大纲或教材上的内容,常常需要赶进度。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后面的课就听不懂,学习效果难免就会受到影响。

三、高职教育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1、调整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内容博大而精深,通过几十节课的教学介绍其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特点和要体现高职教育理论课时的“必需”和“够用”原则。所以,在确定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时要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就宏观经济学来说,着重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让学生能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和对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认识,以能正确作出微观决策。

2、完善教学手段。高职教育的理论课时较为有限,而西方经济学的图表、公式较多,老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现场画,不仅准确度难以把握,而且费时费力,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差而且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三化”教学法,即“具体化”、“形象化”和“数字化”。所谓“具体化”就是针对西方经济学许多概念、定理、规律过于抽象的特点,用具体的实例进行表述。他心里后悔莫及,逢人就说,“如果早知道吃半块饼干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六块饼干呢?”这个故事夸张地反映了我们平时对增量比对总量更感兴趣。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边际也就是增量的概念。

“形象化”就是在教学中对那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定理用具体形象的现实对应物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上述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例如,如图1,在讲解生产者均衡中,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产量最大,单独通过图形讲解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生产者无法实现的,等产量曲线Q1与等成本曲线AB交于R和s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低于等产量曲线Q2,所以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Q2的切点,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这种讲解的方法,大部分高职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其中意义。同理,在s点是工人太多,而机械设备太少,那么,有许多工人无事可干,同样不能达到最大产量,所以,只有在E点,工人和机械设备到达最佳的比例,才能生产出最大的产量。通过这种形象的讲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明白生产者均衡,对这种抽象的图形也能理解。

第6篇

关键词:需要;需求;经济学;房地产高价

作者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首先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如何解决我国房地产价高居高不下的现状。

一、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中国房地产的价格一路走高,可谓是风光无限。但也让无数的潜在购房者望而却步,造就了无数的“房奴”为房梦而奔波。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房地产的居高不下?下面作者将从四个方面解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需要与需求

1、理论分析

需要是人的本能反映,它源于自然性要求和社会性要求。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在经济学中,必须区分需要不等于需求,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是指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形成需求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手中的收入。需要只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因素。一个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并不构成需求。需求比需要的层次更高,涉及的因素不仅仅是内在的。所以在经济学中,必须注意不要将两者混淆。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是需求与供给理论,而非需要与供给理论。

同时由于文化习惯等原因,中国人对于购买房屋等类的固定资产是有着强烈的心理偏好的,即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映欠敏感,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动变化下。同时,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商品的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这也为商品房价格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实际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而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因此,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中来,形成了对商品房的庞大需要。但是有了需要并不一定能形成需求,因为刚刚进入城市的很多人并没有购买商品房的经济能力。所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商品房的需要量大于需求量。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可知,商品价格是指有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价格。但是,现实中往往将需要和需求混淆,错把需要当做需求,而没有注意到两者的差别。由于房地产供给的有限性和房地产商的极力宣传,大家错把需要曲线看做需求曲线,需要曲线的需求量大于需求曲线,同等供应曲线条件下,商品房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形成了高房价。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房的需要量不断加大,而需要住房的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商品房的高价位一次次被刷新。

按照常理推断,既然我国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市场需要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市场需求量被高估了,那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会冲低商品房的价格并形成商品房滞销的局面。但现实为什么常常出现商品房热销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利润的趋势,大家认为商品房的价格会持续走高。因为按照现实中参照的市场需要量,商品房市场的供应量还较小,商品房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存在升值的空间。而且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随价格变动不敏感。同时,由于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商品房不可能实现无限的供给,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对商品房升值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商品房极度热销的场面。

(二)高基尼系数下的贫富差距

在前半部分的介绍中作者指出,由于经济承担能力的因素,我国众多对商品房的需要没有转化为需求。那为什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还是依旧被销售出去了呢?这是因为我国居民贫富差距大,富人虽少但富裕程度相当高,趋于利润的追逐,他们把商品房作为一种投资的手段,大量买进并炒作商品房,进一步加剧了商品价格的居高不下。

2009年我国的GDP总量位于世界第三位,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大,穷人太穷、富人太富。社科院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10年我国人均GDP预计超过4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钱。在本书中还指出,全社会总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基尼系数目前在0.5左右。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富人的富裕程度和穷人的贫穷程度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城市化进程等原因对于城市商品房的大量需要,商品房存在升值的空间,富人为了获得升值利润,将房地产作为其投资的一种手段,大量买进炒作商品房,待高价时卖出商品房以赚取差价。

由于较高的基尼系数,中国富人的资金持有量相当可观,同时商品房的升值空间比较明朗,所以中国富人的大量买进和炒作房地产,极大地促使了中国商品房价格的提高。

(三)土地的稀缺性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土地,甚至可以说地理区位因素可以决定房地产的价格及档次。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一区位的土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见,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土地具有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和独一无二性,加剧了房地产开发商对于土地市场的竞争,竞争的加剧促使了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地王”的记录也一次次的被刷新。土地的价格最终会分摊到商品房的消费者手中,这进一步加剧了商品房价格的攀升。

转贴于

同时,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考察基本上还是“唯GDP论”:GDP高,地方政府的绩效则高;GDP低,地方政府的绩效则差。因此地方政府为了创造更高的GDP和更好的绩效,也在推动土地价格的持续攀升,进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四)国际“热钱”的流入

热钱的流入也在推动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一步步持续走高,在所有的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中,热钱的流入是最可怕的,它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甚至中国整体经济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我国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从去向上来看,部分“热钱”流入后直接或辗转流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走高。

二、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解决措施

认清原因是途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下面作者将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途径。

1、认清房地产市场的需要与需求。需要是人的本能,需求才会创造市场。因此,应该分清房地产市场上的需要与需求,以需求为基础来对商品房进行定价,避免因高需要、低需求造成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

2、创造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但也是众口难调,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我国的基尼系数太高,两极分化太严重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公平的因素。

3、改变地方政府评价指标体系。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的评价过程中,要改变“唯GDP论”的方法,更加注重地方政府的综合执政能力,防止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而提高转让土地的价格。

4、抵制热钱,发展正常跨境资本流动。国家相关部门在发展正常的跨境资本流动过程中,也要严查热钱,抵制热钱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甚至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打击。发展正常的国际贸易,抵制不合理因素对我国经济体系的打击。

论文中,笔者从需要的推动、高基尼系数下的贫富差距、土地的稀缺性、国际热钱的流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推动房地产高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唐忠义.市场调控:高端房还是高价房?[J].上海:上海房地,2010.

