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1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观经济学供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管理人才;培养;微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对组织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有区别的,但经济学是管理学理论基础,管理学思想的萌芽、理论发展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与经济学科的经济学教学是不同的,经济学科的经济学主要是关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研究,侧重社会整体公平与效率,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重在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学科的经济学侧重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体的研究,主要为企业的决策与经营服务,注重实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方式和理论运用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实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其作用体现在:
(1)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资源稀缺性和选择的必然性,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最终形成经济理性思维和认识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将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认清管理活动中经济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2)后继课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中都会有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如统计学中需求曲线的拟合、指数分析,市场营销中市场分析、定价策略和原则,财务管理中成本分析、筹融资决策、投资理论,战略管理中环境与条件的分析、博弈竞争与战略选择,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中的最优化分析、设备经济管理、库存管理,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关税理论等。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优化的分析方法在价值工程得到具体运用和发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为管理学中经济原则的体现。而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更是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模、管理成本与激励约束、厂商的竞争与合作等诸多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的依据。
2 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设想
微观经济学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经济学被称作“沉闷的科学”、“最难学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也表现出应用能力较差。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结合
微观经济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本质上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灌输式的课堂讲授,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中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肩负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结构,又要体现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好基本概念,讲清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原理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要注意搜集资料,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 将微观经济学教学与管理专业结合
首先,教师应对管理学科及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在讲授时联系相关课程的知识,使学生理解微观经济学对管理学科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学科背景下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适用与内容的选择。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这本教材是国家级优秀教材,系统、规范,但由于是面向经济学专业的,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时,就显得内容过多,程度较深,为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管理专业有选择地讲解,重点介绍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
第三,采用专题形式介绍微观经济学新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出现融合趋势,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决策理论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管理学的企业组织理论中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发展大量借鉴了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组织结构和组织规模问题、组织中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契约机制和契约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中的成本、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正是依赖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与博弈论。因此,采用专题形式介绍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对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逢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诣远.管理学科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及未来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1):121-123.
[4]黄钟仪,刘蓉.经济学传授中的思想与技术[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6):56-59.
一、房产税措施
房产税是一种财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余值(即房产原值按照规定减去一定比例)或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征收。
(一)上海
试点范围为上海市行政区域,征收对象为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人均60平方米超出部分)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税率规定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高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 倍的税为0.6%,低于或等于2倍则为0.4%。
(二)重庆
试点的区域为主城九区,征收对象为存量增量独栋别墅、新购高档商品房、外地炒房客在重庆购的第二套房,并根据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与上两年主城就去年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的倍数实行差别税率,3倍以下税收为0.5%,3倍(含3倍)至4倍税收为1%,4倍及其以上为1.2%。
二、房产税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房产税的出台有调整财政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抑制房价虚高等重要意义,而对于微观的供求市场,我们将着重考察其对抑制房价虚高的作用。
(一)房地产税收部分市场
从简单的从价税模型得出知道,商品弹性越小的一方,议价力越低,所负担的税额越重。结合征税部分的房产市场的具体情况分析:
尽管住房是弹性较小的商品,但是两地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主要是奢侈高档住宅和投机性住宅而非普通居住性住宅,所以对于购房者而言征税的住房弹性较大,负担的税额不低。而就我国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蓬勃的发展态势看,尽管2011年房产业经历了寒冬但也已逐步回暖,故总体来说投资者仍极其愿意投入房地产行业的开发中,并不是随房价的下降而大幅度减少供给或随上升而大幅度增加供给,反而一直是维持在较高水平供给,即弹性相对较小,负担的税额比例不高。
所以,大部分房产税的负担落在了购房者的肩上,而我国房地产虚高很大程度上却是房产商大力开发和相关房地产投资者炒作的缘故,所以税收负担较轻的供给方并没有受到有效抑制,最终难以有效抑制房地产虚高。
(二)房地产市场总供需
征税对供给方是一种消极刺激,会减少均衡产量,所以,理论上说征收房产税会减少对房地产商的开发。并且征税是一种信号表明了国家调控房价的决心,这也将影响那个房地产商的开发。从这两点看来,住房的供给将会减少。然而,试行房产税的税率很低,仅占美国房产税的四分之一不到。这种“温柔”的征税从理论上并不能带来供给的大幅度下降,在房地产投资者如火热情面前,温柔的征税将轻易被化解,降低供给的效果不佳。
征税对需求方也是一种消极刺激,会减少均衡需求量,理论上可以抑制消费者需求。而征税的信号作用反映了国家调控房价的决心,这将刺激居住型住房的需求,抑制投机型住房的需求。征税对象又主要是针对高档住宅和投机性住房,故应当能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但是不高的税率会大大减弱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的作用,加之居住型住房的需求增加,所以购房总需求可能不减反增。
综合上述两点可知,在房地产供需总市场上供给不能有效减少,需求可能不增反减,结果是难以成功控制房价。
(三)小结
从对征税部分的房地产市场和整体房地产市的微观分析可以看出,沪渝两地税收抑制房价虚高的作用并不显著,主要原因体现在对房产开发商的抑制作用较弱和税率较低两方面。
三、房产税施行后沪渝两地房地产市场行情
自2011年起,沪渝的商品住宅开发和销售速度放缓,而重庆于2012年一月份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情况有所回升,上海则没有明显好转。
尽管纵向观察可见,2011年开始,重庆、上海的商品住宅开发经营状况得以“退烧”,日趋理性。但横向观察,2011年全国经济形势严峻,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寒冬,沪渝两地的房地产行情并不罕见,甚至重庆的房地产情况在全国二线城市中还算比较乐观。
所以,自2011年1月开始,沪渝两地商品住宅开发经营“退烧”的现象主要源于收紧的货币政策和“限购”、“限价”、“限贷”等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而“房产税”在减少囤房、炒房需求,提高不动产资源配置率上并没有显著成效。
四、总结
通过从微观经济学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房产税施行后沪渝两地房地产市场行情进行横纵向分析得到:房产税的施行没合理引导房地产供求关系,不能有效减少囤房、炒房需求,主要原因是对房产开发商的抑制作用较弱且税率较低。尽管房产税没能取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理想作用,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房产税,在优化税收结构、调解二次分配、缩减贫富差距等上仍有巨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Varian,H.R.).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格致出版社, 2009.
[2]郑华.房地产供求曲线的经济学分析[J].江淮论坛,2008(03).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
近年来,社会上相继出现了很多类型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相对于普通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次研究提出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简单、实现容易、扩展型较强的优势,且系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资源信息,仅需要引入竞标机制,就可以解决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
一、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概述
立足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此设计出来的模型如图1所示。
正如图1所示,整个模型是借助于现代网格的信息和管理的模块,并利用大量的网格域来共同构造出一个新型的网格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通信。网格域属于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具有自治特点,在这个网格域中,主要涉及数据、信息、存储、计算等各类资源,当然也可以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或者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集群来对其数据进行管理。网格域主要负责对本地资源进行管理,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将接收到的招标信息进行处理,并为其他域的用户提供服务。本次研究的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主要由几大模块组成,且在这个模型中,资源的调度内容有如下方面:一是作为卖家方,需要对资源进行任务分配;二是作为买家方,需要对作业进行资源分配。具体流程如图2、图3所示。
二、有关市场供需均衡原理的价格调整算法
1、均衡价格的存在性证明的概述
从理论上分析均衡价格的存在性有关证明方法,对不同的经济变量需要使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均衡求供离差使用V1表示,求供离差使用V表示,均衡供求离差使用U1表示,供求离差使用U表示,需求数量使用D表示,供给数量使用S表示,均衡价格使用P1表示,价格使用P表示。大于0的系数或者常数使用γ、β、α、a、b、c、d表示。
(1)静态供求综合模型。静态供求综合模型一般形式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U=0
P=P(U) (dP/du>0)
在这个公式中,由于U=S-D,所以U=0。也就是说,U=S-D=0,推出S=D,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相等。均衡解为:P1=P(0),U1=0。
针对有关该行为方程增加了解答的条件:首先由dP/du>0推出,在这个行为方程中,供求离差U的单调增函数就是价格P。如果U=S-D<0,那么P0,P>P1。这也就是说,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均衡价格就会高于价格;而需求和供给相同时,均衡价格和价格也是相同的;当需求小于供给时,此时的均衡价格会低于该价格。当出现价格和供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此概念称之为供求规律。
当供求函数的自变量为求供离差V=D-S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模型:
V=0
P=P(V) (dP/du<0)
在这个公式中,由dP/du<0这个限制条件可以推出,V的减函数是P,而在第一个公式中,U的增函数是P,这是因为V符号和U符号正好相反,和第一个公式是等价关系。第二个公式的解值是:P1=P(0);V1=0。
S=D
D=a-bP (a,b>0)
S=-c-dP (a,d>0)
线性供求综合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U=0
P=α+βU (α,β>0)
在上述的第三个公式中,线性综合模型分析较之于线性分析少一个方程,并且β是数值,而U和P的关系是正向关系。有关第三个公式的解值如下:
P1=α
U1=0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U<0,那么P<α=
P1;如果U>0,那么P>α=P1。由于α=P1,所以第三个公式中的供求函数可以使用P=P1+βU。
这几个公式充分体现了供求函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也就是供求和价格的关系都和均和价格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且均衡价格主要是由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商品价格等外部因素所决定。继而推出第五个公式:
β=(P-P1)/U=(P-P1)/(S-D)
在这个公式中,价格的概念是指供求离差与均和价格离差的比率,尤其是这价格也会通过供求的变化来随时影响均衡价格的速度。如果将U=-V带入第三个公式中,可以推出:
V=0
P=α-βV (α,β>0)
第六个公式的解值为:P1=α,V1=0。和第五个公式一样,U1=0和V1=0都是指D=S。
(2)动态分析。为了研究具体的动态问题,需要先找到有关时间路程P(t),通常情况下,立足在某个时间点,分析时间变化率在价格变化下的超额需求(D-S)呈正比,也就是dP/dt=γ(D-S)(γ>0)。由于(D-S)=V,所以dP/dt=γV(γ>0)。由第六个公式可以推出:V=(α-P)/β。将此公式带入dP/dt=γV(γ>0)公式中,推出:dP/dt=γ(α-P)/β=γα/β-
γP/β,对这个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出:P(t)=[P(0)-α]e-γt/β+α。从第五个公式中推出:α=P,所以:P(t)=[P(0)-P]e-γt/β+P1。在这个公式中,由于γ/β>0,所以如果t无穷大,那么e-γt/β就是0。同时由于P1和P(0)都属于常数,所以如果右边第一项趋于0,也就是如果t是指无穷大,那么P(t)= P1。
2、算法描述
结合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调整算法的具体概念:已经清楚未来或者过去的一些时间段对资源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来对均衡价格进行数理分析,从而实现系统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资源总能力使用C表示,总资源需求量使用D表示,算法精度使用α表示,平均价格使用P1表示,高价和低价使用ph、pl表示,当前资源的价格使用pi表示,价格调整周期使用Ti表示。资源的超额需求的主要表达方式是Z=D-C。其具体的理论说明如下:
第一步:接收资源交易管理模块的有关资源信息数据;
第二步:对于资源Ri,从周期Ti来对资源价格进行调整,并执行以下步骤;
第三步:高价ph和低价pl的初始值使用当前资源价格pi表示,初始化的测算精度α值;
第四步:在价格pi下,对总资源需求量Di进行计算是立足于表格中的竞买者对资源Ri的有关信息,得出超额需求的Zi=Di-Ci公式,而两者之间的差就是指资源总能力Ci减去总资源需求量;
第五步:如果|Zi/Ci|≤α,那么直接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在低价pt的条件下,对低价资源超额需求Zl数据的得出是建立在需求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七步:如果Zl小于0,pl=pl/2,则返回到第六步;
第八步:在高价ph下,对高价资源超额需求Zh的计算是建立在需求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九步:如果Zh大于0,ph=2ph,则返回到第八步;
第十步:为了计算平均价格pl和ph的算术平均值p1,需要在平均价格p1的条件下,评价价格超额的数值是需要在需求Z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十一步:如果|Z1/Ci|≤α,那么使pi=p1,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二步:如果Z1小于0,使ph=p1;
第十三步:如果Z1大于0,使pt=p1;
第十四步:返回到第十步;
第十五步:均衡价格是pi,资源Ri的价格调整结束,返回到第一步。
三、结语
相对于普通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次研究提出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简单、实现容易、扩展型较强的优势,且系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资源信息,仅需要引入竞标机制,就可以解决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为了尽量避免部分因素的改动而影响到系统的应用功能,因此还需要对有关资源价格的程序进行适当的设计,建立一套安全机制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施运梅、刘梅彦、杨根兴: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3).
[2] 王兴伟、江南、王家林、黄敏:一种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6(7).
[3] 张建勋、贺毅朝、田俊峰: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4] 张建勋、贺毅朝、田俊峰:基于市场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2).
[5] 王兴伟、蔡颖、佟呈呈、黄敏:基于拍卖和免疫优化的网格作业分配机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6] 李明楚、许雷、孙伟峰、陆坤、郭成:基于非完全信息博弈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J].软件学报,2012(2).
关键词:医疗费用增长;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
中图分类号: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11-05
我国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历经3年酝酿、争论,终于在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近日,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公布,选择了包括南京在内的16个试点城市进行药品零加成,通过收取医疗服务费和加大政府补贴来维持公立医院正常运转。但这一试点举措能否治愈“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能不能控制我国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还有待实践检验。2010年3月4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了晨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将坚定地朝着降低医疗费用的方向走”。这表明,分析我国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一、我国医疗费用现状分析
政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办者和投资主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医疗服务的供给,公共支出中用于医疗服务方面的开支日益增加。如在OECD国家,不论是医疗服务市场主导型国家,还是政府主导型国家,卫生总费用的大部分是由政府承担的,并且比重大都在50%以上,平均达70%以上。而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比重却从1985年的38.6%,下降到了2006年的18.1%(见表1)。政府卫生投人的不足直接导致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增加。2006年,我国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重仍高达49.3%。 政府卫生投入的不足、投入缺乏刚性指标,一方面将导致公共卫生机构职能错位和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缺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在政府投入不足、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机构只能依靠业务收入来维持自身的运行和发展,从而导致医疗服务价格扭曲、药价虚高、以药养医、医疗费用过度增长。
二、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假设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好像都不怎么适用了。首先,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经济理论模型也解释了厂商为了赚取最大利润是如何分配资源的。然而,许多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和保险承担人都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它们并不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由于,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通常假设被分析的市场是完全信息的,即市场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任何可及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都拥有完全的信息。然而,对于许多医疗服务,消费者缺少有关价格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完全信息,这就使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有可能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完全进行“寻租”。最后,微观经济学分析时通常假设市场没有进入障碍,任何厂商都能够自由退出市场,但在医疗服务领域存在进入壁垒,从而使现有的医院和医生的竞争减少。所有这些假设确保了短期市场均衡的获得,即取得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叉点下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来自完全竞争特性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假设的偏差使我们在许多医疗市场不能很好地利用供求模型作为一个评估工具来分析医疗服务市场的行为,然而,雷克斯福特・E・桑特勒和史蒂芬・P・纽恩认为,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的供求模型是一个用来解释和预测市场价格水平和产出变化的有用工具,甚至在医疗市场,很多情况下还是适用的。此外,在现实世界中,医疗市场是一个适度竞争的市场,所以供求分析还是适用的。因此,他们在利用供求模型分析医疗服务市场中的行为时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进行了放宽。有鉴于此,笔者从医疗服务的供需角度对我国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原因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一)从需求方看我国的医疗费用过度增长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消费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改变将引起医疗服务均衡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影响消费者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老龄化。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我国城乡居民患病率随着人口老年化、城镇化持续增长,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若排除季节性影响,据测算,我国2003年患病人次数比1993年增加了7.3亿人次。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使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为主转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为主。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年龄每增加10岁,慢性病患病率增加50%以上。这些疾病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治疗周期长、花费大,从而引起就医费用的加大。
2.消费者就医消费标准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健康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增加。除基本的治病需求外,很多消费者对健康体检、健康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消费要求。消费者对检查项目要求的高标准、全面性和多样化拉动了医疗消费需求,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上升。 3.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医疗消费需求趋于增长,居民健康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这无疑促进了医疗费用的增长。
图1从消费者角度提供了许多理由来解释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尤其是,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就医消费标准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就供求模型来说,所有这些因素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提供的服务量也增加,结果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
(二)从供给方看我国的医疗费用过度上涨 供给者影响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有: 1.供给者工资的提高。Baumol(1967)指出,对供应方来说,在服务性行业中的工资就像医疗服务,倾向于随着制造部门更高的工资而增加。制造部门工资的增加是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在许多医疗服务行业,工资是随着制造业工资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的,与医疗行业的生产率不必要存在等量增加的关系,所以工资的增加就会使每单位的医疗服务的成本增加。就供求分析来说,医疗服务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因为工资的增加超过了生产率的增加,其结果就是医疗服务的价格增加。因为医疗服务的需求倾向
于不存在价格弹性,价格的增加将引起医疗服务支出的增加。 2.高新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材料不断应用到医学临床领域,医院引进了大量的高科技诊疗设备,诊断及治疗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大量的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如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和器官移植技术等,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延长了人们的生命时间,提高了生命质量。但同时,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含量较高,医疗服务成本也随之上升。而通常,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在医疗服务价格无弹性或弹性很小的情况下,将引起医疗服务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医费用的过快增长。
3.医院对利益的追求。由于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偿比例低,使得医院单靠补偿难求发展,而当前医疗收费中的服务性收费总体上低于成本收费。因此,很容易通过诱导需求来使医院增加收入,从而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有的医院超常规发展。采取给各科室下达经济指标并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办法,导致出现开大处方、用贵药、滥检查等现象,这也是造成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原因之一。 4.医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医疗纠纷、医患信任度的明显下降,导致医务人员从业风险增大。另外医疗纠纷处理中,由于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医院提供证据,使得医生在疾病的治疗过程有意识地增加相关的化验检查项目,以备作为潜在的法律依据,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诊断费用。
由于医疗服务行业对利益的追求以及医患之间的矛盾,导致医疗服务的供给增加。就供求模型来说,这些因素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因为医疗服务的需求倾向于不存在价格弹性,需求曲线也向右移动(见图2),其结果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 总之,无论从需求方还是供给方来说,诸多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