[3]夏志琼.高价房终将损害经济平衡[J].北京:住宅产业北京,2010.

[4]姚玲.中国住房高价格问题的博弈分析[J].上海: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0.

[5]张道航.遏制“地王”频出必须变革制度[J].长沙:中国房地信息,2009.

[6]周绍新.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J].太原:科技创业月刊,2009.

[7]陈春阳.论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8]李伟.房地产市场预警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第7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41-2

1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创新和创业的时代,创新与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1]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纳入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实践内容有必要遵循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要求,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有助于高校将专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单纯注重学习知识向更加注重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转变。

1.2 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全球高等教育日益竞争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已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尽管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在西方经济学这种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并不多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及时响应,也是对大学生需求的理性反应。[2]当今西方经济学教学所承担的基本使命已经远不止于传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是在此基础上以经济学思维和创新创业思想为指导,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还满足了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2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紧密结合现代教学理念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个体、团队和组织的决策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需要学生具有完整的经济学知识结构和经济学的素养,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的堆砌,将理论知识的接受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教师很少开发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做这方面的思考和表现。要达到打开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即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学生整体结构培养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孕育提供平台载体。

2.2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西方经济学是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得出相应的经济模型和基本原理。这些基本理论很容易被学生盲目地全盘接受,而忽略了前提假设。为了能准确和通透地认识所学的概念与原理,结合经济实际就显得格外重要。经济实际一则来源于学生亲自参与经济活动,二则来源于用自己或者身边参加经济实际的案例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哪种途径获取的实践经验最形象的莫过于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实例,因为它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最贴近也最感兴趣。例如,在机会成本的介绍中融入创业机会的选择,在边际和弹性的概念介绍中阐述创业产品的定价和销售策略的制定,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论述中描绘创业环境和分析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3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完善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多数教科书的概念和模型阐述过于理论化,结合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和热点经济评论非常欠缺,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真正学以致用的教育应当是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其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一则弥补一般教科书的不足,二则遵循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改革思路。①融入创新创业案例库。也就是在精简原来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模块的基础上,补充创业家们灿烂的创新思维与国内外丰富的创业实践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做很好的穿插融合,不仅加深对经济知识的理解,也完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例如,将西方经济学的产品理论、要素理论和国民收入理论与创新创业的机会抉择、资源获取、产业选择等内容结合起来讲解,在西方经济学案例讲解中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案例。②动态更新教学内容。鉴于经济现象变化多端,创新创业的实例也层出不穷,而教科书内容更新较慢,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上要及时更新,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形式和最新格局,有针对性地选取最新的创业家思想和创业家实践,不断引入经济学家从不同视角对创新创业分析研究的精辟观点。

3.2 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是完全的课内理论教学,而在当今的高校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资源。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成为组织者、服务者、咨询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调整上做努力。①组建学习团队。课前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组建成不同的学习团队,并根据各章节的经济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并分配各团队的活动主题。课堂上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思维的状态,阐述要讲解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内容和意义,遵循专业课程的特点,辅之以鲜活的创新创业经济案例,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实际上也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力。接着,为学生团队创造一个能有效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邀请与本次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团队上台,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活动主题做展示。展示要体现出学习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与努力的结果。这期间的交流与讨论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最后,任课教师点评团队成果,点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团队学习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串联起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教与学的效果。②拓展无边界课堂。西方经济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的三尺讲台,更应该拓展到课外,搭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等等,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现实呈现,有更多的交流对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无边界课堂能让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获取专业知识,从而更高效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培养协作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3 改善教学评价

随着教学评价越来越多地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 教学评价的尺度将从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一元化樊篱中解脱出来, 走向更合乎教学实际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多元化阶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评价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展开,教学评价改善的关键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完善评价内容。教学评价内容除了考核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情况,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创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创新的思维,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还有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是否达到经济学课程的要求, 同时发现和挖掘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其他内容。②完善评价方式。以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主要依据卷面考试结果来评判,这种评价方式侧重于课本内容的检验,是仅仅针对知识教育结果的考核。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探索、试错、创新等的行为无法评价。由此,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评价方式除了保留原有的试卷评价外,还可以开发创新评价表,评估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之后的创造力和影响效果,体现对方法教育和态度教育结果的考核。创新评价表的成绩同卷面考试成绩一样权重,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三部分综合而成。

参 考 文 献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

一、电子商务交易的概念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和开展商务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信息传递、完成商品交易活动并以此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或个人消费行为的实现过程,称为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是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环境完成传统交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和价值的转移过程,整个过程又包括谈判、订货、签约、支付、合同履行过程等,同传统的贸易方式一样,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即交易前的准备阶段、商务洽谈及签约阶段、交易办理及合同履行与索赔阶段。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电子支付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商品交易的营销宣传,扩大了贸易范围、增加了贸易伙伴参与、沟通和交易机会,使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商务效率和效益提高。但电子商务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全新的商业风险,即存在交易,总会有风险存在。

因此,电子商务活动既存在传统交易活动的特征和交易风险,又存在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性。本文将从电子商务增长较快的商务模式类型企业—消费者即BTOC交易模式中,从个体参与网上交易活动的行为和得益特征来分析其风险存在的经济学解释和主要的风险规避行为。

二、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平成传统的交易环节和过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在扩大产品宣传、增进沟通和交易机会,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易各方非面对面的交易特征,电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使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销售方和购买方)都面临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统称为电子商务交易风险。