三、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的不当行为将导致我国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然而,医疗费用过度上涨和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也有着极强的相关性。而当前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正是城镇医疗保障制度自身变迁和制度不完善的必然产物。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诺思关于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论述是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诺思指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好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直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体现制度的优越性,对大部分城市职工的医疗费用实行“包干制”和“供给制”,由财政或企业提取的医药卫生补助金给以报销,个人基本上不负担任何医疗费用。在这种体制下必然形成医疗费用浪费和使用无约束的惯性。此外,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产生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个人的机会主义仍然发生作用,且隐蔽性更强,并且形成了巨大的利益群体或集团,对医疗费用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可以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初始成本及报酬递增等角度来分析我国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原因。
(一)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正是因为经济活动中存在“交易费用”,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假定的“交易费用为零”,新制度经济学才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笔者认为,医疗体制改革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卫生政策的性质定位出现偏差,疾病负担由以政府承担为主转向以个人负担为主,结果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平等性和福利性越来越差,“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愈演愈烈,患者取得医疗服务的交易费用越来越高,高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大量非绩效的制度变迁陷入“锁定”状态而长期存在。科斯定理2中所界定的产权初始界定和分配将影响最终资源。与此类似,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的集中在大医院,患者就医的交易费用显而易见。
(二)初始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变迁的具体方案和组织实施,将面I临着交易成本的约束,交易成本的高低与大小取决于变迁的初始条件。有些变迁的初始条件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的约束,使得制度变迁、制度交易无法实现,从而锁定于无效率的状态。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也认为,一项制度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初始成本,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行,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会下降。医疗体制改革实际上历经的也是政府“放权让利”的过程,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对医院采取“给政策,不给钱”的制度安排,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更多的费用补偿是靠医药收入,靠制度外“创收”。政府对卫生费用投入的逐年下降使患者的负担则日益加重。这表明,政府当时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选择了一个初始成本较低的方案。但是问题在于,医疗体制改革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患者看病成本的上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三)报酬递增 所谓报酬递增是指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报酬递增。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报酬递增是否符合“卡尔多标准”的第一种可能性。医疗体制改革这么多年以来,谁的报酬在递增,应该是“卡尔多标准”的第二种可能性。而且报酬递增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不是全体公民。 从医疗服务市场的上游看,政府与医疗机构从“行政管理”到“委托合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前者对后者的直接控制减弱。此时,若没有市场竞争约束供给方,政府改革充其量只是向供给方转移了部分初始委托收益。而更为糟糕的是,市场中的下游方只求实现新得到的剩余收益,完全不具再分配功能,在垄断条件下,会提高成本,掠夺更大份额的消费者剩余。由此可见,医疗机构改革不仅没有提供公平市场环境,反而大大加重了不必要的制度无效率,而承担改革成本的却是谈判能力最弱、分布广、力量分散的初始委托人――患者。医改前,政府拨款是各级医院和疗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医改后,政府补贴仅占全部费用的20%-25%,只能提供基本工资和新增投资,而只占1/4人口的参保人群要承担所有剩余费用;公共防疫补贴也减少,45%的公共健康项目费用来自于患者直接支付,从而造成我国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现状。
四、控制我国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对策
导致医疗费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多管齐下”才能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顽症。
首先,加强社会公众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的卫生习惯,降低疾病的发生。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根本措施。不是由哪一个部门或单位可以独立实现,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以实现。
其次,加强对医患双方不合理费用的控制。医疗保健制度作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对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的控制上。一方面,要体现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控制,这是难点也是焦点。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支付方式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要体现对医疗服务需求方的控制。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缺乏对需方的费用制约机制,造成卫生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为减少过度医疗服务的可能,降低急剧上涨的医疗费用,某些医疗费用需要由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来分担,也就是需要用定额支付(fixed-payment)补偿等机制和并非微不足道的消费者支付(如共付制)来控制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村镇银行;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77-02
前言
村镇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一种崭新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地区正式诞生,也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正式向各类资本开放,农村将迎来一支新的支农生力军。但这个改革方案能否成为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一剂“良药”,仍需实践的检验。
一、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开办情况
包商惠农村镇银行于2007年4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注册资本300万元。由包商银行发起并出资180万元(占资本金60%)组建,其余120万元资本金由三家法人企业(各30万元)和四个自然人出资组成(其中2人10万元,2人5万元)。注册地在包头市固阳县下湿壕镇,现设一个营业网点,8名从业人员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公司董事长由包商银行副行长兼任。
(二)业务经营情况
2007年11月末,该行共开户117个账户,其中存款户93个,贷款户24个。开业以来当地农户存款积极性不高,主动上门的很少。截至11月末该行存款余额仅为32万元,贷款余额仅为169.6万元,贷款用途主要为农村规模性养殖业、零售业及采矿业,种植加工业等方面较少。申请额度在10-80万元之间,多数在20万元左右。与同类银行相比业务拓展较为迟缓(四川金城镇惠民村镇银行第一天吸收了35万元的储蓄存款;吉林东丰诚信、磐石融丰村镇银行3月1挂牌,截至5月底存款78万元,其中活期存款53万元,贷款1 448万元)。
二、包商惠农银行可持续性分析
虽然村镇银行的建立对当地金融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包商惠农村镇银行业务拓展缓慢的现状以及对当地经济金融的微弱影响来看,它与监管当局设立的初衷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村镇银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宏观环境及SWOT分析
1.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差,种植业发展严重受阻,经济作物缺乏品牌和规模优势,招商引资局限性较大,投资回报低,对资金持续性需求不旺盛;(2)人均收入偏低,人口流失较多,金融发展潜力有限,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民间借贷已成为传统。
2.SWOT分析
优势(S):(1)资本金充足,有实力较强的经济后盾;(2)人才优势:拥有较专业的信贷人员,为今后业务的发展提供保障。
劣势(W):(1)参与当地农村信贷业务没有经验;(2)资金流动网络、渠道不能迅速组建;(3)业务流程相对较长;(4)在当地农户中知名度较低;(5)资金来源单一,存款不足。
机遇(O):(1)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滞后,为村镇银行开展业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2)国家大力支持三农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政策;(3)农户为增加收入,小规模贷款项目多,但获得信贷机会少;(4)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5)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张,资本金增长压力较大;(6)资金严重外流,信贷资金供求矛盾严重。
威胁(T):(1)农村信用社较早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相对成熟;(2)民间借贷已成为传统。
从一般意义上讲,资本具有逐利性,追逐高利是资本流动的前提。根据村镇银行所处的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利用SWOT分析该行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可以看出,当地经济的弱质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的现状难以满足金融发展的需要。
(二)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1.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分散原理与大数法则分析
利用分散原理和大数法则,可以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维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低现金流。
假定每个借款人投资于各自独立的项目,其成功或失败是完全独立的事件,并且每个人偿还借款的行为相互独立,不存在农户还款之间的“羊群效应”。设每个借款人借入的资金都是一个单位,其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0
但包商惠农村镇银行11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仅为32万元,存款来源严重不足。而贷款业务的行业集中度过高,8月末最大一户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达18.9%,最大十户贷款占比高达90%。借款户(n)仅有24户,且全部为资本金放款。按照以上数理分析原理,该行信贷资金的现金流明显不足,信贷资金安全性较低。
2.对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的保本(保利)贷款平均余额的具体测算
(1)净利差:目前村镇银行贷款利率分别为10‰、12.5‰和15‰三个层次,该行本着扶持农户生产经营的原则,贷款利率多为10‰。现营业税整体负税为5.55%,贷款利息收入扣除营业税后可达到9.445‰。资金成本率按人行再贷款利率计算,约为3‰,这一利率水平也接近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经过计算可得,村镇银行净利差约为6.445‰。
(2)固定成本测算:预测固定成本为7.05万元/月,成本构成及测算过程见表2(该行的开办费未计入表中,在包商银行挂帐)。
(3)保本点测算①:该行保本点平均贷款余额=7.05万元/6.445‰=1 094万元。
(4)盈利测算(保利点测算)②:按照每月目标利润10万元计算:该行保利贷款平均余额=(10+7.05)万元/6.445‰=2 645万元。
(5)资金需求量测算。
设定该行是2007年7月起开始发放贷款,按贷款平稳增长态势测算,要达到保本点和保利点需要资金见表3、表4:
从表3可以看出,如果要达到保本贷款平均余额1 094万元,该行需要2 188万元的资金,扣除自有可用资金270万元,该行的资金缺口为2 000万元。
从表4可以看出,如果要达到保利贷款平均余额2 645万元,该行需要5 290万元的资金,扣除自有可用资金270万元,该行的资金缺口为5 000万元。
截至11月末,该行的贷款余额仅为169.6万元,远远低于测算的保本贷款平均余额。同时,结合宏观环境分析,该行所处地区的金融环境和金融需求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达到保本点贷款平均余额的资金需求,因此该行的可持续性发展令人担忧。
三、政策建议
解决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在支持三农目标和机构可持续发展目标两者间寻求一种平衡。建议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村镇银行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快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机构运作成本;政府也要合理定位政府职责,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向,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为村镇银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西方经济学;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17-03
《西方经济学》是成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先修课程。它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背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其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管理方法,是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实践的总结。如何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西方经济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准确地将其运用于当前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的分析中,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对成人高等教育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从本质上讲,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总结。总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一)学科体系完整,流派众多,综合性强
《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由众多经济学派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内容涉及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学科体系完整,综合性强。就其教学内容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流派。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均衡价格理论是其基本理论,它以个体经济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等方面探讨了生产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利用的问题,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整体,分析方法为总体分析,从经济整体运行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等内容。另外,还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各个流派的演化、主要观点及政策建议等,比如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综合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等。从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流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中,有些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因此需要有鉴别的加以学习和研究。但是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难于区分差别。这就对成人学生的课后消化吸收和对理论体系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抽象化,应用模型和数学分析较多