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从事电子商务,可能的风险归结为三类,即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管理风险表现为交易流程管理风险及业务技术管理风险。例如,交易管理和手段的不完善,网络技术如支付技术的安全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远程传输的安全性等。而法律风险则表现为对市场交易环境和主体的制度约束,包括各种围绕消费者和服务者权益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制度的健全性,会产生如隐私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以上两类风险均体现了对BTOC交易模式中活动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交易风险产生的外部约束,故笔者称其为交易风险外在因素,而信用风险则指由于交易双方信任的缺失造成的交易障碍,主要分为卖方信用风险、买方信用风险和否认交易风险,这种信任的缺失主要发生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中,网络交易环境的虚拟性,使得信任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超过了它在传统交易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人们对于交易双方的真实性更难判断。据iResearch的调查统计,48.4%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交易过程中的认用得不到保障。由于该类风险往往表现出与交易主体行为选择、心理、道德的关联特征,在本文中称其为交易主体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

1.信息不对称引发交易风险内在因素。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基本观点认为,市场中的信息完全透明化,而现实网络交易市场中,交易场所的网络化、交易手段的电子化以及交易信息的无纸化、交易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大多数交易来说,交易信息很难把握或得到,交易前信息的不完全、交易中的价值损失以及道德风险均使得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存在大量的风险。

经济博奕论别指出商品市场交易中,只有在商品信息传递的完全性和交易方的守信行为会使双方的博奕过程得以重复,同时通过竞争使得买卖双方增加了选择余地,守信的伙伴会替代旧的失信者,从而压缩了失信者再博弈的空间;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信息非确定性和信用风险不仅使得未违约的交易方未购得商品或变现需再次交易,造成已交钱未得到商品或因市场价格变化不利而带来消费者的价值损失,同时又会影响再次网上交易的信任和激发水平。

市场交易的良性循环是使得交易双方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交易双方的诚信和欺诈行为是影响交易主体选择和交易重复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市场交易的重复性是建立合作均衡的基本条件。信息的不对称需要引发和创造更高的市场信用机制来降低信用风险,从而创造交易双方可重复的交易行为,进而创造长期稳定的获利机会和博弈的均衡态势。

2.交易风险外在因素对交易行为的影响

(1)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决定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关键性因素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引发的需求变化。电子商务环境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或服务,相对来说消费者容易获得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产品质量的比较信息,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或便利性,会引起需求价格弹性提高,同时由于网上购物的便利性,网络的规模效应却容易引起消费者购物的冲动,销售商对商品的灵活定价等都会造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下降的变化,相对于传统购买行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呈现不确定的变化特征,网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则表现出更易变动或不确定的特点,如图1所示。

(2)交易信用制度。传统的交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交易风险可通过社会机制、法律机制和技术机制加以限制。例如,通过法律机制的建立,可以对违反合同的人加以惩罚,对诚实的一方给予补偿。通过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相互作用,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使贸易可在最低风险条件下进行。

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用风险,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跨国界性以及技术资源限制、网络认证安全技术的待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信用风险制约的外部机制的建立。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遵守与违约行为成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决策的随机行为。

三、网络环境中的交易主体(消费者)的交易风险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析电子商务交易行为的经济特征应重点反映和突出交易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制约因素方面来体现行为偏好和决策特征。

1.网络环境中存在多因素制约的消费者偏好行为。网络环境中,交易主体(特指消费者)参与或不参与交易体现了其预期动机和交易投资与收益的比较,同时对不同的购买决策选择和分析,也依然存在交易主体不同的风险偏好。

马歇尔需求函数x(p,y),指出消费者需求函数为产品价格P0与消费者收入y的函数。不同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于自身收入的不同,或对商品的偏好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支付价格(即自己对物品的评价Vi),从而产生消费者剩余Vi-P0,只有当消费者剩余Vi-P0>0时,消费者才产生购买行为。厂商的盈余可表示为q·P0-C(其中C为厂商生产成本)

平新乔在《微观经济十八讲》中对交易主体的购买决策收益亦通过消费者剩余来权衡,同时提出由于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计划变动(替代效应)与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进而引起消费计划变动的(收入效应)两种效应,从而提出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带动和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本身引起的消费者偏好,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电子商务环境加大了商品信息传递的便利性,扩大了产品范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更贴近产品价格的支付行为,同时交易信用风险使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也存在违反显示性偏好弱公理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在进行交易决策时,存在着多因素制约的消费者偏好行为,价格不是唯一确定因素。即消费者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具有风险存在和度量的可能。网络环境对于厂商则使其获得单位产品的盈余空间减少,只有通过扩大销售规模而获利。

2.网络环境中消费者风险特征。RichardH.Thaler在《MentalAccountingMatters》中提出消费者存在两种购买效用,即赢得效用(acquisition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u-tility),前者等同于消费者剩余,Vi-P0,反映消费者对购买物的偏好与产品销售价格存在剩余,使消费者获得占有商品的乐趣,而后者则反映消费者付出与商品自身价值之间的比较,也就是商品价值的真实性和等值性问题。

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网上消费者所进行的交易决策更多地面临对交易效用不确定的风险估计,只不过在网络环境中,商品价格与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同时作用于交易效用,使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中的风险程度加大,于是表现在消费者交易效用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征。

3.参与交易消费者的得益(payoffs)

(A)两类主体:一类是参与交易消费者,一类是销售方,两类主体面临的风险高低主要取决于对方的信誉程度,信誉程度(用C表示信誉损失)高则风险小,信誉程度低则风险大,而双方违反信用的概率为r,令0假设参与交易方从自己的财产值(W0)出发,通过比较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中的交易费用大小确定是否选择网络交易,而网络交易风险的度量则主要通过建立期望效用,通过比较网上交易遭遇信用风险后的损失与网上交易的购买效用(赢得)之间的差值来进行风险的度量,从而选择购买决策行为。

部分学者将交易费用定义为“为达成一项交易进行的搜集、谈判、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所需花的费用”。仔细分析,这一定义实际上应是现在流行的信息费用。搜寻是发现信息的过程,谈判是交易双方互相获取和披露信息,监督则是获取对方是否按合约执行的信息,故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所花的费用应称为信息费用。网络环境中理想的状态为资讯是完整时,每个人都拥有全部的资讯,而实际上由于资讯的非对称性及可信性,交易因此而带来巨大的风险,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得益。

交易效用为W0(3)-W0(2)=P′,(若突出交易效用作用,假定网络环境P′0=P0,实际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赢得效用(Vi-P′0)>(Vi-P0),其中假定节省的交易费用P′为零时,网上购物与普通环境购物不存在区别,但P′的获得会产生网络交易风险问题,从上文中分析,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交易信用风险。

当信用风险为1时,则消费者非但得不到相关的赢得(得不到商品),反而会失去商品价格P′0和交易费用t′的损失,这时的赢得为:

(4)W0(4)=W0-P′0-t′

可见,电子商务交易从赢得上用(3)与(4)的比较得到Vt,此为电子商务交易的赢得变化区间,让我们使用一个风险规避的行为假定,用违反信用率r为风险概率,则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财产的期望效用为:

(5)U(W0)=(1-r)U[W0+(Vi-P′0)-t]+rU(W0-P′0-t′)

四、网络交易的价值增值和风险规避

商务交易中的价值通过价格来体现和反映,网络环境中商品的价格存在波动性和分散性(即在商品折扣和差别化定价上的灵活性),使得消费者的得益分布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在此条件下的风险规避行为呈现多种形式,而通常在相同的平均预期收入下,他宁愿选择一个风险系统较小的变化(即交易信用高的交易行为),而不是较大的变化。

在假定风险规避存在的条件下,如果规避风险的成本低于从中所获得的收益,一个人就会寻求这一做法。网络环境下规避风险的可能办法还有,搜寻有关未来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即便付出了极高的成本也难于获得),在投资时选择那些风险较小的方案(其中包括选择商品价值较小的购买决策),或选择那些能将他的风险进一步降低或分散给其他人的安排(参与网上竞标或联合购买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在价格形成、避免欺诈、讨价还价以及保证信用等方面存在风险而损失的费用,提高得益水平。

总之,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行为存在网络特定环境下的交易灵活性和风险不确定性特点,电子商务环境既能直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又能通过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信用水平获得市场交易费用的间接降低成效。交易双方信用风险成为网络交易活动风险成因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并因此影响消费者的总体效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大卫·范胡斯.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杨善林.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AmosTverskyandDaniedKahneman《RationalChoiceandtheFramingofDecision》,JournalofBusiness,1986,vol.59.

第9篇

关键词:土地产权;商品住房价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土地产权的实现方式及其与商品住房价格的关系分析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一、土地产权实现方式分析

(一)世界土地产权实现方式。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产权的性质主要表现为主体存在的实体性,产权运行的独立性,产权全能的可分性,产权价值形式的流动性。土地作为一种不动产也是一种产权,是指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利的总和,因此土地具有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由于国情及历史原因,世界各国的土地产权制度不尽相同。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土地产权实现方式主要表现为土地私有制,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且可以自由交易,然而土地所有者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土地用途对土地实施合理开发。

(二)我国土地产权实现方式。在我国土地实行的是公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集体所有,因此我国土地实施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产权形式。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相分离的,所有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土地有偿使用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排他性、流通性和可分割性,进而实现土地产权的价值。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组织而不属于个人,集体产权对资源各种权利的决定就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

二、土地价格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一)土地价格组成分析。对于我国的城市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开发主要通过一级土地开发市场和二级土地开发市场来完成。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毛地)或乡村集体土地(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以上费用就构成了土地基本成本。而在土地市场中的“招拍挂”中是以土地的最后拍卖的价格来定价而非土地的本身基本成本费用作为土地的出让价格。因此,土地价格可以理解为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真正的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二是土地投资的折旧;三是土地投资的利息。第一部分的真正地租主要是由土地自身特性决定的,受土地位置固定不能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第二、第三部分的土地投资折旧主要受时间因素的影响,由于地价是未来若干年地租的贴现,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动态概念,因此未来社会经济形势和土地使用者心理预期对第二、第三部分的土地投资折旧和土地投资利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从土地供需平衡角度分析土地价格。从供给角度讲,由于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无限生产出来,土地供给数量和土地的总数量是固定的。因此,土地的自然供给无弹性,经济供给弹性也相对较小、短期内也是无弹性的。这会导致土地市场受土地供给的数量影响导致土地价格远离土地的征收成本费用。另外,在我国由于土地一级市场是由国家垄断控制的,土地的供给数量一定程度上变得相对更少,土地二级市场采取“招拍挂”的方式竞争拿地,属于买方完全竞争的市场。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使用者以更高的费用拿地。由于土地使用者大部分是房地产开发商,其购买土地主要是用来开发房地产。因此,从需求角度来看,土地是作为一种引致需求,所以土地价格受到土地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特定地块而言,拥有者供给的数量是一定的,一般而言,土地的价格通常按照土地潜在使用者的最高出价实现交易。如果对于土地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土地需求强烈、众多需求者竞价激烈,将有可能出现非理性出价大大抬高土地的最终成交价格。这也充分说明了地价的不确定性和易受需求影响的特点。

(三)土地价格与住房价格关系分析。从以上土地价格的供需平衡分析可知土地属于引致需求,土地作为一种住房产品的生产要素,住房的需求情况和价格水平必然在短期和长期都对土地的需求和价格产品很大影响。在房地产市场中不考虑投机行为,住房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5.68%,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时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毕业大学生落户到城市等必然加大住房的刚性需求,因此在短期时间内,我国住房价格仍然是稳中有升,从而导致土地价格上涨。

根据《西方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从长期来看,商品的供需均衡发生在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的房屋供给量水平不仅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下的生产规模,也是长期平均生产成本最低点代表的生产规模。当土地成本作为生产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费用发生变化后必然带来长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均衡产量和最优生产规模也发生改变。因此,从长期均衡角度可以反映出住房的长期供给量会受到土地成本的影响。由于房屋建设量的增加引起了土地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一定时期内土地的供求量又已定,将导致土地的价格上涨,从而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生产成本,这也说明了房地产业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从长期看,房价不仅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土地价格等住房建设成本的约束,然而土地价格只是作为住房建设成本中的一部分来影响房地产的价格的。

由于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行业利润率较大,导致大量资源向房地产业转移,从而带动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上涨从长期来看又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曲线的变化,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因此,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降低土地价格对住房价格影响的思路

从土地价格和房地产市场上有效合理的控制房价必须要考虑我国土地的二元产权结构、土地交易市场“招拍挂”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率等因素。