《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抽象的分析方法解决经济问题,应用模型和数学分析较多。通常先建立假设条件,排除一些非主要因素和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分析框架,如弹性分析、市场结构分析、IS-LM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数学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推导大量出现在教学内容中,使其呈现出明显的数学化倾向。应用模型和数学分析直观地解释了《西方经济学》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三)实用性和客观性较强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其基本理论是从经济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或者说每一种理论流派的产生总是建立在对某一种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得出相应的观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客观性。
(四)内容不断深化与扩展
《西方经济学》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与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等诸多学科存在紧密联系。并且,随着西方经济学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发展,产生了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相继出现并发展迅速。如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作为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已纳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
二、成人高等教育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缺乏,应试目的明显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实际的知识水平不如普通专科学生的基础扎实,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得他们掌握知识方面相对缓慢面对《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学科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因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学习中非常吃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取得文凭,而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对《西方经济学》这类基础学科缺少兴趣,觉得该课程过于枯燥和理论化。由于课程期末考核仍以笔试为主,所以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庞杂,缺乏专业针对性,未能体现个性化教学
首先,《西方经济学》涉及的内容庞杂,覆盖面广,较为抽象。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熟悉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内容越来越多,受自身数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成人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并且《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讲究前后的连贯性,比如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的学习没有掌握好,就会影响后面对完全竞争、垄断等市场结构供需分析的理解,成人学生学习时间不多,而又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会因为前面知识点的遗漏或理解不好,影响课程后面的学习。
其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西方经济学》在成人高等教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是作为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大多数教师各专业的授课只是讲授教材知识点而不注意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导致各专业在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方法上趋于相同,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
第三,多数情况下,没有体现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成人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时间不固定,能够从头到尾坚持把《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全部掌握下来的学生不多,往往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缺课等原因而缺少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后具有连贯性,这样前面知识点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另外,成人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知识储备不同,专业需求也不相同,多数情况下,成人高校并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
(三)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多数是在职学习,学习的起点不同,学习基础也不相同。《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是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知识点存在前后的连贯性。对成人学生来说,学起来较抽象,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而学习、工作和家庭又面临诸多时间上的矛盾,导致对课程大多数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成人的课程学时有限,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主要依靠教师课程讲授,虽然中间也可能插入案例、热点经济新闻等内容的讨论,但课上主要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不能起到很好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西方经济学》是专业基础课,目前在大多数成人高校中仍然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即一般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忽略了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考察。学生应付考试,通常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常常死记硬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中《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开设课程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本专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职业能力训练和实践性教学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为了培养市场与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充分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尽量避免占用过多时间用于高深知识的讲授,而应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有选择性地讲解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知识与理论,比如供求规律、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等等都应重点讲解。在授课过程中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需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由教师单方面举例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分析过程,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所学理论和工具分析问题,不能忽视师生的互动,只有注重互动过程,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出调整。
另一方面,虽然成人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几乎都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设置的,但是各专业有自身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课程中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例如,财会类专业应该加强运算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课后训练,营销类专业应该对供求价格机制、市场结构分析等内容进行重点讲授。以专业特点为出发点,因材施教设置课程,才能让成人学生利用除工作、家庭之外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合理利用多种媒体
成人学生能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过程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人高等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信息的导航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而学生被动听课,容易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失去兴趣,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也得不到锻炼。所以一方面要在有限的课时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需求,确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制定尽可能的灵活和多样面的课程学习目标。
为了解决成人学生工作生活与课程学习的矛盾,应该广泛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除了《西方经济学》文字教材以外,还应包括音像教材、网络课堂以及其他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课程图形图像较多、数学模型较多,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采用网上预习、自习、自测、答题、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
以成人学生为中心、以媒体学习方式为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教学效果、开展个性化教学将大有裨益。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上课程论坛
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西方经济学》的各种媒体的学习资源,包括一些案例、新闻、宏观调控政策等。学生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并通过网络实现与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双向沟通交流,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较好地满足,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师在网络外的面授教学应重点放在方法、思路、重点的辅导上,而学生网上学习重点应放在自学、交流、深化和拓展方面。
开设网上课程论坛,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交流。成人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全吸收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疑问。
(四)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建立新型考核体系
《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用期末考卷作为评价尺度,不注意对成人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效果的考评。单一采用期末考试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真实、公正的评价。对成人学生的考核,应注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分别占据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平时测试作业的形式呈现,在学习的每一阶段均有考核。终结性考核则可以打破笔试的形式,采用“开放式”案例讨论的形式,结合成人学生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按学习小组分别以论文、报告的形式提交,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报告可以考核出成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从而考核出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培养了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社会经济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仁坤.远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曾凡仙,彭俊华.函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西方经济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2).
[4]林素钢.《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初探[J].职大学报,2007,(1).
[5]张会东.从《西方经济学》的授课谈电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
[6]文岚.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7]郭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8]俞培燕.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3).
[9]吴松飞,刘宝.高职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4).
【关键词】本科 期货专业 操盘能力
本科层次期货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能力:其一是分析能力,表现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期货品种进行走势分析预测,主要是通过基本面的供需分析或者是技术分析,当然还包含一些非主流的分析方法,分析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分析的逻辑性和事后验证的有效性;其二就是操盘能力,其直接体现就是通过交易期货品种进行获利的能力。要想提升本科层次期货专业的操盘能力,必须先对操盘能力的具体体现做出界定。
一、期货操盘能力的界定
期货操盘能力的准确界定对制定本科层次期货专业的培养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依据期货操盘的交易目的不同,期货操盘能力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能力。
(一)期货套期保值操盘能力
套期保值(Hedge或Hedging),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的一种交易活动。
期货套期保值操盘能力正是服务于企业这种想降低或规避相关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操盘手对期现商品的质量差别、商品交割细节、外汇变化规律等方面有较深的理解。
(二)期货套利操盘能力
期货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市场或者相关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者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在价差发生有利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如果发生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的套利行为,那么就称为期现套利。如果发生利用期货市场上不同合约之间的价差进行的套利行为,那么就称为价差交易。
期货套利操盘能力需要操盘手随时关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和深刻理解商品合约的季节变化规律。
(三)期货投机操盘能力
期货的投机是指除上面两种交易目的之外的以开平价差为追逐目的的交易行为。
期货投机操盘力需要操盘手对期货价格的内在推动力,价格变化的随机性、跳跃性、周期性等方面要有充分的认识。
期货操盘的三种能力要求各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的一些基础,比如都需要熟悉期货交易品种、期货交易制度、期货交易软件、常见期货交易方法。期货专业本科层次的操盘能力更注重这些操盘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加强本科层次期货专业操盘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大幅提高实践环节来进行。
二、提升本科层次期货专业操盘能力的课程设置
提升本科层次期货专业操盘能力的课程设置可以从精选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来达到。
(一)专业基础课
(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期货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的供需分析框架是商品基本分析的理论支撑;宏观分析中有关利率、GDP、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也是期货实际操盘中经常要用的知识。
(2)计量分析。期货操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数据处理,而高效处理数据依赖统计计量方面的课程,所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就是数据分析方面的基础课程。
(二)专业主干课
(1)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学是投资类专业最基础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投资市场、投资品种、分析方法、证券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这门课程向期货专业学生介绍了投资市场的基本的东西和概念,方便学生们进行后续更专业的学习。
(2)期货市场学。期货市场学在证券投资学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到专业环节,期货市场学主要介绍了期货市场的历史及发展,期货交易制度、期货市场、期货交易品种、期货分析方法等方面。这门课程让期货专业学生开始进入专业学习。
(三)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能力要求开设不同的课程来对期货专业的更为细致的地方进行学习。
1.期货技术分析。期货技术分析是期货投机交易的主要分析方法,更是指导中短期的主要方法。
2.期货商品的供需分析。这从商品供求两个方面对主要的期货品种做出具体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掌握主要期货品种的供需分析要点。
3.期货软件的使用。期货软件的使用包括行情和交易软件的使用,能够对常用期货软件进行熟练使用。
三、提升本科层次期货专业操盘能力的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的科学安排可以很好的提升本科层次期货专业操盘能力,可以通过如下环节来进行:
(一)安排学生多参与由期货公司或交易所组织的行情分析会或者新期货品种的推介会
安排学生多听一下由期货公司或交易所组织的行情分析会或者新期货品种的推介会可以尽早让学生观摩到期货行情的分析逻辑和大致框架,能够提高学生的行情分析能力。期货交易所如果要上新品种一般会联合期货公司到各主要城市进行推广,这对学生来说可以深入细致的了解某个新品种。
(二)多请期货届的分析或交易熟手到学校做讲座
期货方向的系列讲座能够请期货届的熟手来零距离和学生做讲座和互动能够极大的带动学生的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较快的了解期货实务界所需要的期货素质,这样就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多举办期货的模拟交易大赛
学校可以和期货公司联合举办期货模拟交易大赛,模拟交易大赛一是可以丰富期货专业的社团活动,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三是可以方便期货公司选拔人才,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情。
(四)多鼓励学生参加期货知识竞赛
为了发展期货行情选拔优秀期货人才,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协会会不定期的组织一些期货知识竞赛,参赛人员多为大学生或期货从业人员,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也可以在学校吸引部分学生的眼球和对期货专业进行宣传。
(五)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去期货公司或者期货私募公司实习
学校或者期货专业的专职老师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寒暑假鼓励学生去期货公司或者期货私募公司实习,让学生到期货最前沿去感受,学生可能在这些期货机构进入操盘的,可以真切的了解期货操盘的方方面面,这对提高其操盘能力大有帮助。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经济动力;五大政策支柱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2-0015-04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中的增速、动力、结构问题,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面临新的拉动困难,必须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制度改革,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转变,构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供给―结构―改革”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经验
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找到供给侧的经济学理论来源。自从经济学基本框架确定以来,以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关系为基石,派生出许多的理论主张,多国政府曾经实施过供给管理的政策。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与之相比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应当结合国情分析参考,把握具体要求。
(一)供给和需求结构的理论来源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在市场出清的充分条件下,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因素形成均衡,在简易供求模型中形成“斜交叉的十字架”。换成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虽然短期内一国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仍然在综合价格的作用下形成类似的均衡,但是长期而言,各种经济因素趋于复杂,价格因素仅能影响总需求的波动,一国的总供给只能取决于供给要素条件,独立于价格变动之外,形成另一种“左高右低的跷跷板”简易供求模型(图1)。
总的来说,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在一定时期,需求和供给的关联度极高,通过巨大的需求对供给形成刺激,是发展经济的不二法宝。由此产生了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我国经济二十余年高速增长的动因即有赖于此。同时,在供给侧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六大要素”中,除后两者之外,其他要素相对固化、难复制、难扩张。随着时间延长,需求的扩张模式和供给的条件制约必然构成矛盾,需求的溢出或转化,供给的过剩或不足,都会造成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发生通胀、通缩乃至萧条的可能。尤其是我国GDP采用生产计值法,经济的衡量取决供给侧,而经济的动力来自需求侧,供给和需求“一正一反”逆向而动,必然产生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泡沫,造成规模不经济,比如产能过剩、库存挤压、杠杆率过高、多重二元结构等。由此观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经济学理论上的依据。
(二)国外供给侧管理的经验得失
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使凯恩斯主义广受质疑。以拉弗和蒙代尔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supply- sideseconomic)的观点得到重视,并成为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具体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降低公共开支等。供给管理政策帮助美英相继实现经济复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是,美国的财政赤字此后持续恶化,沦为全球最大债务国;同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监管政策间接酿成了次贷危机的恶果。长远来看,美国的供给改革利弊参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当时的美国有着类似的政策目标,即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两者的环境条件有着诸多明显差别。“里根经济学”的政策目标首先是抑制通货膨胀,而我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很小,相反由产能库存过剩带来的通缩率倒不容忽视。当前我国经济仍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基本经济面优良,不同于当时美国经济的负增长。但是我国经济结构却异于当时的美国。1980年,美国城镇化率为73.7%,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6%,服务业就业比重为65.7%,这些指标都是发达经济体的典型标志。[1]相比之下,我国2015年城镇化率为56.1%,服务业增加值为50.5%,服务业就业比重为42%,还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以上差别,决定了我国供给侧改革不能照搬当年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以我为主,通过结构性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供需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当前我国经济“供给―需求”结构状况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决定了供给侧改革的原因,和经济学供需“一体两面”的关系相关。我国当前改革的现实依据也可以分别从需求侧(主要是“三驾马车”)和供给侧(主要是“六大要素”)中找到答案。
(一)我国需求侧动力衰减、边际效益降低
我国连续近30年显著领先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超常规发展,是以我国“三驾马车”长期处于相对极限的扩张状态为前提的。随着我国相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FDI目标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需求拉动的边际递减效应也在逐渐凸现。
首先,消费需求具有转型和分流的新特征,消费增长存在结构。我国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正在向个性化、多样化和对接“服务型消费”方向转化,对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创新的需求显著上升,消费转型虽然成为潮流,但还没有影响到供给创新和结构调整,市场不均衡明显。消费需求受限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乏力,受制于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出现了大量分流现象,证煌蹲屎统て诖⑿畈欢献吒叨难以释放,市场流动性不足。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下降。同时,消费需求还受到供求结构固化、渠道费用高昂的影响。
(二)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供需匹配。加大民生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导向,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高效投资,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做到更为动态的供需平衡。在减少过剩产能和去库存过程中,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因地制宜走市场化之路,引导企业调整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改变经营模式。发挥好开放型经济对供给的乘数效应,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在改革中不断消除金融风险、生态风险、环境风险、能源风险、资源风险等阶段性风险,进一步消除阻碍经济主体活力的制度性因素以及对企业的不合理干预,发挥企业微观主体的能动性。
(三)创新制度供给,化解供给约束。通过优化政策组合,提升市场机制、经济体制和产业体系的供给水平。一是强化市场竞争、降低流转成本。扩大减税的覆盖范围,突出税基优惠而不是税率优惠;放松价格管制,减少市场垄断,促进自由竞争;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改进公共事业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流转费用;实现土地有效供给和合理定价,回归土地生产属性,强化资源与环境约束。[5]二是加快闲置资源进入生产过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进程推进释放劳动力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制度和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的效率,加速金融脱媒,强化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的利用效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利用存量资本,通过放权让利吸引民间资本发展经济。三是以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科教体制改革,以税收优惠、金融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等方式形成创新激励机制;通过降流转成本和补技术短板方式,为可调配生产要素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调整供给结构,改善产业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充分市场能动性,避免过度调控以及不当介入等问题。一是重点改善有形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和其他有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公共服务需求的加大,财政支出应更加侧重于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养老、教育、卫生等领域加强投入,并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当差距,实现社会均衡发展。二是在市场主导下建立生产成本传导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由市场主导产业、产品、项目和技术路线方向,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科技成果向产业、市场的转化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私人资本市场化运营激发市场发展动力,使要素投入和投资回报相匹配。三是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鼓励发展环保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降低行业准入,倡导公平竞争,加快国有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2):2.
[2]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48.
[3]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6.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5.
[5]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8.