(一)统筹城乡用地。我国农村大多数都是采用独门独户的住房方式,宅基地耗用土地数量大,造成了农村土地的浪费,因此应加快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寻找合理有效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改革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土地制度,减少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环节,降低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成本,从而增大我国建设用地的供给量。

(二)改革土地交易方式。采取“招拍挂”的方式加大了我国土地二级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房屋建设成本增加,从而使得这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因此,应积极改革现有的土地交易方式。比如,采取“双限双竞”方式,即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房价、竞地价的办法挂牌出让土地。

(三)加快廉租房建设。为缓解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住房刚性需求增大的局面,政府应加快廉租房建设,增加房屋的供给量,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的利润率。

四、结语

虽然土地是一种引致需求产品,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发展必然带动土地的价格升值。但是,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政府的政策影响较大,并且土地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生产资料,其成本占房地产开发费用很大的比例,土地的价格又会影响到房地产的价格。因此,为了合理健康地发展房地产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土地相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利润率的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林阿其.不同土地出让方式下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F].开放潮,2006.3.

第10篇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虚拟建设

一、城市住宅产业化建设背景

我国不仅存在着资源数量的短缺,而且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短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同时,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节能环保型住宅需求量增大。此外,住宅部品化和工业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GDP增长的显著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建设。

1999年,建设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现住宅产业化系统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途径。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将住宅产业化正式纳入议事日程。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同年,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全社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工作,并再次强调了要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进行住宅产业化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政策环境无疑是推动住宅产业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城市住宅产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国家建设住宅产业化建设目标相比,已取得的现有成绩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探究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寻求一种有效的建设方式推动城市住宅产业化建设,而虚拟建设方式将是推动城市住宅产业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二、虚拟建设的提出

(一)虚拟建设

虚拟建设(Virtual Construction,VC)概念源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虚拟组织。本文认为虚拟建设是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建筑企业充分利用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动态战略联盟的形式,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以及供应分包方式与外部资源联合,以达到规模经济效应和区域经济效应,有效完成节能环保型住宅部品系列化生产和供应,有效实现住宅产业化建设的方式。

(二)虚拟建设提出的背景是建筑行业的弹性生产力原理

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进入壁垒低,难以控制和管理,但其市场层次并不复杂。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两级市场,即建筑行业一级市场和建筑行业二级市场。虚拟建设涉及的主要是建筑行业二级市场,包括专业工程承发包市场、建筑劳务市场和材料供应市场。

建筑行业一、二级市场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力容易随着建设需求的增加而膨胀,但难以随着需求的减少而降低。而建筑业的行业特点所要求的建设生产力应当是具有弹性的。弹性生产力所要求的是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和技术装备能够随劳动对象的变化而自然变化。

实践证明,建筑行业的弹性生产力可以实现。通过建筑行业领域专业分工,使建设项目承包商管理层与劳务层相分离,将与企业核心能力之外的生产力通过外包的形式转移到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二级市场繁荣直接关系到住宅部品化建设,进而影响住宅产业化建设。虚拟建设能够适应繁荣二级市场要求,实现住宅部品化,推动城市住宅产业化建设。

三、以虚拟建设方式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内涵

(一)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与供应分包模式,实现住宅部品化

承包商为建设项目将特殊工程通过专业分包的形式分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专业分包商;将劳务部分通过劳务分包的形式分包给项目所在地的具有资质的劳务分包商;并由供应商承担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分包模式可将外部的技术、设备、劳务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与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相互协调和融合,使其达到自身难以形成的企业规模,产生更高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于分包商而言,该模式有利于建筑行业二级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一方面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使分包商的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角度,有利于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发展。同时,分包商在二级市场中通过多元化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力量,达到多元化部品的生产要求。

(二)以动态联盟合作实现住宅部品供应链条

“联盟”是承包商与分包商间的基于不同核心竞争能力的优势联合。通过联盟,承包方与分包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想法扩展,使双方拥有更高的生产能力。设承包商单独承揽项目拥有的技术能力为a,劳务能力为b;分包商拥有的技术能力为c,劳务能力为d,则它们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图2所示。

若两者相互联合,并各自分工,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达到的生产能力远高于独自生产的能力,如图3所示:

灵捷性能力是在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的技能和特性的总合。基于灵捷能力的动态联盟合作要求,承包商与分包商间不但要寻求合作,合作是基于项目产生而自发形成的。其优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和出发点,寻求“多赢”。由于合作一旦形成即相对稳固,对于住宅产业化而言,动态联盟有利于住宅部品供应链条的形成和稳定。

(三)通过风险的二次转移繁荣部品生产二级市场

虚拟建设过程使项目风险得到了两次转移,即由业主向承包商转移,由承包商向分包商转移,这为合理实现工程项目提供了帮助。由于业主控制着承包商的经济命脉,而承包商自身还要承担项目建设的诸多风险,理性的承包商一方面会通过提高投标价格来平衡风险;另一方面会用尽伎俩逃避风险。这既不利于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承包商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通过风险的第二次转移,承包商得以减负。业主因此得到一个更为合理的报价,承包商也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更好地控制项目的进展。同时,风险的第二次转移使在二级市场的每个部品生产分包商承担的是被分散的风险,较小的风险为发挥优势提供机会,为部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生存环境,为繁荣二级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以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效应实现规模化、跨区域部品生产

建筑项目的一次性、固定性特点决定了承包商生产规模和地域的局限性,然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承包商依旧可以承担大规模建设项目和超地域建设项目。通过虚拟建设方式,承包商可以通过分包模式扩大自身的生产能力、跨越专业类别,达到自身难以形成的生产规模,创造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寻求项目所在地分包商的合作,承包商无需自己组织劳务迁移至项目所在地,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通过与项目所在地分包商长期合作,达到一定的区域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与区域经济效应的实现,不但有利于承包商节约企业成本,而且降低了完成工程项目过程中的社会总成本。对于住宅产业化建设而言,规模经济效应和区域经济效应的形成将使住宅部品生产可以实现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并实现住宅部品的跨地区生产。

四、构建我国住宅产业化虚拟建设支持体系

(一)完善建筑行业二级市场,规范行业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二级市场存在诸多问题:行业内部随意性大,私招乱雇现象盛行;分包商从业无资质证书,以挂靠方式承揽工程进行施工;分包商内部雇员技术素质相对低下,无证上岗现象普遍;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分包商与总承包商间合同意识薄弱,责任不清,管理不规范;分包商内部用工手续不完备,劳务用工制度不健全,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力保护。其后果是建筑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被逃避,安全事故、质量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工生活苦不堪言。因此,建立有形的、完善的二级市场,规范建筑行业制度十分必要。

第一,完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明确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合理约定支付方式、违约惩罚措施,约束双方行为,提高合同意识,依据合同完成项目,依据合同处理争议。

第二,成立专门行业机构,规范管理程序,保障二级市场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建筑工程发承包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贯彻《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并加强分包商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监督机构对二级市场进行有力监督。监督的范围包括对资质批准与审查,建立用工培训制度、合同备案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行业清出制度,并对地方保护的合理性进行审查。

(二)法律保障分包商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调整建筑行业二级市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合同法》第272条规定,禁止分包商将其分包的工程再分包,《建筑法》第29条也做出了同样的禁止,此处并未对分包进行定义和分类。工程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两种,如果按其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商在分包了总承包商的工程项目后则不能进行劳务分包,必须自行完成所有工作,否则便构成二次分包,如果这样,显然违背了分包行为设立目的,也严重影响了分包商的长期发展。因此,应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分包商的可持续发展,对《合同法》第272条、《建筑法》第29条予以修改,允许二次劳务分包。

《标准化法》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贯彻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分清承包商与分包商的责任界限有强制性约束力。因此,对于《标准化法》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修改和完善应从承包、分包的工作范围角度予以细化,明确双方的责任界限,并予以认真贯彻。

五、结束语

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虽隶属于不同产业门类,但其特征统一于最终的建筑产品。因此,两行业间存在交叉点。住宅产业化主要针对房地产行业提出,但它的实现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支持。本文以虚拟建设方式为脉络,以建筑行业的建设为根本出发点,以住宅产业化建设为目标,联系两大行业,提出通过虚拟建设实现住宅产业化建设,将住宅产业化问题转化为虚拟建设问题,并对虚拟建设的实现途径和支持体系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1、金维兴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何佰洲.工程建设法规与案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美)丹尼,安琪拉.市场经济下的建设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11篇

传统的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外部性,采用环境经济手段就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笔者认为,外部性问题可以进行具体的分解,导致环境退化、资源耗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失灵”,二是“政府失灵”。

1•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证明了,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分配生产出的产品于消费者之间,有效率地配置生产要素于企业与产品之间,从而实现帕累托效率。但是,实现帕累托效率,隐含着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主要有:完全竞争的假设;完全信息的假设;完全理性的假设;不存在外部性的假设;不存在交易费用的假设;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等。当市场价格机制的某些障碍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者说价格体系在保证资源有效配置方面是不完全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显然,在环境问题上,在环境资源的配置上,有许多条件是不符合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环境主体的有限理性。这里所说的环境主体就是环境资源的所有者———人,也就是经济主体。就环境问题而言,环境主体的有限理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一个历史过程。在人们对环境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认识以前,非理性的人类行为也就难免了。第二,即使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的约束,人们还是不得不采取以毁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三,即使上述两个问题都不存在,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人们还会做出有损环境的行为,比如乘发洪水之际向江河倾倒废料等。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只顾经济增长,不顾环境保护;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的环境损害行为就在所难免了。

(2)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资源由于不可分割性导致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它往往属于公共物品,或者至少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共同而又互不排斥地使用环境资源这种公共物品有时是可能的,但由于“先下手为强”式的使用而不考虑选择的公正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一些环境资源如清洁空气、开阔空间甚至阳光正在变得日益稀缺。结局可能是所有人无节制地争夺有限的资源。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人的毁灭———这种合成谬误被哈丁称之为“公地的悲剧”。

(3)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构成和状态发生了改变,环境质量恶化,影响和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它表现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所谓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所必须承担的费用。在没有外部性时,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所引起的全部成本。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由于某一厂商的环境污染,导致另一厂商为了维持原有产量,必须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安装治污设施),这就是外部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与外部边际成本之和就是社会边际成本。(杨瑞龙,1995)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完全竞争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严重偏离。这种偏离就是资源过度利用、污染物过度排放、有污染的产品过度生产的低效率产出。这既不符合效率最优的原则,又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总之,存在负外部性时,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不能自动导致资源的帕累托最适度配置。

(4)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环境保护既包括环境治理,也包括环境服务。前者如河道的疏浚,后者如环境技术的供给。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它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这种物品和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因此,它是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在进行环境保护这一公益事业时,如要求每一个人自愿支付环保费用,有些人可能为此支出付钱,而有些人却不愿意,但后一部分人仍然可以同样从环境保护中得到好处,这样,就产生了“搭便车”问题,即经济主体不愿主动为公共产品付费,总想让别人提供公共产品,然而自己免费享用。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使得纯粹个人主义机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适度配置,使环境保护这种公共产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

(5)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信息是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信息是稀缺的,这是因为,第一,生态经济系统就象一只“黑箱”,人类对它的了解还微乎其微。与人类对信息的需求相比,信息的供给是十分可怜的。第二,由于信息一旦公之于众,那么一部分人的信息消费就不能排除其他人的信息消费,也就是说,信息一旦公开就成了公共物品。因此人们总是进行“信息封锁”,以保证自身的信息优势。信息的稀缺是一个方面,信息的不对称又是一个方面。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比如,污染者往往对其生产过程、生产技术、排污状况、污染物的危害等方面的了解比受污染者要多得多,但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他往往会隐瞒这些信息,实施污染行为。相反,受污染者由于所拥有的相关信息少,想“讨回公道”需要付出很大的信息成本。这也许正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宁愿“忍声(噪声)吞气(废气)受污染”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价格机制在环境问题上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充分的作用,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2•环境问题的“政府失灵”