Thoughts on China’s Economic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GUO Yong-quan
(Wuhan Customs, Wuhan 430040, China)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外部性 产权理论
环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及重视,排污权交易正是基于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环境资源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并充分借助产权理论实现污染总量控制。排污权的初始分配状态是国内外理论界在排污权交易机制中的争论焦点,也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排污权初始产权的配置直接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公平分配。
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今社会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通过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证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可以通过市场方法克服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立是解决环境利用活动经济性的有效途径,排污权交易可以重新分配污染消减责任,降低总量控制的成本,改善环境质量,节省企业减排费用,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
一、排污权交易的产生及全球发展概况
排污权交易体现了一种环境管理思想,即在满足环境要求的条件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简称“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环境容量(以下或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这种权利通常以污染许可证的形式表现),以此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是排放总量控制,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通过技术手段评估出一定区域内环境容量能够容纳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成若干规定的排放份额,每份排放份额为一份排污权。(图1)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J. H. Dales)首次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理论设计,同时界定了排污权。在《污染、财富和价格》一文中,戴尔斯提出:让污染的权利像股票一样卖给最高的投标者,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和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可以出售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权利(排污配额、排污许可证或排放水平上限等),污染当事人可以从政府手中购买这种权利,或与持有这种污染权的其他当事人彼此交换污染权。面对二氧化硫污染日益严重的显示,1974年,排污权交易被美国联邦环保局(EPA)首先与用于大气污染管理。此后, EPA不断完善排污权的交易制度和准则,最终取得了成功。于是其他国家,如德、澳、英等也纷纷借鉴美国经验实行了排污权交易的相关实践。
二、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分析
西方经济学曾把环境资源定义为公共资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口的剧增,环境资源逐渐由公共资源变成了稀缺资源,并伴随着产生了经济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美国首创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将环境资源转变成商品并将产权理论应用于解决环境资源问题。通过明晰初始产权界定,制定出合理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从而有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
1.国外研究综述
(1)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既是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之一,同时也是环境经济学和制定环境政策的支柱。外部性的概念是由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率先提出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Pigou)从“公共产品”入手,得出外部性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即任何人都不可能排他性的消费公共产品,并在《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对外部性与公共品领域的研究可以归纳如下:1927年兰姆赛(Ramsey)揭示了征收最优产品税的原则。1928年庇古(Pigou)首次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庇古税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萨缪尔逊(Samuelson,1954)解释了公共物品的实质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最优准则。1960年科斯(Coase)创造性的提出通过明晰产权,以自愿谈判方式解决由外部性导致的社会成本问题。
(2)产权理论体系
产权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对正统的微观经济学进行批判性思考,指出市场经济中存在摩擦,即交易费用。第二阶段是50-60年代中期,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产权的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成本。以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为代表。
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认为庇古是沿着错误的思路讨论外部性问题的。庇古等福利经济学家对外部性问题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简单的在于分析方法上的不足,而是因为福利经济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缺陷。随后斯蒂格利茨(Stigler)在其《价格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科斯定理”并加以运用,在70年代~80年代由威廉姆森(Williamson)、诺思(North)、舒尔茨(Schultz)、阿尔钦(Alchian)、德姆塞茨(Demsetz)和张五常(Steven Cheung)等人丰富和发展之后逐步形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
科斯(Coase)在《社会成本问题》中首先探讨了产权问题,他认为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对资源配置由于根本的影响。所有权、财产权失灵是市场失灵的一个根源;资源配置的外部性是资源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所导致,市场失灵是由产权界定不明所导致。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市场主体间的经济活动就可以有效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即通过产权的明确界定可以将外部成本内部化。
登姆塞茨(Demsetz, 1967)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中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这一认识能很容易地导致产权和外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阿尔钦(Alchian, 1950)对产权的定义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他认为产权源于物品的稀缺性及产权排他性的观点,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E.G. 菲吕博腾(Furubortn , 1972)和S. 配杰威齐(Pejovich , 1972)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中提出了产权结构的概念。认为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强调了有关所有权、激励与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的中心点是,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
产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其基本内容包括行动团体对资源的使用权与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从所有权的情况看,产权可分为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的三种形式。目前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中,产权则应被界定为国有产权。
产权有激励的作用,体现在有效的产权为个人提供了有效使用其财产的激励,也为建立市场信誉机制和引导人们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提供激励。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人民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
(3)产权理论对排污权交易分析
1960年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后西方理论界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斯蒂格勒(Stigler)把其中的产权思想总结为科斯定理,指出:当市场的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初始产权配置的状态,通过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就是说,初始配置状态不会影响最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供需双方通过交易都可以获得利益(图3)。在确定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并允许这种排污权进行市场交易,以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降低污染物治理的总体费用,使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帕累托改进)。(图中MAC表示边际控制成本,MEC表示边际外部成本)
克罗克(Crocker 1966)提出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产权手段应用的可能性。戴尔斯(Dales 1968)提出产权分割的概念,认为环境等共有资源是一种商品,政府是该商品的天然所有者。作为环境的所有者,政府可以创建一种环境资源的新产权――“污染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以此来进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排污者之间根据其成本效益进行排污权交易。
鲍莫尔(Baumol)和奥茨(Oates)首次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戴尔斯和克罗克所设想的结果,提出了许可证交易体系。蒙特格莫里(Montgomery)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市场的排污权交易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的环境治理政策。排污权交易系统的优点是污染治理量可根据治理成本进行变动,这样可以使协调成本最低,并节约大量的成本。这种思想后来被泰坦伯格(Tietenberg)进一步详细说明,认为可以通过对各污染源设置相互独立的排放许可证,并做为污染物浓度单位来衡量环境的被污染情况。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杜勒斯(Dules)最早提出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思想。70年代后期,美国国家环保局制定公布了“总量控制与交易”规则,该规则规定,排污量在《清洁空气法》(QAA)所规定标准之下的企业可以进行有限制的排污许可交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早期的CAA排污权交易项目。该项目确定了排污权交易的四大类政策:抵消(offset ) 政策、泡泡( bubble) 政策、净得(netting) 政策、银行(banking) 政策。
1995年初,美国酸雨计划是世界第一个用来控制空气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同时这个计划是“总量控制与交易”的最初情况。这个计划不仅实施规模大,其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也为研究者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排污权交易实施的状况并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条件。因此对排污权交易的研究在近年来可谓洋洋大观。图4所示为美国酸雨计划的控制政策体系图。
2.国内研究综述
由于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属于初期阶段,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排污权交易的研究文献有限,且分析尚不深入。
马中、杜德克(Dudek)、吴健、张建宇、刘淑琴分析了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一体化政策对于环境经济、环境管理、企业管理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意义,并提出了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政策条件。
王小军考察了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工作,入探讨了美国经验及其对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启示。认为排污权交易具有污染控制成本最小、有利于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削减、不受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影响、更有利于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等优点。西方国家的排污权交易实施工作有很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 例如其完善的法制基础、多样的交易主体和中介机构、许可证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完备的监督管理体制、对时空折算的忽略等。
陈颖(2008)指出,排污许可权交易制度始创美国,应逐步引入我国,在政府的管制下实现其市场化,同时,政府也应该进行其功能定位,使用更多新的行政管理方式管理环境问题和市场问题。
管瑜珍(2005)认为“可交易的排污许可”制度是将环境资源转换为商品并纳入到市场机制的一项环境监管制度。较之传统的“命令――控制”环境监管制度,它具有“成本效益好、灵活性强”的优点,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的开展及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该制度法律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该制度将来在我国的实施也面临新的问题,特别是该制度与市场的结合、初始权分配等。
参考文献:
[1]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 200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罗勇 曾晓飞:《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 p.135
[3]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 2004,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p.47
[4]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马中 Dan Dudek 吴健 张建宇 刘淑琴: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 中国环境科学,2002,22(01):89-92
[7] 王小军: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5月, 25卷第五期
[8]管瑜珍, 美国可交易的排污许可制度――兼论在我国建立该制度面临的几个问题.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4): p. 98-101.
[9]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Dales, “Pollution, Property and Prices” 2002, Edward Elgar
[11]A.C. Pigou, “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 &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1928.s
【关键词】 需求度 劳动力价值 劳动效率以劳动价值为主体的综合价值理论
商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中的关键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需求(效用)价值论,形成了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在过去150多年的时间里,它们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需求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劳动价值论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目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改革说明,二者都有真理的成分、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对二者进行提炼与融合,形成更加科学的价值理论。
1. 西方经济学的需求价值理论
需求与供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几乎所有教科书都是从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开始的:首先从商品的需求出发,描述出需求曲线,又从商品的供给出发,描述与之相反的供给曲线,二者的交点代表了供需的平衡,从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可是如果有学生要问:我花40元买了教科书,在这40元里,有多少是供求平衡决定的呢?这个问题老师就难以回答,因为"平衡"并不是数量的概念。如果说40元价格全部由供求平衡决定,那么教科书编写者的辛勤劳动体现在哪里呢?显然,价格并不是全部由供求平衡决定的。
需求影响价格,它对价格的贡献是多少?应该明确。西方经济学没有对需求进行量化,而是对商品的“效用”进行量化。效用属于使用价值的范畴,难以说明交换价值。而需求是交换价值的范畴,价值、价格、货币、劳动都有数量的概念,所以需求也应该有数量的概念。需求是没有实体的东西,它的数量应该以“度”而不能以平衡表示。温度是热的量度,是“热”的数量,只能用“度”、而不能用“热的平衡”去量度。需求也如此,它总是一定的需求度而不是供求的平衡。所谓“供求平衡”只是代表了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需求度。具体到上面学生的问题,在40元的教科书里,除去假如20元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之外,还应该有2个需求度在发挥作用。如果没有需求度,商品的价格怎么能够超过它的成本价值呢?
2. “需求度”的概念
需求度是需求的强烈程度。需求度越高、价格也就越高,反之则价格下降。教科书作为商品为什么会有需求度呢?是因为在教科书里有教师的劳动。
教师把他所学到的、从国内外资料中检索到的、以及他的研究发现的知识编写在教科书里,使教科书有了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效用”,才使学生、以及一切需要得到知识的人对它有了“需求”。这时候我们应该量化效用呢、还是量化需求?
量化效用,效用不是交换价值的概念。级数效用、序数效用、边际效用等都是效用单位而非价值单位,按其含义只与效用有关而与市场需求无关。例如苹果的效用只与它的味道、营养等使用价值有关,而与供求量无关;教科书的效用也仅仅与其中包含的知识有关。这种效用是价格的基础而不是价格本身。它要转化为价格还必须转化为人的需求,而需求是交换价值的范畴,应该包含在价格之中。所谓“边际效用”仅仅说明增加“最后一个”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按照效用递减规则,最后的边际量只能是1。要以它计算价格还必须以所谓“等边际准则”——1美元的边际效用来说明价格,即边际量×价格=1美元×价格=价格,不过是说明了“价格就是价格”,是一个同义反复,也并没有说明价格的本质。
效用和价格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是不能互相论证的。需求与供给才是价格形成的机制,其中也涵盖了商品的效用。恰如马克思所说明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非交换价值本身。这个论点是马克思在论证劳动价值的时候提出的,现在,在说明效用与价格的关系时也同样适用。在效用和价格之间还必须有“需求”做媒介。没有这个媒介,无论多么高明的方法都不能直接以效用说明价格。西方经济学恰恰是尽力量化效用,并以供求平衡说明价格,并没有说明价值与价格的真谛。此外,西方经济学也有意或者无意地避开劳动对价值的作用,使自己陷入了“需求一元论”的价值模式。
量化需求,则是一个既合题、又确切的方法,因为需求是直接地、也是动态地影响着商品的价值和价格。需求的量化是需求度D,它取决于商品需求量与商品总量之比:
D=社会商品需求量/社会商品总量。
二者的比例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强烈程度。需求虽然是人的心理活动,但也有客观的标准:求/供比例。例如空气的“效用”非常大,人离开它5分钟就会死亡,但是它的供给数量却是无穷大,求/供比例是0,没有需求度、也就没有价值;而金子的效用不大,但是它的供给数量很小,求/供比例很大,价值也就很高。
具体到一般商品的数量,求/供比例虽然是客观地存在着,实际上却难以获得,因为它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需求的量化还应该找到一个更加具体的客观标准。就像温度可以用水银的热胀冷缩作为客观标准一样。实际上,需求体现在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差距上,它可以体现为:
商品的实际需求度D'=商品的市场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
这个比例是不难获得的,是每一个厂家、商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这样,需求的量化,就把一个看起来非常困难的问题变成一个明确而又现实的概念。具体到上述教科书的价值,如果教科书的价格是40元,成本是20元,那么它的需求度D=40/20=2。2个需求度,既是教科书的"效用性"的反映,也是对它的价值的贡献。这比"边际效用"就更加合理了。与此同时也就说明,单独"需求度"一个因素是不能说明商品价值的。
3. 需求与劳动的统一:劳动创造需求
需求是商品的物质属性——有用性、效用性所引起的,看起来只与商品的物质因素有关。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把需求与劳动的作用分割开来,各自表达它们的价值。但是,通过上面教科书的例子我们看到:对教科书的需求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需求。
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以往研究需求,是从商品的稀缺性出发,重点研究商品的稀缺因素、信息因素、时空因素、心理因素、商品之间的替代、竞争因素等等对需求的影响,而很少研究劳动对需求的作用。不错,前面这些因素都对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劳动对需求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需求与原始需求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原始社会,需求主要是物品的稀缺性决定的。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创造需求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劳动所生产的巨大的商品数量在不断地满足并增加着人们的需求,高质量的劳动产品也在吊起不断富裕起来的人们需求的胃口。很多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产品: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财富大量增加。所以在现代社会,需求大量的是劳动创造的,苹果开始是野生的,现在也是通过劳动而生产。当然,这样说并不否定稀缺性对需求的作用。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性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高质量的劳动产品本身也是稀缺的。我所说明的是,劳动与需求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教师的劳动就创造了对教科书的需求,二者的相乘DL体现了这种关系。
4. 劳动与效率的统一
劳动又总是和一定的效率结合在一起的。劳动以使用工具为标志:经过打磨的石头,加工的棍棒等等,是原始劳动的证据。使用工具使劳动具有了效率,所以,劳动也是以一定效率为前提的。使用工具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此人类逐渐脱离了动物的行列。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脱离效率的劳动不可能存在。加工产品、清洁卫生、各种服务等等,都有一定的效率。效率使劳动创造出高于自己必要生活消费的价值,一般的劳动都是如此。无效劳动没有经济学的意义。
有没有脱离效率的“纯”劳动、例如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劳动呢?马克思从不同形式的劳动中得出了“抽象劳动”的概念,并以劳动时间计算劳动的量,是对劳动价值的科学定义。但这个定义并不否认劳动的效率,因为抽象劳动也有抽象劳动的效率--即同行业平均的劳动效率。并且以资本的有机构成作为效率的指标,包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用K表示劳动效率,则K=资本投入C/劳动力投入L。
没有效率的抽象劳动是脱离实际的,抽象劳动是从具体上升到一般,在实践中还要从一般下降到具体。具体劳动即是具体劳动时间,它的价值即是在这个时间内的劳动报酬;具体效率即是他在这个时间内推动的劳动资料。劳动力与效率的乘积——LK,是实际体现的“有效率的”劳动力价值。具体到上述教科书的劳动效率,如果教师的劳动力价值是10元,那么他还需要另外10元的纸张、印刷、出版等劳动条件才能体现出劳动力价值。效率的数量即是C/L=20/10=2,“有效率的劳动力价值”LK=20元。
5. 价值公式及其实际含义:以劳动价值为主体的综合价值理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价值元素D,L,K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增值的关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综合的价值观念与量化的价值公式:V=DLK
这就是需求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融合与统一。具体到教科书的价值是:V=2×10元×2=40元,也与实际价值相符合。如果考虑到商品生产只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我们把商品价值的元素记为V',D',L',K'。商品的需求度也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它最终可以使需求度趋向于1。那么,这个价值公式可以表达为:V'=D'L'K' (D'1)
如果生产的热狗数量是10万个,那么每一个热狗的劳动力价值是0.9美元,按照价值公式计算的价格是:
V'=D'L'K'=1.351×0.9×2.056=2.49989美元(2.5美元)
这样综合价值公式就符合生产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供求的平衡,而只是看到了一个具体的需求度1.351;劳动力价值也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9万美元或者0.9美元;效率的作用是2.056,既包括了工人的技术、也包括了设备的投入等等。一切理论的东西都包括在这个价值公式之中了。L'K'=90000×2.056=185040美元,与营业成本C是相等的。D'L'K'的协同作用,产生了65000美元的利润或者剩余价值。
显然,这并不是说,商品价值是由资本创造的。资本C或者生产成本只是数量形式,而劳动力及其效率是实际的作用机制,必然要创造出大于成本的价值。L'K'是怎样创造剩余价值的呢?是增加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从而满足并扩大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增加需求度,使产值高于成本。具体到上述的例子,主要是9万美元的劳动力价值与2.056的劳动效率创造了25万美元的价值。是以劳动价值为主体的综合价值理论。在这里,价值与价格相等、剩余价值与利润相等,不再需要转型。虽然价格是动态变化的,但是,D'L'K'却是一个“不变的价值尺度”。这个价值观重新确定了劳动价值的主体地位,为剩余价值的科学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6. 第三产业的价值
以上我们简要地说明了物质商品的价值。但是,人类社会除去物质商品的生产之外,还存在着非物质商品的生产。这些生产也在创造着价值,而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劳动力进行非物质生产:第三产业的生产。这些生产是否也符合上述的价值理论呢?
单独由劳动力进行的生产,如清洁、运输、服务、会计、导游、设计、写作、歌唱、运动、医疗、教育等劳动力,它们不是生产商品而是生产“服务”。这种劳动力价值也与需求有关。但这时的需求度不再是D'而直接就是D了,即是D=劳动力的需求量/劳动力总量。如果以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生活成本=劳动力的需求度,显然不够恰当,因为生活成本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的工资。劳动力的需求度高,则工资提高,反之下降。需求度使劳动的工资超过他的生活成本,是DL而不单单是L。劳动力是宝贵的社会资源,总有一定的需求度。待业的劳动力是在寻找着恰当的需求度,为所有劳动者创造恰当的需求是社会的责任。这是单单从需求的角度说明劳动力的价值。
但是,劳动力本身就是价值的源泉,它与效率的结合体现为劳动力的价值。这时的效率不再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而主要是劳动力的技术构成,因为这些劳动一般没有或者只有较少的资本投入,效率也不与资本投入成比例、而是与劳动者的技术成比例。效率指标不再是K而是技术指标f。技术越高价值越高,复杂劳动可以是简单劳动的倍数,例如歌唱家、运动员、工程师、科学家等的劳动就是这样,既有很高的需求度,也有高超的劳动技术。这时的价值公式表现为:V=DLf
V为“第三产业”的价值,D为对这种劳动力的需求度,Lf是复杂劳动力的价值。它们的乘积共同决定“第三产业”的价值。以教师的劳动为例:假如教师的劳动力价值是2000元/月(包括生活成本与培训成本等),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度为1.5,教师的技术指标为1.2——3.0,那么教师的基本工资就可以从3600元/月——9000元/月。如果每一技术级的级差为0.3——900元,则形成6级级差的工资梯度。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的多。但不管情况多么复杂,都可以按照这个价值公式加以处理,例如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需求度要高一些,工资也应该适当提高;不同行业的需求度指标也可以调节不同行业的人员比例,如此等等。其它情况可以此类推。不管是劳动价值论还是需求价值论,都不能说明第三产业的价值。只有以劳动价值为主体的综合价值理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保罗·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9月16版65.