如果由于制度体系内部的原因,使得管理过程的最终结果造成实际价格偏离社会最优价格,就会发生“政府失灵”。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行动不能增进经济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恰当的人们。(方福前,1994)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信息不足与扭曲、政策实施的时滞、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和寻租活动的危害等。在环境问题上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1)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那些扭曲了环境资源使用或配置的私人成本,使得这些成本对个人而言是合理的,但对社会而言却是不合理的,甚至会损害社会财产的规章制度、财政、汇率、金融、价格、收入和其他政策等。(张坤民,1997)它集中表现为现行部门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由于没有给予生态和环境以足够重视而导致的价格扭曲。

(2)环境管理失灵。环境管理失灵是指在各级政府组织中存在着一系列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有关政策无法有效实施。(张坤民,1997)环境管理失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种政策在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缺乏足够强的手段和强制措施以达到政策目标,缺乏确保在经济运作过程中实施有关政策的手段或力量等等。另一方面是环境管理中的寻租行为。环境问题的加剧,政府就会加强环境管理,政府的介入会导致环境污染者、受污染者和环境保护当局之间的博弈。污染者为了维护有污染时的既得利益,会加大“院外活动”的力度,以保持或放宽政府制定的环境标准,这是寻租行为的一种表现。另一种情况是污染者在既定的政策下进行寻租。比如环保当局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假定排污者人数少,受污染者人数多。那么,由于受污染者人数多,某一个受污染者如果通过上访或上诉形式要求环保当局执行收费,这样会产生很大的正外部性,即其他受污染者会选择“搭便车”策略,人人都这么想就会导致人人都放弃“上访”或“上诉”的打算。这时,如果环保当局是清正廉明、禀公办事的话也没问题。如果相反,那么污染者向环境保护当局的寻租活动就会成功。污染者就可以较小的寻租成本(行贿额)获得较大的收益(免交或少交排污费),而把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转嫁给受污染者。

二、环境经济手段的分类与优化选择

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导致的后果便是经济的低效率和社会的不公平。环境经济学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手段,其中环境经济手段就是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传统的环境管理过程中,较多的方法是采用管制手段。管制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污染者别无选择:要么服从,要么面临仲裁和行政程序的惩罚。很显然,这种手段是依靠法律与行政的权威性得到实施的。当某种手段可以影响污染者备选活动(如安装排污设施以减少污染、缴费以获准污染、与其他厂商协商等等)的成本与收益估计时,这些手段就可冠以“经济的”标志,并产生这样的一种方式,即通过被选择的方案得到一个比没有采用手段时更令人满意的环境状况,从而影响决策和行为的效果。因此,环境经济手段可以定义为:“从影响成本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手段。”(OECD,1994)这种手段明显的表现是,要么在污染者和公众之间出现财政支付转移,如各种税收和收费、财政补贴、服务使用收费和产品税等;要么产生一个新的实际市场,如许可证交易。

环境经济手段能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某种刺激作出自由反应,它是向污染者自发的和非强制的行为提供经济刺激的手段。环境经济手段可以大体上首先分为两个大类,一类侧重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另一类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科斯手段。每一类又包括若干种具体的手段。所谓庇古手段,就是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即由于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是外部效应,那么,为了消除这种外部效应,就应该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收费或征税,对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单位给以补贴。(庇古,1932)

所谓科斯手段,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所表明的内容,只要能把外部效应的影响作为一种财产权明确下来,而且谈判的费用不大,那么,外部效应的问题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自愿交易而达到内部化。(科斯,1994)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为了使环境问题的外部效应实现内部化;它们都允许经济当事人为了实现环境目标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选择一种最佳方案。比如庇古手段可以使污染者在“继续污染、缴纳排污费”与“采取治污措施、减少污染产出”这两者之间进行比较;而科斯方法可以使污染者在“停止污染”与“继续污染,向受污染者购买污染权”这两者之间进行比较。但是,两种手段的实施途径和效果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

1•庇古手段较多地依靠政府干预,而科斯手段则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在不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两种手段都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依靠政府干预,出现企业向政府寻租,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寻租,那么,很明显,科斯手段优于庇古手段,因为按科斯手段政府仅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不必直接介入市场。

2•庇古手段需要政府来实施收费或补贴,政府的管理成本较大;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来界定并保护产权,在污染企业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较大。按照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无需政府干预,可以通过自愿协商的方法来解决。但是环境问题的麻烦在于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很难的,因此,这又使科斯手段的优越性大打折扣。

3•庇古手段的实施,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收益外,政府还可以获得经济收益(庇古税)。科斯手段的实施,如果许可证是赠与式地分配的,那么社会只能得到环境收益;如果许可证是拍卖式地分配的,那么政府还可以获得一笔拍卖收益。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各有利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环境经济手段呢?笔者认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特别是环境收益相同的情况下,环境经济手段的最优选择取决于边际管理成本和边际交易费用的大小。所谓边际管理成本是指运用庇古手段管理环境时增加一个污染企业所带来的政府管理总成本的增量。政府管理成本包括从事环保工作机构的运作成本(用于庇古手段部分)、环境监测成本和收费(或补贴)的征收成本等。这里假定污染企业的排污量都是相同的,而且不考虑交易费用和寻租行为等效率损失。所谓边际交易费用是指运用科斯手段管理环境时增加一个污染企业所带来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费用的增量。

采用排污许可证交易的情况下,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交易对象的信息成本、交易者之间的谈判与订约的成本等。采用自愿协商方式时,交易费用包括污染者与被污染者之间了解对方信息(如排污量的多少、污染危害的程度等)的成本与相互进行协调的谈判成本等。这里不考虑政府的管理成本。表示了边际管理成本与边际交易费用随污染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横轴代表污染企业的数量,纵轴代表边际成本。MMC表示边际管理成本曲线,MTC表示边际交易费用曲线。MMC曲线之所以先向右下方倾斜然后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在两人世界里,如一人是污染者,另一人是受害者,如果需要一个政府来管理环境的话,成本是非常大的。政府的环保部门相当于“固定要素”,而具体的实施费用相当于“可变要素”。随着污染企业人数的增加,维持环保部门运行的“固定要素”被分摊到各个企业中去,而庇古税的征收费用标准是一样的,因此,边际管理成本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是,如果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污染企业数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光靠环保部门也许无济于事,还要依靠政府的其他部门(如公、检、法等)的共同配合,这时的边际管理成本又会急剧上升。因此,MMC曲线随着污染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然后再逐渐上升,呈“U”字型。

由于交易费用不仅随污染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是加速增加,这在数学上表现为交易费用的一阶导数大于零(dTCdQ>0),而且交易费用的二阶导数也大于零(d2TCdQ2>0)。因此,MTC曲线随污染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急剧上升。就可以说明环境经济手段的选择区间。MTC曲线与MMC曲线相交于F点,由F点所决定的边际成本为MC0,污染企业的数量为Q2。这就是说,当污染企业数为Q2时,选择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都是可以的,因此,可以把Q2称作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临界污染企业数。但是偏离F点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当Q<Q2时,由于边际交易费用小于边际管理成本,即MTC<MMC,政府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当然选择科斯手段。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在当事人很少时,比如当Q<Q1时,采用排污权交易方式反而会更费成本,因为此时,交易市场是不完全的,这时的最佳选择也许是自愿协商。

当Q1<Q<Q2时,则可以采用排污许可证交易方式。当然,这里自愿协商与许可证交易的边界是模糊的。当Q>Q2时,由于边际交易成本大于边际管理成本,即MTC>MMC,因此,应选择庇古手段。进一步分析可知,MMC曲线经过长区间的持续下降以后达到最低点L,然后出现回升。那么,L点以后采用什么手段更好呢?这不仅取决于MTC与MMC的比较,还涉及到庇古手段的管理成本与管制手段实施成本的比较。但至少在G点以左,即MMC<MC0时,也就是Q3<Q<Q4的区间内,政府还可以继续选择庇古手段(比如排污收费)。在G点以右,即Q>Q4时,MMC急剧上升,这时,环境污染加剧,环境纠纷猛增,如仍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可能无济于事,更好的选择也许就是采用管制手段,依靠政府权威强行解决环境问题。

运用边际交易费用和边际管理成本的概念还可进一步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影响市场交易障碍的扫除,边际交易费用曲线会向右移动。如图3,由MTC移向MTC′。MTC曲线与MMC曲线的交点就由F点移向F′点,决定环境管理手段的临界污染企业数量由Q2增加到Q′2。这意味着,用科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区间增加了,即从OQ2增加到OQ′2。相应地,假定MTC曲线不动,如果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那么边际管理成本曲线就会由原来的MMC曲线下降为MMC′曲线。这样,MMC′曲线与MTC曲线的交点为F″,由F″点决定的污染企业的数量降为Q″2,这意味着用科斯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区间缩短,由OQ2减少到OQ″2,相应地,用庇古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区间增加。如果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工作效率同时提高,那么有可能找到图3中的新的临界点E点。很明显,E点与F点一样,它们所决定的环境经济手段的选择区间基本一致,但临界点时边际成本由MC0下降为MC′0。

由此可见,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能就环境论环境,还要考虑体制背景和政治制度,要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选择环境经济手段可以按如下三种思路进行:第一种思路是,在现有的经济手段中选择一种最佳手段;第二种思路是,在现有的经济手段中进行优化组合,包括与其他手段(如管制手段)配合使用;第三种思路是进行环境经济手段的制度创新,寻找一种新的最佳方案。按照第一种思路,就应该在既定的环境目标下,努力寻求执行成本的最小化。在这一基本原则下,还要考虑每个国家的体制背景和文化传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般来说只能选择管制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有经济手段的用武之地。同样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有的市场化程度高,各种手段都可以采用;有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还只能采用庇古方法。同样的手段在同一国家对不同的治污目标的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如水污染收费就比大气污染收费的适用性要大。第二种思路的依据是,每一种手段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因此要寻找一种扬长避短的“结合”。实际上,经济手段单独应用的例子极少,多数情况下,具体的经济手段总是与其他手段或不同经济手段之间组合应用的。这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OECD,1994):

(1)经济手段与管制手段的组合使用。从定义上看,一些经济手段本身就是这类组合中的一个部分,如排污许可证交易本身就是建立在管制手段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标准,确定排污总量,排污总量转换为排污许可证分配或拍卖给各企业。排污收费也常常与管制手段相组合,要么用于加强这种管制,要么用于取得必要的资金。

(2)经济手段可优先于现有管制手段的调整或新管制规则的制定。制定或调整重大的管制措施需要时间,尤其是涉及到国际机构时更为如此。带有财政色彩的经济手段往往可以在实际执行之前,这样就可促使有关管制的有效执行。

(3)两种不同的经济手段的组合。这往往是一种更有效的组合。例如税收差异手段其实是对传统产品征税而对清洁产品实行补贴的一种手段。第三种思路有两种含义,一是为经济手段的应用创立新的制度环境,二是设计一种新的经济手段。对前者,国内环境经济学家已作了不少研究,有代表性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建立环境权益公司。其基本点是:环境问题往往由“市场失灵”所致,但由于政府的理性有限、中立有限、实力有限和灵活有限,政府干预往往会出现“政府失灵”,为了既防止“市场失灵”,又防止“政府失灵”,可以建立“环境权益公司”。(夏光,1993)公司受当事人委托,代为办理环境权益诉讼所需的一切手续,依法进行辩护,既要求对方停止环境权益侵害,又索取因侵权而造成的赔偿费。二是建立“控污银行”。(彭壁玉,1994)“控污银行”是专门发行、经营排污指标,充当排污权交易中介调节者的经济组织,因而排污指标的流转是其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基础。上述两种制度创新的共同特点是,可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中介机构又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更好地完成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对新的经济手段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征收环境税的讨论上。(王金南等,1994)环境税的本质与收费(补贴)是一样的,无非是把具有弹性的收费转变为较有刚性的税收,同时把过于单一的收费变成较为综合的税制。

三、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的基本原则

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环境问题的经济本质表现为效率低下,其社会本质则表现为有失公平。评价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劣有几条标准,即环境效果、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可接受性等,归根结底是两条标准:一是效率,二是公平。环境效果和可接受性本身都是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考虑。效率与公平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问题的低效率决定了不公平;相反,实行一种环境经济手段,如果不注意公平标准,比如给负外部性的减少给以补贴,导致的结果可能不是污染的减少,而是更多的污染,这说明,不公平也会导致低效率。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特别要防止以一种新的不公平代替老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