[2]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23卷48页.
[3] 王孟山.《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完善——普适价值》[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0):109-115.
[4] 保罗,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 [M].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9年9月16版99页.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发展中国家 城乡问题
中图分类号:F113.1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突出。而城乡问题终归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导致的经济两极分化现象。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评述
1.1基于供给角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评述
阿瑟・刘易斯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传统农业部门和以现代化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只有当现代工业的大力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转移,实现经济从二元变为一元。
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将二元结构归结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并存,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完全实现商品化。
戴维・乔根森认为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劳动力增长越快,经济也就增长越快,最终完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上述理论未考虑现实中发展中国家城市工业部门本身的失业问题以及在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方,农业劳动者工资水平并非不变的现实。乔根森虽否定了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理论的剩余劳动假说和固定工资观点,但其过于注重供给的作用以及分配向储蓄阶层倾斜,忽视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农业物质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业等问题。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认为当预期的城市工资收入和农村的工资收入不一致时,劳动力就会在农村和城市间转移,直到两者工资水平趋于均衡,转移才会停止。该模型开辟了二元经济的新古典传统的道路,把农村和城市部门分开,进而分析劳动力迁移对农村和城市的产量、收入与福利的影响。其政策含义为发展中国家要消除二元经济不能单纯强调通过城市化来实现。
赫勒・迈因特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组织上,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就必须改变二元组织、制度、政策结构。该模型说明在发展中国家二元性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仅是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并存,更多体现在现代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并存。
杨小凯理论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专业化分工不断演进的结果。只有当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充分提高,劳动分工得以充分拓展后二元经济结构才会趋于消失。该理论最突出特点是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长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性问题;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入手;若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的话,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必要条件。
1.2 基于需求角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卡尔多是第一位从供需两方面分析工业和农业两部门相互依赖的经济学家,他在考察有效需求对工业部门的增长的影响时,假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就工农业间进口弹性、贸易条件进行探讨,最终得出在工业化发动阶段过后的加速发展阶段中容易出现经济结构变动。该模型对劳动力供给、转移限制等假定过于严格,不符合现实;此外发展中国家也并非必然存在严重有效不足现象。
拉克西特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农民和城镇居民支出结构影响农业和非农业产出水平,得到非农部门的产出水平由农业市场剩余和非农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倾向决定;非农部门的就业水平由城乡居民的工资差距、三个阶级对农产品的消费倾向以及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决定。政策含义为自发性支出的调节影响投资水平,保证市场出清以获得最大的产出和就业水平;但发展中国家的最优投资水平一般很小,可能导致追求收入和就业最大化的短期目标和快速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可能产生冲突,冲突的协调又必然改变其它约束条件使得上述理论实用性和可行性不强。
2对我国的启示
2.1 确立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克服城乡矛盾
在城市化进程上可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突出部门与地区的比较优势并致力于发展区际贸易,同时针对落后区域和农村地区培育技术创新的赶超意识。
2.2健全要素市场的有效调节功能,促进积极的结构转变
我国在加快城市化的同时必须逐步消除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 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消除人为的城乡分割,增加城乡人口流动;减小城乡资本外部性差异过大给劳动力配置和其他要素流动造成的低效影响。
2.3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的增加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在加大对基本建设投资等措施的投入同时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展贷款领域、资本市场,切实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以消除金融压制现象以解决农业的资金短缺的问题。
2.4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形成人力资本
提高免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搞好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促进科技知识在农业中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2.5 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上,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植力度等措施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当前农村以 “五保”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体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其消费,增加其有效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打破二元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发展微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教育教学内容与西方微观经济学相似。
比如现在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材内容主要是模仿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理论,其内容大致相同。这种重复性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的知识增长不多,同时产生一种厌学的态度;其次就是由于教材内容所限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资源有限使得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对企业中的经营决策作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从而使得这门工具性的课程变得毫无意义。
1.2、教育教学方法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他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却很高。然而现在高职院校中多数老师的授课方式依旧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案例分析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是根据现实案例从经济与管理的角度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解决思路,得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这种模式中高校的案例大多陈旧不堪,新鲜案例较少。同时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在与学生交流与实践方面具有很大的弊端。由于它不能够让学生实际性的参与其中,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够。
1.3、教学案例陈旧,教育教学方式不灵活。
经济学的设置与教学始终都是课堂教学与相关案例教学形结合的模式,这也是不能够让学生与实际企业相结合后所选择的的最佳教育模式。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显着的作用。但是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在经济学教学选用的案例比较陈旧,这样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累积实际经验都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这种陈旧案例的选择也体现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式的不灵活,这些都需要极力消除,教授经济学的老师应该主动的在授课过程中将新的案例补充到课堂中,以实现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企业决策的掌握,促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接受社会信息。
2、高职院校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实行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2.1、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主要是大量的使用了数学模型进行经济案例的分析,在分析中以实际验证为主要依据,广泛的使用数学模型与数学计算推倒来验证每一个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门将抽象理论与实际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重要学科。在这门课程中最主要的是结合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分析能力。数学模型的运用体现了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自身抽象性,运用数学模型并不是仅仅要求一个解答验算的过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基础薄弱是一个最大的教学障碍,因此更加需要在实践中增加学生对于理论与数学的运用。虽然这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十分强,因此将理论模型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与实践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思路。
(2)、实践中的案例分析能力。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同时也只是一种成功案例的解读,完全不能体现学生自己的决策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校企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给出自己的决策意见,这种实际的造作过程,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即经济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整个企业案例决策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分析能力与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实践环境中的问题整合能力。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有更多的理论创新,提高自我的实际决策能力,必须要对学生在实践案例中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加强对经济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整合能力,提高了工作的实际效率。
2.2、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学生特点。
(1)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易于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种明显的知识结构特性,致使这些学生对于经济学中的定性分析十分敏感,但是对于定量分析显得比较困难。这就使学生在学习市场的实际供应与实际运作机制的时候,虽然能够将概念与理论知识掌握,但是却不能进行相应的供需分析,即使有分析能力,大多也都比较浅显。这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厌学的心里。如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企业相结合,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分析能力依旧如此,但是兴趣可以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其中,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际的分析应用能力。
(2)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感性化,对于理性的逻辑性较强的公式以及图与表的表现形式不感兴趣。当学生进行成本与利润分析的时候,对于这些章节中的大量图表的分析感到十分吃力,这就使得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解决的最好措施就是在实际中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以结合实际的运算方式来了解图与表中的关系,这是将他们从理性认识逐步引导到实际生活中来,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思维。
(3)社会经验欠缺,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较浅。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的科学,但是更多的高职院校由于资源与资金的问题,不能够给学生营造足够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这就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较多,而社会管理类实践活动参加较少,在分析问题作出案例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偏离实际,思路狭窄。实现经济学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现象,将学生推送到社会实体中真正的体验管理与经济决策的整个过程与思路,这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心声。因此加强校企结合,是实现经济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最根本的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真实案例中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决策中。
3、在高职院校实行《经济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3.1教学计划的制定。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结构特点实施课程理实一体化,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的开展,不能够将理论课时与实践实习的课时进行简单的叠加。在更大化的拓展实践课时,不能对理论课时进行压缩,同时也不能因为理论课时的需要而占用实践课时。高职院校应该采用综合式的考虑模式,将课程进行分解,由不同的教师分别对理论与实践实习进行讲解。要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快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主要通过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运用。同时教学计划中必须安排老师结合实际的企业特点,通过自身的实际考察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中能够更明确自己的需求与经济决策案例所要达到的实际目标。
3.2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新案例的准备。
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理论讲解又要有实际的操作示范以及自作,因此,这是一种与单纯的理论教学差距较大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新案例的加入有利于高职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老师只有在对整个授课过程进行了慎重的构思后才能够满怀信心的想学生展示,并且进行示范操作,同时也能够在新案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解答。
3.3校企结合实行新的教学组织方式。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应用新的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的讨论,根据自己对相关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做出自己小组内的经济与管理决策。同时学校还应该努力实现校企结合的模式,将学生放到企业实体中进行全身心的管理决策感受与参与,在企业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这种实践的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更加明了,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经济效益与管理决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高职院校实行经济学课程理实一体化的优势与作用。
4.1、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由老师将理论知识以概念的型式传达给学生,并将使用方法以口头叙述的形式进行讲解。学生在接受到这些信息后,通过自己大脑的处理和记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这种教学模式深化了知识的概念性,并不利于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然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深化。
4.2、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经济学的课程设置,课堂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都是比较概念化的东西,对于一些对经济学内容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这些知识无疑是很枯燥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然而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剖析来对知识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3、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大多数经济学的教师都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所传授知识的实用性不强。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能有效的培养教师根据实例进行教学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